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园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张志宏:从“平台经济”问题谈大众创新创业园区规划
francy 2015-3-18 21:43
时政频道 国内 张志宏:从“平台经济”问题谈大众创新创业园区规划 2015-03-18 18:03   来源: 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5-03-18 18:03:36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胡连娟    光明网3月18日讯(记者 沈阳) 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大众创新创业,而在全国两会召开前,科技部在部里召开了一个主流媒体记者参加的新闻通气会介绍大众创新创业的工作部署。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张志宏主任介绍科技部落实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科技部3月2日聚焦大众创新创业新闻通气会会场   张志宏主任说: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呈现出五个新特点,一是创业服务从政府为主到市场发力,二是创业主体从“小众”到“大众”,三是创业活动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四是创业载体从注重“硬条件”到更加注重“软服务”,五是创业理念从技术供给到需求导向。而以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和创客孵化型这五种新型孵化器,己经形成了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一支重要新兴力量。   谈到2014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态势,张志宏主任认为,高新区整体上保持了良好,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包括: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为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有了新突破。 光明网记者在科技部3月2日聚焦大众创新创业新闻通气会提问   在记者答问环节,光明网记者首先向张志宏主任提问并获得了他的回答,下面是详细内容:   光明网记者:我提个问题,听了张主任刚才的讲话感到很亲切。因为我来北京工作之前、是在广东中山市火炬高新科技开发区工作。两年前,我回去中山市时候,中山市的副市长说,中山高新科技里边的健康医药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年两百亿元的产值。在我2000年离开的时候,当时才有20多家药厂,到2013年已经达到两百亿元,成了中山市的一个重点的产业。   所以火炬高新科技园区对中国各地的科技产业发展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这么多年来,特别是在过去近半年,我采访了北京北科建集团,就是建设中关村那个集团的北京科园技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在全国已经拥有长春、青岛、嘉兴和无锡四个高科技园区,我都先后去采访了,而且一直在写他们园区系列的报道,现在己经写出了8万字左右报道,还没写完,因为每次回来要整理很多资料。在采访过程,我听到他们反映了很多问题,打个比方,他们园区的领导说:他们普遍反映,自己既要负责开发,又要做招商运营和产业服务,实质是打造一个产业聚集和创新发展的平台。一个产业园区要培育成熟,要8-10年,周期长、投资大、服务多,特别是产业招商,近年来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所以他们的开发运营起来会确实很难。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对产业会有一些扶持政策,但对于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的开发运营商,政府政策扶植力度还是很少的。 我当时就问他们,我说,像你们这样把北京中关村文化、北京的科技文化带到各地去落地生根,不仅是带去了好的项目,带去了好的资源,还带去了很多优秀人才过去、还有管理文化,国家相关部委的,像科技部,有没有给你们北科建政策扶持?他们告诉我说:我们现在还没想到这个问题。   所以,我今天想问一下张志宏主任,因为他们的园区里都有孵化器和加速器,非常适合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入住企业有很小的创业型、成长型企业,也有很大的现在年产值几亿元的企业,通过两三年的时间一下壮大起来了,要准备上市都有,科技部在这个要出台的扶持政策中,将会不会考虑像北科建这样的专业园区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是说,这是一个在各地推动科技发展的平台,按照最新报道好像全国是已经五万个工业园区,按网上传递的信息实际上应该有50%以上是半死不活了现状,都是供过于求。包括我这次春节回中山市两周,我跑了中山市写了五篇系列报道,其中看到一个就是工业园区这个转型都转不好,变成厂房都丢在那里,我就想这个问题科技部新出台政策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 张志宏主任在科技部3月2日聚焦大众创新创业新闻通气会答记者问   张志宏主任: 您说的问题特别好。实际上,你说的现象现在叫做“平台经济”,在“平台经济”里边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原来的科技、工业园区都是地方政府靠土地经营来开发的,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践,我们叫它为“园区”,有时把它叫做“功能区”。   但同样叫“功能区”,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我觉得这跟经营方采取什么样的理念,有什么样政策,什么人来做,有非常大的关系。   这些年来,在中国形成了一批专业做园区的机构。包括经营管理、客户管理。实事求是地讲,市场配制资源将来会有一个很大的需求量。就是说采取这样的模式开发园区的城市会越来越多。   所以,现在还有很多的高新区、经开区都出现了一些“区中区,园中园,园中区”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通过委托开发,BOT方式做的。像这样的方式,我感觉总体来讲还是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关键是选择了什么样的合作伙伴,这个特别重要。   像你刚才讲的北科建做的就比较专业。所以,他们可以不断地把自己发展的触角伸到一些相对北京来说欠发达的地方,他们可以带资金,还有带管理理念,他们还有一个专业的团队,特别是他们对产业的理解,通过把园区建设作为一个平台,把新的产业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这事实上是给地方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某种程度上我个人是很赞成这样的方式。   在北科建园区发展这个问题里面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让他们能够有好的合作方式。按理说,政府要不要支持这样的方式,包括像科技部,但是我感觉不会专门针对北科建,因为现在还很难讲针对一个具体的企业来做具体政策。但是,会针对比如说:园区的政策还是普惠的,在这个地方发展只要你是有利于创新的,有利于创业的,它更多的可能是从产业上做,而不是专门针对一个园区来做政策,这种情况大家可以专门来讨论。   实际上,现在这地方包括在咱们正南不远的地方,离北京50公里叫固安的地方,就有一个平台公司,搞建设而且搞招商,包括对产业的策划和设计,只要满足地方政府的要求,这个公司对园区发展应该说还是挺有利的。   在这个时候园区经营要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不要急功近利,第一服务,第二探讨它的发展符合不符合你整个地区的发展理念,其他的应该通过更多的方式让市场主体去发挥作用,我个人的理解这些可能还是很需要的。 http://politics.gmw.cn/2015-03/18/content_15143343.htm
个人分类: 《创客经济》|2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海外成熟化工园区的运作特点
hongli 2015-2-22 17:59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涉及化工产业的各类园区有320多个,其中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有50多个。但是,我们的化工园区建设毕竟起步较晚,仅有10年多的发展时间,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数目过多,有些没有发展潜力;缺乏科学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的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对此,我们有必要借鉴那些已经发展成熟的海外园区的发展经验,帮助我国化工园区健康发展。 海外成熟化工园区的运作特点 当前海外成熟的化工园区以美国墨西哥湾、比利时安特卫普、德国路德维希和勒沃库森、新加坡裕廊岛、我国台湾省麦寮、韩国蔚山及丽川等为典型代表。 按地域特点划分,世界主要化工园区可分为靠近油气产地的原料产地型和靠近主要消费地区的贴近市场型;按产业链特点划分,可分为石油化工型、天然气化工型、煤化工型,以及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和功能性化学品为一体的综合化工型等。其中,尤以石油化工型和综合化工型园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特点:良好的天然优势,依靠主要的消费区或资源地,交通运输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关联产业发达 日本的化工园区集中设在便于大型油轮停靠和原料、产品进出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一方面依托东京和关西两大日本主要市场,另一方面便于出口海外市场。 韩国的蔚山及丽川化工园区与日本隔海相望,有大港口作依托,便于原料和产品进出;与中国沿海城市也相隔不远,很适于该国两头在外发展石化工业的发展战略。 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则依托安特卫普港,每年该港化工产品贸易额高达120亿欧元以上。园区外公路、铁路、水路等四通八达,园区内原料、产品、公用工程等管网系统完备,是欧洲石化产品生产中心之一。安特卫普化工区以欧洲市场为重点,辐射全球市场。 沙特朱拜勒工业区位于阿拉伯湾沿岸地区,地处沙特产油区的核心地带,离资源丰富的海湾各国很近,拥有世界先进的港口、深水泊位和码头等,储运设施和公用设施齐全,可将石油石化产品顺利运往全球市场。 另外,大部分知名化工园区多与其他关联产业和加工业区毗邻,以利于对资源的利用进一步优化配置、协同发展。 特点: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应明显 世界主要化工园区明显呈现出装置大型化、产业集中化、经营集约化的特点,成为其所在国或地区石化产业及其关联下游产业和加工工业的主要聚集地。世界著名的大石油石化公司均云集于此,装置规模大多处于世界或本国本地区的领先水平,炼油能力和乙烯产能在本国、本地区都占有相当比例,具有产业集中度高,单位面积产出高的优势。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聚集了上百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销售收入占美国石化工业的25%,炼油能力和乙烯产能分别占美国总能力的44%和95%。日本太平洋沿岸化工产业带集中了日本85%的炼油能力和89%的乙烯产能。 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集中了巴斯夫公司250套装置,生产5大业务12大类产品,产值高达21.4亿美元/m2以上。而勒沃库森的拜耳化工园区则聚集了Ineos、赢创、Logistik等多个知名化工企业。 韩国蔚山石化工业区拥有该国32%的炼油能力,19%的乙烯产能,形成了以SK公司为龙头企业、2O多家韩国和外资企业进行下游加工生产的格局。丽川石化工业区拥有韩国25%的炼油能力,36%的乙烯产能,形成了以LG等为龙头企业、10多家韩国和外资企业参与下游加工生产的格局。 新加坡裕廊化工区有埃克森美孚、BP、壳牌、巴斯夫、杜邦等66家国际大公司入驻,产值达5.59亿美元/m2。而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产值也在3.14亿美元/m2以上。 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重视特色化建设 2O世纪8O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化工产业持续进行结构调整,使产业格局和产业分工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世界化工园区发展带来了新特点。 欧美日等成熟市场起步早、发展快的化工园区,为不断满足本地市场对石化化工产品在品种、质量、性能、用途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保留必要的常规大宗石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率先着重发展专用化、特色化、功能化、精细化、差别化的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并逐步向亚太等新兴市场拓展和转移。 沙特、卡塔尔、伊朗、印度等新兴石化工业国家的化工园区,则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市场优势,大力加快发展大宗石化产品。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等地的化工园区,充分发挥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和贴近市场优势,在巩固发展大宗石化产品生产的同时,采取引进外资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办法,加快了产品结构升级的步伐。 