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口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诗人也有口音-----读李清照、韦应物的诗有感
热度 4 lifeng9038 2017-3-10 18:11
诗人也有口音-----读李清照、韦应物的诗有感 诗人,一个具体的诗人,都有出生地、生长地;都有特殊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山东的诗人,无疑从小说山东话。同理,山西的诗人从小说山西话。但有些诗人又是官人,官人走南闯北,尤其受官位的要求,必须能听懂并会说官话,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话。但人的习性和本能有其多样性,有些人在官府混迹一生,他仍然只会说一种话,即家乡话。不用说古人,现代人也如是之,康生、陈伯达,可以说终生在外,但他们张口说话满咀仍是家乡口音。 古诗讲音韵,韵脚必须押韵。但山东人用山东话写的诗,自己念着很押韵,但用南方话或者用普通话读,很可能就不押韵。读李清照的诗就有这个问题,比如: 李清照的《忆秦娥•临高阁》 临 高 阁 ,乱 山 平 野 烟 光 薄 。 烟 光 薄,栖 鸦 归 后,暮 天 闻 角 。 我们如果用普通话读,阁(ɡé)、薄(bó)、角(jiǎo),这三个字的韵脚不同,不押韵。但 李清照是山东章丘人,并在青州住过一段时间,按现在山东青州地区的土音,阁读“国”音(ɡuò),角读(jue)音。这样读,阁(ɡuò)、薄(bó)是一个韵脚,是押韵的。 又比如: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清》 时 移 势 去 真 可 哀 ,奸 人 心 丑 深 入 崖 。 西 蜀 万 里 尚 能 返 ,南 内 一 闭 何 时 开 。 崖(yá)、开(kai)也不是一个韵脚,但山东青州读崖为(yai),这样就和(kai)一个韵脚了。 摘、窄、宅、泽均读为(zhei),得、德均读为(dei)。如果把“摘”读为(zhei),把“得”读为(dei),即按山东人的读音,前后的韵脚就一致了,整首词是押韵的。 再如比《声声慢》: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 摘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 用普通话读,急(ji)、识(shi)、、黑(hēi)、滴(di )与摘(zhāi)、得(dé)不是一个韵脚,不押韵。但用山东话读,其韵脚一致, 山东话把 摘、窄、宅、泽均读为(zhei),得、德均读为(dei)。如果把“摘”读为(zhei),把“得”读为(dei),即按山东人的读音,前后的韵脚就一致了,整首词是押韵的。 与李清照诗相似的还有韦应物的诗。 唐朝大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文为: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 客 。 洞底束荆薪,归来煮白 石 。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 夕 。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 迹 ? 很明显,用普通话读,石、夕、迹的韵母,都是(i),因此三者是一个韵脚,但与客(kè),就不是一个韵脚。但山东青州地区,把客、刻、克,一律读(kei)的音。把客(kè),读成(kei),整首诗就押韵了。再如: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人 归 山 郭 暗 ,雁 下 芦 洲 白 。 独 夜 忆 秦 关 ,听 钟 未 眠 客 。 用普通话读,“白”(bai)和“客”(ke)不是一个韵脚,韦应物是唐朝大诗人,他的诗不会不押韵。但用山东话读,山东读“白”(bai)为(bei),读“客”(ke)为(kei),这样读,全诗就押韵了。但韦应物不是山东人,而是古长安(今西安)人。经电话询问陕西西安的战友,得知西安话有很多与山东话相似之处。这又产主了另一个问题,即陕西方言与山东方言有其共性的原因。 最近读到陈荣泽的《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语言研究》一书,书中列举陕西、甘肃有若干地区说山东方言,并认为这是清末和民国山东移民西迁的结果。对这个结论我认为不十分准确,因为从唐朝大诗人韦应物的诗中可见,早在唐时这里已经就有很多人说山东话。关中山东方言岛的形成,恐怕要归结到先泰时期。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过如下说法: 《史记·秦本纪》中有如下记载:伯益后裔非子善养马,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并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于秦。”按《水经注疏》。汧渭之间有秦水、秦谷、秦川,“川有故秦亭,非子所封也。秦之为号,始自是矣。”秦之为“秦”,自非子邑秦谷始。《通典》载:“秦州,今理上邽县。古西戎之地,秦国始封之邑。”今甘肃天水秦安即古秦州地。《汉书·郊祀志》载:“秦德公立,卜居雍。” 按照顾颉刚先生考证,位于陕西岐山县的雍即淮,这里一条水叫“湋水”,“湋”字也写作“圍”,而刘熙《释名》云:“‘淮’,圍也。”雍水,即淮水,今名湋水。顾颉刚先生结论:“雍”、“淮”实读音为“潍”。这条水之所以名“淮”,即是表示秦族本居潍水流域,本在东方,周时西迁时把住地的名字也西迁了,供奉的祖先神少皋也西迁了。甚至后起的“凤翔”这个地名也很可能由秦人的“高祖少皋挚之立也,凤鸟适至及”凤鸟氏,厉正也”这些古老的传说而来。 因此,关中地区有山东人的足迹,从周时就开始了。秦乃伯益后裔,伯益,东夷人也。秦的祖先原本生活在今山东潍水流域,后西迁到关中,把家乡潍地的地名、水名及祖先少皋的神位都带到了关中,当然也把家乡的方言带到了关中。 ( 注:本人不会汉语拼音,音韵注释方面肯定有些错误,请给予纠正.)
