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物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物多样性中的动物保护
热度 30 jinsblog 2013-1-26 06:49
生物多样性中的动物保护
我推崇多样性的保护,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涵括了动物保护,具有中庸精神,更有包容性。同样,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涵括了文化保护,也更具有包容性。后者在历史上有无数的经验教训,我就不说了。我说几个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例子。 例 1 。十多年前,我在教哺乳动物学的时候,常会用两个例子来讲外来物种对环境的破坏:一是美洲的河狸鼠,二是澳洲的野兔,它们的性质类似,后者规模更大,这里我就说后者。欧洲人到澳洲去,把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欧洲野兔引入澳洲。因为适应快,繁衍快,从 1859 开始,欧洲野兔很快就对当地的土著生物,从草场到有袋类哺乳动物,造成了破坏和排挤,甚至让一些物种绝灭。野兔数量很难精确估计,在高峰时期( 1920s) , 最多的估计到上百亿只。每十只野兔消耗的草料,相当于一头羊的食量。它们还在地上大量打洞,使土地塌陷,耕地毁坏。每公顷土地上只要有几只兔子常驻,就会使草场失去再生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为了对付欧洲野兔,澳大利亚人费尽心机。从修 3000 公里长城一样的篱笆来拦截野兔扩散,悬赏大洋猎杀野兔,到动用空军播撒毒药进行化学战,都没有能阻挡野兔前赴后继地扩展。直到 1950 年,生物学家从美洲引进了一种依靠蚊子传播的粘液瘤病毒 (myxoma ) ,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美洲兔,对后者不致命,但对欧洲兔子致命。感染了这种病毒的蚊子释放出来后,传染给野兔,在兔群中传播,染病的野兔死亡率达到了 99.9% 。到 1952 年,澳洲 80 %~ 95 %的野兔种群被消灭。但是,兔子是顽强 的 ,现在它们的数量又在上升 (图 1) 。我的一位参加相关工作的朋友说,澳大利亚正在引入新的病毒,以期用生物控制的方法,继续减少野兔的数量,能有多成功还是未知数。 问题:食草的兔子多可爱啊,它们善良吗?我们该屠杀澳洲野兔吗? 例 2 。 由于人类的猎杀,曾经遍布北美洲的狼,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有蹄类草食性动物,比如驯鹿,大量繁殖,数量在狼群消失后处于失控状态。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很多的幼树和多种植物被这些草食性动物啃食而难以生存。为了恢复园内的生态平衡,黄石公园从 1995 年起引进了加拿大狼,多年后,驯鹿得到控制。狼捕食鹿,减少了鹿的数量;也因为害怕狼,驯鹿啃食的活动范围缩小,这样园中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问题:人凭什么不让人家驯鹿吃植物?人自己本来可以拿枪去把驯鹿消灭掉,为什么这么缺德,把狼找来吃鹿肉,让鹿们死得很痛苦? 例 3 。 通常我们知道动物吃植物,但也有植物吃动物的时候。比如生 在菲律宾一个岛上 的 阿滕伯勒猪笼草 ( Attenborough"s Pitcher)(图2),它的瓶状体中充满了分泌液,可以套住昆虫甚至老鼠 , 然后通过分泌液中的酶消化掉俘获物。 这种植物很稀少,已经有人建议将其列为濒危物种加以保护。 问题:没有感觉的、“有生无命”的植物,居然凌迟有感觉的、有生又有命的动物,我们作为动物的人类,为什么不伸张正义,把那些植物消灭掉,还要把它们加以保护? 很多动保人士对身边的动物表现了爱心,但却忽略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 世界上的事之所以难,是因为很多社会理念在一定范围中是合理、可行的,但向外扩展时,它们之间就会有冲突,而人必须在这些冲突中选择或妥协。比如,动保人士认知不同物种成员的利益必须同等考虑的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原则却是很难自圆其说的。我们来看例 1 的问题。 推崇动物权利和动物解放的彼得 . 辛格先生,在台湾回答有关澳洲野兔的问题时是这样说的: “ 欧洲人进入澳洲时,带进大量外来物种,动物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生态,所以澳洲环境保护运动者主张大规模的屠杀野兔。我认为这是两种价值的冲突,不同价值的冲突,一个价值是对于物种、对于生态、对于环境的这种价值的重视,另外一个是对于个别动物的价值的重视。我反对为了保护少数濒临绝灭的物种,或者为了保护环境而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是我的立场。 ” 辛格先生的回答,忽视了物种并非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一个客观的、由许多个体生命构成的集合。在澳洲野兔这件事上,人不得不面对两种选择:一是消灭野兔个体,让它们的总量减少到可以被接受的范围,这意味着人要屠杀野兔。二是袖手旁观,看着野兔破坏环境,挤占其它动物的生活空间,让后者一个个饿死,直至灭绝。这意味着人看着兔子对别的物种进行屠杀。在两种死亡中,有能力进行选择的人,选择了屠杀野兔,因为人不希望看到植被破坏、动物种灭亡,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 认为杀死野兔不可,而别的动物被饿死到全体灭绝是理所当然,这里面的逻辑,很难体现“不同物种成员的利益必须同等考虑的原则。”凭什么你兔子从欧洲大老远跑来占了我家的地、吃了我家的东西、把我一家老小饿死可以,你却不能去死?从死亡的方式来看,我宁愿被一枪结束, 也 不愿意被慢慢饿死。后者近于凌迟,是残 忍 的死法,十分不人道,和动保人士自认的人道主义精神相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澳洲野兔不杀,实际上是在用更残酷的手段变相地、隐蔽地对其它动物进行另类屠杀。 顾名思义,动物保护应该是保护所有的动物。可惜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谁也做不到这一点。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一种平衡,对所有物种的个体生命平等、合理地对待。善心和公平之间,我们难以取舍。对于生命来说,没有善心很难体现公平,而没有公平的善心是伪善。真正的动物保护,应该建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而不是选择性保护某些生物,而对其它生物毫不关心。不幸地是,保证多样性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消灭某些过于霸道的物种个体。对我来说,保护一个濒危物种,比不杀一个霸道物种的一些个体更有价值。因此,不杀生不是动物保护的理想方法。我们需要动物保护,但当我们在运用类似的理念时,要界定它们的适用范围,否则会有理说不清。 例 2 、例 3 中的问题,我就不说了 ,但保留再说的权利。 (本文引用的两张图来自互联网,没有商业用途,特此鸣谢。)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9630 次阅读|59 个评论
《自然》的2012年回顾
热度 4 book 2012-12-21 12:56
《自然》的2012年回顾
《自然》杂志 12 月 19 日发表了其对 2012 年科学界的回顾,包括年度重要科学进展、年度人物、年度图片等。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但其中有些有意思的东西,挑出来我感兴趣的说说。 史上最强悍的造假: 1 个人, 172 篇 日本麻醉学家 Yoshitaka Fujii ,被发现有 172 篇论文造假 。虽然这个事件跟科学界其他一些造假一样,在很长时间里没有被发现,但其造假规模却是史上最强悍的。 实际上, 2000 年的时候,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院的 Peter Kranke 就开始质疑 Fujii 发文章的超级速度。 2012 年 3 月 8 日, Anaesthesia 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 ,专门分析了 Fujii 所发表的 168 篇文章的可靠性,作者发现这些文章 “ 结果的可能性极小 ” 。一个月之后, 23 名麻醉学杂志的编辑致信 Fujii 曾经工作过的 6 家单位,告知如果这些单位不能提供有效证据, Fujii 的 193 篇论文将被撤稿。 在 Anaesthesia 文章发表之后,日本麻醉师学会开展了对 Fujii 的调查。该学会在 6 月份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称, 172 篇 Fujii 的论文涉嫌造假。很有意思的是,所有共同作者都表示对 Fujii 的造假不知情。 (对于这个造假不知情,你信吗?好像任何造假出现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学界,最想的就是把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 最小的物种 最小的爬行动物: Brookesia micra 这种变色龙是 Frank Glaw 及其同事在马达加斯加北部发现 ,其雄性成体只有 16 毫米长,而雌性成体约 30 毫米长,使其成为世界上已知物种中最小的蜥蜴、最小的爬行动物及最小的羊膜动物。该物种只分布在非常局限的生境中,是动物小型化和微特有化的集中体现,其体型大小与生境面积有一定的相关性。(图片中这小家伙是幼体) image credit: Frank Glaw 最小的脊椎动物: Paedophryne amauensis 这种蛙由 Christopher Austin 及其同事在新几内亚发现 ,平均体长只有 7.7 毫米,比一枚硬币还小不少。因此,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蛙类、最小的四足动物、最小的脊椎动物。 image credit: Christopher Austin 开放获取引起更大关注 《自然》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 2011 年,有 340,000 篇论文在开放获取期刊发表。 2012 年 6 月,英国研究资助机构在一份报告中说,接下来的五年中他们将投入大约一亿英镑用于帮助科学家实现他们研究的开放获取。 《自然》还提到,大科学的发展及众多造假事件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科学家共享原始数据的期望越来越高。也因此,将来可能会有较大影响力的新的开放获取模式和期刊被推出,比如 eLife 、 PeerJ ,这应该是 学术出版开放获取领域 2012 年比较突出的例子。牛登科老师之前曾撰文介绍过 eLife 和 PeerJ ,我也曾介绍过 F1000Research 。 【调查讨 论】你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有多少 ?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9507 次阅读|7 个评论
