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边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违宪,呵呵(^_^)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5-2-1 17:50
违宪的帽子的确有点大,其实如果自己发发牢骚,并没有采取或者准备采取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政体系的行动,就不会有谁理会这种违宪行动。这也是民主和言论自由的边界。 只要我没有采取犯罪行动或者犯罪准备准备行动,公安局也不可能管我头脑中的犯罪构想。 但是一个强烈反对现有秩序的人的幸福感是不会有多高的。 作为教师总是像学生传递一种负面影响,这不是符合师德规范的,这将不利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张益唐,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153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4
热度 7 lvnaiji 2014-12-18 08:52
吕乃基 第四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结束语,同时也是对于所论述主题——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的进一步提升。 四、人的生成 上述种种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人的生成。 “在科学上是最初的东西,也一定是历史上最初的东西”(黑格尔)。长期以来,这句话被理解为体现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唯心主义,殊不知,若是以人为认识和实践对象,那么人的 知识(世界3)和实践活动由下而上的推移,实际上也就是主体(世界2)的生成过程。随着知识和实践活动的逐级提升,人也就渐次成长起来,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杂和联系。知识的社会建构,也就是社会的知识建构。社会正是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建构了自身 。而在经典作家看来,实践活动对人的生成的影响更大。 科技黑箱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推移,也就是相关知识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心理学,乃至经济学和社会学 的逐一黑箱化或被遮蔽,这一点对于主体意义重大。其一,使用者无需如这些科技黑箱的发明制造者那样,再一次深入全面地学习这些知识;其二,越来越多地免除让使用者去做单调重复,以及危险和不可能的工作,而是由科技黑箱在幕后代劳。 随着 科技黑箱不断提升, 低层知识逐一被遮蔽。 遮蔽的同时又是解蔽。科技黑箱越来越多地 接过机械和程序化的工作,让 更多的人在其所提供的新的平台上从事新的发现和创造。 机器人科学家“令人向往,是因为它让科学家们解放出来,以便让他们做出更为突出的高水平的创造性进展。” 不断提升的科技黑箱不但提供可能,而且对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终端设备和互联网既为广泛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平台,也要求更广泛的沟通和交流,由此方能体现其价值。解蔽,就是对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性由此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展现。 低端科技黑箱的消费者几乎唯有遵循规律,消费者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定。随着科技黑箱层次的升高,主体操作的自由度和影响越来越大,来自社会及内心的“道德律”——规范即日益显现。 “ 简言之,科技黑箱 在‘遮蔽’了普遍与必然之后,即为个性与偶然(创造)去蔽;遮蔽了数理化乃至科学技术之后,即为文化的繁荣去蔽并开启更大的空间(动漫、虚拟现实技术等);遮蔽了历史决定论之后,为目的和价值观对行为的引导去蔽。在每次去蔽之时,也对被去蔽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眼下学术界对技术的立场 从批判到恐惧 ,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这样的去蔽和解放缺乏准备而感到恐惧。网瘾便是现实,而“娱乐至死”则是警告。或许在差不多两个世纪前,歌德已经在他的《浮士德》中做出了预言。 人的成长,意味着沿量子阶梯和马斯洛需求层次对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具有科学的认识,从而将这一成长过程建立于事实和规律,也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之上。在认识的基础上把相应的实践活动托付给技术,以面对更高层次和更不确定的世界和未来,更紧密地与他人和世界相关,以人类命运的名义更频繁地做出选择,在拥有更大权力的同时也承担更大的责任。 斯诺在1959年提出“两种文化”,只是挑明了当时的既有事实,在这之前,两种文化实际上已经存在。近代科学革命兴起之时,也就是科学文化萌芽之际。放在文明史上看,近代科学革命是人类第一次科学地认识自己,因而必然从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也就是机械运动开始认识自己,启蒙运动揭示了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天赋人权,成为构建社会的出发点,两次工业革命意味将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从直接面对自然界,转为建立于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一开始是机械)的基础上,亚当斯密发出不受任何权力和意识形态干预的市场经济宣言。这就是萌芽之初的科学文化。而后,科学文化一路向上攀登。对人的认识从机器、化工厂、细胞的王国、生物到社会中的人,社会在天赋人权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重建,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也亦步亦趋,遮蔽与解蔽同步,朝着人的方向提升。近代之后的 这一发展过程本身,实际上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或人性的生成过程。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就是人的生成和成长。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至此上载完毕。感谢编辑mm的厚爱,感谢网友的关注和一路陪伴。博主不解的是,为何其中“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1 ”的点击会竟然飙升到1万多,之后又大幅回落?最后稳定在1千略多,大概反映了真实情况。博主对于这样抽象和“哲学味”的文章,在科学网上得以受到这样的礼遇颇感欣慰。 吕乃基,三个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视角看 . 哲学研究, 2008 , 5 英研制出世界首个能独立进行科研机器人科学家, 来源:国际在线 2009-04-04 03:50:53 http://192.168.0.154/article/2009/0404/article_154140.html 吕乃基,技术“遮蔽”了什么 . 哲学研究 2010 , 7 陈红兵 国外技术恐惧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1 , 04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834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3
热度 8 lvnaiji 2014-12-15 08:22
吕乃基 博主已经上传了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1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2 本文是第三部分。博主自以为有助于厘清一些疑团。 三、边界的推移:身后的与未来的 对于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还有待揭示,推移,在锋面的身后留下了什么,在锋面的前方又展示了什么。 1. 在两种文化边界推移之时,留在身后的并非是碾过或 “侵凌” 人文文化的科学文化,而是人类的全部文明。 实际上在这种“推移”的哪怕微小的一步,前行的一方也接受了所进入领地的洗礼而改变了自身,如物理学进入化学就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如“分子轨道”等。至于“科技黑箱”如电脑、互联网和数码相机等,通常被认为纯属科学文化,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见第一部分及文献6)结晶。科学知识只是制造科技黑箱的前提,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对此做了充分论证。科技黑箱为价值观所左右,在社会体制的母腹中孕育,从立项、设计、制造到商品化,每一步都经由社会的选择,是包括科技在内的整个社会造就了科技黑箱。科技黑箱本身就是两种文化的结晶。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 貌似科学文化攻城略地,实际上每一步进展都是在人文文化的关照之下,经由人文文化的选择、制约和引导,注入了人文文化的因素。 即使在使用中,科技黑箱也会越来越深地受到消费者的影响。例如, 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工程知识同样“鲜明体现了科学技术维度与人文社会维度的深度交织与融合” 。 其实,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批判,也就是在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中打下了人文文化的印记,从而引领和拉动人类文化整体的发展。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对自己曾经的历史——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批判,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那些对科学文化持偏见的人恐怕没有想到,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之中,不仅是科学文化,而且是人文文化。因而,他们的所谓批判,无疑是在动摇自己的根基——不仅来自事实和规律,而且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科技黑箱不仅是身体乃至大脑的延伸(器官说),而且是“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马克思)。这些“器官”只是以科技为基础,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人类学意义”。有必要认识自己“人类学意义”的身体而不是抛弃,引导和控制身体的成长而不是拒绝,以及在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和身体的基础之上提升自己的精神。所谓“人类学意义”,难道不正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在价值观引导下的选择,以及形形色色社会关系的博弈,在科技黑箱上的映射? 再以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批判为例。在经济学进入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时,与物理学进入其他自然科学的情况一样,必然对简单抽象的经济人假设等,也就是经济学自身的出发点和基础进行反思,经过对经济学自身的改造并接受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引导。例如认识到经济人假设的局限,从而将伦理道德纳入研究领域,后市场经济正在形成之中;认识到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市场波动受大众心理影响,经济决策不是个人独立的理性行为。个人即使仅仅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也是从试验和错误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只存在“有限理性选择”。信息经济学否认市场竞争在信息不对称下的有效性,指出政府规制和监管的重要性。非线性经济学发现规模效应导致路径依赖,先占市场而统治市场的技术标准不一定最优,垄断企业的称霸可能是逆向选择而非优胜劣汰的结果,需要反垄断法打破恶性竞争。“看不见的手”只存在于工业革命前小规模的市场经济,现代的混合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和非政府非赢利的社会经济。带有科学文化色彩的经济学在向人文文化较浓的其他学科推移的每一步,都在改造自身,接受后者的筛选、制约和引导。 扩展到真善美的视野,有一段话 可以形象地说明三者的关系。“如果给绕瞬时转轴转动的刚体再加上一个约束,让它成为做定轴转动的刚体,自由度下降一个,却成全了门、成全了辘轳,门之所以成其为门,就是因为那个定轴。”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就是单纯的力学,就是“真”,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而后半句话,将“真”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满足特定主体的目的和审美,受特定的价值取向的选择和引导,也就是善(也可能是恶),乃至美(也可能是丑)。真,既是善与美的基础,也是恶与丑的基础,由此进一步说明“真”对于善与美的非嵌入特征。 在这一关于“门”的隐喻中,自然界的“自由度”下降了,而人的自由度却增加了,这难道不是人文文化? “科学(包括技术——引者)传播在本质上是实验室的权力关系对整个社会的标准化重构,同时又是社会对科学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去标准化’重构”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重构”和改造,后半句说明了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选择、整合,以及引导。 一句话,在边界的推移之中,留在身后的,是两种文化的结合。 ( 陈楷翰 老师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849111.html 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既然在科学文化向人文文化推移的每一步,都在微观上发生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推移”,为何人文文化的学者没有觉察、体验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双方向对方“推移”的方式不一样(笔者将另文详述,此处仅简要说明)。在知识阶梯上,科学文化由下而上推移;在知识形式上,科学文化由非嵌入编码知识向特定的对象、语境和主体渗透;凭借科技黑箱,科学文化以更有效及人机界面友好为依据,向更广泛和更高层与个性化的实践领域推进。这种推移因科学文化背后科学永无止境的发展而显得浩浩荡荡,引人瞩目,似乎每日都在攻城略地,登堂入室。相比之下,人文文化的推移则在于把好每一个关口,筛选、制约、引导,这样的推移,润物细无声。用一句中国特色的话来说,就是“默默地”。 有人说,技术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扇门,我们能否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一旦进去了,那么人的命运不是受制于门的位置和形状,以及过道和房间形状的制约?貌似如此。实际情况是,最终是由人自己决定,何时、在何处、向谁开哪一扇门。如果说,科学文化为向人文文化的推移而自豪,那么人文文化完全有理由为自己对科学文化的选择而自信。 2. 面对科学文化的步步推进,人文文化原来平静的海洋中掀起轩然大波,同时在前方展示了新的世界 。 科学知识和科技黑箱越来越丰富,于是 就有对 知识的选择:说还是不说,说这件事还是那件事,由什么媒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向谁说;以及在何时何处开哪一扇门,生产何种科技黑箱,用还是不用科技黑箱,用什么和怎么用(如双刃剑)等等。操作 电脑的一大特点就是菜单,使用者时时面临选择。 简言之,面对日益丰富的科学文化,有待做出选择,选择者就是人文文化,而选择就是权力。日益丰富的科学文化实际上赋予人文文化以更大的权力。再者,随着科技黑箱的人机界面日益友好,操作愈益简单便利,如傻瓜相机之类,使用者也就越来越多。愈加方便的科技黑箱其功能却愈加强大,也就是科技双刃剑的那一刃都愈加锋利,这就赋予更多的使用者更大的责任。 问题在于,人文文化对此还没有做好准备之时突然 有了权力,不知该如何应用,也没有意识到并承担责任,奥格本的“文化滞后”说明了这一点。在此意义上,科学文化就构成对人文文化的促逼。实际上, 人文文化正是因了这样的“促逼”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到前所未知的境界,例如网络、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命运、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的地位,等等。当前关于全球化的热烈讨论也表明,在人文文化中,个人、国家和民族,以及人类,后者正在日益超越个人乃至国家,其权重越来越大,影响日渐扩大的绿色和平组织就是明证。与此同时,科学文化,特别是生态学、复杂性科学和网络,在“促逼”已有的人文文化之时,也为未来新的人文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在印度洋海啸,汶川、海地、智利和玉树地震后, 许多国家的媒体全面、深入和及时报道,要求理顺从号召救助、监督援助资金到位、统一部署救援行动、合理利用救援资源、协调沟通各种救助组织和慈善机构之间运作等一系列程序,进而有效有序的施救。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文化发挥了基础的作用。 既然自近代科学革命后科学文化兴起,就已经开始发生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为何之前没有觉察,甚至在上世纪50年代还需要斯诺以“两种文化”为科学文化张目;而仅仅半个多世纪,双方的位置似乎发生了某种互易或“倒置”?其原因就在于本文所论及的“推移”。科学文化在兴起之初,其科学内核是机械论,因而与人文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人文文化居高临下俯视、批判科学文化。曾几何时,科学文化一路高歌猛进,越来越迫近人文文化的传统高地;在“人机界面友好”的旗帜下,日益与人平起平坐。人们对技术的态度由批判转为恐惧。两种文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在相当程度上正因为此,人文文化感到前所未有的“促逼”。 由此可见,面对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人文文化应当确立充分的文化自信,不要乱了自己的方寸,而是高举双手欢迎科学文化;更应当主动前行,以保持两种文化之间“必要的张力”(库恩),从而继续引领科学文化,推进人类文化整体的发展。 3. 两种文化边界的“细碎”和模糊 两种文化的“边界”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此处要强调的是,随着边界的推移而变得更为细碎、模糊。 后现代科学 的一大特点是对复杂性的研究。被近现代科学在抽象和理性思维中所舍弃的对象独特的个性、所处的语境——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偶然性、涌现和扰动等等,在复杂性的视野下重新呈现。与近现代科学的严格边界不同,后现代科学的边界细碎、模糊。前者之所以边界清晰,在于所讨论的是对象的共性和一致的规律,在于其内容的量纲简单;后者把抽象的概念引向现实,重视个别的对象及其特殊的语境,自然边界细碎,其量纲复杂到不可胜数,自然边界模糊。 每个细节和瞬间既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又以与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并且处于演化发展和“涌现”之中;因而宽容与理解并不单纯是道义上的要求,一方面具有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宽容和理解构成了认识和实践本身。宽容、理解和协作是对默顿规范中竞争性规范的扬弃。 在对象的多种乃至无限的变化可能中,价值引导浮现;在语境的无限扩展中,主体介入。一旦科学家的探究集中到特定语境中的个案与瞬间,也就彰显了主体的独特个性,喜怒哀乐、思维定势,以及社会背景(联系SSK),等等。所有这些,难道不正是人文文化?从一滴水看太阳,每一颗尘埃都有佛。后现代科学在如此进展之时,与同样与时俱进的艺术和宗教的界限日渐模糊。实际上,后现代科学本身就是后现代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科学文化,后者无疑是人文文化,二者的借鉴和互渗(《原始思维》作者列维-布留尔的专用语),表明两种文化边界的消融,彼此的融合。 后现代科学强调选择的重要性。选择,是对默顿规范合理的怀疑性的拓展。直觉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学习处理复杂性就是学习更加直觉地生活。直觉,即在于置身于复杂系统中做出决策,使系统进化,并且与之一道进化。此处的关键词是“置身于”,主体位于系统之中而不是之外。另一个关键词是“进化”,“系统进化,并且与之一道进化”,于是价值判断必然介入其中。而决策的核心,在于当系统面临分岔点时进行选择。显然,在进入未知不确定领域之时,在更多地依赖直觉之时,后现代科学自身的不确定性也在增长。不确定期待选择,不确定呼唤创造。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19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由怀疑到选择和创造,科学进一步深入人文文化的领地。 随着由现代科学到后现代科学的转型,科学规范和科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较之近现代科学和默顿规范的严格甚至刻板,走向宽容、理解与协作,以及选择与创造,从而回应了来自人文文化的各种质疑。后现代科学的范式易于得到人文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甚至可以说,它们本身也就是人文文化的范式。 然而,两种文化边界的消融和彼此的融合并非意味着二者之间从此没有相互作用。在科学的前沿,面对越来越逼近人体的生物技术,面对日渐触摸到人的心理和人际交往的IT和会聚技术,面对数个世纪以来“受迫害和奴役的”自然界的报复,两种文化的边界依然清晰,在边界上发生的交锋正未有穷期。 转引自郭飞博士论文,论工程规则。邓波,罗丽 . 工程知识的科学技术维度与人文社会维度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 (4):35-42, 111. 葛素红, 站在末流的原野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4311 蒋劲松.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 . 科学学研究, 2007, (1): 9-13 吕乃基,论后现代科学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 7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38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2
热度 11 lvnaiji 2014-12-12 07:45
吕乃基 博主惊喜而又欣慰地看到,相对而言纯粹的学术论文,竟然在短短的一天多时间内有一万多点击。敬请关注“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1 ”的朋友以同样的热情关注全文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可能会较为抽象,或者说“哲学味”重些,不过正是这部分讨论,试图给出两种文化边界推移的知识论依据。 二、边界推移的知识论释义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有着知识论的依据。以下从两个角度论证这一点:其一,低层知识向高层渗透;其二,抽象和理想化的知识进入具体的现实和语境中。 其一,低层知识进入高层, 可以由历史和逻辑得到说明。所谓历史,即知识的历程;所谓逻辑,即知识的结构。 知识的历程极其复杂;相对而言,科学史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较为清晰,呈现出较为单一的路径,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陈方正先生在详加论证后指出 : ……现代科学在过去三百多年的发展路径,的确是以数学和物理学为先锋,然后扩展到化学,最后扩展到生物学,而且后来者踏在先行者奠定的基础上前进,而不可能另辟蹊径;至于物理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宇宙学、环境科学等更高层次领域的发展,也同样不能脱离此模式 。 就天文学一门学科的发展来看也是如此,从天体的相对位置开始,也就是“几何学天文学”,到了牛顿时代,才有了力,解释天体为什么会运动,可以称为“力学天文学”。到了19和20世纪,探讨天体的能量从何而来,也就是天体的产能机制,等等,于是有了天体物理学。 陈方正先生所揭示的科学的发展路径有着来自世界1的依据,其一是运动形式。人类目前所认识的运动形式有6种:基本物理运动、宇观和微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以及意识运动,宇观和微观物理运动的情况较为复杂,其他4种运动形式之间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科学的上述历程,大致即沿着运动形式的这一序列。其二是量纲。 几何学涉及的量纲最为简单,仅长度和弧度等,运动学加上时间t,力学再加上质量m。接着电磁学、化学,还要加电流强度和磁场强度,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等等。生物学的量纲多到数不清。于是,随着研究的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相应学科,知识体系的量纲就越来越多。与量纲有关的概念是信息量。涉及的量纲越复杂,也就是对象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科学始于几何学,然后沿量纲由简到繁逐步增加的次序发展,这一次序有着深刻的知识论依据。 在博弈论的角度看,科学从自然界中最容易博弈的对手开始,循序渐进,由重复博弈发展到演进博弈。一开始是丈量土地和杠杆,对手的“招数”最少,可重复性最高,只要寥寥数招,便可洞悉对手的伎俩,那就是欧氏几何与阿基米德力学,然后渐次推进,直至基本粒子、生命和意识,以及非线性、复杂性的领域。实证科学始于几何学和力学绝非偶然。同时代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大多主要面对的是动植物,其策略虽逊于人,也复杂到难以胜数。李约瑟曾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科学起源于中国,那么一开始就不是力学,可能是电磁学。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本文第一部分中述及,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技术由机械-热机-电机、化工技术、IT、生物技术,发展到以人脑和意识为对象的会聚技术,所遵循的也是运动形式由简单到复杂,以及量纲由简到繁的次序。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汉斯·莫拉维克“觉得机器人的发展大体上重复了生物的进化,所涌现出的一代代机器人的性能类似于不断增加的动物神经系统的复杂性。” 扩展到更大领域,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而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体上由相应于较低层次的生存需求,渐次上升到相应于较高层次的社交和自我实现。再以梁漱溟所提出大致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人的三大关系”而论,如果说科学技术(和经济学)主要处理人在生理上与物的关系,那么文化(狭义。广义的文化包含科学技术)主要涉及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原始社会,人的三大关系不分,人类的各项活动彼此不分。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以研究自然界为己任的自然科学率先从人类的各项活动中分离出来,随后是技术 。科学技术一旦独立随即便进入并改造原先的人际关系和人己关系,如泰罗制,还有工会、国会,以及人是机器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的重写和重铸一再发生,并由较为简单的生理层次渐次进入更为隐匿复杂的心理层次。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即说明了这一点。过去认为疾病是单纯躯体发生病理转变的一种表现。