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饺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圣餐打翻了
热度 12 cosismine 2011-12-25 23:43
中午特意做了儿子喜欢吃的蒜台炒肉。我舀汤的时候,他坐到桌子边,突听一声爆响,所有的饭菜都掉到地下,两个碗也碎了。心里莫名地沮丧起来。圣诞节,是圣诞老师给家家户户送餐的日子,我家准备好的餐饭却莫名地飞了,是不是预示着新的一年,上帝不再顾眷于我和我的儿子? 家里的凳子不结实,饭桌是折叠式的,下面有一个活动的旋腿支撑着可以放下和支撑的桌面。儿子坐在凳子上,脚丫子蹬着那个旋腿,凳子倒了,他跌倒了,就着蹬了一下那个旋腿,旋腿回去了,桌面没有支撑了,一下子垂下去了,桌面上的东西都掉地上了。 心里沮丧,平常日子,没有饭吃,也够难受的了,更何况圣诞节?于是,一直埋怨儿子,儿子一直没有还嘴,还尽量安慰我,帮我把掉下去的饭菜和打破的碗收拾干净,让他下去买饺子,他也乖乖地去买了,说妈妈,你去给你的朋友发圣诞贺卡吧,我自己会煮饺子,我煮好饺子叫你吃。看我实在沮丧得不行,就抱住我,像他沮丧了,要我抱一样。 告诉儿子说,咱们朝着积极的方面想,不要想着消极的方面。儿子什么也没有想起来,我想起碎碎平安这个词,但觉得太虚。没有说出来。 晚上坐在这里,想起这件事情,觉得儿子长大了,知道承担责任,也知道安慰人了,感觉还是很欣慰,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办法控制,很多灾难,我们并没有办法阻止其发生,但好在,我们可以一同面对,坚强地承担起来,这样,灾难恰好是我们力量的见证了。也许,这一年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好的运气,但我们有力量面对一切灾难,这就足够。
3316 次阅读|19 个评论
闲话小吃
热度 4 satangell 2011-12-20 12:24
小吃,顾名思义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比如冰糖葫芦,街头草把子上一串串扎着很顺眼,如果用个盘子盛着当成五星级饭店的甜点,就不太对味;再如臭豆腐,小推车上摆着个炉子,走到哪煎到哪臭到哪,就很好。 气候不同,各地的小吃也不尽相同。北方的冬天,真正摆在街边的多是冰糖葫芦、煎饼这样的东西。天寒地冻的冷风中,冰糖葫芦透明的糖壳下红彤彤的山楂给人些许的暖意;热气腾腾的煎饼就是实实在在的温暖了,不管多冷的天,手里捧着裹了鸡蛋、辣酱、蔬菜的热煎饼,一口咬下去,寒风都有了别样的意味。 大雪的冬夜,街头一个馄饨担,经过的路人可以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路边的雪映上馄饨摊的炉火都带了些酡红……这样的情景温馨无比,可到了金庸或古龙的小说中,卖面的老头往往竟是个绝世高手。小时看电视,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便有类似的景致,芝麻糊我不喜欢喝,可那广告中的暖意却令人倍觉亲切。 还是在家乡读中学的时候,下公交的地方对着小巷,巷口有个卖锅贴饺子的档口。饺子贴锅的底部微焦,面上的饺皮呈金黄色,一揭锅便是扑鼻香气。锅贴油腻,吃的时候要蘸醋,我的技巧是先咬去两头的饺尖,让醋可以浸入饺馅。往几年,每每回故乡都会寻去吃上一碟,入口的是锅贴饺子,入心的是青骢年少。旧年回去,小巷已经拆掉,锅贴的档口也难觅踪影。现代化的进程中,故乡日新月异,我在人生的路上不停折腾。歌云:“回不去的是故乡,到不了的是远方”,然也。 南方的小吃多以海鲜佐味。我来广州,第一次尝小吃是在上下九人流如织的路口,手里捧着过去只在《机器猫》 中见过的章鱼小丸子。外焦里糯的小丸子,面上撒着紫菜末与沙拉酱,细细品还有小小的章鱼(或是鱿鱼)肉粒裹在其中。彼时我在想什么已经记不清,此时揣度,或许念的是南国的味道。 南方的冬天没有北方凛冽,小吃也不似北地的滋味酽实。萝卜牛杂,算是南边比较味厚的小吃了,一锅不知多少年月的浓汤,炖着牛杂和萝卜,讲究的自己配料,不讲究的用市面有售的 柱候酱。食客围在摊边,点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蔬菜、或面筋、或牛杂,烫熟后小碗盛着,自己随口味刷些蒜蓉辣酱或甜面酱,一路走一路吃。我喜欢看到 年轻的恋人,在街头两个人分食一碗萝卜牛杂,平平常常的小吃中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温馨,这是外人所不能道的甜蜜。 天南地北的物产都算丰饶,小吃的花样也多;西北苦寒之地,便没那么多样式。西宁的街头,还有烤羊腿、嫩酸奶和煎土豆,到了拉萨,就只有一小袋一小袋的水煮土豆了,撒上些干辣椒粉,也是一种小吃。藏语的发音近似“小郭仔”,当时我与小郭尚未结发,我笑称可以用“土豆”做我们孩子的小字。玩笑略显唐突,现在却已成真。
个人分类: 行者无疆|3302 次阅读|25 个评论
头像的故事(二)——“饺子”像
热度 1 jiulianjushi 2011-11-25 12:36
头像的故事(二)——“饺子”像
上一篇是文,这一篇来点图。
个人分类: 几许感慨|3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北饺子王"给我的印象
热度 4 yan8008 2011-11-21 00:26
今天中午在深圳和两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在龙华某小区的一家名叫“东北饺子王”的饭馆里吃饭,酒醇饭香,大家心情舒畅,叙旧情,谈将来。 饭后,在开车回罗湖走了一半路程时,从美国来的朋友也很兴奋,突然想起自己放有1000多美元和绿卡证件的背包忘在了饭馆。于是赶快驱车返回,路上就担心会不会饭馆里老板不承认?我就说,看招牌是“东北饺子王”,以我对东北人的直觉,ang应该会有70-80%的概率会给你的。 结果回到了饭馆,诚信的“东北饺子王”的林老板没有离开,坐在门口的树荫下,正等等我们回来取呢! 看来,我对东北人的印象还是蛮准的。 看来“东北饺子王”的阚厚和淳朴印象也将更能植入大家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对那位拾金不昧的林老板表示高看,表示敬佩。好人一生平安! 在这个物欲的城市,我为现今社会上,有这样诚实和高尚道德的普普通通的外来人员赞扬。有这样的人,社会就有希望。 希望那些贪官们,无良智的人们,看看你们的行为,你们不害臊吗?
