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格物致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格物致知”考辨
热度 1 fqng1008 2019-10-9 08:03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 儒家思想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 儒家 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它 源于《礼记 ˙ 大学 》八目 ,即 格物 、 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 、 齐家 、 治国 、平天下 ,“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 “ 格物致知 ” ,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 “ 格物 ” 与 “ 致知 ” 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 “ 格物致知 ” 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现代汉语词典 》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 “ 格物致知 ” 解释为 :“ 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因此,面对早 已失佚 的儒家学说 , 历代圣贤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发挥。 从最早为《 大学 》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 刘宗周 就说 : “ 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 ” 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可见,我国学 者 虽然对 “ 格物致知 ” 的观念争议 不已 , 但却没有身体力行者,没有探讨从 “心动”到“行动”的路径,仅仅陷于夸夸其谈的局限。因此,这个最与“科学”相关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以至于与近代科学失之交臂。 以下 ,我们看看 1000 余年来儒学界的主要各家 ,是如何参与这场论争的? 一、东汉 郑玄 : “ 格,来也。物 , 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 恶物 。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说明 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而非有一般之理,超于主观的客观之理 。 二、唐朝 孔颖达 : “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 来物 ; 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 恶物 。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仍是善恶观的反映。 李翱 : “ 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说明 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 ,缺乏向万物请教的豁达胸怀 。 《 全唐文 六百三十七卷 》: 曰 : “ 敢问 ‘ 致知在格物 ’ 何谓也 ? ” 曰 : “ 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还是对待万物事理,已经“ 心昭昭然明辨 ”,不为所动。 三、北宋 司马光 : “ 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 ? 皆 物诱 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 ; 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 ”“ 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把“ 格 ”解释成 扞也、御也 ,因此 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 程颢 : “ 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 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仍然是理性主义那一套, 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 程颐 : “ 格犹穷也 , 物犹理也 , 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 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 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 ”“ 问 : ‘ 格物是外物 ? 是性分中物 ? ’ 曰 : ‘ 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 ’”“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 齐理 而已也。 ”“ 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 ”有些经验主义的苗头了,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 心知 通天理。 如果这种思想进一步身体力行、发扬光大,则有望走上近代科学的康庄大道。此时,西方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离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还有 300年。 附: 程颐( 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 北宋 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 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程颐与其胞兄 程颢 同学于 周敦颐 ,共创 “ 洛学 ”,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 二程 ”。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其著作有《 周易程氏传 》《遗书》《 易传 》《 经说 》,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二程集 》。 四、南宋 朱熹 : “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 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沿 程颐 的理解,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陆九渊 : “ 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 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 ”“ 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彼事物牵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便好 ; 若一向去,便坏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 ”“ 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 ; 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 ; 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 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 附: 宋明理学亦称 道学 ,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 孔孟 正宗 (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 精致 、最为 完备 的理论体系,其 影响 至深至巨。理学的 天理 是道德 神学 ,同时成为 儒家 神权 和 王权 的 合法 性 依据 , 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朝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 北宋五子 、南宋的 杨时 、 朱熹 、 陆九渊 、 林希逸 以及元朝 吴澄 、许衡、刘因、 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等等、明朝 湛若水 、王阳明、 朱得之 等,广义上包含 三苏 、 王安石 、 司马光 等人。