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偶然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偶然性是复杂性的片面展示
冯向军 2017-8-28 08:48
偶然性是复杂性的片面展示 美国归侨冯向军,2017年8月28日写于美丽家乡 偶然性是复杂性的片面展示,而 复杂性是决定性的或确定性的。复杂性是归向平等遍历的体现。在代表大自然或大自在的纯自然约束条件下,任何决定概率分布的有效极值原理均以平等遍历的均匀分布为最值或极值分布,而平等遍历则是性空的演出,可以相对于阳符或阴符称其符号为空符。
个人分类: 决定性概率论|1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卉 梦的偶然性
pingguo 2014-8-12 13:11
同学中我不曾梦见谁,也可能梦见, 但在梦的胶片上一闪而过。除了卉。 梦有没有必然性,能否作为证言, 是主观还是客观,只能猜想。 我们的数学老师,瘦得像一个积分符号, 一双凡事都显而易见的微笑的眼, 讲课时会忽然进入自言自语状态: 神游,古人云,数学家的故事, 仿佛不小心跌入半个梦境。 学概率的时候,我对偶然事件不大理解, 卉刚好调换座位到我邻桌。 我相信人是逐渐成熟的, 怎么可能偶然成熟,这与常识不符。 现在我有些明白了,不符合常识的, 恰恰是一些被视为常识的东西。 梦,既非艺术灵感也非逻辑推导, 诗与数学语言,都描述不了梦的偶然性。 我无法预订一个梦,向自己或者向诸神, 无法预订一个刻骨铭心的瞬间。 梦里发生不了什么,不然它就中断了。 梦的水印浪花一样地拍打胸怀, 看似无色无味,不为人知晓。 *这首诗献给我在重庆南开中学上高中时的数学老师罗大卓先生,我曾多次梦见他,他打造了我曾经的数学梦并成为这梦境的一部分。这首诗也献给我中学时代的心动女生。
个人分类: 诗歌|1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想分为三类
yue 2013-3-2 15:51
思想分为三类。 1,事实的描述。事实本身就是理性。事实如何表现呢?必然与偶然两种方式。偶然性本身就是一种理性,而且是具有实践功能或创造功能的理性。自然界就是通过偶然性的行动而达到完美和绝对理性。 2,对真理的建构,即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情绪。例如“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早期的不健康思想深恶痛绝”,就是情绪表达。 或许,言论自由应当绝对地保护前两种思想,因为他们是知识。 而前两种有分为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索(即产生科学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客观知识。
个人分类: 法学|1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事故的偶然性还是不能算作是事故的基本规律
Greg66 2012-8-23 23:39
经过再思考,事故的偶然性还是不能算作是事故的基本规律,如果算作是,则严重影响人们的事故预防积极性。 事实上也是,只要工作做到十分细致,那就应该不会发生事故,说明事故是能够被人控制的,而具有“偶然性”就说明不能被控制,所以,如标题。。。。 作者已经改好了“ 这四条作为安全科学的基本规律应该可以 ”一文,特向读者致歉。
4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为共产主义而呼唤
热度 11 qiaoqiao1980 2012-1-3 10:58
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是一个有共产主义信念的人。在以前的一篇的博文中,表达了我对这种理想守望的看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01do=blogid=373863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再为共产主义而呼唤。 当动物两条腿走路的时候,那么这种动物基本上就会必然走向灭亡。而如果两条腿走路的动物生存了下来,其背后的偶然性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灭亡的必然性并不代表着生存的偶然性。这是几十亿年生命进化的基本结论。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在动物界实际上很少。不会飞的鸟生存了下来,往往是因为所生存的环境缺少敌人,否则必然会被灭亡。只有人,是两条腿的生命中,真正获得力量的。 资本主义对于君权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对于私有制的批判,本质上没有区别。前一个对于政治的不平等提出了挑战,后一个对于经济的不平等提出了挑战。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资本主义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而马克思主义也同样没有。我们的这个世界中,不平等的东西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还有许多的东西。而且,我们要看到,不平等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我们纠缠在了一起。