3058 次阅读|7 个评论
与新生一起过光棍节
热度 5 rczeng 2011-11-11 21:07
与新生一起过光棍节
我上大学的时候从没有听说过光棍节。刚刚在谷歌上查询了一下光棍节的由来,其来历还很复杂。有人说, “光棍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 昨天金属11-3班学生邀请我今天下午去学生食堂A餐厅二楼参加他们包饺子活动,也没多想答应了。今天在科学网上连续看到两个顶置博客: (1) 光棍节感怀:居里夫人是师生恋第一高手吗? (2) 打光棍:有利于科研不利于教学 我才恍然大悟。参加活动时,我问班长组织此次活动的意思。他回答我说他们是过一个愉快的光棍节。 除了11-3班的同学,还有11-4班的同学。 他们还请来了他们的兼职辅导员-两位大三的学生。另外,仪梦瑶同学邀请了两位斯里兰卡的学生来参加活动。 我第一次去学生餐厅,4:40到门口,怎么也找不到门。因为没有到开饭的时候,此时大门是关闭的。只好打电话给学生,他们接我从后门进去。 进去后,发现里面热火朝天,3班大概分成5、6个组,每组都有分工,有的和面、有的赶饺子皮、有的包饺子。饺子馅是食堂师傅早就准备好的。在包饺子之余,有些学生不时把面粉抹在同学的脸上,看上去好像是戏班子在后台化妆。有些学生还搞了些特殊制作,有的包一个玫瑰型的大饺子,也有包子型的饺子。两位留学生 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在包饺子时,他们很投入。 不时有学生邀请我包饺子,我是南方人,平时没有包过饺子,怕丢丑,连忙推脱。不到半个小时,饺子包完了,学生们赶紧把盘盘饺子拿到厨房里面,让厨师给煮了。 后来陆续有学生把饺子端出来,有学生先给我准备了一份,其他学生们似乎饿极了,争抢起来。边吃饺子,班长孙涛就摇号抽同学唱歌,李梦瑶同学第一个被抽中。她没有准备,只好要同学百度一下歌词,然后照着手机上的歌词唱一曲。 不知那个同学点燃了硝烟,把4班最好的歌手抢过来,要求他表演一曲。该生唱罢一曲,3班同学还不肯放人。该同学没法,只好提出一个条件:可以继续唱一曲,但3班李梦瑶同学必须去4班唱一曲。随后,双方不断抢人,也有主动送人过去 , 让本班同学给对方同学 表演 。他们是各班 班长、团支书、11号同学等 。 辅导员的表演必不可少,美女辅导员分别给3班和4班演唱了一曲。 因食堂7点关门,学生明天还有考试,6点40分左右学生们开始打扫卫生,结束活动。 1 2 斯里兰卡学生在学包饺子 3 面粉战后同学们脸上都挂彩了! 4 愉快交流 5 6 “我”的饺子! 7 瞧!我的超大玫瑰饺子 8 包子型饺子 9 仪梦瑶 10 隋媛 11 赶饺子皮可是技术活(王明宇) 12 脸上战斗过的印记-孙宗英 13 范秀秀(右二)、曹瑜(右一) 14 成果显著 15 刁文勇(右二) 16 吕方、肖亚梅 17 18 看着手机百度的歌词,兼职辅导员王珂(大三学生)唱歌表演 19 大三兼职美女辅导员孙亚楠表演 20 三班隋媛、仪梦瑶表演 21 四班小帅哥毕文彪,被“俘”后在三班表演 22 四班歌星周程被“浮”后在三班场地表演,赢得热烈掌声。3班有不少同学给他献“花”。他连唱两曲后,三班同学才放人。 23 李梦瑶在四班表演 24 三班学生黄晶在四班现场表演,四班同学现场献“花”! 25 三班“11”号李清伟在四班表演 26 四班“11”号李忠明(右)在三班唱罢,回去又与三班“11”号李清伟一起合唱,显示兄弟班级的团结友好。
个人分类: 班导师日记|95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面点tips
pingcn 2011-11-9 11:31
一.面水比例 包饺子面: 500克面粉加50~60%的温水,放2%的精盐,充分揉和,醒面30分钟开始操作。面中放盐不仅会增加面筋,出锅的饺子也不粘皮。 擀面条面: 500克面粉加35~40%的温水,放2%的精盐及少量食用碱,醒面30分钟后操作。这样不仅会增加筋力,而且口感光滑,不易断条。 蒸馒头面: 500克面粉加50%左右的温水,放酵母1%,可加少量白糖,充分揉和后置暖处充分醒发,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柔软芳香。 烙饼面: 500克面粉加50~60%的温水,醒面20分钟后揉做,效果极佳。 二.温度控制:夏季用冷水和面,冬季用温水和面,冬季和面、发面应比夏季提前1~2小时。和面要多搓揉几遍,促使面粉里的淀粉和蛋白质充分吸收水分,表成的面筋真心性好。和好的面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30℃为宜。沸水和面,又称为烫面,即把面粉和沸水掺和在一起搅拌,然后再加入50至100克凉水,揉成烫面,可以用来做蒸饺、锅贴、薄饼、猫耳朵等。烫面制品柔软,有吃口,不粘牙,是由于沸水调和面使面粉中的淀粉受热而变成糊状,蛋白质受热凝固,达到半熟。 三.醒面时间:醒,即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一般冬天不能低于30分钟,夏天稍短些),其目的也是促进面筋的生成。放置还可以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质有充分的吸水时间,以提高面筋的生成和质量。
0 个评论
作饺子的“学问”
热度 2 liwei999 2011-2-2 00:16
作饺子的“学问”。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30/2011 20:21:37 每到周末,镜某这里就有个问题——吃什么。没有好主意的时候的“ 缺省配置”就是吃饺子。 “缺省配置”的饺子是买来饺子皮包的。也曾吃过几次冷冻的饺子,几乎没有令人满意的味道。不知金婚2中“推销”的那个品牌的饺子的味道如何。如今冷冻的包子倒是很好吃。主要技术是在馅儿和皮之间,用一层很薄的油豆腐皮隔离了一下,让馅儿里面的汁儿不渗到皮儿里面去。 买来饺子皮包的饺子只能是煎着吃,不能煮。因为那种皮就是为了煎饺开发的。煮了就只能是馄饨的效果。饺子馅包馄饨,当然效果就差了。买来“馄饨皮”包馄饨,就显得皮儿太薄了。 馄饨讲究的是喝汤。虾皮+紫菜+香菜+骨头汤,里面再有些馄饨,再来点儿香油,这就是一种幸福生活了。 馄饨的馅儿就是个“意境”,镜某这里主要原料就是肉和葱。 做肉馅儿要打水,这样才能让肉馅儿里面的肉不硬。当然这个“水”里也包括了料酒,酱油等等的液体。能有肥肉是最好的了。没有的话,放些植物油也可以。肉馅儿最好是自己买来肉作。这个要求被否定过多次了。因为洗刀具很费事儿。作为一种妥协,做包子馅儿就买来切好了的五花肉作二次加工,饺子馅儿则是选择满意的一家肉店的肉馅儿。只要是用心吃,谁家的肉馅儿好还是可以知道的。尤其是作丸子的时候。 调好肉馅儿后,加菜就变成饺子馅儿了。菜可以有许多种。韭菜一定要少放。可以放些鲜蘑菇。白菜要挤水,洋白菜就不必了。放些藕也是个吃法儿。需要注意的菜与肉的比例。菜多了自然就不很好吃了。上限是一半儿吧。当然肉馅儿里要放些海鲜。可以是鲜虾、扇贝剁碎了,也可以是海米剁碎了放进去。 煎饺子的过程很简单,热锅(200度)上少放些油,用纸涂开,放上饺子。等几分钟后,浇进100-150cc的热水,再煎10-12分钟。这时水已经干了,饺子底面呈焦黄色。用开水是关键。凉水就不好了。 有煎饺子使用专用的锅,电热+自动调温,很方便。ZOJIRUSHI的网页是 象印 ,有推销到不同市场的产品。 美国市场的产品 , 中国市场的产品 , 台湾市场 。显然,日本国内市场的产品最充实 日本市场 。 美国人总以为在美国的日本产品是最好的,而中国人却总“抱怨”日本人不把最好的东西投放到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感觉”。应该说,从资本的角度看,最大的利润才是杠杆。在今天,日本投放到自己国内市场的产品是最充实和最优秀的。这种现象甚至有些“畸形”,影响了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的份额。 恐怕在世界上任何地区都不能看到日本这样的在一类产品中几家竞争的局面。比如说相机,日本厂家至少就有尼康、佳能、panasonic(原松下)、卡西欧、富士、理光、PENTAX、索尼等八家在竞争。这种竞争的“生态”,衍生了日本产品的“畸形进化”,被称之为科隆群岛进化现象(Galápagos Syndrome)。 从消费者的立场上看,从这么多相机厂家的产品中选择一款满意的,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学问”者,其实就是这样的关联。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30/2011 21:37:05 “饺子”说法隐喻了“相交得子”。春节结婚、春节吃“饺子”都是与此相关的习俗。 “相机” 者,乃“相机行事”。“行事”者,饺子也。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036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科普”的效力是十分有限的
liwei999 2010-3-19 05:02
