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博文大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公布:复杂网络论坛博文大赛获奖所有证书
fangjinqin 2010-8-2 15:21
公布:复杂网络论坛博文大赛获奖所有证书
个人分类: 科学论坛|56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博文大赛有关决定
Fangjinqin 2010-5-11 16:52
复杂网络论坛圈: 博文大赛有关决定 博文大赛评选小组 目前,以“复杂网络观察”为主题的博文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令人可喜的是,近来参赛博文明显增加了,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所提高,有所前进。为了给广大网友提供更多的机会,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以进一步推动和圆满实现首次博文大赛目标。现在,经过博文评选小组研究决定: 一、博文大赛日期延长到 7 月 1 日截止 请网友继续活跃投稿,贡献精彩博文,把博文大赛推向新高潮,是到了各路人马最后冲刺的时候了!仿佛能够看到一匹匹黑马即将杀将出来!让我们大声为他们喝彩!加油啊! 二、关于优秀博文评选计分方法 目前评分方法基本确定如下: 一篇博文得分 = (本博文评委推荐数 / 所有实名博客中最高推荐数) *100*0.6+ (本博客实名网友投票数 / 所有博客中最高网友投票数) *100*0.3+ (本博文所有评论数 / 所有博文中最高评论数) *100*0.05+ (本博文点击量 / 所有博文中最高点击量) *100*0.05 简单统计为: 评委推荐数:实名制网友投票数:评论数:总点击数的比例为 6:3:0.5:0.5. 三、关于优秀博文获奖奖励问题 将评选出若干优秀博文,并在2010年7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北京)上,宣讲获奖的优秀博文,同时隆重颁奖。
个人分类: 科学论坛|3636 次阅读|3 个评论
曲水流觞VS博客大赛
liudongyang 2010-4-30 17:30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开派对,会上各人作诗 , 整了一本作品集,最后由王羲之写一短序。王老人家趁着酒兴,心手相映,一气呵成,其文清雅,其书流畅,一不小心就成了流传千古的经典。 王羲之出东晋望族,无生计之困扰,一帮公子哥们,在一起吟诗作书,乐哉乐哉。春日正好,几十号人蹲在小溪边,看着酒杯沿流水漂浮,停于谁处谁赋诗作文,不能出诗即罚酒饮下,名之曰曲水流觞。 时过千年,电脑横行,处处结网,白丁鸿儒均可在网络驰骋往来。写日志,发言论,扔砖头,吐口水不一而足。庚寅三月,科学网发起第二届科学博客大赛。与文人雅集类似,随性而写,鼠标一点即可上传,省却了笔墨纸砚,传播更为广泛。兰亭雅集写的是清淡空远的老庄玄学,博客大赛可以清谈可以议论可以纪实可以牢骚。 对着屏幕敲打,比之于兰亭的曲水小饮,少了些意境与情调。 文人三好音律书画美酒。浊酒助兴,到酣畅处文思泉涌;音律疗心,轻抚弦除尘事了愁思;书为心画,有音有酒,缺的就是挥洒了。写博客,挎耳机,旁置二锅头,一口一句,可以弥补些缺憾。看着大赛首页的数码产品,我的心还是动了一大点。那可是真金白银的东西呀,哈哈。无须好酒助兴,一杯毛尖,就狠命的敲吧。 博客大赛能否也写出传诵千年的作品来?期待中。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816 次阅读|3 个评论
求助:藕田中泼了大量桐油怎么办?
