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出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退休后出书
热度 2 xupeiyang 2013-5-27 05:00
退休后,有时间了,著书立说,写回忆录,留给后人,很有意义。 等我退休后也出书,把博客变成书,怎么样啊。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9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回忆录(0),开场白
kd652 2013-2-15 08:15
回忆录(0),开场白
近几年,不知不觉地,个人书架上悄然出现了这么一类书,不是买来的,当然更不是窃(谁说的来着?读书人偷书不叫偷)来的,而是别人送来的: 有展现个人退休后书法金石之作的: 有回忆人生历程的: 有记录当年鬼子烧房深仇大恨的: 有谈人生哲学的: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书”有这样的特点: 1,近似于自传,无拘无束,随意而写; 2,编辑不合体例,印刷粗糙,一般为打印,甚至是手写复印; 3,不以赢利为目的,基本是送给熟人,最多收少许工本费。 这只不过是老年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而已。 受此启发,我也尝试着写起了往事,权且以此作为我的回忆录之开场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的经过
热度 2 heitiedan2012 2012-11-13 22:46
当年,在英国时,看到Leicester大学社会学系主任John Scott写的一本书《Who rules Britain?》,当时就买了下来。后来我还专门去了一趟Leicester大学,拜访了这位作者。回国后,想把这本书译出来,找个出版社出版。当时,国内已经加入了版权公约,因此,需要向英国那边的出版社购买版权。与英方那边的出版社来回通信了几次,这事基本就说妥了。当然,得由我支付这笔费用。好在费用不是太多,当时还是能负担得起的。但是,当我找到了找到学校的出版社。社长最初很支持,因为那时学校的出版社也正跟国外的一个出版社想搞一些合作的项目,需要我去帮忙。后来社长担心这本译书发行量不会太多,就劝我别出这本译书了,说如果我自己写的书,他会帮我出版。 对于翻译这本书,当时在英国时,基本已经把初稿弄完了,回来就只需要再打磨打磨。当然,也有个别句子还拿不太准,多方查找也不得要领。所以真要出这本翻译的著作,心里的把握也不太大。听社长这么一说,我也就顺坡下驴,把译书就放下了。 后来,想写一本关于科学技术发展与思维方式变革的关系的书,查了一些资料,就开始写起来。那是大约在1994年前后,因为手头有了一台PC机,所以就用电脑写作,这样写作的效率就比较高。记得大约用了不到半年,就把初稿完成了。 我就去找出版社的社长。他知道情况后,倒是很痛快地答应实践他的承诺。但是他也提出了条件。因为这本书估计发行量不会太大,所以出版后肯定不赚钱,或者说干脆就是肯定赔钱。为了减少亏损的损失,就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其中降低成本的一个做法就是完全由我自己来录入和排版,再加上我自己来校对。如果我做不到,这本书就可能出不了。 当时方正排版系统刚出来,很多出版社和杂志社都购买了这种系统。方正的版权意识也很强,如果要买他们的这套系统,少说也得几千元,或许还要更多。而学校出版社装的这套系统没有办法下载下来转给我,所以我就得自己想辙。后来,因为一个同学,在一个杂志社帮忙,他们那儿的方正系统能够下载,所以就存进两块3.5英寸的软盘送给了我。这样的排版系统在我的PC机上只能录入和排版,但是不能打印,要想打印还得送到出版社。 有了排版软件还不行,因为我没有受过他们这套排版系统的使用培训,所以又专门去书店买了一套方正排版系统的使用手册。我记得这一套共两本,一共是48元钱人民币,也不算便宜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用方正系统录入和排版。原来我只用过金山公司的WPS文字处理系统,那时候微软的OFFICE还未普及,所以没有用过WORD。而方正与WPS完全不一样,都要从头学起。特别是那些排版的格式,十分繁琐,且得调试呢。反正那个时候也能做到不厌其烦,而且越干越有兴趣,所以进度也不算很慢。 排出了第一稿,拿到出版社打印。打印出来后要反复校对。这个过程时间最长,每次我都觉得我已经很认真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错了。可是一校对起来,发现问题巨多。原来以为不会有问题的地方,却处处都是问题。没办法,只好自己一点点地修改。这还是要继续使用方正的排版系统,用那些复杂的排版符号,又要来回调试。因为其中有一些公式,也有类似矩阵的图,都得我自己一点点抠出来,让人很是煎熬。 几经折磨,书最后终于出来了。这是我的第一本书,自然疼爱有加。可是拿到样书一看,还是有错误的地方。这下真让人泄气,因为没有办法再修改了。这个错误就永远地留在那里了,还要永久地传扬下去,真是很丢脸。 至于那本译书,后来由于工作繁忙,而且别的出版社也对此没有什么兴趣,就一直放下了。后来台湾有一家出版社给我来信,说他们要出繁体字版的,希望我同意。我倒没什么不同意的,只是觉得有点遗憾,这本书没有能在大陆出版。只是我忘了跟台湾的出版社说,希望他们的书出来后,能送给我一本。至少我能看看人家的译文,那些我拿不准的地方,人家没准能解决得很好,让我有个长进的机会。
5039 次阅读|2 个评论
骗子韩寒在美国出书引关注
热度 1 zhanghuatian 2012-10-6 14:50
我就奇了怪了,“骗人的中医”在美国发展的也挺好,“骗子韩寒”在美国出本书还引起了关注。 打假的呢,一个个都逃回国成了“斗士”,难道中国和美国的价值观真的是颠倒的吗? 反正中国和美国绝对有一个不正常,这事值得研究。 http://www.nybooks.com/blogs/nyrblog/2012/oct/01/han-han-why-arent-you-grateful/ Roving thoughts and provocations from our writers E-MAIL SHARE PRINT COMMENTS Han Han: ‘Why Aren’t You Grateful?’ Ian Johnson Robert Cianflone/Getty Images Chinese blogger Han Han during a portrait session before round one of the China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 Shanghai, China, April 28, 2012. When looking for Chinese reactions to the anti-Japanese riots that took place in late September, it was probably not much of a surprise that the Western press turned to Han Han, the widely read Shanghai-based blogger. In characteristic form, Han gave a riff on the protests that obliquely criticized the governmen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nsulated himself from making a direct accusation: “As far as looting and destroying things, this must be punished by law, or else I might suspect that there was some official backing behind all this.” For centuries, Chinese writers have been masters of the clever turn of phrase to avoid political trouble. In imperial times, points were often made through historical allegory: a reference to a ruined capital city might evoke a former dynasty thought to be more just than the current one. Even during the hardline Mao era, writers slipped in veiled barbs; a play about a sixteenth-century Ming Dynasty official who was punished for criticizing the emperor is often seen as the opening sho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t would be tempting to say, Not anymore—not only because most people aren’t culturally literate enough to get historical allegories, but also because things have opened up in China. The Internet is usually credited with this new directness; despite the best efforts of thousands of censors and government-sponsored bloggers, the swirl of information makes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voice opinions nationally that once might have been heard by just a handful of neighbors or by readers of a local newspaper. Add to this rising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standards of living and you have a population much more willing to speak its mind than in the past. And yet as Han’s new book, This Generation: Dispatches from China’s Most Popular Literary Star (and Race Car Driver) shows, these changes haven’t replaced the old ways entirely. A collection of some of his most interesting and politically relevant essays, it is filled with commentary poking fun at officials and nationalists. But Han is careful not to go too far and risk becoming a dissident. He’s a player i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society today, and wants to remain one (though it’s worth pointing out that, contrary to what his US publishers claim, Han is not quite the most popular blogger in China). He can be outrageous and funny, but also carefully elliptical and shrewdly vague. What makes Han different from critics of earlier eras is his use of ironic humor instead of historical allegory. Writer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like Lu Xun explored this voice, but Han makes it his. Born in 1982, he dabbles in the modern forms of evasion: ennui, irony, boredom, and sarcasm. He’s witty and wry and when he’s on, he’s really on. A good example was a blog he wrote last year called “The Disconnected Nation” (also reprinted in The China Story, an illuminating collection of essays edited by the Australian sinologist Geremie Barmé about contemporary China, available in a free downloadable pdf ). It’s worth lingering a bit on this particular essay because it shows just how brilliant Han can be. In it, he discusses last year’s high-speed rail crash, in which forty people died after lightning is said to have disabled the signaling system and one train rear-ended another. In an ironic voice, Han explains how government officials think—Sure, mistakes were made, but look at all we’ve accomplished! We built this, they think, and we built that. You don’t need to concern yourselves with what happened in the process or whose palms were greased—you got to enjoy it, didn’t you? It used to take a day and a night to get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 and now—so long as the train’s not struck by lightning—you can make the trip in five hours. Why aren’t you grateful? Why do you raise so many questions? His other voice—that of the world-weary hipster telling everyone to chill out—works well with nationalists, whom he’s confronted on several occasions. In one post from 2008, he attacked people who called for a boycott of the French supermarket Carrefour