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父子关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孩子如何影响父亲的大脑结构?
热度 1 welcomezp 2011-6-11 12:17
孩子的出生对于父母来说都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母子之间的大脑联结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种亲密的关系从怀孕开始就出现,并由诸如催产素之类的荷尔蒙进行着调节;甚至母子的心律都被发现有着同步关系。当孩子出生后,母乳又是新生儿最重要的食物来源。然而,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被忽略着,甚至被认为远没有母子那样的紧密。 然而父亲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虽然并不孕育和哺乳,但缺少父亲的孩子在情绪和社会功能方面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容易变得具有攻击性,变成“瘾君子”或是屡屡违反法律。 最近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者Gloria K Mak和Samuel Weiss 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论文显示,父亲和子女的大脑同样表现出紧密的联结,神经基因在子女出生后的数天能够改变雄性大鼠的大脑结构。但只有呆在窝内的雄鼠表现出了大脑细胞的显著增加,换句话说,如果"爸爸"在子女出生后被移出,他们的大脑将没有任何改变。发生变化的大脑细胞主要出现在嗅球部分,特别出现在与知觉子女气味有关的部分。此外,海马部分的细胞也有显著的增加,这一部位对于记忆的形成极为重要,能够为巩固对子女气味的长时记忆做好准备。 在哺乳动物中,鼻子的神经元利用不同的感受器负责侦测特定的气味,嗅球则负责整合和固定各类气味信息。但是子女的气味并不足以引起新细胞的出现。当研究人员把父子用一个屏幕分开后,大脑中并没有新细胞出现。这说明,新细胞需要父子间有实际的身体接触才行,而亲密接触和气味一起引起了新细胞的出现。 父亲和子女的这种密切关联还和一种叫催产素的物质密切有关。这种物质本和雌性的分泌乳液有关,催产素基因被阻断的雄鼠就无法表现出与子女有关的大脑细胞变化。如果雄鼠和子女被隔离一段时间,他们很可能会忘记自己的子女。但是这些新形成的细胞能够帮助他们建立长久的联系。这样,即便是分离了很长时间,雄鼠也可以通过气味识别出自己的子女。 另一方面,作为子女的幼鼠大脑天生也对这种父子之间的联系特别敏感。Degu大鼠是一种父母分工很明确的物种,他们的父亲作用和人类父亲的功能很类似:小时候主要照顾子女的饮食温饱,长大了则负责陪伴他们玩耍。研究者发现,Degu大鼠的父亲对子女的大脑发育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有父亲陪伴的幼鼠大脑得到正常发育,而没有父亲陪伴的Degu鼠则在大脑神经突触数目上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他们的前额和感知觉皮层。前额叶主要负责决策功能,奖赏和情感。缺少父亲关爱的大鼠在这方面的缺陷可能能够解释,成长中缺少父亲陪伴的儿童在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从何而来。 这项大鼠研究和我们已知的关于抚摸对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不谋而合。还未出生的新生儿经过羊水的抚摸,他们的感知觉皮层已经作好了准备。但是如果没有父亲的陪伴,他们的感知觉皮层发育就会急剧萎缩。缺乏抚摸的新生儿也会造成其他的发育问题,例如代谢异常和荷尔蒙的变化。 这项研究证明,父亲大脑和子女大脑多么精巧的联结。由于各种各样的研究,无论是生物的,进化的,社会的,人们都更倾向于注重母亲和子女的关系。但这个研究证明,父亲也对子女的神经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父亲的大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来源 2010年 《自然—神经科学》
个人分类: 人类学|247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品问题
SoSoliton 2010-4-9 12:07
