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成功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华大科技推出微量转录组测序技术
crossludo 2012-9-5 19:42
华大科技推出微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服务 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测序数据质量 最新发现与创新 深圳9月4日电 今天,华大基因科技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微量真核转录组测序技术服务—TruSeq微量转录组。该技术在国内首次通过TruSeq RNA试剂盒成功实现转录组的微量建库,总RNA建库起始量低至200ng,突破了微量或珍贵样品进行常规转录组建库风险高、成功率低的瓶颈,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微量转录组测序。 转录组即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功能状态下所有基因转录产物的总和,是连接基因组遗传信息与蛋白质组生物功能的纽带。转录组研究是基因功能及结构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然而,常规转录组建库对样品量的要求较高,许多达不到最低样品量要求的样品无法进行常规建库,比如来源稀少的干细胞、肿瘤等临床样本, 弥足珍贵的考古样本 以及一些RNA提取困难、容易降解的特殊样品。对于这些样品量不足的样品即使能够建库成功,也会对测序的质量有所影响,且同一个体在不同生长时期及生长环境下基因表达情况有所差异,混合样品建库又会影响分析结果。这使得RNA样品量不足成为制约转录组研究的重要瓶颈之一。 使用TruSeq微量转录组,研究人员只需从样品中提取出200ng的总RNA,便可进行建库、测序及后续信息分析。该技术不仅在建库起始量上取得突破,也极大地提高了测序数据的质量。同时,该技术还采用 磁珠纯化 的方式,大幅度缩短了建库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TruSeq RNA微量转录组的使用,可方便科研人员有效获取某一物种特定微量或珍稀样本在某一状态下几乎所有转录本序列信息,为后续的基因功能等研究奠定基础。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 中医在世界各民族医学中之地位
热度 1 yitonghui1 2012-8-3 16:55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liruqi.info)(xys2.dropin.org)◇◇   中医在世界各民族医学中之地位   作者:舒申 病痛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在漫长的年代里,为了消除或减轻病痛,人类作了无数的努力和尝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学就这样发展起来。远古时代缺乏交流,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 但也遵循着某种共同的发展轨迹。纵观世界医学之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本能医学。原始社会人有了病痛,出于本能,会尝试用各种方法解除痛苦,包括食用或外用各种植物,矿物,以及按摩、烘烤乃至简单的手术等。经过无数次盲目的尝试,终于有一天,几乎完全是偶然的机遇,发现某种方法好像有效,于是就传下来,成为某种原始的治疗方法。尽管其疗效往往是不确定的,成功率很低,但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减轻痛苦,原始人仍把它作为成功的经验传给后代。这就是民间一些单方或秘方的起源。这时候,原始人智商还很低,还没有探究因果关系的愿望和能力,从来不去解释人生病的原因,治好了,也不去问为什么会治好。一切只是出于本能,满足于经验。直到今天,这种情况在一些原始部落中还很普遍。其实,某些高等动物如大象、野马、猩猩等,也有这种减轻病痛的本能。有报道说,大象受伤后,会用鼻子沾上某种泥浆涂在伤口上。南美丛林里的鸟会利用一种森林红蚂蚁分泌的蚁酸来治疗身上的寄生虫。当然它们只是出于本能,不会去想什么致病原因和治病机理。 第二阶段是巫医。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人类在漫长的尝试中,积累起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从症状上对不同的疾病做了区分。治病的手法也日渐丰富。另一方面,人类智力得到很大发展,逐渐摆脱了蒙昧状态,进入了童年时代。人类开始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包括生病的原因,以期针对病因来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标志着理性思考的诞生。当然,限于智力和知识水平,人类还无法对疾病有真正科学的认识。人对自然的认识还只是在“万物有灵”阶段,对疾病也是用鬼神妖邪来解释,以为疾病是鬼蜮在作祟,治病就是降神驱鬼。于是各种各样的巫术就应运而生。其实,巫师在作法时也常常使用一 些原始的治疗方法,只不过是把这种方法神秘化,说成是在降神驱鬼。世界各民族都经历过巫医阶段。后来一些较先进的民族逐渐摆脱了巫医,但在穷乡僻壤,巫医并未绝迹。而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的原始部落、太平洋岛国的土人则长期停留在巫医阶段。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哲学医学”,因为在这个阶段,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人类已走出了“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开始用自然规律来解释自然。在医学实践领域,人们对人体和疾病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治病的方法进一步丰富,草药成为主要的治病药物,对草药等药物作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中国的“神农尝百草”大致就是在整理以往的草药知识。同时,世界其他民族医学也在疾病分类和草药等药物整理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在医学理论领域,人类发现用鬼神妖邪来解释疾病的幼稚和荒谬,开始尝试用自然因素、人体自身来解释病痛。比如中国先民用他们所创造的自然界的阴阳对立依存、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以及人体的五脏气血运行、冷热虚实变化等等有限的认识来解释疾病,把疾病看做是这些因素的失调失衡所致,以此来解释治疗机理,并尝试新的治疗方法。毫无疑问,从用鬼神来解释疾病到用哲学理念自然常识来解释疾病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中国医学很早完成了这一飞跃. 古希腊的医学也较早脱离了巫医。在医学理论上,古希腊人认为火、水、空气、土四种元素构成了万物,人体也是由这四种物质构成的。后来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将四元素说发展为著名的“四体液理论”,他认为,人身上有四种体液,即血液、黄胆汁、黑胆汁、粘液,这四种体液在每个人身上的比例的差异,决定了人的不同气质。它们保持协调,人体就健康,反之就要得病。希波克拉底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他的体液论在很长时期内是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希波克拉底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各个部分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他还认为人体变化同地理气候因素、特别是气候有很紧密的关系。这同中医的天人合一观颇为相似。   