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能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新能源汽车和科学回归
ysughb 2010-4-27 10:51
绝大部分现代人(包括政府、教育经济等领域)还是意识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毁灭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残害着自己原本健康的身体。提高人类素质,转变人的观念是挽救人类的根本。如果在还有机会回头的时候人类能够自省,或许地球上的生命能够避免自我灭亡的宿命,当然一切事物包括人类、地球、宇宙都摆脱不了产生发展灭亡的基本规律,但至少和谐的行为能够使我们地球生命的过程更长些,更美好一点,正如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寿命更长,疾痛更少些。 在现代社会的科学范畴内一般认为宗教是不科学的,它们确实在一定阶段影响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发展,但或许在若干年后,宗教(尤其是佛教道教东方教派,因为西方教派不了解)的思维和哲学观点相对于我们当代人所信仰的科学主义会更靠近科学内涵,因为它们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更符合人类最根本利益。而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科学教义的历史评价,正如现在我们评价曾经的主流科学教义宗教一样,结论或许是人类在理性不能遏制欲望的前提下做出的......,很难形容,好像是吸毒,使人类的某些神经感官(如政府、经济巨头,还有我们这个时代所谓的那些风流人物)在欲望的满足中迷失而将整个人类带上加速死亡的道路。 作为一个对人类报有美好期望的个体,我更希望自己的判断是无稽之谈。 附:充电、技术、心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道坎 引自:http://ev.cctv.com/20090901/104231.shtml 开新能源车等于省钱,等于减排,甚至等于拯救地球,这是人们的由衷期盼。然而,这样的美好愿景如何实现呢?   再好的新能源汽车,如果无处充电,驾驶员也只能因车子抛锚而困在半道;再好的环保理念,如果技术无法突破,其价格将永远令人望而却步;再好的政府鼓励措施,如果企业不戒掉对政府的心理依赖,相关产业将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充电、技术与心理依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道坎。   让充电能够像加油一样便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要想大行其道,首先就必须解决充电这个关键环节。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已接近20年,但充电设施却少得可怜,只有零星示范性充电站在支撑门面。有专家保守估计,要让充电站发展到加油站那样的普及程度,至少需要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这样的投资从何而来?   如此大的投资当然不可能一下子获得,而必须循序渐进,摸索到好的盈利和推广模式后才能逐渐投入。总部设在位于美国硅谷的美好空间公司的充电站的建设方案引人瞩目。该方案提出,可以利用分布在居民区、商厦、停车场和政府大楼等处的成千上万个充电站,让这些充电站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消费者随时随地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因此,利用现有民用电力网络发展充电站可谓一条捷径。德国电力设备制造商威图公司则计划在德国全国停车场中普及汽车充电系统。利用停车场等设施,在汽车停靠时充电,既省了时间,又节约了新建充电场所的费用,这也应是一个可行办法。   技术创新并非天方夜谭   德国汽车专家指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催生电动车所需的技术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尤其是在电池可靠度、可耐受性、安全性、充电速度以及车辆行驶距离等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与传统车辆相比都缺乏竞争力。比如,用220伏电源充电一次需要五六个小时,即便不开车灯、不用雨刷器,电动汽车也只能跑100公里至150公里。   技术原因导致了新能源汽车车价整体偏高,持续行驶里程有限而且跑不快,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人们再有环保意识,谁又会去购买这种费钱又麻烦的汽车?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双管齐下,首先政府必须在产业起步阶段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使各类企业乐意进行研发,以使这种汽车的成本不断降低,最终达到盈利点。其次,汽车企业也需要有责任意识,加大研发力度。过去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很大原因与多数企业对研发三心二意有关。   导致企业三心二意的原因在于传统汽车还有不少储备技术,汽车厂商们都想让这些技术赢占先机。更何况,这十几年来,随着亚洲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传统汽车又有了新市场。于是,以欧美厂商为主的汽车企业一直在一种轻歌曼舞的氛围中优美地旋转着,滑着轻松的小步舞,直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全球汽车市场才大幅度萎缩。   随着全球变暖,减排的紧箍咒越念越紧,人们终于醒悟,过去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发展新能源汽车了。从这一点看,新能源汽车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仍然有希望。   产业发展还需戒除心理依赖症   人们都知道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从政策上大力支持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并资助企业进行研发。然而,现实证明这两方面的效果并不好。   我们看到,十几年前,欧美汽车业尚代表着全球汽车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新能源车似乎一度接近市场化阶段,但在政府鼓励下,各大汽车厂商几乎全是至多推出几个示范车型,吊吊民众胃口,搪塞一下舆论。除了日本企业的几款新能源车勉强实现了量产外,新的技术和车型开发出来后大多束之高阁,实验室和仓库成了它们的归宿。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汽车产业关联度非常大,方方面面都需要巨大投入,发展新能源汽车也一样,政府不可能照单全收,只能起鼓励扶助作用。一味等靠政府投入,产业的盘子永远也做不大,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在习惯了呼吁政府大力扶持的叫喊后,各有关企业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如何进行产业内的联合与合作,怎样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怎样逐步把着力点切实放在新能源汽车上。因为,没有产量的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居高不下;没有能源巨头等大型企业的参与,让充电设施遍布各地永远是痴人说梦;而缺少了汽车企业的自身修炼,产业不会有长足发展,研制出的新能源车永远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摆设。
个人分类: 嘛儿是科学?|2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为你喜,为你忧
jove20020 2010-4-16 21:55
中国到底怎么了?难道天生一“贱”字可形容?提倡环保几年了,真的环保了吗?中国出口数据是喜人的,是有多少普通劳动者的血与泪混合而成的交织着和谐二字的“吻别”。上苍真是公平吗?发达国家为了环保而放弃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可以转移到中国贫苦的地方,算是给地方增加就业,要创造“神圣”的经济数据,廉价的不能再廉价的廉价品,能让中国的普通劳动者披上神圣的“嫁衣”去拜见“阎王”,真是中国的悲哀。天天喊着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亡的英雄气概再现,这样的气概这样的境遇这样的凄惨这样的乏味,比比皆是的......,那些炫耀的经济数据能换回多少即将失去或已失去生命的中国劳苦大众? 中国的煤矿事故,中国的硅加工厂,......,这样的悲哀,这样的凄凉,寒心。 中国发展了,劳苦大众倒下了一批又一批,廉价的加工厂依然是廉价的加工厂,出口增长又能怎样?多少是高附加值产品?“中国制造”,这四个字赋予中国普通劳动者的“嫁衣”,把中国的神奇带给世界,可世界能把神奇带给中国吗?真是中国世界了,关键是世界能否中国? 地震乃天意,实属无奈,也是一样的悲哀,诉说着中国人的哀怨,祈福,祝愿。 雄狮崛起,横扫万里江山于足下。可否?梦游吗?就算是吧。 朋友好运!知足者常乐!在路上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麦立强教授课题组(新能源纳米材料与器件)简介(20100304更新)
麦立强 2010-3-3 22:50
麦立强教授课题组(新能源纳米材料与器件) 个人信息 麦立强,男,工学博士,教授 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学习及教育经历 1994.9~1998.7 太原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8.9~2001.7 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无机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 导师:邹正光教授 ) 2001.9~2004.6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 导师:陈文教授 ) 2006.2~2007.10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博士后 ( 合作指导老师:王中林教授 ) 2008.6~2009.12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高级研究学者 ( 合作指导老师: Charles M. Lieber 院士 ) 主要工作经历 2004~2007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 2007~ 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破格教授 2009~ 至今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 国际固态离子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评审专家 《 Advanced Materials 》、《 J Physics Chemistry B 》等国际著名杂志审稿人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通讯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纳米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材料 纳电子生物材料与器件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 10 余项,并作为学术骨干参加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多项。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702039 ): 钒氧化物纳米棒及其有序网络的电输运与光电导性能研究, 2008.1~2010.12 ,项目负责人 ( 2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70497012 ):银钒复合氧化物纳米带阵列及磁性能研究, 2008.1~2010.12 ,项目负责人 ( 3 ) 国家教育部教外司留 (2008)890 号 Zn 3 P 2 /VO x 一维核壳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009.1~2010.12 ,项目负责人 ( 4 ) 武汉市创新人才开发资金专项 (2008)84 号:磷化锌 / 氧化钼 / 聚苯并噻吩多层同轴纳米电缆的阵列构筑与光电性能, 2009.1~2010.12 ,项目负责人 ( 5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优选课题( 47090081 ):钒氧化物基超长同轴纳米电缆的有序构筑与性能, 2009.1~2010.12 ,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在 Nano Lett (影响因子 10.371 ,第一作者)、 Adv Mater (影响因子 8.191 ,第一作者)、 J Phys Chem B ( 影响因子 4.189 ,第一作者 2 篇 ) 等刊物上系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其中被 SCI 收录 49 篇,被国际著名刊物 Prog Mater Sci ( IF: 20.846 ) 、 Nano Lett 、 Adv Mater 等引用 333 次(他人施引文献 221 篇,施引作者包括 MS Whittingham 、 GD Stucky 、 R Tenne 、 CNR Rao 等世界一流科学家),已分别被著名学术刊物 J Phys Chem C 、 J Mater Res 邀请撰写评述性论文(Review paper)。 应邀撰写英文专著章节 1 部。在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 8 次,担任分会主席 3 次。 1. L.Q. Mai, Y. Gu, C.H. Han, B. Hu, W. Chen, P.C. Zhang, L. Xu, W.L. Guo and Y. Dai, Orientated Langmuir-Blodgett Assembly of VO 2 Nanowires. Nano. Lett . 9, 826-830 (2009). 2. L.Q. Mai , B. Hu, W. Chen, Y.Y. Qi, C.S. Lao, R.S. Yang and Z.L. Wang, Lithiated MoO 3 nanobelts with greatly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battery. Adv. Mater. 19, 37123716 (2007). 3. L.Q. Mai , C.S. Lao, B. Hu, J. Zhou, Y.Y. Qi, W. Chen, E.D. Gu and Z.L. Wang, Synthesis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of Single Crystal NH 4 V 3 O 8 Nanobelts. J. Phys. Chem. B. 110 , 18138-18141 ( 2006). 4. L.Q.Mai , B. Hu, T. Hu, W. Chen and E.D. Gu, Electrical Property of Mo-doped VO 2 Nanowire Array Film by Melting-quenching Sol-gel Method. J. Phys. Chem. B . 110, 19083-19086 (2006). 5. L.Q. Mai , W. Guo, B. Hu, W. Jin, and W. Chen,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Ox-based nanorods. J Phys Chem C. 112, 423-429 (2008) 6. L.Q. Mai , Y. Gao, J.G. Guan, B. Hu, L. Xu, and W. Jin, Formation and Lithiation of Ferroselite Nanoflowers as High-energy Li-ion Battery Electrodes Int J Electrochem Sci. 4, 755-761 (2009) 7. L.Q. Mai , W. Chen, Q. Xu, Q.Y. Zhu and C.H. Han, Cost-saving synthesis of vanadium oxide nanotubes. Solid State Commun , 126, 541-543(2003) 8. L.Q. Mai and H.C. Han. Reaction-crystallization Growth and Electrical Property of Ammonium Decavanadate Nanorods Mater Lett.. 62, 1458-1461 (2008) 9. L.Q. Mai , W. Chen, Q. Xu, J.F. Peng and Q.Y. Zhu, Mo doped vanadium oxide nanotubes: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stry. Chem. Phys. Lett . 382, 307-312 (2003) 10. B. Hu, L.Q. Mai, W. Chen, F. Yang, From MoO3 Nanobelts to MoO2 Nanorod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ACS Nano , 3, 478-482(2009) 主要国家发明专利 1. 二氧化钒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号: ZL 03125408.X) 2. 金属阳离子掺杂的钒氧化物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号: ZL 03125385.7) 3. 一种有机酸络合燃烧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 授权号: ZL02147763.9) 4. 二氧化钒纳米棒由 B 相向 M 相转变的处理方法 ( 授权号: ZL 200410060859.8) 5. 空穴传导型半导体陶瓷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号: ZL02147765.5) 6. 电子传导型半导体陶瓷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号: ZL02147766.3) 7. 一种表面修饰的纳米 LiMVO4 正极材料及修饰方法 ( 授权号: ZL 2004100613773) 8. 三氧化钼层叠纳米棒及制备方法 ( 授权号: ZL 200510019381.9) 9. LiFePO4 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 授权号: ZL 200510019360.7) 10. 一种锂化三氧化钼纳米带电极材料及其锂化改性方法(授权号 ZL 200710052368.2 ) 主要奖励与荣誉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 项、 全国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等奖励多项;指导学生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 3 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 项 )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2 届)等。 