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培养人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提携年轻人的三重境界
热度 46 xuxihb 2014-10-21 09:03
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有受人提携、培养的故事。当年华罗庚还是金坛中学庶务员的时候以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国内数学界的注意。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把这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小伙子调入清华,使他得以开始职业数学研究生涯。华罗庚成为数学名家之后不忘提携后辈。当他收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助教陈景润《塔内问题》的论文,看到对自己《堆垒素数论》中论点的修正意见,不仅没有不悦,反而引荐陈在中国数学会会议上报告研究成果。经过华的多方努力,陈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才有后来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两个月前,中央领导同志听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 20 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汇报,并同历年“杰青”代表座谈交流。他对这些当年的“杰青”今天的“大牛”们说:“你们是人才,更要懂得珍惜人才”,要求年长的科学家要提携后辈,广纳人才。 其实,科技界提携后辈的事例比比皆是,但仔细分析,境界各有不同,大抵可有三重。 一重境界是培植干将壮大队伍。要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登封造顶仅靠个人之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有一定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往往要建立一支队伍,集多人之力把研究做大做深。把有才能、善合作的年轻人招募到麾下,既能共同干大事,也能实现学术传承、互补互长。团队负责人对年轻助手们边使用边培养,自然在学术圈内也多有引荐、关照。达到这一重境界并不很难,毕竟提携年轻人也是提升个人成就的需要。 二重境界是珍惜人才发展事业。能称之为事业的一般不是少数几个人、几个团队能做成的。一个眼界较高的科学家能充分理解自身团队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领域乃至科学事业的进步。如果对年轻人的提携不是局限于“自己人”,而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对事业的负责,那么这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可能不一定很少,但能使年轻才俊得以任用、提携往往还需要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甚至掌握一定行政资源的人物的支持。所以,科学领域带头人和学术机构负责人有没有这种境界有时会显著地影响着一个领域或一个机构的发展。 三重境界是超脱自我甘为人梯。做到超脱自我对于大多数人并非易事,对于自身处于上升期的科学家更是一种考验。甘为人梯,意味着付出自己的精力,让出自己的学术资源、空间甚至地位去扶植年轻人,把年轻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延伸。学术地位很高的人帮一把初出茅庐的人不一定很难,但是要把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与自己同样有成就甚至成就更大的人,也并不因自己的培养之功分享年轻人的成果和光彩,这需要的就是一种甘为人梯的精神。 从一重境界到三重境界,核心的差别是精神上的升华,而不是学术地位和行政资源。一个普通的学者可能以扶助和培养年轻人为己任,甘为人梯,不求回报,而一个学界瞩目又掌握行政资源的人却可能容不得后起之秀半点超越,也不愿腾出些许资源让新生代有更多独立发展的空间。我认为,一个国家科学界对于培养年轻人才的总体境界,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的科学所能够达到的境界。 比之熊庆来、华罗庚的时代,今天的科技产出不可谓不高,科技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是一线科学家的精神境界里好像少了一些超脱自我的东西。我们也提携年轻人,但往往跳不出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后起之秀也称赞有加,但是少有倾心扶持。这是不是也是我们这个财富迅速积累的时代反而难见超一流人才的原因之一呢?其实,每一代英才对下一代英才的爱惜、培育正是科学史上流传不息的一股正能量,正是这股能量托起年轻一代站上前一代巨人的肩膀,人类才得以把宇宙看得更深更远。
个人分类: 青年人才|32799 次阅读|49 个评论
南科大:“宽进”能不能“严出”?
