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西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查理曼欧洲 – 科学与工业文明
benlion 2014-2-9 16:49
在以色列 - 欧洲留学和工作,同仁送了 10 块古铜色布料的礼物,同时提及中国年的习俗,提示一个什么的信息和含义呢?当时,检索和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得知以色列南北时期,北方 10 个部落失去,现代在印度北边发现了一支来自中国境内的古代约瑟夫后裔,可见,自古以来,已经存在以色列 - 中国的迁徙路径。 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显著的是印度佛教,一个开放的文化精神和一个勇于学习与创造文化的精神,这是当代社会应该持有向古代学习的心态。 从阿拉提帝国到蒙古帝国、阿拉伯帝国到奥斯曼帝国,游牧民族对欧洲 - 亚洲文明的进程都起到干预和塑造的影响,尤其,经阿拉伯连接东、西罗马与中国和印度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蒙古帝国直接与欧洲接壤等。 中古时期,中国文明的创造发明成为世界之最, 13 世纪,意大利成为欧洲文化和商业中心,开启了文艺复兴。实验方法是英国罗吉尔·培根最早论述,而奠基于伽利略、波义耳等,利玛窦与伽利略、开普勒都有往来,开普勒提出光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杨氏干涉实验等都用到小孔成像实验等,其中,近代科学建立与中国古代发明之间的直接关系和细节,需要科学史学家理清和深入考证。 同时,荷兰风车也是来自亚洲,也注意到江南纺织业和印染技术的发达,而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开始于纺纱与织布产业的竞相发展 * ,计算机软件也是源于提花机的穿孔板,其中,是否中国的发明与工业革命发源也存在一定关系? 中西文化交流,尤其中国文化、技术和艺术等,包括,儒家、道家等向欧洲传播和影响近现代哲学和文化,比如,后印象派艺术等,几乎都是欧洲西文出版物里的介绍。 中国文化复兴,中国科技和工业创新,必须了解和学习欧洲如何学习、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创造,如何创建近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的过程;然后,才能走向自主创新的未来发展之路。 故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的回答,就是深入研究和探索文明的发展,思考文化交流与创造的东西方历史。 注 * :参见 – “东学西渐”:历史暗河中的传奇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88744-765886.html )。 - (商战天下 03 ) -
个人分类: 2014y|1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文化孰优?
热度 2 heitiedan2012 2013-12-16 05:12
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敦优敦劣的争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而且恐怕还要继续延续下去。五四时代,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得很厉害,以至于今天也有人对当年的批判耿耿于怀,认为不应该批判得那么狠。其实,任何文化的作用都不能离开人们在观察它的时候,需要了解它当时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以及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延续的原因。 五四时代对传统论的严厉批判,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而如果继续抱着传统文化不放,还认为是无尚的至宝,那于国家救亡几乎无益。所以当时的批判离不开当时的背景。也许,今天回过头去看,那时的有些批判也许有点偏激。但是如果不进行那样的批判,赛先生和德小姐也许就不可能进入中国人的眼界之中。 有人说,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中庸,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竞争,但是我们也得看到,两者产生的时代与背景是完全不同的。中庸是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而竞争观念的产生到今天也就不到一千年。这样将中西文化两种概念进行笼统的比较没有多大的意义。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与维系一个庞大的统一的国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而竞争则完全是在市场社会产生的那一刻才进入到西方人的头脑之中。 中国人内心的统一观念,与这种统一给人民带来的好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统一,所以内部之间那种相互争斗的因素相对较少,所以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时间就比较多一些。如果统一的因素被削弱,就会出现内乱,或者出现外敌入侵,这就会造成战乱纷仍,导致民不聊生。 相对于中国,欧洲现在也知道了如果不能统一,带来的坏处是很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惹来不小的麻烦。而统一的欧洲则会带来更多的利好。但是欧洲统一的步伐十分艰难。从 1958 年欧洲共同市场建立时开始,至今已经有 55 年了,欧洲的统一似乎还有不少的路要走。现在连一个单一的货币——欧元,也仍然是步履维艰,走到哪儿都有坑。更不用说政治与文化的统一了,那真不知道得到猴年马月。 中国要维系统一也绝非易事。中国的统一与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在处在相对分裂的时候,也是国力相对薄弱的时候,也是易于遭受外敌入侵和欺负的时候。所以中国人民更加珍视国家的统一。虽然三国演义里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不过是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现象做的一种描述。在普通中国百姓的内心价值观里,没有人喜欢分裂,大家都盼着国家的统一。只有统一,才会强大。 为了统一,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中就才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观念,也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有人曾经批评和挖苦中国人没有个人,没有自我的概念,只有集体的概念,似乎只有西方才会有自我和个人的概念。这都离不开产生这些概念的具体历史环境和背景。中国人如果只看重自我,而看不到“家”、“国”,那么就会导致既无家,也无国,真到了这个阶段,那么哪里还会有什么自我?哪里还会有什么个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要强调“家”、“国”的概念,甚至“家”“国”一体。儒家讲究“礼”,所谓“礼”不过就是维护“家”“国”的秩序,有了秩序,“家”“国”才能稳定,才能生存。 80 年代,有人评价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会持续两千多年,他们提出了一个所谓“超稳态”结构的理论。其实,这个理论不过只是描述了现象,并没有说明其中的原因。超稳态,说明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一个较为有效的自身维护的机制。这个机制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当然,高效的自身维护的机制就可能导致中国封建社会自身要想变革也就非常困难。所以凡事有利亦有弊。 五四之后,进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五花八门,引进者都是想拿它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有人曾经认为,无政府主义是最好的东西,也有人认为,无政府主义应该与孙中山的主义结合起来,即所谓让克鲁泡特金和孙文结婚。今天看来似乎可笑。但是当时作为解决中国救亡图存,各种办法都会有人去想。我们没有资格去讥笑这些先驱者。 在今天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形势下,其中虽然也有国际垄断资产阶级自身的主观愿望,但更是资本本身为了追逐更多利润所产生的必然。但是资本的目的是不是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实现,这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全球一体化肯定会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政治与文化的一体化。这并不是说政治与文化只能搞成一个模式,而是说各国各民族的政治与文化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而不至于朝着激烈对抗的方向演化。这种趋势从某种意义上,倒有点跟中国的修齐治平的观念有些接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会萌发出某种新的含义,会产生某些新的作用。
286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美国人将拯救世界?离"侠之大者"远着呢!