唐清 2010-4-29 23:03
藕田中泼了大量桐油怎么解决?一位老乡的藕田中被人泼了桐油,当他问我怎么办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查些相关资料,给我认为有办法的人联系寻求解决方案,但是都没有结果。因而在此发帖请求帮助。 这里,我的头脑中有两个想法:一、我们的道德体系是不是要崩溃了?这个老乡肯定是得罪某人,才会招此毒手。缺德的人就会选择一些不计后果的手段以解心头只恨。无知的人不知道他这种愚蠢的作为可能也会殃及到他自己。如果这些污染扩散,他的田地或许也会荒废;他的农作物甚至水源也受到污染,我们得癌症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二、这些桐油会造成很大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记得小时候,我家后面有个池塘,一到夏天满塘荷花。我和哥哥经常围着池塘摘莲蓬、抓青蛙。但是某年一辆拖拉机居然开到池塘里面,池塘的水被柴油污染了。十几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那个池塘长莲藕,如今在池塘边只能看见空心莲子草了。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我想肯定有一种解决方法。我相信有一种像布或网一样的材料,在它的表面附着一层亲油性且疏水性的物质,将这种材料撒在被桐油污染的田中或池塘中,让他充分吸收桐油,再捞起来处理。 我是学农业的,还是硕士毕业,乡亲们种地遇到麻烦时,有时会给我们打电话。过年回老家时,也会跟我们聊起种地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对知识的尊重,对我们学农人的信任。但是我们学的东西大都是理论,谈到实践也是很有限的。我对自己知识的匮乏感到羞愧,希望知道如何消除桐油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的专家不吝赐教! 谢谢大家的意见,5月1日早上,那位老乡根据大家的意见已经向池塘中撒了一些木炭,大部分桐油(约80%)已经被吸走。后续我也会关注桐油到底会对这个池塘生态环境的影响。至于麻庭光老师发表的《 油类污染有文章 》中提到 桐油是天然材料,未必会造成灾害,更不会造成人体伤害 。会不会造成灾害我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很多毒蘑菇还不是天然的,更何况桐油是经过提炼的。桐油对藕肯定是有害的,毕竟人家处心积虑地害人,没效果谁会干啊?桐油是我国特产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 油桐及桐油对人的毒性 百度百科中有写。该文中还提到 没有照片和数据,不敢下结论,这句话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为什么一定要有确切的数据和照片,才能下结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来都是科研必须的。遇到突发情况,我无法获得照片和严谨的数据。难道就不能根据我们的经验去分析判断、去解决问题?那位老乡还自己买了一些桐油,说是让我们研究一下。我现在还要考虑从什么角度来设计实验呢!
个人分类: 生态农业|1158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复杂网络观察:为什么网络会加速增长?
yanxiaoyong 2010-4-19 23:01
许多实际的网络具有加速增长特征。通过对万维网、因特网、科学家合作网、引文网络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观测的生长期内,这些网络的平均度是随时间增加的,即边的数量比节点的数量增长更快,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加速增长 。过去十年间,已有不少文献对加速增长网络的拓扑性质(主要是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解析或数值的分析 ,但对网络为何会加速增长这一问题还较少受到关注。本篇博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作为博文大赛的参赛题目,希望得到论坛中各位前辈的指点和批评。 网络规模的增长通常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点数量的增加,二是边数量的增加。当有新的个体进入网络时,网络的节点数量会增加,同时至少会有一条边加入网络中。如果每个节点进入网络的同时,伴随有m条边连接到网络中(无论是优先连接还是随机连接),那么网络的边增长速度与节点增长速度是相同的。但实际观测中,多数网络边的增长速度比节点增长速度更快,如果将节点数量理解为网络的演化时刻t,则每个时刻网络边增加的数量可以表示为m(t),m(t)是一个增函数,它可能(近似)具有线性、指数或对数等多种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时刻增加的m(t)条边并不一定都是连接新加入节点的 。更普遍的情况是,在节点增加的同时,网络中的老节点之间也在产生新的连接。例如对于因特网,一个新设备通常是用一条线路而不是多条线路接入网络的。网络边数量较节点数量增加的快,更多的原因是网络中既有的设备之间为了增加吞吐量(或提高速度)在增加新的线路。这种现象在合作网络中存在的更普遍,例如科学家论文合作网络,相当规模的论文是由已发表过论文的作者完成的,这种情况下网络甚至没有增加节点,而只是增加了边(或提高了边的权值)。