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使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使用

相关日志

我国林业产业“肥料生产使用情况及政策”
jxz1963 2018-6-28 16:30
近期,在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陕西省农业厅土肥站董伯林站长就我国林业产业“肥料生产使用情况及政策”,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参加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的 100 多位代表聆听了董伯林站长的学术报告。 董伯林站长的学术报告主要由八部分组成:肥料的概念,肥料种类,肥料基础知识,肥料登记,陕西省肥料企业情况,涉及肥料监管的法律法规,有机肥增加了抗生素检测,当前主要推广的土肥技术。 董伯林站长从肥料的概念、肥料的种类,肥料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开始,进而介绍了全国肥料生产及使用情况、陕西主要作物面积与施肥量,肥料登记政策的变化,肥料标准等实用技术,以“苹果”为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经济林在使用肥料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给广大林业产业从业者讲述了许多一目了然的 “林特作物施肥量”和“脲铵氮肥及硫铵技术指标”,以及当前主要推广的土肥技术。 他说,我国肥料的年使用量和生产量已达 7000 万吨(折纯),已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有各类肥料生产企业近 8000 家,其中,氮磷等化肥 1200 家,复混肥 3000 多家,叶面肥 3000 多家,微生物肥料 1000 多家。从事肥料经营的企业 8 万余个,年经销量 1.5 亿吨以上,经营额超过 2000 亿元。 我国化肥使用量远高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水果、蔬菜化肥使用量更多。果树亩均化肥使用量是日本的 2 倍多、美国的 6 倍、欧盟的 7 倍,蔬菜亩均化肥使用量比日本高 12.8 公斤,比美国高 29.7 公斤、比欧盟高 31.4 公斤。过高的化肥使用量,不但施肥成本高,而且对农产品品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肥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环境美好与否。加强肥料管理,既是政府部门实施市场监管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肥料市场秩序有点混乱,行政管理政出多门,市场监管交叉重复,以罚代管现象在基层屡屡出现,农民发生肥害后,投诉、维权难。 同时,董伯林站长还介绍了“ 2016 年测土施肥项目县”、“ 2016 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县”、“在陕北、渭北推广地膜双垄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旱作节水技术”、“苹果施肥”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知识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2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林业产业“农药的科学使用”
jxz1963 2018-6-28 16:26
近期,在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张锋博士就林业产业“农药的科学使用”,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参加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的 100 多位代表聆听了张锋博士的学术报告。 张锋博士的学术报告主要由五部分组成:正确认识农药,农药的分类与剂型,农药的毒力、毒性、药害,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农药中毒急抢救方法。 张锋博士从什么是农药?农药的作用,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药使用后的分布行为等引开话题,以“毒韭菜”为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农药的作用,特别是给广大林业产业从业者讲清楚了“农药的作用”,一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他说,全世界由于病虫草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三分之一,一旦停药一年后将减产 25-40% ,我国平均每年挽回 粮食 2500 万吨,棉花 40 万吨,蔬菜 800 万吨,果品 330 万吨,减少损失 300 亿元。现在农药的投入产出比例以高达 1 : 10 ,一般农药也在 1 : 4 以上,所以农药的使用是保障农业生产经济的重要手段。 同时,张锋博士还从农药的分类与剂型,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毒力、毒性、药害,提出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新理念,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2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正使用科研经费被判刑
热度 3 zhgzhang 2017-10-25 22:18
和友人吃饭聊天,谈起一个米籍华人教授。友人说,他被判刑了,你不知道吗?这是 2 年前的事了!被判刑一年多,现在应该出来了。 为什么呀? 因为他用自己公司的名义申请了 NASA 的经费,说主要的研究在这个公司做。而实际上,他的公司根本没有做研究的设备,研究都是在大学做的,却以公司做研究的名义向 NASA 要钱,还不跟 NASA 说公司是他们两口子的。 另外,申请书说的是她老婆要指导研究生做实验。事实上他老婆一天都没去指导过。 他还说,这个教授“太抠”,给学生钱太少,发论文写报告只有他们两口子,没学生的事 …… NASA 以没有用 NASA 的经费做该做的研究为由,起诉他们诈骗,要让他们还钱。他老婆也被判了刑。 我知道这个教授非常有成就,在业界非常有名,太可惜了…… 【友人让我参见如下网络新闻】 http://www.mcall.com/news/breaking/mc-lehigh-professor-nasa-fraud-verdict-20151120-story.html http://www.mcall.com/news/breaking/mc-lehigh-professor-yujie-ding-nasa-fraud-sentencing-20160928-story.html 联想到, 我们自己在使用科研经费的时候, 是都用在申请书中指定的科研上了吗?昨天审计的还问:你派学生参加的这个会和项目有关吗?你参加的这个会和项目有关吗?绩效发给的这两个老师,是课题组成员吗?问得我有些心虚。虽然其中一部分经费是拨给别人的,里面的花费有些不合理,我也得担当,把账调出去。
4919 次阅读|4 个评论
忽悠一下男生、女生
yag195544 2017-4-19 06:27
忽悠一下男生、女生 岳爱国 记得上高中时,县里召开三干会(县级、公社级、村级干部会),因县招待所人手不够,便从我校高中生里调派若干同学到会帮忙(一是因为高中生比较成熟,办事能力强;二是因为正值寒假假期,到会帮忙并不影响学习)。我也是到会帮忙的高中生中的一员。 记得某日的上午要列队进入会场,于是,我就站在宿舍的前面大声喊集合,并明确要求,男生站在左边,女生站在右边。当我讲完这句话时,被我指挥的男女干部们全都乐了。只听有人大声讲到,你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还男生女生的。我立马明白了,刚才是讲错话了。我这是在学校男生女生的说惯了嘴了,一下子没改过来,惹了一个笑话。 此事已经过去了 40多年了,至今没有忘记。 以下要讨论的不是与我的记忆能力有关的话题,而是要讨论一下在广播节目中该如何应用地方方言的话题。 每天上下班开车行路,为了解路况,多是听北京 103.9交通台《一路畅通》栏目的。103.9《一路畅通》栏目基本可以归到脱口秀的类别,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又要讨论一个特定的话题,又要汇报实时的路况,需要很好的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及配合能力。103.9《一路畅通》栏目的几个主持人都很胜任这份工作,以上所说到的三个能力都很强。 但不知道北京台对他们这样的主持人在如何运用方言方面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a根本不能用;b若确需调节一下气氛可适当用;c毕竟是脱口秀类的节目,因此可以随便用。我感觉他们采取的是b类,即:若确需调节一下气氛可适当用。何以证明?因为我有证据。 如今的主持人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当然愿意追赶时髦,于是,但凡提到男青年女青年时多是以男生女生来替代。将男青年女青年唤为男生女生始于中国台湾,而台湾是从何时开始有这种称呼方式不得而知。记得本世纪初我去台湾时,那里的人们已经是这么叫了。实际上在上个 世纪九十年代此表达 方 法 就已经 由台湾地区传入中国大陆 了,只不过到了中国大陆之后并未迅速扩展开来,先是在东南沿海一带流传,直到近几年才一路缓慢北上,到今天,这一表达方法 基本算是完成了占领中国大陆的任务了。由此看来,用男生女生来代表男青年女青年可以算是台湾的方言了。 有人也许会出来说话:只要绝大多数人认可并使用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语言就可以脱离方言的范畴,归到普通话类别之中。若此言成立,那么 “忽悠”一词是不是也可以从东北方言中解放出来,归到普通话类别之中呢?因为,凭借着本山大叔的竭力推销,“忽悠”一词早已冲出东北,走向全国了,且这一词汇也早就让人们忘记了它“晃动”的本意,而只知道它“鼓动、怂恿”的东北意了。甚至连某位国家领导人不是都在说“不忽悠”云云,可见其深入人心。推而论之,若“男生女生”、“忽悠”这一南一北的方言可用在广播语(脱口秀类)中,那么河南的“中”、四川的“幺妹儿”等等都应该用一用,免得厚此薄彼,搞得有些省份在京生活的人士生出意见来。实话实说,若真要比试一下国人对两个词汇的接受度的话,“忽悠”一词要高出“男生女生”好几个量级,因为,习惯用“男生女生”代表男青年女青年意的只是当下的时髦男女青年们,在国人中并不是很普遍。 但凡使用一个词汇用意要准确。对于男生女生新的表达用意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男生女生传统的表达用意很单纯,也很明了,即:男学生、女学生(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小词典》 1982年版)。如果非要展开解释,就是 还处于受教育阶段的男性学生 、女性学生 。 一看就懂,不会产生歧义。 而若将男生女生按照台湾地区的用意解释,就变成了所有年轻的男性女性。对于这样的混合用法,若在平时人们的随意表达中或在特定的人群中(如新潮男女青年们)不会产生多大的歧义与麻烦,但却会给专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从业者带来一定麻烦。因为不管是在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表达过程中,一旦用到男生女生,是不是都要加上注解:中国大陆用法、中国台湾用法。不如此,也许就会给阅读者或听众带来一定的歧义。 例如, “六一”儿童节这一天,那么多戴着红领巾的男生女生(中国大陆用法)分列开来,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这个例句若不考虑台湾语义因素,是很明了的。男生女生指的是学生,而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则是指未成年的小学生。但要再加上台湾语义因素在内,又不加括弧解释,就会给某些读者带来歧义,为何青年人了还要戴上红领巾去公园参加 “六一”儿童节呢?难道是因为他们怀旧? 有些年轻人可能认为笔者过于矫情,就为一个词汇的用法何必要写一篇文章来加以讨论呢。笔者认为,很有必要。 中国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无可厚非,特别是两岸的文化交流更是势在必行,只要是双方大众认同的都要逐步加以统一,毕竟我们是同种、同文的同胞兄弟。在文字表达方面也是如此,近些年来,经过两岸的不断交流,有很多词汇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可,并应用在了自己的文字中,如愿景、厘清、福祉(这几个词汇,本是中华文明的古之菁华,但在 1949年之后都放弃使用了,后来看到台湾用得挺好,又重新启用了)、杯葛等来自台湾的词汇,已经被大陆一方用得炉火纯青;秒杀、高富帅、雷人等大陆用语也被台湾人,特别是台湾青年人所接受,使用率颇高。有些词汇则被有限接受,如捷运一词,在台湾是地铁、快轨的意思,而到了大陆则被首都机场所采用,在候机楼内的一段快轨被称之为捷运。而有些词汇,由于两岸政治、经济及人文因素等原因,双方则无法达成使用上的一致,如台湾所说的“乡民”是大陆所称的“网民”,台湾所说的“部落格”是大陆所称的“博客”台湾所说的“检讨”是大陆所称的“总结”。但不管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是一家人的两岸民众是不会说两家话的。于是就需要逐步规范,将容易产生歧义的、让人们使用起来不方便的语言、词汇等或摒弃、或弱化,逐渐形成一致,但这需要耐心与时间,毕竟两岸还未统一。 仍然回到广播用语(脱口秀类)是否使用方言的话题上来,我坚持认为,这类节目为了活跃气氛,有所指向的适当使用方言是可以的。所谓 “有所指向”就是要明确告知或暗示听众,我刚才所讲的,或接下来所讲的是用某某地方言表达的。毕竟,我们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讲普通话,如若连国家的正式视频、广播媒体的主持人都不在乎这个问题,那谁还在乎这个问题呢?! 写于 2017年4月19日
个人分类: 杂文|3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树莓派3使用连接蓝牙
outcrop 2016-9-9 21:40
自己编程的话用命令行配对蓝牙比较方便 sudo hcitool scan 发现目标蓝牙地址后 sudo hcitool cc连接目标,过程中需要输入目标密码。 之后绑定串口: sudo rfcomm bind /dev/rfcomm0 目标蓝牙地址 此后就直接把 /dev/rfcomm0做串口来读写操作,默认波特率好像是9600
个人分类: 机电工程|14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CiteSpace各版本使用强度
热度 2 ChaomeiChen 2016-3-2 00:33
按每月统计的使用CiteSpace次数,主要版本使用情况如下: 2015上半年:3.8.R1 (32-位), 3.9.R6 (64-位) 2015下半年:3.9.R9 (64-位), 3.9.R9 (32-位) 2月和7月为CiteSpace使用淡季。
个人分类: CiteSpace新版|6466 次阅读|4 个评论
你的手机用来干什么
热度 3 nyj 2015-12-4 14:4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低头族队伍日益壮大,还有许多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俺大体盘点了一下本人平常用的手机功能有以下几点。 1. 表。主要用来看时间,偶尔也设定使用一下闹钟。 2. 电话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 3. 传呼机。家人来电,一般用座机回复;同事来电,可以去办公室当面交流。 4. 照相机。虽然俺的手机拍照功能不强,但由于随身携带,平常看到感兴趣的事也拍一下,偶尔也使用录像功能。需要抄录的纸质资料拍照更是方便。 5. 上网。主要是登录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在外面查个信息、收个邮件啥的。 6. 电子书阅读器。主要是利用上下班坐班车时间看点儿下载的电子书。 7. 玩具。供孩子玩耍。 8. 手电筒。楼房单元里的邻居都有 勤俭节约的 美德,晚上回家经常用这个。 下面是不太常用的功能。 9. 字典。随着手写字机会越来越少,经常提笔忘字,只好用拼音输入法来查看某个字怎样写。 10. 英语词典。俺原先用的手机有这个功能,可以查某个英语单词,现在用的手机没有这个功能了。 11. 录音机。这个功能被很多人忽视了,其实平常一闪即逝的想法、需要及时记录的东西挺多,毕竟很少时候随身携带纸、笔,一般倒是随身带手机。 12. 导航仪。对俺这样的无车族来说,一般用不着,偶尔出差用一下。有时在外面登录谷歌地球或地图网站查看一下线路。 13. 游戏机。偶尔斗个地主啥的。 14. 计算器。上了年纪,脑子越来越不灵光了,稍大些的数就算不过来了,赶紧掏手机吧。 15.PDF 转换器。俺的电脑没有安装 PDF 转换器,一般通过扫描仪扫描为 PDF 文件。现在发现手机安装的 WPS 可以将 word 格式转变为 PDF 格式,以后进行 PDF 转换就方便了。 16. 音乐视频播放器。俺只偶尔通过网上在线播放一下,基本没下载播放过。 17. 手机支付。现在的年轻人都通过手机来进行支付、理财、炒股等金融操作,俺是大大地 out 了,没有开通网银,手机也没绑定银行卡, 只是用过移动宽带返还的电子券进行过支付。 18. 镜子。利用自拍模式,还是照相机功能。 19.U 盘。利用手机内存和外置 SD 卡存储文件,利用读卡器、蓝牙等传输文件。 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了,不知各位使用的手机功能有哪些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01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了一辈子的英语,总得用一用
lhj701 2015-11-29 14:04
学 了一辈子的英语,总得用一用 英语学习就是为了用,不能等着所有单词都会了,才看书、看电影、视频,专业教学,新闻等等,边用边学边进步,不是很好吗? 关键是怎么用? 1、看专业书籍,物联网、大数据、Zigbee等,很多书籍都是英语的,看翻译的,一是慢,而是未必好。 2、看英语视频,充电学习使用。coursera有N多的免费cs、data science的课程,不说海量,新鲜的课程也是层出不穷。 3、英文小说。多看+纸质书,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方便阅读,不仅仅充实自己,还可以静心享受当下,不为烦嚣所困扰。能够将一部部厚厚的纸质书利用几个月的零碎时间看完,也不是没有一点成就感。 4、专业新闻,IOT和DATA SCIENCE的新闻,应有尽有,不仅仅了解业界的新进展,还能了解对应工业的新发展,对于丰富专业碎片化知识,功不可没。 5、如果喜欢全世界的新闻大事,苹果的博客(Podcast)估计无法替代,不仅仅能听音频,还能看到清晰的下载视频,Ted更是丰富多样,满足你的多样需求。 6、蹩脚的英语,也要写英文论文。英文是科研界的世界语言,我可以读全世界科学家用英文写的论文,同样,我写的英文论文,全世界也可以看到。英文也会越用越好吧,当写过一篇可以是近20页的英文论文时,感觉写作会有点英文的措辞吧。另外,每当拿到老外帮助修改后的论文,对照原来的进行确定和修改时,总是感觉到一丝丝的在进步。 7、活着就是享受这个活的过程,除了专业,还有娱乐,迅雷已经可以将天下间的免费资源,以难以相信的速度送到你的眼前,其实可以经常为能够碰到的好的电影思绪万千、回味无穷:似一盏迷雾中温暖闪亮的明灯,除了带来暖暖的感动,更似给你灰色的心,注入了一股股新的活力,就像突然要长出一副翅膀,有要飞的欲望。。。。 8、当然,如果你的专业和英语足够好,为何不在Coursera开一堂英文的专业前沿课程呢?如果韩国人可以、印度人可以,我们不是也可以吗?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3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梯事件 猛于虎!如何防范才是我们当下应该做足的功课!
