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安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社会安全术语标准 Societal security — Terminology ISO 22300
热度 1 Greg66 2017-4-25 22:36
这个标准定义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术语(社会安全,societal security),请点击 https://www.iso.org/obp/ui/#iso:std:iso:22300:ed-1:v1:en
个人分类: 1|29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塑造人的大爱精神是社会安全之首要
热度 2 After50 2016-12-11 20:05
塑造人的大爱精神是社会安全之首要 安全以人为本,人本首先是要以人性为先。一个社会整体人性的善恶决定了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的高低。 人性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依赖于后天的塑造,但后天用什么来塑造有利于社会安全的人性呢?个人认为:对人类的大爱精神熏陶是塑造美好安全人性的核心。 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包括安全伦理道德。这里要说的不是小爱,小爱是爱自己、爱家人、爱爱人等;大爱不仅包括小爱,还包括爱他人、爱工作、爱岗位、爱集体、爱制度、爱环境、爱社会等等。 大爱是爱人之爱。每个理性人都是爱自己的生命的,因此爱人之爱就是爱护别人的生命,这是大爱的基本价值取向。 大爱不以亲疏论大小,爱亲戚、爱朋友、爱熟人同时也要爱陌生人,爱不同民族的人,爱不同国家的人。 大爱是用心的爱,是自觉自愿的爱;大爱是稳定持久的爱,执着和深层的爱。 人有了大爱,才有了与动物区别的显著特征。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遇到危及自己生命的时候,就不会去无缘无故的找替死鬼,拿别人的生命来抵挡自己的生命;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贫穷时,就不会用偷盗抢劫等不法行为来改变自己的境况;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遇到机会时,就不会财迷心窍、利益熏心、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来暴富自己和扩大自己;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有了权力以后,就不会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以牺牲他人和社会利益,来猎夺他人和社会公共资源;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有了一定财富和实力之后,就会想到要慈善和公益; 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不具大爱之心的人,可能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感染下,也会作出一些爱他人的善良举动,但往往不是出自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而是一时的冲动或恻隐之心,或是顾及个人的面子。 大爱之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加可以普遍的体现: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开车要变道或转弯时,就会提前打转向灯提示后面的人或车;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丢弃危险垃圾时,就会想到垃圾会不会伤及无辜;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在制作食品时,就会想到别人吃了以后会不会有害;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在设计产品时,就会想到对使用者有没有伤害;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在给员工布置任务时,就会考虑到他们能不能完成和会不会出意外; ——有了大爱,当一个人在制定法规制度时,就会先思考是否人性化; ——有了大爱,当一个企业老板遇到赚钱好机会时,就不会强令员工冒险赶工时; ——有了大爱,当一个领导在安全第一还是生产第一时,就会倾向于安全第一的一边。 ——有了大爱,当一个高层决策者在考虑发展与环境健康安全时,就会考虑找到折中平衡点; 等等等。。。。。。 其实,大爱可以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安全之中。 个人认为, 安全教育之首要和根本是塑造人的大爱精神,大爱精神就是人类安全观念塑造的核心内容,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与大爱相比,仅仅是安全操作实践中的雕虫小技。缺少大爱精神,事故灾难不可避免。 如何进行人类大爱精神的熏陶和塑造,这个主题已经是儒学和基督等信徒们在全世界推广数千年的老问题。以新时代的说法,大爱也可以简练说成就是营造一个人人互爱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 安全大爱文化的建设首先是要有一个大爱制度文化的目标,要使全社会人们逐渐形成大爱价值观的理念和自觉性,要把大爱贯穿到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安全教育等的建设的核心思想之中;要把大爱的理念编入各级课本和教材之中,不论在家庭、社区、学校、企业、组织等全社会之中,形成良好的氛围;要把大爱物质文化落实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要把大爱行为文化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和推崇; 等等等。 其实,大爱思想已经源远流长,儒家的仁爱思想就是典型的代表,并且在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西方的基督教把爱也当作最大的精神信仰在传播。 上面阐述的内容又新又旧,说新是很少有人研究大爱与安全的关系,说旧是大爱说法由来已久。 当人类(特别是安全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和千辛万苦从人机环管等各种途径和系统开展大量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寄予希望预防和控制各种自然和人造灾害时,但灾害仍然一轮一轮、一波一波的接踵而来。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问题,那就是熏陶塑造人类的“大爱精神”,而佛学和基督大师已经在数千年就把它提出来了,并且作为信仰在崇尚! 哈哈,安全真是超科学的学问。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5379 次阅读|2 个评论
