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珠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20珠峰高程测量采用的技术
jlpemail 2020-5-4 09:34
根据 http://www.casm.ac.cn/news.php?col=93file=8896 的报道, 2020珠峰高程测量采用了八种测量技术。它们分别是: 1. GNSS卫星测量:利用导航卫星仪器,可以同时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可以得出点位的大地高。有了大地高,参照高程异常数据,可以得到待测点的高程。(关系式: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 2.精密水准测量:可以测量已知水准点和待测点的高差,从而求出待测点的高程。地球的曲率,在水准路线较长的情况下,会影响高差的数值;克服曲率的影响,需要进行一定的运算。从劳动强度上看,精密水准测量最大;因为它对于单站的测线长度限制最严格。当然,水准测量得出的高程精度,也较高。 3.光电测距:通过测量和垂直角(已知点与待测点之间),顾及大气(垂直)折射的影响,也可以用三角函数,计算得出已知和未知点的高差。如果进行所谓的往返测,也就是既观测未知点相对于已知点的距离和垂直角,也观测已知点对于未知点的距离好垂直角,就可以更好地消除大气折射(垂直)的影响。与精密水准测量相比,光电测距的距离可以较长,但得到的高程精度要低一些。 4.雪深雷达测量:雷达测距,用于测量山顶积雪的厚度;测量山峰的高程,需要扣除积雪的厚度。 5.重力测量:重力测量数据,可以用于水准测量数据的修正。 6.天文测量:天文、重力、水准测量,是不分家的。(天文大地)垂线偏差,也可以用于高程数据的归算。 天文、重力、水准测量,均可以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区别为相应的等级。一等点的精度要比二等点高;一等点可以控制二等点的精度,反之不可。 7.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感知观测区域的三维场景,为测量路线的选定提供支持。 8.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在从黄海平均海面推算到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时,高程异常对高程测量的精度会累计得越来越大。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提高高程测量成果的精度。 (2020-05-04晚上,丰富和完善。) **************************************************************************************** 参考文献: 我院牵头2020珠峰高程测量全方位技术支持保障 发布时间:2020-05-01 13:50:02   4月30日下午,自然资源部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   我院作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技术协调牵头单位,自2019年3月接到自然资源部指示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前期准备工作以来,程鹏飞院长亲自督导,党亚民研究员担任技术协调组组长,抽调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地球观测与时空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和院属企业四维空间数码公司等部门的精锐力量,组建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团队,在项目策划、组织管理、国际协调、技术设计、方案制定、仪器装备测试与研发、外业测量、数据处理、航空重力测量、新闻宣传和成果发布等方面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决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工作的要求,科学安排,抓实抓细,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为推动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测量工作的科学性、高程成果的精确性和权威性,我院在自然资源部的领导下,牵头组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的24名技术专家组成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先后经过十余次技术论证,编制完成珠峰高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确定了“综合运用 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技术路线;确定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珠峰高程精度;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五是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陈俊勇院士、杨元喜院士领衔的高级别专家组对技术设计书进行了严格审查把关,给予了充分肯定。   除牵头技术协调工作外,我院还承担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检核计算、国产GNSS仪器选型测试、长距离测距仪研发与定制、实景三维推演和工作布局系统研制、冰川变化遥感监测以及国际协调与研讨等任务,当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正在珠峰地区开展登山适应性训练和高海拔地区测量技能操练,计划在5月份开展登顶测量,我院将继续为登顶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和珠峰高程成果发布等工作做好科技支撑和保障。(文/蒋涛,图/杨强)
个人分类: 消息场|9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限风光在险峰
热度 3 张海霞 2018-10-28 21:53