2010 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9 指导作品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2008 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2007 指导作品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2007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 排名第一 ) 200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05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五届优秀论文奖 ( 排名第二 ) 2005 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计划 2004 指导学生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04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排名第三 )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 排名第二 ) 2004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武汉理工大学五四青年奖章 2003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3 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 排名第一 ) 2003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排名第二 ) 2002 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及固体电化学能源装置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 排名第一 ) 2002 武汉理工大学长飞奖学金 在读学生 研究生 2009 罗艳珠 徐絮 皮玉强 2008 徐林(提前攻博) 杨霜 杨帆 2007 顾彦辉(袁润章教授奖学金获得者) 高倩 本科生 蒋亚楠 (已被保送北航江雷院士组) 韩久慧(袁润章教授奖学金获得者) 赵云龙、赵石勇 (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得者)等 指导过的已毕业学生 : 研究生 2006 高媛(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005 胡彬 (提前攻博,袁润章教授奖学金获得者,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博士生) 郭万里(首届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胡波 本科生 吴一民 (现为牛津大学博士生) 张鹏超(已被保送中科院化学所江雷院士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金伟 (硕博连读,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一等奖) 徐浩然(已被保送中科大读研,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等 联系方式 Tel: 13554628578 E-mail : mlq@cmliris.harvard.edu ; mlq518@gmail.com; mlq518@whut.edu.cn 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 ( 新材所 3 楼 ) 欢迎有志于从事新能源纳米材料与器件的有志之士加盟本课题组! MAI Liqiang Group (New Energy Nanomaterials and Devices) Personal Data Liqiang Mai, Male, Ph.D., Professor Working units: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ate Key Lab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Undergraduate: B.A. in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1998 Graduate: M.A. in inorganic materials, 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1 (Supervisor: Prof Zhengguang Zou) Graduate: Ph.D. in Materials Science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4 (Supervisor: Prof Wen Chen) Postgraduate: Postdoctoral Research,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2006-2007 (Collaboration Supervisor: Prof Zhonglin Wa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04-2007: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terials Science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present: Professor of Materials Science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2009: Advanced Research Scholar, Harvard 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Supervisor: Prof Charles M. Lieber ) 2009-present: Professor in WUT-Harvard Joint Nano Key Laboratory, Sate Key Lab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2006-present: Council member of Youth Committee of Chines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olid State Ionics,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d Chinese Silicate Society; Appraisal experts of Research Fund and Awar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ic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Fok Ying-Tong Education Foundation and Awards; Referee of famous international journals such as Advanced Materials, J Physics Chemistry B, etc. Referee of China Science paper Online. Research Interests Nano-semiconductor materials devices New energy materials Nanoelectronic and biological materials devices. Research Projects He has conducted more than 10 research projects as project principal such a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etc. and taken part in projects such as Program for Changjiang Scholar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University, Trans - Century Training Programme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by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etc. as main researcher. He has received Nomination Award of the Excellent PhD Dissertation of China,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Prize of Guangxi province. His students have received Chinese You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ward, The Challenge Cup of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research fund for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Excellent B.A. Disser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etc. (1) Study on electrical transport and photoconductivity of vanadium oxide nanorods and ordered networks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I) (2) Magnetic property of Silver Vanadium Oxide Nanobelt Array, the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PI) (3)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one-dimensional Zn 3 P 2 /VO x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I) (4) Fabrication and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zinc phosphite/ molybdenum oxides/ poly phenylenevinylene multi-layer nanocable arrays Wuhan innovation fund (PI) (5) Orderly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ultra-long vanadium oxide based nanocables the optimized research Fund for Sate Key Lab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i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I) Publications Prof Liqiang Mai has published 49 papers tagged by SCI in leading journals such as Nano Lett (IF: 10.371 ), Adv Mater (IF: 8.191 ) , etc, which have been cited more than 200 times by the world leading scientists such as MS Whittingham, GD Stucky, R Tenne, CNR Rao, etc in Prog Mater Sci (IF: 20.846 ), Nano Lett , Adv Mater , etc. He has been invited to co-author 1 book chapter in English and to publish 3 review papers by J Phys Chem C , J Mater Res , etc. He has 10 CN patents authorized. He has given 8 invited presentations, and acted as seminar chairman 3 time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1. L.Q. Mai, Y. Gu, C.H. Han, B. Hu, W. Chen, P.C. Zhang, L. Xu, W.L. Guo and Y. Dai, Orientated Langmuir-Blodgett Assembly of VO 2 Nanowires. Nano. Lett . 9, 826-830 (2009). 2. L.Q. Mai , B. Hu, W. Chen, Y.Y. Qi, C.S. Lao, R.S. Yang and Z.L. Wang, Lithiated MoO 3 nanobelts with greatly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battery. Adv. Mater. 19, 37123716 (2007). 3. L.Q. Mai , C.S. Lao, B. Hu, J. Zhou, Y.Y. Qi, W. Chen, E.D. Gu and Z.L. Wang, Synthesis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of Single Crystal NH 4 V 3 O 8 Nanobelts. J. Phys. Chem. B. 110 , 18138-18141 ( 2006). 4. L.Q.Mai , B. Hu, T. Hu, W. Chen and E.D. Gu, Electrical Property of Mo-doped VO 2 Nanowire Array Film by Melting-quenching Sol-gel Method. J. Phys. Chem. B . 110, 19083-19086 (2006). 5. L.Q. Mai , W. Guo, B. Hu, W. Jin, and W. Chen,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Ox-based nanorods. J Phys Chem C. 112, 423-429 (2008) 6. L.Q. Mai , Y. Gao, J.G. Guan, B. Hu, L. Xu, and W. Jin, Formation and Lithiation of Ferroselite Nanoflowers as High-energy Li-ion Battery Electrodes Int J Electrochem Sci. 4, 755-761 (2009) 7. L.Q. Mai , W. Chen, Q. Xu, Q.Y. Zhu and C.H. Han, Cost-saving synthesis of vanadium oxide nanotubes. Solid State Commun , 126, 541-543(2003) 8. L.Q. Mai and H.C. Han. Reaction-crystallization Growth and Electrical Property of Ammonium Decavanadate Nanorods Mater Lett.. 62, 1458-1461 (2008) 9. L.Q. Mai , W. Chen, Q. Xu, J.F. Peng and Q.Y. Zhu, Mo doped vanadium oxide nanotubes: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stry. Chem. Phys. Lett . 382, 307-312 (2003) 10. B. Hu, L.Q. Mai, W. Chen, F. Yang, From MoO3 Nanobelts to MoO2 Nanorod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ACS Nano , 3, 478-482(2009) Patents 1. Preparation of vanadium dioxide nanorods (ZL 03125408.X) 2. Preparation of metal cation doped vanadium oxide nanotubes (ZL 03125385.7) 3. Organic acid assisted combustion synthesis of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ZL02147763.9) 4. A method for transition of vanadium dioxide nanorods from B phase to M phase (ZL 200410060859.8) 5. Preparation of hole conduction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ng material (ZL02147765.5) 6. Preparation of electron conduction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ng material (ZL02147766.3) 7. Modification of nano-LiMVO 4 cathode materils (ZL 2004100613773) 8. Preparation of layered MoO 3 nanorods (ZL 200510019381.9) 9. Preparation of LiFePO 4 nanorods (ZL 200510019360.7) 10. Lithiation of MoO 3 nanobelt electrode materials ( ZL 200710052368.2 ) Awards 2010 Supervisor of the Excellent Master Dissert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 Supervisor of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2008 Supervisor of the Excellent B.S. Disser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2007 Supervisor of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2007 Excellent paper prize of The Six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First) 2006 Nomination Award of the Excellent PhD Dissertation of China 2005 Award of the Excellent PhD Disser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Excellent paper prize of The Fifth Chinese Silicate Society (Second) 2005 Selected in new century high-level talents project of Hubei Province 2004 Supervisor of Chinese You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ward 2004 Third priz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ward in Guangxi Province, First prize of excell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ubei Province 2004 Supervisor of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y Fourth Medal of Youth 2003 Excellent paper prize of Chinese Silicate Society Conference 2003 2003 Second prize of excell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ubei Province 2002 Excellent paper prize of CSSI 2002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 Fei scholarship Graduate students 2009 Yanzhu Luo, Xu Xu, Yuqiang Pi 2008 Lin Xu (PhD. candidate) Shuang Yang, Fan Yang 2007 Yanhui ( Yuan Runzhang Award), Qian Ga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Yanan Jiang (PhD. Candidate in Prof Lei Jiang Group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 Jiuhui Han ( Yuan Runzhang Award) Yunlong Zhao, Shiyong Zhao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Project), etc. Former students: Graduate students 2006 Yuan Gao ( the Excellent Master Dissert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5 Bin Hu ( Yuan Runzhang Award , Exchange PhD student in Georgia Tech ) Wanli Guo ( Chinese You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ward,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 Bo Hu Undergraduate students Yiming Wu (PhD. Candidate in Oxford University) Pengchao Zhang (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PhD. Candidate in Prof Lei Jiang Group in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Wei Jin (PhD. Candidate, the Excellent B.S. Disser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 Haoran Xu ( the second prize for National Challenge Cup Competition, PhD. Candidate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ontact Information Tel: +86-13554628578 E-mail : mlq@cmliris.harvard.edu ; mlq518@gmail.com; mlq518@whut.edu.cn Lab : SKLWUT, WUT-Harvard Joint Nano Key Laboratory (the third floor of Sate Key Lab ) Welcome to join us for the study of new energy nano-materials nano-devices !