after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was disrupted in Paris by supporters of Tibetan independence. “But I’m sure that if the French government were to loosen its restrictions on immigration from China to France, there would be plenty of takers,” he says in a characteristically snide but probably accurate aside. Too often, however, Han seems to lack other arrows in his quiver. Some of the essays are tedious—he goes on and on in one essay about how people should have been allowed to donate old clothes to victims of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the government had wanted only new clothes. It was a worthwhile criticism to make at the time, but hardly the most urgent part of the authorities’ mismanagement of the disaster; now, four years later, it seems obscure. His phlegmatism also dominates a 2010 post on an earlier round of protests about the disputed Senkaku or Diaoyu islands—which were also the cause of the recent anti-Japanese riots. He said protesters should concern themselves first with whether they have a decent job or family “rather than worrying about something so remote.” It’s a fair point, one supposes, but sounds like the advice from an overly sensible, mortgaged-to-the-hilt middle-aged father rather than an edgy young blogger. Go home and play with your kids is actually more than that—it’s wrong. In a country where too few people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big affairs, the answer should rather be to stay engaged while learning to think more critically and skeptically. Perhaps it’s no wonder that some critics claim in excruciating detail that his father—a frustrated author himself who once used the pen name Han Han—contributed to his son’s essays, or even wrote some of them outright. Han’s exhausted, burned-out attitude is even less convincing when he discusses political reform.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he published three essays that caused a small uproar in China. Han advocated a go-slow attitude toward democracy, essentially saying Chinese people were not ready for it yet because they weren’t well-enough educated and behaved. The arguments were fair enough, but applicable to almost any country on the planet, especially, in this election season,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ree essays have been interpreted (for example by the editor Chang Ping, whom I interviewed in January)as showing how many Chinese have given up hope for change and so resort to explaining why it shouldn’t happen. They certainly show how careful Han is not to overstep the golden rule of dissent in China: measured criticism is okay, but not advocacy of systemic change. This also came out in his recent blog on the anti-Japan protests. Han’s denouncing of boycotts of Japanese goods and his phrasing about possibly suspecting official backing for the riots attracted some attention but seemed to lack his earlier fire. Protesters can take to the streets if they feel really strongly about it, he said, but be careful and don’t vandalize. That’s all very sensible but was pretty much the government line. Even his condemnation of the boycott was half-hearted and easily surpassed in wit and vigor by bloggers like Li Chengpeng, who pronounced himself a traitor for buying Japanese products—an insightful essay that went viral . Why the heavy pen? The simplest explanation might be that Han has a good life —he races in car rallies and is part of a national advertising campaign to sell clothes for the online fashion retailer, Vancl. (“I am Vancl,” Han exclaims in the ad.) Overall, he doesn’t seem cut out for the lives of struggle and martyrdom chosen by the essayist Yu Jie or the Nobel laureate Liu Xiaobo.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in Han’s favor that these two have largely been sidelined while Han is allowed to carry on. Yu went into exile earlier this year while Liu is serving an eleven-year prison sentence . Han chose not to go down this path. He wants to survive and even get ahead—to have a comfortable life, to marry, to have children, to race cars, and to sell clothes, but still be able to say something. This problem isn’t limited to Han Han. In a recent essay in The New York Review , I talked about the celebrated Chinese novelist, Yu Hua. Yu also has to be cautious. In one book published domestically he carefully criticizes the government, while in a book published abroad he lets loose. Survival in China means knowing the boundaries and pushing but not breaking them. Han’s problem is commitment. To remain vital, he has three choices: to refine his prose into something more lasting, to remain in the ring and be a more virile commentator, or to sit back a bit and enjoy the good life. Right now, it seems he’s trying the latter. While that might be disappointing to some, and perhaps makes for a less-than-spectacular book, can he be blamed? Han Han’s This Generation: Dispatches from China’s Most Popular Literary Star (and Race Car Driver) i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llan Barr and published by Simon Schuster. October 1, 2012, 1:30 p.m.
4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感悟环境 珍重健康——我的导师又出书了(请勿转载)
热度 1 Ripal 2012-9-9 20:25
感悟环境 珍重健康——我的导师又出书了(请勿转载)
出版的三本专著 新鲜出炉的新书《环境与健康》,整本书通俗易懂,用语明了新潮,读完令人感觉自己一下了学富五车,懂得了很多东西。不管是老年人、中年、青年、甚至少年读后,肯定会深感震撼,因为这本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气候变化、生活工作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工业文明与健康、环境与雄性生殖健康、烟酒食文化与健康、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与健康、幸福与健康,可以说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整本书的前言: 各位老师,各位科学网博友, 你们的某一方面肯定能当我老师, 山东小子给你拱手相拜啦, 祝各位老师快乐、快乐、快快乐乐! 导师简介: 王俊东,男,汉族,1953 年生,山西临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山西农业大学工农兵学员,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博士(师从王小龙教授);留学意、澳、美、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内科分会副理事长、动物毒物分会副理事长、华北内科分会理事长。兼任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一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污染与动物健康、动物脂肪代谢调控、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现任 2 个英文杂志编委。 山西农大王俊东 出版教材、著作17 部,其中主编“十五”规划教材《兽医临床诊断学》,“十一五” 规划教材《兽医学概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兽医诊断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项, 国家 863 重点项目子课题 1 项,省级项目 9 项。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主持),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主持)。2008年起参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   毕业博士20余名,其中 2 人荣获山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 人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毕业硕士50余名,其中 11 人考取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大、南京农大、江南大学等名校博士研究生。   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于《中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学报》等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 20 余篇。于《Toxicology Letters》(SCI, IF=3.581); 《Environ Toxicol》(SCI, IF=1.899); 《Fluoride》(SCI, IF=1.611); 《Lab on a Chip》(SCI, IF=6.342); 《Clinical Chemistry》(SCI, IF=6.263); 《Archives of toxicology》(SCI, IF=3.312); 《Toxicology and Industrial Health》(SCI, IF=0.700); 《Environ Toxicol Phar》(SCI, IF=1.293) 等SCI 收录期刊发表 40 余篇(近五年SCI: 2006年8篇、2007年4篇、2008年7篇、2009年6篇、2010年6篇、2011年截止7月1日发表5篇)。
24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书扎记(11)--这是第4版?!
