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赫胥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场铭刻史册的大辩论
热度 17 wozaikx 2015-7-13 16:22
刚看到一则新闻,在这几天某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赛上,马来亚大学辩论队以悬殊高票击败中国某大学,时隔多年再次闯入总决赛。据报道,辩题是《全球化推动 / 阻碍中华文化的进程》,作为正方的马来亚大学获得了绝大多数评委的好评与支持,没有看到直播,不便妄加评论,但个人以为有时辩题的正反难易程度还是不尽相同的。 相信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中,对辩论的关注是从 1993 年的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开始的。随着在当时还不甚发达的电视转播,许多人包括我们这一代,除了来自港台肥皂剧千篇一律的法庭场面以外,多数是从那时正式了解辩论的。这应该是一种新加坡式的四人赛制的辩论,大致分为陈词和自由辩论两个部分。 93 年复旦大学队名扬狮城后,这种辩论形式在中国如火如荼地普及起来,许多大学也都成立了辩论队 …… 时隔多年,我还清楚记得略显稚气的蒋昌建同学在总结陈词中铿锵有力的改编诗句 :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用它寻找光明”。如今这类辩论好像早已没有以前的社会影响力与关注度了。 再后来是偶尔看到新闻中的美国总统的电视辩论,火爆程度不亚于娱乐大片。据说它源于 五十年代一名马里兰大学学生给校长和美国两党政要写的一封公开信,建议两党候选人在该校进行面对面的辩论。罗斯福夫人赞成这个提议,并认为此举可以使更多的年轻人关心政治,遂成为传统延续下来, 并且后来也多选在大学校园举行。 打住,今天要谈的显然不是这类辩论,而是在 155 年前的一个同样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辩论——一场铭刻人类史册的辩论。 时间回到 1860 年 6 月 30 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刚刚建造的自然史博物馆,召开了不列颠科学促进协会年会,这次会期是 27-30 日,会议的焦点当然是前一年底刚刚发表而引起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的《物种起源》,虽然作者达尔文因为健康原因并没有出席,但他的坚定支持者博物学家 托马斯 · 赫胥黎( Thomas H Huxley 1825—1895 )出席了会议,并热情积极地宣扬进化论的思想与证据。其实在 《物种起源》面世的半年时间里,他已经开始在各种渠道向公众介绍进化论的思想了,比如在皇家学会的讲座和泰晤士报上的介绍性文章等。 当会议后期听说牛津主教要在 30 号来参与辩论,赫胥黎原本不想参会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在以保守著称的牛津大学里与宗教领袖辩论科学问题似乎并非明智之举。另外,与会的一些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也并不认同进化论,如 动物学家理查德 · 欧文就对进化论持否定态度,并从动物解剖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人类大脑与大猩猩的大脑的差别要比后者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差别大得多,特别如人类独特的垂体、海马体等,进而否认人与猿的进化关系。会上赫胥黎表示反对,但并未马上反驳,只是表示将通过文章予以驳斥。在欧文等人的鼓动下,牛津的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 Samuel Wilberforce ) 30 日上午参加会议,这是一位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主教,人送绰号“油嘴的山姆”。他曾在 1847 年的牛津科学会议上针对某些科学家有过关于“科学研究的歧途”的演讲,所以自然是踌躇满志,漫不经心。再加上有动物学权威欧文的支持,更是显得振振有词。 有了几位科学人士的发言铺垫,威尔伯福斯主教开始辩论陈词了。他一方面说“达尔文先生所说的一切生物从一个会呼吸的原生细胞进化来的,这是否认上帝的存在与干预”,另一方面又抬出圣经的故事“上帝在伯利恒赐予的,橄榄山宣讲的,在耶稣复活日神示的,怎能让我们抛弃,而相信达尔文的理论?”也许他在宗教范围内谈论还会多些人同情,但他恰恰是个爱借题发挥的“油嘴的山姆”,不仅在谈话中犯了许多对生物学无知的错误,还自以为机智而实则莽撞无礼地诘问赫胥黎:“请问,你是通过你的祖父这边还是祖母这边接受猴子的血统的?”此言一出,观众哗然。 该轮到赫胥黎回应了,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首先声明没有从主教对达尔文理论的指责中听到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并且及时纠正了一些生物学常识性的错误,指出进化论并没有说人类起源于猴子,而应该说,人类和早期的猴子存在某种亲缘关系。最后他对威尔伯福斯的嘲讽作出回应,并成为这场牛津辩论后广为流传的著名辩词:“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祖先是类似猴子那样动物而感到羞耻。令人感到羞耻的倒是他的祖先是一个惯于信口开河、善于分散听众注意力并转移话题,将科学辩论引入宗教偏见的人。”据说,赫胥黎的这番回敬让这位智慧善辩的主教大人登时哑口无言,只得悻悻离场。这段描述见于许多当时的笔记书信中,一些与会的科学家也都提到类似的话语,没有参会的达尔文也收到到同行的来信,向他描述这精彩的一幕。 尽管没有电视的转播,但这次辩论结果的传播是相当广泛的,欧美大陆都在谈论着这场的辩论。牛津辩论这天无疑可被视为进化论首战告捷的纪念日,从另一方面看,这还是一次科学与宗教的大碰撞,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在这之后,进化论的观点被科学界与公众逐渐接受。当时年仅 35 岁的赫胥黎作为“达尔文的斗犬”,自然功不可没的。 赫胥黎的一生共发表过 150 多篇科学论文,涵盖动物学、古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以及地质学、人类学等。曾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奖章。晚年在牛津大学作题为《演化论与伦理学》的系列演讲,讲述了有关演化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生活中的人为力量的互动、制约与依存关系,对进化论的理解又更进一步。他曾在书中这样说:“善于思考的人,一旦从传统偏见的令人眩目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将会在人类的低等祖先中找到人类伟大能力的最好证据,并且从人类过去的漫长进化中,将会找到人类对达到更崇高的未来的信心和合理根据。” 我国晚清著名学者严复于 1897 年翻译了赫胥黎的《演化论与伦理学》,译作《天演论》。早年留学英国的严先生以“信、达、雅”的方式译著,其中不仅有自己古雅的桐城派文风的解读,更是加入了不少导师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其实这与赫胥黎的主张恰恰是背道而驰的。于是,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影响了一大批人 , 从维新派到辛亥革命志士,《天演论》对中国近代社会学的影响恐怕也远远超出生物学本身 …… 赫胥黎去世的日子也很特殊,正是大辩论 35 年之后的 6 月 29 日,像是仍然难忘这个铭刻史册的辩论。他的后代也多从事生物学,其两个孙子一个朱利安·赫胥黎爵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总干事,另一个就是写下反思人类科学主义的 科幻哲理小说 《美丽新世界》的阿道司·赫胥黎。 开句玩笑,作为“猴子”子孙的老赫胥黎该为成为杰出孙子的祖先而自豪吧。
13154 次阅读|51 个评论
变奏赫胥黎
热度 20 饶毅 2014-5-19 09:56
变奏赫胥黎 没有嫉妒的 “ 竞争 ” 对手:华莱士与达尔文 Alfred Russel Wallace (1823-1913) 与 Charles Darwin(1809-1882) 多年通过信件交流学术。 1858 年,华莱士从 Ternate 岛将自己载有进化新理论的文稿,在投学术刊物以前,先寄给达尔文,核心正是达尔文自己酝酿多年的自然选择学说。六月十八日达尔文收到该文,惊异万分,他致信好友、地质学家 Charles Lyell ,觉得自己发现的优先权被粉碎( smashed ),但他绝不愿意做任何可鄙的 (paltry) 事情。 Lyell 和植物学家 Joseph Hooker 安排达尔文与华莱士的文章同时于 1858 年 7 月 1 日在林纳学会被宣读,在公告中 Lyell 和 Hooker 说明达尔文和华莱士完全独立得到同样思想、但尚未发表, Lyell 和 Hooker 曾多年催促达尔文发表。当天达尔文和华莱士皆未赴会:达尔文在家葬幼子,华莱士仍在海外。 华莱士和达尔文不仅没有争论优先权,而且一直关系很好。华莱士不善理财,有很好的收入时也留不住,常常出现窘境。达尔文 1881 年曾为之安排政府稳定支持(年薪 200 英镑)。达尔文只在书斋里工作、专注学术,华莱士关心穷人、成为社会主义者,并曾称伪科学颅相学( phrenology )为 “ 心灵的真科学 ” (the true science of mind) 。 他们因此有过不同的学术观点,而且曾出庭分别为控辩双方作证,但这些都未影响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 华莱士曾劝其他科学家信心灵术, Thomas Huxley ( 赫胥黎 ,1825-1895) 婉拒时说自己有其他更重要的业余爱好,对此没有时间 “ 我放弃它的原因正如我不愿下棋 -- 太好玩而不象做正事,太难做而不好玩 ”(I gave it up for the same reason as I abstain from chess--it is too amusing to be fair work, and too hard work to be amusing) 。 1870 年,达尔文致信华莱士: “ 我们之间从无嫉妒,虽然在一定意义我们是竞争对手。我相信我自己肯定是这样,也绝对相信你肯定是这样 ”(we have never felt any jealousy towards each other, though in one sense, rivals. I say this of myself with truth and I am absolutely sure that it is true of you) 。 天下有此知己,夫复何求。 活学活用:变奏赫胥黎 通过钻研赫胥黎同志片言只语,我们决定以后学术报告加两句,如下。 同志们、朋友们:我实验室好几年研究社会行为和认知的分子机理,出现了奇葩的现象,如果允许我们篡改十九世纪英国自然学家赫胥黎的话来说就是 ---- 外界认为我们看雄老鼠雌老鼠与谁睡觉太好玩了不象做研究,而实验室内部有时有人觉得做这样的研究太难了不好玩。 (还有人--姑且隐其姓埋其名--叽叽咕咕说研究这种行为会影响日常生活) 因此,最近两年当观察到我们研究的有些基因突变影响睡眠后,我们加了一项研究,不看谁和谁睡,而看睡眠本身。当然“睡眠”完全不同于“睡谁”,后者 是觉醒中行为 的托辞( euphemism) 。 通过进一步的遗传筛选,我们找到更多影响睡眠的基因,包括有些突变导致睡眠完全颠倒白天黑夜,有提议把这些基因称为毛泽东一号、毛泽东二号。 但不知如果这样命名基因会被认为好玩、还是不正经? Berry A (2013) Alfred Russel Wallace—natural selection, socialism, and spiritualism. Current Biology 23:R1066-R1070. Browne J (2013) Wallace and Darwin. Current Biology 23:R1071-R1072. Wood J (2013) Wallace as a writer. Current Biology 23:R1072-R1073. (2014 年 5 月 18 日南京至北京高铁上读哈佛的 Andrew Berry 、 Janet Browne 、 James Wood 等文章后小结 )
个人分类: 科学|40439 次阅读|20 个评论
Thomas Henry Huxley: The chess-board is the world 世界如棋盘
carldy 2013-9-2 21:32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与教育家赫胥黎曾在一篇名为“A game of chess”的文字指出: The chess-board is the world: the pieces are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 the rules of the game are what we call the laws of nature. The player on the other side is hidden from us. We know that his play is always fair, just and patient. But also we know, to our cost, that he never overlooks a mistake, or makes the smallest allowance for ignorance. 棋盘宛如世界: 一个个棋子仿佛世间的种种现象:游戏规则就是我们所称的自然法则。 竞争对手藏于暗处,不为我们所见。 我们知晓,这位对手向来处事公平,正义凛然,极富耐心。 然而,我们也明白,这位对手从不忽视任何错误,或者因为我们的无知而做出一丝让步,所以我们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备注:也有学者将赫胥黎的话浓缩成如下: “世界如棋盘,万象乃棋子。游戏有法则,遵守事功倍。”)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8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和猿类的大脑不一样?
