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知识积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宏基因组公众号创立——如何注册一个名字好记的公众号
热度 1 woodcorpse 2017-5-23 15:33
我为什么注册公众号? 科学网对Markdown排版支持较差,对格式不满意的用户进跳转至 CSDN 或 微信 阅读; 如果感觉文章对您有帮助,想阅读同类文章,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生信宝典”公众号,每天定时接收最新生物信息学技术原创文章。只关注宏基因方向的用户请微信搜索“宏基因组”a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分享知识! 做技术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经常会碰到很多技术问题,最快的方法是在百度上搜索问题的描述,找到各类博客、论坛上中文的解决方法;其次是请教身边有经验的大牛,直接一两句话搞定;都没有才会在google上硬着头皮搜英文关键字,一个一个找相关方法,尝试,但有时会试了多种方法仍然无效,只能先放一放。对于必做的事有时也必须反复尝试一下,逐渐积累经验,最终结合多篇文章的方法组合或修改出一个适合自己特写环境的解决方法。 有心人会将问题的解决过程整理成笔记,以便下次再碰到同样或类似事情可以高效解决。这样的经历虽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体验是痛苦甚至抓狂的,而且消耗的时间成本也是巨大的。而我经常会想,这么常见的问题为什么没人遇见呢?为什么在网上找不到解决方法呢?如果能找到一篇应对自己问题解决方法的中文教程,那绝对是一件极幸福的事情。而自己笔记中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却静静地躺在我电脑的硬盘及云端的帐号里面。如果每个人都将经验花点时间分享出来,我想我们的工作应该会更高效,生活也会更美好。 分享的经验是否真的有人需要吗? 我估计会有非常多有相似工作的受众会需要。而且早在2011就刚开始读博就开始使用博客分享经验,只是没有坚持下来。举我自己的两个例子。 2011年在网易博客发布的《Ubuntu11.10 root密码重置》已经被阅读了1238次。这种半年更新一次的操作系统相关技术解决方案,一般时效也只有半年至两年。 http://woodcorpse.blog.163.com/blog/static/634420312011105113524943 2013年在PLOB上发布的《RepeatMasker安装方法与使用》已经被阅读了6877次。而且在Google和百度搜索“repeatmasker”均为第一个中文页面,可见此文大家的关注程度。 https://www.plob.org/article/5743.html 笔记的记录方式 笔记是个人能力提高的关键性习惯! 常见的笔记记录方式有三种,其实也是我个人笔记记录方式成长的三个阶段。 传统的纸记录方法。2008年我大学本科毕业前的记录方式,也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最近问了6个使用程序语言工作的新手,居然有3人还使用纸记录的方式记录编程经验笔记,实在令我很吃惊,首先不用説代码的体量,就是以后想重用查找和输入就是极耗时的,绝不可取。 Word或常见代码格式记录。2014年前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主要记录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法,这是我最近问的6个程序语言新手另外三人的笔记记录方式,也看到了我几年前的影子。此事表明他们有学习的进取心和数字化知识积累过程,不容易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但编辑和阅读仍有缺陷,如Word排版比较耗时,而代码中注释则阅读体验不够好。 云笔记及Markdown语言的记录方式。2014年博士毕业后的主要笔记方法,云笔记的优点很多,如快速编辑,保存网页,数据云同步,支持电脑、手机和网页随时编辑及查看等优点。安全与高效并重,用上了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有道云笔记最近还开始支持Markdown语言,可以纯本编写文章、注释和代码混排并且带格式的文档,也容易保存或转发到github、 blog或微信公众号上,即方便自己的知识经验重用,也方便其它人遇到类似问题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注册一个名字好记的微信公众号如何开始注册微信公众号 前提你得有个邮箱。 在百度上搜索“微信公众号”; 结果第一条显示“微信公众平台”官网即可点击进入, 点击右上角“立即注册”,个人发表文章或技术贴建议选择“订阅号”类型; 输入邮箱,密码(以后的公众号登陆密码,不是你邮箱密码,设成一致也可以),确认密码即再输一次(怕你输错了),和验证码,点击确认; 这时需要点击“登陆邮箱”去查收你自己邮箱收到的确认邮件,并点击链接以激活并继续注册; 在订阅号类型下点击“选择并继续”,弹出窗口确认即可; 信息登记页中选择个人,并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用自己的微信扫码确认绑定,并输入手机号及收到的验证码绑定手机,点击确认,弹窗再确认; 公众号信息填写帐号名称、功能介绍及选择运营国家即可。 名字的选择 一个好的名字,方便大众及专业人士记忆和查找,极有利用信息的传播。 我作为生物信息学-植物微生物组学研究方向的工程师,首先想到了大众和专业人士均能非常好记忆而且表意神似的成语“无微不至”,方便专业技术和和科普知识的传播,可惜已经被注册;第二选择是“微生物组”,即英文的microbiome,也被注册了;无耐使用第三选择“宏基因组”,即英文的metagenome,获得成功。此外的第四选择“微生物群”,即英文microbiota也用另一备用邮箱抢注成功。 将来本人研究的相关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研究技展、学习心得均分享在些平台上。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宏基因组”;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们课题组的公众号“植物微生物组”,了解更多植物微生物组相关内容。 以后登陆公众号平台发布文章,可直接访问 https://mp.weixin.qq.com/ 登陆即可。
29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如何提出科学问题
热度 2 蒋高明 2015-1-13 19:22