热度 1 zhangxw 2012-7-19 11:29
出书扎记( 11 ) -- 这是第 4 版 ? ! 张学文 ,2012/7/19 最近我拿到了《气象知识我知道》一书的维吾尔文翻译版, 250 页, 24 元的定价,它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最近出版,译者 4 位,肖开提 . 多莱提是译者,也是这个翻译活动的组织者(新疆气象学会秘书长)。 我主编的这本科普书被译为维吾尔文,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它也是我迄今唯一的另外一种文字的图书。希望它对新疆民族地区的气象科普有好处。而据译者说,其哈萨克文版也的翻译中。 在出书扎记( 8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326571.html -- 中我已经介绍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初版、再版情况。这里补充说明 2011 年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把它列入科普的东风工程中的《我知道丛书》系列再版了近万册。所以维吾尔文版的出版也是我编写的书中前后印了 4 版的、涉及两个出版社、两种文字的图书。 下面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326571.html 的文字附后 2010.2.20 出书札记(8) 2007 年,在《新疆气象手册》出版后,学会让我们这些编写者考虑写对应的科普书,于是就尝试性的写了《新疆气象百问》书稿。但是在书稿給到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后,出版社仅用了书稿的前一部分,以《气象知识我知道》的书名于 2008 年出版。 《气象知识我知道》这本书以通俗的笔调介绍了气象观测网、天气系统、天气预报、城市热岛、水资源、气候变暖、臭氧层、新疆气象、气象理论等多个人们关心的气象知识领域。全书没有公式,作者们以平等的心境与读者交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新疆气象学会对这本书做了一些宣传,据说出版社把它组织到科普下乡图书系列中,并且在 2009 年再版。据传这本书的维吾尔文版的事也在策划中。 老实说,我对于自己写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较自信,但是如何使一册书写得通俗,确实是毫无把握。《气象知识我知道》的初步成功对我是个鼓励。 2010 年初,得知《气象知识我知道》 一书获得新疆自治区科普作品二等奖,这自然是对我们这些作者的一种鼓励(我是主编),也是对新疆气象学会工作的一个肯定。 2009 年,新疆气象学会再次组织编写气象科普读物,我们就在《气象知识我知道》的没有用到的原稿的基础上又再次组织编写了以新疆气象为特色的科普读物《天山南北话气象》,该书 10 万字,延续了《气象知识我知道》的风格和科普特点,它于 2010 年 3 月也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32 开本、 126 页的书定价 10 元,由史玉光局长作序的这本书的文字稿随后也公布在气象港的论文栏目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326571.html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35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书要有责任心【闲话】
热度 4 huangfuqiang 2012-4-14 18:42
前两天买了一本所谓的专业性的交叉学科的著作,价格比较贵,写的太水。具体表现如下: 1、编写人员众多(还有不少在读学生),逻辑性错乱,前后线索、风格各异,章节衔接莫名奇 妙,简直就是论文的混搭。 2、除了作者的研究方向(可以简单理解为专业方向)外,交叉部分研究内容有些就是错误性的,胡说八道,只是抄袭性的解释,根本没有自己的清晰线索与研究见解。 3、有些问题光靠数据说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全书都是些Matlab(或者其它工具)做的曲线比较图,而且没有过程。唯数据论,理论剖析力度不够。 4、理解性错误比较多,仅凭主观判断,交叉性的国外资料偏少。 5、行文罗嗦,好象在讲课,缺乏专业著作的严肃性。 6、有复杂问题处理简单化的嫌疑。 7、看书名很大气,相当具有新意,实则不是。
个人分类: IT评论与高校教学心得|3917 次阅读|7 个评论
新世纪采矿人才如何接续?——从采矿大学生用书谈起
热度 1 fzj3893811 2012-3-18 07:56
现在出书立著的很多,研究工作者为了评职称不得不出书,因此现在的科技著作很多。 但是,现在走在校园里,当下课放学的时候,学生们手里拿的较多的不是书的原著,而是复印本,到学校书店一看,也是一样,尤其是专业类的教科书几乎没有最新版的。就采矿专业而言,最近10多年几乎没有经典的教科书出现,现在的学生还是学习80、90年代的理论、工艺方法,目前采矿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问题也都一一提出来了,国家级的项目也都一一做完,成果也很多,但为何没有写进教科书?更新教科书的内容呢?最近看到中译本的《传热与传质学》都发行第7版了,每一版都会添加这个行业的新内容,书名不变,但内容已经更新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生还是复印以前书来上课呢?