热度 1 zls111 2012-7-1 22:54
美国科学院在今年一月份举行了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VI: Brain and Behavior会议 连接地址: http://www.nasonline.org/programs/sackler-colloquia/completed_colloquia/evolution_vi.html 在主页上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大脑进化的争论和发展。 达尔文从来没有写关于大脑方面的文章,但是达尔文的反对者,Richard Owen认为人与猿类的大脑具有基本的不一样(PS:应该是从这个观点去反对人类的起源)。这个观点激怒了达尔文的继承者(bulldog) 赫胥黎。 达尔文没有直接回应这个论点,而是让极力支持达尔文理论的 赫胥黎在他《人类的起源》( Descent of Man)第二版中写一章:《on the resemblanc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in man and apes》。 赫胥黎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人和猿类具有相似的大脑结构,只不过人的大脑更大些,反击了Richard Owen的观点。从此,达尔文继承者开始关注大脑的进化。此次会议主要回顾 从Owen-Huxley debate开始150年来关于的大脑进化相关研究工作,组织杰出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工作,揭示两个方面的问题,神经系统是怎么和为什么进化成如此复杂? Darwin never wrote much about the brain, but Darwin’s nemesis, Richard Owen, tried in 1861 to protect humans from Darwin’s threatening ideas by arguing that human brains differ fundamentally from those of other apes. This argument provoked a spirited attack by Darwin’s “bulldog,” T. H. Huxley. Darwin did not comment publicly on this controversy, but for the second edition of his Descent of Man, Darwin asked Huxley to write an essay “on the resemblanc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in man and apes.” This essay was a forceful attack on Owen’s argument and showed convincingly that human brains are like fairly typical ape brains, although larger. Thus the Darwinians began to contemplate evolving brains. This colloquium surveyed what has been learned about brain evolution in the 150 years since the Owen-Huxley debate, bringing together leading scientists whose work illuminates the twin questions of how and why complex nervous systems evolved. 最新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为这个会议出了一期专刊,如下。是开源的,大家都可以下载。 INTRODUCTION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VI: Brain and behavior Georg F. Striedter, John C. Avise, and Francisco J. Ayala COLLOQUIUM Functionalization of a protosynaptic gene expression network Cecilia Conaco, Danielle S. Bassett, Hongjun Zhou, Mary Luz Arcila, Sandie M. Degnan, Bernard M. Degnan, and Kenneth S. Kosik Adaptive evolution of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The first 800 million years Harold H. Zakon Evolution of centralized nervous systems: Two schools of evolutionary thought R. Glenn Northcutt Evolving specialization of the arthropod nervous system Erin Jarvis, Heather S. Bruce, and Nipam H. Patel Expansion, folding, and abnormal lamination of the chick optic tectum after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s of FGF2 Luke D. McGowan, Roula A. Alaama, Amanda C. Freise, Johnny C. Huang, Christine J. Charvet, and Georg F. Striedter Cortical evolution in mammals: The bane and beauty of phenotypic variability Leah A. Krubitzer and Adele M. H. Seelke Evolution of columns, modules, and domains in the neocortex of primates Jon H. Kaas The remarkable, yet not extraordinary, human brain as a scaled-up primate brain and its associated cost Suzana Herculano-Houzel Homology and homoplasy of swimming behaviors and neural circuits in the Nudipleura (Mollusca, Gastropoda, Opisthobranchia) James M. Newcomb, Akira Sakurai, Joshua L. Lillvis, Charuni A. Gunaratne, and Paul S. Katz Shared developmental and evolutionary origins for neural basis of vocal–acoustic and pectoral–gestural signaling Andrew H. Bass and Boris P. Chagnaud To flock or fight: Neurochemical signatures of divergent life histories in sparrows James L. Goodson, Leah C. Wilson, and Sara E. Schrock From chemotaxis to the cognitive map: The function of olfaction Lucia F. Jacobs Evolution of brains and behavior for optimal foraging: A tale of two predators Kenneth C. Catania Human brain evolution: From gene discovery to phenotype discovery Todd M. Preuss Integration of faces and vocalizations in 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audiovisual speech Lizabeth M. Romanski Math, monkeys,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Jessica F. Cantlon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rain specializations H. Clark Barrett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英国电生理学家赫胥黎(1963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前天去世
热度 1 charlesqwu 2012-6-2 07:04
英国电生理学家赫胥黎(1963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前天去世
英国 电生理学 家赫胥黎(1963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前天去世 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 (22 November 1917– 30 May 2012) died two days ago. Huxley was an English physiologist and biophysicist , who won the 1963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his experimental and mathematical work with Alan Hodgkin on the basis of nerve action potentials , the electrical impulses that enable the activity of an organism to be coordinated by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 read more about him on Wikipedia ). Huxley is a grandson of Thomas Henry Huxley (4 May 1825 – 29 June 1895) -- "Darwin's Bulldog" (“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 . Hodgkin and Huxley's electrophysiological work was done on the giant axon of the Atlantic squid ( Loligo pealei ), which enabled them to record ionic currents as they would not have been able to do in almost any other neuron. See: 肖静宁:从神经科学的发展看实验材料选择的方法论意义( http://www.cssn.cn/news/160940.htm ). 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 (22 November 1917 – 30 May 2012)
58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在的我——人生小计
paiwaluodi 2011-8-18 01:46
有一句话常听别人提起:如果没有办法改变一个环境,又不可能转身离开,那就只有去适应这个环境。赫胥黎的《天演论》里也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译)。负责任的讲,从出生到现在的 20 多年间,我从未怀疑过以上的这些说法。准确的说,是从未对这些东西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因为在以前对它们没有切身的体会。然而人确实是拥有极强适应能力或者说自我调整能力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点我现在是深刻的体会到了,也许是因环境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带来的压力激发了自身的潜能,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总而言之,现在的我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不同。 那么现在我究竟怎么样了呢?自己细想了一下,做事时那股轴劲比做学生时要强很多,这一点我认为与我的性格很相似,尤其在我的印象中,我小的时候就很轴,绝对属于 “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 的那种。只不过上学多年,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自己的轴劲逐渐隐藏起来了。庆幸的是它并没有被消磨掉。与领导接触时更注重说话技巧了,说白了就是有点圆滑了,但我认为这与领导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个人习惯不同,很有必要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在完成某项工作时明确、高效。但无论领导的风格如何,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都是非常可取的。 说句实话,我说自己与以前相比变得更轴了,这很大程度上与周遭环境所给予的压力有很大关系。以前一直在上学,做什么事可以不必过于较真,很多时候甚至是得过且过。遇事不愿与他人去争辩,可能是内心中的不自信抑或是怕得罪人的缘故。长此以往,必定养成对很多事含糊其辞、不求甚解的毛病。 而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一旦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惯性,再想要做出改变很不容易,绝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拿我自己来说,刚工作时我还完全保留了做学生时的那种做事方式,没有想过要取改变什么。然而这样做的弊端太过明显,很多工作自己未能做到心中有数,该问的没有问,该说的话没有说,最起码是很耽误事的。如果坚定的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想结局还是很明确的,只不过结束的方式会有一些不同。如果自己主动一些应该会更好一点,最起码在面子上说得过去。 所以现实往往是很不讲情面的,它不会因从事某项工作的人的特点而去过分的迁就他。而且一旦你不能使自己适应它,就会立即被它抛弃。所以很现实的现实摆在眼前,我想首先我们能做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自己有否必要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待下去,有了答案之后才会有接下来的所谓一、二、三 ...... 至于怎样作出上述决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大、很严肃的人生命题,而我的经历、见识又相去甚远,也许在若干年之后我会对此有更深刻的个人理解,所以这里不打算多说。 我自己是选择留下来了,我的想法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从目前的环境中汲取我所欠缺的营养,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不能接受被别人小瞧的结果。何况自己读书多年,虽然社会经验欠缺颇多,但如何做人还是没有忘记,绝不能真的把书读肚子里而让自己的脑子闲下来!我想是这样的想法促使我去自我调整,坚持住自己原本的长处,同时对于过去的不足尽最大程度的努力去改正。 如何去改变?这是一个很严肃而又充满了趣味的课题。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潜在的敌人:惰性。它没有站在明显的对立面,让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存在。它隐藏于一个人的内心里,平时不会显现出来。而一旦在某个人下定决心做出改变时,它就会表现出强大的阻力,而且极富韧性,极难击败。他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当你最身心俱疲时给你致命的一击,使你之前全部努力的成果完全付诸东流。所以能否战胜这个心魔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时我有这样的感觉:想方设法刻意去做某件事时,不仅做的过程中自己感到无所适从,而且其结果往往也不能尽如人意。现在想想,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自身的积极性、潜能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这种积极主动性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其反面:做事时很被动,无从下手。一言以蔽之: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自己真正想好去做某件事了,才有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做某事时心不甘、情不愿,爽性就先停一下。 态度很重要,但空有态度和热情恐怕也是不够的。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自我调整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首先我认为不能急躁,人常说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要知道个人的习惯也是久经磨练而形成,如何能在短期内想变就变?圣人恐怕都很难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点滴的积累,把平时的小改进都积累起来,日子久了必定会有大进步。我的感觉是在某一天,突然间发现自己和以前相比真的是变了许多。而在这之前我从未刻意想过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可以说有些东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唯有摆正心态、塌下心来认真去做才可能取得我们所希望的进步。 不客气的讲,不急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另一点亦是非常关键,可以说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它。是什么呢?自信!人们常说过分的自信就是自负,这个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可过分的不自信也会对我们及周围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由不自信衍生出的自卑感不仅影响着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可能会看的全面一些,认为这个人能力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自信心不足,在工作加以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以后必成大气;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对自己都没有自信的人如何胜任将来的工作,如何与同事打交道,会认为你能力不够;还有一些人,同时看到你的潜力和不足,但又害怕自己地位在将来受到来自你的威胁,遇到这样的人不排挤或者少排挤你都算命好了! 然而一切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自身。任何时候抱怨自己的命不够好,没有遇到伯乐或者总是受到排挤,都只能是小脚妇人缺乏远见的看法。只要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就能使别人充分认识的自身的价值,不愁没有好的出路。退一万步说,只要有了两把刷子,别人请你你还不一定干呢!自己创业不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吗!?!? 话未完,夜已深,择日再续!