可以说,这种近乎本能的不平等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解决它或者舒缓它都需要我们一个更大的视角。 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虽然比空想共产主义多了一些科学的味道,因为它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但是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灭亡了,共产主义不一定就会来到。一个剥离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其灭亡的必然性远远大于其生存可能的偶然性。 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脆弱的,这在今天来看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因为我们的确没有讨论共产主义的语境,尽管它看起来越来越美。而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据虽然在逻辑上很充分,但是依然缺乏科学本身的支持。我们今天的科学还看不到物质绝对极大丰富的可能性,但是我们的确已经做到了物质相对极大丰富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要素完全消失现在看不出来,但是一部分要素的消失却正在成为现实。 但是我相信这种观点也陷入了某种狭窄的逻辑中。更关键的在于,我们要向所有的不平等进行批判。一方面这是让资本主义向良好发展的最好的逻辑,同时另一方面,它也是我们向共产主义可能性前进的必然之路。在人类的进步之中,我不相信那种断裂的逻辑。 今天的中国,表面上看来即像原始社会,也像封建社会,更像资本主义社会,同时自己也标记为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本质上它是一个新的社会模式,在这里国家主义占据了一个明显的位置,而这里的国家到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如何和现实的社会如何很好的联系起来。 只有思考平等,我们才能扭转当前国家治理中的很多问题。才能真正的把国家主义变成社会主义,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幸福,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度。我相信再为共产主义而呼唤是必要的,当然这已经不再是马克思的教条学说,而是我们当下的改革实践。
个人分类: 心智之旅|3237 次阅读|50 个评论
超球面模型第八讲 白-杰时间链(1)
TUGJAYZHAB 2011-9-28 22:29
超球面模型第八讲 白-杰时间链(1) 原名‘上帝不掷骰子’ 要点:确定性在邻域,杰 - 白滤波,终点再做起点,加权两个信息来源,减小取样规模,提高精度,减少误差,贡献和方差成反比,展开时间链,保留记忆,记忆消退,白-杰时间链。 ‘上帝不掷骰子’/浅议混沌 - 学习武老师 ‘漫谈混沌’的 体会。 因为自己做的是‘草原系统动态监测’的研究,所以对‘偶然性’‘随机’‘混沌’等提法有本能的排斥。但由于自己对‘混沌’等所知甚少,一直没有轻易发言。学术讨论讲对等。要在相应的场合,对相应的问题、作者,对人家的理论有相应的了解才好发言。武老师在科学网转载了他的文章‘漫谈混沌’,使我有机会学习,有机会议论所谓的‘混沌’。虽然我是生物专业出身,数学力学底子不够,实在达不到武老师的档次。但这一点似乎可以变通。因为我们都接受公理系统,承认高级的理论是由一些基本的公理推导出来的,所以高级的理论不能违背基本的逻辑。如果我认为武老师的文章违背了基本逻辑,违背了基本的运算法则、常识,也还是可以勉强发议论的。 武老师在文章中,引用庞卡莱的话说:...‘最大的偶然性是伟大人物的诞生。两个生殖细胞的相遇,不同性别的相遇纯粹出于偶然性。 … 只要精子偏离十分之一毫米,拿破仑就不会出生,欧洲大陆的命运就会改观。’ 对拿破仑我不太了解,但年轻时比较认真地学过《毛泽东选集》。拿我们比较了解的毛的成长为例,我不认为是‘两个生殖细胞的偶然’相遇造就了毛伟人,而是国共两党几十年的斗争造就了毛伟人,而且不止造就了一个毛,而是造就了彭,周,刘,朱,和蒋等一批伟人。这么多‘偶然性’和起来应该就不再是偶然性了。 所以拿‘偶然性’来解释世界,远不如拿‘确定性’解释世界合适。因为,据爱因斯坦:‘上帝不掷骰子’。 最后现象的巨大差别不是由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决定的,而是由从初始到最后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决定的。 忽视过程,不掌握全部的信息,只看初始和结果,便断然否定‘确定论’,用莫名其妙的‘混沌’‘随机’‘偶然性’来随意解释世界是不妥的。 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假定客观世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认识的。确定某项事物‘混沌’、‘随机’、‘偶然性’、‘没有确定性’以致不可认识,是需要严格证明的,而不能是‘我们不能预测’‘我们无法认识’的托词。我们不能‘预测’,应该从自己找原因,从研究方法上找突破。‘不能预测’很可能是我们研究得还不全面,不深入的缘故。比如,用一维的‘标量(实数)’研究多元系统的动态,很可能是我们不能预测的原因之一。我们在一维世界里,根据世界在一维数轴上的投影,要推断多维世界里发生事情的原委,是在碰运气,能看明白是很幸运的。就好比用黑白照片去记录、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是有很大局限的。武老师文章中提到的拉普拉斯(1749-1827)用‘向量’表示‘系统’的思路值得我们效仿。 我们要把‘混沌’等先放在一边。待我们进入多维世界后,仍然不能认识、预测时,再来启动‘混沌’也不晚。 未完待续。下一篇: 议拉普拉斯向量方程。 超球面模型第八讲的链接: 白-杰时间链( 1 ) ‘ 上帝不掷骰子 ’ 白-杰时间链 ( 2 ):议拉普拉斯向量方程 白-杰时间链 ( 3 )确定性在邻域(上) 白-杰时间链( 3 )确定性在邻域(下) 白-杰时间 链( 4 ) 白-杰时间链推导 超球面模型第八讲( 5 )两不同来源数据的不同权重 武际可, 漫谈混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72do=blogid=480766