下午在外面开会评审,一个毕业的学生在微信里跟我联系,正好大家在讨论最近的一些奖项,这位同学说了一段很出乎我意料的话: 工作做好做出色比拿奖重要,拿奖就是爬山看风景,努力爬的更高,会有更好的风景。 是呀,这是我去年到珠峰看群山时的真实感受!我们去年 8 月从定日到珠峰大本营真的是运气太好, 那一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雪山还有无处不在的油菜花,经历了很远很坎坷的一段路终于翻到山口,一下子看到珠峰五姐妹(珠峰 8844 、洛子峰 8516 、马卡鲁峰 8463 、卓奥友峰 8201 、西夏邦马峰 8012 )在阳光下闪着圣洁的光芒的那一刹那,真的是觉得一切都值了!那群峰争艳、波澜壮阔的场面真的是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仿佛天空为你豁然开朗、雪山为你而来、世界就在你脚下一般!真的是山高人为峰啊!站在那里,看着珠峰和它的姐妹们,不仅仅是这五座 8000 米以上的高峰云集于此,而在这方圆 20 公里以内, 7000 米以上的竟然有 40 多座!这些山放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是可以成为当地最高峰的山啊!就连周围那些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山包”也都在 6000 米以上!真的是站在群山之巅啊!当然也只有在拥有了这样最低海拔 6000 米的高山以上才有机会形成 7000 米、 8000 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群峰,形成“ 高峰汇聚和集群效应”, 在这其中才会形成真正的最高峰:珠峰 8844 ! 由此联想起我们常常在讨论的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问题也是一样,尽管每年都是热烈讨论(屠呦呦先生算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期待),期待奇迹出现,希望平地拔高楼、屌丝逆袭,渴望一下子就成名,甚至大肆宣扬这一类的故事(韩春雨的故事应该算是很典型的一个),其实这是非常畸形的心态,也不符合规律,真正的科研高峰大多数都如同这珠峰一样,只有有一大群真正的科研高峰出现形成“ 高峰汇聚和集群效应 ”,在这里才会出现摘得诺奖的世界级原创成果!要知道瘸子里是拔不出真正的将军!中国的学术界要减少“暴发户 / 屌丝逆袭”的心态,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进步,只有我们的学术水平普遍提高了,周围人做的重大发现多起来,再出现更加重大和颠覆性的发现也就不足为奇,学术水平才会有真进步和提升。媒体更是不要瞎起哄、博眼球、把不是真高峰吹嘘成经不起推敲的“伪高峰”也是要让人贻笑大方的,只能再次说明我们 “学术界的海拔” 真的不高。 从珠峰下来,我们也有了一个新梗“ 我是去过珠峰的人! ”意思就是你不要忽悠我,我是见过真正高峰的人!真心希望以后在学术界我们也能常说“我是去过珠峰的人!”相信那时候咱们的学术海拔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了!也许一辈子都上不去珠峰,但是最起码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峰、并且我们不断地努力去接近过这样的真高峰,足矣!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009 次阅读|3 个评论
珠峰的云
热度 2 张海霞 2017-9-4 12:53
只因抬头多看了你一眼,再也忘不掉你的容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84 次阅读|2 个评论
遇到最美的西藏之四:日喀则、雪山的家乡
热度 2 张海霞 2017-8-2 21:23
从拉萨一路向西就到了日喀则,就是那首《家乡》所演唱的地方,雪山是路上的常客,随处可见那洁白圣洁的光芒,最接近珠峰的地方,7座以上8000米雪山的家乡!这里还有,班禅坐镇的扎什伦布寺,雨中颇有江南水乡风采,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更是一道亮丽风景。 要去珠峰,必须去日喀则,从拉萨一路向西,先经过羊卓雍错(羊湖),真的是让人惊艳的雪山圣湖,在这里巧遇了双彩虹,这也是平生第一次如此接近彩虹的发源,仿佛就在手边触手可及,岸边的牛羊和油菜花更是令人难忘!卡若拉冰川和江孜古城的白居寺也一样是沿途不会错过的美好景观,从这里起,雪山就是路上的常客,随处可见那洁白圣洁的光芒,一路就到了日喀则的定日,这个最接近珠峰的地方! 你想象不到的是从定日到珠峰的路修得这么好,你更加难以想象的是珠峰竟然是这么美,开车盘旋到垭口时“看到雪山的那一眼”真的成了人生中最难忘的瞬间:珠穆朗玛和它周围的5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齐刷刷地涌现在我们眼前的震撼,是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忘不掉你的容颜!晴日下的珠峰具有一种魔力,这种让你终生难忘的魅力,就像孩子说的那样:世上只有两座山,一座叫珠穆朗玛峰,一座叫不是珠穆朗玛峰!也许,登顶珠峰的很多人都是在这一瞬间下的决心吧! 从珠峰回来一路到日喀则是非常艰苦的,因为318修路的原因,我们一路穿越了沙漠和丘陵才到这座“家乡”一般的圣城,这里的百姓真的是淳朴热情真诚,这里的扎什伦布寺作为班禅在后藏的住锡地,却别有一般江南水乡的风情(白墙),建筑非常漂亮,佛事活动也十分丰富,带着酥油桶前来进献的信众络绎不绝。 日喀则另外一处必须之处是宗山博物馆,布达拉宫的原型,现在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城市一览无余。 作为汉民了解藏族近代历史的系列故事之后会对日喀则有莫名的亲切感,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5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终于站在了珠峰的脚下
热度 24 yag195544 2017-3-10 07:16
我终于站在了珠峰的脚下 岳爱国/文、摄影 朋友,如果你还未去过珠峰大本营,建议得空一定要去一趟,那是一个一生中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毕竟在那里可以亲眼目睹到世界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2016 年的5月末,我们一行去了西藏。开始的西藏行程计划中本没有去往珠峰大本营的安排,我强烈要求增加这一项,经大家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去。但之后,大家又因为在大本营是否住宿意见相左。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凡愿意在大本营住宿的就留在山上,不愿意在大本营住宿的就于当晚下到定日县城住宿。 当我们从日喀则来到定日县城后,在听了当地人介绍珠峰大本营的情况后,那几位本来不打算在山上住宿的旅伴又改变了注意,决定与大家同住同行。毕竟定日县城距离珠峰大本营约有120公里的路程,且基本是崎岖的山路,若当晚走山路加赶夜路回定日,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在定日住了一宿后,第二天早上,我们去租氧气瓶、购买氧气,一罐约一米高的氧气瓶中的氧气,可供两个人吸一宿的,价格为400元(有的店价格略便宜些,约在300多元)。租好了氧气瓶,有的队友衣服带少了再顺便租件棉衣,以防山上的寒冷。虽然已是5月末,但珠峰大本营的气温约在零下若干度到0度之间。 