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恶性肿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的转化》新书发布会隆重举行
fqng1008 2020-9-9 18:08
为顺应中医肿瘤学自身需求,聚焦中医肿瘤诊疗技术的特色和优势,吸纳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明确常见恶性肿瘤的核心和主要病机,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药对常见恶性肿瘤转化的理论和防治体系,启发创建具有自身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药物,由徐振晔、林丽珠教授主编,祝利民教授执行主编的《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的转化》,应时代需求而生!此书获得国家出版最高规格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同时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近日,在广州第十八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该书的新书发布会。 陈凯先院士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首先对本书的发布进行高度评价:中医对普遍性诊疗规范的探索尚显不足,成果转化与应用有待加强,为了改进这种状况,转化医学模式日益受到中医药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的转化》的出版正当其时。对推广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增进国民健康、减少诊疗成本,具有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徐建光校长 紧接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建光校长对《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的转化》一书的成功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徐建光校长认为:恶性肿瘤的防治,仍然是全球医学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中医药是全球肿瘤转化研发领域的重要资源,这本巨著从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治疗、预后等方面相关的转化医学问题进行深刻的阐述,为快速寻找和发现新型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有利参考。这本书坚持源于临床、回归临床,研发转化的导向实践,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了中医药的解决方案。 林国强院士 发布会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林国强院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致辞。林国强院士针对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中医药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获得好评,这说明中医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不仅要传承精华,还要与时俱进,更要守正创新,我们也知道,转化医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桥梁,但迄今为止,系统介绍中医药转化研究的书籍尚少,因此,由徐振晔、林丽珠两位医生主编出版的《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的转化》著作是非常适时的,徐医生是我熟悉并尊重的医生,他自1978年起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刘嘉湘国医大师,从医至今45个春秋,他将多年治疗肿瘤的丰富经验,细致地总结与归纳,为后辈医者提供治疗思路,极大地促进中医药转化,增强人民的健康,对实现全面小康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我竭力推荐这本书的出版,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它。 在大会秘书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肿瘤中心曹洋主任的宣布下,主编徐振晔、林丽珠、祝利民教授共同为《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的转化》新书进行揭幕。 在最后环节中,主编徐振晔、林丽珠、祝利民教授为新书签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蒋益兰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练祖平教授、佛山市中医院田华琴教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龙德教授、梅州市第二中医院梁益辉教授等五家南方中医肿瘤联盟医院代表上台领取新书,并与专家合影留念。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佛李兆栋“癌症,生命进化的必然”评论:与进化无关,更非必然
热度 3 ericmapes 2017-1-27 01:14
哈佛大学李兆栋“癌症,生命进化的必然”评论:与进化无关,更非必然!机体 细胞周期异常、增生、侵袭乃至转移形成恶性肿瘤即癌症 张德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邮政编码712100 如果说与进化有关的话,也只是肿瘤细胞体内外传代培养可选育出新的恶性肿瘤,即从一种肿瘤发展成为另外一种肿瘤,这虽然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当然也可以干预进行人工选择,属于细胞进化,显然与常规意义上的生命进化无关。 “MelGreavesCancer:TheEvolutionaryLegacy,OUPOxford;NewEdedition(27Sept.2001)。有中文译本,叫《癌症:进化的遗产》。” Evolutionary指演化,而不是进化,这只是人类或动物细胞周期异常,无法正常增殖分化后异常增殖增生,并受机体环境选择,遗传异常的无限增生细胞获得侵袭(浸润)乃至转移能力形成肿瘤,分离接种裸鼠再形成肿瘤后,仍能反复在裸鼠体内传代,便可确定为恶性肿瘤。可见,“癌症,生命进化的必然”论断是错误的。 首先是翻译错误,已经指出Evolutionary指演化,与进化无关。 进化指生命在自然状态无人工干涉条件下适应环境的遗传变异获得新的表型并得以遗传,至少也得是表观遗传,也就是从遗传基因到表型特性都发生适应性变异并保存下来。 并且,正常细胞染色体众数是二倍体,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数目或结构一般都发生异常改变,即超二倍体或结构畸变等。 永生性细胞系染色体一般是亚二倍体,特例情况是亚二倍体叙利亚仓鼠肾细胞系接种裸鼠也可形成恶性肿瘤,超二倍体的形成恶性肿瘤分化程度更低甚至无分化,也就是更容易形成恶性肿瘤,且恶性程度更高,容易转移。 而人类或动物细胞周期异常、增生、侵袭乃至转移形成恶性肿瘤,并可在裸鼠体内复制传代,都是机体异常行为。 尽管从病因上是有理化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导致或参与,但是从演化过程看, 任何阶段停止或逆转都将无法发展为恶性肿瘤 ,发生在上皮即为癌症是专业分类,作为科普针对人民大众癌症泛指恶性肿瘤。 附上: 癌症,生命进化的必然 李兆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21133do=blogid=993815 原载于《知识分子》,题目为《癌症为什么无法消灭?》 2500年前,当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给恶性肿瘤命名为 καρκ ί νο ς (意为螃蟹或小龙虾,英文译为 cancer,中文译为癌)的时候,仅仅是对病人体表可见的恶性肿瘤做了形态上的描述:恶性肿瘤通常从中心的肿块向周边伸出一些分支,状如螃蟹。