热度 14 qpzeng 2011-3-1 21:56
按照数学上的“象限论”,从上大学到大学毕业有四种情形:“ 严进严出、严进宽出、宽进严出、宽进宽出 ”。如今我国的大学都通过一年两度的高考录取学生,基本上算得上是“严进”,但是否“严出”就很难说了,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 今天,南科大新招收的首批 46 名新生入学了!虽然为录取这批学生校方曾两次组织专门的入学考试,有笔试也有面试,但由于未经全国统考,我仍将这批学生的入学界定为“宽进”,而且朱清时校长也希望今后南科大招生能与高考脱钩! 国外许多大学历来都采取“宽进严出”的模式,“宽进”的前提是大学多,既有私立又有公立,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严出”则经严格筛选和淘汰得到确保。 美国大学的特点是开放入学和高淘汰率 , 65% 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也有高达 60% 的四年制大学生在六年内毕不了业。 德国大学进去容易出来难 ,学生按期毕业率只有 70% ,有的结婚生子后修满学分才熬到毕业。 英国大学上学申请、毕业分级 ,学位是有等级的,等级又与就业前景挂钩。 不知南科大是否也采取“严出”的模式呢?笔者冒昧揣测,既然南科大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她的培养模式就必然与国际接轨,即同样会采取“宽进严出”模式。那么,我下面就分析一下,看看南科大能不能确保“严出”?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连续性及长期稳定支持是“严出”的可靠保证。 南科大从草创、筹备到教育部批准正式筹建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冒着一定风险,并且顶着很大压力,自始至终离不开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如果将来因为某位领导的异动而造成政策转向,那对于这个以改革见长的新大学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不仅大学办不下去,而且学生的培养质量也难以保证。 此其一。 社会“向学”的大环境才能有助于建立“严出”机制。 如今中国社会四处弥漫着“新读书无用论”,读书不能做官,也不能赚钱,甚至就业都很困难,大学生找工作待遇比农民工还低,使得很多青年无心向学。南科大所在的深圳地处南方,历来就缺乏浓郁的学术气氛,搞经济才是那儿的强项。学校不是绝缘体,学生会接触社会,必然也会打上现实的烙印。 此其二 。 严格的筛选和淘汰制度才能确保“严出”。 在南科大的主页寻了个遍,只见到他们提倡 “ 去行政化 ” 办学理念,倡导 “ 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 ” 的大学精神,遵循 “ 学术优先,学者主导 ” 的管理体制,就是没有见到他们准备如何对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也许从教员到管理人员对此都还是“一头雾水”。 此其三 。 自费完成学业可以辅助“严出”。 如果四年内的高额学费全部由家长“买单”,那么学生可能会有刻苦求学、按时毕业的压力。相反,如果学校提供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甚至免除学费,恐怕会令有些学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据称南科大首批学生学费全免,只交纳住宿费和书籍费,估计也提供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不知遇到有些存心“赖校”的学生,南科大想好对策了吗? 此其四 。 鉴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南科大要培养出跟“世界一流大学”称号相称的学生,还必须制定更为科学和完善的管理规章和培养细则,否则可能因为“摸着石头过河”而跌落河床,“宽进”后还不得不“宽出”,结果其培养质量可能连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如!
个人分类: 博客趣闻|5986 次阅读|29 个评论
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深辱使命,必须改革!