古印度医学也较早进入哲学医学阶段,古印度医学认为气、粘液、胆汁三种原质决定了人体的健康,这三种原质失衡就是疾病的根源。后来受了古希腊医学“四体液说”的影响,古印度医学又增加了“血液”,形成了“四原质说”。另外,古代巴比伦和亚述医学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这一地区占星术发达,因此他们用其天象知识来解释人体,认为人体的构造,符合天体的运行,是一个小宇宙。这与中国天人合一说更为相似。   所有这些理论用今天的医学知识来看当然很粗浅,但它用自然来解释自然,用人体生理来解释疾病,使医学脱离巫术鬼神,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很早就摆脱了巫医,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哲学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国医学在哲学医学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也长期停留在这个阶段止步不前。   医学的第四个发展阶段是科学医学。科学同哲学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科学的任何判断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实验成功就说明它正确,失败就说明它不正确。而哲学的命题是纯粹思辨的产物,无法通过实验来证实或证伪。比如中国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大元素,古印度人认为风、火、水、土(即所谓的“四大”)是构成万物的元素,你能用实验来证明谁对谁错吗?不能!哲学的命题只是通过单纯的逻辑推演,由每个人凭感觉认为它是否有道理。认可的人多,就被认为是“真理”。也就是说,它的评判标准是主观的。   同其他哲学定义一样,哲学医学对各种疾病的解释也是非常直观、笼统、粗浅的,十分玄妙,难以捉摸,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通过实验来证实或证伪。在中国,越早的解释被认为越正确,两三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最古老,因而被认为是最权威的经典,不容置疑。同样,古印度、古巴比伦,乃至欧洲医学也长期停留在哲学医学阶段。同中医拜倒在《黄帝内经》脚下不敢喘气一样,欧洲医学也长期拜倒在希波克拉底的脚下,体液论统治了欧洲医学界近两千年,直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才被打破。哲学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解释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猜测,一种想当然,不论它有多少合理的成分,因为无法证明,始终只是一种主 观臆测。   到了十六世纪前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医学才逐渐突破了哲学医学的藩篱。实验手段的运用和改进,第一次把医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极大地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的发展。显微镜和微生物学的诞生,生物化学的进步,进一步揭示了人体的秘密,也促进了药理学的发展。粗陋的体液理论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科学医学诞生了。同哲学医学理论不同,科学医学不迷信任何权威,一切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和实验的检验,都必须在实验室里为自己的生存辩护。   时至今日,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生命的秘密正在显现,更多的疾病得以发现,先进的诊断医疗方法层出不穷。当然,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直到现在,人体和疾病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但只要遵循这种科学精神,不迷信,不守旧,就一定能不断取得医学的进步。而在这一阶段,中医显然落后了。   可惜的是,直到现在还有人抱残守缺,把中医理论吹得神乎其神。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医把人体看做互不相干的各个器官的组合,因而“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中医则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从总体上把握治疗疾病,因而中医优于西医。其实,了解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轨迹,就不难看出这种说法的糊涂。中医的理论诚然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和疾病,但这种理论只是一种臆测,是想象的整体联系而不是实际的整体联系。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像中医理论说得那么简单。为真正了解这个系统,人类只有首先揭示它各个部分的秘密,然后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现代科学医学已经揭示了一部分联系,比如血液循环、神经反射、免疫反应等等,但还有很多未知的空白。但这些空白只能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揭示,而不能用臆测来填补。   其实,从整体上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并不是中医的专利,如前所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哲学医学,包括现代西医的老祖宗古希腊医学,都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和疾病的。但科学医学正是因为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粗陋,但又玄而又玄,无法验证的哲学臆测,才逐步抛弃了它们,用实验和实证的方法来揭示人体的秘密,打开了现代医学之门。   那么为什么中医还能存在至今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西医还有治不好的病。人总不愿意束手待毙,病痛难忍时,不管什么“医”都会相信。如果不加取缔,巫医也照样有市场。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就是这个道理。人类大概永远有治不好的病,特别是老年病,因此,中医,乃至藏医、蒙医、东医等等都永远会有市场。   当然,中医也有有价值的东西,这不是它的理论,而是它的某些确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这是几千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十分宝贵。不过这些药物和治疗方法疗效不够稳定,缺乏可重复性,针对性不明确,毒副作用也不清楚,因此需要运用现代医药学加以研究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医,中医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131 次阅读|3 个评论
辅助生育技术逐步被全社会认可
xuxiaxx 2012-7-5 14:55
从1978年诞生首名试管婴儿至今已有34年了。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说,目前全球估计共有500万名婴儿辅助生育技术来到人世。由于辅助生育技术越来越成熟,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为那些不孕不育的夫妇带来福音,已经为全社会所接受。这项技术当成推出妊娠的“保险”。 更多请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07/03/c_123362756.htm