特点:采用全方位一体化的建设和生产运行理念 世界各大知名化工园区在建设和生产运行上普遍采用了全方位一体化的理念,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实行项目设计一体化、产业结构一体化、管理运营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以产业链和产品链维系在一起,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体系。 园区内不同企业间生产装置相邻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相连输送,生产规模匹配,减少了中间环节,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集中建设、统一供应服务,使资源得到充分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从而增强了抗风险能力,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收益。 特点:投资主体之间以产业链和产业关系为纽带,合作关系长期稳定 世界知名化工园区大多设有专门管理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有的管理公司还为园区提供公用工程、环保、后勤支持、设施管理等多元化服务,使入园公司得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业务运营上。 虽然化工园区内的生产界区模糊,但不同投资主体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生产企业以产业链和产业关系为纽带相互投资参股,或建立长期合作联盟,合理分工,避免恶性竞争,合理配套发展产品链和价值链。采用经济合同管理模式,实行准入制生产,物流、资金流和交易流“三流合一”,信息共享。经由园区内的管网输送保证下游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实现装置原料的零库存。 成熟园区的发展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纵观以上经过长期发展的成熟化工园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可以借鉴以下几点:在场地的选择上,为了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优选沿江、沿海附近具有深水港的地域;园区的规划要注意依托产业链,体现一体化开发理念。避免园区间产品和项目雷同,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产业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实行“准入制度”,进入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筛选,避免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产品档次低、技术落后、污染大的项目进入园区。 我国大型石油化工园区建设要从整体规划阶段就要坚持六个“一体化”开发理念:产业链设计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信息管理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全方面的设计中,最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有特色的大型石油化工园区。 http://www.jwtz.org/info_list.jsp?cat_id=7878754352news_id=361
个人分类: 化工天地|2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子里的迎春花开了
热度 3 wangdh 2015-2-22 16:46
院子里的迎春花开了 (王德华) 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还在欣赏室内各种花的鲜艳,今天发现院子里的迎春花开了。 初一还在迎接老天恩赐的雪花,初三就看到 2015 年的迎春花了。 瞅一眼花坛里的萱草,弯下身看看墙根出冒出的新绿,用手摸一摸,是新鲜的。 天还是有些冷。温度计似的眼睛还是流泪。 春天来了。 一切都是这么匆忙,匆忙得心都跟不上。 今年的春晚几乎没有看,读木心的《从前慢》还是被感动了。 心静,是一种很难得的事情了。 心静,成为了一种向往。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迎春花年年好看,花开了,我们就知道了。 知道了,却是不懂了。 心里更慌了。 ××××××××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 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 去年拍的迎春花是 3 月 9 日 。 2014 年: 春来了 照片拍摄时间:2015年2月22日下午,北京中关村
个人分类: 博物与自然图片|5560 次阅读|5 个评论
海德堡工业园区与海德堡经济发展处为吸引国际企业落户联合发文
Helmholtz 2013-9-5 17:58
我们都已经熟悉了国内的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提供种种优惠政策而吸引投资者、尤其是国外知名公司和高科技企业入驻园区。而这个模式其实连德国著名的科技小城海德堡也同样不能免俗。下面就是新收到的为吸引国际投资者和国际企业入驻海德堡和莱茵-内卡河谷区,海德堡工业园区与海德堡经济发展处联合提供的服务措施。目前包括吸引中国的企业和投资者,也是德国的一个新时尚,因为自去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德国的最大投资国,虽然在金额数量上还远远比不上中国获得的来自德国的投资。 ---------------------------------------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City of Heidelber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 Setting up a subsidiary in Heidelberg and the Rhine-Neckar Region Support for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Service 1: Test the ground for your company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offers visits of up to one week to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interested in setting up their presence in Heidelberg. This so-called “matchmaking support” provides chances to connect with potential customers, research collaborators or strategic partners. The week-long program for business visitors includes:  Office space on the premises of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with individual address, phone, fax, internet access  Postal services: o Letter box with company name o Mail forwarding service  Matchmaking support services: o Briefing with Dr. André Domin, General Manager of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o Tailored research and arrangements of business contacts o Other site information  Online publicity Those services are subject to fees. Service 2: Set up a subsidiary in Heidelberg If you have decided to set up a subsidiary in Heidelberg,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and the City of Heidelber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 will support your company in this endeavor Services include: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 Facilities to immediately set up temporary Europe and Germany offices: o Flexible lease o Office space with individual address, phone, fax, internet access o Conference rooms o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on-site receptionist o Individual company address o Telephone with voice mail o Mail forwarding service  Matchmaking support services o Consulting time with professionals o Monthly programs with experts o Referrals to select service providers o Business subjects workshops o Access to knowledge network o Recruitment of local specialist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  Location search: o Individual support in searching for buildings, office space and production sites with suitable business infrastructure in the Heidelberg and Metropolitan area  Business support: o Business registration o Application for residence and work permits o Recognition procedures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o Support with applications for funding programs of the German government and European Union as well as other funders o Networking and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relationships  Family and living support – help with sel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 Support with house-hunting and residence registration o Childcare facilities (nursery, kindergarten) o Schools o Club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o German language and integration courses  Information on Heidelberg: its assets and surroundings o Culture o Sports o Events Advantages of a business location in Heidelberg – City of Science and Business in the heart of Germany and Europe  Worldwide connections: Frankfurt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less than one hour away  City of Science 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 Rhine-Neckar (2.4 million inhabitants)  Community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 Symbiosis between science and economy  Excellence in research and workforce  Proximity to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 International child care facilities and schools, culture, sports, leisure  Outstanding quality of life Contact Heidelberg Technology Park Dr. André H.R. Domin, General Manager Im Neuenheimer Feld 582 69120 Heidelberg, Germany Phone: +49 6221 / 5025710 Fax: +49 6221 / 5025711 E-Mail: andre.domin@heidelberg.de Internet: www.technologiepark-heidelberg.de City of Heidelber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 Marktplatz 10 69117 Heidelberg, Germany Phone: +49 6221 / 58-300 00 or +49 6221 / 58-300 01 Fax: +49 6221 / 58-30010 E-Mail: wirtschaftsfoerderung@heidelberg.de Internet: www.heidelberg.de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3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案例