3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青年学者出书要慎重
cuilanzi 2010-12-21 19:25
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大学老师,往往都比较看重发文章、出书。因为这是各自学校科研考核的基本量化指标。文章发表、论著出版的平台档次高了,似乎意味着职称、薪酬、地位也都跟着涨了。于是乎,众多青年教师宁愿自费在所谓的高级别、高水准的刊物发表文章、出版社出书,这似乎都成了学界不言而喻的潜规则了。 让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曾经是多少文人或者治学者梦寐以求的,但而今,刊物、出版物泛滥,什么都可以掺杂水分,什么都可以用钱来打发处理。曾经非常神圣的事情,变得如此廉价和不堪入目。 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人,说,你们出版社出一本书要多少钱?能否让我的博士论文出版,或者说,我这两年上课的讲义想出版为教材每每遇到这样的青年教师,我总是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对方,只是委婉地说,我们出版社并不是所有书出版都要钱的,如果你的书稿质量的确很好,我们会优先出版的。接着,对方说,现在不是说两万就可以买个书号就可以出吗?我一听雷倒了。如果是新闻出版局的人听到,估计第一个会把当事人绳之于法的。都过去好多年了,人们总是对书号念念不忘,以为用钱就可以买到书号,而有书号就可以出书了。 多么荒谬的一个想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书号分配给各个出版社,是不需要交钱的,每个书号都是从网上实名申请的,是国家为了方便管理出版物而设定的各个代码和序列。出版社不应该更不被允许私自买卖书号的。 都说要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但真正能做到此的学者又有几人呢?文科导师带研究生,稍微负责的会指导学生写学位论文,并督促学生多看书多写文章;会造学术成果的就给每届学生拟个撰写大纲,学生就是大纲拓展研究的执行者和撰写者,等书出版了,成果也是导师的;不负责的随便发个书目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也见不到导师一两次;工科、理科导师带研究生,专心治学的,能经常与学生一起奋战在各个项目或者课题中,并指引学生走入治学之路;能赚钱的,学生都是其工作室或者公司的廉价下属员工;不能赚钱的,学生就是其实验室里的实验员或者打杂的学术界各色人等都有,以前总说学术界是最干净的地方,其实伴随着铜臭气的污染,大学校园早已不像五四时期那么纯净了。 让我吃惊的是,现在学校招大学教师,真正靠能力和学识来评判的标准越来越低,能与学校里有权柄的人搭上关系,也许比有更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受聘资格。有位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曾说,他给招聘学校的领导送2万都觉得拿不出手。 这个社会让更多的治学者没有了专心治学的沃土,治学者自身也失去了更多安心治学的信心。一等人才从政;二等人才经商;三等人才治学。这样的不成文顺口溜似乎是对现在学术界的极大讽刺!多么不希望听到这样的话,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耐得住寂寞,用五年时间去专研一门学问,用十年时间去深专一门学问,那么这期间你一定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声誉和收获的。刚开始做学问,千万不要想太多的附赠值,那些只会让你做学问做得不扎实,不深入。写文章是需要的,出书也是需要的,但它们不应是你求取声誉或物质的筹码。
个人分类: 出版无限|5170 次阅读|8 个评论
“民乐,才是真正安定”
忆江南 2010-5-20 23:19
李瑞环的晚年生活 2010 年 4 月,一本名为《务实求理》(上下册)的书出版,不到一个月销量达到 20 万册。这本书的作者是十四届、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 在全国书市上,成都一位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王先生买了一套:我想了解从这位木匠成长起来的中央领导人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务实求理》全书约 74 万字,分为上下两册。选编了李瑞环一部分主要讲话和文稿,中央工作的有 92 篇,在天津的 25 篇,按内容共分为 16 个部分。 这并不是李瑞环第一次出书。 2005 年,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学哲学 用哲学》发行了上百万册, 2007 年的《辩证法随谈》也有 40 多万册。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但很多人希望阅读到李瑞环讲话和文稿的全文。 这次出版的《务实求理》,实际上是李瑞环的文集。瑞环同志的文风特色就是务实求理。他的讲话,人们爱听,高级干部、普通群众都津津乐道。天津市政府原秘书长方放说,他曾在李瑞环身边工作多年。 有熟悉李瑞环的人评价,务实求理是李瑞环的成功经验,在他看来,求理就是研究理儿,务实就是捣鼓事儿。 李大爷亲自选定封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向本报记者介绍,《务实求理》从去年 3 月开始着手编辑,到正式出版,整整磨了一年多时间。 117 篇文稿是从 400 多万字的文稿中精心遴选的。 编辑过程中,李瑞环多次参与了出版社编辑们的讨论。 我们大家在他那儿讨论问题,都可以放开说,没有什么顾忌。瑞环同志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以空间,让你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跟他接触过的人,感觉他象是邻家的大伯,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人,也没有那种特别讲究仪式的习气。李瑞环跟大家聊天的时候,有时也会得意忘形,爽朗地大笑。因此,大家在私底下常称他李大爷。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李大爷也亲力亲为。例如,《务实求理》封面是李大爷亲自选定的,其中寓意了他的哲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图书装帧设计过程中,李大爷处处为读者着想,提出封面颜色应该柔和,让读者看起来舒服。用他的话说,嘎嘣绿(颜色过于绿)、狗屎黄不能要。他做过油漆工,油漆工的经验就是不能让色彩过于鲜艳,一定要柔和。 关于该书的书名,开始时,编辑人员之间还有一些争论,李瑞环仔细倾听大家的意见,最后还是他自己写下了务实求理四个字。 对于书名放在封面什么位置,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就是放在封面的中央偏上。他曾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尺子,量出书名的位置。你说,有哪个领导人的抽屉里放一把尺子。贺耀敏说。 直截了当解决问题 李瑞环在书中的多篇讲话中,讲得最多的是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显露出鲜明的李氏风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湛评价李瑞环,他是懂哲学的领导人,是一个平民政治家,语言活泼,能和老百姓想到一起。 当年他主政天津期间,曾多次借助媒体和公众对话,而每次他发表电视讲话时,都有不少市民专门居家观看。 他在处理比较复杂的民族问题时,尤其务实果断。这本书中首次披露, 1993 年,宁夏西吉沙沟和陈家沟,因宗教内部纠纷引发回民教派几起武装械斗流血事件,对峙双方出动了上千人,造成死伤数十人的惨剧。 李瑞环代表党中央前往宁夏处理这一重大事件。作为中央分管政协和民族宗教事务的领导人,他有话直说不拐弯,有问题也不绕着说,解决问题也直截了当。当时军队迅速隔开了械斗群众,进行武装震慑,并动员收缴了大量枪支弹药。他认为需要迅速平息的事件不能拖,拖下去祸在西吉,殃及宁夏,甚至引起连锁反应。 他的务实精神,另一个体现是,他经常亲自动手起草讲稿。通常国家领导人出访,外交部都要为他们起草好各个场合的讲话稿。而李瑞环常常是在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认真思考,亲自动手起草讲话稿。 李瑞环有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坚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 安定不是靠压、靠卡 多年的领导工作中,李瑞环对理论问题一直保持思考,喜欢塌下心来研究问题。他说:从长远观点来看,我们国家如果将来出毛病,多半不是出在自然科学方面,而是出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假如你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作用,在社会上表现不出价值,那么,你的研究本身就很值得研究。 而理论研究要跟上现实生活的发展,他说要敢于触及五个方面的问题:书本上说过的;文件上肯定的;权威人士讲了的;被经验证明的;大多数人公认的。