2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文章就是干实事
guozhenru 2012-6-22 07:56
看了周家喜博友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0047do=blogid=584144 ),有一些感想。就当是端午节娱乐吧。 目前除SCI文章,我们找不到更合适的评价标准,即使有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困难,真正的发明和发现源于长期艰苦的基础研究和重复工作,而长期艰苦研究出现新发现的概率很低。怎么办呢?写文章最容易,又有奖励,而且有利于申请基金,大家选择写SCI文章,国家也认可。 在一次研究生答辩会上,一个外单位教授问我“能否帮我们做免疫电镜染色,定位研究某个分子在细胞中位置、作用和转运过程。” 我告诉他“能,但我实在不愿意为你做。”他又问“国内有没有人做?” 我告诉他没有(至少我没有看到象样的图片)。 他又问外国人做不做,我告诉他外国人做,而且很多。他失望地自言自语“中国人为什么不做。” 我告诉他:“这个方法不难,只需要严格操作,但成功率低,中国人不喜欢做耗时的、成功率低的事情。再说即使帮你作了,我们也只不过是帮你完成了一个技术环节,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如果我失败了,你能回报我吗?”他无语了。 做实事费时,成功概率;写CSI相对容易一些。 就现阶段来说,大家埋头干实事不划算,还是写文章吧;写文章就是最大的实事。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中试基地的发展建言
kejidaobao 2012-6-7 15:35
文/王帅帅 所谓中试,是指科研成果在实验室研制成功或取得初步技术鉴定后,为完善技术规范、解决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从而形成更接近于规模化生产的成熟技术产品,而进行的放大试制阶段。它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中试基地是指具有开展中试的人才、设备等条件,管理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为科研成果提供中间试验场地和条件,进行成果二次开发,并能进行一定规模试生产的科研性生产组织。中试基地主要向企业输送成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领域的中试技术成果,是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环节。数据表明,经过中试的项目,成功率能达80%—100%,未经过中试的项目,其成功率低于30%。在发达国家,科技项目的中试率高达70%,而我国中试率只有3%左右 。中试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对于降低科技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试基地有多种分类方式,且各种分类方式存在交叉情况。从行业性质和特点区分,可分为具有不同行业性质的中试基地。从资金支持渠道和依托单位区分,可分为国家级中试基地和省市级中试基地。从科技成果流动方向区分,可分为:① 接产放大型,即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成果,接产到中试基地,进行规模放大,完成工艺规范的调整与完善,以提供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工业化技术成果。② 移花接木型,即将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专利成果,经过中试基地按照我国国情进行二次开发,消化吸收,应用在我国的工业产品上。这2种类型的中试基地通常是封闭性的以自养为主或以自养支持技术辐射。③ 扩散辐射型,是指中试基地作为技术、产品和人才的辐射源,通过技术研发、试制产品和培训专业人才,不断地向国内外市场扩散产品,辐射技术 。 1 中试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经费投入不足。国际上,技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投产3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通常为1∶10∶100,我国目前仅为1∶0.7∶100 。中试基地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融资能力不强,社会扶持基金尚未形成,自身积累又杯水车薪,资金投入成为影响中试基地发展的重要问题。 2) 观念和意识未跟进。中试基地自身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 3) 社会中试资源分散,缺乏整合机制。 4) 企业参与中试的动力不足。目前的政策环境在中试过程中没有针对技术产权、成本、投资风险等方面,提供相应的鼓励配套政策,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参与中试,并承担中试风险,导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中试的动力不足。 5) 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中试处于实验室研发和产业化的中间阶段,承担着技术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市场化合作机制,因此在中试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很难就权利、责任和义务等达成共识。 6) 信用体系脆弱,缺乏信用评估体系及规范制约机制,法规和政策不完善。政府对中试基地的法制化管理程度较低,没有对中试基地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行业行为等进行有效的规范。 7) 信息平台不完善。缺乏行业性及全国性的专业技术信息网络体系,技术商品难以有效流动。 8) 中试基地建设不充分。部分中试基地的技术设备老化,缺少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能力还很弱。管理和营销水平不高。 2 中试基地的发展建言 1) 多渠道强化中试投入,建立科学的融资机制。通过吸引风险投资,增加中试基地的投入,使中试基地进入良性循环。 2) 强化中试意识,进一步明确中试基地发展方向。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联合,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中试平台。 3) 整合中试资源,建立社会性的中试风险承担机制,分散中试风险。可以考虑由政府推动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中试协作联合体,联合体成员共同承担中试风险,分享中试成果。 4) 建立市场化的中试技术服务机制。将中试服务产业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使中试成果的价值在交易中得到体现,切实保障中试基地的利益。激活中试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应用性科研经费资助由资金资助转为中试采购,中试基地由国家投资逐步转向企业投资。 5) 强化政府协调作用。政府应对中试基地给予政策扶持,确认中试基地的技术资格,确保中试过程的规范化,保证中试结果的合法性,保护中试各方的合法权益。 6) 构建技术信息网络体系和中试服务网络营销平台。 7) 中试基地要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集中资金和优势资源,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人员素质,建立高质量的中试队伍。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实验室成果来源和熟化后技术成果的转让对象。 参考文献 谢涛. 对解决科技成果中试问题的思考 . 科技成果纵横, 2004(4): 39. 李厚轩. 发挥中试基地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 科技成果纵横, 1994(6): 17-19. 郑琦. 基于资源整合的中试公共平台战略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8): 1-6.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11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