wlingj 2013-8-5 12:34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案例
0 个评论
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浅析
热度 2 自我源于思考 2012-12-24 14:00
(请勿转载——彭雷) 前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环境、卫生及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成为整体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命科学可谓是现代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在所有科技文献中,生命科学占到 25% ,生命科学的各种成果源源不断地向生物医药产品、技术转化,成为生物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无可争议的“ 21 世纪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 2010 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 12427 亿元,年均增长 23%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 2010 年,我国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为了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先后批准了 22 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这里的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化工、生物农业、生物质能源、生物环保等。而本文仅论述其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其产品为药品、医疗器械和检测试剂,这些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审批管理,并应用于临床。 产业集群是 21 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产业的有效载体,已经为 20 世纪的成功经验所证实。特别是它作为能有效推动产业集聚,促进集群内企业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越来越多受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指处于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相关辅助性机构为支撑,在拥有同一产业文化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 生物医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促使产业发展必须实现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从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来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实现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促进生物医药技术成果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纷纷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产业或发展规划目标,成立诸多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园。 从全球各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特点可以看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域均集聚在各国科研机构密集、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上海、江苏与浙江)、 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已批准设立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中有 30% 家分布在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也是最高的。 上海 上海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 上海拥有长三角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生物医药科研机构。上海共有五所医科大学和医学院,还拥有中国科学院药物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水平生物医药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为生物医药的研发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这些机构还通过改制或投资创办了部分生物医药企业。 上海市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中心密集,已经形成了以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为主的“一院六中心”体系,是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生物医药领域的跨国公司如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华、罗氏、赛默飞世尔等均在张江设立了研发中心或总部机构。 上海拥有本地区最好的医院资源。有些医院甚至代表了中国医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因而吸引了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其它地区慕名而来求医的病人,这为新药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病例资源。相应在上海成立了大量针对的国内外医药企业进行药物的临床研究 CRO (合同研究组织)企业。 上海重点推进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徐汇、奉贤、金山、青浦等六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和徐汇为中心的生物医药研发、临床服务外包和产业基地,以奉贤、金山、青浦为重点的生物医药药物制造基地。据统计, 2011 年六大产业园区实现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近 500 亿元,占全市的 75% ,已经成为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江苏 江苏提出把生物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泰州、南京、连云港、苏州等地为核心。江苏省 2010 年生物医药产值超过 2000 亿,位居全国第一。 2012 年,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 2700 亿元。江苏省医药骨干企业实力较强,有 17 家企业进入全国制药工业百强行列。依靠高水平的制造业技术,江苏将构建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连云港、常州等各具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南京是国内一流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作为当今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集聚了美国哈姆纳研究院、德克萨斯医学中心、中国药科大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医药研发机构。 江苏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围绕省内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成 100 个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助推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江苏将构建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产业发展布局,目前已经形成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一批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 浙江 浙江省生物专业园区 12 家,以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台州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为核心,湖州、金华等生物产业聚集带。其中杭州经济开发区的生物产业基地发展最为抢眼,园区中拥有华东医药、民生药业、胡庆余堂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还相继吸引了赛诺菲安万特、泰尔茂、旭化成、史密斯、眼力健、艾康生物、艾博生物、默沙东等一批国际著名制药公司落户。 另外,浙江省医药制造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昌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 对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重视产业“创新链”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园区需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企业扎堆并不能保证园区的长远发展。要形成产业集群必须重视全产业链的发展,其核心是“创新链”能够贯穿整个产业链始终。从长远来看,建立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智力资源、团队是后续增长的关键。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设立之初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上海赛金药业等企业的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成功利益于良好的研发环境。位于苏州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就是当地高新区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的国家级专业医疗器械产业园,短短几年已经涌现出高端医疗器械成果。而如浙江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得到了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的多次“雪中送炭”式的资助。上海歌佰德药业的人重组凋亡素 2 配体、上海泽生科技的纽兰格林注射液等新药产品能够进入到研发后期,也是因为有当地园区的大力资助。 2、 区域内园区互动、避免趋同 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因为土地资源稀缺,已经开始从宏观角度合理规划,形成了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布局”,并且五个基地各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而随着交通的发达,城际交流大大缩短,浙江、江苏在客观上,也承接了一部分上海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项目。浙江、江苏的药企,很多也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和办事处。目前长三角已经出现这样一种趋势: 上海专注于以专利药为目标或需要最新技术的药物研发和生产领域,江苏和浙江则更注重常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 3 、园区服务体系健全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园区,如上海张江、苏州、泰州、杭州等地,不但花大力气打造了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得入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享受到专业配套齐全的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创设初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并且园区还成立了孵化平台,通过园区把政府资金与风险投资引进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园区往往是成立相应的公司进行相关运营。