地球物种灭绝的原因何在?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2-9-28 08:09
地球物种灭绝的原因何在? 蒋继平 根据一些已有的科学报道,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经历了五次物种大灭绝。 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 4.4 亿年的奥陶纪 ( 地质纪年单位 ) 末期,约有 85% 的物种灭绝。在约 3.65 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重创。而发生在约 2.5 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估计地球上有 96% 的物种灭绝,其中 90% 的海洋生物和 70% 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发生在 1.85 亿年前, 80% 的爬行动物灭绝了。第五次发生在 6500 万年前的白垩纪,统治地球达 1.6 亿年的恐龙灭绝了。 对于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现有的科学推论主要是由于地质灾难和气候突变造成的。例如,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是全球气候突然变冷造成的,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那次则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崩溃而造成的。 但是,这些仅是推论,而导致这些生物灭绝的真正原因可能还有别的解释。 在我看来, 不管是从进化论来说,还是从创造论来说, 造成这些生物大灭绝的真正原因是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自然周期率。 从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来看, 当时的地球仍然处于高温状态,因此,当时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耐高温并且能在低氧状态下生存的微生物。由于这些微生物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地下降,与此同时,使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不断地上升。这种过程,自然地导致了地球温室效应的减弱,从而导致地球大气温度的大幅度下降。 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正是上帝(宇宙智慧文明)设计的。因而,在这个时候,是向地球移植适合在较低温度下,但是还有较高二氧化碳浓度和较低氧气浓度的自养型生物的时刻。 原来适合在高温和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的环境生存的微生物就失去了适宜的环境而逐步地死亡。 科学的数据也已经证明,凡是在一次生物大灭绝后,总是会有另一种次生物的大繁荣。而后来的生物物种在生物链上是比前一次生物高级的。 当地球的生存环境越来越适合高级生物生存的时候,向地球的生物移植就向更高一级的档次推进。当更高一级档次的生物来到地球后,必然对地球现存的生态环境和现存的生物产生极大的影响。原因是,高等级的生物必须依赖于低档次的生物作为生存资源。 这就是人所共知的食物链。 从这一点上来理解,当新来的物种在地球上大量繁殖时,必然对原有的生物种群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地球的历史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呈现阶段性的生物物种大灭绝的现象。这种剧变要等到自然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时才会停止。 假如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圣经创世纪的内容,再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我们会感觉到圣经创世纪的过程和地球历史上生物物种的兴衰过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71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已测序物种汇总
热度 4 bioseq 2012-9-3 17:46
已测序物种已测序的生物指其基因组已经被完全测序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的DNA序列已经被完全注释,功能性的片段(如基因等)已作图。 欢迎大家补充! 动物 Homo sapiens - 人 Pan troglodytes - 黑猩猩 Mus musculus - 小鼠(模式生物) Rattus norvegicus - 大鼠 Zebrafish - 斑马鱼(模式生物)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黑腹果蝇(模式生物)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秀丽隐杆线虫(模式生物) Caenorhabditis briggsae - 一种线虫 Gallus gallus - 鸡 Bos taurus cattle - 牛 Bubalus bubalis - 水牛 Canis lupus familiaris dog - 狗 Felis catus - 猫 Platypus - 鸭嘴兽 Fugu rubripes - 河豚 Apis mellifera - 蜜蜂 Anopheles gambiae - 疟蚊 Panda – 熊猫 植物 Arabidopsis thaliana - 拟南芥(模式生物) Guillardia theta - 一种隐藻 Oryza sativa - 水稻 Glycine max – 大豆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近缘种Arabidopsis lyrata也已测序 短柄草 Brachypodium distachyon (Brachypodium) 油菜 Brassica napus (Rape) 白菜 Brassica rapa (Cabbage)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Papaya) 衣藻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Chlamydomonas) 西瓜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Watermelon) 甜橙 Citrus sinensis (Sweet orange) 甜瓜 Cucumis melo (Melon) 黄瓜 Cucumis sativus (Cucumber) 草莓 Woodland strawberry (Fragaria vesca) 大豆 Glycine max (Soybean) 大麦 Hordeum vulgare (Barley) 莲花 Lotus japonicus (Lotus) 苹果 Malus × domestica (Domesticated apple) 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Cassava) 猴面花 Mimulus guttatus (Monkey flower) 苜蓿 Medicago truncatula (Barrel medic) 香蕉 Musa acuminata (Banana) 水稻 Oryza sativea (Rice)。粳稻(ssp. japonica)、籼稻(ssp. indica)两个亚种均已测序 小立碗藓 Physcomitrella patens (Moss) 北美黑杨 Populus trichocarpa (Poplar) 桃 Prunus persica (Peach) 蓖麻 Ricinus communis (Castor bean) 高粱 Sorghum bicolor (Sorghum) 粟 Setaria italica (Foxtail millet) 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Tomato) 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Potato) 卷柏 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Spike Moss) 可可 Theobroma cacao (Cocoa)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Wheat) 葡萄 Vitis vinifera (Wine Grape) 玉米 Zea mays (maize) 真菌 Ashbya gossypii - 感染柑橘类和棉花的真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 烟曲霉,人类致病菌 Aspergillus nidulans - 构巢曲霉 Debaryomyces hansenii - 耐盐的酵母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 一种单细胞微孢子虫 Kluyveromyces lactis - 具有潜在药用生产价值的酵母 Kluyveromyces waltii - 一种酵母 Magnaporthe grisea - 稻瘟病病菌 Neurospora crassa - 粗糙脉孢菌,橙色的面包霉,模式生物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 白腐病病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酿酒酵母(模式生物)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 粟酒裂殖酵母 Yarrowia lipolytica - 一种酵母 Candida albicans - 白色念珠菌,人类致病菌 原生生物 Leishmania infantum - 一种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major - 一种利什曼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yoelii yoelii - 约氏疟原虫,引起啮齿动物疟疾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 一种海洋硅藻 Trypanosoma brucei - 一种锥体虫 Trypanosoma congolense - 一种锥体虫 Trypanosoma cruci - 一种锥体虫 Trypanosoma vivax - 一种锥体虫 http://www.genomesonline.org/cgi-bin/GOLD/index.cgi
7695 次阅读|8 个评论
这又是什么花?
热度 5 huailu49 2012-8-10 07:13
这又是什么花?