rzwu0721 2015-7-27 10:53
今天,看到新闻报道《 荆州安良百货电梯出事 女子被吞没前举起儿子 》,感到无比痛心!电梯事件屡屡发生,在网上一搜,哎,不少!真是电梯事件猛于虎!我们应当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屡屡发生呢?每当发生了这些事情,为什么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来防止电梯事件发生呢?还有我们的监管呢?还有我们的电梯是否安装有一些紧急制动按钮或者所谓的电源,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制动等等。如何防范才是我们当下应该做足的功课! 记者调查 电梯厂商产品曾多次被曝出故障 央视视频显示,此次发生事故的电梯品牌标称为“申龙”。根据该公司官网介绍,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位于江苏 苏州 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安装、服务于一体的电梯生产企业,产品涵盖各类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和电梯部件。此外,申龙还是中国电梯协会理事单位。 据官网介绍,目前申龙的产品除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俄罗斯、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曾获得一系列专业资质和荣誉: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明星企业等。 但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申龙电梯曾经多次出现故障。 2012年9月,据《宁夏日报》报道,银川市光耀上城小区美居华庭2号楼1单元10楼的电梯出现“自由落体”,并卡在7楼,吓坏了乘梯业主。该楼居民表示此前也曾有过类似遭遇。报道称,涉事电梯为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生产。 2011年9月,星辰在线报道,8月30日下午1时多,一名4岁男童在浏阳市步行街一超市内被手扶电梯卡住。该男童被救出后,在送医过程中身亡。报道指出,出事电梯由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制造,出厂日期是2011年3月6日。 2011年9月11日,据《半岛都市报》报道, 青岛 九水路李沧宝达大厦电梯出现忽上忽下来回晃动的怪现象,吓坏了乘梯的一对父子。据悉,该事故系电梯安全开关故障所造成的。涉事电梯合格证显示是“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字样。 2011年8月,《东方今报》报道,位于洛阳市中州东路瀍河桥西东华大酒楼的电梯因故障被停。该电梯为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生产,免费保修期一年,但酒店方联系维修方,对方仅来看过一次,说电梯有问题,之后就再没派人来维修过。对此,维修方推说是酒店方钱未付清才拒绝维修。酒店方面表示,钱已付清,并有发票为证,而维修方则坚称有6万元并未到公司账上。 根据申龙电梯官网所留的电话,北青报记者昨天多次致电申龙电梯,试图了解事故电梯的情况,但两个号码始终显示电话忙无人接听。文/本报记者李铁柱 业内人士 多重防护装置没一个发挥作用 “干了二十来年,也没遇到过这种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昨日,一 家电 梯维修保养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电梯圈里的朋友也都在讨论此事,大家均一致认为这部电梯在质量和维保上存在重大问题。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 扶梯里的安全装置有很多,包括急停按钮、盖板开下开关、梳齿保护装置等等,但在这起事件发生时,没一个安全装置起作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任何一个装置发挥作用也不会死人 ,这说明这部电梯在质量上或者维修保养的程序上出现了巨大问题。 事件发生时,向女士踩翻了盖板,掉到下方并被卷进扶梯了。盖板为何会动,有人称没有拧好螺丝。这位电梯公司负责人介绍,盖板本应是用4个螺丝固定的,但理论上来讲,即使4个螺丝一个也没安也不至于被踩翻。因为盖板下方实际上是有卡槽的,卡槽可以将盖板固定住。盖板被踩翻只有两种原因,要么是盖板没有放到卡槽里,会晃动,要么就是寸劲。据死者家属称,当时向女士领着孩子坐电梯,坐到一半时有人喊“盖板坏了,盖板坏了”,在这种情况下,向女士踩翻盖板就不奇怪了。 其实,在盖板下方是一个一米深左右的基坑,这个位置是为维修保养人员提供的检修坑, 里面也应该是有一个安全开关的,如果向女士在摔倒后碰到这个开关,电梯也能停下来 。然而向女士还是被卷进电梯,理论上讲,电梯的梳齿卡到异物也应该会停下来,但是这个装置也没有起作用。“扶梯下面是各种铁链、传送链、轴承、咬合装置,人进去了就完了。因此这部电梯要么是质量问题,要么是人员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出现重大过失,该做的没有做,或者程序颠倒。” 这名电梯公司负责人表示,整个电梯行业现在比较混乱,有些城市就有上百家,彼此竞争非常激烈,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有些企业不舍得在后续保养上花钱。文/本报记者匡小颖 我国电梯安全隐患6成因保养和使用问题导致! 悲剧一幕接一幕,为何总是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关乎所有家庭幸福的电梯梦魇为何总是在各地此起彼伏?还要多少悲剧才能敲醒监管部门麻木的神经? 有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 电梯制造质量问题占16%,安装问题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我国电梯出厂时需通过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检测,产品质量基本过关,目前绝大部分事故根源都集中在“维修保养”这一环节上 。 而 现实情况却是,近六成载人电梯没有按时更新维保记录,其中有的甚至连“年检合格”标牌都没有 。一些物业单位为节省费用,几个月才对电梯检查一次,甚至等出了问题才请人来检查,逃检、漏检和滞后年检现象十分严重。此外,过多地非正常开启和使用、电梯超载等,都为电梯安全埋下了隐患。 按照我国《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维保单位按照合同,受物业公司的委托对电梯进行15天一次的维保。你所在的小区电梯有这样的年检合格标牌吗?该标牌上的维保记录是有效的吗?赶紧行动起来,拿起手机,拍下电梯年检标牌,发生给 南方周末 民生23度,希望以此唤醒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安全的重视。 一些电梯超期服役带“病”运行 记者调查发现,电梯出现伤人事故,与其 超使用期运营、“老龄化”、带“病”运行有很大关系 。 如果按照15年使用年限来计算,我国相当一部分电梯已经“老龄化”。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由于 国家没有文件规定电梯报废年限,电梯只要通过质监部门的年检,合格后获得“电梯使用标志”后即可使用 。但记者调查发现,电梯到了使用年限后报废的很少,有相当一部分仍在带“病”运行。 据了解,河北省在用电梯中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达到1083台;广东东莞6万多台运行电梯中,服役15年以上的电梯达1745台,而申请报废电梯仅60台;福州市使用年限达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共857台,其中带“病”作业需维修的414台,需直接报废的7台。 专业人士分析,因为电梯是随着房地产业发展而发展的,预计最近几年,超过15年使用年限的电梯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届时,电梯的维修、更换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超期运行的电梯安全隐患很大,仅靠修修补补、换换零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高龄”电梯带“病”运行,已成为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调查发现, 没有强制报废制度,缺乏维修基金或者维修基金难到位,是导致电梯超期服役的重要原因 。 一些电梯维修保养不到位 “ 电梯三分靠质量,七分靠安装和维保 。”已成为业内共识。与使用汽车一样,电梯的安全可靠性与日常维护保养密切相关,需要 定期清洁、润滑、调整、检查,以降低安全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要维保两次,每季度、半年、一年各要进行一次大型维保 。但业内人士透露,没有照此标准进行维保而在运营的情况时有发生 。 据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报告,我国电梯维保企业过多,仅上海就有300多家,导致平均维保电梯数量少,价格恶性竞争。例如在住宅电梯方面,平均每台每月的维保价格从2000多元降到500多元,有的甚至降到200元。 据分析,一些企业牺牲安全生产投入和降低服务质量,导致维保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有的维保企业在品牌电梯过了质保期限后,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物业与之签订维保合同。一旦签订合同,则采取“只修不保”或“以修代保”的方式进行电梯维保。由于正常维保跟不上,大大损坏了电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提醒 乘坐手扶电梯注意事项 随着手扶电梯被广泛应用于商场、酒店、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铁站台及转乘处也多使用手扶电梯。但正因为司空见惯,人们往往忽视了安全。 今年1月,一黄冈男童在商场手扶电梯上摔倒卡断右掌;今年3月,武昌4岁女童思思与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不料在下手扶电梯时,袖子被卷入电梯毛刷带,思思的右手臂多处软组织挫裂伤。 两位电梯专家“想不通” 记者采访中听到有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发生昨天的“电梯吃人”事件,是因为商场在做电梯检修,电梯上到最高的时候是由一块铺板跟地面做衔接的,但检修完后,工作人员只铺了铺板,忘记上连接螺丝,这才导致人一踩上去就踩空了,瞬间被电梯卷进去的悲惨事件。记者就此说法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均未得到肯定的回复。 采访过程中,记者有几点疑问: 一是电梯前为何站有类似迎宾的营业员? 如果说,刚开业的商场为了显示其服务高端,站有迎宾还可以理解,开业已近三年的商场,手扶电梯前站几位营业员,是否说明商场本来就对电梯的安全没有把握。 二是人掉进电梯后,为何电梯没有自动关闭?因为,作为公共场所的电梯,定会有相关的安全装置,确保遇到险情自动关闭。 今年以来,电梯安全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昨天,武汉三鑫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先生说,一般情况下,手扶电梯两端的踏板位置, 下边都留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空间,用于安装机箱设备,人如果掉下去,除了被跌伤,不会出现大的危险 。 “这次事件,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人会被卷进去,并且死亡。”程先生说, 按照行业要求,在手扶电梯两端与楼层接触的位置,踏板下方设置有特殊装置,一旦踏板被打开,或者人员掉落进去,触发装置之后,电梯会很快停止运行 。 商场监控视频显示,从女子踩落踏板跌入,到完全陷进去,大约有9秒的时间,期间电梯一直还在运行。程先生说,具体原因自己无法准确猜测,不排除电梯维护工作不到位的可能性。 武汉瑞特电梯有限公司工程师张先生表示,手扶电梯相对而言要比厢式电梯更危险一些。“手扶电梯是开放的,超载之后可能发生倒转,已经有过类似事故;另外就是容易卡人,裙子、鞋带一旦卡进去,就可能发生事故。”张先生说,根据行业要求, 手扶电梯两端机箱安装空间上方的踏板,都有触发装置,一旦打开踏板或者踏板掉落,电梯会迅速停止 ,根本用不了9秒,“荆州的那部电梯,如果真的从人掉下去,到最终陷进去还在运行,要么是电梯质量问题,要么就是维护缺失。” 在此,相关专家提醒, 乘坐手扶电梯前,首先要避免衣服、鞋带或者是手里的包裹、行李等卡到电梯的缝隙里。踏上电梯前要注意鞋带并拢一拢衣裙,避免在电梯运行时挂拽到衣服。携带的包裹、行李比较多时,可以侧身上电梯,将行李提在身体前后方,同时要注意不要将行李放在电梯上,以免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危险。 遇到类似情况,现场救援者应先按紧急制动按扭 。 乘坐手扶电梯时,电梯运行中要扶好扶手,面向前方。乘坐过程中尽量站好,不要随意走动。如果带有儿童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儿童在电梯上玩耍。电梯运行时不要将身体靠在扶手上,部分电梯的扶手和梯级运行并不完全同步,将身体靠在扶手上极易发生危险。 离开手扶电梯时要注意脚下,特别是要注意梳齿板,不要让鞋带、裙角、裤脚等卡在梳齿板与梯级之间。要注意自己的行李,不要遗漏在电梯上,以免伤害到后面的乘客。 电梯下坠时保护自己的最佳动作   第一,不论有几层楼,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这是为了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继续下坠;第二,如果电梯里有手把,一只手紧紧把住,这样可以固定人所在的位置,以免因重心不稳而摔伤;第三,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这是为了要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第四,膝盖呈弯曲姿势。这点是最重要的,因为韧带是人体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所以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承受的压力更大。 PS:后面部分内容摘录自 1.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5/330224.shtml , 武汉晨报 戴旻阳 2. 资料:中国每天2亿人乘电梯 事故频发维保缺失 http://news.163.com/15/0727/05/AVGOB1NQ0001124J.html 3. http://house.southcn.com/fcgd/content/2015-07/20/content_128765675.htm 4.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5-07/27/content_21414924.htm 5. http://news.ifeng.com/a/20150728/44270825_0.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4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才能搜索出某位博主对自己博文的所有评论?——兼答罗帆老师
jlpemail 2015-1-19 07:13
如何才能搜索出某位博主对自己博文的所有评论? 罗帆老师: 您好!昨天我没有登陆,迟到了一天。 今天看见有信息,答复如下: 我用的是最笨的办法,就是点击“查看博客评论”按钮。系统会显示所有的评论;还会显示 评论者的头像,当然,也显示了被评论的原文的标题。有多少需要提取的评论,就进行多少次复 制和粘贴。时间主要是花在了搜索上。 我前天,就是查看了系统中的77页评论,从中复制和粘贴了所有来自lix的评论的,发现自己 答复的不多。这是一种遗憾。实际上,评论中有好多有意义的问题。比如,lix曾经在我的一个博 文下评论,实际是提了一个综述的标题,可是我当时没有留意,就辜负了以他为代表的博客阅读 者的心意。这也许是我的 博客进入2009年以后,逐渐平淡的原因之一吧。 我认为,许多博文其实是评论捧红的,即使仅仅是得到一个字符的评论,也会赢来更多的读者。 最后,谢谢您的信任和关注。祝愿我们的博客在2015年度更受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关于信箱的使用
热度 1 Greg66 2014-9-26 12:09
再关于信箱的使用 20140926 不要使用两个信箱。有的邮件系统( 126 , QQ 等),自动为客户设置两个信箱名字,实际是一个信箱。这对信箱主人来说,使用哪个都一样,但是对这位主人的联系人(收信人)是不一样的。收信人要用来件人的邮箱名作为关键字搜索以往的来件,对方使用不同信箱名字很麻烦, 收信人常常不记得来信人是使用哪个信箱发来的邮件, 不能搜索到以前所有的来件。所以发信人不要使用两个信箱名字(尽管两个是一个)给别人发邮件。 回复别人邮件时,要把来件信息带上,不要删了,以免收件人记不得以前的联系事项。 既然是用信箱,就要及时回复。要么就向别人声明“我不使用邮箱办公”。 其他参考: 关于电子邮箱的取 名 关于电子邮件正确使用
个人分类: 11|3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RMySQL系列文章1
itso310 2014-4-18 14:02
引自: http://blog.fens.me/r-mysql-rmysql/ MySQL是一款最常用到开源数据库软件,安装简单,运行稳定,非常适用于中小型的数据存储。R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当然要支持数据库驱动接口。让R和MySQL配合在一起,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 由于操作系统的原因,让Win和Linux有不一样的字符集,不一样的运行时环境。所以,今天我们讲一下如何在Linux和Win上面安装和使用RMySQL。 目录 RMySQL介绍 RMySQL在Linux下安装 RMySQL在Win7下安装 RMySQL函数使用 RMySQL案例实践
个人分类: R语言|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Bowtie和Bowtie 2的安装和使用详解(step by step)
热度 3 bigdataage 2013-12-22 13:10
Bowtie和Bowtie 2的安装和使用详解(step by step) 之前我硕士期间主要做的是 预测蛋白质和nc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即蛋白质和ncRNA亚细胞定位的预测,处理高通量数据的时间不多,都是帮别人处理,自己没有系统地了解。现在必须要从头到尾自己处理了,记录一下主要环节。 我的目的是要分析网络,研究cell type conversion, 构建网络完全不是研究目的,更不是去研究高通量数据的处理,我只想利用已有工具尽快完成第一步,搞定网络的构建,已便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络的分析和new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plex systems or complex networks 上面。 1. 下载 Bowtie和Bowtie 2都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bowtie-bio/files/ 这里以 Building from source 为例子, 从而需要下载其源代码,而非针对特定OS已经编译好了的binary release. 从而 32bit和64bit的Windows, Linux, Mac OS 都可以这样做。 我下载的是以下2个文件: bowtie-1.0.0-src.zip bowtie2-2.1.0-source.zip 2. 编译 分别解压下载的那2个文件,打开linux terminal (我用的是Linux Mint, 64 bit), 让terminal进入解压后的某一个目录,比如bowtie2-2.1.0, 运行“make”。 若编译没有异常,编译好以后分别运行: chmod 777 bowtie2 ./bowtie2 若没有问题,会显示出bowtie2的使用信息。 bowtie-1.0.0同上: cd /home/lilab/bowtie-1.0.0 make chmod 777 bowtie ./bowtie 若下载的是已经编译好了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则可以跳过这一步。 3. 下载参考基因组 既然是把测序片段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当然就需要reads and reference genome, reads就是自己要处理的数据, 对应物种的 reference genome需要在数据库中下载。 对于bowtie-1.0.0: 关键是要Indexing a reference genome, Bowtie网站( http://bowtie-bio.sourceforge.net/index.shtml ) 的右边有Pre-built indexes,根据物种下载相应的文件,这个文件解压后可以直接使用,若下载的是FASTA格式的基因组,需要Building a new index,用bowtie-build. 这里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例, Pre-built indexes里面有这个物种,直接下载得到文件“s_cerevisiae.ebwt.zip”。 解压, 得到文件夹s_cerevisiae.ebwt,里面有几个文件。 把解压后的文件(不是文件夹)copy到目录 bowtie-1.0.0/indexes下面。 添加环境变量: export BOWTIE_INDEXES=absolute/path/to/bowtie/indexes 此时在目录bowtie-1.0.0下运行命令: ./bowtie -c s_cerevisiae ATTGTAGTTCGAGTAAGTAATGTGGGTTTG 若没有问题,则会显示map结果。 其中的s_cerevisiae是指reference genome,上面copy到目录 bowtie-1.0.0/indexes下面的文件的名称都是以s_cerevisiae开头的,与文件的名称的第一个点号前面的内容完全一致(这一点是必须的)。 对于bowtie2-2.1.0: 若下载的是FASTA格式的基因组,需要Building a new index,用bowtie2-build, 就像其manual所说的“You can use bowtie2-build to create an index for a set of FASTA files obtained from any source, including sites such as UCSC, NCBI, and Ensembl. ” 还是以S. cerevisiae为例,先下载fasta格式的参考基因组: http://hgdownload.soe.ucsc.edu/goldenPath/sacCer3/bigZips/ 下载chromFa.tar.gz或chromFaMasked.tar.gz 解压,一个文件里放的是一条染色体序列,最好把所有序列放到一个文件“s_cerevisiae.fasta”里,这个小任务你可以手动完成,也可以用linux shell命令,我为此用perl写了几行代码,也可以用: https://github.com/bigdataage/SmallTools/blob/master/merge.pl 然后在目录bowtie2-2.1.0下运行: ./bowtie2-build s_cerevisiae.fasta s_cerevisiae 若正常运行完,则可以使用了。 测试一下: ./bowtie2 -c s_cerevisiae ATTGTAGTTCGAGTAAGTAATGTGGGTTTG 4. 使用 这个和具体情况关系很大,参数自己弄懂后再决定。 比如: 对于bowtie-1.0.0: ./bowtie -q -S -t -p 80 -m 1 -v 3 --best --strata s_cerevisiae 1.fastq 1.sam 对于bowtie2-2.1.0: ./bowtie2 -x s_cerevisiae 1.fastq -S 1.sam inputs are reads file 1.fastq and reference genome s_cerevisiae. output file is 1.sam. Bowtie2使用方法与参数详细介绍 5. 添加环境变量 上面其实就完全可以用了,但是只能在目录bowtie-1.0.0或bowtie2-2.1.0下使用,不能在其它目录下使用。 在当前用户的主目录下找到隐藏文件“.profile”或类似文件,在这个文件的末尾增加2行,把bowtie所在的目录加到变量PATH中,比如我增加的两行是: export PATH=$PATH:/home/lilab/ProgramFiles/bowtie2-2.1.0/ export PATH=$PATH:/home/lilab/ProgramFiles/bowtie-1.0.0/ export BOWTIE_INDEXES=absolute/path/to/ bowtie-1.0.0 /indexes 注销一下,或运行: source ~/.profile 这样就可以在当前用户的主目录下的任何目录下使用bowtie和bowtie2了。 OK!