个人分类: 个人简历|7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激光聚变试验点燃人类能源希望
slowlight 2010-1-30 20:06
在yeeyan中看到BBC的这则新闻,把翻译稿转贴到此处,虽是转载也是原创。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26002/75588?op=delcommentid=181291 实验中 192 路高能激光束聚焦在微小的靶丸上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利用激光产生聚变能源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 原子的受控聚变 能产生类似太阳上的(高温高压)条件 长期被标榜为一种可能的革命性能源。 但是,对用于产生聚变能源的高功率激光器的使用却一直是质疑不断,因为激光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会中断聚变过程。 SCIENC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等离子体的问题远没有相像得那么严重。 这个结论是研究人员在拥有 192 激光束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NIF )进行初步实验后得出的。 在实验中,单一激光器的最高能量记录提高了 20 倍。 超常功率 1997年,国家点火装置在劳伦斯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2008年5月正式建成。 顾名思义,国家点火装置的目标是借助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激光器进行点火有效且可控的热核爆炸。 它与现有的核电站有明显的不同,后者通过分裂原子(裂变)产生能量,而不是靠挤压原子产生聚变。 基于实验室的聚变反应会释放出多于开启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超过临界点,证明这一点将预示着一个大规模产生能量的新时代的到来。 在NIF采用的惯性约束聚变方法中,靶是一个厘米尺度的金制圆柱体,也叫做黑体辐射腔。 其中放置了一个更微小的氘(氢的一种同位素)燃料丸。 1)192束激光聚焦后通过黑体辐射腔上的小孔;2)腔内的微小靶丸是一个温度极低的由氢同位素组成的固态混合物;3)黑腔受激光辐照后辐射出X射线;4)X射线烧去外层靶丸,把它加热到几百万度;5)如果燃料受到的挤压足够强和均匀,核聚变就会发生。 在关于激光聚变30年的争论中,一个重要的潜在障碍就是激光在靶腔内产生的等离子体。 他们担心的是等离子体(带电离子团)会阻碍靶腔吸收激光能量,均匀地传输给燃料,压缩燃料并最终点火。 NIF等离子体科学家Siegfried Glenzer领导一个小组对该理论进行验证,并打破记录。 他对BBC新闻说,实验中聚焦到靶上的能量有669 kJ,这超过任何以往激光器的20倍。 而这还不是所有的能量,所有能量足以烧开1升水2次。 而且,脉冲式的光束能量传输只持续10纳秒(1 秒=1 000 000 000 纳秒)多一点的时间。 还可做如下比较,如果这个功率可以持续,它可以在1秒钟时间内烧开超过50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水。 激动人心的一步 最近实验的重要性在于证明了等离子体不会降低靶腔对入射激光的吸收,吸引量大约为95%。 除此之外,Glenzer博士的小组发现实际上可以小心地控制等离子体来提高燃料压缩的均匀度。 在激光聚变发展的50年中,这是第一次发现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的问题没有预想的严重,也没有超过,英国中央激光装置理事、致力于欧洲激光聚变的HiPER装置领导人Mike Dunne说。 他告诉BBC新闻,怎么强调这一步工作的重要性也不为过,一年前很多人认为NIF目前应该已经失败了。 为了推动点火工程的进行,劳伦斯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星期三宣布,得到SCIENCE上发表的结果之后,激光脉冲能量记录再次被打破。 他们的报告称会聚到靶上的能量已达到1MJ(1MJ=1 000 000J),比在SCIENCE发表的结果高50%。 目前的计算表明,实现点火需要1.2MJ的能量,而NIF可以实现1.8MJ的脉冲激光能量。 Glenzer博士说,使用稍大黑体辐射腔的实验将在5月份之前开始,脉冲能量将逐渐增加到1.2MJ。腔中的聚变燃料靶丸为氘和氚(氢的两种同位素)的混合物。 底线是把那些数据外推到今年计划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将能够驱动靶丸点火,Glenzer博士表示。 然而,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必须备好靶室罩,以屏蔽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子。 不过,Glenzer博士确信,一切准备就绪后,点火的时刻将不再遥远。 他很简单地补充到,奇迹将在今年出现。 实验中130吨重要的靶室需要保持真空。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5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倪维斗的“争论”经
niweidou 2009-12-27 11:29
倪维斗院士在能源界可谓是德高望重,人们熟知的多是他的一些精辟言论和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会引发不同的争议,倪维斗说他不愿意与人争论,只是喜欢说实话而已,有些话说一遍不行,就说两遍。 倪维斗爱说实话。但他的实话却经常招来争议。 12月10日,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小会议室里,倪维斗院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讲述了他最近的一次争论,主题正是当前热议的燃油税。在一片喊降声中,他却提出应该再高一点。 倪维斗院士有过一个头衔,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能源组中方组长,长期研究和关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于燃油税,他也是站在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在中国,燃油、土地、环境容量对中国都是稀缺物资,按市场规则,应该把开私家车看成一种高档消费,不要和美国比,因为我国造路不易,环保也不易,既然汽车享受了更多的道路,污染了空气,就该多付钱,这才公平。 倪维斗说他不愿意与人争论,只是喜欢说实话而已,有些话说一遍不行,就说两遍。 与学术人员:为能源研究而争 倪维斗习惯性地把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统称为他们,而非直呼其名。 我与他们的争论点在于我提出以煤为基础的路线,他们则认为应该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觉得我对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强调的不够。倪维斗说。 倪维斗口中的这场争论,起始于他的一篇约两年前发表在科技日报、广泛流传的名为《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煤现在是、将来(直到2050年或更晚)仍是中国能源的主力,虽然煤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从70%下降到50%)。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统在近20年左右的时段中是解决能源短缺、改善环境的最佳模式。 随后,就有能源专家特意撰文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解决能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从现在起就要用替代能源(其中首先是可再生能源)逐步调整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 这位专家解释说,如果中国未来(指直到2050年或更晚)能源的发展,只能以煤为基础,那么,在2050年以后,中国所需能源将无法实现持续发展。计算表明,在如此庞大的煤消耗下,在2050年后即将面临煤的短缺,因为中国探明可采总储量为1500亿吨标准煤。 看到争论文章,倪维斗说他原本想再撰文议论议论,但没有那么做,不想凑热闹了,也没精力。 但他还是对《能源》杂志记者谈到了他本来想回复他们的观点。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肯定是要努力发展的,但在中国的现状下这种发展需要过程,至少近20年内起不到大的份额作用,最多是总一次能源的2%~5%,考虑能源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近15 20年如何过?远水很好,近火怎么救?倪维斗针对反对者的声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专家提出发展多晶硅,倪维斗算了这样一笔账: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一照就发电,在人们眼中确实是好东西,但是必须注意到一个现实,就是高价格,大概4 6元钱1度电。有专家提出,戈壁滩多少平方公里就相当于百万等级的大电厂,理论上是对的,但从4 6元/度降低到大规模应用(如1元/度左右)还有一个过程。 倪维斗说清洁能源和高科技是多晶硅的两顶帽子。在专家们一片推崇声中,他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目前国内多晶硅的发展很不正常,现状是大量消耗能源、污染全留在我们国内,清洁能源外国人享用。目前中国多晶硅生产已经泛滥,全国各省市一哄而起,产量一下子成为全世界第一,但98%产品出口。本身制造多晶硅是非常耗能的过程,1吨多晶硅平均要耗25万度电,前期发电就已经在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再加上四氯化硅的污染。新能源一定要考虑到全生命周期,多晶硅24年才能把自身消耗的能源补回。 近15~20年我国仍以煤为基础,关键是如何全价、清洁利用。倪维斗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这是他多年知识积累做出的论断。 翻看倪维斗的简历可以看出,他两度留苏攻读的都是工学院,也跟热力涡轮机、大型火电机组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宏观能源问题研究对于76岁高龄的倪维斗来说只是近十年的事情。 60多岁,本是别人退休的年纪,而他却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另一个领域的高峰。对于这一转变,倪维斗对《能源》杂志记者说:年纪大了,精细操作不如年轻人,所以微观研究要培养年轻人做。二是积累了一些知识,跑过很多地方,各种人都见过,各种能源都见过,知识面比较广,适合做宏观。三是中国的宏观问题某种意义上比微观更重要,如果宏观方向是错的,更耗时耗力。 现有条件下,如何整合起来考虑,把各种能源都放到正确的位置,成了倪维斗的新命题。 与家人:为节能而争 我老伴说我过分节俭。倪维斗说。 倪维斗院士的办公室在四楼,推开一楼大门走进去,随后的一个男物业紧紧的拉上了门。 当记者把这个细节讲给倪维斗听时,他说这些也是他争出来的,和这座大楼的物业领导和具体业务员不知道讲过多少次。以前学校里,门总是开着的,冬天的暖气,夏天的冷气由门放出去了很多,而这些都是能量,浪费的其实就是电和煤,也就是多排放CO2。 有一些学生,去二层也坐电梯,如果走楼梯,既节约了电,又锻炼了身体。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倪维斗如数家珍,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能跟节能挂上钩。 对于饭店倒饭菜的问题,他也能提出自己的节能理论:1吨粮食需要1000吨水来种植,35斤粮食通过动物体内转换才能变成蛋白质,也就是说3~5吨粮食1吨肉,那1吨肉就是5000吨水。随便把饭倒了,大吃大喝,相当于浪费了很多水资源。 燃油税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燃油税税负至少应达到3、4元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价格杠杆作用,才能给人们足够强的节油信号。这样算下来,当前的含税油价应该达到10元/升才比较合理。如果太低的话,则促进节约的目的达不到。立即,倪维斗的这种观点遭到了身边很多开车人的质疑。 身边有人提出:一方面,开征燃油税无非是想取代养路费,而养路费作为准公共产品,本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现在再让公众来承担其高税负,显然是说不通的;再者,用燃油税来代替养路费,其根本目的是想通过费改税,来减轻公众的经济负担,倘若燃油税实施高税率征收,比原来交养路费时的负担还重,就失去了费改税的初衷和意义;最后,也与国民收入不相符。 针对这些人的质疑,倪维斗说:根本就不应该把养路费和燃油税放到一起谈,原本就是两码事,如果放在一起,反而把问题搞复杂了,把好多历史问题牵涉进来,譬如说收费站,那就引出人员安置、1元钱1升油的税怎么瓜分等一系列问题。征燃油税本质上就是,稀缺物资就是要高价,解决石油稀缺的问题。 倪维斗说毕竟开车的是少数人,多数人还是草根阶层,应该考虑多数人的利益。 与年轻人:为体力而争 记得有一年重阳节,学校组织学生们穿上厚重的衣服,束缚各个关节,并称这套装备为老年装。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一下老年人生活的不便,普及尊老的美德。 76岁,已经步入老龄阶层。