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为人处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听报告与做人
热度 29 zmpenguestc 2015-6-3 21:03
看题目,似乎是八杆子也打不到一块的两码事情。然而,从另一侧面来看,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 今天下午的实验室汇报交流例会,是 7 位大四本科生的 毕业设计预答辩专场 。因是本科生,刚接触科研,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另外,学术汇报的锻炼机会也不多,要讲得精彩也是很难做到的。这里,我不想过多讨论预答辩同学的精彩与否。而想说的是,听报告的人与事。 几乎每周三下午,都有实验室研究生的工作进展、专题交流等形式的汇报。近一段时间来,我发现听报告的人越来越少。也许是刚好与上课冲突,或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真要是这样的话,那是正常不过的。然而,安排这个时间讲报告和听报告,是广泛征求了意见的,选择的是大部分同学有空闲的时段的。 不来听报告的理由无外乎以下三点: (1 ) 时间冲突 :确实与其他比如上课、考试等重要事情冲突了。 (2 ) 兴趣冲突 :报告内容与自己的科研方向无关。 (3 ) 价值取向 :报告人水平低,认为不值得一听,浪费时间。 关于第一点,这是情理之中的。本来听报告就是自觉自愿的,实验室并没有规定,那谁谁谁必须来听。 关于第二点,同一个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再有差异,也不会差到一点不靠谱。更何况听报告,不仅听内容,也要观形式。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也许能因交叉而产生新的、可借鉴的思路。 关于第三点,这点就直接与做人有些关系了。比如今天下午汇报的是本科生,水平是没你研究生的高,那么作为老师、师兄师姐,大家也都是这样经历过来的,慢慢成长的,水平逐步提高的。作为师兄师姐们是不是也该积极参与,多提宝贵意见,帮助师弟师妹们快速提升汇报和答辩能力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作为毕业答辩这么值得记忆的事情,也是不是应该前去为同门捧捧场、壮壮胆呢。顺便提一下,今年研三的硕士论文毕业答辩,前去助阵、捧场的人也比去年少很多。 据我观察,个别同学已长期不来参加实验室的交流会,完全脱离了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试想一下,当你自己的毕业预答辩或正式答辩时,除了答辩老师外,实验室的其他师弟师妹们一个也不去为你捧场,你心里会是个啥滋味呢。 我也观察到,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实验室的每次交流会,都是全程参与和认真聆听,并作记录。汇报完了后的讨论环节,也都积极发言,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益建议,以完善主讲人的 PPT 汇报工作。 我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其实,这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 要说忙,老师比你忙。要说有用的报告老师才去听,那大部分同学的报告,老师都是很熟悉的内容和话题。然而,老师还会场场组织,场场认真听讲、记录和点评,尽可能推掉一些不重要的事务性活动。因为,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也是老师的职责所在。 相关博文: 【1】 实验室科研新兵开题记 【2】 如何让实验室回归先前的学习、科研氛围 【3】 研究生应注重提升工作汇报能力 【4】 硕士生预答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个人分类: 师生杂谈|36530 次阅读|71 个评论
联合起来朋友们
xiaoxue6228 2013-2-24 13:15
小时候看不懂毛泽东选集,家里也没有人对此有研究所以一直也没有读过,年前正好有空工会给我们订书看,我预定了一套毛泽东选集,学习一下毛老爷子的思想,翻开书本第一篇文章叫《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在那个年代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真的是不简单,一般人都是想做一件事了,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做这件事,而不是考虑我们首先可以联合哪些资源,伟人不愧是伟人,首先气魄就不一样,过年的时候我和老婆争论一件事,我嫌弃老婆的工作一般,在大学里没个事干,一辈子浑浑噩噩了,老婆反驳说一个人在社会上不是说你自己水平有多高,而是你能调动多少社会资源,这都是你的能力范畴的东西,我恍然大悟,是啊,联合起来吧,朋友们,一个人单打独斗,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看待问题,永远成不了大事,今年我又在想那么一个什么样的做事模型才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呢?我想应该是一个全体共赢的模型,必须让参与组织的人与组织者同事得到劳动所匹配的成果,包括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就像市场经济一样,今天看见一对老夫妻估计有70多岁了吧,在路上捡垃圾,男的拄着拐杖,女的搀扶着男的,画面很感人,但是我想到的是市场经济的力量真大,居然年纪这么大的人还在为了赚钱而捡垃圾,在计划体制下这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发展的这么快,所有人在做事情的同时为中国创造了价值,上升到统计学的高度就是GDP。 过年的时候我在想一个人再强大不过10只老虎,但是人们却能建立起万里长城一样的奇迹,这说明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如果建立一个组织,并且让别人参与进来,卖力的干活这就是管理者所要做的事情,真正的资本家其实不是在剥削劳动者,而是建立一个供应模型,让失业者找到一个施展他才华的平台;让找不到工作的人找到劳动的机会同事得到他相匹配的劳动成果,而其实利益最大者也就是风险最大者资本家,放眼全世界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在目前的社会下,全都是我们的朋友,大海正是有个博大的胸襟,才能容纳一切,同样作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就是要有这样一种胸怀!