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归纳出,网络中边的增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连接新加入的节点,二是是在老节点之间建立新的连接。如果认同这一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网络加速增长现象:在网络年轻时,边增加的驱动力主要是新节点的加入;而随着网络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边会在老节点之间产生。老节点之间产生新边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缩短节点间距离,也可能是为了增加网络的容量,这会依网络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那么,如果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呢?在我去年完成的一篇论文中 ,我用随机效用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在这篇论文中我对几个不同规模城市的公交网络增长速度进行了横向比较,从已有的文献中按城市规模从小到大分别取了廊坊、扬州、济宁、大连、杭州、南京、北京和上海八个城市的公交网络数据,这些网络的节点度是按城市规模增加的。也就是说,规模越大的城市公交网络增长速度越快,而规模越小的城市公交网络增长速度越慢。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看作是同一个城市的,那么可以认为,在城市发展早期公交网络增长速度慢,而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公交网络会加速增长。我相信这种规律在大多数城市的公交网络中都是存在的,但城市公交历史数据不太好收集,所以只能说是推测。 随机效用是经济学中一个概念,因为在学交通规划中的离散选择模型时接触过这一理论,所以就套用在这里(可能并不是太合适,我不熟悉物理学中是否有类似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某件消费品的概率取决于该消费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即对其需求的满足程度),效用越大的消费品被选择的概率也越大。如果我们认为网络是自组织的,那么可以尝试把网络自身理解为一个消费者,把网络演化过程中边的增加理解为一次消费行为,而把边连接新节点还是老节点理解为两种消费品。 在网络增加边的一次消费行为中,是选择新节点连接还是选择老节点连接,取决于这二者中的哪个会带给网络自身更大的效用。对于公交网络而言,当网络发展早期,新辟公交线路的主要目的是覆盖公交服务盲区,那么连接新站点对实现这一目的的效用显然比旧站点更大,因此线路倾向于连接更多的新站点,节点相对增加较快;而随着网络发展,服务盲区会越来越少,新辟线路的主要目的会演变为减少既有站点间的换乘次数,提高各站点间交通的便利程度,因此线路倾向于在更多的既有站点间连接,网络节点增速降低,而边的增速提高,网络整体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我们可以把上边的分析方法推广到因特网和科研合作网络。对于因特网而言,早期会更倾向于接入那些没联网的设备;而随着网络成熟,已有用户对速度或能力的追求将会变为主流,这样更多的连线会在老节点之间产生。对于科研合作网络,当新出现一个研究方向时,发表论文的门槛可能较低,也就是说新节点进入网络的成本(成本可以理解为负效用)较低;但随着这一方向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研究者发表论文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老研究者由于有了更多的积累,发表论文的成本会越来越低,这样网络节点增加会减速,网络呈现边加速生长趋势。就像复杂网络领域,十年前发表一篇论文,可能只需要对一个实际网络的数据做做统计分析,谈谈它是scale-free或small-world的就可以了;而现在呢,不作出点数学模型都不好意思去投稿:)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了,像我一样的新研究者要发一篇论文,难度不知提高了多少倍。 在我的那篇论文中,对网络增长速度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当时我认为自组织网络对全局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可能是驱动网络加速增长的内在机制之一。后来我又对此问题进行了断断续续的思考(因为网络研究是副业,一直没能投入太多精力去做,今年希望改观,把杂事扔一些,专心做网络:),试图构造一个网络自组织演化模型再现加速网络的过程。 目前的想法是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又是经济学,因为对物理实在不熟,我估计物理学中肯定会有一些类似的理论,希望哪位前辈能给点提示:)。这一理论的一个著名的直观解释是:当你很饿时,吃第一个馒头时可能会狼吞虎咽,吃第二个时就慢条斯理了等你吃到第十个的时候,估计快要呕了也就是说,同样是一个馒头,带给你的效用是递减的。 在我构造的网络模型中,首先会生成足够数量的零度节点,然后为每个节点构造一个随度递减的效用函数。在每一个演化步长中增加1条边,这条边在选择两个端点时,会遵循不同的规则:一头按效用函数优先连接(效用越大,被连接的概率越大),另一头按度优先连接(即BA模型的连接方式),这样经过调整(主要是调节点的边际效用函数形式,如果边际效用恒定,则等同于BA模型),能够再现网络加速生长的过程。