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武大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外国科研人士对硬气功的研究对比中外科学精神
热度 1 zhanghuatian 2012-7-17 10:07
最近看到李铭转载的一个博文是说物理学家解密“胸口碎大石头”。看到这篇博文张某就想起了两年前偶然在央视看到的一个科普节目,这个节目叫《寰宇地理》,那个章节叫《科学看武术》。这个节目真的很好看,科学看武术顾名思义就是对武术的科学解读。既然解读武术就少不了名扬世界的中国功夫,这里面就有对硬气功的探索。觉得很有意思,分享一下。 由于是科普类节目,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一目了然说的很清楚: 人们对硬气功的分歧,就是“气”的存在。如何证实或证伪气的存在呢? 首先他们先通过科学来解释:人为什么抗打?就是因为人的骨骼和肌肉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加硬度,所以抗打。 所以李铭讽刺说“胸口碎大石”是“神奇的中国功夫”这一点是不符合常识的,因为最起码它不是什么“神奇”的功夫,因为理论上讲人的胸肌可以通过锻炼碎石、 碎铁都有可能。 换句话说,泰森能抗住棒球棒的袭击不算什么稀奇,也可以解释。但武大郎能抗住同样力道的棒球棒的袭击,那就一定是借助了外力,就这么简单。如果一个人用没有肌肉和骨骼的部位承受很大的力的袭击并安然无恙,那也是某种外力的作用。 我是外行人,在我这个科盲看来这个思路就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很科学。如果这个思路能证明气不存在,我是心服口服。外国的科学工作者的做法和国内的一些人动不动写所谓的科普文章证明气功是骗人的把戏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国内所谓“揭露骗术”科普文章的内容千篇一律,总结出来都是“气的原理和科学不符”。前者是真正的理性,后者是教徒在传教。 最后上视频:硬气功的部分大约从14分钟开始。同时也希望科学网上的老师们给这个节目的实验结论提点意见,我个人是完全赞同这个实验。不排除我这个科盲被劣质科普欺骗的可能,也希望科学网的老师们指出这个实验的不合理之处。 为我指点迷津。 高清版网上实在是没有。搜到一个土豆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gw2d3eLHgg/?fr=rec1
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真实的潘金莲并不淫荡狠毒 与武大郎白头到老
limingyang 2012-4-28 19:24
真实的潘金莲并不淫荡狠毒与武大郎白头到老 武大郎武植并非矮丑,而是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知县。潘金莲并非潘裁缝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她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 本文摘自《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罗文兴著,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按书中所写,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美,也最擅风月的一个。《金瓶梅》这个书名,一说是“金色的瓶子里插着梅花”的意思,一说是由该书头三号女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显然后一说更为通顺。《水浒》里的潘金莲形象还比较单薄,《金瓶梅》里的潘金莲却是一个极其丰满、极其鲜活的艺术形象了。 在《金瓶梅》中,前面的部分与《水浒传》大体类似。潘金莲生于一个贫困的裁缝家庭,早年丧父,九岁卖入豪门充当家伎,后又被转卖到土财主张大户家中,被“收用”后又由于财主婆不容,被张大户下嫁给了矮丑的武植。而她追求从天而降的壮伟男子武松未果,于是转而投入富有而英俊的西门庆怀抱。与《水浒传》不同的是,在王婆的教唆下,她鸩杀亲夫后被西门庆娶为五房,开始了在西门庆家中与其他女人争宠的“战斗”生涯。不仅如此,她还私通仆人,勾引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作为家长的男子之所以妻妾成群,首位的原因便是传宗接代。因此,当潘金莲自己养不出孩子时,她对西门庆别的妻妾的嫉恨更成倍地蹿升;当李瓶儿竟生下了官哥儿之后,如何害死这个“眼中钉”便成为她的“当务之急”;官哥儿终于被她唬得受惊并生病死掉后,她拍手称快,但新一轮的争宠之战又掀起了硝烟……潘金莲的淫荡、狠毒、变态乃至于颠狂,令我们在惊诧之余,也对潘金莲的形象给出了最彻底和最后的定性。 那么,历史上的潘金莲和武大郎又是怎样的呢?真有其人么?还是完全是虚构的艺术形象?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据考证:大郎武植,系在山东清河县武家那村人。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了知县。资助过武大郎的一位同窗好友因怀才不遇,家境日渐贫寒。于是,千里迢迢来投武大郎欲谋一官半职,摆脱困境。开始,他受到盛情款待,可过了半年也没听其提及做官之事,他便认为“武大郎乃真忘恩负义之辈”,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在回家路上,他编写了许多谩骂讽刺武大郎的小故事、歇后语,见村贴村,逢店贴店,村村说唱,乡乡张贴,谣言惑众,极尽对武植恶意中伤污辱影诋毁之能事。另外,曾被武植治罪过的乡里恶少西门庆的助纣为虐,同流合污,于是沿途传遍了有关武大郎的粗俗之词,武清官的形象被毁于一旦。谁知,待他回到家中,武大郎早已派人送来了银钱,帮他修房盖屋,置买良田。这时,他才发现武大郎决非知恩不报,而是不搞以权谋私。他发疯似地返回去撕自己贴的纸条,但悔之晚矣,它们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加上一些文人墨客借题发挥,因而谬种一传再传。 而县城东北的黄金庄,便是被武家后人称作“老祖奶奶”潘金莲的家乡。潘金莲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一位大家闺秀。她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黄金庄正南1.5公里便是那武家村。 村上原有一座武大郎墓,墓志铭文称:“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从墓志来看,武植还是殷商王武丁之后,正经的王族子孙。1946年,从坟中还发现有一口楠木悬棺和两具骨骸。据三位参与挖坟的老人证实,从骨骸判断武大郎相当高大,推算生前少说也有1.78米。再者,若是卖烧饼的,哪有楠木悬棺和许多青砖垒墓! 武植的盟兄弟与西门庆狼狈为奸一丘之貉,恶毒毁谤武植与潘金莲,而施耐庵的后代则深明大义,引疚自责,竭力为武潘平反昭雪。施耐庵的后裔,河北威县的施胜辰赴武家那作画16幅并配诗文以道“施家欠债施家还”之歉疚。其中,武县令画像的配诗为:“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潘金莲画像的配文曰:“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余今重塑武潘正容,还其本来面目。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施氏焚香再拜。” 武植盟兄弟的自戕,施耐庵后裔的自责,已正大郎、金莲之清白,而武植之24代孙武双福的健在,则更证《水浒传》武潘之千古奇冤。既然《水浒传》中武大郎与潘金莲夫妇无嗣无子且相继殒命,那么,何来其后代之繁衍(武家那全村半数武姓)?倒是武大郎之弟武二郎、武松武行者,历史上实无此人,只是施耐庵塑造的文学典型罢了。 展厅还陈列一尊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的石碑。这是乾隆皇帝二次下江南,途经河北油坊,闻武植有坟无碑,口谕立碑于武植墓前,并植树二百余。碑之正面刻文为:全族合力,保护武植墓周围“二百余株”。遗憾的是,壮观之密林毁于“文革”,而今荡然无存。 武家后代们还说了许多武大郎匡扶正义,潘金莲忠于爱情、协助武大郎清廉治政、铲除恶少的动人故事。所以,历史应还“为官清廉,兴利除弊”的武大郎和“善良贤惠,勤劳仁义”的潘金莲以本来面目。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1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学生OR差学生:许三多与郭靖,史今和江南七怪
