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康奈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Tenure晋升如何保证质量?以哈佛为例
热度 34 hongfei 2012-12-25 14:44
Tenure晋升如何保证质量?以哈佛为例 2012.12.25 人们都知道哈佛大学的教授水平高,但却较少知道这样的的教授水平是通过多么严格的Tenure考评来保证的。 哈佛大学退休的何毓琦教授在他2007年5月16日的《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博文中说: 我是在1965年拿到哈佛的终身教授职位的,那之后的30年里,我们系没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统科学领域的年轻教授终身职位。尽管哈佛校长和各系主任绝对不敢承认,我早早就意识到而且不断地教导年轻同事们:“哈佛付你钱是为了让你维护并不断提高它的世界声誉的,别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黄金法则一: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 何毓琦《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Life of an Academic in the US)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65-2157.html 何先生说他们系在30年里没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统科学领域的年轻教授终身职位,这一点不假。 我曾在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上看到一篇1992年4月22日的题为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哈佛Tenure的晋升阶梯)的报道上面说哈佛大学在1984-85年度共招了49名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其中只有37名在三年后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成为副教授,通过的只有35人(Associate Professorship,哈佛副教授没有Tenure),而六年后这35人种只有24位进入Tenure评审,最终只有6人在七年后通过Tenure评审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职教授,占49人中的12%。 哈佛深红报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哈佛Tenure的晋升阶梯)报道链接: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92/4/22/climbing-the-ladder-to-harvard-tenure/ 当然并不是所有名校获得终身职的比例都这么低。同属长春藤联盟的康奈尔(Cornell)大学网站上说该校近年来进入Tenure考评程序的人种大约有50%获得晋升,考虑到进入程序的人数一般比六年前招聘的tenure track助理教授人数要少,所以这个比例应该不会高于40%。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没看到,估计其比例总会比康奈尔大学要低一点点。当然,在很多公立大学和排名不那么靠前的大学获得Tenure的比例普遍会比这些名校高一些,这主要取决于各校的定位和竞争力,但估计一般不会比50%高多少。 当然,正如何先生在《关于终身职位和预备终身职位》博文中所说:“ 在哈佛等一流大学,未获终身职位绝不表示失败,不必为此而感觉脸面无光。据我所知,哈佛曾有四分之一的内部候选人获得终身职位,而未获终身职位者之后有的摘得其专业领域的重要奖项,有的当选院士,也很成功。 ”我在前几篇博文中提到的Geoffrey Wilkinson在1955年未能获得哈佛大学化学系的终身职,他在十八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何毓琦《On Tenure and Tenure Track-关于终身职位和预备终身职位(中英对照)》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96395 在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这篇文章开头提到的没能在哈佛获得终身职的Alan Brinkley,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在2003-2009年间还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的Provost(大学里面的的国家总理)。他在做Provost这几年里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大概就是去决定年轻教授的Tenure考评和升迁。估计他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肯定不会随便放水。 当然,文章中提到的Mark McConnell后来在Oklahoma州立大学做了9年的终身职副教授,后来辞职到工业界工作,2012年又回到Princeton大学去做讲授微积分和实分析课程的讲师(Lecturer)。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成功了。 哈佛大学Tenure晋升如此残酷,那些没有拿到Tenure的人还没有纷纷跳楼自杀,其原因当然在于其Tenure评审程序公正和过程透明,如有疑问,在不同的阶段还可申述。美国很多大学的Tenure Review详细程序,在其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并不是只有经过tenure评审晋升过程的海归大牛才知道。比如下面的链接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目前的Tenure Review指南,详尽得连请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的信件模板都有提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载来参考。 哥伦比亚大学Tenure Review Guideline链接: http://www.columbia.edu/cu/vpaa/docs/Columbia_University_Tenure_Guidelines.pdf 国人近年来信心爆棚,整天嚷嚷着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是在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水平上却不得要领。正如胡适之先生当年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不是一群自以为是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下三滥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群体能够建造起来的。有些人总是打着反对精英主义的旗号反对在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实行保证教授和研究人质量和学术自由的类似Tenure考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我所能看见的只是这些人自己好不了,在内心里面也不希望其它任何人好,哪还管得整个社会是否受益?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哈佛大学这样的地方是用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建立起来的,为什么美国的上千所大学都采用不同层次的Tenure制度来规范其学术制度和保障学术自由,就应该知道中国的学术界起码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 如果硬要反其道而行之的话,那就不只是可悲,而且是可恨了。 哈佛深红的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中对于哈佛的Tenure制度有更多的信息和详细的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读一读英文原文。这篇报道太长,做中文翻译太费劲。抱歉! ******************************************************************************* 哈佛深红报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哈佛Tenure的晋升阶梯)报道链接: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92/4/22/climbing-the-ladder-to-harvard-tenure/ April 22, 1992 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 By Joanna M. Weiss, By now, it's a familiar story. The junior professor is popular, well-regarded, beloved by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alike. She spends seven years at Harvard, teaching popular courses that win acclaim in the CUE guide. In the seventh year, her tenure case comes up for review. The ladder to tenure is fully in view. Instead, the professor is sent down the Harvard chute, and out the door. It happened to Alan Brinkley, who for three straight years packed Sanders Theatre with his course on modern American history. It happened to Mark McConnell, who achieved popularity despite the difficult and tedious material of Math 25. And this year, it happened to Liah Greenfeld, Loeb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who developed a following of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A committee of senior faculty decided not to recommend Greenfeld for tenure in December. And while professors like Greenfeld view their fate pragmatically, looking ahead to positions at other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students losing a popular professor have little in the way of consolation. Shortly after news broke of the Greenfeld decision, a group of 37 sociology graduate students--out of 70 total in the department--drafted a petition bemoaning the "enormous void" created by her departure. "It was a real shock that she did not get tenure," says one student who has worked closely with Greenfeld. "A lot of people assumed that she had a very good chance." And the pattern, the student says, was easy to recognize. "People do have this mindset that Harvard tends not to tenure people that are in the junior faculty", she says. Her complaint is nothing new. For generations, Harvard has had a reputation of tenuring professors who have "made it big" at other schools. Using the Harvard name, the University simply picks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 Most universities in the U.S., says Sociology Department Chair Aage B. Sorenson, have tenure-track systems. Junior professors are hired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permanent appointments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These colleges "review anybody in the junior ranks as a matter of course", Sorenson says. But Harvard has no such built-in tenure system. And junior faculty members generally come here for temporary stays. Statistics indicate that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ladder faculty"--Harvard's term for assistan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go on to attain tenure. "Harvard is a very unusual university", says Sorenson. The standard procedure at Harvard is as follows. .Scholars who enter the system as assistant professors are reviewed in their fourth year for promotion to the associate level. .If promoted, a faculty member serves until his or her seventh year, when a tenure review may be initiated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department. .If the tenur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e candidate, the president convenes another committee of senior faculty to review the candidate or candidates. The final decision rests with the president. The administration recently established a database that allows it to track faculty members through the tenure process. The first case to be examined is of junior faculty members who came to Harvard in the 1984-85 academic year and are eligible for tenure review this year. That year, 49 scholars in all were recruited. Of the 37 who stayed at Harvard long enough to be considered for associate professorships, 35 were promoted to the posts. Just 24 of these, however, underwent preliminary review for tenure, not including the two faculty members who waived such review. Of the original 49, only six received tenure this year after their seventh year in the system. One review is still pending. Defenders of the University point out that some of these professors left before tenure review. But the low number of tenures--just 12 percent of those who entered the faculty eight years ago, and 25 percent of those who underwent preliminary review--demonstrates the slim chances of junior faculty members receiving tenure. While students aren't always aware of these difficult odds, faculty members are. Junior professors come to Harvard prepared for temporary stays, according t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Government and Social Studies Houchang E. Chehabi. When he was recruited by Harvard, Chehabi recalls, he was told immediately that he would not likely remain beyond his seventh year here. Chehabi says the Harvard administration informed him that "basically I shouldn't expect tenure, even though in rare occasions exceptions are made". Candidates for junior professorships know that Harvard is an unlikely source of permanent appointments, Chehabi says. "The reputation of the place is such that one comes with such an assumption," he says. "I don't think anyone comes here expecting tenure". Chehabi says he knows people who have turned down Harvard offers in favor of tenure-track positions at other universities. But many, he says, are willing to come to Harvard even for a temporary stay. "Harvard is like Disneyland for a scholar", he says. "You say to yourself that even though you're not going to spend your life here, six or seven years here is a very nice prospect." "Next year I will be applying for jobs elsewhere", says Chehabi, who is in his sixth year as a professor. Chehabi's good nature about the tenure process is not shared by all students, some of whom have reacted with anger to tenure denials. The anger usually stems from the loss of a professor who spends time with students and often teaches the only classes in a specific field. But administrators argue that much of students' displeasure is rooted in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tenure process. Even though former Dean of the Faculty A. Michael Spence reformed the process in the late 1980s to remove the link between tenure reviews and openings in the department, junior professors are still not entitled to reviews, which are performed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departments. In the seventh year of a junior faculty member's stay, a department can make arrangements for outside evaluations or for its own review committee. If the department votes to end the process, the junior professor's quest for tenure ends. Other student complaints are targeted at the process by which Harvard seeks outside input about the candidate in consideration. While other universities simply ask for evaluations, Harvard sends a 'blind letter', a list of potential candidates that includes the tenure candidate and other leading scholars in the field. Outside scholars are not told which of the listed professors is the internal Harvard candidate. Students often complain that this process weighs against internal or younger candidates because only older faculty have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s that outsiders will recognize. According to one source, blind letters list junior faculty members with other professors with similar experience, so as not to weigh the scales against younger professors. Another complain lodged by students is that Harvard, as a research-oriented institution, places too little emphasis on teaching. But professors say that teaching is indeed part of the review process. Professors who defend the current system say that without research, teaching goes stale. Even professors who are detached from the student body contribute to the atmosphere of learning on campus. "There are occasional genuises whom one would want to have on the faculty even if their customary mode of communication took the form of grunts and grumbles", writes former Dean of the Faculty Henry Rosovsky in his book,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Professors also say that when committees consider candidates for tenure, they pay specific attention to classroom teaching. When Greenfeld's tenure case was reviewed by the Sociology Department, Sorenson says, the committee sought out graduate student input as a standard part of the process. Still, students often perceive Harvard as the ultimate research university--one which places enormous importance on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while disregarding undergraduates and the professors who instruct them. "Understandably, undergraduates see the world in terms of the teaching ability", says Joseph J. McCarthy, assistant dean for academic planning. One reason that student's interests are not represented, they say, is that they are not consulted in the tenur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 don't seem to have any voice in this process of tenure as a group," says Sociology graduate student Marie-Laure Djelic. Even Sorenson admits that he wasn't quite sure what to do with a student petition that praised Greenfeld and voiced objection to the tenure committee's decision. "I don't know what you would say to the students other than thank you", Sorenson says. Taking the high road, Rosovosky writes that students often don't have enough background to provide helpful inpu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re the main issues, and neither staff nor students have the training to make valid judgments", he writes in An Owner's Manual. Harvard's tradition of turning to outside scholars dates back to the presidency of James B. Conant '14. Ironically, he was seeking to avoid a trend of tenuring only faculty insiders. Today, the University faces the opposite phenomenon. Few insiders remain at Harvard beyond their stints as junior professors. And almost everyone, from students to junior faculty to the tenured professors themselves, agrees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reform. This is little comfort to students who have lost their favorite professors. But administrators say that recent attempts to make the tenure system more fair to junior faculty are succeeding, to some degree. "I'd like to believe that the number of junior faculty members getting tenure is increasing and also that there is more optimism among the junior faculty about the process," McCarthy says.
