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价值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choudh 2019-9-27 18:47
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人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为价值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所有形式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价值运动是一切社会运动的核心内容,因此价值理论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价值理论的的微小谬误,都将以不断扩大的方式向社会科学其它领域进行延伸,并会引发其它社会科学一系列的重大谬误。 同样, 价值理论 一旦产生重大革命,必然会使整个社会科学的产生深刻革命。统一价值论掀起了价值理论一系列的重大革命,并且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 革命 之一: “进化价值论” 主要 解决价值的进化问题 价值 既 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 ,也是基本的生命现象 。 价值是生命运动的动力源,只要有生命,就有价值现象。价值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是逐渐进化而来。统一价值论的 “进化价值论”认为,生物进化经历了六个阶段: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感觉类生物、认知类生物、评价类生物、意志类生物。与此相对应,价值进化也经历了六个阶段:无机能价值、有机能价值、要素性价值、生理性价值、个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 1 、原核生物实现了从“无机能”向“无机能价值”的进化。 生物界(包括人类)的一切价值都起源于能量,而最早的能量都是无机的化学能或光能,而且它们基本上都来源于太阳。最早的生物就是原核生物,它将各种无序状态的无机化学能或光能转化为有序化状态的能量(即 “无机能价值”)。 2 、原生生物实现了从“无机能价值”向“有机能价值”的进化。 原生生物包括 原生 藻类、原生菌类和原生动物 ,它们开始通过 掠食或寄生的方式,把储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化为自己的能量,从而实现了从 “无机能价值”向“有机能价值”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从“不可通兑性能量型价值”向“可通兑性能量型价值”的发展。 3 、感觉类生物实现了从“有机能价值”向“要素性价值”的进化 。感觉类生物(即具有感觉器官的生物) 开始利用 一些非能量特性的生命要素(如氧气、水分、温度等)能够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一些细胞的生物功能,从而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或有机能价值。因此,从原生生物向感觉类生物的进化,就是 从 “有机能价值”向“要素性价值”的进化,实际上也是从“能量型价值”向“非能量型价值”的发展。 4 、认知类生物实现了从“要素性价值”向“生理性价值”的进化 。认知类生物(即具有认知器官的生物) 能够根据认知器官的分析结果, 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对象来调节自己的效应器官,从而达到 综合地、关联性地、适度地、多方面地、间接地利用各种要素性价值,以实现最大的生理性价值。 因此,从感觉类生物向认知类生物的进化,就是 从 “要素性价值”向“生理性价值”的发展 ,实际上也是从 “独立性价值”向“关联性价值”的发展。 5 、评价类生物实现了从“生理性价值”向“个体性价值”的进化 。评价类生物(即拥有评价器官的生物) 能够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分析与计算,从而可以借助于外部物质资和自然力量来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并间接地获取各种价值,这类动物还具备了初步的制造和适度操作劳动工具的能力。因此,从认知类生物向评价类生物的进化,就是 从 “生理性价值”向“个体性价值”的发展, 实际上也是从 “不可计量价值”向“可计量价值”的发展。 6 、意志类生物实现了从“个体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进化 。意志类生物(即拥有意志器官的生物) 能够对自身的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准确的预测,因而必须具有高度的价值预测能力,特别是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价值的预测能力。因此,从评价类生物向意志类生物的进化,就是 从 “个体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发展, 实际上也是从 “不可预测价值”向“可预测价值”的发展。 生物进化与价值进化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革命 之二: “能量价值论”主要解决价值的统一度量问题 普利高津的 “耗散结构论”属于一种不完整的“能量价值论”,但它只是实现了从“能量”到“负熵”的理论衔接,而没有实现从“负熵”到“价值”的理论衔接。 统一价值论的 “能量价值论”(或“强能量价值论”)认为:物质的运动属性是物质的最基本属性,物质的其它非能量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不同表现方式和延伸方式;能量的本质就是物质的不同类型运动规模的统一尺度,能量属性是物质运动属性的客观描述方式;人类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延伸,价值运动是能量运动的延伸,价值属性与能量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属性是由能量属性来决定的;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延伸,社会规律是物理规律的延伸。价值来源于能量,并可统一地折算成能量。 统一价值论把 价值 定义为 “ 广义有序化能量 ” ,它包括 “ 有序化实能 ” 与 “ 有序化虚能 ”两大类 。其中, “ 有序化实能 ” 是指那些能够被 生物 (包括 一般 生物和人类)有效利用的能量形式, “ 有序化 虚 能 ”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补偿、扩展和强化“ 有序化实能 ”的作用。标准的“ 有序化实能 ”主要有谷类、玉米、高粱、大豆、小麦、肉类等 。 价值与能量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能量价值论”认为,生物界最基础的价值形式就是“生物化学能”,其主要载体是“ 三磷酸腺苷 ”和“二磷酸腺苷”,它是生物界的“能量通货”, 人类所有高层次价值都是由生物化学能逐渐进化而来,都可以折算(或还原)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 且度量单位就是能量单位:焦耳 ,从而实现了所有价值在能量基础上的统一度量。 价值可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和过渡性价值。使用价值又分为两小类:消费性价值与生产性价值。其中,消费性价值可分为四种: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生产性价值可分为两种:个体性消费价值、社会性消费性价值;过渡性价值可分为四种: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价值的基本分类如下图: 各种价值之间存在如下的逻辑关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 、消费性价值全部转化为过渡性价值。 不同层次的消费性价值分别经过不同阶段的消费过程转化为不同层次的过渡性价值。其中,食物类价值经过代谢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物化学能,温饱类价值经过生理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理潜能,安全健康类价值经过个体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人尊自尊类价值经过社会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价值。 2 、生产性价值全部转化为过渡性价值 。不同层次的生产性价值分别经过不同阶段的生产过程转化为不同层次的过渡性价值。其中,个体性价值经过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潜能,社会性价值经过社会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价值。 3 、过渡性价值全部折算成生物化学能 。过渡性价值分为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四个层次。其中,生理潜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劳动潜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劳动价值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劳动潜能。最终,所有的过渡性价值全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各种价值之间的数学关系如下图: 革命 之三: “使用价值论”主要解决价值的生产问题 传统的价值理论认为,客观事物的使用价值只与该事物所固有的品质特性有关,而且主要与该事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关。从这个观点导出了 “只有产业部门才能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流通领域、第三产业和管理部门并不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只是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一系列错误结论。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主体的品质特性、客体的品质特性和介体的品质特性(即价值三要素)。改变事物的这三个方面的品质特性,就可以改变事物的价值量。 1 、使用价值 生 产 函数 。介体的品质特性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相关事物所具有的品质特性,其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条件是介体的主要形式,时间与空间是介体的特殊形式,随机特性综合反映了主体、客体和介体三个方面的随机品质。因此,事物的使用价值是一个由客体品质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环境因素特性、主体品质特性和随机特性等六类变量所组成的复杂函数。 使用价值生产函数,如下图: 2 、使用价值的生产方式。 社会的各种行业部门分别以各自的方式改变着社会事物使用价值的变量,其中,制造业主要是改变物质的品质特性;交通运输业主要是改变人或货物的空间特性;商业主要是改变商品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归属特性;银行业主要是改变货币的时间特性;股票、证券和期货等交易主要是改变货币或商品的时间特性和随机特性;保险业主要是改变事物的随机特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是维护和改善事物的自然环境特性;服务性行业主要是综合性地、零散性地、随机性、个别性地改变事物的品质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环境特性、随机特性、主体特性等,以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等等,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改变事物的使用价值,均参与了使用价值的社会生产过程。因此,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就不只发生在产业部门,同样还会发生在非产业部门,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低,直至完全消失。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的产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将通过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途径,逐渐由高智能化机器和机器人来直接完成,人们主要从事信息创造、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工作。 3 、 区分使用功能与 使用价值。 统一价值论认为,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耗散价值两个分量,使用价值 Q 的大小取决于功能价值 Q g 与耗散价值 Q h 的代数和即: Q = Q g - Q h 当 Q g =Q h 时 , 有 Q = 0 。即 事物的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当事物不具备稀缺性时,人总是会不断扩大该事物的使用规模,在 “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该事物的功能价值将会不断下降,并逐渐趋近于耗散价值,从而使其使用价值趋于 0 。因此任何 事物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具有使用功能,二是必须具有稀缺性。由此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 1 ) 不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零。 自然界中不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水分、空气、阳光等),由于可以充分得到供应,人们总会去充分地利用它,即不断地增大对它的的利用规模,其结果是:这些不稀缺的自然资源的功能价值在 “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不断下降,直至趋近于其耗散价值,则其使用价值不断下降并趋近于零。