如张江就成立了几十个相关的公司。上海市生物医药园区大都成立了相应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于入驻的中小企业。 4 、园区管理机制灵活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园区,只有少数园区为政府机构,兼管辖区内行政、治安工作外,大部分均已经转变为企业运营模式,其中运营上海张江高新技园区的上海张江集团还在上交所上市。 长三角生物医药园区在管理模式上分为政府主导型和企业投资开发型两种类型,前者由专门成立的园区管委会来管理,并受地方政府领导,如苏州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等。在园区成立初期,以当地政府领导兼任园区领导的方式,对园区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园区成熟以后,则应进行企业化运营。 长三角许多生物医药园区管委会已经转化为国有企业,负责园区内的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平台搭建等工作。如张江生物医药基地的张江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奉贤生物医药基地的奉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另外也有民营企业投资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如方圆制药投资的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上海药谷嘉兴国际生物科技园。另外,一些大企业所建立的产业园也引入其他企业入驻。这些园区在管理模式上更加灵活,在赢利模式上主要通过资产经营、企业孵化、平台经营、项目经营、技术开发服务、人才培训及政策咨询等。 结语 目前全国已经有 400 余家生物医药的园区,重复建设的情况非常严重,造成了各园区 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难以体现。长三角区域依托自身优势,在十二五时期,会进一步加速发展,进一步凸显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不平衡,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 参考长三角生物医药园区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其它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应当考虑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作出合理的区域与功能定位;在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中介服务等产业布局上设立相应的制度、政策支撑;招商引资时也不能过分注重税收因素而忽略了“创新链”的建设;另外,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重视科技成果在园区内的转化、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人才培训与交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交互作用。 注:本文修订后发表于《中国医药技术经理与管理》2012年第6期。
个人分类: 医药|1101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句话印象: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嘉定园区
热度 1 jigger 2012-9-7 15:48
这里的水鸟白鹭非常多。一下班,老师们都坐车回上海市区以后,高大的树木和鸟类的鸣叫,感觉就像来到了森林公园。 去上海市区,坐公交车30-40分钟到嘉定北地铁站,然后再坐45分钟的11号线地铁到曹杨路,换乘4号线地铁到宜山路,然后再换乘9号线地铁到终点站徐家汇。全程需要:1.5---2小时,取决于运气(等地铁和等公交的时间每次不一定)。 嘉定离市区,真的,很远。
个人分类: 我的生活|45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秋风吹起
热度 7 wangdh 2012-8-24 00:25
秋风吹起
秋风吹起 这几天北京的天很蓝,是风吹的。昨天万里无云,前天则是蓝天白云。 早上出门,风佛面,微凉,很舒适。傍晚散步,阵阵风吹过来,透心的凉爽舒坦。没有了夏日的闷热,那该是秋风了吗?扫了一眼日历,哈,8月7日就立秋了。忙着出行的日子,也就忽视了时令和节气。还曾记得,早些年我还写过“ 忙,是一种心灵死亡状态 ”的文章来着呢。如此看来,文章真是写给他人看的。 还曾想着写写“夏日的荷”,几年了每到夏日听到知了的鸣叫声都想写写“夏日里的蝉”,终未果。很多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有时候很容易用“忙”就搪塞过去了。真忙吗?忙了什么呢?天知道,自己也知道。 秋,又来了,不知不觉。秋,是金色的,不久就会看到。还记得几年前曾傻乎乎问一位老师咏菊的诗句中,为何用“金风”。欣赏过秋的沉甸甸的美丽,就要经受晚秋的凄凉,也要忍受秋的无情。这就是自然。 在院子里转转,欲清醒一下疲劳的脑神。清凉的秋风吹着,好像感觉还是有些烦闷。青涩的柿子,张扬的芙蓉葵,那些已经结果的栾树,渐渐凋谢的紫薇,迎风在香薷花丛中飞来飞去的那些蜂和那些蝶,还有小路边那正盛开的洁白的玉簪... ...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今夜是七夕,织女会牛郎。 旧文: 记忆中的鹊桥相会 (玄参科的木本香薷?) (栾树的蒴果) 芙蓉葵 (百合科的玉簪) 紫薇
个人分类: 博物与自然图片|627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内蒙古四个园区规划建设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
cuncaoxin 2012-6-25 12:06
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批复了《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12—2020)》、《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包头市风光新能源产业化基地总体规划(2012—2020)》及《正镶白旗那日图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4个园区(基地)总体规划。 四个自治区级园区有三个将落户于中国北方工业重镇 ——包头 www.baotou.gov.cn 。我国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包头兴建三个自治区级的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5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讲话对两院院士提出希望。“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就是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有效载体。 据介绍,批复确定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是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自治区级产业基地;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是以金属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包头市风光新能源产业化基地是以风光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自治区级产业化基地;正镶白旗那日图物流园区是以农畜产品和建材等产品的运输、仓储、加工、交易以及配送为一体的自治区级物流园区。
个人分类: 经济社会|2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新园区学生宿舍样板间实景展示
热度 3 sincos 2012-6-19 14:09
新园区学生宿舍样板间家具实景 Source: http://yanqihu.gucas.ac.cn/home/detail/d7ec4da7-9cf6-4c6c-9b7c-fd0a6b141b7c
135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会议信息
ilooking 2012-6-11 11:14
[转载]会议信息
6月12日下午2点至4点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礼堂,路甬祥报告“魏格纳等给我们的启示——纪念大陆漂移学说发表一百周年”欢迎参加。
1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郭金龙:交流文创园区建设经验 促进两市文化共同发展
whyhoo 2012-2-18 17:01
  2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率北京市文化参访团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松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参观考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他表示,北京、台北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共同任务,希望通过加强交流促进两市文化共同发展。   上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女士对参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向郭金龙介绍台北故宫展陈情况和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情况时说,2009年﹑2011年两岸故宫合作成功举办雍正﹑康熙时期艺术精品展,2013年还将合作举办乾隆时期艺术展览。台北故宫制作的以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为主题的3D多媒体展示,也即将赴大陆巡展。郭金龙说,两岸故宫的互动交流日益密切,举办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精彩展出活动。台北故宫汇集了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文化参访团的首站文化交流活动就选在这里,希望能为两岸故宫的文化交流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短短一小时,参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台北故宫陶瓷、玉器、青铜器等展区,细细体味艺术瑰宝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学习借鉴台北故宫在文物保护开发、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书画、善本仿制品销售部,郭金龙对用现代技术高水平仿制开发传统文化产品取得的良好效果给予高度赞赏。   下午,郭金龙与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共同参观了2月16日刚刚在台北松山文创园区开幕的“燕京绝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798印象”展,并参观了文创园区内的台湾设计馆。   走进“燕京绝技”展区,年近八旬的“面人汤”传承人汤夙国老人现场制作的台湾文化名人于右任、李翰祥面塑,皮影艺人演出的新编剧目《三打白骨精》,剪纸大师徐阳赠送的龙凤剪纸,都让郝龙斌赞不绝口。跟随北京古琴大师王鹏学琴的台湾弟子已经有二十多人,台北的古琴学生在两位市长的见证下,利用这次展览的难得机会现场向老师讨教琴艺。在郭金龙和景泰蓝制作大师的引导下,郝龙斌在现场为正在制作中的景泰蓝铜胎进行关键的“点蓝”工序。郝龙斌还欣然拿起毛笔,亲笔题写“加强交流”。   在“798印象”展区,北京当代艺术家携精品力作首次以“798艺术区”的名义赴台参展。老艺术家多年创作积累的丰富经验,青年艺术家探索尝试的旺盛活力,都在艺术区得到了充分展示,吸引了广大台湾参观者关注的目光。郝龙斌与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一一握手,感谢大家把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品带到台北展示。   在松山文创园,郝龙斌向郭金龙详细介绍这片园区7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烟草工厂到文创园区,松山文创园与“798艺术区”有着高度相似的发展历程,成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路径的生动写照。在台湾设计馆里,郭金龙仔细观看尚未付诸实施的设计概念作品,亲手操作高科技全息3D演示系统,欣赏富有创意的台湾设计精品,对台湾在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金龙表示,松山文创园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发和经验。北京、台北都面临着工业转型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将会是一个重点。北京市正在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建设世界设计之都。在这些方面,北京和台北之间都有许多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在今后通过进一步深入交流,促进两市文化共同发展。   参访团还参访了中天电视台。北京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参加活动。(王皓) 原文见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ldhd/t1217756.htm
