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堪培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澳大利亚的许多公共场所你能见到人们在学习和研究
Huangyy 2017-4-21 14:17
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在澳大利亚见到许多静心读书的人,而在澳大利亚,我在几个城市都见到人们在研究,比如在堪培拉的国家博物馆,你能看到有来自各地的人们在那里观看,讨论和做笔记,这些人不是一般的走走参观的游客,是带着研究任务来的。他们当中有一个人的,也有几个人在一起的,很专注,很感兴趣,也很陶醉。 在堪培拉的市博物馆,我看到来自澳洲其他城市的老师带着一大群听话的中学生们在那里听讲,先开会,集中由讲解员讲解,老师做一些解释和补充,然后再有序地进行观看和记录,拍照。这就是学习的氛围和精神。 堪培拉首都博物馆 堪培拉的大街 江边的水鸟,对岸为国家博物馆 然后,到了中午,我到旧的国家政府大楼的广场参观时又见到这群学生们,他们那时比较开心地玩耍,吃着带来的午餐。我心里觉得他们真是让老师高兴的一群大孩子。 这样的现象在澳大利亚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一次我在悉尼的皇家植物园里,见到好多批的中学生, 一些还是高年级的小学生,穿着很漂亮的校服,在兴致勃勃地看着各种树木、花草,听着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在悉尼市,从大街上漫步到海边沿途的景象 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 皇家植物园 皇家植物园景色 这里是一群的穿着有气质校服的学生们在观看、 及记录着各类漂亮植物的特征 皇家植物园景色,老师带着可爱的充满求知愿望的小学生们 远处一帮学生在静心、兴致勃勃地听着老师讲解 可能会有人想,在中国好像也见到过一些参观的中小学生,但是,他们可能没有那么的静心和专注地听和学习,可能看热闹和开小差的人比较多一些,也可能在讲其他的与当时主题无关的事,或者自己在另外找着一些小乐趣呢。本科生的情况比中小学略好一些而已。当然,中国的研究生在这方面是做得好的甚至是很好的。这一点必须要指出。 过了一个区域,在另一个地方,见到一位看上去是大学老师的,在给几名应该是研究生们在介绍其周围植物的特性等理论知识。他们都认真、细致地听和做着记录。很投入和敬业。 教授与研究生等研究成员们在探究学术问题 悉尼的海滨的景色 悉尼城里的花园 当时我想,这样的学习、研究的氛围,在中国要加强。我虽然强调要文明礼貌,认真求学、探索,有秩序和遵守法律。但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只柔而不刚,而是对于坏人坏事要敢于出面指出、劝解和举报等。对于国家的军队官兵而言,要刚强,要智勇双全,勇于战斗和冲锋,保家卫国。具备刚柔并进、严格尊法,而又文明、礼貌,互尊互助的社会环境与氛围才是好的。 只有形成喜欢学习和探索的氛围,国家的民众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科技的水平才能普遍地提高和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人民的思想境界也才能进一步的提升。社会、经济、生态等各项事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3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实行绿色车队
weichong 2016-10-25 21:25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实行绿色车队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SRIO )目前正组织实行绿色车队。在位于堪培拉黑山的 CSRIO 研发中心,包括无油电动汽车和 2 款电动自行车在内的首批产品已经交付使用。 图1 CSRIO研发中心首批交付使用的产品 负责构建与基础服务的 CSRIO 总经理威利斯·马克说:“我们正在 7 个地点试行电动汽车以促进 CSRIO 的绿色电动汽车发展。在我们试点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产生足够的可再生能源以供电动汽车使用,使其实现零排放。汽车内饰和车身由回收的水瓶、塑料袋、旧汽车零件和家用电器构成,这是一个环保的做法。” 这些新型电动汽车将被很快配发到其他 CSIRO 区域,如 Melbourne, Brisbane, Hobart, Perth, Townsville 和 Newcastle 地区。威利斯说:“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是降低排放、减少浪费和提高 CSIRO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系列最新措施。该组织也希望通过继续努力推动这些措施在相关地区尽快落实。节约或盈利的钱将被再次投资到国家科技领先技术领域。 CSIRO 其他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效益如下: 2015 年在 CSIRO 地区,以 36 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代替纯油机动车;减排期间,国家范围内关闭污染企业,总共减少了 2300 吨的 CO2 排放物,节约 17.6 万美元。 西澳大利亚 Perth 研究中心调查显示, 120KW 光伏屋顶太阳能电极板每年发电 214MWH ,减少 162 吨 CO2 排放量,每年节省 3.2 万美元。 