个人分类: 教育科研|25258 次阅读|56 个评论
[转载]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CUSBEA--吴瑞奖学金
crickxiang 2012-11-29 09:04
  本报记者 王星 文汇报: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11/28/content_102.htm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第三届吴瑞纪念学术研讨会 http://lsi.zju.edu.cn/news_detail.aspx?ID=365   今年,CUSBEA项目迎来30周年纪念日。CUSBEA(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又名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由华裔分子生物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吴瑞教授发起创办。从1981年启动,1982年赴美留学,CUSBEA项目共招收了422位中国学生攻读生物学科研究生课程。虽说只持续了8年,但CUSBEA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却延续至今。当初的这422人中,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袁钧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斯坦佛大学教授骆利群……他们活跃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   CUSBEA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不久前刚刚离世的北大教授顾孝诚曾不止一次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CUSBEA项目,或者项目推迟10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   作为CUSBEA项目的薪火传承,为纪念吴瑞教授而设立的吴瑞奖学金今年已悄然颁到了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的最高奖项,由吴瑞基金会每年审核颁发,其奖金多来自CUSBEA项目受益人的捐赠,颁发的对象则是由评审委员会评出的在华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博士生。除了3000美元奖金之外,获奖者还能通过彼此交流融入CUSBEA的大家庭,从而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开一扇更大的门。   11月初,借着吴瑞奖学金在 浙江大学 举行颁奖典礼之机,记者见到了CUSBEA大家庭的一些成员,他们当中,有当年通过CUSBEA项目“走出去”后成名的顶尖教授,也有刚刚拿到吴瑞奖学金的“科学新苗”,虽然在学术领域造诣不一,但对于CUSBEA,他们的感激之情出奇地一致。    “前无古人”的大胆方案   学生由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的各自所属单位在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美国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中方专家负责阅卷排名,美国专家面试,最后由参加CUSBEA项目的美国大学分别录取。   说起CUSBEA,首先要提的是吴瑞教授。   1928年出生的吴瑞,成长于一个“现代科学之家”,父亲吴宪早年考取庚子赔款赴美留学项目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和主任,是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母亲严彩韵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营养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   1949年1月,吴瑞随家人来到美国。随后的几年里,吴瑞相继取得了亚拉巴马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72年,吴瑞成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从学术上说,他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在基因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吴瑞发明的DNA测序方法,经其他科学家发展和改进,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大规模DNA测序手段;他发明的联接子(linker)和衔接子(Adaptor)至今仍然是DNA克隆基本工具,他主编的《重组DNA》曾风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界……   身处大洋彼岸的吴瑞却不仅仅满足于此。   1980年,吴瑞带着家人首次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一番考察后他意识到,食品短缺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未来面临的严重问题。于是,吴瑞开始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到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上。与此同时,吴瑞也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很多亲朋好友的孩子都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他们想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却苦于没有门道。   原来,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但当时国内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多数被切断,国内外大学之间也缺乏彼此了解,美国大学和研究院录取外国学生所必需的TOEFL和GRE考试又尚未在中国开办。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学的招生委员会没有可靠的方法来评估中国学生的质量,所以绝大多数美国大学都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那个时候,中国学生要想出国留学,是桩难事。看到此情此景,在美国一路读到博士的吴瑞决定想想办法,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瑞得知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教授在1979年启动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便向李政道咨询。在李政道的热心牵线下,1981年3月,吴瑞致信中国教育部,提出设立CUSBEA项目、选拔优秀的中国本科毕业生赴美国接受博士训练的想法:“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展很快,中国要尽快培养这一领域的年轻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吴瑞积极联络了50多所美国大学,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CUSBEA项目,其中有40多所大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其实当时教育部已经有了选拔出国留学人员的学生考试方案,但在吴瑞看来,那套用中文命题和作答的“纯笔试”并不适合CUSBEA的选拔。对美国大学较为熟悉的吴瑞大胆向教育部领导建议,由美国的大学用英文命题,学生用英文答卷,同时每年邀请两名美国大学的教授到中国对通过笔试的学生进行面试。   吴瑞教授这套“前无古人”的大胆方案在经过与教育部领导的几番书信交涉后最终得到认可。同年7月,CUSBEA正式成为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由教育部主持、北京大学时任校长张龙翔和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顾孝诚任中方协调人。学生由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的各自所属单位在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美国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中方专家负责阅卷排名,美国专家面试,最后由参加CUSBEA项目的美国大学分别录取,被录取学生在出国前要到中山大学接受几个月至一年不等的英语培训。    坐在门口看完原版《生物化学》   为了通过CUSBEA的考试,孙晓红坐在北京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门口,把一本《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她成为了CUSBEA项目启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孙晓红是CUSBEA项目启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如今,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生物医学研究所讲席研究员,同时也是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距离当年的“往事”已经过去30多年,但孙晓红对CUSBEA的记忆却依旧如同昨日一般。   1977年,孙晓红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系当技术员,业余时间,她会悄悄跑到77级的班上,旁听他们的课程。到了1981年,机会降临,孙晓红被允许和77级学生一起参加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一次,她抓住了机会,以高分被北京医学院顺利录取。   2个月后,孙晓红被学校推选去参加CUSBEA考试。“考试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内容,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生物化学‘偷学’得还不错,但对于分子生物学却是一窍不通。”孙晓红说。   怎么办?孙晓红想到了图书馆。   当时北京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里,只有一本美国教授Stryer写的《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孙晓红没法进资料室,更不能把书外借到馆外,那段时间,她只能坐在资料室门口把书翻了一遍又一遍:“我就记得这本书的借书卡上轮流写满了我和吴虹(第三届CUSBEA学生,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的名字。”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孙晓红记得很清楚,这是她第一次用英文答题。   笔试之后的面试,让此前从未和外国人说过话的孙晓红更紧张。当时来面试的是哈佛大学的Karnovsky教授和康奈尔大学的Moffat教授,孙晓红说:“我记得Karnovsky教授讲话很慢很清楚,我都听明白了,Moffat教授好像是想考验我,语速一直很快。”除了专业内容,两位教授还问了孙晓红很多生活上的细节。   教授们给孙晓红推荐了包括哈佛、康奈尔在内的4所大学去申请。孙晓红最终选择了康奈尔并如愿以偿:“吴瑞教授就在康奈尔,虽然我还不认识他,但我知道如果遇到困难,他一定会帮我的。”   孙晓红在吴瑞实验室度过了她的第一个实验室轮转期,并选择了吴瑞教授作为她的博士论文导师。让孙晓红惊讶的是,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几乎每个节日孙晓红都是和大家一起在吴瑞的家中度过的。满桌可口的饭菜让她体会到了“科学大家庭”的温暖,孙晓红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后,也保留了这个传统。   更让孙晓红感动的是,在她博士毕业后准备选择博士后导师的时候,吴瑞亲自打电话给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白头研究所(Whitehead)所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巴尔的摩(Baltimore),让孙晓红去他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也正是在白头研究所的4年,奠定了孙晓红后来的科研生涯:“如果吴教授没帮我走这个‘后门’,即便能进,按照正常情况光‘排队’也得一年半。”    农民的儿子成为科学家   因为吴瑞、张龙翔、顾孝诚这些教授热情、无私的帮助,CUSEBA项目越来越成功,许多学子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毋庸置疑,CUSBEA项目为中国学子开启了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通道。   上世纪80年代,每所美国大学的报名费大约为50美元。按照当时中国学生每人平均申请三到四所大学来算,这笔费用无异于“天文数字”。吴瑞教授为此致信美国的各所大学,建议他们免去中国学生的报名费。学生被录取后,他又建议学校免去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大多数大学同意了吴瑞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按照CUSBEA方法遴选出的学生质量应该很不错。   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当初那些美国的大学和教授们为什么愿意接纳和帮助中国学生呢?CUSBEA第二届“毕业生”管坤良认为,科学不分国界,而且美国本是移民国家,他们的大学教授好奇心很强:“很多教授本身也不是地道的美国人,从科研的角度说,美国教授更关注学生能否做好实验,发表好文章,我们这些最先过去的学生表现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扇门就越开越大了。”   1981年,愿意接受中国学生的美国大学有40多所,到1988年CUSBEA最后一次招生时,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0多家。为了取得学校的反馈,吴瑞教授还专门设计了一套表格,3次致信所有招收CUSBEA学生的大学联络人。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很满意。1992年的最后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与100多个院系生物专业的其他学生相比,80%的CUSBEA学生表现突出,高于平均水平。   管坤良现在的头衔很多——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药学系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兼职杰出PI,还参与了吴瑞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   在这些年的科研过程中,管坤良多次拿到让美国同行都“眼馋”的权威奖项,包括由麦克阿瑟基金颁发的“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等。   1982年,身为浙江桐乡人的管坤良从杭州大学生物系毕业,考取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并在两个月后通过了CUSBEA的考核,被美国普渡大学录取。如今每次回国,只要时间允许,管坤良常会和学生们讲讲自己当年的那段故事——怎么通过CUSBEA,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生命科学家的。   和孙晓红一样,管坤良在准备CUSBEA考试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家乡的图书馆里,相关书籍少得可怜:“有钱的同学都跑到上海复习了,我却连杭州到上海5块钱的火车票也买不起。后来考试一共有120人,我一点都没把握,心里想着不要垫底就可以了。”   几个月后,管坤良收到了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以及爱荷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一点都不了解这些学校,看到普渡大学给的奖学金比较多,就决定去那里。”   管坤良告诉记者,有时一位学生会被两所以上大学录取,但也有学生未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的情况出现。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被录取,CUSBEA招考委员会会对这种情况作适当调整,甚至启动第二轮申请和录取:“作为中方‘联络官’的顾孝诚教授为了我们这些学生操尽了心。当时北大没有传真机,每一次和国外联系,顾教授都要骑车到复兴路的电报大楼收发传真。现在的孩子申请大学都会自己下载表格,那时可没有表格下载,很多人拿到表也不会填,顾教授会趁着英语培训的空档飞到广州手把手教我们。如果没有吴瑞、张龙翔、顾孝诚这些教授的无私、热心帮助,CUSBEA项目不会开展得这么成功,我们这些人的命运,恐怕也将截然不同。”    CUSBEA大家庭成员默默赞助吴瑞奖学金—— 发掘更多有潜力的“领头羊”   听到邮件提醒时,王传超正躺在云南大理凤仪镇芝华村一位朋友家的沙发上昏昏欲睡。在这之前,他赶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大理取回族种族样本。点开邮件,王传超一下从沙发上弹了起来。邮件来自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孙晓红:“我们很高兴地通知你,因为你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杰出表现,你已获得2012年度的吴瑞奖学金。”    通过冷僻学科实现价值   王传超,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2010级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是分子人类学。所谓分子人类学,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类的线粒体DNA、Y染色体等遗传信息来解决与人类历史、社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类起源、人群关系、发展历史、群体结构以及迁徙方式等。   在拿到吴瑞奖学金之前,王传超在圈中已是“小有名气”。今年2月10日,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以王传超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内容是反驳“世界语言的非洲起源说”。他所在的课题组收集了全世界95个语系的579种语言资料,详细分析了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发现非洲的语言并不是语音最复杂的:“如果全世界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那它不应该在非洲,而最有可能在亚洲,精确地说应该是在里海南岸。”   炎黄二帝的传说是否有历史依据?曹操是从乞丐手里抱养来的还是从夏侯家过继来的?对于好奇心强烈的王传超来说,这些打着问号的“历史遗留”,都是巨大的“诱惑”:“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你知道多少?不知道,就可以想办法通过分子人类学,用理科的方法解决。”冲着这一个个“诱惑”,王传超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年一个暑假,他走了两万多公里,带回了2000多份不同种族的唾液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   “海洋生物学已呈蓬勃发展之势,而相对冷僻的人类生物学或更可实现我的价值,多学科交叉毫不枯燥且更能激发我的灵感。”王传超在吴瑞奖学金申请材料里这样写道。   今年的吴瑞奖学金面试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进行,面对台上孙晓红等“考官”,平日里没少见人的王传超坦言有点忐忑:“去见‘偶像’,紧张也是难免的。”20分钟的面试后,从空调房出来的王传超已是大汗淋漓:“和国内教授不同,‘偶像’们的问题都很直接,基本等于是在‘找茬’。我想应该是想看我们的应变能力吧。”   身为评委会一员,尽管在面试过程中尽力“找茬”,但作为考官的密歇根大学教授管俊林对王传超这样的“明日之星”其实很看重:“他本科学的是环境生态,一直到2009年才开始研究分子人类学,短短三四年能有这样的成绩不容易。我们评选吴瑞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博士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某一方面的‘带头人’。”    希望门槛宽些再宽些   相比一些传统评奖,吴瑞奖学金对申请人的门槛设定并不“高”:“我们只要三样东西:申请人研究领域的专家推荐信、申请人经历和研究成果自述以及对未来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要博士在读。”   管俊林也是第一届CUSBEA的学生。来到康奈尔大学做教授后,他曾和吴瑞教授共事过一段时间,也目睹了CUSBEA大家庭的日益壮大:“赴美之后,在同一所大学甚至同一地区的CUSBEA学生经常会聚到一起讨论生活和学习问题。1987年到1993年,CUSBEA学生先后在美国举办了三届‘旅美中国学生生命科学研讨会’。从1993年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回到国内举行‘海外及归国中国生物学者生命科学暨生物技术讨论会’。1998年,100多位CUSBEA学生及其他学者(包括饶毅和马红,现任北大和复旦生命科学院院长)聚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吴瑞学会’,该协会后来改称‘华人生物学家协会’。”   2008年,吴瑞基金会成立,所颁发的吴瑞奖学金到今年已是第四届,奖金从最初的1000美元提高到了现在3000美元,人数也“破天荒”地达到了17人。除了这笔不算太丰厚的奖金,多数申请人更看重的,是在背后默默赞助着的CUSBEA大家庭成员。孙晓红告诉记者,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学生们会获得很多意料之外的帮助,一如当年的吴瑞教授对CUSBEA学员们的关怀:“比如有的人博士毕业后想来美国继续深造,我们就会利用我们人脉网络帮助他们联系相关学校。”   作为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孙晓红很希望能在各方的帮助下将“吴瑞奖学金”的规模扩大:“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在读博士这个范围还是有点小,将来我们还会建立更多的教育性的活动,那样受益的学生会更多,对于中国科技水平的推动也会更明显。”   在她看来,CUSBEA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对推动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应逐渐淡化,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水平和‘世界领先’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基金会的努力,发掘出更多有潜力的中国学生,帮助他们早日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这是对吴瑞教授精神最好的传承。”
个人分类: 人生的意义|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好】康奈尔大学:材料原子模拟Atomistic Modeling of Material
chnfirst 2012-11-9 09:46
http://mpdc.mae.cornell.edu/Courses/MAE715/MAE715.html Atomistic Modeling of Materials Cornell University, Spring 2012 Professor Nicholas Zabaras http://mpdc.mae.cornell.edu/Courses/MAE715/HwsPDF/HW10/HW10-Presentation.pdf Using LAMMPS: HW4 Problem 1
个人分类: 材料、专业|0 个评论
康奈尔的建筑!