然而,希波克拉底不可能知道的是,更多的情况下,癌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隐藏于机体的深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癌症不是一种,而是一百多种病变的总称,但所有这些病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病变细胞的增殖脱离机体的控制,而且这些失控的细胞会毫不顾忌地入侵身体的其他部分。 千百年来,人类对癌症的病因、病理和治疗的研究和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二十世纪中叶,科学家将癌症的发生与人类细胞染色体的异常联系起来,最终将癌症归因于体细胞遗传密码的改变 ——基因突变,才让我们人类对癌症有了生物学本质上的认识:是基因突变,让原本正常的细胞摆脱机体内环境的控制,肆意扩增,如脱缰野马,破坏机体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然而,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往更深一层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基因会发生突变,进而使得体内的细胞发生癌变,最终让人的机体患上可怕的癌症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这里,我试图向读者阐述这样一种观点: 细胞的癌变,是早已植入生命进化最深处的古老而无法删除的程序。从个体细胞的角度来讲,基因突变不是它们发生癌变的原因,而是它们发生癌变的手段和机制;基因突变,也不是癌变细胞个体的无心之失,而是千百万年来生命进化的选择,是生命进化的源泉和产物,是我们生命程序中不可修复的系统缺陷,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体细胞只要持续地分裂和更新,癌变将最终成为必然。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大概了解一下基因突变的生物发生过程。简单的说,基因突变是细胞内遗传信息携带者 ——DNA序列的错误改变以及接下来细胞对错误的DNA序列进行修复的最终结果。首先,细胞在分裂的时候,DNA的复制过程会有一定的几率——虽然极低——发生错误,导致新复制的DNA碱基序列与模版DNA序列不匹配;此外,细胞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紫外线、抽烟以及其他致癌化学物质本身会直接导致DNA的损伤,极大增加了DNA序列改变的几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断裂、重组和缺失。 而与此相对应的,细胞针对 DNA复制的错误和DNA的损伤拥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一方面,细胞的DNA复制机器本身就配备一套内置的纠错机制,能够检测到错误的发生,进而将错误匹配的碱基删除,让复制从头来过;另一方面,当DNA由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原因发生损伤的时候,细胞会启动相应的程序,尽可能将DNA修复得完好如初。不过,如果DNA的损伤程度超出了细胞所能承受的负荷,细胞进而启动自杀式凋亡程序,彻底清除带有DNA损伤的细胞。漫长的进化过程赋予了真核细胞5中不同的DNA修复程序。我们可以想见,DNA复制过程中的纠错机制和细胞几近完美的修复机制,使得通常情况下基因突变的几率很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癌症很少发生在年轻人身上,除非细胞生长环境中存在大量造成DNA损伤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例如存在大量的化学致癌物质。 现在,我们试着把上述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放到生命进化的漫漫长河中加以审视。在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进化过程中, DNA的复制和修复程序,以及细胞应对DNA损伤的机制是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细胞进化出5种不同的DNA修复机制,以应对不同因素引发的不同类型的DNA损伤。而真核细胞中构成这一整套复杂机制的零部件——在一起协同合作的各种不同功能蛋白,比简单的原核细胞内的蛋白零部件要复杂的多,也精准的多。这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本身,亦是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想,我们应该可以这样理解, 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它们本身就是一种 “癌变”的细胞,拥有癌细胞最本质的特征:只要生存环境中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它们可以无限分裂繁殖下去。 在增殖的同时,它们也能够容忍自身基因组里大量基因突变的出现,而不会像多细胞生物里的基因突变细胞那样被从生物个体中清除掉。不但如此,对于它们来讲,快速分裂和繁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是在不同环境中物种得以延续的巨大优势:它们可以在种群中形成能够抵抗不同外部恶劣条件的突变细胞。然而,到了有性繁殖的高等动物,就很难容忍这种 “害群之马”的继续存在,它们需要生物个体的每一个细胞能够各司其职,因此需要更精密的DNA复制和修复机制,以及更复杂的DNA损伤应答机制来及时地清除这些“害群之马”,不然,生物个体将会因早夭而无法将基因传给下一代。因此,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对于单个细胞来讲,是其“癌”的特征——无限、快速增殖的潜力——慢慢被限制被打压,以换取其分化成不同种类的功能细胞,以此服务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这个更高目标的过程。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体细胞癌变,既可以说是 “去分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去进化”的过程:它们只是回到了生命进化的初级阶段,重新寻回自己被压抑的本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 人类体细胞的癌变,不是生命进化到今天的终点和结果,而恰恰是生命进化原始状态在我们体内的遗存。而这遗存的本质 ——基因突变,恰是生命进化过程所不能摆脱的。 进化并没有赋予高等生物细胞完美的 DNA复制程序,也没有赋予细胞完美的DNA修复程序,甚至有的修复程序本身就能够几近必然地引入新的DNA突变。一方面,这缺乏自然选择的压力。 生物进化从来不追求完美,只要求你不要成为跑在最后而被狮子追上吃掉的那一个。 不但如此,完美的程序不但不会赋予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所需要的生存优势,反而有可能成为它们的负担,因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讲,错误率降低所带来的收益(生存优势)和为此需要付出的成本(能量和时间消耗)完全不是线性关系。在接近完美的区间,从1%的错误率降低到0%,生物个体要付出的成本绝不会只增加1%。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生命进化的过程天然需要基因突变的存在。根据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进化理论,生命的进化要成为可能,基因突变的发生是其中一个根本的要素,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物种的基因多样性,产生不同的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使物种拥有更高的几率得以存活和繁衍。所以, DNA复制过程的瑕疵和修复程序的缺陷,本身也是生命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完美 DNA复制和修复程序注定无法在生命进化、自然选择的游戏中胜出,因为就算它们在进化的个体中出现,传播开了,也只会使整个物种丧失基因多样性,进化的源泉最终枯竭,必然造成该物种在自然选择中处于劣势,最终结果就是被淘汰出局。 我们可以想见, 生命进化的选择将是在这各种成本和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目的就是让基因能够一代一代的传递。 因此,在单细胞低等生物到多细胞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以免生物个体在能够有效繁殖后代前死掉,或者由于过多的基因突变而无法制造出功能健康的生殖细胞。这就是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年轻人中少见癌症。