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夕阳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光影倒影和背影
xucq45 2020-4-25 07:40
由于家乡哈尔滨的疫情反弹,不得已推迟返程,继续在海南留驻。在保亭的日子里,每天上午都去小区球馆打乒乓球,晚饭后到小区外散步。打完乒乓球,时间已近中午,回来的路上,常常可以欣赏到树木的光影,很是好看。偶尔赶上下雨,水中倒影也很漂亮。最令我感动的是,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共同拉手推车的背影。大千世界万般美,最美当属夕阳红。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1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鸟遇上夕阳红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9-8-17 10:23
是鸟回家的时候了 风平浪静的夕阳红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630 次阅读|4 个评论
皇家湖畔夕阳红
热度 3 nipy 2014-12-3 23:06
皇家湖畔夕阳红 — 益阳秋游采风之二 去益阳皇家湖游览那天,天气特好,傍晚时,日落夕阳满天彩霞令人心旷神怡!下面几张夕阳红与大家共享: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旅游见闻|1809 次阅读|3 个评论
最美夕阳红
热度 4 cissyludai 2013-10-4 12:45
我希望再过30年,我也能象她们一样 1 2 3 声明: 本组 照片是俺在参观完上海博物馆走累了坐在花坛边上拍的。照片中的叔叔阿姨我都不认识,也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所以这些照片有潜在的侵犯肖像权的风险。如果您是照片中的人物并且不希望照片在我的博客中出现,请联系我,我即删除。另 请勿转载,如果因为转载导致侵权,我必追索。
24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夕阳红多么美!
Fangjinqin 2013-2-21 09:16
夕阳红多么美! Good 夕阳红.pps
个人分类: 风景名胜|1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同龄朋友道一声珍重
热度 15 sqdai 2012-10-24 05:59
昨天获悉来自四川的噩耗:我的同龄好友周远宏教授辞世了,不禁悲从中来。我与他曾同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同住在中关村宿舍,颇有交情 。 回想十几年前,担任重庆建工大学副校长的周远宏曾带队来我校取经,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那时他还如此意气风发,如今却已与他阴阳两隔,悲夫!联想到前两天我们复旦数学系 62 届校友聚会,纪念毕业 50 周年,聚谈中屈指一算,竟有 28 人已经先后走了,约占年级里的校友总数的六分之一。由此更加感悟到:我的同一代人已开始“凋零”了!于是,就想借这块平台向我的 同龄朋友(包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道一声珍重!愿大家在颐养天年之时,善自保重,在一起共享民族复兴时期的一切,包括欢乐、幸福、期待和远虑。 我们这一代人一路走来,大多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坎坷,虽说不如上一代人那样艰难曲折,却也尝尽了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体会到了国家逐步走向富强的欢愉,也领略了动荡岁月(如“文革”时期)的艰难。可以告慰自己的是,我们尽了力,各自为社会进步做了微薄的贡献。不可否认的是,出于各种原因,总体来说,我们这一代学人不如前辈优秀学人出众,但我们肩负的责任却不比他们轻松,因为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 这些年来,由于在大学里工作,有机会接触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结识了一群又一群忘年交,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种种长处和他们拥有的幸福。与我们那代人相比,他们更加放得开,更加敢于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嬉笑怒骂,敢于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敢于自由发挥、选择人生道路。我和我的同龄朋友都很羡慕他们。当然,他们也有短处,由于大多处于顺境,经历磨难较少,似乎更加娇嫩一点,思维更“直线型”一些,特别是,对于前面几代学人的长处知之甚少,对前辈学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了解得不足或不深。所以,作为过来人,我们有必要起好承上启下的作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前辈学人的经历和优点,更加有幸福感和责任感。正因为如此,笔者很愿意在清晨,静静地坐在书房里,与忘年交聊天。 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邓友梅的中篇小说《雕花烟斗》,里面讲述了一位老教授和一位穿街走巷叫卖酱油的老人的故事,其中蕴涵的哲理是:人老了,要做一些事情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读后很受启发。我还听一位同龄朋友说过,退休后什么(包括干家务、抱孙子)也不干的人最容易变老。