使用价值为零的事物并不等于人们不需要它,而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并不稀缺,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 2 ) 自然资源的 稀缺性都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 。 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和柴都不具有 稀缺性 ,许多 无法消化的 食物也都不会具有 稀缺性 ;人类如果没有掌握炼铁和炼钢的技术,所有铁矿石都 不具有稀缺性 。 许多 自然资源 (如土地、森林、水源、矿产等)的稀缺性 最终都可归 功于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的发展 ,而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最终都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 。 革命 之 四 : “个体价值论”主要解决个体价值的运行问题 个体 价值 系统(即个人与自然界所组成的价值系统)中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它们各司其责,而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个体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层次结构与对称结构。 1 、个体价值系统的层次结构 个体价值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资料、行为和意识。 ( 1 )资料。 资料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自己相应的劳动器官的劳动功能。 ( 2 )行为。 行为的客观目的在于按照特定的规则对资料进行 “有序化”处理,因此行为是关于资料的规则体系。 ( 3 )意识 。意识的客观目的在于按照特定的规则对行为进行 “有序化”处理,因此意识是关于行为的规则体系。 个体价值系统的层次结构如下图: 2 、个体价值系统的对称结构 个体价值系统可分为资料、行为与意识三个基本的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都含有两个对称元素:规范性元素与非规范性元素。 ( 1 )资料的对称元素 。人们在利用资料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 要进行 一系列的 “规范化” 处理 , 如内容的明确化、形式的标准化、数量的规模化、技术的专业化、主体的清晰化、过程的程序化、度量的精确化等。资料经过规范性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资料。规范性的资料称为工具,非规范性的资料称为材料。 ( 2 )行为的对称元素 。 人们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 要 对行为 进行 一系列的 “规范化” 处理 , 如行为内容的清晰化、行为过程的程式化、行为方式的标准化、行为技术的专业化、管理指标的精确化等。行为经过规范性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性的行为称为技术,非规范性的行为称为个性。 ( 3 )意识的对称元素 。 人们在实施意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 要 对意识 进行 一系列的 “规范化” 处理 ,主要包括:程序化、形象化、抽象化、特征化、典型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等方式。 意识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识。规范性的意识称为科学,非规范性的意识称为作风。 个体价值系统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3 、个体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 综上所述,可知 : 1 、 工具 是规范 性 的 资料,技术 是规范 性的行为 , 科学 是规范 性的意识。 2 、 材料 是 非 规范 性 的 资料,个性 是 非 规范 性的行为 , 作风 是 非 规范 性的意识。 3 、由于 行为 是关于 资料 的规则体系, 意识 是关于 行为 的规则体系 ,因此 当 工具 是 资料 的主流部分时, 行为 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 工具 的规则体系;当 技术 是 行为 的主流部分时, 技术 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 工具 的规则体系;当 科学 是 意识 的主流部分时, 科学 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 行为 的规则体系,还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 工具 的规则之规则体系。 个体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如下图: 革命 之 五 : “社会价值论”主要解决社会价值的运行问题 社会 价值 系统(即人与人之间所组成的价值系统)中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它们各司其责,而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社会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层次结构与对称结构。 1 、社会价值系统的层次结构 社会价值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 ( 1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资料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个人的劳动能力。 ( 2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客观目的在于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社会分工进行 “有序化”处理,因此社会管理是关于社会分工的规则体系。 ( 3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客观目的在于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社会管理进行 “有序化”处理,因此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规则体系。 社会价值系统的层次结构如下图: 2 、社会价值系统的对称结构 社会价值系统可分为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三个基本的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都含有两个对称元素:规范性元素与非规范性元素。 ( 1 )社会分工的对称元素 。人们在实施社会分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 要进行 一系列的 “规范化” 处理 , 如内容的明确化、形式的标准化、数量的规模化、技术的专业化、主体的清晰化、过程的程序化、度量的精确化等。社会分工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规范性的社会分工称为经济,非规范性的社会分工称为风俗。 ( 2 )社会管理的对称元素 。 人们在实施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 要 对社会管理 进行 一系列的 “规范化” 处理 , 如管理内容的清晰化、管理过程的程式化、管理手段的标准化、管理技术的专业化、管理主体的权威化、管理指标的精确化等。社会管理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规范性的社会管理称为政治,非规范性的社会管理称为民约。 ( 3 )社会意识的对称元素 。 人们在实施社会意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 要 对社会意识 进行 一系列的 “规范化” 处理 ,主要包括:程序化、形象化、抽象化、特征化、典型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等方式。 社会意识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规范性的社会意识称为文化,非规范性的社会意识称为民风。 社会价值系统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3 、社会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 综上所述,可知 : 1 、 经济是规范 性 的社会分工 , 政治是规范 性的 社会管理,文化是规范 性的 社会意识 。 2 、 民俗 是 非 规范 性 的社会分工 ,民约 是 非 规范 性的 社会管理, 民风 是 非 规范 性的 社会意识 。 3 、由于 社会管理是关于社会分工的规则体系,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规则体系 ,因此 当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主流部分时,社会管理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经济的规则体系;当政治是社会管理的主流部分时,政治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经济的规则体系;当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主流部分时,文化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政治的规则体系,还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经济的规则之规则体系。 社会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如下图: 革命 之 六 : “信息价值论”主要解决 价值的源泉 问题 信息有三种不同的定义:一是,信息的数学定义为 “消除不确定性”;二是,信息的哲学定义为“信息就是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全新主观反映”,或者“信息就是新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三是, 信息的 价值论定义为 “信息就是能够增加事物价值量的主观认识”。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1 、信息的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一致性 根据 “信息论”创始人申龙的观点,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或“提高确定性”,可以发现:“消除不确定性”就是“消除无序性”,实际上就是“提高有序性”或降低“无序性”。从描述的对象来讲,“有序性”可分为物质有序性和能量有序性两种,从描述的方式来讲,“有序性”可分为结构有序性或功能有序性。任何耗散结构的有序性应该是指其功能上的有序性,而不是指其结构上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使用各种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显然,对于来生命机体(即耗散结构)而言,所谓“有序性”是指活的功能有序性,而不是指死的结构有序性。因此,对于人类而言,信息的本质就是提高系统的功能有序性或增加系统的有序性功能。根据价值的物理学定义“价值就是有序性功能”,可以发现,信息的本质就是“改变系统的价值量”。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2 、信息的哲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一致性 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对于相关事物进行充分而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决策,就可以使行为方案具有充分而科学的信息依据,从而大大减少行为过程的盲目性,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将会产生正向的价值效应。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逻辑联系,如下图: 综上所述,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信息的产生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生物进化,二是人类劳动。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人类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人类劳动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信息积累的唯一来源,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 “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革命 之七: “行为价值论”主要解决人类行为的动机问题 “ 以最小的代价 来 获取最大的收益 ”或“追求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是几乎所有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 基本行为准则 。 然而,这只是不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统一价值论认为,如果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 追求 “最大价值率” 才 是一切 生命系统和 社会系统 的基本行为准则。 为此必须区分两个基本概念: “价值比率”与“价值率”。 