个人分类: 社会学|1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论语》作君子之四:为人处事。
blog2learn 2012-1-23 12:13
为人处事: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论语》里, 君子的典型的为人处事原则就是庄重而不与人争辩( “君子矜而不争” ). 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是不一样的。君子 要团结而不要斗争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 互相勾结和结党营私算不算团结呢? 孔子 说: “君子不党” ,“君子群而不党” ;看来没有入党也不是什么不体面的事哈。盲目附和人云亦云也不是团结,因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也就是说,君子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力,但是不同观念的人也应该和睦共处。而小人则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而背地里却勾心斗角。 好一个 “ 和而不同”。 希望那些对持不同意见者出口成脏的愤青,包括某著名大学的孔子后代,把这句话刺在自己的嘴巴上。在你再开金口之前,这句话会许能唤起你对别人的尊重。 君子选择和什么人共事也是有讲究的。对那些一门心思专干坏事的,最好敬而远之(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这句话其实是孔子学生子路用来反问孔子的,请看“仁义道德”篇详解。 现代社会,人们既相互合作也相互竞争。在《论语》里,孔子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君子之争”的场景: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3:7]。 射箭是古时比较流行的一种体育比赛。比赛前选手之间相互打躬作揖,互相谦让( 揖让而升 )。比赛后无论输赢,仍然饮酒庆贺( 下而饮 )。当代的体育运动员大多能做到君子之争。但是象拳王泰森那样输了比赛就啃对手耳朵的行为则是典型的小人行为。 除了和睦团结外,君子的心地也是善良的。他们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而小人则是巴不得看见别人倒霉落魄。 君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总是对别人求全责备。(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那些出了问题就指责别人的人可要好好反省一下。 君子作为一个个体除了在个人修养方面要严肃认真外。在对待周围其他人等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正如孔子说言: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他的学生子张进一步补充道: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意思是说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子张同学的 “矜不能” 比他师傅的 “无友不如己者 ” 似乎还更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 。 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你的上级是君子的话,恭喜你,因为“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就是说和这样的老板很好相处,但很难轻易地取悦于他。用邪门歪道去讨他的欢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使用人总是量才而用人;小人老板则刚好相反: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所以和这样的老板相处很难,这样的老板很容易取悦。不按正道去讨好他,也许会得到他的青睐。但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亲情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地位比较高的人如果能忠实地对待自己的亲人或者身边的人,那么百姓就会具有仁德;如果地位比较高的人能不忘记老同事老朋友,百姓就不会对别人冷漠无情( “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西周杰出政治家周公旦也说过类似的话: “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有才不用。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不幸的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式刚好相反,官员们对亲人和故旧照顾得太多而不是太少,因而才会产生千千万万个象李小刚这样的官二代。面对这种新形式,希望长安街上的孔老先生能给我们一个新的指示。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亲兄弟亲姐妹的。其实你们并不是孤独。至少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同学也是这样的。他曾经很伤心,朋友子夏安慰道:只要你严肃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情,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说句题外话,中央电视台2011春节晚会有个节目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当成是孔子说的。在这里,我们应还子夏同学一个公道。谁让他不是《论语》的第一作者呢。 祝各位新年快乐! 其它相关博文: 读《论语》作君子之一:开篇 读《论语》作君子之二:修身养性 读《论语》作君子之三:仁义道德 读《论语》作君子之四:为人处事 读《论语》作君子之五:治学从事 读《论语》作君子之六:言行 读《论语》作君子之七:为政