如何提出科学问题 2015-01-05 10:13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 http://tech.gmw.cn/2015-01/05/content_14396672.htm    ■蒋高明   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审理来自国内外的论文稿件和基金项目,也经常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文章有发表的价值吗?该项目值得资助吗?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看论文作者或者基金申请者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是否提出了值得发表或者值得资助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类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问就要答,问题产生了,自然就要找到答案。当前的学科越来越细致,对科学的认知也越来越系统、越来越仔细了。有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些则依然没有解决好。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科学家群体的存在,科学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提出问题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科学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论文值得发表或者很多项目值得资助,都是他们提出了很好的科学问题,并有了探索科学问题的途径(技术路线),或有较好的实验结果,或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果按照这样严格的标准来判断,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已经完成的论文,或者正在审理中的项目,很多还是没有抓到科学问题的实质。   中国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以百万计,动用的研究经费也达万亿元。理论上,人类能够想到的科学问题,中国人都想到了,能够解决的也都解决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发表大量论文和申请大量资助苍白无力的结果是,科学家拟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者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这是因为当前的许多文章发表或者基金都是功利的,前者是文章写好了,要找一个科学问题去发表;而后者是为了得到科研基金,临时找了个科学问题当幌子。前者目的是要发表,后者则是要钱。这样功利思想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恐怕难以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也难以解决科学问题。   那么,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呢?据笔者粗浅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科学问题来自人类的好奇心。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好问一个为什么。重力的发现、元素的发现、蒸汽理论的发现、细胞的发现及进化论的发现等,都是人类好奇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颗好奇心,可能就难以提出问题,很多都是习以为常,那么结果就是庸俗的人碌碌无为一辈子,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家。因此,对于以科学为职业的研究人员来说,总是保留一份好奇心是非常必要的。人类往往在孩提时代最好奇,也总有稀奇古怪的想法,而提出的问题也难以回答。像当年两小儿辩日,就难倒很有学问的孔子,今天解释起来还需要很多物理与光学知识。如果有孩子问我鼻孔眼儿为什么朝下而不冲天长,这样的问题也很难一两句话说明白。好多孩子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要准确回答,恐怕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难以说清楚,只能找个借口混蒙过去。   第二,科学问题来自实践,来自生活。实际上,人类是在不断地与自然打交道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的。瓦特发现蒸汽原理,就是受到开水壶冒蒸汽的启发。实践中不断提出一些问题,也不断解决一些问题。人类衣食住行的进步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过去日行千里是不可思议的,今天日行万里也能够实现。类似的问题依然会有很多很多。电话、电视、无线电、电报、手机通讯、微博、电子邮件及微信等技术的不断更新,都是人类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数学、材料、物理、光学、计算机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后才得以实现的。今后科学的进步依然会有来自实践需求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将来得更快。处于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还应从实际生活中找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人员不能总停留在实验室内,要走到工厂农村或大自然第一线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笔者熟悉的生态学为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物种消失、水与能源危机、气候变暖、臭氧层消失、雾霾、基因污染,无一不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解决这些问题也对生态学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现实的问题。如果生态学不顾眼前的现实问题,依然停留在纸上谈科学问题,做重复实验,只能让人笑话。   第三,科学问题来自怀疑精神。人类掌握的知识不断被同行或者后来人写进教科书,在某一特定时段,直到后来人指出其问题,那些知识都是作为科学真理而存在的。然而,科学真理也是相对的,经过不断努力,人类总能发现前人科学认知上的不足或者错误,科学就是在不断纠错中成长壮大的。被写进教科书的知识也是可以质疑的,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功夫,不仅仅是不人云亦云而已。反之,如果不认真学基本知识,轻易对自己的研究标榜为填补国内或国际空白,都是某种无知的表现。更有很多研究,本来结论都写进教科书里去了,他们没有认真研究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实际上连重复研究都算不上。科学是要经得起质疑的,那些容不得别人质疑的科学不是真的科学,是假科学。