价值 比 率 :价值系统 的 产出价值量Q o 与投入价值量Q i 之比值称为价值 比 率,用 B 来表示,即 B =Q o / Q i 价值率 :价值系统在单位时间T内 所 产出价值量Q o 与投入价值量Q i 之比值称为价值率,用 Ψ 来表示,即 Ψ =Q o / ( Q i × T ) 显然 Ψ = B / T 理论证明:事物的价值率越高,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就越高,人就会越多地追加向该事物投入价值资源,该事物的 运行 规模就会越来越大;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就越低,人就会越多地从该事物抽回所投入的价值资源,该事物的 运行 规模就会越来越小,直到走向灭亡。因此,决定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途的决定性因素 并 不是 “价值比率” ,而是 “ 价值率 ” 。 由此可得如下的一系列结论: 最大价值率法则 : 当主体所拥有的价值量一定时,任何价值系统都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价值率。 广义价值规律 :事物的价值率总是围绕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上下波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关系的价值率总是以生产力的价值率为基础而上下波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上层建筑的价值率总是以经济基础的价值率为基础而上下波动。 商品交换规律 :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商品交换总是遵循 “等价交换”的一般原则。 人际交往规律 :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人际交往总是遵循 “等价交往”的一般原则。 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 :事物可分为意识类事物、行为类事物、资料类事物三大类,分别用真善美(或假恶丑)来进行价值判断。其中,凡是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意识类事物就是 “真”,反之就是“假”;凡是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行为类事物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凡是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资料类事物就是“美”,反之就是“丑”。 责权利平衡法则 :责(或责任)是价值的投入方式,利(或利益)是价值的产出方式,权(或权力)是连接责与利的价值通道(或资格)。 每一个社会事物(包括社会存在、社会角色、社会规则等)都含有责、权、利三个基本要素,都存在一定的价值率, 根据 “广义价值规律”, 任何社会事物的价值率将会围绕社会的平均价值率上下波动。当社会事物的价值率大于社会平均价值率时,社会就会不断扩展其运行规模,结果在 “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其价值率将会逐渐下降;当社会事物的价值率小于社会平均价值率时,社会就会缩小扩展其运行规模,结果在“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其价值率将会逐渐上升;当社会事物的价值率等于社会平均价值率时,社会将会保持该社会事物稳定而平衡的运行规模。所谓“责权利的平衡法则”,就是社会事物中由责权利所构成的价值率等于社会平均价值率。 责权利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革命 之 八 : “系统价值论”主要解决价值的转化问题 对于 “劳动价值”概念,有两种典型的观点:一是,认为劳动价值是一种抽象的价值形式,使用价值是一种具体的价值形式;二是,劳动价值是完全虚构的价值形式,实际上不存在这种价值形式。统一价值论中的“系统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是一种过渡性价值形式,它在人类价值系统的价值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与中介作用。不过,同样起桥梁作用与中介作用的过渡性价值还有三种具体形式: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和劳动潜能。 人的生命过程需要不断消耗各种形式的价值,同时又会不断生产出各种形式的价值,因此统一价值论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价值的投入产出系统,各种价值分别通过不同的通道输入人体内部,并从不同的通道输出人体外部,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价值循环转化系统。归纳起来,人体的价值转化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1 、消费过程 消费过程就是把外部各种消费性价值经过分解、消化、吸收和利用,并转化为人类机体生命运动所需要的内在潜能(或过渡性价值)的过程。它可分解为四种具体过程:一是代谢性消费过程,即把食物类价值经过代谢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过程;二是生理性消费过程,即把温饱类价值经过生理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三是个体性消费过程,即把安全健康类价值经过个体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四是社会性消费过程,即把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经过社会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 2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就是把外部各种生产性价值经过分解、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可以替代,并转化为人类机体生命运动所需要的内在潜能(或过渡性价值)的过程。它可分解为两种具体过程:一是个体性生产过程,即把个体性生产价值经过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劳动潜能的过程;二是社会性生产过程,即社会性生产价值经过社会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劳动价值的过程。 3 、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就是整合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过程,即把消费过程所产生的过渡性价值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过渡性价值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另一种过渡性价值,最后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它可分解为四种具体过程:一是代谢性劳动过程,即把食物类价值所转化的生物化学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二是生理性劳动过程,即把温饱类价值所转化的生理潜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三是个体性劳动过程,即把安全健康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潜能以及个体性生产价值所转化的劳动潜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四是社会性劳动过程,即把人尊自尊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价值以及社会性生产价值所转化的劳动价值进行整合,并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 人类生命系统的价值循环转化运行图,如下所示: 革命 之 九 : “价值观论”主要解决主客观价值的关系问题 研究发现,事物的基本价值特性有三个:价值量、价值率、价值率高差,它们所对应的主观反映方式 分别 是需要、价值观、情感 。 其中, “ 价值量 ”(即 Q o ) 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就是需要, “ 价值率 ”(即 Ψ =Q o /( Q i ×T ) ) 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就是价值观, “ 价值率高差 ”(即 Δ Ψ = Ψ - Ψ o ) 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就是情感。 需要、价值观与情感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一种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识别和分析事物的价值特性,以引导和控制人对有限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其最大的增长率。人类主体通过价值观来认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与价值作用, 其 客观目的在于指导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使之按照自己的客观需要而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以达到最大的价值效应。 价值观与价值率的相互作用过程如下: 1 、行为目标的确立过程 人的行为目标通常有许多的选择方案,通常情况下,人总是选择具有最大价值率的事物,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因为这样才有最大的价值收益率。 2 、行为目标的反映过程 对于已经确立的价值目标,人们会从大脑中的价值观数据库中提取以前存储的对于该价值目标的价值观。 3 、行为方案的规划过程 行为方案的规划过程实际上就是行为目标的分解过程。行为目标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战略目标、战役目标、战术目标和简单动作。 战略目标分解为 若干 战役目标 , 通常有多种分解方式可以选择,即各个战役目标按照不同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逻辑关系以及价值比例关系有机地组合起来的方式,人将会选择具有最大价值率(即最大价值观)的分解方式。 同理,战役目标又可分解为若干战术目标,战术目标又可分解为若干简单动作。 4 、行为方案的实施过程 价值 方案的实施 总是按 “由下而上”的方式来进行,即先 完成简单动作,再完成战术目的,然后完成战役目标、最后完成战略目标。 5 、行为方案的效果评价 人对于各级价值目标 实施以后 的效果评价(即实际价值率的计算)往往是按 “由下而上”的方式来进行,即先计算战术目标的实际价值率,再计算战役目标的实际价值率, 最 后计算战略目标的实际价值率。 6 、价值观的修正过程 人在对各级价值目标(战略目标、战役目标和战术目标)的实际价值率进行认真的计算和评估以后,就会将其与在大脑中已经形成的各级价值目标的主观价值率(即各级价值目标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如果某一价值目标的实际价值率与在大脑中已经形成的该价值目标的主观价值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人就会修正相应的价值目标的主观价值率。 7 、事物规模的改变过程 由于价值目标的实现,人对于该行为目标的价值需求得到完成或部分的满足,从而提升了该行为目标的价值规模,结果在 “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该行为目标的价值率将会有所下降,并趋近于人的平均价值率。 8 、进入下一个作用周期 如果该行为目标仍然没有充分趋近于人的平均价值率,人将会把它继续作为下一个行为目标,并进入下一个作用周期;如果该行为目标已经充分趋近于人的平均价值率,人将会选择另一个事物作为新的行为目标,从而进入下一个作用周期。 价值观与价值率的相互作用过程,如下图: 革命 之 十 : “情感价值论”主要解决人工情感的理论问题 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突破口一定是人工情感,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解决人工情感的理论问题。目前的心理学对于情感的阐述是非常模糊的,它不知道情感的真正本质,也无法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根本不能满足人工情感的基本需要。 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 “情感价值论”或“数理情感学”,彻底解决了情感的本质问题,建立了情感的数学模型,并揭示了情感运行的逻辑程序,从而为人工情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情感价值论” 认为,情感或价值观的哲学本质就是人对事物价值关系两种不同的主观反映形式,情感(或价值观)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或价值观)的基本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价值、表达价值、计算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其中, 情感 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 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 ,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人在 情感或 价值观的引导下,可以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选择倾向性。 情感发生的逻辑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正向情感(如满意、愉快、信任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正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不断趋向于该事物,以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正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负向情感(如失望、痛苦、顾虑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负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背离该事物,以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缩小而上升,负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等于零时,人通常不会产生情感,从而维持了事物原有的作用规模。 