个人分类: 国学|4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越加纷繁的世界中体悟上古先哲之“道”
热度 1 gmhua 2011-9-18 10:36
道在与人、事、物的互动中,道在举止动静中,道在先圣先哲的论著中,道在当下! 道在举心动念上,道在接人待物上,道是拿自己的灵魂带着宗教般的虔诚去为人处事!道是灵魂和世界零距离的接触与融合。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 道是经过相当的探索、推敲和身体力行,经过相当的纷繁复杂,不经意间的一次反省才会悟到“大道至简至易”。 道会塑造伟大的生命和灵魂! 道的潜台词就是:“我暂时还不完美,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开始了道的修行,终于开始有勇气摈弃不够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终于开始摈弃迷失的生活,终于开始摈弃凑合着活着的生命现状,终于开始摈弃糟蹋自己的生活方式,终于有了前行的方向和动力”。 道告诉我要从自身当下的生命做起,从此不再迷失,秉承“心外求法即为外道”,由此一路披荆斩棘,期待有一天终于有资格说:“昨日不是谁是谁,今日方知我非我”,“我”--折磨世人太久了。 道不是玄谈,不是高论,不是美丽的词藻,不是高深的理论,道是剥去层层外衣剥无可剥的唯一的那点真实。 道不高雅,也不低贱,道原原本本、清清白白,宛如山间一袭清泉,不加修饰也无需修饰。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310 次阅读|2 个评论
终于有了sciencenet的blog
Sofeir 2011-6-22 21:03
两年前就在科学网注册了,但是却总是由于太忙碌,忘记关注。今年经常会打开科学网博客浏览一些精品博文,感觉对于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事都有一些启发,有时候也能产生心理的共鸣,偶尔有几次评论,也是以游客的方式路过。之前也曾将科学网博客用于一项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但是觉得太表面了,而且感觉自己都没走进去,谈何研究?其实这里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之处,似乎之前自己拙劣的研究有些对不起这块圣地了呢。 不管怎样,终于在这里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虽然本人不是很喜欢发表博文,但希望这是未来的一个好的开始,期待能有更多的交流和收获!
1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为人处事之道
arithwsun 2011-5-16 04:57
因为我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接触过程中,老是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集成讨论一下。 为了方便讨论,将内容放到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802146/?start=0remove=ok 这里就选择了“不允许评论”。 刚谈了几点,可能后面还会有别的老师添加。 2011-05-16 04:36:14 王永晖 先说第一件,有不少大学生,学习也十几年了,写信的时候,抬头、落款不具,不尊重书信格式,要说是好友之间通信吧,也无可厚非,可明明是给老师写信。 要说是没把老师放在眼里,但是有时候明明是对他们人生起关键作用的信件,如考研咨询信件,也是这么写,那就更让人困惑了。 我接触的学生,基本上是八十后一代,这方面缺少教养,是否跟其父母是文革一代有关,不是很清楚。 2011-05-16 04:53:06 王永晖 这一段,是最近有感而发的。 学生跟导师之间的交往原则,尚未系统化,因事而说两点,道理可应用于工作以后跟上级交往时: 1. 注重沟通,电子邮件交往是现代的一个重要形式,不能老师给学生写的字数,比学生给老师写的字数还多,那就反了。 我意以为,理想的比值是,后者:前者=10:1,如果老师和学生关系比较近,两种情况居一 a. 学生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老师上辈子欠学生的。 b. 学生很能干,已经成为老师的合作者。 可以将比例改为,后者:前者=5:1。 工作后,其实跟上级的交往也是这样,自己要估计好一个正确的比值,过多多少都不好。不要怕给上级沟通,上级很可能不会给你回信,即使回,字数也可能很少,这就是我说的比值。 2. 不要轻易推翻共识。 如果领导/导师已经把一个道理,给下级/学生强调过很多遍,而且下级/学生听的时候,都是在点头,那就说明已经形成共识。 下级/学生,在真实操作实践过程中,就不应该轻易否定这种共识。实际上,我发现,孔子当年所说的,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可能说的就是这点。 当然,这句话很不好听,但还好,不是我说的,是孔子,可由他担当,什么意思,就是可能相对而言,有更高比例的女子和小人,更容易去轻易否定已经形成的共识。 不是说不可以否定共识,关键在于“轻易”二字,如果你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证明了原有的共识需要改进,只要不是昏君,导师/上级高兴还来不及呢。 因为,每一次共识的改进,都意味着“模式”的变革,事业前进最大的效益,就来自于此,模式变,是质变。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数学|7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名博克的坏处