个人分类: 文化|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企业和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
fuyuncas 2011-12-19 16:46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目标要素、机制要素和环境要素等五大要素中 ,主体要素是模式的核心要素。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协调的好坏决定着模式运行的正常与否,更决定着循环经济标准的质量和标准实施的情况。因此,本研究认为从主体的角度对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进行分类更为合适。 1 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的主体分类依据 首先,本研究从实体规模角度,将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分为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和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企业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从事循环经济标准化的主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实体,有必要对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开展相关研究。此外,产业园区具有产业集聚、企业集群、项目集中的优势,利于循环产业链条的搭建和延伸,也有利于园区管理部门通过管理标准实现园区企业准入、绩效管理、目标实现等功能。因此,企业和产业园区是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的理想平台。 再者,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管理主体、制定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在循环经济标准化中的角色定位有所不同。在初级阶段,由于企业、园区等实施主体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标准化意识和能力不高,其主动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的积极性不强,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激励,因此在这个阶段政府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是政府(或园区管委会)主导的循环经济标准化阶段。在循环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企业和园区都积累了一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和研发出了一些循环经济适用技术,这个时候企业和园区根据市场需求,联合研发机构,共同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因此这个阶段是多元主体(或以联盟的形式)共同主导的过渡阶段。而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时企业和园区具有较强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和技术研发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化经验,因此具有了主导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的能力。 综上,在企业和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包括政府推动、多元主导和企业主导等三种模式,园区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包括园区管委会主导、园区企业标准联盟主导和园区龙头企业主导等三种模式。 2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 体制、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伴随着体制的变化,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接受政府指令转变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体制环境的逐步转变,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角色定位是不同的,根据政府对循环经济干预程度的不同,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具体分为:政府推动型模式、多元参与型模式和企业主导型模式。 2.1 政府推动型模式 政府推动的循环经济标准化,主要是政府在标准化活动及主体之间的协调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利用政策手段解决循环经济标准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企业在政府的干预指导下参与标准化工作。从图 1 可以看出,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并通过政策措施去推动企业参与标准化。 分析概括政府推动型模式的特点对于深入解析模式本质、把握模式关键、掌控模式抓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论述模式内容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模式的内在特质。本研究认为,政府推动型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推动、企业参与、政策激励等几个方面。 本研究以泰兴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为案例说明了该模式的应用实践、应用效果。该公司为推动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成立了以市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局、环保局、科技局、经济开发园区管委会等单位领导共同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了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标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可以看出,该公司的标准化模式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 图 1 政府推动型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 2.2 多元主导型模式 多元参与型模式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政府主要起到协调、引导作用,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是标准化的核心主体,不同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相互协作,多元主体通过标准化手段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图 2 给出了多元参与型模式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政府对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干预程度降低,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逐渐成为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主体。 多元参与型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主体关系的平等性方面。具体来说,其特点主要包括多元参与、主体平等、政府协调和合作共赢等。 本研究以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案例说明该模式在企业的具体应用情况。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公司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政府组织成立了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技术小组和项目协调小组。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该公司建立了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和实施体系,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图 2 多元参与型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 2.3 企业主导型模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给予其应有的标准化主体地位。企业更加了解市场需求和信息,能更好地利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行业秩序。企业通过加入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标准化组织等机构,为解决行业领域内的混乱状况,提供资源整合性,降低成本等问题,开展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图 3 给出了企业主导型模式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企业成为循环经济标准化的主体,政府及行业组织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和引导,高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是一种合作参与标准化的关系。 企业主导型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体现了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前置性、市场性,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不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主导循环经济的标准化。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主动性、自主性、前置性和市场性。 本研究以江苏昆山协孚人革制品集团公司为案例说明该模式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标准化工作,公司成立了循环经济标准化领导组织机构,并在此领导下建立了公司的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不管是标准体系的建立,还是标准的实施推进,公司发挥了积极主导作用,是典型的公司主导型模式。 图 3 企业主导型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 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 产业园区是产业经济的集聚区,具有规模经济、污染集中处理、循环链条延伸等特点,是利用标准化手段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园区,其产业链条不同,产业特色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本研究根据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的经验和成果,将园区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总结为三种,即园区管委会主导型模式、企业联盟主导型模式和龙头企业主导型模式。 3.1 园区管委会主导型模式 在园区管委会主导型模式中,园区管委会在循环经济标准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全面主管循环经济标准的制定、宣贯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园区内的企业服从园区管委会的领导,听从管委会在循环标准化各个方面的安排,以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可以看出,园区管委会主导型模式与企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就是政府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发挥更加主动、积极、主导的作用,而企业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两者也存在差异,园区的产业更加集聚,搭建循环经济链条更加容易,推进标准化的成本相对较低,只要园区的大型企业接受循环经济标准,在产业链条的企业也会效仿和跟进;而企业是一个个的点,比较分散,单个企业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的成本较高,政府对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的监督难度较大。 