热度 3 jsnjjlj 2012-10-14 08:26
康奈尔的建筑!
周末 ,无课,天晴,校园里逛逛:
3752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著名大学CSSA信息
热度 1 xiazhi397288 2012-5-17 14:14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是海外留学生成立的学生组织(同乡会或者中国学生会)。为了名称的统一,现在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统一的官方名称就是“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后加学校名称。 它是海外学子相互联络,组织并发起各种活动的主要机构。像每年的‘元旦晚会’‘中秋晚会’ ‘中国新生欢迎会’等,一般都是由CSSA筹备和发起的。 如今,每年都有上十万的中国留学生纷纷走出国门,进入美国高校求学。总体的趋势是:基数大,分布广,年纪小。且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加州),以及东部(如纽约,华盛顿特区)等发达区域。 现将相关信息分享如下,供参考: 华盛顿州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http://cssauw.org/ http://cssauw.org/forum/forumdisplay.php?fid=4 密苏里州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http://cssa.grad.wustl.edu/ 马萨诸塞州 哈佛大学 http://harvardcsa.org/about/board 麻省理工(MIT) http://cssa.mit.edu/Exec_BD.php 波士顿 http://people.bu.edu/buchin/eboard.html 纽约州 康奈尔大学 http://alana.dos.cornell.edu/membership.html (并无专门网页) 哥伦比亚大学 http://www.cucssa.org/team 纽约大学 http://www.osa.nyu.edu/directory/club_directory_club.php?ClubID=32(所有社团目录 http://www.osa.nyu.edu/directory/club_directory_cat.php ) 纽约州立布法罗 http://www.sa.buffalo.edu/popup/join-a-club?organization_id=56 纽约州立石溪 http://www.ic.sunysb.edu/Clubs/casb/cabinet.htm 罗切斯特大学http://sa.rochester.edu/csa/eboard.html 洛克菲勒大学 俄亥俄州 俄亥俄州立 http://csssosu.org/w/Current_Committee 凯斯西储https://lists.case.edu/wws/info/cssa 俄亥俄大学http://www.ohio.edu/orgs/cssa/excutiveboard.html 德克萨斯州 德州农工大学http://chinese.tamu.edu/contactus 莱斯大学 http://www.baylor.edu/studentorgs/index.php?id=48049orgCode=CSS 贝勒大学 http://www.baylor.edu/studentorgs/index.php?id=48049orgCode=CSS 休斯顿大学 德州大学奥斯汀 http://studentorgs.utexas.edu/csa/officers.html 德克萨斯西南医学研究中心 新泽西州 普林斯顿大学 http://www.princetoncsa.com/#!officers 罗格斯大学 rutgerscso@gmail.com (http://epid.rutgers.edu/eagleton-program-on-immigration-democracy/resources/student-organizations-at-rutgers-university/) 加利福利亚州 南加州大学 http://www-scf.usc.edu/~usccssa/committee.htm 加州戴维斯分校 http://www.ucdchinese.org/showarticle.php?id=5 加州洛杉矶分校 http://www.studentgroups.ucla.edu/csa/10-11-site/staff.html(没邮箱地址) 加州伯克利 http://www.berkeleycsa.org/officers/index.shtml 加州理工 http://www.its.caltech.edu/~ccsa/ 以及http://www.its.caltech.edu/~chinese/members/orientation/ (不详细) 斯坦福大学 http://www.stanford.edu/group/acsss/cgi-bin/entry/board/ 加州圣地亚哥 http://ucsdcssa.org/about/ 伊利诺伊州 伊利诺伊香槟 http://www.cssa.uiuc.edu/?action-viewnews-itemid-46 西北大学 http://groups.northwestern.edu/csa/contact.html 芝加哥大学 http://cssa.uchicago.edu/board/index.htm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大学 http://www.penncsa.com/board.html 宾州州立 http://web.cecs.pdx.edu/~acss/ 匹兹堡大学 http://www.pittcssa.net/ 卡内基梅隆 http://www.andrew.cmu.edu/user/cssa/ 马里兰州 马里兰大学 http://umcpcssa.org/org.htm 约翰霍普金斯 http://jhu-cssa.org/ 华盛顿特区 乔治华盛顿大学 http://www.gwu.edu/~cssa/people.htm 乔治城大学 http://www12.georgetown.edu/students/organizations/cssa/committee.html 威斯康星州 威斯康星麦迪逊 http://www.uwcssa.net/news.php?sort_id=41id=75 (正在建设) 康涅狄格州 耶鲁大学 http://acssy.org/about/current-board-member 康涅狄格大学 http://asacc.uconn.edu/organizations/students.php (详见目录条里的CSSA) (Collected and Edited by xiazhi to be continue...)
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健身房和走路上班!
热度 7 jsnjjlj 2012-2-15 08:55
我住在康奈尔的东北角,步行去办公室大约需要20分钟。 对我这个暴走族而言,这个距离稍微近了些,我需要的最佳距离最好是步行40分钟左右。 还有住的比我还要近的多的人 但是无论远近,绝大多数老外都习惯坐公交去办公室。 就在我去办公室的中点,有一个相当大的健身中心 每天热火朝天的是健身的男女,这其间包含了那些做公交上班的人们。 其实,我是不太理解如此短途的巴士乘坐与热火朝天的健身运动。 我想,如果少乘几站巴士,既锻炼了的身体,又节省了健身的开支。 这对于环保和个人收支都应该是好事。 还记得早年,在南京,我和体育台的周晨先生合作一档电台节目。 栏目结束时,大约十一点了。 我住仙林 电台在白下路 通常我会步行至紫金山脚下,再打的,因为在向外就是城外了,深更半夜总是不安全。 从白下到紫金山,这一路走来,通体舒太。 这段路程大约会节约十几块的打的费 同时又锻炼了身体 所以我乐此不疲。 工业文明的分割型的世界观 使我们总是倾向于把生活、工作、娱乐、健身 分的异常清晰 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或正确,或是情非得已。 不过可能的时候,还是可以适当融合一下的 就像在伊萨卡 空气新鲜,景色美好,治安不错 徒步上班,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景。 一举三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94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为什么缺少“提问题”的学生
热度 6 gjcnefu 2012-2-9 09:52
【前记】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偏颇,敬请理解。 今天,科学网首页置顶了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教育上的重要观点,即大学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提有意义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原文:图灵奖得主:中国高校必须教会学生提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2/259516.shtm )。 还是老外敢于说真话啊,指出了目前大学课堂教育中的弊端。我虽然只教过几届本科生,但是助课、听课也去了不少次。学生们在课堂上确实是缺少问题,特别是“好”问题。个人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几个: 一是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而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冒,不兴奋,难以真正思考老师讲授的观点,即使老师启发得很好。学生为什么会不感兴趣,这可能说来话长(如对所学专业不喜欢、按照父母意愿来上大学),但是无论怎样,这也是对自己和别人时间和工作的不负责任。 二是学生课前不去预习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原因可能忙于做其他课程布置的作业,还有在不间断地学习英语应付过级考试(常态)。但是,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学生似乎不愿意买教材,尤其选修课情况更是如此。有学生跟我谈过现在教材太贵了,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个重要的理由,父母可以给你手机费,也一定不会反对你买书花钱,而且自己也可以通过参加勤工助学获得一些报酬来做真正有价值的事。 三是长期的教育模式的禁锢,使得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从小学、初中至高中,我的经历是,老师很少鼓励我们问问题,尤其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上了大学,还真有几个老师说过,欢迎我们课堂上发问,但是自己总是怕提出的问题“不好”,受大家的嘲笑。 怕提出愚蠢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no stupid question”,2003年一位瑞典交换生曾经跟我提起过,当时给了我挺大的触动。或许外国的老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就给孩子培养这样的观点,也才使得孩子们的问题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最后,正如图灵奖得主所言,咱们的学生并不是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少提出问题的能力。1938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本段话引自: http://www.gmw.cn/01ds/2005-02/16/content_182160.htm )。换句话说,没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问题、想法提出来,慢慢总会有人去解决他的。 勇于提问,这个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学术会议时、开题答辩时、小组讨论时,也都应当经常的提问题。顺便说一句,各位读者如果已经有了宝宝,那么一定要积极鼓励他(她)们去 问个为什么。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6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Cornell(康奈尔大学)的神秘校友原来是他....