只有具有怀疑精神,才能够提出科学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很简单:他们说得对吗?   第四,科学问题来自知识积累。当前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许多科学假说、定理、原理层出不穷,有些经得起科学检验,有些则是昙花一现。这样的科学故事非常多,它们在哪里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教科书比较定论之外,就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学术刊物就是承担着负责记载并传播科研人员科学发现的,真的、好的科学发现总是有科学故事的,科学问题是引发科学家发表的动力,科学数据是其证据,科学推理则是给同行描述其科学发现是不是探讨到了问题的实质。因此,如果你要提出科学问题,就要到茫茫的文献大海里去泡,多阅读文献,多看别人怎么做,才能启发自己。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读文献了,往往从网上找一些二手文献,尽管毕业论文上赫然列出了一两百篇文献,但有些也只有看看题目而已,并没有认真研究。这些都不是做科学研究的态度,也不会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只有自己真的入迷了,对大量文献了如指掌了,所设计出来的实验才有发表的价值,申请基金也才有中的可能性。   第五,科学问题来自知识交流。火花依靠碰撞而产生,如两块石头碰撞就是硬碰硬,这样的火花如何产生呢?显然是在人的交流中产生。文献是死的,人是活的。多与人打交道,就会不断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仅是同行,可能外行提出的问题更值得注意。因此,要想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就要多参加学术活动,多听多问。当问题多到成为一团乱麻的时候,再听一些高人点拨一下,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科学研究是大脑劳动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科学理论,阅读了大量文献,并注重实际,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人,才不会轻易放过一个科学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   总之,科学问题不是为问题而提出的,它不是功利的产物,而是严肃且辛苦的科学劳动的产物。作科学研究,往往提出科学问题最难。我们在研究中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建议新入道的同行尤其年轻的研究生们多多想想这个问题。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9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谈论文写作与基金评审中的科学问题
热度 3 蒋高明 2014-12-18 17:31
谈谈论文写作与基金评审中的科学问题 蒋高明 因工作关系,经常审理来自国内外的论文稿件和基金项目审理,经常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文章有发表的价值吗?该基金值得资助吗?而要回到这样的问题,就要看论文作者或者基金申请者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是否提出了值得发表或者值得资助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类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问就要答,问题产生了,自然就要找到答案。当前的学科越来越细致,对科学的认知也越来越系统越来越仔细了。有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些则依然没有解决好。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科学家群体的存在,科学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提出问题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科学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论文值得发表或者很多资金值得资助,都是他们提出了很好的科学问题,并有了探索科学问题的途径(技术路线),或有了较好的实验结果,或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果按照这样严格的标准来判断,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已经完成的论文,或者正在审理中的项目,很多还是没有抓到科学问题实质的。 中国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百万计,动用的研究经费也达万亿计。理论上,人类能够想到的科学问题,中国人都想到了,能够解决的也都解决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与发表大量论文和申请大量资助苍白无力的结果是,科学家拟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者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这些因为当前的许多发表或者基金都是功利的,前者是文章写好了,要找一个科学问题去发表;而后者是为了得到科研基金,临时找了个科学问题当幌子。前者目的是要发表,后者则是要钱。这样功利思想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恐怕难以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也难以解决科学问题。 那么,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呢?据笔者粗浅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科学问题来自人类的好奇心。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好问一个问什么?重力的发现,元素的发现,蒸汽理论的发现,细胞的发现,进化论的发现,都是人类好奇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颗好奇心,可能就难以提出问题,很多都是习以为常,那么结果就是庸俗的人碌碌无为一辈子,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家。因此,对于以科学为职业的研究人员来说,总是保留一份好奇心是非常必要的。人类往往孩提时代最好奇,也总有稀奇古怪的想法,而提出的问题也难以回答。像当年两小儿辩日,就难倒很有学问的孔子,今天解释起来还需要很多物理与光学知识。