新医学模式理论则认为:人在社会中生存,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人的心理也会发生改变,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 由知识的结构可以加深对知识历程的认识。所谓简单、基础,有较少的量纲和信息量等,也就是知识较易从特定对象中分离出来,较易从对象所处的特定语境中分离出来,以及较易排除特定主体的影响。由此得到的知识,就是与世界1和世界2相分离的世界3,也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同样,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人的生理需求并无多大差异,易于得出普遍的知识,而心理需求就高度个性化和语境化,以及复杂多变。在医学模式的演替中,显然生物医学模式比起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简单得多。 几何学的对象最为简单,最少甚至没有量纲,因而顺理成章成为科学知识乃至人类所有知识的共同基础,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人所皆知。几何学只需加上时间、长度和质量等量纲,便成为研究机械运动的力学。阿基米德力学与欧几里德几何差不多在同时问世也非偶然。力学再加上温度等量纲便成为研究热运动的热学,加上电流强度和磁场强度等成为研究电磁运动的电磁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合起来也就是以基本物理运动为对象的经典物理学。其他所有的运动如化学运动、生命运动、意识运动,以及微观与宇观物理运动,虽然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包含了基本物理运动。因而,经典物理学也就成为自然科学中各门学科的共同基础。将经典物理学置于高速微观和巨大质量领域即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嵌入于原子和分子的框架中即为化学。经典物理学与化学,以及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等共同限定于地球的框架内即为地质学(在生命起源后还要结合生命科学)。经典物理学与化学等学科嵌入于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和个体之中,是为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同时又嵌入于更大的生态环境之中,受到后者的深刻影响。经典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嵌入于大脑的框架内就构成认知科学的基础。认知科学受到外界特别是社会更大的影响。在这样一系列的“嵌入”之时,量纲也愈见复杂。量纲越复杂的领域,知识越深地嵌入于特定的对象之中,嵌入于特定对象所在的特定的语境之中,并与特定的主体相互作用。 在上述序列中,数学、经典物理学等依次成为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的基础。前者相对于后者,正是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个体无关,与语境——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无关,以及与主体无关。非嵌入编码知识一旦嵌入于特定语境,即成为各门新的学科。数理化天地生,这一人们似乎随意说出的次序,其实有着深刻的知识论依据,位于前列的学科必然会不断进入靠后的学科。放在更大的尺度,也就是科学文化向人文文化推移的知识论依据。 其二,相对抽象和理想化的知识进入特定的现实和语境中。 列维-布留尔在研究原始思维时发现,概念彷佛是它的先行者 —— 集体表象的 “ 沉淀 ” ,差不多经常带着或多或少神秘因素的残余。要使一切通用的概念都只表现事物和现象的客观属性和关系,那是根本办不到的。实际上,只有极少数概念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科学理论中所使用的概念 。既然科学概念“做到了这一点”,因而也就成为“通用的”概念,可以渗透到所有其他领域。 前述“通用的”技术路线图,若是在特定时期,在特定主体群的相互作用下,进入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地区,也就是“非嵌入”的知识嵌入于特定对象、语境和主体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之“后”,就在于把近现代抽象和理想化的知识,把“本质”和“基础”之类,与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相结合。一句话,由抽象回到现实之中。 简言之,非嵌入编码知识正因其非嵌入而渗透到各种个别的和复杂的领域,以及与主体相干。非嵌入编码知识是人类所有知识的共同基础,所有可以交流和共享的人类知识,或多或少都包含有非嵌入编码知识。这一点实际上是交流和共享的必要——虽然不是充分——条件。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所传承和创造的大部分知识,是经由上述由简到繁的过程,以及非嵌入编码知识扩展的过程。祛除一切干系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就是抽象的“真”,而与形形色色对象、语境和主体相关的知识,便进入“善”与“美”(或“恶”与“丑”)的领域。真善美,这一看来同样是人们似乎随意说出的次序,其实也有着深刻的知识论依据。 科学文化侧重于非嵌入编码知识,人文文化则强调知识的嵌入,也就是个性、与境,以及主观性。非嵌入编码知识正因其非嵌入而易于渗入人文文化领域。由低层到高层,由非嵌入到嵌入,这就是两种文化边界推移的知识论依据。 陈方正先生在注释中承认中医学为特例,建立在大量实践经验之上,而且完全没有数学或量化推理基础,但又的确证明在某些方面是具有独特实效的。正因为没有“简单”的先导和支撑,较为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将中医学排除在科学之外。 此处指现代意义下的技术,而不是古代基于经验的技术。稍后还有经济学等。限于本文主旨,此处基本上不涉及 相关的讨论 。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 ,三联书店 2009 , 29 转引自:黄永明,太聪明的机器人,南方周末 2009-4-9 吕乃基,论非嵌入编码知识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 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商务印书馆 1981 第一版 ,2007 第 9 次印刷 446-448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234 次阅读|34 个评论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1
热度 10 lvnaiji 2014-12-9 09:34
吕乃基 一、 内容和主体在边界上的推移 科学的边界在扩展,首先是在本体论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在内容上大致朝着以下方向拓展:其一,探索更低层次和更早时期的物质,也就是沿宇宙的演化方向回溯。欧洲启动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验证标准模型和希格斯波色子的存在,就是在这一方向上的最新努力。其二,探索更高层次和更晚近出现的物质,探究各种生命形式,揭示生命的本质,进而进入大脑和意识领域。在这一方向上,人体基因组工程是一项标志性成果。其三,扩展,研究物质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研究物质处于各种语境中的状况及新质的涌现。其中,第二个方向涉及到生命和意识,直接踏入人和社会领域;第三个方向,一旦关乎语境,不可避免涉及到主体及其价值判断。于是,科学文化便在本体论上登堂入室,进入人文文化的领地。即使第一个方向,有人认为,探索宇宙的奥秘已与了解人性的秘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21世纪人类的宏大主题。 其次是方法。17到20世纪上半叶主要沿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如抽象、分析、归纳、演绎、综合、类比等。20世纪中叶后,现代科学方法,如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调论,以及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登上舞台。由于对象的复杂性、嵌入性、涌现性,以及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主体需以其全身心去把握,这一点正与诸多后现代思潮中对“body”的强调不谋而合,以及关系到直觉能力。“也许,我们对我们周围世界和我们内部世界的洞察将一起到来” 。如果说传统的科学方法主要用于较为简单的对象或认识复杂对象的初级阶段,那么兼及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复杂性科学直接探讨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进而引入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他们完全可以互易——的价值观,因而必然深入到人文文化领域。至于实验方法及其各类变种,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均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学者已经提出“实验哲学”。最新出现并随即得到更多人认同的还有基于大数据的“计算社会科学”。 科学规范和科学精神对人文文化的影响是显见的,主要发生在上述微观层面,对此已经有大量研究,此处不再赘述。 在科学渐次进入人文文化之际,技术不仅亦步亦趋,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技术由钟表、热机和电机——大致限于基本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经19和20世纪的炸药和化纤,也就是化学运动,发展到今日之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由无机界、有机界而精神,一步步踏进人文文化的领地。21世纪初露端倪的会聚技术,会聚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认知科学,全面进入人脑和意识领域。机器人沿着程序化由易到难的道路推进,渐次将人的思维机器化。有趣的是,在人类的各项活动中首先是科学被机器人所取代(虽然只是其中最简单的部分)。当有人感到人文文化受到科学文化“侵凌”之时,科学家却“引狼入室”,主动要求“被”侵凌。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的罗斯·金教授研制的机器人,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整个过程与人类科学家的典型科研方法非常接近。罗斯·金称,“它必然要出现,是因为需要它来处理21世纪科学中的挑战。” 机器人在更远的将来会从实验室技术员的身份提升到实验室领班的角色 。类似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进步和技术路线图数据库建立,产业技术路线图软件的制作在技术上也没有重大障碍,可以按照不同国别的需求在程序上实现,趋势是智能化 。虽然对此还存在争议,但这一进展本身无疑意味着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 更重要的是,较之以往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更加直接地改变了人的交往和心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高层需求,进入原有的人文文化的领地,其中以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影响尤甚。IT从深度和广度影响个人与社会,前者指对精神和心理的影响;后者为IT的“外部性”,将越来越多的人,将他们的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越来越简便的方式,“网络”在一起。 以各种方式存在的技术产品,例如仪器设备、药物、傻瓜相机、电脑等构成形形色色的“科技黑箱” 。科技黑箱,“科技”之义为包含了大量乃至艰深的科技知识;“黑箱”,意为消费者并不知晓其中的知识,如同面对黑箱,只需按规程操作便可得到预期的输出。科技黑箱使得每一个消费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以及站在当代人,站在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肩上继续前进,无需学习背后的科技原理和制作过程,因而极大地加快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推进,也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边界的推移。科技黑箱就是人类的“获得性遗传”。知识正是通过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年青的相对‘无知识’(这些知识已被集成于科技黑箱之中而为他们所共享)的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落后地区和国家的赶超提供了机会。在这样的“崛起”和“赶超”之时,科学文化也就跨越式的从深度和广度进入昔日人文文化的领地。 两种文化边界推移的另一个标志是科学文化的主体正在悄然进入人文文化的领地。 以前面提及的技术路线图为例。对技术路线图感兴趣者大部分隶属于技术和经济管理领域,个别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者自身也有技术背景。相对而言,这些人大概可以归入“科学文化”一方。他们在技术路线图方面的工作多与案例,与具体操作相结合,嵌入于中国,乃至一个省、一个行业的语境之中 。正是在具体的实践或与境之时,研究者对中国企业、行业的实际关注跃然纸上,价值观的引导显示出勃勃生机,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元气淋漓。而且,在关于技术路线图的研究中,科学文化的一方也熟稔人文文化一方的理论。有作者论述行动者网络是技术路线图的理论基础。 科学网上写博客的博主基本上都有相当的科学或技术功底,同时又大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于是博文的一个特点是从本体,从事实和规律的层面做起,将各自所熟知的科学技术原理与人生和社会结合起来,也就是在探讨科学文化之时向人文文化渗透。更令人关注的是“科学松鼠会”,写出大批有趣的科普文章并组织了很多活动,博客的人气之高到每天点击超过两万次。有人认为,科学文化必将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 总之,科技工作者向上兼容,乐意并切实走进人文文化的殿堂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似乎没有看到人文文化一方以同样的热情和势头介入科学文化的领地。或许美国的人文文化尚可一提,从《黑客帝国》、《异形》,到《后天》……,可见对科学文化及其与人文文化关系的深刻反思。中国的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和反应似乎还停留于“换笔”,以及对诡异场面的追求,或者形形色色的穿越。 上述情况在相当程度上也发生在人文文化内部,也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赘述。 转引自: 布里格斯,F D 皮纳,湍鉴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280 记者黄永明,太聪明的机器人,南方周末 2009-4-9 译者: 译生译新 : 机器人自己搞发明 http://treasure.1x1y.com.cn/useracticles/20090405/20090405095636788-7010.html 2009-04-05 孟海华博士论文: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导师:杨起全。中国科技大学 2009 。 吕乃基,论科技黑箱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12 科技日报 2008 年 12 月 3 日 http://www.jykyjdjd.cn/news/?type=detailid=475 李淼, 第三种文化 http://techlimiao.blog.163.com/blog/static/998360820091212552239/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13996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