个人分类: 第八讲|22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研机构的“行政强化”:另一种改革思路
热度 3 techne 2011-6-2 00:49
中国科研机构的“行政强化”:另一种改革思路 (草稿,请勿引用) 王 键   在中国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去行政化”问题是个让人头痛的难题。已经有很多学者就这以问题发表过看法,写过大量文章。无论是中国的大学高校还是科研院所,如何解决取消行政级别的问题,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科研机构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这个挥之不去的“行政化”顽疾,其来源应当是1949年后建立起的一套苏联式计划体制,在这套体制下,弄出了配套的建立在科层体制和行政级别之上的科研体系。但从1949年之前的中国科研体系来看,并不存在这样严重的“行政化”顽疾,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国立机构,相对于政府有很大的独立性。也包括当时的北大、清华、中央大学、浙大等一批著名学府,也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没有沦为当时政府的附庸,也为中国的革命重建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从这一过程来看,目前的“行政化”顽疾,并不是中国语境下的必然产物,而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是,“去行政化”之所以难以做到,同目前中国整个大的环境密不可分。在这种大气候里,离开了政府,基本上什么事也做不成。因此才会有“跑部前进”的说法。那么大学高校也好,科研院所也好,带着行政级别同政府打交道,自然更有优势。行政级别越高,优势也就越大。尽管存在着不同的可能性,但笔者在本文的讨论中仍然做出这样一个假设:也许,我们只能面对“行政化”这一现实。若唯有面对并接受这一现实,那么就会产生一个相应的疑问,“去行政化”是否是可能的?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改革派,其实都暗示并预设了“去行政化”这个假定在不太久远的将来会是可实现的,依此制定出一整套的方案。但在实际中,这究竟是否是可能的?在本文笔者试图换个思路:如果“去行政化”确实是不可能的,又该怎么重新理解改革的可行性?   目前,在中国的科研体系中,虽然上存在国家层面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等科研实体,但在地方层面却又存在着大量零散的科研机构,由于这些机构的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级别较低,往往只能依附于各级政府部门,无力在同政府机构的博弈中保持话语权和独立性。既然如此,如果在中国全面实行“去行政化”根本是不可能的,“去行政化”的改革方案可能也是行不通的——而且按照现有的改革方案,即使这些科研机构真的“去行政化”了,实现了自主性,实际上,它们可能维持不了几天就要倒闭了。因为这就是中国的现实,短期之内无法改变——脱离了政府,这些研究机构既没有财力,也没有权力和能力来保持自主性。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去行政化”,还不如换个思路,顺着“行政化”的思路走一走:既然政府的权力太大,不可替代,那么与其不切实际地要把这种权力从科研院所身上剥离,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以“行政化”的方式来加强科研院所的行政权力,唯此才能实现相对于政府的话语权和自主性。   众所周知,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科研体系是美国模式,而它是个典型的分权模式。但中国是不可能建成这种美国式的分权模式的,毕竟国情完全不同。然而,尽管在宏观层面,中国模式同美国模式完全不同,但在微观层面中,美国的竞争活力是中国必须要加强学习的。应当在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将中国的科研模式加以区分,而宏观的层面同微观的层面并不必然相互冲突和束缚。在微观层面,是应当学习借鉴美国模式的。   按照这一设想,中国不妨尝试建立一种“宏观中集权,微观中分权”的科研体系。这个体系有些类似于中国的科学院体系,尽管宏观上存在着一个相对集权的科层体系,但在微观中这个体系的维持和运转却非常依赖于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能力。