热度 2 duke01361 2011-4-15 00:53
实名开博克难免因言获罪。如果你怀着一颗童真的心灵,做出敢说敢呈当的姿态,讲话?那你最好不要讲真心话!你一定要彻底打消一个念头:这个实名博克不是虚拟的,是现实的,和你在现实社会中一样,应该遵循同样的为人处事的交际原则,比如你不可直来直去,把话说得太到位,把话讲的太直白!你还要一如既往地中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你还是要去拉帮结伙,不择手段地交朋友,最好是成群结队的朋友,这样你不但有人脉,而且你必将会从中获取益处! 你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密集的山林是神话里的西天,这里没有如来,也不曾有过菩萨,但这里却有现实社会中一莫一样的勾心斗角,结党营私!这里也有黑帮老大,也有形单影只的行者,更有在文化大革命式的热血青年!总之,社会中有什么,这里一样也不少!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人富余足够使你获取公平、公正的待遇,这里有不只一只看不见的幕后黑爪!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你不服气不行! 中国从平民到知识精英都在习惯性地创造沟壑,制造利益群体为前提的占山为寇者!
个人分类: Funny Things|2501 次阅读|2 个评论
心中国之六----才华园
caihuayuan 2011-2-22 20:29
才华园:我梦寐以求的世界,她是一个新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工作是一种全新的职业,天下才子,无论身居何处,身处何职,只要你有能力,有梦想这里就是你锻炼成长的沃土,施展才华的天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 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社会 每年产生的信息都相当于从人类文明开始到现代的所有知识信息的总和 ,因此在这么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必须能够很好的利用信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但是一年产生如此浩瀚的信息就算我们用一辈子去学也学不完, 现在的大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实践几乎没有 ,只有一些纯粹理论上的学习 造成学生成绩好的 高分低能没有动手能力 成绩差的在大学里什么都没学到,学生上完大学依然找不到工作,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而且填鸭般的教育体制根本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学习,每天只知道吃饭.上网 .谈恋爱.游玩,过的猪一般的堕落生活,还觉得无聊 郁闷, 精神空虚是所有大学生共同的感觉和话题,这以为着大学教育已经极端的腐败化 ,大部分的大学根本造就不了什么人才,当他们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却发现自己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从大学出来的大学生能力没有却还很高傲,更不懂得做人与为人处事之道,要求工资又特别高,所以那些工厂公司宁可要有工作经验的低学历工人 而不愿意要大学生,因此大学生找工作反而成了一个难题 , 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 , 而且越来越多 这使大学生找工作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找工作难上加难, 社会上同样每年有大量的退伍军人,下岗工人与他们竞争,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 技术越来越先进,大量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原来需要100个人才能做的工作量现在10个人就绰绰有余拉 ,那意味着90个人将要失业. 劳动力在不断的增多 ,而需要量在不断的减少,公司工厂政府都在裁员 精简机构.面临这么一个冲突,那么多人又都哪儿去呢 ?大学生又到哪儿去呢 ? 但是所有这些没有工作的人都要生存拉 ,他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说,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在生存压力下,他们只能去降低自己的要求,工资低点无所谓,专业不对口也无所谓拉,甚至脏活 累活也干.因为连那些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压力.大学生很显然没有干体力劳动的身体 大学生在学校里过惯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到社会如此巨大的差异根本接受不了,出社会时要成就自己 锻炼自己的那股热情在现实的打击下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几乎拜年的麻木拉,那还有什么浪漫激情 和有所建树的目标,几乎是没有什么目标和计划,得过且过,有些女孩子甚至去做别人了二奶,去做传销的,无事闲在家的,还有去偷去强 走上犯罪道路的 ......这就是大学生的命运 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在中国已经不是一般的严重,大学生最 优秀的地方是他的大脑,但是在工厂里 大学生所做的都是些根本不需要大脑,只有劳动熟练程度就能做好的工作,这同样是一种浪费啊,中国的企业又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技术本来就落后,大部分根本无法与外国相竞争,但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使中国敞开大门,外国产品进入中国与之竞争,这对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一个压力,.