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厦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文化乱弹11】为厦大开爬树课叫好 !
热度 3 jingpeng 2012-7-26 22:06
【文化乱弹11】为厦大开爬树课叫好 !
厦大最近很火啊,开爬树课,还有教授博士学位造假,前段时间,还爆了一个女教授和已婚博士生好上了,各种重口味~~ 作为一个福建人,对厦大自然有特殊的好感。对唯一的好事,开爬树课,叫一声好。这一声好还是没什么偏爱的,是发自内心的。 爬树,是一个很大的乐趣。我们忙忙碌碌,忘了最原始、最自然的乐趣,正好可以从爬树找回来。俺是个粗人,生长在农村,爬树,抓鱼等各种野,带来了很多真正的乐趣,也留下了很多天真的回忆,这是现代的什么K歌,打电子游戏之类不可比拟的。开爬树课,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接近原始的自然,让我们暂时远离喧嚣,回到自然的怀抱。 厦大开爬树课,据说是练习生存技能。这是一种技能,相对于我前面说的,少了些乐趣。但训练技能也不错,现在北京不是被淹,还死人了吗。这强烈地证明了一点,练点生存技能,即使一天到晚活在大城市,也是有必要的。 网上有人评论,说不环保,破坏环境,简直是扯淡!爬爬树,能把树爬死?!树的生命力很顽强的,相信他。即使爬死了,又怎么样呢?再种不就完了吗?或者直接到野外爬。现在爬树,还要各种设备,真是让我无语。直接到野外爬,摔两下又怎么样呢?现在的人怎么就都这么胆小脆弱了呢? 这让我想到一个题外话,说一次性筷子,破坏环境。我们家很多竹林,竹子很多,就缺人管理和砍伐。生命是很顽强的,相信他,你砍了,自然会长。当然,这是有人管理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用一次性筷子,实际上是增加了竹林的市场,只会让更多人投入这个行业,去管理和砍伐罢了。我看,没宣传里的那么破坏环境。 相信生命,借用《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话:life will find a way ! 厦大的学习对象, 康奈尔大学爬树课教学现场 看看老外是怎么玩的。荒野求生,Bear Grylls教你各种求生技能。这才是真男人! 参考资料: 【1】 毛开云 温国鹏 耿银平 堂伟德,评论:爬树课会上演“南橘北枳”吗,北京晨报 ,2012.7.25 【2】佘峥, 厦大确认女教授博士学位造假 已被辞退 ,厦门日报
个人分类: 文化-评论|3680 次阅读|6 个评论
厦大快速处理文凭造假对双方都有利
热度 2 Bobby 2012-7-26 21:07
前篇说到厦大快速处理文凭造假是因为 厦大极其珍视自己的声誉 ,本篇再申论之。 首先,厦大快速处理文凭造假对厦大有利,不论是因为造假确凿,还是傅没有后台,厦大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并回应打假者和媒体的爆料,对于消除对厦大声誉的不利影响极有好处。公众的记忆是短暂的,热闹 / 围观一段时间,高潮一结束,公众和媒体的兴趣就会骤减,很快就会被遗忘。如果不快速处理,这种“死砍刀( Scandal )”老架在你脖子上砍割,声誉消耗不起。 对于造假者而言,由于向方报料的人极可能为亲近或知情者,或者出于私怨情仇,或者出于公义,总之,是无法摆脱的。正如《 厦大女教授回应博士学位造假质疑 》所说的那样:“是谁最先向方舟子报料,并最终引发方舟子抛出“傅瑾学历造假”结论的?傅瑾用隐晦的话语注解“ 2009 年春节,厦大校友某朝民兄弟反目,弟弟骂大嫂是傻×”。她将矛头指向了“弟弟”,称其“道貌岸然,道义无存”。”知识分子是最要面子的一群人。在这种情况下,极早处理,极早摆脱耻辱和伤害,傅还不老,再读个货真价实的博士,或者痛改前非,或许还有学术第二春;如果他发表的 7 篇 Nature 及子刊文章并未造假,也说明她还是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的。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厦大极其珍视自己的声誉
热度 10 Bobby 2012-7-26 17:45
发生厦大医学院教授傅瑾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造假事件质疑,正假暑期的厦大,能在短期内给出调查和处理结果—— 20 日晚,厦大医学院教授傅瑾被曝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假的。 21 日,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厦大昨日( 7 月 25 日)给出调查结果 ——这是相当高效和敏捷的 ,并且在新闻《 科学网 — 厦大女教授被确认博士学位造假 已被辞退 》中“校方也坦承自己的工作失误,表示,厦大为自己工作失误,没能及时鉴别出傅瑾文凭的真伪,从而给厦大声誉造成重大影响,表示歉意。”多次提及“厦大声誉”,可见厦大极其珍视自己的声誉。老实说,造假现象不免,但能真正做到对造假“零容忍”并快速反应的不多。其他大学应该向厦大学习。声誉重于泰山,这跟造假者真正的学术水平无关。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闽江学者”两类教授的差别
热度 3 sz1961sy 2012-7-26 06:29
很多报道“闽江学者”傅瑾是厦大医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媒体并没有告诉大家,“闽江学者”是分为两类教授的。 即便是厦大官网也不易找到“闽江学者”两类教授的差别材料。 还好,下面这份来自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做好2012年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chem.fzu.edu.cn/noticeinfo.aspx?sid=466 )给了答案,附上大家自己研究对比: --------------------------------------------------------------------------- 附件: 2010-2012年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委发 5号)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闽委办 2号)精神,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决定联合实施“2010 - 2012年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支持高等学校聘任闽江学者,加快培养、引进和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第二条 闽江学者包括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聘任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闽江学者原则上应面向海外,优先选聘为海西建设及产业发展关键和重点领域服务的相关学科优秀人才,特别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优秀人才,鼓励支持从台湾引进为闽台产业对接服务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第三条 闽江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实现设岗、选人和做事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 闽江学者招聘学校为有省级重点学科的普通本科高校,2010-2012年计划招聘“闽江学者”60名,并根据各校学科建设情况一次性下达具体招聘名额,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只下达总体安排的招聘名额,不下达分校的具体招聘名额。在下达的名额外,允许各校自行选聘符合条件的闽江学者,省教育厅、财政厅予以审核备案,不再安排专项经费,其奖金和科研配套经费可在省重点建设高校建设经费中安排。 第五条 闽江学者聘期为三年,闽江学者在聘期内享受闽江学者奖金。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六条 特聘教授岗位设置、讲座教授岗位设置必须与实施“高校服务海西六大工程”有关项目建设相结合,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建设相结合,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相结合。 第七条 闽江学者在省级重点学科中设岗聘任。特聘教授岗位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结合学科建设规划设置,应具体明确本岗位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研究任务和预期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讲座教授原则上在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领域聘任。 第八条 特聘教授的职责 1.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指导博士生、硕士生; 2.正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3.面向国际国内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紧密结合海西建设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4.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一支创新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第九条 讲座教授的职责 1.开设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程或讲座,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硕士生; 2.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供重要咨询建议,促进本学科跟踪国际国内学术前沿; 3.