热度 7 lvnaiji 2014-12-7 10:06
吕乃基 半个世纪来,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关系备受关注。这种关系也折射到科学网上。博主曾写过 贝勃定律的科学释义-两种文化的一个案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929 科学网上的两种文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9695 本文是对两种文化关系的一个动态考察。 摘要: 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界正在由科学文化向人文文化推移,这种推移既发生在文化的内容上,也表现在所参与的主体上。推移,具有深刻的知识论依据。随着边界的推移,在身后的不只是科学文化,而是两种文化的结合;在面前的是对原有人文文化的促逼,对新人文文化未开垦处女地的解蔽。从根本上说,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标志着人的成长。 在斯诺1959年第一次提出两种文化之时,“科学还处于被人文轻视的状况中,科学技术被认为只类似于工匠们摆弄的玩意儿。这倒很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情形——工匠阶层是根本不能与士大夫们平起平坐的。斯诺是要为科学争地位,争名份,要求让科学能够和人文平起平坐。他的这种主张,自然在随后的年代得到科学界的热烈欢迎。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有很多人已经明显感觉到,一种文化正在日益侵凌于另一种文化之上” 。所引文献中最后一句话所说的显然是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侵凌”,当前持这一观点者不在少数,因而有必要对这种情况作进一步探析。笔者将在“半个世纪”或更长时间所发生的科学文化由被轻视到反过来“侵凌”人文文化的变化,称为两种文化之间边界的推移。本来属于人文文化的领域不断被科学文化蚕食,也就是科学文化向人文文化的推移;与此同时,似乎却很少或较少发生反过来人文文化向科学文化推进的现象。 这种推移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两种文化所涉及的 对象 间边界的推移。既然述及两种文化,必然有相应于此的两类对象。相对而言,科学文化的对象主要是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关注事实、规律和物质层面;而人文文化则以人性、终极关怀为其核心,关注价值观和善恶美丑。前者正在势不可挡地进入后者的领地。其二涉及两种文化的 主体 ,科学文化的主体主要是科学家,以及广义的科技工作者;人文文化的主体主要是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广义的文艺工作者、人文学者。科学文化的主体正在渗入人文文化。 还有必要区分边界的推移和发生在边界上的相互作用。其一,“推移”过程相对宏观,沿量子阶梯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升,可以清晰辨认和感知;边界上的相互作用则发生在相对微观的层面,例如如何看待科学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一项新技术从立项到产品和商品化进而被消费的全过程如何逐一被选择。正因为边界上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众多细节上,所以一般较难觉察。其二,“推移”的主要表现形式看起来是由科学文化单方向进入人文文化,看似没有人文文化进入科学文化,至少没有以同样的方式发生。与此同时,发生在微观层面的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顾名思义,不是单向,而是双向同时进行。 本文分析边界的推移并试图揭示其来自知识论的依据。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不是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侵凌”,而是对原有人文文化的促逼,对新人文文化未开垦处女地的解蔽;推移,留在身后的并非只是科学文化,而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硕果,简言之,边界的推移是包含这两种文化在内的文化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标志着人类自身的成长。 (原文刊于 东南大学学报2014,4,16-23;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5,143-144 全文将分4次刊出,敬请期待并指正)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402 次阅读|16 个评论
组织的定义和边界(正文70个字)
Greg66 2014-9-3 08:46
组织,实际上很难定义,也很难给出严格边界。实用中可以自己规定,自己划定范围。 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定等安全管理实践中,常涉及这个事情。 有空可以百度一下
个人分类: 5|3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边界
发现美 2014-7-12 07:59
边界的界定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只有界定了边界,才能让自己收放自如,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不拘泥自己,打开新局面。我们所经历过的地域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我们经历过的人,从一些换到另一些,我们的思想从一个局面到另一个局面。从这些交换的过程中,我们观察,我们学习,我们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开创自己的行为。 每经历过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地域,都是我们所参与的一个边界,都值得思考与拓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安全学科的内涵、边界、管理性和工程性等
热度 3 Greg66 2013-12-5 11:46
关于安全学科的内涵、边界、管理性和工程性等 一、关于学科及安全学科的分类根据 GB/T 13745-1992 学科分类的依据是“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本质属性或者特征、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的研究目的与目标”。 这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派生来源的含义基本明确,但是学科的本质属性,我还真不知道指的是什么。 对安全学科来说,研究对象,明确地说是“事故”,其他说法都不那么明确,自然也就不实用;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应急的实质也是预防)”,这个也十分明确;学科的研究方法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原因是安全学科是综合学科,这在GB/T13745-1992已经指出,“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群)属于综合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如果上面说的本质属性就是学科属性的含义,那么安全学科的属性是“文理综合、学科交叉、行业横断”,是综合学科。 派生来源,可以说比较早来自矿业,可能最早人们认为安全问题只有矿业存在,所以原来安全学科是矿业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后来发现化工、交通、电力、核等行业安全安全问题也很严重,安全学科的面才扩大了。 所以全面地说,安全学科(的内容)来自于各个学科,因为它与各个学科都有交叉。怎么来的呢? 是把各个学科解决各个行业的事故预防问题的研究内容拿出来组成了安全学科,不是解决事故预防问题的部分没到安全学科里面来。 二、关于安 全学科的边界 以安全学科的研究目的(事故预防)为研究目的的研究或者学问,是安全学科,否则不是。这个边界应该是很清楚的。 有观点以为安全学科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边界,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和采矿、交通、食品、计算机、核能等很多学科都有交叉,边界不清。我也认为应该有个边界,但是这个边界,并不是用线条圈起来的以圆圈或者其他形状为界的固定范围,而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的,即上面所说的“以事故预防为目的的研究或者学问是安全学科,否则不是”,这就是边界。试想,其他学科有可用几何图形描述的边界线吗?事实上也是没有的。当然安全学科中的一些内容看起来别的学科中也有,但是那些都不是以安全为目的的,一旦加上以安全为目的,别的学科中就没有了。所以要说本质属性, “预防事故”应该就是安全学科的本质属性!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现实中,一旦出了事故,虽然也责备别人,但是人们主要责备安全科学家:“你们都研究什么了?”再说,搞安全的人,不以预防事故为目的,那以什么为研究目的呢?恐怕没人能想不出来。 三、关于安全学科的内涵 内涵这个词,百度上的解释是“ 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根据这个解释,可以说安全学科的内涵就是学科的内容,我以前解释过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即“预防事故的社会科学即管理科学手段、预防事故的自然科学即工程技术手段”,两个方面。我在百度、CNKI上搜索了很多,几乎没找到“学科内涵”的准确解释,多数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某一个学科自己的内涵,几乎没人解释“学科内涵”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什么,内容包括什么。我也不知道英文怎么说“学科内涵”。我宁愿相信没有英文词与“学科内涵”这个中文使用的词准确对应。 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将安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学科属性、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这八个问题叫做学科内涵,未见别人观点,也许这样说学科内涵还是可以的。我所说的“内涵”的内容是比较多的(8个方面),主要是说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叫做学科的基本问题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所谓“内涵实际是研究内容”,那么安全学科的内涵就是上面说的两个手段。当然,两个手段下还有更细的内容。 四、关于安全学科的管理性与工程性 关于安全学科,“比较乱、偏‘软’、谁都能搞、万金油、不是硬本事、不愿意学”等说法存在很久。其实为何在乎其“软”?安全学科是预防事故的学问,只要能预防事故的东西就是安全学科的好东西(只要把预防事故当做自己的、自己家的事就知道了),在乎“软”(即管理性)、“硬”(即技术性、工程性)还有意义吗?预防事故,“软硬”两方面的东西都需要,而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海因里希、美国杜邦、美国NSC等权威机构和安全科学家的统计数字(就不列举了),以及我们日常的切身体会,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很多时候是疏忽、习惯、知识、意识、违章等问题,不深入研究这些所谓“软”的问题,那让事故还继续出吗?一些方面轻视所谓的“软”,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而且,安全学科通过定量手段做实,其实是不软的。关键是能否“做”到深入、实在。 要通过定量手段把安全学科做实在,有效预防事故,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谁都能会的、也不是万金油,但确实是(预防事故的)“硬本事”,一些大学者一辈子研究安全,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从安全员直至做到全球安全副总裁,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从安全办事员直至做到国家级安全局长,如果没有科学在安全学科或者安全业务里面,就不需要一辈子的精力了。一项学问/科学,在不被人们深入认识之前,看起来很容易,谁都能做的。这和学日语差不多,第一眼看上去大多是汉字,不学日语也能懂日语,其实真能懂么?
个人分类: 1|443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的最西端在哪里?