植物世界浩瀚无垠,许多物种至今不识,亟待科网高人指点。比如: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38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生态学文献14: 结合功能性状和系统树来揭示热带物种聚集机制
热度 1 mengchanghe 2012-6-27 19:19
Baraloto et al 2012.pdf 这个好像是Nate Swenson的拿手活儿啊…… 好吧,本人表示这篇有点长内容也有点小复杂,所以上厕所的时候也在看……调查了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9个1公顷样地的大树,然后测量了17个形状指标(其实主要是叶和木材性状),算出来系统发育树,然后结果表明,共存种的性状和系统发育相似度都比随机状态下的高,且性状有相同的保守性。这些话的意思也即是说,是由于环境过滤导致物种间的性状更容易相似! 本文的新意在于,在热带(物种特别多)的这类研究较难…… 我觉得本文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如考虑多度和不考虑,如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同一土壤性质),如指出本文的意义(物种内的变异也很重要)等,是很不错的。 当然,人无完人,本文也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 1. 性状很多,但是也许之间相关性很强,虽然做了PCA(那就只有2个了……) 2. 尺度问题,本文2000平方千米的地方只设置了9个1ha的样方,F认为实在难以信服,这样的话,不得出这种结果才怪! 3. 样地是随着降雨梯度设置的,为何不对环境因子进行考虑呢? 最后结果是2.5个人表示不接受~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及心得|3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时代的科学数据问题
热度 24 book 2012-2-23 13:14
Google 时代,或者叫搜索时代。在人人都搜索的时代,做研究当然也离不开 Google 。 没有做过调查统计,但好像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用百度搜索的会更多。记得有一次,看北京市中学生科技论文,论文中的很多引用来源都是百度百科。在大街上很多时候都能听见说,“百度一下嘛”。但我向来是说“ Google 一下嘛”。 找学习资料, Google ;找最新文献, Google ;找导师, Google ;找同行, Google ;懒得收藏网址, Google ;不管遇到啥问题,都来 Google 。前几天在 Powell's City of Books 看见一本书,名字叫《 Whoogles: Can a Dog Make a Woman Pregnant - And Hundreds of Other Searches That Make You Ask "Who Would Google That?" 》。大家确实不管什么问题都去 Google 。 说实话,在平时工作中,没有 Google ,我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国内很多时候连不上 Google ,总是忍不住骂几句。 但实际上,搜索时代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你所检索到的) 数据信息质量如何? 举一个专业相关的例子。有时候我们需要检索一个物种名,用 Google 检索之后会发现有很多条记录,前面几条最相关的记录往往来自一些物种名目数据库。比如,网页 A 指向维基百科,网页 B 指向一个欧洲的数据库,网页 C 指向生命之树(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网站,网页 D 指向生命大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Life ),网页 E 指向 Species2000 的全球物种名录( Catalogue of Life ),网页 F 指向一个由科学家个人时时更新的某个生物类群的物种名录数据库。 物种名字由分类学家所确定,并且随着时间随着对某个生物类群更多证据的了解,这些名字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原来的物种名 1 现在可能叫物种名 2 。所以要搞清楚一个物种的名字,很有必要了解其修订的历史。对于上面的例子,会发现维基百科( A )的参考文献是那个欧洲的数据库( B ),而欧洲数据库的参考文献是生命之树网站( C );生命大百科全书的网页( D )的参考文献是全球物种名录( E ),而全球物种名录的信息来源,指向那个科学家管理的网站( F )。经过分析,你还会发现生命之树网站上那个 1995 年创建的网页上面的物种名现在已经不成立了,因此 A 、 B 、 C 三处的信息应该过时了;并且你发现虽然生命大百科全书网页( D )物种名字信息正确,但其他相关信息显然没有更新,而最新的信息,体现在网站 F ,因为它是科学家时时更新的网站。对于上面的例子,如果把信息的有效性排序,应该是: A B C D E F 。 问题是,如果你只是信息的需求者,不是专门的分类学家,则很难去追踪物种名字的修订历史,有时候难免会使用了并没有及时更新的或者错误的信息(比如你引用了 A 、 B 、 C )。这只是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使用网络检索时很多很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如何来判断所检索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呢。在 Google 时代,这确实是个挺大的问题。本来还想举一个我们国家的例子,想想还是算了,我们国家的很多数据库根本就进不去,一点击,告诉你“找不到文件”、“网页无法打开”。 对于与科学有关的数据库来说,我觉得至少应该做到的两点:一定要保持更新;二手三手的数据库一定要给信息使用者提供最直接的引用或者说数据来源(比如上面例子中的 F )。这样做一方面尊重原始的信息所有权,一方面减少二手三手甚至 N 手信息的传播。对于非原始信息使用者或传播者来说,也要尽量引用最原始的数据来源(但不知道多少能做到)。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8892 次阅读|47 个评论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热度 5 蒋高明 2011-9-18 23:44
蒋高明 1981年笔者考大学的时候,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口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在这个的口号感召下,高考成绩下来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东大学生物系。在以后的二十多 年,生物系招生越来越火爆,许多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多分布在生物系(现在叫生命学院)。 当前,生命科学标致性的成果是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对生命过程的不断了解,从中诞生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转基因,就是将生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以达到为人类 服务的某种目的。 然后,这一做法的无限扩大化也带来了环境威胁乃至生态系统层面上的危害。人类无论多么能,还制造不出物种来,哪怕小小的蚂蚁苍蝇,甚至最简单的病毒。人类造出有生命活 力的蛋白质片段就是了不起的,就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但人类能很轻易消灭一个物种。我们消灭的物种越多,就意味着人类灭绝的速度越快,因为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其它千千万 万个物种的呵护。为什么不去保护物种,管理物种,让物种为人类造福呢? 对于大自然,我们没有充满感恩和敬畏的态度,而是在蹂躏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不希望的物种,要么试图饿死它,要么试图毒死它。农业部批转的转基因水稻,就是让虫虫们吃 了转基因水稻释放的毒蛋白而毙命,产生毒蛋白的基因片段来自一种细菌。 生命由器官组织,器官由组织组成,组织由细胞组成;细胞中的活性物质多为大分子,大分子由小分子组成;小分子由原子组成。这个过程能够互相逆转吗?不能。大自然能够将 生命还原为分子或原子,生命死了,但元素还活着,元素还能够用,这就是物质不灭定律。假设我们将一个生命的所有元素,都不使其跑掉,在一个密封空间里全部收集起来,我们还能 够制作出生命来吗?显然不能。在自然界中,这些元素重新回到了大自然,要么继续去构成生命体,要么构成无机物质回到土壤岩石,或沉睡于大海底部,或游离于大气圈中。 人类已经掌握了塑造生命系统的部分技术,这个技术就是转基因。转基因似乎无所不能,但就目前的水平,利用所有的转基因手段,还不能制作出理想的物种,只能在已有的物种 身上修修补补。但是,在这个修修补补的过程中,许多生命丧失了。一些传统农作物品种的消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人类一个明显不如其它生命的地方是其合成化学物质尤其大分子的方法太笨重,借助物理或化学的办法,都不如生物的办法来得聪明,来得快,来得不留痕迹。如利用二氧化碳和 水,人类制造不出淀粉来,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轻易地实现了。人类只有去研究这个过程,对光合过程望洋兴叹。人类知道氧气是好东西,还有氢是很好的能源,这两个元素就在 水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造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其实氧气是植物吐出的“废气”,没有氧气,人类五分钟也不能存活。人类制造氧只能从空气中分离压缩,但那是偷来的植 物的劳动成果。 香气、臭气、酸、甜、苦、辣、咸的各种物质,动植物微生物都能够制造出来,且生命制造这些物质的时候不释放环境污染物。自然界中没有不能降解的化学物质。人类也试图去 模仿去制造,化学家从其了解的分子结构出发去合成其它物质,尤其大分子物质,但遗憾的是,人类制造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也是释放大量环境污染物的过程,所制造出来的许多物 质如塑料制品等,进入到自然界就不能降解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如果化学家能够像自然界中的生物那样制作化学物质不产生污染或留下垃圾,那才是硬道理。没有一个化学 家敢于接受来自生物的挑战,他们只会制造毒药毒死它们。即便是“炸药奖”的发明人诺贝尔,他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恐怕多于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人类不仅不能够模仿自然过程,就是同样利用植物来生产天然的化学物质,也不如自然界做的好。人工种植的药材就比天然的差许多。天然人参几百万元一斤,栽培人参几百元一 斤。就其药效来讲,人工的远不如天然的。但从化学成分分析的科学数据上,似乎看不出什么差异。人类必须承认,我们有不如其它生命的地方,有不知道的地方。这里我们不禁 要问,科学方法真的很科学吗? 人类的狂妄是其太相信自身的力量,于是惹出了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臭氧层消失、海平面升高、生物多样性下降、战争升级、各种疾病肆虐,乃至人类自身都难以继续生存下去 的惨剧。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如果生物技术或曰转基因技术统治了农业、畜牧业、医药业、渔业、林业,那不是人类的胜利,而是生命大倒退的开始。更加惨重 的教训还在后面,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危害远比生物入侵来得更猛烈。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学科有微观的分子生物学,还有宏观的生态学。要使地球上的物种持续地造福人类,人类必须放下狂妄的架子。不要试图去改造物种,而是要向其 它物种学习,要呵护它们,管理它们,从而利用它们。这样的态度才是老实的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否则,生物技术的滥用将与目前化学家发明的塑料 与毒药,物理学家发明的原子弹一道,加强地球生物圈的灭亡。 最关键的是,生物技术滥用的代价是牺牲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换取少数转基因垄断寡头的利益,人类这样做不是很蠢吗?为什么不能对那些反人类、反自然、唯利是图的生 物技术跨国公司说不呢?尤其是占据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798 次阅读|5 个评论