qinchuanq 2012-10-4 15:49
美国人将拯救世界?至少美国电影里的“大侠”是这么回答的。从最近热映的《超凡蜘蛛侠》、《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到之前的《钢铁侠》系列、《神奇四侠》系列……沿着大侠们解救苍生后的坚毅目光看去,毫无例外,你都能看到战斗后留下的废墟,还有废墟上星条旗永远飘扬着的骄傲。   中国人用“侠”字来翻译这些电影,多少有点善意的文化误读。美国侠客们准确地说是一群“超人”,他们和中国文化里的“侠客”站在一起,虽说都是传奇,差异其实很大。   首先,超凡能力从何而来。美国超人比较简单,网友戏称“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蜘蛛侠被小虫子叮上一口,就能盖世无敌,真是浪漫主义不用费劲。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完全现实主义,大侠们都得跟着师父下工夫苦练。太极拳多飘逸、多从容,杨露蝉“偷拳”的时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更别提郭靖郭大侠,没日没夜在林子里拍树干练“降龙十八掌”,还被师父骂笨。当然,被骂没关系,中国人认为,只要勤学苦练,一定会有所成就,弟子也未必不如师。   其次,外形气质大异其趣。美国超人喜欢紧身衣,神奇四侠里,除了那位实在穿不上的,男的秀肌肉,女的秀身材,力量和性感都摆在台面上给大家看,相当高调。中国侠客正好相反,习惯把上乘武功藏在宽袍大袖里,就像《卧虎藏龙》电影里的李慕白,一袭粗布长衫,动起手来有礼有节、不失风度。中国人觉得,越是武功高强的侠客越是低调,一个扫地的无名老僧没准冠绝当世,一个鲜衣怒马的俊俏少年若非跑龙套的,那也尚需锤炼。   最后,意识形态负载迥异。美国超人与中国侠客,都是英雄传奇,都是现实在想象中的投射,必然承载着两国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看美国大片,超人们飞来飞去都忙些什么?简单说,在维持秩序。大家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有一个恶魔要毁灭大家美好的生活,这时候超人们站出来捍卫正义,同邪恶力量进行殊死搏斗。这个故事套路里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超人有定义邪恶的话语权,二是超人必胜的大团圆结局。这两个维度十分坚挺地支撑着美国价值观,充满了美国人的自信。   中国人的武侠世界里,侠客们匡扶正义的行为,更多是在于反抗强权。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不是要维护现实秩序,而是表达对弱肉强食社会格局的不满,“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侠客的另一个特点是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言必信,行必果,千金一诺,义薄云天,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换取的不是现实功利上的成功,而是精神世界的升华。中国侠客们站在很高的人生境界上,通过“克己复礼”的自我克制、“反求诸己”的自我反省,完成了对中国式价值观的肯定。   太过自信就会变得自负,美国人手握话语权随意定义邪恶,固然方便拔刀四顾,快意恩仇,却也容易血光四射,伤及无辜。蜘蛛侠跟科学狂人大战三百回合,满大街摔汽车、砸玻璃,就算救得了心爱的美女,也顾不了四散逃命的路人甲乙丙丁。这种表现,离中国文化中的“侠之大者”,还远着呢。   (作者为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杨凯 ) PS: 原文地址: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1002/c1002-19164530.html 貌似不符合版权,但是我不是为了啥商业目的。实在是觉得此文的思路很好。佳文共赏。如若觉得侵权,可以留言,立做删除。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文化,阴阳相济乎?
热度 13 lvnaiji 2012-9-27 22:10
吕乃基 日前贴出了 男性理性女性感性?! 在网友的评论中, 戴德昌 2012-9-25 19:16 你敢向科学网上最大的派 “ 婉约派 ” 开炮,呵呵!佩服你的勇敢 陈安 2012-9-25 18:05 四个性啊,好家伙,全聚一块了 说实在的,此文在博主写作的计划外,既不打算向谁开炮,也没曾想会把“四个性”赶到一块。 不知各位网友在写博文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打算写博文 1 ,发现先得说清楚 2 。于是放下 1 ,写 2 。甚至在写 2 时,感到必须先说明 3 。 那些聚到一块的“性”,就是“ 3 ”。一开始,博主是顺着 钓鱼岛事件的思绪 ,写事件中中国政府的态度,于是就有了 国之初,性本恶 ;继而计划再写一篇事件中国民的情感,写了几行后又感到可以挖掘到文化层面,于是另起炉灶,打算写中西文化比较。又发现为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似乎与男女性情的差异有相通之处,于是便有了“聚到一块”的那些“性”。 现在已经有了 3 ,回过头来写 2 ,也就是此文。 博主曾在不同角度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其中,“ 同样面对日心说和进化论,为什么中西文化有不同反应? ”谈到中西文化的阴阳之别。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不主张清晰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强调互渗、包容,兼容并蓄。太极图就是典型。而西方文化则非此即彼,反对模棱两可。这样的逻辑,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人对前苏联代表咄咄逼人的提问: yes or no, 以及 911 后,要就是美国的朋友,要就是本拉登一伙这样的立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意义上,可以称西方文化是阳刚文化,而中国文化是阴柔文化。 譬如男女之恋。西方文化直截了当,黑夜里窗下的小夜曲在某种程度上如猫的叫春般直奔主题而去。波希米亚人触到咪咪冰凉的小手,几段咏叹调后便转入幕后。这是炽烈如火焰般的爱情,心中的姑娘,是我的太阳。太阳,到了中国,便成了月亮(顺便说,在中国,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说是太阳的),乃至只有半个月亮,而且是爬上来,这才是真正的小夜曲。婉约、隐晦、遮掩随处可见。再看歌词和诗词,分明是男女之恋,却须得披上兄妹之情的外衣。 西方文化的阳刚还体现在进取和征服,征服自然,进而征服世界。这一点在美国的所作所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反过来,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以柔克刚 ¼ ¼ ,这样的成语在中国比比皆是。《老子》中对为“王者”的规劝是:唯小、处下、守雌、不为大、和其光,同其尘、柔弱胜 ( 任 ) 刚强,等等,不一而足。有人说,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与重大的变故,历史未曾发生断裂,文化一脉始终绵延不绝,《老子》思想在其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忍,在当代中国的典型大概是《渴望》里的刘慧芳,不仅是以柔克刚,而且是以德报怨。一曲唱罢,小三幡然悔悟,羞愧而退。有道是,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国际关系上同样如此,美国,把那 11 艘航母在满世界耍得团团转。中国,先拍了《大国崛起》,过后不久,便悄悄代之以《大国复兴》。其间的良苦用心隐约可见。 40 年前,相逢一笑泯恩仇,没有了战争罪,放弃战争赔款,加上搁置争议。中华美德,以德报怨,指望以德服人。 而今,…… 中西文化,阴阳相济乎?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101 次阅读|38 个评论