若不敢碰这五个方面,就无法研究。 在《求实务理》一书收集的多篇谈话中,李瑞环多次谈到和的问题,显示他很早就开始对和展开思考。 1987 年,他在天津工作期间,曾谈到家和万事兴; 1988 年他又讲天下和静在民乐,安定不是靠压、靠卡,而是靠群众高兴满意。民乐,才是真正安定。到中央工作后,他又在多个场合谈和的思想。 当时海峡两岸关系很紧张,加上香港和澳门回归,许多问题交织。有人问他,你讲和是跟谁和?要怎么和法? 他说:和的思想、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潜移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统一战线就是和,国共合作也是和。弘扬和为贵的思想,就是要提倡宽宏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 2000 年 11 月,他在香港会见当地各界知名人士时,还信手拈来一个故事:汉朝时,京城田氏三兄弟一直和睦相处。家中有棵紫荆树,也长得花繁叶茂。后来他们闹别扭,要分家,紫荆一夜之间就枯萎了。兄弟三人大为震惊,均受感动,不再分家,紫荆花又盛开如初。唐代李白曾为此感慨: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退休后的李瑞环 退下来的李瑞环,读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他喜欢读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图书,也喜欢马克思主义哲学类的图书。他热爱书法,专门刻了一枚印章,镌刻着退耕砚田,每天要练两个小时的书法。他十分注重锻炼身体,坚持打网球、游泳等。 李瑞环十分热爱学习。他身边的人说,他如今 76 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章、《毛选》的主要文章等,他都能背上很长一段,这个基本功不服不行。 李瑞环酷爱京剧,醉心改编京剧,至今已亲自修订了五部传统大戏。在他推动下,历经 21 年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得以完成。 在和音配像艺人谈话时,李瑞环感慨:音配像是百年大计,你们的名字都在上面, 100 年后,人们都记得你们。 100 年后,谁会记得李瑞环啊?! 他经常资助生活困难的老艺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一些患病的老艺人,他还帮助他们联系医生、联系医院。 多年来,他把出书所得大部分稿费捐赠给了困难学生,还在天津建立了桑梓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大学生。 他十分关心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问题。他从一开始就不赞同每户家庭都应有一套自有产权住房的提法,认为这一提法脱离中国实际,一是本身解决不了,二是可能要出问题。他指出,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老百姓建设廉租房,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 我们是历史中的人,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段,我们现在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他说。
个人分类: 人生笔记|7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汪寿阳给管理学出书泼冷水
lotuscp 2010-5-11 10:35
我个人认为,当下管理学界很看重书的出版,但有很多是编写的、变相翻译的,甚至是公开 抄袭而成的,真的应该给管理学出书虚热泼点冷水。相比之下,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要严格得多。近日,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 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比较了管理学领域出书和发表论文之间的不同。 据汪寿阳介绍,他自己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是中国运筹学、管理科 学和系统工程学科开创人之一的许国志院士。从许国志院士那里,他不仅学到了知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 理。老一辈科学家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对我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国志院士曾多次告诫我们不要急于写书,认为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对科研工 作者而言更为重要。在西方的学术评价中,学术成果的影响以及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往往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一辈子只发表了为数很少的几篇论文,也没有出版过任何专著, 但他的每篇论文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汪寿阳说,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往往要经过多位同行专家的认真评阅,常常在正式发表之前要进行多轮修改,因 此,论文发表的过程实际上是整个研究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而书的出版,相对而言就没有这样严格的审查程序了。汪寿阳表示,虽然很多出版社也有 专家审稿一说,但其严格程度的确不能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评审同日而语。但相比而言,国内管理学界似乎更看重出书。据汪寿阳说,他与国外学者交流时, 他们都很惊讶中国内地一些青年人甚至每年都能出上几本书。 汪寿阳说,许国志院士晚年也非常重视优秀专著和教材的出版,组织国内一批优秀学者集体写 作《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应用》。两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获得2003年度国家图书奖,而且很多大学将这两本书选为研究生 专业教材。他去世前还与我讨论了有关书籍出版的问题,但他坚持认为,45岁前应把大好时光和精力放在做重要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上,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上 最好的专业期刊上;等做不动后,可以写些书,或是组织人把研究成果系统地进行总结,以专著的形式出版。 当然,管理学作为一个门类,分支学科很多,不同学科分支对应的研究成果的形式可以有所 区别。但过分强调书籍的出版,对于学术研究确实已产生不应有的影响。最可笑的是,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在进行职称评定时,竟然计数候选人所出版著作文字数,并 将其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想像不出,这样的指标体系对出重大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有什么激励意义。每年,中国内地的研究人员在管理学和经济学国际期刊上发表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与我们的教授和研究生的人数相比非常不相称,原因之一是绝大多数研究工作水平难以达到发表标准。这或许也是管理学界出书很热、评聘职称 以出书字数为重要评价指标的原因。 此外,汪寿阳认为,国内管理学界应重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与应用,使研究做到科学、规范。 据汪寿阳介绍,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担任常务副主任期间,曾评价当时的中国管理学界:在中国内地的管理学院中至少1/3的博士生导师自己 就不懂得做科学研究。几年过去了,黄海军教授在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期间也评论道:现在中国内地的管理学院l/2以上的博士生导师 自己就不懂得如何做科学研究。 汪寿阳表示,他与黄海军讲的不懂得如何做科学研究,是指不懂得科学地做规范的研 究。当然,这样的评价得到一些同行的异议和反对,我们也不愿意就这些具体的比例数字去作任何解释,主要还是担忧中国管理科学界相当比重的研究不规范、 缺少有效工具的支持,很难在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 据汪寿阳介绍,最近几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支持了一批与研究方法论有关的暑期学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希望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快速提升。 汪寿阳希望有关管理部门在考核与评价研究成果时,把重点放在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方面,切实重视管理学领域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问题。 注:原文作者:易蓉蓉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0-18 23:53:5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的哪些事