情感运算系统是把 “认知系统”所接收的信息进行价值评价,从而完成对于各种事物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价,然后,传送到“行为数据库适配器”。情感运算系统大体可分为价值分析器(或价值标注器)、价值率计算器、价值综合器、需要数据库(或价值量数据库)、价值观数据库(或价值率数据库)、价情与情价转换器、情感数据库(或价值率高差数据库)等组成部分。 情感运算系统的逻辑框图如下图: 掀起价值理论的深刻革命,推动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 上述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将会对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表现是: 1 、 把价值理论延伸到所有生物界 。人类的高层次价值起源于动物的低层次价值,这样,价值现象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价值规律也不是凭空想像,它是生物规律的高级表现形式。把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了价值领域,就形成了价值进化论。 2 、 把价值理论朝精确性 的 方向发展 。过去理论界对于价值理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定性分析,很难做到定量分析。从能量角度重新定义价值概念,并揭示了各种价值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数学关系,从而实现了价值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整个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 3 、 架起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 。价值理论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过去的价值理论与自然科学完全脱节,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严重对立。现在,从物理学角度重新定义价值概念,把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使整个社会科学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彻底架起了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 4 、 把人工智能朝人工情感 的 方向发展 。把情感理论建立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逻辑对应关系,这样,情感计算系统就转化为价值计算系统,情感运行的逻辑程序就转化为价值运行的逻辑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情感的理论问题。 5 、 彻底铲除社会科学中的唯心主义 。目前的社会科学领域存在大量的唯心主义思想,而且大部分集中表现在心理学领域与情感领域。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 “情感价值论”认为,情感规律实际上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情感现象实际上就是价值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情感特征实际上就是价值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感(即感觉)、知(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分别是人脑对于存在关系、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全面贯彻到了人的精神领域。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及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图: 参考资料: 1 、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8 年 2 、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8 年 3 、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 2018 年
个人分类: 统一价值论|2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化劳动”何以能够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热度 1 lxj6309 2011-10-1 09:23
关于物化劳动能否创造价值一直是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界定什么是价值?为什么要这样界定? “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价值论中,在理论上不是一个定理,而是一个公设。价值的量化在劳动价值论中是一个定义,也不是一个定理。作为定义,它是不需要证明的,作为公设,虽然不需要数理逻辑理论式的证明,但是需要事实的归纳证明,是一种不完全证明。 再一方面,劳动价值规律不是一个确定性命题,而是一个统计性命题。作为统计性命题,它是一个平均规律。还要牢牢记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劳动价值规律已经转化为生产价格(不是生产者价格)规律。 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再来谈物化劳动是否及何以能创造价值。 对物化劳动,我们可以简称为机器,或以机器为典型代表。 机器能劳动吗?能!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大家都会承认一个无人工厂是可能的。那这个无人工厂就是物化劳动在劳动,机器在劳动。问题很简单!但是,这种物化劳动的劳动的意义何在? 如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这些物化劳动就如自然生产的森林和静静流淌的河流一样,没有任何经济意义,谈不上什么价值! 今假设一个两人的孤立社会,可以称之为一个孤立经济系统(只有有了人且社会,才谈得上经济),每人占有且经营着一个无人工厂(你可以想像这个无人工厂就是一棵面包树和一眼泉,这样如果两人合作就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人都不从事任何劳作。现在问:这两个工厂在劳动吗?在创造价值吗? 这两个人面临的经济局势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放开肚皮消费,(1)如果放开肚皮消费,面包和水都显著不够;(2)面包和水都刚好够,(3)面包和水都显著多余?其他情况暂且不论。 看第(1)种情况。如果两人的战争实力完全相当,他们是不想两败俱伤的,因而会采取平均资源的分配方式。这时候,从交换的角度看,水和面包的交换比例就是资源的总量比例。你可以说,这就是物化劳动的比例。不管具体的两种资源量各是多大,他们都工作了相同的时间。实际上,对于物化劳动者(机器),不管各自包含多少物化劳动,除了工作时间之外,是无法再乘以什么权数的,你不能说A机器中原来的物化劳动时间1,B机器中原来的物化劳动时间是100,就用这种物化劳动时间去对活劳动时间加权。在上面的例子中,这种加权是不可能的,只能按资源量进行交换,否则就得爆发战争。现在的公平准则就是:“大家享用的食物量相同”。战争的背后既是经济的争夺,也有公平意识的作用。 对于物化劳动,既然不能按照其中的物化劳动时间加权,物化劳动的劳动价值就只能是转移本身的价值到产品中去。这里一定要注意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物化劳动可以创造使用价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创造新的价值确实难以讲得通!价值只是人和人之间经济社会关系的反映。 看第(2)种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人的消费需求量不同,且总量又仅够两人消费,那么,交换的比例自然按照消费比例交换是最可能的,否则也有战争的危险。 看第(3)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既然资源可以充足地供两人享用,且都无需劳动,如果物化劳动量为0,那么,交换的比例就可以是任意的,完全决定于消费情况。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可能认为这时商品的价值为0(稀缺性为0).所以,我们也清晰地发现,在西方经济学中,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不同的,从而价值总量(GDP)不等于财富总量。只不过西方经济学还认为: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如果物化劳动不是0,但是工厂是永恒的,不随生产的强度和总量而稍有损耗,那么交换的比例仍然是任意的,以消费量为界。如果物化劳动者(机器)随着生产的进行而有损耗,那么,生产就不是纯粹无需劳动参与的。这时,即使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也要劳动,这就成为下面的问题。 在上面的例子中,两个人都无须从事劳作。现在假定,生产前面那些量的产品,二者用的劳动时间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工厂就不是无人工厂了。则在第(1)种情况下,每个人的消费量和交换量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了,因而交换比例就是选择的结果。他们如何选择呢?决策变量包括三个:水的消费量、面包的消费量和交换比例。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假定总产量不至于让两人饿死(即社会消亡,如果那样,资源必然是要平均分配,那也就是原始社会的情况),从而,两人的资源自留量在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水平以上。这时候,生产水的人愿意用多少水去换多少面包呢?如果总资源量刚好够维持两人不死的生存水平,那么,交换既是按照资源量生产比例交换的,也是按照劳动比例交换的。设水和面包的总产量分别是X和Y,水生产者对水的不死需求量是x,对面包的不死需求量是y,则水和面包的交换比例是(X-x):y,这时的劳动交换比例是 。这时,虽然名义市场上的交换比例不符合劳动价值规律,但是,从社会的角度而言,两个人都劳动了相同的时间,而且是社会必须劳动时间,所以,从社会的角度而言,仍然是等量劳动时间相交换。在一个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个人产品的自用比例是非常小的,所以,在社会范围内就是劳动交换。 因为社会交换的实际发生是在满足自我生存生存需要以后,所以,我们不如直接假定,每个人生产的都是自己不用的,而是专门为他人生产的。这时交换如何发生呢?A会持续用每天劳动5小时的产品去交换B每天劳动1小时的产品吗?在一个劳动平等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平均的结果是交换按照劳动价值规律进行。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占有平等意识占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所以,交换是按照生产价格规律来进行的。但是,价值是一个定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等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有个前提条件,即维持社会的持续存在和发展。如果只是社会的一个局部,那么,可能出现不符合价值规律的情况,但是,全社会平均的结果,价值规律必然顽强地为自己的作用的实现而战斗。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或许可以统一用占有平等来研究其经济规律。劳动者占有的是自己的劳动力,对劳动力一是有一个原始生产值(从孕育出生到参加工作),二是有一个维护保养费用,所以,劳动力的使用必须首先满足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规律。一般个人和家庭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依靠劳动力获取收入,资本家则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获取收入。在纯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人占有生产资料,绝大多数人都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依靠劳动获取收入。而且,在高级社会主义中,每个人的劳动力价值都基本相当(具有基本相同的受教育水平),所以,单位劳动时间的收入都相同。 对于物化劳动,虽然它能劳动,但是不能创造价值(不是使用价值)。如果对单位死劳动的占有获得了超过其简单再生产的价值,那就是对劳动力的占有者即劳动者的剥削,因为对于大多数劳动者,他们只获得了自己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价值。而如果二者都获得扩大再生产的价值,那么,物化劳动扩大再生产的价值应该用于提高生产力即进一步增加物化劳动或转移用于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收入则用于增加人口和提高教育和劳动技能水平。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体会到剥削的真正含义! 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个社会,其中,社会的生产完全不需要人的劳动,这时,如果社会的这些无人工厂被少数一些人占有,那么,其他人如何获得生活资料呢?他们全都失业啦! 本文的分析方法,我称之为极端分析法。一个复杂系统整体运行的理论是否正确,可以用极端情况下的结果予以剖析。当然,不能说任何复杂系统结论都适用于极端情况。但可以从极端做起,看极端和简单如何过渡到复杂。如果不能说清楚这个过渡,就存在认识的死角!
