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么?喝什么样的牛奶好?一天喝多少?大口大口地喝好还是小口小口地喝好?
GaoXurenKnee 2020-1-11 22:24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月11日周六。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卷有益!欢迎您来到《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第248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开心做!没有天生的专家,为了我们的患者,唯有每天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实践和提升。相信持续的力量,将每天的平凡逐渐变成不平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上图:2020年1月11日周六,膝肩髋关节关节镜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康复专家高绪仁参加2020年江苏省第三届骨质疏松学院论坛并参与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讨论。 今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高主任您好!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么?喝什么样的牛奶好?一天喝多少?大口大口地喝还是小口小口地喝?”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观点是喝牛奶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好处。 上图:2018年的营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刊登了韩国绝经后妇女采用奶制品减少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随访研究。 牛奶被世界公认为“接近完美的食品”,所含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骨骼健康意义重大。牛奶特别是强化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而喝牛奶是老年女性补钙的主要措施。 一般来说,每喝200mL牛奶就可补充240mg的钙。研究表明,与低钙摄人者(445mg/d)相比较,高钙摄人者(940mg/d)的骨密度高,髋部骨折发生率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老年女性每日钙的摄人量应为1000mg,但2002年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饮食中每日钙摄入量仅为389mg,因此,老年女性应坚持喝牛奶及其制品,并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芝麻酱、虾皮和豆腐等。 购买牛奶时,尽量选择大品牌,相对质量较有保障。 优质牛奶颜色乳白,乳香清淡,口感稀薄,闻起来香味很淡,入口后有淡淡的奶香。需警惕的是,入口前就有扑鼻的香味,入口后奶香味久久停留的牛奶,极有可能加入了牛奶香精。有些牛奶所谓的“浓”,可能是商家在牛奶中人为加入了香精、增稠剂和稳定剂等添加剂,使牛奶的味道变得十分香浓,因此不必盲目追求浓稠香滑的口感。 在选择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纯牛奶”的基础上,还要仔细看配料表。 同等价位的产品,应选择脂肪含量高的。 健康成人和儿童应选全脂牛奶,全脂牛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等,并且含有天然钙质。 高血脂和需要控制体重的人应选低脂奶,低脂奶有利于控制热量。 脱脂牛奶完全脱去了脂肪,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每天适量喝牛奶并不会长胖,但不能拿牛奶当水喝,成人每天喝300克左右,有时200克,有时400克,都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奶制品的摄入总量不能超过500克。 要注意的是,空腹饮用牛奶会导致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未经充分消化就进入肠道,造成营养流失。 对于胃部不好的人来说,可以在饭前一小时左右喝蜂蜜牛奶。饭后休息一会儿饮用牛奶,胃里有淀粉类食物,可以帮助牛奶中的蛋白质得到充分吸收。 牛奶煮沸后,所含蛋白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维生素被破坏,同时牛奶中的乳糖遇高温会焦化,影响人体吸收。 最好是采用“巴氏消毒法”,即将鲜牛奶加热至62摄氏度保持30分钟,或加热至71摄氏度保持20分钟,这样既可以把细菌杀死,又不会影响吸收。 生活中,不提倡喝冷牛奶,冷牛奶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建议稍微加热一下再喝。微波炉加热比较方便,但需注意不能用塑料袋直接加热,要使用玻璃容器加热。 一些人喝牛奶后会感到腹痛、腹胀,或出现腹泻等症状,可能会出现乳糖不耐症。这类人可以选择不喝牛奶,或者尝试调整好每次喝奶量,即每瓶牛奶分成2次或3次喝,并与面包、馒头或肉、蛋等同时进食。 补充钙剂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绝经后女性和老年妇女每天应当摄人1000毫克钙。 上图:一项中国老年女性不喝牛奶的原因调查。 有研究发现30.63%的老年女性不喝牛奶,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喝后出现反酸、腹胀、腹泻和便秘等不适,其次是不喜欢牛奶的味道,第三是不习惯喝牛奶。因此,医务人员要及时向老年女性宣传喝牛奶的重要性,并及时纠正她们在喝牛奶上的误区和误解,从而不断提高老年女性喝牛奶的比例。比如,对那些喝牛奶后出现不适,或不喜欢牛奶味道的老年女性,可建议其喝酸奶,或者适当减少每次喝牛奶的量。 喝牛奶需要怎么加热? 多数人喜欢大火煮奶,开锅后还要继续煮一会,这是不科学的。科学的煮奶是用慢 火,奶温不超过85℃,但一般家庭都没有水温计,那就将牛奶煮至微开(俗称翻边),或牛奶开锅后立即停火即可。久煮会损失许多营养物质,同时牛奶中呈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出现脱水现象,由原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并出现沉淀。另外,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磷酸盐,会由原来的酸性磷酸钙转化成不溶性的中性磷酸钙沉淀物。高温久煮,温度达100℃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也开始焦化呈褐色,并逐渐分解产生乳酸及少量甲醛,使牛奶味道变酸。另外在煮奶时不要加糖,因为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下会形成结合物——果糖赖氨酸。