2008年创刊的《入侵植物科学与管理》被SCI收录
热度 1 wanyuehua 2011-8-5 07:33
2008年创刊的《入侵植物科学与管理》被SCI收录
2008 年创刊的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入侵植物科学与管理》, ISSN: 1939-7291 ,季刊, 美国杂草科学协会 ( WEED SCI SOC AMER, 810 EAST 10TH ST, LAWRENCE, KS 66044-8897 USA )出版, 2011 年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09 年的第 2 卷第 3 期到 2011 年第 4 卷第 2 期共 113 篇论文。 113 篇文章包括论文 106 篇、评论 6 篇、社论 1 篇。 113 篇文章的作者涉及 13 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国家与地区分布:美国 101 篇,澳大利亚 8 篇,加拿大 5 篇,巴拿马 3 篇,德国、阿根廷、瑞士各 2 篇等。 113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136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 ARS ) 17 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 CALIF DAVIS ) 7 篇、佛罗里达大学( UNIV FLORIDA ) 7 篇。 113 篇文章共被引用 69 次(其中 2010 年被引用 11 次、 2011 年被引用 58 次),平均引用 0.61 次, H 指数为 4 (有 4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4 次以上)。 《入侵植物科学与管理》(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投稿指南: 该刊物主要刊登入侵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管理和恢复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重点非作物区以及许多有关外来入侵物种,包括教育活动、政策问题和案例研究报告。 网址: http://www.wssajournals.org/loi/ipsm 编委会: http://www.wssajournals.org/page/editorial 《入侵植物科学与管理》(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热点论文: 1. 标题 : Weed Eradication-An Economic Perspective 作者 : Panetta FD 来源出版物 :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卷 : 2 期 : 4 页 : 360-368 出版年 : OCT-DEC 2009 被引频次 : 6 2. 标题 : Forest Roads Facilitate the Spread of Invasive Plants 作者 : Mortensen DA, Rauschert ESJ, Nord AN, et al. 来源出版物 :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卷 : 2 期 : 3 页 : 191-199 出版年 : JUL-SEP 2009 被引频次 : 6 3. 标题 : Growth Regulator Herbicides Prevent Invasive Annual Grass Seed Production 作者 : Rinella MJ, Haferkamp MR, Masters RA, et al. 来源出版物 :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卷 : 3 期 : 1 页 : 12-16 出版年 : JAN-MAR 2010 被引频次 : 4 4. 标题 : Genetics and Reproduction of Common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Giant Reed (Arundo donax) 作者 : Saltonstall K, Lambert A, Meyerson LA 来源出版物 :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卷 : 3 期 : 4 页 : 495-505 出版年 : OCT-DEC 2010 被引频次 : 4 5. 标题 : Effectiveness of Two-Stag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Japanese Barberry (Berberis thunbergii) Varies by Initial Clump Size 作者 : Ward JS, Williams SC, Worthley TE 来源出版物 : INVASIVE PLA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卷 : 3 期 : 1 页 : 60-69 出版年 : JAN-MAR 2010 被引频次 : 3
个人分类: SCI投稿|40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基因重组
liwei999 2011-7-16 23:54
“这个桂鸣还生活在斯大林时代。”(方舟子) 方的这个理解也很肤浅。 (97989)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17, 2007 10:03AM 这一点以前就与方有分歧。至少镜某认为方在学术思考上是相当“保守”的。而另一面则是很“激进”的。 有没有基因层的重组是个新问题。如今有了这样的报稿,就是需要重新审视。古典的分类学本身都要从新考虑,如果有必要的话。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周期表了。做的时候是按质量排列和化学特性排的。但是今天,这样排的理由与当年的就不同了,结果虽然一样。 深入认识的结果就是途径不是唯一的。技术有技术的价值,艺术有艺术的价值。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当年就保留了意见了。 (98002)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17, 2007 10:17AM 是论到“物种”,如何定义“物种”的时候。镜某的意见是有新技术、新指标,就可以有新的分类,不必厮守着原始的定义。而方作为“原旨教”,比较忠实于原装的定义。 但是由于对量子力学的理解不足,在探讨前沿问题时往往不得要领。量子力学不单是物理的问题,还是个哲学的、思想的问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刻警惕转基因技术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种生存
热度 2 蒋高明 2011-4-23 19:43
蒋高明 今读到下面一本好书: 《生命的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Life),爱德华•欧•威尔逊著, 王芷、唐佳青、王周、杨培龙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作者退休前为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昆虫馆馆长,两度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在本书第37页,威尔 逊写道: “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封闭的基因库——一个不能与其它物种交换基因的生物集合体。如此程度的种间隔离,使每一个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的遗传特征,并占据独特的 地理分布范围。在一个物种内,特定的个体及其子子孙孙与其它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会太远,因为它们必须进行有性繁殖,与其他家族进行基因交换。经过若干时代,属于同一 物种的所有家系以其鲜明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这一脉相承的全部生物个体及其未来时代,会共同向着同一基本方向进化”。 这就是说,物种中的基因库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能够保留到今天的都是有用的,是能够遗传给后代的。这些基因,少一个会进化出来,多一个会淘汰出去。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 人类发明的转基因技术应用,就是反自然,反科学的,是在对物种进行“谋杀”。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历了5次大灭绝。前5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奥陶纪,距今4.4亿年;泥盆纪,距今3.65亿年;二叠纪,距今2.45亿年;三叠纪,距今2.1亿年;白垩纪 ,距今6600万年。恐龙灭绝是人类之前最大的动物灭绝事件。今天地球上的生命面临着第6次大灭绝。前5次生物灭绝是“天灾”引起的,而今天的生物灭绝就是“人祸”了。 人类引起的生物灭绝又可分为下述途径: 其一,在自然界,人类不断侵占野生生物地盘,造成生物生境碎片化,逼迫那些敏感的物种,尤其大型生物物种,进行近亲繁殖,使得基因交流局限在自己的“家族”之间,基因退化,长期 下去,造成物种灭绝。 其次,人类大规模砍伐森林,围海造田,草原开荒,建造高坝等经济活动,也造成栖息在那里的物种不断消失。这样,全球性的破坏累计起来,物种来不及适应人类制造的新生境 ,珍惜濒危物种就率先从地球上消失。 第三,人类对长期与他们相依为命的经济物种进行基因改造。前面说过,物种中的基因是最完美的,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但人类为了自私的需求,将物种的基因进行跨界转移, 这些物种是人造的怪物,不是种,不能留种,繁衍出来的后代就大自然淘汰。这样,那些不断被改造的物种也将面临消失的危险。事实上,转基因棉实施十多年来,中国北方农民 就很难买到非转基因的传统棉花种子了。 自然界中的物种基因交流是异常缓慢的,是逐步在自然的优胜劣汰中循序渐进进行的,地球上的所有物种从来没有经历过转基因这样的粗暴的所谓“杂交”,这项技术问世不到20年,但生命进化了40亿年!后者经历的时间是前者的2亿倍! 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人类对于杀人犯是无法容忍的,要以命抵命,而对所谓科学家毁灭物种的行为,却能够容忍,还自掏腰包去为他们改造的“怪物”买单。造成这样的现象 ,盖因为,那些转基因生物巨头以及他们豢养的科学家,是在偷偷摸摸进行上述毁灭物种活动的,并没有将其中的安全风险,并没有将他们知道的真实内幕告诉大众。他们抛出所 谓“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命题,让公众去争议,让公众去找证据,是他们的得意之作。等三五十年后,证据找找足了,转基因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技术了,他们也就赚足了钱,或者人早已不在人世了,那些物种也被他们破坏得面目皆非了。 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消灭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生物:粮食、蔬菜、动物、中草药等等,这样的行为不是反人类罪又是什么?转基因科学家能否公开告诉老百姓,你们已经对多少物 种进行了所谓的转基因手术?你们唯美国马首是瞻,甘愿做侵害自己同胞的勾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索性为了俩臭钱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始作俑者,宁无后乎”? 让母牛产人奶,让庄稼产农药,让水稻产人体才能产的维生素,让西红柿产只有深海鱼才有的抗低温能力……,吃这些这样转基因食物的风险,凭什么让普通大众来承担呢?你们 为什么自己不让你们的儿孙享受这样的美味呢? 那些生物技术科学家自命不凡,但他们却无法创造哪怕小小蚂蚁这样一个简单物种,但其拥有的技术可以对包括人类这样的复杂物种进行灭杀。科学家与自然生物,谁更聪明,谁更具破坏性 呢? 科学如果离开了道德的规范,就会变成杀人的恶魔。让我们擦亮眼睛,时刻警惕那些所谓转基因高科技带来的物种消失乃至人类灭绝的高风险吧。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9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也谈进化论的误区--时间尺度