也就是说,科普的效力是十分有限的。 Posted by: mirror 对上眼了就知道,对不上,还是一筹莫展。要紧的是故儒的开场白 设计合理的散热片,其导热热阻必定远远小于对流散热的界面热阻。不然就是浪费材料和空间 。然后就是模型展开了。 一般都认为是后边的这个部分不懂。小红的质疑属于典型了。当然,模型搞懂了,回头再看就如同看谜图一样,豁然开朗了。镜某以为,不懂从开场白就开始了。故儒的说法不错,但需要说5句话的地方只说了三句,然后就直奔结论去了。老中医的路数是对这个开场白修饰一番。 设计散热片是因为器件的导热能力远远大于其表面的散热能力。为了匹配这个导热能力,需要扩大散热的表面积。如何设计这个扩大散热的表面积的方案,可以这样考虑散热板的模型,不然就是浪费材料和空间。 然后才是细节的事情。根据导热系数和热交换系数可以决定散热的最佳截面形状设计,即散热翅的形状和密度。缝小了,流体不畅快;缝大了,表面积不足。这样的局面是工程师们最得意的领域了。ansys都上来了就证明了此事。 空气冷却能力不足就用水,水不足就用液体金属。这就是错误的开端了。一套镓循环冷却设备大约10万刀。但是路线错了,多少钱的投入都无效。也就是说,忘了 设计散热片是因为器件的导热能力远远大于其表面的散热能力 这一句根本的东西,合理的技术也要导致失败。 第二个失败就不是10万刀可以打住了的,大约至少要多付出100万刀。问题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出口的水温不能过高,比如水的流量减一个量级,让水温变化从一度增加到十度?失败后就怎么分析都有理了。问题是早干什么去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Comments (3) jfly 01月 17th, 2009 at 7:58 am edit 对mirror科普的效力是十分有限的。 子平 01月 17th, 2009 at 11:26 am edit Ok,也来掺和掺和。 mirror 大概是说,要同时考虑散热片的导热性和对流散热吧。如果是这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要求好的散热片,其导热性远远好于对流散热,应该是通行的。但是,确实不能仅仅把散热片节省材料和空间作为着眼点,这是由于散热片性能的发挥,要受到对流散热的限制。想想看,一个设计十分精致的散热片,如果必须与庞大、昂贵的冷却系统联合使用,显然是十分尴尬的情形。 mirror 01月 17th, 2009 at 11:58 am edit 需要区分10升水每分温升1度与1升水每分温升10度的不同。传送的热量是一样的,但是工程上两者不同。10升水每分的费用高,除热能力大。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5100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40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看来很有必要再强调一下技术思路
liwei999 2010-3-19 05:01
看来很有必要再强调一下技术思路。 (15918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5, 2008 12:32PM 煮饺子煮到了蛋白质变性上,某些人很有些得意的样子了。能知道变性比不知道要好。但是煮成什么样子算好,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见解不同,不必去多作考虑。需要人们考虑的是如何添热量,以及被加热的系统是如何接受这个投入的。这里面有技术,而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技术思路。 添是个动词,需要有个添什么的宾语。那么只可能有添热量,不可能有添温度的说法。如果系统接受了你添的热量,那么系统就要升温;接受了你添的负热量,系统就要降温,响应你的投入。没有一个可以投入温度的技术。那属于投入热情,是虚功。这是第一。 投入需要智慧,投入的效率也要考虑。效率实际上就是考虑到了对方的响应程度。做饭,就是个投入热量的过程。其结果是水开了,饭熟了。如何能投好?有各种技术了。比如预热等等的就属于投入控制论了。监测的是温度,但是实际控制的是热量。太簇问题在于以为到了一定的温度就可以少投入热量了。显然,炖肉可以如此,作饺子却不能这样。 不要以为投入了(负)热量,系统的温度就会随心所欲地变化。这时的问题就不是如何投入了,而是要了解被加热的系统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显然,煮饺子是这样一个课题了。这个课题太拖泥带水地,听众们不能理解。也有可以理解的话题,法拉第讲的蜡烛的问题。蜡烛是为了照明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不完全燃烧却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完全燃烧了,蜡烛就成了酒精等那样,不亮了。回到煮饺子的课题上就是,别太抠,省那把柴火。煮饺子是要添水的。添水改变饺子系统中热的吸收频谱,达到煮好饺子的目的。 谱学,没有听说过么?那就记住这个词儿,这些年来,科学就靠摆谱过日子呢。 下课。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谱学的概念。一般人心里都没有谱。有人还以为是P学呢。 (159044)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4, 2008 10:12PM 即使烤好的蛋糕比胚胎大很多,米拉大师的理论也似乎不太靠谱中给的事例太悲惨了,不忍睹。 因为对停车问题思路的不畅快,导致了以为两个事情是相当的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好象是搞过高分子的,路数不错可以鼓掌。但是 (159203)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5, 2008 01:28PM 有几个原则问题不能苟同。 的确, 蛋白质变性不是一个态,而是可能有无穷个态。 但是作产品是,大约只能选一个状态。因为要维持商品的质量,必须要这样作。说白了,讲天下的女人多没有用,能登记的就一个。 这一段也不好,而且诱导了吴嫂也迷失方向。当然,原来就不知道,也无所谓。但是,将来如果拿着个鸡毛当令剑就不好了。 回到煮饺子,那就是温度不够你是煮不熟饺子的,而高温下你可能把饺子很快煮熟。高压锅炖老母鸡一小时可以炖烂,但用沙锅可能你炖一天也炖不烂的原理就是:在120左右的温度下可以打断很多在100度时打不断的或者是要尝试无穷次才能打断的键。 一段有两个问题。第一是阈值的问题。有的现象有阈值,不过阈值就没有反应。有的是没有(温度)阈值的,比如松花蛋的反应,也是变性了。第二是对高压锅炖鸡的解释问题。升温与延长时间的物理放大的尺度不同,120度的温度对10个小时延长的比较在物理上不公平。原理的说明有些语无伦次。似乎是要给出个阈值的概念(在120左右的温度下可以打断很多在100度时打不断的键)。但如果是阈值论,尝试无穷次才能打断的键的说法就矛盾了。实际上就是个反应速度论吧?温度、压力高了,被打来的键数非线性地增加才是自圆其说吧?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Comments (1) 子平 01月 18th, 2009 at 9:38 am edit 100度,实际是由水自身的特性确定的。同时这个沸点提供了向系统持续供应热量的一个温和条件:可以持续加热,温度却不升高。这样看,100度可能主要个技术性选择。90度、110度不行吗,如果不考虑技术上的方便?不过,可以联想一下,100度 除了技术上的便利外,可能应该有味道上的不同。 另外,太簇问题在于以为到了一定的温度就可以少投入热量了。显然,炖肉可以如此,作饺子却不能这样。如果太先生确实那样认为,mirror 的提醒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民间煮饺子的一些做法,应该是调解对皮和馅供热的动力学。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饺子问题可以总结一番了
liwei999 2010-3-18 14:07
意见都出得差不多了,饺子问题可以总结一番了。 (158964)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4, 2008 07:36PM 枝节问题先不论,重要的分歧是:煮饺子的动力学在哪里?在热、还是在温度? 太簇的原文是议论了温度,这里据称连镜子都可以横扫的J师傅也认为是非温度莫属了。镜某人唱了个反调,以为是传热的问题。简单的理由就是:吃饭既然是论热量,做饭当然也就要论热量了。这个论法的好处就是有普适的意义,不论是什么样的烹饪方法,油炸火烤都可以用。 温度是什么?这并不是个很好理解的参量,而且是不能相加的量。以前论过温度和热的问题,但是,不能指望人人都能理解。毕竟人的悟性都是不一样的。以热量来论,问题就可以搞得比较清楚了。至少热量是可以相加的量。以温度这样的把握不了的量来说事儿,不是个好的作风。 温度是个空洞的、抽象的东西,一般人论不出彩来。热量就不同了,是个有技术含量的课题。加热的说法可以成立,加温就悬了。因为温度不是能相加的量。 煮饺子的收盘是加水?还是减火?太簇的科学说是要减小火力,而大众的行为是要浇水。也许是大众的选择错了,这也是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所谓的科学说也同样的不可靠。这是镜某要主张的常识了。 如何对饺子加热才能有效?这是个实践课了,谁说了都不算,好吃是第一位的。解释也很可能不是唯一的。但是,不要被科学说迷惑,乃是人间正道。 下课。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Comments (4) evanje 01月 11th, 2009 at 8:30 pm edit I cant understand why you like to write such kind of shity words? Not only because it is meaningless, but also because your basic coneption is wrong. Temperature is a statistical variable of the motion of particles. Energy includes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ner energy, i.e., the motion of nuclears and electrons; the other part is the energy of translation, i.e., the motion of particle in space. Please don;t write anything shity!!!!!!!!!! 路人 01月 11th, 2009 at 9:24 pm edit 温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费米统计和玻色-爱因斯坦统计中都会出现kBT(kB为玻尔兹曼常数),应该是在几乎所有物理学分支中,不管经典的还是量子的,都是绕不开的。如果查阅物理类文献,T等于0(当然是近似的)、T不等于0是非常频繁的出现的。 Dao Rex 01月 17th, 2009 at 4:12 am edit 温度不过是个统计量,说他绕不过是因为讲起来方便,有用,再加上习惯,而不是理论的必须。 mirror 01月 17th, 2009 at 8:18 am edit 应路人和Dao Rex:大众用温度说事儿往往出错。是用油炸还是用水煮,大众的说法是温度,实际上是由于温度差来带的传送热量的能力。 大众并不知道温度只是个表象,它取决于如何使系统保持能量以及如何能往系统里投入能量的技术问题。以为闭着眼睛说个升温系统的温度就能上去似的。 日常生活中,居然有理科的博士相信蒸醋能预防感冒,在家里煮醋。想想很可笑。但是这里烹调讲温度也是差不多感觉。 好吃不好吃的问题上,有个工艺的问题。这时是温度控制的工艺问题。而熟与不熟是个状态的问题,状态变话需要投入的热量应该是个定数。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4478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也说煮饺子