面向国际国内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紧密结合海西建设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积极组建或参与组建一支具有相当国家级或省级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 第三章 招聘条件 第十条 特聘教授招聘条件 1.关心支持海西建设,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自然科学类原则上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原则上50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4.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5.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6.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8.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受聘高校工作累计达9个月以上。 9.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经历的可直接招聘。 第十一条 讲座教授招聘条件 1.关心支持海西建设,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为高水平大学的知名教授。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国际国内公认的较大成就; 4.保证每年能在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个月以上,因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 5.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经历的可直接招聘。 第四章 聘任程序 第十二条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一次性下达2010-2012年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招聘限额。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学科建设规划、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基地,具体确定分年度招聘计划与岗位,并公开招聘。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针对每个招聘岗位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同行专家评审组,严格按照规定条件进行初选和推荐工作。高等学校应主要聘请省外著名同行专家参与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根据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择优确定推荐人选,并按有关文件规定,与推荐人选协商确定支持配套措施。 第十五条 省教育厅、财政厅每年受理一次闽江学者申报工作。有关高校应于每年6月30日前集中向省教育厅、财政厅申报闽江学者招聘人选,但有特殊情况可不受时间限制。学校申报闽江学者应提交正式公文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申请表》或《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候选人申请表》。 第十六条 省教育厅、财政厅对学校申报的闽江学者招聘人选委托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评议。省教育厅、财政厅对评议通过的拟聘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两周。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的由省教育厅、财政厅正式公布,高校可与之签订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合同及工作任务书,并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 第十七条 招聘具有长江学者经历的闽江学者可由有关高校推荐,省教育厅、财政厅审核备案后聘任,不再另行参加评审。 第十八条 省教育厅、财政厅授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证书。 第五章支持方式 第十九条 申报限额内的闽江学者奖金由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补助。 特聘教授奖金为每人每年人民币10万元, 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讲座教授奖金为每人每月人民币1.5万元, 按实际工作月支付 。省教育厅、财政厅根据当年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情况,于每年9月份向高等学校拨付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当年奖金。对受聘的闽江学者聘期内符合闽委办 2号有关规定的,可享受闽委办 2号文规定的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闽江学者奖金。 第二十条 有关高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的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50万元,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二十一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聘期内研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成就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9]29号)获得有关产权收益。 第二十二条 有关高校应支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申请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并根据项目需要组建创新团队。 第六章 考核管理 第二十三条 有关高校与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通过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的办法明确聘任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岗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行聘期目标管理;各高等学校在聘期结束后应根据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业绩进行评估,评估结论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在聘期内,教育厅、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履职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于每年12月底前将本校聘任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际在岗工作时间和履职情况向省教育厅、财政厅进行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 对于在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的特聘教授,一经查实,省教育厅、财政厅将撤销其闽江学者称号,学校应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特聘教授奖金。聘任学校应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 第二十七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如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触犯刑律,或在申报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省教育厅、财政厅将撤销其闽江学者称号,学校应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特聘教授奖金。聘任学校应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 第二十八条 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一般不得担任高等学校实质性领导职务(包括校级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因担任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特聘教授,学校应停发其特聘教授奖金,并缴回省财政。 第二十九条 聘期结束时,高等学校与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可自行选择是否续聘,续聘期间的奖金由学校承担。 第三十条 对于聘期结束取得突出成绩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省教育厅、财政厅将授予“荣誉闽江学者”称号。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福建高等学校招聘特聘教授实施办法》、《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十二条 各有关高校在2010年1月1日之前选聘的闽江学者不列入本办法选聘范围,其待遇可沿用原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 可以看出,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享受的待遇差很大!