6632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位体制外自主研究者心目中的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热度 14 黄安年 2013-10-16 09:01
一位体制外自主研究者心目中的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0 月 16 日 发布 自 1998 年退休以来 , 我已经是科研体制外的学者了 , 说科研体制外是指体制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 我的学术研究没有任何立项和项目费用 , 当然也说不上管到我头上和使用合理不合理、乱用不乱用 , 因为用的是我自己的退休金。同时现行量化管理机制对我来说也等于废纸一张 , 因为我不受量化指标的约束,搞的既非政治学术,也非量化学术 , 而是自主学术。只是这种自主学术成果往往不被官方视为正式成果,因为他们的成果往往和“立项”联系起来,没有立项等于 没有 学术成果和地位。要说一点都没有 , 也不是,每年学院统计学术成果时要问 : 黄老师 , 您的成果报一下 , 毕竟,这涉及到学院整体研究成果及排行榜 , 当然在职的好处,退休的是没有分蛋糕的份。 其实 , 我的自主学术成果也不能小看 , 至少退休后的学术成果和退休前相当,公开出版的作品就有 : 《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 》( 与任东来 、 杨玉圣合编 ,2003 )、 《美国纪行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社会》(2005)、 《沉默的道订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2006 ,中英文版)、《老话题与新挑战 -- 美国的崛起与崛起后的美国》( 2009 )、 《道订,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2010 年大陆简体版)、 《从战地到史林 -- 邓蜀生九旬文集》( 2012 ) 等 , 而学术交流网是 2002 年创办的 , 博客则是 2007 年 3 月开通的。还不算数以百计的文章公开发表和讲课、讲学。 目前,就全国而言已经退休的科研队伍不能小看 , 少说也有百万计,其中有能力继续奉献的也有几十万,在管理体制中如何推动在职的和退休的两种力量奉献与科学学术事业是件极其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如果实行排他性 , 排斥退休学者的管理体制是不当、不该、不能为之的,我们的蛋糕还是越做越大 , 而不能是越切越小,我有你有大家有 , 不能有你没有我,巴不得我独占和垄断 ! 我希望的是现有科研管理机制和使用时要加大对于已经退休的还有能力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支持力度,例如现在我正进行的为纪念北美铁路华工建设 150 周年的系列研究活动 (2015-2019) ,没有必要的经费是很难做好的 , 当然体制内实在不给钱 , 我也得一步一步地做下去。 至于现在科学网上借万钢讲话对于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使用的热议、甚至非议,我以为需要就事论事理性讨论。把气往党外部长万钢一个人身上发,实在说不过去,难道这机制是党外人士万钢制订的?他有这么大的权 ? 再说这机制问题究竟在哪里 , 不是靠口诛笔伐能解决的。 目前的科研经费单轨制基本上是皇粮经费即纳税人经费。管理和使用两个方面都要做好、管好、用好,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和滥用 , 不能以机制问题不合理或者科研人员待遇低为借口 , 为自己违反规定开托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犯法一视同仁,违规使用处理一视同仁,合理的建议采纳,不合理的主张需要解释和沟通,如果以此为契机理性讨论如何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 , 则是件大好事 , 如果借此发牢骚,恐怕无济于事。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10037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使用-多少高校违规呢?
napolun3 2013-8-26 10:43
(八)资助金的使用与管理   1、博士后研究人员所获得的资助金只能作为科学研究经费使用,如: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图书资料;聘用临时辅助人员以及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等,不能用作个人的生活费用。   2、资助金获得者在研究工作中可以自主支配资助金。 资助金获得者期满出站时,可以将未用完的资助金带到下一站或工作单位,继续用于研究工作, 其中外汇资助金只保留使用期一年。   3、用资助金购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图书资料等物品都属于国家财产。 资助金获得者流动到第二站或期满安排固定工作后,凡属其当时研究工作所必需的上述物品,均可由本人带到新站或工作单位使用,其余的留给设站单位。物品交接时,应由单位之间办好交接登记手续。   4、资助金获得者期满出站后如果不再从事科研工作,以及资助金获得者中途退站或被设站单位除名的,用资助金购买的物品均不得从设站单位带走;其未用完的资助金,由设站单位负责退回基金会。   5、基金会对博士后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办理资助金的拨款手续,并对资助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使用不当者,基金会有权追回其部分或全部资助金。   6、人民币资助金由资助金获得者所在设站单位的财务部门 单独立帐 ,代为管理和监督。设站单位各级财务部门均不得直接或变相收取管理费。
个人分类: 生活|3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总体正确
热度 7 zlyang 2013-5-17 13:31
“ 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 ” 总体正确 科技评价(以及更广义的人才评价),是个尚未解决的世界级难题。 即使那些有才干的 领导人 ,像奥巴马总统,一旦获得领导地位,也会犯“新手的错误”, 在多党制民主制国家中,通过竞争性选举选出的领导人需要担心下一次选举,因此他们更加可能作出受短期政治考量影响的决定,因为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再度当选。如果非选民的利益和选民的利益冲突,例如未来几代人,那他们的利益就不太可能受到重视。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7/26/c_123469760.htm 人类 面临着有史以来 最严重生存危机的挑战 ,而各国的大学对此基本上是 束手无策 或者 熟视无睹 ,既不能从理论上又不能从实践上提出任何化解这些危机的根本性的对策。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5/03/c_123069148.htm 影响因子会鼓 励“模仿或跟风”, 使得本来就已经很热的领域(刊物影响因子高)更加人满为患。更多人关注的是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而不是科研创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883do=blogid=690753 所以,把复杂的科技评价简化成几个数据,后果是可怕的!即使在某专业,其中不同方向之间 的“影响因子”差 别也很大。 总之,科技评价需要回归真正的科技,而不是量化指标,尽管很难。一种反映实际的动态评价,可能是有益的。国家或世界层面的适度规划,是有益的。 最后: 为天才留空间, 为中才立规矩, 为庸才找出路! 相关链接: 黄晓磊,2013-05-17,《科学》社论和《旧金山宣言》: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883do=blogid=690753 生命原本是用来浪费的,天才原本是用来摧残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407100.html 2008-01-14,《为天才留空间 为中才立规矩 为庸才找出路》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1/14/content_7418307.htm
43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支持使用Pernkopf的人体解剖图册!
热度 3 zlyang 2013-3-13 13:32
支持使用 Pernkopf 的人体解剖图册! 孟津 老 师2013-03-13在《面对纳粹—音乐界与科学界的纠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do=blogid=669901 里写到: “1990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把 Pernkopf 的人体解剖图册 评为一本对解剖学者和外科医生的杰作。这本书的细致、准确程度,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别的书可以替代。它不仅是一本教课书,也是很多外科手术医生的参考书籍。在做疑难手术的头天晚上,他们会去翻这本图册,以复习人体解剖结构的细节。 这 是一本治病救人的书 。 ” 王德华 2013-3-13 12:22 我想,日本731和德国纳粹的那些封藏的人体“实验”结果,是不应该整理发表的,尽管可以发CNS,尽管可以为医学提供绝无仅有的实验证据。让这些材料烂掉?继续封存?还是毁掉? 杨正瓴 2013-3-13 13:26 支持使用 Pernkopf 的人体解剖图册! 如有可能,列出受害者们的名字,感谢他们为人类医学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Pernkopf是纳粹, 但《 Pernkopf 的人体解剖图册》不是纳粹。 如同军队有道德,有阶级性; 但武器本身没有道德,没有阶级性! 拒绝使用Pernkopf的人体解剖图册,是不够理性的。 有ruozhi的倾向。
74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生中的依赖与成瘾现象
热度 2 罗非 2013-3-7 18:52
十几年前,药物成瘾成了科学界热切关注的问题。人们发现,成瘾药物种类繁多,使用人群数量大,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998年大洪水,足以称为洪水猛兽。而且科学界声称:一旦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一时 间,对药物成瘾的恐惧甚嚣尘上,无以复加。 几年前,人们忽然发现,新技术在带来网络和通讯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计算机成瘾和网络成瘾。而且,很多少年学生因为这两种成瘾而学业荒废,人格颓唐。于是,人们一度又把电脑和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生怕自己的孩子染上。学界中激进的同仁甚至提出,所有的成瘾都是精神疾病或者说脑疾病。于是有人尝试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甚至有人模仿重症精神病的情况,提出采用脑组织局部破坏这样的极端手段来处理成瘾者。 成瘾真的是如此新兴、特别、可怕而且严重的问题吗? 其实,上瘾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古以来,赌徒、酒徒就在上瘾。所以人们描述社会上的不法之徒,经常用"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来形容。这种说法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这四种东西都是可能上瘾的。 如果吸毒上瘾,需要远离毒品,赌博上瘾,需要戒赌,大家都能理解。喝酒上瘾就戒酒,勉强还可以接受。对性行为的喜好,如果当作精神疾病来处理,就会引起相当大的争议;要是再把吃饭当作病看待,那科学家真的就不知道何处存身于天地之间了。 那么,到底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其实,喜好、使用、依赖、戒断、成瘾,是几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的状态。要了解这些现象,需要了解生物在各个水平上的运作方式,从物理、生理到心理、精神。而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在日常人生之中,体会人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使用一些东西。小到饮食起居,大到社会人际;近到身体部件,远到卫星网络;实到感官享受,虚到思想信念。这些东西当中,有些用得顺手,我们会喜欢;有些不那么顺手,但也不得不用。那些既喜欢,又方便使用的,我们就会经常用。用得久了,我们就会因为熟悉而习惯,而其它因此而少用了的那些,就会由于陌生而疏远。这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依赖这个东西了。此时如果突然用不上它了,我们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不习惯,这就是戒断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比较明显,我们就已经对这个东西有些上瘾了。 所以,依赖和上瘾,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完全没有必要谈瘾色变。 然而,的确有一些人,会陷身于某种成瘾之中而难以自拔,乃至丧身失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是,这涉及到我们大家人人都有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有人叫它自制力,有人叫它主动性,有人叫它控制能力,有人叫它灵活性。总之,它就是我们审查实际情况,并对自己随时作出适当改变的能力。有了它,我们就能在必要的时候,从任何一种无论多么严重的依赖当中脱离出来;缺乏它,我们就随时可能陷入一种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习惯而难以自拔。 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这种能力呢? 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拿出一张白纸,在上边用笔画一个圈。然后,你注视这张纸。你可以选择,是注视圈里边,还是注视圈外边。 做到了吧?很简单吧?这就是你的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 你可能会说:这么简单吗?就是这么简单。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问题?问题在于,你首先要能找到这个圈。 找到了圈子,然后你可以选择注视圈内还是圈外。然而,如果你根本就没看到圈子在哪里,你就无从选择了。 所以,选择能力要发挥,首先要有觉察力,或者叫洞察力。 觉察力也同样人人都有,只不过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但还是有一个简单的实验。在夜间走进办公室,关好门窗。然后关上灯。 瞬间你会看到眼前一片漆黑。对吧?好,你闭上眼睛。这时候,还是一片漆黑,对吧? 那么,用心回答自己一个问题:闭眼看到的黑,和睁眼在黑暗中看到的黑,是同一个黑吗? …… 找到了自己的觉察力,再经常使用它,你的选择能力就会因为熟练而可塑性地加强了。你的大脑也就越来越会洞察、会选择。然后,你就日益远离了成瘾的危险……尽管你仍然可以使用、喜好,甚至短时间内依赖些什么。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426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手机锂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gmy 2013-1-20 13:29
1.锂电池无论用不用,”保质期”为3年,三年后衰减很快。还有一个就是full charge cycle,这个我不再多解释了,大约400-500次后衰减很快。就是看你先用到3年还是先充到次数。 2.锂电池除了怕低电量,还怕的一点就是过热,尤其是充电的时候。如果你的套套散热很差,充电时发热,最好在充电时把套拿下。锂电池长期不用的保存方法是充电至40%后放冰箱里,但切记不要冷冻。 3.不要总等到电耗光再充电,这会加快它的损耗。锂电池处于低电量时损耗比较大,长期处于40%-60%电量可以使它最长寿,但是对于经常使用的设备,这是不可能的,不过你可以让它总处于100%,也就是经常充电,冲完了不拔。它不会过充,而且这时使用的是电源的电,电池不会浪费charge cycle,所以有利于延长寿命。你只需每月满充满放一次,这是为了校准电池标尺。 4.充电时可以使用,有人说充电时使用会导致充电慢,是不是电池在一边放电一边充电啊?其实不是,手机里有两个电路,一个给电池充电,一个直接通过AC给机器供电。充电慢是因为一部分电流供机器使用了,所以充电的电流就小了,usb充电时尤其明显,因为其电流本身很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电流慢充电反而是锂电池喜欢的充电方式,这样产生的热量小,更有利于它的寿命。另外,不要在充电时玩游戏或者其他大负荷使用!原因不是耗电大,而是同2,会产生大的热量,从而减少电池寿命。一般上上网,发发信息没问题,长时间握在手里打电话也不好,建议用耳机。 5.充完电后接在电源上使用不会对电池造成任何伤害,因为它是通过电源直接供电的,这样减少了充电次数反而还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很多人会反驳说,我的笔记本一直插电源,结果一年后电池就完蛋了。笔记本跟手机不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热量导致的,散热不好的笔记本,电池寿命下降很快,即使你不用它。如果你总是接着电源玩游戏,可能会因为电源供电产生热量高而导致手机过热,这样也不好,总之只要不过热,就不会有问题,你完全可以在出门之前一直插着电源。【个人认为安全为主,有人看护最好】。 6.(未经证实)总是在电池高于90%但低于100%时接电源充电也不好,即总是“ topping off”。Thinkpad的笔记本有个机制,可以让电池在90%以上时不充电。如果手机也有一个充电开关就好了,我们就可以放心的长期使用外电了。电池在80%-20%时连续充电到满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7. 通宵充电完全没有坏处,因为你没有在用它,它不会产生热量。个人认为过充,始终不是什么好事,最好不要夜晚充,部分地区夜晚时候电压不稳,对机器有害!! 安全用电,慎重用电,保护电池,保护手机,更要保护我们自身安全!!