zhangxw 2009-7-4 11:55
出书的哪些事 张学文 2009.7.4 潜科学论坛上最近就出版书的事,引起了一些议论。我这里提供一些认识供参考。 l 出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作者,出版社。作者的目的,能力,出版社的利益,认同,能力是有关环节。 l 一些学人没有出版过自己的书,难免有一些天真的认识:认为我写的书,一经问世就会轰动,书要再版,我要成名、发财 ,可真的进行了一番苦旅,出版了一册书。其苦味只有自己吞。原先的浪漫认识大多都云飞雨散。 l 确实,科技类的书,如果不是教科书、成功的科普书,急需的参考书,其印量多在 1000 册以下。这个印量对出版社肯定是赔钱的事和难销的书。于是不能赔钱的出版社自然找你要出版费、什么书号费等等,而且全部的书都由你自己拿去,他们没有兴趣把书推向书店、读者。所以,尽管你自己掏腰包出书,如果你最初对这样结局没有精神准备,就很伤心,成绩感被失败感代替。 l 现在的出版社,原则上只要你肯出钱,基本都可以出版你的著作。但是,你显然需要十分审慎行事。写书时就要考虑读者群,要让出版社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社会需要量超过 3000 册,出版社发生兴趣,不仅可以免收出版费,还可以給你稿费!核心是市场! l 一篇论文的发表,往往要由专业的审稿人裁定,于是有人感到发表难。相比之下,一个书稿是否可以出版,其审核过程,专家的意见退居次要地位。核心是出版社的编辑,而出版社编辑往往不是该领域的权威,他们仅是编辑、出版和经销的行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出书比发表文章容易通过。自然你写一本系统而没有自相矛盾的书也相当不容易。 l 要考虑出版社的威望,不合适的出版社,可能反而让你的著作降格! l 据说外国的出版社一般不能在国内印刷厂印刷其图书。 l 花 2-3 万,有 20 万字的书稿,找个出版社,出版一本印 1000 册自己全部拿回的书,我估计现在是可以做的到的(包括论文集)。 l 我们这里的电子书出版费是这样的:交 1.2 万元,电子出版社把你給他的电子稿变成电子书(光盘),有正式书号,出版社給你 1000 张光盘(每张标价 38 元)。而光盘的容量是百兆以上,几乎可以把你终生的文字稿都包了进去。 l 如果你有课题费,有确定的销量,购买团体,问题就是另外的情况了。策划人找你来写书,情况又是另外的样子。 l 2008 年本人就个人出书的经历写过 7 篇短稿登在科学网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u/zhangxw/ 上,其第 1 篇的地址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9269 ,欢迎参考它们。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64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出书扎记(6)--《新疆气象手册》
zhangxw 2008-4-2 10:36
出书扎记(6)--《新疆气象手册》 张学文 20080401 1. 2006年底,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新疆气象手册》一书,100万字,8个彩页,16开本,印3500册,售价90元。它由我和张家宝主编,编辑委员会还有5位退休气象专家。具体撰稿人大约有70位。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此前曾经在新疆气象部门工作过)和新疆气象局局长史玉光为之做序。 2. 每本书的出版都是个故事。本世纪初我就感到过去50年新疆气象部门积累了很多的基本气象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教科书里没有,而随着人员的更迭,就有丧失的危险。我联合退休局长张家宝向现任的局领导提出了编一册书籍,以汇集这些知识的建议。2004年这被新疆气象局领导采纳,并且最终作为一个项目落实到我们几位退休的人员头上。经费和出版费用自然是领导解决,我们成为任务的执行方。好在那时我的《组成论》已经出版。于是我就组织班子,列提纲 3. 我过去没有组织过这么多人的协同工作,我确实十分感谢多位专家的密切配合使任务得以完成。工作中我再次感到对写一本书,提出一个覆盖主题、基本不遗漏又不重叠、有很好的结构和顺序的目录的重要性。大结构没有返工是本工作进展顺利的重要环节。 4. 该书对当代气象有介绍(第1篇),它重点介绍本省区的气象特点以及它与环境、社会、生活、农业、工业的关系(第2篇)。第3篇是新疆气象活动,它既介绍了气象局系统的气象观测、预报、通信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活动,也介绍了兵团、水文、民航、教育部门等的气象活动情况。附录里提供了比较多的参考资料。对于非气象领域的有关人员,本书是了解新疆气象的适用材料,对于本系统的人员,它也是基础教材。它应当属于高级科普读物。 5. 在这样一本书里,很多老专家把自己的重要经验做了提炼集中的编了进去,很多同志用简短的文字对新疆气象的方方面面做了恰当的陈述。自然我也把某些个人认识写到了这本书里。离开了气象岗位,这也算个交代吧。 6. 合适的主题、领导的认可和组织、恰当的书名和结构、合适的编写人员和工作班子、出版社等单位的积极配合帮助,都是我们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的重要环节。 7. 手册的编写还有两个副产品。一个是气象知识性的网站气象港, http://qxg.com.cn ,它于2005年正式建立,属于新疆气象学会主办,具体运转主要靠手册写作班子里对计算机比较熟悉又有热情的同志。另外一个是2008年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气象知识我知道》一书。该书是在手册基础上的再编写,要求更通俗,强调当代气象热门知识。属于科普读物。我们与出版社的合同也特殊:他们不给稿费,我们也不付出版费。据说印2000册,定价13元。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3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扎记(5)--改造后的熵--《组成论》
zhangxw 2008-3-31 11:25
出书扎记(5)--改造后的熵--《组成论》 张学文 20080331 1. 1996我年过60,不能申请课题搞研究了。可也有时间把对熵的认识做些整理。这个过程用了8年时光:200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自费(1.5万)的论著《组成论》,该书印2500册,16开本,44万字,由书店出售。而我自己弄了大约200多册。用于送和应付函购,《组成论》是我的第三本论著。其三篇的标题分别是三个概念、一个原理和某些应用 2. 《组成论》还有四个副书名:复杂度定律和广义集合、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对统计学的补充和改造后的熵。它是个跨学科的知识,包括了熵的知识,但是有提高和改造。它对概率论中的10多个分布函数给出了统一的说明,对系统论补充了新概念,对复杂性研究给出了一个定律(其实就是扩大和提高了的熵原理)。 3. 我对熵的理解其实是开始于概率分布以及对它的扩充。我热心关注的 分布函数 概念,感到各个领域都存在很多分布函数,人们经常对它们就事论事而不提分布函数这个词。不同年龄的中国人有多少、不同面积的国家有多少、不同速度的气体分子有多少、不同气温占了多大的面积、不同财富的家庭各有多少等这类问题大家不生疏,而且几乎是数不胜数。我认为应当把此类问题归入分布函数总标题下。1996年我就动手收集不同领域的分布函数。这形成了《组成论》的第4章。那里列举了不同领域上百的个例,其实它联系着成千上万的例子。即分布函数几乎无处不在。 4. 为了要概括不同领域的分布函数,我就在定义了 个体 概念,在说明了个体具有标志概念后提出了由若干 个体而形成的集合 ,我称为 广义集合(第2章) 。于是看到每个 明确的广义集合在每个确定时刻必然存在一个分布函数 ,它刻画具有 不同特征的个体各有多少 (如不同身高的学生各有多少等)。 5. 各个领域都存在大量的广义集合,而每个广义集合都伴有一个明确的分布函数,我们特别指出对分布函数进行一种类似于求平均值的 运算 以后就得到 一个数值 。因为这个数体现了该广义集合内的不同个体的标志的取值的复杂、丰富、混乱、多样、差异程度,我们把这个含义特殊的数值称为复杂程度。随后我们说明这样定义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的场合它等于热力学熵,在另外场合它与信息熵成正比例。即热力学熵、信息熵都是它的特例。 6. 广义集合、分布函数和复杂程度这三个概念是第一篇的内容。第二编的核心是最复杂原理。我们把大家熟视无睹的高概率实践容易出现的道理(小概率原理的补原理)尊为公理,并且由之证明复杂程度最大的广义集合是最容易出现的广义集合,我们把它称为最复杂原理,而过去说的熵原理是它的特例。 7. 《组成论》的第三篇讨论应用,这包括引入概念的应用、把概率论中常见的概率分布函数统一从最复杂原理导出、以及气象学和物理学中的例子。 8. 《组成论》是我网上写的书,它最初称为改造后的熵(其讲座在网易的科学论坛上谈了30多讲)。2000年改称为《组成论》。它在我个人网站上有电子稿,在潜科学网站曾经形成过广泛的讨论,形成的文字估计超过10万。 9. 《组成论》是我多年探索熵、分布函数的总结和提高,它是我的自留地的产品。这种跨学科研究,也自然是无学术上级管理的领域。我能指望某上级垂青会于它?不能。随波逐流是它的命。 10. 我知道有的大学的论坛上用了《组成论》的这个或者哪个部分,青年学子对它也有肯定,例如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1343 就认为它不错。留美学者曾经大力宣扬和发展过它。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4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扎记(4)--《熵气象学》