热度 6 Chideal 2011-12-26 20:59
这几天关于Cornell的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Cornell突然收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友三亿五千万美金的巨额捐赠,紧接着,纽约市长Bloomberg宣布,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力压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在纽约市新科技校园的竞标中胜出。 这件事缘于纽约市政府决定在纽约市开创东部的硅谷,为城市带来新科技产业,用以抗衡腐朽的华尔街对纽约的影响。 市长Michael Bloomberg (Bloomberg的东家和创始人)号召世界所有著名大学参与竞标,胜出者可入主将在罗斯福岛上兴建的新科技校园。 在众多的大学当中,Cornell和Stanford脱颖而出变成最有实力的竞标者。 比起创造了西部硅谷神化的Stanford University, Cornell在纽约明显具有更强大的校友势力。就如纽约市副市长Bob Steel半开玩笑的说:“Approximately 50,000 New York area alumni, "most of them called me directly"; others sent him a book of 21,000 signatures petitioning for Cornell's bid.” 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Cornell校方突然宣布收到了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校友三亿五千万美金的巨额捐赠。几乎同时,Cornell在同Stanford的竞标中胜出。 大家纷纷猜测这位神秘校友的身份。今早纽约时报的头版终于为大家揭开的谜底。捐款的就是被维基百科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慈善家(the world’s greatest Philanthropist)的Charles Feeney。 Charles Feeney何许人也? Charles Feeney,1931年4月23号出生于新泽西,50年代毕业于Cornell大学。全球免税店(Duty Free)的创始人。伟大的慈善家,亚特兰大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 Charles Feeney一直是其母校Cornell的主要捐赠人,他陆陆续续已经为Cornell捐赠了超过9亿五千万美金的财富。他从不为自己的捐赠冠名,几乎所有的捐赠都是匿名的。 Feeney在1982年创建了亚特兰大慈善基金会(The Atlantic Philanthropies), 两年后,他将个人全部财富捐给了此慈善基金,只为子女和老婆留下了基本的生活provision. 截至2009年年底,他通过亚特兰大慈善基金会,已捐出超过50亿美金,并打算将剩余的40亿美金在2017年前全部捐赠出去。 他是全世界最早的“Giving Pledge”运动的推动者,他在给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信中说:“"I cannot think of a more personally rewarding and appropriate use of wealth than to give while one is living - to personally devote oneself to meaningful effort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More importantly, today's needs are so great and varied that intelligent philanthropic support and positive interventions can have greater value and impact today than if they are delayed when the needs are greater.”。此后,“Giving while you are living”变成了“Giving Pledge”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 Feeney最传奇的,是他隐遁于朴素的生活作风。如果你google他的名字,最广为传颂的,就是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他没有豪宅,没有车。(owns either a home nor a car), 坐飞机永远只坐经济舱。他的公司在1996年与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Moet Hennessy)签署协议,以24亿7千万美金的形式转让Duty Free的控制权,可他自己却常年带着一支15美金的手表。 Feeney说: “"I had one idea that never changed in my mind—that you should use your wealth to help people. I try to live a normal life, the way I grew up," Feeney said. "I set out to work hard, not to get rich." 这就是我这位校友前辈传奇的故事。我以拥有这样的老校友为荣,他的言行,教育着我们这些晚辈。 写道这里,我倒是有些好奇,那些一边炫富一边抱怨别人仇富的人们…..你们感到惭愧了么?
48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康奈尔大学高度评价吴瑞
dhwang 2011-9-30 01:34
昨夜星辰--吴瑞: 2008年2月10日,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教授、植物基因工程创建人之一吴瑞在伊萨卡卡尤嘎医学中心死于心脏骤停,享年79岁。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217234858351201384.html 科学时报:2008年2月17日 2--3版: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742 作者:何姣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17 22:55:55 康奈尔大学高度评价吴瑞 2月14日,康奈尔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了对吴瑞的生平介绍,文章将吴瑞称作“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基因工程先驱和转基因水稻培育者”。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2月10日,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教授、植物基因工程创建人之一吴瑞在伊萨卡卡尤嘎医学中心死于心脏骤停,享年79岁。 1928年8月14日,吴瑞在北京出生。1948年来到美国。1950年吴瑞在亚拉巴马大学取得化学学士学位,之后于1955年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1年2月吴瑞加入美国国籍。 1970年,吴瑞首先发明了DNA测序方法以及其他一些DNA克隆技术。这些方法经过其他科学家的进一步改进后,一直应用到今天,为包括水稻和人类等基因组的测序奠定了基础。 吴瑞生于中国,在美国接受教育。他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政府都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为推动中美双方在生命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合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99年,吴瑞向康奈尔大学捐赠50万美元,设立了吴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生奖学金,支持一年级新生。经过连续5年的资助,他创建了一个永久性奖学金,用于每年资助一位研究生学习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在20世纪80年代,吴瑞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发展出高效的水稻转化系统。在此之后,他的小组又开发出抗虫、抗旱和耐盐的转基因水稻品种。他们从马铃薯中分离出一种蛋白酶抑制因子II,该基因能够诱导水稻产生一种干扰粉茎螟消化过程的蛋白,进而抑制该昆虫的食欲,降低虫害损失。 在另一项研究中,他们将一种具有抵抗盐碱和干旱能力的大麦基因转入水稻,使得水稻可以在盐碱地条件下生长,并能够迅速消除干旱带来的损伤。 在第三项研究中,他们在各种广泛种植的水稻品种中引入了合成海藻糖的细菌基因,从而增加了水稻对干旱、盐碱和温度的耐受性。吴瑞及他的同事们说,同一方法也可以用于提高其他作物的抗受性,包括玉米、小麦、小米、大豆和甘蔗等。 吴瑞于1966年成为康奈尔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副教授,1972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被任命为理博蒂·海德·贝利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教授。他于1976年至1978年任康奈尔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吴瑞1988年学术休假时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吴瑞还担任了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 吴瑞创建了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1982年至1989年间,该项目共招收了400余位顶尖的中国学生来美学习研究生课程,其中100多人目前在知名大学任教或在产业界担任重要职位。这些科学家与其他人一道创建了吴瑞协会,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 吴瑞向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政府都提供了大量咨询意见,其中包括帮助创建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以及生物农业研究所(即今天的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译者注)以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名誉教授。 因为对科学发展的促进工作,吴瑞于200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中国工程院推选其为外籍院士。2002年他被授予著名的弗兰克·安努奇奥奖(Frank Annunzio)。 在1982年到1995年间,吴瑞担任了中国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科学顾问,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农业科学研究所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台湾国立科学委员会”转基因植物项目顾问委员会主席,以及“台湾国立科学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吴瑞去世后,留下孀妻克里斯蒂娜和两个孩子艾伯特和爱丽丝,并有3个孙儿孙女。 (来源:康奈尔大学官方网站)
个人分类: 人物专访|2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食物:美国人究竟吃不吃
热度 1 yangfanman 2011-4-15 22:15
转基因食物:美国人究竟吃不吃   美国人用于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物的比例相对于其生产规模来讲,百分比确 实不高,但由于其庞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即便很低的比例也可以得出很高的人均 消费量   谭一泓 贾鹤鹏   近年来,国内舆论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 美国的公众到底吃不吃转基因食品?围绕着这一问题的各种说辞,让消费者无所 适从。   《科学新闻》经过广泛搜集资料和采访,发现美国人的确在大量食用转基因 食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们一般也意识不到转基因食物有何特别。   而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大国,自然也不乏一些抵制转基因食品的环 保组织和社区,只是这种抵制既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也不能让自己的餐 桌上杜绝转基因食物。“因为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讲,他们不在乎食品中是否有 转基因。”康奈尔大学科学传播教授Bruce Lewenstein说。   消费量之辨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任所长黄大昉研究员以及多位专家,在不 同的场合指出,从全球角度来说,转基因食品早已在应用了。这一点在中国也不 例外。转基因食品是经过严格管理、严格评价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有人讲,在北美市场上有三千种转基因食品,它主要的成分就是转基因的 大豆、玉米,所以它也是转基因食品,而且是几亿人吃了十几年了。”黄大昉在 一次人民网的访谈中说。   但是这一说法,最近遭到了一些反对转基因人士的反驳。   网上一篇转载率颇高的博文就列举了很多数字,试图说明美国人没有大规模 食用转基因食品。   该文以玉米为例,指出根据美国官方统计,在美国,玉米食用比例大约是总 消费量的10.5%,而其中直接食用的比例不到2.5%。   该文作者据此推论,“美国自己的食用消费却是极少极少。”   然而,如果我们依据该文提供的数据作一估算,就会发现,美国人吃转基因 食品的数量实在不少。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字,2010年美国玉米产量为3.19亿吨,2.5%的直 接食用比例即为797万吨,美国人口大约为3亿,这样,人均直接食用玉米的数量 每人每年大约为26.5公斤,差不多是中国人一个半月的口粮。这么大的食用量, 是因为玉米是美国人的主食之一,满超市卖的都是玉米片、爆米花和甜玉米。   美国玉米大约85%为转基因玉米,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直接吃 掉22.5公斤的转基因玉米。   由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等靠近墨西哥的地区,居民有在正餐中 直接食用玉米的习惯。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居民每年在正餐中直接吃掉的转 基因玉米数量可能至少要上百斤。   而在美国,因为转基因产品不需要标识,消费者很难买到直接食用的非转基 因玉米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人大部分的食用玉米消费量是体现在将玉米添加到各种 食品中。食品深加工的比例大概为8%,也就是将近2500万吨,这个数字,以人均 计算大概就达到了每人每年100公斤。   当然,玉米在很多时候被加工成配料和添加剂,这100公斤不会都被直接吃 到肚子里。但是加工成配料和添加剂的转基因玉米被应用到极为广泛的食品链中, 以至于一种说法认为,在美国,65%以上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么看来, “几亿人吃了十几年了”“大量食用”等表述方式并无不妥。   大豆也“疯狂”   2008年,美国大豆产量约为8000万吨,其中3400万吨用于出口;美国本身用 于食用目的数量大约2900万吨,主要是用于生产豆油。而直接用于人类食用者约 为350万吨。   前述网文写到,“2008/09农业年度,在美国,每年食用大豆总数为350万吨, 美国人口3.2亿,平均每人每年食用多少?平均每人每天食用多少?看看那数字, 是不是大规模食用?”   