liwei999 2010-3-17 17:08
也说煮饺子。捍卫一哈中医信徒的立场 (1872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2, 2008 03:13PM 太簇论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很多人对此有异议。太簇也是熟人了,在跳蚤大战时代并过肩。文中他自报了家门,大约是在北大读过物理。 太簇把煮饺子点水的问题转成掌握火候的问题了。把点水看成宗教仪式也是个别致的观点。但是,北大的物理出来了,也不能标志着就会使用物理了。至少镜某这样看。 昨天写了一帖打算回楼下的吴老,结果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里多了个预览的键,显得多余。论质量有个动力学和静力学的问题。碴儿思的路子是动力学的路数。煮饺子也要有动力学的思路了。 煮饺子的根本命题是煮熟了、而且要尽快。因为 我的嘴也配合地流着口水 ,大家等着吃呢。尽快是个效率的问题了。减小火显然是要牺牲效率了(时间上的)。这里是动力学的思路。而太簇的论法只是静力学的。 煮破饺子当然不在论了。科学么,還要分析一下煮饺子的过程,而不单单是开水的过程。太簇的偏见来自只议论了问题的一个侧面。 不幸听了郭沫若《科学的春天》的呼唤和受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蛊惑,上了物理的贼船。成为物理海盗的一个好处,是弄明白了妈妈为什么用凉水镇压饺子。懵懵懂懂中,小学文化的妈妈,在试图将水温控制在尽量接近沸点的水平。如果不加控制,水一旦自由沸腾起来,汤汁四溅,不但可能烫着人,饺子也可能蹦出来。蹦不出来的饺子,可能因为对流引起的剧烈振荡而皮开肉绽。 表述得不错。但是问题还有个饺子的观点。饺子浮起来了说明是有空气(水蒸气)在饺子里膨胀了。这个现象会影响饺子的肉馅接受外部的热量。如何能使热量往肉馅里边走就是个技术问题了。当然,只要花时间,热量往肉馅里边走,饺子终究会被煮熟的。 太簇是北方人,对汤的说法不敏感。前嘴说填凉水,后嘴就说填汤止沸。从技术的观点看,还是要添凉水,以缓解肉馅被绝热的状态,促进饺子早熟。冷水一激,表层饺子的温度变化自然要波及到饺子内部。第一可以使绝热层变薄改善热传递,第二,令蒸气变为水时的凝聚热可以为肉馅利用。 对应着北大物理的煮饺子尚且如此,遍地中医信徒又有何惊奇?的叹息,镜某的意见是:北大物理的理解尚且如此,一般百姓对世上事物的不理解又何足為奇呢? Comments (2) 寻正 01月 10th, 2009 at 12:54 pm edit 科学妄人就是什么都可以乱扯一气,科学名词陈出不穷,似是而非。 哈哈哈 01月 10th, 2009 at 12:59 pm edit 尋大師:請問對於鏡大師這種歪理邪說,按照偉大科學正確的指南,該如何處理?我很好奇。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446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第二课:热量和温度在煮饺子中的作用
liwei999 2010-3-17 02:35
连基本的思维能力也没有的人再开一课。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4, 2008 04:34AM 有些人喜欢用熵来说事儿,有的人则好用温度。这正好是一对,都以为是有基本的思维能力。但是,所谓的基本的思维能力猴子也能具有。所以,具有了基本的思维能力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有人这样说: 引用: 馅子要煮熟,当然要在一定的温度下经历一段时间。简言之,100度下 煮N分钟,而要升高温度,自然要热量。- 就这么个家庭煮妇也能理解的简单物理。 好象没有问题。二两二锅头下肚,也敢论茅台的滋味了。 首先,物理要讲个因果,热量是个动力源。烧开水靠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温度不过是相当于重力势能中的高度,靠举起暖瓶的高度烧不了开水。甚至可以说是有了热量(与自由能是本家)才有了温度的定义了。孩子都会生,可不是人人都知道发生学。 有油炸冰淇淋这道菜。说的是可以过油锅而里面的冰淇淋还没化的事儿。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当然是没有足够的热量传到里面去了。讲因为没有温生属于P话。因为不能这样用。温差大只能说明热的传导(递)的性能不佳,与物质的热传导(递)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关系。到了一百度了,该传热还是要传热的。因为锅外边还不是一百度呢!固然饺子是个性符号,但也不能总盯着饺子不是? 作熟饺子需要的能量是个定数。如何有效地把这个热量传给每个饺子是工艺过程。完全可以不用水煮么。所以,与温度基本上没有关系。也就是说, 天下里没有作熟饺子要有个一定温度的道理! ,也就是说:基本的思维能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利用这个思维能力。 油炸冰淇淋是个极端的事例了。适当地调整一下就可以适用于煮饺子的场面了。有的技术是要把热有效地传进去,有的则是为了有效地防止热量传进去。这就是煮饺子和炸冰淇淋了。道理是相通的。 说到蒸馒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圆了的。好在是蒸馒头,没有个现眼问题。太簇的煮饺子问题,也是发生在他对这个热过程理解的不足。这样讲出来,对大家好,对其本人也好。不然的话,就要坏了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北大的名声。科大坏了就让他坏了好了。 下课!!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Comments (7) Dao Rex 01月 17th, 2009 at 4:23 am edit 这么红的字而不评论说不过去啊。 做熟饺子好像真的需要一个最低温度。 什么叫熟?蛋白质的一种变质过程就叫蛋白质熟了,淀粉也差不多。蛋白质变熟的变质过程我想在零下好几度的时候那是很难的,怎么也得几十上百度啊(用概数是因为我确实不知道是多少度)。 温度的上升(在煮饺子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吸收热量,但饺子熟了绝不仅仅是热量的问题。而是传递的热量能保证饺子在一定温度之上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便肉馅儿都熟了。 mirror 01月 17th, 2009 at 7:52 am edit 想一想化学上的燃烧热就有了。燃烧问题不大好定义,而燃烧热是可以定义和测量的。同理,煮饺子也没有一定要100度的道理。文脉中,一定温度是指这个一百度。 子平 01月 17th, 2009 at 12:05 pm edit 心系民生,mirror 也没例外。煮饺子当然是紧迫的民生问题,如果想想阴历年就要到了。 如果没有看错,引用的文字大概算是一个家庭煮妇也能理解的简单物理。而 mirror 则希望科普一下背后的物理过程,我也觉得,这是问题更为基本的方面。尽管如此,二者应该不是在说相反的意思。 mirror 的传热物理过程,当然有对应的、可测的物理量,其中温度就是一个。但是,实际研究热传导,煮饺子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例子。而mirror 提到的油炸,如果放到实验室研究,比如测量冰淇淋中各种材料的温度,应该十分不容易的实验。 红叶 01月 17th, 2009 at 1:35 pm edit 呵呵,你们吃过油炸冰激淋么?我是吃过的,表面一层生面浆,在油里迅速膨胀然后硬化,达到阻止热传递的结果。 说到用热力学解释水煮饺子的问题,我们经常采用温度这个宏观量,水的温度如果过高,则饺子皮容易膨胀硬化从而阻止热传递,导致饺子馅不熟,温度过低则饺子皮和馅热传递不良,所以是有一个一定温度的道理。 这里宣传一下基本的思维能力,温度是宏观量,在分子层面,是一定数量分子运动激烈程度的表现,水煮饺子中的热传递有热传导和热对流,分子层面,热传导就是运动激烈的分子碰撞迟缓的分子,从而让迟缓分子升温;热对流是运动激烈的分子运动到迟缓分子中去,水与饺子皮和饺子馅的热传递当然是热传导,不过要持续进行热传导,需要水的对流来传递热量,所以对流才是水煮饺子的关键。 mirror 01月 17th, 2009 at 3:30 pm edit 应红叶:您这是说煮饺子要开锅。问题是开锅浮上来后。 Dao Rex 01月 17th, 2009 at 6:31 pm edit 应该说mirror你的话没说清(或者我的理解只局限在了红字上),我们的不同不是本质的不同。 一定温度当然不必是100摄氏度,然而一定温度也是必要的。燃烧热存在,燃点也存在。都是需要考虑的。 建议:既然标了红字,说准确一点当然更好,100度更能表明你的观点。 棒棒儿 01月 17th, 2009 at 7:04 pm edit 我觉得红叶说得油炸冰激凌和煮饺子有些道理,但是那个饺子皮膨胀硬化从而阻止热传递的说法不妥。 油炸冰激凌不融化,外面的那层东西热导性不好是一方面原因,但主要是受热时间短,冰激凌没有吸收到足够多的热量让其融化。冰激凌应该还是多少有一些冰的特性的,在融化之前要吸收不少的热量。油炸冰激凌可能会经历局部融化-》凝结-》融化-》凝结的过程。 饺子如果面皮不是特别干的话,不会造成热导性差的问题。饺子皮受热多半不会膨胀硬化的,做过面食的人就会知道,面受热如果膨胀的话,肯定是松软了;硬化可能是面没有揉好,太干造成的,这样的面里面是不太容易熟的。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4468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评论一下荒川煮饺子的问题