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100KW 光伏房顶太阳能每年产生 176MWH 电量,减少 134 吨 CO2 排放,节约 2.6 万美元。 在选定实验室的楼梯、出口、阳台和建筑重新调试,开展节能照明升级项目,减少 900 吨 CO2 排放,节约 11.44 万美元。 威利斯说:“伴随着电动汽车和可持续措施在黑山实行,我们通过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运营,正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维冲 编译自: http://www.csiro.au/en/News/News-releases/2016/CSIRO-goes-electric-with-green-fleet )
个人分类: 新能源自媒体|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横贯澳洲——堪培拉(二)
热度 3 liuhuiyingcn 2014-2-9 19:28
偷得浮生半日闲,写博客!堪培拉第二天! 早上,再次寄存行李,两次寄存行李花掉9块钱,还剩一块现金! 住在湖的北面,北面这个区的核心是个六边形,每个边长大约500米,不是很大。过桥到湖的南面,就是国会大厦了(parliament house)了。附近还有国家肖像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国家馆(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在堪培拉,什么东西前面都有 National,包括大学:The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国会大厦 一早先到国会大厦,不太明白这个国会大厦相当于中国的什么,大会堂?还是中南海?上学的时候政治课(这个“课”字很重要,表示我只是政治课成绩不好,不表示政治上有问题)考试不及格的经历是有的。而且在北京,这些政治相关的地方,都不是我等大众可以随便进的。目前也就是进过一次大会堂听了一个学校组织的报告而已。澳洲这个国会大厦,也不是“随便”进的,是要安检的,严格程度相当于上飞机安检。 里面每天定时有工作人员进行介绍。最近发现听英文的一个现象:如果是俩人交谈,我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听的时候,基本都能听明白,但是如果是在听报告这种不是对我一个人讲的,是对很多听众讲的,我就很容易心猿意马了。这次就是,那个工作人员阿姨讲的东西我没听几句。。惭愧。 有一些艺术品的展览,一个系列,应该都是国宝级的吧,信息量太大,一时消化不了。 贴图: 堪培拉是一个设计出来的城市,所以规划很好。设计理念为“花园城市”,城市中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没有公园而处处公园。随便走着,走到这么一出公园,看见这个狮子!这么中国风的狮子!看了一下介绍,是中国送的礼物。 国会大厦顶上的国旗。 这里介绍一下澳洲的国旗。 背景色:蓝色,表示澳大利亚被海洋包围。 图案:左上角是英国的米字旗,表示澳大利亚属于英国联邦。目前英国女王依旧是澳大利亚名义上的最高元首。除了米字图案外有六颗七角星。这六颗七角星让我困惑了很久。澳大利亚共有六个州和两个领地(联邦领地和北领地)。所以我开始以为七角星表示六个州加一个领地,但是不明白这一个领地是北领地还是联邦领地。我以为六颗星表示六个州,位置表示在地图上的位置,大小表示面积。但是看位置和大小对应的比较牵强。查了一下,事实是这样的:最大的那颗七角星表示六个州联邦领地,其他五颗星表示南半球的南十字星座。这个南十字星座也让我困惑了很久,在悉尼再新西兰都曾经仰头望,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南十字。ps:原以为在南半球看见的星星和在北半球完全不一样,结果居然看见了猎户! 又是一个日晷~~ 国会大厦阳台上的女王雕像。 土著艺术,具体不懂。 国会大厦门前的广场,地面是土著图案。这是经人指点才看出来的。 这两个建筑,实在想不起来是什么了。囧。 旧国会大厦 国家肖像馆 这个不可以带相机进去的。所以没有照片,只在门口来一张,记录“到此一游”。看见了妮可基德曼的肖像。 我看不懂的艺术! 国家馆 (Nationa Gallery of Australia),这个翻译可能不对。 又是一个不可以拍照的地方。 门口的梨雕塑。有七个梨。我继续去思考表示六个州加一个领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查了一下,没有政治意义,只是表示艺术的成果。 户外的艺术!让艺术走到户外,走进大众!喜欢这种理念,第一次看见是在信息量的基督城。艺术应该是大众的,不该是少数人的。 图书馆 外观。以眼镜作为知识的象征。不太喜欢这个象征,虽然读书人多数戴眼镜是个现象。眼睛近视不是好事儿,不是优点,只能算是为了读书而付出的代价。不过,这个图书馆的外观还是很赞的。 这是到湖边拍的图书馆,甚美! 没有进去图书馆阅读,只在一进门的书店逛了逛,一激动买了几本书。当时在悉尼的时候就特别想买一本澳洲本土的书,一是看,而是珍藏。后来忙起来就没有买,不是没时间,是没心思。这次一激动,买了五本书!1973 年,澳洲的 Patric White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包括《the tree of man》 和《the eye of the storm》。买了他三本书加另外两本其他。这五本书,就成了我旅行中行李的一部分。而在堪培拉,我的旅行才刚刚开始!ps:买回来的书除了签上我的大名之外,还没有翻过。。。 ----------------- 夜里离开堪培拉,前往墨尔本。 对堪培拉的印象非常好。一是城市整齐,规划的城市,很整齐。街道是直的。这样迷路就少了很多。在悉尼每天走的晕头转向。而是人很和善,在我迷路的时候会有人主动带路。 堪培拉,城市很漂亮,但是主要不是山水游,更多是文化游。这样的话,虽然可以开阔眼界,其实不轻松。这个游记,我很想写的再有深度一些,但是很无奈的是,自己并没有记住那么多信息。一方面,接受信息时是英文,需要占用一部分大脑资源去理解语言,所以当时懂了的,事后也容易忘记。(用英文比用中文占用更多的大脑资源,所以,我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说中文,但是一边吃饭一边说英文的话估计自己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另一方面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没有那么熟悉,所以接受信息时,也不是那么容易记住。
个人分类: 游记|6501 次阅读|6 个评论
横贯澳洲——堪培拉(一)——男人疤
热度 4 liuhuiyingcn 2014-2-1 23:19
上次写了 ICCV 笔记作为横贯澳洲之旅的代序。悉尼算是第一站。这一旅行,是当时打算在离开澳洲之前进行的,但是受到时间等因素的约束未能成行,这次进行。 研究院有一个比较人性的制度,去开会,之后可以拿假期,可以自己去旅行。往返机票可以不从开会地点,只要总数不超过开会地点的往返机票就可以。如果超出了,超出部分自负。于是我把我今年所有能用的假期全都用了,进行了这一次旅行。 临出发,匆匆忙忙,买了从悉尼到 Uluru 的一个 package。从悉尼--堪培拉--墨尔本( Philip island 两日游,可以看小企鹅归巢)--阿德莱德(Kangroo island 两日游)-- Coover Pedy(住地下旅店,参观当地)--alice springs (rock tour 三日游),全程是灰狗(gray hound)的大巴。所有的这些行程,可以在一年内任意时间进行。也就是,在一个地方,可以自由停留几天,然后再继续行程。Alice springs 在澳洲中部,还不能完成我的横贯之旅。可是接下来的时间不够了,只好买张飞机票飞去 Perth 了。 当时在悉尼的时候,朋友说我可以周末去堪培拉玩儿。不过我想着,堪培拉,一个城市而已,有什么好玩儿的呢?像我这样没文化的人,更愿意到自然风景好的地方,不想去文化氛围浓的地方。就像去颐和园玩儿,我说,来颐和园,最好懂园林艺术、懂书法、懂建筑、懂历史,可惜,我啥都不懂。而且,尤其是,几年前在温哥华艺术馆里睡着了之后,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再也不愿意到这种文化氛围浓的地方附庸风雅了。然后有一次和一个老师聊天,聊到堪培拉,接受了一下扫盲,然后产生了去堪培拉附庸一下风雅的想法。 12月8号,会议结束后,晚上 8 点的大巴,去往堪培拉!夜里12点,到达!离开悉尼的时候,身上只剩下 10 块澳元。。。没来得及换。。就带着这 10 块钱到了堪培拉!打算在堪培拉停留一天。晚上继续行进。于是早上花 5 块钱寄存了行李。兜里带着剩下的5块出门了。还好到处都可以刷卡,我也不急着换钱。而且,google 了一下,貌似只有一个换钱的地方,不在我计划的路线上。 堪培拉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距离悉尼280公里,距离墨尔本660公里。当年澳大利亚决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首都,悉尼和墨尔本争执不休,争来争去,最后决定新建一个城市作为首都。这样可以避免发展的不均衡。这个地方,要在了悉尼和墨尔本之间,距离两个城市都不能太近,最后就选择了堪培拉,在土著语言中,Canberra 就是开会的地方。 地址选定之后,就开始招标征求设计方案,最后美国建筑师沃尔特·贝理·格里芬和马里昂·马奥尼·格里芬(夫妻俩)的设计方案获得胜利,最后就按照他们的蓝图设计了堪培拉。据说,这个方案,主要是那个妻子设计的。现在,堪培拉中间是个湖,据说曾经是个河,挖宽了,形成了一个湖。这个湖就叫做格里芬湖,为纪念设计师的。现在这个湖周边是堪培拉居民的主要休闲场地。湖南,呵呵,是湖的南面啦,是行政区,国会所在地。湖北,生活区?说不清啦。 我实际上是没有做好功课的,到了堪培拉再研究堪培拉哪里好玩儿。然后决定去租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国会大厦,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结果是,在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lia 耽搁了时间。犹豫了几分钟之后,把行程改了,决定多停留一天。 贴图! 堪培拉的街头雕塑 格里芬湖。湖水不是很清澈,很浑浊的样子。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就在湖的北岸,在我租自行车的地方附近,所以就是第一站了。进去附庸了一下风雅而已。 在 national meseum of Australia 拍的土著绘画。具体啥意思不懂~如果有人对这个感兴趣,请自行阅读下面那张图片中的文字。这些博物馆艺术馆的,信息量太大,实在是记不住。于是我就把说明一起拍下来,记下来,以便以后有时间慢慢研究。当然,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几乎没有。 我一个人晃晃悠悠的闲逛着,然后遇到了一个工作人员,来带我参观,帮我讲解。有了讲解,当时参观的就清晰多了,得到的信息量也大多了。但是很遗憾,现在我快要忘光了:( 下面的雕塑就是格里芬夫妇。 这个工作人员大叔重点向我介绍的一幅照片,是一个胸前布满伤痕的土著男孩儿。