不过现在我还没办法对它的度分布进行解析,正在尝试用史定华老师的马尔可夫链方法 做数值分析。不过实在太难了,一直没什么进展。准备这个难关攻克了就投稿了(实在攻克不了就先投个仿真模型的:)。 到这呢,我自己感觉是初步解释了加速生长现象的原因(可能不对,欢迎批评),但是我使用的递减效用函数依旧是个外生因素,我能感觉到网络加速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限于水平,暂时还找不出来。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折腾这个玩意有什么实际意义啊?我倒真觉得研究网络加速现象实际意义还挺大的,至少对交通网络是如此。目前我能想到的应用有两个:一是用于预测,二是用于优化(这也是多数复杂网络理论应用的着力点吧)。 首先是预测 ,还是以我比较熟悉的公交网络为例。两年前,石家庄交通研究中心的一个朋友给我发邮件,她当时在做石家庄远期的轨道交通规划,要进行轨道与公交的联合客流分配。但遇到一个小小难题:十年后的轨道交通网络是他们规划出来的,但十年后石家庄的公交网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当时给她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公交网络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层次结构,即市中心会有一个大的集散点向外围辐射多条线路,到近郊又会形成新的集散点,进一步向外辐射,这是公交的骨干,然后在一些大的客流点上会有支线进行连接、加密等等。依照这种规律,人工铺画一个远期的公交网络,虽然不会很准,但至少不会很离谱。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是基于我对很多城市公交网络结构的直观认识,因为我一直教交通方面的课,看过的城市公交线网构图比较多,发现很多城市公交网络的确存在这种规律(或称模式)。那时还没接触复杂网络的东西,现在想想其实就是典型的无标度网络。如果我们能够提出一个接近实用的公交网络演化模型,把现有的网络作为一个演化中间状态输入进去,让它去自然生长出符合实际的公交网络来,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当然现有文献中提出的公交网络演化模型有不少了,但对空间限制、客流需求的影响等因素考虑的还是不足,远不能实用化,这也是我打算进一步去做的一些工作。另外,我看到论坛里有些朋友是搞链路预测的,不知道在该领域是否已经有了这类研究成果。因为精力实在有限,链路预测的文献基本没看过,但愿我不是坐井观天,有时间一定恶补。 其次是优化,对于公交网络这类技术网络,很明显不是完全自组织的,他组织的成分会更多。此时我们可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设定合理的网络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网络的全局效用最大化?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优化或引导网络结构合理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在城市公交建设投资水平一定的前提下,规划者应如何(通过技术或经济手段等)控制合理的公交网络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网络覆盖率与平均换乘次数的综合优化?又比如在制订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过程中,在基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是应优先使更多的研究者能受到资助?还是优先加大对已受资助高水平研究者的资助力度?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根据不同 学 科特点及发展水平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引导科研网络规模合理增长的问题。 扯得有点远了,不过这种加速增长的现象在社会领域的确是非常普遍的存在的。我们现在会经常听到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这两个词。我有时会想:网络早期靠增加节点规模实现的增长可否理解为外延式增长?而成熟网络靠增加内部连边的方式实现的增长可否理解为内涵式增长呢? 参考文献: SN Dorogovtsev, JFF Mendes. Evolution of networks, Adv. Phys, 2002 MJ Gagen, JS Mattick. Accelerating, hyper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networks, Phys. Rev. E, 2005 DH Shi, QH Chen, LM Liu. Markov chain-based numerical method for degree distributions of growing networks, Phys. Rev. E, 2005 DMD Smith, JP Onnela, NS Jones. Master-equation analysis of accelerating networks, Phys. Rev. E, 2009 ZZ Zhang, LJ Fang, SG Zhou, JH Guan. Effects of accelerating growth on the evolution of weighted complex networks, Physica A, 2009 闫小勇, 王明生. 增长速度对合作网络参与者节点度分布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0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12374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闭幕会议有感