热度 4 jinkai719 2011-12-20 09:04
现代人很喜欢贴标签:好学生和差学生,好孩子和坏孩子,有钱的和没钱的,高贵的和低贱的,美的和丑的, ( 丑聋人卡西莫多和的 爱斯梅拉达为什么能相爱?不是童话,不是武大郎和潘金莲,而是真爱!很多人都不理解,那些傻逼当然不理解了,特别是把人区分的那么明显的人), 我只能区分一种人,一种是别人吃屎自己也吃屎的,还有一种是别人吃屎自己不吃屎,可惜了我不爱吃屎,没有那个习惯! 我们区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区分好人和坏人,这才是根本! 孔 子絮絮叨叨的说了那么多?不就是让人做好人么?这是为学做官的根本,如果人都不学,我不知道还学什么了! 正题, 许三多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好兵还是孬兵? 开始,一个连坦克都怕得人,进了装甲部队,什么都不行,连腹部绕杆都做不了,晕车的厉害,这种人比一般人都不行,肯定是差生!很多人在幸灾乐祸,许三多没有朋友,被人贴标签!我看到的时候,想哭。。我也是三多,我也曾经被人贴标签! 但是,看到班长史今,默默的付出,鼓励和支持,指点一个一个晚上,我又哭了,我怎么没有遇到史今,遇到的都是连长高程! 说许三多傻的人,都应该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他是最好的兵,在很多的史今帮助下,他变的坚强。变得成熟,变得更加可爱! 我们说许三多是最强的人,可是我们看到一个开始的三多呢? 连三多这样的人都能成功,我想大声呼喊:我们有太多的成才,可惜没有三多,更可惜没有史今!其实这个电视剧所有成功的人都是许三多,史今也是,团战也是,袁朗更是! 郭靖是世界上最笨的人! 江南七怪啊,也是人物啊,那是相当的牛啊! 怎么也教不会郭靖,江南七怪都是聪明的要死,一个一个比一个精! 我看的时候,都生气了,想用棒子上了,怎么就是学不会? 后来,看到全真七子之首教郭靖,郭靖学的很快,为什么呢? 方法,方法,还有知识和技巧是不是必须的,灵活是不是必须的? 在后来,洪七公把降龙十八掌教给郭靖,郭靖竟然学会了,why? 哥不理解了! 到后来,最聪明的人老顽童把左右互博,教给郭靖的时候,郭靖比黄蓉学的好? 聪明的人,竟然比不过本人? 这是为什么? 我不理解了! 真理是什么? 故事结束了,我再思考,我想不明白了,许三多和郭靖都是很差的学生,却取得了成功! 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老师!关键是我们教师! 洪七公可没有把郭靖当傻子贴标签,所以洪七公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学生郭靖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没有人生下来,就什么都明白,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优秀的,人之初一样。。。 没有人不死,不会因为你优秀,不会因为你是波导,还是你是主席,你都要死。。。。。 我们总说上帝不公平,其实很公平,都生了,都会死! 当上帝都是公平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公平的对待别人, 当然如果你总是对待别人是戴眼镜的,我也无话可说,狗眼看人低! 你是想做洪七公还是江南七怪? 你是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还是一个狗眼? 你想成功,那就对你学生好点,可能你不看好的学生和人,有一天就是你的上司。。。。。。 我从不指望别人什么的,因为我知道一句话:与子同袍,岂曰无衣! 看了史今,感觉想哭,但是看见连长高程,觉得不该叫高程,应该叫二哥,因为你最2,江南七怪,这样的真的只适合做小学教师。。。。。 一个没什么创造力的数学家,却在分析书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打一个人? 中国教育最缺什么? 最缺史今,因为我们不敢奢望洪七公这样的。。。。。。。
3782 次阅读|9 个评论
饶毅让中国院士走下神坛
热度 6 chrujun 2011-12-10 22:37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中国院士是在中国做学问做得最好的一群人。但饶毅教授用事实告诉大家,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往往评不上院士。某些院士群体已经成了武大郎开店,选举院士的时候不投比自己优秀的同行的票,刻意让“武大郎”当选,让“武松”甘拜下风。 虽然搞武大郎开店的院士人数不多,但影响极坏。 他们让中国院士迅速跌落神坛,成为质疑对象。特别是在优秀海归学者眼里,某些学部已经成了中国学术界的“武大郎俱乐部”。 建议今后搞实名投票选举院士,投票信息公开,让观众监督投票。 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武大郎开店现象。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5070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龟的境界与堕落- 武大郎开店
热度 3 goalone 2011-12-10 04:05
院士的选举是两年的大考,角逐者无论当选与否,都会交上一张有形或无形的考卷。 选举也是一面镜子,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生百态,许多人因此也现了原型。 当年,张铁生交考卷的同时,不忘了为自己争夺受教育的机会,还要附上只言片语,说出自己没有考好的冤屈,在那个历史条件下,本无可厚非。这样的历史也会重演。科学网上的著名千人,在另一千人落选后的,以博文的形式,第一时间发表了“只言片语”,为自己的同行鸣冤叫屈。此文在科学网第一次出现时博文的名字,张铁生们是想不到的,居然是“武大郎”。 这样的名字,如果最终出现,想必会叫这许许多多的迷们,在忙着去数CNS文章篇数的同时,大呼解气。 原本支持海外谋得终身教职的人,回国发展,能为国内学术界注入清风,带来国际规范。不料却给学术江湖带来的只不过是另一场,争夺有限资源、角逐名利的血雨腥风。 做生物的千人大牛们,你发表愈多的CNS文章,不是说明你智商多高、有多天才、比别人多么聪明,只是说明了你比你的同行"烧钱"的效率高而已。 听到了吗,科学网上窦娥们发出的冥冥之音,你们比他们冤吗?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193 次阅读|5 个评论
饶毅和施一公双双落选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热度 49 qiaoqiao1980 2011-12-9 20:58
李侠老师认输,曹老师赢了,但是我们很多人心情并不好受。我们基本上没有太过于评论此事,饶毅老师首先写了一个极长的评论, 《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516724 最初的文章名字叫做《武大郎》, 当然,如果您无法认可饶毅和施一公的学术水平,那么您没有必要再往下看,也拒绝此类评论。 一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叶公很喜欢龙,只要与龙有关的都会搜集起来,于是感动了上天的真龙,于是专门来看叶公,结果是叶公被吓死了。过去的十多年,中国的一些人一方面是热衷于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方面是热衷于所谓的高级人才,弄出了很多工程。当然了,结果也是很好的,的确是弄来了一批人。而饶毅和施一公是这里面的典型的代表,两个人的水平很高,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名望。但是当把人弄来了,才发现小庙难装大佛,很多人都是暗地里打击。不知这是不是现代版的叶公好龙呢? 二 买椟还珠 我一直认为饶毅和施一公是不应该回来的,而且我也认为他们应该尽快离开中国,当然还有很多为了国家荣誉回来的人。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国没有做学术的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根本就没有推进体制改革的可能性。那些大谈人才的人,实际上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是人才,其实也根本就理解不了什么是高级人才,因为他们的概念中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所以,人才引进在中国必然是买椟还珠的结果,引进来不过是一些有名望者的名声罢了,而不是他们的才华。