个人分类: “闽江学者”傅瑾教授事件|845 次阅读|6 个评论
[厦大医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可能是方舟子的一个伪命题
热度 2 sz1961sy 2012-7-26 05:58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教授傅瑾声称“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最近有人认为这是假的,来问我。我未能找到傅瑾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找不到她在哥大期间发过第一作者论文,仅此基本可判定她没有博士学位,除非是冒充哥大的野鸡大学。我已写信向哥大询问。 标签: 转发(3267) | 收藏 | 评论(1538) 7月20日21:12 来自 新浪微博 | 举报 http://weibo.com/1195403385/ytmmV0eAt 刚查了一下 厦门大学( http://t.cn/hr0S32 )“师资队伍”中“闽江学者”栏目,发现有“讲座教授”( http://t.cn/zWSf2Gl )与“特聘教授”( http://t.cn/zWofQYQ )之分,“特聘教授”有简历,傅瑾属于未简历的“讲座教授” P.S.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黄培强 杨 勇 廖益新 杨 斌 王 旭 邬大光 夏宁邵 吴晨旭 徐 昕 江云宝 刘海峰 吕 鑫 吴 乔 刘兴军 李 非 沈月毛 谢素原 曲晓辉 周 宁 徐梦秋 詹石窗 翁君奕 刘国深 张保平 孙 谦 帅建伟 李博安 高坤山 闽江学者讲座教授 邓力平 马 跃 周 强 傅 瑾 郑智平 蔡宗武 韩立彪 陈 抗 有一个怪事: 方舟子从一开始就咬定 傅瑾是 厦大医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而在厦大官网上,傅瑾一直不是“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而是 “讲座教授” 难道这二个 “闽江学者”是一回事?!
个人分类: “闽江学者”傅瑾教授事件|18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厦大女“教授”要告“研究生”
热度 1 hailang0 2012-7-11 15:57
厦大女教授将起诉男同事 男方称奉陪到底(图) http://news.fznews.com.cn2012-7-11 9:01:22   来源:羊城晚报 两人昔日合影 (网图)    女教授沟男博士?两人互斥“错爱”!   男方发帖怒斥花心;女方回应“遇人不淑”,并将诉诸法律   羊城晚报讯 记者尹安学、实习生钱杨报道:8日,有微博引用台湾媒体报道称,厦门某大学48岁女教授勾引30岁男博士,演绎“旷世畸恋”。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热议。   9日,报道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双方回应称,台湾媒体报道有误,女教授实为副教授,而男主角只是本科肄业,目前没有读研究生,更不是博士。当事人所在院领导认为这是个人私事,不便回应。女主角称已报警,将诉男方诽谤。    姐弟恋闹翻发帖“晒”旧情   这场风波里,男女主角都是厦门某大学教职工,女主角是台湾研究院副教授石×,今年48岁;男主角是管理学院科研秘书邹×(微博:@悼念石正方 当事人博客),今年30岁。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双方都承认,他们在去年11月底或12月初通过QQ认识,随后两人发展为恋人关系,“冲着结婚来的”。不过,两人后来发生矛盾,最终无法在一起。随后,邹×在网上发帖,曝光两人交往细节。   邹×说,自己对QQ空间的文章负法律责任。在这个名为“错爱”的QQ空间里,邹×说,两人通过QQ认识后,春节后一上班,石ד每天拉着我去你家吃中饭午睡。你儿子一开学,你就迫不及待让我搬到你家里,开始真正的日夜同居生活”。   1月31日,邹×与前妻协议离婚。邹×说,这都是为了与石×在一起。不过,邹×说,他很快发现,石×仍与其他男人关系暧昧。   6月23日,两人彻底闹翻。随后,邹×开微博、发帖讲述两人的交往经历。随后,台湾媒体根据网帖报道,遂引轩然大波。    连揭丑闻称女方“不专一”   对这些帖子,很多网友认为男主角邹×处事不妥当。微博网友“孤影”说,毕竟曾经相爱过,没想通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http://news.fznews.com.cn/dsxw/2012-7-11/2012711upbAoduGml9344.shtml
个人分类: |58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两岸学子唱厦大
byk0104 2012-2-1 11:56
厦大学子之歌 传递南强声音 ——访鲍元恺、郑小瑛教授 厦门大学新闻学院 朱浙萍   “寒来暑往,万象更新,每一代都呼唤厦大先贤的精神。来自天南,奔向海北,向四面八方传递着南强的声音……”   6月25日晚上,在厦大美国留学生吴孟天领唱下,来自海峡对岸的中国文化大学华冈交响管乐团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在厦大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联合演出鲍元恺作词作曲的《厦大学子之歌》。   这首歌曲的首演是在厦大90周年校庆音乐会上。当这首由厦门大学合唱团和厦门爱乐乐团演绎的《厦大学子之歌》在83岁高龄的音乐大师郑小瑛的指挥棒下缓缓淌出时,现场的观众屏住呼吸,陶醉地静静聆听。一曲终了,音乐厅爆发出观众动情的鼓掌欢呼。这深情优美的诗句,这活泼动人的旋律,这令人震撼的交响篇章,源自于鲍元恺教授内心对厦大的深情厚意——这是他为厦大90周年校庆捧出的一片赤子真心。      鲍元恺:第一次“作词作曲”      鲍元恺教授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同时又是获得文化部音乐教育奖的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也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和大洋州赢得了异国听众的高度评价。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 2005年,鲍元恺教授成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特聘教授,2007年出任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六年来,鲍元恺教授在这美丽的海滨校园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部大型作品,并培养出了十几位学有所成的作曲家。“为给了我艺术灵感的厦大创作音乐,是我积蓄已久的心愿。适逢厦大九十华诞,为我热爱的厦大学生们创作一首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成了我了却这个心愿的重点。”   写歌,需要歌词。鲍元恺以往的作品大都是请他的弟弟——著名词作家鲍和平或者其他词界朋友与他合作。但是这次,他要直抒胸臆,以表达他对厦大的挚爱真情。“那些词作家兄弟、朋友绝对没有我对厦大的感情真挚,绝对没有我对厦大的了解深切。于是,这首歌成了我平生第一次的‘鲍元恺作词作曲’。”   