个人分类: 休闲|3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激光焊操作视频
热度 1 WanghuataoHIT 2013-1-7 20:52
激光焊介绍视频1 激光焊介绍视频2 激光焊 介绍 视频3 激光焊 介绍 视频4 激光焊 介绍 视频5 激光焊 介绍 视频6 激光焊 介绍 视频7 激光焊操作 视频 操作者:覃春林老师 版权所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子封装技术系 激光焊操作手册(实验课用): 光纤传输激光焊接机操作手册 20140607.pdf
个人分类: 实验|4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JPL行星精密历表的使用(最近使用,补充了一点)
zhuq89 2012-12-20 22:47
[转载]JPL行星精密历表的使用(最近使用,补充了一点)
JPL 行星精密历表的使用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李云飞 (blitheli@gmail.com) 当计算太阳系某行星相对太阳或者相对其他行星的位置和速度的时候,在精度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用行星的平均根数解析的得出,但是如果需要计算其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的时候,通常采用 NASA( 美国航空航天局 ) 的 JPL( 喷气推进实验室 ) 给出的行星精密历表 (DE200,DE403,DE405) 。 在 JPL 的太阳系动力学网页 (http://ssd.jpl.nasa.gov/) 上有太阳系行星历表计算的一般精度和高精度计算方法和子程序。 本文以行星历表的高精度计算 (DE405) 为例,阐述如何从 JPL 的 FTP 上下载相关数据,如何验证子程序的正确性,以及最后如何使用子程序。 本示例中以 DE405 为例,下载的子程序为 FORTRAN 语言,对于其他的历表 ( 如 DE200) 和语言 (C++) ,过程和以下相同,只要将相应的代码对应修改即可。 详细的过程可参考 http://ssd.jpl.nasa.gov/?planet_eph_export ,作者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对于 UNIX 操作系统,请阅读上行中的链接中的说明。由于下载数据后要对其验证子程序做一些修改,而读者在初次读其验证子程序时难免有些疑惑,因此下面直接给出步骤: 1. 登录 JPL 的 ftp(ftp://ssd.jpl.nasa.gov/), 下载以下数据: 一共 9 个文件: /pub/eph/planets/usrguide(需要仔细阅读) /pub/eph/planets/fortran/testeph.f /pub/eph/planets/fortran/selcon.f /pub/eph/planets/fortran/asc2eph.f /pub/eph/planets/fortran/binmerge.f /pub/eph/planets/fortran/binshort.f /pub/eph/planets/ascii/DExxx/ascpYYYY.XXX (多个文件) /pub/eph/planets/ascii/DExxx/header.XXX /pub/eph/planets/test-data/testpo.XXX 将上述文件放在同一文件夹下,为了方便下面描述,设文件夹名字为 D:\DE405 。 请仔细阅读 usrguide 文件,看不明白也行,只要按照以后步骤做即可。 上述文件中, ascpYYYY.XXX 系列文件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精密历表的数值文件。其中 XXX 表示星历表编号,本示例中为 405 ; YYYY 表示年份,如果你只需要公元 2000 到公元 2060 年之间的行星位置数据,那么只下载 ascp2000.405 到 ascp2040.405 的文件即可。 2. 打开“开始”菜单,点击“运行”,进入窗口 DOS 命令行界面 , 并进入 DE405 文件夹下。 首先你的系统内要有 fortran 的编译器 ( 如 Compaq visual fortran 6.5 版 ) ;那么在命令行界面输入 : copy header.405+ascp2000.405+ascp2020.405+ascp2040.405 infile.405 此命令会产生一个 infile.405 的文件。继续在命令行界面输入 : DF asc2eph.f ( df 表示对 .f 文件使用 fortran 进行编译,生成 exe 文件。若在 linux 系统下,命令为 gfortran ;在 windows 下,为 ifort 。因为我是第一次用编译器来做,为 win7 下安装 vs2010+studio XE2011 。其对应的编译器的命令串口可以在开始菜单中找到,根据自己计算机的位数, 32 或 64 进行使用,如图 asc2eph infile.405 ( 此命令会产生一个名为 JPLEPH 的文件 ) 3. 打开 ”testeph.f” 文件,修改程序中以下部分: 在子程序 ”FSIZER3” 中,将 ”NRECL” 设为 4, 将 ”NAMFIL” 设为 'JPLEPH' 。将 ”KSIZE” 设为 2036 ,对于其它的历表 ( 如 DE200), ”KSIZE” 的值有所不同,参考程序中旁边的提示。 在子程序 ”STATE” 中,将语句 ”CALL FSIZER3(NRECL,KSIZE,NRFILE,NAMFIL)” 最前端的 ’C’ 去掉。关闭 ”testeph.f” 。 4. 继续在命令行界面中输入: DF testeph.f testeph testpo.405 此时界面中会输出一系列的常用参数,以及和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其中对应 ”difference” 的位置的数据全是 ”0.****E-13”, 则表示 ”testeph.f” 程序修改的正确,否则则会出现 '***** WARNING : next difference = 1.D-13 *****' 的字样,那么表示程序修改错误,需要继续修改。如果出现错误,则尝试将步骤 3 中的 ”NRECL” 设为 1 重新试试。如果仍不行,那么可能由于系统的原因,请读者自己按照其英文的说明文档自己做,或者来信与笔者交流 ( blitheli@gmail.com ) 。 5. 打开 ”testeph.f” 文件,将子程序 ’FSIZER3’( 包括它 ) 以下所有的子程序全部拷贝到到 ’selcon.f’ 文件中。 6. 至此,精密历表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读者所需要的计算行星位置速度的高精度星历表子程序全部在文件 ’selcon.f’ 中,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调用 ’selcon.f’ 文件中的相关子程序 ( 相应的 ’JPLEPH’ 数据文件要存在 ) 。如果需要的精密历表的时间与上面的时间范围不同,读者可以自己转换所需要时间段的 ( 如公元 2020-2100 年间的精密历表 ) 星历表数值文件,具体方法同本文的步骤类似。 7. 关于 ’selcon.f’ 文件中的行星历表的子程序名称及其接口,请参考附录 A 。 附录 A 精密历表子程序 在最后的 ’selcon.f’ 文件中,包含着读者所需要的几个有关精密历表的子程序,下面给出各个子程序的简介及其接口参数说明。 : 给定某一儒略日时刻,得到目标行星相对某行星中心的位置和速度 : 获取所有的有关星历表的常数 : 获得读者所需的星历表某一常数 : 同子程序 PLEPH ,但输入的儒略日时刻更加精确 l PLEPH ( ET, NTARG, NCENT, RRD ) Input: ET : 儒略日 NTARG : 目标行星的编号 NCENT : 中心行星的编号 Output: RRD(6) : 目标行星相对中心行星的位置和速度 ; 单位 : for nutations, d(psi), d(eps), d(psi)-dot, d(eps)-dot ; for librations, (Euler angles and rates, w.r.t. the ephemeris reference frame) ---------------------------------------------------------------------------- 关于目标行星和中心行星的编号,它们的含义如下 : 1 = MERCURY 2 = VENUS 3 = EARTH 4 = MARS 5 = JUPITER 6 = SATURN 7 = URANUS 8 = NEPTUNE 9 = PLUTO 10 = MOON 11 = SUN 12 = SOLAR-SYSTEM BARYCENTER 13 = EARTH-MOON BARYCENTER 14 = NUTATIONS (LONGITUDE AND OBLIQ) 15 = LIBRATIONS, IF ON EPH FILE (IF NUTATIONS ARE WANTED, SET NTARG = 14. FOR LIBRATIONS, SET NTARG = 15. SET NCENT=0.) l DPLEPH ( ET2, NTARG, NCENT, RRD ) Input: ET2(2) : 通常此向量有以下三种用法: 1 最简单的用法,将儒略日赋值给 ET2(1), 将 ET2(1) 置 0 ; 2 为了最大的提高计算精度,将 ET2(1) 赋值为离所要计算时刻最近的午夜对应的儒略日,将剩下的儒略日赋值给 ET2(2) ; 3 为了方便,也可将 ET2(1) 赋值为某一固定时刻的儒略日 ( 如开始积分的时刻 ) ,将剩下的儒略日赋值给 ET2(2) ; 其他参数参考 PLEPH ( ET, NTARG, NCENT, RRD ) 。 l CONST(NAM,VAL,SSS,N) Output: NAM(N) : 常数名称向量 VAL(N) : 常数值向量 SSS(3) : sss(1) : 星历表数据对应的起始时刻儒略日 sss(2) : 星历表数据对应的终点时刻儒略日 sss(3) : Chebychev 系数每块数据所包含的天数 N : 常数向量的长度 l selcon(nams,nns,vals) Input: nams : 所要计算常数的名称 nns : 所要计算常数的编号 Output: vals : 所要计算常数的数值 ' -------------------------------------------------------------------------------- 部分常数名称 ( 按编号顺序 ) : DENUM Planetary ephemeris number. LENUM Lunar ephemeris number. TDATEF, TDATEB Dates of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Integrations CLIGHT Speed of light (km/s). AU Number of kilometers per astronomical unit. EMRAT Earth-Moon mass ratio. GMi GM for ith planet . GMB GM for the Earth-Moon Barycenter . GMS Sun (= k**2) . X1, ..., ZD9 Initial conditions for 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given at "JDEPOC", with respect to "CENTER". JDEPOC Epoch (JED) of initial conditions, normally JED 2440400.5. CENTER Reference center for the initial conditions. (Sun: 11, Solar System Barycenter: 12) RADi Radius of ith planet . *** 上面, 表示双精度类型数据 (double precision); 表示整型类型数据 ; 表示字符型数据。 *** 某一格林尼治时刻所对应的儒略日 ( 例如 2008-Jan-20 15:00:00 时刻对应的儒略日为 2454486.125) 的计算方法的子程序见我个人主页中的 ’ UTC 到 Julday 转 换 ’ 文件 ( http://blitheli.googlepages.com/programs ) ;也可用 JPL 网站上现成的程序来进行转换 ( http://ssd.jpl.nasa.gov/tc.cgi#top ) 。 附录 B JPL 精密历表分类 l DE200 : ( 包含章动,但不含岁差 ) 对应的历元起始时刻为: JED 2305424.5 (1599 DEC 09) to JED 2513360.5 (2169 MAR 31) 。 This ephemeris has been the basis of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since 1984. It is based upon the dynamical equator and equinox of J2000 (see Standish, 1982 and Standish, 1990). l DE403 : ( 包含岁差和章动 ) 对应的历元起始时刻为: JED 2433264.5 (1949 DEC 14) to JED 2469808.5 (2050 JAN 02) Ti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through comparison of UTPM estimates from Lunar Laser Ranging and VLBI l DE405 : ( 包含岁差和章动 ) 对应的历元起始时刻为: JED 2305424.50 (1599 DEC 09) to JED 2525008.50 (2201 FEB 20) Ti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through VLBI observations of the Magellan spacecraft in orbit around Venus. DE405 was created in May-June 1997. l DE406 : 长期星历表 ( 不含岁差章动 ) 对应的历元起始时刻为: JED 0624976.50 (-3001 FEB 04) to 2816912.50 (+3000 MAY 06) This is the same ephemeris as DE405, though the accuracy of the interpolating polynomials has been lessened (interpolation on the 64-day mesh points remains exact, however). For DE406/LE406, the interpolating accuracy is no worse than 25 meters for any planet and no worse than 1 meter for the moon. DE406 requires about 10 megabytes for each 300-year block. l DE410 : Specialzed ephemeris used for Mars Exploration Rover navigation (DE409 is identical except for the reference vale uf GM for Mars) Tied to ICRF by VLBI observations of Mars Global Surveyor and Mars Odyssey. Created 24 April 2003 l DE413 : A special ephemeris to update the orbit of Pluto to aid in planning for an accolutation of a relatively bright start by Pluto's satellite Charon on 11 July 2005. Created 4 November 2004 l DE414 : An ephemeris fit to ranging data from MGS and Odyssey through 2003 in addition to many other data types for all planets. Integration covers 1599 to 2201. Some aspects are documented in Alex S Konopliv et al., Icarys vol 182, pp 23-50 (2006). Created May 2005
6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居然不知道F3功能键的功能?