如果有孩子问我鼻孔眼儿为什么朝下而不冲天长,这样的问题也很难一两句话说明白。好的孩子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要准确回答,恐怕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难以说清楚,可能找个借口混蒙过去。 第二,科学问题来自实践,来自生活。实际上,人类是在不断地与自然打交道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的。瓦特发现蒸汽原理,就是受到开水壶冒蒸汽的启发。实践中不断提出一些问题,也不断解决一些问题。人类的衣食住行的进步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过去日行千里是不可思议的,今天日行万里也能够实现了。类似的问题依然会有很多很多。电话、电视、无线电、电报、手机通讯、微博、电子邮件、微信等技术的不断更新,都是人类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数学、材料、物理、光学、计算机等领域的科学问题才得以实现的。今后科学的进步依然会有来自实践需求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将来得更快。处于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还应从实际生活中找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人员不能总停留在实验室内,要走到工厂农村或大自然第一线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笔者熟悉的生态学为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物种消失、水与能源危机、气候变暖、臭氧层消失、雾霾、基因污染,无一不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解决这些问题也对生态学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现实的问题。如果生态学不顾眼前的现实问题,依然停留在纸上谈科学问题,做重复实验,只能让人笑话。 第三,科学问题来自怀疑精神。人类掌握的知识不断被同行或者后来人写进教科书,在某一特定时段,直到后来人指出其问题,那些知识都是作为科学真理而存在的。然而,科学真理也是相对的,经过不断努力,人类总能发现前人科学认知上不足或者错误,科学就是不断纠错中成长壮大的。被写进教科书的知识也可以质疑的,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功夫,不仅仅是不人云亦云而已。反之,如果不认真学基本知识,轻易对自己的研究标榜为填报国内或国际空白,都是某种无知的表现。更有很多研究,本来结论都写进教科书里去了,他们没有认真研究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实际上连重复研究都算不上。科学是要经得起质疑的,那些不容别人质疑的科学不是真的科学,是假科学。只有具有怀疑精神,才能够提出科学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很简单:他们说的对吗? 第四,科学问题来自知识积累。当前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许多科学假说、定理、原理层出不穷,有些经得起科学检验,有些则是昙花一现。这样的科学故事非常多,它们在哪里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教科书比较定论之外,就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学术刊物就是承担着负责记载并传播科研人员科学发现的,真的好的科学发现总是有科学故事的,科学问题是引发科学家发表的动力,科学数据是其证据,科学推理(学术论文中的讨论部分)是给同行描述其科学发现是不是探讨到了问题的实质。因此,如果你要提出科学问题,就要到茫茫的文献大海里去泡,多阅读文献,多看别人怎么做,才能启发自己。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读文献了,往往从网上找一些二手文献,尽管毕业论文上赫然列出了一两百篇文献,但有些也只有看看题目而已,并没有认真研究。这些都不是做科学研究的态度,也不会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只有自己真的入迷了,对大量文献掌握了如指掌了,所设计出来的实验才有发表的价值,申请基金也才有中的可能性。 第五,科学问题来自知识交流。火花依靠的是碰撞而产生,如两块石头碰撞就是硬碰硬,这样的火花如何产生呢?显然是在于人的交流中产生。文献是死的,人是活的。多与人打交道,就会不断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仅是同行,可能外行提出的问题更值得注意。因此,要想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就要多参加学术活动,多听多问。当问题多的成为一团乱麻的时候,再听一些高人点拨一下,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科学研究是大脑劳动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科学理论,阅读了大量文献,并注重实际,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人,才不会轻易放过一个科学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 总之,科学问题不是为问题而问题的,它不是功利的产物,而是严肃的而辛苦的科学劳动的产物。做科学研究,往往提出科学问题最难。我们在研究中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建议新入道的同行尤其年轻的研究生们多多想想这个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3785 次阅读|3 个评论
开始写点系统性知识积累的博文
热度 4 outcrop 2013-12-9 10:53
越来越发觉得在科学网聊务虚的话题没什么意思;比如社会、科研、体制等等观念性的东西。 一方面基础的哲学、伦理等东西,前人基本已经探讨的很成熟,只有学习的份,以至于实在是给我感觉太阳底下没新鲜事,自我感觉也是越来越渺小狭隘;先闭嘴一年,乖乖学习。 另一方面有些人也缺乏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和态度,实在是没什么交流的欲望和动力。 因此,打算接下来的一年里,还是系统性的整理一些纯技术博文以及新技术相关的哲学或社会话题。 初步打算先整理一份关于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性的东西,虽然有osdata以及wiki之类的网站,但一来缺乏中文版本,二来知识的呈现也不够理想。 这件事比较浩大,希望一年的空闲里能初步完成。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65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分享】立刻开始使用文档库的理由
