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普期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众里寻她千百度
热度 3 zxj368 2011-6-3 08:44
前天因为对《科学中国人》犯了一个武断的错误,于是决定买一本看看。看了才有发言权嘛。 没有想到,找本《科学中国人》这么难呀。 前天中午回家路上没有买到,摊主说根本没有卖过这本期刊。我去的可是学院路上中国矿业大学门口的报刊亭。 昨天晚上,我特意到北京语言大学门口的报刊亭去买,没有;到学院路邮局门口的报刊亭,也没有;再走到中国地质大学门口的报刊亭,依然没有!摊主们听到我问都很茫然。 《科学中国人》这么难寻找,是我始料未及的。 因为我既不是在山区,也不是在农村,并且也不算是偏远的小县城,是在首都北京,而且是高校林立的学院路,竟然在这么多报刊亭中没有见到《科学中国人》,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原因是什么?《科学中国人》出身太高,不愿意到小小的报刊亭来降低身价?《科学中国人》在报刊亭没有人买,于是报刊亭懒得代卖? 不过,我这一到处寻找,或许无意间给《科学中国人》做了广告了。 当然,昨天晚上也有收获,因为有位会做生意的摊主告诉我, 科学中国人 没有,但有 科学美国人 ,要不要?我说,好啊,买一本吧。于是买了一本《环球科学》,她是科学美国人的引进版。 报刊亭中有成百上千种期刊呢,花花绿绿的,其中并不缺少科普期刊。 没有找到 科学中国人 没有关系,周末我再找。我不想去去图书馆,就想看看,在大街上的报刊亭里,能不能找到这 科学中国人。 也许,在众里寻她之后,蓦然回首,就会找到呢?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36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几个小问题
热度 1 zxj368 2011-6-2 15:09
科技工作者、科技专家或者科学家,应该说不可能都是全才,大部分都是某一、两个专业方面的专家。这时就会有以下问题要问: 1.科技工作者有没有必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研究发展情况?通过何种渠道了解? 2.是否需要高级别的像《科学美国人》一样的综合性科普? 3.您看科普期刊吗? 4.科技工作者有没有必要看科普期刊? 5.什么样的科普期刊适合科技工作者? 6.科技工作者该看何种科普期刊?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30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普期刊的几个特性
zxj368 2009-11-3 08:54
Tuuo 科普文章筚门闺窦科普 科普期刊的几个特性 说实在话,想在科学网上站一席之地,每天能发篇文章,真非易事。因为我总觉着文章得和科学沾点边才行呀,不能在这上面胡说八道,于是轻易不敢上来以文章了。 最近在看科普期刊的资料,想为科普工作做点事。于是,关于科普期刊的文字,就想到那里写到那里了。当然,可能会用点别人研究过的资料或写的观点,但多数还是本人思考的结晶。可能会很浅,没有什么价值,但慢慢来吧,时间久了,相信会有一定的起色!如果您有何好的观点与想法,请告诉我,也可以写出来讨论。 1 科学性是科普期刊的灵魂 科普期刊和一般的科学技术期刊相似的地方,也就是科普期刊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文章有着严格的科学性。如果科普期刊所刊发的内容缺乏科学性,不仅达不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甚至还会带来相反的作用,影响社会,毒害百姓,其危害比一般的科学实验还要大,因为其发行面要广很多。可见,科学性是科普期刊的灵魂之所在。 2 广泛性与通俗性是科普期刊的实质 广泛性就是指所刊发的内容应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不能被广大的读者接受的科普期刊,无法起到其科学普及作用,只有具备了广泛性,才能把知识带给群众。通俗性就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人们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切忌重视了科学性而疏于通俗性。不能用通俗的文字介绍科普知识,读者就很难接受期刊。 3 趣味性是科普期刊的内在要求 科普文章的趣味性,可以增强科普期刊的可读性,科普期刊不同于生活类期刊 , 假若所登载的内容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图形或数字 , 读者肯定是不愿意看的 ! 也就达不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因此 , 增强科普文章内容的趣味性 , 才能提高科普期刊对读者的感召力 , 这也是精品科普期刊的内在要求。 4 实用性是读者是否喜欢的一把尺子 科普期刊不仅要有科学性 , 还要有广泛的实用性。实用性应当是科普期刊所固有的特性之一,科普期刊应不断地将新兴的科学知识及时准确地传播给读者 ,介绍对读者有用的知识,让读者通过看期刊有所收获。 倘若所刊发的内容尽是 ( 老调重弹 ) 或陈旧的东西 , 就必定要遭到读者的厌弃 ! 所以科普期刊的实用性 ,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读者是否喜欢的一把尺子。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期刊的社会价值更大
热度 1 zxj368 2009-10-19 17:25
科普期刊的社会价值更大 几经思索,我慢慢地品味出,与学术期刊相比,科普期刊的社会价值其实更大,理由如下: 中国目前仅有430种科普期刊,它们面对的是13亿国民,是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在奋斗、在拼搏,社会价值十分了得;而近5000种的学术期刊,面对的是不到1亿的科技工作者,还往往是为他们评职称、评业绩而用。 国民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国民的科学素质需要提高,这个重任落到了科普期刊身上。 学术期刊太专业,需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来看,不适合大众;学术期刊有宣传科技新进展的作用,但范围很小,只是在圈内宣传,圈外的人不会了解,也看不懂;要想让大众都了解某一科学知识,非得科普期刊(当然,还有其他更先进的媒体,这里不讨论)才能完成此重任,它们会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让大多数人看得懂,能明白。 科普期刊发行量小的,可能也有几万份,发行数量大的可以达到上百万份,感兴趣的人都会去买来看,学了对自己有用;而学术期刊发行量大的,可能也不到一万份,发行量小的只有几百份。真的是十分悬殊!区区几百份期刊,还往往是在编委与作者手中,最多是保存于图书馆内。没有流通,怎么会有传播? 在科学文化的积淀方面,也许学术期刊的作用比科普期刊大一些?但有那么多的挡案馆,有那么多的科技成果管理人员,有那么多的年鉴,均可以把好的科技成果整理存案了,还用科技期刊零散地保存吗?因为作者的科技成果,绝不可能在一种期刊上发表,他们往往会将一项成果拆分成多个论文,发表于不同的期刊。这样看来,科技期刊的这个作用,是不是也起不到了呢? 科普期刊,也许没有科学文化的积淀作用,但有用的知识能够传播给大众,植根于大众的脑海中,比存案要好许多倍了吧? 因此,我个人认为,国家与岂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办学术期刊,不如多投入一点力量给科普期刊,让科普期刊壮大起来,更好地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服务。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里,科普期刊的社会价值比学术期刊更大! 大家有不同意见尽管提,这是我最近在看科普期刊资料时的一点想法,趁学术期刊论文比赛这股东风,把想到的这点事先写出来吧!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8799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普期刊比学术期刊更重要?
zxj368 2009-10-19 11:47
科普期刊比学术期刊更重要?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