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男孩儿来到女孩儿家里,跟女孩儿的爸爸说:“我想娶你的女儿。” 女孩儿的爸爸看了男孩儿一眼说:“去去去,你还只是个小男孩儿,根本还不是个真正的男人!” 于是男孩儿来到丛林里,独自生活,狩猎,取火。每次取火就在胸前割一刀。伤口痊愈留下一个疤痕。一年后,男孩儿再次来到女孩儿家里,对女孩儿的爸爸说:“我想娶你的女儿!” 女孩儿的爸爸看了看男生胸前的伤疤,说:“你已经是个真正的男人了!我的女儿是你的妻子了!” 很喜欢这个故事! 离开博物馆之后,时间来不及了,想了想,索性改了行程,多停留一天,今天就骑车绕湖好了。然后路过 Australia National Botanic Garden 的时候就进去转了转。 遇见蜥蜴一只~~ 这个类似于“日晷”的东西,在蓝山也见过。只拍照留念,不多说。 然后邂逅袋鼠两只。曾经以为在澳洲袋鼠满大街跑,路边的树上全都趴着考拉。结果发现不是的。其实在悉尼我从来没有见过袋鼠,也没有见过考拉。动物园有,不过我没有去悉尼的动物园。这次看见袋鼠,是在澳洲第一次见到袋鼠,如获至宝~ 荒漠之花 又一只蜥蜴。 然后我就继续骑车绕湖去了。本来想绕一半儿的,后来脑子一冲动,绕了一整圈儿!一直有环绕、遍历、横穿、纵贯的爱好,比如说横穿澳洲,相比之下绕湖一整圈儿算是小规模了。到傍晚时分,还没有完成。在一个岔路口看地图时,遇见一个当地大叔。他看出来我迷路了,问我去哪里。我告诉他旅店地址,还告诉他我要先去还自行车。然后他说可以带我一起。我看他是本来打算走另一条路的,问他,他说他只是傍晚出来骑车而已,无所谓走哪条路。于是他就带着我,我速度慢,他还需要时不时的减速等我。等他把我带到目的地,我发现,是旅店了。。于是,谢过大叔之后,我再自己找租车点还自行车。悲催的找不到,找到天完全黑了才找到。回到旅店9点了,堪培拉这么小的地方,9点商店全都关门了,最后悲催的吃泡面。因为别的什么都买不到了。 在这之前,在悉尼,会议最后两天是 workshop,结束之后和老师和师弟一起各种暴走。这次绕湖骑行40公里,腿终于酸了! (最近手头堆的工作比较多,没有时间写博客,花时间写博客会有罪恶感。今天,大过年的,审完了两篇论文,跑个步,喝了自己煲的人参鸡汤,我的心情无比愉悦!写篇游记犒劳一下自己!堪培拉第二天,慢慢来啦~~)
个人分类: 游记|8115 次阅读|7 个评论
澳洲生活系列之十:一群人的“专车”
热度 1 hep 2011-12-19 21:14
说一个网上看到,有点俗的笑话: 俩妇女抱怨公交太拥挤。一个说:“公交太挤了,把我都挤流产了。”另一个说:“你这算什么?把我都挤怀孕了。” 笑话是有点俗,而且比较夸张。但是北京公交、地铁的拥挤是有目共睹的。听同学说,早高峰的5号线,能把前面的人的脸挤得贴到铁轨外的玻璃门上,脸皮随着玻璃门的打开而移动。如果这会儿没有玻璃门,肯定得挤下去。 每当在挤公交、地铁,快把本来就比较瘦的我挤得几乎前胸贴到后背,快变成相片的时候,我就会有些怀念澳洲的公交车,或者严格点儿说,是堪培拉的公交车。悉尼的公交车我也坐过,555路去海边的悉尼歌剧院。由于悉尼人口比较多,而且这趟车是免费车,所以人还是相当多的。即便如此,还是比北京那种把人挤到怀孕的公交车稀疏点儿,似乎过了没过多久我们几个同学就各自找到了座位。 这说的是悉尼。堪培拉呢?前面提过,30万人口,每家每户基本都有车,而且很多家庭是两辆车以上。基数少,加上开车的人多,自然坐公交的人就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班次少。高峰期15分钟一趟,坐得满满当当,上学放学、上班下班,都差不多是这么个时间段。好在车上没座位的人比较少,虽然有一阵我也时常一路站到下车。在高峰期前后,半小时一班。非高峰期最要命,1小时一班。当然这时候坐车的人也少。我估计这也是个正反馈循环:非高峰期人少,所以车次少;车次少,所以大家都不爱在这个时段坐公交,所以车上人就更少了。 所以,我不管什么原因,都不会7点以后回家。原因很简单:晚上车次少。当然也赶上过那么几次:一次是听陶哲轩的报告,一次是听杨振宁的报告。我出国这一年碰见最大的两个外来高手,给我回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好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报告都喜欢安排在下班后,也就是5点半开始。头一次听陶哲轩的报告倒是不错,在数学院旁边的大报告厅。听完报告出来之后还有pizza吃,所以抓了两块边走边吃,还热乎着呢。那次七点多赶公交回家,好在比较快。虽然下车的时候变成了暴雨,打着伞还淋了一个浑身水。好在那次是春天,而且天色比较亮。 后来听杨振宁先生的报告回家就比较惨了。那次听完报告在旁边饭馆吃了饭,结果到了市中心,车刚走没多久。我怎么知道的?这边车次少,每趟车倒是准得很,车站的车次表都列有时间,非常准——除了高峰期,从来不堵车。这次是寒冬,虽然明显不如北京冷,晚上还是会到零下的。等了一会儿,身上发冷。正好来了一趟去我们附近购物中心的车,果断上去,然后走了20分钟回到家。 工作日的非高峰期如此,周末全天都是如此。所以周末大采购的时候总是算好时间去坐车,算着时间买东西。转悠得差不多的时候,正好能赶上回去的车。没有误了的时候吗?当然有。第一次在同学带领下去采购的时候,我们就正好碰见这班车误了,于是干等了一小时才等到下一班。当然误车这种事情还是少数,多数时候很准时。就是坐车的人往往不多。有一次我坐车出去,一看,嚯!就我一个人。当时还很阿Q地想:“这是我一个人的专车,就是必须定时定点等候才能坐上。”结果得意了没多久,过了两站一下上来好几个人。得,这下变成我们一群人的专车了。
个人分类: 澳洲生活|58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堪培拉骑车
武继磊 2010-11-19 12:42