3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玄学家没有实验室
yuanyewei 2011-6-16 10:33
□ 瑶草 钻研科学尤其是钻研理论科学、自然哲学的人,容易进入玄学( metaphysics )的牛角尖,从思辨的角度上来说,玄学所需要的思维体操可能更精微,因此玄学家对自己的理论更为执著。物理学家罗伯特 ·W· 伍德解释说: “ 物理学和玄学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实践者中谁比谁更聪明,而在于,玄学家没有实验室。 ” 赫胥黎在批驳汤姆逊关于地球年龄的计算时说: “ 数学也许可以被看成一台磨,它可以碾碎填入的任何材料。但不管怎样,磨出来的产品总与填入的原料有关,再好的磨也无法用豌豆磨出小麦粉来。毫无疑问,充满公式的论文并不一定能保证计算结果的真实可靠。 ” 身为科学家不一定能够采取科学的思维思考一切公共事务,航天科学家在农业种植领域与普通民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是在信息占有量和逻辑分析能力上强于一般民众。但这不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充分条件。孔子就坦陈自己种菜不如老农,但国人的思维是科学家一旦掌握了知识的利器,就能在任何领域运用,殊不知此领域的利器到彼领域就虎落平阳。因此保证本专业科学家的话语权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百度提问中,一个孩子诚心地问道: “ 为什么科学家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 当他长大以后从事科学事业,或者目前读一些教科书以外的科学家传记,他就会发现,科学家都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因此也有精巧的算计,也有卑鄙的掠夺。牛顿为了保住自身地位,以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之尊,让虎克的画像片纸无存;科普和马什为恐龙化石发现的争斗,被形容为像爱尔兰传说中两只格斗到仅剩下尾巴的 “ 基尔肯尼猫 ” ( the Kilkenney cat )一样两败俱伤;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科学家沈括在苏东坡入狱的时候落井下石。科学从不是靠具有高尚品德的科学家才占有真理的,将民主体制引入科学研究是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条件。因此哈尔 · 赫尔曼说: “ 如果重大的社会问题没有一个恰当的评估机制,将很难做出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的决策,其结果必然会引发比科学论战更具破坏性的争执。 ” 必须强调的是,争执是科学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只是要把争执的过程规范化,完全消弭争执也就消弭了科学进步。 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 771 年),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江西麻姑山发现了地层中的螺蚌化石,由此他认为,此地曾是海洋,后来才成为陆地,并将此观点记录在《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中。对比 18 世纪的伏尔泰偏好静态的宇宙观,他认为现代的世界和上帝最初创造的世界并无不同。当科学家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时候,伏尔泰天真地认为那只是旅行家丢弃的鱼骨头。我们可能会得出结论,中国人对化石的认识比法国领先一千年。但伏尔泰所处的欧洲,科学家论辩此起彼伏。就生物学上的自然发生说争论而言,与伏尔泰只能对尼达姆进行人身攻击不同,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实验家之一的斯帕兰札尼,纠正了尼达姆实验的错误。中国对化石的研究,则一直停留在麻姑仙女沧海桑田的神话中,鲜有争议,也鲜有发展。 由此我们得出,以可靠实验检验,得出量化明晰的结论,是检验科学是非曲直,推动科学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条件。爱因斯坦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也有理性的认识,他认为,没有任何实验能够一劳永逸地证明相对论的正确性,但只要有一个可重复的实验能够证伪他的理论,那就表明相对论确实是错误的。 http://a.xhsmb.com/html/2011-06/16/content_27217.htm
2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赫胥黎
syfox 2011-3-8 15:11
朱利安·索雷尔·赫胥黎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典范 游 清 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朱利安·索雷尔·赫胥黎(1887~1975),生物学家、人文主义者。他是动物行为学的拓荒者,综合进化论的领军人物,科学人文主义的旗手,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1946-1948),发起创立 世界自然基金会 。本文介绍了朱利安的生平、他在生物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以及科学人文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朱利安·索雷尔·赫胥黎 生物学家 科学人文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000-0763 ( 2009 ) 06-000 – 一、早年生涯 朱利安·索雷尔·赫胥黎(Julian Sorell Huxley),1887年6月22日出生在英国伦敦罗素广场他姨妈玛丽·奥古斯塔·华德的家中。这幢舒适的房子位于布卢姆斯伯里地区的中心,距离海德公园不过一英里多。当天恰逢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庆典,烟花满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朱利安可谓出身名门,父系一方,其祖父是著名的生物学家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883~1885),以“达尔文的斗犬”闻名;父亲伦纳德·赫胥黎曾任《康希尔》杂志主编,擅长写知识分子传记。母系一方,外曾祖父托马斯·阿诺德是著名的鲁格比公学校长;大外公马修·阿诺德是诗人、人文主义者;大姨妈玛丽·华德是小说家,笔名汉弗莱夫人;母亲朱莉娅·赫胥黎,创办了著名的女子学校“修道院长之田”并担任校长。此外,胞弟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是创作了《美丽新世界》的著名作家;异母弟安德鲁·菲尔丁·赫胥黎是196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以研究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而闻名,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并成为该家族中第二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980~1985)。 朱利安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英格兰萨里郡的乡间度过的。自小他就表现出对自然和生物的浓厚兴趣,而这恰恰又得到了父母的鼓励。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四岁时见到的一只滑稽的癞蛤蟆,从此他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各种动植物。有一次,他看到一只漂亮的蜘蛛,连忙招呼母亲过来一同欣赏。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提出了“为什么生物都有本性?”这样的问题。看到朱利安如此热爱自然而又喜欢思考,托马斯知道自己的科学事业薪火有传了,欣喜道:“朱利安显然喜爱生物学——我多想亲自来教他!”五岁那年, 在一次家庭聚餐时,托马斯 谈到在鱼类中没有父母照顾子女的现象,早慧的朱利安立即插嘴道:“爷爷,那么棘鱼呢?”朱利安还给祖父写过一封信,想了解金斯利小说中的神奇生物“水孩子”。祖父在回信中大胆预言:“同样的事物,有些人看到很多,有些人却看到很少。我敢说,等你长大了,将会是一个伟大的观察者,当其他俗人一无所见时,你却能看见比‘水孩子’更美妙的东西。” 〔1〕 在家庭教师杜小姐的指导下,朱利安五岁时开始了初等教育。1897年,他进入希尔塞德预备学校,这是一所为伊顿公学提供优良生源的学校。父母殷切期望他能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伊顿公学的全额奖学金。而事实上,奖学金的名额是极其有限的,年幼的朱利安在学习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开始变得焦虑,出现了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精神疾病(很可能是所谓“抑郁狂躁型忧郁症”,又称“双极情绪失调症”)一直困扰着赫胥黎家族, 托马斯 和朱利安都深受其折磨。不过,朱利安最终还是顶住了压力,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第二次入学考试中获得了成功。 1900年,朱利安来到了伊顿公学。这是一所真正的贵族学校,维多利亚女王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所学校接受的中等教育,而印度、阿拉伯等地的王子更是对其趋之若鹜。有意思的是,托马斯在二十多年前曾担任过该校的董事,正是在其倡导下,伊顿建设起了科学实验室,即保守人士所称的“赫胥黎的笨大楼”。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祖父当年的贡献使得朱利安有机会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在绰号“小猪”的生物学课程导师M. D.希尔的影响,朱利安确立了自己从事生物学的职业规划。朱利安认为希尔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并且一生都感激他。通过阅读埃德蒙·塞卢斯的《鸟类的真实生活》,朱利安相信鸟类研究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朱利安 是带着诗歌奖、莎士比亚奖和生物奖三项荣誉从伊顿公学毕业的。他报考了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动物学系。在入学考试的试卷上,面对《假如你有百万英镑》的作文题,他洋洋洒洒,畅谈自己的理想,提出要买下尽可能多的未被污染的不列颠海岸线加以保护。不难看出,少年时代的朱利安,不仅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次,朱利安又成功了,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奖学金。 1906年秋,朱利安踏进牛津大学这座古老的学府。他发展了对胚胎学和原生动物学的兴趣。就读期间,受到了导师杰弗里·史密斯,以及实验胚胎学课老师J.W.詹金森的影响。他们都是当时生物学界思想前卫、最为活跃的人物。朱利安兴趣爱好广泛,并没有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生物学这一狭隘的领域。在哈罗德·哈特利的建议下,他开始研究巴斯德的生平,“这令我大开眼界,了解到科学发明的方法——直觉、执着再加上偶尔的幸运” 〔2〕他还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对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赞赏有加。1908年,也就是从牛津毕业那年,他写的一首小诗获得了纽迪盖特诗歌奖。他把奖金用来购买了一台双目显微镜。朱利安还是一位运动健将,登山是他的最爱。在大学里,无山可登,他便在夜深人静时去攀爬大楼和屋顶。 1908年,朱利安带着最高荣誉从牛津大学毕业。这年7月在剑桥大学举办了达尔文百岁诞辰国际会议,而又恰好是《物种起源》发表五十周年。当看着自己的老祖母应邀坐在主席台上时,年轻的朱利安,应该感触颇多,上进心受到了很大的激励。 二、发育生物学与动物行为学研究 牛津毕业后,朱利安远赴意大利,利用那不勒斯海洋生物研究所提供的生物学奖学金,开始了科学研究的生涯。这家全世界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成立于1872年,1874年正式开放。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研究设施先进,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生物学家,其中包括摩尔根。朱利安的祖父托马斯曾在这家研究机构的创办阶段帮助解决过经费困难的问题。