热度 1 smallland 2011-1-4 21:20
因为普通民众不掌握某些常识,常常使伪科普深入人心成为可能,物种大爆炸就是一例。曾看过寒武纪物种大爆炸动摇进化论的说法,听起来头头是道。既然物种能大规模突然爆发,就说明进化论是不成立的。 物种是怎么爆炸的?有的人就可能想象,前一天还是这里黎明静悄悄,第二天一睁眼,哇,漫山遍野都是咆哮的稀奇古怪的生物。那么,寒武纪是个什么概念?所谓的寒武纪物种大爆炸发生在多长的时间段?可以肯定的是,那绝不是100年或10万年,而是更长的时间。不明真相(泛滥的词汇)的人可不管这些,只要听到 爆炸,就感到震撼。一些别有用心(也是泛滥的词汇)的人正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作为撼动进化论的工具。 如果地球环境发生突然变化,如果突然变得更适合生物生存,在短时间内(譬如100万年)进化出大量新物种是完全可能的。其实,这样的大爆炸正是生物进化论的证据。如果地球环境剧变而物种没有什么变化,那才是否定进化论的借口。至于准确的时间尺度,达尔文当时也遇到地质年代的困惑,后来证明那时的测定技术有问题。 总之,物种灭绝可能很突然,而进化却不可能真的突然。这很容易理解吧,养一头猪再催肥总要几个月,杀一头猪却是瞬间的事。 不管后来多少人从多少方面发展和修正了进化论,进化其实是一种事实。生物总是靠一代一代繁殖出来的,而这个繁殖过程就是进化。 我见过神创论者写的小册子,也拿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作为否定进化论的武器。这显然得不偿失:即使能因此证明进化论是错误的,又怎能证明上帝创造万物正好发生在寒武纪呢?他们反复说明进化论的证据不足,上帝造人又有什么科学证据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22 次阅读|5 个评论
DNA条形码之父和Digital biodiversity
book 2010-11-10 22:29
今天上午,听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人是被称为 DNA 条形码之父的 Paul Hebert ,题目是 Digital biodiversity 。听 Paul 的报告不是第一次,但这次,对我的想法触动最大。他非常清楚的传达了他要讲解的主旨:如何更有效的揭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在这儿介绍一下 Paul 今天的报告内容,中间夹杂着谈谈我的想法。 先来看看我们单位对他的介绍。 Paul Hebert ,加拿大University of Guelph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他于2003年提出了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的概念,并发起了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International Barcode of Life Project),被尊称为DNA条形码之父。他在2003年关于DNA条形码的文章被ISI确定为2004年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引用最多的论文,并将DNA条形码视为进展最迅速的学科前沿之一。New Scientist在2004年6月将DNA barcoding作为封面文章,Science和Nature分别作了多篇评论。DNA条形码不仅是传统物种鉴定的强有力补充,更由于它采用数字化形式,使样品鉴定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经验的过度依赖,并可利用有机体的残片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形成易于利用的应用系统。 报告的开篇, Paul 首先比较了对现今自然科学影响巨大的三方面研究,即 life ( Charles Darwin 的研究)、 cosmos (宇宙科学)和 matter (物质科学),在 19 世纪 50 年代( 1850s )和 21 世纪的今天在研究手段方面的差异。 1850 年代,宇宙科学研究使用很简单的望远镜观察太空,物质科学同样使用简单的研究工具;而今天,宇宙科学研究有了哈珀望远镜,物质科学研究也有了越来越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发现呢,达尔文时代已经开始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而今天的分类学家,依然使用并没有提高多少的显微镜观察并发现新的物种。他是想告诉我们:揭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或许需要新的工具。 接着, Paul 问了一个问题: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生物物种?他展示了,我们从林奈时期开始经过 250 年所描述的生物物种数量,与科学家所预计的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体量,依然很少,仍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发现。他接着详细讲解了传统的生物分类( specimen taxonomy )和物种记录( species documentation )方式是一种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使得生物多样性发现的速度太慢。 在传统的生物分类研究中,一般有三个步骤:标本采集( collecting ),标本整理( curation ),鉴定分类( taxonomy )。标本的采集相对容易,比如一晚上可以灯诱成千上万头昆虫;标本馆中对标本的整理归类则需要的时间则长很多;而标本的鉴定则最慢,有时候花很多的时间也不能鉴定出一批标本。为什么这么慢?因为基于形态特征的传统生物分类的原理是物以类聚,也即一个基于实物标本的比较过程,分类学者需要向世界各地的标本馆借阅(或者直接去看)更多的标本才能获得更确定的鉴定结果。对于部分难以鉴定的生物类群,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对于传统生物分类,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清晰的区分不同物种的形态特征的界限?达尔文对 barnacles (藤壶)的分类研究,正体现了基于形态的分类有时候非常难。也正是如此,不同人对同样标本的分类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了同物异名(实际上为同一物种,但被不同分类学者命名为不同的物种)。当我们鉴定出一个新的物种时,还需要记录其生物学细节(地理分布,生物型,生活史等),并将其发表( documentation ),而这个传统的过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讲解了发现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方式存在的问题之后, Paul 给出了一张片子,写道: DNA A digital future for biodiversity 。之后重点讲解了 DNA 条形码的发展及相关国际项目的进展,他还提到就在 2 周前日本名古屋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条约第 10 届缔约国会议( CBD COP 10 )上,国际生命条形码组织( iBOL )同 CBD 签订了正式的协议。 基于 DNA barcoding 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模式是这样的: 1 )从自然界采集或利用馆藏标本,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图像和各种生物学信息; 2 )获取样品的 COI Barcode ,并进行分析,包括遗传距离分析、构建进化树等; 3 )树上的 barcode clusters 可以认为代表了不同的物种( BINs ),可能是一个已经基于形态描述的物种,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未描述的物种; 4 )所有的相关信息,被录入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当然,这过程当中也有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精确,比如区别物种的遗传距离标准、新物种的描述和命名等。 对于 DNA 条形码,一直有不少的争论,尤其是很多分类学家认为 DNA 条形码是在否定传统分类学,所以总是不断的辩护传统分类学的重要性,今天报告的提问环节,也有一些专家提了这样的问题。发展到今天, DNA 条形码可能从没有想过取代传统分类学的研究模式,而是提供了生物物种另一方面的证据,期望更高效的揭示生物多样性。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分类学家认可了综合的分类学( integrated taxonomy ),即不仅仅只基于形态特征,而是利用更全面的信息(生物学信息、 DNA 序列等)来进行物种分类,这样确实能得到更可信的结果。在这样的思路下,谁说一定要以形态特征为核心进行物种分类呢?我说 Paul 今天的报告对我触动最大,因为听报告时我突然觉得: 或许某一天,他所描述的物种分类研究模式会取代现在的传统模式,这确实是一个更高效的模式(当然,将来我们也可以同时用更多的 DNA 片段提供信息) 。我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但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就像韩健老师说的把 PCR 仪做成家用电器,我开始相信分类学研究模式的这种变化一定会发生;并且,如 Paul 们所构想的,我们用一个如手机般的手持机器,就可以鉴定身边所有的物种。 相关背景: DNA 条形码,即一小段具有普适性的能够区分生物物种的 DNA 序列,我们可以基于这段 DNA 序列揭示生物多样性。动物中比较普适性的是线粒体 COI 基因 5 端约 650bp 的一段序列,其优点是容易扩增并有效区分物种。有关条形码的介绍,也可以看我另一篇博文: DNA 条形码:认知物种新方式 。 (今天下午, Paul 去我们实验室访问,送他离开时,我还跟他谈到我的想法,并说今晚会写一篇博文介绍他的报告,我兑现了呵)
个人分类: 生物多样性年|11991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真不知道!!!