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若必须加糖,那也要等牛奶煮好放凉不烫手后再把糖加入奶中。 喝酸奶还需要加热么? 酸奶是以乳酸菌发酵为主要手段,采用超高温灭菌新工艺生产的。它含有活力较强的乳酸菌,能在肠道中繁殖产生乳酸,使肠道形成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增强消化腺功能和促进食欲。因此,喝酸奶不必重新加热,可用吸管直接吸食,否则,反而会破坏营养和 可口的风味。 喝牛奶有哪四个忌讳? 一忌空腹喝牛奶。奶在胃中停留时间短,不能与胃液中的消化酶充分作用,其营 养物质还未来得及消化就会很快经胃和小肠排入大肠。应在早餐l~2小时后再喝,或与面食同时进食。这样可使牛奶中的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在胃内停留的时间长些,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利用。 二忌与酸性水果、含酸饮料同食。这样不利消化。 三忌喝冰冻牛奶。牛奶冷藏温度低于0℃时会出现凝固沉淀物,上浮脂肪也呈现异常味道,其营养价值也会随之降低。 四忌在保温瓶中暂存。有人将一次喝不完的牛奶放入保温瓶暂存,以避免再饮用时 加热的麻烦。这样会为奶中的细菌提供大量繁殖的条件,很容易使鲜牛奶变质。 牛奶是大口大口的喝还是小口小口的喝? 饮用牛奶时要咀嚼,并非真正的咀嚼,实际意思是应尽量小口饮用,不宜大口大口地喝进肚里。大口喝下牛奶会减少在口腔中混合唾液的机会,一经接触胃中的胃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就会结成块状,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一旦有肠功能衰弱时,便会引起腹泻,或因异常发酵而导致腹胀不适。 牛奶属于酸性食物么? 牛奶并不属于酸性食物。认为牛奶是酸性食物的人指出,用pH试纸测量的牛奶pH值就是呈弱酸性。然而,营养学上对食物酸碱性的划分,并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pH值测定,它是按照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酸碱性进行划分的。除了蛋白质,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钠、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这使得牛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更倾向于碱性,所以牛奶其实是弱碱性食物。 为什么有些国家奶制品消耗量大,但还是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呢? 这是因为人吸收和利用是受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膳食组成、日照时间等等,钙的摄人量只是其中面。这些地区的居民在生活习惯、环境条件方面可能存在许多不利于钙质吸收利用的因素,其结果就是,虽然吃多,却并不能真正补得上。 骨质疏松只要喝牛奶补钙就好了么? 不是的。骨质疏松症首先要规范化诊断。明确骨质疏松的病因及类型。其次要 规范化治疗.单纯喝牛奶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症! 需要提醒的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钙应当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仅靠喝牛奶等单纯补钙,很难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理想效果。 作为日常保健的方法,建议大家采用喝牛奶、适量运动、多晒太阳的办法来预防骨质疏松。 “借问肩痛去哪里,路人遥指高绪仁”。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肩关节的问题,欢迎您登录高绪仁好大夫在线网站进行咨询!网址链接 https://gaoxurendr.haodf.com/ 谢谢!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骨科关节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高绪仁膝肩髋关节医疗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品牌专家 参考文献 1 吴志. 喝牛奶是个『技术活』.《科学养生》 2019年1期 11-12页. 2 陈波.牛奶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中华养生保健》 2016年9期 72-73页. 3 吴惠英,边平达,钱素凤,陈锦平. 老年女性牛奶摄人与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9期 815-817页. 4 于海龙. 喝牛奶会导致钙流失吗.《解放军健康》2012年5期 43页 5 赵从民. 牛奶的科学烧煮与饮用.《食品与健康》 2003年4期 7页. 6 Park SJ,Jung JH,Kim MS,Lee HJ.High dairy products intake reduces osteoporosis risk in Korea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4 year follow-up study.Nutr Res Pract. 2018 Oct;12(5):436-442.
个人分类: 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4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骨质疏松会增加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假体相关的风险么?
GaoXurenKnee 2020-1-9 21:58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月9日周四。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卷有益!欢迎您来到《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第244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开心做!没有天生的专家,为了我们的患者,唯有每天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实践和提升。