但倪维斗却显得很年轻,不仅是心态,还有体力。 掰手腕是倪维斗的特殊爱好,而且对象都是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正值20岁的黄金年龄。有学生说,倪老师在我们眼里是一个特别有活力的老师,他喜欢和学生掰手腕,那次我们从十多个学生里推选了一个从农村来的力气最大的同学和倪老师掰手腕,结果是平手。 我喜欢掰手腕,但现在很少掰了,毕竟人老了,骨头比较脆,怕掰断了。谈到体育锻炼,倪维斗兴致盎然。 1950年到1988年,早上5:30起床,跑3000米,夏天游泳1000 米是倪维斗的锻炼项目。但1988年,他开始担任清华大学的副校长。除了繁重的科研任务,更多了大量的行政工作,但仍然坚持锻炼。现在从副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也坚持早晨锻炼,只是跑步改成了健步走。 倪维斗的办公室里有一样物品与满屋子的书格格不入,那就是哑铃,除了固定跑步,倪维斗还会忙里偷闲随时锻炼,在办公室里举哑铃就是其中的重要项目。 私人花园,私人游泳池,还有他自己私人的林间小道。这是倪维斗对学生炫耀的成本,估计大概有五、六十亩地,有山、有水,有湖。我想,任何一个大款,也很难有这么一大片地方。 后来,学生们发现,导师口中的私人花园只是清华大学的花园。每天六点半以前去,基本上没什么人,大声唱,快步走,没人管,像私人花园一样。倪维斗说。 在与学生争体力的同时,倪维斗也在与自身做着斗争。 一直以来,尽管身体健康,倪维斗都在等待医生的一份诊断。他的家族有糖尿病史,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倪家就不断有人发病。兄弟四个,除了他,其他三人全都得了糖尿病。我们校医院的那些大夫们,老怀疑我有糖尿病,所以每次检查,不仅仅检查血糖,还有另外一种附加的检查,很仔细。但时至今日,医生们却没有发现一点症状。 76岁的倪维斗,没有一颗老年斑。从清华的教授到副校长再到德高望重的院士,他说:清华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已经超了。 与命运:为生存而争 1932年出生,经历过战争、解放、文革、改革开放,曾经在炮火中与亲人失散,曾经扒火车皮逃难,曾经两度留苏却报国无门,曾经蹲牛棚学插秧,直到46岁才真正开始自己积累学习了几十年的研究工作。倪维斗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一样,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我生在一个中等富裕的家庭。我父亲爱国,抗战时在战地服务队运送物资。妈妈带着我们四兄弟住在上海。等父亲在湖南衡阳稳定后,让我们去找他。倪维斗说,当时他十岁,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苦难。从上海、宁波、宁海、福建、江西、广东、湖南,行程三个月,走路,坐小船,各种交通工具都用过。 第二段,逃难。 在湖南住了一段时间,湘桂战争爆发,倪家被迫从衡阳到桂林到柳州,在经过贵州的山区去贵阳,历时半年。 本来在衡阳妈妈给我们生了个小妹妹,当时刚一岁,逃到一个小火车站,火车停了3个月没有开,大家都在那等。7月份很热,很多人都生病,霍乱蔓延。倪维斗说,小妹妹就不幸夭折了,我和哥哥拿了个锹,沿着铁轨走了100米,用席子一裹就把她埋了,当时都不敢走太远,怕突然火车就开了。当时火车分六层,顶上一层,行李架上一层、椅子背上一层,椅子上一层,地板上一层,火车底下一层,我们就呆在车底下,用铁丝、沙包等把木板绑在火车底下弹簧的位置,再住上面。 1945抗战胜利,从重庆回到上海,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念完高中,1950年考到清华,1951年留苏。临出发前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待了这批留学生,倪维斗说当时就一个信念,好好学习,一个人在外学习需要几十个农民辛勤劳动来支持。在苏联学习期间,学习成绩几乎都是5分,并坚持把买书后剩下的助学金交给大使馆。 1957年回国,赶上国内的一系列运动。三年后,清华大学又有留苏名额,倪维斗又去了苏联两年多。1962年底,回来想建设社会主义,正赶上文革特殊时期,下乡劳动,野营拉练。被分到江西鲤鱼洲劳动,双抢插秧,腰每天都是弯的,所以晚上睡觉时都会在腰下垫个枕头,反向弯曲,第二天就有正向弯曲的动力。倪维斗坚持了下来,他说那段劳动让他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造就了他乐观的性格。 我经常跟年轻人说,大好时光,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我在46岁,也是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开始搞科研、教学工作,也就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做了一点工作。以前很多时间都蹉跎岁月了。这是一个古稀老人的肺腑之言。 (本文发表于《能源》 2009年1月号 总第2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78 次阅读|1 个评论
端正新能源发展思路,加大吸纳人才力度
niweidou 2009-12-27 11:10
《中国教育报》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 记者:日前在广州召开的第一届亚洲能源会议上,中国国家能源局官员透露,《国家新兴能源发展规划》初步完成,已经上报国务院,年底有望公布。这个规划制定了到2020年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但各媒体的报道有出入,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倪维斗:据了解,到2020年,核电装机总量8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量1.3~1.5亿千瓦,太阳能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燃气500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成型燃料年利用量5000万吨。当然,最后应该以国务院公布的数字为准。 记者:什么叫新能源? 倪维斗:新能源的概念因时、因地而不同,比如说核电在中国是新能源,但在法国、美国就不是新能源,人家已经发展很多年了。能源是一个广泛的称呼,有四大主要环节:资源转化输送终端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四个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有大的变化,且相对于目前在役主力能源而言,能大幅度地节约资源、大幅度地减排的能源或能源技术就能称为新能源。对于中国来说,新能源包括核电、三大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化石能源的现代化高效利用等诸多方面。 记者:早在今年年初,李克强副总理就指出,新能源要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广州第一届亚洲能源会议上,与会的亚洲国家首脑一致认为,发展新能源是走出世界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美国、欧盟等也都非常重视发展新能源。为什么新能源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倪维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人们生活得更舒服了,另一方面也使传统能源消耗几近枯竭,更严重的是环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灾害不断,人类开始遭受自身行为的惩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害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污染,就不是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事,是一个事关全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问题。《国家新兴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今后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记者:新的发展趋势将带来产业结构哪些变化,对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倪维斗:人才市场结构取决于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新能源产业本身,即核电、三大可再生能源,以及化石能源的现代化高效利用;二是新能源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如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动力热能、化工、计算机、工程管理,甚至会计、企业管理等,在国家新政策的影响下,都会有较大的发展,因而对人才的需求将会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这给高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市场提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我们要注意防止急功近利的倾向,比如为了省钱、省力、省事,大量引进国外机器设备、仿照国外建造模式,仓促上马,追求时间短、见效快。如果走仿制、引进的路子,把人家现成的拿来、照样子建造、安装和生产,这样做到头来还是要受制于人,难以摆脱给人家打工的状况,因为核心技术在人家手里,我们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只有抓住关键,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攻克核心技术,才能有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才不至于长时间落后于人。仿制、引进看似时间短、见效快,实际上走的是弯路,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这对新能源尤其是如此。另外,如果走仿制、引进的路子,也不需要什么高端人才,一般的技术工种就可以了。所以,这种状况也抑制了对高端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的需求,减低了产业吸纳人才的力度。这不符合新能源的持续、扎实的发展。 记者:有哪些核心技术还没有过关? 倪维斗:比如说轴承、齿轮、润滑系统的提升、风力的并网和电网的优化改造等,一些新材料如玻璃碳纤维、风机叶片、齿轮材料的疲劳试验、安装调适、检测等,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再如太阳能设备中的纳米、光敏、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等材料以及其沉积工艺,怎样利用才能提高效率?要在这些核心技术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要建立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集中优势解决核心技术问题。还要链接市场,将技术研发和整个产业链连在一起,建立起完善的风电服务体系,加强攻关,培植与发展自主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这里,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人才,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就会大有用武之地。所以,发展新能源产业,要端正思路,创新发展,走自己的路子。能源产业只能连续地、稳定地在不断累积中发展,必须和我国的广义资源禀赋相适应,即我国能源发展目前所处的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条件、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教育水平、人的素质等。稳扎稳打,要有连续性,做到持续发展,不能搞跃进,忽起忽落,追求国外出现的新东西。有些跳跃式前进反而欲速不达,形成很大的浪费,这也是我国几十年来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新能源是一个新产业,要争夺这块高地,只能是整个产业链的不断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然的话,虽然我国市场很大,搞到后来,最多是一个新能源大国,而不是新能源强国。我国很多行业,如IT、汽车不就是这样吗?从现在国内风电和多晶硅的发展趋势来看,似乎又在走上老路,我是很担忧的。 记者:目前高校新能源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应该作哪些调整和改革? 倪维斗:我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加强材料专业的建设、扩大人才培养数量,尤其是新材料方面的人才将会非常缺乏,加工专业也需要加大力度;二是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新能源产业链能源资源、转化过程、输送过程和使用过程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又如资源分析与评估,系统工程,结合我国禀赋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与其它能源的相互配合、整合,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环境、经济分析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2009年9月2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能源不仅是可再生能源