但是工厂公司的发展靠人才的推动,中国的教育不能造就人才,企业的体制不能利用人才 利用人力资源,造成他落后的命运 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在这个文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只有真真正正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前进,有没有一种方式能把这种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解决使大学生成为一个人才名副其实成为时代的先锋 社会的佼佼者呢? 假如有这么一个行业它能锻炼人,能够充分的调动人力资源去充分的利用信息,那么这个行业必然用广阔的发展前景 利用人力资源,中国最多的就是人力 资源,而一个人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他的大脑,因此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应该是对人脑的利用,可以让他们去掌握这浩如烟海的信息,并且利用它去创造价值,从事脑力劳动是大学生的擅长, 从事脑力劳动,一个人的精力,能力,经历,时间都是有限的,就算是一个天才,他也不可能去阅历所有的材料,察看所有的情况,但是人多了就可以做到,而中国多的就是人, 中国还有句熟话:3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一个天才他的思维很开阔,因此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是他再怎么开阔他的经历 时间,所掌握的感性材料都是有限的,但是团队可以消除这些弊端,而且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思维角度,同样能达到天才的思维开阔境界,所以这世界没有完美的天才 但是有完美的团队,一个团队如果能国很好的配合就能发挥相当于人才的作用,即这样的一个团队仍然能够像人才那样利用信息去创造价值,问题是如何去运行这个团队,如何去收集信息,如何去加工信息,如何利用它创造价值? 一些原料在一些机器的加工之后就成了一种产品,就好像一块木头,天才把它们加工之后就成了桌子 椅子 ,我们不行吗?羊毛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袈裟,柏树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殿堂,黏土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堡垒,那么同样,这些东西能被一个完美的团队加工成美丽的东西 ,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信息,只是我们没去做而已 , 多个人收集信息效率高, 多个人分析信息,思维开阔,多个人研究信息,方法多,多个人设计产品,样式多,能更好的检查. 信息能做什么,最直接的把它整理出来就是一本书,因此只要能保证信息的质量,经过文学艺术的加工 它就是一本好书.;把知识幻化成一个很美丽很有趣的动漫, 它能让人学到东西,获得快乐,那么她就有很多人去看它;把抽象的知识用3维技术设计成模型使人学习那些知识就想看一副画一样,很多人都愿意去买它;用这些信息去教育人 锻炼人,使人能够学到东西 获得能力,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去从事它;把知识经过等效代换可以设计成网络游戏,使人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学习,如果成功的话,游戏是人的天性,更有很多人去玩它;把信息制成网页,使别人能够得到他需要的信息,因此别人都愿意光顾那个网站;通过对信息的研究,根据其原理和人的需求设计出一些新的产品,申请专利,那么就有人愿意去生产它;所以信息用很多可以利用的渠道,而且既然作为信息的拥有者 ,我们可以去开拓更多的信息利用渠道,所有有人活动的地方,都有需求与欲求那就以为就有赚钱的渠道. 在社会上人们也都在寻求信息利用信息,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信息网站,像百度 搜狐 这些提供的是商业信息,而非科学信息,所以可以去成立一个专门性的科学知识信息提供网 ,从心里 生理,管理,成功学,哲学 文学,数学,管理.......它的宗旨在于能让人学到东西,而不是娱乐,消遣,因此它是以信息的有用性为灵魂,以上所说的只是商业化的渠道而已 比如我们可以研究人的天性,可以说有很多专家都肯定写过专著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拉 ,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内容整理起来,出书是次要的,因为人的行为都是顺其天性的,而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是对应于人天性而设计出来的,我们可以研究生活中什么样的产品符合了人的什么需求而被设计出来,为什么那个产品那样的款式形态能够符合人的需求,决定那个产品满足人的那一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如果利用其他的方式去实现那些因素,满足人的那种天性肯定还 有其他的方式,那么如何寻求其他更好的满足那种欲求的渠道呢? 可以说这样的知识在网上目前根本找不到 那么团队又是如何运行的呢?一是信息收集员,负责去收集信息,可以在学校组成有一个团队,在学校里 收集可以让那些大学生去做,施工他们要什么样的哪方面的信息或给他们提些问题让他们去找资料(当然,这要给他们辛苦费);可以在网上找,很多信息在网上都找的到;可以从自身的经验中找材料;并把这些资料初步整理化 二 信息分析员,即是一个团队,能把收集来的信息系统化,全面化,并且保证知识的正确性生成初级知识产品,这一步很重要,它不单单是对收集来的信息的整理,更重要的是把各方面发信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环,比如收集一个人性格的材料,那么收集来的材料无非是一个人的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这种性格会有什么表现,它对应人的那些天性?,他的这种性格会导致他的什么样的命运?