42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 Coping with accents (听不懂口音怎么办)
热度 1 zuojun 2012-10-14 07:49
Coping with accents 听不懂口音怎么办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elt/study_and_exams/2012/10/121011_qanda_207_accents.shtml
个人分类: Education|1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则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文章[转]
tearofstar 2009-11-24 17:04
之一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 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之二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 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之三 有口音的猫 出国,总能碰上有意思的事情,就算是日本这样呆板的地方也不例外。日本的猫就和老萨幽了一默。 日本人说话发音古怪,比如北京的儿化音,那是打死了鬼子也发不出来的。这个,很多朋友都知道,当年太平洋战争,日本兵常化妆偷袭,一来二去美国佬就用了损招,所有口令都是带R音的,比如Friend,Reach,就经常用,一听来人回答口令是氟烂的,雷痴这种古怪口音,不管对不对搂火就开枪,百试不爽。 没想到日本猫和中国猫口音也不一样。 刚到日本,到一女同事家聊天,说猫,不会这个单词,就学猫叫喵~~喵~~,心想这下子行了吧。那位小姐一脸的茫然,就是琢磨不出来这是个什么动物。好在多少学过点美术,说不明白干脆三下五除二画出个好猫咪咪来,顿作恍然大悟。 然后说道,这是猫嘛。可是,你们学叫声可是不像,猫怎么会喵喵的叫呢? 那您学学。 那小姐就叭在桌子上神形兼备地学起来:涅呀,涅呀 天,这是猫嘛? 兄弟就想笑。 正在这时,我就听见涅呀,涅呀 回头一看,门道里走进一只漂亮的大花猫来。晕啊,日本的猫真的这样叫! 后来走在大街上,才发现日本的猫们的确不懂得喵喵的叫法,不论黑的,白的,还是花的,个个涅呀涅呀地叫得欢。 兄弟也算走过几个地方,不算咱们本国,美国,印度,新加坡,哪里的猫都是喵喵叫,看来涅呀涅呀的叫法,是日本猫的独特方言了。 今天看到一则笑话,相亲初次见面,寒暄未毕,男方忽然后门失守,声音响亮,尴尬之下,女方为了打破僵局,没话找话道:听您口音不像本地人大笔之下把这个猫的故事写了出来,有到过日本的朋友可以证明。 问题一,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 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 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藉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 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 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 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 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 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 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我们实在不该抱怨命运。 做人,依靠自己! 问题五, 你认为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 回答:当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可是,有许多人,对某个行业完全不了解,只听到那个行业好赚钱,就马上开起业来了。 我看过对穿着没有任何口味、或根本不在乎穿着的人,梦想却是开间服装店;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的人,却想在网上冲浪,结果道听途说,却不反省自己是否专业能力不足,只抱怨时不我与。 做人,量力而行!! 问题六, 相似但不相同的问题:你是否认为,篮球教练不上篮球场,闭着眼睛也可以主导一场完美的胜利? 回答:有病啊,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却有不少朋友,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却拼命投资去开咖啡馆,开餐厅,开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火烧屁股一样急着把辛苦积攒的积蓄花掉,去当一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亏的总是比赚的多,却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想法出了问题。 做人,记得反省自己。 问题七, 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自己能否转败为胜? 解答:恐怕没有人会说:对,我就是这样的孬种吧。 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该打退堂鼓时拼命打退堂鼓,为了恐惧失败而不敢尝试成功。 以关颖珊赢得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时的精彩表现为例:她一心想赢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后的自选曲项目上,她选择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错。在4分钟的长曲中,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她也可能会败得很难看,但是她毕竟成功了。 她说:因为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 一个中国伟人曾说;胜利的希望和有利情况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 问题八, 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 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 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做人,要活在当下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3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老太的语言功底
book 2009-10-29 21:29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能侃,这个大家都知道。 在北京生活这些年,我也深有体会。单听人家说话那味儿,就知道充满了自信。 傍晚下班,进了小区听见两老太边走边侃,那声音可盖不住。我擦身而过时单听了几句就觉得老太A的语言表达能力真不错。 (背景应该是两老太逛了某个地方的菜市感言;我猜想可能是小区门口的稻香村) 老太A:...咱说要买点菜,你猜怎么着?几根一小捆的小白菜,2块钱,这不是他妈的要人命嘛,还要不要活了。 老太B:是啊。 老太A:还有那黄瓜,都放了很久了吧,光溜溜的连刺都没了,还他妈没顶着花... 我走过去之后边走边笑,京味儿口音配上老太太那对黄瓜的描述实在太有意思了。
368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