个人分类: 经济学|88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5)
lxj6309 2011-7-4 12:06
8. 市场经济中社会收入分配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吗? 我们 在前面 已经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基本的分配方式是:普通劳动者之间按照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资本之间按照资本利润率进行分配(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价值)。稍微再具体一点就是:以既定时间内由全部商品代表的总价值为总体,全体普通劳动者得到的是全体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确定的总价值,不同劳动者之间收入的差异按照各类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分配;全部剩余价值首先在资本家和地主之间按照社会习惯和两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力量平衡结果进行分配,然后在资本之间按照平均利润率进行分配。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实际上,不同具体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不同地主之间的差异、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差异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垄断资本的存在还造成了大资本蚕食小资本利润的现象。具体劳动力价值的大小还受到社会习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一切决定过程都是在市场背后连续不断地进行着。 价值概念本身是一种公理规定,但是,分配规律作为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判断必须得到实证的检验。对于以上分配理论的检验,首先可以统计目前普通劳动者及其家庭的一定时间内的消费总值,然后与普通劳动者的相应时间的总收入相比较。如果二者基本一致,就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支持。对此,还可以使用生命周期方法,考察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一个平均人一生的消费总需求,然后与此人当前社会经济状态下经历一生各个阶段平均可获得的收入相比较,如果基本一致也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支持。但是,要注意,在这样的统计计算中对标准的确定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资本之间的分配规律,只要考察各个行业资本的利润率水平就可以了,看看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否在起作用。 蔡继明认为:“既然社会财富不过是物质财富的表现形式,决定物质财富的因素也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物质财富表现形式的社会财富,而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分配是统一的,所谓按贡献分配,就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 蔡认为他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论是建立在所谓的广义价值论基础上的。对他的广义价值论早已有人做出过批判 ,蔡继明等也做了回应 ,但是,我认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命题与该理论没有必然关系,故暂不准备评论其广义价值论及其反对意见,单就分配理论本身做一些评述。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在初次分配中,分配方式是市场决定的,尽管这个市场可能是很不完备的(中外都是不完备的),但是除了有限的法律戒条以外,其分配结果基本是客观自然决定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范畴。而分配规律理论不是要为什么人提供辩护。蔡继明在其报奖介绍中说:“只要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消灭剥削,与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可以并行不悖。这就为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很显然,他建立这个理论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否定了资本主义或正常资本的剥削特性,从而暗含着否定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剥削问题是另一个需要深入回答的问题,原计划中有此一问,但由于时间关系,留待以后再讨论了。) 其次,在市场经济中 , 不可能存在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分配模式。 (1) 按要素贡献分配的说法来源于西方经济学中的要素市场理论,本质内容是从资本生产利润最大化得出的所谓的边际生产力要素价格理论。蔡继明的理论也没有离开这一基本论证模式 。然而,我们知道,这个分配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而现实经济是严重偏离完全竞争的,所以,现实的分配结果必然严重偏离他们所说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模式。实际上,严肃的西方经济学家也不认为由那些等式可以推出所谓按“贡献”分配的说法,因为, 边际生产力并不是全部要素的平均贡献率 。( 2 )更进一步,我们认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在一个不可分经济生产系统中,是无法剥离各个要素的贡献的。打个比喻,在一枚巨大的火箭中,如果丢掉一个价格只有 2 毛钱甚或两百元的小螺丝,火箭发射过程就可能严重失败,那么,这个小螺丝对火箭的贡献价值到底是多大呢?实际上,我们要时刻牢记: 任何单纯的数学模型都不能告诉我们因果关系或价值关系的存在与否,这种关系意义是必须由人的辨证思维来赋予的 。在经济计量学中有一个格兰杰因果检验,许多人简单就认为是普通的因果概念,那是绝对错误的。原创者本人也不那么认为。所以,在现实中是无法计算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的。 那么,在市场的看不见手作用下,实际的分配结果是否是按贡献呢?应该承认,这种分配肯定与贡献有关,否则,资本家不会给一个高级工程师比普通工人高数倍的工资,他才不管你读书和训练花了多少钱。但是,我们必须区分机器的贡献和资本的贡献。首先,机器是由生产机器的厂商制造的,他已经通过机器的价格获得了应有的报酬。如果说,机器应该得到他的贡献值,那么,这个贡献值已经被机器制造商拿走了,那么,买机器的资本家为什么还要获得利润呢 ? 这个利润真是其所谓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吗 ? 那如果资本使用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那么那个出钱的资本家为什么要获得利润呢 ? 那些股民为什么要获得红利呢?是要补偿他们所谓节约的负效用吗? 很显然,资本的利润就是一种社会占有权。可能有人要说了,既然劳动者可以凭借劳动力占有权获得劳动报酬,那资本占有者为什么不能凭借资本占有权获得利润呢?实际上,马克思没说你不可以获得!马克思是说,假如你拥有的是生产资本(即直接是机器厂房),你可以获得这些资本的补偿价值即价格,但你为什么要获得超过这些资本价格的利润呢?因为工人直接获得的就是其劳动力的价格啊 ? 再者,马克思也没有说你不可以获得利润,因为那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你应该获得,只是马克思戳穿了其实质 : 那是不劳而获的剩余价值!是一种既定社会发展阶段具有的社会关系 ! 在这时的社会中,你应该获得!但是,社会的发展有一天会剥夺你的这种权利! 最后,实际中对贡献的评价,一是根据劳动的时间或工作的直接产出,二是根据社会的习惯和市场竞争法则。资本的所得是在平均利润率的指导下,由市场竞争(包括垄断在内)法则决定。 现在广泛流行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这种计算方法的意义也值得商榷。 岳宏志 , 寇雅玲 . 广义价值论批判 . 经济评论 , 2005 年第 2 期 . 蔡继明,江永基 . 广义价值论的基础及推广 . 经济评论 , 2009 年第 6 期 . 蔡继明, 江永基 . 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 . 经济研究, 2010 年第 6 期 .
个人分类: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49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3)
lxj6309 2011-6-28 22:23
6. 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何在? 本文的论述是逐段对照蔡文进行的,最后给了个小结。我的论述用楷体字。 蔡继明说,其理论“揭示了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并给出理由: “首先,即使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我们也没有实现全社会统一占有生产资料,而是实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在这种情况下,按劳分配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 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毛主席也曾对我国的分级工资制表示无奈。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确认:在既定的公有制单位中,如一个生产小队内,按劳分配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实际上,既然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原来所指的社会主义,那也就会偏离马克思所说的按劳分配。因为存在不同的公有制单位,所以这些单位之间的分配结果一般是不完全符合统一的按劳分配的。同一个村中不同的生产小队之间也是有差别的。但是,由于我们坚持了全国主体经济的公有制属性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性功能,所以,不同公有制单位之间的差别当时不是很大,不会引起社会的普遍阶层矛盾。这种结果,可以说是接近按劳分配的原则的。在社会主义原则下,按劳分配也可以说是按贡献分配,但不是蔡教授所指的贡献。 ) 其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在总体上的数量是有限的,质量是不等的,这种稀缺的、质量不等的生产资料,不足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各尽所能,实现充分的就业,因而也就不能完全做到按劳分配。( 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主观武断。关于稀缺概念的庸俗性不是这里要讨论的。首先,任何时候,各尽所能都是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就像民主自由是有限度的一样。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考虑到资源节约的要求,也不能保证谁想干啥就干啥。其次,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自由活动时间在充分延长,所以,充分就业完全是能做到的,但不是某些人理解的所有人都同时每天工作八小时。在我国 30 余年前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时,由于发展的需要,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大量失业的,并且基本上考虑到了每个人的劳动权利。在今天,在仍然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基本生产力的情况下,理论上也不应该出现长期的大量失业,短期的失业高峰如大学生毕业期、全球经济危机期是难以避免的。如果长时间(一年到一年半以上)存在大量失业,则可能是社会计划出了问题。调整的方式有缩短年劳动时间、加强技能培训、加强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公有制经济是保障充分就业的有效制度,他追求的不是无限的利润,而是真实的社会财富——社会使用价值。 ) 再次,由于计划经济本身存在着主观计划和客观实际的矛盾,高度集中统一决策,必然导致生产与消费、供给和需求以及集体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因此,每个劳动者集体的劳动,并不具有完全的直接社会性,很多企业虽然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但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只能作为废品积压在仓库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全社会来看,还是从生产单位来看,都有大量劳动是在无效的状态下耗费的,因此也就不能对其实行按劳分配。( 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对其浪费特性的批判是热门的一个方面。在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有两点。( 1 )必须区分 76 年之前的计划经济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在之前的计划经济中存在的主要是技术浪费——工艺技术水平、认识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低,不是社会浪费——挥霍无度、消费无度。( 2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存在巨大的浪费,并且是社会浪费——奢侈为美、超前消费、军火等非生产消费。地球人都知道,美国是一个高消费社会,全球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费,地球资源很快就告罄。 ) 最后,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资源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的,这种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排除了劳动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工作岗位之间的流动和转换,使劳动者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一定终身,学非所用、大材小用、滥竽充数的现象不可避免。在这种体制下,根本不存在马克思所说的那个使复杂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的社会过程,因此,按劳分配也就失去了合理的尺度。”( 作者显然在说谎!计划体制不会排除劳动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工作岗位之间的流动和转换,相反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动,按专业对口分配。正是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所以,高等教育才强调宽口径培养教育——但问题根本不再这里,需要从教育发展上论述,这里从略。至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折算问题,我在其他博文中有过论述,稍后再做说明。作者其他的说法( 大材小用、滥竽充数 )就更是信口开河了。 ) 最后,我们对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谈点看法。 由前所述,在完全的公有制经济中是基本可以做到按劳分配的。但在当前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制度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私营经济占的比例越大,距离按劳分配的标准就越远。