但如前所说,生命进化的过程无法将基因突变从系统中彻底清除,它早已嵌入每个生命个体千百万年来的进化当中,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水乳交融,唇齿相依。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癌症与人类其他疾病存在着根本不同, 它是千百万年来进化留在我们身体里的“魔鬼”,是“众病之王”。人类与癌细胞的战争,是与进化之初那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自我”之间的较量! 老子有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悉达多 • 穆克吉( SiddharthaMukherjee)在他著名的科普著作《众病之王 • 癌症传》中写道:“癌是我们自身的一个更完美的‘版本’。恶性生长和正常生长,在遗传基因层面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把这两者区分开,可能是我们这个物种面临的最重大的科学挑战之一”。由于基因突变在进化过程中的两面性,生命对其既要排斥而又需相依赖,于是,细胞的癌变,终将成为必然。 或许,我上述灰色调的观点不免会让人产生悲观的情绪,使人笼罩在癌症的阴影之中,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里笔者主要是试图从生命进化这个宏观的角度,在理论上探讨细胞癌变发生的必然性。但是,当具体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癌症的发生则必然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且,我们身体强大的健康卫士——免疫系统,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及时地帮助我们识别并清除癌变的细胞,将癌症扼杀于未发。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而且,我们也不奢求无限期地推迟它的发生: 如果不劳心伤神地追求长生不老的话,我们只需要将癌症的发生推迟到即将老去的那一天,难道不是么? 参考资料 : 1.SiddharthaMukherjee,TheEmperorofAllMaladies:ABiographyofCancer,Scribner;Reprintedition(August9,2011). 2.SiddharthaMukherjee,TheGene:AnIntimateHistory,Scribner;1edition(May17,2016). 3.RichardDawkins,TheSelfishGene:30thAnniversaryEdition--withanewIntroductionbytheAuthor,OxfordUniversityPress;30thAnniversaryedition(May25,2006). 4.ItaiYanaiandMartinLercher,TheSocietyofGenes,HarvardUniversityPress;1edition(January11,2016). 5.MelGreaves,Cancer:TheEvolutionaryLegacy,OUPOxford;NewEdedition(27Sept.2001) 本文在《知识分子》发布后,我在评论里又做了一个说明如下: “感谢大家的热烈讨论!由于行文有限,有些地方没能讲清楚,看到有读者得出“癌症无法治愈”的结论,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本文主要是试图表达,宏观上如文中所述原因,癌症很难像天花一样被人类整体灭绝,但并不是说得了癌症不能治愈,具体到个人,如文末所提及,人类完全有智慧和能力积极预防和最终治愈癌症!造成误解,请大家见谅!另:本文也仅一家之言,不严谨处亦难免,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目的就达到了。” 在这里我想再补充一下,可能是画蛇添足: 由于我是PhD而不是MD,所以关注癌症的侧重点和医生不同,我只是根据自己对进化和基因突变、癌症和基因突变的认识和理解,参考其他人的思考和结论,得出自己对于癌症在生物学方面的认识:癌症很难像天花一样被人类整体灭绝,只要人类细胞在生长分裂,癌症就有可能发生。 这样的观点,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这都可以理解,有点像有人担心机器人会最终统治人类或者人类最终会在地球灭绝,有人不担心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所做的判断;癌症到底能不能最终灭绝,对这个问题可能我们将会一直争论下去:每个人会根据自己获得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Science杂志2005年提出了一系列科学问题引起大家思考,其中一个问题是Cancancersbecontrolledratherthancured?相信像这样的问题,根据我们现在的科学认识,恐怕也是难有“标准正确”答案的。严格来讲,这样的观点可能已经超出了实验可以验证的范畴,但这不妨碍我们提出这样的观点,而且这样的观点也会随着新的科学成果的出现而不断被修正、细化和完善,甚至完全改变。 但如果谈到癌症患者的具体治疗,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可以评估和验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使得偏重治疗的科研人员和医生可以实实在在的实践和尝试,癌症能否最终灭绝这样的观点是不大会影响这个过程的。我选择相信人类完全有智慧和能力积极预防和最终战胜癌症(这又成了与“癌症能否灭绝”类似的观点了)! 举报 李兆栋 2016-8-210:44 回复所有人:这是为《知识分子》写的科普文章,普及科学理念和观点,所以其实这个总的观点严格来讲不是我的原创,我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癌症的理解。如果有人感兴趣,建议读一下这本书:MelGreaves,Cancer:TheEvolutionaryLegacy,OUPOxford;NewEdedition(27Sept.2001)。有中文译本,叫《癌症:进化的遗产》,不过我没读过中文版,不知道翻译质量如何;amazon英文原版也不贵。如果有人对癌症和进化这个话题感兴趣,建议进Pubmed,搜索cancerANDevolution。不管个人观点是什么,谢谢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51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规划癌后余生——写给癌症患者及家属的几句话
热度 20 yangjundr 2016-10-7 09:27
由于工作关系,几乎每天都会签发一些癌症诊断报告,也经常会接触大量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随着数量的增加,愈加感到提高全民医学科学素养、普及医学 ( 尤其是癌症 ) 科普知识、理性认知生命自然规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对于癌症患者及家属而言,更为迫切,甚至在某种情况下,理性认知癌症比治疗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患者及家属最关心的几个癌症防治相关问题的分析,以期为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几点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一个理性的癌后康复和生活规划,这不仅事关患者如何度过一个保证质量的癌后余生,也涉及家属成员的生活和幸福感。希望能有些许帮助和安慰。 1 、关于癌症 癌症是个什么病?简单说,癌症就是一种能复发、侵袭和转移的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的恶性肿瘤。 2 、癌症的特点 癌症一般都会需要十余年以上时间和相当有限的生存期。早期癌症预后尚好,晚期癌症预后实在不乐观。同时,伴随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及生活、环境、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癌症的发病率有明显提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此外,也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带癌生存人数和生存期也显著增加和延长,癌症也具有了慢性化的趋势,也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 3 、关于癌症诊断 癌症的最终确诊仍然需要依靠病理诊断。