热度 6 zhaodl 2012-5-12 15:42
引用格式:卓选鹏,赵大良.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约稿实践中的4 个转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 1):137-138 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约稿实践中的4 个转变 卓选鹏;赵大良   向专家约稿是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亦是工作难点所在。对此,大多数编辑均有切身体会。如何提高向“专家约稿”的成功率和准时性,便成了编辑同仁始终在探讨的课题,也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具体的做法[1]。窃以为约稿方法的探讨固然是必要的,但约稿思路层面的分析则更加重要。笔者结合本刊“专家述评”栏目近年来的约稿实践和心得,提出了约稿思路的4 个转变。现就如何开拓视野和转变约稿思路做一简要的论述。 1 从面向“学术名家”约稿到面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转变   作为学术期刊,能够约到学术名家的稿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其不但可以装饰门面、提高期刊的行业声望,而且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文章以飨读者[2 - 3]。但是,一提到向专家约稿,编辑们的脑海中总会不约而同地浮现出几个自己所知的“名家”形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向“名家”约稿很难,主要表现为约稿的成功率低,准时性差。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 1) 名家大多年龄较大,行政及社会兼职较多,百事缠身,体力有限,面对众多期刊的约稿,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即无力、无暇写作。   ( 2) 名家声名已隆,无以复加,对一般的学术期刊,包括学报已难入其法眼,不屑写作。   ( 3) 名家学术地位虽高,但多数已脱离教学科研一线,缺乏一手的研究资料,因而无法写作。鉴于此,向名家约稿,焉有不难之理。而作为期刊,尤其是那些设有“专家述评”或“名家论坛”栏目的期刊,就不能不重新思考,调整约稿思路,保持编辑约稿的主动权[4]。   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经过几年的约稿实践和探索,我们完成了约稿思路的第1 个转变,即从向“学术名家”约稿到向“中青年专家”的转变。实践证明,这一转变是成功的,印证了我们的思考。其优势如下:   ( 1) 中青年专家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其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正处于黄金期和高峰期,论文产出率较高。   ( 2) 中青年专家声望渐起,还比较重视利用期刊的平台作用,对期刊的约稿能够积极响应,并认真完成,且文章质量亦相对较高。   通过上述的转变,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的约稿工作出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景象。 2 从面向“个人”约稿到面向“团队”的转变   自然科学研究是一项团体性工作,每一位学科带头人的身后都有一支研究团队的支持,起码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队伍,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学术力量。我们以往的“编辑个人”面向“专家个人”的约稿似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而且个人之间的约稿受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较大,如: 编辑与被约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关系好坏、兴趣志向等。这种构架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约定关系,其约定的约束力和信用度较低,随意性较大,解约率较高。而面向团队约稿使上述问题大为改观,使相互之间的个人行为变为编辑部( 期刊)与科研团队之间的团体行为,约稿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大为提高。相比较而言,“向团队约稿”具有如下优点:   ( 1) 向团队约稿增加了领衔专家稿件的稳定性和准时率,强化了约定的信誉度。   ( 2) 向团队约稿可以增强科研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激发创作热情,且团队中有专人负责与编辑部的沟通和协调,督促约稿的写作进度。   ( 3) 编辑部能够获得相对纵深研究的系列文章,形成专题报道,增强办刊的主动性,强化期刊特色[5]。   ( 4) 编辑部可以发挥期刊的信息平台作用,对该研究团队的科研情况及精神风貌做一图文并茂的展示,这也是学报作为学校科研信息窗口的基本职能之一。   基于这一思路,本刊“专家述评”栏目近几年相继刊发了马清涌教授的胰腺病研究专题、吕毅教授的肝移植专题及郑鹏生教授的干细胞专题研究,并对其研究团队做了相应的介绍,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3 从“以人约文”到“以文约人”的转变   从“以人约文”到“以文约人”的转变。这一别开生面的反向思维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拓展了拟约专家的遴选范围,又开辟了优质稿源的途径,使稿件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一转变充分发挥了作者信息资源的价值,突破了既往的“以人约文”的瓶颈。通过日常的积累,逐渐地建立作者队伍中的“专家库”。其特点是人数多、区域广、专业相对齐全。这样既扩大了约稿专家的范围,又使编辑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各院校、各学科的研究动向、专家队伍及其研究特色等,极大地开阔了编辑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眼界。具体的做法是: 定期浏览相关专业的知名期刊,及时收集作者尤其是通信作者( 因通信作者一般多为课题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 的相关信息,诸如其学术地位、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承担项目以及治学口碑等,为是否向其约稿及何时约稿提供依据。了解专家情况要做到精心准备,提高选题质量,全面评估候选作者,确定约稿对象,加强编辑与作者间的充分沟通,约到高质量的稿件[6]。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约稿的触角已大为延伸。近年来本刊“专家评述”栏目刊发的校外专家的述评文章大多来源于此。另外,我们的体会是: 校外专家的约稿成功率反而要比校内专家高,这其中牵扯的复杂的心理因素我们未做探讨,但确实收获到了一种“墙内开花墙外红”的效应。 4 从面向“校内”约稿到面向“校外”乃至“海外”的转变   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是学术交流,而作为学术期刊的学报自然不能例外。