李丕鹏 2010-4-27 21:56
这两天连续接到几位同行的电话,询问我物种名录以及有关我们研究的类群的名录是哪个单位或者哪个专家指定的。问得我一头雾水,因为我还没有看到名录,更不知道是怎么制定的。随后我问了几个人,大家都不知道! So, Sorry! I do not really know, absolutely!!!
个人分类: 杂谈|325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已经对100种生物物种动了基因“手术”,涉及基因200多个
蒋高明 2010-3-6 23:13
蒋高明 下面的信息来自网络,且为官方网络:中国科学院网和人民网。对于这样大规模改造物种的做法,笔者感觉不到科学进步的力量,反而为我们的生态环境、物种乃至人类的命运担忧。笔者关心的问题的是: 一,这些物种都是什么?转的是什么基因?原来的物种生了什么病,需要懂这样动粗暴的基因手术?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这些细节? 二,对这些物种进行基因修饰是如何决策的?有没有一个综合的规划? 三,有多少物种与人类食物或者药物有关? 有没有进行安全评估和生态健康评估? 四,还要对多少中国境内的物种进行这样的基因手术? 五,一旦出现健康或者安全方面的问题,有没有预防或防止的办法,即有没有解 药? 中国目前有上千科学家正在做的转基因重大专项,不久我们的水稻、棉花、玉米、小麦、猪、牛、羊、鸡都是转基因的了。美国和欧盟的科学家很奇怪中国为什么这么多人这样大 规模地做转基因, 在他们看来转基因品种纯粹是公司为了使自己卖的品种不被种植者农民复制,政府从不支持这类育种,政府只支持一些转基因技术基础研究而且限定了一个很小 的科学家圈子 。中国科学家不遗余力转基因为的是粮食安全?还是环境安全?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中国正在研发转基因动物、植物、微生物逾200百多种    2010年02月26日 2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出自:中国科学院院网    http://www.cas.cn/xw/kjsm/gndt/201003/t20100301_2785413.shtml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6日从此间举行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产业化高层专家座谈会上获悉,目前, 中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各种转基因生物物种已超过100种 ,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200多个 ,若干作物品种已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包括近20位两院院士在内来自生物技术、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检测、环境、法律等领域的数 十名专家与会,一致支持并呼吁国家推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知名植物生理学家许智宏代表与会专家对媒体表示,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大力推进 转基因生物品种研发与产业化,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2008年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2009年颁发抗虫转基因水稻和转植酸酶基 因玉米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今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更明确提出要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专家们称,中国政府依照法规对转基因新品种研发各 个环节进行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希望相关主管部门能以适当形式,尽快公布转基因新品种研发过程中有关安全评价和管理的信息。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 属于新事物,对此出现争议和质疑是正常的,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讨论,应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   中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就整体研究水平而言,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一些 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近5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0.8%,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产业快速发展,13年间由170万公顷迅速增至2008 年的1.25亿公顷,增长了近74倍。到2008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的1330万农户种植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10多个品种。 下面是中国加大生物产业研发的有关会议信息。 第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于2009年6月18日在长春 2009年06月02日1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invest.people.com.cn/GB/100103/100106/9398704.html 概况  以把握机遇、蕴势而上、创新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09将于6月18日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16家国家级的学会协会联合吉林省人民政府、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长春市政府和吉林省发展改革委承办。   当今世界面临着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生物产业在保障人口健康与粮食安全的同时,在节能减排,资源替代,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大会是全球出现金融危机,生物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将 重点探讨应对危机的企业策略,研究促进生物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大会将举办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论坛。 邀请政府部门官员、著名企业领导者、国际投融资机构高管和顶级科学家 在大会上发表演讲,从高视点,多角度解读我国生物产 业发展政策,指明我国在新形势下生物产业的发展战略。   大会设立主题性专业论坛,面向企业界发布行业发展信息、预测行业发展趋势;面向研发人员、分析最新技术发展动向及其产业化前景;发布投资需求和最新政策;企业家与 政府官员同桌研讨我国生物产业政策。   大会将搭建若干个对接平台,通过院士专家与企业间的技术咨询会、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项目洽谈会、金融机构与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的投融资项目合作洽谈会、科研 机构成果和企业项目融资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来满足与会者的不同需求。   大会将举办大型展览,邀请百家重点大型企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部分国际外大型公司参展,集中展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就、生物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成就,并举办丰富多彩 的生物产业科普展等活动。   长春市是我国首批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之一,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地,长春市将为参会代表与参展企业提供高标准的条件和高规格的接待,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生物产 业领域的企业界人士和社会各界朋友参加此次盛会。   风景宜人、气候凉爽的六月,国家级的综合性产业盛会,欢迎您的光临!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 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 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科学时报社。   承办单位   长春市人民政府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支持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031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体的生物多样性1:体表的无脊椎动物
book 2010-1-31 22:14