在私有制经济中,对普通劳动者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表面是按劳分配),在资本之间是按照资本多少进行分配。当然,这一切分配都是在市场的名义下进行的。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已经说得很明白。整个《资本论》就是按照价值分配的逻辑逐步展开的,详细论证了各个阶级阶层、各种社会角色是如何从价值分配体制中获得收入的。价值分配完了,社会财富也就分配完了。但绝对不可能是按照所谓的贡献分配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既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是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的(不是萨缪尔森所说的混合经济!),其分配体系也就是混合的。在一个公有制单位内部,分配可以是按劳分配的,如南街村,但对整个社会,只能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只不过由于我国公有经济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再分配的机制下,比资本主义可以对劳动者更有利,即提高劳动者(不是直接的劳动)的分配占比,从而提高劳动力的价值水平。但是,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让这种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分配差距。 我们的结论是: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可以更接近按劳分配的目标。 (待续)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5)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4)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3)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1)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申奖材料 马克思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论述
个人分类: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
热度 1 lxj6309 2011-6-21 11:08
5. 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本来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所谓的理论创新,这些年来不断发出修正的豪言,甚至说是马克思的本意。实在令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国的国民感到心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伦理道德判断无关,是一种实证的科学理论,而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总觉得,不把研究科学理论(当然包括他们自己)的专家们和官员们的劳动说成是创造价值的就不公平,就没有激励作用。 首先,马克思开篇就明确地指出:使用价值是不能作为交换价值的基础的。 我们在第一个问题中明确指出了同一物对不同人的使用价值的不可比性。同样,不同物对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的使用价值在比率数量的度规水平上也是不可比的,即一个汤勺与一台电视机的使用价值在比率数量上也是不可比较的。我们不可能给出电视机的使用价值是汤勺的使用价值的准确倍数。在消费者决定对一把汤勺和一台电视机的支付价格时,他实际上考虑的不是把汤勺与电视机相比较,而是把不同的汤勺相比较,不同的电视机相比较。而同档次汤勺和电视机的价格是由他们的生产价格决定的。进一步,交换价值 ( 即价格的直接基础 ) 不应看作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交换,首先应看作是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交换,资本是后来加进来的一个东西。 其次,必须区别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是一个基础概念,是一种基础公理。交换价值以价值为基础,但不等于价值,而且,在一般市场条件下,交换价值之比也不等于价值之比。 但是,许多人对这一点就是不能理解。 蔡继明首先歪曲了价值的内涵。他说:“就财富的物质内容或物质财富来说,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而就财富的社会形式或社会财富来说,就是这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社会所采取的形式,具体说,在商品经济中,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所采取的社会形式就是价值。”价值概念当且仅当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才存在。交换过程一结束,其价值属性即消失,因为它已经不是商品。而财富存在,不论是其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是指其使用价值。只不过有所谓对个人的使用价值和对社会(集体)的使用价值之分。当然,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应用价值概念时的真实含义是隐含的,比如:说一座房屋值多少钱,那主要指的是交换价值;当人们说一个人的身价是多少钱时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指这个人拥有多少财富,此时即包括了其货币资产,也包括了主要的物质资产的市场价值。一个人的身价的另一种含义是其一年或其他既定时间内可以从市场上(如经理市场)获取的报酬,这种报酬一般是其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的价值既包括其再生产的价值,也包括其可赚取的利润。一个经理人员从雇用其工作的资本角度看,其使用价值是可以为其带来的剩余价值(不等于其劳动创造的价值),从人力资本所有者本身的角度看,其使用价值是可以为自己赚取的总报酬或超额报酬(超过其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这时,他们的价值都表现为资本的价值,但从不同角度看,其代表的资本的价值是不同的,作为不同资本的使用价值也是不同的。资本的唯一使用价值在定性上就是为其所有者赚取利润。 再次,商品的价值是一个客观属性,即物化在其中的劳动时间。价值作为商品的市场属性,其量值等于将其生产出来的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至于这个平均的过程,它是由市场自动完成的,任何实际的统计核算都仅仅是一种近似估计。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犯形而上学的错误,非要在现实中确定一个对应的固定系统来计算。实际上,任何经济核算(不是商业核算),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都只能是一种近似评估!这是因为,经济核算的基础是价值,而价值只能是瞬间的,就如物理中的即时速度一样。交易过程一结束,那件具体商品的价值过程就完成了,再次被交易时,已经是一个新的价值过程了。 (待续)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5)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4)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3)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1)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申奖材料 马克思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论述 “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 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第 23 卷第一篇第一章: 50 )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象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第 23 卷第一篇第一章: 49 )“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 ”( 50 )“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如果真正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就得到刚才已经规定的它们的价值。”( 51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5 )
个人分类: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3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申奖材料
lxj6309 2011-6-16 22:13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62   发布时间: 2011-3-4 11:34:24 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 双周讨论会 题目: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主讲:蔡继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 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博士生导师 时间: 2009-9-23 ,星期三,晚上 7:00 ;地点:图书馆报告厅 作者新作:《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内容: 回顾三十年我国分配制度变革 阐释十六大所确立的分配原则 破解传统私有制与剥削的悖论 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候选理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 年 09 月 04 日 13:24 新浪财经   一、候选理论名称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   谷书堂、蔡继明   三、推荐人 / 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该理论揭示了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该理论以广义价值论为基础,在坚持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相统一、物质财富生产和社会财富创造相统一、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相统一的基础上,论证了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财富是按照各生产要素所做出的贡献分配的。根据这一理论,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而作为无偿占有他人财富的剥削本身恰恰是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偏离或否定,剥削与私有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只要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消灭剥削,与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可以并行不悖。这就为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五、推荐理由    1 、该理论具有独创性:每当经济理论界的有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党的文件语言后,时时会有 “ 发明权 ” 的争议,但唯独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没有出现过 “ 发明权 ” 的争议。因为大家都清楚,正是谷书堂教授和蔡继明教授于 1988 年首次在中国学术界提出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 ” ,而且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对这一重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前后共发表了 37 篇学术论文,出版了 5 部学术专著。对于一个创新性理论进行长达 20 年的研究,积累了如此丰硕的系列成果,这在我国经济学界是独一无二的。谷书堂教授和蔡继明教授是这一理论当之无愧的独创者,这一点在张卓元主编的《论争与发展:中国经济理论 50 年》、柳欣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学 30 年》以及陈东琪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学史纲 (1900-2000) 》中均给予了肯定。尤其是作为这一理论重要支撑的广义价值论,既不同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又有别于斯拉法的价值论,可谓独树一帜的另一种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价值论。这使得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与萨伊的 “ 三要素理论 ” 以及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划清了界限,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唯一的以自己独创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2 、该理论具有超前性:该理论是在 1987 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之后的第二年即 1988 年提出的。中共十三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表述为 “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在当时, “ 按生产要素分配 ” 还被理论界斥责为资本主义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也一度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受到批判。 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 ; 1997 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则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调整为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而到了 2002 年的中共十六大,则明确提出 “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 2007 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 “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超前提出,无疑为我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和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3 、该理论具有普适性:该理论不仅推进了中国转型期分配理论的创新,从而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要素市场的建立,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该理论阐明了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把各生产要素的贡献与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是否一致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标准,从而证明剥削与私有制之间并没有本质的联系,消灭剥削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并行不悖,这就为保护私有财产的条款写进宪法以及将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 、谷书堂、蔡继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理论纵横》上篇,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2 、 谷书堂、蔡继明,《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经济学家》, 1989 年第 2 期。    