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 “ 理 ” ,把 “ 理 ” 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 周敦颐的 道学 派 ( 以 “ 道 ” 为核心概念 ) ,邵雍的数学派 ( 以 “ 数 ” 为核心概念 ) ,张横渠、 罗钦顺 与王夫之的 气学 派 ( 以 “ 气 ” 为核心概念 ), 二程 与朱熹的理学派 ( 以 “ 理 ” 为核心概念 ), 胡安国 、 胡宏 、与 张栻 的湖湘学派 ( 以 “ 性 ” 为核心概念 ), 陆九渊 与王阳明的 心学 派 ( 以 “ 心 ” 为核心概念 ) ,陈亮与 叶适 的 事功学派 ( 以 “ 事功 ” 为核心概念 ) 等。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 黎立武 : “ 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事有 终始 ,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终必有始也。 ”“ 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后耳。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哉 ! ” 通彻研究《大学》所述的事物内容。 五、明朝 王阳明 : “‘ 致知 ’ 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 ‘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 ”“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 、 “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 ; 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 ”“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 格物 ’ 如孟子 ‘ 大人格君心 ’ 之 ‘ 格 ’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 格者,正也 ;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王阳明《答顾东桥书》)他的基本观点是: 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王艮 : “ 格如格式之格,即后絜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物格。吾身对上下前后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 ”“ 物格知至,知本也 ; 诚意正心修身,立本也 ; 本末一贯,是故爱人治人礼人也,格物也。不亲、不治、不答,是谓行有不得于心,然后反己也。格物然后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 ? 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后身安也。 ”主要观点是, 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 瞿汝稷 : “ 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则止于上耦之物,中耦则止于中耦之物,下耦则止于下耦之物。画地而定 三耦 应止之所,名之物也。故《大学》言物是应止之所也。格,至也。格物也者,至于所应止之所也。 ”主要观点是, 止于应止之行,而可达致至善之知。 蕅益智旭 : “ 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主要观点是, 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憨山德清 : “ 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知即真知,乃自体本明之 智光 。 ”“ 格即 ‘ 禹格三苗 ’ 之格 ; 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 ; 格也。 ” 以妄知用妄想。故物与我相扞格。向之与我扞格者,今则化为我心之妙境矣 ! 物化为知,与我为一。其为感格之格,复何疑问。 ”主要观点是, 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 六、清朝 孙奇逢 : “ 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为纯一之体,发而为灵明之用,其灵明之发而为最於一之念者,则良知是也。即良知之发,而识吾性之真,因推极其良知之用,以 复还 吾性之体 ; 是王子良知之说,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统而为彝伦之大,散而为万事万物之理,是万事万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本吾性之理,以格万事万物之理。穷万事万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 即物穷理 之说,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为非也。盖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不得其要,则泛滥而无本 ; 不得其全,则缺略而不该。然所谓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别有所谓要。所谓全者,即所以统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别有所谓全,是吾所谓归於一者也。 ” 颜元 : “ 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 ‘ 手格猛兽 ’ 之格, ‘ 於格杀之 ’ 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 ”“ 周公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教,故曰 ‘ 修道谓教 ’ 。盖三物之六德,其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 ‘ 学而时习之 ’ 即此也 ; 所谓 ‘ 格物 ’ 也。 ”主要观点是, 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 印光 : “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 天理人情 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修齐治平在是。超凡入圣亦在是。于此用功最省力。而其所得之利益,随各人之工夫浅深,为贤为圣,乃至为佛,悉由是得。况其下焉者乎。惜后儒不察,以物为事物,以知为知识。则是以根本之根本,认为枝末之枝末。又以 枝末 之枝末,认为根本之根本。不但不得圣人之意,亦乱圣人之文。何以言之,以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极省力,极简便,举念即得之法。弃之不讲,令人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期 诚意正心 者,则举世难得其人矣。由宋儒误认物为外物,故后儒只云诚正,而不提格致。此理极明显,以自命得圣人心传者错解之。致圣人教人修己治心之道,晦塞不彰。可不哀哉。若专主自治,则格物一法,便可足用。以私欲一去,则众恶悉除,众善悉生,故云足用。若欲令举世之人悉去私欲而显正知,非提倡因果报应不可。以凡欲自利者,固不暇计及人之利与否。若知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了此,则不期格物,而自肯格物矣。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此实明前生之因,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威义,当是违。极, 穷厄 也。由前生所行,违背正道,致今生得此穷厄之果也。后儒不察文理,一归于王政,则成违天理而诬王政矣。小儿生于富贵家,即享福,生于贫贱家,即受苦,岂王政令彼生乎。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一寿,二富, 三康 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六极之一凶短折,二疾,三忧,四贫,五恶, ( 貌丑曰恶 ) 六弱, ( 身柔曰弱 ) 乃前生多作不顺道义之事之果报,何得皆归于王政乎。 ” 七、近现代 严复 : “ 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 ”( 《原强》 ) 丁肇中 : 《应有 格物致知精神 》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 “ 情系中华 ” 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 “ 四书 ” 。 “ 四书 ” 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 “ 格物 ” 和 “ 致知 ”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 --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 “ 格物 ” 做起。他决定要 “ 格 ” 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 在院子里 ,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 “ 圣人 ” 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 “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 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 学术的进展 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 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 “ 用功 ” ,什么都 遵照 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 ——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 “ 学术权威 ” 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 :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八、小结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礼记 ·大学》原文里说,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终、始即是因、果), “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 “ ……物格而后知至 ” (事物被区格辨别而智慧才能获得), “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 由此可见, “ 格 ” 是指分析明辨。因此, “ 格物致知 ” 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考。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随著时代思潮而迁变演化。孔子虽是儒家的开创者,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继承了春秋以前中国文明的民本思想传统。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关心现世的政治与道德,并未在心性修为问题上多所关注,正如《 论语 ·公冶长 》记载了子贡对于孔子学问的感想 : “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然而孔子当时的时代,早已有学者论述天道心性 ; 例如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就在《老子》一书讲述 “ 道 ” 之玄理,还有《 关尹子 》一书也是当时的道家著作。即使是《管子》一书,也有〈心术〉〈内业〉等篇论述心性修为。可知此种后来形成道家传统的心性修为传统,决非是起于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并非起于孔子 ; 否则,需要心性修为才能成就的中医传统,就不可能发生于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后的儒家学者们,为了弭补孔子学说的不足之处,遂企图要吸纳融合当时道家与阴阳家的心性修为与自然哲学的传统。《 子思 子》之 “ 五行观 ” 与《公孙尼子》之 “ 养气说 ” ,就是战国初期儒家学者的此类努力成果。战国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 “ 中庸 ” 思想为基础,而建构了儒家的心性理论。然而先秦时期典籍从未出现 “ 格物致知 ” 的相关词汇,所以 “ 格物致知 ” 应该不是先秦儒学思想,而是汉朝学者融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观念产物。而因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后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难,也就形成了千馀年来的观点争议。 有人认为, “ 格物致知 ” 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 “ 格物致知 ” 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 “ 诚意正心 ” 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宋儒理学兴起后,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 程颐 自创 “ 理 ” 以取代 “ 道 ”( 孔子论道而未论理 ) ,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 “ 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 。其次难处是因为 “ 格物致知 ” 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 ; 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 “ 格物致知 ” 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后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098 次阅读|4 个评论
格物致知与个体化治疗
Changsj 2019-3-20 13:56
在前面的博文中谈到了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 格物致知应该就是把事物分类从而认识事物。回头再看,虽然有点“师心自用”的意味,但从先秦到现在似乎对“格物”的解释一直有争论。但总体来讲,《辞海》中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谓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大致代表了大多数人对该词的认识。“把事物分类从而认识事物”应该是“穷究事物”的一个方面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通过分类来认知事物的,包括在肿瘤治疗方面。事实上,在肿瘤治疗中首先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不同把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在恶性肿瘤中又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分为癌(内外胚层来源)和肉瘤(中胚层来源);然后再根据不同组织器官来源区分为不同肿瘤比如胃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等;进一步把某种肿瘤再区分不同的亚型,比如把肺癌分类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再进一步区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等;肺腺癌再区分为携带有突变驱动基因和不携带有突变驱动基因等类别。总之,分类越细同一类别中不同患者间的均质性越好,对某治疗的反应越好。如果细分下去,最终是每个患者都是独立的一类,这就回归到治疗的个体化上了。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唯一的,理论上理想状态是每一个患者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治疗手段,但事实上是即使在当今精准治疗时代,也只能做到尽可能对每位患者的治疗个体化,这跟对疾病认识和药物研发的局限性有关。
2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格物致知确解及至简方便的下手处
冯向军 2018-1-3 20:50