怎么样去改变他的性格?在这一环节要把这些整理分析出来 三 设计研究员 一个人的性格及其表现这些东西可以给一个文学功底的人写成小说,给一个三D设计者可以制成动漫,而且可以根据人的这些天性去考察社会生活,知道这种人在社会中会有什么需求,怎样满足他的这些需求,能设计出一些满足他的生活衣食住行娱乐上 工作上等的需求的方案,进而讨论进行产品设计 设计创造并不是一个多么困难的事.它就是对人的一种需求的产物而已,比如 椅子的产生史: 最初没有发明凳子的时候人累了没有地方歇息,地上很显然不好,于是就有了坐这一需求,聪明的人于是就发明了凳子,可以让人不坐到地上; 随着时代发展凳子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人又出现了很读哦这方面的需求 人们嫌木凳坐着也还是不够舒服 背没地方依于是就产生了椅子;后来人们发现有了靠背,但手没着落 于是加了2个扶手;人们嫌凳子太硬,于是产生了沙发,软的做上去舒服;人想看它的时候美观一些,于是搞了真皮 刷上漆雕刻上花纹 并且显示富有;人们嫌它占空间,就有了折叠式的;人们嫌它办公的时候与办公桌高低不适合又不便移动于是有了能转动,升降式的椅子,并且下面有轮子 便于移动.;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出了摇晃椅;针对残疾人设计出了轮椅;. 所以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钱赚,看我们擅不擅长捕捉这些信息 能不能把握住人性利用这些信息设计出能满足那些欲求的产品 信息来源是无限的;市场是无限的,人的创造能力也是无限的,只要人不懒于付出和创造. 那么怎么样使一个团队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呢 1)要有灵魂 ------那就是知识树 知识树是人们锻炼成长的根基,也是人们创造的内容,而创造的内容又反过来增强人们的创造力 2)当然要培养这个团队的能力和素质 敬业 真诚 无私 勤劳 团队 能力 这些都必须具备,所以团队要有一个能锻炼培养人这些素质和能力的生活及工作模式
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忆母亲:写在母亲去世之时
热度 3 dygnuist 2011-1-26 17:56
早在两年之前( 2008 )的秋天,我母亲 90 华诞之际,我就想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谈谈母亲的为人处事及自己的感想,以便教育后辈。但由于种种缘故,一拖再拖,不觉又过了两年,直到这次回家料理母丧才又重新提笔。 说来话长,我母虽说一生平庸淡漠,但她毕竟也为我家操劳了一生,直到晚年(大约 80 岁以上)方才处处要靠子女服侍,以度余生。 试想,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会经历这一过程的,只是时间长短和迟早不同而已,可能有的人到最后,要人服侍的时间很短,而有的人则很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子女服侍晚年的老人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什么值得计较的。而且后辈照料老人,其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后辈起到了身教的效果,这就是中国人传承孝道的社会基础之一。当然,俗话说,长病无孝子。儿女也是人,他们也有一把年纪了,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作为兄长完全可以理解我妹妹,尤其是大妹妹一家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而我因为在外地,又加之身体有病,无能为力,只能在经济上尽微薄之力,所以多年来,我们在照料老人晚年的家事上只能形成这样的共同默契。然而,单就这一点(现在回忆),也曾被亲友们所误解,无怪我对此有所委曲。不过,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现在这一切又都成为了历史。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宗法观念和家长制传统,造成了历代家庭之中,那种家长制和长幼辈份、君臣父子、男尊女卑、相夫教子、养儿防老,等等一系列专制统治思想,根深蒂固。我父在世时,母亲服侍我父可谓达到了无微不致的境界,而她对子女的照顾反而不如对我父的照顾。我发现愈是富裕的家庭或阶层,这种情况愈是明显。相比于愈是贫穷的阶层或穷困家庭反而这种情况不明显或影响不大。提到我母亲,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忠诚地为我父服侍一辈子而毫无怨言,这从一定程度上又减轻了我们子女的负担。因我父最后几年为“老年痴呆症”,这给我母亲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最后不得不顾佣一个男保姆来服侍我父。所以我母也因长期抑郁而羁患癌症,最后两次动手术,也算她命大,竟能又奇迹般地过了近二十年。母亲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子女照顾较差,几乎使儿女们体会不到母爱。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到过我上学的学校去过一回,解放后,学校也是开过家长会之类的会的,但她从未参加过。至于我生病在外或在家,她都不太操心,而我父亲则不同,他儿女心重一些,他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和未成年子女的孤立无援。例如,我工作后曾去农村搞四清,得了慢性肠炎,医生要我做肠镜检查,我父亲自去看我,流露出担心和忧虑。