热度 2 Greg66 2012-11-28 17:14
有学生居然不知道使用功能键F3在网页上查找所要的内容!我都能会,还有谁能不会? 打开我博客首页上置顶的《博文分类目录》,按F3功能键(有些电脑是 Fn+F3),键入要搜索的关键词,就能找到你需要的内容了。 或者用分类代码进行主题查找也是可以的。
个人分类: 11|5894 次阅读|4 个评论
本科教与学材料的使用方法
热度 2 Greg66 2012-11-26 07:20
本科教与学材料的使用方法 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使用的材料有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 ppt 、教案、课堂笔记及老师的语言等很多东西,他们的特点比较见下表: 特性 A B C D E F G 教学 大纲 教材 参考 资料 ppt 电子版 教案 课堂 笔记 老师 语言 信息新旧 4 最旧 3 3 1 最新 1 2 2 内容随意性 4 规定的 3 3 2 2 1 最随意 1 昂贵程度 5 最便宜 3 2 1 (打印)最贵 3 4 4 学生获得时间 1 最早 2 2 3 3 4 最晚 4 条理性 3 4 最不好 4 1 最好 1 2 2 携带方便性 1 最方便 1 4 4 2 3 5最不便 注:表中指明了数字大小的含义,数字大小相同,含义级别相同。 上该表可知, ppt 课件的条理性最强,信息最新,所以我认为学生学习时可以以此为主线条。这就需要学生在上课之前获得 ppt 的打印稿,建议用 A4 纸打印 ppt ,每页打印三个片子,每个片子侧面有记录的空间(相当于一个片子的大小)。学生听课时,把课堂笔记(内容来自于老师的板书和课堂讲课的语言)写在每个片子对应的记录位置。 有了 ppt 这个现代工具,老师可以预先把需要的、效果好的照片、图片、动画等放在 ppt 中,一方面课堂上使用能显示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一方面节省了课堂上在黑板上画(有些画不出来)的时间。 黑板上写的、画的是讲课中临时使用的例子、 ppt 上没画清楚的图、临时解释等。黑板基本上是作为老师讲课使用的“草稿纸”,写、画 ppt 上没有、错误或者不足的内容。 ppt 还是主要的教学材料,和学生学习中的使用方法一样。 ppt 打印给学生,也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握课堂进度,以解决 ppt 显示一闪就过、反复翻查麻烦又费时间的缺点。这样做的问题是 ppt 的打印成本比较高。 教案应该是 ppt 的使用说明,教师用,可以复印或者不复印给学生。
个人分类: 11|4899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到底是在办教育还是在办职业培训?
热度 22 武际可 2012-7-24 20:54
我们到底是在办教育还是在办职业培训? (修改了几段) 中国人思考问题,很实惠。对于一个“用”字情有独钟。特别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思考问题更实际得多。 在延安整风以后,竖起了毛泽东的绝对权威,于是他提出的以“改造我们的学风”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就成为后来中国大陆教育的指导思想。要理解 1949 年以后我们教育的一切现象,这句话,是很重要的。包括后来“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急用先学”、“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无不是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那段话引申和发展的结果,以至于发展到了唯“用”是从的地步。 在 1952 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由于当时的政策是一面倒。所以在教育上,也是照抄苏联。至今有些人把我们高等教育的问题还归罪于当时学习苏联。其实,客观地说,俄罗斯的教育,自有它自己的问题,但也有它不少好的传统。因为俄罗斯民族毕竟给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和思想家。在我们照抄的同时,由于,我们是认为“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所以,只能把俄罗斯教育中的职业培训部分抄了过来,而没有把他们培养思想家的传统学到手,即没有把他们真正的教育学到手。其结果,我们失去了教育,使所有的大学成为培养“ XXXXXX 的劳动者”,有的则提得响亮一点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各级的培养目标还是离不开“劳动者”三个字。 须知,我们在 50 年代,对“劳动者”的理解是很窄的,那时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而纯粹进行脑力劳动的人,则被冠以“精神贵族”。所以当时有口号“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喊得很响亮。就是要把那些有抱负有理想,想做“科学家”或者什么什么“家”的一批年轻学生,培养成为体力劳动者,如果与这个方向不符,遭遇就会很悲惨。 我是在 1954 年考入北大的,记得 1956 年学校开团代会,有的代表在会上公然提出,要把我们培养成为什么人的问题,并且呼吁要培养什么什么家。后来得知,这些团员在 1957 年多数被错划为右派或开除团籍。后来在 1958 年又进行过红专辩论,批判只专不红的思想。 在 1957 年反右运动以后,从思想上使要成为什么什么家的想法“彻底”清除了,人人“自愿地”要被培养为“体力劳动者”。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做得比较好。所以中央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都刊登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蒋南翔的介绍教育革命经验的文章。 蒋南翔说:“清华大学根据中央的指示,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思想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勤工俭学运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现在学校里不但有教师和学生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和下课,而且还有成批的“学生工人”每天在车间或工地 “上工或下工”。“半年来全校已设计和制造了五百多种产品”,“水利系的毕业设计,不但真刀真枪地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适应和满足了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 他并且深有体会地说:“ 1957 年,毛主席在天津大学视察时曾指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的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清华大学两年来深入教育革命的实践,光辉地证实了毛主席的论断完全正确。” 在 1958 年,北大也不落后,党委书记江隆基,由于反右中被认为是保护了教师中的右派,被贬官到兰州大学,文革中被斗死于非命。替代江隆基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平。他来北大后补划了一批右派,接着 1958 年提出“三年建成共产主义的新北大”的口号,在文科提出“以论带史”的口号,在理科又鼓励人们提出“实验室车间化”。 不管是蒋南翔还是陆平,都自以为对毛泽东的教育方针很有体会了。不过,后来慢慢传出毛泽东同他的侄子和亲戚孩子的几次谈话,说明,蒋和陆,还是不得要领。当时已经把大学办成了职业培训也罢,学校里总还是学一点知识。因为职业培训也是要教授知识的。 可是这并不是毛泽东“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的原始思想。毛同那几位亲戚的谈话,以及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指示,才真正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这就是所谓的“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所以蒋南翔和陆平自然会被扣上“十七年黑线”的代表和修正主义路线来批判。 这时 , 有些“专家”,例如著名的力学家钱学森,他的脑子比起蒋南翔和陆平好使得多,对毛泽东的意图体会得也要更到位,甚至比毛泽东走得更远。他主张大学都不要办了,学生应当参加到科研课题组中,在完成科研课题中接受教育,按照需要才上一些课。所以毛泽东后来批示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 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意思是 , 毛泽东不是像钱学森那样,要停办一切大学,至少在他看来,文科是可以不办了,而理工科还是要办的。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就再也不需要文科了。而理工科还是要办,是因为它还有“用 ” 。就像在“文革”中,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都被冠以“反动权威”打倒、批斗、关牛棚,而对钱学森在“文革”中却要重点保护起来一样,因为他能够制造导弹,真的有“用”。至于要把理工科办成什么样子,瞧,上海机床厂就是样板。 这种情况已经荒唐到否定分工和任何理论教育的可笑的程度,认为理论就是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 最高指示还说:“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 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紧接着 姚文元 1968 年 8 月 25 日的大块文章《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中挖苦广大教员说:“教理工的不会开机器,教文科的不会写文章,教农业化学的不懂得施肥料,这样的笑话不是到处都是吗?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无产阶级教育制度,只能在无产阶级的直接参加下才能逐步创造出来,你们于此是一窍不通的。” 不这样想和说的人,一律被认为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一时社会上到了“谈理色变”、理科被认为 “洪水猛兽”的地步。整个知识分子队伍被认为是脱离生产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的“三脱离”,必须彻底换血。 这已经到了取消教育,连同职业培训也要取消的地步了。所以自然有“知识愈多愈反动”,要用“白卷加疯狗”来代替“五分加绵羊”。所有学校停课,学生斗老师、打老师,乃至打死老师。形成一场浩劫和全民族的灾难。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文革”算是被否定了。不过大致上只是在政治领域内给以否定,而文革传承和强化了的“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的实用思想,特别是近 50 年来的实用思想,非但没有被否定,而在一定程度上说还有所增长。 2004 年教育部在全国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中学的几何教学中的证明取消的所谓“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认为几何证明得到的事实,比证明的逻辑思维过程要重要。以为只要教给学生结论就可以了。例如要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 180 度就可以了,不必证明。吴大猷所说的“我们的数学有应用性的代数,而无逻辑演绎的几何”,不但古代没有几何,民国之后实行了近百年的在中学教授几何的逻辑证明的传统也要被革掉了,重新使我们的后代回到没有几何逻辑证明的状态。尽管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对,又有像姜伯驹院士那样的一群专家学者的反对。教育部仍然在全国推行,而且所有的学校,一无例外地推行。近年来,在大学的教学“改革”中首先砍基础课的学时,特别是大量削减理工科作为基础课的力学课程的学时,是又一种普遍的现象。 到现在,对这个“用”字是怎样理解的,虽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现不同。但为了推动“用”的发展,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考核标准,把它度量化。对个人来说,基金、奖金、提升、表扬、温饱等等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身感觉到的。对社会来说,对国家、民族、团体、单位带来荣誉的“用”,就格外受到鼓励。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尺度去衡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篇数、引用率、盈利、节约、固定资产、纳税量等数据可以通过各种表报看出来。所以我们的教育,六十年来出来没有摆脱一个“用”字,只不过“用”的形式稍有不同罢了。如果按照姚文元的要求,理工科是培训开机器的,文科是培养写文章的,农业化学专业的任务应当培养如何使化肥。一句话,无非需要办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而我们现在,也只不过在办各种“文章篇数”、“引用率”、等等的培训班。有什么样的量化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培训品类。 更可怕的是,我们有时以“用”作为一种约束全民的法令。研究、教育、企业都要惟“用”是问。对于理性地思考问题研究学问,是不留任何空间的。有时候简直是禁止的。 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呢?真正的教育是要给受教育者今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它关注的一个个独立思想的人,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可供驱使的工具。一个国家当然需要一定比例的职业培训教育,不过即使在职业培训时也要给受培训者今后更为广阔发展以必要的基础,而不能纯粹从应用的角度来培养。 因为,单纯的职业培训的着重点是“使用”,至于被使用的理论如何来的,是不管的。须知,二十世纪在四十年代核工程的应用,事先有数十年核物理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和应用一点也沾不上的。牛顿力学的产生是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其中包含了几乎是和应用没有任何关系的许多探索,经过许多代人前赴后继的研究才确立的,它的应用,也是逐步开展起来的。如果把教育办成单纯的职业培训,我们将永远出不了大师,出不了第一流的学者。这就难怪,在 2011 年清华大学欢庆它建校 100 周年时列举了他们走出了 29 位大师,却全部是 1911 年至 1949 年这短短 38 年中培养的,而 1949 年之后的 62 年竟然没有一位! 我们这批知识分子,受毛泽东思想多年熏陶,实在是“迂”得可以。只有到了“文革”期间,我才真正看透毛泽东所说的使用,其含义是非常狭窄的,远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应用。他的所谓应用就是应用他的指示。即使应用牛顿力学、化学、物理等等做出成绩来,也不能说是优秀的应用。 而对于最高指示要“传达不过夜”,“执行不走样”,这才是最高水平的应用。那时,我们几乎天天在听“讲用”,就是“讲”对毛泽东指示的理解和应用。处处树立“活学活用的典型”和“标兵”。这样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把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办成党校,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这才是毛泽东对于教育“革命”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这也就是在文革中,自以为贯彻了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的蒋南翔和陆平被揪斗的原因,因为他们所理解的应用是广义的应用,而不是毛泽东所要求的应用,足见蒋、陆二位也像我们一样,够“迂”的。 参透了毛泽东对“使用”的真谛的了解,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一方面出不了大师级的学者,而另一方面却连合格的钳工、车工也缺少。就是因为,按照他的理想,真正严肃的职业培训也是过于奢侈的,因为它将无法应付“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和天天“讲用”的负担,从而一定会被扣上资产阶级办学方向的帽子而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于是,求严肃的职业培训而不可得。蒋南翔、陆平,本来还是以严肃的态度把教育办成了职业培训,他们的下场就说明这一点。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把严肃的、真正的职业培训办好,我们就不再会有缺少合格技术人员的困惑;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办真正的教育,而不把教育办成纯粹适应眼下应用的职业培训。我们才能够成批地出现人才。
个人分类: 教育|9095 次阅读|29 个评论
人才也“追尾”?!