朱利安此时的研究方向是个体发育生物学,他选择了海绵作为研究对象。他将海绵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观察其复原和发育的方式。在随后发表了论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颇值得玩味:“它们的命运并非是先天注定的,而是它们所接触的位置决定的” 〔3〕,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结合的萌芽。1910年,朱利安返回牛津大学,担任巴利奥尔学院的讲师,以及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系的实验员。此时他注意力集中于博物学,特别是鸟类学。他利用假期的空闲,开始系统地观察水禽的求爱仪式,推究其背后的进化机理。1914年,他在《伦敦动物学会论文集》中发表了关于凤头䴙䴘的论文,这成为他一直引以为傲的一篇论文,自认为是鸟类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朱利安在牛津大学工作的时间并不长,这是由他对自己职业前景缺乏信心造成的。从任职的第二年起,他就试图另觅高枝。到了1912年,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机,一所新创办的美国大学,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赖斯学院,高薪聘请他参与创办生物学系并担任助理教授,此后还将顺理成章地成为该系首任系主任。 1912年12月,朱利安来到美国。他发现,祖父在美国依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数十年前那些大获成功的讲座并没有被人遗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初创时期,托马斯曾应邀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当时一个神父这样评价:“请赫胥黎来是大错特错,邀请上帝出席成立大会会好得多。如果把他们一起请来,那是荒谬绝伦的。” 〔4〕朱利安访问了美国的许多知名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他参观了著名的摩尔根遗传学实验室“蝇室”。摩尔根那时虽然拥护进化论,但并不相信自然选择学说,他把朱利安看成是一个妄自尊大的年轻人。不过,正是这个年轻人,慧眼识珠,聘请摩尔根手下的研究生赫尔曼·约瑟夫·穆勒担任自己在赖斯学院的助理。后来,穆勒在辐射遗传学上取得巨大成功,获得194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继摩尔根之后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遗传学家。 为了替新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朱利安由赖斯学院资助,赴德国进行访问研究。他先是进入了海德堡大学的奥托·瓦尔伯格实验室,随后又来到慕尼黑大学的赫德维希实验室。在研究的同时,朱利安抽空拜访了一些别的学术机构,并参观了柏林动物园。结束德国之行后,朱利安回到了英国,这时他在个人情感问题上遭受了重大打击。他与凯瑟琳·福德姆小姐的婚约破裂了,这让他陷入了神经崩溃的境地。在塞里雷盖特一个名叫“隐庐”的疗养院休整了几个月,朱利安终于恢复了健康。 1913年,朱利安带着从自己母校伊顿公学招聘的实验室助手约瑟夫·戴维斯再次来到美国。他全身心投入了组建赖斯学院生物学系的工作中,从聘任教师、购置图书、仪器,到建设生物标本室,他都严格把关,争取做到最好。朱利安认为,生物学应该是一门完整的学科,而不是拿学分的一些孤立课程。他花费了许多时间来设计和教授创新的生物课程,不仅注重科学理论的学习,还强调了大量的实验室和实地教学。与教学、行政工作相平行,朱利安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他与穆勒合作研究遗传学,探讨招潮蟹的相对生长问题。他造访了路易斯安那州阿维利岛的鸟类保护区,对保护区的创建者麦克兰尼先生的工作深表赞赏,尤其是对他采用拍摄动物纪录片来说服议会的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5年,朱利安决定回国为战争服务。这固然是出于爱国的考虑,但对家乡亲朋及熟悉环境的思念也是重要的因素。朱利安返回英国后,从事的第一项任务是做邮政检查员,学习不留痕迹地拆阅信件。这份工作很容易就让他感到厌倦,于是他应征入伍,先是在军需处工作,不久又调到参谋部,最后被派往意大利参谋总部。战争期间,朱利安并没有完全放科学研究,就是在宿营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观察营地周围鸟类的活动。 回国后,朱利安决定辞去赖斯学院的工作,原因如他所述,战时的牛津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在此关键时期,我感到可能我应当回去尽力”,“自从回国以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英国人,而不是一个国际主义者”,“只有作为英国社会——我的社会的一分子,才能为世界做出一定的贡献”。〔5〕 战争结束后,朱利安返回牛津大学,接替在战争中阵亡的杰弗里·史密斯担任新学院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系的高级实验员。这个时候他开始认真考虑成家立业的问题。战时,他经常造访奥托莱恩夫人热情好客的嘉辛顿庄园,并爱上了瑞士籍女家庭教师朱丽叶特·贝洛特。1919年3月,两人喜结连理。可是,刚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朱利安,感觉到战争服务已经让他疏远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他变得越来越沮丧,在第一个学期结束时,再次精神崩溃。新娘朱丽叶特陪他去瑞士看病,经过几个月的休养,才又恢复了过来。 在牛津任教的岁月,朱利安很好地满足了那些充满求知渴望而急欲忘记战争的学生,让他们投身于思想和学习,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如约翰 · 贝克, 加文· 德·比尔、艾里斯德·哈代等。而在科学研究方面,朱利安首先拾起了鸟类学研究。他参与组织了一支远赴北极的科学考察队伍。在位于北极格陵兰岛的斯皮兹伯根,朱利安与队友们观察了鸟类的显耀、护雏等行为,并就鸟类仪式行为的进化起源进行了探讨。这些翔实而生动的记录,以及其他的研究成果均收录在1925年出版的《斯皮兹伯根论文集》中。此外,朱利安围绕生物个体的生长和发育问题继续进行实验室研究,先后就分化、形态发生、荷尔蒙控制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基因调控等问题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应该是他就相对生长论提出的一个经验公式,y=bxk。该公式是以蟹的发育为模型建立的,y代表蟹螯的重量,x代表除螯以外身体的重量,b代表一个常数。朱利安将这个经验公式推广应用于其他动物的相对生长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为相对生长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朱利安还参与了遗传生理学的研究,而在当时,研究基因与环境对生物个体的影响,尚处于萌芽状态。 朱利安第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起因于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美西螈的短文。美西螈是一种两栖动物,终其一生均保持幼体状态生活在水中,不用经历变态就可以繁殖后代。朱利安的短文描述了他在实验室人工条件下,通过饲喂牛甲状腺而诱导成功了变态的个体。这些变态后的美西螈外鳃和鳍背消退了,能够直接呼吸空气,并从水里转移到岸上生活。朱利安认为,这种成年状态的个体几千年前可能在自然界存在过,而正是自己的工作让这一失落了很久的现象得以重现。这一科学研究成果立即吸引了大众报刊的注意,成为报导的热门话题,不过大多都是对事实的曲解和夸张,甚至认为朱利安的发现不亚于发现了“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6〕 在同事们看来,这种混乱的状况对朱利安的学术前途是不利的,会给人以留下江湖骗子的印象。当时批评最为激烈的是他的朋友 J.B.S 霍尔丹。很快,朱利安通过在报刊上登载澄清事实的答辩文章,使这一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不仅没有使他的声誉受损,反而巩固了学术地位,此外还顺便得到了一笔稿费。富有戏剧性的是,J.B.S霍尔丹在此后几个月内,迅速推出了自己的畅想未来生物科学发展状况的作品《戴达鲁斯,或科学与未来》,其中涉及了基因重组、定向进化、试管婴儿等主题。而在此后几年间,朱利安也陆续发表了几篇科普文章,并于1923年出版了一部适合公众阅读的生物学著作《一位生物学家的散文》。 1925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以一千英镑的年薪聘请朱利安担任动物学系的系主任。虽然这份薪水打破了当时英国生物学界的记录,第一次达到四位数,却并非朱利安跳槽的主要动因。相比之下,系主任的职务无疑更具有吸引力,因为对他这么一位年轻人来说,如果留在牛津大学,动物学系主任的职位尚遥不可及。不过,朱利安在伦敦大学也没有工作多久,很快他将来到人生新的转折点。1926年,朱利安遇到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应邀参与一部百科全书(《生命之科学》)的编写工作。正是这项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走出了学院的象牙塔,真正迈入社会。 三、自由探索与动物园管理委员会 威尔斯曾经是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学生,他之所以邀请朱利安参与这项工作,固然与朱利安本人在生物学研究上的造诣有关,但其家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威尔斯此前在《世界史纲》这部恢宏博大的著作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在创作《生命之科学》的工作中,对这位年轻的合作者要求极为严格。由于威尔斯的批评,加上撰写工作本身极为繁琐,朱利安不得不做出决断,于1927年辞去了国王学院的工作。这在他的同事们看来,不仅仅是令人惊讶的、轻率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然而,朱利安听从了威尔斯“努力工作,做到最好”的忠告,潜心于 《生命之科学》 的创作。1930年,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终于完成了,在版税分配上,朱利安获得了五分之二,不难看出朱利安承担工作的分量。这部作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了朱利安科学普及事业的巅峰之作。正如其中译本作者郭沫若所言:“这部书在科学智识上的渊博与正确,在文字构成上的流利与巧妙,是从来以大众为对象的科学书籍中所罕见的。” 〔7〕 完成《生命之科学》后,朱利安以自由之身,继续勤奋地工作。他虽然已经从国王学院辞职,但却保留了自己的实验室,依然是动物学系的荣誉讲师。此外还担任了1927~1931年度英国皇家学院富勒生理学讲座的教授。朱利安这一时期重要的学术专著包括《相对生长的问题》(1932年)以及与加文·德·比尔合著的《实验胚胎学要义》(1934年)。除了学术研究外,朱利安的社会活动日益丰富,从科学逐步向政治延伸。1929年,受英属东非殖民地教育委员会的邀请,朱利安造访了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桑给巴尔,并于1931年出版了《非洲之观》一书,对于非洲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土著居民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朱利安在英国国内逐渐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这从1930年《观察家》杂志读者选出的“英国最聪明的五个人”名单可见一斑。朱利安排在第十六位,超过了卢瑟福和罗素。193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科学史大会上,苏联科学家鲍里斯·赫森宣读的一篇论文“ 牛顿《原理》的社会和经济 基础”引起了许多英国科学家的兴趣。同年,由苏联国际旅行社组织,朱利安以英国科学工作者联合会主席的身份,携夫人访问了苏联,拜访了全苏农业科学院的第一任主席瓦维洛夫。朱利安对于苏联大规模的国家计划非常感兴趣。回国后,他参与创立了一个名为“政治与经济计划”的知识分子团体。 朱利安善于充分利用当时已有的传播媒体,包括电台广播和电影,以及随后诞生的电视。他频繁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 BBC )的节目中,就科学与社会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广播演说,并于1934年以《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结集出版。在利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方面他也进行了大胆尝试,他担任过G.B.