中西文化与图式逻辑
benlion 2012-9-7 16:39
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在文化信息的创造和社会机制的转化作用,这个转化就是文化转化成经济形态。 科学是知识和原理,技术是发现知识和应用原理的方法,工程是实现自然资源转化成商业产品的过程,近现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从知识形态到实体商品有一个研究与开发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科技的复杂程度增加而中间环节加长,于是,研究的中介环节以论文、数据和专利、创意等形态出现,并以媒体、期刊和资讯等形态体现为知识产品。 从而,欧洲近代向现代社会转换,从政教分离形成市场经济和民主体制,以及大学成为独立的学问研究、知识生产和人才教育;然后,又在美国转换成包括创意的知识产业,从而形成虚拟、知识和实业经济结构。然而,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和工程科学存在基本原则,比如,管理学的有效性原则,经济学的节约性原则等。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近代文艺复兴之后的实验科学,科技形态是哲学、经验科学和实践技术,除了中医药之外,古代科技、工艺和社会体制均已经基本为西方文化所消化、吸收、超越和替代,包括兵法和国画对西方军事学和现代艺术的影响。 中医药,也许是最后将被西方科技攻克的堡垒,却可能是中国古代科技最后的宝库。 中国的系统思维比较全面影响西方最早的是康德和莱布尼芝等,在星云假说、有机整体论和光的波粒二象性,从进化学说、系统理论和心理场论等到生物科学与医学领域,结构论是对其综合的理论思维。 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合成生物学与合成遗传学,尽管主要理解为有机化学合成生命形态,但是,在 80 年代也出现在计算机科学中,用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领域的合成概念,或者如同电影合成的那种组装概念。 系统科学的结构理论,包括结构整合、稳态和调控、建构 3 个规律,体现为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基础,也就是系统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
1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文化,究竟谁个人本位?
热度 10 lvnaiji 2012-8-27 08:37
吕乃基 如所知,西方文化为个人本位,而中国文化是集体本位。 然而感到有诸多例外。 柏杨的“窝里斗”是一例:作为个体的中国人,要在“单位”、公司、部门,乃至中国这个“窝里”,斗个高下。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种情况似乎在音乐领域也有所表现。 谭盾在十八九岁时在电台听到来自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非常震撼,如此多的乐器,竟然演奏得如此整齐;那么长的音,像一条线一样平缓、准确。而我们平时接触的乐器,比如丝竹、古琴”高度个性化,难以彼此融合。 …… 中国,在主流所强调的集体本位之下,随处可见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 西方的理性传统研究普遍性和共性,从机械论宣扬“人是机器”,到工业革命的大批量、标准化、可替代,从机器到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忽视甚至磨灭个性,但西方文化却个性张扬。如何理解西方文化这样的反差? 中国的非理性传统关注个体,重视个案,中医即是典型,给每一个人开出的每一帖药都不相同。还有现在形形色色的下不为例和个案处理,但中国文化却弘扬整体,压制甚至泯灭个性。何也?
个人分类: 人文|4352 次阅读|23 个评论
舌尖上的……
热度 5 lvnaiji 2012-6-4 08:29
吕乃基 《舌尖上的中国》正在热播。科学网上有章婷很不错的一篇: http://bbs.sciencenet.cn/blog-728247-575608.html 博主感到,《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秘诀有三: 其一,《舌尖上的中国》说的是“舌尖”。人皆有舌尖,再加上“食色性也”。“色”不能说,不好说,“食”,可以吧。说到底,食,就其“基本面”而言,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底层,凡人皆需“食”。在此意义上,舌尖就相当于微软的操作系统,或者说是电脑 7 层中的最底层。至于是甄嬛还是“假环”,穿越是回到侏罗纪公园还是黑客帝国,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层,电脑 7 层的嵌入层,充满个性和变异,所以围观者寡。此剧,则凡有舌尖者都看,甚至老外,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说起烹饪,中国有的是高档饭店,还有国宴大师,而《舌尖上的中国》说的却是最普通不过的平民百姓之食,贴近你我的日常生活,不那么高高在上,亲切感油然而生。正因为贴近底层,于是,看来“人皆如此”之食,却又这般充满个性。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别的什么国。想想吧,在以方便面、汉堡包为食的国度,吃着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炸鸡腿,有底气、有素材拍这样的片子吗,甚至可以说,他们有“舌尖”吗?嘿嘿,舌尖,配的就是中国!而且深深嵌入于各地历史地理和文化之中。这样的“嵌入”,如此的个性,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舌尖”更具中国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的舌尖,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其三,眼下的中国人看了之所以泪水伴随着口水,还在于“眼下”特定的语境。其一,食品安全。看看吧,这些传统的做法,如此之土,既没有对营养成分一五一十细究,也没有有关部门的检测监督,却没有谁(例如方舟子)对此提出任何疑义。只见众“吃货”纷纷陶醉于期间……。这就叫做“天人合一”。一方面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浑然一体,与人文历史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又远离茹毛饮血和粗制滥造,如此精致,点点滴滴在舌尖,岂止舌尖,直达心间!其二,漂泊的人生,冷漠的人群。看看吧,在传统的制作——那里是“制作”,分明是艺术——中,在享用的过程中,故乡的云回到了港湾,冷漠被亲情和热情融化。这就是“归零”,对现实的反拨。博主曾写过“ 归零:以汶川的名义—— 汶川地震半年祭 ”。地震,代价太大,而且时时“好了疮疤忘了痛”,总不能“七八年再来一次”;舌尖,既无需代价,又可一而再再而三,且兼及口水和泪水。 有关部门刻意为之的“灌输”和“弘扬”未见其效,舌尖,却在不经意间奏“香”人间的华章,而且拨动游子心底的思乡之情。说到底,舌尖,没有什么特殊的意识形态;然而却传递了实实在在的意识形态——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既天人合一,又如此精致;以及自古以来的亲情。和谐而精致的生活,加上亲情,特别是放大了的亲情,这正是中国得以走向世界的普世价值。 中西文化比较,且从舌尖开始。 顺便说,我家领导说:“你压根儿没有舌尖,只有肚子,只有饿和饱两种感觉!”