095同性恋者的不幸之旅
ggjjhh 2016-2-9 12:46
同性恋者的不幸之旅 高金华 编译 性定向(Sexual Orientation)是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的一个高频词语,意指一个成年人究竟是倾向于寻找异性伴侣还是热衷于寻找同性伴侣。人类性关系的主流是异性之间的恋爱和婚姻。但在美国,男同性恋者(Gay)和女同性恋者(Lesbian)与日俱增,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同性恋( Homosexuality)到同性婚(Same-sex- marrigage),同性恋者得寸进尺;从道德谴责到法律禁令,反同性恋者步步为营。双方剑拔弩张,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心碎或令人振奋、令人狂热或令人深思的活剧。 美国怀俄明大学一年级学生马休·谢泼德不是公开的同性恋者。但如果有人询问他的性定向,他会诚实地说:“我是一名同性恋者。”在这所大学里,同性恋毕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公认的男子汉应该爱玩橄榄球,周末和姑娘们彻夜跳舞。谢泼德喜欢参加政治讨论,对语言学很感兴趣,还积极参加典型的男子汉们所擅长的研究项目。 谢泼德长得比较瘦小,身高1.57米,体重47.6公斤。上大学不久,在一间酒吧里他被一名男子打坏了下巴,因为此人认为谢泼德是同性恋者。在怀俄明州,没有公开的同性恋酒吧。距离校园最近的同性恋 夜总会在科罗拉多州境内,去那里参加活动需要走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因此谢泼德平时只能悄悄地参加校内同性恋者组织的一些活动。只有少数人了解他的性定向,大多数同学只不过有所怀疑而已。尽管有时要谨慎一些,但他还算活得自在。 1998年10月15日晚上,21岁的谢泼德来到“炉边梦乡”,那是校园中的一座浴池,他经常去那里洗澡。谢泼德三言两语就同两名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的小伙子交上了朋友。拉塞尔·亨德森,21岁;阿伦·麦金尼,22岁;他们都是从高中退学的学生。半夜时分,谢泼德很惬意地登上了两人开来的双排座小卡车,要跟这两位新结识的朋友去游玩。 据拉勒米市警官介绍,这两个家伙显然让谢泼德相信他们也是同性恋者。但这次午夜旅行开始不久,一切伪装都被撕去。三人乘车在格兰德大街行驶大约2公里后,麦金尼突然向路边猛打方向盘,亨德森趁机用一支马格南牌左轮手枪猛砸谢泼德的头部。然后两人驾车向城东驶去。在市郊的“雪山风景路”,他们把谢泼德从汽车里拽出来。到现场调查案件的戴夫·奥马利警长说:“他们先把谢泼德捆在一个灯柱上,不停地殴打他,谢泼德请他们饶命。”谢泼德的后脑勺被撞破,脸上被打出了口子,四肢有被火烧烤的伤痕。后来,他们又把谢泼德拉到公路下边,四肢分开地绑在用圆木架起的鹿栏上。两个家伙掏走了谢泼德的钱包,把他脚上穿的皮鞋也拿走了。当天晚上的气温接近摄氏零度,不省人事的谢泼德流了很多血。 直到第二天下午,两个家伙离开18个小时后,两名骑自行车路过此地的人发现了谢泼德。开始他们以为那是一个稻草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在医院看到遍体鳞伤、气息奄奄的谢泼德,舅舅罗伯特·伊顿对记者说:“这真象战争中才能见到的那种景象。” 这种比喻是有事实根据的。这次残忍的暴行发生在美国性定向大论战日趋激烈的时候。宗教保守势力向同性恋行为发动了新的攻势,他们宣称,宗教有权反对任何一种有罪的性行为。与此同时,攻击同性恋者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怀俄明州的这起暴力事件发生在“国家发展日”,令不少美国人感到震惊和羞耻。其实,同性恋组织和反同性恋社会团体都预见到这类事件是难以避免的。 一个名叫“矫正美国中心”的社会团体不久前拍摄了一组系列广告,认为皈依基督教就可以摆脱肮脏的同性恋生活方式。在其中一个广告片中,一位帮助儿子放弃了同性恋生活方式的母亲向美国家长们呼吁:“你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赞成他所作的每一件事。因为有时他们会做出荒谬的选择。”谢泼德事件发生后,热衷于同性恋生活方式的人猛烈抨击“矫正中心”的系列广告。“男女同性恋者反诽谤联盟”负责人珍尼弗·艾因霍恩认为,广告为社会颁发了“一系列导致仇恨的通行证”。这不仅表现在反对同性恋生活方式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而且表现在同性恋者的避风港也不断受到冲击,包括纽约市的格林威治村和芝加哥的霍尔斯特德大街。 在财政上资助“矫正中心”的“家庭调查委员会”虽然也谴责殴打谢泼德的暴行,但它指责同性恋活动分子正在利用这一事件兜售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该委员会强调,“矫正中心”的广告不是在“传播仇恨”而是在“传播希望”,“任何一种犯罪都是可恨的犯罪。”在谴责犯罪时,它向人们暗示同性恋和同性婚也是一种犯罪行为。 怀俄明州是美国反同性恋和同性婚势力取得重大胜利的地区,该州议会三次通过歧视同性恋者的法案。有人对这种情况深感忧虑,认为反同性恋行为缺乏法律约束导致了这次暴行。尽管有两名涉嫌此案的女性证实这两名凶手曾经发表过反同性恋的言论,但可以肯定亨德森和麦金尼不会以“仇视罪”被起诉。 亨德森和麦金尼板着面孔坐在法庭上,他们以“一级谋杀”未遂的罪名被传讯。 性定向大论战的牺牲品谢泼德面目全非地躺在医院里。他的朋友沃尔特·博尔登回忆说:“他从不花言巧语。他是我所遇到的最善良的人。他几乎对每个人都面带微笑。”博尔登认为:“马休不是寻求‘一夜风流’的那种人,性生活不是他的首要兴趣,他想寻找爱。”然而,躺在病床上的马休·谢泼德已经难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他所寻获的只是痛苦。 译自:美国《时代周刊》1998年10月19日版第72页。 原载:《旅游纵览》1999年第6期第17页。(编辑:丁爱敏)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2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物理学(2号):理论与应用
fuyuncas 2009-10-20 09:30
社会物理学已于2009年10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在1号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物理学与社会和谐、社会物理学与社会安全、社会物理学与社会计算、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空间、社会物理学与社会舆论等重要领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特别针对社会物理学的研究与实践撰写而成,其目的旨在对国内外社会物理学界全面展示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及应用价值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