病理诊断可分为定性诊断和确诊,定性诊断多用于术前诊断,确诊不仅需要判断癌症类型、分期,还要检测相关分子靶标。 癌症的病理诊断真的很重要。由于患癌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所以,诊断报告不必急于一两天,给病理医生足够的时间,从容检查才是保障病理诊断质量的前提。对于患者及家属而言,刚拿到病理诊断报告时的震惊、惶恐难以避免,一时半会儿想不通、不能接受患癌的事实、纠结于为什么患癌的偏偏是你,这样的心情和情绪波动可以理解。但是,过度质疑医生的诊断,反复在多家医院会诊,采用 “ 货比三家 ” 的心态来看病未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实,想一想,中大奖和被鸟屎砸到的几率是一样的,谁能保证中奖的是你,而被鸟屎砸到的只能是别人呢? 4 、关于癌症的分型 - 分级 - 分期 癌症的分型 - 分级 - 分期是评价癌症的重要参数。分型指的是癌细胞的来源和组织学类型,分级指的是癌细胞的幼稚程度,两者与癌症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分期大多采用 TNM 分期,指的是癌症的进展程度,预示的是患者患病的时间和生存期的长短。早期癌症尚有机会治愈,但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大多有限,短则数月,长则会在数年或十多年内复发、转移并引起患者因之死亡。 5 、关于癌症治疗 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中医中药治疗等等。可是,但凡是要用多种办法解决的事情,也就意味着缺乏有效办法。癌症治疗就是如此。虽然,并非所有癌症都需要手术,但是,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治愈癌症,一般需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所谓的 “ 鸡尾酒 ” 方案,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制定一个综合性的联合治疗方案很是重要。被看作是后起之秀的个体化精准医疗仍旧走在路上。此外,多种因素导致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确定很普遍。这其中来自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心之不甘是重要原因。 6 、关于癌症的预后 癌症的预后或生存期与癌症分期密切相关。虽然,随着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的发展,一、二期癌症的预后取得很大改善。但是,三、四期癌症的预后依然很差。还缺乏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晚期癌症预后的治疗方法。所以,除去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之外,患癌还得认命。还是尽早调整心态,接受生的无奈和癌症结局的必然,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为好。 7 、关于癌症治疗方案 癌症是个慢性病,治疗也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癌症的初次确诊和首次手术仅仅是癌症综合治疗的开始,也并不是癌症治疗的重点。真正的治疗是随后直至生命终点的辅助治疗和对症治疗。而且,与癌症初次诊断、手术、辅助治疗、复查及临终关怀等环节或阶段的直接医疗费用相比较,就医过程中的交通费、陪护费、住宿费、营养费等非直接治疗费用支出更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更是个经济问题 —— 病要治、生活更要继续。 其实,在目前医学水平和大多家庭经济水平下,考虑到医保报销比例,花 10 万还是花 100 万治疗一例癌症患者 ( 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 ) ,结果未必会有大的不同。所以,选择一个与家庭财政状况相适应的长期综合治疗方案和经济预算,延长有质量的带癌生存期、平稳的渡过癌后余生才是王道。说白了,就是首先要搞清楚家庭能为癌症患者筹集多少资金用于治疗,诊断、手术、辅助治疗、复查及临终关怀等环节或阶段各需要花多少,交通、陪护、住宿、营养等非直接治疗费用又需要多少。这个真的很重要,必须要有个理智的规划。砸锅卖铁凑够了初次治疗的医疗费,而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做法并不可取。 8 、关于保密 患癌确实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患者及家属短时期的情绪波动在所难免。但是,情绪的波动和家属对于患者善意的隐瞒并无助于病情的改善,也未必会起到好的作用,甚至会有相反的作用。因此,及时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度过情绪波动期,制定一个与家庭经济状况相匹配的癌症治疗财政支出预算和适宜的综合治疗方案,规划一个遵从患者意愿的带癌生活方式,平和地度过癌后余生,对于患者也许更有意义。 总之,理性看待生命的来之偶然、生之无奈、去之必然。尽早规划一个与患者自身及其家庭状况相适应的癌症治疗与康复计划,才是积极治疗癌症之根本。
个人分类: 科普|11347 次阅读|22 个评论
必须深刻反思我国4种恶性肿瘤居世界首位现象
蒋高明 2014-2-9 22:05
上述数据是偶然的吗?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0 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为 5561.7 万吨,人均 41.5 公斤(83斤); 2010 年中国农药总量 175.82 万吨,人均 2.62 斤(5斤2两); 200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 21 万吨;人均 0.31 斤(6两2钱); 2010 年 农膜使用量 217.3 万吨,人均 1.62 公斤(3斤2两,农膜低温焚烧能制造二噁英致癌物)。 另外,根据陈一文先生的研究,我国从美国等地进口 转基因大豆样品中的草甘膦残留达到 0.4 - 8.8 mg/kg , AMPA 残留 0.7 - 10 mg/kg 。非转基因传统与有机大豆不含这些残留。依据世界粮农组织( FAO ),总草甘膦残留应当计算为草甘膦 +1.5xAMPA 之和。该项研究转基因大豆检测数据平均折合“草甘膦等值” 11.9 mg/kg (最高值为 20.1 mg/kg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kd.html 2013 年,中国进口 6000 万吨转基因大豆,由此带进来草甘膦含量 195.6 吨,草甘膦代谢物含量 344.4 吨,草甘膦含量人均 1.956 克 ,草甘膦代谢物含量人均 3.444 克 。 草甘膦被公认为对动物生殖系统和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在 ppb 级水平即有危害作用。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87741.html 关于激素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只有报道如下: 反季节蔬菜水果大都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以促进果实早熟,催熟的蔬果中含十几种激素,尤其是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部分肉类及动物内脏 猪、鸡、鸭等动物,多数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部分鱼类是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的 。此外,动物内脏中激素含量也较高。保健食品,市面上不少增高保健品添加了褪黑激素;一些延缓衰老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量激素。化妆品,美容产品要达到美白和祛斑的功效,会添加汞和铅,为缓解它们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厂商就会再添加激素。容易含激素的化妆品主要是祛痘、去皱和祛斑三类。化学物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农药DDT、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等会再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外用药品,很多治疗皮肤过敏、感染的外用软膏,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都含有激素成分。 