但以往的观念认为,学报是学校办的刊物,应该只为本校师生服务。这话看似没错,实则有失偏颇。这种小家子气的胸怀,既不利于学报的发展,亦有悖于学术交流的内涵。何为交流,说白了就是“迎来送往”。针对学报而言,将本校专家的科研成果展示于校外,这是交流; 反过来,将校外专家的研究论文迎之于校内,这也是交流。同为交流,何故厚此而薄彼。就现实而言,学报必定是院校办刊,其主流作者群体还是校内作者( 目前的现实是这一群体的稿件亦逐年外流) ,校外作者本来就相对较少,加紧培养尚嫌不及,为何还要挫其渠道,自毁稿源呢。何况刊发一定数量的外稿,势必赢得一定数量的校外作者和读者,他们的口碑相传及其后续研究的文献引用,对提高本刊的影响力亦大有裨益。   另外,适度地发表一些校外专家的稿件,也会产生一种“蝴蝶效应”,引起其他相关专家对本刊的关注,使之成为其今后投稿的遴选期刊之一。因此,学报应重视调动其国际编委、特邀编委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现代化网络办公资源,加强面向海外专家的约稿[7]。   本刊的“专家述评”栏目开设至今,已相继刊发了诸如李官成教授、吴映春教授、郑庆印教授、任田英教授、陈晨教授等海内外知名专家的评述文章,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本刊赢得了声望。目前,本刊的“专家述评”栏目已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我们有信心、有理由将它办得更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向专家约稿的成功与否,与约稿的思路和约稿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期刊编辑深思和探讨。只有约稿思路正确、约稿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文德. 约稿艺术纵横谈. 出版发行研究,2008,23( 1) : 35 - 37 2 卢正升. 期刊稿源因素分析与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20( 3) : 484 - 486 3 王大锐,繆昕,王孝陵. 高质量稿源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保障: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组稿实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 5) : 688 - 689 4 廖肇银. 掌握编辑约稿的主动权. 编辑学刊, 2000,16( 3) : 18 5 黄丽媛,李国玲,于文霞. 学术期刊重点号的组织实施. 编辑学报,2005,22( 4) : 364 - 366 6 曹作华,谢贞,王红丽等. 科技期刊编辑的组稿策略. 编辑学报,2006,18( 6) : 447 - 448 7 郑芹珠,任丹青,张慧. 我国科技期刊如何获取国际稿件. 编辑学报,2007,19( 2) : 119 - 121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4064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化医学的“大跃进”
热度 4 ssg334 2012-4-22 12:43
昨日经博友推荐拜读了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中的一篇通讯,三位德国的同行分析了 基础研究--转化医学--临床应用 这一过程中的失败和不兼容性。说他人数据不过关时,自己用的统计和调研也不怎么入流;但这些不会影响这篇通讯的意义。崇尚转化医学的现今科研界,如果重视了这样的问题,定然会在将来避免“镜花水月”的悲哀。 近些年来,已进入临床II期的药物,最终的成功率较前些年掉落了10%之多。按理来说,随着基础研究的日渐深入、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应用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应当是大刀阔斧的带着前期成果进军临床。然而,天不遂愿,我们走了下坡路。许多制药公司为了避免各个高校、研究所发表数据的“假阳性”,在自己的研发车间,对关键靶点的关键数据进行了重复。于是,问题来了: 这些已经见刊的数据,可重复的几率非常之小 。我想,从事基础研究的人都明白,你有多少数据是经得起千锤百炼的重复的?有多少确凿的结果,换个人做、换个模式生物、或是换个实验室,可以重复出来?更有一问,有多少功能出口上的数据,是和自己的结论相反,但却闭口不提的?用实验、检验和调查来证明自己的推论,可以发文章;意义重大者,可以发表在顶级刊物上。但是,当进入临床试验,投资过百万千万,却发现基础研究的数据不充分,于人于己都是莫大的悲哀。 出现这样“夭折”的项目,虽然与临床期的试验和药物修饰、改构的成功率有关,但跟提供“靶点”的基础研究人员更加相关。基础到临床,可能是每一个在基础医学领域奋勇拼搏的同行的梦想,随着学术发现和积累的深入,前进之势不可阻挡,终于出现了转化医学的“大跃进”时代。 通讯的作者提及,这种“不可重复性”,无差别的出现在刊登在各个等级刊物上的数据中。甚至被人奉为神明的一些顶级刊物上的结果,也没有为进入临床试验加上一些成功的砝码。制药的投资者估计会大感头痛:这年头,还有谁值得信赖?估计这样的调研不会让科研巨擘走下神坛,但通讯中的讨论却值得人深思。作者认为,导致基础研究工作不充分和数据难以重复的原因有:第一, 样本量不充分、统计分析方法不恰当 。笔者认为,科研工作者看到这一点都会深有体会,此处不多言。第二, 发文章的巨大压力和激烈的竞争 ,使得一些重要的成果没有经过更严谨的推敲和验证,就发表出去。第三, 杂志引导科研风气 。杂志社希望看到的,是一些正面的发现和创新,使得一些负面的、颠覆主流的报道难以见刊。举一个例子,媒体总是牵着记者的鼻子走,媒体在乎的是群众的响应和自己的点击率,于是喜欢收集一些八卦的、搬弄是非的、吸引眼球的消息。这造成了记者都喜欢找媒体喜爱的案子,而不是真正去深入生活。作者在最后讨论了同行互审,可谓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同行互审一直是科研界聊以骄傲的一个公平规则,但是真正的同行之间,有多少有时间去重复稿件中的实验和数据?在默认所有数据有效的情况下,审稿人只能提出额外一些建议。 而很多同行在数据不充分被大牛拒稿之后,未经修改直接改投“较低”杂志,叫人无奈 。 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进行“大跃进”,只会造成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医疗的宗旨是造福人类,不严谨的基础研究会使得一些困扰人的疾病继续猖獗。虽然现在积累和探索都有了日益精进的成果,在进行转化医学的道路上,小心谨慎,稳定推进才是权宜之计。
4324 次阅读|7 个评论
新型导丝提高内窥镜手术成功率
四面山 2012-4-16 21:56
本报讯 日前,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主任麻树人新设计的新型内窥镜导丝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导丝的问世,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导丝易断、推进能力较差、很难把握插入体位置判断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的实践中,将复杂内窥镜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新型导丝是麻树人联合日本著名内窥镜诊疗专家历时1年多时间的研究成果,采用一种具有弹性的无接续面的一体式金属线材制成,对插入内窥镜通道的推进能力、滑动性等加以改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安全性。(刘吉平 严大升 周峰) 《科学时报》 (2011-09-22 A2 综合)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9/249132.shtm?id=249132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始,还是准备
Junfa 2011-12-30 16:54