在鲍元恺的眼中,厦门大学“南有一门炮(胡里山炮台),北有一炷香(南普陀寺)”,保护、保佑着他在这里静心于教学、创作和研究;它“背靠五老峰,面向珍珠湾”,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更给了他无穷的艺术灵感。   鲍元恺住在胡里山炮台对面的厦大海滨宿舍,又几乎每天都会经过嘉庚楼前的芙蓉湖和情人谷水库,于是歌词中的第一句就有了“海滨”,有了“湖畔”。而镌刻在湖畔的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就成了全曲的主题,在歌曲中反复咏唱了六次。他说:“可以说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实际的感受。”   《厦大学子之歌》的每个段落都有各自的主题:第一段是“探索”,第二段是“传承”,第三段则是厦大学子的群体形象。每段主题都出现在各段第六句:第一段是“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第二段是“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第三段则是“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鲍元恺在旋律中加入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在管弦乐的伴奏中添加了爵士乐元素——“这样就使歌曲的节奏欢快而富于动力,充满时代感,学生们会更喜欢。”      郑小瑛:这是属于你们的歌      首演当晚,郑小瑛教授一袭青衣,在衣袂的翩翩蝶动中,她款款走向指挥台,转身对观众说:“厦大学子之歌,鲍元恺词曲,世界首演。”坐在台下的鲍元恺乐了,有多少次,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从指挥家的口中,他听到过自己的名字和“世界首演”这四个字,都是大部头的交响乐、清唱剧。而今天再次听到这几个熟悉的字,却是因为他为自己热爱的厦大学子们写的一首小歌。   4月4日,在厦门爱乐厅联排,郑小瑛教授细致地处理着总谱上的每一个细节,反复叮嘱着合唱团的厦大学子注意演唱速度和力度。在场的潘世建副市长、潘世墨前副校长以及前来观摩排练的厦大、集大老师们都为郑小瑛教授的一丝不苟所感动。演出前,郑老师打电话给鲍元恺,建议他在前奏中把歌词朗诵一遍,“你的歌词写得那么美,一唱而过怎么能行?”于是老太太亲自一段一段掐算时间,在总谱上仔仔细细地标上朗诵的起始记号。5号下午联排的时候,还像歌剧导演那样,具体安排朗诵者在台上站立的准确位置。   郑小瑛教授对我们说:“我很爱这首歌,厦大的学生们应该人手一份谱子,好好学唱,因为这是属于你们的歌。” --------------------------------------------- 厦大学子之歌 (一) 走过湖畔,走过海滨,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脚印。 走过清晨,走过黄昏, 每一天都充满不懈的探寻。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激励着我们! (二) 寒来暑往,万象更新, 每一代都呼唤着厦大先贤的精神。 来自天南,奔向海北, 向四面八方传递着南强的声音。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伴随着我们! (三) 走向世界,走向人生,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耕耘。 向往友谊,向往爱情, 每个人都洋溢着火热的青春。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召唤着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大学子之歌 / Song of Xiamen University Students 鲍元恺词曲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1835811/ 《厦大学子之歌》首演实况高清录像 《厦大学子之歌 》首演实况普通录像 《厦大学子之歌》演出结束鲍元恺谢幕及厦大校歌演出实况 《厦大学子之歌》立体声演出实况音频 《厦大学子之歌》郑小瑛排练高清录像 1 《厦大学子之歌》 郑小瑛排练高清录像2 《厦大学子之歌》排练 第一遍 《厦大学子之歌》排练 第二遍 《厦大学子之歌》伴奏音频 厦大学子之歌 郑小瑛连排 --------------------------------------------------------------------------------------- 2011年4月5日,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交响音乐会上由厦门大学合唱团和厦门爱乐乐团首演,郑小瑛指挥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1835811i78309378.html 郑奶奶在排练 -------------------------------------------------------------------------------------------- 2011年6月19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华冈交响管乐团与厦门大学合唱团联合演出 美国留学生吴孟天领唱,段富轩指挥。 厦大学子之歌 (一) 走过湖畔,走过海滨,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脚印。 走过清晨,走过黄昏, 每一天都充满不懈的探寻。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激励着我们! (二) 寒来暑往,万象更新, 每一代都呼唤着厦大先贤的精神。 来自天南,奔向海北, 向四面八方传递着南强的声音。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伴随着我们! (三) 走向世界,走向人生,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耕耘。 向往友谊,向往爱情, 每个人都洋溢着火热的青春。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召唤着我们 我到厦门大学工作已经六年了。 厦门大学“南有一门炮(胡里山炮台),北有一炷香(南普陀寺)”,保佑、保护着我在这里静心于我的教学、创作和研究;它“背靠五老峰,面向珍珠湾”,这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更给了我无穷的艺术灵感。 在这六年里,我在这里培养了十几位学有所成的作曲研究生,恢复了艺术研究所,完成了我最重要的几部大型作品:第三交响曲《京剧》、第四交响曲《厦门》和清唱剧《禹王治水》,还指导我的研究生,完成了我的《炎黄风情》 24 首乐曲、《台湾音画》组曲和第一、第三交响曲的钢琴版。我的交响组曲《台湾音画》也是我在厦大工作期间,由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完成了中国大陆的首演。 为给了我艺术灵感的厦门大学创作音乐,是我积蓄已久的心愿。适逢厦大 90 周年,为我热爱的厦大学生们创作一首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成了成了了却这个心愿的重点。 写歌,需要歌词。我以往大都是请我的弟弟,词作家鲍和平或者其他词界朋友与我合作。但是这次,我要直抒胸臆,表达我对厦大的挚爱之情——那些词作家兄弟、朋友绝对没有我对厦大的感情真挚,据对没有我对厦大的了解深切——于是,这首歌成了我平生第一次的“鲍元恺作词作曲”。 