热度 3 jiasf 2013-10-30 21:20
近日研究所让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开篇的地理部分,第一段就读到:“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喀拉湖东岸,经度为东经 73 ° 22 ′ 30 ″ ”。有点怀疑!抱着认真负责的精神,真去校实了一下,结果吓人一跳! 不仅这份《年鉴》稿子里这么说,网上的资料也都这么说!但实际上看一下新疆西部的地图就知道:乌恰县的区域并不是中国最西的,在乌恰县的介绍中也说了其南及西南与阿克陶县接壤,说明阿克陶县的土地有比乌恰县更靠西的!下面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地图,可以清楚看到乌恰县与阿克陶县的相对位置: 再检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边界,下图显示了中国与塔国签订边界协议前后的国界线: 图中边界西边的淡蓝色显示的湖泊就是喀拉湖。很显然,不论是以前中国主张的边界,还是达成协议后的边界,中国的边界都没有达到喀拉湖边上,而是在山上。 按此图,中国的最西端应该是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阿克陶县西北部中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边界处,经度约为东经73度35分59秒。
个人分类: 科普|6847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俄交界地震"是一个模糊概念
热度 2 huailu49 2013-4-6 09:41
忽一日,"中俄交界地震"的消息传遍网络。 据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测定,4月5日21时在中、俄交界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570千米。 窃以为,"中俄交界地震"是一个模糊概念。且不说中俄两国拥有长达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究竟在哪一段?即使在新闻报道中点明了这次震源的经度和纬度(北纬42.8度,东经131.1度),尽管十分准确,然而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也还是不清楚具体的方位。 经查,这次的震源位于我国吉林省东部的中俄边界线附近,最接近的中国城市是珲春。如果在新闻报道中加上这样一段文字,广大受众就清楚了。 举一个例子, 北京海淀区复兴路63号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准确的地址,但我相信除了内部人和邮递员以外,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如果提一下这就是中国地震局的所在,进一步说明就在北京西郊,地铁1号线万寿路站的西边,这样的表述是不是更明确了? 好容易找到一张地图,附上:
个人分类: 自我科普|349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大学有问题之学术权力边界篇
热度 9 lgmxxl 2011-11-25 09:25
在大学学术权力方面,至今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这其中最为直接或者影响深远的是学术权力的内涵及边界问题。要想界定学术权力的内涵及边界,最好的办法是从“权力”这一基础概念找到源起,然后具体分析大学学术权力的内涵、构成及边界。 对于“权力”,托夫勒认为:“权力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力量,是由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构成的。最简单地体现权力地方式就是行使暴力,这是一种低质量的权力形式,它缺少灵活性,只能用于惩罚,并且风险很大;财富则不仅可用于威胁和惩罚,还可用于奖赏,比暴力灵活得多;而高质量的权力来源于知识,它既可以用于惩罚和奖励,也可用于劝说。它既能扩充威力和财富,也能减少达到某种目的所需要的武力和财富的数量”。 在这里,托夫勒讲了一个关键的东西是权力结构来源:暴力、财富、知识。马克斯•韦伯则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并认为权力主要来源于合法性,这种合法性包括社会传统的习俗和惯例、超越凡俗的品质和能力、理性化的法律和规章。韦伯同样也研究了权力的结构来源:合法性、习俗、魅力。我们认为,权力,是对人、财、物、事、行为等的支配力量、强制力量。对人来讲,它表现为服从;对财、物来讲它表现为支配;对某一事来讲,它表现为决策,对行为来讲,它表现为强制。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去“暴力”、“袪魅”,故我们认为现代社会权力主要来源于知识、财富、法律和制度。由此作比照,大学学术权力的结构来源应该是知识。它是基于知识的占有、传播、使用等而衍生的一种权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最早提出“学术权力”概念是美国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他于1978年在《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一书中研究了学术权力的谱系、学术权力的构成。他认为从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最上层(中央政府)到最低层(大学的讲座和系),各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及人员所享有的权力就是学术权力。克拉克具体界定了十种学术权力:即个人统治(教授统治)、集团统治(教授统治)、行会权力、专业权力、魅力权威、董事权力(院校权力)、官僚权力(院校权力)、官僚权力(政府权力)、政治权力、高教系统的学术寡头权力等。从中可见,克拉克所说的“学术权力”包括了高等教育中所有的权力,既包括政府权力,也包括大学内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我国学者一般把大学权力结构划分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大部分。对学术权力,我国学者在广义、中义和狭义三个层面展开界定。广义的“学术权力”指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其主体可以是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也可以是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其运作可以是行政命令式的,也可以是民主协商式的。中义的“学术权力”指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所拥有的权力,其主体只能是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和组织。狭义的学术权力指学术人员基于专业特长和学术能力所拥有的一种权威力和影响力。 在日常语境中,学术权力主要是指中义和狭义层次的学术权力。 我认为大学中的学术权力是一种基于“知识”生产、传播、储存、应用而产生的权力和影响力。从权力主体上讲,既可以是行政人员,也可以是学术人员;既可以是行政组织,也可以是学术组织。把学术权力主体只界定为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从权力属性上讲,学术权力主要表现为学术权力行使者对学术从业人员的支配权;对学术资源的分配权;对学术事项的决策权;对学术评价的决定权等。从调整范围上讲,它包括大学的所有学术事务:课程规划与设置、学术规划、规范与评价、教师聘任、续聘、解聘与晋升、教学事务与组织、学生教育与培养、学位申请与授予等。从运行机制上讲,它主要是通过平等协商的共同体方式进行。从学术权力行使规范上讲,学术权力行使的原则与基石是学术自由、学术中立、学术自主等。 目前,我国大学在学术权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行使主体以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为主,学术人员、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的权力式微;学术权力主体没有建立回避制度、公开制度、话语权平等制度等;从权力属性上讲,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同,大学事务混同,决定主体混同,最终形成了行政主体“权力通吃”的现象;从调整范围上讲,学术事务无边界,或者说学术事务被行政事务所侵蚀;从运行机制上讲,学术事务行政化、官僚化、市场化、庸俗化。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在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之间划分出清晰的边界,并规定学术事务的议事规则。 阿尔温•托夫勒 . 权力的转移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2. 马克斯•韦伯 . 经济与社会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上卷 ).81. 寇东亮 . 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 . 新华文摘 .2007. ( 7 ): .
个人分类: 大学问题|609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陆与香港的边界——写在深圳特区30年庆典之际
lvnaiji 2010-10-15 18:25
吕乃基 写在深圳特区 30 年庆典之际,现在上载显然迟了。但博主写就确在当时,只是放在一边忘了;现在想起,再拿出来。想来作为博客,并无大碍。 博主说起,还要继续写所钟爱的底系列,但会相对宽松、自由,并尽量结合实际。因此也未必冠以一个总题目,以及连续编号,但会在关键词中都加上底。 香港回归已十年有余。 据说曾有记者问起, 50 年不变, 50 年后呢?邓小平以其睿智当即答道,那就更不会变了(大意)。 不会变,或有三种可能。其一,香港变成与大陆一样;其二,大陆变得如同香港;其三,互相变而趋同。最大可能是第三种,当然大陆和香港各自变的幅度、权重会有区别。不论那种情况,所谓不会变,在热力学上就是两个系统的区别消失,彼此间的界面消失。 看看十余年来香港与大陆界面的变化是饶有兴味的。界面,绝非仅仅是罗湖,当然,地理界面也会发生变化,如特区的某种扩大等。界面,存在于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层面,乃至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对此加以全面梳理,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理论的把握,对于博主的一己之力,显然绝无可能。仅举较近,可能也较为熟悉的两例。 其一,香港旅游界的事情。低团费之事屡有发生,与大陆的地王屡创新高相反,团费屡创新低,取旅游而代之是购物,最后是辱骂。试问:这样的低团费、购物,乃至辱骂,当香港导游接待西方旅游团(我不知西方人去香港旅游是习惯组团还是个人自主游)时,是否也会发生?也就是说,此类事情特定的发生在大陆与香港的界面上。面对原本规范、重视旅游本身质量和价值,以及知道经由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西方旅游者,香港的导游自会遵守行规,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职守。然而,面对习惯于变通,把钱放在首位,以及较少维权意识,也不知如何维权的大陆游客,香港旅游业,虽经现代法治社会的多年熏陶,不过向大陆开放十余年,个别从业人员就被拖下水。这或许是香港与大陆接轨之一例:变得与大陆一样。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已经由正规途径致歉,并将这位导游除名。看来,与大陆接轨,香港还得苦练内功, 坚守底线 。或者说,正是在与大陆的零距离接触中,香港在相反的意义上担当了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其二,大陆的一些富人或有识之士,纷纷或远渡重洋赴美,或去罗湖对面的香港生子。如果大陆上的下一代,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不再是贫二代,而都成了香二代时,边界也就随之消弭。看来,这样的暗渡陈仓,似乎是大陆与香港接轨。只是,这样的接轨,究竟是在经济、制度,还是在文化层面? 深圳特区已是 30 年华诞。当初在深圳设特区,一大理由便是毗邻香港,或许主要是基于经济的考量。国人期待,后 30 年,深圳依然领改革之先。重担在身,重任在肩,更需杀出一条血路。这次主要是政治,挑战的是这些年来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然而目标是清楚的:凭借与香港零距离的优势,寄希望于霓虹灯下的新哨兵,以磨去林林总总的特色, 接受人类共同的底线 。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599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 关于SEM的使用
热度 1 huguangwei 2010-2-1 22:10