是准备好了才开始,还是开始后再准备 做一件事情, 可以先把条件准备好, 然后有条不紊开始。 也可以直接开始做, 在做这件事情的同时去准备条件。 前者成功率高,但机会易失, 后者充满激情,但风险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闲话-9:聪明度与勤奋度
热度 38 sqdai 2011-11-27 15:50
昨天,参加了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的年会。会后,与一群忘年交一起,到临近的森林公园赏菊。这是放松心情的难得机会。 我与 F 教授和 W 教授迤逦而行,来到一个小湖边,在我的提议下,我们进了湖畔的茶馆,看着阳光下的湖光水色,品着冒热气的香茗,随心所欲地聊着大天,甚是惬意。书生闲聊,三句话不离本行,话题总是随着如何做学问转。说着说着,转到新生代学人的成长,谈到如何保证做学问的时间。 F 君说,两个人在聪明度相同的情况下,就看投入时间的多少了。倘若两人的聪明度都是 90 ,而一人全力以赴做学问,一人花一半时间做管理工作,投入科研教学的时间是前者的一半,几年下来,科研成果的优劣立见。即使前者聪明度略低,投入大量时间之下也可能占得优势。前者擒来“启明星”、“曙光”、“杰青”、“长江” …… ,步步为营,逐步成长;而后者到了某个坎儿上就戛然而止了。我立即说:高见!确实如此,我见到过这样的例子。 上面提到的“启明星”、“曙光”是上海市的人才计划,年龄限制分别为 35 岁和 40 岁;后二者是众所周知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年龄限制为 45 岁。倒不是说非要拿到这些人才计划才是人材,申请这些计划的竞争实在太激烈,能否拿到还取决于别的因素,我这样讲主要为了说事儿方便。然而,号称优秀中青年学者,却多次叩“杰青”、“长江”之门而不能进入,总是 something wrong 了,常见的原因是心有旁骛了,至少在所处的行业中不是拔尖人物了。 回家后仔细想想,觉得做学问能否成功,主要看聪明度和勤奋度的大小,在聪明度大致确定的条件下,主要看勤奋度,因此,不妨建立这样的公式: 做学问成功率=勤奋度 • 聪明度 现在对勤奋度作进一步分析。我以为,勤奋度分为主观勤奋度与客观勤奋度两种。前者源自追求学问的热情和自觉性,愿意为做学问付出最大的努力(包括投入时间);后者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有的人虽然主观上想投入,但早早地当了“ × 长”之类,行政管理占据大量时间,做学问变成了“业余”,因此,勤奋度被迫降低。在我的视线里,不少原来优秀的六〇后出现这种情况,我一直为之惋惜。 也许有人会 argue ,当了“ × 长”之后,在争得科研资源方面可带来很多好处,可弥补勤奋度上的损失。这种情况我们在聊天时谈到过,有点复杂,讲不清楚。但是,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你要真正取得成就,还得遵循上述公式。老在二线转悠的人,不投入时间真正做学问的人,终究不会有出息。众人的眼睛里是揉不进砂子的。 写到这里,想到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关于个人创造能力的一个公式(见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 181 页): 创造能力=知识量 • 发散思维能力 合并上面两个公式,我们得到 取得学术成就=做学问成功率 • 创造能力 =勤奋度 • 聪明度 • 发散思维能力 • 知识量 严格说来,发散思维能力隐含在聪明度里,为了看得更加清晰,姑且就这么给出公式。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在学术上取得成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足够聪明,具备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我认为,其中勤奋度是第一要素,因为如前面的博文中所说,聪明也是可以打造的(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72021 )。 上面这些话是一时兴之所至而写,是否有道理,且听博友们评说。 写于 2011 年 11 月 27 日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10696 次阅读|59 个评论
学习漫谈(53):做学问贵在锲而不舍
热度 18 sqdai 2011-7-9 07:19
做学问的人总是希望在学术上取得成功,得不到引人注目的成就,有成绩、成果也行。成功的秘诀何在?别无他途,惟有日积月累地努力钻研。最近,从《读书》杂志看到一份资料,颇有感悟。 先复述故事: 有一位资深教授向学生们出了一个题目:有一个人想完成一项任务,预测成功的概率是 1% ,试问:尝试了 100 次之后,他的成功概率是多少?有四个答案供选择: 1. 10% ; 2. 24% ; 3. 38% ; 4. 63% 。 收了答卷之后,发现大部分人选了答案 1 ;少数人选了答案 2 ;个别人选了答案 3 ;而答案 4 则无人问津。 于是,教授公布正确答案,令所有学生大吃一惊的是:此君做此事的成功率是 63% ,这个正确答案谁也没有料想到。其实,演绎过程非常简单,不曾学过概率论的朋友都能明白。一次尝试的失败率是 99% ,那么, 2 次尝试的失败率是 99% 的平方, 100 次尝试的失败率是 99% 的 100 次方;经过简单的运算(当然用计算机来算快捷一些),结果出来了:这时的失败率是 37% !因此,成功率是 63% !诚然,前提是完成任务的大方向基本正确,你要“让水变油”,尝试次数再多也无济于事。 按此逻辑,尝试 200 次的成功率约为 86% ,尝试 400 次的成功率约为 98% !这些数据足以令人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奋斗,人们终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我在前面的博文中已多次提及科学家的勤奋和韧劲。这里不厌其烦,再举两个例子: 英国医生詹纳( E. Jenner , 1749 ~ 1823 )经过 30 年的艰苦努力,才发现了牛痘接种的原理和方法,终于使人类免受天花之苦。我的中学同学中还有因生天花病而落下的麻脸,你们的同学中还有吗? 德国细菌学家埃利希( P. Ehrlich , 1854 ~ 1915 )为了研究传染病的化学疗法,经过几百次失败,才研制成功“六〇六”(洒尔佛散),成为治疗梅毒的特效药。他的成功来自他的信念、努力和正确的设想。他的设想是:由于某些染剂能有选择地给细菌和原生动物染色,所以就有可能找到某种能单为寄生虫所吸收的物质,而且可杀死寄生虫而不损伤宿主。他对这一设想坚信不疑,力排众议,矢志不渝地做试验,终获成功。 有些朋友总认为自己做学问的天分不够,难以取得成功。这是要不得的、无所作为的想法。不要去相信什么天才,正如英国作家卡莱尔( T. Carlyle , 1795 ~ 1881 )所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也就是说,只要刻苦勤奋,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形成这一认识,比什么都重要。 青年朋友们,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吧!成绩、成果、乃至成就,在向你招手呢! 写于 2011 年 7 月 9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7353 次阅读|29 个评论
导师知名度与投稿SCI成功率
热度 31 chenbinmse 2011-6-25 09:31