liwei999 2010-3-16 14:33
楼下老五要求评论一下荒川煮饺子的问题, Posted by:mirror Date: June 09, 2008 06:59AM 说一个也是说,说一帮也是说,镜某就受累再说说。 人分两派:科学派和中医派。荒川先生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就是要人们去试一试。科学曰:试一试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试一试得到解决。镜某干脆自认就是中医了。故儒也是个中医派,提出个热处理的说法。镜某的学说虽然被几个俗人批得一钱不值,但是还要来说说。因为毕竟只有镜某还能说几句在行的话,其它的人士基本上都是不入流的见解,至少在热学上是如此。 镜某的一贯立场就是可以说事儿,但千万不要打着科学的旗号,也不要亮牌子。科学说的是个理字,而不是唬字。中医在理也要支持,科学的无知也要拍砖。镜某有多牛不敢说,但是随便拍几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刚才那一课下来,大约没有人敢的瑟了。再来还拍。 窃以为如果为了判断时间,三开显然不如钟表准确,现在更有厨房专用的定时器,分分秒秒足够精准。反观三开定时法,水开的时间正比于点水的量,反比于加热的火力,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定时难以精确,实为下策。 是荒老师的主张。以为煮饺子只是个时间问题,有表就可以准了。殊不知,煮开水的时间是根据水(饺)量和火力来决定的。没有这些个量,就定不下来这个判断时间,有omega表都没有用场。而用凉水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不管饺子的量如何,也不管火力是天然气还是石油气还是煤气,都是看水再开为时间标准。哪个做法更合理、更符合实际?借用老五的表述就是:高下立判! 开锅煮皮,闷锅煮心的说法显然是错了。应该是倒过来开锅煮馅,闷锅煮皮。荒老师找来了《传热学》或是《偏微分方程》,研究一下其中的热传导方程。曰: 煮皮还是煮心,只涉及时间,与开锅闷锅无关。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可视为常量,初始条件为室温,边界条件为下锅时皮表面的100度C阶跃,这些都是不变的。其后饺子内部的温度分布完全取决于时间。开闭锅盖会引起压力的变化从而引起温度的变化,点水也会降低水温,但是由于点水的水量很小,锅盖引起的压力变化更是微不足道,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大约荒老师没有玩过ANSYS,也没有正经地作过这个领域里的工作,因此敢如此夸口下结论。镜某不才,ANSYS也玩过。横扫一切的学问当中,这个热学还恰恰是个正管。煮饺子论热传导,首先就是对学术专业的引用不当。对流体,任何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会知道,不能适用热传导。如果谁说有,那么拿来个水的热(传)导系数来给镜某开开眼好了!刚才开了一课,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热传递的理论。此乃第一。 第二,热传递的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边界条件。也别来用偏微分方程来忽悠镜某。 偏微分方程说的是什么? 盖不盖锅盖是不是重要的边界条件呢? 这个锅盖边界条件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的确用锅盖有些压力的变化,仅此么? 扮演牛人的谁能出来给荒老师助助阵么!谁人有能耐?镜某人今儿个是左手板砖、右手菜刀,来者格杀勿论。 对镜某的煮饺子的评论中,老葛的热传递一句评语是中肯的。镜某这里为老葛的清华、为葛夫人鼓掌了、叫好了。镜某从前对清华基本上是不用正眼咔吧的。从今往后,谁要再说清华不好,镜某就跟丫急。自以为学(了、过)理工的,没有能上清华档次的人都别来跟镜某这里说事儿,烦得荒。打住,这一荒,忘了荒老师也是清华教授这一茬了。拍两下,荒老师主流还是不错的。 言归正传。锅盖边界条件说的是温度。盖上了,锅里环境就是一百度,掀开了锅表层温度就是几十度。因为有室内空气的对流,降低了浮在水面饺子的表面温度。 饺子里面发生了什么?前几天人们争过。有水蒸气。多少这里不论,有就可以。有人讲煮饺子是传热,这里回敬一句:传个P!等温的局限封闭空间里,水蒸气根本就对流不起来。除了绝热作用,就是隔热作用。但是有了不同温度的界面,事态就大不一样了。水从高温处吸热成蒸汽,在低温面凝聚释放出热量!而且是在饺子皮的里面!!!!!!!!这就是为什么要点水,要开锅盖煮饺子的热学道理了。盖上锅盖,饺子周边都是一百度。皮里面纵有水蒸气也无能为力。 具体到好吃的问题上,这不是科学的问题,不做评述。小红、师姐们注意了,老五同志的最新指示说了,从煮饺子事件可以看出来科学家之不可靠。这里的庸俗博士们的说法更不可靠了。适合他们的工作也就是话(化)粪池里捞些干货了罢了。 清华的教授不行,但是清华并不是教授们的清华。清华万岁!北大的,人家清华的知道个热传递而成名,学着理解一哈甲子60年的道理,也让镜某喊声万岁么。 下课!!!!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34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温度与传热以及其它的问题
liwei999 2010-3-16 14:32
温度与传热以及其它的问题。 (162648)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20, 2008 06:05PM 热和温度总是掺合在一起。以温度论煮饺子显然是个乱仗,然后就是烂仗了。以温度论是静力学的思路,以热量论是个动力学的思路。论煮饺子,还是要些动力学。 隔壁故儒练起了传导方程,很是不好。不是说用方程不好,而是说对煮皮的理解太偏爱温度了。还要考虑一个湿度--水分的问题。 煮干面,当然要分粗细了,一般要10分钟。这时,不会有人怀疑面条不熟是因为面条里的温度不够。显然是水分不够,水的扩散速度低。 煮湿面条时间就要快些,2-3分。这个时间也是水分移动的时间。即便是湿面条,煮熟了也会变大,变重。这说明有水分进去了。平地上,温度、水分和时间的因子里,温度最不是问题了。 回到煮饺子的问题上,对馅是传热,对皮是水分的吸收时间。添水降温,意义在于有效地争取水分扩散的时间,同时有效地减缓沸腾对饺子皮的冲击。从传热的意义上看,差那几度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瘪下去了的饺子才是内外压一致。因为是民科,也给不出来什么像样的证明来,干脆省略。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饺子皮能否承受压差是白面和棒子面的区别,也是馒头和窝头的区别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Comments (1) 子平 01月 17th, 2009 at 6:30 pm edit 煮饺子的问题,好像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煮熟皮和煮熟馅,哪一个是慢步骤。进而了解民间煮饺子时使用的一些方法,对于调解其动力学的作用。 mirror 有关面吸收水分,从挂面的例子看,显然也可能是煮饺子中的一个主要过程。 说句题外的话,我现在煮饺子是不添水降温的。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5105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还是煮饺子的话题
liwei999 2010-3-16 03:41
还是煮饺子的话题。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14, 2008 06:42PM 看了老民的论煮饺子的文章 再说煮饺子的讲究及科学态度 。应该说还不错,属于良识,不那么激进。与实践比较,会更相信实践的结果,而不是轻易地修正头脑去适应科学的结论的推测。这也是惯性的作用了。镜氏物理法则曰:惯性是质量的保证。 热和温度的事儿,一般人是搞不清楚的。这位老民也是如此。 开锅、闷锅比较:   开锅:外皮100度,内馅水蒸气的温度稍高(假设101度),温差一度;   闷锅:外皮99度,内馅水蒸气的温度,也是101度(或者降一点,100.5度,因为有饺皮隔着,一定不会内外都马上同样降一度),温差2度(或者1.5度)。 加热了不见得能够升温,这是问题的本质。用大气压下烧开水的技术加热,100度到头了。想再提高温度,只有把水烧干。 如何能提高温度?光靠加热不成。陶器和瓷器的差别在于烧结的温度。欧洲人也想加热烧瓷器,但炉温上不去。加热到1千度在今天不算什么。放在过去就是高科技了。如今,1500度的炼钢也算日常了吧。3000度的炉子一般就很少见了。如何能够加热到3000度这就要有些技术了,比煮饺子要有些难度。那么3万度如何?3千万度呢?人们面临着当年古代人只能作陶器而烧不出瓷器的状况。 从科学技术上论,这是个实现高功率密度状态的技术。今天人们可以把炉子加热到上亿度,当然不是靠烧柴禾。之所以要开发新技术?因为知道靠烧开水到不了101度。 Comments (1) 子平 01月 17th, 2009 at 5:49 pm edit mirror 这个科普评论应该是讲物质的气液平衡状态,压力、温度之中,一个确定时,另外一个也是确定的。显然,如果以100度为沸点,需要有1个大气压的条件。 但是如果饺子皮能够把内部压力提高到使沸点升高1度,引文中的温度假定也可能正确。我的直觉是这个101度假定可能如mirror 所暗示的,是随意的。这个可以看一下水的相图,并估计饺子内的压力来确认。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510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91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文章要读字里行间是家里人的“传授”
