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管理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管理思想的选择
tengyi1960 2012-7-11 15:12
对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管理思想的选择
摘要: 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效果不彰。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目标、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向不明以及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公共事业机构管理的狭隘视角和思路,管理理论的贫乏和管理方法的缺失以及管理实践方向的迷失是限制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从全球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的高度,把握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认清“事业经营企业化”的全球性趋势,自觉地以其作为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家园”,从而赋予专业图书馆改革坚定、明确的方向和清晰、完整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专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思想;“事业经营企业化” 中图分类号: G250 Title: Consideration about Speci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r Manage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The Speci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s result in China, isn't easily seen.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reforming target,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not clear and lack of mature guideline. The narrow angle of view and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 the needy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imperfect management methodology and the mazed management practical direc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limit the Speci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to obtain results in China.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successful key of the Speci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China lies in from the height of the global trend for the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hold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peci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recognizing purely the global trend of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using it as aware of self “the spirit home of the Speci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giving the Special Library reform the firm explicit direction, and the clear integral guideline and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 Special Library .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Choosing management thinking.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public service or ganization management”. CLASS NUMBER: G250 注:全文9100字,已经投稿某杂志。
个人分类: 思想盆|1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
huohuo0920 2012-6-10 11:21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企业的竞争力,而质量则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现在走在世界经济前列的是美国。究其原因,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气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其后的一系列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美国的诞生,如统计过程控制(SPC),全面质量管理(TQM),顾客满意(CS)以及最近在国内非常流行的六西格玛管理等,使得美国走在了世界经济前列。日本的在从西方引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还注重引进和吸收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日本的成功经验证明,先进的技术难以替代落后的管理,而先进的管理却能够促进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统计质量控制,统计过程控制。。。 很长时间以来,每个行业的质量工作者都在运用统计质量控制(SQC)的方法来确保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期望。
2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安博士的一般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研修班侧记(三)
热度 1 pengfeig1223 2012-4-1 20:31