图 4 给出了园区管委会主导型模式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园区管委会在循环经济标准化方面具有主导或领导地位,园区内的企业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循环经济标准化属于专业领域的标准化,也决定了这项工作不是单一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循环经济部门和标准化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园区管委会是一层特殊的政府组织,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开发用地、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公共服务。园区管委会主导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包括园区管委会主导、企业参与。 本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案例说明了该模式在园区层面的应用。苏州高新区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以 PDCA ( Plan-Do-Check-Act )为运行机制,由园区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制定了园区的碳生产率和资源生产力的考核管理制度,并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企业、产业链、园区的标准化实践的计划( Plan ),推动低碳与资源节约园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围绕园区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园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标准的贯彻执行 (Do) 。一方面,在企业、产业链、园区三个层次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监督和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标准。 图 4 园区管委会主导型模式示意图 3.2 企业联盟主导型模式 企业联盟标准是新兴的标准形式,具有制定速度快、对市场需求响应及时、知识产权归属明确、标准推广高效等优势 。继闪联、 e 家佳和 AVS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以后,各地成立了不同产业的企业联盟。为加强企业联盟标准的管理,山东、深圳等地还相继出台了企业标准联盟管理办法。 依据企业标准联盟和联盟标准的定义,本研究认为企业联盟主导型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就是由联盟主导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实现企业联盟范围内的最佳市场秩序,促进联盟内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标准联盟存在很多形式,主要包括纵向标准联盟模式、横向标准联盟模式、多个企业组成的网状模式和以盟主为主导的星型模式 ,如图 5 所示。企业标准联盟主导型模式具有企业自发性和系统协调性等特点。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领域,当前还没有成立相应的企业标准联盟。引导园区企业成立小范围的企业标准联盟,将是今后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的目标之一。 纵向标准联盟模式 横向标准联盟模式 多个企业组成的网状模式 以盟主为主导的星型模式 图 5 园区企业标准联盟模式 3.3 龙头企业主导型模式 龙头企业主导型是指园区内的规模最大、技术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企业主导着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并通过其辐射力促使其他企业采用有关标准,通过园区企业的共生、共存关系,采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主导的园区往往是围绕一个大型企业形成的中小企业共生网络。在链条上,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上游产品,依靠龙头企业生存,龙头企业需要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从而双方形成了紧密的互利关系。图 6 给出了龙头企业主导型模式的示意图。可以看出,龙头企业是园区的主导者,在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龙头企业通过制定循环经济标准化规范依附于它的中小企业的市场行为,形成竞争有序的园区生态群。 龙头企业主导型模式的特点在于园区内企业规模差距悬殊,中小企业依附于龙头企业生存;龙头企业具备循环经济标准化的意愿、动力和能力,但中小企业的意愿不强,动力不够,能力不足。具体来说,龙头企业主导型模式的特点包括自组织性、协作性、市场性。 图 6 龙头企业主导型模式示意图 本研究以华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案例说明该模式的应用。该园区地处清远市石角镇,在华清再生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主导下建设而成。在政府的指导下,在华清公司的主导下,园区建立完善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标准体系,搭建了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信息平台,并组织园区试点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可以看出,该园区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是典型的企业主导型模式。 4 结语 本文着重总结了适用于企业和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化模式,提出了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的分类依据,并分别从模式内容、特点和案例介绍了政府推动型、多元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等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以及园区管委会主导型、园区企业标准联盟主导型和园区龙头企业主导型等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这些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和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升级。
3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造奉贤生物科技园区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支撑平台
自我源于思考 2011-10-13 12:03
一、园区及服务支撑平台简介 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生物科技园区)始建于 2001 年,是 2006 年国家发改委公告的上海市保留开发区之一。园区占地 20 平方公里,分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大板块,城市建设板块属南桥新城核心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面积 4 平方公里,主要分为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园区主要企业有 集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国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领先的上海莱士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亚洲最大的生物芯片企业——上海铭源数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农业部批准兽用生物制品的唯一定点企业及农业部在上海设立的动物重大疫情防治的生产基地——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并且园区尚有多家企业在生物制药、疫苗、生物芯片、医疗器械等领域处于行业前列。 生物科技园区通过打造专业化、集约化的服务支撑平台,全方位、高水平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园区已引入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建成全市首家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专业化服务平台。园区还依托南桥新城,建设了 漕河泾科技绿洲 - 奉贤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聚惠产业园(奉贤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标准厂房区),并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还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服务服务平台。 二、专业化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 园区与中国医药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合作,成立了为企业提供创新技术的奉贤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聘请了上海市五位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资深院士,在园区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内容包括: 1 、生物医药技术转移服务 园区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针对生物医药制造业不同技术领域特色,筛选并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秀高校、科研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方面优势资源,促进上述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成新型产、学、研联盟,形成“虚拟创新联动平台”,为园区生物医药制造业的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科研、制造、销售、服务人才的培训,拓宽培训方式,突出发展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为主的会务、展示功能体系,搭建专业化技术培训与交流平台,积极打造生物科技园区生物医药技术专业化服务平台。 中心借助与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的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整合国内外行业资源,为奉贤区各类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在 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和区政府的领导下,举办了第 13 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 BioForum2011 )的重要专题活动之一 ——2011 上海(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项目合作洽谈会,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和行业主管领导作报告,为当地企业搭建信息、政策、技术交流平台。 2 、生物医药信息咨询服务 奉贤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围绕国内外生物医药制造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信息与咨询需求,建设与聚集由相关专业数据库、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机构搭建的信息策略平台。园区不仅要聚集企业,更要聚集技术,才能具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平台还会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建立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建立专家资源数据库、完善信息发布平台,方便企业查询。 面向企业服务而建设的生物医药技术经济与政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互式虚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旨在对现有生物医药行业动态、政策信息、新产品新项目研究成果、新产品申报注册进度、技术信息、企业需求、服务资源、资金资源等进行充分整合,提供一个集成创新、技术项目融合、服务渠道畅通的高效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开发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生物医药产业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战略性支撑。 三、集约化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 随着园区内企业的增多及快速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建设集约化的服务平台是提高园区服务效率,增加企业满意度的重要步骤。