个人分类: 杂谈|350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学术思考]中西学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热度 2 blueyye 2012-5-19 21:07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虽无高下之分,但引致的学术差异确实存在。 中国文化奠基于诸子百家,以儒道为主干,维系了千余年农耕文明的延续,其特质在安土乐天、大化开新中体现,感性优先,精准缺失,在中医药、烹饪操作中可见一斑:加食盐少许、放清水少量,计时和预测日月食也只是午时三更,如此造就出大而化之、行云流水般的学术体系。 西方文化奠基于希腊罗马,经文艺复兴后激发了数百年工业文明的繁荣,其特质在逻辑推演、量化创造中体现,理性优先,准确严谨,在数理科学、食品加工中可见一斑:加食盐 3 克、放清水 1 升,计时和预测日月食可以准至几分几秒,如此造就出精细严密、晶玉宝石般的学术体系。 文化背景在造就学术差异的同时,也布局了世界经济:我们看到凝聚着历代中国人技艺的中国烹饪只能靠开餐馆流传,西方人却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中确立了经济霸权 …
个人分类: 学术思考|34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半”
热度 6 lvnaiji 2012-4-4 09:06
吕乃基 “半”,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妙就妙在既非,亦非,模棱两可。 譬如半推半就,欲迎还拒。全推全拒,没戏;全就全迎,没劲。妙就妙在“半”。 譬如半信半疑,如天气预报,谓之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譬如半心半意,弄得领导很是不爽。反复号召,要全心全意,一心一意。 譬如半真半假,当真时或为假,当假时却为真。 譬如半遮半掩,犹抱琵琶半遮面,被遮住的究竟是? 譬如半嗔半喜,却叫人如何拿捏? 半个月亮爬上来。要是一个月亮爬上来,还有味道吗? 半壁江山,正是“半壁”,引发多少诗情豪义。 还有诸如半开玩笑,房门“半”开着……。 须知,多少人间故事始于半开的门。 半,然后究竟是开,还是关? 面对“半”,真叫人: 左右为难,左右不是,左支右绌…… 这就是中国文化:不确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文化,非此即彼,其典型是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人追问俄国人时的咄咄逼人: yes or no, 或者 911 后的布什:不是美国的朋友,就是本拉登同伙。 半,是过程。这倒应了哲学的最高原理:重要的是过程。 半,是分岔( 他/ 她的一生:从分岔到分岔—— 人生感悟之二 ),蕴含了无限的可能。就看你能否左右逢源,左右开弓…… 你,是喜欢“全”、“无”,还是“半”?
个人分类: 杂谈|3376 次阅读|12 个评论
收敛三阶段——理解中国文化沿革的一个视角
热度 3 lvnaiji 2012-3-24 10:02
吕乃基 “应该告别‘不争论’的特殊时期了”。这是网上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出处已经找不到,文章本身的内容也已然淡忘。然而这句话却很有感触,就记了下来。“不争论”,早晚还是绕不过去。 “不争论”,回忆起来大概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面对社会的动荡,暂时搁置意识形态上的争论,转向市场经济。这一点在当时是明智之举,搁置争论,换来了之后 20 年的高速增长。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王立军事件、温总理对文革重演的警示,以及对薄熙来的处理,被搁置的争论越来越突现在人们的眼前,横亘于前进的路上。 其实,“不争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已经存在数千年,那就是求同存异、中庸之道,等等。一句话,和为贵。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下,就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以及时时、处处、对内、对外,在什么场合都说的一句话:大局为重。要是“来之不易”,就更要珍惜了。所有这些表述固然有细微差异,却有一个共同之处:收敛。 细察下来,发现中国文化的收敛特征与另一个具有根本性的特征:性本善密切相关。收敛到何处?善。反之,如何实现性本善?收敛。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文化,性本恶,以及可以在对比中推知的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发散。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在底线之上的发散。此外,为防止作恶,有法律保障,为引导发散,有宗教教诲,可以说是“两手都要硬”。 当然,中国上下五千年,不能说没有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法”这一手远不如另一手,至今依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高院号召“庭外解决”,可见,在中国,“法”大概不过是谁的婢女,那个“谁”是谁,你是懂的。 话说回来,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一手硬——实际上缺了另一手,效果实在有限,毕竟延续蔓延到 20 世纪。何以之后,收敛之术渐次失灵了呢? 这就表明,虽说都是收敛,但所处时代和“收敛”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有了变化。大体而言,可以分为前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封建社会。一方面,在漫长的岁月中,社会基本上维持不变,或曰“超稳定结构”,另一方面,在儒家文化的框架下,虽还会有某种理想的模型,“收敛”毕竟只是一个“虚”的取向或“软约束”,虽然扼杀个性,泯灭人性(对此有大量论述),但并未构成群体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激烈冲突和直接对抗。 鸦片战争,超稳定结构被打破,虚的收敛也渐次衰变,而各种实实在在的目标取向纷纷露出水面。到 20 世纪,最主要的取向便是救亡和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目标”。取向一旦坐实,必然嵌入到具体的语境和个人。个人和政党因所处语境不同,对复杂事态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即使由这样的崇高目标而摒弃私利,争论也不可避免。譬如,是实业救亡,还是由革命的途径,以及发生在党内的多次路线斗争。实实在在的目标,必须经由具体的行动而达到,反过来说也就是落实到行动上。