liuboyun 2012-11-1 15:30
[转载]【分享】立刻开始使用文档库的理由
我们整理了用户沟通中的若干要点,作为建议大家立刻开始使用文档库的 20 个理由。相信您的团队在短期的使用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便捷。而长期使用文档库,将可以帮助团队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与传承体系,培养队员高效的协作习惯,为您的团队带来很大裨益。 1. 文档管理采用标签模式,灵活的多维度分类整理 2. 团队动态实时共享,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 3. 可多人编辑同一页面,告别繁杂的沟通过程 4. 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与团队保持连接,打破地理边界 5. 一点一滴都被记录,使用过程就是知识库建设过程 6. 用最少的精力了解同事们的工作进展 7. 有分享功能,减少凌乱的邮件沟通 8. 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访问 9. 可关注其他成员,跟踪他的工作动态 10. 随时记录并分享好的想法,绝不让点子流失 11. 讨论的过程也是财富,统统记录 12. 在线模式,不需要任何安装、维护 13. 简单明了,完全无需使用培训 14. 强大的版本控制,轻松了解“谁在何时修改了什么内容” 15. 网页收藏工具,用最快捷的方式保存、分享 16. 一键收藏,最常用的总能最快找到 17. 资料完整记录,帮助新加入的成员快速融入 18. 可按需创建多个团队,方便灵活 19. 资料可导出,不必担心以后的转移需求 20. 完全免费,零成本 科研在线文档库: http://ddl.escience.cn
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在线与科研团队的知识协作积累
zzyyhh 2011-7-6 23:27
经过2个月的辛苦工作, 科研在线 终于上线了,它将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服务,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注册使用,网址: http://www.escience.cn 。    科研在线 是面向科研团队需要的协同工作和知识分享平台,提供协同编辑、信息发布、文件文档上传和整理、文献共享、知识积累、沟通交流等在线服务。科研 在线拥有简洁而实用的内容发布、组织和分享工具,强大的协同编辑和沟通机制;“云端”服务方式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料、参与协作,同时也免去了维护系统的麻烦。     通过 科研在线 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完成如下工作:    建立科研团队工作环境     与同伴同步分享观点、文件和图片     组织和积累知识、资料和数据     组织项目     分享和协同编辑     追踪历史记录和版本变更     异地访问资源     科研在线服务平台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简洁实用的内容发布    使用简单的分类方式组织内容,轻量化、面向内容的编辑器,让您将精力专注于内容的表达而非形式的组织。通过内容间的连接,将原先孤立的内容组织成知识网络,有效地服务于科研工作。 便捷高效的协作沟通     团队成员一同向团队贡献内容,支持多人协作编辑同一篇文档,并可回溯各个编辑版本。    即时获取团队更新情况,保持与团队的同步; 您可以“关注”某些页面,不错过任何一条重要的变化。    向团队成员“推荐”内容,对内容进行留言评论,实现高效畅通的信息传递,激发创意火花。 自由轻盈的云端服务     科研在线提供稳定的云端服务,使您在任何有网络的环境下都可以查找资料、发布内容、参与协作,地域不再是协作的障碍。仅仅需要关注内容和科研工作,不再需要耗费精力为维护运营一套“办公系统”、不再为升级更新而犯愁。 开发与维护团队    科研在线服务平台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协同工作环境中心开发与系统维护。
3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科研团队里的知识积累
zzyyhh 2011-5-6 15:20
最近读了吴信老师的一篇博文《浅谈科研团队建设》,在博文里,吴信老师对于团队、普通群体的概念做了很好的比较与总结,对于科研团队及团队建设作了一个比较好的分析。读完有所感悟。 科研团队作为一个有其自身特色的团队,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做研究,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科研团队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在一个科研团队里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保证知识财富的积累,如何与知识创造的过程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还需要不断的去探索。
2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方科学的秘密所在
pkustm 2010-6-28 21:54
近日读书的摘记,置于此以备忘。欢迎有同感者评论,交流意见。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乘法而易操作的模型。 齐曼(Ziman, J.M.)在近期(此处指1970年代)《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片断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他接着写道: 一份期刊把各种各样......大家普遍感兴趣的知识,从一个研究者传递给另一个研究者......。一篇典型的科学论文总是认为自己不过是一条大锯上的又一个锯齿--它本身并不重要,但却是一个更大项目的一个分子。这种技术,这种使得许许多多以微薄的贡献进入人类知识库的技术,乃是17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的秘密所在,因为它获得了一种远远超过任何人个所能发出的共同的集体的力量。 ==== 这种机制多么类似DNA编码技术啊,每一段信息都微不足道,结合起来却创造出大千世界。学术交流的目的是生产知识,通过交流机制中的存储措施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积累。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机制|405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之证伪与知识积累!