n 3月 25 日 下午 1:30-4:30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安博士讲授《现代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应用》,陈博士就 应急管理现状、应急管理的基础概念、应急机理、应急过程管理、应急管理评价等 8 个大的方面展开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内容丰富翔实,穿插了大量生动的应急管理案例 ( 以上文字为报导体)。 n 下面谈谈自己学习中体会较深的二个方面:陈博士比较得意的是有关应急管理事中评价的三个方面:( 1 )可减缓性评价,( 2 )可挽救性评价及( 3 )可恢复性评价,并在( 2 )中认为解决了困扰中国男人千年的“ 先救老婆还是先救老娘 ”问题,这个问题最终可以化为 资源有限性优化救援问题。还有汶川救援、泰坦尼克号让女人和孩子先走、克拉玛依大火让领导先走等都能最终可以化为利益最大化问题。 在 管理机制设计理论这部分中, 以重复博弈理论(这也是我最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来解决 京藏高速公路堵车后路边盒饭价格形成机制问题, 很有启发。 课间休息,还有幸得到陈博士所赠最新有关应急管理的著作三本,见到一直追随陈博士的迟博士,想她听陈氏理论已有N次了吧,真不容易。 也顺便向大家推荐一下耶鲁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博弈论》 http://v.163.com/special/gametheory/ (意外 发现国外教授上课居然有这么多助教真让人羡慕,俺们学校教授和助教干的都是一样的活 )。
个人分类: 应急|3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缺陷:把特殊管理理论当作普遍管理理论
周可真 2012-4-1 08:48
孔茨、奥唐奈、韦里克所编《管理学》 论及“为什么管理思想的发展迟缓”,指出其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工商业在历史上长期以来是受人鄙视”;其二,“经济学所全神贯注的是政治经济学和工商业的非管理方面”;其三,“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一广阔领域内,学科的划分不当,例如未能把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其四,“长时期来还盛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管理是不受理论影响的——因为管理完全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其五,“工商业主和主管人员自己在过去也并未自我鼓励地去发展管理理论”。 据此观点,管理由一种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首先是由于工商业越来越受人重视而日益繁荣的缘故,其次也由于工商业主和主管人员自我鼓励地去发展管理理论,一方面把经济学研究扩展到了工商业管理领域,另一方面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作为一门科学的管理学就是这样诞生的。 显然,这门特殊的科学,其实是关于工商管理的科学——在它刚出现于科学界的时候固然是如此,就是到了孔茨等编著《管理学》时,差不多也还是如此,例如,该书指出:“在人类活动中,也许再没有比管理更重要的领域了。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这表明了他们的“管理学”是聚焦于企业管理的,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学,虽然他们也意识到了管理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领域,从而当然不否认“管理学”还应当关注和研究非企业领域的管理。 再如, W.H. 纽曼、小 C.E. 萨默所著《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论“管理人员的社会作用”时,更是直截了当地说:“ …… 管理的任务就是使这种合作努力得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人力、机器和资金这样一些未经组织的资源转变为一个卓有实用价值的企业。管理人员只要抱有服务的思想,企业就能提供和调动所需的生产手段,就能协调企业内的以及同外部共同进行的活动,就能激励企业的人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这简直就是把“管理”当作“企业管理”的同义语来使用了,而不论这是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 把特殊的企业管理当作普遍管理来看待的思想倾向,不只是反映在集中展现代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管理学通论性著作中,也反映在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 新兴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中, 这种理论主张借鉴 企业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并且据说在实际上也影响了 被认为是旨在创建“企业型政府”的西方国家政府 改革运动 。 尽管 国内占主流地位的观点 认为, 新公共管理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实际影响,事实上改进了西方公共管理的水平,满足了更多公共服务的要求,促进了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而对改进我国公共管理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但是,且不说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才走过了 20 余年的历程,其成败得失尚难定论,即令其为卓有成效的运动,它是否如新公共管理理论 所理解的那样真是以所谓 “企业型政府”作为价值目标的一场改革运动,也是大可值得怀疑的,因为 人类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与其目的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人的劳动目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劳动者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然而正如新公共管理理论本身所认为的,政府是不该像企业家那样以赢利为目的的,既然如此,缺乏企业管理目的的政府又怎有可能如管理企业般地管理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逻辑上是不自洽的。 “企业型政府”的 追求者在理论上的缺陷是在于把企业管理的特殊性混同于管理的普遍性,这种理论缺陷导致其将局部领域(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企业管理方法)当作普遍真理而用之于其他实践领域(政府管理),如此就难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诚然,也有马克斯 . 韦伯( 1864-1920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这样的管理学专著超越狭隘的工商管理领域,从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去研究管理问题,但是,自 泰罗( 1856 - 1915 )以来的绝大多数管理学家无不将自己的研究聚焦于工商企业管理,甚至像谢尔登 (1894 - 1951) 这样的管理哲学家,也是着眼于“管理对工业的指导作用”来“阐明统 治整个管理实践的目的和发展路线和原则”的 。 