http://sp.chinadaily.com.cn/news/20130403/149707.html 从上面可以看出, 我们的农业模式,包括进口粮食,是一面生产食物,一面制造了污染,最终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除了上面崔永元提到的4种恶性肿瘤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 2013 年,中国 糖尿病 患者人数达 9700 万以上, 数量达到世界第一。 糖尿病 已成为 21 世纪 世界范围内的一种 流行病 。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9aWQllCytj9TfiNKBtnK3k1UvOiSHU88iC80kfiSWXaZ1gmgW5GkvSrnl9pUKcMxv69IYmW-BqphNKBdPUmCq 2007 年,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 傅蕾 ) 亚洲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目前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已达六千万人,有八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但每年中国完成的心脏手术仅有八万例左右。 http://sports.sohu.com/20070523/n250179501.shtml 2008 年,中国有多少高血压病人?被问到体重是多少,几乎人人知道,但如果被问到血压值,却很少有人答得出来。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 2 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 30% ,也就是说,有 1.4 亿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应控制在 140 / 90 毫米汞柱。 http://health.sohu.com/20080917/n259592660.shtml 2011 年,中新网上海 12 月 26 日 电 中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原中国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在刚刚结束的 “ 中美不孕不育学术高峰论坛 ” 上称,全由于种种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 1/8 ,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 5000 万,并仍逐渐增加。她说,生育危机即将到来。专家指出,健康夫妇如果在未采取避孕的前提下,经过一年有规律的性生活未能受孕,或女方年龄 35 岁,有规律性生活 ( 未避孕 ) 未能受孕的,称为不孕。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2/27/11595256_0.shtml 2011 年9月9日 ,卫生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傅卫称,据专家估计,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中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9-09/3317877.shtml 2012 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精子库数据显示,就目前情况看,捐献者以学生为主,大概占了 90% 以上,而上班族只有不到 10% 。学生相对作息规律、身体健康,精子合格率高,合格率基本在 30% 以上,而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过 20% ,甚至更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曾经对来医院准备生育的男子精子质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子质量差不是个别现象,每 3 个备育男就有一个精子质量差。 http://www.jianke.com/news/551678.html 2010 年,北京协和医院里,6岁的小女孩程程(化名)靠在母亲身边,羞涩地给记者看了看她已微微隆起的乳房。4个月来,她的胸部已经像个青春期少女般,有了轻浅的曲线;而就在2个月前,她甚至像来月经一样,下体开始不规则流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属于典型的“ 性早熟 ”。 据了解,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 ,仅广州就从10年前的0.5%上升至1.3%。伍学焱指出:“我们怀疑现代人性早熟、畸形、癌症发病率升高,都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中国大概2.2亿12岁以下儿童)。 (按照中国性早熟比例和儿童总是,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20万的儿童出现性早熟。) http://health.sohu.com/20100224/n270404755.shtml 2013 年,《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606 期 (4 月 8 日 出版 ) 封面数据显示,癌症汹涌:全国每 6 分钟就有 1 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 人成为癌症患者,每 7 到 8 人就有 1 人死于癌症。 生态环境生病了靠药物,人生病了,也靠药物。于是,植物药、兽药、禽药、人药、西药、中药 ( 质量也受农业模式影响 ) ,充斥了我们的 13 亿人国度 。 从上述一组沉重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险。那么,中国人健康质量的下降与我们的农业模式有没有关系呢?农业上的过度用药,与医院里的过度用药过度治疗交相映辉,为中国的生态与健康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药食同源,廉价花钱买食物,高价花钱买药物,且药物从动植物种养阶段就开始了,如此长期下去,我们损失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最后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 听不到爸妈温暖的呼唤,看不到家人赞许的目光,长时间与父母分处两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 5800 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 28.29% 。 http://news.k618.cn/ztx/201208/t20120819_2366309.html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管癌的预防要点
热度 26 何裕民 2013-10-23 15:41
1、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在我国,60~70岁的老年男性,在北方地区或农村生活并有吸烟史、饮食习惯不良、有肿瘤家族史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2、食管癌的蛛丝蚂迹 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早的信号,一般情况下病人可有如下感觉: (1).进食较干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某处有短暂停留,有时好像食管内有吞咽不完的食物,这种梗噎感可以不治而愈,但数日或数周后往往重复出现。 (2).常常觉得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 (3).进食时胸骨后有轻微不适或疼痛。疼痛较短暂,有时仅持续几秒钟。吃粗、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 (4).吞咽时经常嗳气,并且有上腹部饱胀感。多见于食管上段癌。 3、早期发现食管癌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注意食管癌早期吞咽困难的征兆,在发现征兆后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例如食管镜、食道钡餐、X线透视或者拍片等。 一般来说,食管镜检查能够见到早期很小病变,取活检可以精确地做出病理诊断。 