相信持续的力量,将每天的平凡逐渐变成不平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上图:2020年1月9日周四,膝肩髋关节关节镜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康复专家高绪仁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暨徐州二院骨科关节外科手术室为患者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 上图:2020年1月9日周四,膝肩髋关节关节镜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康复专家高绪仁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暨徐州二院骨科关节外科手术室为患者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 今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高主任您好!骨质疏松会增加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假体相关的风险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骨科的Casp AJ、Montgomery SR Jr、Cancienne JM、Brockmeier SF、Werner BC在2019年5月的J Am Acad Orthop Surg(美国骨科医师学会杂志)上报道了骨质疏松和人工肩关节置换假体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上图: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组分成两个亚组: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 上图: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组分成两个亚组: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 上图: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2年并发症。 上图: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2年并发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进行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时14.3%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 进行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时26.2%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 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同时具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比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但没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术后2年时假体周围骨折率和假体翻修率都明显高。 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同时具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但没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术后2年时假体周围骨折率和假体翻修率都明显高。 可以看出在进行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和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都非常高。而骨质疏松是解剖型人工肩关节置换和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两年时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翻修的独立风险因素。 我们要告知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翻修的风险比非骨质疏松患者要高。 “借问肩痛去哪里,路人遥指高绪仁”。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肩关节的问题,欢迎您登录高绪仁好大夫在线网站进行咨询!网址链接 https://gaoxurendr.haodf.com/ 谢谢!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骨科关节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高绪仁膝肩髋关节医疗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品牌专家 参考文献 Casp AJ, Montgomery SR Jr, Cancienne JM, Brockmeier SF, Werner BC.Osteoporosis and Implant-Related Complications After Anatomic and 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9 May 29. doi: 10.5435/JAAOS-D-18-00537.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人工肩关节置换 反肩置换 解剖型肩关节置换 高绪仁 肩关节疼痛 肩膀疼肩痛不等于肩周炎 肩周炎 冻结肩 肩关节粘连 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 炎症 损伤 撕裂 肩关节镜微创手术 反式人工肩关节及置换手术 中国 江苏 徐州 肩关节专家 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
个人分类: 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2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伊文:骨质疏松症用药强调“多兵种联合作战”
fqng1008 2017-9-5 16:28