zhangxw 2008-3-29 12:29
出书扎记(4)--《熵气象学》 张学文 20080329 1. 关注熵和它的应用是我的研究活动的主轴,《熵气象学》一书,就是其一环。1992年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此书由我和马力写成,它有14.4万字,印850册,每册5.4元。出版后不久即售完。它是我第2本著作。 2. 1980年我有两个认识上的进步,一个是认识到统计物理学(大学里我没有学过它)中的玻尔兹曼分布与最大熵(含信息熵最大)的一致性,另一个是认识到同一时刻的很多气象要素在面积上的分布(天气图)等价于概率分布函数。再有,因为概率分布的一个积分(类似求平均值)对应于熵,而熵最大是个谁都不敢反对的原理,显然我如果能够用最大熵解释气象上的大量的分布函数,那就为大气科学提出了新的理论视野。丑纪范院士为此书写的序言说我另辟溪径,独树一帜。 3. 1980年廖树生把玻尔兹曼分布用于解释降水过程中不同大小的雨量的概率分布,而我把最大熵用于一场降水中不同雨深占的面积的分布、不同的降水强度占的时间的分布,随后我们研究了不同高度的风速分布、海平面的气压分布(郭爱卿)、不同气压、温度(马力)、能量(马力)、湿度各占大气总质量的百分比的问题也都被我们一一做了分析。这些后续研究在1987年被自然科学基金会认可为一个项目。在地方的气象研究所,这也是基金会批准的第1个研究项目。今天说来也许可笑,他们当时给的研究经费只有1万元。 4. 以上的研究不仅出来了很多文章,而且它们又是在一个思想指导下的系统成果。为了把这个研究汇集到一本专著里,我就与出版社定了出版合同,为此我好象用了5千元的课题费补给出版社。 5. 这些系统性的成果的汇集应当取个什么名字合适?我们在气象领域开辟了一个有丰富的事实、丰富的经验公式而它们都被组织到分布函数、熵和最大熵原理、约束条件这些基本科学概念和原理下,所以我们也有权为它另外命名,于是我就鼓起勇气取了《熵气象学》这样一个标新立异的书名。 6. 此书第1章介绍分布函数和它与概率分布的等价性,第2章是大量的气象上的例子约30个。第3章:熵与分布,第4章是熵概念在气象学中的应用,第5章谈熵原理,我把信息的不增殖原理也作为其一个侧面来介绍。第6章是最大熵原理在气象学中的应用。最后一章是总结,它提到了大气熵守衡猜想、数值预告、气候变化等问题。难道这样的结构没有体现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吗?马力(现任重庆气象局副局长)是本书的第2作者,她为本书完成了大量的统计与计算工作。 7. 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文章,出版一册在气象学领域有理论创新意义和比较多的事实依据的系统著作。我认为这已经具有创立独立科学分支的意义。 8. 我也曾打算组织鉴定,也曾经打算再出版英文本,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面对即将退休,我也只能任这个成果随波逐流了。我知道从自己确认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到社会承认这之间有很大的一段路。退休后把它的电子稿放到网站上算是我的后续努力。 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丁裕国教授(200709)下面的话是对我鼓励,他说: 他在大气科学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统计气象学方面提出了各种创新理论,得到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例如中国科学院丑纪范院士在 90 年代初曾对当时新出版的《熵气象学》一书评价认为, 张学文先生长期致力于从统计物理的角度研究气象问题,成绩显著,多所建树 引入熵最大假定可从理论上推导出与实际相符的分布函数。这些全新的学术思想非常值得重视。 笔者也认为,他在熵理论和系统科学方面独树一帜的创见对学界有很大的启迪。 近些年,张学文以更高的视野观察自然社会现象,总结出最复杂原理和复杂度公式,并融合成一门全新的《组成论》学科分支,该书的出版,不但对众多学科的理论深化有启发帮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有力地促进了统计气象与统计气候学科的进一步革新。笔者长期从事统计气候学和气候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深受张先生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启发,本人尤感受益匪浅,希望能在其鼓舞下,与我的同事和学生们一道为共同推进统计(气象)气候学科的改造革新奉献微薄之力。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5169 次阅读|3 个评论
出书扎记(3)--关于熵的会议和文集
zhangxw 2008-3-27 11:24
出书扎记( 3 ) -- 关于熵的会议和文集 张学文 20080327 1. 80年代的中国依然属于科学的春天的范畴,那时介绍了国外的很多新理论,国内的学术思想也比较活跃,第3次浪潮、信息革命、老三论、新三论等等成为学者的新词汇。学术会议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很多人都力图证明自己在科学研究领域是多么有才华。 2. 基于我对信息熵的理解与应用,1980年借助廖树生的一个手稿,我又理解了统计物理学中的玻尔兹曼分布的含义,并且把它用到了气象学的降水问题中。我把它们称为降水统计力学,于是统计物理关于熵的知识和信息熵的知识在我这里不仅实现了汇合,而且我感到把熵原理(热力学第2定律)用于气象领域大有作为。我大胆的认为,热力学第2定律在非物理学领域,也应当向它在气象领域那样,大有作为。于是1986年我(当时是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所长)在新疆气象学会和自治区科协的支持下,发起了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1987年夏这个吸引了国内很多学者参加的会成功地在乌鲁木齐召开。上海的自然杂志最后以全国第1次的熵与交叉科学会议的名义报道了这个会议。 3. 这个跨学科的有全国学者参加的会议收集了数十篇有关熵的文章,于是我就经过气象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了会议文集。书名《熵与交叉科学》。该书印2000册,每册6.5元,交了大约数千元的出版费,可能给了我们二百本书,其他的由出版社对外销售。 4. 我是会议的发起、组织者,收集、审定、编辑这些稿子自然也由我负责任。参加编辑的还有3位,应当都列为编辑委员会的成员,但是由于新疆科学技术协会认为是他们出了出版费,应当署名。于是书的封面上没有我们4人的名字,而落了新疆科学技术协会的名字。为此新疆科学技术协会给我们4人分别开了文件,说明具体编辑工作是我们代表他们完成的。文化大革命以前很多集体编的书都没有作者落名,但是80年代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少见的。 5. 《熵与交叉科学》收集了我关于熵的三篇文章,其他人的文章跨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初步体现了国人在本领域的探索与认识。该会议每2年一次延续到21世纪初。会议地点尚有兰州、四川攀枝花、昆明、西安、张家界、广州,另外1990还与日本熵研究会联合开过一次会。其中3次出版过文集。有的文集上,我被主编写入编辑名单,其实我没有做什么。据统计国内20世纪出版的,名称含有熵的书超过5册,不足10册。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提倡的把最大熵原理用到物理学以外的各个领域的事业,理解的人不多,局面没有打开。而98年我自己也退休了。随着科学春天的消失,这个活动也就冷了下去。 6. 从出版文集的角度看,成功的学术会议,应当有一批主题集中,质量合格的论文,如果这个会议的主题又有创新性,它显然应当有一册文集出版,以体现这个集体成果。有经费就应当在会议活动中包括文集出版这一项。会议的主办者一般的讲应当是文集的主编。 7. 1981年我的《天气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里涉及的是信息熵,《熵与交叉科学》文集联系含义更宽的熵概念和熵原理。关注熵和它的应用成为我的研究活动的主轴线。我尝到了这里面的甜头。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5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扎记(2)--印量最多的第2本书