关于CFA/SEM不收敛的问题。 【 spsscsu 2009-8-22 14:40】对可能的原因与方法做一个总结。第一,重新检查数据,确保其中没有缺失数据和空格码。如果有,不要使用默认缺失值(LISREL用 -999999)。用合适的方法比如均值来替代缺失值。第二,如果样本量过小,会导致收敛性问题。如果你的测度项总数小于20,样本量应该至少是测度项总数的两倍。如果你的测度项总数在20与35之间,样本量应该至少是测度项总数的三倍。如果你的测度项总数在34与45之间,样本量应该至少是测度项总数的四倍。如果你的测度项总数大于45,则样本量应该至少是测度项总数的五倍。这些只是一个粗略估计的最低标准。满足这些要求并不能保证一定收敛。第三,检查各列,看有没有重复。有时,在复制数据列时,一个列可能会不小心被重复,这也会导致不收敛。相似地,虽然我们要求一个构件的各测度项相关,但如果相关性过高(比如r0.95),也会导致收敛性问题。第四,检查测度项是否有很高的非常skewness。如果测度项不服从正态分布,也会导致不收敛。第五,避免因果关系构成一个环。比如A是B的自变量,B是C的自变量,C又是A的自变量。第六,尝试把每一个构件中一个测度项的载荷设为1。第七,删除载荷很低的测度项。第八,避免对两个构件的相关性进行约束。 转自: http://www.spsschina.com/archiver/tid-4583.html 当前国内期刊上SEM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辛勤工作 发表于 2009-10-27 15:48 】 我第一次在国内期刊上看到有关SEM方面的文章好象是1999年前后,十年间,SEM方法早已经充斥各级各类期刊,仿佛做实证研究不用SEM就算不得上档次,甚至有人将SEM等同于实证研究,呵呵。 SEM在国内的应用,最早应当是从教育心理学起步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候杰泰老师每年都象布道一样在国内各大学讲授SEM的应用,最早听讲的人主要还是教育学或者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2004年暑假在北师大讲授的时候,好象80%的听课者都是来自于大学里的教育学院,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以管理学院的名义来参加的,可能也就是三四所大学。 在2002-2004年前后,北师大的一些老师甚至是博士生,也逐步开始被国内各大学请去讲授,我记得北师大有一个漂亮的骆老师,当时她还是博士在读,我就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听过她的讲解,当然刚开始还是云里雾里,后来熟悉了再回头看当时的录音和录相,感觉当时的理解力真的有问题,或者说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抛开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不谈,管理领域中较早开始应用SEM方法的,清华、西交大、人大等高校算是比较靠前的一批,连续几期暑假学校无疑极大地推动了SEM方法在国内管理学界的应用。记得2002年的时候,一个博士论文用一个普通的SEM模型,就感觉很震撼,哪里会想到现在就连硕士论文里,也开始讨论中介效应、调节变量、数据分层了。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应用,SEM方法也开始由生到熟,并由熟到烂。尽管从整体来看,应用SEM的文章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可能是由于总量太多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地发现数据造假、数据错误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情况,其中不乏一流的期刊。 考虑到国内学术生态的现状,以及从推动规范的实证研究范式在国内应用的角度,我们对关于SEM应用中的种种问题需要予以谅解,当然有意的学术造假除外,抛弃学术道德的伪造数据甚至篡改结果,不但是对科学研究的不尊重,也是对调查问卷的受访者不尊重。前两天,韩国的某著名科学家被判入狱,这应当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以下,结合我的一点经验,大致讲讲国内期刊在SEM应用上的一些问题或者是不足。这其中不涉及具体的文章,也不涉及具体的杂志,当然更不可能涉及到具体的作者,大家也不要对号入座。我也尽量把自己知道的都写上,但是不保证会写完,呵呵,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人大经济论坛在国内学术圈的地位,这其中牛人很多,统计学的泰山北斗可能也随时会寄情于此,所以我的一点浅见,难免会让大家耻笑。因此特意注册了一个新ID,牛人们如果认为我错了,也可以随时指正,共同提高才是我发本贴的终极目标。 以下可能涉及的方面包括: (1)关于问卷调查的样本量,潜变量题项的数量 (2)大与小的模型与合适与否的模型 (3)统计显著的含义 (4)论文中应当给出的统计结果 (5)模型如何解释,什么算是过度解释 (6)数据的正态性是否是必要的 (7)为什么SEM有助于将问卷调查研究变成伪科学 (8)怎样判断一篇文章是否伪造了数据 (9)关于提高学术文章质量的一点想法: 由于有些资料在家里,如果引用的地方有错,我会在确认后修改 刚才有朋友在QQ上给我说:不能带坏年轻人。呵呵,所以尽管我看到了许多不好的做法,但是我想还是不要在这里把这些不好的方法公开吧。但是如果不公开呢,又确实对国内期刊上某些人的做法表示气愤,纠结中。 ============================= (一)关于问卷调查的样本量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了候杰泰的一本书,上面关于样本量有较为详细的说法,但是至于究竟多大的样本才是合适的并没有给出定论,只是列举了许多学者的观点,有说150,有说200起步的,也有说500以上,甚至是1000也不算多的。其实,侯老师没有给出定论是对的,模型不同,所需要的样本容量肯定是不同的。由于SEM脱胎于线性回归,是路径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联合体,因此我们可以从上面这些方法中寻找理论依据。 共所周知,线性回归要求:基本要求的样本容量,一般经验认为:n 3(k+1)才能满足模型估计的基本要求。 n 3(k+1)时,t分布才稳定,检验才较为有效. 其中K是检验变量的个数。由于SEM模型中,需要估计的变量的个数与潜变量(观测变量)的个数以及路径系数的多少有关,对于一个内生潜变量一个外生潜变量的全模型来说,如果每个潜变量包括三个观测变量,那么需要估计的变量个数大约是13个(6个载荷系数,6个残差,1个路径系数),这样就需要至少40个样本量。对于一个最简单的模型都是这样,就更不用说再复杂的全模型了。 因此我的观点: 1)样本容量是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来定的,原则上不能低于待估计变量的2倍,或者是观测变量的8到10倍;否则模型要么不收敛(协方差矩阵不正定),要么得出的参数不稳定(由于我们在论文中仅呈现一个模型输出结果,因此很多人对于参数不稳定没有概念)。我曾经见到过只用42个企业样本做SEM模型的文章,发表在2004年的某学报上,我很奇怪他的模型居然能收敛。 2)在人力物力可能的情况下,收集尽可能多的样本是值得的。样本容量越大,在做数据清洗和模型修正时将会有更大的余地。如果你够狠,可以收集到的样本量够多,你甚至还可以数据分组,从而发现更多的创新点。 3)很多人样本容量不够,就用当前的样本容量计算出一个协方差矩阵,然后在程序中修改样本容量,原来是100的,改成300。这种事情我听过好几次,应当还有人在继续做。其中有什么坏处,呵呵,在这里我就不讲了,反正是某个参数下降,然后在论文中没有胆量报告,或者干脆修改输出结果。 (二)观测变量的个数问题 通常认为,观测变量不宜太多,当然也不宜太少,推荐是3-5个。但是具体的原因是什么,许多书籍对此都语焉不详。 事实上,与样本容量相同,观测变量当然是越多越好,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越多,说明对潜变量的描述越全面,然而,观测变量越多,模型就越复杂,通过检验的可能性就变差,同时对样本容量的要求也越高,在客观上增加了调研的难度。 由于SEM要求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所谓多元正态分布,并不是每个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就可以了。每个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并不保证整体服从多元正态分布。但是在单个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变量越多,整体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然是观测变量越多越好。 在实践操作中,观测变量多,模型操作的余地就比较大。通常一个潜变量对应的若干观测变量在经历了信度、效度(汇聚、区分)正态性等等前测后,总会有一些观测变量会被删除,如果自己的观测变量少于3个,这种删除变量提高模型质量的做法就很难进行。 我个人认为,问卷调查时,观测变量不得少于5个,以6-8个为佳,在完成数据前测之后,至少要有5个变量。事实上,观测变量多了总比少了强,多了可以删,少了可就难办了。 当然,对于以量表形式测量的潜变量来说,即使很简单的量表,通常也有5个以上的题项。但是对于一些没有成熟量表的概念来说,创造出6-8个题来测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候,就要用到心理测量的知识和方法了,此处不予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保证题项多于3个的基础上,还要保证题项的平衡,即模型中,不同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的个数最好比较接近,如果相关太多,会影响模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有不少文章中,一个潜变量只有两个变量,甚至只有一个观测变量,这是肯定不可以的。侯杰泰的书上详细说明了对于单变量的潜变量在处理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不难看出,由于需要指定部分载荷系数,因此模型的可信度将受到影响。 题项太多了怎么办,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题项合并,这个我在后面会予以说明 我的QQ:99847730,欢迎交流,批评指正。 按: 原来以为这个系列贴会有比较多的人关注,现在看来看的人不多,回复的就更少了,呵呵,有点失望 如果有人愿意做更深次的讨论的话,可以联系我 QQ:99847730 Email: tozhouyy@126.com (三)模型的大小与合适的模型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SEM只是一个工具,应用时相关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中,还是明显能够看到为应用而应用的情况。就好象前面有一个帖子问SEM能够用于面板数据,先不说能用不能用,单就是这种思路就有问题,如果论文中应用的是面板数据,当然应当是问面板数据用什么方法来求解比较科学。为数据找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因为熟悉了一个方法,就想尽办法来应用它。 实证研究中,永远都是理论是第一位的,逻辑推理是第二位的,模型构建是第三位的,统计方法是最末位的。 用过线性回归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印象,同样的数据,如果一次列入比较多的自变量,模型通过的可能性就会比较低,如果列入的变量比较少,甚至只有单自变量,则能够通过检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SEM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我的模型(假设)通不过检验怎么办?我答:把模型做简单点。也许这是唯一简捷的方法。不可否认,一个复杂的模型确实很有震撼力,但是面对一堆较低的指标,通常也是很尴尬的事情。 然而,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大家都做简单的模型。相反,在大的模型能够通过检验的情况下,尽量还是用大的模型。大的模型包含了多的潜变量,它相当于把所有的研究变量纳入一个系统中研究,而如果拆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型,只能研究在不考虑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小的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一个假设,如果放在大模型中检验,结果显示通不过,但是放到小模型中检验,却通过了。我们该相信谁? 我的观点:如果理论支持复杂的模型,我们就应当以大模型的结果为准。而如果你想创新理论,则不妨先从小一点的模型做起,再逐步放大模型的规模。 那么,什么是合适的模型。一个合适的模型,至少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模型的建立有明确的理论支持; 2)模型中的变量应当包括该研究中大多数变量; 3)模型所涉及到的边界是清晰的(什么是模型的边界,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大家意会吧) 4)模型中的假设应当有超过一半是显著的(否则你的理论肯定是有问题,或者模型的边界不够清晰,比如你把一些关系不大的变量也纳入模型中了) 5)模型的输出结果是可解释的,即使是未通过检验的假设,也有尽可能合理的解释。 颇为遗憾的是,在许多论文中,我们只能看到作者呈现的最终结果,至于模型被检验、甚至是被修正的过程,限于篇幅或者其它众所周知的原因,都没有报告,我们无法判断模型是否是合适的,有时甚至难以判断模型是否是边界清晰的。有的作者甚至只呈现出一个输出结果,连这个输出结果是用大模型还是小模型输出的,都没有办法判断。 还有一些作者,在学位论文中,用了一个大的模型,然后把这个大模型分拆成若干个小的模型,分别发表出来,有时路径系数甚至都是相同的,呵呵 还有一些更夸张的做法:比如假设是一条一条验证的,然后自己手绘一个SEM模型图,把一条一条验证的结果同时绘在这张图上。 对于大模型与小模型的检验结果相矛盾这个问题上,我想值得统计学家来研究一下。以上我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四)统计显著的意义 统计显著,实证研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许多研究者一直努力想得到的东西。由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个好的假设,通过辛苦努力得到了足够数量的样本,然而最后检验的结果却是不显著,望着SEM图上的红色,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被人当头一棒的感觉,说日月无光、天地变色有点儿严重,但是心情低落那是肯定的。 实证研究中的显著性水平一般有三个(0.05、0.01、0.005),当然也有到0.1或者0.001的,但是最常见的也就是前两个,其中尤其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是用得最多的。在SEM的模型检验中,用得最多的是T检验,众所周知,由于T检验对于自由度来说并不太敏感,当自由度在30以上时,t的临界值(双侧)在2左右,当自由度趋向无穷时,t的临界值(双侧)在1.96,也差不多是2。因此实际上我们辛辛苦苦做调研,做统计分析,都是为的这个2。所以我的一个爱开玩笑的朋友笑称:确实我们的努力目标都是2,呵呵 不开玩笑,我们来看看统计显著的意义。