每到一年一度博士或硕士毕业的时候,发表SCI的文章数一直是一个比较关心的话题,因为直接影响到毕业。刚好,我现在这个地方也在忙着送审、答辩等阶段,这里就聊一聊“导师知名度与投稿SCI成功率”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可能也是毕业了的还在从事科研的人员比较关心的方面。 下面是3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大家不妨看一看。本文所提到的2个杂志都是相关领域内的top journal,一个影响因子3点几,另一个影响因子接近2。 故事1:A君的导师在他所在的那个领域是世界知名的教授,全世界做此方向的也就那么几个课题组。他把他的文章投到了那个影响因子3点几的杂志,结果等了20多天,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稿件原原本本的退回给了A君的导师,注意不是reject,而是让其导师自己写几条评审意见,然后返回给编辑。好玩吧,这可是国际著名的杂志,原来那个编辑把稿件送审到其他几个课题组,都没有找到审稿的人,要么忙,要么其他的原因,于是索性就让作者本人来审。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意见返回没几天,文章就被接收了。 故事2:B君的导师也是世界有名的教授,而且还是杂志的其中一个编辑。由于B君的合同快要到期,手头的一篇文章想要快点投出去,但是其导师认为还需要再验证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不建议投。后来,B君自己决定把文章投到了那个3点几的杂志,当然其导师的大名也在上面。此时,B君已经离开了那个课题组,随后的审稿过程也一路顺风,文章就接收了。事情到这里可能就平淡无奇,巧就巧在B君的导师知道了文章被接收的事,马上写信给那个杂志的编辑,撤销了文章。 故事3:C君的导师是一个普通的教授。C君把一篇文章投到了那个影响因子2左右的杂志,结果没过几天就收到了编辑的据信,连送审这步都没有。后来,C君尝试把文章送到其他几个杂志,遭遇的都是同样的命运。大半年快过去了,随后C君又把没有改动的原稿投到了那个影响因子2左右的杂志,这回负责的编辑不是第一次投稿时的那个编辑。结果,送审,修改,2个月左右的时间文章就接收了。 看了3个故事,导师牛可以让稿件顺利的送审并最终接收,当然导师不同意其观点,也可以马上就让你接收的稿件付诸东流;导师不牛,通过“迂回战术”,也可以让自己的稿件接收,尽管过程很艰辛。文章可以这样,套用现在较流行的说法就是“神马都是浮云”。所以,要让自己的成果不是“浮云”,唯有:做基础研究的,确确实实的解决其领域存在的某一个问题,不要仅仅写“实验报告”;做应用研究的,确确实实的造出产品原型,进而造福社会。其实,我们雕琢几件得意的作品,我们的心里也会欣慰和坦然。
个人分类: 纸上“练”兵|22042 次阅读|66 个评论
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2011-05-21至2011-05-31
kejidaobao 2011-6-13 13:31
开发出新型纳米药物传输系统 21日,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成功将载有药物的纳米小碟封装入重组穹窿体纳米粒子,开发出一种纳米囊靶向药物传输系统。 发现或对减肥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25日,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阿里·艾尔森研究小组在雌性实验鼠的骨质疏松研究中发现,一种PTPe蛋白质在肥胖中起关键作用。其是否在人类产生同样效果尚待确认。 绘制最完整宇宙3D图 26日,英国天文学家公布了3D版宇宙图像。这份MASS红移巡天图(2MRS)广度达3.8亿光年,历时10年多测绘而成,比之前绘制的图像更接近银道面。 研制出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板 24日,芬兰一家企业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可利用3层纳米涂层高效吸收太阳能,能在300℃高温下正常工作。当前太阳能产品一般只要求耐220℃的高温。 将人类皮肤细胞直接转化为神经细胞 28日,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将人类皮肤细胞直接转化为神经细胞。研究人员将努力提高细胞直接转化的成功率,并尝试培养不使用谷氨酸盐的神经细胞。 研制出液态甲醇燃料电池 28日,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宣布,与南加州大学合作研制出一种利用液态甲醇产生电能的电池。 开发便携式手持X射线仪 25日,科学家发明一种手持式X射线仪“AnatOnMe”,包括一个投影仪、数字相机、红外相机、激光指示器。投影仪能在病人的皮肤、人体模型或墙上投影出6种预先储存在电脑中的典型损伤图像,可帮助病人参照判断自己的损伤类型和程度。 研制国内最大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 23日,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S波段10MeV-20kW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其加速管采用了聚束器与加速段阶变相速一体化的新型结构。 刷新单束激光传输数据最高速率纪录 24日,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条50km长的光纤线路中测试单束激光的数据传输速率。结果表明,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每秒26太字节,这相当于在1秒钟内传输约700张DVD光盘的数据。 材料间纳米薄层可降低界面能 30日,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材料间的纳米薄层具有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独特性质,可显著降低2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能,使它们更稳固地结合在一起。 (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新闻排行榜|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强民众的科普教育和宣传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1-6-4 11:44
癌症未能从医学上攻克之前,总有民间的“神医”说他能治愈,包治包好,于是就有患者“病急乱投医”;在强震预测未从科学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种“有才”的人总会出来表演,说我能预测云云。请问你提前且准确地预测了哪个强震?你的预测依据是什么?靠谱吗?有多大成功率? 这些简单的骗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一看就明白,但在中国偏偏就有人相信这些“江湖高人”,甚至有些人还成了他们的“忠实粉丝”,悲哀啊!其原因还是我们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未到位。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25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国家基金申请的小评委建议
热度 1 piaojian 2011-5-24 23:06
今年基金评审尽尾声了,几点感悟,或许对年轻人和同龄人有参考。 1、什么样的基金本子会被我(小评委)给双C? 方案和Idea理论上不可行。主要存在于青年基金本子中,小博士们总是看着别人碗里的饭香,文献调研又很不够,自然漏洞百出,好想法不是奇思妙想,而是还没入门的表现。评阅基金8年了,几乎每年都有1-2个类似本子。 建议,若没有充分的调研,别轻易转向一个不熟悉的方向,最好还是在自己博士论文工作基础上凝练科学问题,读完20篇以上的最近发表且高相关同行论文后再准备,成功率要大得多。 2、什么样的本子会让我在B、C之间犹豫和摇摆? 没有抓住科学目标,说了一堆自己要做的工作,内容庞杂而分散,但不知道他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尽管内容和方案基本明确而可行。重复也是有必要的,青年基金可能就网开一面。 3、什么样的本子我会给B? 本子有明确的科学问题,调研文献也很充分,方案也合理科学,申请人也有一定工作基础,但科学问题不热,解决与否跟本学科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申请人兴趣而已。 4、什么样的本子我会给A? 调研文献很充分,申请书有清晰、明确的科学问题阐述,选题对学科很有意义,是前沿和方向,研究方案合理科学,申请人有一定工作基础。
17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同行评议的专业化与国际化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4-22 09:26