热度 3 mingmingde 2010-12-22 09:27
【注:这是一篇旧文,所述为五年前之旧事,因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评价细则年年在变化,但是在我看来,一直就是换汤不换药,实质没有任何变化。区别仅在于:认定的学术刊物由原来的A\B\C\D变成了权威核心、一般核心、普通刊物等,由原来的论文篇数和高级别论文数量变成了积分制等等,把大学教师当成纯粹的研究员来评价职称,其教学效果好坏与教师职称并无关系,教师职称无关人才培养,这一点始终如一。由此观之,此文至今依然有些意义,现转贴于此,供大家参考,或许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有丝毫积极意义?】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现状简述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完全采用研究院里 研究员 的学术研究评价标准,以论文的数量辅之以发表刊物的人为级别( A 、 B 、 C 、 D 等)为标准,而完全与高校培养人才这一社会职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知道,一些著名的大学校长也在不断论述,大学的第一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有的号称是培养一流人才,即培养合格的高层次的国家建设者,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但是,但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这第一使命的客观要求完全无关时,必将使教师们面临严峻的身心关系以及个人和集体关系的激烈冲突之中,他们势必陷于极为尴尬的两难困境:不全身心投入教学,势必误人子弟,长时间地受到良心的强烈谴责;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势必影响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其结果就是自己的职称永远不得提升,自己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根本无法得到改善教师们长期处于教学和科研的悖论和困境之中,良心与现实生活困境在长时期地较量着,结果会怎么样?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深思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白:高校教师的各种评价尤其是职称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以及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位教师的师范人品或人格状态和境界,从而为每位教师树立一个作为教师应有的为学为人目标,以便激励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使命感、责任感等。显然,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评价体系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考察高校教师的工作内容究竟是什么?高校教师是干什么的?他们的工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本身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的实现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如何为时时刻刻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最广大的教师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而不是为着工作目标之外的其他目标)?如此看来,评价体系及其标准设定必须立足于激励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就会变成为少数人设立的奖励或特权享受机制,同时则成为打击大多数人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把利剑。没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盲目地照搬一些指标,一刀切地把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捆绑到整齐划一的指标战车上,就会像有的学者所说的,这些指标就像一条条疯狗一样紧追着所有的老师们,一方面使得老师们惊恐而且疲惫不堪、透支生命地活着,而且对于社会的后果就是,除了学术垃圾的批量制造,以及人格畸形、工具化动物般的学生的批量生产之外,再也乏善可陈了。 三、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现在应该梳理一下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 1 、在评价体系上,学生与教师分立平行的二元发展格局。 2 、德育为首、教学中心的大学指导方针,与现实的师生评价体系的背离。 3 、即使在科研指标上,用垄断性的学术资源及其标准来量化所有的教师科研业绩,实际起到了一种激励极少数、打击大多数的效果。 4 、学术刊物级别、项目申报和奖项评审的划定标准的随意性、裙带性及其区域保护主义。 5 、学术研究的思想性和创造性与学术产业化经营方式的矛盾。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对于其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已经在一篇关于人才培养、大学发展和学生人格培育的文章中加以论述,在此仅作略述。 