我住在胡里山对面的厦大海滨宿舍,又几乎每天都会经过嘉庚楼前的芙蓉湖和情人谷的水库,于是歌词中的第一句就有了“海滨”,有了“湖畔”。在湖畔镌刻的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全曲的主题,在歌曲中反复咏唱六次。 作为歌曲,每个段落也有各自的主题:第一段的主题是“探索”,第二段的主题是“传承”,第三段则是厦大学子的群体形象。每段主题都出现在各段第六句:第一段“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第二段“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第三段“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这首歌的旋律和管弦乐伴奏,加入现在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曲的节奏,欢快而富于动力。 厦大青年教师郭伟指挥厦大艺术学院一百多名青年学子已经排练了半个月,大家非常喜欢这首歌。 第一段的领唱是流行唱法,第二段是美声,第三段则是合唱团齐唱。合唱部分突出的是厦大的校训。 ---------------------------------------------------------------------------- 伴奏谱下载: 管弦乐总谱 厦大学子之歌总谱.pdf(1.23 MB) 钢琴伴奏谱: 厦大学子之歌A调独唱谱.pdf(192 KB) 合唱谱: 厦大学子之歌A调合唱谱.pdf(192 KB) 《厦大学子之歌》首演,厦门大学邬大光副校长向鲍元恺赠送校庆纪念牌 朱之文书记和朱崇实校长给鲍元恺教授的感谢信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974do=blogid=530560
个人分类: 歌曲|3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小记---我的理想
huihuishiwo 2011-12-8 18:24
今天小记---我的理想
来厦大读硕士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里学会了不少东西,不光学习上,生活上,为人处事上,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科研能力也提高了,现在正努力着写一篇好文章。不管怎么样,还算圆满。 但是我不满足,仅仅这样就满足了吗,不能,我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磨砺万仞出宝刀,愿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芙蓉餐厅,我经常光顾的。 白城 科学艺术中心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2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凤凰木情结
热度 1 wangye1966 2011-8-3 18:19
[转载]凤凰木情结
凤凰木作为厦门的市树,一直得到厦门人的青睐,其得名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关于凤凰木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早很早以前,白鹭在当时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厦门岛(又称鹭岛)上辛勤开荒,岛上便变得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绿草葱葱,五彩缤纷。这引起东海蛇王的嫉妒,率领蛇妖前来骚扰。白鹭勇斗蛇妖,领头的大鹭重创了蛇王,赶走了蛇妖,但它自己也身受重伤,躺在血泊之中。后来,在白鹭洒过鲜血的土地上,长出了挺拔的大树,那树的叶子,象张开翅膀的大鹭;那树开的花,象大鹭的鲜血一样火红。 厦大校园里一排排的凤凰木每年在学生毕业时节的六月会开出满树火红的花,这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子更增添了几分依依不舍。而且在九月迎新时火红的花又会挂上枝头。来厦门后,我和妻都非常喜欢凤凰花的美。 今天在厦门晚报上读到一则小新闻:厦门湖里某办公楼后的一棵凤凰木因相依三十余载的相邻的凤凰木的倒下而“潸然泪下”,该树分泌的粘液浸湿了树干,甚至还打湿了树下的泥土,见到的人们纷纷称奇,都说树流泪了。读后感到很震惊,凤凰木原来是这么“重情”。 有专家分析可能该树与相邻的凤凰木,相依三十余载,平常已能通过散发的气体进行信息“交流”。这回未倒下的树从因虫害而倒下的邻近树上捕捉到虫害的信息,故而分泌粘液以防虫入侵。 心中对凤凰木更增添了一层浪漫情结。 转自作者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ewang66 (标题修改) 发表于2007-11-17
31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个人推荐的博文就能上“热门”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1-7-7 08:02
  今天早晨一看,俺的新作《最美厦大情人湖》上了“热门”,排名还挺高。   我大喜,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嘛。可是仔细一看,推荐的人才三个,一个评论都没有,而看的人总数也不超过50几个。   这就能当“热门”啊!   感慨中.......   当然,从文章本身看,俺觉得上个头版头条也不过分,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个人分类: 物论|327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短期访学结束再别明大,启程回国并顺访厦大
热度 5 wangyk 2011-1-16 18:57
王 应 宽 2011-01-16 UTC-6 CST Seattle Airport WA, USA : 本来希望在出发前在博客发个信息,告知即将回国的消息,但因为科学网系统更新,几次尝试未果,加之组里的几位同事太热情,临走前还要请我吃饭(其实此前已经聚餐欢送好几次了),时间很紧,只好暂时放弃发博文的念头。吃完火锅后,同事少波兄开车送我去机场,来时是他到机场接我,走时又是他送,功德圆满,感恩在心。顺利到达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去达美( Delta )柜台办理了登机和托运后顺利通过安检。因为美国经济不景气,国内航班凡是托运包裹都要收费,我虽后程是国际航班,但前半程属美国国内航线,无奈花了 25 刀托运一个,自己带了一个拉杆箱和一个背包。飞机准点出发,经过 3 个半小时的飞行,尽管路遇强气流飞机剧烈颠簸把俺从睡梦中抖醒了几次,但总体上很顺利抵达西雅图国际机场。到这里转机还需要等待四五个小时,本想在这里转转,但因为在这里转机换乘美联航的飞机,需要取出行李再托运,加之深夜,外面下雨,就只好待在机场里。正好广播不停的说机场有免费无线 Wi-Fi 可用。于是找地方舒舒服服的坐下,上网冲浪。首先就来了科学网,看看系统升级完成了没有,以便完成此博文。留此存照。2011年1月16日凌晨于西雅图机场。 