热度 34 boxcar 2011-7-29 21:31
昨天傍晚,“大胡子”博友李毅伟老师写了篇纳博“过度扩招”【 1 】,他说“过度扩招其害甚于动车追尾”。我在下面评论说“许多人,因为扩招而被 “ 追尾 ” 了。”其实,我在写出这个句子时已经在构思一篇关于“人才追尾”的博文了,所以在随后的评论中也放了话。今天,兑现诺言,便写写这篇题为“人才也追尾”的文章。 “追尾”,大概算得上是最近一周内中国传媒(无论是印刷出来的还是在网络或手机上流传的)上的一个关键词,趁着这个词的热度还没过去,也没成为不可触及的伤疤,而且没被河蟹掉之前,我得赶紧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不过,我这里所说的“追尾”,其实不是真正的追尾事故,而只是一个比喻,我想用它来比喻一下这些年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的一类问题。 上周六的晚间,温州附近发生了严重的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这次追尾是一次重大灾难,它让人们看到了列车追尾所产生的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也给中国人民心头涂上了一层久久无法抹去的伤痛。追尾事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众说纷纭,具体结论应该等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权威发布。可以用冷冰冰的物理语言描述这个过程就是在同一条轨道上后面的列车以高于前面列车的速度迅速追赶上了前面的列车并发生了碰撞,这就是“追尾”!这里我要说的人才的“追尾”,和列车“追尾”很相似,二者具有相同的抽象模型和发生条件。 在一个时段内,每个领域的人才或人力资源的需求本来是有限度的。这就像铁路上的一条条线路,正常情况下可以承载着一定量的人员或者货物的运输任务,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转运。如果铁路上的需要运送的人员物资突然增多,就会发生“春运”那样的运力紧张局面,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拥堵和滞留,此时需要通过增加火车的班次(加车)和缩短发车间隔,或者在一列车里面多塞些人(这会以牺牲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代价)才能完成运输任务。如果一段时间内进入一个领域或行业的人才突然增加,而此领域或行业在短期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发展,也同样会发生人才“拥堵”,主要表现为就业困难。如果要想保持充分的就业,就需要让这个行业或领域迅速扩大规模,以吸纳尽可能多的人才,这相当于“加车”。如果在规模不能扩大的情况下还要保障就业,就不得不适当降低工作效率和薪酬,这相当于“挤车”。 最近几十年里,在中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独特的现象。首先是在 1980 年代前后曾经出现了人才断层,由此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提出了“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等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那段时间里人才的“成长”和“进步”的速度异常地快,算得上是一次提速。在最近十几年里,大搞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导致“人才”培养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使大学毕业生、博士和硕士的数量激增,结果就出现了最近几年的就业难现象。在这段时间里, 1980 年代前后培养和提拔的那批年轻人(所谓 60 后和 70 后们)尚处于中年,他们还在“轨道”上慢慢地前进着,后面的年轻人( 80 后和 90 后)已经挟着“过度扩招”的狂风从后面急速赶了上来,他们在一般性的量化对比指标(例如学历文凭、 SCI 文章成果之类)方面不但不落下风,甚至表现出很多大的优势。于是,一场类似于“追尾”的残酷竞争就在所难免地发生了。此时,从后面赶上来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似乎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在前面的中年人们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造成这种人才“追尾”的原因和列车追尾很类似,都是因为同一轨道上的运动“物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处于失控状态(缺乏调度)的速度差。如果制度设计合理,调配得当,这种速度差的存在未尝不是件好事,它能给后面的人带来一种奋勇向前、不断追赶和超越的激励,也可以给处在前面的人一种被追赶的紧迫感。如果制度不够合理,所有的人都被约束在一条固定的“轨道”上,前面的人只能上不能下,但又很不给力,无法提起“速度”来;同时后面来人的“速度”(规模大,在简单量化指标的同质性竞争方面占有优势)却没有合理的控制,则“速度差”会导致人才竞争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提前以一种很惨烈的方式发生。在这种“追尾”式的人才竞争中,由于经常存在着量化对比指标过于简单化的问题,因此会被认为不够公平,结果失败者会很不服气;同时,胜利者也同样“胜之不武”,在其随后的发展中不易找准个人定位和前进方向。 为了避免人才“追尾”,制度设计和管理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人才培养方面,既应该注意人才个体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均衡,又要注意更行业领域人才队伍规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例如招生指标的调控);在人才的评价方面,应注意全面和公正;在人才使用方面,则更要注意区分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和知识背景的人才的特点,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避免人才浪费。 【1】 李毅伟:过度扩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5774do=blogid=469491
个人分类: 社会|14204 次阅读|86 个评论
写paper时遇到的两个问题
热度 4 gloria76 2011-5-13 15:38
写paper时遇到的两个问题
1. 原来一直用origin6来处理数据,习惯了,用起来得心应手。现在的origin都升级到8.5了,说是有很多新功能,心里痒痒,也想试试,于是下载新版本。功能确实比6.0强多了,但是菜单工具被改的一塌糊涂,都找不到在哪了。花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赶紧记下来,备查。 sheet convert to matrix:worksheet——convert to matrix——xyz gradding——gridding setting——regular 2.word中的origin对象转换为图片 快捷键:ctrl+shift+F9 原来叫做断开域链接,终于弄明白了 。
个人分类: 科研|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版科学网系统的技术背景与使用建议
热度 4 outcrop 2011-1-17 01:13
有些老师同学抱怨不喜欢新版系统,主要问题集中的习惯问题上。由于个人接触新版系统所用的DiscuzX系列软件比较早,也做过一些应用,比较熟悉,就尝试结合旧版系统,简单说说新版科学网互动系统的技术背景和使用建议。 新版互动系统背景 相对老版本的博客、论坛以及圈子系统,新版实际上是一个较大的升级版与整合,功能和性能是有很大的改善。老版本的博客以及圈子系统可能是科学网定制开发的,论坛是基于DiscuzNT这款开源软件;其开发商是 Comsenz Inc ,产品网站是 www.discuz.net 。DiscuzNT实际上是当初Comsenz为了应对DvBBS推出的一款基于ASP.net的战略性产品;而Comsenz的核心产品,则是科学网现在的新版系统:基于PHP的DiscuzX系列。因此无论是功能还是性能,新版相对DiscuzNT都会有一个比较优秀的表现。 新版博客、圈子、投票等系统,是DiscuzX的内置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网新版系统对DiscuzX做了不少二次开发,目的是保留原版系统的优点以及照顾用户的使用习惯,如:推荐系统、相关博文、模板、博文展现门户等;这些功能是原版DiscuzX没有的。 博客的不习惯,可能主要在于用户角色的转变。相对旧版博客系统,DiscuzX除了保留原版博客功能外,更注重了用户间的互动与交流;流行一点的说法就是,更Web2.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感觉信息呈现的过于繁杂,容易迷路。不过一旦重建了好友关系、关注圈子等数据,就会感觉到新版系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方便。 使用建议 介绍了新版系统的背景,接下来就列出可能对您习惯新系统有点启发的三板斧: “我的中心”是通向一切发布或者查看个人信息的入口,包括原来的后台的发布文章、添加相片等等,都可以在“我的中心”找到。登录后浏览任何博文时, 页面的右上角都有“我的中心”这个链接,这里可以做很多事情。 任何时候,点击自己的头像图标,进入的都是别人看自己博客的页面,和上面“我的中心”看到的不同。 这里可以点右上角“装扮空间”来设置风格、 自定义模块等,强大灵活,具体效果可以看看我的首页略作修改的布局和模块。 积分是有用的 。论坛、圈子、博客、相册、投票、悬赏、辩论等等是无缝整合的,可以某一模块攒积分,在其他部分消费,比如在论坛用积分购买附件。 最后一定记得看看官方的FAQ,图文并茂的解答了很多具体问题: http://bbs.sciencenet.cn/misc.php?mod=faq 。 祝大家早日熟悉习惯新的系统,在这里学习、交流、拌嘴,都开心! 也对科学网管理员们的辛勤劳动表示理解和感谢!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3341 次阅读|10 个评论
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使用
eaglezxw 2010-10-27 15:21
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使用 CFtool是Matlab中的曲线拟合工具箱,能够实现很多基本的曲线拟合算法,使用非常方便,现将其使用方法简介如下: 步骤1:在命令行输入数据x、y x= '; y= '; 步骤2:打开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 步骤3:进行实际操作 1、 点击“Data”,选择 X Data 和Y Data,然后点击“Create data set”然后关闭 2、 点击“Fitting”按钮,弹出“Fitting”窗口 点击“New fit”按钮,可修改项目名称“Fit name”,通过“Data set”下拉菜单选择数据集,然后通过下拉菜单“Type of fit”选择拟合曲线的类型,工具箱提供的拟合类型有: Custom Equations: Exponential: Fourier: Gaussian: Interpolant: Polynomial: Power: Rational: Smoothing Spline: Sum of Sin Functions: Weibull: 如选择Polynomial,则有以下几种类型: Linear Polynomial; Quadratic Polynomial; Cubic Polynomial 4th degree Polynomial 一直到 9th degree Polynomial. 3、 选择9th degree Polynomial,然后点击“apply”,则在“Results”中显示拟合结果: Warnings during fitting: Equation is badly conditioned. Remove repeated data points or try centering and scaling. Linear model Poly9: f(x) = p1*x^9 + p2*x^8 + p3*x^7 + p4*x^6 + p5*x^5 + p6*x^4 + p7*x^3 + p8*x^2 + p9*x + p10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 -1.905e-032 (-3.262e-032, -5.488e-033) p2 = 1.073e-027 (3.705e-028, 1.775e-027) p3 = -2.638e-023 (-4.214e-023, -1.062e-023) p4 = 3.715e-019 (1.706e-019, 5.724e-019) p5 = -3.299e-015 (-4.898e-015, -1.7e-015) p6 = 1.915e-011 (1.093e-011, 2.737e-011) p7 = -7.27e-008 (-9.995e-008, -4.544e-008) p8 = 0.0001742 (0.0001182, 0.0002302) p9 = -0.2402 (-0.305, -0.1755) p10 = 148.2 (116.2, 180.1) Goodness of fit: SSE: 0.0003373 R-square: 1 Adjusted R-square: 0.9999 RMSE: 0.007498 同时,在拟合工具箱cftool中显示拟合曲线
个人分类: matlab开发|11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在C#程序中使用两个窗体?
donghy 2010-10-21 10:52
1、添窗体 在每新建一个 Windows 窗体应用程序项目后,单击 项目 菜单,选中 添加 Windows 窗体 ,打开添加新项对会话框(如图 1 ,默认地,类别为 Visual C# 项,模板为 Windows 窗体,名称为 Form2.cs ),单击 添加 按钮,即可。 2 、添控件 3、设属性 Form1.StartPosition CenterScreen Form2.StartPosition CenterScreen 4、写代码 Form1中: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 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rm2 newform2= new Form2 (); newform2.Show(); this .Hide(); } Form2 中: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 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rm1 newform1 = new Form1 (); newform1.Show(); this .Hide(); } 5 、调试吧,直到满意为止。 6 、深究下 关注一下Program.cs的内容: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WindowsFormsApplication2 { static class Program { /// summary /// 应用程序的主入口点。 /// /summary static void Main() { Application .EnableVisualStyles(); Application .SetCompatibleTextRenderingDefault( false ); Application .Run( new Form1 ()); /// 它决定了先启动Form1 } } }
个人分类: 软件开发技术|701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仪器使用,宜“悟”不宜“捂”
boxcar 2010-9-12 22:42
刚才看了博友杨延丽的新博文 避让仪器做 大爷 ,再次提到了关于科研仪器的问题。对科研仪器相关问题,我以前也曾不止一次地撰文分析过【 2-7 】,不过主要是侧重在需求和研发层面的探讨,今天再就这个问题啰嗦几句,分析一下使用仪器的理念和方式。我的观点是,在仪器使用方面,亦 悟 而不宜 捂 (再次用撷英绝活)。 但凡有过一段时间的国内实验室研究经历的老师或同学,大概都会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提及此事,有些吃过些闭门羹或者苦头的人甚至会很忿忿不平,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仪器使用中很多人都遭遇到了种种不便。这种不便的起因,说穿了就是一个字 捂 。是的,有些实验仪器的管理人员有一种不大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仪器 捂 在自己的手里,别人希望用时不愿意提供方便,有时会故弄玄虚,有时甚至设置障碍。 捂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通常是有的管理者和操作者把自己负责的仪器设备看作准私有财产,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排他性,从而把设备捂在自己手里而绝不容他人染指。客观原因是对最大限度地使用仪器没有信心,总怕把它搞坏了不好修理,所以不愿意把设备拿出来给人用。 仪器设备 捂 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仪器得不到充分的使用而利用率下降、产出成果不多。 捂 的间接后果,是管理和操作仪器的人员在很长时间里坚持把高级仪器当成 祖宗牌位 供起来膜拜,只知在有宾客来访之际卖力气宣扬仪器如何的高端精确,却全然不知道如何正确、熟练地进行操作,进而充分利用仪器的各项功能去开展高水平的工作,久而久之,捂住的就不只是手头的一台高品质高价格的仪器了,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也顺便被抑制而不能借助设备得到充分的发挥。既然捂存在如此多的问题,那么在实际运用时就不该再努力下手去捂了,这时候要动手也应该是去操作仪器,而不是拉块蒙布把仪器盖住。 面对仪器,不该动手去捂,而应该设法用心去悟。作为实验仪器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不但应该熟悉仪器的技术指标和主要用途,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吃透仪器的原理,并能品出仪器在设计上的种种妙处,进而达到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变通,真正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真正用好仪器。做到这些,不能靠仪器的说明书,也不能只靠仪器生产厂商的技术培训,主要要靠个人平常用心去钻研琢磨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堆积,这时候靠的主要是领悟,真正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很多悟性高的技师,其实际仪器使用能力远胜于只知道僵化地利用仪器的高级知识分子。如果读者真的能够悟得好、悟得对,靠这个悟字还是可以帮人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总之,关于仪器的使用,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自己可以做怎样的选择,是选择捂还是悟 真的需要人们用心去体会和思考。 【 1 】杨延丽: 别让仪器做 大爷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332 【 2 】吕喆: 国产科研仪器研发面临的 牵引 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447 【 3 】吕喆: 国产仪器研发之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426 【 4 】吕喆: 国产仪器研发之 浅 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072 【 5 】吕喆: 国产科研仪器还 欠 什么? h 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1518 【 6 】吕喆: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8171 【 7 】吕喆: 我们还很需要国产仪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1067
个人分类: 科学网|5944 次阅读|12 个评论
QUOSA的功能与应用
fatmoon599 2010-5-24 09:49
遥远的QUOSA,自从早前做了这个课件,一直没有更新,但是很多基础的功能使用还是一样的,把2008年做的课件拿上来和大家共享讨论。 具体内容: 一、文献检索及全文下载 二、文献追踪 三、PDF文献信息的自动识别 四、文献信息分析 五、和endnote的相互导入 QUOSA课件下载
个人分类: 课件|94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民主”还是比"被精神病"文明点的 整人方法
cqq2008 2010-5-19 19:06
个人分类: 未分类|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信息交流学习室使用指南
icstu1 2009-12-29 13:46
研究生信息交流学习室使用指南
个人分类: G 人物特征描述和成果展示|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MyiLibrary使用指南(2)
icstu1 2009-12-2 10:17
MyiLibrary使用指南(2) MyiLibrary使用指南(2)
个人分类: F 描述场景与回溯某个实例|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GPS攻防
nanoworm 2009-11-19 09:57
引子 前一段时间去海南开会,带着GPS images tracker到处走到处照相,到了一个还算有名旅游区吧,突然发现GPS找不到卫星了(大约距离旅游区25-30公里处开始没有)。折腾了几次不行,最后放弃。太奇怪了,很困惑。为啥呢?现在想明白了,稍微说一下。 正文 GPS 科普请参考(http://www.pcadvance.cn/digi/dcdv/shesch/2008-03-24/1116.html)网上很多。这里只想说说为啥GPS找不到卫星,后来打听了据说海南有 |`-:_ ,----....____ | `+. ( ````----....|___ | \ _ ````----....____ \ _)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地。原因很清楚明了。 GPS给出的是坐标信息,但是GPS坐标需要与地标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制导信息。所以即使有卫星地图和GPS信息,如没有比较准确地标信息作为GPS精确校准,用来作为制导误差还是蛮大,至少丛现在Google earth中来看制导信息至少偏差在50米左右,当然如果是二战精度已经可以了,现在精度大约差了50倍以上,现在制导精度可能本身需要更高,打击精度才能更高。 GPS原理是接受GPS卫星信号,根据Oribit软件可以随时知道当前位置中GPS卫星及其运动轨道(这些轨道大约每半年会修正一次)。那么很明确,GPS卫星发射频率和接受频率会相对固定,只要使用一个大功率的干扰机就可以实现完全阻隔GPS信号接收,如加入微扰也是可以的。 发展 1 能否更加有创意的使用GPS信息,除了驴友们给出的GPS tracker信息外,是否能发现GPS盲区?或者如何能很好制造GPS盲区。 2 GPS卫星如进行大范围变轨,GPS信息准确程度是否能够保证不变。 3 理论上使用三个GPS卫星可以测量位置,但为了比较准确一般使用多个,个人娱乐工具GPS image tracker一般是5-6颗卫星,能否使用近地轨道卫星与远地轨道卫星结合测距 展望 。。。。。
个人分类: 感受|4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索氏提取器的使用方法
qzxmsy 2009-11-7 15:23