xsdzhangjl 2010-5-9 18:53
我这篇小文要从证伪说起,证伪即证之伪,字面意思证明它错误,我把这个词用在科研上,解释为通过理论分析、科学实验找出已有知识的条件性、局限性,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由上可知,证伪要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不然就根本找不到,别人伪在哪里,因此,要证伪就要学习知识、提高实验技能,通过不断努力,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又要拥有怀疑的勇气,靠着这份勇气,怀疑专家、怀疑大师。 所以,证伪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深层次来看,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科学的进步也正是在无数的证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证伪有了地球是圆的不是方的,因为证伪有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因为证伪有了光的波粒二相性。 因此,为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发展,希望更多的人来证伪。但是在我看来,证伪最需要的是勇气,不仅需要我们后辈学者敢于挑战专家、大师的勇气,同样需要我们的前辈学者在遇到后辈学者的不同意见时拿出勇气、丢下面子,给后辈一个与您平等对话的机会,给他一点时间和耐心,让他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作为一个讨论者出现在您的对面,他说错了,通过您的教诲他获得了真知得以成长,他说对了,不正是教学相长,对您也有所裨益嘛! 总之,在下认为证伪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要的是勇气,科学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积累来获取,但是勇气却不能,他是一种科学素质,是一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地思考的素质,是一种当面对不同意见时,勇于直面的素质。希望我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证伪,从证伪中受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身后的世纪(之三)辛亥革命
自我源于思考 2008-4-1 00:08
近代中国既没有形成资本积累,更没有形成知识积累。 中国经历过 1883 年的金融风潮打击后,洋务运动一蹶不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的赔款、赎辽费及庚子赔款使中国大举以铁路、矿山抵押借外债。于是外国势力逐渐控制中国核心经济部门,清政府三次发行国债均失败,为还外债,把更多的财政权力移交到地方督抚手中,另一方面,改良与革命呼声越来越高,二者之间展开论战,清政府的离心力不断加大。 中国的经济区域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运河经济破坏,形成了通商港口的经济模式,如上海的崛起;胶济铁路通车、德国的经营使青岛的经济崛起;东北中东铁路的修建、犹太人的迁入使哈尔滨崛起(俄国对于中国的投资在 1902 年为各国中居首位)。局部的繁荣与大部分的经济恶化并存,即便苏州、杭州、烟台等地也因为区域性原因而衰落,内地农业经济更在动荡的局势下破落。在世纪初形成了半殖民地经济,它分为三种成分:封闭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近代工业。封闭的农业经济被破坏,而手工业由于贸易的发展而在许多地区出现短暂的繁荣。近代工业中,以官办洋务企业为主,如张之洞办的湖北枪炮局,汉阳铁厂等,外资企业为次各租界的企业,自来水厂,公共汽车路线,并且他们控制了部分煤矿。如开平煤矿在胡佛等人不正当途径下为英国控制。民营资本最弱。虽然有继昌隆缫丝厂,周恒顺机器厂等,处于刚起步阶段。在金融业方面,则由外国银行把持,国内仅有少量钱庄、票号。 当时最重要是因为缺乏科技知识,技术人才缺乏,机器设备多为外国淘汰品,受到外国工程人员的欺骗,管理不善。当时最好的办法是大批派遣留学生学习工业、科技知识,但是传统的观念极大地束缚住了国人,科举到 1906 年才废除,而学堂教育不力,首先,通晓西方语言、文字者少,教员人数、水平均困难;其次,在学堂课程中的西学与中学比例问题时常引起争议,文言文又使知识传播受到很大限制。有一些教会学校和外国慈善事业机构,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协和大学培养大批医学人才,也因该基金会 培养的人才帮助了共产党而在麦卡锡主义时期受到指责。