zhangxw 2008-3-25 12:50
出书扎记( 2 ) -- 印量最多的第 2 本书 张学文 2008-3-25 1. 从 50 年代到 80 年代,计算尺就是工程师的密友,它可以把乘法计算变成拉计算尺,这对很多工程师太实用了。气象上有计算,那里主要是靠专门的查算表,有时也用计算尺。 2. 80 年代初,我接触到一种计算器, CASIO 公司的 502P ,它居然可以编点短程序而且关机不丢失,价格大约是 200 多元,重量大约有 200 克。它可以进行很多气象计算,这带来了很多方便,也使我认识到全国数千个气象站如果用上它,他们每天大量的查表、计算、编气象电报的工作就可以这类计算器完成。这显然是个重要的技术革新。于是我几乎放弃了降水研究,而转入利用可编程序计算器进行气象观测、编报程序的研究。 3. 那时小小的可编程序计算器的功能远远超过了计算尺,它立刻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工程师们的兴趣。我联合同志们开发了气象站最常用的查表、计算、编电报的程序,新疆气象杂志把这个程序集作为副刊出版,印 900 册,很快分发光了。 4. 那时新型号的可编程序计算器不断出现。 1982 年日本 SHARP 公司的 PC-1500 可编程序计算器就是其优秀代表。我比较快的弄到了它,我们一方面开发功能更强的程序,一方面翻译了它的一个重要部件(与计算机的接口 CE-158 )的使用说明。我建议气象出版社出版它(原件只有英文说明),可他们没有积极回应。 5. 大约是 1983 ,全国使用 PC-1500 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气象局也感到推广 PC-1500 事在必行。于是出版社改变了态度,派编辑坐飞机到了新疆,要尽快组织这个书稿。他在吸收了水利部门工程师的译稿和我们对其接口的译稿的基础上于 1984 年出版了该书,首印 6 万册。后来又再版印了近 1 万册。《袖珍计算机 PC-1500 》成为我的印量最大的一本书。事后编辑对我说,这是气象出版社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书。其实他们要是早一点接受我的建议,印量不只 20 万册,因为当时全国该计算机有数十万部,有很多私下的中文说明书在流行。 6. 我是这本书的第 3 作者,我仅翻译和编辑了该书比较少也比较难翻译的部分。事后知道该书的翻译版很多,但是他们都没有关于接口部分的译稿。我的稿子是国内唯一的。有的用户对我说,他们看着英文稿就是弄不懂意思,是我的说明帮助他们弄明白如何使用。其实这不是我的英文好,而是我自己先在计算机上做实验,理解了命令的含义,再写稿子。有的地方我大胆修订了原书的先后顺序,这样使读者就容易理解意思了。我感到我的中文说明,比日本人写的英文说明好。 7. 该书出版社给我们大约 1000-2000 元的稿费,气象方面我们三人好象拿了 300 多。水利方面的同志是大头。该书出版前,我们关于接口的说明曾经以天气研究室、袖珍计算机协会的名义印过 3000 册,在全国分发依然不够,我们又再版 1000 册,这都是气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前的事。 8. 在全国的工程师脱离计算尺改用可以编程序计算器的历史性转折中,我们的嗅觉比较灵敏,一度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这使出版社找我们出版对应的图书。当时我们还开发了对该计算机的维修、扩充、改装等多项活动,气象出版社后来又出版了我组织编写(我仅写了个序)对该计算机的维护的书,印 1 万册。在当时,这些书对那批计算机的健康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9. 不能说这本书以翻译为主的书(内封面标为编著)体现了我有多高的外语或者电脑水平,但是它体现了我们确实一度在一个重要事情上走到了全国的前头。抓机会也是一个系统的文字工作得以作为书出版的重要环节。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5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扎记(1)--出版最慢的第1本书
zhangxw 2008-3-24 11:10
出书扎记( 1 ) -- 出版最慢的第 1 本书 张学文 2008-3-23 1. 上小学时我就在想,写书的人真了不起。到大学后知道某老师是某书的译者,感到自己可以与写书的人近距离接触了,他们不是神。但写一本书了不起是我青年时代的观点。 2. 确实,书是怎样写出来并且被出版的?这当中的故事自然是很多,而且五花八门。如今我告别青年时代已多年,而这些岁月中出版社所出版的我的书居然超过了 10 本(如果包括内部印的,合计 20 本)这也许是对我童年幻想的回报。这里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 作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我参与编写的书多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包括专著、文集、编译、图集、主编、程序集和表集。其中有的印了上万册,有的不足 1000 本。 4. 60 年代末我作为气象预报人员自学了信息论, 70 年代初我结合自己对天气预报问题做的信息分析在同行看来是比较希奇的事。在文化大革命的哪个年代几乎没有杂志,而我的这些自己消化和研究的结果比较系统(是我数年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于是 1974-1975 年我就写成了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的书稿,单位出面油印了 200 册,作为内部交流。看着厚度有 3 厘米的书稿,我感到这已经是一本书了。是冬,我把油印本寄给科学出版社要求出版。 5. 我,一个在边疆工作的技术员,在哪个特殊的年代居然要出版书,这近乎是不可想象的事。也许是我写的内容确实没有前人涉及的领域,出版社为此对我本人进行了长期、多方了解,跨过 1978 年中国政治的分水岭,《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一书 1981 年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6. 一本书从投稿到出版居然跨了 6 年头!这确实是我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的出版经历。这太慢了,但是想想哪个 70 年代,想想我的身份,还是值得高兴的。看到我的书在书店里买,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它毕竟是我无师自通的科学独立探索活动的一个里程碑。该书 13 万字,印 2800 册,定价 1 元,它很快销售一空,有人告诉我出版社再版了,可他们没有通知我。该书的出版没有找我要出版费,给我稿费好像是 100 多元,是我当时 2 个月的工资。 7. 从信息论的角度对预告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探索,吴贤伟(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司长)向我推荐一本德国人写的类似名称的书,我看了,感到那里引用信息论等学科的一般知识多而对气象问题的深入程度没有我做的那么深。由于气象学术界对信息论陌生,该书出版以后几乎没有正式评论。据说在年轻人中有激烈的辩论,云南的一位在气象杂志的一文章中谈到了书里的很多论点,我高兴的是他理解和宣传了我的认识,我遗憾的是他根本没有提我的书。我向杂志社追问,对方说,他们把参考文献给删了。让我苦笑不得。 8. 2007 年丑纪范院士在一篇论文中讨论天气预报问题,他把我在该书的重要结论(预报方法不能创造信息量只能提炼原始资料里具有的信息量),作为重要观点来引用。我感到 30 年前我得到的重要结论距离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依然有漫长的路。最近 2007-2008 ,我把该书的电子稿放到我的个人网站上。 9. 以上主要从出版侧面谈了一本书的产生。其实,核心点首先是你为什么要就这个选题写成书,这个选题是从那里来的,你是否有能力完成它,以及这本书是否具有比较严谨的系统性等等这些环节。作为论著,它不能只有他人的成果,让你来汇集一下,著是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依我看,自己的东西至少应当占 30% 以上。否则只能算是你编的书。而编与著是有重要区别的。 10. 《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之所以成书,一方面是我对气象比较内行,另外一方面是用气象工作者还不熟悉的信息论知识来分析气象,即这个书本身就占到了两个知识领域的交叉点上。这个新颖性使这个图书选题有了优势。书的内容的前后的逻辑关系和整体性也是它具有一本书的资格的重要标志。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543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