格物致知确解及至简方便的下手处 美国归侨冯向军博士,2018年1月3日抒怀于美丽家乡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 “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 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请参见附录) 格物致知的究竟是无念而证入诸法实相。 但是只要你还是人就不可能无念,所以在下尝试为阁下你贡献一个 格物致知的 至简方便的下手处。 无念而证入诸法实相这个本性觉悟(性觉)必定无量光 、 无量寿 、 无量觉 、 一切无量。所以你大可不必非得 无念而证入诸法实相才去格物致知。你可以: 总是以 无量光 、 无量寿 、 无量觉 、 一切无量为你。长期坚守此念。 因为 有限 / 无穷大或无量 = 零 (1-1) 所以只要以 无量光 、 无量寿 、 无量觉 、 一切无量这个真常之你来观照有限的世间的一切,你自然也能照见:本来无一物;五蕴皆空。你无肉身,既无肉身,就无一切老 、 病 、 死 、 罪 、 苦,也无与身体相关的一切幻妄私欲物。你顿成空中妙有的 无量光 、 无量寿 、 无量觉。你自然也能成就格物致知。 【附录】印光大师之 《格物致知确解》 昨接来函,具知一一。光近来作一《格物致知确解》,今为陈之。   《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此 圣人 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修、齐、治、平在是,超凡入圣亦在是。于此用功最省力,而其所得之利益,随各人之工夫浅深,为贤为圣,乃至为佛,悉由是得。况其下焉者乎?   惜后儒不察,以物为事物,以知为知识,则是以根本之根本认为枝末之枝末,又以枝末之枝末认为根本之根本,不但不得 圣人 之意,亦乱圣人之文。何以言之?以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极省力、极简便、举念即得之法,弃之不讲,令人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期诚意正心者,则举世难得其人矣。由宋儒误认物为外物,故后儒只云诚正,而不提格致。此理极明显,以自命得圣人心传者错解之。致圣人教人修己治心之道,晦塞不彰。可不哀哉。   若专主自治,则格物一法便可足用。以私欲一去,则众恶悉除,众善悉生,故云足用。若欲令举世之人悉去私欲而显正知,非提倡因果报应不可。以凡欲自利者,固不暇计及人之利与否。若知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了此,则不期格物,而自肯格物矣。故 孔子 之赞 《周易》 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 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 箕子 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此实明前生之因,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威义,当是违。极,穷厄也。由前生所行,违背正道,致今生得此穷厄之果也。后儒不察文理,一归于王政,则成违天理而诬王政矣。小儿生于富贵家,即享福;生于贫贱家,即受苦,岂王政令彼生乎?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六极之一凶短折,二疾,三忧,四贫,五恶(貌丑曰恶),六弱(身柔曰弱)乃前生多作不顺道义之事之果报,何得皆归于王政乎?   印光大师:“复念佛居士书”    孔子 以格物致知为诚意正心之本。程、朱误认“物”字为天下事物之物,不知此“物”字乃指当人心中不合理之私欲而言,非外物也。以心有不合理之私欲,则其知见便不正,而是是非非均失其当。如人爱妻爱子,其妻子再不好,他总觉得好。以正知为私欲障蔽,而成偏邪。若格去此爱,则此妻与子之不好自然悉知悉见矣。   格物致知,方能诚意正心。虽一字不识之人,亦做得到。若如程朱以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为格物者,乃致知为格物之本,而世之能格物者鲜矣。勿道平常人做不到,虽 圣人 也做不到。既无由格物,诚意正心从何而得?故程、朱平常只言正心诚意,不言致知格物。乃以根本为枝末,以枝末为根本。倒行逆施圣人治心、治身、治家、治国、平天下之法。致世界之乱,无由解决。为国家者,果能心无不合理之私欲,则互相残杀之根已无。又何由互相残杀,了无止期也。光说此话,不知汝为然否?如犹不能了了,且请至诚念佛,后来当不以光言为错谬也。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顾德谷居士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格 物 致 知
热度 2 Changsj 2017-10-23 10:40
几年前送女儿上高中,她们中学对面有一所初中叫“格致中学”,大概源于“格物致知”吧。初看到这个名字感觉很别扭,感觉是刻意在“四书五经”中找名字。苏州有一个“平直小学”,大概是平心直志的意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比较雅。看来起名字确实是一个大学问。 什么是格物致知?其实我一直不太理解这个词,特别是“格”字,所以每次看见这个词难免望文生义:用格子把事物分隔开以区分认识事物。对这样的理解一直不敢确认,因为我相信单从人的思想层面,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已经达到了人类对自身思想认识的顶峰,后来者只是继承和发扬了其中的一部分。假设某天你突发奇想,以为自己对某件是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的时候,千万悠着点,因为再过些天你会发现你是错的,或者古人已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就已有这样的认识了。 周六从单位回来路过森林公园时下意识的走进了山里爬山。虽然是冬季了,但山上仍然有许多植物绿意盎然,当然也有许多植物仅剩下枝干突兀在半空。山里成千上万种植物都静静地或卧或立在属于它们的土地上,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植物的世界。但我几乎一样都不认识,如何才能认识它们呢?不止这些,那浩瀚海洋中的鱼类,广袤非洲草原上的动植物,那么多,人类是如何认识它们的呢?我突然想起了中学时学过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对,是通过分类来认识的,是通过“门、纲、目、科、属、种”来认识的,也就是分类。 奥,格物致知原来是这样。 要认识一个事物就必须先“格物”,把它分隔开,把它分类,才能“致知”,才能真正认识它。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需要“格物”,对自身的认识何尝不是如此?把人分成不同的阶级——贫农、中农、富农及地主,这应该算是中国人的贡献吧。但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分法难道不是客观反映了社会在某个阶段人们的社会经济状态吗?无论何时,不管承认不承认,阶级是客观存在的。纵使大家经济都得到的发展,人们在经济上得到了平等,种族还是存在的。如果最终消灭了种族观念,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但不同的宗教信仰还是存在的,不同的价值取向还是存在的,自然而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党派和团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简单地讲,格物致知应该就是把事物分类从而认识事物吧。 (本文从本人的新浪客(仁境)搬砖过来的)
34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与四大皆空
热度 3 tjhuang 2012-12-9 17:47
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与四大皆空 黄铁军 一 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是新闻热点。今年博彩公司把莫言列入文学奖赔率前三名,这比办奥运还刺激,一下子就点燃了国人 “ 百年圆梦 ” 的热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热度最高的大概是物理奖, 2012 年 7 月 4 日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发布消息,宣布以超过 99.99994% 的确定性(在统计意义上精度超到了五倍标准差)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之后很快就被列为诺贝尔物理奖的大热门,但最终希格斯等并未获奖,可以说距离获奖尚有 0.00006% 之遥,当然也可能咫尺天涯。 与物理奖丁是丁卯是卯地较真不同,瑞典学院的评委们终于决定把文学奖颁给中国。虽然获奖人莫言十分冷静低调,但这并不影响国人的自豪感,连没看过莫言作品的都莫名兴奋,可见鲁迅先生 1927 年的预言并未过时。当时,台静农传话说瑞典人斯文 · 赫定有意提名,鲁迅在回信中说: “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 先生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毛病,当时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拒绝诺贝尔奖,可谓用心良苦。而今我们正步入小康,美欧接连遭遇金融危机,东西方经济上的这两件事之间本来没多大直接关系,更非国学之功,但不幸成为国学和精神胜利法一唱一和的新论据。过去几年,读经热甚嚣于市井,孔子像竖立至国博,国学班进高校并成为商界新宠。莫言获奖,更让国人久伏的虚荣心喷薄欲出,但是,从《檀香刑》到《生死疲劳》,莫言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沉重感,与鲁迅先生的批判一脉相承。