3 、谷书堂、蔡继明,《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 1988 年第 2 期。    4 、蔡继明,《非劳动收入的性质、来源及量的规定》,《理论内参》, 1988 年第 8 期。    5 、蔡继明,《社会主义平等与效率》,《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 1988 年第 3 期。    6 、 蔡继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南开经济研究》, 1988 年第 3 期。    7 、蔡继明,《广义价值论初探》,《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8 年第 2 期。    8 、蔡继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的价值基础》,《中青年经济论坛》, 1989 年第 4 期。    9 、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10 、 蔡继明,《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根源和对策》,《南开学报》, 1990 年第 5 期。    11 、 蔡继明,《论我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原则》,《南开经济研究》, 1990 年第 5 期。    12 、 蔡继明,《论公有制经济的双重分配原则》,《南开经济研究》, 1992 年第 6 期。    13 、 蔡继明、耿明斋,《公有制商品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14 、 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经济研究》, 1997 年第 12 期。    15 、 蔡继明,《按贡献分配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人民论坛》, 1998 年第 4 期。    16 、 蔡继明,《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经济学动态》, 1998 年第 6 期。    17 、 蔡继明,《论分工与交换的起源和交换比例的确定 —— 广义价值论纲 ( 上 ) 》,《南开学报》, 1999 年第 1 期。    18 、 蔡继明,《论广义价值论基本定理及广义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关系 —— 广义价值论纲 ( 下 ) 》,《南开学报》, 1999 年第 2 期。    19 、 蔡继明,《论我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原则》,《经济学家》, 1999 年第 2 期。    20 、 蔡继明、刘澜飙,《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年。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 ( 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 候选理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 2010 年 09 月 25 日 16:47 凤凰网财经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共有评论 0 条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2010) 候选理论简介八 ( 参选理论编号: CETIA10-1-008) 一、候选理论名称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 二、主要贡献人 李德伟等 三、推荐人 / 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个引起长期激烈争议的话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创造性地、灵活地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现代经济学理论、政策学理论和根据人们的认识水平循循善诱地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提高改革意识的策略。作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调整、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在 80 年代,创造性地提出 “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 ” ,这是一个富于创造性智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马列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早在改革初期,作者通过对中外企业管理体制的反思,于 1984 年在承担国家体改委企业改革项目时,提出了一种从分配关系入手,既能促进产权改革,又能为当时人们接受的,兼顾国家、经营者和职工贡献和报酬的方案,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分工协作,三位一体。 1986 年,作者进一步将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吸取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发展的合理因素,创造性地提出 “ 全要素资本化 ” , “ 生产要素联合经营责任制 ” 和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的原则和实施方案。 作者指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和自然界 ( 生产资料 ) 一起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既然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物质条件,显然,劳动价值论应当与系统论联系起来,可以将投入生产系统的全部生产要素 ( 物质资本和劳动能力、技术和管理等人力资本等等 )“ 资本化 ” , “ 劳动 ” 即为该系统的整体运动,而不是某一要素独自活动,价值创造也是每一生产要素都参与的系统活动过程,因此,分配应当按每一要素贡献进行,这样一来,作者就将 “ 狭义的劳动价值论 ( 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 )” 发展成为 “ 广义劳动价值论 ( 生产要素系统创造价值 )” ,并妙地将企业所有权、经营方式和用工制度的改革思路,统一为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到分配方式三方面协调进行的系统改革理论。这一方式吸取国际上职工股权计划、利润共享制和工人参与制的合理因素,形成广义的股份制 ( 作者称之为 “ 泛股制 ”) 及其相应的分配制度,被经济学界称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先后从国家经委、计委、财政部,直接到全国各地推广试点,使得其理论思想和实施方案演化为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的多种形式,如经营者与劳动者参与 “ 利润共享 ” 、 “ 劳动分红 ” ;经营者和劳动者可以按照贡献持有公司股份:如 “ 经营者期权 ” 和 “ 职工持股 ” ;还可以按照 “ 股份合作制 ” 的方式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结合起来;所有这些,形成了 “ 广义价值论 ” 、 “ 全要素资本化 ” 和广义 “ 股制制 ” , 这样一来,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 ” 将产权制度改革与分配体制的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改革理论创新。 五、推荐理由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是作者作为政府政策高级研究人员在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创造性地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分配体制改革的创造性成果。 在中国,由于左的和右的种种因素,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分配体制改革经过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作者创造性地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分配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与按其贡献分配的角度,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实行 “ 全要素资本化 ” ,必然要体现为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作者以广义价值论和广义股份制 ( 泛股制 ) 作为具体化形式来落实这些理论思想。这些思想提出后,获得经济学界的很高评价,得到中央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支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后,多家中央媒介追踪报导,推介其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国。 长期以来,有些人不了解中国改革过程的艰难曲折,漠视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的 “ 全要素资本化 ” 、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和具体体现形式 “ 泛股制 ” ,将其混淆于西方国家解决劳资矛盾的权益措施 “ 共享经济 ” 、 “ 职工持股 ” 等等,其实,只有身临其境的改革者才能体会到这是实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的智慧结晶,是最能反映中国改革过程的艰难性质,最能体现中国改革特色的创造性成果,是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迅速、最直接、成本最小、痛苦最少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道路,她为出资人、经营者和劳动者以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根据,为推进 “ 经营者和职工持股 ” 、 “ 技术、知识产权入股 ” 、 “ 股份合作制 ” 以及各种 “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 等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 在理论上,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 ” 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它立足于产权制度改革,贯穿于企业管理体制,落实到分配方式,在理论上综合了人力资本理论、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知识经济理论的科学因素,在实践上吸取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对资本主义具有否定意义的新趋势 ── 职工股权计划、利润共享制、工人参与制的合理因素,成为一个十分严密、完整的独创性理论。这一理论和政策体系蕴涵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形式,强调人力资本的积极主导作用,与信息化时代的 “ 科技领先 ” 思想结合起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待生产要素系统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加以量化,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有创新性的企业改革思路和政策创新。在党的十五大得到肯定后,体现 “ 全要素资本化 ” 和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的各种形式在全国迅速推行,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独具特色的、普遍实行的成功形式,有关理论研究也获得突破性发展,对马列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做出了重要发展。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 李德伟等,《企业管理者收入与三位一体体制》,给国家体改委的课题报告, 1984 年 12 月;《赣江经济》, 1985 年第 6 期;《山西劳动》, 1985 年第 8 期。 2. 李德伟等,《实行生产要素联营制》,《经济日报》, 1987 年 5 月 16 日。 3. 李德伟等,《推行生产要素联营制》,《世界经济导报》, 1987 年 5 月 25 日。 4. 李德伟等,《生产要素联营制》,《中国机械报》, 1987 年 9 月 17 日。 5. 李德伟等,《论生产要素联营制》,国家经委青年经济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1987 年 10 月 13 日。 6. 李德伟等,《生产要素联营制与泛股制》,《我国企业体制改革基本模式》, 杨启先 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 1989 年 10 月。 7. 李德伟等,《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方案》,《中国企业家》, 1988 年第 3 期。 8. 李德伟,《 Reform of public Enterprise in China 》 (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 ,《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enterprises 》, OXFORD IBH PUBLISHING CO.PVT.LTD , 1991 年 10 月。 9. 李德伟,《 Theory of Multifactor-oriented Economy and General-Joint-Stock System --- Issues and Choince of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 》 ( 多元导向经济理论与广义股份制 ) ,《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enterprises 》, OXFORD IBH PUBLISHING CO.PVT.LTD , 1991 年 10 月。 10. 李德伟等,《 New Trend of Enterprise Reform 》 ( 企业改革新方向 ) ,《北京周报》, 1988 年 4 月 5 日。 11. 