人才引进来了,但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让他们施展才华的环境,弄进来干什么呢? 三 一场悲剧 最近的几个月,也真的让我看到了一场真正的悲剧,一场理想者的悲剧。饶毅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人,一方面学术声望很高,另一方面热衷于中国的学术的进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以说,在科学网写博客的这几年,也正是饶毅回归的这几年。从一开始,饶毅就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在每一个阶段都引来了科学网博主们的激烈讨论,让人印象非常的深刻。甚至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写了一篇裸奔的文章,当时我其实不知道饶毅回来,那篇文章也不是针对他的,但是我却被不少人骂了一通。几年来,饶毅的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执着,也让我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所以虽然我是一个小人物,并且到现在也不认为他应该回来,但是我的确被饶毅和施一公感动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饶毅虽然很狂放,也打了很多人的脸,但是一片赤诚之心可见天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太多的中国人没有看见饶毅内心的无奈和悲凉。尤其是最近饶毅关于北生所的质疑引来了更多人的质疑。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但是我们知道那里连一个特别像样的大学都没有,而北京和上海却名校众多。 悲剧就是这么简单的发生了,无声无息。但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悲凉,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饶毅很显然预料到了自己不可能评上院士,但是他依然天真的认为施一公可以当选。实际上,科学网上的很多博主都已经预料到施一公的落选,而且推理非常合理。一方面可以看到饶毅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中国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那个顽固的墙是如此的巨大。 这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个人分类: 是问居|27459 次阅读|115 个评论
[转载]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pikeliu 2011-12-1 12:01
精选 已有 28388 次阅读 2011-11-22 11: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生所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及其反响,透射出中国痛感缺乏杰出人才。其实,与之相关的是,优秀的机构在中国的命运也不是很好。 枪打出头鸟和武大郎“相辅相成” 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武大郎”习俗,只能比我差,不能比我好。两种习俗组成的一种文化,在中国没有绝迹,有时可能还很猖獗,仍然遏制中国出现突出的人才、突出的机构。这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国家希望培养杰出人才、发挥杰出人才,背道而驰。 枪打出头鸟不仅针对个人,而且针对机构。一个规模达七百八十人的研究所敢于出头,照样被瞄准。如果不被打掉,也有现代方式被冷藏。而且很巧妙,无法说是谁干的,被集体封杀,躲在集体背后做不对的事情就可以不负责任。 “枪打出头鸟”指导下的文化性冷藏,无视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投入、国家支持,也阉割全国科技工作者可以获得较好支持的一个新体制。 这就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例子。 被冷藏的研究所 国内公正学者、国外专家,任何了解实情后,绝大多数认为:北生所是国内最佳的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于2004年成立的北生所,目的是探索中国科学体制改革的道路。北生所探索是成功了,它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适当支持。可是不仅其体制和经验没有推广,本身也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包括被回避、被冷藏、经费渠道迄今没有完全理顺。 “枪打出头鸟”的文化习俗瞄准了一整个研究所。 北生所以每年1到1.2亿的经费,做出的成就远超出国内同类生命科学研究院所,而已经有多个研究所实际使用国家年度经费是2、3、4亿。 2011年的国际竞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成功。美国HHMI(休斯医学研究所)让全世界一些国家青年人才竞争“国际青年学者”经费。这种经费,毫无条件,受支持的自由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知识产权归原单位和国家。 多个国家共七百多人参加此次竞争,最终获选27位,中国7位。 中国的七人中四位来自北生所,另外清华、南开、科学院武汉数理所各一。而国内其他生命科学类研究所无一通过这一国际竞争入选。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曾在北生所蹲点总结经验,希望推广其体制,使全国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能和NIBS的研究员一样,在适当的支持下、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 但是,迄今,不仅全国不能得益于国家已经试验成功的体制,而且因为北生所成就突出,整个研究所被边缘化。其研究员常被排除在各种评审之外,被国内屏蔽在杰青、院士选举之外。北生所研究员的成果不被国内肯定和认可。比如,完全相同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在其他所出现的被称为全国近5年来最重要的两项基础研究成果之一,而北生所的一模一样的工作就没有被当成重要成果。实际上,这样的成果在北生所就不是最好的。 北生所的实践证明好的体制在中国可以大大提高国家经费使用的效率。2004年,北生所年度经费一亿(包括新建研究所的仪器购置),当时是生命科学支持最强的研究所。2011年,人数已达七百八十人的北生所还是仅1.2亿。而几年来,国内其他研究所经费大增,有些超过和远远超过北生所的经费。而且现在不止一个研究所的工资达到北生所、有的研究所房帖福利超过北生所。而它们的体制尚未普遍改革,没有在支持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标准、提高要求,继续让博士后回国直接从正教授起步,其后评审远不如北生所严格。只要不是各方面极差,在其他研究所不会被开除。 有人抨击北生所获政府拨款较多,而其他单位是竞争经费。且不说其他单位拨款近年增加,而事实上,北生所的要求高很多、评审严很多,而做不好就要开路,包括在Science杂志发过文章的,都可能被开除。竞争经费是否就公平合理?如果竞争很讲学术,那么是。但是,目前中国国情下,竞争水分很多,实际通过关系而不是靠学术获得经费的大有人在。国家实质投入其他研究所的经费多于北生所,却无法要求它们尽快改革。所以,几年下来相对比,北生所使用经费的效益高很多。 北生所成功后,国家希望推广其经验而阻力重重,其体制未能扩大到全国,未能让更多的科学工作者能受益,而且研究所基本被边缘化,如果不是冷藏的话。 我们中国有一种什么习惯势力,导致国家花了代价、而且成功的实验,变得无足轻重、没有推广价值? 北生所面临困惑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本该意气风发。 可是,北生所的研究人员却遭遇困惑。 面临中国的国情,成功地运行了7年的北生所,近年也开始出现变化。 