zxj368 2009-10-26 16:56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闭幕会议有感 有幸参加了网上的学术期刊博文大赛闭幕会议。 首先,这种形式的会议是第一次参加,很新鲜,也很受启发。远隔重洋,万水千山,不同地域的人,可以一起实时讨论问题,而且是相当激烈,不能不感叹于科技的发展! 其次,几位参与组织与评审的专家很敬业。我只是听会的人,没有语音,感觉到几个专家对问题的探讨很是诚恳,大家只不过是想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做点事,让中国的学术期刊真正地能做大、做强,体现科技强国的实力。民间组织呀,利用周末来研究真正利国利民的事,值得景仰! 第三,感觉到自己的差距。作为一个拿了博士学位的家庭主妇,还算是有点梦想,也能吃苦,但与各位参与讨论的专家相比,深度很不够。平时只管干活了,想问题少,站得角度也低,可以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听他们的讨论,受益匪浅!今后很有必要多参加会议,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四,如果中国每一个学科领域都有这么一些人,当然越多越好,不为个人利益,时时处处想着国家的利益,真正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着想,可能会发展的更快一些? 别想钱,别想地位与名誉,只想干点事就行! 第五,但愿科学网能够组织类似的讨论会。找一个主题,感兴趣的朋友参与,当然,没有必要设奖。这种会的成本很低(当然,有可能王志明老师那边的软件需要一定的成本?)。其他人可以说是零成本参与,但收获不小。 第六,学术类或是其他会议的组织者,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在目前H1N1传染的阶段尤其重要,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太节约成本,不利于走出经济危机的好转势头,不妨把节约的钱捐赠给山区,多建几所希望小学。当然,也可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让他们能专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 想是参加本次活动的感想吧!
个人分类: 杂谈|4241 次阅读|5 个评论
期刊圈博文大赛推荐博文名称及推荐理由
Bobby 2009-10-23 14:40
应王志明的要求,对大赛组织者选择的 23 篇参赛博文进行推荐。 正文之前,先扯一段闲话。 本人由于不干期刊工作,且学识浅陋,作为期刊博文比赛评委之一,完全是被动答应的,是碍于面子答应的。所以答应之后,诚惶诚恐,昼夜不安(如果说因此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则有点夸张)。为了保证相对的公平性,在比赛开始后,我就没有实名登录对博文进行推荐评论。此外,对比赛产生的 23 篇参赛博文进行推荐时将不会考虑大赛组织者和评委的博文。同时,我也会摈弃个人对博主是否熟悉 / 亲近的偏见,完全听从自己对博文的感觉,如题目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讨论的深度和是否切合实际来进行推荐。没有被推荐的博文并不等于就写得不好,绝大部分原因是我对您的议题兴趣不大,没有跟我的感觉和思考对卯这里主观性很强。 另外,我很好奇,对大赛设一等奖一名,提名奖五名,且一等奖得主将获得北京百世登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寄发的奖金 2000 元,而提名奖似乎没有奖金这样的设置方式有点纳闷。按照国内的惯例,应该是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然后是若干纪念奖,提名奖等等,大家人人有份,最后皆大欢喜。怎么这此比赛只有一人有奖金,其他人干瞪眼?是不是由于赞助单位者的金钱限制才如此,我不清楚。 此外,感谢比赛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由于我可能要外出,学术期刊博文大赛闭幕式我就不能参加了。 下面是我推荐的五篇博文及简单的推荐理由,顺序按时间出现晚早而列,跟水平无关。 1 、张明的博客《在外文期刊投稿的收获》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368 推荐理由:作者对自己两篇文章被 wiley 旗下的杂志接受的投稿和审稿过程进行如实描述,写出了自己投稿过程的心得。作者的投稿和审稿过程及心得对中国期刊编辑和一般科研工作者都有借鉴意义。 2 、梁进的博客《见钱发文的期刊是学术研究的毒瘤》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311 推荐理由:作者对见钱发文的不良期刊对学术研究产生的恶果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值得中国期刊工作者深思。 