niweidou 2009-12-27 10:52
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的发言 现在大家都在谈新能源,新能源的定义是如何?我想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新能源不要忘记煤的清洁利用,且应该是对每个国家、每个时段有不同的定义,新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以核能为例,核能在中国属于新能源,而在美国、法国则不是。又如我们中国煤的转化、输送问题,怎么把能源靠电网输送到有关的地方去。 能源是一个广泛的称呼,有四大主要环节:资源转化输送终端利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四个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有大的变化,且相对于目前在役主力能源而言,能大幅度地节约资源、大幅度地减排的能源或能源技术即可称为新能源。比如说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相对于我们主力能源已经有大幅度效率的变化或者排放的降低,我就称它为新能源。这样对我们国家就有一个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实际上煤的现代化、清洁利用就包含在里面了。 所以,目前来看,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地理解新能源的概念,相对在役的主力能源而言,它是新的,这样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去搞可再生能源,忘了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能有点片面。绝对不是不要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方面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给我们中国的原有能源系统带来一些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我们的各种新能源利用要充分考虑到我们国家的资源禀赋,这个资源禀赋是广义的,不仅仅是多煤、少气、少油的自然资源禀赋,还有生态条件、环境容量、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人的素质等禀赋,包括我们国家东部、西部、北部、南部都有不同的禀赋。在这些条件之下,应该说我们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以牺牲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所得到的。在广义资源禀赋的约束下如何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力量也还是有限的,比如说国家未来普及新能源。70亿到底怎么来用,如何来实施新能源发展,就有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将来我们所需要办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这个情况之下怎么做?我们国家的发展不可能跳跃性发展,也不能跛脚式的发展,也不能搞什么大跃进,就应该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发展。实际上制造能力大发展,装机容量大发展,但是导致产能过剩,要重新 大洗牌,这实际上是很大的浪费。风电装机完成以后,运行质量较差,实际上截至2008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发电量占我们国家总发电量不足0.4%,每千瓦装机只发一千度电,这是很差劲的。首先应该提高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否则,一味地扩大制造能力、扩大装机容量,结果装完机以后晒太阳也是不行的,所以这里有一个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容量和产能的问题。否则的话,就是外国人吃肉,中国人喝汤,将来我们最多变成可再生能源大国,而不是可再生能源强国。所以,从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应该整体地规划。 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对国家补贴的需求量很大。如社会保险、医疗、生态、水库移民、农村清洁能源(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化裂解、沼气池等)、三江地区沙化、荒漠化均是关系民生的基本需求,需要国家的经济和政策予以支持。而在有限的资金下,国家的补贴用在哪里才是最优的,作用最大的,并且最长远的?因此国家应全面考虑,从整体最优的角度考虑我们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什么新能源,其发展应以什么样的规模进行。 (发表于《网易财经》 2009年8月29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丹麦的环保与能耗--联合国气候峰会主办国情况
qlms 2009-12-8 19:30
本文转自联合早报,题目略作修改,原文如下: 丹麦人均制造垃圾 居欧盟27国之冠 (2009-12-08) (哥本哈根讯)联合国气候峰会主办国丹麦其实也有不环保的一面,它是欧盟国家中个人平均垃圾量最多的国家,且大部分电力仍由火力发电厂供应,令丹麦环保人士感到很漏气。   丹麦自诩是全球最环保的国家之一,有傲人的风力发电和很高的垃圾回收率,这也许是丹麦获选主办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主因。但丹麦也有不愿面对的真相。丹麦人制造大量的垃圾,2007年平均每人丢掉800公斤的垃圾,居欧盟27国之冠,高于荷兰的630公斤、英国的570公斤和法国的540公斤。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丹麦每人丢的垃圾甚至比公认最爱乱买东西的美国人还多。2007年,美国人每人丢767公斤垃圾。以人均垃圾量来看,丹麦堪称全球最浪费的国家之一。   不过,以垃圾内容和丹麦人处理垃圾的态度来看,丹麦人还是很环保。丹麦的垃圾大多是园艺垃圾,而不是汽水瓶之类废弃物。丹麦的收回率很高,焚化炉不只烧垃圾,也把垃圾转换成能源,仅5%垃圾进了掩埋场,美国则有54%。但批评者说,丹麦从未推动垃圾减量计划。   丹麦也是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从1980年至今增长了70%,但电耗却没有增长。   另外,丹麦是全球风力发电的先驱,但大部分发电厂仍使用煤炭的火力发电厂,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丹麦电力约20%来自风力发电,比其他国家高,但仍与丹麦人认知有差距。大部分丹麦人以为,他们的电力多半来自风力发电。   丹麦环保智囊组织主席李德加尔德说:很多有关丹麦的环保成就其实只是神话。没错,我们擅长风力发电,但比起火力发电,只是一小部分。   李德加尔德说:我们对我们的能源系统过于自满,大家完全忘了,在我们开始使用能源之前,在我们开始消耗之前,我们其实可以减少在大自然留下的(碳)脚印。   http://www.zaobao.com/gj/gj091208_005.shtml
个人分类: 联合早报网|3721 次阅读|3 个评论
点铁成金: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变成清洁能源
dema1947 2009-11-28 21:05
翻译 马德 原文作者:克莱-狄洛(Clay Dillow) 英文原载:美国《大众科学》网站 原文网址: http://www.popsci.com/science/article/2009-11/co2-recycler-uses-sunlight-turn-waste-carbon-back-fuel 图片说明:反向旋转式环形接收反应恢复器 (Counter-Rotating-Ring Receiver Reactor Recuperator), 简称CR5,一项在清洁能源生产和减少排放污染方面的突破性发明。 图为研究人员Rich Diver正在维护这台新发明的设施。 (图片提供:Randy Montoya) 一个新的发明!美国圣地亚(Sandia)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正在探索一种能够大量制造廉价氢气燃料的新途径,这是一种可以把二氧化碳逆向转换成为燃料的重大发明。虽然他们发明的这套系统仍有诸多亟待改进之处,但是他们不久前已经演示了一个实验模型,这个被称为阳光变石油的设备成功地把作为废气被排放的二氧化碳转换成一氧化碳,然后再利用水合成为混合燃气(syngas)。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消耗的仅仅是太阳能而已。 这个设备被命名为反向旋转式环形接收反应恢复器(Counter Rotating Ring Receiver Reactor Recuperator,简称为CR5)的设施,通过一个富铁合成材料制成的部件,由聚焦的阳光加温,引发热-化学转换反应。在二氧化碳分子被加热冷却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个氧原子被脱落,于是奇迹发生变成了一氧化碳。 CR5是个筒状的金属设备,内部有两个腔室,一个称为热室,另一个是冷室。当热室经太阳能加热,达到2,700度的高温时,铁氧化合材料部件中部分氧原子发生逃逸。接着这个富铁混合材料部件被迅速推入充满二氧化碳的冷室。由于突然冷却,铁氧化合物会从二氧化碳中吸纳氧原子,于是,失去氧原子的二氧化碳变成了一氧化碳。 用同样的原理,如果在冷室里有水,那么当加热后的铁氧化合物部件被推入冷室时,因为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被急剧冷却的铁合金吸纳,失去了氧原子的水分子就变成了氢。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能够合成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用来替代当前普遍使用的烃基燃料,比如汽油、柴油以及喷气机燃油等。在这些传统燃料的碳排放问题未能全部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新型的混合燃气(syngas)毕竟在燃烧后生成的只是二氧化碳要么开发这种新的能源以避免碳排放,要么以高额成本设法封存二氧化碳,二者必选其一,总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如何通过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回收工业排放的废气并使之转化为能源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任其污染大气,这依然是科学界面临的难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太阳光的使用能效。CR5设施投放市场预计要在十年以后,但是这个思路是引人注目的捕获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使之直接转化为新的能源,而且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仅仅是取之不尽的阳光,我们至少可以说,此项发明前景前景诱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清洁能源国际高峰论坛
chaliez 2009-11-7 13:52
上月有幸参加了2009清洁能源国际高峰论坛, 因为会议地点在东营,因此也有机会感受了一下东营. 一直以来对东营没什么印象除了胜利油田. 东营市老区没有机会去,只是见识了开发区地段. 总体感觉: 路好宽,人好少! 现在,人少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开发区的市政建设比较有人文气息, 建筑风格也能让人感觉到有些文化底蕴. 还有这里有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 每年有300多只丹顶鹤在这里栖息. 因为这里土地盐碱化较严重,所以种植棉花的较多. 听着道地的山东话,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就像看 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一样, 眼泪哗哗的流, 那可能就是叫家乡的感觉吧. 这次会议来了很多做新能源方面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大家对当今新能源产业的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前景作了较多讨论, 主要集中在太阳能( 光伏产业)和风能方面, 其实我最想了解的是生物质能方面的,可惜这次会议几乎没有涉及到, 这也反映了生物质能产业尚存在着较大的瓶颈,不能带来市场价值. 在东营现在有几家作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厂家在这里落地,虽然落地没几年,但是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新一轮的国际能源话语权的争夺, 新能源产业的将会是以后很有市场的行业.