由于T检验是SEM当中最重要的检验,因此我们这里只分析T值,学过统计学的同学都知道,T值是拟合参数与标准差的比值,举个例子: 某载荷系数是1.033 标准差是0.068,T值是15.307。---------我曾经看过不止一篇论文,其中标记的载荷系数、标准差与T值居然没有任何关系,呵呵---------再次提醒,我不是教大家造假,关于如何辨别伪造的数据,我后面会多少讲一些辨别的方法。 那么,如果某条路径没有通过检验,那么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或者反过来,如果一条路径通过了检验,那么是不是就值得欢呼雀跃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统计显著的定义是什么,讲到统计显著,就不得不提到假设检验,正是有了假设检验,才有了显著性。在假设检验时,我们总会设定一个零假设H0对照,在T检验中,我们通常设计的H0是:两个变量没有关系(类似的表达),然后由此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如果按照两个变量没有关系去推,会产生矛盾,由此来否定H0,于是就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反证法的思路。 如果我不是在偷换概念的话,上面的表述是不是可以简化成为:所谓显著性,是跟完全没有关系在比较,是显著的。就好象我有1000,钱虽然不多,但是如果跟路边的乞丐去比的话,我还是算一个显著的富人。 我想我是讲清楚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只是一个较低的要求,因为这里的显著,是跟完全没有关系的标准在比较。而真正意义上的显著,是要追求可解释。这才是我的观点。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路径系数为0.10,如果标准差足够小(例如为0.05),这样你的T值是2,是显著的,但是,这0.1的路径系数,是不是值得你去大书特书?是不是值得你去欢呼雀跃?你有没有能力去解释两个变量之间0.1的路径背后隐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个在相关分析中经常听到的标准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来理解我的观点。通常认为0.7以上的相关系数为强相关,0.3-0.7为中等相关,0.3以下为弱相关。事实上,对于0.3以下的相关系数,通常也能够通过检验,但是我们实在难以解释0.3以下的相关系数能有什么意义。(A与B相关系数为0.7,只代表彼此能够解释对方49%的信息,如果为0.3的相关系数,由只能解释对方9%的信息,这样的相关系数要它何用?) 现在再来回答上面问题的另一半:如果路径系数通不过检验,该怎么办?如果你的路径系数足够大,但是t值太低以至于通不过检验,那么显然,路径系数对应的标准差太大了,这时降低标准差通常可以提高t值。如何提高t值? 呵呵,标准差太大,意味着什么?显然是涉及到的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离散性大,它等价于,不同受访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异明显,它又等价于,受访者身份有可能是一个调节变量,它又等价于,你或许可以做模型分组(当然样本容量要足够大),它又造价于,你可能要有一个全新的发现。好了,一个新的创新点出台了,论文的亮点又多了一个。 以上分析,我来总结一个我的观点: 1)统计显著只是一个较低的要求,通过了应当考虑如何解释,通不过可能说明其中包含创新点; 2)无论何时,不要数据造假,因为你可能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也许这个发现将会以你的名字命名; 3)数据是死的,理论和逻辑推理才是鲜活的。 4)最后一点,我不是学统计的,上面的观点请统计大牛来进行更严密的解释。 论文中应当给出的统计结果 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我还是想要说几句。 在论文中(包括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应当报告哪些统计结果,在我能力所及的检索范围内,还没有发现较权威的说法。通常认为,科学论文(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报告的细节应当以能够复现为原则,即别人可以根据你的论文中提供的研究方法和步骤,重现你的所有研究过程对于理工科,这是完全可能的:纯净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摄氏度,水会沸腾。这个实验结果,对于任何一个实验者,无论是英俊的张三,还是丑陋的李四,无论是儒雅的杰克,还是鲁莽的约翰,只要他愿意重复这一实验,他一定会得到相同的结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学术研究的可复现性。显然,社会科学比如管理学,并不具备这种性质。 尽管实证研究范式为管理学提供了一种尽可能科学化的研究路径,让人可以窥探管理中科学的一面(艺术的一面有其他的路径来展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管理的科学的一面,仍然无法跟理工科中的科学相类比。举例来说,如果要对领导风格进行测量,也许张三进行研究时,受访者正因为领导刚刚表扬过自己,因此普遍对领导给予较高的评价,而李四想复现这一研究时,受访者可能因为领导刚刚批评过自己,从而对领导给予较低的评价。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讲,我们再现某项研究时,基本上无法找到原始的受访者,这就给再现管理研究造成了某种不便。 管理学是直接或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为人具有不可测的特征,因此(至少我认为)管理学,它是一门伪科学:不可验证的科学,不是伪科学,又能是什么?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句话实际上将艺术与科学对立起来了,艺术不是科学,上海交大的教授 江晓原 就直言不晦:艺术,从本质上讲,是反科学的。呵呵,如果可以替换的话,上面这句话或许可以表述成为管理是科学,但是本质上也是反科学的。哈哈。。。有意思 我好象扯远了。回过头来,作为一篇管理类的学术论文,尤其是以实证为主要研究范式的论文,需要提供哪些材料,以便证明自己的研究是可复现的,是正确的,或者是科学的论文,而不是一篇艺术作品?以下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通常,受篇幅限制,研究者在撰写自己的学术论文时,通常有意无意地忽略某些细节。以SEM为例,现在应用这种方法的学术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能够做到很清楚地交待所有的细节的论文,少之又少。一篇SEM的文章,到底需要交待哪些结果呢? (1)实验设计。即进行此项研究所有的背景材料、问卷设计发放回收的过程; (2)全部原始数据。没有原始数据的论文,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可信的。在使用sem方法时,有人给出了协方差(相关系数)矩阵,但是我还是认为,原始数据不是清洗后的数据,是最重要的。 (3)所有的数据清洗、筛选过程,在必要的时候,给出删除或修正某个题项的理由。 (4)模型及所有输出结果,虽然它内容很多,但是我认为给出模型所有的、而不是部分的输出结果,是很重要的。具体理由我后面会说明。 (5)即使模型被数据较好地拟合,但是还是请谨慎地进行解释。如果方便的话,不妨加上这么一句:这一结论,在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受访者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更大更广范围的适用性,本研究保持谨慎的乐观。切不可认为这一结论已经可以放之四海皆准了。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如果这样的话,一篇文章不是要有几十页了。国外的论文也没有要求交待得这么全吧?。我需要解释一下:我的意思是期刊应当建立一种机制,投稿者必须提供一项研究所有的数据及流程,这样的稿件才能被送审,而且送审时要把所有的数据及资料全部提供给审稿人。如果审稿通过,在发表时,可以只发表必要的部分,但是数据及论文相关资料必须备案待查至少五年。 在目前的体制中,审稿人只能判断论文的规范性,对于论文结论的真实性通常无法判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审稿人看不懂论文这种论文通常比较容易得到较高的评价。在实证研究范式的论文中,通常论文的规范性都很好,这样的话,论文的真实性就更为重要的。 在我看到过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实证类)中,基本没有人提供原始数据,很少有人提供数据来源,也很少有人提供数据拟合过程,即使是拟合结果,往往也是报告较好的拟合指标而省去明显不好的指标。可以说,凡是报告出来的,都是好的,而不好的,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 最后一个问题,有了原始数据,有了完整的结果,那这篇文章就一定是可信的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侯杰泰在介绍SEM方法时,曾经说过SEM方法的一个优点。他说,如果你试图通过伪造数据来达到较好的拟合结果的话,那难度好比是从天上掉下一堆砖头,而这一堆砖头恰好堆成了一堵墙。呵呵,确实,由于SEM方法的内核不为大多数人掌握,因此无法在事先有预期的情况下,通过改动数据实现自己的目标,只能有一个倾向性的措施。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原始数据也可以伪造,那么究竟我们还能够相信什么? 就在刚刚,我的一个朋友在QQ上对我说:学术研究,其实是个良心活儿。我顿悟,对啊,与其处心积虑地去伪造数据,还不如净下心来好好做好自己的研究,那样良心才会心安的。 只是,有的文章造假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595361page=1 以上作为今天在学习SEM中的一点笔记,自己仍在摸索之中,自觉很受启发,但还提不出什么想法,记录下来以备需时参考。也共同行品鉴。
个人分类: 时间漫谈|69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电磁场泛函法的简单总结和归纳
williammilo 2010-1-28 09:22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电磁场泛函法/ 1.泛函的 数学意义 是函数空间对数值空间的某种确定的 映射关系 ,泛函定义域中的每一种可取函数对应一个确定的泛函值。 2.电磁场的泛函法以泛函方程为电磁场问题 数学模型 的各种 近似解法 ,区别于以函数方程为数学模型的各种经典的 严格解法或近似解法 。 3.电磁场问题中的两类泛函── 参量值 的泛函和 误差 泛函,分别对应于两类求解方法,即 变分法 和 加权余量法 ,统称为泛函法。 4.利用 有限差分法 的概念,将加权余量法的子域未知函数表示成离散结点上未知函数取样值的 多项式插值函数 ,就发展成有限元法 。单矩法在实质上是数学边界上的 边界元法 与界内的 有限元法 (或有限差分法),以及界外的 分离变量法 三者的联合。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3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权力为何完败于行政权力
热度 1 lgmxxl 2010-1-8 15:17
在中国当下大学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学学术权力完败于行政权力,这有点让人感叹不已。为何呢?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学术权力是大学中最为显著的权力,行政权力的履行主要是为学术权力服务。在中国民国时期的大学中,大学同样最为受人尊崇的是学术权力。甚至在上世纪的80年代,行政权力的位置经常无人愿做,特别是让学术权威来做行政职务,有时就像与虎谋皮。可时过境迁,行政权力完全畅行于大学之内。大学内的行政权力,可以包办所有事务,不管是应该由行政决定的还是应该由学术决定的。 为何会这样的?我国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有几十年了,为何在大学这样一个学术机构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输掉的竞然是学术权力? 在世界的大学中,学术权力一直尊重的是学术发展的规则,采用的是学术共同体的共议模式。学术权力除了学术利益之外,没有学术权力执行人的任何个体权益。这是学术权力受人尊重、学术事业发展的前提。行政权力尊重的行政规则,一般也是为学术服务,为学校的最高利益服务。各国的大学为了维护两者的平衡,大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大学章程》,以使学术权力不会走偏。《大学章程》普遍规定了学术事务的决定程序、决定权力行使。 在中国当下的大学中,却没有大学的章程,或者说没有真正的大学章程。而中国大学的外部环境又大都是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大学当成自己的一个部门,大学把政府当成自己的顶头上司。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模式在不自觉地影响大学内部的运行模式。在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掌握着大学资源的分配、大学内行政和学术位置的安置、大学教师的聘任与评价,如此等等。可以说,在大学中行政权力的效益是即时的、当下的、决定性的。行政权力的边际成本大,影响深远。而学术权力基本上倚托行政权力来执行:如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学科发展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一般包括各类长官:校长、院长、处长,他们是委员会的主要力量,就算其中有几位民意教授,他们的声音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赖,其学术权力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失去自己的学术立场。而行政权力的占有者在行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时又往往最先考虑的是人的因素,而不是考虑的是事情的基本运行规律。学术问题行政化、学术权威官员化、学术事务利益化、行政官员权威化,就成为中国大学中最大的问题。 学术权力的张扬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要使学术权力得到张扬,得到合理行使,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保障。最为基本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应该原则规定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范围、边界,两类权力行使的程序和原则;同时大学章程也应对大学中的权力进行合理的分设、制衡和监督。而大学内各个学术性的委员会必须对其成员进行严格的限制,决不能让行政的各类长官,代替学术权力,必须由学科的带头人来行使大学的学术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走向大学之道。