国学若拿莫言获奖做复兴标签,怕是打错了老算盘。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老毛病是缺乏 “ 求真务实 ” 的格物致知精神。儒学道统传人们往大处喊也不过是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但是 “ 天地 ”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基础研究问题,《易经》之后就没有再真花功夫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初,鲁迅先生还在《呐喊》自序中慨叹 “ 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 ….. ” ,可见传统儒学对“格物致知”误读之深,蒙蔽之久。百年来风云激变,儒学几番沉浮,“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在政治风雨中也不免摇摆,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格物致知”的根基不够扎实。 如今赛先生已经作为显学在中国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格物致知”的精神尚未真正融入我们的血脉,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和文学奖在中国的不同际遇就是明证。 7 月 4 日欧洲粒子中心发布新闻后,国外媒体称“半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最大进展”,国内“标题党”则打出了“比登上月球更重要”的旗号,也曾短暂吸引了一些注意力,但是不久国民热情就转向了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榜。其实,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基本驱动力是人类“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与目的性的登上月球是完全不同的追求。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成立的最后一环,是人类认识世界历程中的一座丰碑。标准模型描述了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统一机制,标准模型预言存在 61 种基本粒子,分为两大类:费米子和玻色子,前者是有质量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后者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其中的 60 种都已经得到实验验证。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源自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 1964 年的预言:物质原本无所谓质量,质量是物质与希格斯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宇宙的大戏中,诺贝尔奖对于希格斯玻色子也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人为标签,人类唯一可以自豪的,唯有 “ 格物致知 ” 的求索精神和不懈实践。 二 “ 格物致知 ” 在《大学》 “ 三钢八目 ” 中处于基础地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显然, “ 格物 ” 是修养的根基, “ 致知 ” 是修养的起点, “ 格物 ” 是人对万事万物的透彻理解,换言之,《大学》把儒学的根基设定在自然科学上。可惜的是,两千多年来儒学发展更多围绕 “ 修齐治平 ” (也就是今天所谓的 “ 社会科学 ” )展开,对 “ 格物 ” 的讨论一直停留在思辨层次,科学意义的 “ 格物致知 ” 在东方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探索,朱熹和王阳明这两大儒学道统中的代表人物就集中反映了这个问题。 朱熹在推崇《大学》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认为《大学》中解释 “ 格物致知 ” 的一章亡佚,亲自 “ 为经补传 ”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子解释 “ 格物 ” 直接明了,但他并未真正遵守这个定义。其一,是对 “ 物 ” 的理解, “ 物 ” 是指客观世界、客观对象,至少首先是指客观对象,这一点儿应该没有异议,但是朱子随意将客观的 “ 物 ” 推广到 “ 人情事理 ” 的 “ 事 ” : “ 所谓穷理者,事事物物各自有个事物底道理 ” (《朱子语类》卷十五),将“物”推广到“事物”,将 “ 理 ” 从 “ 物理 ” 推广到 “ 做人的道理 ” ,把自然科学的 “ 格物致知 ” 转换成社会科学的 “ 道德规范 ” ,并且后者很快喧宾夺主,成了 “ 格物致知 ” 的主要内容甚至全部内容。其实,朱子的这种牵强附会是站不住脚的,按照《大学》的修养次第, “ 格物 ” 、 “ 致知 ” 之后才是 “ 诚意 ” 、 “ 正心 ” ,属于个人心理修养,再往后的 “ 修齐治平 ” 才涉及到社会关系和人情事理,朱熹在 “ 格物 ” 这个层面就敷衍出 “ 做人的道理 ” ,显然不符合 “ 八目 ” 的次第逻辑,把 “ 格物 ” 与 “ 修身 ” 混为一谈,与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的《大学》之道背道而驰。 朱子第二个错误在于如何 “ 格物 ” 。从 “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 ” 可以看出,朱子的 “ 格物 ” 道路限于个人思辨,不仅没有提出自然科学所依赖的实验、分析等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而且连思辨的具体方式都没有提出,竟然是靠 “ 用力日久 ” ,祈求 “ 一旦豁然贯通 ” ,这与 “ 乡野村夫 ” 的蛮干有何区别?更大的问题是, “ 格物 ” 被认为是个人行为,想靠一人之力穷天地之理。今天我们知道,即使是靠千千万万的科学工作者数百年的薪火相传,靠当今最强大的超级加速器,也还没有完成 “ 格物 ” 的任务。朱子虽 “ 圣贤 ” ,肯定没有 “ 豁然贯通 ” ,不然的话,朱子就该像自己说的那样 “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 ,在他的科举教科书中,也早该把金木水火土推进到原子甚至亚原子水平,若如此,哪还需要和佛老搞那么多出世入世的争论?朱子自己没能 “ 豁然贯通 ” ,但他倡导的 “ 用力之久 ”“ 格物法 ” 却成为科举制度的正统学问,千千万万的科举进身者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但没有一位真的 “ 用力日久 ” 地 “ 格物致知 ” ,几经换代改朝,风际云会,也没出现过 “ 豁然贯通 ” 者。 物换星移,三百年后的明朝中叶,终于迎来一位较真儿的学者。《传习录》详细记录了王阳明亲身实践 “ 格物 ” 的过程: 先生曰: “ 众人只说 ‘ 格物 ’ 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不得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阳明先生对 “ 物 ” 的理解是正确的,把竹子作为一种物去 “ 格 ” 也是可以的,问题仍在 “ 格 ” 的方法,不是动手试验来探索竹子的物质组成和生物原理,而是继续沿着内省的老路,想靠面对竹子 “ 竭其心思 ” 而 “ 穷理 ” ,非但没能 “ 豁然贯通 ” ,却 “ 格 ” 出了精神病。 阳明先生 “ 格物 ” 不成,并未怀疑自己 “ 格 ” 的方法有问题,却 “ 悟 ” 出了自己的 “ 格物说 ” : 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 也就是把 “ 物 ” 与身、心、意、知混为一谈,又用《孟子》中的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来把 “ 致知 ” 解释为 “ 致良知 ” ,彻底消灭了 “ 格物致知 ” 的原意。如果说 “ 格竹子 ” 是人人都明白的笑话,但以 “ 致良知 ” 为核心的阳明心学则一本正经得紧,虽然当世及后世对其曲解 “ 格物致知 ” 的质疑和辩驳一直未断,但没人跳出只比嘴皮子功夫的思辨藩篱,真取躬行 “ 格物致知 ” 的实践。因此,争论归争论, “ 立功、立言、立德 ” 的阳明先生还是被认定为儒学道统的代表人物在孔庙中坐享烟火。阳明心学也延绵五百年并波及东亚各国,影响颇远,前有蒋中正对阳明学推崇备至,近有国学大师提出以 “ 致良知 ” 为治时弊之良药, “ 知行合一 ” 也再次成为国学热潮中炙手可热的经典思想, “ 格竹子 ” 的笑话和 “ 格物致知 ” 的原意也再次深深掩埋到国学阴影之中。 然而,历史不会一味等待中国圣贤们翻来覆去地玩 “ 格物致知 ” 的概念,东方不亮西方亮。阳明在世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高潮,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参悟 “ 天地大道 ” 时,小他一岁的哥白尼正在波兰仰望星空。阳明先生历经心理纠缠,终于靠扭曲 “ 格物致知 ” 的概念而“内省成圣”,自信地承继儒学衣钵并设坛传道。