家有高中生,雌性。高中生是崽,俺是爹。但高中生不将俺当爹,当阶级敌人搞;俺不跟高中生一般见识,将高中生当崽收留的同时也视之为怪物。 我判定怪物将爹当阶级敌人搞的标准,是我从小就背得滚瓜滥熟的毛主席语录和雷锋日记。毛主席教导我,“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怪物没背过毛主席语录,但执行毛主席的指示非常坚决,立场十分坚定, 凡是俺反对的,怪物就要拥护,凡是俺拥护的,怪物就要反对 。举一例,爹学物理出身,数学和物理成绩都很好,现还在大学从事这方面的科研和教学;怪物为了跟爹划清界线,要放弃在初中就已展现优势的这两门科目,说到做到,以一次比一次低的考分警示爹:“你就死了这条心,我以后不可能学你那玩意。”另外,雷锋叔叔也告诉我:“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阶级敌人 要象 秋风扫落叶一般。 ”我基本上是经常被 秋风扫的落叶,不是敌人怎可享受这等待遇? 怪物虽然总体上将爹当阶级敌人搞,但也不排除偶而给点春风。我与狼共舞十几年,对怪物的习性还是了解的。怪物给我春风时,往往是两种前兆:一是经济上有需求,一是有得意事儿要炫耀。怪物昨天下午给我春风了,我估摸是前两天的学校摸底考试有得意之处。果然!怪物问我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都好长时间没听过好消息了,就说先听好消息吧!好消息是,语文、英语和以前最讨厌的生物考得不错,名列班上前茅。那坏消息呢?我是明知故问,肯定是数学和物理又被糟蹋了。怪物说数学和物理比以前更糟糕了。 有总结才有提高嘛!我叫怪物总结一下。“都是人品问题呀!考得好是人品问题,考得糟也是人品问题。”怪物说。我第一次听说这事还跟人品有关联,质问啥是人品问题呀?考试咋跟人品联系上了,考得好是因为你人品好人家赞助了你一些分,考得不好也是因为你人品好你贡献了人家一些分?“跟你解释不通,上网查查吧,以后看到 RPWT 要知道是什么。”怪物不耐烦了。 我真是老土! RPWT 在网络盛传数载,我才第一次从非网络渠道得知。早上上网 SoSo ,发现居然还有人品计算器,输入姓名马上就可给你打出人品分。赶紧输入俺的名字,人品计算器显示:“人品得分 :92 ,评价 : 你的人品太好了 … ,你就是当代活雷锋啊 ... ”再输入怪物的姓名,人品计算器显示:“人品得分 :64 ,评价 : 你的人品比较差了 … 要好好的约束自己啊 … ”看来机器还是蛮公正、蛮灵光的嘛!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294 次阅读|3 个评论
抛砖——也谈师生关系
yujoak 2009-10-15 11:25
所谓砖是表示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不是想用来拍人的。 曹广福老师说:师生关系更应该像父子关系。(师生关系非师徒关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740 )。但也说了用师生关系淡如水来形容现在的大学教师与本科生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王德华老师则不同意,提到许多人回忆说,等读完本科、硕士、博士后,感觉最感激的是小学或中学的老师,,上溯到幼儿园,更像是母子关系(掐架:师生不是父子关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2446 )。 如果这里的师生特指研究生及导师,我倾向于曹老师的说法,但王老师说的也是实情,怎么办?我想如果modify下曹老师的理论,应该能解释王老师的举例。 师生关系像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将成熟未成熟,敏感叛逆,也极富有活力和创造性。而作为父母,会相当的头痛,总觉的一切为了孩子,他们却不领情。但父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孩子?不会,照旧是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希望孩子能听进,哪怕是一句。当然,急了,也想打想骂。 这像不像是负责的导师与充满个性的学生? 当然,短期之内,学生很难认为导师好,之所以最感激的是小学或中学的老师,一是的确值的感谢,二是时间远了,沉淀的都是美好,第三点可能还略带对导师的不满,难怪呀,和导师掐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但几十年之后呢?从懵懂少年到为人父母,学生也可能成为导师,回想起来,会不会感谢自己父母、导师的苦心呢?而且在不自觉中,自己的行为处事带上了前辈的印迹。
个人分类: 学术相关|5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