我们向珠峰大本营出发了。 在来西藏之前,曾听一位到过珠峰大本营的朋友讲过,2014年,他们全家西藏游也前往了珠峰大本营,从定日到珠峰大本营的318国道是简单的砂石搓板路,走起来极颠簸。于是,我们是做好了遭受颠簸的准备了的。可行出没多远,就见到在公路边矗立着一面装饰得漂亮的影壁墙,上面标注着“318国道 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字样。问司机才知道,318国道已于2015年铺成了柏油路,现在非常好走。得知这一消息的我们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因为这让我们免去了受颠簸之虞。 一路前行,我们陆续见到了标有“珠穆朗玛欢迎您”字样的大牌楼、“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字样的巨大石质标识物、“珠穆朗玛北大门”字样的指示牌等。开始,我对“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概念并不十分了解,阅读了安置在“珠穆朗玛国家公园”标识物旁的说明牌后才清楚,“珠穆朗玛国家公园”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包括日喀则市的定日、吉隆、定结、聂拉木、拉孜、萨迦等6县,总面积达7.8万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省的面积都要大。园内耸立着包括珠穆朗玛峰、西夏邦马峰、卓奥友峰、洛子峰、马卡鲁峰等5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和10余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这所国家公园除了拥有绝对的高度以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等,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中外科学家、登山爱好者、游客和朝圣者来这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惜,我们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极其短暂,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天时间,故只能游览“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一隅还要弱。 已过了正午时分,我们的车子要攀爬318国道的“九曲十八弯”路段了。我们的车缓缓地沿“九曲十八弯”行进着,其间究竟拐了多少道弯?根本没有数,仿佛多得无法数清。大约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我们的车子才行驶到了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大家纷纷跳下车子,为刚刚经过的“九曲十八弯”拍照留念,望着脚下九曲回肠般的盘山公路,我们由衷地感叹道,太刺激了!太有味道了! 我们到达绒布寺的珠峰大本营宿营地已是下午2:30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从定日出发,边走边下车照相、休息等,已走了7个多小时了。 我们在绒布寺珠峰大本营宿营地办好住宿、放好行装后,便乘当地的旅游车去往了距宿营地约8公里的珠峰大本营。 来的不巧,此时的珠穆朗玛峰不知是害羞,还是有意躲避我们,反正是藏在厚厚的云层后面,使我们无法得见其尊容,可我们头顶上及其他方向却是蓝天一片,让我们好生郁闷。 既然暂时看不到珠峰,那就将珠峰大本营周边的景致好好玩赏一下吧。在珠峰大本营有一块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于1992年9月立的水泥材质的牌子,上面标有“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及“海拔5200米”的字样。虽然这块牌子稍显简陋,但仍成为了所有来这里的游客的所爱。毕竟在这块牌子前照张像是很能够说明问题的。我们向附近的边防军战士借来了一面五星红旗,同伴们纷纷擎着五星红旗照了又照,留下了这最难忘的一刻。 珠峰大本营座落在一条峡谷地带,故风很大。我们已将自己带来的衣服悉数穿在了身上仍感觉寒冷。我此时身上所装备的衣物有:上面是绒衣、便携式小羽绒服、带抓绒的冲锋衣,腿上是秋裤、毛裤外加牛仔裤,可强劲的寒风仍洞穿了这一切衣物,整个人感觉到快被冻透了,即使躲在高大的尼玛堆的后面也无法躲避寒风的袭扰。反正此时珠峰还未露头,我们几个怕冷的同伴便乘旅游车回到了宿营地,躲进了厚厚的毡房里避寒保暖,再喝上一杯藏族大嫂为我们准备的暖暖的奶茶驱驱寒。而那些不怕冷的,或在定日租了棉外套的朋友们则依旧精神百倍地守候在珠峰大本营等待着珠峰的露头。 “看到珠峰了!”有人在我们住宿的毡房外面大声喊了起来。我们纷纷拿起照相机跑出了毡房。果不其然,在我们自到了珠峰大本营约4个小时以后,珠峰的峰尖终于显露在了众人的眼前,虽然仍是时隐时现的,但我们毕竟真真切切地见到了此前一直想见到的珠穆朗玛峰了。我相信,在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会心潮澎拜、激动万分。面对着珠峰,大家拍了又拍、照了又照,生怕遗漏了什么,生怕回家后存有哪么一丝的遗憾。我们从傍晚的不到7时开始看到珠峰便一直变换着不同的角度拍摄珠峰,一直拍到太阳彻底下山的快9时才算作罢。 回到毡房里,大家凑合着吃上一碗自己带来的泡面,便准备休息了,毕竟这一天的行程与活动还是很消耗体力的,况且这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 绒布寺珠峰大本营宿营地的每个毡房按规定最多可接待6名游客。来之前,大家都认为这里的住宿条件一定很差、很脏,于是都备了薄厚不一的睡袋,厚的是用来防冻,薄的是用来防脏。可摊开藏族房东为我们准备的厚厚的棉被,感觉还是比较干净的,起码没有油渍、污垢、异味等等。反正我们也是和衣而眠,与套上睡袋没多大区别,故我们的同伴们谁都未打开睡袋。为了睡得踏实,大家都将带上山来的氧气瓶打了开来,不知是第一次用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及我的同伴们的感觉是,这一宿睡得特别踏实;连平时每天必须有梦境做伴的我,这一宿梦境竟然丢失掉了。当然,岁数小一些、体力精力好一些的年轻人不用氧气照样可以睡安稳觉。我们的两个年轻同伴共用一个氧气瓶,晚上认为氧气已打开了,便安心入睡了,待第二天起床后才发现,氧气根本未打开,但也睡得很踏实。 其实,为了游客的安全,珠峰大本营宿营地的管理者还是有防范措施的。例如,他们规定,各个毡房晚间不能锁门,以便于工作人员夜间巡查时进出毡房,而他们进出毡房的主要目的是挨个查看客人身体状况,若发现有客人呈非正常状况便于及时施救。为此,有的游客因之前不了解这一做法的目的,还对工作人员拿着手电对着客人的脸晃照持厌烦态度。 第二天,我们趁着天还未亮便早早就起床了。有的同伴开始不理解,希望晚些出发,待太阳出来后,观赏一下清晨的珠峰雄姿再离开。我们的司机并未过多解释,拉着我们便上路了。 凌晨的7时刚过,我们的车子已到达了距住宿点80公里开外的加乌拉山口观景台了。