对于专心科学研究、专心学术的年轻人,北生所是极佳去处。 对于要学术以外“个人发展”的年轻人,北生所就没有吸引力。 北生所招聘近年开始难起来。年轻研究人员,如果从个人利益看,而不从学术看,去北生所就很“划不来”,因为经费不多于其他单位、而职称低、要求严,学术不好还可能被开除。 有些人要离开北生所去其他研究所。原因是:在北生所,他们做出很多工作,还只能从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而同等成就在国内其他单位可以做生物的院士。前几年,因为北生所经费多于其他所,工资高于其他单位,他们还不愿离开。这几年,不少人愿意离开北生所去其他所。因为,近年其他研究所经费实际已经高于北生所,现在有其他所可以给出同等或更高的工资,而且可以马上成为正教授。这些所的实际标准、对他们的要求都低于北生所,更无需担心高标准的国际评审。所以,离开北生所对他们个人“有益无害”。 这样的现状,将如何导向在国内工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对于北生所研究员个人来说,他们今后是站着、还是趴着进入院士行列,其意义大于他们个人。 中国生物学界的两种选择 今后,对于在中国生物学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明显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加入改革后的新体制,目前已经全面实行的是北生所和实行新体制后的北大、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据信还有其他研究院所开始和准备同类改革: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但高标准和严要求。与国外优秀大学职位同等,从助理教授起步,经过副教授到正教授。在西方、在香港台湾只能做助理教授的,在这些改革后的单位也只能做助理教授,达到国际较好大学副教授水平才能做改革后体制的副教授,而正教授需要在国际上可以比拟的工作。 另外一种是以目前认为“成熟”和“聪明”的中国人为号召和代表:需要懂得如何在中国“为人”,不是要堂堂正正而是要懂得低头,那么学术上只要达到国际优秀大学副教授水平,就可以做院士。 选择一种模式在国际上堂堂正正、但是冒着在目前国内可能边缘化的危险,选择另外一种模式在国际上拿不出手、而在国内、特别是非科学界能得到顶礼膜拜和附加利益。 我相信,中国科学界,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界,改革将继续是主流,无论速度如何,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科学界终将坚持追求卓越,而不是平分利益。中国科学界,逐渐能够赶上中国本身近代史上学术的高峰,其后大规模迈向世界前列。 附:北生所的情况,《人民日报》曾介绍,我也有几次博客: 中国应该而且可以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15770 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中国科教界亟需支持年轻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35585
个人分类: IDR|0 个评论
[转载]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miran 2011-11-22 17:39
[转载]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精选 已有 5498 次阅读 2011-11-22 11: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生所 钱学森之问 ------- 钱学森之问及其反响,透射出中国痛感缺乏杰出人才。其实,与之相关的是,优秀的机构在中国的命运也不是很好。 枪打出头鸟和武大郎“相辅相成” 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武大郎”习俗,只能比我差,不能比我好。两种习俗组成的一种文化,在中国没有绝迹,有时可能还很猖獗,仍然遏制中国出现突出的人才、突出的机构。这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国家希望培养杰出人才、发挥杰出人才,背道而驰。 枪打出头鸟不仅针对个人,而且针对机构。一个规模达七百八十人的研究所敢于出头,照样被瞄准。如果不被打掉,也有现代方式被冷藏。而且很巧妙,无法说是谁干的,被集体封杀,躲在集体背后做不对的事情就可以不负责任。 “枪打出头鸟”指导下的文化性冷藏,无视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投入、国家支持,也阉割全国科技工作者可以获得较好支持的一个新体制。 这就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例子。 被冷藏的研究所 国内公正学者、国外专家,任何了解实情后,绝大多数认为:北生所是国内最佳的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于2004年成立的北生所,目的是探索中国科学体制改革的道路。北生所探索是成功了,它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适当支持。可是不仅其体制和经验没有推广,本身也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包括被回避、被冷藏、经费渠道迄今没有完全理顺。 “枪打出头鸟”的文化习俗瞄准了一整个研究所。 北生所以每年1到1.2亿的经费,做出的成就远超出国内同类生命科学研究院所,而已经有多个研究所实际使用国家年度经费是2、3、4亿。 2011年的国际竞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成功。美国HHMI(休斯医学研究所)让全世界一些国家青年人才竞争“国际青年学者”经费。这种经费,毫无条件,受支持的自由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知识产权归原单位和国家。 多个国家共七百多人参加此次竞争,最终获选27位,中国7位。 中国的七人中四位来自北生所,另外清华、南开、科学院武汉数理所各一。而国内其他生命科学类研究所无一通过这一国际竞争入选。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曾在北生所蹲点总结经验,希望推广其体制,使全国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能和NIBS的研究员一样,在适当的支持下、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 但是,迄今,不仅全国不能得益于国家已经试验成功的体制,而且因为北生所成就突出,整个研究所被边缘化。其研究员常被排除在各种评审之外,被国内屏蔽在杰青、院士选举之外。北生所研究员的成果不被国内肯定和认可。比如,完全相同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在其他所出现的被称为全国近5年来最重要的两项基础研究成果之一,而北生所的一模一样的工作就没有被当成重要成果。实际上,这样的成果在北生所就不是最好的。 北生所的实践证明好的体制在中国可以大大提高国家经费使用的效率。2004年,北生所年度经费一亿(包括新建研究所的仪器购置),当时是生命科学支持最强的研究所。2011年,人数已达七百八十人的北生所还是仅1.2亿。而几年来,国内其他研究所经费大增,有些超过和远远超过北生所的经费。而且现在不止一个研究所的工资达到北生所、有的研究所房帖福利超过北生所。而它们的体制尚未普遍改革,没有在支持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标准、提高要求,继续让博士后回国直接从正教授起步,其后评审远不如北生所严格。只要不是各方面极差,在其他研究所不会被开除。 有人抨击北生所获政府拨款较多,而其他单位是竞争经费。且不说其他单位拨款近年增加,而事实上,北生所的要求高很多、评审严很多,而做不好就要开路,包括在Science杂志发过文章的,都可能被开除。竞争经费是否就公平合理?如果竞争很讲学术,那么是。但是,目前中国国情下,竞争水分很多,实际通过关系而不是靠学术获得经费的大有人在。国家实质投入其他研究所的经费多于北生所,却无法要求它们尽快改革。所以,几年下来相对比,北生所使用经费的效益高很多。 北生所成功后,国家希望推广其经验而阻力重重,其体制未能扩大到全国,未能让更多的科学工作者能受益,而且研究所基本被边缘化,如果不是冷藏的话。 