因此,中国政府不妨将零散的政府下属的各级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同各级政府相剥离,再整合到若干个大型的科研集团之中,通过提高这些相对独立的整体大规模集团的级别,进行利益整合,以此来加强科研院所的话语权和独立性。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集体议价能力,来实现科研管理的分权模式,以及每个科研单位的学术独立。   不久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郑永年先生也撰文指出,中国的改革方向应当是朝着“强政府”和“强社会”的方向前进。虽然郑永年的这一提法,带有太多的理想色彩,同世界各国的实际操作经验也不太吻合。实际上,“强政府”同“强社会”这两者之间经常是相冲突的,有了强政府,就很难有强社会,而有了强社会,政府的权力也必然会受到强大的约束。但在中国科研系统这个领域里,“强政府”和“强科研”的改革方向倒确实是有可能实现的。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要“科教兴国”,如此受中国政府的重视。那么如果中国政府下定决心,明确将各级政府机构中的科研单位剥离出来(如果必须遗留一些研究机构在政府机构中,则必须将这些机构“行政强化”,科研人员实现“公务员化”,以便和同级的政府职员平权),再将这些单位重组成若干具有较大自主管理权限的强大科研院所集团,此后科研界的话语权问题将得到大大的缓解。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此后应当极力限制任何具有政府背景的科研机构的设立,而进一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具备民间背景的科研机构的创建和并购。在中国的“去行政化”顽疾难以驱除的情况下,采取这样一种新的思路,也许是个“曲线救国”的更好改革方案。   以上所说,只是针对各级和各地方的科研院所机构的重组。此外,针对中国的大学高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办法来解决问题:以教育部为例,应当将各级高校的管理权从教育部剥离出来,归属于更高层的机构。今后教育部的管理权限,将只限于中小学校。而对大学高校的管理权限,在地方应当归属于当地最高长官来直接管辖(省长、副省长级别,或市长等地方最高官员,根据高校归属关系来确定)。而对国家级大学的管理权限,在中央的层面应当归为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的级别(国务院直属),甚至可以把大学高校直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来进行直接管辖。通过这样一种升级“行政化”的方式,来加强各级高校的话语权,并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总之,在中国科研机构的改革过程中,盲目学习美国模式很可能是不可行的(尽管美国模式确实很好)。从中国绝大多数科研机构的水平和状况来看,与其“去行政化”,不如“行政强化”;与其学习过于先进的“美国模式”,还不如学习更踏实些的“中科院模式”。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2044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温度谈起
shujie100 2011-3-31 18:49
从温度谈起      物理世界中,很多概念、理论、假说都与温度有关,如热寂说、大爆炸宇宙说等等,都与温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由此对温度概念的理解与澄清,则是很必要的问题。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讲温度可能已远超出温度所能应用范围了。   通俗的说法,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量,是人对外界自然感觉的一种描写。而严格的讲,温度是指两个物体间相互处于热平衡态时,存在有相同的态函数,这个态函数称温度。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温度首先必须存在两个物体,即没有物体,也就无从谈什么它的温度;另一个必须明白的是什么是热平衡,即温度是表征两个物体间运动系统在达到热平衡时的一种运动状态函数。   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最早,在人摈弃了热素说后,已认识到热是分子运动的表现。而随着人认识的发展,人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组成,而原子最终又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由此人认识到热是构成物质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规则运动(无序运动或称随机运动)的宏观统计表现。作为组成物质的单个微观粒子,其运动是无规则的随机运动,具有各种偶然性,但作为物质系统的整体,其是存在确定规律的,即其是处在一个确定的物质运动的能量态中,这个能量表征了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运动统计结果,也就是物质系统总的运动能量结果。而温度正是表征了物质系统中微观粒子运动强度的量度。热所表征的物质体系运动能量与其它物质运动形式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种转换过程当然要遵守能量守恒。