最后的行动便是在肉体上消灭对方和战争。如果这样来看, 49 年后,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了因收敛目标的具体化所致的“路线斗争”。在发动了一连串的运动后,预期收敛的“革命目标”实在难以达到,最后失控。这是收敛的第二阶段。 然后是延续至今的第三阶段。 1978 年后,中国突然失去了收敛的目标,或者说,收敛的目标与前两个阶段有了天壤之别。千年来,收敛都向上,朝着善的方向,即使在目标具体化的第二阶段,多少人为理想慷慨就义,包括红卫兵在楼顶上的奋力一跃(此处不论此种“善”之真伪);而在 1978 ,特别是 1992 年后,收敛的目标是向下,形而下,朝着经济、物质、感官、生理需求。最为简单明了和直白的说法就是:奔小康在 90 年代,博主曾在广西柳州的一家大排档的墙上见到这样的“口号”或“标语”,“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吃喝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收敛,竟然可以这般“物质”,如此具体!收敛的第二个变化是,个人利益的介入。无疑,这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参见: 一个民族的返老还童 —— 人的三大关系之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533 )。 然而,这样“物质”和具体,再加上个人利益,又如何收敛?为了大排档内的吃喝目标可以走到一起,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有人买单的情况下可以白吃。市场经济不是大排档,是个人本位基础上的竞争。不是收敛,而是发散。这是西方社会曾经经历的过程。然而发生在 1978 尤其是 1992 年的中国的发散却没有对底线的制约。没有法律制约,就会发生人性的沦丧,包括对人权的侵犯,或者走向垄断,结果是个人的堕落和社会不公。同时,市场看不见的手需要看得见的手的介入。在走向市场经济之时,如果没有同时健全法治,没有规范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对政府的干预有所制约,市场就会失序和被扭曲。对于这样新的情况,依然沿用往日向上的收敛自然难以奏效。孔子像无论移到何处,也只是孔子像;而沿袭路线斗争的文革更不可取。由此可见,历史走到今日,对于已经繁衍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来说,问题不在于,或不仅在于向上的收敛,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不期而至的“发散”,以及如何为实际上正在并已经发生的发散——这样的发散早已突破底线,形成垄断,以及发生权力不公正的介入——构建底线,例如出台反垄断法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以保证市场的健全和社会和谐。 只有在这样的底线之上,方可能有健全和有序的发散,只有在这样的发散的基础之上,方可能有真实的收敛。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1791 次阅读|6 个评论
投影之魅
hillside 2011-8-22 19:10
忽然感觉“投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包蕴丰富,耐人寻味。这类似于牛的反刍。书看多了,不定什么时间,看到什么就勾起了兴趣,食欲大开,禁不住在已有的文化积淀上咀嚼一番。与牛不一样的,牛大概只能反刍最近一次吃进去的草料。而我们人类却能重新发现多少年前主动或被动接受、似乎已经消失的精神食粮大餐一顿。 这也有点类似于民间曾有过的一种所谓老汤,几十年不清锅,换菜不换汤。套用美国阿甘老妈的话说,你不知道下一锅汤是什么滋味。 由投影我想到了不少,一时难尽………… 举一个例子,英文“Project”集“投影”与“预测”于一身。看“投影”能够预知未来?中文“投影”传达更多的是历史、过去、现实,与似乎未来无涉。 信息时代,“信息多”与“信息(可信)少”并存,有投影就有变形,投影后的信息如何还原呢?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1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平心静气观“檄文”——评香港科大三位教授的文章
热度 45 lvnaiji 2011-6-18 17:56
吕乃基 本周《南方周末》的两篇文章“南科大内忧”和“要改革,不要口号”,一下子把本来就一直受到关注的南科大和朱校长推到新的风口浪尖。如果说原来大家关注的主要来自南科大外部社会的干预,这次则是内部。在已是举步维艰的南科大的体内点亮一盏灯,由内到外的强光顿时使内部的细节、沟壑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内忧”的核心是,原来受南科大之邀前来相助的香港科大的团队不认同朱校长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做法。博主试图对三位教授的文章,此处将其称作“檄文”,作简单的评论。 关于“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文革”和“人质” 首先遭到三位教授诟病的是南科大的“自主招生,自授文凭”。“自主招生,自授文凭”,这当然不是教育之本。然而南科大此举由此却把选择权直接交给学生和家长,把用人权直接交给社会,与此同时,也就排除了教育部的行政干预。试问,有了教育部的授权,这些大学就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让社会放心吗?君不见那本科评估,又有多少黑箱,几多笑话?相反,没有了这样的尚方宝剑,南科大就要凭真本事,拿出真刀实枪来。所谓“自主”、“自授”,看似自己做主,实际上是把尺度交给社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容不得半点虚假,然后由社会来“自主”。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把住了一个进口,一个出口,那么“提高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当迎刃而解。 进而,由社会直接选择,就是把权力重新还给社会,还给大学。这样,既把关以保证质量,又让权力回归社会。因而,“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并不是“徒有其表”的“口号喧嚣”,而是不仅推进教育改革,而且促进社会的改革。于是,在“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的情况下,学生不参加高考也就顺理成章了。不参加的只是统一高考,参加的是南科大自己的高考,以及 4 年后社会的考试。 顺便说,博主认同三位教授关于统一高考公平公正的观点,但这是还多年来城乡二元的债,是因社会的固化而缺乏层际流动,是特定时期的不得已而为之(参见 两难的全国统一高考 ,以及 职业教育:高考改革的契机 ),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眼下各校的自主招生就是明证。 