4、易致食管癌的不利因素: (1).过多进食含有亚硝胺的食物,如腌菜、咸鱼、咸肉等。 (2).长期进食发霉的食物、粮食等被真菌污染的食物。 (3).长期吸烟(每天至少吸一包烟,连续5年以上)、酗酒(每月至少一次喝3两以上白酒)。 (4).喜进食过快,狼吞虎咽;喜饮过烫茶水。 5、警示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占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农村的第3位。 ●食管癌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例为2:1。 ●据我国流行病学资料,食管癌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占24%~61%,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食管癌具有明显遗传背景。 ●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而我国又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约31.04万,而我国占16.72万。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587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不良生活方式易发“夫妻癌”
热度 27 何裕民 2013-9-4 13:31
有时候真有“祸不单行,福不双降”,一家人里面,丈夫刚刚确诊为癌症,没几个月,妻子也宣告罹患癌症,这种打击对任何家庭来讲,都是不能承受之重,这种现象,不排除偶然性,但我们从医学的观点出发,夫妻相继患癌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得以明确。 夫妻都患上癌症,或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其患癌部位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癌”,是近几年逐渐被医学界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上海癌症研究合作中心的一份资料数据统计:上海男性每年死亡人数中,近1/3死于恶性肿瘤;女性每年死亡人数中,近1/4死于恶性肿瘤。按这两个数据,保守地计算:100对死亡夫妻中至少有5对夫妻癌。夫妻癌这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以60岁以后多见,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夫妻癌的祸根同居一个屋檐下,同吃一碟盘中菜,同呼吸一样的空气,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吃得过咸、长期紧张、焦虑等,是夫妻癌的祸根。 夫妻长期共同在一起生活,因为生活方式类同,共同暴露在致癌危险因素下,所以致癌因素往往会以同等的方式危及双方。丈夫吸烟,妻子就会因被动吸烟而受害;同桌进餐,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同时损害双方;同居一室,环境致癌因素会有害双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在共同生活中传播,而这两种感染与胃癌、肝癌的产生密切相关。 此外,一旦丈夫或妻子得了癌症,另一方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免疫功能急剧下降,表现出夫妻癌的现象。同理,家庭缺乏和谐的氛围,夫妻双方彼此抱怨,长期生活在紧张焦虑中,也是夫妻癌不可忽视的诱发条件。 有人害怕了,“夫妻癌”是不是说夫妻一方得癌症,另一方也必然会得癌症呢?不! 关键在于预防。一方有不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应以良性的方法加以改善,千万别迁就或视而不见。如果已是夫妻癌,双方的心态就更重要。资料显示:参加上海市虹口区科学保健康复协会的20多对夫妻癌中,90%以上生存期已超过5年。究其原因,他们在患病后都能积极参与该协会的综合康复活动, 注意运用中医药来巩固疗效, 自觉地改变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增加运动,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他们真的是“换了个活法”。总结他们的经验, 预防的要点是: 1、调整心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笑对人生。 2、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适当参加有益健康的体育锻炼,如郭林气功等,摆脱癌症给生活带来的阴影,这样有利于康复,也给生活增添了情趣。 3、癌症病人自身免疫力较低下,应到正规医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多用零毒抑瘤中药进行扶正调理。 4、调整膳食结构,戒除不良嗜好。少吃高脂肪食品及甜食;少吃盐腌、烟熏、油煎、火烤和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不吃霉变食品;不大量饮酒;不吸烟,远离吸烟环境;多食绿色蔬菜、豆类食品及新鲜水果、高蛋白的瘦肉、蛋类、鲜乳等食物。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3251 次阅读|27 个评论
污水中鱼也生癌——保护我们的环境
热度 28 何裕民 2013-7-19 15:03
近50年来,关于恶性肿瘤的报道与日俱增。为什么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一是因为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检查手段的普及,使癌症早期确诊率和检出率不断上升; 二是因为人类生活的变化,诸如吸烟、酗酒、饮食过度、不爱运动等使自己的免疫抗病能力下降; 三是因为环境污染的影响。其中以环境污染作用最大。 有关环境污染使癌变危险增加,医生们开始是从简单朴素的某些现象引起注意的,譬如肺癌患者大多数为吸烟历史长久或是经常与厨房油烟打交道者;譬如扫烟囱的工人睾丸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极高;譬如我国淮河流域一带肝癌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等等。而在那些风景优美,环境未遭破坏的地区(如广西巴马县),癌症发病率非常之低,这更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环境污染与癌症发病的关系。 生活在被工业废水污染中的鱼类产生基因损伤的百分率增加,鱼发生肝癌的危险,要比生活在净水中的同类鱼高得多。如被自由基攻击,都会使DNA结构变得高度异常。当大量异常DNA在人体内产生而且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时,癌症发病就不足为怪。从这层意义上说,癌症的确是环境污染的产物,是人类肆意蹂躏大自然得到的报应。 过去人们往往“谈癌色变”,甚至有所谓“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的错误说法。如今,不少学者认为,既然许多癌症可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那么,从理论上讲,癌症是可以防治的。因为人们完全能够主动地改善社会环境,只要找到病因,人们也就有可能有效地控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从而远离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的凶恶病症。 环保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依托,人类生存大环境问题,主要是保护水源,防止大气层污染及工业废潭污染,防止环境污染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每一个公民,都要响应祖国号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从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角度来认识,污染环境实际上是一步步将自己推向癌症的魔爪之中。当水源质量下降,自己身体的各个脏器就会不断受到环境污染的损害; 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苯丙芘蒽之类浓度越来越高时,人的双肺癌变的危险就越来越大。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是我们每个公民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21世纪人类怎样才能告别癌症?我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注意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的发生。新世纪的科学有可能使癌症治疗取得成功,新世纪的人类也一定能认识理解保护社会环境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这样,我们相信在21世纪,人类一定能远离癌症。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3032 次阅读|29 个评论
