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共服务平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守正创新,打造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lgmxxl 2019-2-28 10:17
细论继续教育的“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之五: 守正创新,打造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对此,在2019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认为,“在我国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还属于薄弱环节,如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这是一个客观的评价。目前,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成为国家特殊关注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国家各类项目申报、评价、评估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都是分列的,继续教育则往往混同在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之中。近期出台的政策法规,如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教育部等部门修订印发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让我们这些继续教育的从业者委实觉得“继续教育属于薄弱环节”。这种“薄弱”体现在,一是继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仍混合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中;二是没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以上政策基本上没有事关继续教育的内容;三是继续教育现代化缺乏明确的标准与实践路径。 那么,继续教育现代化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表征指标?实现路径又是什么呢?我想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努力办有责任、有担当、有质量的继续教育;“创新”就是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努力引进教育研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持续引导继续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我认为,继续教育现代化指标多,但最为主要的是建成“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它包括理念、制度、模式等现代化,但最主要的表征指标应该是继续教育现代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与功能实现。这样的平台集各类学习为一体,具有学习功能、学分互认功能、学分银行功能、资源共享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等。当我们的平台,特别是省一级平台实现了“泛在学习”之时,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基本实现了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面友好,打造“类实体课堂”的学习系统 公共服务平台首先是一个学习平台,是一个从事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的一体化学习系统。这种平台基本功能是课堂功能,其课程学习组织必须尊重与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习过程具有与实体课程相类似的功能,“类实体化”是在线教育的灵魂。其基本要求是界面友好,易于使用。或者说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在平台提供的网络学习界面中,自主完成学习过程。这其中的关键包括:第一,实现课程公告、推送与管理功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公告、提示,该门课程教学资料更新等课程信息,都能实现电子邮件推送。甚至可以与学习者的QQ、微信互动起来,以方便学习者第一时间了解课程进度。学习者登录后导航要清晰易见。具体到学习过程,要能清楚地找到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考核的方式,总之,课程学习要有清晰的导航树状结构。便于使用者一目了然。第二,交互反馈与教学监控评价清晰易见。各课程各章节的练习、讨论、测试等分区能够在课程首页直观呈现,能直观看出某章节学生的浏览学习情况与得分综览。论坛区功能要能够与课件学习区结合起来,主题帖与课件知识点能紧密联系,能方便设置子论坛,后台且能够对学生帖子的情况作出统计和跳转。支持教师的即时回复与邮件提醒或社区通知。第三,搭建自习室功能。自习教室是课程学习者的讨论组,学习者在其中能够完成课程的在线讨论,类似实体自习教室。而且,在每月初及每周推送所学专业、教学平台主要信息,为学习者推荐新上课程;行业周刊,学习方法推荐等,并能不定时的分享好的资料、学习方法及网站。第四,设置学习记录功能。平台应该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实现记录笔记功能,并能实现同学之间笔记的共享。 二、共建共享,打造学分互认互换的学分银行系统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学分银行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一种关键举措,是继续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指标。进入“互联网+”以来,继续教育界的“互联网+”更是如火如荼。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能够实现各教育机构的资源共商共建共享,实现相互之间的学分互认,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学分交换。 三、一体化平台,打造涵盖各类教育的终身学习系统 学习型社会,既是一种建设目标,也是一种建设过程。在学习型社会中,其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任何人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任何知识。这包括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人教育、妇女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涵盖学历补偿教育、职业培训教育、国民素质教育等内容。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充分考虑继续教育的实际,涵盖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国民教育,且能互相连通,为实现学分互认、学分银行打下基础。同时,平台可以依各类学员实际需要,打造个性化的二次开发接口。如微专业功能打造,如可以依照一定规则组织若干课程,设置类似于实体教学中的第二专业,搭建某一专业或领域的系列课程组织,帮助学生选择和系列学习某门学科。亦如课程推介与终身服务。亦或是创新创业教育等。平台可以根据学生浏览课程情况,依托平台系统优化推荐最新课程,实践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未来现代化公共服务平台一定是打通各类教育的平台。 四、数据积聚,打造数据分析与监督的质量评估系统 美国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利用你的10个最亲密联系人的“推特”信息流,利用一种名为信息熵的测量方法,估计了一个人未来将发布的推文的可预测性。他们研究了927名用户的“推特”信息流,每个人都有50到500名关注者。在每个人的信息流中,他们计算出单词序列包含了多少熵。然后,他们把这个数字输入信息理论工具——范诺不等式,计算一个人的信息流能否准确预测其下一条推文的第一个单词。平均而言,准确率的上限是53%。 可以说,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将越来越强大,平台自助的智能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平台会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科学化。这样的平台,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平时学习情况、根据已连平台的其他数据情况,分析出个人的学习倾向、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学习潜力,从而可以为个人提供智能化、科学化的私人定制学习支持服务。同时,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学分银行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工具,监督学习者学习过程,评估学习者学习效果,从而为学分互认、学习互换、证书权威打下基础。 总之,未来作为继续教育现代化重要表征指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本校资源+资源超市+学分银行+数据挖掘+多元目标”的一体化学习平台,它在国家总平台的框架下,实现省级平台的自主学习、自主监控,它将是优质资源的会聚地,学分银行的存在地,学习效果评估的测验地,是实现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国民教育”三大职能的服务地。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 2.0 行动计划》的通知 唐一尘 . 你的朋友“出卖”了你 . 中国科学报 .2019-2-15 :( 3 ) .
个人分类: 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3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未来三五年内近百新药有望步入产业化
pikeliu 2009-11-8 11:21
新闻报道:上海张江,服务企业,小制药企业 设1.8万平方米孵化场地,约90个生物医药孵化单元 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未来三五年内近百新药有望步入产业化 2009-04-26 01版:要闻 本报讯(记者 杨群)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昨天正式落成启用,并迎来首批入孵企业。这标志着国内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可共享创新资源最多、可提供专业服务力量最集中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对外服务。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五年内,将有近百个新药项目从这里步入产业化。 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未来之星,而它们资金、资源有限的普遍特征,与新药研发周期较长的必然要求之间,存在着客观的障碍。如果迈不过成本鸿沟,许多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及其新药项目就会夭折。一家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企业负责人举例,新药研发中需要用到很多研究设备,此类设备虽然使用频率一年只有几次,但又是必不可少的,而购置这些设备需花费上亿元,这就严重钳制了企业新药项目的研发。而新的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就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租用平台里的公共设备每年只需花几万元就能完成企业所需的检测,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 集纳已有优势资源,并以平台形式为中小药企提供服务,不仅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也将提高政府资金和已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围绕生物医药中小创新企业的需求,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涵盖共性技术服务、产业化服务、公共实验(检测分析)服务、专业信息服务、运营保障服务、集成软服务等六个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企业的共性需求提供专业服务。 据介绍,公共服务平台设有1.8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约90个全装修的生物医药孵化单元,分为生物、化学、中医药三大类。每个单元内都配备了通风柜、半岛式中央实验台、废液收集台等实验室基础设施。根据平台的功能规划,该平台年均将向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公共服务量超过5000次,年均孵化企业20家以上。通过三年运行,将发展成为吸纳国内外专业服务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平台,对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和各扩展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形成有力的服务支撑,形成辐射服务全国的能力。 据悉,在此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目前张江药谷正在规划进一步建设符合动态药物生产管理规范国际标准的中试生产公共服务平台,为加快创新企业新药研发成果产业化、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好的支持。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出席平台落成启动仪式。
个人分类: shanghai|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