集约化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全方位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 1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1 )园区环境及周边交通 随着南桥新城的建设,园区的 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目前已建成 20 公里主干道,与高速、国道、省道连接,形成了区内、外道路环通网,园区设有两座自来水厂供水,日供水能力 60 万立方米,天然气管网覆盖园区,日供气能力 30 万立方米。已建成的通信网络、移动电话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及公用数据通信业务可满足各种通讯需求,投资 2 亿元污水排放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 14 万吨,雨水排放采用暗管自流方式,接百年一遇设计,园区多年来在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园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50% 以上,多年来空气质量、水质量排在全市首位。 2 )漕河泾科技绿洲 - 奉贤园区办公、研发区 漕河泾科技绿洲 - 奉贤园区从设计到项目运行,处处贯彻了 LEED 标准概念。所谓 LEED 标准,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评级,是目前全球生态环境建筑设计评价的最高标准。漕河泾科技绿洲 - 奉贤园区规划有 3 个不同层次的建筑物业,面向高端客户的企业研发基地和总部办公的小型物业;面向地区级客户的企业研发基地和总部办公的中型物业;面向综合性大型集团客户的企业研发基地和总部办公的大型物业。 在节能、环保、生态方面,园区始终以高标准为准则,力求成为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洲。作为一座高品质的具有产业聚集力的园区,漕河泾科技绿洲奉贤园区以飞速发展的南桥新城为依托,培育发展金融服务、新型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产业、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新型的“产城融合”的格式。 3 )聚惠产业园 - 奉贤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标准生产厂房 上海聚惠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园区控股的公司,其主营业务是为园区开发各类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厂房。依据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建设要求,公司将规划新建 500 亩符合各方要求的现代化厂房,主要建筑内容包括适用于各功能的研发及生产车间和原料库,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供电、水、气等)。第一期项目目前已动工。这些厂房将采用“交钥匙”的方式,直接交付入驻企业使用,确保企业入驻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全面运行。 2 、企业各类审批、申报业务“一站式”服务体系 园区实行专项“一对一”服务,委派专人全程辅导客户,陪同客户处理相关事宜,协助客户解决注册疑问。并依照客户的实际情况,度身策划制定相适合的注册方案,使整个注册过程更加个性化。可为客户代理所有工商、税务、审批、银行手续,正在实现“一站式 ” 一条龙服务,并尽少打扰客户的方式完成注册流程,尽少的避免因注册流程而打扰到客户正常的工作。园区多元化的商务平台,将帮助企业更有效的整合资源,赢在事业起跑线。 3 、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园区成立的上海久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基金)对有投资价值、但有一定风险的初创期中小企业,在先期予以资助的同时,由创业投资机构向这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础上,引导基金再给予第二次补助,以解决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因担心风险、想投而不敢投的问题。园区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融资、孵化等特色服务,最低限度减少企业的投资门槛。并且园区积极推动面向生物医药领域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支持上海衡康生物医药股权基金等公司的发展。 园区还专门设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金,每年拿出不少于 500 万的资金,对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创建,专利保护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园区有专门部门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及申报支持基金,使企业在各个阶段获得充分的资金保障。 四、园区长期发展愿景 园区已经获得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生物医药和生物芯片龙头企业集聚”、“奉贤区知识产权示范基地”、“南桥新城核心区域”、“环境质量全市第一”等品牌。这些成绩与园区所打造的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支撑平台是分不开的。 在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园区将充分利用上海市大力支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时机,集中各种科技资源,以及在交通、发展环境、土地价格、生物制药企业集聚等方面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借助与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结成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全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机制,把园区建设成为北杭州湾现代生物医药和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化国家级示范基地——“北杭州湾生物港”。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5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fuyuncas 2011-8-23 10:3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for Circular Economy Standards System of Industrial Agriculture Parks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所遵循的原则基础上,确定了标准体系构建的过程方法。并以模块化理念为技术依据,运用该过程方法分别构建了便于推广的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 关键词: 产业园区 模块化 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nciples to establish the framework for circular economy standards system, the paper set up the procedure method on how to establish the framework. It established the framework for circular economy standards system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e park by utilizing modulariz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ocedure method. By this means, the framework is easy to be applied. 一、背景 产业园区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环保总局等 6 个部门选定的两批循环经济四类试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省市)中的一类。产业园区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如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如海南省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农业园区,如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本文沿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中的分类即产业园区来界定园区的概念。 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原则 1. 目标明确 标准体系的编制,应首先明确标准体系的目标。不同的目标,可以编制出不同的标准体系。本研究编制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目标在于,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加快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标准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2. 全面成套 标准体系的全面成套应围绕着标准体系的目标展开,体现在体系的系统整体性。本研究充分考虑循环经济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确定标准化的领域。横向维度指向循环经济涉及的领域,包括节能、节水、节材和综合利用;纵向维度指向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和开发、资源开采、生产制造、流通及使用、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处置等阶段。每个阶段标准化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具体如图 1 所示。 图 1 循环经济标准化领域 3. 层次适当 列入标准体系内的每一项标准都应安排在恰当的层次上。本研究将基础标准安排在了较高的层次,启动指导和总领的作用。总体上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综合、基础和管理类标准,第二层为各生命周期阶段所涉及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标准。 4. 划分清楚 标准体系的子体系或类的划分,主要应按行业、专业或门类等标准化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而不宜按行政机构的管辖范围而划分。本研究的划分依据是生命周期阶段和循环经济领域的耦合及交叉,不是以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的。 5. 开放扩展 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循环经济工作的深入进行,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将逐步完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也将陆续制定,标准体系应为开放结构,以便进行扩展。 三、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的过程方法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某种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本文根据过程方法的总体界定,提出了标准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方法,如图 2 所示。 图 2 标准体系构建的过程方法步骤 应用过程方法构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只有将对象确定下来了,才能更好地划分对象标准体系的系统边界。 步骤二:需要根据对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深入分析该对象所涉及的标准需求;在征集标准需求时,需要深入企业调查,根据紧迫性、重要性、可行性、代表性等原则确定该领域的标准。 步骤三:在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提出设计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 步骤四:在总体思路的统领下,提出具体的体系构建原则和依据。 步骤五:在系统方法论的指导下,设计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避免部分之间的重复和交叉。 步骤六:利用绘图工具绘制标准体系的框图,编制标准体系表,分析现有标准、立项标准、拟立项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分布情况。 四、 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依据 1. 理论依据 — 模块化理念 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是产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其目的在于简化设计和制造工作,缩短产品和设备研制时间。