慢慢的,生活节奏在调整,中午时间趁着有中文字体库的计算机空着,写上两笔,也算是休息吧!当然,还包括对自己语句组织的练习,尤其发现了一个可以静心随手敲打键盘的网站(http://writer.bighugelabs.com/)。 近段时间,有几位好友在国内联系找不着我,后来在线联系上后,常常会问怎么样?是否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但生活的适应是多方面的,包括起居饮食、工作娱乐等等诸方面,今天就说一下我在这边的交通情况吧,在这边基本上下班是骑车,天气不好以及周末购物时,好心的房东总是让搭乘他们的汽车,故而交通很方便。 堪培拉的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开车、骑车、步行和乘坐公交乃至出租都有。不知道其他城市怎么样,诸如悉尼、墨尔本等人口多的城市,但就堪培拉这个城市来说,仅35万的人口,城区面积却不小,故这边公交车就难以方便和盈利共存了,经常一辆车上没有几个人。在国内可能公交系统有补贴,但这边是商业化运营,故而每一路公交车都有固定的时间表,在上下班高峰时就多几趟车,非上下班和周末时间车辆就稀疏的多,部分线路还停运,一般非上下班时间半小时乃至一个小时才有一班,一旦错过了,可能就需要在车站等非常长的时间。而出租车也不是随便路边停车搭乘的,一般需要电话预约,据说起步价近4元,然后每公里1元多,不同时段也有不同的价格,即便当地人也不怎么坐出租车的(这边的出租车有大有小,根据乘客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车辆,这点倒是很人性化的)。因此,外来人若不会开车、或者停留时间较短、经济紧张等原因,搭乘公交车或者骑车也算是比较好的方式了,特别这边部分公交车前有自行车架,需要时可以免费放自行车。 来澳洲前,在网上查询了几次澳洲乃至堪培拉的交通情况,当时也是急急匆匆中赶过来,没有仔细计划,只听说堪培拉具有澳洲最好的自行车道,就初步想来澳洲后把骑车作为日常出行的工具,毕竟自己还为来得及拿到车本,且来这里即使购买二手汽车也对俺这穷苦小子出身的人来说是一大负担:( 。然而,即便是计划了骑车,但来澳前的那一天,在楼上电钻刺耳的噪声和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匆忙打理行李,还是忘记了国内骑车的手套、头巾、头盔等一系列的用品。甚至到这边计划买车时,也后悔没有把国内骑的折叠车带过来,到这里才发现和自行车相关的物品都不便宜。先是购买一辆还算过的去的二手自行车就花了300澳币(一辆Trek hybrid),然后又购买头盔、手套、气筒等工具,大约又有100多,后来又购买补胎、内胎等花费了不少,呵呵当然,如果想省钱的话,也可以购买常见的80左右的二手车和超市便宜些的头盔,但考虑到每天近30公里的山路,且在此骑行也近一年的时间,故而还是咬牙购买了好一些的。开始骑车总是气喘嘘嘘翻越附近的黑山,狼狈不堪时便拿每天斗黑山老妖自嘲,现在慢慢习惯了,反而觉得它更加提供了锻炼机会!从最初单程近一个小时的骑行到最近两次突破40分到达单位,平均时速也超过了20公里,有时候感觉很好,甚至上上周在暴雨中骑车,雨停后看天空风起云涌和3条壮丽的彩虹!呵呵 就这样,俺就这么每天骑着上下班,每天和黑山老妖斗争着回国后也计划继续骑车,尤其希望周末时能够约上好友,一块骑车郊游出行,据说国内骑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每个周末折叠帮、东方红都组织不少活动呢!
个人分类: 闻道悟行|5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路上压死的鸟
武继磊 2010-11-18 10:59
早晨骑车去单位的路上,先后又看到两只在道路上被汽车压死的鸟,一只已经压的只剩一片乱羽了,而另一只依旧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来澳洲前就知道这个国家很多袋鼠,夜晚汽车飞驰,自然会偶而撞到闯到道路上的袋鼠。堪培拉是一个在市区也可以看到袋鼠的城市,我在上班的路上就先后遇到过三次袋鼠蹦蹦跳跳的在路边,其中一次突然从我身边窜出,还吓了我一跳。快速路上汽车速度很快,自然也有可能撞到它们,在这里两个多月,我就见过两只被汽车撞死的袋鼠,甚至一只被撞死的野猫。在一次去悉尼的路上,更是先后看到8只被撞死的大小袋鼠。只是对于飞鸟,虽然知道古语有马踏飞燕这一说,但认为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而已,何况遇到压死鸟的地方不是主干道上,而基本是进出小区的道路,甚至因有附近小学的缘故,已经限速40km了。然而,就在这不到1公里的距离的路面上,基本每一周都可以看到一次如此惨状。在主干道上,那里汽车都是飞驰,遇到撞死袋鼠的地方一般都是快速路的下坡或者转弯之处,但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压死的飞鸟。 在澳洲,人和动物是基本能够和谐相处的,甚至人还要躲着动物,比如一次我在校园遇到一只霸道的黑天鹅,竟然伸长脖子、追逐偶然路过的我有近10余步远,以及前段时间骑车时,先后被昏鸦追逐袭击过三次,乃至不少堪培拉骑车人的头盔上均装有垂直的塑料条,仿佛刺猬一般,哈哈,这一点不像国内,别说鸟啄人了,一般都是鸟躲着人,唯恐人手中的弹弓、气枪甚至专门捕鸟而架设的天罗地网。故而每次看到路上被压死的飞鸟,一方面感到叹息,而另一方面却偶尔又冒出一股莫名的好奇,为什么鸟儿竟然在这速度并不快的小区道路上总会有丧生的呢? 快到学校小路上,车前一只小鸟提醒了我这种事情的原因,在我骑车距离它有半米不到的时候,它才不甘情愿的蹦跳了一下移开,似乎抱怨我干扰了它觅食的雅兴。看来这边鸟儿是太安逸了,知道人们不会故意伤害它们,故而放心大胆的在路边觅食。主干道或者快速路上车流较大且速度飞快,故它们知道危险;岂不知即使限速的小区道路上,偶尔经过的汽车依然是安逸惯的鸟儿性命的断送者。 或者这也是死于安乐的一则实证吧!人亦如此,安逸的环境下,更应该有一点危机意识!