美国短期访学结束再别明尼苏达,启程回国并顺访夏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此次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短期访学一晃就结束了,不曾想不到两年的时间又要再别明尼苏达了。虽然这次时间很短,只有 3 个月,但这次访学的收获还是很大的,等回国后慢慢总结消化吸收。再过几小时我就要告别明尼苏达大学,踏上回国的征程。因为上一次回国前,发了博文“别了,明尼苏达”(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055 ),结果回去好久也不上博客,以致引起博友误解,一想飞机怎么飞了好几周还没有到北京?是否被劫机了?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打听我的去处!此次出发前就把行程贴于此,以便消除误解。因为单独预定返程机票的方便和联系业务需要,回程时在夏威夷停留 3 天,一则访问夏大——夏威夷大学(不是厦门大学),二则也顺便游览一下珍珠港,看看当年日本小兵是怎么收拾骄傲的美国大兵的!听说那里的风光很美,我倒要去看看究竟如何?我在想,虽然海景很美,但一年四季都如此,没有什么变化,天天看着海,也未必就那么爽心悦目吧! Itinerary of Yingkuan’s Visit to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Jan. 15, Departure from Minneapolis Jan.15, 9:35pm, DL 1953, Arrive at Seattle at 11:15pm. Jan.16, 6:00am, UA468, Arrive at San Francisco at 8:09am Jan.16, 9:01am, UA73, Arrive Honolulu at 12:28pm Jan.16, Sunday, Arrive at Honolulu Pick up from Honolulu airport by ToursForFun, CTB Tel: 1-(808) 845-5300 Live in Hotel Ambassador Address: 2040 Kuhio Avenue, Honolulu, Oahu, Hawaii, United States, 96815 酒店位于檀香山中心地段,世界著名的威基基 (Waikiki) 海滩附近,距离檀香山市中心和威基基海滩步行仅需几分钟,距离檀香山机场仅 11 公里。酒店拥有 301 间客房,大多数的客房内配备了完整的厨房设施,冰箱,有线电视,免费市话,吹风机,空调等基本酒店设施。除此之外,酒店还提供现金兑换,洗衣等服务。其他的酒店公共区域设施包括咖啡厅,户外游泳池,餐厅等,满足您不同的需求。其中会多种语言的员工定能让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 Group Tour and Visit to Hawai Natural Energy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Hawaii, Manoa Meeting Prof. Jian Yu, Hong Cui, and others Morning: Group tour to Pearl Harbor and City Downtown Departure: 6:30am, Monday, Jan.17, 2011 Return: 11:30am, Monday, Jan. 17, 2011 Afternoon: Scholarly visit to UH- Manoa Meet Prof. Jian Yu and Hong Cui, Visit Hawaii Natural Energy Institute Time: Afternoon, Monday, Jan. 17, 2011 Place: 1680 East-West Rd., POST 109 Honolulu, HI 96822 Way to go to and fro: Take Taxi from Ambassador to UH-Manoa Hong Cui, Ph.D. Assistant Researcher Room HIG441, Hawaii Natural Energy Institute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680 East-West Rd., POST 109 Honolulu, HI 96822 Phone (808) 956-5397 Fax: (808) 956-2344 3 Visiting Colleg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Human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Hawaii, Manoa Meeting Prof. Andrew G. Hashimoto and Bioenergy Team Time: 10am,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Place: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5, UH-Manoa Way to go: 3 Jan.18, Tuesday, Take Taxi from Ambassador to UH-Manoa Andrew G. Hashimoto, Professor Former Dean of CTAHR Molecular Biosciences and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Human Resources 1955 East-West Road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5B, Honolulu, HI 96822 Office: 808-956-8858, Direct: 808-956-7531 aghashim@hawaii.edu 4 Group tour to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Departure time: 13:30pm,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Return time: 22:30pm,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5 Group tour to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4 Jan.18, 13:30, Group tour to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Departure time: 13:30pm,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Return time: 22:30pm,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5 Jan.19, Leave for Beijing by transferring at Seoul Jan.19, 10:50am, Depart at Main Terminal of Honolulu, Korean Air 52, Arrive in Seoul at 4:40pm Jan. 19, 7:00pm, Depart at Seoul(ICN), KE853, Arrive in Beijing(PEK) Terminal 2 at 8:10pm.