我们中国有一种什么习惯势力,导致国家花了代价、而且成功的实验,变得无足轻重、没有推广价值? 北生所面临困惑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本该意气风发。 可是,北生所的研究人员却遭遇困惑。 面临中国的国情,成功地运行了7年的北生所,近年也开始出现变化。 对于专心科学研究、专心学术的年轻人,北生所是极佳去处。 对于要学术以外“个人发展”的年轻人,北生所就没有吸引力。 北生所招聘近年开始难起来。年轻研究人员,如果从个人利益看,而不从学术看,去北生所就很“划不来”,因为经费不多于其他单位、而职称低、要求严,学术不好还可能被开除。 有些人要离开北生所去其他研究所。原因是:在北生所,他们做出很多工作,还只能从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而同等成就在国内其他单位可以做生物的院士。前几年,因为北生所经费多于其他所,工资高于其他单位,他们还不愿离开。这几年,不少人愿意离开北生所去其他所。因为,近年其他研究所经费实际已经高于北生所,现在有其他所可以给出同等或更高的工资,而且可以马上成为正教授。这些所的实际标准、对他们的要求都低于北生所,更无需担心高标准的国际评审。所以,离开北生所对他们个人“有益无害”。 这样的现状,将如何导向在国内工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对于北生所研究员个人来说,他们今后是站着、还是趴着进入院士行列,其意义大于他们个人。 中国生物学界的两种选择 今后,对于在中国生物学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明显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加入改革后的新体制,目前已经全面实行的是北生所和实行新体制后的北大、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据信还有其他研究院所开始和准备同类改革: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但高标准和严要求。与国外优秀大学职位同等,从助理教授起步,经过副教授到正教授。在西方、在香港台湾只能做助理教授的,在这些改革后的单位也只能做助理教授,达到国际较好大学副教授水平才能做改革后体制的副教授,而正教授需要在国际上可以比拟的工作。 另外一种是以目前认为“成熟”和“聪明”的中国人为号召和代表:需要懂得如何在中国“为人”,不是要堂堂正正而是要懂得低头,那么学术上只要达到国际优秀大学副教授水平,就可以做院士。 选择一种模式在国际上堂堂正正、但是冒着在目前国内可能边缘化的危险,选择另外一种模式在国际上拿不出手、而在国内、特别是非科学界能得到顶礼膜拜和附加利益。 我相信,中国科学界,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界,改革将继续是主流,无论速度如何,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科学界终将坚持追求卓越,而不是平分利益。中国科学界,逐渐能够赶上中国本身近代史上学术的高峰,其后大规模迈向世界前列。 附:北生所的情况,《人民日报》曾介绍,我也有几次博客: 中国应该而且可以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15770 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中国科教界亟需支持年轻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35585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举报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2049:中国成为世界科学强国的希望何在? • 凤凰卫视访谈 • 古老中药中发现的新药:特殊时代的无名英雄 • 和院士良性竞赛 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 •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热门博文导读 •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晚自习 • 博士毕业两个月后的工资 • 2011,再度“百花齐放”(附百篇精选博文目录) • 烤鸭、面饼和甜面酱之朴素关联 ---趣味数据挖掘之二 • 搞农业科研不能走“论文路线” • 师生关系 – 答网友 相关博文 • 新书摘句:温景嵩的《探索剑桥---试答钱学森之问》 • 一本新书《探索剑桥——试答钱学森之问》概貌 • 学者资中筠解答钱学森之问 当前推荐数:77 推荐人: Flyingriver Wunderfool wujingzhi leshiru lulush outcrop zhangcz07 xupeiyang LintaoLiu qiaoqiao1980 hustchenrong zhangxu2020 yuewenzhu 王志坚 qianlivan stress gaojianguo Namychan yukilsh2004 wenqqq jizx971 biozhangda lgmxxl fuyun703 hty333 zhaoming159 yu03 远行的骆驼 jjsun123 biaomiankeyan paulings susheng stone1971111 百无一用 cxh521will leezb eks123 yegucheng cosismine summerice9 arpku sfguo gallzhao hele211 weberfrank qianyongjun jny zls111 nuaains houdianjiong jxlhn jibin08thu voith swwl 特古力 曹聪 Stone小平 sniperjedy lcc19880116 neilchau weah0500 张显峰 wangy86 haoye zwresearch songshu123 caoyu jingpeng happy8me pcao79 ICF2009 ljxm piratenb marietta fzhd1979 ggwwzka Nancyback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63 个评论) marietta 2011-11-22 17:20 我都预料到这种整个研究所被边缘化的后果。不同流合污,就集体给你落井下石!我觉得饶先生还是会美国去吧,我对中国很失望,您不要期待他会有什么改变。施一公能接“地气”那是因为他比较“同流”! yindazhong 2011-11-22 17:19 怎么都在哭穷?来丐帮入伙吧 piratenb 2011-11-22 17:16 hao ljxm 2011-11-22 17:12 恐怕要忘 kinghuadao 2011-11-22 17:10 50楼这种逆来顺受不努力做出突破的思想也是体制难以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成大器这必须有责任感,不只是自己科研做的好,还要让中国的科研环境更好,饶老师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lyonsu47 2011-11-22 17:03 48楼有道理, InP 2011-11-22 16:18 对于一个新的所,一年1.2亿也不少了,这个不能和老所比啊,一个历史超过60年的所,光退休人员工资,采暖补助等支持就是很大的数字了。 pcao79 2011-11-22 16:55 北生所加油,做出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吧。但愿再过10年,北生所还是这么厉害,PI不会越来越少。 zhuhong 2011-11-22 16:51 强烈支持 楼、鄙视 楼。知识分子要有社会责任感才行。 plosblog 2011-11-22 16:44 cysseufly 2011-11-22 16:28 “被边缘化"是好事,宁缺勿滥,留住该留的,放走过于功利的,要是做出诺奖级别的工作,自然就有人承认。 . ------------------------------------------- 有理 studio 2011-11-22 16:43 我不同意 楼toyangchi的评论,知识分子不光要做自己的研究,也要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否则就是一个被打断了脊梁的书呆子。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门庆和武大郎VS联防队员杨喜利和杨武:谁是窝囊废?