个人分类: 闻道悟行|7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心漫记
武继磊 2010-11-17 13:28
很长时间有没有来光顾自己的博客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眼来到澳洲也四个多月了,访学计划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从最初的空虚无聊到现在的逐步适应和调整,国内曾经焦躁的心也算逐步冷下来了,这一段时间下载了不少资料,和国内相比,至少能够静下心看一些,而不是以前的资料收集狂,只是搜集而从来没有时间认真阅读或者三分钟热度后即放弃,到目前已经能够认真阅读和钻摩300页以上的英文文献了。不过对动辄700页甚至上千页的资料还是有些怵头,呵呵 在这里,没有人催工作的进度,也没有人安排任务,一切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总体上说,自己比较享受这个节奏,每天20多公里的自行车锻炼效果还算不错。但在工作任务上却有时候也落后于计划任务,故又到了自我加鞭的时候了,感谢几位同学的到访,呵呵我个人开这个博客是受周围的朋友影响,尤其不少科院时结识的尊重的几位老师在科学网上开博,故而一时兴起,实名注册(汉字标示,如果英文系统没有汉字库还真麻烦),如同开博所述,慎独明志、自斟自饮而已,当然也欢迎朋友偶尔到此一游!在这边常用的计算机是一个英文系统,汉字库似乎也不全,但由于没有计算机管理员权限而无法安装字体和软件,故在办公室中间休息时间即使想看看和更新,也经常出现乱码,从而不愿怎么打理它,而晚上骑车回去后,做晚饭并准备第二天的午餐后,面对缓慢的网速,就很少有兴致写些东西了。:( 前段时间有同学发信说博客快荒废了,看来是不像最初来澳的无聊了。其实,在这边依然是很寂寞的,堪培拉面积不小,却只有区区35万人,已到晚上6点后连公交车都近一个小时才一班且匆匆就到了末班车,以至多数家庭以汽车出行。至于娱乐设施,似乎只有一家ktv还贵的要命,中国店的饭菜不伦不类,自己细心琢磨也做得出。所以想不寂寞也难。呵呵不过,节奏慢下来后,想有意识地把寂寞转换成孤独并享受之,也算是一个有效对抗的方法吧,尽管夜深人静后,梦里屡屡回到往事中,想念家人和亲朋,甚至数次清晨,迷糊的脑海里出现一别十余年朋友的音容。唉~~~ 偶尔路过自己的博客,随心漫记,感谢路过的各位朋友!
个人分类: 静夜独行|4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天来了-2
武继磊 2010-10-3 12:50
一年一度的堪培拉春季花展: 花展上的人物表演:
个人分类: 闻道悟行|4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 Map:驾车从北京到堪培拉路线
hep 2010-4-19 07:46
昨天无聊,想看看从堪培拉到北京有多远。从Google Map上面输入了北京和堪培拉,得到如下结果,怎一个雷字了得!话说Google Map也太有创意鸟~~~我们一同学说,还是坐飞机好了,开车去太闹得慌。 比如下面这条 73. 乘坐皮划艇横渡太平洋 5,404 公里 不会一个浪头下去,喂鲨鱼了吧? ------------------------------- 以下是搜索结果 ------------------------------- 驾车前往 堪培拉 ACT, 澳大利亚 的路线 11,998 公里 大约 21 天 0 小时 建议路线 中国 北京市 1. 从正义路向北方向,前往东长安街 350 米 2. 在1路口向右转,朝东长安街行进 1.0 公里 3. 继续直行穿过东单进入建国门内大街 1.6 公里 4. 继续前行,上建国门外大街 2.2 公里 5. 继续前行,上建国路 850 米 6. 上匝道走京通快速路 5.6 公里 7. 下 东五环/京沈高速/机场高速 出口,前往东五环 260 米 8.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东五环的方向向右,走东五环 6.6 公里 9. 下 北京城区/京津高速/天津 出口走京津高速 部分收费路段 47.5 公里 10. 下 上海/静海/G020京沪高速 出口走京沪高速 收费路段 88.7 公里 11. 下 G025A唐津高速 出口走唐津高速 收费路段 27.4 公里 12. 下 G18/荣成/乌海 出口,前往荣乌高速 收费路段 350 米 13.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荣乌高速的方向向右,走荣乌高速 收费路段 138 公里 14. 继续前行,上长深高速 收费路段 28.5 公里 15. 继续前行,上滨大高速 收费路段 15.4 公里 16. 继续前行,上滨博高速 收费路段 107 公里 17. 继续前行,上博莱高速 收费路段 35.1 公里 18. 继续前行,上莱新高速 收费路段 45.4 公里 19. 下 京沪高速 出口,前往京沪高速 收费路段 350 米 20.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京沪高速的方向向左,走京沪高速 收费路段 189 公里 21. 下 连云港/徐州 出口,前往连徐高速 收费路段 650 米 22.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连徐高速的方向向右,走连徐高速 收费路段 61.4 公里 23. 下 日照/灌云 出口,前往沿海高速 收费路段 1.2 公里 24.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沿海高速的方向向右,走沿海高速 收费路段 386 公里 25. 下 沿江高速/董浜 出口,前往沿江高速 收费路段 350 米 26.