个人分类: 游记|4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高校的新能源研究
pikeliu 2009-9-19 20:14
发掘优势、整合资源,上海高校搭建跨学科平台 新能源研究密布黄金交叉点 :2009 年 08 月03 日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清洁燃料汽车、二氧化碳减排热得发烫的一个个新能源概念,被转换为一条条技术链,将一系列原本独立的学科串到一起。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进步趋势,上海多所重点高校正努力整合资源,推倒院系围墙,新能源研究呈现出一个个黄金交叉点。   跨学科研究激发创造力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高校中首个新能源研究的跨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激发创造力!院长黄震教授告诉记者,上海交大在能源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优势,在煤炭清洁利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上已取得一系列进展:但如果各自为战,新能源研究很难取得突破;而学科交叉,能催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成果。   黄震展示了一个有趣的能源循环模型城市垃圾经生物、化学等方式处理后,木质素成分被用于生物质能发电,另一部分被分解为葡萄糖等,输入特种水藻的培养皿。白天,藻类吸收生物质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在阳光下生长;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后,垃圾葡萄糖成了水藻的夜宵。这些藻类富含油脂,可制成汽车用生物柴油;而榨油剩下的水藻渣,可燃烧发电。整个循环没有化石能源参与,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被有效控制。黄震解释,这个能源循环模型展示了资源利用的接力,也说明新能源研究要求生物、化工、机械、动力、环境等学科研究接力。   在复旦大学,去年10月成立的新能源研究院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听着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的介绍,记者同样感受到了交叉的魅力:在新能源汽车研制中,围绕必不可缺的高容量电极和储氢材料,材料和电化学的研究组合已开始运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正从传统硅基材料朝新型有机物方向拓展。赵东元表示,复旦的新能源研究虽以新型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但通过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延伸出了高效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化石能源新型利用、生物质能、节能等五大领域。   对同济大学来说,新能源研究自然要依托该校在建筑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济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同济大学改造中的科技楼,拥有600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能力,被列入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首批示范资助项目;利用学校食堂建立的能源综合利用、有机营养循环技术展示体系正在建设中,可望对国内众多中小城镇的改造起示范作用。此外,发挥在汽车领域的综合优势,同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已取得跨越性突破,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从10年缩短到了3年以内。   而以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等学科见长的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相关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成立了长江流域研究院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院,着力开展新能源政策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华东师大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研究力量,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催化剂,目前已实现产业化,正积极推向市场。   黄金交叉要向产业化延伸   对高校来说,要想实现有效的学科交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有所变化。黄震告诉记者,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组织,既有专门协调机构,同时不要求教授们脱离原来的院系。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而且直接承接重大课题、管理经费,并且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者参与。为加强学科间互动,研究院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参与的教授不仅来自技术领域,也有管理、金融等专业的。   事实上,上海高校新能源研究的交叉性不仅体现在研究层面,更注重与产业界的联动。各高校与上海电气、上汽集团、华谊集团、中海油等大型企业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部分成果已经应用或处于中试阶段。   不过,黄震坦言,上海新能源研究的学术水平虽在国内具有优势,但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以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典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离不开系统集成的中间环节。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但国内企业的能力还比较弱,机制也不够灵活,产学研对接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黄震透露,上海交大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机构,目标是为原创技术产业化搭建桥梁。   文汇报 2009.8.3 头版   原文链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090803/
个人分类: shanghai|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能源研究院
pikeliu 2009-9-19 19:49
简评:近年来,地方政府与重点大学,特别是工科大学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地方研究院。这些巨型的研究中心将会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 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能源研究院 2009年09月19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9月19日电 (黄志明)由武汉市政府、东湖开发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揭牌启动仪式。该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将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据介绍,研究院战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产业化战略,建设一流的研发中心、一流的人才中心、一流的孵化中心、一流的创新服务中心,完成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政策研究等五大任务。   通过3-5年的努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将在其中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创新基地,并成为武汉华中新能源谷建设的一大重要标志。并力争在2-3年内,重点在几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形成武汉新能源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为武汉千亿新能源产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研究院近期的重点产业化研发方向及目标包括:高效率廉价非晶硅/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及其研发,大功率风力发电设备与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酶法生物柴油的中试研发及产业化,智能电网的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说,在新能源领域,华中科技大学具有雄厚的多学科研究实力,一直密切跟踪、关注国际趋势及科技机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在风电设备、风电接入及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设备及配套、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已取得了众多领先的科研成果。   武汉市长阮成发、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完)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附件
ywl6304 2009-9-17 18:36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李永旺 研究员 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可再生的电力系统构建,含碳化石资源和生物质转化为油品和化工产品将是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的必然途径。能源体系涉及能源资源、转化和应用技术以及终端能源产品,下面分别陈述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建设问题。 一、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资源角度,世界一次能源资源的开发经历了由薪柴到煤炭、由煤炭到石油和天然气的两次重大变革。每一次能源资源的变革都必然带动着 转化技术的进步 和 终端能源产品 的结构性变化,同时带来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到今天,以电力和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为主要终端能源产品的发电、和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构成了现代的能源体系的主体。 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类目前的能源体系结构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大挑战:一方面煤炭燃烧发电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含碳资源,同时造成了难以抑制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局面,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含碳资源不足以可持续地保障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的供应。显然,目前的能源体系的延伸将是恶性和不可持续的。同时,这种挑战也前所未有地促进着替代能源技术的开发。应该注意到,只有构建以非含碳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核电、太阳能、风能)、而含碳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生物质、有机垃圾等)应该主要保障人类社会在未来发展中对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需求的能源体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为此,目前我们在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其实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解决能源资源的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洁净的电力系统最终彻底排除排放的困扰。能源的朴素的哲学实际上遵循如下的可持续途径: 无碳电力系统 == 扩大的电的应用体系 == 除了现有的电力应用外,通过电动车、电制热 / 冷的日常民用体系的发展以大幅度降低或最终消除含碳资源在各个领域中作为能源的利用份额 == 含碳资源从保障相对清洁的液体 / 气体燃料以及化学品到最终只保障化学品的供应,而生物质是人类唯一可以依赖的最后的含碳资源只需要满足化学工业的需要。 认识目前科学大数和技术方向: 1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资源量足以保证人类发展的电力需要,时间没有限制,迫切需要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力技术上的突破。 2 、相对作为能源利用,化石资源可以支持化学工业数 10 倍长的时间段,转化技术进步的时间足够长。 3 、富余生物质提供的含碳资源支持化学工业需求依赖于生物资源的培育技术,技术进步的时间足够长。 4 、如果太阳能作为能源利用部分地需要通过生物质转化后利用,则高效的基于光合作用的物质的培育技术研发将更加迫切。 二、可持续能源哲学和实践存在的挑战 能源资源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源系统的变革,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成本角度,在变革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成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次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化变革首先将是能源转化技术源头的变革,对电力系统,非含碳资源发电技术将必须替代现有的热电系统的大部分,同时,由于分散式的电源布局必然需要构建源头的智能电网,而主干电网系统和终端用电系统将利用现有电力系统、并发展多种用电终端形成最终可持续电力系统。为此,可持续性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解决如下方面的技术进步问题: 1 、大规模清洁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问题; 2 、太阳能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电力的科学和技术突破; 3 、风能技术的进步; 4 、其他非碳电力资源转化为电力的高效技术; 5 、连接风能、太阳能等分散电源的智能网络建设和完善。 