1 、一方面对学生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却又用研究院里研究员的工作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老师;一方面是考试分数与实验技能(当然决定性的还是考试分数)【 学分 】成为引导学生以及评价学生的至高无上的标准,另一方面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则成为衡量教师职称及各方面水平的至高无上的标准。而这两个方面则在现实的教师工作和学生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2 、我们的领导人总是在大会小会上讲,学校要始终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等,实际上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教学中心不过是安慰学生的麻醉剂,因为教师的评价和晋级指标体系里根本没有教学这个中心的位置,这种教育显然是自欺欺人的:一方面欺骗学生,欺骗老师,也是在欺骗学校自己;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欺骗乃至毁灭了大学自己,最终毁掉国家和民族。这其实是在自毁长城。 3 、现在用于评价教师科研业绩的科研指标主要是学校自己确定的不同级别的刊物,一般分为特类、 A 类、 B 类、 C 类,其余的则一律是 D 类,而一些内部报刊等则可能是 E 类、 F 类等,每一类对应着不同的奖金,比如 1 篇特类 1 万元或更多, 1 篇 A 类 8000 元或其左右【 博主今注:这些分类方式可能已经变化,但是本质未变 】,等等,发表在这些刊物上的文章天然属于质量较高的文章,发表的数量越多,不仅所得奖金越多,而且在职称晋升中所占的权重就越大;哪怕这几年一节课也没有上过,但只要你有相应级别和数量的文章,评上较高级别的职称就没有问题了。相反如果你这几年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不管多么受学生的欢迎,而你却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表,那对不起了,晋升职称没你的份儿了。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项目申报和奖项申报。而且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刊物、项目和奖项都属于低概率事件,且有着圈内人的潜规则,学术腐败由此得以滋生而且蔓延,这样势必造成学术界(或单就大学教师界)的马太效应,学术成就越大,拥有的学术垄断性资源就越多,其学术成就就会更大,反之大多人普通学人和年轻人则极难出头露面。要评职称的人太多了,加上各高校强行规定的研究生必须发表数篇文章才能毕业,要发文章的人更是多如牛毛,而学术期刊等资源太少了,这种僧多粥少的矛盾本身是由不科学的评价体系造成的,而这个矛盾本身又是学术腐败和学术产业化的根源。可见 不科学的、反人性的、单纯量化的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乃至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是学术界的万恶之源!也是大学教师灵魂被扭曲的根源,也是大学教学质量无法根本改善的根源! 4 、学术刊物的级别是怎样确定的呢?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标准?这些标准又是怎样确定的?如果有,为什么各个学校不一样呢?如果没有,何以又用相同的字母表达相同的级别?另外,有没有一个科学方法和调研论证的过程?退一步说,大的学科、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似乎制订标准并不难,而小的学科、应用性较强甚至就是纯粹技巧性的学科呢?它有没有相应的各类级别的学术期刊呢?从事这些方面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是不是永远就与高级职称无缘呢?同时,科研业绩的量化主要是积分方式,即根据不同级别的刊物、课题和奖项在教师的科研业绩中用积分方式给老师打分,而不同级别的积分确有天壤之别:比如 A 类期刊上 1 篇文章积分为 20 分,那么 C 类 1 篇只有 1 分, D 类的大概只有 0.2 分,也就是说你只有在 C 类刊物上发表 20 篇、 D 类上发表 100 篇文章才等于在 A 类刊物上发表 1 篇:这是何等的不公平!而这种定积分的根据又是什么?不管怎么样,假如我在 A 期刊编辑部有关系,那就省劲多了!申报课题和奖项都是如此,自古都是官府有人好说话,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的学术界也是如此啊!有钱有人就有学问啊!钱越多,关系越硬,学问也就越大,呵呵。学术裙带以及一个学术期刊就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王国,这也难怪大多数老师为了评职称,功夫不在教学、不在科研,而在赚钱和学术公关!许多单位都是领导亲自出马,周游列国,用钱铺路(当然是公家的钱了),进行公关,从而为自己的团体打造一片如鱼得水的学术天地 知识分子的灵魂扭曲到何种程度!更为可悲的是,大多知识分子浑然不觉啊,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只要打进任何一个学术王国都是值得的!逐渐地,这种学术体制就在其强大的游戏规则规范、诱导甚至强制下,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一批学术产品的制造商和学术精神的伪君子甚至就是小人! 5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各级各类政府的一个内在使命就是担当起支持学术繁荣、推进文明发展的历史重任,负责学术期刊健康运行的人们实际上也是在行使国家公职,他已经以工资的形式从纳税人那里拿走了他为学术事业所作贡献应得的报酬。国家以学术期刊的形式为学人们提供一个发表和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也就是说学人们已经通过国家财政支付的形式购买了任何公有学术期刊的版面,现在流行的收取版面费而无论文章质量的作法,实际是用国家公共资源赚私钱的一种产业化经营方式。