后来,我又因心脏病在家乡住院,我父母都来照应我,使我至今难忘。我母亲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一些家庭重大事件,从来不公开表态,往往态度爱昧,人云亦云,但事后又反复无常,讲给亲友听,以致于与家人或明或暗地产生了矛盾,与别人相处,同样也是如此,时间一长就暴露了许多矛盾,甚至邻里不和。过去因我年轻识浅,从未出过家门,总觉得我家还比较和睦温馨。随着年岁增长及在外工作多年,如今已到古稀之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认识非常局限,可以说,“人生如梦,何曾梦觉”? 我父母最大的失误应当说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没有言传身教,往往在某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如婚姻、财产等一系列问题上,态度爱昧,造成身后的诸多矛盾,幸好家无百万遗产(但多少有一点房产),却能引发如此多的矛盾,可见人的自私心理不是从娘胎里带的,而是其自身受社会、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这种事情的复杂性真是一言难尽啊! 说到我母亲,她出生在旧中国,是大家闺秀式的女子,封建专治思想,根生蒂固,无法改变,但其知识和智力却也十分地优秀。例如,有三件事,给我印象极深:在她 80 岁时,她居然还能背诵唐诗宋词和古文,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她倒背如流;另一件事,也是在她 80 岁那年,她住在我处,在某天晚上观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时,她竟能一语道破天气变化的原因,她说,明天是下雨天,因为预报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值小”,果然不错,第二天下雨了。有一次她又说,明天是晴天,因为“预报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差值”大了,我们全家当时都很惊讶,一个从未学过气象的老太婆,竟能看着天气预报节目时,总结出专业预报人员都不太注意的规侓。还有一次,我的年轻同事来找我,已是 80 岁的母亲来开门,居然就一眼认出了十几年前她只见过一面的,我的同事某某人,并叫出了来人的姓名,无怪乎那位同事临出门时说:你妈妈真是好记性,居然还记得我的姓名! 这或许就是我母亲原来的天资较为聪明,其遗传基因致使我们兄妹 4 人智力并不低下,衰退较慢的缘故吧。因为至今我这个古稀之人居然还能对各种新知识有极大的学习兴趣!由此我又悟出一个道理:人的“先天”智力高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培养,再聪明的人,没有勤奋和工作积累,要想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也是不太可能的。我的小妹妹虽很聪明,可是中学一毕业,生不逢时,正赶上文革风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回来后进了工厂搞管理,直到成为一名下岗职工,退休后,她把一切怨恨都归于自已的命运。我联想到我的另一篇博文,人生确实是机遇的“函数”。所以,我一再奉劝那些“拔苗助长”“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键康成长,丢掉幻想,面对现实,迎接挑战,顺其自然。最后的成功,不在“起跑线”上,而在“冲次线”或“终点线”上。
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伤痕实验":相由心生
SmileyCat 2010-9-12 07:19
记得小时候听过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斗嘴的故事。苏东坡说我看你像一泡屎。佛印没生气,反而说我看你像菩提。东坡觉得占了便宜,回家得意地跟苏小妹讲。那知小妹说,哥,你亏大了。佛说,相由心生。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内心。 今天看到这个伤痕实验,觉得挺有趣的。 ----------------------------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 伤痕实验 。 他们向参与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 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伤痕。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了 ---- 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 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 ... 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 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 心灵就像一面镜子,你感知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3856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心做人
whitesun 2010-6-12 17:10
今日才知道,利益面前人人不平等的道理。在一些涉及个人利益的地方,往往说话办事必须处处小心,否则一些实事求是的言语会引起别人对自己利益的担忧,进而可能引发别人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举动。小心做人可能为上策,看徐老师博文 从魏延之死看科研理想 感受更深 。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生仅此一次,要珍惜人生!