显然,统一认识、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未来 10 - 20 年的时间内逐步形成现有电力体系向可持续电力系统的过渡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保障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含碳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为石油产品是另一个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液体 / 气体燃料为主要产品同时提供非能源的化工产品将是含碳资源转化体系的主要功能,在可持续电力体系保障下,含碳资源的消耗量将降低到目前能源体系下的 30%-40%, 同时在终端发展电动车等交通技术,将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含碳资源的消耗,如果能够将地面交通系统完全实现电力驱动,人类对含碳资源的消耗只相当于传统结构消耗的 15 %左右。而含碳资源转化为终端产品的技术进步将显著提高含碳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人类对含碳资源的消耗将进一步降低。也就是说,就化石含碳资源而言,实现了可持续的能源体系目标,人类可以依靠含碳化石资源的时间段将从现在的 200 年左右提高到 1000 年以上。而当含碳化石资源逐步耗尽的时候,人类可以依赖的含碳资源只有生物质。显然,含碳资源的利用对目前以石油利用为核心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生产系统提出了技术变革的挑战。原料的不同,必然对转化技术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煤转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和需求 从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发展煤炭转化产业的重要性在于:( 1 )在近中期内提供部分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在远期支撑化学工业的原料供应,弥补石油资源的不足;( 2 )煤炭转化产业技术的发展将最终实现煤炭、劣质原油、含碳垃圾以及生物质等含碳资源和石油资源的统一,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含碳石油产品的供应体系;( 3 )煤炭转化体系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生物质转化,最终实现从不可再生的含碳资源向可再生的含碳资源的能源化工体系过渡。 为此,含碳资源的转化生产石油替代产品体系的建设是人类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发展高效清洁的煤炭、天然气、生物质、有机垃圾等含碳资源转化为石油产品形成补充石油资源的技术体系,支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以高效合成气生产技术、高效合成技术以及温和加氢技术将在未来含碳资源的转化和降低这一体系的构建成本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煤炭转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对能源可持续发展客观规律有正确认识,克服惯性思维,其次是认清煤炭转化产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石油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可持续性、并为人类做好应对含碳化石资源枯竭后对生物质含碳资源利用的产业体系准备。 就煤炭等非石油含碳资源的利用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排放、提高产品质量将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体系建立的重要具体内容。例如,与传统的燃煤发电 30-43% 的效率相比,煤炭转化为成品油相当的石油产品在能源效率上可以达到 40-65% 。高效的煤炭转化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比燃烧发电更加清洁。 综上所述,能源系统得可持续性的唯一途径是:( 1 )通过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立可再生的非含碳资源支撑下的电力系统;( 2 )含碳化石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与生物质等可再生含碳资源用于保障液体燃料(化学品)等石油产品的供应、最终过渡到生物质支撑下的化学品生产体系,发展相应高效转化技术将是实现可持续能源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9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好!电力电子(歌词)
jiyipeng 2009-9-17 17:17
你好! 电力电子 YES OR NO! 开关状态在0、1 之间变换 拓扑面貌在不经意之间转换 电光火石之间,已过周期若干 有源,无源, 惊心动魄的瞬态 欧野!!! 充满魅力的空间。 你好,电力电子 真神秘! 你的模型难以述说 你的特性难以琢磨 从兆瓦到毫瓦间的精微广博 从数赫到兆赫间的性能探索 充满挑战的空间 你好,电力电子,真有趣! AC/DC DC/DC DC/AC AC/AC 的意义 以弱控强的神奇 有限无限的距离 充满遐想的空间 你好,电力电子,真神奇! ――――― 觉得要向曾哥学习,所以就写了一首歌曲,如果谁曾经写过,肯定是另一个世界的我。O(_)O哈哈~ 科普了!小的们,老师喊你们过来科普!
个人分类: 电力电子|30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松鼠科学征文比赛003号“新能源”获奖揭晓
eloa 2009-6-17 20:4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6-16 15:50 新能源 本次征文原址见 这里 。本次的文章略显单薄啊,第一名空缺了,一千元奖金将顺延到下次征文。 二、三等奖的获奖名单是: 二等奖两篇。《明日之星,无量之氢》,作者:东者西迷;《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作者:柯建林。 三等奖四篇。《新能源概说》,作者:廖绪标;《养风》,作者:扁头;《隐形的翅膀》,作者:东者西迷;《制氢迷局和智猪博弈》,作者:杨成佳。 大家努力啊,希望下次征文的质量有所提高。第一次征文挖掘了几位后来的松鼠。我们希望征文比赛最终不仅是比赛,而且让潜在的作者被发现。 二等奖 2名 奖金200元 三等奖 4名 各获得松鼠会文集《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一本+ 科学问题本子 一本 【特别鸣谢:本次活动由央视《走近科学》栏目协办】你是否热爱科学,满脑子奇思妙想,却总是懒于下笔,或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你是否想成为松鼠,却迟迟在橡树大厅觉得无事可做?来吧,参加松鼠会征文大赛,这是你初试牛刀的绝好机会。还有大奖和各种机会等着你。
个人分类: 公告|2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立新能源经济
蒋高明 2009-6-16 23:33
窦观一 蒋高明 2009年6月11日 若富有国家引进碳关税制度,中国将如何应对?窦观一和蒋高明认为尽管像这样的关税制度并不公平,但中国政府在农村推展的行动将为绿色再生播下种子。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也走过了污染环境、高二氧化碳排放历程,且已经排放了两三百年,而中国的现代化不到50年。 相关文章 碳减排不能忽视农村贡献 2008年11月12日 生态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2008年3月31日 中国:迈向可再生能源的明天 2007年11月7日 中国再生能源的创新 2007年6月22日 G20峰会前,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称,如果其它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 开放 征收碳关税(Carbon Tariff)。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二氧化碳特别排放关税。如果欧、美、日等国家联合对中国征收碳关税的话,中国制造将丧失原来的低成本优势,上述国家将以碳关税的形式,将中国的财富堂而皇之地纳入自己的国库。这表面上是为了全球竞争的公平,实则扼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咽喉。什么时候征税、征多少,一切都在欧美国会的掌握之中,中国可以压低成本向全球销售产品,而他们有权决定中国该有多少财富。 实际上,上述做法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也走过了污染环境、高二氧化碳排放历程,且已经排放了两三百年,而中国的现代化不到50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就是一个黑暗的掠夺加屠杀过程,先是本土的 羊吃人运动 ,后到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掠夺,最后发展到贩卖黑奴, 华工 ,发动 鸦片战争 ,再到后来的 八国联军 入侵中国,这些历史清楚地记载着,西方国家的发达是建立在对落后国家掠夺基础上的。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一步到位地与欧美实行同步的环境政策,是强人所难的。 中国当然不会支持碳关税与碳货币,这对于任何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大国都是无法接受的现实。因此,一旦美国征收碳关税,将引发一场灾难,引发一场贸易大战。中国在要求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同时,必须看护好自己的后院,除建立内需市场以摆脱对畸形的外向型经济的依赖之外,发展本国的新能源体系是当务之急。面临发达国家的共同压力,中国要打破欧美之间的默契,出路有两条:要么全面理顺国内资源价格,促使国内企业尽快开发出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要么促使国外廉价资源流入中国,对中国优势企业形成隐性补贴。 过去30多年来, 经济特区 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但是迄今为止,经济特区基本上属于工业化时代的高碳经济区,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低碳经济区。建立碳货币交易特区,破解碳货币勒索,已迫在眉睫。下面我们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来看看中国应对碳贸易勒索的可能前景。 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了1000兆瓦,居世界第一,但因原材料、销路等都严重依靠进口,光伏发电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高达90%以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个光伏电池产业损失惨重。再看看另外一组数据,中国农村农用车和拖拉机的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摩托车保有量4000万辆,远高于城市。然而,那些被交警部门称为五小车辆的农用车是高污染的。大力发展太阳能电站,实现由光伏制造大国向应用大国的战略转型,大幅度将环保和安全性能很差的农用车替换成适合城乡使用的生态型汽车,才是化解碳货币勒索的最有利武器。 2009年,中国政府已安排50亿元人民币,对农民报废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购买1.3升以下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然而,只有当汽车不再是农民的奢侈品而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才是汽车下乡的真正开始。随着轻型电动车的 迅猛发展 ,目前中国轻型电动车的保有量已突破5000万辆,仅仅10年就发展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那种最高车速50公里,整车重量小于500公斤,每百公里耗电10度,电费5元,直接经济成本小于2万元,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动汽车。 目前中国与汽车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已占就业总人数的17%。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是扩大内需和就业,引领中国率先冲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选择。中国科技部正争取经过4到5年的时间,将汽车产量中的10%(约100万辆)转变为新能源汽车。若是推出以新能源汽车替换农用车的优惠措施,将能极大地增加汽车销量,拉动国内车市。其实,仅将报废的1000万辆农用车换购成生态型、城乡兼用、能够干农活的电动汽车,就可以新增2000万人就业,拉动消费2000亿元。 然而,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一直让煤电牵着鼻子走,大规模地采用电动汽车立即面临发电问题。如果用煤炭发电,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将比使用燃油增加至少一倍。因此,用煤电的新能源汽车,是比高碳的燃油汽车高一倍的高高碳汽车。当前,财政部计划到2010年将投入200多亿元生产的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竟然是高高碳的煤电汽车!太阳能和风能没有污染,风电场在夜间可以产生大量的富余电,两者非常适合为电动汽车充电。用太阳能或风能并网电力取代火电站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以智能超导电网、节能汽车、风能、沙漠太阳能等为核心的7870亿美元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把发展新能源经济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中国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用农村需求代替美国的个人消费需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首要任务,是将环保和安全性能很差的农用车替换成适合农村使用的绿色能源车。中国有良好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基础,这个基础绝对是世界第一的。然而,中国许多城市由于拥挤,连电动自行车都要禁行,虽说城里人2万元的电动汽车买得起,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拥有充电的车库,楼房充电又不方便。因此,低端电动汽车的大市场是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 中国政府积极推广汽车下乡。如果推出城乡兼用光电汽车替换农用车的优惠措施,将会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不仅市场规模会剧增,而且将使汽车产业发展途径、产品结构、产销网络、产业资本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增加汽车的销量,拉动国内汽车市场,有效摆脱碳货币勒索。 作者: 窦观一,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宣传部部长。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7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物理关注的几个方面
ZHULIN 2009-2-1 14:51
2007年年末,多位科学家提出物理学应向ET(环境和能源科技)方向发展。2008年年末,在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威胁下,新能源、新材料被认为有可能取代IT成为继续推动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2008年8月,美国MIT的科学家宣布将一种磷酸钴盐作为催化剂溶解在电解水中,能使得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的效率达到几乎100%,这样就可以将电能以氢能的方式储存起来,甚至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这项研究成果可能会对太阳能、风能等大规模应用起重要推动作用。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以及它们的理论解释还有待进一步探明。今后几年,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以及超越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将是热点。(转摘)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464 次阅读|1 个评论