司机停下车,让我们去眺望、观赏五峰连珠奇景。此刻,太阳已先于西藏的其他地区升起在了高山之巅,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座海拔高于8000米的高峰及若干海拔高于7000米的高峰照射得如涂了金粉一般,煞是美丽、壮观、神奇。这五座海拔高于8000米的高峰依次是:海拔高度为8463米的马卡鲁峰、海拔高度为8516米的洛子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此高度为岩石高度,若按照雪盖高度为8848米)、海拔高度为8201米的卓奥友峰以及海拔高度为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五峰各自的位置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远观就却仿佛排成了一排,好像是为了接受我们的检阅似的。我们所驻足的加乌拉山口观景台的海拔高度虽只有5000多米,但由于距离的原因,再去观赏那些世界山峰的翘楚,所存在的3000多米的高差竟消弭到几乎为零,我们竟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太阳又升高了一些,五峰连珠虽仍很壮观,但涂抹在其上的金粉已渐渐褪去,喜马拉雅山脉越来越亮了。到这时,我们也该离开珠穆朗玛国家公园了。 回顾之前这一日的行程,虽有寒冷的袭扰、有旅途的疲惫及高原缺氧带来的一些不便,但却觉得非常值得。可以这样说,这一日是我一生之中的经典一日。
个人分类: 游记|10334 次阅读|45 个评论
看油画写诗句
jlpemail 2016-9-9 09:33
徐悲鸿的油画《喜马拉雅之林》,我是在一个杂志上看到的。 插页,当然是彩色的。 时间是1993年。我觉得受到了冲击,就写了几行诗句。 也可以叫做词。是按照一个著名词牌的字数要求写的,平仄 却不讲究(俺也不懂。)我把习作命名为《珠穆朗玛峰》。 看上去,是歌颂一个伟人的。一位周姓战友,看到我的手稿 后,一阵见血地说——这是写给你自己的吧? 我承认,句子的字面是歌颂高山的,歌颂珠穆朗玛峰的。 实际上是歌颂了高人。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诗词场|2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珠峰之旅
zhangshufeng 2016-6-3 08:02
珠峰之旅 这次冬季去西藏前后二十天,拉萨出发,走了东西两条线,主要目的地是珠峰。 冬季的高原由于植被光合作用减少,比其他季节更加缺氧。 一、珠峰 去珠峰,到大本营,由于是冬季,寒冷缺氧,大本营(登山大本营和游客大本营)都撤了。驻扎的军警也撤了,我们的车才能长驱直入到珠峰海拔标志碑,过了冬季就不容易到那里了。大本营海拔5200米,大气压只有海平面的百分之五十多,人看上去也似乎变得有些鼓胀——虽然感觉不到。 远眺喜马拉雅山脉,阵列排开五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希夏邦玛峰、马卡鲁峰、洛子峰、珠峰、卓奥友峰),十分壮观。 二、巴松措 三、卡定沟 适合攀岩 四、满拉水库 五、卡若拉冰川 六、南迦巴瓦峰 海拔7780米,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十大最美山峰第一名 七、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 八、绒布寺 九、米拉山口 十、色季拉雪山 十一、鲁朗林海 十二、纳木错 冰雪纳木错,远处雪山最高处海拔七千多米 十三、雅鲁藏布江 十四、红河谷 十五、羊湖
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路向西:万千崇高之珠峰
热度 2 ssglwu 2015-10-1 08:30
吴国林 去珠峰大本营之前,必须经过珠峰国家公园入口,到大本营还有很长的路程。 珠峰大本营,位于海拔5200米,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它是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在珠峰营地,有帐篷供登山者、游客入住和吃喝;门前都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晚上照明。 海拔5200米纪念碑位于珠峰大本营以南4公里处,需要乘坐环保车或徒步到达。不得再往前走,有武警把守,对游客给予警示。 大本营除了两座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公共厕所外,再无永久性建筑。帐篷都是临时搭建的。 2005 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在珠峰大本营立碑。 下面照片除大本营之外,均为珠峰,景色自现! 1.珠峰国家公园 2.博主在大本营 3. 珠峰 4.珠峰 5.珠峰 6.远看珠峰 7.我夫人在珠峰 8. 9.珠峰 10. 11.珠峰 12.珠峰 13.珠峰 14.珠峰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633 次阅读|8 个评论
自驾西藏行(中)
热度 15 Taylorwang 2015-9-4 08:45
定日县的县城,在东部地区也就是一个小集镇的规模,但进城的道路施工,地面崎岖,到处都是灰尘。县城的宾馆,条件不好,但价格相对较贵,房价近400元一晚。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按昨天与宾馆的约定,5点吃早餐,5点半准时出发,团队成员都很守时,5点半,且有二小时左右的时差,天还没有亮,我们就踏上了去珠峰大本营的旅程。 进珠峰景区大门 车大约开了一个小时,就来到了珠峰检查收费站。不仅要检查每个人的身份证,还要检查边防通行证。珠峰门票每人收费180元,车要另外缴通行费,一辆车400元。 过了检查站,天还没有亮。我们被告知,去珠峰大本营的新公路,在今年7月1日才开通,全程都是修好的沥青或水泥路,其实这70多公里的山路,还有约1-2公里没有完全修好,必须走回原来的沙石路,让我们领略没有修好路时去珠峰大本营的辛苦。以前,听讲从收费站,到珠峰大本营,开车至少要5个多小时,现在,使用并没有100%修好的新沥青路,需时只要约2小时就到达珠峰大本营。 进山新修的水泥路 在开往珠峰大本营的路上,天渐渐亮了。这山路,是真正的盘山公路,在快到珠峰大本营时,就进入了一个河谷地带,有一条湍流的小溪穿行其中,据讲,这就是起源于珠穆朗玛峰溶化的雪水,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之一。 珠峰雪水溶化的小溪 珠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就是山谷中有一圈帐蓬围成的小广场,广场也没有经过认真的平整,地面上仍有许多河床上常见的鹅卵石,象所有的旅游点一样,也有一些小商贩推销一些带有藏族特色的工艺品。在珠峰大本营,若讲有特色的商品销售,就是有小贩卖一些所谓的生物化石,那不是我的专业,我不敢妄加评论其真伪。 从珠峰大本营到珠峰观景台,还有约6-8公里,必须换上旅游点的所谓环保面包车,但坐车不是免费的,每人25元。 