热度 5 大毛忽洞 2011-11-11 20:22
西门庆和武大郎 VS 联防队员杨喜利和杨武: 谁是窝囊废? 武大郎是窝囊废吗? 如果武大郎是窝囊废, 现代的社会人有 85 %不如武大郎, 是彻头彻尾的窝囊废! 原因有二: 一是武大郎培养出了英雄兄弟武松; 二是武大郎娶到了现在的演艺圈的女明星 都想主演的角色-潘金莲。 就是按照现在的标准, 潘金莲也是中国男人追求的第一类目标。 西门庆调戏和计奸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 是因为西门庆太强悍了, 一是西门庆很有钱, 二是西门庆有社会番号(西门大官人)。 这是西门庆敢调戏和计奸武大郎老婆潘金莲的本钱。 面对有钱有势的西门庆, 武大郎还是冲上去了。 当然了, 最后的下场是武大郎把命也搭上了。 武大郎同志上没有老下没有小, 武大郎没有什么牵挂, 他的英雄兄弟武松可以为他报仇。 联防队员杨喜利可以和西门庆一比, 一是杨喜利有社会准武装番号(手里有准武器), 二是 杨喜利也喜欢别人的老婆。 杨武是武大郎吗? 不是。 杨武的条件不如武大郎。 一是 杨武没有英雄兄弟武松, 二是杨武上有老下有小。 用孔老二爷的观点看, 杨武也算得上是个现代孝子, 不能像武大郎那样奋不顾身地冲上去。 杨武是个现代孝子, 既孝敬父母,又孝敬社会, 杨武不是窝囊废! 现在的黑社会,一般都有 10 年的黑年龄。 为什么,因为全副武装的警察斗不过他们! 凭什么要一个赤手空拳的 杨武冲上去呢? 说 杨武是窝囊废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窝囊废!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726 次阅读|4 个评论
饶毅 年轻院士不想让他当选
热度 19 chrujun 2011-8-19 14:25
饶毅为院士落选接受了中国电视台的专访。饶毅对他落选院士评选的原因作了回复,他认为绝大多数老院士支持他,但年轻院士不想他当选。 这些院士的资格比他低,怕他以后抢了他们饭碗。 看来,中国院士确实一代不如一代。老一代院士高风亮节,推荐贤才。而年轻院士却搞武大郎开店,嫉贤妒能。饶毅在以前的博文中公开赞扬老院士们,原因就在这里。 既得利益者往往容易走向反动。饶毅的遭遇说明了这一点。 看来,以后对院士评选应该搞有记名投票,谁支持、谁反对,一目了然。这样才能让院士评选真正接受监督,避免武大郎开店现象愈演愈烈。 详情请见: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9/074223017384.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8072 次阅读|66 个评论
中国院士制度要避免武大郎开店 宜引入国际同行推荐
热度 9 chrujun 2011-8-17 11:46
袁隆平选了多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不让上。后来,一位被举报有抄袭行为育种专家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著名海归学者饶毅教授这次院士竞选没过第二轮,索性公开宣布再不参与院士评选了。 新院士是由老院士选出来的,这里面有没有武大郎开店现象? 袁隆平和饶毅等人的遭遇一定程度上说明有这种现象存在。 中国人不能在自家房子里做君主,科学研究是无国界的。 真正有重大科学贡献,国际权威也乐于推荐啊。 建议今后个人不再申报院士,最好改成国内外同行独立推荐。 考虑到中国科学比较落后,国外同行的推荐权重占70%,国内同行的推荐权重占30%。什么时候中国比美国的科研更发达了,再把这个权重反过来。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5855 次阅读|16 个评论
武汉大学开始新一轮招生腐败?
冯用军 2011-4-16 11:37
博士的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导师直接“点头”,会不会带来“近亲繁殖”?据了解,在30名“闯关”成功者中,武大应届硕士生占了不到1/3,超过2/3来自 其他高校、新闻出版部门(有势)、医疗卫生机构(有权)、相关企业(有钱?) 等。 单从这一句里就可以看出:武大还是武大郎的武大(自产自销3分之1)、贪腐窝案的武大(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腐败窝案),这三分之二的人有几个是真正搞学术研究的?有几个是真有学术实力或学术潜力的?说白了,无非就是有钱、有权、有势部门的人来混个博士学位帽而已,还美其名曰博士招生改革,实质就是为变相学术腐败铺路。有几个够资格的导师是在真的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去自主招生博士生? 武大这新一轮“洗白上岸”的博士招生行动,如果没有猫腻、没有暗箱操作,敢把这30名的材料在网上公开,接受社会、媒体、同行、民众监督吗?原来,博导招博士,还会分两类,一类是真正有学术实力或学术潜力的学生,一类是有钱有权有资源的学生,现在,前一类已经越来越少、后一类却是越来越大,已经倒退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时代,上品(博士)世族越来越多、下品(专科)寒门越来越多。正如刘道玉所言,现在,官僚队伍里面博士最多(当官也要去弄硕士、博士,学而优则仕)、行政人员里面博导最多(仕而优则学)。 其实,早就应该取消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及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高校等机构组织的名目繁多的硕士研究生班、博士研究生班。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我们国家要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要伟大复兴,关键的关键还是要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创造一切条件让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监督政府和官员。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将亡。多少大学已经没有了社会良心了,多少大学教师已经没有道德廉耻了,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人才是国家的根基,指望没有社会良心的大学和没有道德良知的人,是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是不可能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我们需要一大批有公德心、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担当的爱国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武大2011年“入学考核”录取30名博士 淘汰率约80% 4月12日,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生入学初试发榜。正当多数应考者还在该校门外苦苦求索时,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入学考核”新政策已提前叩门而入。记者14日了解到,“入学考核”新政策下,共有100多人毛遂自荐,实际录取30人,淘汰率约80%左右。 今年初,武大首次公布“7类博导可通过‘入学考核’选拔拔尖人才”的新政策。