哥白尼虽然自始至终都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并多年供职于教会,但这并未阻止他钻研天文学,并通过长期观测和认真计算完成了《天体运行论》,开启了 “ 格物致知 ” 的大门,人类世界观随之豁然开朗。“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若天上有知,不知到底该把谁列入儒学道统。 三 在儒学发展的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最大的外来冲击是佛学。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都受到佛学的深刻影响,也可以说宋明理学乃是儒学和佛学融合的结晶,只是他们站在儒学道统的角度上,口头不承认,而且还为了抵抗儒学正统派 “ 阳儒阴释 ” 的攻击而极力与佛学划清界限。这里不想再花时间纠缠这些打了上千年的嘴皮官司,只想指出宋学对佛学的借鉴与否定都是 “ 渐修 ” 、 “ 顿悟 ” 等心性层次上的事,而并没有从 “ 格物致知 ” 这一更基础层次进行思考,更没有实验实践,因此无论是借鉴和否定,都逊了佛学一筹。 佛学的根基是关于物质世界的 “ 四大皆空 ” 论。乔达摩 · 悉达多的时代,人类认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是地、火、水、风,乔达摩从自然界的四季轮转、花开花落和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看到了宇宙万物的变化不定,试图寻找隐藏在其中的更基本的原因,历经苦修,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出地火水风这四种元素本身都是 “ 空 ” 的,而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无情、有情以及人的思维梦想等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今天的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佛祖用原子乃至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来解释物质世界,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就是 “ 地火水风 ” 这种水平,能在这个水平上 “ 悟 ” 出 “ 四大皆空 ” ,或者说提出自然本质上是 “ 空 ” 的这种假说,是佛祖的一大贡献。同一时代,老子提出 “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深刻洞察。至于从物质世界的 “ 四大皆空 ” 推演出轮回六道、天龙鬼神和诸佛菩萨,则是佛祖融汇当时印度各路宗教的 “ 现世说法 ” ,目的还是解释 “ 空论 ” 。但一路下来,肉眼凡胎的从众还是把佛学塑造成了佛教,香火缭绕中,寂光澄明者还能有几人?佛教初入中土,与道教争香火,当然免不了肢体冲突,但后来佛老能够融汇,还是因为 “ 四大皆空 ” 和 “ 有生于无 ” 的学说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儒学自己没认真探究 “ 格物致知 ” ,自然难以在 “ 四大皆空 ” 层次上和佛老过招。阳明先生的 “ 良知本体 ” 和佛学的 “ 真如 ” 脱不了干系,后者是 “ 空论 ” 的自然延伸,但是阳明先生对 “ 空 ” 的理解显然和佛老不在一个层次: 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即于本体上加却了这些子意思在 …… 便于本体有障碍。 明显的先入为主、反果为因、本末倒置!仙家说虚,根源在于 “ 有生于无 ” ,岂是为了养生才 “ 说虚 ” ?佛氏说无,根源是 “ 四大皆空 ” 的自然观,岂是为了 “ 出离生死苦海 ” 才 “ 说无 ” ?是阳明先生自己 “ 于本体上加却了 ”“ 仁义道德 ”“ 这些子意思在 ” ,创造出所谓 “ 知行合一 ” 的 “ 本体 ” 。对佛老这种南辕北辙式的攻击,是他放弃 “ 格物致知 ” 的必然结果。 两千多年来,儒学一再错失探究 “ 格物致知 ” 的机遇。如果真有心思 “ 即物穷理 ” , “ 四大皆空 ”“ 有生于无 ” 就不应是批驳对象,而应是值得探索的重要假说。儒学的 “ 入世 ” 如果能从 “ 仁义道德 ” 的主观世界扩展到宇宙自然的客观世界,发扬孔子韦编三绝的读易精神,把实践从 “ 三纲五常 ” 扩展到科学试验,儒释道可能早就融汇贯通,国学也早已完全是另一番气象。 “ 有生于无 ” 、 “ 四大皆空 ” 的学说能得到科学证明吗?现在谈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要说可能性很大并不为过。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得到确证,标准模型就能统一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从而打通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下一步,需要统一最后一种基本力 — 引力,建立能够统一描述至今观测到的所有物理现象的万有理论( Theory of Everything )。超弦理论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万有理论之一,其基本思想是认为物质粒子和力粒子都是 振动 的多维能量 环 ,是存在于十维空间的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能量体。 M 理论则通过增加第十一维来统一至今提出的五种不同的弦模型。目前人类的数学几何知识还难以精细表达超弦理论和 M 理论,是否能够建造超级加速器进行实验验证也还是未知数,但是物质世界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是能量振荡而不是某种实体的理论模型,已经越来越接近 “ 四大皆空 ” 、 “ 有生于无 ” 的古老学说。 四 “ 格物致知 ” 不仅关乎自然奥秘,也关乎人类自身精神的成长,每次对物理世界认识的深化和更新,都带来人类观念和心态的巨变。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 天圆地方、我在中央 ” 的盲目自豪感远去了,这难道不就是 “ 诚意正心 ” 要达到的功效吗?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人类对宇宙认识愈深,狂妄日减,理性日长。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万有理论真的完全解释了我们所在的宇宙(暂且不去考虑多重宇宙、平行宇宙、涨落宇宙等 “ 出世 ” 问题),突破了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束缚,人类的宇宙感将再次刷新,诚意正心可能将成为任何一个正常人的平常心。 “ 诚意正心 ” 的前提是实事求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难以做到,自视过高的民族更难做到,在这个意义上, “ 格物致知 ” 的科学精神不啻是 “ 诚意正心 ” 的良药。阳明心学问世百年之后,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并指出 “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 ” ,康熙也自诩 “ 少得历根三角勾股之精微 ” ,《几何原本》因此而得以进《四库全书》。 同时选入《四库全书》的还有利玛窦的《乾坤体义》,此书上卷讨论地球和天体构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述道: “ 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 · 天问》同。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则与佛经同。 ” 这是清初 “ 西学中源 ” 思潮的典型代表,在这种 “ 精神胜利法 ” 笼罩下的康乾盛世,不过是 “ 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 ,在回光返照的表面辉煌后不久就迎来鸦片战争的惨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当时中国先进潮流的洋务派还坚称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但这掩盖不了中国在东西方文明对撞的历史大戏中节节败退,僵化了的儒学也从风雨飘摇到逐渐沉寂,“孔家店”因而成为“五四”打到的关键目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儒学逐渐复苏,复兴也被提上日程。然而,如果所谓的新儒学还抱着 “ 中学为体 ” 的心态,只是把 “ 三纲八目 ” 套在新的社会形态上,仍就改变不了中国社会认真者少、折腾者多的老问题。君不见, “ 科学发展观 ” 已成为当今治国大纲,但到底有多少政府组织、多少普罗大众真心践行,需要打个大问号。有个笑话可见一斑:数年前北大学生宿舍区立了一个德先生和赛先生雕塑,造型是 D 、 S 两个字母的变形,并在 S 的上面加了一个球以示“科学”,不久段子就流传开来: “ 科学顶个球,民主连个球也不顶 ” ,听者莞尔。 听起来是玩笑话,反映的却是中国 “ 人治 ” 社会心理的顽疾,而其源头,与儒学的重“人”轻“物”不无关系。