远方的珠峰 到了珠峰大本营,大家都希望能有好运看到珠峰的全貌。雄伟的雪山顶峰,在这个季节总是绕着一层白色的云雾,就象穆斯林姑娘的脸,总是罩着一层面纱。大家在观景台上留影,拍了不少照片。后来我们将拍的照片给前几天也到珠峰大本营的“驴友”看,他们讲,我们拍得很好,他们去珠峰大本营的那天,什么都没有看到,并请我们将一些照片转给他们,以满足他们的一帮没有上大本营的朋友需要。后来,进一步了解,要拍摄珠峰全貌,最好是11月份过来,当然,仍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去珠峰路上山谷中的青稞 山谷中的村庄 去珠峰大本营的盘山公路 珠峰景区新修的大门 从珠峰大本营回到了318国道,经岗嘎镇的“T型”路口,向东,就回日喀则,然后回拉萨,向西,就是去樟木,阿里方向了。绝大部分的车,都是向东往回走,极少的车象我们这样,继续向西。我们沿着318国道向西,看到去希夏帮玛峰的标识后右转,离开这次走得最多的318国道,转上省道。很快就到了检查收费站,同样检查所有人的身份证,然后每人交65元的风景区门票,一台车40元,但司机可以免费,即我们一部车四个人,只收三个人的门票,再加一部车的过路费。 湿地草原及羊群 希夏帮马峰景区说明 景区笔直几乎没有车的公路 景区的湿地远处的雪山 这省道,也是沥青路,路修得漂亮,虽然不宽,只有二条车道,但路况好,风景美,左边(南侧)是连绵的雪山,当然最高峰就是在与尼泊尔边境上的希夏帮玛峰。右边主要是湿地,高原牧场。在这条路的北侧,还有一座美丽的高山湖泊-佩枯湖。去珠峰大本营,好象游客还不少,但再向西,几乎就没有人了,而观看雪峰的美景,在这条路上,随时都可以,还送给你一座美丽的湖。后来,我们听了在拉萨买的一张CD,CD上有一首歌,歌名叫“美丽的佩枯错”,看到这高山湖泊,才知道这歌就是为这个湖而写的。车开在这条90多公里的路上,路二边的美景,一条笔直的空荡荡的路,就好象整个世界都给了我们! 雪峰 在离开佩枯湖约2公里处,路上有一位相向骑车而来的“独行侠”示意我们停车。我们知道他需要帮助,就立即停车,问他什么事,他问前面是不是有一个湖泊,我们告诉他,不远了,有一座很美丽的湖。他非常开心,告诉我们,他一人骑了很久了,怕走错了路。一个很阳光的小伙子。人们常讲,在美国,有时见面人人都要打招呼,人人都乐于助人,我们在这人烟稀少的路上,我们也乐于助人。 佩枯湖 由于樟木镇受尼泊尔地震的影响,路面还没有通,我们就开车去了吉隆县的吉隆镇,看“旅游攻略”,吉隆有一条漂亮的吉隆沟!从吉隆县城到吉隆镇,全长75公里,这条公路,一直沿着一条溪流,在高山峡谷中穿行,这就是吉隆沟 翻过山口去吉隆镇 吉隆沟上游 吉隆沟下游的瀑布 吉隆镇的海拨只有2800米,而从县城的近4000米的海拨,在这75公里的路程中,落差高达1000多米,可以想像,这是一条多么湍急的溪流!随着海拨的降低,植被越来越丰富。尼泊尔地震的影响,有时在路上也能显露出来,如山体滑坡,将路切断,但已被临时修通,我们的越野车通过没有问题。 被地震或洪水损毁的路段 吉隆镇 抗震的防震棚 湍急的溪流,飞流的瀑布,森森的大树,与珠峰大本营的景色相比,简直就是二个世界。在一天内,我们从海拨5200多米,急速降到2800米,从几乎是荒芜的不毛之地,到植被极其丰富的雨林景观,从缺氧状态,到几乎有点点“醉氧”。 吉隆镇离尼泊尔国境只有24公里。虽然海拨仍有2800米,但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吉隆镇气候湿润,植被特别丰富。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在吉隆镇的周边,有多座海拨高度超过5000米的雪山,形成山下林木森森,山间白云飘飘,山顶白雪皑皑的美景。 吉隆沟上游,植被很少 这里地质活动活跃,数月前的尼泊尔大地震,也波及了吉隆镇,我们看到了一些倒塌的民居,也看到由国家、地方民政部门,或社会捐赠的大量防震帐蓬。一些受地震影响,山体滑坡造成的道路破损,目前仍没有完全修复。近年来,国家在交通基础建设上的投资较大,国道几乎全部沥青或水泥路面,自驾游的越野车,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了,这些仍没有修好的损毁路段,终于可以体现一下越野车的优越性。 地震损毁的房屋 我们只在吉隆镇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从吉隆镇沿着吉隆沟向上游开车,这段短短的75公里,感觉就是穿越了不同的季节与地区。离县城越近,植被越来越稀少,从类似于热带雨林的茂密森林,慢慢成为半荒漠的景象。要解释这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吉隆沟相对比较窄,且大山形成的峡谷弯弯曲曲,阻碍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上游输送。这一千米左右的水力落差,包含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在广东我也初步考察过一些小水电站,广东的小水电几乎开发完全,在广东,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如此丰富的水力资源,我的直感是:只要投资小水电,并能并网发电,投资回报期可能只要一年! 8月19日,我们开车继续向西,晚上住仲巴小县城。仲巴县的人口只有2万多人,这小县城,可能还不抵东部的一个小乡镇。从吉隆镇开车近400公里,通过砂石路面的县道,及混凝土路面的219国道,于晚上8点前赶到了仲巴小县城。路上一共翻越了三座海拨约5000米的山口,也穿越了高原的湿地和高原的大草原。在进小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加油站。在西藏,加油站很少,昨天我们就差一点因为油不够而在路途“抛锚”。为了节省车上的汽油,我们关闭了车的空调,为了减少车的阻力,还要求关闭车窗,最后,在车的油表报警红灯已亮了一段路程的条件下,有惊无险地在吉隆县城加到油。这次,看到仲巴县的唯一加油站,先加满油再说。 在仲巴县城,找到一个号称条件比较好的酒店,房间有电视,有卫生间。等住进去后,发现卫生间没有自来水,在卫生间中放置了一个大水缸。后来了解到,这里的海拨4300米,去年的冬天太冷了,听说气温降到冷下40多度,将政府投资几千万建设的自来水管网系统,全部冻坏。现在大家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修好防冻的自来水系统,故每天只有供应几个小时的水,且是用水车供应。仲巴小县城,物价也很高,苹果10元一斤,黄瓜也要6元,因为这些所有的食品,基本上都是从外面运来的。
6934 次阅读|46 个评论
珠峰秘颜 2013-08-25 21:46
taodeng 2014-2-25 11:24
西藏 定日 绒布寺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那金字塔形的伟岸面貌是举世闻名的,大家都非常熟悉。可是要一睹真容却并非易事,我已经来过多次,但从前的每一次都失望了。似乎又要再次错过,整个白天都云遮雾罩,考验耐心吗?还是诚心打动?到傍晚时分,峰顶有些忽隐忽现了。在一阵激动之后,天渐渐暗下来,就在此时,珠峰终于露出了瞬间的秘颜。 远眺珠峰 日暮时分的绒布寺 大本营附近的岩羊群 北坳前的终碛垄 东侧角峰 云遮雾罩 神秘莫测 欲露真容 峰顶乍现 面纱正在揭开 夜色下终于得见雄姿 清晨又下雪了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近珠峰 2007-02-26 09:05