今年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7类博导可通过“入学考核”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每名导师以新政策可招1名弟子。 根据新政策,考生可直接找到导师,提交相关证书、科研成果与科研计划等材料;进行相关考核时,导师与考生面对面,考查考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而在场的还有由其他博导组成的考核小组成员,“伯乐相马”既不受外界阻碍又保证公平公正。 据了解,武大今年有近半数拥有“拍板权”的博导,因为对考生不满意,放弃了这种方式。但其中一位长江学者坦言,新尝试的确为博导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才思路。 博士的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导师直接“点头”,会不会带来“近亲繁殖”?据了解,在30名“闯关”成功者中,武大应届硕士生占了不到1/3,超过2/3来自其他高校、新闻出版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企业等。 更多阅读 武大试行“入学考核”选拔博士生 武大首次以“入学考核”招博士生 将“拍板权”交给博导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大郎玩夜猫子
热度 2 gl6866 2011-4-3 00:01
武大郎玩夜猫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是山东人的一种很有趣的民谚,意思是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生存的办法。我平常对社会关心不够,尤其是对进城务工的兄弟姐妹们的注意不够,脱离实际的一个典型表现。可是今天我却看到了一件见怪不怪的事情,于是我就把这件“怪事”了解一下,也算我做了个“社会调查”吧。 茅台酒是我国的“国酒”,是相当贵的一种酱香型的美酒。我今天出去办事,见到大街上有人收购年头久远的茅台酒,这让我感到好奇。于是,我就停下脚步与收酒者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打着收酒的牌子,实际上是要空的茅台酒瓶子,而且根据瓶子曾经装过酒的年限价格也是不一样的,从 50 ~ 300 元不等。这个价钱让我瞠目,一个空瓶子就要那么多钱啊!那么茅台酒有多贵呢?我不喝酒,不知茅台酒究竟有多贵。到烟酒店问问酒的价格吧:去年( 2010 )产的一斤装的茅台酒, 53 度的为 1300 元, 43 度的要 750 元, 38 度的是 650 元。真没想到,新产的茅台酒会那么贵。 我知道有人收集空酒瓶,但似乎不会花那么多钱来收藏吧。“旧瓶装新酒”是成语,那么在空瓶中灌入其他酒来卖出高价,这恐怕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古人在这方面比我们聪明,能从“酒”与“酒瓶”中找出关联,可谓妙不可言。茅台酒是少有的酱香型的名酒,但我不懂酒,问烟酒店的老板,他说郎酒是酱香型的,还有就是浓香型和清香型的。我国的白酒大概就是这样分类的。我又问老板郎酒多少钱一瓶,他告诉我那不值钱。于是我就从酒瓶和酒的关系上看出一二来了。 我又问卖酒的老板,旧装的茅台酒是多少钱,答曰: 15 年的 6800 元; 20 年的 12000 元。这就彻底让我理解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如果有 10 %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因此,我就明白那些空酒瓶为什么那么值钱了。 中国当前的一个基本状况就是造假,各行各业。我问收瓶子的小贩,收这些瓶子干什么用?他们说只是帮老乡个忙而已,混口饭吃。他们的老乡要空瓶干什么用,答曰,他们拿到收上来的空瓶装上不值钱的酒,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各大宾馆的台面。喝过茅台的人毕竟不是那么多,而且买茅台的人也不掏自己的腰包。据说,还有一种方法,在那些劣质酒中掺上点敌敌畏,真还有点茅台味儿。呵呵! 我还听人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个大官到国外承建的工地去慰问,带去了国酒茅台。当那位大官举杯为身在异国的志士们举杯庆祝时,却发现带去的茅台酒是白水。顿时让那位大官晕厥过去,真是无地自容啊! 女同胞摆在地上的招牌 小伙子在居民点里蹲守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10370 次阅读|3 个评论
五斗米:不怕武大郎,就怕武大爷
xqhuang 2010-12-25 15:51
戴世强老师的博文:漫话武大郎开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教育科研界的武大郎开店这一普遍现象。不过,武大郎真冤!强烈建议戴老师把武大郎开店,改为武大爷开店。 郎:旧时对年轻男子的称呼。不管是武大郎,还是读书郎、卖报郎、放牛郎,他们都是好郎,武大郎个短志不短,自食其力,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是条汉子!用武大郎开店形容嫉贤妒能,非常不妥! 戴老师还列举了武大郎开店的一般表现:才路堵塞,结帮拉派,排斥异己和鼠目寸光,这些显然不是武大郎的行为,武大郎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生怕谁来挑战自己的地位?他何能有自己的地盘和死党?他又如何限制别人发展?戴老师,您是不是把对象搞错了?您说的是武大爷吧! 爷: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如今已经升级为大爷。大爷们最大的能耐就是用五斗米压人,这一招对郎们效果往往不明显,因为郎通常有狼性,不惧!现实生活中,愿为五斗米折腰一般是手下的小爷,咱们的现状:武大爷开店,武小爷管店,能不衰败? 戴老师认为一旦发现武大郎(爷)开店现象,可以越级向更高层领导求救,这招肯定不灵,大爷们会不了解爷道?若问有何锦囊妙计,请武大郎拿起榔头砸武大爷的老店。就像赵彦老师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狼味!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745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武大郎在东洋小岛开国
shxzhang 2010-9-27 08:11