当时以留日学生最多,1904年左右达到两万人,但由于对于旧制度的不满,大批的留学生又转学文科,向国内传播西方文化,宣传革命,虽然不利于工业建设,可对辛亥革命却是莫大支持。 在 1902 年,宫崎滔天发表《三十三年落花梦》,向世人介绍孙中山的革命事迹,这本书引起了巨大反响。后来在 1905 年,同盟会成立时,虽然孙中山一直在国外宣传革命,仍被黄兴等人推举为首领。而同盟会在寻找革命力量时最先找到的是帮会组织,这是因为民族资本家的弱小客观原因形成的。当时国内民营公司不过几百家而已,且多为官僚和买办所有,如 1890 年至 1910 年 , 中国共约建立棉纺织厂共计 26 家 , 对这些厂家创办人或主要投资人的统计情况如下 : 官员创办的共 13 家 , 退休官员或绅士创办的共 7 人 , 由买办创办的共 6 家,如徐润、唐廷枢等。 他们的力量有限,并且是依附于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许多对革命有抵制态度。虽然也得到民族资本家、华侨资本家的支持,但是力量有限。 在 1901 年,美国的纽约 Five pointer 和 Eastman 展开帮会战争,但是无论后来美国的黑手党及意大利本土的黑手党都不能形成与近代中国的帮会组织洪门、青帮这样大的影响。洪门本身是由清初的一些反清复明组织发展来的。渗入到水手行帮到手工业行帮中,并参与私盐的活动,并有士绅参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了成长,其成员多为下层群众,并有乡绅参与,广布于工人、农民。 瞿秋白指出:上海的工人之中,差不多一大半是属于青帮、红帮等类的秘密组织的;工厂工人尚且如此,苦力更不必说了。而五四以后,社会主义分子组织工会时多与帮会组织有交涉,洪门的李凤池曾组织过罢工,张国焘曾与之联系组织上海工会,未果。即使在工会组织基本建立以后的安源罢工中,刘少奇、李立三也专门制订了针对帮会组织干涉的计划。 在同盟会寻找革命力量的时候,首先找到的是反对政府的帮会组织。兴中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门与哥老会联合起来,徐锡麟、秋瑾等人也加入了洪门,陈其美加入青帮,孙中山则加入海外洪门,并将之改组为致公党。而康有为也派梁启超加入洪门。民主革命分子加入帮会组织后同时把其政治目标也带入进来。 在联合会党的同时,同盟会还极力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 1900 年,孙中山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以台湾为指挥部发动广东地区起义,后日本反悔等原因起义很快失败。其实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日本迫于俄国压力而没有得到辽东半岛一事对日本很大刺激,举国以侵略中国为志向。但是日本对于中国革命分子却抱有暧昧态度,一直许可同盟会在日本的活动,以图在革命成功后获取更大利益,如在辛亥革命后,日本三井财阀即资助临时政府一定资金。另一方面,当时的革命分子对日本所抱的也是种复杂心情,在 1904 的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被认为是新崛起的黄种人对老牌西方大国的胜利,虽然由于战场在中国所以同时对日本加以指责。 1901 年,内田良平等人把玄洋社改组为黑龙会,致力于为日本做刺探情报等工作。黑龙会对于日本的政界影响很大,极力推动日本对外扩张。黑龙会、洪门等帮会组织对于当时政治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其原因是由于两国特殊的历史源流及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虽然后来随着世界的情报部门力量增强,对帮会组织起到了助长的作用,但其影响远逊于洪门与黑龙会,并且西方帮会组织势力见长的原因也是对于武器在社会中放任流动造成的。 黑龙会与中国的革命分子有密切关系,内田良平经由宫崎滔天认识了孙中山,后来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即借用内田良平的住所。就在这种情况下,革命人士不断发动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政府。但由于会党组织性不强,起义不难以持久, 1908 年后,同盟会把起义的主要力量转向新军,逐渐转向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许多学习军事者新军留学生为同盟会会员,他们归国后成为新军教官,于是在讲武堂发展学生兵,在新军中发展士兵。如在广州起义前,广东新军的下级军官与士兵中的同盟会员有约 3000 人。 清政府出于维护统治而立宪,成立了皇族内阁,使其离心力更大,正是这种情况下,辛亥革命在武昌由新军起义成功了。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26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