但依据这些数字推导,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20多斤大豆。美国人不吃豆腐, 因此这个消费量不算小了,而且,此处并未统计将大豆作为深加工食品原料的部 分。   2008年,美国豆油总产量大约7300万吨,而用于消费略低于12%;在这12%的 消费总量中,直接食用者为七成左右。美国人每年直接食用豆油的数量大约为 613万吨,按照3亿人口来计算,这就意味着消费量为每人每年20公斤。   2009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为93%。不加标识的转基因都很难区分, 所以这也就相当于美国每人每年消费的转基因豆油为18公斤。中国人均豆油供应 量为每年3.6公斤。在中国,还有不少人一年喝饮料都喝不到18公斤。   当然,这里的93%是种植面积,没有转换成产量比例。如果转换成产量,由 于转基因大豆的产量略高,所以比例也应该略高一点。   另外一组数字也表明了同样的事实,美国的植物油消费以大豆油为主,占 77%,其2007年人均年供应量为22.4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转基因玉米还是转基因大豆,目前转入的基因都与其 食用性状没有关系,转基因玉米主要是转入抗玉米螟的Bt基因,而转基因大豆主 要是转入抗最为广泛使用的农达(roundup)除草剂的基因,两者都主要是着眼 于改善作物的经济性状。   一些质疑美国人食用转基因的文章指出了不能将生产规模等同于消费规模。 美国人用于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物的比例相对于其生产规模来讲,百分比确实不 高。但是考虑到其庞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即便很低的比例也可以得出很高的人均 消费量。而如果把用作食品成分的转基因作物加进去,这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如上所述,如果考虑到转基因玉米用作生产各种食品,那么美国每人每年的消费 量就达到了100多公斤。   以上仅仅是考虑到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还没有提菜籽油和甜菜等其他 美国大量食用的转基因产品。美国菜籽油84%依赖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来榨油, 加拿大2009年转基因油菜的推广比例已经达到了93%,而美国菜籽油的66%用作食 用消费。   美国的食糖供应,一半以上来自甜菜,美国大约95%的甜菜是转基因品种, 而美国人均食糖摄入量差不多是中国人均摄入量的8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转 基因甘蔗已经开始种植并在迅速扩大。   自1994年转基因食品上市以来,特别是1996年转基因大豆上市以来,美国平 均每人累计直接食用掉的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都达到了数百斤。   无需标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给食品企业的标签指南中指出,如果营 养成分没有差异,不需要在食品标签上标明来自转基因作物还是非转基因作物, 食品公司可以自愿选择。在同一份指南上,FDA还提出,禁止刻意标注“非转基 因食品”,原因是这样的标识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 因食品有区别,而标注“非转基因食品”的厂家会因此不平等获利。   在这样的规定下,美国大多数食品厂商自然不会去刻意标注转基因,而大多 数消费者对此也习以为常。“在美国,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费转基因食品,不会去 多想,”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的农业经济学教授Scott Rozelle告诉《科学新 闻》。   有时候,一些厂商也会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在产品中标注上诸如“纯天然”, 如EXTRA-VIRGIN字样,但这种标示与FDA的监管要求并不矛盾,也不在一个层次 上,因为并没有严格的法律术语界定什么是“纯天然”。   2010年,笔者参加在美国加州圣迭戈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期 间,就在会场外面遇到了一个环保组织的示威活动,要求禁止或标示转基因产品。 大约20几名抗议者聚集在举办年会的圣迭戈会议中心外,其中一人在激烈地发表 演讲。而参加年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多名科学家,以及路过的居民和旅游者, 似乎对这一抗议行动没有什么感觉,都是匆匆而过,在20分钟时间中,只有不多 几个游客驻足聆听,除笔者出于采访目的外,没有一个人索要资料。   尽管如此,美国的管理者还是很注重与民众的沟通。今年2月在美国首都华 盛顿特区举行的AAAS新一届年会的一个专场论坛上,美国农业部部长Thomas A. Vilsack反复强调,要在赞成农业生物技术的人和反对这一技术的人之间进行平 等对话,要不断传播农业生物技术的优点,也要密切关注其可能出现的负作用。 “我们要让父母们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们也具有对农业科技的全面的知识, 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选择。”Vilsack说。■   参考文献:   1.《转基因官员:从不说到瞎说(兼谈美国转基因食品消费)》: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3083800   2.FDA官方网站: http://www.fda.gov/food/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documents/foodlabelingnutrition/ucm059098.htm (XYS2011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12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食物:美国人究竟吃不吃
热度 3 physt 2011-4-15 08:57
转基因食物:美国人究竟吃不吃   美国人用于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物的比例相对于其生产规模来讲,百分比确 实不高,但由于其庞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即便很低的比例也可以得出很高的人均 消费量   谭一泓 贾鹤鹏   近年来,国内舆论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 美国的公众到底吃不吃转基因食品?围绕着这一问题的各种说辞,让消费者无所 适从。   《科学新闻》经过广泛搜集资料和采访,发现美国人的确在大量食用转基因 食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们一般也意识不到转基因食物有何特别。   而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大国,自然也不乏一些抵制转基因食品的环 保组织和社区,只是这种抵制既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也不能让自己的餐 桌上杜绝转基因食物。“因为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讲,他们不在乎食品中是否有 转基因。”康奈尔大学科学传播教授Bruce Lewenstein说。   消费量之辨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任所长黄大昉研究员以及多位专家,在不 同的场合指出,从全球角度来说,转基因食品早已在应用了。这一点在中国也不 例外。转基因食品是经过严格管理、严格评价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有人讲,在北美市场上有三千种转基因食品,它主要的成分就是转基因的 大豆、玉米,所以它也是转基因食品,而且是几亿人吃了十几年了。”黄大昉在 一次人民网的访谈中说。   但是这一说法,最近遭到了一些反对转基因人士的反驳。   网上一篇转载率颇高的博文就列举了很多数字,试图说明美国人没有大规模 食用转基因食品。   该文以玉米为例,指出根据美国官方统计,在美国,玉米食用比例大约是总 消费量的10.5%,而其中直接食用的比例不到2.5%。   该文作者据此推论,“美国自己的食用消费却是极少极少。”   然而,如果我们依据该文提供的数据作一估算,就会发现,美国人吃转基因 食品的数量实在不少。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字,2010年美国玉米产量为3.19亿吨,2.5%的直 接食用比例即为797万吨,美国人口大约为3亿,这样,人均直接食用玉米的数量 每人每年大约为26.5公斤,差不多是中国人一个半月的口粮。这么大的食用量, 是因为玉米是美国人的主食之一,满超市卖的都是玉米片、爆米花和甜玉米。   美国玉米大约85%为转基因玉米,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直接吃 掉22.5公斤的转基因玉米。   由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等靠近墨西哥的地区,居民有在正餐中 直接食用玉米的习惯。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居民每年在正餐中直接吃掉的转 基因玉米数量可能至少要上百斤。   而在美国,因为转基因产品不需要标识,消费者很难买到直接食用的非转基 因玉米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人大部分的食用玉米消费量是体现在将玉米添加到各种 食品中。食品深加工的比例大概为8%,也就是将近2500万吨,这个数字,以人均 计算大概就达到了每人每年100公斤。   当然,玉米在很多时候被加工成配料和添加剂,这100公斤不会都被直接吃 到肚子里。但是加工成配料和添加剂的转基因玉米被应用到极为广泛的食品链中, 以至于一种说法认为,在美国,65%以上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么看来, “几亿人吃了十几年了”“大量食用”等表述方式并无不妥。   大豆也“疯狂”   2008年,美国大豆产量约为8000万吨,其中3400万吨用于出口;美国本身用 于食用目的数量大约2900万吨,主要是用于生产豆油。而直接用于人类食用者约 为350万吨。   前述网文写到,“2008/09农业年度,在美国,每年食用大豆总数为350万吨, 美国人口3.2亿,平均每人每年食用多少?平均每人每天食用多少?看看那数字, 是不是大规模食用?”   但依据这些数字推导,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20多斤大豆。美国人不吃豆腐, 因此这个消费量不算小了,而且,此处并未统计将大豆作为深加工食品原料的部 分。   2008年,美国豆油总产量大约7300万吨,而用于消费略低于12%;在这12%的 消费总量中,直接食用者为七成左右。美国人每年直接食用豆油的数量大约为 613万吨,按照3亿人口来计算,这就意味着消费量为每人每年20公斤。   2009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为93%。不加标识的转基因都很难区分, 所以这也就相当于美国每人每年消费的转基因豆油为18公斤。中国人均豆油供应 量为每年3.6公斤。在中国,还有不少人一年喝饮料都喝不到18公斤。   当然,这里的93%是种植面积,没有转换成产量比例。如果转换成产量,由 于转基因大豆的产量略高,所以比例也应该略高一点。   另外一组数字也表明了同样的事实,美国的植物油消费以大豆油为主,占 77%,其2007年人均年供应量为22.4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转基因玉米还是转基因大豆,目前转入的基因都与其 食用性状没有关系,转基因玉米主要是转入抗玉米螟的Bt基因,而转基因大豆主 要是转入抗最为广泛使用的农达(roundup)除草剂的基因,两者都主要是着眼 于改善作物的经济性状。   一些质疑美国人食用转基因的文章指出了不能将生产规模等同于消费规模。 美国人用于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物的比例相对于其生产规模来讲,百分比确实不 高。但是考虑到其庞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即便很低的比例也可以得出很高的人均 消费量。而如果把用作食品成分的转基因作物加进去,这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如上所述,如果考虑到转基因玉米用作生产各种食品,那么美国每人每年的消费 量就达到了100多公斤。   以上仅仅是考虑到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还没有提菜籽油和甜菜等其他 美国大量食用的转基因产品。美国菜籽油84%依赖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来榨油, 加拿大2009年转基因油菜的推广比例已经达到了93%,而美国菜籽油的66%用作食 用消费。   美国的食糖供应,一半以上来自甜菜,美国大约95%的甜菜是转基因品种, 而美国人均食糖摄入量差不多是中国人均摄入量的8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转 基因甘蔗已经开始种植并在迅速扩大。   自1994年转基因食品上市以来,特别是1996年转基因大豆上市以来,美国平 均每人累计直接食用掉的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都达到了数百斤。   无需标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给食品企业的标签指南中指出,如果营 养成分没有差异,不需要在食品标签上标明来自转基因作物还是非转基因作物, 食品公司可以自愿选择。在同一份指南上,FDA还提出,禁止刻意标注“非转基 因食品”,原因是这样的标识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 因食品有区别,而标注“非转基因食品”的厂家会因此不平等获利。   在这样的规定下,美国大多数食品厂商自然不会去刻意标注转基因,而大多 数消费者对此也习以为常。“在美国,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费转基因食品,不会去 多想,”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的农业经济学教授Scott Rozelle告诉《科学新 闻》。   有时候,一些厂商也会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在产品中标注上诸如“纯天然”, 如EXTRA-VIRGIN字样,但这种标示与FDA的监管要求并不矛盾,也不在一个层次 上,因为并没有严格的法律术语界定什么是“纯天然”。   2010年,笔者参加在美国加州圣迭戈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期 间,就在会场外面遇到了一个环保组织的示威活动,要求禁止或标示转基因产品。 大约20几名抗议者聚集在举办年会的圣迭戈会议中心外,其中一人在激烈地发表 演讲。而参加年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多名科学家,以及路过的居民和旅游者, 似乎对这一抗议行动没有什么感觉,都是匆匆而过,在20分钟时间中,只有不多 几个游客驻足聆听,除笔者出于采访目的外,没有一个人索要资料。   尽管如此,美国的管理者还是很注重与民众的沟通。今年2月在美国首都华 盛顿特区举行的AAAS新一届年会的一个专场论坛上,美国农业部部长Thomas A. Vilsack反复强调,要在赞成农业生物技术的人和反对这一技术的人之间进行平 等对话,要不断传播农业生物技术的优点,也要密切关注其可能出现的负作用。 “我们要让父母们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们也具有对农业科技的全面的知识, 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选择。”Vilsack说。■   参考文献:   1.《转基因官员:从不说到瞎说(兼谈美国转基因食品消费)》: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3083800   2.FDA官方网站: http://www.fda.gov/food/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documents/foodlabelingnutrition/ucm059098.htm (XYS2011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个人分类: 网文收集|1381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爆炸宇宙论质疑