三位教授祭起“文革”的帽子,令人遗憾。没错,文革期间,以及现在的南方科大都是突破原有的法规,但前者从什么方向,后者又是从什么方向突破法规,可以相提并论吗?但凡经历过文革,能对此做出历史判断的人来说,答案昭然若揭。前者是倒行逆施,后者则是向前推进。竟然把相隔近半个世纪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等同起来,博主愿意相信,他们只是一时情急。 改革开放至今,有些东西正在成形、积淀,甚至固化,代际相传,例如种种“二代”,有必要下决心继续推进,乃至“杀出一条血路”,这难道都是“文革”吗?仅仅过去了 30 多年,文革仿佛已经离我们远去。几亿中国人,花费一代的时间,如此惨痛的教训,已经淡忘,甚至把对落后制度的突破当作文革! 巴金生前所提议的“文革纪念馆”,至今仍不知在何处。多年前有电影《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博主以为,当代国人,最不该忘的,莫过于文革…… 人质,处于被挟持下,其行为是被动的。绑架者以人质来要挟当事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把《教改实验班》比作为口号服务的“人质”,这一比喻看来旨在“唤醒”教改实验班:你,是口号(或南科大,或朱校长)的人质!一旦人质清醒过来,弃南科大和朱校长而去,南科大和朱校长也就走到了尽头,中国教育改革的最新尝试也就这样夭折。这就是三位教授称这些学生为“人质”的逻辑推理。 教改实验班,他们是被动的吗?进南科大,不参加高考,是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的主动选择。当然,或许有校方包括朱校长本人有意无意言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真的这么大吗?想想国内无数和无休止的“被”,我们是否都是“人质”?当然,身居香港的三位教授不是。但当他们来到大陆,只要坐火车,大致也就“被”高铁,沦为高铁的人质。再说,被南科大以这些人质来勒索的当事人,是否真会把这四五十人当回事?看看高铁随意撤消动车,“三桶油”轻易提价,听听拆迁现场压路机的轰鸣,再领教城管的横冲直闯,以及高速公路收费处的惬意吧。 他们不是人质。正是他们(还有背后更多的家长)的参与,搅动了现阶段中国教育的一潭死水,带来了希望。他们是参与者,弄潮儿,是杀开一条血路的见证人。 当然,正因为如此,朱校长和南科大应该对这些参与者格外负责,香港科大的团队也不应一走了事。弄潮儿不应只是几十人,应该得到整个大浪的支撑。如果没有这些支持,他们可能会是牺牲品(但也不是人质)。 谁来监督朱校长? 是组织和制度健全后再招生、办学,一步到位,还是且战且进,渐行渐近?这让博主想起曾经写过的博文: 北京共识VS 华盛顿共识(1 ) 。数年前,关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有过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之争,前者是渐进,后者是突变。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中国所走的显然是渐进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这肯定为三位教授所强烈反对和不齿,因为这样的话显然就没有“轻重缓急和主次纲目”。然而,中国只能,以及实际上正在走这条路。在 北京共识VS 华盛顿共识(2 )— 中还分析了这两种共识的文化背景。显然,三位教授受西方教育多年,倾向于类似华盛顿共识的一步到位,这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这样的道路确实不适应中国的现实。关键之点是,南科大与香港科大处于 截然不同 的外部环境之中!朱校长根本没有这样的权限来实现三位教授的宏图。 必须承认,北京共识也好,朱校长或南科大之路也好,这条道路远非歌舞升平一帆风顺,相反充满荆棘和险阻。然而,虽非最优选择,但确实可能是大概率之路。 这条道路的一大风险就是来自朱校长,来自他本人。博主在这一点赞同三位教授的观点,必须对校长的权限有所制约。一方面,赋予领导者以极大权力,正是北京共识这样渐进道路的必要条件。博主曾在“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一) ”系列中详细探讨了这一点,特别是其中的(四) - (七),分析了这条道路的利与弊,包括领导人的权力问题。朱校长拥有之权力虽然对外难有作为,但对内可以排除干扰,譬如三位教授因此选择了离开。然而另一方面,由谁保证他的决策正确且一贯正确,有谁担保他不会以权谋私或者走向极权?这取决于朱校长的人格高尚和洞察一切。这两点实际上都不可能,这就是所谓第一和第二人性假设。这恐怕是朱校长,以及整个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最大悖论。 譬如说,朱校长为何要如此仓促上马?问题恐怕不在于三位教授所指责的没有“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没有“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因而不具备“示范性”。放眼四顾,世界上那么多名校,现成具有“示范性”的“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和“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应有尽有,随意选择,随意组合,按鲁迅的说法,拿来便是,用不着由什么团队来事先策划,精心构思。直白说,眼下,或者半个世纪内,不指望南科大,以及中国任何一所高校,包括香港在内,拿出在全球具有“示范性”的“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之类。那么,能否在招生前先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呢?短期内, 10 年 8 年,甚至二三十年,要求南科大达到这样的高度也是勉为其难了。 同样,对于一所意欲冲出体制的大学,其自身的体制也绝非如三位教授的希望那样,可以在招生前,哪怕南科大挂牌后 10 年都不招生,就可以达到十全十美。新的体制需经长期磨合,在各方——尤其是学生的参与下,由自组织形成。需要经过几个周期的博弈。在这一点,三位教授大概是犯了类似“华盛顿共识”的错误。 然而,朱校长确实是仓促上马了。问题主要不在于上述种种,而在于没有必要的行政组织、相对稳定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以及必需的实验设施的情况下(譬如没有做实验室地基的绝缘,甚至被指出后依然不顾)。在南科大仓促上马之际,去行政化走到了反面,正常的行政退避三舍,而校长个人的意愿则被放大。 此外,上大一的高数和物理,一定要院士吗?凡是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通常都是 40 岁左右,向教授冲刺的副教授,课上的最好。至于教授、博导,甚至院士,每年究竟还会给本科生,给大一新生上多少课?院士,主要在科研第一线,带领博士和科研团队攀登高峰。