这种学术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与学术创造的本质和规律是根本违背的!学术的产业化就是知识分子良心的商品化,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历史地让位于用钱堆集起来的学术产业。在金钱面前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孔子一辈子述而不作,才有流传千古的《论语》,老子一辈子清静无为,才有万世流芳的《老子》,如果他们都为了赚钱或者为发表成果而支付版面费,那任何历史文化巨人的诞生都是不可能的。思想的创造是在内外清静的状态中进行的,人的智慧是在超越物质功利的身心环境中发挥出来的;在金钱面前只会有不择手段和道德沦丧。当学术期刊、学术课题项目、学术评奖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的时候,知识分子将从人类群体中彻底消失了!学术成果堆积如山而为人品质猥琐低劣似乎必将成为知识分子的宿命。小人们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前途不是岌岌可危吗?! 四、高校教师职称评价如何改革? 根据高校的社会职能及其对教师的客观要求,我们应该明确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制定相关的评价方法,用激励和引导的办法来促使高校教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努力到一定的程度便给予相应的职称职务。这里 要处理好教师工作业绩的质和量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学生评价和同行评议的关系、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关系、群众路线和专家路线的关系 。 1 、高效的社会职能一般认为是三个方面:一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二是开展学术研究,创新社会文明;三是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这三个方面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师的使命和职责:第一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这是创立大学的基本初衷;第二使命是从事学术研究,引领思想、科学和文明进步;第三使命是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取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效益。 2 、对高校教师的这三个方面的使命和职责,应区别对待。笔者认为: ( 1 )对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方面业绩的评价,应该是 调查评议式 的:(教学职能部门组织)检查他的教案、课件制作及其他教学研究成果等,(同行或其专家)听他的课并分析他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听取学生评价意见(书面调查和评议打分或者开辟校园网上评议教师的专栏等相结合),同行集体对其人格、道德方面的评价、育人业绩的评价(在学生人生导师方面做了哪些事情及其效果)。这里主要是质的评价,并少量地结合量的评价;是教书和育人一体化的评价,侧重在评价教书过程中评价育人方面。我想,作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上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应该达到什么效果,是可以进行详细分解和目标定位的,经过认真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论证确定下来,就可以成为指导每位教师在这方面努力工作的一个方向和目标。每年度或学年的这种综合评价的结果既可作为年度或学年教师评优的一个依据,亦可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指标逐渐积累的一个依据。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大学教师的第一使命和职责,这方面的业绩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否则他就是不合格的大学教师,更遑论什么更高一级的教师职称和职务了。对于以技能性和应用性为主的专业教师,这种评价尤为重要。 ( 2 )对学术研究即通常所谓科研业绩的评价,应该是 专家答辩式 的,这主要指的是高级职称和职务的晋升评价。就像硕士、博士论文的答辩一样,每到评定职称的季节,由申请晋升职称职务的教师向校主管部门提交学术成果,以他所认为的代表作(代表他目前最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成果或作品)为中心,将近年来的相关成果汇总,学校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事先审阅,然后就其代表作组织公开的学术成果答辩会,这里的答辩专家委员会(由 5 - 7 人组成,本校同行专家数量不足可以到外校聘请)必须是由同行(以一级学科为准)专家组成的,非同行专家可以列席,其意见仅供参考;其他学者、教师甚至学生都有权参加这样的答辩会,他们的意见也可用作参考。 如果组织得好,这样的学术答辩会可以成为学校一年一度的一件学术盛事 。通过答辩,大家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某位教师的学术水平。