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沿江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沿江高速 收费路段 33.6 公里 27. 继续前行,上A5公路 收费路段 12.7 公里 28. 下出口,前往A30公路 收费路段 230 米 29.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A30公路的方向向左,走A30公路 部分收费路段 24.0 公里 30. 下 同济路/宝钢 出口走富锦路 400 米 31. 稍向右转,继续沿富锦路前行 82 米 32. 在第 1 个路口向左转,朝同济路行进 68 米 33. 在同济路向右转 300 米 34. 稍向右转,继续沿同济路前行 1.5 公里 35. 稍向左转,继续沿同济路前行 1.1 公里 36. 在3路口向左转,朝双城路行进 2.1 公里 37. 在塘后路向右转 500 米 38. 在2路口向左转,朝塘后支路行进 400 米 39. 乘坐水上摩托艇横渡太平洋 782 公里 40. 继续直行 1.4 公里 41. 继续直行进入県道350号線 2.0 公里 42. 在県道349号線向左转 11.3 公里 43. 向右转 57 米 44. 向左转 58 米 45. 乘 串木野~里~中甑~鹿島~長浜 部分收费路段 49.5 公里 46. 继续直行 99 米 47. 向右转 180 米 48. 向右转 350 米 49. 向左转,前往県道38号線 750 米 50. 继续直行进入県道38号線 900 米 51. 在串木野駅(交差点)向右转,进入国道3号線 32.9 公里 52. 左转走九州自動車道 收费路段 245 公里 53. 下 鳥栖JCT 出口,前往長崎道?大分道?長崎?大分?鳥栖出口 收费路段 300 米 54.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沿指向長崎道?長崎?鳥栖出口的路标前行 收费路段 400 米 55. 下右侧 高速鳥栖IC 出口,前往長崎道?長崎?佐賀 收费路段 450 米 56. 走長崎自動車道 收费路段 119 公里 57. 下 高速長崎IC 出口,前往ながさき出島道路?(長崎市街) 收费路段 950 米 58. 走ながさき出島道路/国道324号バイパス 收费路段 3.0 公里 59. 上匝道走出島海岸通り/国道499号線 部分收费路段 600 米 60. 在玉江橋(交差点)向左转 300 米 61. 向左转 150 米 62. 乘 長崎~奈良尾~奈留島~福江 部分收费路段 97.9 公里 63. 继续直行 250 米 64. 向右转进入国道384号線 74 米 65. 向右转进入国道384号線 350 米 66. 在東浜町(交差点)向左转,进入国道384号線 2.1 公里 67. 在馬責馬場(交差点)稍微向左转,进入県道27号線 11.2 公里 68. 在県道31号線向左转 700 米 69. 继续前行,上県道164号線 7.7 公里 70. 向左转,继续沿県道164号線前行 350 米 71. 在国道384号線稍向左转 4.7 公里 72. 向左转 900 米 73. 乘坐皮划艇横渡太平洋 5,404 公里 74. 在Myilly Tce向右转 350 米 75. 从环岛的1出口上Kahlin Ave 350 米 76. 从环岛的2出口上Gilruth Ave 1.8 公里 77. 在Goyder Rd向右转 350 米 78. 在Stuart Hwy向左转 962 公里 79. 在Barkly Hwy向左转 635 公里 80. 向左转,继续沿Barkly Hwy前行 120 公里 81. 继续前行,上Flinders Hwy 14.7 公里 82. 在Landsborough Hwy向右转 334 公里 83. 向左转,继续沿Landsborough Hwy前行 1.2 公里 84. 向右转,继续沿Landsborough Hwy前行 经过 2 个环行交叉口 284 公里 85. 向右转,继续沿Landsborough Hwy前行 331 公里 86. 在Mitchell Hwy向右转 275 公里 87. 向左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900 米 88. 在1路口向左转,进入Mitchell Hwy 3.7 公里 89. 向右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115 公里 90. 向左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131 公里 91. 向左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5.5 公里 92. 在Kamilaroi Hwy向左转 230 米 93. 在1路口向右转,朝Tarcoon St行进 400 米 94. 向右转,继续沿Tarcoon St前行 300 米 95. 在Mitchell Hwy向左转 202 公里 96. 向左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140 米 97. 在1路口向右转,进入Mitchell Hwy 92.3 公里 98. 向左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500 米 99. 在1路口向右转,进入Mitchell Hwy 33.2 公里 100. 向左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42 米 101. 向右急转,继续沿Mitchell Hwy前行 43 米 102. 在Dandaloo St向左转 150 米 103. 在1路口向左转,朝Derribong St行进 550 米 104. 继续前行,上Algalah St 1.2 公里 105. 继续前行,上Peak Hill Rd 17.9 公里 106. 