由此也将热运动状态称为物质体系的内能,而其可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由此可以明确地说,热或者温度描述的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体系所具有的运动状态,没有了微观物质体系,就无从谈论热或者温度。这也正如毛与皮之间的关系,毛是由皮长出来的,为皮的特征之一,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热与温度的概念,是建立在实物粒子基础上的,只有实物粒子的体系,才能存在热或温度,实物粒子不存在了,也就没什么热或温度了。这点在使用热或温度概念时要特别明确,否则可能导致产生各种奇异的结果。   宇宙间的物质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只有实物质运动形式一种。但由于人类首先认识的是实物粒子系统运动,这也就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而后才逐步随认识的发展,认识了物质体系的热运动等等,但这些主体上还是限定在实物质的粒子体系中,并根深蒂固的认为就是实物粒子构成了宇宙,由此也就演生出了种种假说。但现在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确知宇宙中的物质运动形式远非实物粒子一种,而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且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还会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也是相互依存的。如场物质的运动形式就是其中的一种。二十世纪,场物质运动形式取代了以太假说以来,虽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但仍未能将其作为如同实物粒子一样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被加以确定与应用,这样也就产生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看似合理而其实是奇异的假说,从而使认识进入了一种迷茫之中。   例子之一就是现在已被否定了的热寂说。热寂说是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来的,是说由于宇宙熵不断的增加,终有一天会达到熵极大值,从而使熵再也不能发生变化,即宇宙达到热平衡,从而使宇宙达到死寂状态,即宇宙热死。   热力学第二定律确是真理,熵增加原理也不错,但它们都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它们都讲的是热过程,如前面再三强调的,热是物质微粒系统统计的一种运动态描述,即其是只能在物质的微粒系统中成立的规律,而在含有更多种的物质运动系统中是不能成立的。比如熵的定义为:熵的变化率等于系统热量变化率与温度之比,即dS=dQ/T 。其中热量与温度都是被限定在物质粒子系统中才成立的,这熵也只能是被界定在物质微粒中才成立的一个态函数,而熵增加原理则表明,在物质微粒系统中,能量只能由高能量物质系统向低能量物质系统转移,直到两个物质系统中能量达到平衡时为止,而绝不会出现低能量物质系的能量向高能量物质系统转移的情况。但所有这些,只能是在物质微粒系中才成立的。而宇宙绝不仅仅是存在一种物质微粒系统,在宇宙中确实有由实物质粒子组成的星团、星系、恒星┄┄等等一切宏物体,其中包括我们人类自已的身体,但就现在的认识而论,同时还包括有电磁场、引力场等等的场物质及其运动形态,更何况还可能存在尚末被人认识的其它物质及其运动形态的范畴呢。由此将宇宙作为一个实物质粒子系统本身就是显然不正确的,这样熵增加原理用到宇宙物质系统中,也就必然会得出怪异的结论──宇宙热死(热寂)。其实对于实物质系统,确实是能量只能由能量高向低能方向转移,但作为场物质就不一定是如此。场的运动形态之一是波,而波就可能由几个能量低的波而叠加成高能量的波,即场物质系统中的能量并不一定是由高能向低能转移,且可能由低能物质运动进行叠加而形成高能物质运动形态。而在宇宙中,能量的传递确有非机械式的传递,即非通过物质粒子形态的传递方式,如我们从太阳获得的能量是光能(辐射能),而不是通过机械式的传递进行的。这种过程如用微波给发光物质加热一样,微波比光波的能量低,但却同样可以给物质加热,而使该物质一直保持高热发光,这就有违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这是完全正常的,因为微波是场物质的运动形式,而非实物粒子的系统,这种不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由此由于宇宙的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是实物粒子一种,显然也就不是宇宙热寂,也就不可能热死了。   例子之二则是大爆炸宇宙说。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其实这也是一种假说,只不过现在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或学术权威所认可,认为其是正确的。但宇宙物质运动的实在并不会由那些人的认可而改变,其是有其自已的规律与实在的。宇宙大爆炸认为大爆炸的发生过程为: 1.大爆炸开始阶段,如以爆炸起始为零时刻,这个阶段在10∧-43 秒,这时温度为10∧33度。如此高的温度尚难以想象; 2.