其基本程序可以参照硕士、博士论文的答辩程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既是对被评价者本人科研积极性的激励,又可以对其科研的努力方向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促进;同时也更好地评价了教师的真正的学术水平和科研业绩,以及他是否达到他所申请的相应职称职务的标准。显然这种评价不是以发表文章的数量和刊物的级别等等这些外在的标准为根据,而是遵循学术发展、思想创造、科技研发的规律进行的;这种评价以某教师的科研工作的内在学术质量为标准,又兼顾其量的方面;这种评价既可以集中时间进行,又可以随时进行,只要有教师提出晋升职称职务的申请,就可以专门组织此类学术活动;这种评价是公开进行的,因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其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同时也可以对其他教师和学生起到一个很好地教育引导作用。这对于小学科和技能型、应用性领域的教师职称职务评价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 ( 3 )对于教师服务社会以及取得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的业绩评价,难度比以上两者都要大些。可以说,对于我国大多数大学来说,这一点只是在某些学科领域有所展现,而且服务社会并取得显著效益的知识领域总是有限的,大多数工作属于前两者。因此这方面的评价不要以强硬的死框来衡定,但可以作为奖励和加大权重的措施来鼓励;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这方面做得好的教师,当然优先得到相应职称或职务。而对一些只有服务社会才能显示其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业绩的学科,那就应当把这方面的工作业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衡量的方法较为简单:效益评价技术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文化项目的实际文化效益等等,都是可以将学校和社会同行评价与社会相应部门和群众评价结合起来的。 3 、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人与人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 ( 1 )在大学教师中,有的人确实满腹经纶而又口若悬河,教学效果极佳,但是学术研究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公开评价答辩的成果或作品,这就是他较好地履行了大学教师的第一使命,对这样的教师,就应该走单纯的教师职称系列:教学性教师。实际上我们不能轻易地说,这种教师的学术水平就不行!他能将他所教的学科讲到那种程度,首先说明他对他所主攻的领域了如指掌而且能够深入浅出;或者热心于研究教学、或者倾全力辅导学生而顾不上去系统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或者学术收获,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老师和浙江大学的朱淼华老师等。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大学来说,本专科教学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大学教师中这类人才应该是多多益善。我们的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一方面使其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点,另一方面提供他们改善学术研究的宽松环境。 ( 2 )确实有另一些教师,教学方面业绩平平,但科研业绩却十分突出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像陈景润这样的大学教师:讲不了课,但是学术创造力旺盛。对此我们就应该让他在职称方面走研究员的系列,为他配置科研和教学助手(比如助教和讲师),使之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并体现在教学中;同时也带领年轻教师的科研进步。这种学术性教师在大学的存在,是该大学学术氛围和水平的标志;经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这种教师就会和教学性教师一起成为大学发展的两个巨大的驱动轮。 ( 3 )当然,大多数大学教师都是二者兼有的,对此种教师的评价应该做到平衡教学和科研,在评价体系中将其教学业绩和科研业绩放到适当的位置上:第一使命和第二使命的重要性程度的顺序不可颠倒,第一使命的履行情况具有决定性。我们必须大力鼓励教学科研性教师既是教授又是研究员的大学教师的大量涌现:既可教学又可从事学术,教书育人上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学术研究上严谨扎实,功底深厚,成就斐然;其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正在于此。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教师往往肩挑两副重担,评价指标体系要适当宽松,否则外在压力会破坏其内在的事业心和创造力,甚至摧毁其生命。【 博主今注:其实,我们更应该鼓励一个教师,应该专心从事教学或科研,或二者兼顾时有所侧重,并且当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无论如何,作为高校,教师搞好教学、培养好人才永远是第一使命、根本使命 。】 以上只是初步的改革设想,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使之变得更加可操作。无论如何,笔者认为,这种方式肯定比目前流行的评价方式要更加科学、更加人道,也更加体现大学和大师的风范。( 2005-12-29 )
个人分类: 碎嘴教育|66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术科研的精英史观,培养人才的群众史观