因此,我想对我的同龄朋友说: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要做到善自珍重,别成天无所事事,要锻炼身体,摆弄书法字画,享受烹调,贻弄儿孙, ……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还说得动话、打得了字,不妨结识一些忘年交,给他们讲一些“陈年烂芝麻”的往事,特别讲讲我们耳闻目见的优秀前辈的故事,起好我们的传承作用。这样做是双赢的事情:对自己,可以颐养性情;对年轻人,可以给他们或多或少的启迪。 如今,网络是年轻人的天下,厕身其间的老人不多。这两年的经历告诉我,老者上网也是其乐无穷的,想广交年轻朋友,网络是极好的场所。我上网是受了学长武际可教授的启发,我一直关注他的博客,从中知道,博客不是年轻人专有的空间,只要抱着向年轻人学习的态度,也一样能玩得转(当然技巧上不如他们娴熟),更何况还有专供老年人享用的“五十网”之类的园地。所以,我建议我的同龄朋友在闲暇时进入网络天地。 珍重啊,同龄朋友!难得一片夕阳红。 不知我的同一代朋友们以为然否? 写于 2012 年 10 月 24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381 次阅读|31 个评论
深圳机场夕阳红
热度 5 liuxuxia126 2012-4-17 16:39
深圳机场夕阳红
15日傍晚飞南京,在深圳机场候机时,看到了美丽的夕阳。 下列照片按拍摄先后排列。 美丽夕阳 美丽夕阳 美丽夕阳 美丽夕阳 美丽夕阳 美丽夕阳 美丽夕阳
个人分类: 走走看看|3688 次阅读|13 个评论
青岛岸边夕阳红——应李学宽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2-4-6 15:50
青岛岸边夕阳红——应李学宽
千鲫过海蜂拥泳, 不负夕阳灿然红。 岸礁托起楼亭阁, 疑似蜃楼立半空。 摄影 李学宽
个人分类: 诗配画|2209 次阅读|4 个评论
风雨欲来夕阳红 (诗配画)
xucq45 2012-3-23 10:56
(2010.9.26 摄于加拿大) 风雨欲来夕阳红 乌云翻滚天朦胧,华灯闪烁萤火虫, 黄昏夕阳洒余晖,尽染层林枫叶红。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叶恋
热度 1 lixia1962 2011-10-19 21:45
今年花儿少,不怪秋风早。 若落无情雨,更是无处找。 叶多不护花,花少却恋叶。 落叶有边尘,花恋无尽业。 来年又上枝,只为喜相逢。 老枝开新花,依旧夕阳红。 ——黎夏 2011年10月16日于广州
26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笑看夕阳红
yangyongtian 2011-8-12 05:35
万树枫叶红, 金秋舞金凤。 枝头满硕果, 笑看夕阳红。
个人分类: 感怀|1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后情思
yangyongtian 2011-6-24 18:59
暴雨过后一片静, 空气清新远山青。 神清气爽怡然乐, 志得意满度余生。 科学网上诤友会, 博客页面诗文增。 幸福生活日日好, 桑梓虽晚夕阳红。
个人分类: 感怀|1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热度 1 lilystraw 2011-2-13 01:01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我心中,这是幅美丽而略带凄清的图画。略带看破红尘的意味,也有那种超世的智慧。所以美丽,所以凄清...。 在累的时候,在失败的时候,心中猛然涌出这句话,会让我一身轻松。其实,人生的乐中有苦,苦中也乐;但是千帆白袧,一切都在离世后化为乌有;有时在离世之前已经随你的人生跌宕起伏呈现得那么虚浮。所以,什么都不值得那么得执着,因为所有的都是那么...,一切都是人赋予的意义和想象,一切都是浮华。 哲学和文学都需要敏感,任何事物映射在心灵之上,都如亲历亲觉一般:痛他人痛,喜他人喜。人生因此而几载人生,也弥补了只能看一度夕阳红的遗憾。不会徒妒青山能静观无数苦乐,千百夕阳美景...。 有时会想,到底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思。现在细细想来,连这种想法也是一种虚浮。因为太没有意义!人生千奇百态,种种都是一种味道和芬芳,只是看你喜欢什么。也许“跟着感觉走”是最对的,千万别跟了别人走,那样最累最虚浮! 向来喜欢潇洒无拘无束,但表现中却重了世俗中最世俗的样子。于是,我快变成了面目狰狞的俗物。喜欢真实,也喜欢能读懂真实的人,所以懒于辩解。因为真实才值得我花费时间。 今年对于我可能人生要在这里拐个弯了...心灵上想去那种无人无神无鬼呆的地方,远眺天上风云、人间美景、炼狱纷争,做个看客,做个非人非神非鬼的存在和虚无...。 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练历?能脱了尘世这张网?... 很期盼,值得尝试!
个人分类: 云端看的世界|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浏阳河畔夕阳红
热度 1 nipy 2009-10-27 19:30
浏阳河畔夕阳红 浏阳河风光之三 浏阳河九道湾自东向西流入湘江,南北向的京广铁路从北京进长沙正好从这里飞跨浏阳河,建了浏阳河上第一铁路桥,我们社区正好在浏阳河铁路桥与洪山斜拉桥之间,经常向东看斜拉桥方向日出,向西看铁路桥方向日落,下面选几张浏阳河铁路桥和日落夕阳红的照片与大家共享。 . . 这是 2005 年从新建小区高楼上照的浏阳河铁路桥全景,桥后面就是浏阳河进湘江的入口! . 这是去年春在河堤上照的京广线铁路桥,河并不宽,桥也一般,但每天都有数十列车在此隆隆通过,也是京广线铁龙不可少的一段骨节。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金色的浏阳河 . . . 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陈年的酒
个人分类: 摄影爱好|319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