爱德华-威尔逊在《生命的未来》一书中写道: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必到很远的地方,只需要你从座位上站起来就可以了。其实,你的身体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热带雨林。 人体这个热带雨林到底蕴含了多少生物多样性?我将在后续博文中写写这个话题。这里先来看看人体表(皮肤)的无脊椎动物(主要指可专性寄生于人体表的)。 ---------------------------------- 虱子 人体寄生的虱子主要有三种,即 头虱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 体虱 P. humanus humanus 和 阴虱 Phtirius pubis 。 头虱专性地寄生在人的头部,并在头发上产卵;体虱一般存在于旧衣服的缝合处或褶皱处,只有取食的时候到皮肤上去;阴虱主要寄生在阴部和腋部,有时也寄生在面部毛发,一般通过人体接触(如性交)传播。 虱子在其整个生活周期中以吸食人体血液为生,并导致寄生部位严重瘙痒及形成丘疹。从致病性来说,头虱一般不传播病原体;体虱在某些地区会传播流行性和复发型斑疹伤寒,是该流行病的主要传播源;阴虱一般也不传播病原体。 体虱 阴虱 头虱正在孵化的头虱 螨虫 虽然很多螨类会取食人类皮肤,但它们最主要的寄主往往不是人类,只有少数能较长期寄生于人体,主要有人疥螨和蠕形螨类。 人疥螨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在皮肤表面交配产卵,并可引发疥疮,使皮肤剧烈瘙痒且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蠕形螨 (又叫面螨)包括两种,即毛囊蠕形螨 Demodex folliculorum 和皮脂蠕形螨 D. brevis ,主要寄生于人面部及其他部位的毛囊和皮脂腺,并通过人体接触传播。蠕形螨是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螨类,实际上人年纪越大越会被更多的蠕形螨寄生,并且油性皮肤更容易被感染。蠕形螨致病性较低,但寄生较多时可引起瘙痒、毛囊炎和溢脂性皮炎等。 人疥螨 蠕形螨 蠕形螨 Images are from: 1. Weems HV, Fasulo TR, 2007. Human Lice: Body Louse, Pediculus humanus humanus Linnaeus and Head Louse,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De Geer (Insecta: Phthiraptera (=Anoplura): Pediculidae). The document of EENY-103, 104, Entomology and Nematology Department, Florida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Florida. 2. Nutanson I, et al., 2008.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 an update. Acta Dermatoven APA, 17(4) : 147-159. http://www.dpd.cdc.gov/dpdx/HTML/ImageLibrary/Scabies_il.htm http://www.dpd.cdc.gov/dpdx/html/ImageLibrary/S-Z/Scabies/body_Scabies_il3.htm
个人分类: 生物多样性年|1779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趣的科学故事:eBay发现新物种
热度 1 book 2010-1-15 22:00
这里讲的是一则有趣的科学故事:在电子商务网站(eBay)发现新物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的同事,Richard Harrington和Ole Heie,我与他们最近相遇是在2009年6月意大利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Harrington教授是英国皇家昆虫学会副主席、英国洛桑研究站生物能源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执行科学主任,他在蚜虫等害虫的长期监测、气候变化对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等研究方面有很多建树,同时他也是一名昆虫爱好者。Heie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化石昆虫学家,在化石蚜虫研究方面可以说是世界最好的,就接触后的感受,我觉得老先生对自己研究太热爱了,值得我们学习。 Harrington洛桑试验站的同事,Colin Denholm,在世界最大的跨国个人交易平台和拍卖网站eBay发现一块有趣的昆虫琥珀化石,并从一名立陶宛用户手中买了过来。Harrington知道后,花了20英镑又将化石从Denholm博士手中买了过来。Harrington和他的同事们对化石进行了检视,发现琥珀中包裹的可能是一只蚜虫。由于化石的鉴定需要丰富的研究经验,于是Harrington教授把该蚜虫琥珀化石寄给了Heie教授。 根据琥珀化石的年代(波罗的海琥珀)和包裹于其中的植物组织判断,Heie推断该化石约形成于35-50百万年前。经过鉴定,Heie断定该化石蚜虫是属于蚜科(Aphididae)纩蚜属( Mindarus )一个新物种,并基于Harrington教授的姓将其命名为哈灵顿纩蚜 Mindarus harringtoni 。经过详细描述后,Heie教授将该蚜虫新物种发表于2008年第二期的英国皇家昆虫学会刊物 Antenna 上。该蚜虫化石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当Harrington教授知道该化石蚜虫是一个新物种时,他开玩笑说最好将其命名为易贝纩蚜 Mindarus ebayi ,因为这个新物种是从eBay发现的。但他随即表示这仅仅是个玩笑,因为轻率的不符合动物国际命名法规常规的物种名会给科学家的使用带来很多不便,他个人很高兴Heie教授能够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新物种,虽然这个物种是已经灭绝的化石物种(Harrington的意思是他不介意是死的并被放在博物馆里展览)。 该新物种的发现过程中,最有趣的一点是:这个新的物种是从电子商务网站发现!这也告诉我们,有趣的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还有一点,就是网购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左:Harrington教授在洛桑试验站;右:老当益壮的Heie教授在2009年6月意大利国际会议上做报告(他都要90岁了!)。 参考资料: 1. http://www.rothamsted.ac.uk/corporate/PressReleases/PressReleases.php?PRID=48 2. Heie O. 2008. Antenna 32(2):101
个人分类: 生物多样性年|12182 次阅读|7 个评论
DNA条形码:认知物种新方式?【转载】
book 2010-1-5 17:10
新闻缘起 近日,以生命条形码与人类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3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举行。 分类学家、免疫学家、昆虫学家等几十位专家聚集在一起围绕DNA条形码这一新兴科学,就DNA条形码技术可以普遍适用于昆虫各个类群吗、COI可以作为鉴定动物的标记基因吗、影响DNA条形码区分物种的精确性的因素有哪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那该技术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物种鉴定可靠么?用哪个基因或一段非编码的DNA片段来做标记? DNA条形码识别系统,能成为一种快捷、精确、自动化、全球通用的分类鉴定工具吗? 野外露营时,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了一口,担心是否有毒? 只需用随身携带的DNA条形码扫描仪轻轻刷一下小虫子,仪器上显示它的名称等信息。还想了解更多?你可以上网,在全球通用的物种DNA条形码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了解这一物种的特性及应对方法。这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就是DNA条形码技术。 现状 传统分类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乔格侠介绍,按最保守估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物种有1000万,一个人基于形态学能够辨认的物种不过1000种。而且,目前基于形态学的手段辨认物种相对比较复杂,效率低,需要很长时间,过多依赖于经验进行判断。如果按照传统的测算方法鉴定,可能需要1500年,甚至1.5万年,才有可能完成全球基本的生物物种的编目。 现在,全世界急需寻找一种快捷、精确、自动化、全球通用的分类鉴定工具,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以DNA条形码为基础的识别系统。但是,针对生物界有150多万种物种,DNA条形码识别系统的建立工作十分艰难。 困境 建立统一标准并非易事 确立DNA条形码分4步:首先,对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随后,确认标本来源是否涵盖现有的该物种的分布区域;再次,确认研究的物种的数目是否足以反映该类群的整体情况;最终,确保测序的准确性和覆盖度。 从条形码本身来讲,物品的条形码是唯一的。但是对于生物来说,我们所用的条形码不是人为编制的,是形成的一个基因序列。在不同的物种间和物种内有变异的范围,唯一性不强。据南开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研究员卜文俊介绍。 现在的做法是,变异范围是一个经验值,比如2%、3%的序列差异。卜文俊介绍,分子体现的是同一物种下的多样性,而如何记载同一物种中的大量的变异问题。是换成不同的物种记载,还是记载物种下的变异类型?这成为DNA条形码工作中的难点。 此外,由于DNA条形码选择600个基因左右长度队伍中进行标记确认,而有些物种并不能提供这样长度的、连续的基因。而对于另外某些物种来说,600个基因的长度又不足以确定其物种的属性。因此,如何选择所有物种通用的基因长度标准又成了DNA条形码的挑战。 从分子角度看,由于选定的基因只是体现了一部分的分子多样性,还有大量的分子多样性体现在其他的基因上。因此,在认识物种的过程中,需要结其他数据进行确定。 目标 建立全球统一数据库 乔格侠说:DNA条形码序列应该提交到专门的条形码数据库中。重要的是,根据DNA条形码进行物种识别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测得并建立了相关类群所有物种的条形码标记的数据库。 然而,建立公共数据库,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根据卜文俊介绍,建立一个库需要很多的要素,地理分布、照片、生物学的记载、系统发育或者是种群学的数据,还需要跟其他大的数据库进行连接。也许这个库最终不是一个单一的库,而是生物多样性记载的一个库。分子的数据通过条形码来体现。 对于这个数据库的特性,卜文俊则说:它应该是一个公共的数据库,全球参与。在数据库建好之后,也可以引入商业机构,进行基于数据库的其他分析。 如何向这样的数据库中添加内容?乔格侠描述了理想架构及建构流程:第一,依托于收藏机构,掌握各种标本材料,便于分析判断;第二步,通过技术手段获取DNA信息及相关信息;第三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第四步,将相关信息及标记序列提交到已经建立的共享平台数据库中;最后,再由分类学家进行物种鉴定,同时提供形态学、生物学的信息,并对结果进行校对。 措施 优先发展紧急物种 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某地发生鼠疫,当地一直按照原有方法进行控制,但2年后才发现一个新的鼠疫发源地,结果DNA条形码工作鉴定后,人们才知道这个物种根本不是原先想的物种。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刘起勇说起这样的事情时,不无遗憾。当大规模流行病或疫情来临时,如何确定流行病或疫情的病源,成为了防疫控制工作的第一步。 据刘起勇介绍,在常规病媒生物监测和病原地调查和疫情处理过程中,需要在现场处理大量标本,而且标本鉴定不能做到细致准确。