3 、王坤杰的博客《必须建立科学公正的审稿体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278 推荐理由:一般中国期刊的审稿体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可以回避垃圾论文而刊登更多的优秀论文,对中国期刊的良性发展有利。 4 、苏青的博客《学术期刊应该主动防范并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228 推荐理由:作者提出积极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科学共同体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大事情,也是学术期刊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结合《科技导报》的工作实践,描述了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几个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5 、叶剑的博客《 中国的 Nature 、 三个代表 与 被合作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813 推荐理由:作者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借船出海战略进行了有深度的思考,并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出路进行了论述。文中比喻奇特而贴切,可读性很强。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962 次阅读|5 个评论
探讨(请组织者解答):博文大赛中“一人多篇”与“化整为几(零)”的区别?
Fangjinqin 2009-10-23 13:21
探讨: 博文大赛 中一人多篇与化整为几(零)的区别? 方锦清 从王志明那里看到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 23 篇入选博文(据说是按照点击次数多少排序?),可喜可贺! 比较突出的是:这次出现一人多篇入围现象?!在我印象里每人只投一篇,我这个可能被其他(如中国科协)博文比赛的规定先入为见了,于是,我重新看了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规则,发现里头确实有含糊不清之处,没有明确规定一人一篇。但是,联想学术期刊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有的作者为了增加自己论文数量,把一个完整课题(题目)的研究成果化整为几(零)现象,即分成几篇论文发表的现象颇为相似。这里不妨也请教大家:像这种相似乃乎的做法是不是合适??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 本身是为了探讨克服和改进我国 学术期刊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按理出现这种本 来每人 可在一篇博文表达自己完整的改进意见的 内容 分成几篇短文, 不知 大家觉得 这样做 如何? 我提出问题这并不是打击参赛的积极性。 因为我涉入 博客 时间很短 (才4 个月) , 我并 不懂博文 可否 这么做,或应该怎么做, 或有什么规则值得注意事项, 所以 我 在这里仅仅是 提出问题来 讨论一下 或澄清一下而已 ,觉得如何 ?请 博文大赛 主持人解答和讨论,或提供大家讨论,让我搞清楚,这样可以增加一些意外的收获。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958 次阅读|3 个评论
搞笑:别人掐架,谁最痛苦?
Bobby 2009-10-16 19:58
科学网博客掐架的范围和火力都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吸收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感谢科学网博客若干有正义感和没正义感的看客,使得掐架博文才从编辑部推荐博文撤下,又上注册用户推荐博文栏目,实在是风头这边独好。 战火蔓延和扩大的这几天,正好是王志明发起学术期刊宣传周活动和首届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好日子。可惜观众有限,都去围观掐架去了,向这边看来的眼球就少了。 王志明掐指算好的好日子,就这样让别人占了风光,他那能不急不气?可干着急没办法,有气不好出,嘟哝了几篇与大赛不相干的博文,也只好一边儿晾太阳去了。 别人掐架,谁最痛苦? 我看应是王志明。 我倒是希望科学网博客编辑和各位科学网读者在这几天给王志明点首页位置,能稍微眷顾一下王志明的发起的这次活动,毕竟其意义相对大的多。 请大家围观王志明的博客: 《首届学术期刊博文大赛( 10/18-22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024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规则和闭幕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987 《科学网学术期刊圈》 http://www.sciencenet.cn/g/journal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