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小鼠搬入新的动物房
helmholtz 2009-10-17 14:40
欧洲最现代化实验动物房之一落成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2009年8月21日 在科研工作中,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许多研究而言,仅仅细胞培养皿和组织培养是不够的。在研究象感染、癌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复杂过程的时候,研究人员需要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才能搞清楚疾病的产生和开发不同的治疗方法。 2009 年 8 月 27 日 周四 11 时,不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的新实验动物房举行了落成剪彩仪式。 鉴于“感染研究”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对实验动物的需求增大,新的实验动物房于2006年年初在HZI园区破土动工。 乘着把老鼠转移进笼子、以后仅允许科研人员踏入之前,当日的10点钟是记者们参观实验房内部的最后机会。实验动物组的负责人、兽医赫尔曼.里德泽尔( Hermann Riedesel ) 博士给众人讲解了动物笼、实验室和动物饲养。 HZI自此拥有了一座可算欧洲最先进的实验动物房。这套新动物房的投资金额为2000万欧元,来自于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这项重大投资将加强HZI及其合作伙伴的科研能力,不伦瑞克地区的科研实力上了一个台阶”,HZI代理科学主任约尔根.威兰德( Jürgen Wehland)教授说。 在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科学家们研究细菌和病毒是如何引起而人体免疫系统又是如何抵御疾病的。研究人员再把这些研究结果用作新的预防和治疗感染病原体的基础。 在落成仪式上讲话的除了HIZ的代理科学主任威兰德教授之外,还有来自BMBF的娥达.开普勒( Oda Keppler )处长、下萨克森州科学与文化部的海克.格弗斯( Heiko Gevers )处长,以及不伦瑞克科学与文化委员会主席沃尔夫冈.泽尔特( Wolfgang Sehrt )。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携手锁定肌动蛋白
helmholtz 2009-10-17 13:17
布伦瑞克的 亥姆霍兹研究人员澄清了一种天然产物的作用机制 天然产物是对抗传染性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了能有选择性地使用它们,必须首先掌握它们的作用机制和构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最理想的药物。沃尔夫-迪特尔舒伯特和他在布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的分子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课题组的同事们,成功破译了已发现 15 年的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Rhizopodin 的机理。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中,研究人员展示了该天然产物是如何与细胞骨架上的一个蛋白质相结合,形成复杂的复合物,从而限制其作用。该特性表明这种化合物可能非常有助于癌症研究。研究人员还展示了该物质的分子空间构造,从而使今后在实验室合成该化合物成为可能。 细胞骨架是由许多蛋白质构成的一个网络。它有助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把遗传物质分隔到两个子细胞之中。鉴于癌症细胞的分裂异常迅速,许多药物都是试图抑制细胞骨架的这种机制,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异常增殖。细菌也使用相同的策略:为了消除受其感染的有机体的自身防御机制,它们会分泌不同的天然产物。这些产物可以防止免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的生成或者破坏已有的骨架。因此,这些天然是非常重要的开发新药的渠道。 大环内酯类天然产物 Rhizopodin 是由 HZI 的研究人员于 1993 年从粘细菌 stipitatus 中分离得到。当时 HZI 的实验即表明它有强大的克制细胞骨架的作用。人们发现 Rhizopodin 会与细胞骨架的成分,所谓的肌动蛋白分子,相结合从而抑制细胞骨架的生长。然而至于该作用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却一直不清楚。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沃尔夫-迪特尔舒伯特周围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把肌动蛋白分子与 Rhizopodin 混在一起。他们果然发现,正如所预期的两种物质形成了牢固的复合物。这个复杂物却比之前计算的结果明显大得多。该复合物的分子构造说明了一切:一个 Rhizopodin 分子同时捕获了 2 个肌动蛋白,它捆住了后者并使之失效。如果我们现在观察 Rhizopodins 的结构,看看它是如何结合肌蛋白的,一切就得到了完满的解释。沃尔夫-迪特尔舒伯特说。 Rhizopodin 和两个肌动蛋白分子所形成的复合物非常有效地阻止了细胞骨架的形成。 至于谈到 Rhizopodin 是否可以因此而当作药物而使用,现在还为时过早。但准确的作用机理以及详细的、空间构造却的确是向更好地理解和最终使用这类重要天然产物迈出了一大步。 原始文章 : Orginalartikel: Gregor Hagelueken, Simone C. Albrecht, Heinrich Steinmetz, Rolf Jansen, Dirk W. Heinz, Markus Kalesse, Wolf-Dieter Schubert: Absolute Konfiguration von Rhizopodin und Inhibierung der Aktinpolymerisation durch Dimerisierung. Angew. Chem. 2009, 121, 603 606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595-598).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3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公布便宜的乙肝疫苗生产方法
helmholtz 2009-10-17 12:34
为 帮助贫穷国家,亥姆霍兹研究人员公开了便宜制备疫苗的方法。 乙肝( HBV )传染仍是世界上的一个重大挑战:有20多亿人被感染,其中35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印度是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通过一项德国和印度的合作,布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的研究人员现已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特别便宜地大量制备乙肝疫苗。课题组把这项结果发布在免费的网上在线科学杂志《微生物细胞工厂》上。 这些信息可以免费自由获取,不受专利限制。“我们已经将这些信息发表在公开的刊物上,而且放弃了专利,这样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德方项目负责人、HZI 的 Ursula Rinas 女士说。 直至1980年代初,研究人员才从出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中分离出非传染性的病毒的空壳,并以之开发疫苗。人们很快就发现:要制备有效的疫苗,其实病毒外壳的生物构成部分足够了。于是人们就在实验室里,借助常见的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人工生产这些成分并进行大量的分离。乙型肝炎疫苗是当年世界上的第一个重组疫苗。 诸多的药品对贫穷国家的许多人来说都太贵。因为成本的原因,重组乙肝疫苗在这些穷国的应用陷入失败。另一个问题是专利,它在几十年的时间限制了药物的仿制和廉价发售。只有在专利到期之后才可以廉价仿制。 这项德国和印度的合作是要开发一个新的、可以让贫国的人也用得起乙肝疫苗。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一种其他的菌提高病毒粒子的产量,进而降低成本。他们选取了 Pichia pastoris 酵母,通过修饰其基因,使它在特定营养剂上生长并制造病毒包膜的组分。研究人员对取得的结果非常满意, Rinas 说 :“从一公升的酵母培养基里,我们大约可以提炼出300,000免疫单位的儿童用疫苗。这是这种疫苗目前所知的最高产量,要比其他已知方法的7倍多。” 今后研究人员还希望用同一个系统研制预防登革热的疫苗。 原始文章: Simple high-cell density fed-batch technique for high-level recombinant protein production with Pichia pastoris: Application to intracellular produc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handrasekhar Gurramkonda, Ahmad Adnan, Thomas Gabel, Heinrich Lunsdorf, Anton Ross, Satish Kumar Nemani, Sathyamangalam Swaminathan, Navin Khanna and Ursula Rinas. 。《微生物细胞工厂》2009年 8:13( 2009 年 2 月 10 日 )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5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