个人分类: 游学美国|5860 次阅读|5 个评论
4月末以来的感受
qqsvery 2010-5-15 17:15
4月以来,实验逐渐多了起来,上月从图书馆借了几十本书眼看着就要到期了(有一本因为没到期就续借被减了一个月续期,这个只有农大才出现这种情况,农大图书馆还有很多弊端,以后专门附一博文详述),还没怎么看,时间安排上需要改进。 4.26出差去福建,历经南平、尤溪、洋中,在福州光华百斯特,这个企业管理还不错,比较有印象的两点: 1.进厂时自动喷淋的消毒液打在吉普车上; 2.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嘉欣,肖总在和刘经理会晤的时候跑进来优势跳舞有时唱歌,我直接拿出相机,对她说:叔叔带你去拍照,好会摆造型啊~将来肯定是个演员 从百斯特出来,立即转战福州,去到福清永成,从肖总了解到福建三杰,薛永柱、薛永钦、薛永*这三兄弟创办了永城,在福建打出一片天地!宴席中肖总力邀薛总来江西传授创业经验,期待他的讲座。 下一站厦门,总体印象三点: 1.绿化特别好,叫的上名的有芒果树,椰子树,印度榕树,路边各种各样奇异叫不上名的树,有的树发出奇异的怪味 2.一出厦门站,那种清凉的气息,仿佛一下子把握带回了威海,带回了我的大学,气候没的说! 3.第一次坐BRT,从厦门站到集美,只需要半小时左右,厦门、集美、海沧三地连通,方便快捷的交通,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厦门的生活方式。 贴几张照片,作为留念: 小小的嘉欣,无忧的时光,带我回到童年 厦大的鲁迅纪念馆,楼下是自习室,楼上就是纪念馆,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没有学不好的。 怪不得陈黯会选择这里,我也很赞这个金榜公园 我的英语启蒙老师曾晓云厦大中文系古代汉文学史博士,选在毓园,感受林巧稚的博爱 从新认识这位伟大的华侨陈嘉庚,我想我更了解我大学的福建同学何善新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庆祝厦大建校85周年
李丕鹏 2010-4-10 21:23
10年前,有幸在厦大呆过几个月,也正是这个时候。伴随着教育台庆祝厦大建校85周年晚会的进行,我脑海里也闪现着那段美好的日子。厦大的校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其周边的美丽更是其他最美高校所不能及的。 下面,从我当时学写的10余万字的小品中改编几段文字,贴于此,以示庆祝厦大华诞! 来这里已是南国的春末,校园里盛开着鲜艳的紫荆花、杜鹃花以及很美丽的大簇的红牛角花等。 在我到这里的第一个晴天,春光明媚,温风扑面,有一种久违的暖洋洋的感觉。我出学校西门沿环岛公里,直奔虎里山炮台。 人行道上,一双双情侣携手游历着海滨美景;沙滩上,一对对恋人相拥而坐。其中有不少是年少学子,春风满面,喜气洋洋。 炮台三面临海,东西两面是开阔的沙滩,南面正对浩瀚的大海。海的前面是大大小小的岛屿,使这里的海似开阔的湖泊,所不同的是海风 阵阵,海浪一波接一波。这里的海滩比烟台的要开阔,细沙如粉。海面上穿梭着渔船和货轮,已有不少男女在沐浴着阳光或海水,临水的大石礁上坐着一群人在看海。小贩甩着装有石子的小铁管在海滩上来回的游荡着,手里的糖葫芦逐渐地在减少,烧烤者在海边架起了烧烤盘,做着烧烤海鲜的营生。 我选了一处紧依炮台避风的沙地,有一只废木船搁浅在旁边。我先坐在船上,感到不是很舒适,就又在旁边的沙地上席地而坐。一边远眺着眼前无际的大海,一边打开电脑记录着我这些天的经历。 经过虎里山炮台,是个小坡。原来炮台就筑在坡沿上,倒是居高临下,把守着鹭岛港湾。炮台往东,路间有棵特大的榕树,树冠铺天盖地,树干边筑一小亭,很是奇特。 走近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那树已有 200 多岁了,小亭也算高龄老人,建于民国 24 年。亭名 瑞芝亭 ,内有石桌和圆凳。坐在石凳上抬头望去,北面墙上有碑文记载着亭子的历史,西墙上刻着 瑞草祥地 四个大字。 在环岛公里旁,有一条观光车道。这是当地政府在公路边修的一条慢车道,路面铺成暗红色,很是好看。路很宽,可同时并排行两辆车。我靠路边缓慢的边行边看着右面的大海,海面平静如镜,点点渔船漂浮在海边,有几艘客轮在遥远的海面上蚂蚁般游动着。 听说在前面不远处有椰风寨,是看金门的景点,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对面的国民党旗和标语。我先前望去,在远处临海确实有两个蒙古包一样的锥形红色建筑,周围有高窕的树耸力着。