热度 2 shujie100 2011-3-27 18:45
大爆炸宇宙论质疑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即宇宙最初是不存在的,是由于一个点的大爆炸从而产生了宇宙。这种论点现在似乎己成为正统的认识。当然其也有一些观测的所谓依据。但对于这种论点有以下几点质疑,表明其论点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大爆炸论起于1930年乔治.伽莫夫基于康奈尔大学的拉尔夫.阿尔法(Ralph A, Alpher)和罗伯特.赫尔曼(Robwrt G, Hermann)预言的有一种辐射的回音作为辐射背景自始至终充满了宇宙,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说。1965年发现的宇宙背景辐射引起许多人的深入研究,从而改进了大爆炸理论,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似乎才得到人们的一致赞同。该理论认为,大爆炸在10∧-45 秒时突然开始,从而回避了0.0秒时的宇宙状态。在10∧-45秒时,宇宙呈现出幽灵般的对称性,它的体积是无限小的一点,热到10∧37K,密度为10∧100克/厘米3,或相当10∧120尔格。在大爆炸的进行过程中,到10∧-43秒,相变破坏了无特色的对称性,将引力从量子力中分离出来。半径达到10∧-3厘米时,密度减小到10∧91克,温度降到10∧32K,对应的能量为10∧19GeV。大统一相变在10∧-37秒后,这时强相互作用力与电、弱相互作用力分开。在10∧-12秒后电弱力分裂开为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当宇宙产生10∧-9秒后,温度到10∧15K,才最后完成了四种力的最后分离。这时的宇宙中充满了由夸克、轻子、光子组成的浓雾。从此宇宙间的粒子才开始诞生,宇宙也就开始爆炸后的膨胀。在宇宙诞生的三分钟后,才有稳定的原子核形成。大爆炸30万年后,温度降到3000K,才形成氢原子。大爆炸发生100亿至200亿年后的今天,温度已冷却到3开尔文,四种力也就破缺成现在这样子。而从现在起再过10∧40秒则宇宙将消亡。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乃空间与时间,而空间与时间正是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大爆炸宇宙论也就是说空间与时间是由大爆炸产生的,也就是说宇宙是由点爆炸而形成的。这里就有一个先有什么的问题。   首先来讲,这是一个先有点还是先有空间的问题。固然点是零维的,这个零维的点可以膨胀成三维的空间,但这个点一定是空间中的一个点,没有了空间点在那里呢?这里也就存在是空间中的点爆炸,还是点爆炸形成了空间这样一个先后问题。这是大爆炸宇宙论的问题之一。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点爆炸形成了空间,即点爆炸形成了宇宙。开始这个点还是零维的,它的体积是无限小的一点,热到10∧37K,密度为10∧100克/厘米∧3,或相当10∧120尔格。这也就是说在这个点中不存在任何物质,因为只在当宇宙产生10∧-9秒后,温度到10∧15K,才最后完成了四种力的最后分离,这时的宇宙中才充满了由夸克、轻子、光子组成的浓雾。那么在10∧-9秒前这个点所具有的温度是谁的温度呢?密度又是谁的密度?能量又是谁的能量呢?这是问题之二。   问题之三是大爆炸宇宙论违反了自然规律。能量守恒是被人类实践证实了的,而点的大爆却一下子凭空产生了全宇宙间的所有的能量(包括实物粒子静质量所具有的能量)。这违背了人类己认识了的科学,这似乎又要借助类似牛顿的第一推动力的上帝之手了。   所谓爆炸是指一个实体物质的强烈反应而发生的极速膨胀。而宇宙的大爆炸又是什么的爆炸呢?同时宇宙间所有的实物粒子都是大爆炸的产物,也就是大爆炸在空间中造就了所有的实物质。但据现己被实践证实了的事实是,实物粒子的产生是由于荷电粒子发生强相互作用形成的,这正是粒子物理学完全由加速器技术所制约的原因所在。但宇宙大爆炸之初,宇宙间是不存在任何东西的,那么是什么相互作用造成了实物粒子的产生呢?这真是又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的变种。这是问题之四。   现在己知的事实是所有粒子的产生都是成对的,有一个正实物粒子产生,必然同时有一个反实物粒子产生;同时这正、反粒子对相遇又会湮灭成γ射线。这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其一为由于空间的各向同性,点爆炸必然是由点向外的均匀辐射,如太阳的光辐射一样,这样爆炸所形成的正、反粒子将基本上相互湮灭掉,不可能余有宇宙间如此多的星系实物质。其二为现实的宇宙间观测到的大都是正实物粒子,反实物粒子怎么都没有了?现实的理论解译是这是由于对称性破缺造成的,但就算是对称性可以发生破缺,也决不会将对称的另一半完全破缺没有了,如这样那就是完全没有对称性了。这是大爆炸宇宙论的问题之五。   按大爆炸宇宙论,显然宇宙是一个孤立系统,在宇宙外不存在任何物质,甚至也不存在时间、空间。那么宇宙间的所有实物质运动形式的结果都只能是其之间的物质相互作用结果,而这种相互作用都 是点向外的均匀辐射状的,不可能产生物质的旋转运动。现己观测到所有星系甚至是星团、星体都一无例外的有旋转,即存在有大量的角动量。而大爆炸应当是由点向外辐射形式的爆裂,且没有外界的任何物质与之相互作用,是不可能产生角动量的。宇宙中存在的这些大量角动量又是如何来的呢?要知道,现在的物理规律中有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同时角动量也是守恒的。这就是大爆炸宇宙论的问题之六。   大爆炸宇宙理论现有的所谓依据有三点,其一为3K微波背景辐射,这也正是这一理论的起点,而3K微波背景辐射己经被观测到;其二为星系光谱线红移,这被认为是爆炸后物质膨胀分离的表现,这也是己被观测到的事实;其三为现今宇宙中元素的分布,有大量的氢与氦存在,这种元素分布是大爆炸宇宙论的推论结果,也己是天文观测的事实。也正为此这种大爆炸理论就成为现代正统的理论学派,由于学术界的认可与教育,似乎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对此谈谈看法。   现在对宇宙的观测的确发现,从地球的任何方向看去,遥远的星系都有星光红移现象,且红移与距离有关,而与观测方向无关,这就是哈勃定律。哈勃定律就是一个关于星系之间相互远离速度和距离的确定的关系式,表明了宇宙的运动和膨胀。其关系为:        V=H×D 其中,V是远离速度,单位为(Km/sec);H是哈勃常数,单位为(Km/sec/Mpc);D是星系距离,单位为(Mpc),1Mpc=3.26百万光年。由于这是根据观察得到的经验公式,故哈勃常数随观测的发展存在有不同的变化。这样如果认为谱线红移是多普勒效应的结果,则意味着河外星系都在离开我们向远方退行,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这正是一幅宇宙膨胀的图像。而这种关系真正来自观测、推论没有掺进任何假设的是红移-视星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假设,才可得到距离--速度关系。由此红移与视星等的关系则成为问题的关健。   天文观测的结果是客观存在,但红移存在的原因却可能有多种。多卜勒效应确实可能引起红移,但决不能说引起红移的原因就一定是多卜勒效应。故而不能武断地讲观测到红移就一定是由于多卜勒效应引起的,由此宇宙就在膨胀,而应当从多方面寻找红移原因才对。比如光由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就会发生红移现象,这是科学常识。我们现在测量到的星光,是在地球上的环境上测量的,但我们看到的星光是从遥远恒星上发出的光。而恒星发光的外层是一层很厚的发光气体,这层气体的密度显然是由内而外的由密到疏分布的。从单位体积的发光强度而言,显然密度越大发光越强,观测自然会测到发光强的部分发出的光,但随着观测距离的增加,由于观测视角的变化,所观测到的光就会由观测内层而逐渐向观测外层变化,正如我们看蜡烛发出的光,近时光较明亮,但随着观测距离的增加,光就会逐渐变红了。何况现己知道还有其它原因可引起光红移。这样就不能只从看到了光的红移就确定是由多卜勒效应而相互间远离。也就是说对观测到光的红移不能简单的就认为是宇宙在膨胀,而是应当仔细研究确认。   如果宇宙是永恒的,存在3K本底辐射则是理所当然的,且这种本底辐射在宇宙中也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不随时间变化的。也就是说对其它的宇宙模型而言,也同样会得到存在2K本底辐射的结果,这点并不是只支持大爆炸宇宙论。   现在观测到的事实氢与氦的丰存度为氢占25%,氦占75%,这点同样对其它宇宙模型而言同样也是可能的。   宇宙并没有开始,自然也就不会有结束。宇宙是永恒的。但这永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为宇宙是物质运动的宇宙,在宇宙中的物质是不停运动的,且这不停运动的物质,随着运动量的变化会发生质的变化。也正是在这物质运动的不断量变----质变的变化中,才使得宇宙得以永恒。就是说宇宙是永恒的,但宇宙中的运动物质却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由一种运动物质形态变成另一种运动物质形态,由此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运动形态都有开始与终结,都有出生与死亡,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宇宙正是在这物质的运动变化中永恒的。   大约也正是觉得大爆炸宇宙论的一些问题,故而现在又有人提出所谓的平行宇宙、子宇宙等等的说法。其实宇宙只有一个永恒的宇宙,而在宇宙中倒是有很多的不同物质运动系统,如各种星系团、星系等等。
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康奈尔大学做笔记的方法
热度 1 zqhero 2011-3-4 09:15
康奈尔大学做笔记的方法,从此学习工作效率提高100%分享 作者:浣熊灵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二、符号记录法 符号记录法就是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在操作时你应注意以下一些准则: 1.读完后再做记号。在你还没有把整个段落或有标题的部分读完并停下来思考之前,不要在课本上做记号。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是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同样的概念,你只有等读完这一段落或部分以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那些重复的内容。这样做可使你不至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2.要非常善于选择。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项目下划线或草草写上许多项目,这样会使记忆负担过重,并迫使你同一时刻从几个方面来思考问题,也加重你的思维负担。你要少做些记号,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复习时又只好将整页内容通读一遍。 3.用自己的话。页边空白处简短的笔记应该用你自己的话来写,这是因为自己的话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后这些话会成为这一页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简洁。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页边空白处的笔记要简明扼要。它们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诵和复习的时候用起来更可得心应手。 5.迅速。你不可能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做记号。你先要阅读,再回过头来大略地复习一遍,并迅速做下记号,然后学习这一章的下一部分内容。 6.整齐。你作的符号要尽量整齐,而不要胡写乱画,否则会影响你以后的复习和应运。当你以后复习的时候,整齐的记号会鼓励你不断学习,并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整齐的记号便于你迅速回忆当初学习时的情景,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领悟书中的思想。 三、笔记整理法 由于种种原因,你在课堂上做的笔记往往比较杂乱,课后复习不太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积累复习资料,你需要对笔记进一步整理,使之成为比较系统、条理的参考资料。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 1.忆。课后即抓紧时间,趁热打铁,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你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 2.补。课堂上所作的笔记,因为是跟着教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一些,所以你的笔记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更完整。 3.改。仔细审阅你的课堂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 4.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 5.分。以文字(最好用色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或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索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 6.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简明扼要。 7.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摘抄在同一个本子上或一个本子的同一部分,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便于记忆
21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费曼:“对不起,薪水太高了。”
josh 2011-2-22 16:21