虽然儒学也把 “ 人道 ” 的源头溯及 “ 天道 ” ,这似乎与柏拉图的 “ 理念 ” 和黑格尔的 “ 绝对精神 ” 类似,历来的中国皇帝们也自称 “ 天子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元璋为给自己的权力找个踏实的根基,甚至不惜谎称一夜读完四书五经。但 “ 天道远,人道迩 ” ,天既然已经是皇帝的老子,大家崇拜还来不及,哪能颠来倒去地研究?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才有了 “ 刑不上大夫 ” 的礼数,才会有 “ 法不加于尊 ” 的杜撰。同样是 “ 知行合一 ” ,中行者遵为 “ 修齐治平 ” 的基本原则,到了乡愿手里,就变成了 “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 。而到了 “ 一生伏首拜阳明 ” 的东乡平八郎心中,则成了效忠天皇和侵略扩张的 “ 知行合一 ” ,余孽一直波及钓鱼岛,这大概是阳明先生创建心学时没有料到的。 如今,中国经济三十年的成功和美欧的金融危机,让弘扬传统文化又成一时之盛。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没错,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以同样的力道剔除。可是,按照中国人两千年来的一贯模式,国学是拿来毕恭毕敬的,哪能批判?风靡全国的儿童读经班上,只要背诵,不必思考,领导巨贾云集的国学班里,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的传统智慧,没事提什么糟粕?莫言明天就要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了,上上下下一派欢欣鼓舞,《生死疲劳》映照的劣根性已经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配角。照这样下去,反复了两千年的老毛病还会重犯。 儒学要为中国乃至世界做贡献,必须正本清源,深挖两千年来儒学道统中的沉疴旧病,改正对 “ 格物致知 ” 的错误认识, “ 科学(西学)为体,儒学(中学)为用 ” ,将内圣外王的人道精神建立在格物致知的求真精神基础上,这大概才是儒学先贤们把 “ 格物致知 ” 摆在最基础的 “ 知本 ” 地位的真正原因。
3056 次阅读|6 个评论
格物致知与《格物汇编》
gl6866 2012-8-12 23:56
格致之名,得自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格物致知。《礼记•大学》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此后两千余年,学者们对这个命题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比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阳明。 “孔孟朱王”,朱熹和王阳明是与孔子孟子并列的人物。王阳明的王学是直接在批判朱熹的朱学基础上建立的。王学对朱学的批判或者说怀疑,始于“庭前格竹”的故事。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他二十一岁时“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王阳明在读了朱熹的书后,首先进行了“格竹”行动,但终于失败,导致他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格物”在朱熹那里是指思想中的“物”,用现代的哲学语言来说是指(客观)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而“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知,犹识也”,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德的“识”两部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 王阳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在王学的体系里,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内化于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良知”,即人的良心。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格物即是致良知,两者完全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是王学思想的基石。 格竹子失败了,在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内心的道德了。不过王阳明的学说还是招人喜爱,因为在王学中你能发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的个体性的“自我”。王阳明建立王学,乃是有感于当时理学已经进入末流,乡愿之辈横行,将那个社会闹得没有天理可言。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所呢?王阳明的答案是“致良知”:我们只有求之于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你能确保你的行为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你又能按你的选择去实施你的行为,你就可成为圣人。 王学还在于它强调个人的独立精神,这与宋朝兴起的“理学”是相悖的。北宋二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南宋朱熹更进一步,“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学与王学的互相消长,关乎明清两朝的兴亡。例如,顾炎武就认为王学是明亡的罪魁祸首,“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有馀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之良知是也。” 然而,就连孙中山黄兴等人均信服王阳明的学说。为什么?就在于王学体现出了“人的独立精神”,这与他们受的近代教育有很大关系。 明末清初,来华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熊明遇的《格致草》、汤若望的《坤舆格致》等书的名称就使用了“格致”一词。这是中国对“科学”这个舶来词最早的翻译。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在鸦片战争以后,依旧沿用这一称谓。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许多人认为,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大概是康有为。他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就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也有许多人认为“科学”一词是从日本传入的。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并存的局面,新文化运动时又称为“赛先生”(science)。在中华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 不难看出,在傅兰雅那个时代,格致一词已专指从西方传入的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盖取其穷究事物之理而获取其知识之意。傅兰雅对创办的《格致汇编》的刊名没有更多推究,在他眼里,格致仅是代表科学技术的一个词汇。他更关注的是,新的期刊要在促进探究精神的同时,努力在中国传播通俗易懂的实用科技知识。然而中国人(连那些对西洋有相当了解的中国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却要从这刊名中找出微言大意,并对这第一份科技期刊寄予厚望。与傅兰雅长期合作的徐寿在《格致汇编》创刊的第一卷上做“编序”说: “致知格物之学乃修齐治平之初级工夫,朱子所谓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穷知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若不因其已知之理而求其未知之理,循此而造乎其极,则必于理有未穷而于知有不尽矣。”此刊问世,“盖欲使吾华人探索底蕴,尽知理之所以然而施诸实用,吾华人固能由浅入深得其指归则受益岂能量哉。” 他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了起来,而这恰恰是晚清相当一批知识分子所认定的强国之路。另一位改良主义者,曾任“出使英法义比四国大臣”的薛福成,则做了进一步分析: “格致之学,在中国为治平之始基,在西国为富强之先导,此非内外之有所殊也。古圣人兴物以前民用、智者创、巧者述,举凡作车行陆、做舟行水、作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者,皆凭实事以致用,而非虚构其理也。特中国儒先耻言功利,不如西人之矜言创造、夸多斗异尔。方今海宇承平,中外辑睦,通使聘问,不绝于道。西国之讨论中华经史者不乏其人,而吾儒亦渐习彼天文地舆器数之学。涉其藩,若浩博无涯;究其奥,则于古圣人作述之原,未尝不有所见焉。盖一物不知,儒者所耻也,甚哉格致之功之不可不穷其流也如此……中国数千年以来,材智迭兴,故未尝无好学深思之士,造乎其极者。第自冬官一书既佚,而操艺者师心自用,擅其片长,以眩于世,学士大夫又鄙弃工艺而不屑道,而古先圣哲所作述之绝学遂亡。讵知西国之人,研之至精,不懈益虔,殚亿兆人之智力,潜窥造化之灵机,奋志经营竞奇争胜,日臻富强,遂以雄视宇宙。”(《格致汇编》第五年第一卷) 傅兰雅因有在东西方生活的切身体会,故能对双方文化作比较。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耻言功利”“鄙弃工艺”,致使古已有之的格致绝学消亡;而西方人“矜言创造,夸多斗异”,加之“研之至精”,“奋志经营”,因而“日臻富强”“雄视宇宙”。有了这样的体会,他特别希望中国发展科技,以此强国。现在傅兰雅以一介西士,“不殚采辑之烦,译述之苦”,出版科技期刊,进行科学普及,用心“可谓勤且挚矣”。