taodeng 2014-1-30 02:17
定日 小县荒凉少客行,独依高极地球名。 无缘得见珠峰面,菊石商家卖不停。 尼木道中 雅江上溯谷中行,时见伽蓝金顶明。 放眼难寻青草绿,却观沙垅月牙形。 日喀则 民风藏卫自难同,石屋檐围挂彩笼。 高处扎寺列错落,遥知佛殿透深红。 拉孜道中 花开荞麦粉红妆,戴胜翩跹逐草香。 借问萨迦寺所在,行人遥指路南方。 措拉谷地 壁立高峰雾气凉,蜿蜒曲直路何长? 清军铁骑逐尼寇,犹有烟墩古战场。 加措拉山口 遥看尼堆舞彩幡,知车已近最高端。 狂风卷雪寒难敌,却下南坡新景观。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2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和尚也能登珠峰
热度 21 yuyin 2013-7-7 11:25
1286 次阅读|71 个评论
[转载]研究称珠峰冰川50年减少14%,消融速度加快
xjtuhyg 2013-6-7 18:15
研究称珠峰冰川50年减少14%,消融速度加快 核心提示:意大利米兰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调查发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冰川总面积在过去约50年中减少了约14%。近年来冰川的消融速度猛增至1958年至1975年平均水平的近6倍,主要原因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 2013-06-07 11:36:14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北京) http://discovery.163.com/13/0607/11/90OVLRRP000125LI.html 关键词:珠穆朗玛峰,冰川消融,气候变暖      意大利米兰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调查发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冰川总面积在过去约50年中减少了约14%。近年来冰川的消融速度猛增至1958年至1975年平均水平的近6倍,主要原因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   研究小组警告称:“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喜马拉雅地区的作用类似于亚洲水资源储藏库。冰川和雪减少可能会对亚洲淡水资源及农业等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小组使用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及其周边约1150平方公里地区1958-2011年的人造卫星图像,对冰川面积的变化进行了解析。结果发现,1958年时为396.2平方公里的冰川表面积到2011年减少至339.5平方公里。冰川的顶端也比1962年倒退了400米。    调查还发现,与1958-1975年年均0.12%的消融速度相比,近年来的消融速度已增至0.7%。面积不满1平方公里的的小型冰川显著减少,冰川表面积在过去约50年中减少了43%。   据研究小组称,现已确认自1992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周边平均温度因气候变暖而上升了0.6度,这应该就是冰川消融的原因。   研究小组成员SudeepThakuri博士表示:“已有报告称尼泊尔等地旱季可利用的水量有所减少,水力发电输出功率下降及水资源不足的情况日趋严峻。”(王欢) 参见: 从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看水价或代价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683623 引渤入疆PK南水北调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82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1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梦 登珠峰
xupeiyang 2013-5-29 09:12
拉萨都不敢去,还想什么。 【珠峰“客满”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直是登山者渴望征服的目标。过去能够成功登顶的人屈指可数,而如今,多的时候一天有234人登顶珠峰。技术进步催生了庞大的珠峰旅游业,令众多登山者一圆“珠峰梦”。昔日人迹罕至的珠峰因此拥挤不堪,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和登山者生命安全。 【普通人如何才能登珠峰?】2013年5月29日,是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1953年,尼泊尔人丹增·诺尔盖和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从南坡首次成功登顶。迄今有近5000人登顶。普通人想要登珠峰,除了一定的经济能力;还要有3-4年的准备期。 http://t.itc.cn/fdu3D
个人分类: 体育运动|97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7岁男孩随父母攀登珠峰 抵达海拔5554米处
xupeiyang 2012-5-22 21:13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外电21日报道,一名7岁男孩近日在父母的陪伴下,攀登上了珠峰南部的大本营,成为了抵达这一大本营最年轻的登山者,其最后抵达的海拔高度为5554米。   据报道,这位7岁男孩名叫阿里亚•巴拉吉(Aaryan Balaji),他是与父母一起从尼泊尔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数日的艰难攀登,他们最终在5月13日到达了这个位于珠峰南部的大本营,成为抵达此大本营的最年轻的登山者,此处海拔高度为5346米。他们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继续朝顶峰前进,最终到达海拔5554米处。   事后,其父母称,“攀登珠峰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兴奋。”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奠基人李璞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
bqzhu 2011-11-30 23:42
中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奠基人李璞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