费曼写了封信给他们说:“知道了薪水的数目之后,我已决定必须要拒绝了。我必须拒绝这么高的薪水,原因是如果我真的拿那种高薪,我就可以实现一切从前想做的事了——找一个很漂亮的情妇,替她找个公寓,买漂亮东西给她……用你们给我的薪水,我真的可以那样做,但我也知道我会变成怎么样。我会开始担心她在做些什么,等我回家时又会争吵不休,这些烦恼会使我很不舒服、很不快乐。我再没法好好做物理,结果会一团糟!我一直都想做的事情都是对我有害无益的,我只好决定,我没法接受你们的邀请了。” 原文如下: 对不起,薪水太高了 我对康奈尔大学的许多科系都不怎么感兴趣。这并不代表他们有什么问题,而只不过我刚好对这些科系没兴趣而已。这包括了家政科学、哲学(这个系的家伙特别不正常),以及其他有文化的东西,像音乐等等。当然,康奈尔有很多我很喜欢往来的人,例如数学系的凯克(Kac)教授和弗勒(Feller)教授、化学系的卡尔文(Calvin)教授, 以及动物系的大好人葛瑞芬(Griffin)博士——他就是发现蝙蝠乃是依靠回音自我导航的人。但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够多,其他的许多事物我又觉得不够水准,废话连篇。此外,绮色佳只是一个小镇。   这里的天气不是很好,有一天我开着车子,突然开始下起雪来,事前毫无征兆,我也没有心理准备,心里想:“噢,它不会怎么严重的,继续开车吧。”   但积雪愈来愈深,车子也开始偶尔滑行起来,我想:只好把轮胎绑上铁链。走到车外,把铁链放在雪上;天气真冷呀,全身都在哆嗦发抖了。把车子倒退压在链子上,你就会碰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们在那时候碰到的问题——你先得把里面的一个挂钩勾上。由于铁钩必须绑得很紧,因此挂钩很难勾得上去。然后你就要用快冻僵的手指把一个夹钳按下去。你人在轮胎旁的外侧,但挂钩在轮胎的内侧,因此一切都很难控制。它一直滑掉,天气又冷,雪又一直下,你拼命想把这夹钳按下,手痛得不得了,但那鬼东西还是下不来。我记得就在那一刻我决定了——这太疯狂了——世界上一定还有其他地方,那里的人是不用担心这种问题的。   我想起以前曾经应巴查教授之邀,到加州理工学院访问过两次;巴查以前也在康奈尔教书。他很聪明,对我的性格也了若指掌。他说:“费曼,我这里多一辆车,借给你。另外这是到好莱坞及日落区的地图,好好享受吧。”   于是我每晚开着他的车子到日落区——去那里的夜总会及酒吧凑热闹。我从拉斯维加斯学会喜欢这些事物——漂亮女孩、大赌徒等等。巴查实在很清楚如何令我对加州理工学院产生兴趣!                                       两堆草中的驴子                     你一定听过那只驴子的故事。驴子站在两堆干草的正中央,不知道该往哪一堆走去,因为两边的草都一样多。   唉,那不算什么了。康奈尔跟加州理工竟相提出优厚待遇:每当我觉得加州理工实在比较好,决定要离开的时候,康奈尔却会提出更优厚的条件;而当我想留在康奈尔时,加州理工的人又会提出些什么。所以你可以想象有只驴子站在两堆草中央,只不过情况更加复杂,因为一旦它开始走向某堆草,另外一堆立刻增多。    让我作成最后决定的,是我的教授休假年。那时我想再度去巴西访问,这次要去10个月,而我在康奈尔又刚巧已到了可以休假一年的时候。我不愿丧失这个权利,于是我制造了个理由来做决定。我写信给巴查,告诉他我的决定。    巴查回信:“我们会立刻聘请你,而且你可以用你的第一年作为休假年。”他们就是那副德性:无论我的决定如何,他们总有办法把我的决定搞砸。因此我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一年,事实上是在巴西过的。到了第二年,我才在加州理工正式教书。这是整件事情的始末。   自从1951年起,我就待在加州理工学院,而且一直都很快乐。对我这种性格的人来说,这里是再适合也没有了。    那里有很多顶尖的人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兴趣;我也很喜欢跟他们聊,因此我一直都觉得很惬意。   但当我到了加州理工还没多久,有一天我们受到烟雾的侵袭。那时的烟雾比现在要厉害多了——双眼被薰得刺痛万分。我站在角落里,眼泪直流,心里便想:“这太疯狂了!这是绝对的神经病!在康奈尔的时候还好好的。我要离开这里!”   于是我打电话到康奈尔,问他们我还可不可能回去。   他们说:“当然可以!我们立刻着手安排,明天打电话给你。”                                       不再改变主意                      第二天,我碰到了极大的运气,让我作出决定——也许上帝在帮我忙做决定。我正在走回办公室的路上,有个家伙跑到我面前说:“嘿,费曼!你有没有听到最新发生的大事?巴德(Walter Baade)发现星球原来有两种不同类型!我们以往计算星系和我们的距离时,原来都只是以一种造父变星为基准。但现在发现还有另一种,因此宇宙的年龄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老两倍、三倍,甚至四倍!”   我很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那时候,地球好像比宇宙还要老。根据估计,地球年龄为46亿年,但宇宙的年龄只有20、30亿年。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团;而这个发现把谜团解开了:重新计算之后,证明宇宙年龄比以前想象中的要老。但重点是,当时我立刻知道了这项新发现——那家伙匆匆跑过来把第一手的消息告诉了我。   还没穿过校园,回到我的办公室,另一个家伙又走过来了。这是梅索森,他主修生物、副修物理,我曾经是他博士论文口试的委员之一。他建造了第一部“密度梯度离心机”,用来分离及测量分子的密度。他对我说:“看看我刚得到的实验数据!”   他证明了当一个细菌制造出一个新细菌时,它会把一个完整的分子传给那个新细菌;这个分子就是DNA了。在这之前,我们一直以为什么东西都在分裂、分裂。因此大家原先也以为细菌会分裂,一半成为新细菌。但那是不可能的:包含着遗传信息的那个最小分子,不可能一分为二;它必须复制自己,把复制品给新细菌,给自己留一份。梅索森证实这个想法了,他用的方法是这样的:他先让细菌在重氮中生长,然后再让它们在普通的氮气里生长。实验进行期间,他用他的密度梯度离心机测量分子的重量。   在第一代的新细菌中,染色体分子的重量刚好是介于用重氮制造出来的分子,以及用普通氮气制造出来的分子之间。如果所有分子——包括染色体分子一都一分为二的话,这个结果是合理的。但在接下来的很多代细菌中,如果还是一分为二的话,那么染色体分子的重量应该是重分子和轻分子两者之差的1/4、1/8及1/16等等,然而实验结果却显示分子的重量只有两组。一组的重量跟新的第一代相同(介于较重的和较轻的分子之间),另外一组则较轻——刚好就是用普通氮气制造出来的分子重量。因此,尽管每过一代,较重分子所占比例会减少一半,但它们可没减重量,这个实验结果令人兴奋极了,这是个很重要、对基础研究影响重大的发现。   我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意识到这里才是我想待下来的地方。在这儿,科学界的各路人马都会告诉我他们的研究成果,真是令人兴奋。这才是我想要的,真的!    因此,稍后当康奈尔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已差不多全安排好的时候,我说:“对不起,我又改变主意了。”但是我已决定,我以后都不用再决定什么了。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可以让我再改变主意了。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你有很多事情要担心:要不要到这个地方,你的母亲又会怎样等等。你担心、做决定,但又发生了其他的事情。事实上,比较容易的作法是什么都不管,就那样决定。不用管那么多——再没什么能使你改变主意了。我还在麻省理工当学生时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验。我每次在餐厅里都拿不定主意要吃哪种饭后甜点,烦死了,于是我决定从此以后都只挑巧克力冰淇淋,而不再为此烦心——那个问题便就此解决了。总之,我也就那样决定,从此待在加州理工学院。                                       拒绝高薪诱惑                     不过,还是有人尝试过要改变我留在加州理工的念头。   那时费米刚过世不久,芝加哥大学的人在物色替代费米的人选。他们派了两个人来我家拜访——当时我对他们的动机一无所知。而他们开始谈论各种我应该去芝加哥的好理由:我可以做这做那,那里有许多优秀人才,我有机会做很多事情。我一直没有问他们待遇问题,而他们拼命暗示,只要我问的话,他们就会告诉我。终于,他们还是问我想不想知道薪水有多少。“唉,不!”我说,“我已经决定待在加州理工。我的太太玛丽露就在隔壁, 如果她听到薪水有那么高时,我们又会吵起来。而且,我早已决定了不再做决定了。我要永远留在这里。”我不让他们告诉我芝加哥打算给我的薪资。   过了大约一个月,在一个学术会议上,马歇尔(Leona Marshall)跑来跟我说:“奇怪你没有接受芝加哥的职位。    我们觉得很失望,也不明白为什么你会拒绝这么优厚的待遇。“   “那很容易”,我说:“因为我从头到尾没让他们告诉我待遇如何。”   一星期后,我收到马歇尔的一封信。把信打开,第一句话说:“他们提出的待遇是——”十分庞大的一笔数字,大概是三四倍于我原来的薪水,很惊人呢!信中继续说:“在你读下去之前,我就让你知道待遇是多少。也许现在你会重新考虑,因为他们告诉我这个空缺还在,而我们都很希望你能来加入我们。”   我写了封信给他们说:“知道了薪水的数目之后,我已决定必须要拒绝了。我必须拒绝这么高的薪水,原因是如果我真的拿那种高薪,我就可以实现一切从前想做的事了——找一个很漂亮的情妇,替她找个公寓,买漂亮东西给她……用你们给我的薪水,我真的可以那样做,但我也知道我会变成怎么样。我会开始担心她在做些什么,等我回家时又会争吵不休,这些烦恼会使我很不舒服、很不快乐。我再没法好好做物理,结果会一团糟!我一直都想做的事情都是对我有害无益的,我只好决定,我没法接受你们的邀请了。” SurelyYou'reJoking,Mr.Feynman! R·费曼/著,吴程远/译
个人分类: The Ar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4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康奈尔大学的点滴回忆
热度 7 ywang69 2011-2-15 12:02
康奈尔大学的点滴回忆
Cornell大学的建筑与艺术学院大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在康奈尔大学(Ithaca)居然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 罗帆教授在明尼苏达大学进修的回忆博文《圣保罗曾经有个家 》,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2000年12月19日,圣诞节前最后一个签证日,我顺利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 2001年2月26日,我从成都前往北京到留学基金委办理相关手续,3月2日从北京前往美国。 2001年3月2日从北京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81次航班前往美国,途径底特律然后转机到Syracuse。经过14个小时的飞行,在美东时间3月2日17点20分飞机终于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降落,在底特律转机的时候,登上一架只有4,50人的小飞机,机舱居然只有一位男副驾驶员充当空姐。小飞机在机长非常幽默的开场白广播后起飞,窗外白雪皑皑的一片,气流的颠簸让我胆战心惊,真抱怨为什么不到纽约市然后坐汽车。 在Syracuse取完行李,我推着行李车,在大厅找到公用电话,赶紧找出租公司。因为在康乃大学没有熟人,而合作教授还在外地讲学 ,一切只有靠自己(当时好傻呀,也不到网上联系一位中国留学生)。 好在口语和听力还算凑合,接线员告诉我她们公司的司机已经在机场,她告诉了我司机的外套和帽子的颜色,让我到 3号出口去找他。 在Syracuse机场,行李推车不是免费的,我掏了1美圆才能推出一辆,心里直骂美国鬼子太小气。 在国内机场,似乎推车都是免费的呀。(此处省去2000字) 康乃尔大学所在的小城Ithaca , 名字有点像日文来的,在这儿获得硕士学位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先生将Ithaca翻译为“倚色佳”。 当时我每周至少在BARTON HALL打一次羽毛球或者排球。 每周的星期四下午3:30到5:30,在Big Red Barn 酒吧,康乃尔大学的国际学生学者协会(ISSO)都会举行一次coffee hour,让在康乃尔大学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有个机会相互交流,我在那儿还认识了不少朋友。刚到康乃尔的时候,为了练习口语,我经常参加coffee hour,有个芬兰的访问学者经常和我聊天,他在清华大学当过一年访问教授,所以对中国文化和风俗很有了解,他太太是加拿大人,也经常来参加聚会。他曾经到过日本京都大学学习日文和日本文化,而且筷子用得很好。 在康奈尔大学,Olin图书馆丰富的中文图书资源让我叹为观止,有许多我在国内图书馆看不到的中文图书外,居然还有在我眼中肯定是文物的线装版的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供人借阅。 康大漂亮的植物园占地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春天花开时真是美不胜收。 想起了许多要感谢的人:加州交通厅廖全燕博士(当时在阿肯色州立大学读博士),当时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University)博士后杨谦及其夫人吴渫;康乃尔大学的董殿生,许玲夫妇,刘克义,于进芝夫妇,陈皆儒,林曼文夫妇,张荣峰博士,董满仓,郭敬真夫妇,许建宇,王瑛夫妇;感谢室友、后来的宾州大学助理教授王庆博士,法学院马杰博士在我初到康乃尔大学时提供的帮助。 感谢康乃尔大学电子工程系甘致群教授,管理学院的助理教授李海涛博士的帮助,也感谢同时在康乃尔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吉林大学董德明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张爱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沈悦教授;福建省林业科学院的陈强,西南交通大学的王晓茹教授(去美国前还不认识)。由于有这么多朋友,我在美国的生活多姿多彩。 遗憾的是当时数码相机还刚出来,我也是过了许久才买的,许多照片初期照片还是胶卷冲洗的那种,搬家后都不知所踪了。 有意思的是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周末常来康奈尔放中国电影。 2001年6月8日领事馆组织访问学者和中国留学生抗议李登辉访问康奈尔,当时李已经下野,仅仅是以私人身份看望当时在康大读书的孙女,在机场大陆和台湾老兵协会的扔鸡蛋抗议,而台湾其他拥李侨民却敲鼓欢迎。 2001年9月11日,被称为二战后美国本土最严重的袭击发生在200多英里之外的纽约市。 女儿参加学校圣诞演出前 女儿好朋友来自台湾的Annie 女儿当时5岁 妻女在Cornell雕像前 MALL里面的圣诞老人 McGraw Tower 女儿坐校车 当时的我 雪真大 Northeast 小学的操场 康大校园 当时的朋友们 周末排球赛 校园的瀑布 校园一景 妻女和陈皆儒,林曼文夫妇 女儿在班上 女儿的美国老师有点胖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14095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美教授收入差距大
热度 18 ywang69 2011-2-12 14:34
前年申请了一个教育部的引智计划,国际处通知的是资助2万,计划邀请的是康奈尔大学的一著名教授,去年和他谈及此事,他邮件中提到一定要坐商务舱,而且说他美国超过3个小时航程的旅行非商务舱不可,这让我有些头痛,要执行项目还得想办法筹措资金,由此想到了中美教授的收入差距问题。 从康奈尔大学的这位教授出差非商务舱不坐看,推算大多数千人等海归教授回国确实是放弃了美国高昂的收入(貌似千人的基本条件是国际知名大学正教授)。 美国大学的教授的收入从康奈尔大学得到的数据是助理教授10个月6-8万,副教授10个月12-16万,教授是18-22万美元每年。当然,美国教授从科研经费是基本得不到补贴的。 中国高校和中国社会一样,收入悬殊大得惊人,据说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普通教授可能10万不到的年收入,大佬教授可能100万不止,巨牛的教授据说一场报告15万(EMBA讲课),还有各大公司的独立董事的兼职收入。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 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我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 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 这种状况说明,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 我虽然从91年春节开始坐飞机,记得当时川航打折下来也就是成都-长沙118元,还送一个精美的名片册。虽然当上教授也有些年份了,但 到目前为止我还只坐过一次商务舱,而且还是由于到机场比较晚,经济舱票卖多了,被航空公司免费升舱的,好像陈安博士也享受过这待遇。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8907 次阅读|39 个评论
[转载]中度干扰假说
热度 1 syfox 2011-1-30 19:59