药物选择应注重个体化 临床上选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时,须实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且男女有别。女性患者,女性绝经后早期(60前),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增强骨密度;如果已绝经多年,没有更年期症状,可补充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子宫、乳房及骨骼中都有雌激素的受体,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只在骨骼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类雌激素的活性,而在乳腺和子宫上则表现为抗雌激素的活性,因此不刺激乳房和子宫,可长期服用。但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男性可用双膦酸盐来治疗,该药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这类药物女性患者也可选用)。 若是骨质疏松伴有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降钙素,因为该药除了能抑制破骨细胞,减缓骨质流失,还有中枢镇痛作用,能帮助缓解疼痛。但由于降钙素有 “ 逃逸 ” 作用,即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也会变弱,所以疼痛不适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通常连续使用时间 ≤ 2 个月。 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 适量增加钙摄入,可减缓骨量丢失,改善骨矿化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800 mg钙,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 000 mg,但是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取的钙仅有400 mg,因此还应补充500~600 mg,相当于2袋牛奶提供的钙量。 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 维生素D缺乏时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增加骨的吸收,引起或者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D不仅有利于钙吸收,而且还能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成人每日摄入维生素D200 U,年轻人因为经常晒太阳、做运动,所以不一定要补充。老年人因缺乏日照,维生素D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故推荐剂量为400~800 U/d。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并酌情调整剂量。 必要时须应用抗骨质疏松药 如果患者已有骨质疏松,或者已有骨量减少并伴有 骨质疏松症 的危险因素,或者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只补充钙和维生素D就显然不够了,应该开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等。 双膦酸盐类 可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化。研究表明,阿仑膦酸盐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这些部位发生骨折的危险。 应用双膦酸盐的注意事项:因有极少数患者服用双膦酸盐后发生药物反流或食管溃疡,因此,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降低对食管的刺激,应在早晨空腹时以200 mL清水送服;用药后30 min内不能进食,以免影响药物吸收;30 min内不能平卧,以免增加食管不良事件。有食管炎、活动性溃疡,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慎用;肾功能不佳者禁用。 降钙素类 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此类药物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有明显效果,因而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包括喷鼻剂和注射剂2种,该类药物使用时无明显禁忌,偶有过敏现象。 雌激素类 只适用于女性患者,能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临床研究已充分证明,雌激素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危险,尤其适用于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患者、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患者禁止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 具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一般用于严重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该药小剂量使用时,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但是大剂量使用时,反而会对骨不利。因此,使用剂量不宜过大,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 18 个月。 氟化钠 具有一定的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但同时会增加骨骼的脆度,容易引起骨折,临床很少使用。 抗骨质疏松治疗, “ 单打独斗 ” 疗效有限 抗骨质疏松治疗,如果只用1种药 “ 单打独斗 ” 疗效很有限,要有效抗击骨质疏松,必须强调 “ 多兵种作战 ” 。有时候可以通过联合使用 ≥ 2 种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如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就有双膦酸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降钙素,这4种药物都是常用的,另外还有促进骨形成的甲状旁腺素等。 抗骨质疏松治疗时,临床联合用药必须规范,临床常见的联用方案有以下几种。 钙剂+维生素D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本选择,药品价格便宜,易于长期服用。 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或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 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常用手段,3种药物联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选择这种组合。 雌激素+ “ 1 ” 即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研究证明,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D、双膦酸盐或降钙素,该治疗方案可获得比单纯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使雌激素有效剂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血管钙化与雌激素研究的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0-7-26 14:18