上午成功为一右膝关节恶性肿瘤患者行右大腿截肢术
GaoXurenKnee 2012-10-20 18:47
2012年10月20日上午,在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第二手术室,本组成功为一右膝关节恶性肿瘤患者行右大腿截肢术。术程顺利、麻醉满意、清点纱布器械无误,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逐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膝肩肘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创伤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肘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肘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膝关节肿瘤|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疗”还是“话疗”
fuhonghai 2011-5-28 17:10
虽然近 30 年来对恶性肿瘤的研究逐步深入,各种新的治疗手段不断问世,可是恶性肿瘤的治疗在近 30 年并未取得重大突破, 5 年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前面一篇博文介绍了化疗对于头颈部肿瘤的疗效,这使我想起来赵本山的小品,范伟那句“老婆,医生都通知我化疗了”。对于恶性肿瘤我们是选择化疗还是话疗?话疗在肿瘤的治疗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已经被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发生都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系。人机体在外界刺激下,免疫系统可以产生不同的活性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正常细胞,可能会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最终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当然单纯的精神、心理因素导致肿瘤的发生可能不现实,但精神、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精神、心理因素对患者的预后同样起到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会谈癌色变,每个人都会惧怕死亡。在门诊看到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当他们知道自己病情的时候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的大部分是绝望。那些表现很乐观,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患者无论是伤口的愈合、机体功能的恢复都要好于那些情绪悲观的患者。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对于这些恶性肿瘤的患者是否要把病情告诉患者?我的观点是要把病情的基本情况告诉患者,同时要把医生的治疗情况也和患者讲明。有的人认为把病情讲明可能会使患者有心理负担,其实大部分患者都明白自己的病情。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对于恶性肿瘤的相关信息有多种获取通道,像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治疗往往是破坏性非常大的治疗,即便是家属不告知患者,患者其实心里是很明白的。这时如果家属都在瞒着患者,此时患者就会感到非常孤独,其实是不利于患者康复的。家属向患者讲明病情的时候也要掌握一定的度,更多的是要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质量。多于患者交流不使患者处于孤独绝望的心境。
6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疗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有效吗?——我的观点
热度 2 fuhonghai 2011-5-25 21:09
这几天看了几篇关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前诱导化疗文献。目前国内对于头颈部肿瘤化疗的作用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医科院肿瘤医院屠规益教授认为术前化疗对于头颈部肿瘤无效,而我院邱蔚六教授认为有效。可是他们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国外相关的临床 RCT 研究结果同样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并且由于人种的不同,国外的相关化疗数据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所以需要临床多中心的 RCT 研究来验证术前化疗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作用。上周五美国 NIH 专家来我院听取张院长的几个临床课题汇报,期间张院长汇报了正在进行的一项关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前诱导化疗的临床多中心课题。我院的工作已经结束,结果显示术前诱导化疗反而比未化疗组复发率高将近 4 个百分点。 此研究结果是否说明术前化疗对头颈部肿瘤无效哪? 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各种化疗药物对各期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不同,将化疗药物分为两大类: 1. 周期特异性药物是指仅对增殖期某一期细胞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2.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指一般对增殖期细胞杀灭作用较强,对一部分非增殖期细胞也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化疗还存在敏感性的问题,肿瘤化疗的敏感性与增殖比率、细胞周期时间和倍增时间有关。增殖比率是指处在增殖周期细胞占整个肿瘤总体细胞数的比率。细胞周期时间是指肿瘤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倍增时间是指肿瘤细胞或体积增长 1 倍所需的时间,一般增殖比率高、细胞周期和倍增时间短的肿瘤,如绒癌、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可望取得较好的疗效,甚至可能通过化疗达到治愈,但对那些增殖比率小,细胞周期和倍增时间长的肿瘤,如大部分的实体瘤临床上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肠道肿瘤、头颈癌等由于大部分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往往对化疗不太敏感,疗效常不满意。未分化癌较腺癌鳞癌对化疗敏感。即使化疗较敏感的肿瘤,由于部分不敏感的非增殖细胞的存在,往往成为复发的根源,因为敏感的增殖细胞杀灭后,原来的非增殖细胞可重新进行增殖。 化疗对于中晚期的头颈部肿瘤可以起到缩小肿瘤,肿瘤的体积减小后原先不能手术的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这是术前化疗的益处所在。可是正是由于化疗使得肿瘤缩小,在接下来的手术中手术医生手术切除的范围自然变小,比如说颊癌,若接近洞穿性颊癌患者如果术前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手术者在切除时范围肯定要变小,本来是全层切除,现在有可能变为保留颊部皮肤。