liwei999 2010-3-16 03:39
文章要读字里行间是家里人的传授。 (126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24, 2008 05:39AM 先帝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还没有到达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世界上怕就怕但是二字。 饺子煮的很热闹了。一个饺子煮多长时间还是容易知道的。做饺子最重要的是盐分。咸了不好,淡了也不好。如何把握?镜某告诉老太太,先包一个煮出来尝尝。自己包饺子也是如此。但是饺子里面是什么温度还真不知道。哪一天测测看,包括点水的,不点水的。那样的结果才是可信的。 和面也要有技巧。饺子面要偏硬才好,烙饼的面要软才好。如何才能和好面?法则就是分两步做:和出2/3偏干的,不成一团的面来,省在一边。然后把余下的1/3和好,成一团。可以偏软些。然后把2/3对在里面。和面的技巧和酸碱中和操作的要领相通,以为好了就是过了。饺子面以为合适了就是软了。软了就容易粘,吃起来就没有好的口感。 软硬的程度看馅。能看见馅的颜色就是不合格,衬出馅的形状也是不合格的。主张软面好的都是偷懒的人。因为那样好擀,好包。 煮鸡蛋的技巧也很多。煮一个往往费事。因为要烧一锅水,而且一般的炉子没有定时的机制。用微波炉煮鸡蛋就要有技术了。这里传授一番,可以让闺女、夫人敬佩一番。 直接用微波炉煮鸡蛋的结果,大约人们都可以想像出来。为了避免这个结局,用铝膜包好鸡蛋。这样一来,铝纸在微波炉里又要出问题了。把包好了的鸡蛋放到一个玻璃杯里,加水刚好没过鸡蛋。这样金属就被隔离开了。剩下的就是定时了。4分钟是个基本量,然后自己再调节一下就是了。早晨煮鸡蛋,这是个好办法。夸张一下就是消减二氧化碳了。 这个地道,是真地道。 (656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June 24, 2008 07:47AM 软硬的程度看馅。能看见馅的颜色就是不合格,衬出馅的形状也是不合格的。 我是南方人,根本不懂这些个讲究。可领导是好手,上面的总结领导说过,一丝不差。确实,面要和得偏硬一些才好,筋道。就是很伤手,大家过节聚在一起,包饺子的嘻嘻哈哈,和饺子面擀饺子皮的埋头苦干,到了夜晚胳臂酸疼得不能入睡。 如今都懒了,要不买冷冻饺子凑合,实在想自己做馅,就买现成的饺子皮,回来皮上点点水包。一大家围着包饺子的热和劲是没了。 看样子,镜子也是劳动人民,立马拉近了革命群众与大师的距离。 煮鸡蛋是没法吃了,大夫说了,胆固醇害死人,实在想吃,一天不得超过1/4个,最好不吃蛋黄,那就是毒药。可就蛋黄香啊。 隔三岔五,咸鸭蛋还是吃的,抱着拼死吃河豚的大无畏精神。 太信科学了。吃饱的害处比那个鸡蛋还要大。 (44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24, 2008 08:14AM 不揪出几个阶级敌人这个戏就无法收场。大过去是魔女,小过去是黑五类。有禁酒的,也有禁鸡蛋的,不喝全脂奶的。 能心血管去世,应该是福分了。至少本人和家属不遭罪。 镜某主张美食。少一点,好一点。买来的皮只能做煎饺了。吃羊肉馅的锅贴,好。过去牛街、虎坊桥一带的羊肉饺子好吃。二里沟也有好的清真饺子。 做饭与作学问相通。研究如何才能好吃、为什么好吃,是保持青春活力的原动力了。年青时只知道美而少知为什么美。这把年岁了之后,就可以评论为什么美了。 饺子的咸淡 (319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June 24, 2008 08:07AM 咸了不好,淡了也不好。如何把握? 领导通常是闻一闻。生肉馅不能尝,有经验的主妇就用鼻子嗅一嗅,咸淡就出来了。 到北京很多年,对饺子也不是很喜欢,但比馒头强,馒头难以下咽,除了白米饭,什么面食都吃不饱,就杂酱面还行。怪了,出国以后,吃饺子开始香了。剩下的隔夜饺子,就油煎出来,就大米粥,那真是人间美味。 听说有本炼钢的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62758)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22, 2008 04:52AM 今天可以写本新书,《饺子是如何煮熟的》了。 糊化(胡话)有了,变态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预测煮熟的时间了。馒头给了一个实验设计,有心人不妨煮一个饺子看看。 据说有个腚滑轮就可以扯着头发上天了。 (162689)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21, 2008 03:41AM 算出来的就是可靠的了?科学还没有堕落到这地步吧? 煮一个饺子也要六分钟,这类结果也好意思拿出来?审美疲劳了吧。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星湖原帖: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29882,2... Comments (5) 子平 01月 18th, 2009 at 1:06 pm edit 用铝膜包好鸡蛋。把包好了的鸡蛋放到一个玻璃杯里,加水刚好没过鸡蛋。这样金属就被隔离开了。 mirror,这个事情以前不知道。是由于水对微波吸收要远多于金属对微波的吸收吗?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当时上光谱课,一个同学问老师,为什么微波炉中不能用金属餐具?几年后,一个欧洲同学还亲自将铝纸放进微波炉中转了一下。 faif 01月 19th, 2009 at 9:29 am edit re:子平,我们家前段时间买的微波炉(还自带烤箱)里面附送一个金属架子,可以边微波边烤。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微波器皿里面有不连续分块的金属成分,就会打出火花,而连续的金属就没啥问题,由此我们家人误把一个整体的金属盆放进去微波,到拿出来,大家都没发现有什么不妥。谁来科普一下? 子平 01月 19th, 2009 at 10:24 am edit faif,我也曾经把一个小cup,放进微波炉里转。cup 好像是 china,也可能是其它的成分。结果,it exploded! And Ive never done that again. 我的直觉是,微波炉里的过程,由微波的传播特性、和被加热物质对微波的吸收特性来决定。而微波的传播特性需要学习一下。 最好是请 mirror 给大家免费讲解一下,既然他抬出了微波炉。 mirror 01月 19th, 2009 at 10:44 am edit 免费讲解一下的说法很有特色。 微波炉里的过程,由微波的传播特性、和被加热物质对微波的吸收特性来决定的说法也很到位。比如微波的传播特性,过去是要食品转,今天是让微波扫描,食品可以不动。 发出微波的器件也是发出功率。这个功率只有被食品等吸收体统才匹配。如果发出的功率不被吸收,自然有一部分要被反射回来,造成微波发生器件的损伤。但是今天的微波炉都考虑到了这一点,都有自我保护装置。 镜某一说话,就有人说是忽悠。还是请科学素养比较高的人士来解答这个问题吧。每一个环节、步骤都不是什么难解释的事情。重要的是试一试用微波炉煮鸡蛋。其他的倒是次要的。 子平 01月 19th, 2009 at 11:05 am edit 我的经验中,group meeting 里的讲解、讨论是最高水平的科普。不过,那种讲解实际上是付费的,我们的收入让我们需要尽这个义务。 所以,对这里任何愿意为大家讲解的人,由于不收取任何利益报酬,是十分值得我感谢的。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518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饺子也疯狂
yunweichen 2010-2-14 21:54
过年吃饺子,似乎是中国北方的传统,在南方则有多种不同的风俗。我这个北方人,虽然在四川待了十多年了,可是风俗还是没有改,过年如果不自己动手包顿饺子,还是感觉缺了一点年味。索性买了两把韭菜,半斤肉馅,将厨房陈放了若干天的面全派上用场,包饺子。 谁知,半年没有下厨,和面也失去了应有的水准,一不小心,水加多了,面没了。搜遍厨房,发现还有一袋玉米面,真的起到了救急的作用。呵呵,在2010春节,享受一次别味的玉米面饺子。事实证明,玉米面饺子(当然只能添加很少部分,我想如果玉米面加多了的话,饺子就包不成了)较之白面饺子有诸多优点:1)玉米香;2)煮熟后金灿灿的颜色,很喜庆;3)不粘连。 饺子的包法:虽然包了若干年,但还是仅会两种。想起在B城时,曾见识过包的非常漂亮的饺子,很怀念那手艺之精湛。我手拙,学不会。呵呵,下面把我包的玉米饺子拍了几张,供爱好者仿效。下面把我的杰作列出^_^
个人分类: 杂谈评述|52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饺子的意义
xupeiyang 2010-2-14 20:34