李德伟等,《按劳参与制》,《 经济日报》, 1988 年 4 月 22 日;《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1988 年第 8 期。 12. 李德伟等,《生产要素联营制初探》,《光明日报》, 1988 年 5 月 21 日。 13. 李德伟等,《价格、工资与企业改革》,《 经济日报》, 1988 年 7 月 5 日。 14. 李德伟等,《长沙市泛股制试行方案 》,《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1988 年第 8 期。 15. 李德伟等,《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方案》,《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1988 年第 94 期。 16. 李德伟等,《多元导向经济与泛股制》,《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1988 年第 120 期。 17. 李德伟等,《从三位一体到泛股制》,《现代企业导刊》, 1988 年第 12 期。 18. 李德伟等,《推行股份制的困境的出路》,《金融时报》, 1989 年 2 月 28 日。 19. 李德伟等,《国有经济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经济参考报》, 1991 年 10 月 23 日。 20. 李德伟等,《国有经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1991 年第 23 期。 21. 李德伟等,《从承包制向泛股制过渡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选择》,附《四川省涪陵市泛股制试点章程》,《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1992 年第 4 期;《涪陵体改 》, 1991 年第 11 期。 22. 李德伟等,《股份制的危机与出路》,《 计划经济研究》, 1992 年第 4 期。 23. 李德伟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泛股制》,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2 年 9 月;《管理世界》, 1992 年第 5 期。 24. 李德伟、盖建玲等,《世纪末的变革 -- 现代市场经济的困惑与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 年出版。 25. 李德伟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 1993 年第 2 期。 26. 李德伟、盖建玲等,《现状、难点与出路 - 中国股份制实况剖析》,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3 年。 27. 李德伟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国技术经济》, 1993 年第 3 期。 28. 李德伟等,《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理论探讨》, 1993 年第 5 期。 29. 李德伟等,《泛股制的基本类型》,《中国技术经济》, 1993 年第 5 期。 31. 李德伟等,《泛股制与我国企业改革》,《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93 年第 11 期。 32. 李德伟等,《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经济论坛》, 1993 年第 15 期。 33. 李德伟等,《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国家计委研究报告, 1994 年 11 月 7 日。 34. 李德伟等,《企业改革新探索》,《市场与管理》, 1995 年第 3 期。 35. 李德伟、盖建玲,《股份合作制 — 理论、实践与操作》,工商出版社, 1997 年 10 月。 36. 李德伟等,《论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辩证关系》,《 广西经济 》, 1999 年增刊。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 ( 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 010-84458352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个人分类: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1)
热度 2 lxj6309 2011-6-15 22:37
昨日 (6 月 14 日 ) 在新华网看到一篇新闻:清华一教授被指剽窃学术成果申奖 称投诉者诽谤。读过之后,对谁抄袭谁没有感到很大的兴趣,但是,对于竟把这种东西申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感到困惑,如果组织者把奖项真给了他们,就觉得太悲哀了。为了了解他们的理论,我搜索到了他们的成果介绍。谷书堂、蔡继明申报的题目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李德伟等申报的题目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根据网络信息,蔡继明等在 2009 年可能已经申报过。在推荐理由中,二者都对自己的理论创新很自负。蔡继明等的自我评价是独创性、超前性和普适性,李德伟等的自我评价是:这是最能反映中国国情,最迅速、最直接、成本最小、痛苦最少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道路,她为出资人、经营者和劳动者以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根据,为为推进“经营者和职工持股”、“技术、知识产权入股”、“股份合作制”以及各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 根据二者提供的资料,我认为,二者都在这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但在理论上没有实质的创新,或者是错误的创新。李德伟等的工作更务实一些,强调操作性。二者争论的要害在于所谓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发明权。我认为,二者对这个理论没有任何发明权,这本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内容或变种。但是,二者关于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都是不正确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非科学理论。为了澄清一些理论问题,本文下面以问答的形式提出一些分析意见。另外将搜集到的二者的报奖材料附后。 1. 什么是财富? 蔡继明说:“所谓按贡献分配,就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论文: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那么,什么是财富呢? 我的理解:财富是一种社会概念,是物对人或人群的使用价值的集合,或对人或人群有使用价值的物的集合。若把财富看作物的集合,那么,同一物对于不同的人和人群的使用价值是很不相同的。所以,单以使用价值而论,不同物的量是不可以比较的,也就谈不上按什么分配。而且,为了进行具有确定的意义的科学讨论,我们不得不把要分配的物限制在由人的劳动创造的物即劳动产品的分配上,而且是在劳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即劳动者和资本家组成的自然人集合的元素之间的分配——初次分配。 再次,财富量是一个存量概念,而分配量是一个流量概念,所以,分配是对新增财富的分配。通俗或说穿了讲,(初次)分配是对当年劳动产品的分配。而且,这种分配只是一种权力的分配,至于每个人在既定时间最后支配消费的产品,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由以上分析知,严格说,分配与财富概念无关。 当然,就一个社会的全部的最终的分配来讲,分配是对全部财富的占有和使用权的分配。 2. 社会是根据什么进行分配的? 就对全部社会财富的分配而言,现代社会获得财富的方式首先分为合法的方式与非法的方式。 合法的方式包括:依据劳动法获得、依据继承权法获得、依据社会救济法获得、依据社会奖励法获得、依据赠与法获得、依据资本占有权根据企业法获得。 社会的基本分配结构是由劳动所得、继承所得和资本所得的结构决定的。一般所说的分配问题主要是关于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比例关系问题。 3. 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一个社会的分配机制是由其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关于资本主义的分配机制,马克思已经说得很清楚:对于普通劳动者,表面上是根据劳动量或劳动的贡献来分配的,本质上是根据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来分配的;对于资本,是按照等量资本平均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分配。 这里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是由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而且是一种平均的水平。再者,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各种具体劳动者的再生产成本也是不相同的。很显然,这种再生产成本在社会的总体水平上不可能是“仅仅维持生存”的水平,而是以具体社会的既定人群的平均生活水平为基础的。蔡继明没有很好阅读马克思的著作,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剥削是要把工人的生活费用限制在必要消费资料范围内,仅仅维持生存。” 我认为,马克思有可能遗漏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人力资本的。对此,请看下一个问题。 4. 利润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部分,是市场分配给产业资本家或以一定的物质资本从事经济经营的资本家获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获取利润是资本的基本职能。 但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人却把利润说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入,我国的一些受马克思主义熏陶多年的经济学家也对此附和。蔡继明先生也这样认为:“所有这些收入分配形式,概括起来,不过是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前者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又包括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中的雇佣劳动者的收入,还包括经营管理者作为劳动者所获得的部分收入;后者表现为企业家收入(利润)、利息(含存款利息、股息(含红利和股票增值)和债息)和地租(土地转租得到的租金),它们本质上都是各种非劳动要素所有者凭借着要素所有权所得到的非劳动收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十三大( 1978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样的现象实在令人困惑! 企业家才能要获取利润,那工人的才能岂不是也应该获取利润? 马克思的理论确实没有对现代企业高级经理人员的高收入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线索。首先,马克思曾经考虑到工人贵族的收入问题,其次,我们从资本的形式多样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人力资本理论。在现代高级经理人员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比一般劳动力包括一般脑力劳动力要支出好多倍的教育和学习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投入也必然想像经营资本的投入者一样,也想获取超额报酬,即超过自己的普通脑力和体力支出的报酬,这就是他的人力资本的利润。 当然,从一般普通脑力劳动者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中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这就像从一般个体户到资本家的中间也必然存在一个模糊地带一样。 把利润看作企业家才能的收入是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庸俗性的一个表现,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绝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待续)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3)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4)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5)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申奖材料 马克思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论述 蔡继明: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http://www.mergoal.com/qh/pdf/cjm/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pdf 在这里(我们始终假定产品的价格=它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分为利润、利息、什一税等等不同项目的。这些项目与我们无关。《马恩全集》第 23 卷《资本论》第三篇第七章: 246 “,“利润之所以产生出来,就是因为有一个价值额被当作资本来使用。”(第 25 卷第一篇第一章: 44 )
个人分类: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之批判|26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市场经济的中性价值体系——经济学理论新基础的探索研究
tianli99 2009-11-10 12:10
working paper 002 市场经济的中性价值体系 ——经济学理论新基础的探索研究 武爱 aiwu5@sina.com.cn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3,中国 摘 要 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迄今为止,价值理论研究共主要经历了6种重要形态,研究存在很大的理论困难。我们根据自然理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中性价值概念,并把中性价值定义为自然人决策的利益所得与利益所失之数值比,由中性价值这个二元非线性关系式引申出3个基本概念:商品价值、生产者价值和消费者价值,其中商品价值是客观的,生产者价值和消费者价值建立在客观的商品价值基础之上,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成分,这就为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留下了回旋余地。这些形式化概念定义中包含了4个决定价值的参量,分别是:商品的成本C、商品销售价格P、商品功能F、商品销售利润π。就这样在自然理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逻辑较为一致的中性价值体系。 关键词 价值理论;市场经济;商品价值;生产者价值;消费者价值;理性;交易;商品 Neutrality Value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Ai WU aiwu5@sina.com.cn 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116023, China
个人分类: 经济管理论文|1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