  从固体物质中萃取化合物的一种方法是,用溶剂将固体长期浸润而将所需要的物质浸出来,即长期浸出法。此法花费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效率不高。   在实验室多采用 脂肪提取器( 索氏提取器 ) 来提取。 脂肪提取器就是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利萃取效率又高。萃取前先将固体物质研碎,以增加固液接触的面积。然后将固体物质放在滤纸套 内,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的下端与盛有溶剂的圆底烧瓶相连,上面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圆底烧瓶,使溶剂沸腾,蒸气通过提取器的支管上升,被冷凝后滴入提取器中,溶剂和固体接触进行萃取,当溶剂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含有萃取物的溶剂虹吸回烧瓶,因而萃取出一部分物质,如此重复,使固体物质不断为纯的溶剂所苹取、将萃取出的物质富集在烧瓶中。      液固萃取是利用溶剂对固体混合物中所需成分的溶解度大,对杂质的溶解度小来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一种方法是把固体物质放于溶剂中长期浸泡而达到萃取的目的,但是这种 方法时间长,消耗溶剂,萃取效率也不高.另一种是采用索氏提取器的方法,它是利用溶剂 的回流和虹吸原理,对固体混合物中所需成分进行连续提取.当提取筒中回流下的溶剂的液 面超过索氏提取器的虹吸管时,提取筒中的溶剂流回圆底烧瓶内,即发生虹吸.随温度升高, 再次回流开始,每次虹吸前,固体物质都能被纯的热溶剂所萃取,溶剂反复利用,缩短了提取时间,所以萃取效率较高。 操作步骤:   1.把滤纸做成与提取器大小相应的滤纸筒,然后把需要提取的样品放入滤纸筒内,装入提取器。注意滤纸筒既要紧贴器壁,又要方便取放。(滤纸筒上可以套一圈棉线,方便提取完成后取出滤纸筒。)被提取物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被提取物不能被溶剂充分浸泡,影响提取效果。被提取物亦不能漏出滤纸筒,以免堵塞虹吸管。如果试样较轻,可以用脱脂棉压住试样。   2.在提取用的烧瓶中加入提取溶剂和沸石(没有沸石可以用玻璃珠或碎瓷片,目的就是防止暴沸)。   3.连接好烧瓶、提取器、回流冷凝管,接通冷凝水,加热。沸腾后,溶剂的蒸气从烧瓶进到冷凝管中,冷凝后的溶剂回流到滤纸筒中,浸取样品。溶剂在提取器内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就携带所提取的物质一同从侧面的虹吸管流入烧瓶中。溶剂就这样在仪器内循环流动,把所要提取的物质集中到下面的烧瓶内。   具体的回流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按药典或文献要求提取一定时间,有的是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又比如用乙醚提取样品中的脂肪时是以抽提管中流出的乙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总之就是要提取完全。 本文转自 http://hi.baidu.com/mlahfd/blog/item/6f278994f44fbf17d21b70cb.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移动支付接受与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caoyuanyuan 2009-9-8 14:57
移动支付接受与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某种商品或业务的交易付款。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 PDA、 移动 PC 等。 本问卷的移动支付使用包括下列任何一种活动: (1) 通过 手机、 PDA 、移动 PC 等移动 通信设备来交纳话费、水电费等。 (2) 通过 手机、 PDA 、移动 PC 等移动 通信设备进行购买电子书刊等数字商品或实物商品付款。 这次调查我们主要采用李克特 5 点量表(标注单选的问题除外),将问题分为 1 到 5 分的不同水平,分别代表对该问题的认同程度,您可根据自己认为合适的水平打分。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1 2 3 4 5 如果您认为自己对该问题的态度是非常同意,就请选择 5 分。 第一部分 移动支付使用行为 1. 我使用移动支付的经验丰富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我使用移动支付的时间很长 口 1 (未满半年) 口 2 (半年以上至一年) 口 3 (一年以上至一年半) 口 4 (一年半以上至两年) 口 5 (两年以上) 3. 我平均每月用移动支付的次数很多 口 1 (未满 1 次) 口 2 ( 1 次以上未满 5 次) 口 3 ( 5 次以上未满 10 次) 口 4 ( 10 次以上未满 15 次) 口 5 ( 15 次以上) 4. 请问您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用于(单选) 口费用交纳 口购物支付 5. 请问您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单选) 口话费扣缴 口手机银行 第二部分 移动支付接受行为 1. 期望效用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移动支付对您的有用程度,例如 : 帮助您缴纳费用、购物等。 (1) 使用移动支付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使用移动支付对于我购买商品或服务是很有用的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使用移动支付对于我进行支付活动是有很用的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努力期望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移动支付对您的容易使用程度,例如 : 使用步骤是否很难记住等。 (1) 移动支付服务是容易使用的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学会怎么使用移动支付是很简单的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很容易就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移动支付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便利条件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您是否能获得便利的移动支付服务网络。 (1) 移动支付系统能够在很多地方使用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在我需要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场所能够进入移动支付系统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移动通讯速度可以满足我进行移动支付活动的要求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4. 社会影响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他人的想法是否会影响您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 (1) 我的家人和朋友认为我应该使用移动支付系统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我的工作单位要求我使用移动支付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我的业务伙伴要求我使用移动支付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5. 感知风险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使用移动支付的感知风险是否会影响您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 (1) 我认为使用移动支付这种方式付款存在风险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我认为使用移动支付会对我的金融信息有风险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我认为移动支付对我的个人隐私有风险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6. 成本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使用移动支付的成本是否会影响您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 (1) 使用移动支付系统所需要更换的终端设备(手机等)很贵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使用移动支付时所需要付出的手续费很贵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使用移动支付会增加我的开支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7. 企业应用 这部分是为了了解移动支付企业的应用情况是否会影响您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 (1) 目前已使用移动支付系统的企业用户很多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目前接受移动支付的商户(企业用户)很多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购买很多产品和服务都可以用移动支付的方式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8. 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1) 我愿意使用移动支付来购买产品和服务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2) 我将来愿意时常使用移动支付 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3) 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我会选择移动支付的方式口 1 口 2 口 3 口 4 口 5 第三部分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 联系电话 : E-mail: (1) 性别 : 口男 口女 (2) 年龄 : 口 19 岁以下 口 20 岁以上至 25 岁 口 26 岁以上至 30 岁 口 31 岁以上至 35 岁  口 36 岁以上至 40 岁  口 41 岁以上至 45 岁 口 46 岁以上至 50 岁 口 50 岁以上 (3) 教育程度 : 口研究生及以上 口大学 ( 专 ) 口高中 ( 职 ) 口高中及以下 (4) 职业 : 口农牧渔林 口制造业 口商业 口金融业 口餐饮旅游等其它服务业 口医疗卫生 口教师 口公务员 口信息与通讯相关行业 口学生 口待业中 口家庭主妇 口其他 (5) 收入情况(月) : 口 1500 元以下 口 1500 以上至 3000 元 口 3000 以上至 5000 元 口 5000 以上
个人分类: 正在进行的研究|4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Gnuplot 使用技巧
fswdong 2009-6-21 08:28
Gnuplot 使用技巧 郑小宏 2005-10-21 对于在Linux下工作的人,如果你经常要画一些二维图和简单的三维图的话,那么,gnuplot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仅图形漂亮,而且操作简单。当然如果需要质量更高的三维图,请用其他的一些专业绘图软件。建议大家学会使用gnuplot。这个小软件通常都是Redhat Linux自带的,但自带的版本是3.7的,建议将其升级到4.0,新版本具有很多新功能。最新版本可以到http://www.gnuplot.info下载。 一些最基本的操作请大家看说明书。这里总结一下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目的是让那些以前不会的或不熟练的能快速入门,会画自己想要的图,因为原来的说明书很长,较难有针对性地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里简单的总结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大家不要抱怨我写的不全,更全面的了解还是请看说明书,网上的资料也多的是。其实这也是我们从网上一点一点搜集和摸索出来的。我相信看完后,应该平时最常见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如果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摸索到了我没有写到的技巧和体会,或有其它建议,请大家提告诉我,以不断完善这篇总结,谢谢! 一、 基础篇: 在linux命令提示符下运行gnuplot命令启动,输入quit或q或exit退出。 1、plot命令 gnuplot plot sin(x) with line linetype 3 linewidth 2 或 gnuplot plot sin(x) w l lt 3 lw 2 %用线画,线的类型(包括颜色与虚线的类型)是3,线的宽度是2,对函数sin(x)作图 gnuplot plot sin(x) with point pointtype 3 pointsize 2 或 gnuplot plot sin(x) w p pt 3 ps 2 %用点画,点的类型(包括颜色与点的类型)是3,点的大小是2 gnuplot plot sin(x) title 'f(x)' w lp lt 3 lw 2 pt 3 ps 2 %同时用点和线画,这里title f(x)表示图例上标'f(x)',如果不用则用默认选项 gnuplot plot sin(x) %此时所有选项均用默认值。如果缺某一项则将用默认值 gnuplot plot a.dat u 2:3 w l lt 3 lw 2 %利用数据文件a.dat中的第二和第三列作图 顺便提一下,如这里最前面的两个例子所示,在gnuplot中,如果某两个词,按字母先后顺序,前面某几个字母相同,后面的不同,那么只要写到第一个不同的字母就可以了。如with,由于没有其它以w开头的词,因此可以用 w 代替,line也可以用 l 代替。 2、同时画多条曲线 gnuplot plot sin(x) title sin(x) w l lt 1 lw 2, cos(x) title cos(x) w l lt 2 lw 2 %两条曲线是用逗号隔开的。画多条曲线时,各曲线间均用逗号隔开就可以了。 以上例子中是对函数作图,如果对数据文件作图,将函数名称换为数据文件名即可,但要用单引号引起来。 3、关于图例的位置 默认位置在右上方。 gnuplot set key left %放在左边,有left 和right两个选项 gnuplot set key bottom %放在下边,只有这一个选项;默认在上边 gnuplot set key outside %放在外边,但只能在右面的外边 以上三个选项可以进行组合。如: gnuplot set key left bottom %表示左下边 还可以直接用坐标精确表示图例的位置,如 gnuplot set key 0.5,0.6 %将图例放在0.5,0.6的位置处 4、关于坐标轴 gnuplot set xlabel x %x轴标为x gnuplot set ylabel y %y轴标为y gnuplot set ylabel DOS tc lt 3 %其中的tc lt 3表示DOS的颜色用第三种颜色。 gnuplot set xtics 1.0 %x轴的主刻度的宽度为1.0,同样可以为y轴定义ytics gnuplot set mxtics 3 %x轴上每个主刻度中画3个分刻度,同样可以为y轴定义mytics gnuplot set border 3 lt 3 lw 2 %设为第三种边界,颜色类型为3,线宽为2 同样可以为上边的x轴(称为x2)和右边y(称为y2)轴进行设置,即x2tics,mx2tics,y2tics,my2tics。 gnuplot set xtics nomirror gnuplot unset x2tics %以上两条命令去掉上边x2轴的刻度 gnuplot set ytics nomirror gnuplot unset y2tics %以上两条命令去掉右边y轴的刻度 5、在图中插入文字 gnuplot set label sin(x) at 0.5,0.5 %在坐标(0.5,0.5)处加入字符串sin(x)。 在输出为.ps或.eps文件时,如果在set term 的语句中加入了enhanced选现,则可以插入上下标、希腊字母和特殊符号。上下标的插入和latex中的方法是一样的。 6、在图中添加直线和箭头 gnuplot set arrow from 0.0,0.0 to 0.6,0.8 %从(0.0,0.0)到(0.6,0.8)画一个箭头 gnuplot set arrow from 0.0,0.0 to 0.6,0.8 lt 3 lw 2 %这个箭头颜色类型为3,线宽类型为2 gnuplot set arrow from 0.0,0.0 to 0.6,0.8 nohead lt 3 lw 2 %利用nohead可以去掉箭头的头部,这就是添加直线的方法。 注意,在gnuplot中,对于插入多个的label和arrow等等,系统会默认按先后顺序分别对各个label或arrow进行编号,从1开始。如果以后要去掉某个label或arrow,那么只要用unset命令将相应的去掉即可。如: gnuplot unset arrow 2 将去掉第二个箭头。 7、图的大小和位置 gnuplotset size 0.5,0.5 %长宽均为默认宽度的一半,建议用这个取值,尤其是画成ps或eps图形的时候 gnuplotset origin 0.0,0.5 %设定图的最左下角的那一点在图形面板中的位置。这里图将出现在左上角。 8、画三维图 gnuplotsplot 文件名 u 2:4:5 %以第二和第四列作为x和y坐标,第五列为z坐标。 9.将图形输出到文件 在gnuplot中,输出文件的格式是由terminal来控制的。默认的情况下,都是输出到屏幕,即终端模式为X11。如果想输出到文件,则必须对terminal进行设置。要了解有那些终端类型,可以输入 set terminal后回车,所有支持的终端模式(或文件格式)都列出来了。就我来说,输出文件的格式用得最多的是ps和eps文件。这在运行画图命令plot或splot前必须先运行如下两条命令: gnuplotset term post eps color solid enh gnuplotset output a.eps 其中第一条命令为设置终端模式,post即为postscript模式,这是输出到ps或eps文件必须有的。后面的eps,color,solid以及enh选项均可以有或没有,根据你的需要。eps表示输出为eps文件,没有就输出为ps文件;color表示输出图形为彩色,不用就会保存为黑白的;solid表示输出图中的所有线都用实线,不用则除了第一条线为实线外,其它的均用不同的虚线;使用enh(enhanced)选项可以在图中插入上下标、希腊字母和特殊符号,不用则不能实现这些功能。后面的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 第二条命令对output的设置表示要输出的文件的名字。但是请注意,运行完这条命令后,还仅仅是定义了输出文件的名字,实际上,图还没画到这个文件里去。因此运行这两条命令还只是进行了必须的设置。然后运行如下命令 gnuplotplot sin(x) w l 或 gnuplotreplot(假如前面已经运行过plot或replot命令的话) 这时,图形就在上面指定的文件中了。 要输出为其它格式,同样要进行这样的设置,比如要输出为jpg格式,则在运行画图命令前先运行如下命令: gnuplotset term jpeg gnuplotset output a.jpg 如果要由其它模式再返回到输出到屏幕,则运行如下命令: gnuplotset term X11 二、提高篇: 1、如何在同一张图里同时画多个图 gnuplotset multiplot %设置为多图模式 gnuplotset origin 0.0,0.5 %设置第一个图的原点的位置 gnuplotset size 0.5,0.5 %设置第一个图的大小 gnuplotplot a1.dat gnuplotset origin 0.5,0.5 %设置第二个图的原点的位置 gnuplotset size 0.5,0.5 %设置第二个图的大小 gnuplotplot a2.dat gnuplotset origin 0.0,0.0 %设置第三个图的原点的位置 gnuplotset size 0.5,0.5 %设置第三个图的大小 gnuplotplot a3.dat gnuplotset origin 0.5,0.0 %设置第四个图的原点的位置 gnuplotset size 0.5,0.5 %设置第四个图的大小 gnuplotplot a4.dat 当然,如果后一个图中的某个量的设置和前一个的相同,那么后一个中的这个量的设置可以省略。例如上面对第二、第三和第四个图的大小的设置。前一个图中对某个量的设置也会在后一个图中起作用。如果要取消在后面图中的作用,必须用如下命令,如取消label,用 gnuplotunset label 2、作二维图时,如何使两边坐标轴的单位长度等长 gnuplot set size square %使图形是方的 gnuplot set size 0.5,0.5 %使图形是你要的大小 gnuplot set xrange gnuplot set yrange %两坐标轴刻度范围一样 gnuplot plot a.dat 3、如何在同一张图里利用左右两边的y轴分别画图 gnuplot set xtics nomirror %去掉上面坐标轴x2的刻度 gnuplot set ytics nomirror %去掉右边坐标轴y2的刻度 gnuplot set x2tics %让上面坐标轴x2刻度自动产生 gnuplot set y2tics %让右边坐标轴y2的刻度自动产生 gnuplot plot sin(x),cos(x) axes x1y2 %cos(x)用x1y2坐标,axes x1y2表示用x1y2坐标轴 gnuplot plot sin(x),cos(x) axes x2y2 %cos(x)用x2y2坐标,axes x2y2表示用x2y2坐标轴 gnuplot set x2range %设定x2坐标的范围 gnuplot replot gnuplot set xrange %设定x坐标的范围 gnuplot replot gnuplot set xlabel 'x' gnuplot set x2label 't' gnuplot set ylabel 'y' gnuplot set y2label 's' gnuplot replot gnuplot set title 'The figure' gnuplot replot gnuplot set x2label 't' textcolor lt 3 %textcolor lt 3或tc lt 3设置坐标轴名称的颜色 4、如何插入希腊字母和特殊符号 一般只能在ps和eps图中,且必须指定enhanced选项。在X11终端(即显示器)中无法显示。 gnuplot set terminal postscript enhanced 然后希腊字母就可以通过{/Symbol a}输入。例如 gnuplot set label {/Symbol a} 各种希腊字母与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请见安装包中gnuplot-4.0.0/docs/psdoc目录下的ps_guide.ps文件。 另外还可参见: http://t16web.lanl.gov/Kawano/gnuplot/label-e.html#4.3 5、gnuplot中如何插入Angstrom(埃)这个符号(A上面一个小圆圈) 脚本中在插入前先加入 gnuplotset encoding iso_8859_1 这个命令,然后就可以通过{\305}加入了。如横坐标要标上k(1/?): gnuplotset xlabel 'k(1/{\305}) 如果是multiplot模式,则这个命令必须放在 gnuplotset multiplot 的前面。 如果后面还要插入别的转义字符,那么还要在插入字符后加入如下命令: set encoding default 安装包中gnuplot-4.0.0/docs/psdoc/ps_guide.ps文件中的表中的E代表那一列的所有符号都用这个方法输入。 6、gnuplot画等高线图 gnuplotsplot 文件名.dat u 1:2:3 w l %做三维图 gnuplotset dgrid3d 100,100 %设置三维图表面的网格的数目 gnuplotreplot gnuplotset contour %设置画等高线 gnuplotset cntrparam levels incremental -0.2,0.01,0.2 %设置等高线的疏密和范围,数据从 -0.2到0.2中间每隔0.01画一条线 gnuplotunset surface 去掉上面的三维图形 最后用鼠标拽动图形,选择合理的角度即可。或者直接设置(0,0)的视角也可以: gnuplotset view 0,0 gnuplotreplot 这里注意,画三维图的数据文件必须是分块的,也就是x每变换一个值,y在其变化范围内变化一周,这样作为一块,然后再取一个x值,y再变化一周,作为下一数据块,等等。块与块之间用一空行格开。 7、如何画漂亮的pm3d图 gnuplot set pm3d %设置pm3d模式 gnuplot set isosamples 50,50 %设置网格点 gnuplot splot x**2+y**2 %画三维图 gnuplot splot x**2+y**2 w pm3d %画成pm3d模式,注意比较变化 gnuplot set view 0,0 %设置视角,(0,0)将投影到底面上去 gnuplot splot x**2+y**2 w pm3d %重画,注意看变化 gnuplot unset ztics %把z轴上的数字给去掉 gnuplot set isosamples 200,200 %使网格变细 gnuplot replot %重画,注意看变化,主要是过渡更光滑 8、利用脚本文件避免重复输入 有时候对某个数据文件做好一张图后,下次可能还要利用这个数据文件作图,但某个或某些设置要作些细微变化。这时候,可以把第一次作图时的命令全部写到一个文件里,如a.plt,下次只要将相应的设置做修改后,用下面的命令就会自动运行文件所有的命令而最后得到你要的图: gnuplotload a.plt 作为一个例子,假设文件名为a.plt,里面的内容为: set pm3d set view 0,0 unset ztics set isosamples 200,200 splot x**2+y**2 w pm3d set term post color set output a.ps replot 那么启动gnuplot后,只要运行如下命令就可以了: gnuplotload a.plt 如果我们要得到的仅仅是.ps或.eps图,那也可以在linux命令提示符下直接运行如下命令: $gnuplot a.plt 9、在gnuplot模式下运行linux命令 在gnuplot提示符下也可以运行linux命令,但必须在相应的命令前面加上 ! 号。例如,假设很多参量都已经设置好了,但需要对某个数据文件a.dat进行修改后再画图,则可以用如下方式 gnuplot!vi a.dat 通过这种方式,所有的linux命令都可以在gnuplot环境里运行。 另外,也可以在gnuplot的提示符后输入shell,暂时性退出gnuplot,进入linux环境,做完要做的事情后,运行exit命令,又回到gnuplot环境下。 gnuplotshell $vi a.f $f77 a.f $a.out (假设生成a.dat数据文件) $exit gnuplotplot a.dat w l
个人分类: 科研资源|5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始使用了!