李璞 先生是中国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最早随军进藏进行地质综合考察的领导者,中国基性超基性岩及相关矿产研究的先驱和领路人。他具有深厚和广泛的地质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并善于创新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热爱祖国,顶天立地,团队精神是他做人的本质。但这样一位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知识份子恰在“文革”中含冤而死。 我与李先生虽接触很少,但使我懂得了如何顶天立地的做人。 1963 年李璞先生在科大的讲课,讲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和我国刚起步发展这一学科的情况。这使我对同位素地球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为毕业论文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1964 年分配到一室工作。 1966 年在人员少,年龄测定任务重、准备搬迁,文革冲击等情况下,我们 24 小时轮班工作。晚上加斑,只要李先生在所时,他都要到实验室来看一看,问问情况。一声问候,使大家忘记了疲劳。 1967 年秋,科委综考会下达给科学院贵阳地化所测定珠穆朗玛峰顶峰样品年龄任务。顶峰样品属于国家一级保藏品。李先生最早组织青藏科考,深知珠峰顶峰样品来自不易,因此极其关心这一年龄测定任务。当时李先生虽被停职检查,但还是帮助做有关年龄测定新技术的文献调研。由于刚搬迁贵阳,文革对科研工作又冲击很大。实验室根本不具备低年龄和石灰岩等样品定年的条件。李先生查到国外刊物发表有一篇应用慢中子活化技术 K-Ar 定年的文章,介绍给大家,并约同技术人员在他的住处集体宿舍里,为大家细读此文,并参加讨论方案,勉励我们要为国争光,高质量完成珠峰任务。后来确定慢中子活化技术 K-Ar 定年这项工作由我和陈文寄、卫克勤去完成。我认真阅读国际上仅有的两篇文献,感到难度很大;反应堆样品照射、内部注入气体样的计数器、托氏泵、低本底能谱测定等等,没有一项技术和设备是国内同行研究所具备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且 37 Ar 的半衰期国外也没有精确测定过,这将严重影响年龄测定的精度。同时,我对当时政治形势发展也感到十分忧虑,感到没有信心完成这项任务。我们虽和李先生同住一个集体宿舍,但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自己和李先生本人都不敢在一起相互谈心和交流思想。然而李先生还是看出我们的心里状态。他当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相信党,天不会塌下来,天塌下来有珠峰顶着”。正是这句话使我增强了信心。为珠峰任务,一室十多位同志先后去了 北京相关单位:冶金部地质所实验室、原子能所、科学院北郊 917 大楼,北京分析仪器厂工作,开展慢中子活化 K-Ar 新技术定年和 Rb-Sr 、 U-Pb 灰岩定年工作。正当我们工作顺利开展时,传来了李先生用刀结束自已生命的噩耗,使我们沉沦于万分悲痛和彷徨中,但只能用相互沉默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当时忽然又感到他是在兑现自已的诺言。他像一坐“珠峰”,用自己脆弱的生命顶住了那倾斜的“天”。这就是男子汉的“顶天立地”。原来他当初就是在教导我们要做“顶天立地” 的人。正在科研工作紧张进行时,许多人被调回去搞“运动”,只有我和极少几个人留下来继续完成珠峰任务。每天高剂量的辐射,使我的心情极不好。我用了李先生“ 天不会塌下来”这句话为引子,写信给室里回去的部分同事,要他们顶住所里破坏科研的错误决定。有人出于好心,怕我受牵连,把信烧了。通过一年多的共同的努力,建立了慢中子活化分析 K-Ar 定年方法, 高质量地完成了珠峰任务;确定了珠峰顶峰的年龄为奥陶纪,珠峰隆起的年龄为 13 百万年。 并正确测定了 37 Ar 的半衰期为 35.3 天,后来得到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认同。往事烟云,但 “ 天不会塌下来”这句话永远记得。 照片1 李璞教授,1911-1967 照片2 李璞教授的诗与书法 照片3 祝贺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5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彩似锦,美轮美奂——尼泊尔珠峰出现七彩云
sheep021 2011-3-17 15:20
尼泊尔珠峰出现七彩云:炫美似彩虹(图) 2011年03月17日 12:26:3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 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奇异的彩虹云令“世界屋脊”珠峰都显得有些失色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外媒报道,一位俄罗斯天文学家在尼泊尔拍到了珠峰上空出现的、非常罕见的彩虹云照片。   现年51岁的奥列格·巴图诺夫(Oleg Bartunov)是莫斯科斯特恩伯格天文研究所(Sternberg Astronomical Institute)的一名天文学家,在最近的一次赴喜马拉雅山考察活动时,他看到了珠峰上空出现的奇特云彩:阳光照射在云上,云彩却出现了类似彩虹的七彩光线。他立即拿起相机,对着云拍摄了两张照片。 这种奇异的现象是由阳光照射在云当中的小冰晶形成的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说,“于是我问周边的其他游客,他们看到后也惊叹不已,纷纷拍照留念”。   这两张照片角度非常合适,几乎拍摄到了彩虹云的全部光谱。巴图诺夫表示,他只拍了这两张照片,因为他想用自己的眼睛多看一看这些奇异的景象。“当地人都说很少看到这样的云,我想这的确是很罕见的,”他说,“不过,高海拔地区的人也不怎么经常观察天空,因为阳光太过于刺眼,对眼睛不利。” 其他: “七彩云”是太阳光线与云彩中的冰晶结构产生的光的折射现象,与地震无直接关系,而地震前有时也会出现彩云——“地震云”,其成因有多种说法,可参看相关信息。       “七彩云”现象   2010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二),山西五台山出现奇异的七彩云。    五台山的云 2010年5月25日中午12;15分山西大同天空南边出现七彩云。   2010年7月18日下午17时,海口假日海滩西侧上空出现七彩云,奇观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    海口七彩云 七彩云   2010年9月23日 下午17:45分左右,山西临汾在东南方向出现一小块七彩云,持续不到5分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去西藏,看珠峰,谁愿同往?