  包饺子的象征意义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 面条 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饺子形状的讲究】   年三十包饺子的形状也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 捏福 。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 元宝 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有的农家,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但更多的是把饺子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能财满屋,粮满仓,生活蒸蒸日上。    【饺子摆放的讲究】   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形制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定规。首先是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包饺子,横排竖摆,皆随其意,年三十包的饺子则不行。   山东等地盖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99个,且要布满盖帘。因此,只能靠调节饺子的间距和行距来实现,谓之久久福不尽。   关于这个习俗,民间传说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个贫困的山村,有一户人家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家里没有白面,也没有菜,听着四邻的剁菜声,心急如焚。无奈,只好向亲友借来米面。和好面后,又胡乱弄了点杂菜凑合成馅,就包起了饺子。因为面是借来的,所以包的饺子就格外珍贵,摆放时,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齐,也很美观。刚刚从天庭回来的灶王爷看了很高兴。同村有个财主,家有万贯家产,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惯了,根本不把饺子放在眼里。大年三十这天用肉、蛋等料调馅,包成了饺子,乱放在盖帘上。小料饺子下锅煮熟后,一吃味道全变了样。猪肉馅变成了萝卜菜。而那户穷人的饺子却变成了肉蛋馅的。原来,是灶王爷对财主家包饺子的态度很不满意,为了惩罚他,就把两家的饺子给暗中调了包。第二天,这事便在村里传扬开来。从此,人们再忙,年三十的饺子也要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口彩。   但是在 黑龙江 部分地区的农家,饺子却不能摆成圆圈。据说把饺子摆成圆圈,会使日子越过越死。必须横着排成行,这样方能使财源四通八达地涌来。    【煮饺子的讲究】   大年三十不仅要包饺子,也要吃饺子。 俗语 云: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说明年夜饭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这天的饺子,要在除夕的时候吃,不仅有家人团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义。除夕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至少在元明时已经形成。《明宫史》就记录过过年吃饺子的食俗。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后经传承完善,便形成了后世民间除夕吃饺子的习俗,以为辞旧更新之义。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的响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煮熟捞出后要先供诸神、列宗,然后伴着其它食品吃饺子。   年三十夜煮饺子也有讲究。烧火用的柴草,要用豆 秸秆 或芝麻秸秆,寓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 麻开花一样节节高。锅里煮饺子,不能用铁铲乱搅动,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与摆放饺子之义相同。在山东东部,煮的饺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挣了或涨了。因饺子内有菜,菜谐音财,故饺子挣了,是挣财,图个吉利,讨个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欢乐气氛。在甘肃中部一些地方,除夕夜煮饺子时,还要加入少许面条共煮,同食,美其名曰银丝缠元宝。面条要细,饺子要包成元宝形,喻意长寿发财,也是图个吉利,寄托人们的美好希望。   吃饺子时,也有俗规。第一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诸神。这上供的饺子也有讲究,河北民间有 神三鬼四 之说。就是给诸神上供3碗,每碗3个;给列祖列宗上供用4碗,每碗盛4个饺子;唯有灶王爷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饺子,碗里只盛1个,但有的人家过意不去,就随便盛几个。有的地方,饺子端到供桌之后,家里老人还要虔诚地念上一段祷告式的顺口溜,如:   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饺子要端给牲畜,以表示对牲畜的爱惜。旧时,大牲畜如牛、马等是农家的主要劳动工具,人们也希望牲畜像人一样迎来平安顺利的一年。第三碗家人才开始食用。除夕的年夜饭,本来种类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饺子必须要吃。吃时还要记清,以吃偶数为佳,不能吃单数。有的家里老人边吃边口中念念有词说:菜(财)多,菜多等古语。饭后盛饺子的盘、碗,乃至煮饺子的锅,摆放生饺子的盖帘上,都必须故意留下几个(偶数),谓之年年有余。甚至连包饺子用的菜馅、面团也要有余头。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44.htm?pf=1#9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47期读者来信:人生就像一盘饺子
songshuhui 2009-12-7 21:11
Dr.Who 发表于 2009-12-06 22:55 第四十七期问题:为啥拌饺子馅要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昔有李渔同学论证月球引力是否会导致咸鸭蛋偏心,今有儒客小子、Shadow及ee6ce三位好汉分析饺子馅怎么搅口感最好下一步是不是会有人搞出个模拟人手剁馅和馅包饺子的机器?要那样就太赞了。 不过在白日梦实现之前,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三位好汉的来信吧。 儒客小子 搅馅和面打蛋需要一个方向搅,其目的为了在食物成熟后能够成丸增加劲道和好的口感。 这样本期的Dr You的问题就有点不严谨了,一是饺子馅没有特别对馅成型的工艺需求,因为馅外面有饺子皮包裹,二是饺子还有很多是蔬菜馅的,尤其是像我不喜欢吃的芹菜馅,是很散的,任凭你怎么搅对结果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做肉丸是真的需要这样搅,而且还是很关键的步骤。所以题目应改成肉丸馅怎么搅,题目中还提到了和面,和面搅的工序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要反复挤压揉搓(请参考手工馒头的做法),这个后面一并解释。 挑刺完毕,儒客厨师开始做肉丸和馒头了。 做肉丸时一个方向搅我们厨师里的说法是上劲儿(可能有地域差别),否则下锅容易散开, 一开始想的是肉的肌肉纤维,纤维的相互拉扯作用是肉容易紧抱在一起,不过馅一般都是打成肉末状,纤维全部碎了,这个可以排除。 后面想到的是生肉里面的胶状物,做猪肉丸还要加蛋清液和水淀粉来增加胶状蛋白的量,还专门查了潮州手打牛肉丸的做法,验证了胶状物的作用,牛肉馅开始要用棒槌捣,目的也是为了让牛肉释放出更多的胶状液体出来,而牛肉丸不需要蛋清液做辅料,也是因为牛肉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比猪肉的高。有了液体蛋白均匀的参合在馅中,经过高温时蛋白质变性凝固,如同混凝土里的水泥作用,于是比较软散的的馅丸变得结实。 等等,这里怎么没体现出一个方向搅的作用?待我慢慢道来,桥梁楼房的坚固是因为有了钢筋混凝土的作用,听说桥梁里面为了增加强度还会用到比钢筋更强劲的碳纤维材料,我们馅里的钢筋就是通过搅造出来的,由于肉馅里蛋白等胶状物的黏性,一个方向的搅是这些胶状物不断拉长,由于滑也不会一直拉的很长,这些钢筋都会沿同一方向均匀分布在馅中,换了方向或者乱搅就打乱了分布,并且有很多横向的搅动打断了这些钢筋,只放了些短的钢筋头在混凝土里当然起不了作用。这样我们做成的肉丸球就有很多的钢筋经线的拉扯,有了水泥的凝固,有嚼劲的肉丸出锅了。 和的面里面也是有钢筋混凝土的(硌牙不?),面粉里面的蛋白质就是(参考面筋,才发现面筋的筋字很科学啊),面粉由于蛋白质很均匀的分布,并没有筋的产生,和做面食的面由于比较硬,就算一个方向搅也拉不出钢筋出来(和稀的浆糊状的面可以做到,情况同肉馅),而反复揉搓挤压则使有黏性的蛋白颗粒们相互拉起手来,最后揉出面筋网分布在面团里,这样有嚼劲的香喷喷手工馒头出笼了。 Shadow 小的时候家里做饺子我也曾经捣乱过,那时候也帮大人们做过馅。都是按照大人的要求按一个方向搅的。 那时候我曾经看过那些肉馅,如果大家仔细点观察就能发现,其实肉馅并不是真正的肉末和液体混合的产物,绝大部分都是短短的细丝,条状的东西和各种菜汁,肉汁混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用绞肉机绞出来的肉馅大部分都是一些丝状物。这可能跟绞肉机的结构有关。那时候我家里的绞肉机里面是螺旋状的刀片,但大部分的肉不是被切碎的,都是被挤碎的。然后就成了一大堆被弄断的肌肉纤维。 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搅拌需要向同一个方向了,这样可以使大部分的纤维方向相同,不至于乱作一团。就像用纤维搓绳子一样,虽然不至于真的拧成一股,但是这些细小的纤维朝向同一个方向的话会比乱七八糟的挤到一起更有凝聚力。 举个例子,你找一些毛线,把他们整齐的并排放好,用手压一压看看是什么感觉,再把它们随便团在一起再试试。让纤维整齐的排列好会减少中间的空隙,这样吃起来感觉口感更劲道。 至于和面,我小时候没参与过这项伟大的工作,但是个人感觉和面和搅拌方向没什么关系。和面放的那些水貌似还不足以搅拌起来。 关于打鸡蛋,这个主要看要做什么了。做鸡蛋羹的话,根据我家里的经验,需要顺时针和逆时针至少20次。这样做出来的才比较松软。并没有要求按同一个方向搅拌。我感觉这样可以让更多空气进入到液体里面,加热后才会变得松软。向同一个方向搅拌的话效果反而不好。至于要求相同一个方向搅拌的做法我自己没遇到过。