[原题]武大郎东渡纪事 转载说明:渔叟于二零零五年年初在某论坛读到《武在郎东渡纪事》并下载保存。现在,通过记录链接已经无法找到该论坛,在谷歌中键入标题也无法找到原文踪影。此次转载,仅资博友笑谈,其所含观点或思想与渔叟无关。特此说明。 东方立人 武大郎有些烦心事,也有些得意事。烦心事中,最突出的有三件,第一件是说话吐字不清、时不时结巴,第二件是识字太少,第三件是自己相貌平平、个子矮小。得意事中,最明显的也有三件,第一件是有一门做烧饼的好手艺,第二件是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当老婆,第三件是有一个仪表堂堂、身材高大的弟弟。 武大郎有让人瞧不起的地方,也有让人羡慕的地方。让人瞧不起的,正是他三件最烦心的事;让人羡慕的,恰恰正是他最得意的三件事。 说话吐字不清,时不时结巴,常受人笑话。吐字不清的地方很多,如把天字说得像德恩反切,把气说得像可衣反切。反切,是古代一种注音方式,是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切合成音;但是,德恩切和可衣切这样的音,在汉语中几乎不存在。结巴的地方也不少,如说结婚两个字时中间停顿一下像是加了一个休止符。武大郎卖烧饼时有一个口标得试夹,意思是烧饼好不好吃,得试着夹一个吃或者得试夹一个吃了再讲。这个口标,武大郎说得特别有武大郎风格,得字念成轻声,试字吞掉韵母,夹字说得像哥阿反切。久而久之,在很多句子后面,武大郎都加上了得试夹。他吐字不清、时常结巴的原因,很多人说是舌头太短,外加喉部有太多面粉吸附。 识字太少,也常闹笑话。他只认得一千多字,只写得几百个字;写字经常缺笔少划,还写同音字。念错字和写错字,对他来说,和做烧饼一样顺手。 因为经常被笑话,他想出一些回避笑话的招式,干脆把字写得潦草一些,让人不方便说少了什么笔画;安字写成 あ , 加字写成 か ,於字写成 お ,人家还真没话说。 相貌平平、身材矮小,起先他并不在意。首先,他总觉得男子无丑相;其次,他以为做衣服省料;再次,这并没影响他找女人。这不,武二郎仪表堂堂身材高大,还没找着女人哩。后来,看见潘金莲瞧见英俊、高大、威猛的男人就发呆,他这才感觉到不对劲儿。 三件让人羡慕的事,因为让人羡慕,他更加得意。不过,天长日久,这三件得意事,也变成了烦心事。他老是听见人家说武二郎英俊、高大、威猛,老是看见潘金莲瞧着武二郎发呆,老是听人家夸耀武二郎的神武和打虎的英雄事迹,时间长了,在街头巷尾,听见武大郎与武二郎并提,他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终于有一天,让他精神崩溃的事发生了。他卖完烧饼提前回家,发现潘金莲在娇声娇气地说话。他从门缝里看了一会儿。在餐桌上,武二郎坐在哪条条櫈上,潘金莲坐到哪条条櫈上,他们围着桌子,一会儿就转了五转半。这还不打紧,潘金莲端着一杯喝去一半的酒,硬要武二郎喝,说:小叔,你若有心,请喝我半杯残酒!这是公然调戏武二郎。武二郎哪里吃这一套,桌子一拍,大喝一声说:嫂子!有俺武二郎在,谁要是对不起俺大哥,俺非宰了他不可!说着,冲出门去。这一冲,正冲着门外的武大郎。 这件事,让他佩服武二郎,又痛恨武二郎。佩服武二郎,是他不受女色引诱。痛恨武二郎,是他太英俊,太高大,太威猛,让女人神魂颠倒,弄得潘金莲都为他心动。但兄长毕竟是兄长,他不会因为痛恨武二郎而伤害他。相反,他做出了一个令他自己佩服不已的举动。他离家出走了。走前,他给武二郎留下一封简单的信,信中说:俺武大郎要出洋干一番大事业,不会再回到这个小小的县城;二郎你要好好照顾潘金莲,你要和潘金莲一道,为武家传宗接代。 武二郎看到信,气不打一处来。他很敬重哥哥,认为是潘金莲气坏了大哥,大哥想不通,找地方寻了短见。他四处寻找大哥,还发动江湖哥们一起找,找得泪花直流也没找着,回到家里,一刀剁了潘金莲,然后出家了。这个事迹,后来被《水浒传》添油加醋,演义一通。 武大郎出走后,一直来到东海岸边一个渔村。在渔村卖烧饼,积蓄三五年后,搞到一条船,漂流到东洋一个没开化的野岛。在野岛上,他遇着一个刀耕火种的矮人部落。 矮人部落的人,都比武大郎更矮小,他的形象立刻高大起来,这点令他十分开心。矮人部落的女人,从来没见过这么高大的男人,纷纷向武大郎示爱。武大郎得意之下,收了十多个女人作老婆。武大郎不仅收了很多女人,还置办了大量家产。野岛的人不怎么会耕种经营,武大郎连开垦带购买,获得大批土地,有了自家的山,自家的湖,自家的河,自家的田,自家的地,自家的一切。有了自家的家产之后,他又盖了很多庄园。盖了很多庄园之后,又收了很多女人。为了清静,他把成群的老婆安排在不同的庄园里居住,自己想哪个老婆就去哪个庄园,住哪个庄园就在哪里摆弄一些做烧饼的手艺。武大郎虽然身材矮小,生育能力却特别强,不管住在哪里,都能把那里的老婆的肚子弄得大大的,他总是说大大的好,时间久了大大的好成了一个新口标。 很快,武大郎的子女多得他自己都数不清了。在武大郎的家乡,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给孩子取名,只是在姓后面加个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之类的简单名字。武大郎很怀念老家,加上懒得动脑筋,也只在姓氏后面加个三郎、四郎之类的简单名字,弄出武三郎、武十六郎、武五十六郎之类的全称。孩子太多,便出现了武一百五十八郎、武一百五十九郎之类的拗口称呼。武大郎发现这样称呼孩子们很不方便,又没法区别是哪个老婆生的。为了区别是哪个老婆生的,他别出心裁地在武字后加了一个字,搞出一大把新姓氏。住在武家河边的庄园的老婆生的孩子,姓武川;住在武家湖边的庄园的老婆生的孩子,姓武泽;住在武家田边庄园的老婆生的孩子,姓武田;住在武家马场的老婆生的孩子,姓武马;有一个庄园,周围长满了藤,那里的老婆生的孩子,他得意地决定他们姓武藤。这样,叫武田三郎、武川四郎、武藤七郎之类的名字,廉洁方便多了。按照这个搞法,每个老婆的大孩子应该叫大郎,二孩子应该叫二郎,他开始也打算这么叫。但是,一遇到大郎与二郎这样的字眼,伤心的往事就涌上心头。他想了很久,决定改大郎为太郎,改二郎为次郎。开始叫名字时,他并没有认真考虑用什么字,所以后来写这些名字时,笼统地用郎字,要特别强调是男孩子时用男字,所以有武川五十六男这样的称呼。 武大郎为孩子们定姓取名的事情在这个野岛引起轰动,这是一个很有文化内涵的雅事。岛上土著们纷纷请武大郎帮忙,为他们确定姓氏。武大郎俨然一幅文化人模样,热心地为很多人确定了姓氏。村子尾上的那窝人,姓氏定为村尾;小树林了边上的那窝人,姓氏定为小林;大松树下的那窝人,姓氏定为松下;山脚下那窝人,姓氏定为山本; 一些特别的人,希望姓氏后面带个特别一点的名字,请求武大郎给取个名。武大郎发挥了空前的创造力,把村尾家生了两天才生下来的孩子叫村尾幸子,把小林家一个怀了孩子的女人叫小林有子, 土著们有了姓氏或姓名之后,又开始仰慕武大郎的文化品味,纷纷请求武大郎传授文化。武大郎于是开始教他们识字与写字,并把一些家乡的故事写下来,当成他们的识字课本。武大郎读字经常吐字不清,或结巴打顿;写字经常缺笔少划,或胡乱省略,或十分潦草。岛上土著学得却很认真,武大郎传授的整字、缺笔字、半边字和潦草字,很快便会念、会写了,不过都是武大郎式念法与写法。武大郎成了野岛的文化始祖。他传授的语言和岛上的土著语言混合形成了岛上通用语言,他教授的整字、缺笔字、半边字和潦草字形成一个新的文字系统,成为记录岛上通用语言的通用文字。 有了语言,就有了语言的民族。有了语言的民族,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在这个野岛上,武大郎的子孙们建立起一个国家,他们统治这个国家,尊武大郎为太上皇。民族要定个名字,国家也要定个名字。他们就这事征求武大郎意见,武大郎年事已高,没说出什么,只是望着大堂中的一口大面缸和烧饼担子上竖着的烧饼旗出神。子孙们以为他在深思,半个时辰之后,武大郎长叹一声:想不到俺卖烧饼起家,搞出了这么一般子孙,搞出了这么大一个事业!说罢,与世长辞。 武大郎家乡和面的大缸,叫做大和。大堂中的那口大面缸就是一个大和。武大郎家乡,卖烧饼的担子上都悬着一面小烧饼旗,是一块白布,当中一个烧饼。武大郎的烧饼旗当中是一个红烧饼,用红烧饼是因为武大郎做的烧饼主要是红高梁烧饼,也因为武大郎希望生意红火,更因为武大郎身材矮小要用红色来避邪与壮胆。 武大郎临终前的眼神与叹息,给他的子孙们巨大的震撼。为了纪念始祖,他们将这个民族和国家定名为大和,武大郎的特色烧饼旗作为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标旗。 甲申年八月;东方立人,随记。
个人分类: 趣文轉載|2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大郎时代不需要杰出人才?
大毛忽洞 2009-11-12 10:25
武大郎时代不需要杰出人才? 北大原副校长:现今不需太多钱学森般杰出人才 (中青在线 - 中国青年报) 言外之意,这位前北大副校长说我们的时代是武大郎时代! 众所周知,武大郎的店里,是绝对不聘用高大的人,也绝不允许高大的人冒出来。 不愧是北大官场练就的高人,高,实在是高!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