然而,既然管理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局限于工商领域的企业管理研究,是难以达到对管理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的认识的,因为工商企业毕竟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而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从生活内容到生活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从而其生活本质也就不同,把握了企业生活的特殊本质,不等于把握了别的组织生活的特殊本质,更不等于把握了一切组织生活的共同本质,而缺乏对社会组织生活的普遍本质的把握,是不可能认识由这个普遍的社会生活本质所决定的社会组织规律的,从而当然也不可能认识由这个普遍的社会组织规律所决定的组织管理的普遍规律。 迄今为止的企业管理研究,也许科学地解答了“企业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可是知道了“企业管理是什么”,却并不等于知道了“管理是什么”,特殊的管理概念和管理理论是代替不了普遍的管理概念和管理理论的,因为特殊不等于普遍,个别不等于一般,虽然特殊与普遍、个别与一般有内在联系。 毋庸置疑,科学是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路线的,对管理的科学认识,当然也要从个别的、特殊的管理现象入手。在这意义上,迄今为止的企业管理研究,无疑具有为科学地认识管理的普遍本质开辟道路的重大意义。然而,管理理论不应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特殊的企业管理理论有待于上升到普遍的管理理论,这是科学的管理学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个人分类: 管理学|5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再次印刷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12-15 06:41
  2年的时间之后,我们的“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丛书中的第一册《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再次印刷,我们已经拿到了重印后的新书。   不容易!毕竟是一本比较专业的专著,而不是按照教材或者其他畅销书的体例写的。   之前,我们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也有过二次印刷。   接下来,就期望着《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也能有此命运了,当然,还期待着《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有第三次印刷和再版的机会,我这里还准备修订一些内容。   此外,我们为本科生准备的教材《应急管理概论》正在撰写过程中,希望在2012年就能够提供给这一专业的本科学生参阅。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035 次阅读|6 个评论
现代应急管理丛书出齐了【附第三本封面】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1-9-29 18:18
现代应急管理丛书出齐了【附第三本封面】
  在做应急管理的时候,我满肚子的想法,但是总是觉得用论文表达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好写书。三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一写就是三本,现在,在最后删减10万字之后,“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的第三本《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终于见到了出版后的样子。      很多人认为专著是没有学术价值的,或者说甚少学术价值,毕竟少了一道同行评议的手续,直接由责任编辑把关还是少了些学术性。   我个人倒不这么看,凡事都要看具体的人和书,就事论事,也许很多书确实不具备学术性,但是也一定有具备和论文相比不差学术性的专著。专著要看学者们的认可程度,或者甚至看是否能被买光。   一般地,专业著作而言,靠市场营销手段是没有什么出路的,更多得靠学者或研究人员的口口相传。我们的第一本书《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出版的时候,在当当网上有过一个来自上海某大学研究生的高度评价,让我就深为感动。后来,出席各类学术会议,也不断会有学者说到“陈博士,你的书还不错。”我就高兴一下,如果再有更高的评价语言,则高兴程度会更多些,虽然有时候学者完全只是客气。   这是第三本书最初设计的封面样子,后来浅绿色变成了浅蓝色,定价也不是50元,而是56元,因为比第二本定价为55元的书还厚16页。勒口处我的照片和简历也有所更新。   第二本书的名字是《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
个人分类: 书论|5163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让人终身受益的几个经典术语(1~10)
len0z 2011-9-21 14:17
让人终身受益的几个经典术语(1~10) 1.水桶效应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 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 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 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英文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 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 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3.美人效应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 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这些年,靓女促销 已成商家的看家本领之一。如果说靓女促销化妆品和时装尚有一种示范和典型的作用的话,那么名车美女这二者看起来似乎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但事实却是:名 车与靓女一结合,就达到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效果。   美国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的一个调查表明,在一场车展中,如果只有名车而无靓女,观众驻足观看的平均时间是2分钟,如果是名车傍靓女,观众驻足观看的时 间则是9分钟。也就是说,靓女的“靓”让观众对这种产品的关注时间增加了7分钟。别小看这短短的7分钟,多少商业机会,多少销售收入往往就是由它引发的。 4.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 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青蛙效应”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 道。