由于化疗并没有完全杀伤切缘外的肿瘤细胞(虽然我们的切缘是阴性),手术也可能使得部分未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重新进入到增殖期,为以后的复发埋下隐患。同时由于化疗本身的副作用,使得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受到较大的打击,当患者再次手术时,这两重对免疫系统的打击也有可能是患者将来的复发的原因。也就是说化疗时双刃剑,可是现在在各级医院都存在滥用化疗的想象,这其中的利益驱动自不必说。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有恐惧心理,放弃手术这一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我个人认为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化疗适用于一下几种情况: 1. 晚期肿瘤,肿瘤 T3-4 期,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但对于这样的患者化疗后有可能原发灶变成了 T2 ,但是手术仍然应该持扩大切除的态度,这时的保守有可能导致复发。 2. 多次手术后复发患者,对于多次手术后仍然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化疗控制肿瘤发展,当然这仅仅是姑息性治疗。我并不赞成对于早期( T1-2 , N0-2 )患者行术前化疗。就目前手术和术后放疗的效果来看,这两者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总体还比较理想。由于术前化疗可能存在的弊端,所以我认为对于术前化疗还应持谨慎态度。
5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有了治疗的好办法
xscjack 2011-5-20 07:35
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有了治疗的好办法 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是10周岁以下儿童中较为少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其发病率大致在万分之一左右,按这一估计频率推测,全国每年1500万新生儿,每年就有约10000名以上新患者。 此病在临床上被定性为良性肿瘤,大多在10周岁以后随着青春期发育,一般都可以自愈(至少占患者的80%),少数需手术治疗、或特殊护理(约20%),也就是说全国每年至少有2000例新生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患者需手术治疗或特殊护理。 因本病预后良好,大多可以自愈且术后极易复发、只有极少数演变为恶性肿瘤(估计占患者的万分之一),所以一般不鼓励手术治疗。为防止成年后,形成坡脚等身体和生理缺陷,10周以内的保健特别重要! 本人经摸索,对太极拳进行改编,创造了一套适合该病患者儿童的步伐训练操,十分有效,患儿家长们可以与我联系。该步伐训练能使孩子免受痛苦,让宝贝健康成长。 联系电话:15309689910、qq1004769836、email: xscjack@163.com
个人分类: 按类别|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治疗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有了好办法
xscjack 2011-5-20 07:32
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有了治疗的好办法 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是10周岁以下儿童中较为少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其发病率大致在万分之一左右,按这一估计频率推测,全国每年1500万新生儿,每年就有约10000名以上新患者。 此病在临床上被定性为良性肿瘤,大多在10周岁以后随着青春期发育,一般都可以自愈(至少占患者的80%),少数需手术治疗、或特殊护理(约20%),也就是说全国每年至少有2000例新生儿童胫腓骨骨纤维发育不良患者需手术治疗或特殊护理。 因本病预后良好,大多可以自愈且术后极易复发、只有极少数演变为恶性肿瘤(估计占患者的万分之一),所以一般不鼓励手术治疗。为防止成年后,形成坡脚等生理缺陷,10周以内的保健特别重要! 本人经摸索,对太极拳进行改编,创造了一套适合该病患者儿童的步伐训练操,十分有效,患儿家长们可以与我联系。该步伐训练能使孩子免受痛苦,让宝贝健康成长。 联系电话:15309689910、qq1004769836、email: xscjack@163.com
个人分类: 按类别|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恶性肿瘤成因随笔
热度 2 sangjuyin 2010-12-14 12:34
作者:阅素灵 看着机翼上排成条纹状的露水在风和阳光中迅速消失,我又开始了一次旅程。 该飞机人声机械声交相鼎沸,且比较闷热,为了暂时无法昏睡过去,我决定继续思考癌症的成因以作消遣。作为深入学习过西医的临床医生,我当然知道癌症并不是都危重,事实上,有不少种类的癌症,预后良好。一般只有那些分化程度低,扩散快,可发现时间晚,预后差的癌症才能符合非专业人士心目中对CA的预想标准。作为一个深入了解过网络中医的网虫,我当然知道,一个中医大师要给自己吆喝,首要就是说我善治愈癌症云云。实际上,这正是证明了此类使用中西结合称谓的中医大师尚未清楚状况,正确较专业的吆喝应该是我善治愈各类分化低,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 招摇撞骗者除去,有不少专业人士撰写过各类恶性肿瘤总体成因的文章,西医就不说了,因为还是不够专业,脑子里想不起多少什么胺啦,因子啦,蛋白啦的东西,而且好像至今为止,西医还没把这个事整清楚。就想中医的吧,毕竟仔细学了多年中医,再不专业,就说不过去了。 很多高手,喜欢用《内经》阳化气,阴成形这句话来阐释,认为肿瘤有形乃是属阴,于是成因为阴积,治以温阳。我是不赞成这种说法的,至少不完全赞成。因为这种说法并未完全理解内经,阳亦成形,阴亦必须化气,内经此句是互文。且肿瘤尚能扩散转移,岂是此说可解? 为何恶性肿瘤能迅速掠夺营养,扩散转移,且很快耗尽生命?个人认为,恶性肿瘤应该用寇学说解之。在情志,饮食,毒素等等刺激作用下,一些正常细胞发生一异变,占地当了土匪,该土匪饥渴极点,到处掠夺,且发展成员,流散无穷,如果不能得到控制,很快就会颠覆国家政权。对土匪采取的政策一般有三条,第一,招安;第二,消灭;第三,招安能被招安的,消灭不能被招安的。对待恶性肿瘤,亦该如此。在正气足够支持之时,以大毒攻击,消灭之;在正气不足够支持之时,以无毒补益,安抚之;在能支未支之间,当视其程度比例,给予合适比例的招安与消灭。另,根据大寇产生的不同,一种是得不到满足成为寇的,一种是被刺激或者深仇大恨变态成寇的;前者可以使其满足,主导用调和补益之法,后者是毒的积累产物,必须主导用清解攻克之法。假如元气不足以支持,则用安抚法,使其减缓扩张速度,甚至不在扩张。此安抚法亦不同于招安法,招安法乃是朝廷尚有本钱,而此安抚法,朝廷虚甚,极弱不已,尚能做到限寇保全。此法乃极难极精之法,非攻非补,非攻补同用,耗时亦多,然能于不知不觉中制寇于局部,非大医不能熟用,非有缘不能得救。 由于年轻,个人经常被病家看做无奈之下,死马当活马医的代表,因此这些年来治疗了不少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十之八九见效,至于能治愈者实在无几,十死无生者众多。倒是师尊常运用补益之药,改变过不少患者的生命;也运用大毒清解之药,救治过许多人。。。。师尊具体方药多平常无奇,唯剂量效法千金,常大小多少甚有别。至于安抚法的三丹三汤,和元丹,同元丹,造化丹等乃是师尊秘炼,我亦不会运用,只知道其中有茯苓一味,其丹药本身也不是仅仅用来治疗癌症的。 想及此,打算有空记录一些师尊的医案,以做回想纪念。师尊已经遁世,不会再出山操持小术,我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我自己的怀念和不要忘记,亦是为了鼓励自己,也稍微带着点有缘看过之后,可知医道之广之精无所止境的意思。
个人分类: 小胡看病|43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阿根廷医生为患者摘除23公斤重恶性肿瘤(图)
XUPEIYANG 2010-8-29 20:49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9日11:19 新浪科技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的甘道尔夫医院为一位女患者摘除重量打破记录的恶性肿瘤。 甘道尔夫医院的医生手捧这个巨型肿瘤。组织切片检查显示该肿瘤为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