雪天山东高速路上遇险记
陈龙珠 2009-1-12 17:45
上周初去胶东沿海进行风电场建设调研。周五上午一行8人乘坐一辆面包车,从威海启程沿高速北上天津。中午前后,雪花欢舞,路上积雪逐渐增厚着。路上的车很少,司机开得也很小心。下午1点过后,车子在山东昌邑境内的高速上行进着。突然,随着司机的一声惊呼,只见我们的车子头一偏,嘭地一下撞上了路左边的防撞铁栏上,然后忽悠悠地在路上滑移着转了近两圈,才停在了路中间。在这令人窒息的10余秒时间内,起先我是不自觉地抓紧了座椅,以防车子侧翻导致身体被抛掷受伤;但很快觉得当时车速不快,撞击后转圈较为平稳且后面无车跟进尾追危险,便就坐在位置上等司机停住车子再说了。从司机的嘀咕判断,这次意外的发生,估计是其突然发现前面几百米处的一辆小车有刹车迹象,他担心尾追,便可能踩了自己车的刹车。我们一行人能有这次侥幸,主要是当时路滑车速不高( 时速估计 40 公里左右 ),尤其是后面没有紧跟着行进的车辆! 下车后我们发现车前左侧虽然被撞破相得相当严重,但只是冷却水管破裂了,车子仍然可以飞奔哈。于是大家将车上饮用瓶装水倒入水箱,让车子跑上几公里后下到一加油站,买了一只大桶并装满自来水,再继续上路逐段前行,直至找到地方修补了撞裂的冷却水管。在这令人难忘经历的一段,沿途看见不少车子也侧撞了铁栏杆。天很快黑了,但后来的路上逐渐少了积雪,在司机的精心驾驶下,我们终于安全地于晚上10点前到达了目的地天津塘沽。 思考的问题 :车祸发生时,对车上的人来说,(1) 醒着的还是睡着的更可能受伤 ?(2) 坐着的还是躺着的(卧铺车)更可能受伤 ? (3) 躺着的,是大人还是儿童更可能受伤 ? 注: 上图-荣成沿海已建成风电场一隅,下图-撞车后修理厂所在村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2 次阅读|3 个评论
核能风能领跑 中国能源咸与维新
陈龙珠 2008-12-19 08:24
转注: 近来开始参与海上风电建设技术研发,感觉我国风电能源开发有较大潜力。除大功率(兆瓦级)风机制造技术我国尚须攻关外,对良好风电资源所处的复杂场地,低成本的土建施工和安装技术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本博拟结合自己课题组对该领域调研和科研的进展,不定期地在此介绍有关风电方面的信息,供有兴趣者交流和参考。 http://www.21cbh.com/HTML/2008/12/19/HTML_193FKOXOORJK.html 全球金融危机情势之下,中国能源产业结构正酝酿新变。   12月18日,本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正计划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决策,同时将新开工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腰古等数处核电站。   此次调整将突破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目标,当时的目标值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   同样将大幅调整的是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值,最终将一举突破去年9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中3000万千瓦的目标,甚至很可能修订为达到1亿千瓦。   在大幅调高核电和风电规划的同时,国家对火电机组将继续上大压小,加快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并有可能将关停小火电的范围扩大到10万千瓦。此外,决策部门将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快核准开工建设一批影响重大的优质项目,培育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当前全国范围内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速明显回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正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该权威人士说。    大幅度提高核电、风电规划   山东海阳核电项目,是本轮国家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一个重点。   据本报记者从山东方面了解,海阳核电项目是山东省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总投资1000亿元。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初步同意海阳核电工程一次核准4台发电机组,分期建设,其中,先期建设两台机组就需要投资400多亿元。   而这不过是中国政府未来强力发展核电的一个缩影。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正计划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决策。   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当时确定的目标值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如今,这一目标正酝酿突破。   关于提高既定目标的消息,实际上早在数月前便已不胫而走。有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透露,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可能调高到6000万千瓦。   与核电相比,中国政府发展风电产业的最新目标更是野心勃勃。   据悉,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酝酿的目标计划是,要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实现2020年供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   而2007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时隔一年半时间,目标值提高了近四倍。   不仅如此,按照原来的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而在十一五规划中,风电基地数量被提高到5个。   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目标,是偏低的。能源专家、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牛犁对记者说。他同时表示:中国风电潜力世界第一,与太阳能相比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大力发展风电也符合国际大趋势。   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则更是大胆预计,当中国人口达到15亿的峰值时,核电装机容量甚至应该达到2亿千瓦的规模。韩指出,届时,以人均1千瓦装机容量计算(与国际相比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标准),中国共需要15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这其中需要一部分作为备份装机容量存在,以备不时之需,真正运行的大概需要12亿千瓦。   而目前中国煤电最高装机容量约为8亿千瓦,水电、风电等能源未来可以达到2亿-3亿千瓦,剩下的空缺便需要用2亿千瓦核电来弥补。   能源优势项目集中化   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大型能源项目向优势地域集中。   12月15日,中国能源建设史上迄今为止一次开工规模最大的煤电化项目群正式启动。当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银川共同为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揭牌,总投资近400亿元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在该基地正式启动。   该人士透露,这是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重大措施之一。   据专家测算,宁东基地新开工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将形成1300亿元投资规模,直接消耗钢材约60万吨、水泥约100万吨,预计增加就业岗位4.5万个。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探明煤炭储量超过300亿吨,其中仅宁东煤田储量就达273亿吨,占全区资源量的87%,是国家规划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宁东基地煤炭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以上,火电装机容量600万千瓦以上,煤化工产成品总量达到600万吨以上。到2020年,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1亿吨;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左右,外送电600万千瓦;煤化工产成品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形成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在宁东能源项目群正式启动之前的12月5日,位于安徽的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正式竣工投产,也标志着我国大型煤电基地建设正式启幕。相关人士介绍,之前国家已经启动了包括两淮、宁东在内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目标,而实际上,目前更倾向于把之前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成为大型煤电基地,乃至突破煤电局限的大型能源基地。   张国宝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能源需求量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加快大型煤电基地建设,仍是中国能源建设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   除了煤电基地、核电站建设外,中国还将全面实施总投资达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投资40亿元支持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开工建设四川锦屏至江苏苏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项目。   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能源产业带来深刻影响,中国的能源供应正由持续偏紧向短期相对过剩转变。不过,本次危机也为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清洁高效能源发展提供了条件。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需要把危机变成机遇,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张国宝说。   淘汰传统能源落后产能   在加快大型、清洁高效能源项目建设的同时,据本报记者了解,2009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   其中,电力方面将继续关停小火电机组。相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计划关停5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的小火电机组。到今年10月份,小火电机组已经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其中2006年关停314万千瓦,2007年关停1438万千瓦,2008年1到10月份关停了1458万千瓦。2009年,国家计划关停1300万千瓦。国家发改委还在考虑将关停的范围扩大到10万千瓦,对12.5万千瓦和20万千瓦的老旧机组,如果有可能也将关闭。   据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以后,所需的电量由大机组代发,每年可节约燃煤4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0万吨。   而对于目前占全国煤炭产量40%的1.4万个小煤矿,国家将继续以资源整合为主要手段,引导大型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乃至跨行业重组,同时鼓励煤、电、陆、港、化工、电解铝等相关产业联营和一体化发展,提高国家对能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牛犁看来,上述举措显然有利于节能减排。他指出,小火电机组普遍存在规模小、成本高、污染严重的问题,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取向下必须加以淘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530.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7%,延续了数月以来不断下行的趋势。电力供求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给加大上大压小力度提供了更大空间。   韩晓平则认为,年初的冰雪灾害提醒人们,从电力安全和电力结构角度来看,合理的配置应该是大中小不同类型火电机组的按一定比例配置,其中一部分可作为备份负荷存在,而单纯炸掉小火电机组的方法,反而是对资源的浪费。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4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 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陈龙珠 2008-3-31 15:39
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建校112周年前夕在上海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3期上发表的文章( http://www.sjtu.edu.cn/newsnet/newsdisplay.php?id=15717 ),其中相关信息丰富,值得一读: 江泽民文章 。 致读者:文献阅读首先是获取知识,本博谢绝没有具体相关科技思想的评论。 转上海交大BBS-forum版 ghnhans 4月01日18:09:36发的读后感:文中给出了诸多中国能源状况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资料,特别是看了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技术比对后,不禁想到了的事故不断的个体小煤窑,觉得中国的能源开采方式和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就像文中所阐述的中国一定要建设能源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觉得文中说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加强能源政策的完善很有道理,未来中国的能源状况与发展方向的确需要政府政策力度的引导。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13024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