一个企业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胜利和美好愿望之中,而忘掉危机的逐渐形成和看不到失败一步步地逼近,最后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 去。而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加压,使处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 5.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 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 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 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 6.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 7.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 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 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 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宣 布发射导弹,港台100亿美元流向美国。“蝴蝶效应”也可称“台球效应”,它是“混沌性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形象化术语,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可 称为“临界性条件”或“阈值条件”)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 8.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 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 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 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 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 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 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9.荷塘效应 经济学中“荷塘效应”的原理:假设第一天,池塘里有一片荷叶,一天后新长出两片,二天后新长出四片,三天后新长出八片,可能一直到第47天,我们也只看到 池塘里依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有荷叶,大部分水面还是空的,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到第48天荷叶就掩盖了半个池塘,又过了仅仅一天,荷叶就掩盖了整 个池塘。在47天的“临界点”之前,信息可能都处于缓慢的滋长期,难以引起人的注意,而一旦到了最后一天,瞬间爆发,其影响力将让人瞠目结舌。 无论多么大的荷塘,在在长满整个荷塘前一天,一定是大于50%的面积,或者说,仅仅一天时间,就实现了以前无数天期望的成功!现实中,有很多人就在创造奇迹的头一天就放弃了,于是失败在成功的前一天。 10.羊群效应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 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 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 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 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 “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黄建始先生
热度 16 jiahepeng 2011-8-17 21:07
纪念黄建始先生
刚刚到美国,半个月之内丧失了两位让我尊敬的师长,而且都是在美国去世的。一个是我的入门导师,中国日报北美版总编辑黎星老师。另一个刚刚知道是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先生。我不但多年向他请教问题,而且长期合作。按计划,就在1个月后,我们科学媒介中心还要与他合作启动“科学家与记者角色互换”项目。长歌当哭。 黄建始老师是因患多发性骨髓瘤于美国时间2011年8月16日02:40在洛杉矶凯撒医院病逝。他是中国最早开展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著名学者,近年来还通过创办《健康管理》杂志来普及健康管理的理念。除了创新性的角色互换活动外,我们还共同召开了公共卫生的科学决策研讨会。黄先生对这类公益事业从不拒绝。多年来的合作,让我见识到黄先生的真诚,黄先生的努力,黄先生的奋斗。 请您安息! huang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9188 次阅读|16 个评论
知识越多越反动——层级制下的怪圈
热度 2 newniu 2011-5-29 22:24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猛人,有一个叫秦始皇,他一把火烧了天下的书,再挖一个大坑把知识分子都给埋了。当然,还有一个人比秦始皇可敬多了,他先邀请知识分 子来提他的不足,凡是提不足的地方,适当给一些奖励吧。知识分子脑子一热,以为台上的是唐太宗,自己成了魏征或其他御史,纷纷上书批评。结果可想而知了, 虽然没有挖个坑埋掉,但关到牛棚里劳动改造也不是好玩的。猛人微笑着说,咱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 在历史上,知识分子一直在扮演着“反动”的角色。儒生乱讲话,死人最保险,秦始皇起了杀机。秦后面是汉,命运相对好一些。宣帝时,当时的一个 小官盖宽饶上书建议皇帝传位于贤者。汉成帝时,一个叫甘忠可的普通儒生写了一本《包元太平经》,宣称汉朝天命已终,应该重新受命,这样就能延续汉朝的命 运。他还组织了许多学生,到全国各地去宣传自己的理论。两人结局都不太好,盖宽饶被迫自杀,而甘忠可被关进了监狱。汉的做法可以说前无来古人,后无来者。 为了对付“知识分子”,帝王将相们发明了“文字狱”,因言获罪,捕风捉影。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文字狱”成为对付知识分子的高 效手段。为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根源就在于那个“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观点,自己的认识。统治者不喜欢有自己观点的人,他们需要 奴才。奴才加知识分子才是他们需要的人,奴才要为统治者服务 ,而不是坚持书中的知识,不是把知识作为存在于世间的公理。读书读多了,很自然就会坚持所谓的真理,并坚守。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太危险了 吗?统治阶统是不会留下他们的。 封建社会如此,当代社会同样是“知识越多越反动”。领导说了,现在亩产达到万斤,大家要考虑粮食吃不了怎么办。