教学有限公司的生物学影片总监,以及电影《宇宙演化的故事》的总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朱利安指导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塘鹅的私生活》。这部展现了塘鹅筑巢、进食、炫耀等画面的作品,最终荣获了1937年度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1935年,朱利安就任伦敦动物学会的秘书,负责动物园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当时他精力相当充沛,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到动物园的发展上。他充分利用自己在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的经验,将自己非凡的才干尽情发挥出来。他给动物园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创办 宠物角 (后来扩展为儿童动物园)、发行《动物园》杂志、建设动物画室,等等。他还常常亲自举办讲座,给儿童们当解说员。这些改革措施,加上设立公共关系主任、每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宣传策略,使得前来动物园的儿童数量迅速增加。 可是,以理论见长的朱利安,并不完全适应现实的政治生活。在动物园管理委员会任职期间,他与委员们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矛盾。例如,原来动物园周日不对公众开放,委员及其私人宾客可以免费入园,朱利安建议取消这一特权,而他在创办宠物角时征用了委员们的私人草地。因此,委员会常常否决了他的建议,这让朱利安觉得他们是在玩弄权术,拒不采纳其合理建议。可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战时管制,加上空袭的威胁,参观动物园的游客人数锐减,使得朱利安的规划一一被搁置。战事一开始,朱利安就主动将自己的薪水减为一半,并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收入。可是,动物园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们却认为,朱利安作为一名专职秘书,不应当兼做其他工作。 1942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下,朱利安停薪留职赴美演讲。可是,动物园管理委员会不愿让朱利安离开岗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矛盾由此激化。赴美后,朱利安在一次演讲中谈及美国参战问题,当时尚未爆发珍珠港事件,故而引起一部分美国人的抵制情绪,消息传回英国,动物园管理委员会对他更加不满。不久,美国参战,朱利安无法买到船票及时回国,超出了所请假期,加上当时动物园内发生一起淹死小男孩的事故,管理委员会趁机将朱利安推下了领导岗位。由于是停薪出访,朱利安认为管理委员的这种做法是对他的人身攻击,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里尽显其愤慨之情。 在科学研究方面,这一时期的朱利安放弃了实验室工作,并将注意力转向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受祖父的影响,朱利安自小就对进化问题感兴趣,之前他研究鸟类的仪式行为,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探索这些行为背后的进化起源和自然选择的机制。不过他早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直接探讨生物进化的并不多见。这一时期,朱利安开始了对进化生物学的系统研究,主编了《新系统学》(1940年),独立撰写了一部专著《 进化,现代综合 》(1942年)。在后一本书中,朱利安将遗传学的最新进展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新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成为综合进化论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进化论的视角出发,朱利安对优生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920年代起,他一直是 英国优生学会的 活跃分子。在希特勒上台之前,朱利安与其他许多老套的优生学家一样,相信通过优生学的一些强制性措施,可以从遗传构成上对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加以改善。随着纳粹德国种族主义暴行的泛滥,1936年朱利安与剑桥大学的C.A.哈顿合著了《我们欧洲人》。朱利安在该书的序言中明确表述了自己的观点:“目前出现的大量伪科学的‘人种生物学’是为政治野心、经济目的、社会不满和阶级偏见服务的。本书的目的是收集目前有关人种的主要科学事实,即人类群体的遗传差异,并按已确认的科学原则来介绍这些事实。” 〔8〕此后不久,朱利安担任了英国优生学会的副会长(1937至1944年),并在多年以后担任其会长(1959至1962年)。 四、高等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战正酣的时候,当许多人还在考虑如何打赢这场战争的时候,朱利安就已经开始认真考虑战后重建和发展的问题。1944年,朱利安出版了一部名为《论生活在革命之中》的论文集,其中第一篇论文写于1942年。朱利安指出,英国应当重新审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他认为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只有用“革命”一词来形容才是恰当的。当然,他认为这场革命应当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在1945英国大选中,战时领袖温斯顿·丘吉尔下台,而工党的艾德礼上台执政,这似乎印证了朱利安的预见。 1944年,朱利安以英国殖民地高等教育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前往西部非洲考察,为当地的高等教育提供建议,其中包括创办一所或多所大学的可能性。朱利安认为,以当地基础教育的现状,创办一所大学较为实际,这样能够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不过,后来实践证明,朱利安大大低估了当地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次非洲之行让朱利安患上肝炎,而且当他回国后,又一次精神崩溃了。直到1945年,朱利安才又恢复健康,恰好赶上参加俄罗斯科学院成立220周年庆典。本来,朱利安对苏联生物学的印象不错,但这次莫斯科之行却让他对苏联遗传学的现状深感震惊。他亲自聆听了李森科的一场报告,确信其所谓“米丘林遗传学”并没有充分的根据和可靠的检验。1949年,朱利安在英国出版了《苏联遗传学和世界科学——李森科和遗传学的意义》(同年在美国出版的书名为《东西方遗传学》)一书,探讨了科学研究与政治干预之间关系这一棘手的问题。 1945年,朱利安由俄罗斯返回英国后,参与了联合国教育和文化组织筹备委员会的工作。时任筹委会秘书阿尔弗雷德·齐默恩先生恰好患病,需要离开好几个月。英国教育部的约翰·莫德爵士邀请朱利安接手这一工作,在他和新任英国教育大臣埃伦·威尔金森的劝说下,朱利安忐忑不安地接受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当时尚远在中国的英国驻华科学代表团团长李约瑟,得知了这一机构即将成立的消息,希望能将自己设想的国际科学合作组织纳入其中,因而他建议在组织名称中加入“科学”一词。朱利安对此极为赞同,并通过谈话和信函力促各方接受李约瑟这一建议。1945年11月1日,在建立教科文组织的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开幕致辞中,会议主席埃伦·威尔金森以英国代表团的名义提出了加入“科学”的建议。1945年11月6日,在包括中国代表胡适在内的各国代表支持下,代表科学的“S”被写入这一个国际机构的名称中,即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1946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朱利安被任命为第一任总干事。在美国代表团的阻扰下,提供给他的任期只有两年,而不是章程规定的六年。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朱利安具有无神论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有关。在担任筹备委员会秘书及总干事期间,朱利安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实干家。他首先组织起一支精要能干的工作队伍,如任命李约瑟为自然科学部主任。其次,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拜访全球政治领袖,向他们解释 教科文组织 的目的、任务和宗旨。还有,就是与各国学术精英保持交往,传播教科文组织的理念,推广其使命。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不像现在这么出名,很多人认为它不过是发达国家的一个组织。所以,1947年,朱利安连续访问了南美十五个国家,力促它们参与当年11月在墨西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这次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基础教育、自然保护等决议。1948年,他又遍访中东各国,鼓励它们参加当年的贝鲁特大会。这次大会的最重要成果是成立了一个编写人类科学文化史的专门委员会。 1948年,年满61岁的朱利安任期将满,为了教科文组织的团结与和睦,他没有参与竞争下一届的任期。不过他依然关心教科文组织的发展,继续活跃在该机构附属的许多国际委员会中,为自己提出的一些议案而勤奋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他访问东非,回到伦敦后在《观察家》杂志发表了三篇文章,对东非野生动物被大量屠杀的事实进行了揭露。这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此后,朱利安积极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创立工作。 到了晚年,朱利安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因为科学普及方面的工作获得1953年度卡林加奖,因为进化理论方面的工作获得1956年度英国皇家学会达尔文奖章以及1958年度达尔文-华莱士奖章,因为在计划生育上的贡献获得1959年度拉斯克奖。1958年,朱利安被封为爵士。 朱利安一生著作等身,即使不考虑其他方面的成就,他也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还在伊顿上学的时候,老师M. D.希尔就曾因他的文笔之优美而赞叹。到了晚年,朱利安依然笔耕不辍,许多文章高屋建瓴,畅谈宏观问题,就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展开讨论。他的写作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这在他两卷本的《回忆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73年朱利安不幸中风,以后健康欠佳。朱丽叶特尽心照顾他,直到1975年2月14日去世,那天恰好是情人节。 五、科学人文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借用假说-演绎的方法,进化论将生物学从神学的特创论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具体的、实证的科学。朱利安的祖父,“达尔文的斗犬”托马斯,立足于达尔文进化论,于1863年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大胆提出人猿同祖的假说,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的统一性。这些科学真理的探索者和捍卫者,为人类认识自我、解放自我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作为托马斯衣钵的继承者,进化思想始终贯穿在朱利安的论著中。无论是生物学问题,还是更加复杂的人类学和社会学问题,朱利安都坚持以进化原则为标准。这种贯彻是相当彻底的,相比之下,他的祖父,尽管在公众场合是“达尔文的斗犬”,进化学说的坚定捍卫者,可是在自己的解剖学和古生物学实践中,很少提及进化论,而依然采用较早的“原型”概念。进入20世纪,科学的发展使得朱利安摆脱了狭隘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束缚。他并不是将进化简单地看作自然界的历史过程,与人类的现实发展无关的事情,而是通过引入“文化进化”的概念,将进化原则延伸至人类社会。正是基于文化进化的理念,朱利安逐步形成了自称为“科学的人文主义”(后来改称“进化的人文主义”)的观念体系。 朱利安所谓的“科学的人文主义”,滥觞于一个很偶然的事件。