mazheng 2010-6-17 12:57
如果你一直向往雪域高原的风光, 如果你一直渴望荡涤心灵的净土, 如果你一直满怀挑战自己的勇气, 如果你一直享受放逐身心的苦旅, 请加入我们。去西藏,看珠峰。 博主和几个同事计划利用今年暑期的休假,去西藏自助旅游。时间为7月份的最后一周,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同行。也欢迎去过的朋友分享经验。谢谢。 特别欢迎具备下列专业背景和特长的人士参与: 冰川冻土,高原气象 寒区旱区生态与生物 高原医学,急救医学 户外运动 摄影 藏语,藏区文化,历史 购物侃价 附:行程示意图 去程:D1 北京-西宁-拉萨 D2-3 拉萨 D4 拉萨-日喀则 D5 日喀则-珠峰 回程:D6 珠峰-日喀则 D7 日喀则-当雄 D8 当雄-拉萨 D9拉萨-北京 途经:塔尔寺;东关大寺;布达拉宫;色拉寺;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小昭寺;岗巴拉山口;羊卓雍措湖;白居寺;绒布寺; 乌拉山口;珠峰大本营; 扎什伦布寺; 班禅新宫;纳木错湖; 合掌岩;羊八井高原温泉;哲蚌寺;药王山崖画;八角街
个人分类: 历历在目|5102 次阅读|1 个评论
冬日珠峰更美
马耀明 2010-1-23 17:35
最近,在零下25度严寒(夜晚温度)的日子里,我又回到了我们的珠峰站。作为中科院珠峰站的站长,每年不管有多少天在珠峰站工作,但年底我是必须在站上待一段日子的。这次也是如此。辛苦的珠峰站小郑、老周、小王、小杨、小曹等工作人员,辛苦的珠峰人!但为了取得第一手观测资料,我们必须这么做!但如果作为游客,冬日到珠峰,您可以看到大美的她(见最后一张照片)!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珠峰大本营的葶苈
antiscience 2009-10-14 14:54
点击超链接可阅读电子版: 12刘华杰, 华贵璎珞木 ,《科技潮》,2009年第12期,第50页。 11刘华杰, 可观可食的山莴苣 ,《科技潮》,2009年第11期,第46页。 10刘华杰, 珠峰大本营的葶苈 ,《科技潮》,2009年第10期,第54页。 09刘华杰, 假百合也是百合 ,《科技潮》,2009年第9期,第44页。 08刘华杰, 列当:沙漠的温柔 ,《科技潮》,2009年第8期,第48页。 07刘华杰, 北大五院的山楂 ,《科技潮》,2009年第7期,第48页。 06刘华杰, 四院刺槐上寄生的构树 ,《科技潮》,2009年第6期,第50页。 05刘华杰, 美味野菜薤白 ,《科技潮》,2009年第5期,第42页。 04刘华杰, 生态杀手黄顶菊逼近北京 ,《科技潮》,2009年第4期,第46页。 03刘华杰, 黄独的手性 ,《科技潮》,2009年第3期,第42页。 02刘华杰, 鸡矢藤:一种入侵北京的植物 ,《科技潮》,2009年第2期,第44页。 01刘华杰, 玫瑰:不能说的秘密 ?《科技潮》,2009年第1期,第42页。 ------------------------ 刊于《科技潮》,2009年第010期,第54页。 珠峰大本营的葶苈 文/图 刘华杰 2009年7月21日,不到7点我就从丹珍卓玛家的毡房中爬出来。近处地表褐黑,远处天空灰白,珠峰就在眼前,周围山峰棱角分明,东侧山坡反射着晨曦,雪显得很白。珠峰大本营很凄凉,感觉不到有生命的迹象。 据说以前海拔5100米左右的大本营所在地,植物很多,虽然长得不算高,但铺满了地表,而如今到处为光秃秃的碎石。只有仔细看,才能瞧到石缝中零星出现的一些矮得不能再矮的植物。紧贴地表的垫状的植物种类还不算少,有豆科、龙胆科、景天科、报春花科、蔷薇科、麻黄科等植物。 走上一个巨大的碎石堆,9点左右我突然发现一种开着洁白的小花的植物!早上在河边看到许多冰碴,得知这里夜间气温降到零下。不知这种十字花科的小花是如何挺得过来的。也许它早已经适应了环境,进化出了耐冻的本事。我知道同科的大白菜耐寒,但白菜花可不耐冻。在野外,我估计它是十字花科丛菔属植物,究竟是哪个种则不清楚。 这种植物非常特别,叶基生,莲座状,肉质,如果不是看到花的话,第一眼很可能误以为是景天科植物。它相对粗壮的根茎偶尔有一部分裸露在外。地上茎有3-6分枝,外面包裹着密实的宿存的老叶、新叶。每根花序轴上有一团小花,通常8-10朵,也有2-4朵的。开花时花序为伞房状,也可以说为某种变形的总状。萼片绿色,卵形兜状。植珠的高度也就2-4厘米。花葶和萼片上均有星状毛。 丛菔这个名字实际上很好地描述了这个属所有植物的一般特点。丛,聚集的意思。那么菔是什么意思呢?《辞源》没有单独解释这个字,而是见莱菔、芦菔、萝菔。有的书上讲菔指萝卜,不确切。萝卜当然也是十字花科的,但菔的本意是根。合起来,丛菔就是一些分枝聚集在一起,与长长的根相连。 回到北京,先查《高等植物图鉴》,没找到。 我先给丛菔属研究专家 乐霁培 博士写了信,传过去三张图片,请教学名。另一方面想查十字花科的标本。8月4日专程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请罗毅波老师带我去标本馆(代号PE)查标本。登记时发现,王文采院士刚刚来过。据说老先生身体棒得很,几乎天天来看标本。 丛菔属物种不多,我把本属全部标本看了一遍。这个属的标本差不多都是王文采院士亲自鉴定的。其他种标本很多,旱生丛菔、倒毛丛菔、毛果丛菔(吴征镒1960年定名,《中国植物志》未收)、多花丛菔、细叶丛菔、线叶丛菔等等,就是不见总状丛菔!我只好用排除法,根据单花还是多花以及叶形,以上这些都排除了,此外也排除了帕米尔丛菔(叶不同)。在珠峰大本营看到的植物接近于总状丛菔( Solms-Laubachia platycarpa ,叶片肉质、花序总状),但叶柄长度与《中国植物志》相关描述有相当出入。我拍摄的到底是什么植物,现在越发吃不准了。 几天过去,有点郁闷,总是想起这种十字花科植物。8月11日终于收到乐霁培的回信(他前些日子出野外了)。他告诉我珠峰的那种植物确实是十字花科的,但不是丛菔属而是葶苈属(Draba)植物。晚上我用了几乎两个小时反复查对几种植物志,仍然无法确定它是葶苈属的哪个种,大概与刚毛葶苈或总苞葶苈相近。 利奥波德曾说:渴望春天,但眼睛又是朝上的人,是从来看不见葶苈这样小的东西的;而对春天感到沮丧,低垂着眼睛的人,已经踩到它上面,也仍然一无所知。把膝盖趴在泥里寻求春天的人发现了它真是多极了。(《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葶苈属植物在中国有50多种。我注意到了这类不起眼的植物,但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无法一一分辨清楚,虽然利奥波德讲的春天开花的那一种我能够准确认出来(北大静园草坪上就有)。 图 S001 珠峰大本营的一种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 补注: 我没有查英文版中国植物志。在ZUOJUN的提醒下,看到一种叫藏北葶苈(Draba zangbeiensis)的种,海拔、生境相似,各种特征我还未来得及核对。中文版中国植物志没有收这个种。2009.10.15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