然而知识分子知道的多,判断是 非能力就高,对事情会有独到的见解,因而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变得像绵羊一样驯良服从。知识分子在那里说“亩产连千斤都达不到,更别说万斤”,这样 与领导对着干的知识分子自然是十分反动。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面临着一个选择:以真理为中心,还是以领导为中心。以真理为中心就会得罪领导,以领导为中心就要 扭曲真理。知识分子需要做出选择,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知识越多的人越靠近知识,越要“以真理为中心”,越难“以领导为中心”,也就会越反动。 “知识越多越反动”与“知识就是力量”正好形成一幅对照。在领导看来是“知识越多越反动”,而在知识分子看来“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就有 了力量,也有了与领导PK的胆力,不可避免进入“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圈子。知识分子只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领导掌握着所有人的前途”。知识分子 的一切,从升迁到工资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力量,只有虚无的力量。知识分子到牛棚里劳动改造,只有老老实实干活的份。领导说你行你就 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能力再强,领导不给机会,同样是不行。 在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环境里,“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反动。领导者需要“树木”一年之内就成荫,以体现政绩,但是“树”却长得很慢,不遵守 领导意志。领导者有权力,唯一的制约因素是“科学规律”,而且是不能商量的规律。知识分子是“科学规律”的代言人,领导自然是烦得不能再烦。没有知识的人 就方便得多,他们不懂得规律,不懂科学,他们只需要能领会领导的意思,与领导交流即可。 一个人顺从领导是很容易的,与领导对抗是不明智的。为什么一个人不顺从领导,而是与领导对抗?也许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也许这些解释用在意气的年轻人身上还算合适,用在浸淫社会多年的人身上就不再那么合适。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领导不明白情况,而具体东西又无法解释清楚”。 “知识越多越反动”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知识分子成为御用文人,他们的责任是“为领导的决定”寻找支持。他们不仅以领导为中心,而且要向世人证明“领导为什么是中心,领导为什么正确”。知识越多,这些人就越能欺骗大众,越能欺骗住大多数人。 知识越多,懂得就越多,懂得越多就会用所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和小群体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全国人的利益。最近神州上下,食品添加剂闹得沸沸扬 扬,专家成为万夫所指的中心。专家的光辉形象已经开始黯然失色,似乎专家应该代表着客观,代表着科学。实际上,科学家也是人,专家也是人,他们有七情六 欲。他们要是利用知识来维护自己小团体的利益,必然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领导是“人”,专家也是“人”。领导可以用金钱地位制约专家,却无法违反规律;专家明白规律,却受领导控制。领导要利用好专家,专家同样要利用好领导。两者如何才能和谐?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矛盾。 从现在来看,领导似乎胜了第一回合。领导者忙的事情很多,没有时间理解专家的科学技术问题。他们委派一位代理人来帮他,专门与专家打交道。代 理人由领导选取,而且没有直接利益,很明显会依赖领导。专家把情况解释给代理人,代理人再简化后汇报给领导。现在领导者可以省下心来处理问题了。专家你不 是很牛吗,我派一个人专门盯着你,谅你也不敢欺骗我。代理人的任务就是监督和管理专家,专家受到了完全制约。领导完胜。显然,在代理人监督下干活并不是一 件好事,专家没有办法,只有三个字——走为上。技术毕竟通用,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离开了。 代理人成为领导者与专家之间的缓冲,专家是否能够与代理人之间达成某种妥协,实现合作,成为问题的核心。
76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议“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pww1380 2010-12-20 15:23
在其位者,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林中的树木看多了,如果不得其法,反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许这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缘故。 参考文献: 1.杨文祥.为各级政府的急躁病把脉(正文与评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5163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3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局者迷——刍论将、帅、谋的分工与统合
热度 1 pww1380 2010-12-20 15:05
当局者迷——刍论将、帅、谋的分工与统合 杨文祥 类目整理说明: 自今日起,撤销《学术争鸣》类目。该类目文章,统一并入《各抒己见》类下。特此说明。 2014-3-4日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因其如此,越是关键时刻,当局者越需要旁观者的或提醒,或点拨,或谋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前提条件就是超然局外。 能运筹帷幄者为帅才,能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者为将才,能超然物外,给予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智者为谋才。 帅才之长在于战略布局,其责重在战略层次的谋划而不在战术问题上纠缠;将才之长在于战术落实,其责在于通过相应的战术将既定的战略意图加以落实和实现。谋才者,即虽不在将帅其位却常谋将帅其政者。 当局者或明或暗,不在于一己之执著,而全在于能否善于处理与旁观者的关系,做到择善而从,从善如流。 事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在知人善任的基础上,将、帅、谋之间能否进行合理的分工与统合。即,The right people with the right job, plus the right cooperation mode. 参考文献: 1 .杨文祥. 为各级政府的急躁病把脉(正文与评论)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5163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55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谭人中答网友: 秩序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