继续前行,上Tomingley Rd 17.9 公里 107. 在Newell Hwy向右转 66.1 公里 108. 继续前行,上Clarinda St 经过 2 个环行交叉口 1.4 公里 109. 继续前行,上Clarinda St East 1.3 公里 110. 在Eugowra Rd向右转 1.1 公里 111. 继续前行,上Parkes Eugowra Rd 33.3 公里 112. 在Forbes Eugowra Rd向左转 4.4 公里 113. 继续前行,上Broad St 1.1 公里 114. 从环岛的2出口上Pye St 33.1 公里 115. 在Mill St向右转 200 米 116. 从Mill St向左转,进入Blatchford St 140 米 117. 在Gaskill St向右转 650 米 118. 在1路口向右转,朝Tilga St行进 400 米 119. 继续前行,上Bridge St 260 米 120. 从Bridge St稍向右转,进入 Lynn St 800 米 121. 继续前行,上Canowindra Rd 1.8 公里 122. 继续直行进入Breen Rd 17 米 123. 继续前行,上Canowindra Rd 25.4 公里 124. 继续前行,上Redfern St 2.5 公里 125. 在Bridge St向右转 50 米 126. 在1路口向右转,朝Mid Western Hwy行进 500 米 127. 在3路口向左转,朝Lachlan Valley Way行进 35.1 公里 128. 向左转,继续沿Lachlan Valley Way前行 38.4 公里 129. 在Murringo Rd向左转 2.1 公里 130. 继续前行,上Marsden St 1.3 公里 131. 继续前行,上Lachlan Valley Way 43.1 公里 132. 在Hume Hwy向左转 9.9 公里 133. 上匝道走Barton Hwy 44.8 公里 134. 稍向右转,继续沿Barton Hwy前行 经过 1 个环岛 8.7 公里 135. 下出口走Northbourne Ave 4.7 公里 136. 进入Vernon Cir 550 米 堪培拉 ACT 澳大利亚 保存到我的地图 保存到我的地图 您要保存到哪个地图? 保存 上一步 赞助商链接 澳洲中国门对门快递 小件特快邮包 行李 大件物品空运 澳洲至中国 EMS合作伙伴 www.aaeexpress.com.au 这些路线仅用于计划目的。您可能会发现实际情况会因道路施工、交通状况、天气或其他事件,而与地图结果不同,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计划路线。您必须遵守关于您的路线的所有标记或通知。 地图数据 2010 AND, GBRMPA, Kingway, MapData Sciences Pty Ltd, PSMA, MapIT, Mapabc, SK MC, Tele Atlas, ZENRIN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6245 次阅读|3 个评论
别了,堪培拉(修订)
吴渝 2009-11-10 10:31
CSC-11期在堪培拉的培训还有1个月就要结束。虽然时间还余1/3,但同学们已开始着手总结和回顾。一是因为需要给教育部上交总结文档和图片资料,更是因为但觉时日不多时,人才会生出各种离情来。 一个月后的某一天凌晨,我们将集体离开这个被人戏称为堪村的城市。那时,当飞机升空而去,种种怨了,倦了,还有恋了的心情会在心间累计,挟裹在夏季的晨风中也一同远行,只留下依然宁静的堪村在晨曦里从沉睡中渐渐苏醒。 有同学于昨晚提议模仿《再别康桥》创造离别的诗歌。如若再配以各种图片,便能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总结。这种以诗歌或以歌曲为主题策划影集的举动已经被前几期的同学所熟练运用罢,尤其以CSC-9期达到巅峰。而我们班也自发地选择类似举动,概因诗歌才是最凝炼的语言表达更多都在不尽之言中。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真是人所熟悉不过。于我而言,不但曾经反复吟诵,最近更不时听蔡琴以歌声吟唱这首经典之曲。或巧不巧的是,前几日我也翻出徐志摩的散文集来阅读,尤其对其描绘康桥生涯的文字片段迷醉不已。何况,他和泰戈尔的交往早早就增添过我无比好奇之心。有那么一阵,忽而感觉,其诗,其文,其心,其情,都如此契合我的性灵,妥帖得再无裂纹,协调得可以合音共鸣,可以一起喜,悲,叹,感,沉郁,还有向往孩童般的纯净 从来没有升起过的念头,便是模仿一首头脑里已经臻于至美的诗歌。恐觉即便只是有了这样的一念,便是由着自卑之心泛滥。但是,昨夜,当同学这样提议,自己便仿佛着了魔似的决定跟从,完全无意多想,放下手边的事情就开始写下第一行诗句。 于是,更多的诗句从心里汩汩而出,伴随更多的画面在脑海里一一闪过。诗歌是心声的流露,是体验的升华。限制于自己的文字水平,定然无法超越我也完全没有对比和争强的心念。如同小心翼翼怀着欣喜跟在诗人的身后,在那诗歌的华宇里落下自己蹩脚的字样。惟有这真挚的情没有任何高下之分,依恋这岁月,这经历,这景,这人,这一切 《别了,堪培拉》 依依的我走了, 不似我淡淡的来; 我默默的注目, 作别堪培拉的晨霭。 那满园的金合欢, 是艳阳下的娇颜; 春色中的靓影, 把我的心房映燃。 漫野上的雏菊, 灿灿的在青草中轻摇; 在堪培拉的绿林里, 我愿做一只笑翠鸟! 那柳荫间的闪亮, 不是星光,是天之眼, 散布在夜空上, 闪动着探视后的欣然。 圆梦?携三两好友, 向海天更蓝处畅游, 身披漫天朝霞, 在海波跌宕中高歌。 但我不能高歌, 无言是别离的诗文; 夏鸟也为我静默, 静默是堪培拉之晨! 依依的我走了, 不似我淡淡的来; 我拍一拍衣衫, 不带走一粒尘埃。 CSC-11在ANU的班级活动留影
个人分类: 散文诗歌|4660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