待行至跟前,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椰寨,路口的大石上刻着特大的名字。路两边的高树似霜打了般,枝叶破烂不堪。蒙古包是茶房和酒馆,供游人休息和用餐的地方。正有不少工人在整修着围墙和屋顶。 打听后才明白,原来这里可好看了,但去年一场海风将这里吹得不像样子。刚才路边好多 100 年、 200 多年的蓉树都刮倒了,甚是可惜。沙将路边的草坪盖了有一尺厚,都是解放军先用锨铲后用扫把清除掉的,干 了整整两月。 我经过蒙古包来到沙滩上,向对面望去。因雾太大,能见度很低,什么也看不见。转身却在路边山崖上看到了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巨幅标语。这一行字可真大,约有两人高,宋体红字,很醒目。山上隐隐可见一些房屋和水泥建筑,可能是军事工事。 听说在对面的金门那边写的是三民主义 统一中国,天好的时候彼此都能看见。过去这边写的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那边写的是反共清算,光复大陆。不知道过去是否如此,也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那八个大字是否还在!!! 走出大学老南门。说是南门,却向西开。门外是大学一条街。路南沿街是众多的小杂货店、柯达彩扩部和饮食店。北面紧临校门是巴士终点站和停车场,停满老式双节公共汽车。再向西是著名的南普沱寺,形成一道特别的美丽风景。游客、僧人和学生混杂在一起,沿街两边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我想以后要出家,这里真是好去处。 南普陀寺大门前有一个最大的池子,是荷花池,在前院的最前面,两边有小桥连着小岛。东边的小岛上有小亭,内有石圆桌石墩和长石椅。西边那个小岛为绿地,植有两簇刚竹。旁面还有一个两层小亭。后面还有个小池,叫放生池。放生池前有一排小佛塔。 荷花池真大,呈倒 凹 字形。临放生池边内凹面为凸起的半弧形,池边以花岗岩护栏相围。七个小佛塔位于台阶前沿,一字排开。约有两人多高,如泰国寺庙的建筑。 在放生池两端有各有一个高塔,万寿塔。塔筑在一人高的台基上,塔高约有一、二十米,八角形状。基部二米多高,光滑如镜。其上为八个神龛,也有一米多高,有如来佛像居于其中,禅指挥出,赐世间安泰祥和。 万寿塔 金字黑匾就镶在正南和正北面的神龛之上,塔基正北面刻记着捐资修建者等,说明塔建于 1992 年。神龛上为十一层塔楼,玉笋状直冲云霄。我们沿万寿塔下而过,漫步走向放生池。 放生池呈正方形,可能是寺院在重大节日放生以表善行的场所。池内壁上刻着许多佛语。南向正中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两边有四块石碑分别刻着四位高僧的诗句。 一首:佛本不离心,放眼耀古今;生鱼迷了性,池水见天真。会泉 二首:正念佛音殿,扬眉现法身;佛鱼因不二,名别性同心。转庐 三首:一指金刚眼,欲开顶上门;活活兼泼泼,鱼质似浮云。瑞等 四首:莲池八德水,华敷性圆通;化了无心相,生鱼悟性空。清亦 放生池西、南和东护栏内分别镶嵌着二块长匾,以此由西北开始刻着: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和南无多宝如来。 放生池水清澈,有鱼无数。锦鲤成群结队在池边嬉戏,其它大小不等的鲫鱼、花鱼等或吸食着池壁上的食物,或在水中游荡。一只绿头鸭似云游的和尚一样在池中孤独地游动,时而站住垫石上,翘起尾巴,涂脂抹粉,梳妆打扮;时而呆呆地望着水中的锦鲤,将嘴伸进水中,顾影自怜。 在放生池后面高台上,有一高大的闽南风格的两层阁楼式建筑,红缘绿瓦。这就是天王殿,是进入后院寺庙殿堂的大殿。屋脊两条彩龙盘踞两边,头各东西。屋缘角高高上翘。 天王殿 金字黑匾悬挂在上屋缘下。 高台的壁上,深刻六个苍劲有力的颜体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字大如斗。阿弥二字中间刻记着修建放生池的碑文,原来放生池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大字两侧是拾阶而上的阶梯道。内侧树立着细高的旗杆,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另一种旗。 殿西紧邻着是闽南佛学院的校门,而厦大的校门则在东边不远处。 离开寺院,在路口交汇处的绿地上,对对男女依偎着席地而坐。
个人分类: 杂谈|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