看了《科技导报》2011年第8期“读者之声”栏目中的“如何获得独立审稿的机会”一文非常有感触。作为一名工作了15年的编辑,想就编辑在组织同行评议时如何做到专业化和国际化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大家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深入,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国际同行参与项目评审。并且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往往是大同行多而小同行少,因此在国家资助的各个领域内, 在评审人的选择方面必然要进行广泛的国际化运作。 1. 坚持小同行、国际化审稿。我于2002年开始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尝试国际化审稿,约请的成功率在50%左右。一开始我们也很担心自己的稿件质量不高,送出去会被歧视。虽然我们大部分稿件的英方表达非常不理想,但是评审专家更关注的是工作的新意与结果,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作者和编辑自身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国际化审稿环节让我们发现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国际审稿人有时会要求中国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二是防止国外专家剽窃研究内容。 如果论文发过去以后一个月意见不返回,我立即改送他人评审,安排稿件尽快发表。 此外,在选择国际审稿人时,我注意遵守“peer review”的原则,即在同一水平上,通常在影响因子稍微高一点的相关期刊上找审稿人,同时尽量再从《中国药理学报》的编委和作者中挑选审稿人,使得审稿意见具有可比性。 2. 建立专家回避制。《中国药理学报》的投稿须知中有这样一个条款,作者可以向编辑部推荐哪些专家适合评审或者提出哪些专家由于有利益冲突不合适评审。在具体实践中大部分作者都是推荐某位专家参与评审,只有少数作者强烈要求某位专家回避评审。 3. 建立评审意见反馈制。将编辑部对送审文章是否采用的最终意见反馈给审稿人不仅表达了我们的感谢,同时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与认可,这对促进审稿人与编辑部的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4. 建立作者申诉制。如果作者认为自己的稿件受到不公正对待,可以向编辑部申诉,要求重新审稿。 同行评议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组织同行评议时要科学地选择评议专家,仔细分析评议意见内容的有效性,慎重地对待评议人评价意见的非共识性,重视对同行评议结果的跟踪研究,保证同行评议高效、公正、有序进行。 ——《中国药理学报》编辑 朱倩蓉 (责任编辑 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78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地震预测的成功率
xupeiyang 2011-2-7 16:44
目前中国地震预测的成功率为:趋势预测,即中长期预测25%;短临预测10%,而最为重要的7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测,成功率仅5%左右。 http://focus.news.163.com/11/0207/15/6SA3D27U00011SM9.html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投资成功率”的讨论
TUGJAYZHAB 2010-7-22 20:15
六月份报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5358 关于“投资成功率”的讨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黄老师在我的博文《六个月交易记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166 后面留言:“每周交易 2-3 次,属于短线高手。做超短线的成功率与市场环境关系很大。 … ” 黄老师提出的“成功率”的评价问题,值得我们讨论: 一般来说,投资是以赢利为目的。因此投资评价体系多是把“产出”和“投入”相比。这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但同时,黄老师也已经指出,这个评价方法受市场环境影响很大,“在上涨阶段,成功率更会高一些”。也就是说,单看赚与赔,很难摆脱市场的影响。比如,“产出”比“投入”高,是赚了,但有多大成份是牛市的作用呢;若赔了,则是否有,且多大成份是熊市的作用呢? 我们的这次投资实验,以介绍模型为主、介绍新的投资方法为主。所以需要把市场的作用滤去,而是把“产出”和其它经典的“投资方法”相比较。根据我们的实验设计:与“市场平均投资(无为投资)”,与世界三个著名指数比较(三个指数DIA,SPY,QQQQ不仅是 市场指数 ,而且是资金雄厚的 投资基金 )。 这样做的好处是,投资期间遇到熊市,即使我没有赚,但是如果三个指数也都赔,而且赔得比我还多,则模型仍然算做有效。 而投资期间如果遇到牛市,即使我赚了,但是如果三个指数都赚,而且都赚得比我多,则模型仍然不能算有效。就是说,这样评价,使我们的投资实验滤掉了股市环境的作用,不用“赚”或“赔”的绝对值,而用与指数的相对值来评价模型的效果。 根据这样的评价方法,我们设计了报告表格。从表格看, 见《投资实验月报告(6)》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493 在过去六个月里, DIA , QQQQ , SPY 分别跌了 6.09% , 6.64% , 7.38% 。 其中,至少有一个指数跌得比我还多(我们跌了 7.19% )。 而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即我们所说的“无为投资”,“市场平均投资”)是 - 6.14% 。 如果考虑到交易费用,我们也可以说和“无为投资”扯平。 虽然,一般金融学界,投资理财专家都不看好“短线投资”。认为,短线投资只有靠“运气”,“特殊的软件”,“内部消息”,或“违规操作”,才有可能和大指数相匹敌。 以上四项,我们都不佔,所以, MDSM 很可能就是那还没有市场化的“特殊的软件”。 以上议论不知妥否,请广大博友批评指教。 下周报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507 年终报告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3331do=blogid=400732
个人分类: 投资10|2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手交钱,一手交毕业证——你愿意吗?
wangxh 2009-10-16 22:00
今天上课,给学生做了一个小测试,结果比较满意。 甲:做某一件事情,一天的成功率为10%; 乙:做同一件事情,十天的成功率为90%。 同学们,你们选择甲还是乙? 答案:选甲7人,约30%;其他人选乙,约70%。 如果选择结果相反,70%选择乙,将该如何呢? 几年前,做过另一个测试: 如果大学一年级入学时,在学校门口设置一案子:一手交钱,一手交毕业证,请问谁会这样做?正好一半学生举手,而且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时我差点过去! 去年某日,与七、八位学生闲坐笑谈,做过另外一个测试: 甲:用鞭子抽着你,但你可以吃最爱吃的东西,比如烤肉; 乙:没有任何限制,但你可能要吃最不爱吃的东西,比如拉面。 同学们,你选择甲还是乙?结果 无一人选择乙 。是啊,真是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人生观取决于世界观。我们学校和教师都教给学生们什么样的世界观呢!难怪有的90后女大学生奇怪: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呢?
个人分类: 教之道|358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