上述情况当然不排除个别反例。从教多年,又当过十年中科大校长,朱校长无疑知道这一点,但为什么这么做?是吸引眼球?陈安博士所说的“急功近利”或许正中要害。 有谁来监督朱校长的权力?失去监督的权力又会走向何处? 有谁保证,朱校长的所有决策都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潮流? 朱校长又在急什么“功”,近什么“利”?朱校长已经不缺世俗的功和利,所“急”和所“近”的,大概是“杀出一条血路”的名垂青史。 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和南科大之路 呜呼!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和南科大之路,二者竟然如此相似。 前者集大权于中央,设计并领导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成绩斐然,问题不少,例如,乃至于要有一个南方科大来进行新的突破。然而,南科大的路却依然如此,集权力于校长朱清时,由他来设计并领导南科大。除了来自学校外部的制约,内部看来是朱校长说了算。否定了来自教育部的权力,排除了香港团队的“干扰”,树立了朱校长的权力。看似不同,却有一个内在的共同点,那就是:人治依旧! 三位教授在其文章的“校长不能脱离监管为所欲为”中抛出了一系列的“为什么”。“为什么朱清时校长把南科大的筹建完全变成了展现其个人喜好的私塾?为什么朱清时校长高喊去行政化口号而实际上却在所有的重大决定上唯个人意志定夺?。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不建立完善的招聘解聘的程序和规章制度?为什么南科大还没有实质性开办就已经问题重重?为什么南科大没有受到任何体制机制上的审视、质疑、监察和问责?” 且不论其中所涉及的事实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带有根本性,不仅对于南科大,而且对于中国已经走过 33 年并正在延续的改革开放。 无论对南科大还是中国来说,改革之路的规划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各方的参与,或者说程序正义,同样具有根本性,甚至更为重要。 北京共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朱校长之路,其背后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千年的传统文化。香港科大的三位教授背后,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那就是以法治、规则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 朱校长挑战现行教育体制,二者实际上是在同一文化之中,犹如惠更斯以波动说挑战牛顿的微粒论,实际上都是在机械论的框架中,拉卡托斯的“内核”依旧。三位教授却全然不同,脚下是完全不同的内核。 行文至此,方理解缘何朱校长与其所挑战的教育部虽有冲突却不温不火,而与其所请来的团队间的分歧却如此之尖锐,乃至把文章写成檄文! 愿三位教授真正了解中国国情,不离不弃,辅助,进而在制度的基础上制约朱校长,以使南科大的决策较为正确,一方面符合教育规律,另一方面适应中国国情,从而让南科大的发展推进中国的教育改革。 愿朱校长反思。南科大走出体制,未必是由朱校长独自“杀出”的“血路”,而是有数百年积淀的社会和教育制度为背景和支撑。一旦朱校长放下“杀出血路”的功和利,主动请回三位教授(这将载入史册),约束自身权力,走规范的改革之路,那么,南科大幸甚,中国幸甚。朱校长将当真名垂青史。朱校长要挑战的不仅是教育部,而且要挑战千年的传统文化,以及,挑战自我。 愿国人清醒和宽容。南科大之路非一朝一夕,南科大亦非仅南科大自身。 套用一句口号: 给南科大一个机会,给中国一个惊喜。 感谢《南方周末》,还社会和公众一个真实的南科大。今年的二度招生或将是社会和公众的一次宣判。 何去何从,南科大还有机会,而时间正在流逝……
个人分类: 教育|13800 次阅读|96 个评论
论“底”(8):旷野上的门
lvnaiji 2010-8-2 15:39
吕乃基 还有一个隐喻可以进一步理解底。 多年前,一位博士在回答关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时,说出了这个绝佳的隐喻。 旷野上有一扇门。 西方人由历史走来,无论其来自何方以及什么民族,都认准这扇门,必须由门中经过,经由门的约束和改造,然后各自走向自己的目标。留学欧美(还有日本?)者大多有此经历:经由门的历练。 WTO 的三项基本原则从一个方面给出了门的方位和尺寸。参见: 以世界之刚vs 中国之柔WTO 的科技属性 。 中国人由历史走来,对门视而不见,在旷野上自由行走。正如此刻,中国行走于世界(如环法游),以及国人各级和各类官员、企业家(包括中石油、郭台铭、唐骏)、科技人员(包括奋斗者、如鱼得水者、抄袭者),以及处于倒丁字上的各色人等(参见 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维稳,维什么? ),自由行走于 960 万平方公里,自觉不自觉,主动或被。 一位中国小伙子在美国与一位当地姑娘相恋,某日夜晚驾车与姑娘外出,遇到红灯时,见既无车辆也无行人与警察,一踩油门就过了路口。姑娘大惊,红灯都敢闯,将来不抢银行?吹掉。多年后,小伙子回到杭州,交上了当地的一位姑娘,依然驾车外出,红灯,无人无车无警察。小伙子老老实实等候。姑娘不悦,红灯都不敢闯,还有出息吗?遂又告吹。 面对这般的视而不见,南京警方只得调动听觉( 南京的朋友看过来: 现在是红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6247 )。但是会不会由视而不见发展到听而不闻呢?幸亏还有嗅觉、触觉、味觉可以一一开发,最后还有直觉 在中国面前,在中国人面前,当真是旷野,当真可以自由行走?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095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天爷,你王八蛋!”
lvnaiji 2010-7-23 18:08
吕乃基 尚未看过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但其中的一句台词却令人震撼,那就是女主角面对一双儿女的生死抉择时喊出的老天爷,你王八蛋! 我不知电影中如何进行,不过如果我是导演,此时应一切静默,唯有这位母亲从心底,从自然以千万年所孕育的人性所喊出的这句话,如炸雷般滚过地震现场,压过所有的声响。喊出了看似渺小如蝼蚁,软弱如芦苇的人,面对自然所发出的最强音。 突然想起,如果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西方,一位母亲是否也会喊出老天爷,你王八蛋?或者会感谢主,感谢主的安排?老天爷,你王八蛋!看来只有在不信鬼神的中国。 有意思的是,信神的西方天人分离,不信鬼神的中国倒天人合一;分离却感谢主,合一却王八蛋! 实际上,或许西方正是因为天人分离,需要神的护佑,转而感谢主;而中国天人合一,鬼神也就没有了容身之地,于是天也就成了王八蛋。 又想起,现在大家都说,要敬畏自然。在女主角所面临的此情此景,又该如何敬畏?