Google了一下发现这些做法在搅拌前基本上都会加些调料,这样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如果你做过高中的DNA提取实验的话就知道,向同一个方向搅拌才能让大部分DNA都保存下来不至于断裂,我觉得蛋白质变性后也是这样,来保存更多的聚成条状的蛋白质。而且这样做的都是要求做出来有顺滑的口感,而不是要求口感松软。 ee6ce 首先了解一下最简单的纯肉馅的做法: 取适量肉馅,加少许葱末,姜末,取一碗水,内加适量酱油,花椒粉,五香粉,胡椒粉,大香粉,盐,少许味精,用手或筷子,顺着一个方向边加水边搅和,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且每次加水量不宜过多,否则馅子不粘,不断的加水直至馅子发粘为止,估计这一步骤得重复至少二十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过一般情况下有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的话就足够了(听说狗不理包子打馅要一个小时)最后滴少许香油再搅匀,这样,一盆香喷喷的肉馅就做好了. 搅拌肉馅时,往往是边搅拌边加一点水,由于是向一个方向搅拌,肉馅显得很吃水。搅拌,能使肉中部分细胞破裂而释放出蛋白质,游离出的肌球蛋白在搅拌力的作用下,使球形的肽链逐渐伸展并相互连接而形成网络结构,大量水分被包在网络组织中,加强了蛋白质的凝胶作用,从而促使肉馅抱团。 如果从正反两个方向来回搅拌肉馅,其网络组织很难形成,吸水量便会大为减少,肉馅数量便显得少得多了。同时,由于来回搅拌,易使刚刚形成的凝胶蛋白被破坏,肉馅粘性减弱,抱合力亦差,故吃起来缺乏嚼劲。所以,搅拌肉馅一定要往一个方向转动。 接着关于和面,如果需要面包筋道,就要朝一个方向拌,如果不需要筋道的,就不要一个方向搅拌,也是一个道理。 而关于打鸡蛋,搅拌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想着一个方向搅拌,不能改变方向。专业的说法是:用剪切力使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破坏,使它起泡,均一的方向打可以更好地使a螺旋断裂,打出来的蛋不散。
个人分类: 计算机科学|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贺岁篇】年味,我所留恋的。
eloa 2009-1-7 14:59
小如 发表于 2009-01-06 23:00 (有松鼠负责剥坚果,就有另一小撮坏分子毫不愧疚地将果仁窃取过来,捣切揉碎洒一层肉桂糖霜胡椒面啥的,誓将软化松鼠会进行到底。博一笑,新年倒计时开始!本文已刊于《成都客》2009年1月号。感谢云无心。) 精神的爆竹声渐行渐远,物质的饺子馅历久弥新对于一位正宗地道的中国人来说,二者可算是关乎农历新年的永恒话题。来吧,先在臆想中放一挂科学的爆竹,煮一锅科学的饺子,八卦一场珍藏的年味,以科学的名义。 放一挂科学的爆竹 年味越来越少啦!很多人如此感叹。什么是年味呢?这看不见摸不着形容起来才发现它有多么抽象的东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便是特指爆竹燃放后的徐徐散发的硝烟味它对人体有害,却让很多念旧的人们缅怀陶醉欲罢不能。 这股年味主要源自爆竹里的硝酸钾、硫磺和木炭三者联合,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黑火药了。作为一位早已习惯各种便捷符号的现代人,有时会揪心于古人对文明成果复杂的记录及应用方式,比如他们如何简识布满宫商角徽的乐谱并将指法换算到琴弦,又比如他们如何发现并描述记录这种而今我们记为KNO3的东西。 据说世界化学史上最早关于钾盐鉴别的记录是这样的: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这位了不起的记录者是生活在约一千五百年前南朝齐、梁时期的南京人,一位叫做陶弘景的炼丹术士,他笔下的硝石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硝酸钾,紫青烟起则是钾盐在焰色反应中特有的现象。 在一些相对温和又花哨的烟花炮或焰火中,往往还需要用到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这些粉末想象起来完全不花哨,但其中含有的特定金属元素,经过焰色反应的魔术由于金属原子结构不同,灼烧时电子跃迁释放的能量也不尽相同,于是,它们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芒就是你看到的夜空之花。 这些金属其实离我们很近,你知道在幻化成节日的礼花之前它们在哪儿?比如洋红色的火焰那是来自锶,它可能躲藏在你每天两次的牙膏里,玉绿色的则是铜,它可能荡漾在夏日的泳池里,黄色的最普通了,是钠,它遍布在家家户户厨房的盐罐里和煮妇辛勤的汗水里。 数年前,一则关于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的通知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的心。比较成文的批评主要针对它产生的各种污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空气、水还有噪声。其实,这种硝烟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诸多有味的没味的、有毒的无毒的甚至带色的没色的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些许粉尘,它们共同的名字叫做可吸入悬浮颗粒物。若春节赶上了雪天,污染物又会随着融雪进入周围的水体。 环保部门曾在春节期间对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进行过监测,发现燃放鞭炮的地区噪声高达135分贝,这比飞机起飞的声音还要多25分贝,远远超出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而一般地,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过才45分贝,也就相当于听取蛙声一片。且不提长时间、高强度噪音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吧,在并不遥远的我们尚热衷观看春晚的年代,窗外,来自别人家的鞭炮声实在让人爱恨参半。 怎么还有参半?有如此多污染我们为何还要乐颠颠地赶去受虐?那当然了。这么多年,请求解禁爆竹烟花的呼声可从未停止过。想想刚刚过去不久的搞笑诺贝尔奖之营养学奖吧。来自意大利特兰托大学的Massimiliano Zampini 和牛津大学的Charles Spence 证明,吃薯片的咔嚓声,可以让人感到口中食物比实际的更加新鲜爽脆推人及己,一年才一次的重要节日,自然也应是多一份噼啪,多一分滋味。 煮一锅科学的饺子 很多时候尤其是喜庆的场合,我们习惯为自己的失误罩上一层动人的面纱:伤口流血,叫见红,茶杯摔了,预示岁岁平安,新年的饺子煮破了,据说有的地方会要求小孩子大喊:挣了! 然而,刨除聊博一笑的安慰效应,更多时候,坦诚地说,我们还是更愿意遵从内心更重要是口腹的欲望,享用一份完整的饺子。 很多人怀念家里的饺子,连同惦记团圆的温馨。即使不能回家,呼朋唤友地围坐一圈,你浇水来我和面,你擀皮来我裹馅,每个毛孔里都浸透了暖融融的气氛,身处这样齐心协力的团队中,哪怕你只是个数饺子的,也会感觉与有荣焉。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煮出一锅好吃不破皮的科学饺子,而不是片儿汤吧。 有经验的煮妇可以报菜名一般地为你罗列一堆如何煮饺子才不破不粘锅的窍门,流传最广的是在水里加勺盐或几滴油。但在和松鼠会的几只食品学、物理学专家探讨他们谦虚地拒绝了请教这个词汇,而只肯承认共同探讨之后,我羞赧地窥见了自己多么浮躁。 于是,另一个我倏然跳离出来厉声指责自己:仅仅是煮饺子?你这急功近利的家伙!事实上,为了拥有一锅科学饺子,早在开始和面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该做好努力的准备,比如打入一个鸡蛋,可以使饺皮变得更加爽滑,不易粘连。个中奥妙在于鸡蛋中有一项可爱的成分卵磷脂。 对人体来说,足够的卵磷脂则意味着更好的免疫力和代谢活力。而作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卵磷脂被添加到生产面包或饼干的面团中,可以发挥它的乳化性质改进面团的吸水作用,使面粉、水(也许还有油)更容易混合均匀。据说,在制砖的工艺中,也会加入卵磷脂使砖面更平滑呢。扯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饺子。 有经验的美食家介绍煮饺子之道:待水沸腾后才把一定数量的饺子下到锅里,一面用勺底轻轻推动将要沉下的饺子。他们会观察到,熟饺子(或者正在熟的饺子)看起来要比生饺子大得多,而出锅一段时间后便恢复原状,这是因为饺皮里不只包有饺馅,还有空气的缘故。 一位作家前辈曾这样大致划分饺子馅的等级:历数他吃过的饺子中,最低贱的是冬日郊区小店里吃得他满头大汗的二十个韭菜饺子(外加一把蒜瓣),最尊贵的则是在某个酒楼里,一钵鸡汤里漂着数只玲珑的海鲜饺子每逢反刍似的阅读至此,我总在垂涎之余顺带恶意揣度他的势利,继而转念咏叹:空气多么无邪,无论饺馅贵贱,一律等同视之,不卑不亢地跟进,并温驯地随着水温热涨冷缩,不,热胀就足够了。受热后,空气的体积膨胀,感谢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想出的主意,我们知道,此时饺子受到水的浮力要比它本身的重力大一些,于是,饺子们得以浮在滚水表面逐浪翻飞,和锅壁与锅底接触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 至于煮妇们加油加盐的经验,一份来自物理学的解释是:盐可以改变水中的离子强度,进而影响到表面能。或者这样认为,当面、水、锅凑到一起,沾锅时,主要是面和锅在一起,而不沾则是水和锅在一起。加盐后,情况往往倾向后者,因为造成这种局面所需的表面能更低一些这就好理解了,说起来,人或事物都难免趋向于更容易的方向,正如能令旁人感觉轻松的人总是更受青睐,无论作为伴侣,还是朋友。
个人分类: 感悟|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