研究新进展: 防治血管石灰化的雌激素 http://www.bioon.com/biology/biox/448522.shtml 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ls0j6n03hp4xI77IdtI00h001000j100300.y 34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5 2006 5 2009 4 2010 3 2007 3 2002 2 2005 2 2001 2 1999 2 1996 2 2004 1 2000 1 1998 1 1997 1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19 Japan 7 Brazil 2 Germany 2 Morocco 1 Italy 1 Australia 1 Netherlands 1 United Kingdom 1 Denmark 1 1 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Rochester, MN, USA 5 Tokyo 2 Marburg 2 Post Falls 2 Pisa 1 Santo Andr 1 Izumo 1 Ribeiro Preto 1 New York 1 San Diego 1 Leiden 1 Tsukuba 1 Nottingham 1 Pittsburgh 1 Ballerup 1 Thousand Oaks 1 Boston 1 Takatsuki 1 Osaka 1 Los Angeles 1 1 2 1 2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Clin Calcium 4 J Clin Endocr Metab 4 Climacteric 3 Curr Opin Nephrol Hy 2 Circ Res 1 J Biol Chem 1 Bmc Public Health 1 Endocrinology 1 Rinsho Byori 1 Int J Biol Marker 1 Atherosclerosis 1 Pediatr Endocrinol Rev 1 Acta Physiol (oxf) 1 Osteoporosis Int 1 J Med Screen 1 J Bone Miner Res 1 Calcified Tissue Int 1 Am J Physiol-endoc M 1 Mayo Clin Proc 1 J Mol Med-jmm 1 1 2 1 2 3 ... 3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Estrogens 25 Humans 25 Women 16 Arteries 16 Atherosclerosis 16 Calcinosis 15 Receptors, Estrogen 14 Hormones 13 Animals 13 estrogen receptor binding 12 Osteoporosis 12 Aged 12 Postmenopause 11 Minerals 11 biomineral formation 11 Risk Factors 10 bone mineralization 9 Calcium 9 Estrogen receptor 9 Middle Aged 9 1 2 3 ... 32 1 2 3 ... 7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Fitzpatrick L 6 Christian R 3 Miller V 3 Hofbauer L 2 Liu P 2 Ruan M 2 Detrano R 2 Hamano T 1 Ouchi Y 1 Son B 1 Akishita M 1 Iijima K 1 Ogawa S 1 Maemura K 1 Yu J 1 Takeyama K 1 Kato S 1 Eto M 1 Hajjaj-Hassouni N 1 Hmamouchi I 1 1 2 3 ... 7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DC科学家破译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机理
helmholtz 2009-10-17 13:27
骨萎缩也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疾病,患者中虽然也包括男性但绝大部分是妇女。过去人们一直不清楚这种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柏林-布赫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的科研人员最近找到了可以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的一种分子机制。斯敏克( Jeske J. Smink ) 博士,贝盖( Valérie Bégay ) 博士和罗伊茨( Achim Leutz ) 教授证实,某基因开关的两个不同长度的形态决定了这个进程。MDC学者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开发治疗这种骨病的新疗法(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EMBO Journal)) 骨质疏松症所表现的是骨质的过量减少。骨骼密度减小并变得易脆。轻微的跌倒即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两类细胞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骨密度: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两类细胞之间的平衡经过非常严格的调节,使得形成的骨组织即不太多,也不太少。 LAP 和 LIP 保持平衡 斯敏克博士,贝盖博士和罗伊茨教授现在破译了这个保持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的复杂机制。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个在专业上被称为C/EBP的基因开关。该开关有几种不同的形态,它们的长度和组件数量有所不同。研究人员把它们叫做LAP和LIP。LAP代表长链的而LIP代表短链的基因开关。 LAP能启动另一个基因开关MafB,后者可以抑制降解骨的破骨细胞的产生。然而LIP的作用正相反,它会抑制基因开关MafB的作用,从而增加破骨细胞量并强化其作用。这便意味着破骨细胞导致的骨质减损量会超过成骨细胞补充的骨组织。研究人员推测,LAP与LIP之间的失衡是产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但究竟是形成LAP还是形成LIP,这又取决于一个分子信号发生器mTOR的活性,是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雷帕霉素靶蛋白) 的缩写 。雷帕霉素( Rapamycin ) 是一种可抑制mTOR的药物,但对免疫系统有非常强的副作用。罗伊茨教授希望:“新一代的未来药物能够调节mTOR信号发生器的活性,从而克制破骨细胞功能的紊乱。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