Fangjinqin 2010-3-8 17:28
秩序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 谭人中 方 老师, 应文理 老师的提议,我又写了一个小简介,不知行否?特发过来,以求促进学术讨论的气氛。谢谢! 谭人中 序 文理老师是我在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结识的管理学界的朋友,有学术见解和热情,是值得我敬重的的老师。他提议将这几篇文章精炼为一短文,以滿足学者们在不多的时间内,即能了解作者基本的理论思路。因此,作为作者,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稍感困难的是,这毕竟是一个非常大的理论体系,笼统一些,关键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便等于没说;细致了,篇幅必定笼杂,效果未必向好。思之再三,我大致给出两个办法:其一、请各位通过每篇文章的摘要的阅读了解思路;其二、我再重新组织一个简介,奉献给大家。总之,是欲以此来响应方先师的号召,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谢谢各位! 秩序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 首先,本理论通过视界的角度,从现象学的立场上出发,阐述了现象、状态、及现象本质的基本概念;并从哲学的意义上,提出了:秩序与混乱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的判断! 其次,在对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基础:耗散理论进行管理学内涵的发掘中,从逻辑上推理出:管理学能量、物质交换的基本原理、遵循的约束条件、发展的规律性趋势、涨落的管理学内涵。 在上述基础上,对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管理本质、管理一般方法进行了理论的构建,并就制度与秩序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哲学思辨尝试。 对管理行为的分析中,因发现管理行为受到两个方面情况的影响: 1 .受到管理规律的影响令其无可如何地趋向于秩序或混乱状态; 2 、在环境的影响下,其行为在文化氛围中,表现为对有序或无序的取向抉择!在进一步的研究分折中,论证了:① 人是规律、文化间存在的本质联系;② 文化通过能量与管理发生关联的事实,使人的文化性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上 有了理解的基础 。 对开放、封闭、孤立系统的论证,揭示出能量、物质交换下,各系统的环境特征和管理学内涵。通过分析,论证了开放、孤立系统的确定性特征;而封闭环境系统却具有不确定性、是管理学意义上的一个常态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封闭系统与开放、孤立系统分别组合,则从理论上解构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周期律现象支配下的管理现实。 总之,这是一个从定性层面,把 人类管理行为与自然力主导下的自然行为,通过世界存在基本状态:秩序与混乱联系到一起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其暗合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本质地把复杂管理现象,概约在一个简明的、循自然规律运行、最终又还原于无序与有序现象本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的基本原理的框架之中。所以,这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受人性基本规律、和复杂性科学理论支持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学基础理论。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谭人中匆忙中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8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管理读书笔记---管理理论发展史
alfersine 2009-10-28 17:17
古典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 要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并且要使他们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对工人的激励采取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相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傅勒还首先提出领导的权力要与员工共享,而非加诸于员工,并把这个想法叫做参与式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30年代到60年代) 著名理论成果: 1. 马斯洛(A. H. 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 该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2. 赫次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把影响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前者指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后者指得到后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 3 麦克莱兰(D. C. 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指出,任何一个组织及每个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需求。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 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 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他认为,战略管理与以往经营管理不同之处在于面向未来,动态地、连续地完成从决策到实现的过程。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企业再造的的首要任务是BPR业务流程重组,它是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与生存活力的有效途径;BPR的实施又需两大基础,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以BPR为起点的企业再造工程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工作世界。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90年代以后) 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修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