第二阶段为从10∧-43秒到10∧-33 秒,能量开始产生物质,温度开始下降,产生宇宙粒子原汤。到10∧-33 秒温度下降到10∧28 度以下,开始产生组成星系、星球的原物质; 3.第三阶段,由10∧-33 秒到10∧-6 秒,夸克冷却; 4.第四阶段,由10∧-6 秒到10∧-3 秒,进入质子时期; 5.第五阶段,由10∧-3 秒到100秒,形成辐射的宇宙。这时发生中微子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并去耦。宇宙中存在大量的质子与中子。但此阶段将结束时,中子大量衰变; 6.第六阶段,由100秒到30 分钟,氢生成。在爆炸3分钟后,温度降到9×10∧8 度,这时开始由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出现氘,并有氘氘反应出现并生成氦。此阶段结束宇宙达到有77%的氢,23%的氦。 7. 30 分钟到100万年,原子形成,光子可独立存在。由于宇宙膨胀冷却,光子失去能量,也被冷却到现今的2.7K。 8.第八阶段,由100万年到200亿年,物质开始堆积,形成星系、恒星、行星、生命。如果宇宙平均质量比临界质量小,则过10∧32 年后,大部分物质将解体,在10∧40 年后,已没有夸克,即原子也不复存在了,唯 一留下的是黑洞,黑洞寿命可达10∧66 年。 9.第九阶段为宇宙的最后阶段,由于宇宙的不膨胀逐渐变冷,在10∧100 年后,黑洞爆炸的残留物也最后消失,宇宙则变成充满冷光和中微子的宁静状态中。如果宇宙平均质量大于临界质量,则宇宙又会收缩。这两种结果就在于测量到的宇宙暗物质的质量及中微子是否有质量了。 可见这种大爆炸宇宙说与热寂说的最后结果都是宇宙最终会处于一种平衡态,对宇宙发展的结局并无大的区别与不同。这里其实是存在有问题的:   大爆炸宇宙说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前是不存在任何物质的,更不存在实物粒子(实物粒子是爆炸后的产物),那么大爆炸时产生的10∧33度的温度,是什么的温度呢?没有微观粒子运动的温度是什么温度呢?这是明显的扩大了温度概念的使用范围。由此至少可以说,大爆炸宇宙说用最早用温度来进行表述,是不恰当的,温度并不适用无微粒的物质运动状态的描述。如果大爆炸要想自圆其说,则必须改变其说法,大概改成能量的说法或者可能更恰当。   另外,爆炸的概念是物质微粒所占有的体积急剧膨胀,使周围微粒之间压力发生强烈变化的一种物质运动过程。如核反应、急剧的化学反应,突然放出大量能量,使固体气化或气体本身体积急剧膨胀,温度急剧升高,压强急剧增大,发出巨大声响,产生爆炸波或推动作用,这种过程称为爆炸。这里必须指出,爆炸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爆炸物必定是由物质引起,是由于实物粒子组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放出巨大能量,并使其所占的空间限度(体积)急剧膨胀的过程;二是这种过程必须在有实物粒子的空间中发生,这样才能够将爆炸所产生的效应(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实物粒子,构成爆炸所形成的状态,如激波等等。但在宇宙大爆炸中,一没有爆炸物质,二没有周围的介质物质,这何以能成为爆炸呢?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说是借用了现实中的概念,并将其外延到了概念并不适用的条件下做出的假说,这样的借用概念并外延,突破了原概念适用的条件及范围,其得到的将是一种怪异的结果。   再者,宇宙即时空是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只有存在运动物质,才存在其存在形式时空;反之,有时空存在必然就有在时空内存在的运动物质。大爆炸宇宙说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前,宇宙并不存在,即没有时空存在,从而也就没有任何物质运动。但这时发生大爆炸的点(或一定限度的空间)是那里来的呢?而点其实必然是存在于一个空间中的呀!且有空间存在,就必定有在空间中存在的运动物质,这又与大爆炸的说法有矛盾。也就是说大爆炸宇宙说已然含有在大爆炸前就存在空间的点,且存在物质的假设了,但其又说物质是大爆炸后产生的,这不是显然的自相矛盾吗?也就是说,究竟是宇宙中的一个点发生了大爆炸还是大爆炸产生了一个宇宙,这两者是不能同时并存的,是矛盾的。   仅从上面的逻辑推理上讲,大爆炸宇宙说就存在将概念适用范围扩大所带来的问题,也存在自身自恰性的问题,是值得仔细检验概念适用范围及检讨本身自恰性逻辑的。   人自身是由实物粒子构成的,人所接触到的物质运动及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首先是实物粒子的运动形式,这是显然的。但决不能为此就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物质运动只有实物粒子一种形式,是由实物粒子组成了全部宇宙。其实宇宙中的物质运动形式并非只有实物粒子运动形式一种,还确实存在有其它的物质运动形式,只有认识到这点,才可能全面的认识宇宙。   千万要记住,温度是描写实物粒子系统物质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不能无限的将它推广到其它的物质运动系统的状态描写中去,否则必然会得到怪异的但也是新奇异的结论。
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把信息推向深度
胡业生 2011-2-3 16:47