中文名称: 中度干扰假说 英文名称: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定义: 由美国生态学家康奈尔(J. H. Connell)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一个假说,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如果干扰频率过低,少数竞争力强的物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频率过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只有当干扰频率中等时,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多的,群落多样性最高。 意义:干扰理论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断层形成的频率影响物种多样性。据此Connell等提出了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即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其理由是:(1)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较低;(2)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很高;(3)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进展1:中度干扰假说适用于热带森林,但是干扰对植物多样性贡献很小 兰瓦赫宁根大学Frans Bongers 等生态学家对传统的中度干扰假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湿润热带雨林中,干扰对于物种丰富度格局的重要性比以前人们认为的要小很多。该研究成果将发表于近期的Ecology Letters(2009年)... 中度干扰假说(IDH)认为局部物种多样性在中等强度干扰下最高。在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比如热带森林,解释物种共存和多样性格局,以及验证中度干扰说在热带森林中的作用的研究是缺乏的、小尺度的以及有争议的。 作者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数据库 (2504个1公顷样地和331 567株树木),检验IDH在湿润、潮湿和干燥三种热带森林中能否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异;他们同时分析了支配植物功能类群之间不同响应的基本机理。研究发现:比起热带湿润森林,干扰能更多地解释热带干燥森林多样性的变异。随着干扰增加,先锋树种数量增多,耐荫树种减少,而中间类型物种变化不大。虽然物种多样性确实在中度干扰水平下达到高峰,但中度干扰假说不大能解释干燥热带森林之外其它森林的多样性变异;在湿润热带雨林中,干扰对于物种丰富度格局的重要性比以前人们认为的要小很多。 eg: 倒树形成的林窗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间的关系一直是森林生态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个有充分的文献可作依据的是机理是:林窗通过为非耐荫种和先锋种在群落中提供定居点,从而维持了物种多样性。另一个机理是:如果耐荫种和非先锋种能够在林窗中得到异质的资源,特别是光资源,倒树形成的林窗同样也能维持这些种的多样性。然而,大多数研究未能为后一个机理提供证据。例如,对林窗内望天树科幼苗监测了6年多后,WhitmoreBrown(1996)得出结论:林窗内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基础生态位分化的存在。 此外,Hubbell等(1999)也有结论认为林窗在维持物种丰富度上发挥了相对中性的作用。 有些研究者认为:林窗可以促进植物定居,进而增大个体密度,最终导致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是,如果林窗关闭后,自疏和他疏(thinning)引起的死亡在不同物种间是随机的,上述观点就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林窗引起的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只是暂时的,随着自疏和他疏现象的发生,最终多样性还会降低。Hubbell等人(1999)在巴拿马BCI调查了超过1200个不同大小的林窗,发现在2年龄的林窗和非林窗之间物种多样性没有差异;他的研究对象是胸径在1-4cm之间的幼树。 Hubbell因此认为:除了少数物种(先锋种),林窗并不会增加热带森林物种多样性;林窗也并不会影响幼树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相对物种多度,不论在林窗内还是在景观尺度上。 接着交作业: Q: 根据昨天总结的Hubbell等人的结论---物种多样性并没有提高,那林窗在森林中就没有作用了? A:有作用。起码会提供光照给幼苗,让它们长成成年树。过程可能先是先锋种,后来随着林窗的逐渐关闭,光照减少,耐荫种取代先锋种,进而达到林冠层,一个林窗到此关闭。 林窗假说(genesis hypothesis)的历史发展: 1. 起源于Watt(1925)、Aubreville(1938)和Jones(1945)的研究。Watt(1947)延伸了这个观点,认为林窗阶段发生演替。 2. 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认为在温带和热带森林中,倒树形成的林窗是植物更新(regeneration)和演替的核心地点(foci)。 3. 70年代末到80年代早期,伴随着非平衡论在解释物种多样性维持方面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发展了林窗阶段更新思想(concept of gap-phase regeneration),认为这个思想是解释热带森林物种多样性维持方面重要的理论。各种林窗在维持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的想法,可以被归纳为共同的“林窗假说”。机理性解释是这样的:林窗创造了足够的异质性资源,使得资源分配和生态位分化变得可能,或者剩余足够的资源(如光照和营养),允许植物定居(establishemt)或繁殖,而这种定居和繁殖在没有林窗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尽管“林窗假说”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早期提出,但是群落水平的试验性验证一直很缺乏,直到90年代后期Hubbell等人(Hubbell et al. 1999, Kobe 1999, Schnitzer and Carson 2001)才做了一些试验性工作。这些研究表明:林窗维持了有的生活型植物的多样性,对于其它生活型则不起作用。因此,要想证明“林窗假说”是维持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普遍机制,需要划分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或者生长型进行研究。
8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康奈尔大学做笔记的方法,从此学习工作效率提高100%.转
wjjh 2011-1-27 08:18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二、符号记录法 符号记录法就是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在操作时你应注意以下一些准则: 1.读完后再做记号。在你还没有把整个段落或有标题的部分读完并停下来思考之前,不要在课本上做记号。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是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同样的概念,你只有等读完这一段落或部分以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那些重复的内容。这样做可使你不至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2.要非常善于选择。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项目下划线或草草写上许多项目,这样会使记忆负担过重,并迫使你同一时刻从几个方面来思考问题,也加重你的思维负担。你要少做些记号,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复习时又只好将整页内容通读一遍。 3.用自己的话。页边空白处简短的笔记应该用你自己的话来写,这是因为自己的话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后这些话会成为这一页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简洁。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页边空白处的笔记要简明扼要。它们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诵和复习的时候用起来更可得心应手。 5.迅速。你不可能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做记号。你先要阅读,再回过头来大略地复习一遍,并迅速做下记号,然后学习这一章的下一部分内容。 6.整齐。你作的符号要尽量整齐,而不要胡写乱画,否则会影响你以后的复习和应运。当你以后复习的时候,整齐的记号会鼓励你不断学习,并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整齐的记号便于你迅速回忆当初学习时的情景,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领悟书中的思想。 三、笔记整理法 由于种种原因,你在课堂上做的笔记往往比较杂乱,课后复习不太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积累复习资料,你需要对笔记进一步整理,使之成为比较系统、条理的参考资料。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 1.忆。课后即抓紧时间,趁热打铁,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你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 2.补。课堂上所作的笔记,因为是跟着教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一些,所以你的笔记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更完整。 3.改。仔细审阅你的课堂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 4.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 5.分。以文字(最好用色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或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索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 6.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简明扼要。 7.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摘抄在同一个本子上或一个本子的同一部分,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便于记忆。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07508209owner=256304620
个人分类: 学术啊|1 次阅读|0 个评论
哲人讲座
fouyang 2009-10-18 07:13
哲人讲座(Sage Seminar)是康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一个学术团体。其名称来自校园里的Sage Hall,倒不是这些人狂妄到自称哲人。他们每月两次聚会,由一个人讲自己的专业或其它学术发展,然后是热烈的讨论,通常从晚饭后开始,到深夜才散。 我1985年到那里后不久,就听说了这个团体。我第一次去,正是颜海平讲解构主义。颜海平是电视剧秦王李世民的作者,也算我的大学同学。但直到那天我才第一次见到这位名人。她在讲演中用了个词vector。当时我只知道这个词在物理中意为矢量,但她讲的内容和矢量怎么也连不上。于是我就提了个问题。她解释了以后,反问我矢量是什么意思,似乎对于这个词有不同含义很感兴趣。讨论的时候,她又专门找我继续这个话题。我没想到第一次参加就受到重视,感到很对胃口,以后就几乎每次都去了。 当时参与哲人讲座的,有不少后来的名人。立时能想起的有:王绍光(现任香港大学教授,中国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振勤(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第一届郭沫若奖得主,最早参与中国互联网建设的留学生之一,现在经常写财经方面文章),骆宁(后来曾任学自联主席),竺稼(后来曾任摩根士丹利中国总裁),贾庆国(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杨志刚(曾任康大中国学生会主席,现在是海归长江学者)等。还有很多很有才华能力的同学,可惜我没有他们的音信了。 多年来我一直惋惜,没有把当时的笔记保留下来。虽然当年的热情和兴奋还历历在目,讲座的内容却记得不多了。还有些印象的有:王绍光讲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根源(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后来出了书),竺稼讲文艺复兴的传统和创新(我听得一头雾水,终于相信自己没有文学细胞),李振勤讲多变量优化问题(我第一次听说NP复杂性的概念),黄洁讲全球变暖问题(比高尔早了二十年吧?),李松讲西方经济思潮(他当时是学生物的,后来改学经济。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后在香港开了个公司卖给了新浪,大概实现了他四十岁退休的理想),洛宁讲核武装(他一直对西方政治理论感兴趣,后来试图用在华人社团中,却不很成功),杨志刚讲柏杨和李敖(他酷爱读书,最大的享受就是几天不下床,醒了就读,饿了吃土豆片),楼望和讲唐山地震(他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阅历极其丰富)等等。虽然只是挂一漏万,但讲座的深度广度也可见一斑了。1987年夏天,还组织过为期一周的复杂系统讨论会,有十一,二篇报告,都相当专业。 哲人讲座对中国的事务也很关心。很多讨论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体制,政治改革和文化的。不仅纸上谈兵,还付之于行动。在89年前,很多留学生(特别是学文科的)都是准备毕业后回去的。他们与国内的单位也保持一定联系。在哲人讲座中,介绍国内单位的现状,政策,趋势等也是一个重要活动内容。当时高能所开始建互联网,我们这里有些同学积极参与,在讲座中也有过热烈讨论。有一年因为延长护照的事,美国留学生与领馆发生对立,破天荒在报纸上发表了公开信。哲人讲座在讨论的基础上写了一份洋洋万言的《对留学工作的几点看法》,对留学生的派出,管理和回国安排等很多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渠道送到有关部门。据说曾达到国务院高层。86,87年之交时国内学生遭到整肃,在美留学生发表公开信声援。哲人讲座的几位同学参与起草班子,哲人讲座也多次讨论。89年哲人讲座对国内局势也非常关注,但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我也给过几次报告。印象最深一次是讲神经网络。当时只是对这个课题感兴趣,但一点不懂。后来听人说贝尔实验室有个研究员来我校讲过,就给他写了封信索取讲稿。他还真把透明片给寄来了(当年还没有Email和PowerPoint,更没有Google)。有了这个基础后又看了一些论文恶补,就去开牙了。在准备报告时,我按照教科书的通常做法,先给出一般理论,然后用一些例子去说明。但报告一开始,听众就提出很多问题,我才发觉那些定义,定理很难让人直观地理解。于是我就跳到后面先讲例子,再反过来和例子对照着讲理论。事后想来,幸亏这个群体有随便提问的传统,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呢。这个教训我现在仍记忆犹新。 那次报告,一个我所心仪的女孩(后来成为我太太)也被热心的同学特意邀来听讲。所以我在她那里大概也得了些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哲人讲座作为一个自发的学术团体能坚持多年,在留学生团体中也算是值得一书的篇章。毕业以后,我也遇到过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象哲人讲座那样的群体,却再也无缘参与了。九十年代初,我曾倡议通过Email恢复活动。但也许大家都忙于事业生计,最终未能如愿。如今步入中年,通信手段也今非昔比,也许是重拾旧梦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朝华午拾|395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