那是在莫雷勋爵的一篇文章里,朱利安看到了这么一句话,“科学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创立一个人文主义的宗教”。这激励了具有宗教情节(从他母系一方获得)而又厌恶传统基督教教义(从他父系一方获得)的朱利安。他决心投身于这个伟大的任务。 1923年,朱利安出版了《一位生物学家的散文》,这标志着他的“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初步形成。全书的中心论点,就是生物科学可以成为新宗教的基础。赫胥黎认为,“大多数人都和过去一样,对可能性视而不见。他们试图将责任推卸给各种抽象的概念,他们认为,只要将这些概念用大写的字母拼写出来——命运、上帝、法则、不朽的正义——等等,它们就可以承担他们的责任。”而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建设性的观念,因为,“需要建设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社会,以及人类未来的可能。” 〔9〕在《生物以及其他方面的进步》一文中,朱利安谈到,人类在生理层面的进化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已经进入了心理进化阶段,进化主要应该从精神而非肉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在另一篇《宗教与科学:新瓶装旧酒》中,朱利安指出,基于超自然主义的宗教,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理智的增长,传统的宗教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如果还想让宗教为现代人服务,那就必须抛弃过时的教条,为创建新宗教铺平道路。 在1933年出版的《我大胆所思——现代科学对人类行为和信仰的挑战》(杨丹声译著《科学与行动及信仰》)一书中,朱利安开门见山,指出本想将这本书定名为《科学的人文主义短论》,虽然最终没有并选用这一题名,但“科学的人文主义”确实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理论结晶,是现实生活的指导原则。朱利安将科学的人文主义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取得生活,更丰富地取得生活。”这么简洁的句子,浓缩了朱利安自己的信仰。扩展开来说的话,它包含了以下含义:1. 价值仅仅来源于“生活”(即人类活动);2.人类活动是精神和物质的交互作用;3.人类活动创造了经验、目的和概念;4.人类活动应视为一个整体;5.整体高于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朱利安认为,无论科学、宗教还是艺术等人类活动,其中每一个都具有局限性。他谈到: 科学是收集和处理人类对于一切现象之可支配的诸面目的经验的方法。宗教是体验外界宇宙对于人性作为一整个的冲击的方法;宇宙和人性按照它们目前这样的情形,这种体验的方法里总会包含某种神圣性的感觉。艺术是用能传达的形式表现某种已感觉的经验的方法,这种方法内永远包含着最难释明的事物,即美的情感。从溶汇在一起的共同经验中,每一种各用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去选择和相关联。每一种各自告诉你现实的一部份——科学所告诉的多属于现实的永在的面目,那些能够或用思想或由实践去支配的;宗教所告诉的多属于在我们内心的天国,艺术所告诉的则是含在对于价值的个人经验本身内的内心和外界的溶汇。每一种各有其范围和意义的局限,但都可以普遍地应用。〔10〕 朱利安对科学的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担心当时的科学存在与古代的默示教同样的危险,即自认为是永恒的真理。他相信,在“科学的人文主义”这一框架内,才能确认科学的适当地位,从而避免这一危险。 1945年,朱利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纲领,在两周内就写出了一本60页的小册子,《教科文组织,其宗旨和理念》。在这本小册子里,朱利安宣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能依靠宗教教义或任何一个自相矛盾的学术哲学体系。相反,它应该在“科学的人文主义”这一框架指导下开展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就是通过鼓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来传播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可是,全世界处于意识形态混乱的状态中,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观念体系。许多保守人士将朱利安“科学的人文主义”攻击为乔装打扮的无神论;朱利安提出的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建议同时受到罗马天主教会和苏联共产党的抨击;右翼人士却将朱利安指责为共产主义者!最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筹备委员会决定不批准他的这份文件。 离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朱利安看到当时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大量知识被弃置不用,于是他与一些朋友和同事试图充分通过挖掘人类知识的宝库,以及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来建构一个“思想和信念的体系”,这个体系立足于现实,而又着眼于未来,它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最终的或理想的目标”。他们的研究成果体现在由朱利安主编,1962年出版的《人道主义的结构》一书中。朱利安对他们的成果很满意,觉得“它能沟通查尔斯·斯诺爵士(Sir Charles Snow)所谓‘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并能愈合意识形态的冷战中双方之间的分裂。……由于它的启发,人的较高活动,包括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宗教活动都显得不是孤立的实体,而是我们进化的人类的相互衔接的机能。” 〔11〕 著名遗传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曼·约瑟夫·穆勒指出:“如果没有朱利安爵士的健全领导,现代思想上被斯诺恰当地叫做是‘两种文化’的危机或许会更加加深人们思想上的分裂,把他们划分成两个不可调和的集团:一部分人只偏爱他们所认为的科学,另一部分人只赞成他们所认为的人道主义观。这种文化上的分裂产生了一种不负责任的状态。” 朱利安“以自己的杰出榜样表現了一个人是可以完整地把科学家对事物的规律和意义的理解同人道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和它对知觉力、美、价值以及自我表现的努力的评价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12〕 科学社会学的创立者贝尔纳曾这样评价:“事实上朱利安·赫胥黎和利维教授等人的谈话说明他们对社会的理解比任何其他科学讲演人都深刻得多。” 〔13〕刘钝认为,朱利安是“科学的公仆,他是贝尔纳主义的信徒和伟大实践者。他的终身信念是用自己的知识为人类服务。” 〔14〕 姆博盛赞“朱利安·赫胥黎就是科学家的典范”,“人类的一切对他来说均不陌生”,“赫胥黎将科学与知识视成为人类强盛的工具,但是这种强盛工具不应是盲目和破坏性的,而应是有益的和能起解放作用的。所以,他使教科文组织认识到世界应以人为中心(我认为是赫胥黎的人道主义所致),并且把教育、科学及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实现福利、和平与正义的理想服务。” 〔15〕 张申府对朱利安进化的人文主义的观点极为赞同。他指出朱利安的观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宇宙中确有进步,而人类应当负起推进进步的完全责任。个体的发展就是人类进步的最后准绳。发展了的个人是宇宙过程的最高产品。只是个人除非在有组织的社会里不能圆满地或自由地发展。他更认为价值与科学,道德与科学,或人生现与科学,应该结合,也可以结合;照科学已作的进步,价值(如善,美,真)在原则上是绝对的与在实践上是相对的,也可以融合。”据此,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发出了“凡此大意,都可说实获我心”的感慨。〔16〕 方舟子坦言:“进化论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一个合理的伦理体系必须建立在这种伟大的世界观之上,但是也必须极力避免对进化论的歪曲和滥用。正如现代进化论的创建者之一朱利安·赫胥黎(“达尔文的斗犬”托马斯·赫胥黎的孙子)所言,要倡导进化人道主义”。〔17〕 当然,学者中间也有许多的反对意见。例如,詹腓力就将进化的人文主义视为“向伪科学的坠落”,他是这样评价的:“赫胥黎的宗教,即‘进化人文主义’(evolutionary humanism)向人类提供‘神圣责任’及‘光荣机会’,促进进化过程在地球上达到最大的成就。”他还指出,朱利安的理念与另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约翰·杜威是类似的,“反映了当时科学自然主义者的假设,即有神宗教被淘汰之后,会引进人类社会的合作及科学进步的新时代。”在分析了赫胥黎在芝加哥庆祝《物种起源》出版一百周年纪念庆典上的讲稿之后,詹腓力认为,“赫胥黎将‘进化’作为含糊之词加以运用”,通过波普尔式的证伪,恰恰可以将其判断为伪科学。〔18〕 朱利安的这份讲稿还引起了巴伯的关注,他指出,“赫胥黎不是作为一个生物学家而是作为一个新世界观的鼓吹者在发言;由于他似乎要使他个人的哲学观点具有他所出席的科学集会的权威,因而既受到生物学家,也受到宗教领袖的批判。”巴伯一针见血,“赫胥黎从生物学中寻找指导社会和政治变化的启发的企图招来了无休止的批评。”他进一步引用了图尔明的话:“今天,宇宙潮流是朝着哪个方向的呢?我应当赶上这个潮流还是制止这个潮流呢?”根据图尔明的观点,朱利安是“把科学术语用于非科学的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一个‘下了班’的科学家并不具有权威性”。〔19〕 在我眼中,朱利安是一位出色的科学人和人文主义者,却并非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家或科学社会学家。我愿将他归为哲人科学家之列,他确实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人,同是又是一位满怀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是维多利亚时代科学乐观主义传统的继承者,深信科学知识能够用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科学理论能够与其他文化形式,包括宗教与艺术联系起来。这其中具有强烈的救世情结,充满了绝对论的色彩。设计一个“放之全体人类社会而皆准” 〔20〕的观念体系,这本不应该出自一位哲人科学家的思想,因为一旦出主观理念出发,就容易丢掉谦虚和谨慎,煞费苦心构想出来的却很有可能就是沙滩上的房子。恩格斯曾这样批判过:“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他的一切前驱者一样的。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 〔21〕 当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又亲身体验了冷战的朱利安,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可以说,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一个伟大的理想。这种终其一生不懈探索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 考 文 献〕 〔1〕J. S. Huxley. Memories 〔M〕. New York: Harper Row, 1970. pp. 20-21. 〔2〕〔美〕德纳拉诸.科学人文主义先锋——赫胥黎〔M〕.邹启明译,香港:明报出版社,1995.p.25. 〔3〕〔美〕德纳拉诸.科学人文主义先锋——赫胥黎〔M〕.邹启明译,香港:明报出版社,1995.p.30. 〔4〕〔美〕伊恩·夏因,西尔维亚·罗伯尔.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M〕.王一民,王仲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p.23. 〔5〕〔美〕德纳拉诸.科学人文主义先锋——赫胥黎〔M〕.邹启明译,香港:明报出版社,1995.p.46. 〔6〕 C. Kenneth Waters, and Albert Van Helden, (eds), Julian Huxley: Biologist and Statesman of Science 〔M〕.Houston: Ric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7. 〔7〕(英)韦尔斯等.