浏览一下好友动态,他们的行动痕迹被赤裸记录,信息技术把人促逼压缩到无法选择的深度,技术恐惧。基因预测把想象阉割,把偶然性屏蔽。科学网把技术的强对比了科学的弱。科技强国其实是一边倒的技术强国。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2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大学高材生出家的偶然与必然
chrujun 2010-9-11 18:19
北京大学高材生柳智宇放弃MIT全额奖学金出家,引起了重大反响。一个前途似锦的天才学生,为什么会出家呢?为什么柳智宇不是个例,还有不少高材生也出家了呢? 这里面有没有必然的因素? 是不是纯粹的偶然事件?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 从历史看,天才往往是孤独和偏执的,他们很容易专注于某一方面,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天才往往生活在心灵孤岛上,他们的心很容易投入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都有可能让他们投入毕生的精力。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是这样的天才,他早年在数学和科学上做出了杰出成就,晚年却醉心于宗教与炼金术。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在历史上有不少。就最近来说,数学天才佩雷尔曼生活贫困,却拒绝领奖金丰厚的国际大奖。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家庭目前的教育方方式,容易让小孩走上偏执的道路。 为了让小孩早出成绩,某些家长一天到晚让小孩学习各种东西,周末也如此。这种方法对顺从的小孩其实很危险,因为小孩与他人的沟通少了,容易步入心灵孤岛。越是听话,成绩特别好的小孩,如果每天没有和其他小孩玩一个小时,越容易沉溺于某一方面。 我非常反对小孩在周末和假期参加各种学习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儿子每天都主动要求出去玩。尽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总能找到朋友玩,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并且,他能够会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次,他交了一个有QQ号的小朋友,他想在网上和她交流。但他不知道打字,于是他这样说:我喜欢视频聊天,不喜欢打字聊天。 试想,如果小孩天天都在搞各种学习,他是无法很快融入陌生小朋友之间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尽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生起点,让小孩有时间来学会沟通与交往。过早对小孩加各种学习任务,人为地阻隔小孩获取与人沟通的能力,容易使小孩陷入心灵孤岛,走上偏执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学习搞上去了,结果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注:按照迷信观点,出家人的命往往非贫则贱,危险重重,只有出家才能顺利成长。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4857 次阅读|3 个评论
成功与失败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pinjianlu 2009-10-30 13:51
偶然性与必然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成功都是在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偶然性,就是说有一定的机遇因素,再优秀的人,如果没有机遇,也很难成功,比如三国演义里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结果蜀国兼得二者,最后还是未能成功,真是时势造英雄。但是作为成功者,必然具备一定的必然性因素,那就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那种气质、性格,有时候看起来是因为成功者具有一定的机遇,也就是很多人喜欢说他们是运气好,但是如果没有成功者所应该具备的那些必然性因素,你认为他们可能会成功吗?所以成功是在偶然性中蕴含的必然性。 而失败却是偶然性中的必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多失败者都是运气不好所致,失败都是因为天时、地利不好,但是这些都是有内在的必然性因素的。比如很多高中生,平时学习很刻苦,也并不笨,结果最终高考落榜,有的人就认为是他发挥不好,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可是为什么他发挥不出真实水平?是因为他的情商较低,一到真正大考的时候就怯场,甚至因为紧张大脑里一片空白,本来应该会的都不会了。这就是失败者的必然性因素! 最后说一句: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机会+勤奋努力。以上为个人拙见,还望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6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