个人分类: 科研备忘|5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室的笨鸟(1) 格物以致知
热度 3 fs007 2012-5-1 07:35
研究室的笨鸟(1) 格物以致知
寻正 【寻正按:本文保留版权,任何媒体,包括常规出版业、网络媒体、博客等,没有获得授权,不得转载它处。在本书未完成之前,中国科学网博客是我唯一登载此系列内容的媒体。】 在中国文化经典《礼纪*大学》有“格物致知”一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响应前辈教导,朱熹同志据说抽了条板凳,搭在竹林外去格竹子去了,效果还不错,朱熹得享数百年猪头肉,甚至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追认了朱熹教授为中国科学哲学的先驱。 公元前210年,中国最早的动物学家赵高同志向秦二世献了一匹海外奇珍——小矮马,此马之矮小,犹如鹿子。秦二世久居深宫,哪里懂得马与鹿的科学区别,他一看马矮马形状似鹿,于是乎毫不客气地说,“赵高先生呐,你错了,这绝对是一头鹿,真不知你这个博学专家是如何当的!”当时周围尚未有诸多庭臣,因畏惧最高领袖权势而纷纷说那是一头鹿。赵高大失颜面,事后把说鹿的人都罢了官,连分辨鹿与马都无主见,人云亦云,断然做不得朝庭好官。 赵高因人不识马鹿而罢其官,让失官者大为不满,众口灼金,于是乎在秦朝就流传着赵高强行“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为历史学家司马迁收入史记者,当作赵高骄横跋扈的证据。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里,赵高这个动物专家唯有依靠本能与直觉判断小矮马也是马,在白马都可能被判断不是马的背景下,赵高的专家牌子不太管用,所以受到皇帝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帝国分辨事务的群臣也糊涂,就说不过去了。因为笨鸟先飞的缘固,你碰巧成了秦王的庭臣,该如何“科学地”分辨马与鹿呢? 如果朱熹穿越到赵高的年代,他抽条板凳坐在小矮马旁边,然后又该做什么呢?怎么令人信服地说明小矮马是马是鹿呢? 格物与致知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两个阶段,所以最初科学传入中国又称格致学,格者衡量也,致者分析也。朱熹当年格竹子无非就是抽条板凳坐在竹林里冥想,结果去的时候对竹子知道多少,出来时仍旧知道那么多。他跟观察蜘蛛网织结哲学知识的其他哲学家没有区别。如果你这位笨鸟不想被赵高开除公务员职务,就得要做些衡量工作,衡量完了,你不知道如何分析结论,致知,那就么前面所有一切都做了无用功。 为了要保住来之不易的公务员职务,稳当秦帝国的公仆,你决定衡量马的高度与长度。在秦二世的皇家牧场中,你收集了100匹马的高度与长度数据。然后你又量了小矮马的高度与长度。现在可以对比了,你心中如是说。 尽管在报考秦帝国的公务员时你复习过统计学,但是拿到现实问题还是心里发毛,这些数据,是做T检验,还是卡方?在讲究高度分工的社会中,你找到统计学教研室的专业人员求助,统计教授很忙,你又听说隔壁的寻正会做些统计分析,于是乎你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寻正博士,赵高丞相向皇帝陛下献了一种动物,看起来象鹿,叫起来象马,跑起来也象马,但抖起来又象鹿,皇帝陛下跟丞相之间发生了争执,一个认为是鹿,一个认为是马,皇帝与丞相之间的争执影响帝国和谐大业。为此三宫六院三司六部发出了紧急通告,要我们广大公务员急皇帝所急,忧丞相所忧,要科学地解决这一巨大认知问题。我针对皇家牧场与群马与赵丞相所献动物进行了测量,取得了这些数据,不知道您能否帮我分析一下,看这家伙究竟是鹿是马?” “哦,欢迎欢迎,那个统计学啊,我也是不太懂。但前辈们很努力,给做了不少统计木牛与流马,前面进,后面出,我只需要抱着杆子摇一摇就行了。您是哪个部门的,有经费支持没有,有就分我一点,没有啊,也行,记得我是白帮忙,给丞相报告时提一提我的名字就行了。给我看看您的数据?” 你好高兴,跑出我的办公室,然后抱着好大两匹瓦就进来了,一匹记着高度,一匹记着长度,把我看得胆战心惊。 “哎,这个,那个,这瓦片太厚,这统计木牛是不吃的!您看能不能找点较薄的介质?让木牛吃了顺利出结果?我摇起来不是那么累人?”我最终还是忍不住抗议了。 “嗯,你知道,这量这些马的数据还是挺辛苦的。” “知道知道,再辛苦一把,”我急忙插话说,“要知道,看到皇帝跟丞相争执的人也不少,您测高度长度,别人有量耳朵大小的,我也要帮忙啊。这瓦片木牛不吃,您得换成纸张!” 于乎你又抱了瓦片回家,要换成纸张,达到木牛能吃的程度,启动了你做研究辛苦的致知之路…… 【注:图中所示为来自始新世的山马(Orohippus),看起来象鹿,但是马的史前祖先,已绝迹。文中针对赵高胡亥辨马纯属虚构调侃,是为了进一步展开针对统计方法学的讨论。】 【寻正按:本文保留版权,任何媒体,包括常规出版业、网络媒体、博客等,没有获得授权,不得转载它处。在本书未完成之前,中国科学网博客是我唯一登载此系列内容的媒体。】 2012.04.29
个人分类: 笨鸟先飞|4857 次阅读|3 个评论
新年书面答部分学生问
热度 26 lix 2012-1-1 10:38
格物致知、顺其自然 (新年书面答部分学生问。要求 6 号交稿,先请博友指教) 1. 我想知道,我怎么样学会思考,学会原创性思维? “学会原创性思维”是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也回答不上来。一般地讲,我觉得搞科研,首先是找问题。问题可以是工作中的,也可以是文献中的。有问题就要争取想清楚,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迷信权威。我过去科学网博客中讲过一些亲身经历的小例子。您们可以找来看看,再同我交流看法。 2. 格物致知是对知识份子最低的要求,大部分的同学多多少少都应该 能作到。 这跟上一个问题是相关的。有一个亲身经历的小例子,以前好像没有讲过:我们搞森林遥感,牵涉到三维物体的二维投影。原来都是用一位法国数学家的理论,位置随机多个三维物体的二维投影在平面上是各个三维物体的二维投影在投影平面上的随机重叠。这个理论比较成熟,用起来也方便。但是解释不了森林二向性反射的碗状。后来看到一幅和尚祈雨的剧照,一群和尚站立在烈日下,远远望去,就是一片光头。这下才恍然大悟,站立在林中的树木,跟一群和尚一样,它们的投影,是有序排列的,不是随机重叠的。所以一群和尚的光头,既容易晒到,也容易看到。所以这里格物是一群和尚的光头,致知是森林二向性反射的碗状。 至于“ 应该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如何获得成功?。。。对于一个人而言,什么是成功?”这又是个很大问题,应该是政治课里人生观讲的:) 3. 如果让您谈谈您最理想的学生的话,应该是怎么样一种状态, 我记得我引过孔夫子的“有教无类”,所以给不出一个“最理想的学生 ” 的模式。学生各有各的优点。比如颜回,能受穷,无怨无悔,孔子欣赏他这一点。但是要去海外游学,就只能带子路,子路气力大,会打架。孔夫子不可能要求他最理想的学生既有颜回的优点,又有子路的优点。 4. 李 老师,我实在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不知道该上学还是就业,不知道留学的话选哪个国家哪个专业, 我记得《伊索寓言》里讲到一只驴子,左边一堆干草,右边也有一堆干草,都很香。但是拿不定主意先吃哪一堆,最后饿死在两堆干草之间。所以不要权衡利弊到斤斤计较的程度。 5. “虽然我一直都能把别人要求我的事做得差强人意,” 那就挺好啊?! “我该怎么选择方向呢?” 继续把别人要求您做的事做好做漂亮。 “您是怎么选择职业和方向的呢?”这个我好像答过记者问,我就不耐烦斤斤计较地选择职业和方向。顺其自然。 6. 研究生培养应该以什么为主? 顾名思义,应该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 7.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打开电脑“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目前生活中没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对于现在资讯发达的诱惑和考核标准单一的重压下的研究生,您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自我去魅,自我减压。 8. 李老师,您怎么看待科研工作,怎么看待地学科研工作,您喜欢这行吗?为什么? 我喜欢这行。地学可以想的问题太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18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