《生命之科学》(上)〔M〕.郭沫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译者弁言. 〔8〕〔美〕德纳拉诸.科学人文主义先锋——赫胥黎〔M〕.邹启明译,香港:明报出版社,1995.p.168. 〔9〕Julian Huxley. Essays of a Biologist 〔M〕.London: Chatto Windus, 1923. p.x ~xi. 〔10〕J.Huxley.科学与行动及信仰〔M〕.杨丹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pp.133-134. 〔11〕内部读物.人道主义、人性论研究资料(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pp.379-380. 〔12〕内部读物.人道主义、人性论研究资料(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p.41. 〔13〕(英)D.贝尔纳. 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365. 〔14〕刘钝.李约瑟:科学、正义与进步〔G〕//科学的前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p.253. 〔15〕(塞内加尔)姆博(M'Bow,A.M.).人民的时代〔M〕.郭春林,蔡荣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p.223. 〔16〕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四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pp.429-430. 〔17〕方舟子.我们向何处去〔N〕.北京:《人民日报》,200-05-15(10). 〔18〕〔美〕詹腓力.审判达尔文〔M〕.钱锟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pp.155-182. 〔19〕〔美〕巴伯.科学与宗教〔M〕.阮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pp.515~518. 〔20〕内部读物.人道主义、人性论研究资料(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p.381. 〔21〕〔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65.p.333. 被称作“20世纪达尔文”的世界最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美国哈佛大学退休教授恩斯特·迈尔3日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哈佛大学4日宣布了这一消息。据哈佛介绍,迈尔在哈佛大学任职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迈尔是上世纪40年代提出进化论“综合学说”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物种多样性的起源已经成为当今进化生物学领域的中心问题。 恩斯特·迈尔逝世——祝福这个充满智慧的灵魂(三思) 20世纪最多产的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于2月3日逝世,享年100岁。这位哈佛大学退休动物学家留下的遗产包括700篇研究论文和超过两打图书。这些图书在过去的50年指引了生物学思想的发展。   迈尔1904年7月5日生于德国的巴伐利亚。年轻的迈尔非常热衷于野生动物。   迈尔最早是一个鸟类学家,然后转变成了一个进化论生物学家,然后又变成了科学史学家。他在纽约市的美国自然博物馆开始了学术生涯。在那里他描述了26个新物种,以及445个新的鸟类亚种。其中许多是在南太平洋远征过程中收集的。他的研究表明新物种确实像查尔斯·达尔文认为的那样,从隔离的种群中出现。1942年,他出版了一本开创性的著作《分类学和物种起源》,用20世纪的观点透视达尔文的理论,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迈尔协助建立了进化论研究学会和它的刊物《进化》,这份杂志为有相似看法的生物学家提供了一个论坛。   49岁的时候,迈尔迁到了哈佛大学的比较生物学博物馆(MCZ)。在那里,他建立了一个野外研究站,并扩充了博物馆的研究设施。在他担任固定教职期间,他开始研究其他领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上。1975年他从博物馆退休,7年后,他写下了《生物学思想的发展》一书( http://gene.tmmu.com.cn/biosoft/shengwu/index.html ,)。这本书涵盖了生物学的历史、问题和概念。迈尔拒绝进入电脑时代,他一直坚持手写的方式。   正是迈尔把物种定义成一群相互能够繁殖后代的个体,而它们与这个群以外的个体不能繁殖后代。这个概念导致了一个观念的诞生,即当一个现存物种被分隔成两个种群,他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到不能繁殖的程度,新的物种就诞生了。这是迷惑了查尔斯·达尔文的一个生物学难题的答案。   在他所荣获的33个奖中,最著名的荣誉包括生物学领域最珍贵的三个奖:1983年的Balzan奖,1994年(日本的)国际生物学奖和1999年的Crafoord奖。他在1970年还获得了国家科学奖章。迈尔在2月3日于马萨诸塞州贝德福德的一个退休社区逝世,当时他正在对达尔文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   哈佛大学的Jameshanken说,迈尔关于物种形成的理论有一些争议。但是没有人怀疑他是个天才。“他对博物学和进化论生物学——特别是关于鸟类的——有着深刻的见解”。此外,“他是自然博物馆杰出的支持者。”
3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讀書卡片11:赫胥黎談科學與宗教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0-6-1 21:34
赫胥黎: 在我看來,科學似乎是以最高尚、最有力的方式傳授偉大的真理,而這種偉大的真理正是體現在完全服從上帝意志的基督教觀念之中:像幼童般面對事實,隨時準備放棄任何先入之見,謙恭地跟隨自然的引導,即使是墜入深淵也在所不惜。否則,你就將一無所獲。
个人分类: 讀書卡片|3532 次阅读|5 个评论
何为进,何以化?——进化论杂谈
tian2009 2009-12-18 23:29
田松 p>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说起来大家似乎都很熟悉,一较真,就会语焉不详,只剩下几个概念,空空洞洞。 中国人接受进化论,是从严复开始的。但严复翻译的并不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而是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主张信达雅的严复也没有忠实赫胥黎的原文,他加进了很多自己的阐释,这就是《天演论》。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天演论》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快进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逐渐成为大众话语中的重要部分。今天支配我们社会生活的关于进步、发展 、竞争等一系列观念,都可以追溯至此。 说进化,就意味着存在一个正的方向,沿此方向演变,是进化;逆此方向演变,是退化。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方向是进化,哪个方向是退化?人生诡异,我们常常真诚地做一件傻事儿,做的时候只有真诚,而不知道傻。比如文革时期,我曾真诚地相信,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全天下最幸福的花朵。十几年后才被告知,那是历史上的大退步。 当然,在达尔文,或者赫胥黎,或者青年严复看来,进化的方向是明确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新的物种不断产生,构成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序列,是之谓进化。我们都很熟悉一幅树状的图示,灵长类处于进化树的顶端,而人类在顶端的顶端,是天之骄子。基督教(天主教)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达尔文这里有了一个生物学的阐释。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各物种之间,物种内部的各个个体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竞争力强的物种或个体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就有更多的生存几率。那些竞争力差的,就只好退出生物圈的舞台,这就叫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仿佛大自然也实行了末位淘汰制。一朵蒲公英漫天小伞,各自寻找生存机会;上亿个精子奔向卵细胞,只有一个可能获胜。在达尔文描述的大自然里,竞争无处不在。万物如此,人自不能例外。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无疑是强者的逻辑。失败者不但要忍受失败的耻辱,接受失败可能导致的灭亡,还要承担失败的责任。你被淘汰,是你应该被淘汰,因为被淘汰的是,是劣的。所以落后就要挨打,其潜台词是:落后必然挨打;落后就应该挨打。 这就好比一个强盗,闯到人家家里,把人家席卷一空,反过来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被抢吗?因为你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你挨打是必然的,就算我不打你,也会有别人打你。而我之所以能够打你,是因为我比你先进。 所以许靖华先生认为,进化论是英帝国主义的一种邪恶的政治学说!它为英国在十八世纪的全球扩张制造科学的意识形态依据。 然而,这样的意识形态已经逐渐被全世界所接受,整个人类就陷入到相互竞争的关系之中,而不能自拔。物质生活似乎更加进步了,危险和危机也更加严重,不但闹得人类自危,整个生物圈也被拖到了水脏天污的境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就陷在了先进与落后的概念困惑中。以往天朝大国的文化自信很快被洋枪洋炮打成了自卑。什么是先进,能打人的就是先进,什么是落后,挨人打的就是落后。知识分子放弃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使命,以强国为第一追求。而强的标准,就是能打得过别人。 按照进化的逻辑,自然界是在进化着的,人类社会也是进化着的。这个进化有一个单一的方向。仿佛有一根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冥冥之中的尺度,可以对人类社会进行衡量。无论什么国家,无论哪个民族,都处于这个进化序列上的不同位置。大家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向着前的方向奔跑,不进则退。而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提高我们在冥尺上的读数。此所谓推动进步,促进发展。 发展,进步,强大,成了我们新的理想和目标。最初,我们还希望保留我们的传统,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很快,我们认为,仅仅学习造枪造炮的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学技术后面的科学;再后来,我们认为,还要培养科学之所产生的文化土壤,引进西式的文明形态,这就是全盘西化。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我们主动地改变了我们衡量文明的尺度,改变了文明的方向,放弃了祖先曾经有过的理想。 作为弱者的我们,接受了强者的逻辑。最初,在强盗袭来的时候,我们愤怒,我们鄙视,我们不服;然后,我们服了。我们的民族精英奔走相告:你们知道吗?我们为什么挨打,是因为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该打;你们知道吗?人家为什么打我们?是因为人家先进,人家强大,人家打我们不是坏事,是好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先进的文明。我们既然知道了什么是先进的文明,就应该放弃我们落后的文明,加入到先进文明的行列。 我们的确是强大了。然而,诡异的是,看起来是我们战胜了强盗,其实是我们变成了强盗;看起来是我们战胜了流氓,其实是我们变成了流氓。 二战之后,很多前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然而,这些政治上独立了的国家,大多继承了原殖民者的意识形态,当然也保留了原来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落后赶先进,先进再先进。可怕的是,在进化论的逻辑下,这个过程永无终结。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要马不停蹄地向前,谁也不敢落在后面。