个人分类: 大学边界与治理|9771 次阅读|9 个评论
系统工程学的基本范畴——环境与边界
lxj6309 2009-10-22 21:56
对于任何一个现实的系统工程中的系统,在空间上都是一个有界系统,在世界上存在着属于该系统和不属于该系统的两类组元。那些不属于该系统的组元就形成了该系统的环境。对任何系统进行研究的首要环节是确定边界,许多争论就缘于边界不清。 【定义 2.9 】 设 Ω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集合 ,对于任意A,B ∈ Ω ,不存在A B 或B A ;S 是一个系统,S=A,R ,A ∈ Ω ,R ∈ Ω , 则称集合 E S ={E i |E i ∈ Ω,E i A,E i R} 为系统S 的 环境 。 这个关于环境的定义是广义的,对于任何有界的S ,E S 是无界的和无限的。 S与E S 互为补集。实际研究中,一般忽略对所研究系统没有显著影响和作用的组元,所以所考虑的环境是有界的。实际上,在系统工程研究中,确认和研究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通常系统和环境都是一个模糊集合和不确定集合,并且划分具有相对性。 【例 2.1 】  大型水利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主体目标系统包括大坝、机房、输变电系统、蓄水控制系统及相关组织,其附属系统为地质防护系统、生态系统、景观系统等大系统,而这些附属系统的边界的确定实际上是硬性截断的,它省略了 ( 不是无意忽略了 ) 无法确切考虑的以及难以预估的那些相关影响因素。而在研究目标系统的环境系统时,其边界更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如对河流下游的生态影响,一是其下游边界是模糊的,二是影响作用的地理广度是非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至于涉及环境移民和其它社会经济问题时,其模糊性更大。 【例 2.2 】 把学校中的班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系统和对应环境系统的相对性和模糊性特点可以从下面的表中看出: 表 2-1 学校班级的本身系统与环境的切分 分类 目标系统 对应环境系统 备注 1 全体学生 班主任或辅导员、上课教师,学校、学院、其它教职工及组织,其它学生、校园、校外社会 这时班级建设的主导者应是班委会 2 全体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 上课教师、学校、学院、其它教职工及组织,其它学生、校园、校外社会 这时的主导者应是班主任 3 全体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上课教师 学校、学院其它教职工及组织,其它学生、校园、校外社会 这时的主导者应是系或院领导 在上面的叙述中,已使用“边界”概念,但严格来说并不存在实体的把系统与其环境划分开的边界,这是因为,根据定义 2.9 ,世界中的一个组元,必属于某个系统或其对应的环境。所以,所谓的 边界 只是关于某个空间系统与其对应环境分界处的一条没有宽度的几何线或没有厚度的面。从实体上说,边界是个空集。有些系统,如上面例中提到的班级系统并没有边界的概念。不过,在对一些与现实三维空间边界有关的研究中,考虑到在边界附近的组分的特殊性,常常把它们抽出来单独研究,所 以,可以把它们构成一类新的系统,称为“ 边境系统 ”,边境系统是原系统的子系统。许多国家的边境经济开放区是典型的“ 边境系统 ”例子。 作为包容世界万物的集合,它不仅包含实在的物质实体,而且包含实体之间的关系,但在这里把实体及相应关系作为 中的平列元素。
个人分类: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4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的板块及其边界
热度 1 pony1984621 2009-10-15 11:43
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为数不多的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的块体很厚,既有大陆地壳,也有大洋地壳,只有个别板块没有大陆地壳。每一个板块都 浮 在地幔的某些粘性层之上,彼此都能独立地运动,并相互挤压、摩擦。板块运动时,许多动力活动常集中在其周边。目前一般认为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作用。大陆是板块的一部分,而且同板块一齐运动,正如木头冻结在冰块中的运动一样。板块之间常以洋中脊、大陆裂谷、岛弧、海沟以及转换断层等地壳构造特征为其边界, 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分离运动、会合运动和平移运动(剪切运动)。板块运动的原因各家说法不一,目前归纳起来,大致为:1.大板块边缘的增长和板块的分离是地幔物质上升流引起的。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可能有不同的形状和形式。它可以是沿延伸很长的裂隙升降的对流,也可以是体积比较大的等轴状地幔底辟(几万和几十万平方公里),或规模较小的喷流。2.中、小板块的运动取决于大板块的运动,在大板块的移动控制下可以引起小板块的运动。由于板块是以球形壳体的形式在地球上部运动,它们的运动也会受到地球的旋转极和旋转角速度的制约。 地球的岩石圈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所分割,形成若干个不连续的板状块体。这些板状块体被称为板块。每个板块的厚度由4151 公里到641 公里不等。其范围大小也各不相同,有人按其大小划分为大、中、小板块,而有人则划分为巨板块、板块、微板块和亚板块。全球地壳最初分为欧亚、太平洋、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六大板块图)。后来美洲板块又被分成南美板块和北美板块,后又分出南太平洋、阿拉伯、加勒比海、可可斯、菲律宾等小板块二十个。以后,还可能分得更多些。小板块是位于大、中板块会合之间的板块。板块的下部,即由上地幔上部组成的那一部分,成分比较稳定,相当于橄榄岩成分,而板块的上部、即莫霍面以上的地壳,成分和厚度变化都很大,因为其中的陆壳部分和洋壳部分的成分是不相同的。板块的形态相对于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来说,是没有方向性的,因为一个板块可以既有大陆也有海洋。只有太平洋板块、纳斯卡板块和可可斯板块三者全部为大洋地壳。 会聚边界-安第斯山脉:南美洲板块与纳斯卡板块在此碰撞 转换边界-新西兰南岛的阿尔卑斯断裂: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走滑断层 会聚边界-印度板块和亚洲碰撞在喜马拉雅山 上方红点:古板块会聚边界-阿巴拉契亚山脉 中间红点:分离边界-大洋中脊 下方红点:会聚边界-加勒比火山弧,加勒比板块东缘与南美洲板块在此接触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1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边界思考
jlpemail 2008-3-28 08:04
在一个小圈子里呆久了,难免产生出去的冲动。即使是西天取经路上的唐长老,也无法完全做到心静如平湖之水。边界以外的世界是未知的,可能充满危机或者危险。但是,有突破小圈子的愿望,唐僧会忍不住在二徒弟的鼓动下,轻易地跨越大徒弟费力划出的圆形边界。这种边界的跨越,产生的是跨越者无法预料的心惊肉跳的结果。即使受到埋怨,即使自己不只一次地后悔,还是有不止二次的再次跨越边界的想法和行动。这 和钱钟书 先生从西方移植来的围城思想不完全雷同,却有相通之处,都有突围的意思。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跨越比唐僧的跨越复杂艰难了若干个数量级。不是简单的一步就可以做到的,不是轻易的行动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一经跨越,边界就消失了。 这样的边界似乎无法消失,在我们跨越的时候或者以后,新的边界其实又产生了。有时,我们没有意识到,有时意识到了,暂时却无法改变事实。事实是,旧的边界的突破,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新的边界出现了。边界不可以问题代替,因为边界的存在包含的不仅是问题,还有其他因素。 在边界处思考,思考关于边界以及不同边界内外的问题、意义、思路和方法,是有些挑战性的。有时,我会觉得不断在边界、在两个不同领域、集团、阶层等之间穿梭,虽然疲倦可是总有新鲜的感受,总有新的景象。假如有这样的条件进行穿梭,即使疲倦也值得。 在边界的 A 面思考 B 面,在 B 面回望 A 面。可以产生双重否定或者双重超越。这样的效果,自然比单纯一个角度的思考、考察更具备立体感和真实性。 当然,面临的困惑也许更多。那些被边界内外双方各自以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边界思考者也会产生疑问。那些正常的东西是否正常?那些以堂皇的面孔出现的是否与其内在本质一致?那些被双方都认为异常的现象是否合理?或者不被边界双方认可的,是否反过来说明,双方都有问题?也许,恰好是:被双重否定的、无家可归的思想、思想者,是正确的或者特异的。正因为其特异处,才遭到了双重否定。 类似于寓言中的蝙蝠,既不被非禽也不被野兽接纳,非禽非兽的思想者、行动者或者探险者或许更具备思想价值以及行动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双重否定也意味着双重肯定。蝙蝠被禽归为兽,被兽归为禽。从异己者的异己角度看待,就是自己了。这也许就是其独特价值所在? 边界处的思考可以有诸多角度,九百字的叙述,自然仅仅是个开始。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2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观测与思想的边界
jlpemail 2008-3-27 07:58
我们的观测是有边界的,这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思想也是有边界的,似乎难以接受。思想的时空局限性远远小于观测,但是仍然有边界的。即使我们观测和思考的宇宙是没有边界的,我们的思想也有无法抵达的地方,是有边界的。 我们的文字记载,我们先人的思想记录是有边界的。而且,对于先人思想的解读也是有边界的。当我们远离了甲骨文、远离了古文,甚至连某些意义丰富的繁体字都远离之后,我们对于古人、近人思想的理解和接受越来越困难。 我们的后人,也许会面临同样的困境。不久的将来,也许纸制书籍会以环保的名义日益缩减,代替它们的是电子版书籍的盛行。那个时候的学生,也许会羡慕当今的学生,可以从容地翻阅纸制教材,可以在纸制作业本上书写和修改。 我们的视野有限,无法抵达宇宙的全部空间、时间,我们无法观测整体的宇宙,即使对比较切近的现象,也可能由于受到某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而得出荒谬的结果。 假如霍金的说法是对的,亦即:科学的职责是寻求描写宇宙运动规律的理论,而思考和争论宇宙为什么如此运行却是哲学家的天职。那末,是否,这样明确的分工,就是时代的进步?或者,其实是对于科学、哲学的双重制约?它们的发展的速度不是加速了,反而降低了。 科学理论必须经受观测的考验才可以说是理论。否则就,还是假说。从假说到理论,到理论被科学界以及普通的外界人士认可,需要多么漫长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本来可以成长为理论的假说被隐没了?有多少本来可以成为哲学家、思想家的候选人被淘汰了?比如忧天的杞人本来可以成为杰出哲学家的。也许他们是正确的,可是他们没有来得及完善自己的说法,就到达了人生的边界。 科学理论是用以描写观测结果的数学模型。一个好的数学理论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在数学上是和谐而优雅的,其二,能描写现有的观测并能预言新的观测结果。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使人的观测可以抵达他所抵达的地方。对于观测结果的完美描述,还是需要具备高超的数学本领。也就是说,在科学的制高点上,必须有数学家、准数学家的出现才,可能有科学理论出现的可能。人们,即感叹观测的有界性,有迷失于浩瀚的数据海洋,对于它们的梳理和解释可以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得出的结论自然不会完全一致。这样,就似乎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优秀科学家,必须首先是数学家?霍金是数学家,在剑桥,在其他地方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思维习惯是否会受到职业数学家的视角局限? 描写现在已经很难,预言新的结果更难。 也许这正是吸引科学、哲学工作者的地方。 不过,边界的存在也许不是坏事。 不是有这样的比喻吗?人类就如同晚春出生、初秋死亡的昆虫,在它的眼中,世界永远是温暖而常青的,因为那些荒凉甚至冰凉的季节,没有观测者的存在。这样的时候,对于观测者自身也许是喜剧,对于那个显然存在的边界,也许相反,因为观测者无法观测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也许,正因为没有意识到边界的存在,或者不介意边界的存在,对于边界的跨越反而轻描淡写就实现了。跨越者还是喜欢跨越那个有形或者无形的边界。他们进行的是思想的冒险,收获的也是思想的结果。只要,有跨越边界的思想和行动,就有一个结果在恭候着了。 边界的存在,也许正是产生跨越思想的边界条件,这真是边界存在的悖谬了。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25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