changlb 2009-6-2 00:38
开始使用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稿]WWT介绍
eloa 2009-1-5 16:0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8-12-29 12:00 By Explorer 编者注:Explorer是小红猪的老译者了,他的译作可见 这里 和 这里 。今天,(好吧,是好几天以前)他又给我们带来了自己撰写的新文章。请欣赏。 前几天Steed在松鼠会介绍了WWT:World Wide Telescope, 这个万维天文望远镜在08年11月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峰会上获得好评的。文章附图中绚丽的星云让我立即打开Google,搜索WWT,然后,就到了这里: http://www.worldwidetelescope.org/Home.aspx :WWT的官方首页。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有一个大大的按钮:Install Worldwide Telescope。毫不犹豫地点击这个按钮,一个不到30M的软件包就是安装WWT需要的全部了,呃,如果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NET Framework的话,除了这个软件包您还需要安装微软的.NET Framework。 如果没有检测到可用的.NET Framework,您的安装软件很可能把您带到这里: 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262D25E3-F589-4842-8157-034D1E7CF3A3displaylang=zh-cn 。不过这里下载的.NET Framework 1.1其实不能支持WWT工作,您得下载一个2.0版的.NET Framework组件包,就在这里: 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0856EACB-4362-4B0D-8EDD-AAB15C5E04F5displaylang=zh-cn 如果您的网络不太坏的话,下载将不会用掉太多时间,至于安装,就简单了,您只需要next, next, next就行了,不比任何一个游戏软件费工夫。 在开始用WWT探索宇宙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眼官方的FAQ吧,至少多看一眼系统要求以确保您安装WWT不是白费力气。最低要求是:XP Sp2系统;Intel Core2 2GHz CPU;1G 内存;128M显存;1G硬盘空间;XGA(1024X768)显示器;有滚轮的鼠标(现在没滚轮的鼠标才是稀罕货吧);DirectX 9.0和.NET Framework2.0 (如果还没有的话就去找来装上好了);56KB的英特网(您在看松鼠会吗?那基本上您的网络满足要求)。 等一等,FAQ里面说WWT提供英文和简体中文版本,可是我怎么也没找到简体中文的安装包直到安装好英文版的WWT并开始运行,才发现原来简体中文版就在里面。 屏幕最上方有的菜单条共有七个按钮,把鼠标指向最右端的Setting,看见它下面出现的小三角了吗?点它,选择select your language,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implified Chinese,点击OK,WWT自动重启,就是简体中文版本了。不过,星座名称,星图类型等等仍然是以英文显示的。 嗯,据说现在全世界的望远镜都在您的桌面了,开始探索吧。喔,第一个菜单按钮就叫做探索,探索和向导漫游会把许多宇宙奇景带到您的眼前,在熟悉以后您也可以录制自己的向导漫游与朋友们分享。官方提供的中文版译文准确,说明可靠,在一通乱点之后相信您很快就能掌握如何通过WWT眺望宇宙。基本操作大体上就是按住鼠标左键上下左右拖动,滚鼠标滚轮拉远拉近,到处点点鼠标右键看看有什么服务。 另外提一下望远镜菜单栏,您第一次点开它的时候望远镜平台应该没有安装。您可以点击右边那个ASCOM图标下载安装。不过如果您实际上没有装备天文望远镜,这个控制平台并没有太大用处。当然,您也可以在选择望远镜中选择Simulator,然后假装您正在控制一个真正的天文望远镜。 接下来欣赏一下我们能在WWT中看到什么吧。在左下角的指向中选择planet,在图像中选择Moon,月球照片就出现在您的显示器上。右下角的信息板提示现在您正对月球经度0,纬度0的那一点。按住左键拖动,滚动滚轮缩放,在月球西经138,南纬9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环形山,这就是万户山了。这可是在月球背面,在您的楼顶那个天文望远镜是不可能看到这里哦。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万户显然不能算是一个人的名字,但这从未妨碍我们对这位先驱致敬,万户二字看来也将因他而千古不朽。 回头看一眼地球?在指向选择栏里选择earth,图像选择栏里选择earth at night,一阵滚动后就能看到:夜台湾,看来隔海相望的福建如今也能算是万家灯火了吧。 当然WWT毕竟是个天文望远镜系统,主要任务不是盯着地球看。在指向选择栏里选择sky,您会发现天空已经按星座划分开,右下角的信息栏随时显示您所面对的星区以及赤经赤纬。喏,看一眼双子座吧,多在屏幕中点几下右键,您很可能会找到一些给人深刻印象的东西。 在指向选择栏里选择Panorama,图像选栏里选择Phoenix: Landing Site,您就可以借凤凰之眼一睹火星风光了。WWT提供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环形视野,当然还可以动动鼠标滚轮,不过目前看起来那并不会让您得到一个更清晰的图像。 在指向选择栏里选择SolarSystem,点击最下边那一排缩略图中的Saturn,您就可以好好欣赏一下土星的光环了。转转视角您能在一个画面中看到太阳和土星,而且土星光环背向太空的一面,嗯,至少对肉眼来说是准确地显示出了阴影。 现在将视线移出太阳系吧,在指向选择栏里选择sky,在图像选择栏中选择SFD Dust Map(Infrared),哇哦,原来在红外视野下银河如此明亮,下在这张图片正面对着横跨银河的白鸟(天鹅座方向): 结束这个快速介绍前让我们看一眼遥远曼妙的星云,点击窗口上方的搜索按钮,输入crab,您会看到很多蟹状星云的缩略图,点击它们,您的WWT会自动旋转,聚焦,各个波段的照片都十分精美。 对专业天文工作者或是资深天文爱好者来说,WWT目前很可能仍然仅是一个玩具,不过,也的确是个不错的玩具。而对于偶然抬起脑袋,打算仔细看看星空的松鼠来说,WWT绝对值得花费这几个G的硬盘空间和几十分钟时间来安装、尝试一下。
个人分类: 其他|1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足球-企业-科学家,我们欠缺人才吗
考槃在涧 2008-8-29 17:38
奥运开幕时,英超和德甲也已经开幕,西甲和意甲也即将开始。今年皇家马德里有点郁闷,想挖 C. 罗纳尔多挖不来,和曼联的关系搞得一蹋糊涂;而同自己的球员罗比尼奥关系搞僵,后者哭着喊着要去切尔西。而最让人郁闷的是,足球世界可称第一品牌的皇家马德里,居然连个普通的瓦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的球员都搞不定,人家面对皇马抛来的橄榄枝说:不。 皇马历来奉行巨星政策,一个后果就是自己的球员得不到机会,只能高价从别的俱乐部买来巨星。而巨星的年龄大都在 25-28 岁之间,来到皇马辉煌 2-3 年后,竞技状态下滑,俱乐部成绩就要受影响,如果要把球星转卖,这个时候已经球星已经日薄西山,卖不起价钱了。所以皇马经常是几千万欧元买来巨星,几百万欧元甚至免费把球星卖出,而且球星的工资往往都极高,架子极大,即使状态不好,也很难放在板凳上,反而影响球队的成绩,还不如派有冲劲的年轻球员上场。当然巨星客观上也能够提升球场的上座率和球赛转播的广告费,并且很多时候也能提高球队成绩,象齐达内、费戈、罗纳尔多一起为皇马带来了不少荣誉;然而当球星过多,球队里没有人干糙活的时候,球队反而成绩不好。当初皇马有劳尔、贝克汉姆、齐达内、费戈、罗纳尔多、卡洛斯、古蒂等世界级球员,人才济济,成绩反而不好,就是一例。前皇马主席弗洛伦蒂洛奉行所谓的齐达内 + 帕文政策,也就是国际巨星 + 皇马自己培养的优秀青年球员,这个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中,帕文们(本土年轻球员)很少会得到上场的机会,因为主教练在排兵布阵的时候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媒体的、球迷的、俱乐部的、广告赞助商的甚至球员本人的,因此一般都会顶不住压力优先上大牌。 其实早在几年前,皇马就吃了个大亏。皇马自己培养的埃托奥在皇马得不到使用,愤而转投巴塞罗那,结果埃托奥在巴塞罗那成为最佳射手,帮助巴塞罗那勇夺联赛冠军和冠军杯。皇马后悔不已,这个时候的埃托奥已经价值至少 3000 万欧元了,白白放跑一个宝贝。 同样的事情也经常在企业里发生。可能有很多年长一点的人很奇怪现在的职业人为什么换工作这么频繁。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既跟职业人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甚至可以说浮躁有关,很大程度上也跟企业的人才观管理观有关。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比如一个员工在公司呆了两年,年底要涨工资了,企业经常只涨几百元钱。而一过年如果有猎头来找这个员工,许以比现在的收入多两三千元的工资的话,很多员工就会另攀高枝。并不是说在乎多两三千元的工资,很多时候是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在企业辛苦两年,结果只增加 500 元的工资,让员工觉得十分寒心。而被挖角后的公司,由于缺人,只好再去找猎头,用高薪到别的公司去挖人,恶性循环就是这么造成的:因为舍不得给自己的员工机会而导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假若公司对这种已经工作一定年头的员工在薪水、职位、精神上的鼓励更及时更大胆一些,优秀人才也不会流失,也不用花钱找猎头再花更大的代价去请水平相差不大的人了。同时,由于在公司工作的老员工对公司的业务、文化各方面都比较熟悉,而新人来无论能力多么强总要有几个月的熟悉和学习时间,这样带来的隐性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还经常发生的一个事情是,员工在公司经常得不到认可和升迁,反而是其它公司抛来了橄榄枝,员工跳槽的话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而员工跳槽后企业又不得已又要请猎头去招新人。假说公司给员工更多的机会表现和证明自己,让员工看到希望,这种现象虽然不会杜绝但无疑会大大减小。 从员工角度讲,其实大部分还是愿意安安心心的呆在一个公司一步一步往上升,但是当你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也就只有选择离开了。 而学术界何尝不是如此,经常是一边感叹没有杰出人才,一边是一些人才得不到机会,不得其用。如同皇马一样,我们是否过分的只把眼光聚焦在齐达内这样的巨星身上,而忽视了埃托奥这样的本土优秀球员呢?当然,引进优秀的外国科学家可以提高我们的整体水平,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但是在我们国家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要大量引进优秀学者既不经济又不现实。而反而是国内一些有潜质的,未成名的新秀,稍微给他们一些关注和资源,其中的很多人就能脱颖而出。很多人即使现在没有在国际上学习过或露过面,只要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学习和见识,相信有很多人也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这里有一个给多少机会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只要有一次机会就能够把握住;而优秀的人才能够把握住 2-3 次机会;给 3 次机会都没有把握住的,那就不要再给机会了。而现在的问题恐怕是,很多人才连一次机会都没有得到,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我们不能指望经常有陈景润、袁隆平那种不怎么靠外界的条件,自己就能横空出世的英雄出现,这种天才放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整个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每个领域都涌现一大批人才,决不是靠一两个诺贝尔奖就能解决的,那最多是打一针兴奋剂而已。而提高整个学界的水平的方法一是引进优秀的科学家帮助本土科学家提高;另一个方法,也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方法就是帮助、扶持本土的有潜质的科学家,尽管这其中可能有的人最终不能成材,但是只要有 40% 的人成材了,我认为我们的投资就是值得的。而如果我们长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他们,限制他们,在伤透了心的情况下他们只有自谋出路,一旦出国就不回来了;即使回国,也差不多是在功成名就后,国内也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请回来,这样做几乎是得不偿失的。 回过头来谈足球,皇家马德里是会员制俱乐部,俱乐部的主席靠会员选举产生,主席的压力很大而且有很多短视行为,因为万一俱乐部成绩不理想,会员就要联合起来换届选举,因此,主席很难把眼光放得长远。而作为学术界来讲,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学术界的领导多半是委任的,基本上没有来自学者方面的压力,绝大部分都能在任期捞够足够的资本平级调动或者升迁。我们说不可能丝毫不考虑现实压力,这也是不客观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在没有那么大压力的情况下,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无疑是必要的。 并且,做学术应该是所有职业中最追求卓越的。尽管我并不反对在压力下随波逐流,但是一个卓越的人无疑是那种能够顶得住巨大压力,坚决地按照自己的意图推行并最终取得好结果的人。那种顺应时势明哲保身在任期内做得不愠不火的管理者,虽然不用谴责但也不值得赞赏。 说了这么多,总结的是,尽管客观上中国现阶段有不少不合格的科研人员、博士生和硕士,但肯定还是有数量不小的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才不得其用。当年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说明对人才的使用,在不背离制度的基础上还是要不拘一格。当年刘邦对韩信的使用、刘彻对卫青、霍去病的使用可说都是不拘一格,沈从文要是按照严格的标准的话,恐怕也要潦倒一生。要不然人们也不会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了。 我们在感叹没有杰出人才的时候,是否同时也在大量的浪费人才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个人分类: 入世|4844 次阅读|12 个评论
权利人真需要保留所有权利吗?
wangyk 2008-4-3 02:22
权利人真需要保留所有权利吗 ? 著作权法保护作者的两类权利: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财产权则主要是以复制权为核心的从作品中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在开放存取出现以前,唯一的版权声明方式是保留所有权利( All Rights Reserved ),即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者不能随意对作品进行传播、复制、下载、打印等处理。这种对任何作品都声明保留所有权利,已经被滥用到任何人都可能触犯版权法的地步,而且使得很多优秀作品得不到广泛传播,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作者发表论文,尤其是科技学术论文,很少出于考虑为获得直接的经济报酬,目的主要还是在于学术交流,让更多同行了解和认可,共同发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自己并非需要保留所有权利,相反他们更愿意选择保留部分权利( Some Rights Reserved )或不保留权利( No Rights Reserved )。在 OA 出版模式下,作者选择的是保留对作品的部分权利,同时通过授权许可协议(最常用的是创作共享许可协议)对使用者尽可能的开放其他权利,一般而言作者保留的是精神权利,放弃的是财产权利。 笔者主张和呼吁,为扩大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效益最大化,版权人应舍得放弃,采用保留部分权利的版权声明,适当让渡和放弃部分权利,于人于己均好。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7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