然而,在一个一维的跑道上,总会有人落在后面那个人在理论上就是被淘汰的对象。 一个故事说,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熊,两个人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一个人说,老兄,别跑了,再跑我们也跑不过熊啊!另一个人说,我不用跑过熊,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甚至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身后就跟上了一头熊,这头熊叫末位淘汰。小学、中学、大学,每个人都疯狂地往前跑,要跑在前面,才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工作之后,这头熊还跟在后面,跑在前面才可以升迁,而落在后面的,就可能被炒鱿鱼。 同学、同事,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在温情的后面如果这温情还在的话是隐藏在背后的算计、计较、较量。因为每个人身后都有那头熊。 你想要安安稳稳,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小农的小日子,不行了。社会不允许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要求你,逼迫你,必须进步,必须进取! 我们身后的这头熊,并非来自自然,来自丛林,而是来自我们的观念,来自这种观念下的制度设计。 而在很多学者看来,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是达尔文或者赫胥黎所描述的自然图景,并非自然本身。在这八字真言中,隐藏着巨大的逻辑漏洞。为什么你能够生存下来,因为你是适者;为什么你是适者,因为你生存下来了。所以适者生存,是个循环定义。和优胜劣汰一样,是事后诸葛亮的总结。仅仅根据这句话,我们无法事先判断,下一轮的自然变化中,哪一个物种会胜出。因为从地质尺度上看,灾变是大自然的常态,生物们预先并不知道。 许靖华根据对他对恐龙灭绝的研究说:幸者生存!生存下来的就是幸者,幸者才能够生存下来。同样是事后诸葛,已经没有了道德判断。对于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它也没有指向残酷竞争的方向。你就是想要发愤图强,想要跑过别的同伴,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熊从哪个方向出来。 凭借科学及其技术,人类曾经以为自己离生存危机那头熊越来越远,没有想到,就在正前方,忽然出现了另一头熊。它的名字叫生态危机。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赫胥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间有相当多的差异,很多学者做过认真的辨析。人们一般认为:达尔文本人的进化是随机的、偶然的、没有方向的,并没有进步的意思;是赫胥黎把达尔文的演化论用在了人类社会,并赋予了进步的含义;达尔文自己是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换句话说,达尔文的理论遭到了曲解。 然而,对于这种曲解,达尔文并不是无辜的。因为恰恰是达尔文本人,使用了生存竞争( struggle for existence )和自然选择( natures selection )(即物竞天择)这样的表述。竞争也好,选择也好,都需要有行动的主体,这些词语本来都是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达尔文的这种表述方式,已经非常直接地在人类行为和自然活动之间建立了联系,反过来,人们几乎是本能地会把它的理论用到人类社会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关联,以至于我们意识不到,达尔文的这个表述,是个巨大的隐喻。的确,这个隐喻隐藏得太深了。 达尔文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最激烈的反对来自天主教(基督教),不仅因为物种演化的观念与教义相悖,还因为在基督教的人类中心语境下,人与动物存在着截然两分的界限,即使是普通人也无法容忍自己有个猴子般的祖先。在中国的语境中,我们都很熟悉这样的表述,进化论的进步思想遭到了反动落后的天主教的反对和压制;我们也熟悉,赫胥黎作为达尔文的斗犬与威尔伯福斯大主教辩论,科学战胜宗教的故事。但是我们不大知道,达尔文的观念还同时遭到了来自进步思想界的反对和批驳。主要原因是,达尔文把残酷的丛林原则,当成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太马尔萨斯了。达尔文最先遭到的集中批判来自俄罗斯。 达尔文的理论 于 1860 年传到俄国, 1864 年 《物种起源》俄文版出版,很快遭到了俄国学者的激烈反对。对此,科学史学者 Daniel P. Todes 曾有专文介绍 。自 1860 年到一战爆发,来自不同学科、机构和意识形态战线的批评者不绝如缕 。 俄国学者不喜欢达尔文的竞争隐喻,因为他们不喜欢马尔萨斯。俄罗斯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几乎看不到土地承载力的极限,所以俄国人想象不出马尔萨斯所预言的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的景象。就连马尔萨斯的俄国学生 A. I. Butovskii 都认为,马尔萨斯的规律对于我们宽广无垠的俄罗斯来说,是不成立的。而英国则恰恰相反,整个国家困居一岛,一切限度明显可见,要靠不断地扩展来其解决内部的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 有一位研究渔场种群的专家 N. Ia. Danilevskii 指出,达尔文与马尔萨斯的思想渊源表明,科学和主观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区分的。他说:英国人从上学的时候就习惯了跑步、游泳、划船之类的竞争性的游戏,所以英国人才会有边沁的伦理学、斯宾塞的社会学、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亚当史密斯的经济理论,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 在俄国知识分子看来,达尔文的竞争隐喻是不准确的,甚至是虚妄的。达尔文认为竞争表现在各个层面,有直接斗争和间接竞争;有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在一种生物体与其它生命形态之间,在生物体与其物理环境之间,也存在生存斗争。俄国知识分子只承认生物体与非生命环境之间的斗争,并认为,生物体为了增强这种生存能力,必然会互相合作,而不是相互斗争。这才是种内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种内竞争不可能是物种起源和分化的重要因素。达尔文对于种内竞争和人口过剩的强调,是错的。 合作、共生,互助,而不是竞争,才是自然界的常态。彼得堡大学的鱼类学家 K.F.Kessler 对互助思想作出了系统的表述,立即 在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其中包括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 刘华杰教授最近有篇长文介绍共生和互助理论 。其中说到,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在 20 世纪初期就被介绍到了中国,曾经对孙中山、李大钊、蔡元培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有过很深的影响。不过,即使如此,达尔文与赫胥黎的单向进化的观念,更为他们所看重,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达尔文之后,为了解决内部的问题和外部的挑战,进化论已经大大地改变了原来的形态,基因学说之类的新生物学理论逐一被引入到对演化(进化)机制的解释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虽然强调竞争的依然是主流,但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 从生物学意义上,对竞争学说最强有力的批判当属 1960 年代美国微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 Lynn Margulis )的连续内共生理论( SET, Serial Endosymbiotic Theory ),认为 有核细胞起源于细菌共生 。马古利斯的思想与当年的俄国思想家同出一辙,即合作而不是竞争,才是生物界的常态,是生物界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同时,马古利斯这个学说还补充了盖娅假说,使之由假设成为理论。刘华杰指出:在 SET 看来,生物进化的最主要过程是共生融合,而不是新达尔文主义声称的以基因中性突变加自然选择为主导的普遍适用的缓慢渐变过程加上偶尔的快速变化。就进化过程的解释, SET 理论背景下的进化论更强调合作、共生,而新达尔文主义更强调自私、斗争。 是合作,还是竞争?大自然本身有无穷丰富的可能性。如果你相信合作,就会找到无穷的合作的案例;如果你相信竞争,也会找到同样的竞争的案例。或者,同样的现象,人们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加以解释。而绝对的解释是不存的。如果一个人一定要采取一种解释,他总可以通过改变定义,增加辅助性条件等方式,维护他的解释。比如,生物个体层面的互助行为,道金斯会把它解释为(自私的)基因层面的竞争。反过来,生物个体的竞争,互助论者也可以把它解释为物种之间的合作。而采取什么样的解释,却不完全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自然科学不可能孤立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之外。 毫无疑问,合作、共生、互助,也是以人类行为来隐喻自然。但是这种隐喻,无疑会对人类行为有截然相反的指导。 达尔文曾经担忧他的理论会遭到误解,甚至专门为他使用生存竞争一词进行辩护,说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种隐喻性的表达方式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必要的简化。然而,即使预知了可能导致的误解,他却依然坚持使用这个隐喻,而没有换一种不大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方式。我想,在潜意识里,他已经认同了即将发生的误解。毕竟,达尔文也是一位生活在日不落帝国中的英国人。 到了晚年,严复对年轻时的西化思想进行了反思,他说:觉彼族三百年来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有趣的是,他依然使用了进化一词。 2009 年 9 月 19 日 北京 雕刻时光 2009 年 9 月 27 日 北京 向阳小院 发表于《生命世界》 2009 年 11 月,发表时去掉了副标题,有部分删节,这是原稿。删去部分主要是关于俄国思想家的具体描述。 发表版本在此: http://www.lifeworld.com.cn/Item/6228.aspx Todes, Daniel P., Darwins Malthusian Metaphor and Russian Evolutionary Thought, 1859-1917, Isis, 78(1987), pp.537-551. Todes 介绍,其中著名的有 动物学家 K.F. Kessler 和 M.N.Bogdanov, 动植物地理学家 A.N.Beketov 和 S.I.Korzhinskii ,经验主义者 I.I.Mechinikov 和 N.F.Levakovskii 。有激进主义者如 N.D.Nozhin ,自由主义者如 Beketov ,也有保守主义者如 Korzhinskii 。 刘华杰,达尔文之后的共生范式,未发表稿,感谢刘华杰授权引用。 刘华杰,达尔文之后的共生范式,未发表稿,感谢刘华杰授权引用。 转引自: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第一页
个人分类: 逝者如斯|2785 次阅读|5 个评论
【學術講座】达尔文与赫胥黎:究竟谁是谁的斗犬?
jiangjinsong 2009-10-20 22:03
达尔文与赫胥黎:究竟谁是谁的斗犬?(10月24日) 2009.10.20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86期 题 目:达尔文与赫胥黎:究竟谁是谁的斗犬? 主讲人:柯遵科博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博士后) 评论人:王巍博士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主持人:蒋劲松博士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时 间:2009年 10月24 日(周六)上午9:3011:30 地 点:清华大学 新斋353(图书馆北) 欢迎大家前来聆听讨论!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863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