《标准化概论》中对模块化定义为:“是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解决复杂系统类型多样化、功能多边的一种标准化形式。”一个完整的系统就是由一系列的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组合而成。 模块化的主要优势有:子模块独立设计、可变性、延展性、引入新型的竞争与合作、改变市场结构,形成 产业集群 等。模块化理论的先驱 卡利斯 · 鲍德温 和 吉姆 · 克拉克 认为,模块化是组织、设计复杂的产品或过程的有效战略之一。模块化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到产业组织理论中,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半自律的系统中。模块化擅长在复杂的事务和生产系统中发挥作用。 从调研情况及分析来看,绝大多数现有的产业园区内企业都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而标准体系建立是一个复杂系统,所以,很难在园区层面构建统一的、并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而模块化的对象就是复杂系统,因此,采用模块化理念构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可以在园区层面抽取共性之处建立体系,对园区企业提出一致的要求,同时可以要求园区内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从而避免工作重复、提高体系构建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2 .实践依据 — 环保部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环保部于 2006 年发布了 3 项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即《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 HJ/T274-2006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 HJ/T275-2006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 HJ/T 273-2006 )。这些标准中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为: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其中, HJ/T274-2006 适用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和验收。标准规定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根据生态工业的特征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由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组成,并进一步细分为 21 个指标。另外两项标准分别对静脉类和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上述 4 个部分的详细指标要求。这些标准为构建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五、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的组成 1. 园区通用型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模块化理念和标准体系构建的过程方法,建立的体系框架如图 3 。其中,虚线部分反映了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园区循环经济方针与目标 国家和地方有关循环经济和标准化的法律法规 国家、行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与规划 循环经济通用基础类标准 模块 1 模块 2 模块 3 模块 n …… 图 3 园区通用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模块化理念,按照 3R 原则,园区通用基础类标准不是针对单个的企业,而是整个园区在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总体要求,以及公用工程(如统一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要求,如能量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等,重点放在术语、符号、方法(统计核算)、管理(评价、管理要求)等方面。其框架如图 4 。 通用基础类 标准 术语、符号等标准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标准 循环经济统计标准 循环经济核算方法标准 园区循环经济管理要求标准 废物、能量交换方法与要求标准 图 3 通用基础类标准体系框架 2. 工业园区模块化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在通用型标准体系框架中,如果针对工业园区,循环经济通用基础类标准可以看作是一个公共模块,而模块 1 、模块 2 …… 模块 n 代表园区内不同行业的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这样进行分解后, 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模块 x )的组成在先前的文章中进行过探讨,这里不再赘述。 3 .农业产业园区模块化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按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GB/T 4754-2002 ), 第一产业农 业共分为 5 类,即: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在农业系统内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之间就是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过程。在农业这个大的循环系统中,通过各业之间的能量转化,实现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平衡。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各业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的循环发展模式,如农林结合型发展模式、农牧结合型发展模式、林牧结合型发展模式、农牧渔结合型发展模式等。 因 此 按照生产要素划分,又可划分为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经综合考虑,后一种分类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更加一致,因此,在构建体系框架时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划分。在每一个生产要素之下,就是标准化模块 1 , 2 , 3 , …… , n 。 构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如图 4 : 园区循环经济方针与目标 国家和地方有关循环经济和标准化的法律法规 国家、行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与规划 农业循环经济通用基础类标准 模块 1 模块 2 模块 3 模块 n …… 种植业 养殖业 渔业 农产品加工业 图 5 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 其中,在每一个模块中,引入农业产品标准综合体的概念(《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农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 GB/T 12366.3 )。即 模块 1 , 2 , 3 , ……,n , n 代表 不同的产品,如家畜、家禽、鱼、粮食、水果、蔬菜等。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如生物性、区域性、季节性等,决定了农业标准的复杂性。依据 GB/T 12366.3 ,标准综合体中一般包括如下方面的标准: a. 种子方面:应列入种子、种畜(禽)、鱼(虾)苗、菌种、苗木等繁殖材料的品种、质量、繁育规程、检验方法等标准; b. 生产方面:应列入生产技术规程(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饲养技术规程等)、生产条件方面标准(农田水利、土壤改良、养殖设施、饲养环境等); c. 产品方面:列入产品质量、加工、检验方法等标准; d. 其他方面:基础标准、安全、卫生、环保、综合治理等标准。 模块 X 种子方面的标准 生产方面的标准 产品方面的标准 其他方面的标准 循环经济类的标准 图 5 模块 x 的标准构成 循环经济类标准是农业标准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据上述分类,应列入其他方面(图 5 ),技术内容依然是节能、节水、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等(图 6 )。尤其是循环经济中农业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如沼液、橘渣作肥料、饲料等,与食品安全关系十分密切,是制定这些标准时需要关注的地方,也是目前标准匮乏的方面。有些标准可能包含在前几类中,或者涵盖的范围较广,很难区分是循环经济类标准还是其他的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际情况表明,由于农业标准较缺乏,有些试点单位在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时,也制定了很多种子、生产、产品方面的标准,完善了农业产品标准综合体,使未来推广价值更大。 循环经济类 标准 节能标准 节水标准 减量化标准 无害化处理标准 废弃物再利用标准 图 6 农业产品标准综合体中循环经济类标准框架图 从图 4 中可以看到,农业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同的产品(家畜、家禽、鱼、粮食、水果等等),围绕每一种产品都有农业标准综合体,相当于一个标准化“模块”, 如猪/沼/果标准综合体,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即可通过循环经济标准而实现。这样,针对不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同模块组合就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框架。 农业循环经济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千差万别,但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些模块可以被其他地方所复制和借鉴。以农业产品标准综合体作为一个模块,便于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李春田主编,标准化概论 ( 第四版 )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 胡兰、黄丽,高新区 , 产业模块时代到来 ? . 中国高新区, 2008 ( 10 ) 刘玫、赵跃进,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的探讨 . 中国标准化, 2009 ( 1 )
3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窗外园区:迟来的春天
热度 4 jianxu 2011-5-8 22:03
办公室窗外的一片园区算是一个小小的“公园”。 在这车水马龙、高楼矗立的大都市里显得分外珍贵,甚至似乎有些奢侈。 感谢建所的那些老一辈海归,很有眼光。知道什么是一个学术机构该有的?建这栋楼时,从马路(那个年代只不过是一条土路)向北退进了大约有 40-50 米的距离,才拥有了远离马路喧嚣的空间。奠定了今天这片园林的基础。宁静才能致远。 感谢后面几代所领导,没有为商业利益所诱惑,没有急功近利,将这块宝地出卖,或者“混凝土化”。否则,。。。。。。 不知道是否有那么一天,“退楼还林”。 · · · · · · · · · 今年的春天显得姗姗来迟,气温一直偏低,而且波动无常。只是在最近这半个月里,才仓促地使这里掀开了春天的盖头。 白色、粉红色的桃花开了。有人说,多看上几眼桃花,会交上桃花运的。 黄色的报春花开了。我的一个学生比我有研究,知道它的学名。 随后绽放的是丁香花,白色、紫色,散发着清新的芳香。有一首网络歌曲,说的是丁香花。“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 桃花红。 杏花白。 曲径通幽处。 院子里最大的一颗丁香树。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紫色丁香。满园芬芳。 相关链接 雪映IMR:好一派北国风光! 国庆60周年假期里的沈阳 室庆十周年散记与片花
个人分类: 自拍自娱|6569 次阅读|6 个评论
第一场雪
nbsgdsb 2009-11-1 20:35
近两天气温骤降,今晨起床才发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种情形很容易让我回忆起了刚到哈尔滨时的大学生活。也是这样的雪和这样的秋冬交替。一转眼就7年过去了,真是时间飞逝。 已经不是我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冬天了,也不是第一次迎来北京的雪,可我还是兴奋的拿起了相机。 雪中的青年公寓。(这是早上起床后兴奋地发现今年第一场雪的来临,于是跑到楼下拍的,那时雪还在下) 奥运村园区外路边的松树积雪 雪后的动物所办公楼 校道上的红绿白 路灯和雪被 夕阳下的雪后园区俯瞰 随手而拍,跟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