个人分类: 人文|7356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眼中的中西文化共通性(一)——读《解读老子》有感
hjf306 2010-5-11 00:20
近日在图书馆借了本《解读老子》。作者傅佩荣为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关于傅佩荣的介绍,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国学在国内的升温,近几年傅某人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也算是一位“文化名人”吧。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早在大一时就看过《道德经》,只是当时出于好奇,借来翻翻而已。第一印象就是简洁而深邃,浓烈的传统文化味道,典型的国学。虽然很佩服老子,但并没有对其思想做过多的思考。这次在图书馆看到《解读老子》,封面简洁,且篇幅不多也就短短一百二十页,于是顺手牵羊借了出来。 《道德经》虽然短短五千余字,确是高深莫测,正如书中所言“玄之又玄”。光是“有”、“无”二字,就足够思考半天,更不用说“道”了。有趣的是,读《解读老子》里的某些句子时,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些西方的理论,似乎和老子的某些思想暗合。于是,系统地查阅了一番后,发现了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上实质为异曲同工。如下所示: 1、马太效应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言之就是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K.Merton )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指出了这一现象,《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写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就是对马太效应最简洁的解释吗?老子没有做问卷调查,没有数理统计,没有对比实验,只凭自己的智慧就能悟到“人之道”与“天之道” , 不得不佩服其智慧之高,道家一代宗师,高不可攀。 注:今天刚好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红线”,相关专家指出,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正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体现。如何改革呢?老子没有给出具体措施,但给出了一个方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对待其财产的态度或者值得我们思考。 2、黑洞效应 。黑洞是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黑洞有超强大的吞噬能力,另外一方面黑洞还具有复制和自我强化的能力。组织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黑洞现象”:有些风气或者说腐化现象一旦超过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像一个恶性肿瘤一样开始快速腐化周围的肌体,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腐化能力也在快速地增强。黑洞效应给我们的警示在于, 企业需要时时监控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不好的苗头,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尽快消灭,因为这时候付出的代价最小,也最容易消灭 。相应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住)。 又是一致的观点。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 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这不也是黑洞效应的运用吗?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中医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可惜却因为“不科学”三字而屡遭唾弃,全然无视中医的临床效果。不知何为“科学”,“科学”所为何事? 3、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不同的文字,相同的道理。只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并没有动力学说,也没有精准的科学仪器,仅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通过自身的感悟和思考就能得出一系列结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由于《解读老子》还没有看完,很多章节仍需细细体会,所以先列出以上几点,欢迎各位博友指教,若有新的发现,定当及时更新文章。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自不必言,但就算是矛盾的双方都有同一性,更何况中西文化是否矛盾尚无定论。文化的发展应该以自身的独特性为前提,正所谓 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必排斥它者,以强者自居。存在即合理,所有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可因某些瑕疵而全盘否定。若能对其它文化报以包容的态度,多去关注彼此间的相同点,也许更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303 次阅读|3 个评论
“神秘主义”与中西传统文化的分野
可真 2009-10-20 12:02
andrewsun 先生读拙文《 物极必反与中国传统文化 》后发表评论说: 周老师,从您的文章来看,您回顾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物极必反思想的发展,是想对中国人传统行为方式做一些解释和评价。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重人伦轻天理,关于普遍真理的知识较少,关于人与人关系的知识较多;西方文化重天理轻人伦,相反。但是,我觉得两种文化都是充份发展了的文化,以重轻的观点来看待是片面的。您的文章提出了一些中国文化中重天理的例子,但是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天理的方式是神秘主义的。 我一直觉得中华文化有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神秘主义倾向。中国人看待什么问题都喜欢走向神秘主义,就算是人与人的关系,也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式的无条件无因果联系的教条。 我感到 andrewsun 先生的这一评论非常好,这里涉及到了所谓中华文化有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神秘主义倾向的问题。据我所知,西方向来有一些学者对所谓东方神秘主义的文化现象非常感兴趣,其涉及中国者最典型的是《周易》,其次是《老子》,这两部中国经典在西方学界都有一定的甚至相当广泛的影响。我没有研究过西方人所谓神秘主义到底是指什么,这个概念究竟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并且可以肯定,就是在中国,神秘主义这个概念也颇带些神秘性,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想必也是智仁互见的。我对 andrewsun 先生所提到的所谓中华文化的神秘主义有自己的理解,我曾如此回复 andrewsun 先生道: 您所说中国人重天理的方式是神秘主义的,确实是如此。其实,中医也是神秘主义的。这种神秘主义或可理解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状态,它反映出中国人在生活实践中但求行之有效或行之见效的方法(way,method,means),而不求行之有效或行之见效的原理(reason,principle,theory)。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表达,这种神秘主义就是体用不二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体寓于用之中并且用外无体,故但求用内之体而无求于用外之体。相对说来,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是体用不一,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体隐于用之后从而用外有体,故必求用外之体。 在我看来, 是否承认有用外之体的存在,从而是否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去探求用外之体,这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重要区别 。中、西之间的这种文化区别或思维方式的区别明显地表现在科学上: 西方科学是探求用外之体的科学,即其求知不但追求知其然,更追求知其所以然,且以追求知其所以然为本质特征,其标志便是重视构建科学理论或科学原理的逻辑建构; 中国科学是探求用内之体的科学,即其求知但求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其标志便是重视学而知之和学而有术。学而知之是通过学而达到知其然,学而有术是由知其然而达到用其知。如果说知其然是知道的话,那末,用其知便是行道。这里道就是用内之体,知道是表示知用而得体,行道是表示明体而达用。知用而得体是属于学范畴,明体而达用是属于术范畴。中国古来有不学无术之说,这是在于强调必待于学而后可以有术,同时也强调学有待于发展到术,即以术为学的最高阶段。学是知其然之知的接受与领悟,术是知其然之知的应用与实践,其学其术都无所谓构建科学理论或科学原理的逻辑建构,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中国科学的神秘主义。 中、西之间的上述文化区别或思维方式的区别也明显地表现在宗教上:西方宗教是信仰用外之体的宗教,基督教所信仰的用外之体就是超越自然界并且创造自然界的上帝;中国宗教是信仰用内之体的宗教,儒教所信仰的用内之体就是六合之内无声无息地决定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天。 中、西之间科学和宗教的上述区别表明,西方的科学和宗教本质上都是不求实用的,其科学之知是为了知识而知识,其宗教之信是为了信仰而信仰;中国的科学和宗教本质上都是追求实用的,其科学之知是为了实用而知识,其宗教之信是为了实用而信仰。 但是,也应该看到,至少在科学领域,自从19世纪兴起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思潮以来,西方的文化传统已经发生了变化,即其原有的为了知识而知识的 知识性科学 越来越向为了实用而知识的 实用性科学 转变。这种转变是否意味着西方的科学与宗教在文化或思维方式上越来越背道而驰,抑或预示其宗教也会从原来为了信仰而信仰的宗教向为了实用而信仰的宗教转变呢?
个人分类: 中西之间|590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