全国曾有一万人从事媒介生物建设,但这里面真正能进行准确分类的不到1%,分布也很不均衡。当紧急情况来临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多分类学家到现场去工作。现在越来越要寻求一种对于分类专业依赖性较小的技术,那就是DNA条形码技术。刘起勇肯定地说。 在疾病控制中,DNA条形码技术用于标本和样品的准确鉴定和分类,也可以做进一步分类调查,确定该物种是不是病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成本不断降低,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标本的鉴定将成为主要手段。 据刘起勇介绍,我国的疾病系统每年都要大量的媒介生物标本和样品进行鉴定,DNA条形码主要用于建立条形码数据库。我们对内容做了一个规划,争取三到五年的时间,对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建立DNA条形码和标准。随后,再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较发达地区进行推广,或者有意愿的地区进行推广,在疾控系统逐步形成DNA条形码数据库和DNA条形码分类鉴定技术。 除了常规病媒外,对重要保护动物、农林害虫等进行DNA条形码的鉴定也十分紧迫。建立覆盖全球已知所有物种的数据库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于是,优先发展那些稀缺的、重要的物种DNA条形码鉴定,就成为了目前科学家实行的优先策略。 对话专家 DNA条形码如何在中国启动? 科技日报: 现在我国DNA条形码工作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乔格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在世界DNA条形码方面跟进很快,我国是生物条形码协会(Consortium for the Barcode of Life)的成员,而且起步很早,跟国际水平基本不相上下。 科技日报: 我国目前有多少科学家从事这项事业? 乔格侠: 中国条形码委员会北方中心的负责人,推动了很多工作。我统计过,有几个国家基金也在支持做这个工作,但是从目前来看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所以这样就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最终这些数据很难发挥作用的。 我们工作能够标准化和规范化,是非常有益的。这对于DNA条形码技术有一定的要求。用什么样的规范做,包括从标准的采集和选取,包括信息的搜集、录入、规范等,还包括DNA条形码分子流程。 这个工作最终形成有关中国的完整的DNA条形码技术规程。我们毕竟跟国外不一样,实验室比较小,比较分散。在加拿大,他们类似于有DNA条形码的工厂去测序,这和我们的阶段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技术规程对我们未来DNA条形码是有帮助的。 科技日报: 对于DNA条形码在我国的启动策略,您有什么建议和想法? 乔格侠: 对于类型启动的策略方面,至少要分类基础好。如果不考虑应用价值,但是分类基础好,这一块我就可以优先启动;如果考虑应用价值,对于农林害虫、药用昆虫、媒介昆虫、传粉昆虫、重要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物种,可以优先启动。 要想把这个推得让国家重视,基于应用价值,先启动做,应用学逐步就可以跟进,这是一个策略。另外,中国DNA条形码的数据库平台,在中国南方中心和北方中心共同努力下,这个节点已经建成了,跟加拿大总体结构是一致的。 我们国家现在启动类群还是比较少,思想转变还是相对比较慢,另外在项目支持方面,目前仅仅都是一些优先的种子基金。 2009年07月2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文本报记者 姜晨怡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07/21/content_85077.htm )
个人分类: 研究进展|5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家猜一猜,在地球上,人类灭绝之后还可能存在的物种是什么?
hongkuan15 2009-10-29 23:06
看完科学网的 盘点近年十大濒临灭绝物种 中国白鳍豚居首 的文章,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的物种在灭绝,追其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我们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地球环境,对我们生存的这个环境的影响。 似乎我们人类无所不能,乐观派认为我们一定能够解决现在碰到的所有环境问题,悲观者认为我们人类终有一天也会走向灭亡。那么,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人类会最终灭亡吗?人类会是最后一个物种吗?如果不是,那么在人类灭绝之后还没有灭绝的物种会是什么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9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
蒋高明 2009-10-19 10:06
蒋高明   本文于2009年10月19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记者在江苏省棉花之乡盐城大丰市调查发现:该省转基因棉推广进入第5个年头后,曾因转基因优势而产生的增量随时间延长被消耗殆尽;转基因棉退化于今年集中爆发;除了产量下降外,其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降,表现尚不如普通棉(21世纪经济报道,9月30日)。    1997年,中国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第一代 转基因抗虫棉。在刚引进的几个年头,转基因棉花因以下三条优势受到了棉农广泛欢迎: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这三条造就了转基因作物神话,媒体和农学家盛赞转基因好处时,至今还作为经典在引用。    然而,好景不长。不争气的是,转基因棉表现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目前发现的新问题也有三条:一是转基因棉质量越来越差,对纺织机器产生了影响,纤维质量不如常规棉; 二是转基因棉衣分率(籽棉向皮棉的转化率)下降到34%左右,低于常规棉; 三是棉铃虫被基本控制后,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集中大爆发,小虫成大灾,用药量反而猛增。     那么,转基因棉为什么会发生退化呢?让我们从转基因原理来回答这个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也叫基因工程,或称DNA重组技术,是在人工条件下, 把目标基因分离、克隆,打破生殖隔离,转移到目标生物中。自然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只发生在同一物种内,异种之间是很难发生基因交流的。然而,通过生物技术,打破了自然界基因流限制,达到人类期望的目的,如抗虫、抗旱、抗盐碱、耐重金属等。就转基因棉而言,当时主要针对棉铃虫危害,希望在棉花叶片里转入苏云杆菌基因,让棉铃虫采食苏云杆菌基因编码产生的毒蛋白后 中毒身亡。然而,从生态进化来看,物种的基本权利就是生存,希望饿死或毒死一个物种,那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为了保命,目前棉铃虫被迫转吃别的作物,而那些次要昆虫转而为害,农民需要加大农药用量来对付。这显然是打乱生态平衡造成的苦果。     在生态学上,包括生物因子在内,存在着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这些因子有的起主导作用,是主导因子;有些起次要作用,是次要因子。但是,主导因子和次要因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转基因棉当时要控制的棉铃虫是主导因子,而今它们转变为次要因子。如果我们不尊重生态学规律,再去发明抗盲蝽蟓,或抗烟粉虱、抗红蜘蛛、抗蚜虫的转基因作物,那只能是按了葫芦起了瓢,人类在小小的物种面前穷于应付而已。无论是借助转基因,还是借助剧毒农药控制害虫,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由于人为引发了自然界不曾发生过的基因交流,目标物种对转入基因可能来不及适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会表现出适应性变化。这个变化非常复杂,可能用人类已有的知识难以解释。产量下降,或衣棉率下降等,表现出转基因棉对转入基因的适应反应,或转入基因干扰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结果。另外,因为基因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转移进目标作物的,基因逃逸的概率也远大于正常基因交流的作物,转基因作物稳定性有待时间的检验。     目前人类对待不希望的物种,如昆虫和草本植物,统统冠以害或杂,发明了剧毒的农药或除草剂灭杀而后快,不仅灭杀了有害的生物,也造成害虫或杂草天敌生物灭绝,造成农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其不良后果是,农药越用越多,害虫也越来月猖獗。现在农民都承认,药物比原来用的多多了,但害虫不减反增。而今,我们用转基因的办法试图毒死或饿死害虫,其结果与大量使用农药一样,持续造成生态系统紊乱。     人类对待其不希望的物种总是以斩草除根而后快,如果我们改灭杀为和谐,会得到什么结果呢?我们在山东平邑县开展了这样一个试验, 在20亩试验田里,停止农药使用,改用诱虫灯让害虫自愿上钩,捕获的害虫养鸡。结果令人兴奋:农田里严重危害花生、玉米等金龟甲等害虫得到控制,就连靠近试验地的庄稼也很少虫害。在对照农田里,农民每亩施加两遍剧毒农药绿英,一次是在种植时拌种,另一次是在花生章程后灌根。不计劳动力和健康成本,每亩花了80元,但害虫照样危害,收获时,每穴里照样有3-5个金龟甲幼虫。他们不得不提前收获花生,以便从虫口里抢粮。   用生态平衡的办法,害虫是越来越少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改善的。但农药贩子、转基因的鼓吹者不喜欢这样的结果,他们要兜售其产品,他们是希望害虫越多越好。害虫越多,从农民那里挣的钱就越多。正如医院希望你的病越多越好一样,几元钱能治好的药,一般是不卖给你的,而想办法让你花几百元为止。转基因打乱生态平衡后,再通过大量农药使用,继续打乱生态平衡,转基因和农药成了棉花现代农业的新二害。   在农业生产上,必须尊重物种生存权利,恢复生态平衡。对于害虫控制,不能将目光仅盯着化学防治上,或转基因技术上,还要考虑物理、生物甚至人类传统知识的贡献。不能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继续干那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2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