biozhang 2008-5-12 17:56
张星元:人生仅此一次,要珍惜人生! 从信息流的角度看,生物只是存在于在特定时空的过程,是信息的载体,生物首先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人不但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更重要地,还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生物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在承载和卸载这两步发生DNA信息交换,为生物进化提供方便。生物体一般都有传递遗传信息的能力,但是只有人能够传递文化信息。 一个人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承载其父母的遗传信息,对环境做出响应。在特定的时空对生存环境做出响应的过程,这就是他(她)的肉身人生;在特定的时空对文化环境做出响应的过程,这就是他(她)的精神人生。因此,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肉身人生和精神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人生的过程中,他(她)又将父母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自己的子女,这就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在人生的过程中,他(她)首先接受环境文化的熏陶,进而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人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把他(她)的成果留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文化信息的传递。 肉身人生是父母给的,由环境支持的,他(她)自我调节的。精神人生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也得益于天资和环境。肉身人生是基础,精神人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肉身人生是短暂的;精神人生的成果生不带来是不带去,在合适的条件下是可以长存的。 人生应该完成两件大事:一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二是文化信息的传递。 人生就是:在人类社会的接力赛中,随缘地接好前人智慧和文化的接力棒,并把它传下去的过程,人生的价值在于如何把自己这一棒传递得更好。 既然人生都是动力学过程,而且世上也不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必要为自身的生物学死亡而恐惧,也不必为物种生存(传种接代)而担忧。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叹人生苦短,不是怕死,而是提醒自己,人生仅此一次,时机难得,要珍惜生命。   抓紧时机实现生命的价值,把自己的智慧和文化融入宇宙精神,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6891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与思
biozhang 2008-4-5 18:35
张星元:学与思 《论语为政篇》 学而不思 1 则罔,思 2 而不学则殆 思 1 (审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梳理思辨新学的知识,有选择地吸收),罔(读音:网/含义:confusion) 思 2 (慎思,抛开现有理论的束缚缜密地思考,搜索继续学习和行动的新起点),殆(读音:代/含义:futile)。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而思可望学得扎实学得快,思而学才可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个人分类: 返璞归真|3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女儿女婿结婚典礼的讲话
biozhang 2008-4-3 20:21
张星元:在女儿女婿结婚典礼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你们大驾光临我们两家的独生子女的婚礼! 今天我们欢聚在无锡国际饭店,庆祝一个新家庭的诞生,重温两个老家庭的文明,发展在座各家的友谊,共享快乐的人生境界。值此吉日良辰,我们感慨万千,请允许我占用两分钟时间,讲几句话。 二十多年来,亲家望子成龙,我家盼女成凤,物质上孩子优先,精神上身传言教,为他们组成自己的家庭做好准备,为他们在事业上超越父辈创造条件。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在座亲戚朋友们的指点、帮助和支持,这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女永远不能忘怀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来日方长,好心人永远平安。   LL、KK,你们在满怀热情组建文明家庭的同时,对承担家庭责任要有思想准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基础。宽容磨合和取长补短是我们建家立业的经验;勤俭为本、诚恳大方是我们祖先的遗训。家和万事兴,相亲相爱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LL、KK,你们一个是国家公务员,一个是人民教师,祖国、人民,以及你们的领导和同仁,为你们提供了服务社会的有利条件,希望你们能珍惜自己的岗位,诚心诚意地为民众办实事,坚持不懈地为社会做好事!   LL、KK,你们的祖辈经历了八年抗战,你们的父辈经历了十年文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为人要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将心比心;要注意自我约束,不可随波逐流;要珍惜亲情,善待朋友。 历史的经验还告诉我们: 处事要顺应自然规律,要脚踏实地,不可操之过急。要做人民的儿女、做学生的朋友。大海之所以不可以斗量,是因为它处下,而能广纳百川;尊重他人,虚怀若谷,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施政为师,要有爱满天下的大量。   最后,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谢谢!
个人分类: 接力棒|851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