mingmingde 2010-12-17 09:53
又是一年一度的科研成果统计之时,我们按照学校科研机构网站上的科研管理系统,将一年的科研成果登陆上去,然后拿着科研成果原件到科研机构接受管理人员的审核。结果是:有的老师一本书不够20万字,不算科研成果;有的老师由于某较高级别学术性报纸约稿2000字而他投去3000字实际被编辑采用1500字,因而不算科研成果;有的老师论文被某高级刊物采用但不知由于编辑疏忽还是刊物惯例居然只有作者名字而没有作者工作单位,也不算科研成果(好个冤大头哦!即使拿到了编辑部的证明也不算);第二作者参与的一律不算科研成果(无论发表刊物级别多高,当然这可能在一些情况下是有道理的)。在考核结果方面,如果根据职称或岗位津贴的要求而应该完成的科研任务没有完成,那么你的津贴将受到巨大的影响;那些属于论文专业户的教师,一年发表十多篇CSSCI论文及数十篇其他级别的论文,,得到的科研津贴达到4-15万元不等;有的老师属于那种项目专业户,一年之内拿到各级项目3-5项,一下子也可拿到10万元-50万元(50万元封顶?)的科研津贴;有的老师属于那种奖项专业户,一年之内能拿到好几项不同级别的奖项,同样能拿到数十万元的科研津贴 我不知道:是否发在所谓高级别刊物上的文章一定就是高水平的论文?对于思想和学术创造而言,是否字数多少就具有决定性?有什么法律或学术依据认为不足20万字的专著不是专著?有什么依据认为1500字的论文不是科研成果?再深一步想想,一个学校能否单纯依靠几个泰山学者、白千万人才、长江学者乃至几个博导来支撑千千万万年轻学子的成长?占大多数的普通一线教师如何健康成长? 如此的学术量化考核体系能否促生原创的科学和思想大师?如此的高校学术评价体系,能否促进钱学森先生期待的各种冒尖人才的培养?是否论文、项目、奖项的专业户门就是钱学森所谓的冒尖人才? 我的观点是:大学培养人才要坚持群众史观只有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普通教师才是最可依赖的人才,只有他们才能跟最大多数的大学生们亲密接触,从而传道授业解惑;在大学的科研学术发展方面,要坚持精英史观只有甘于静坐十年冷板凳的极少数人才是最可靠的人才,才可能成为里程碑式的顶尖原创性科学和思想大师。在高校,全民学术=没有学术,全民学术也=没有教育,没有人才的培养。不能区别地对待不同的人才,不能给予宽松的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氛围,总是以人性恶、人性懒为前提预设来设计压榨、控制、鞭打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个性,严重违背教育和学术规律,结果只能是:我们的高校教师既出不了原创性的科学和思想大师,大学生们也出不了真正有潜力的冒尖人才!
个人分类: 嚼舌学术|24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生的校服和钱学老的问题
phd9992000 2010-5-31 08:21
看见中小学生们松松垮垮的校服,突然就想起了很多人讨论的钱学(森。避讳,略一字)老之问。表面看风马牛不相及,仔细琢磨还真有关系。 先说校服的购买。基本上,校服都是家长掏钱购买的。白送的我现在还没有听说过。这说明什么?教育投入不足。为何不足?没钱。三公为何有钱?所以不是缺钱,而是缺德。代表最.......,最......,最.......的人们缺德,确乎是很雷人、很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缺德、投入不足,这样的国家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吗? 其次是校服的价格。校方是否是按照出厂价格销售给学生?见过很多加价后、甚至以次充好卖给学生,赚一笔的。把学生作为赚钱对象,乃至上行下效,层层剥皮。这样的学校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吗? 再说校服的质量。按照学生身材,量身定做,很难吗?一个不讲规矩、缺乏认真做事的大环境,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吗? 所以,小小校服,却等价于钱老之问。什么时候学生们能够穿着免费、合体的校服,精精神神、高高兴兴地上学去,钱学老的问题就差不多了。过去钱学老能够解决导弹上天,今天的人却连小小校服问题都解决不了。----人心散了,队伍难带啊! 附证:校服问题解决不了,诺贝尔奖也是空话。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032 次阅读|5 个评论
原北大副校长:教育难担培养人才全部责任
eduman 2009-11-12 14:3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2日04:36 中国青年报 王义遒教授10月30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讲坛演讲。 陈杨摄   本报记者 黄冲   接到钱老离世的消息时,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正在从哈尔滨赶往北京的飞机上。一路沉默的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几行字,他(钱学森)有遗憾:我们没有出更多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但是,教育担待不起 培养杰出人才 的全部责任。他期待一个时代,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后来,他把这篇文章以《钱老走了,呼唤一个时代!》的题目在博客上发表,点击量已过11万。   中国青年报:钱老晚年时最大的担心,就是中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义遒:这不全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但我们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   中国青年报:难道不需要一个引领者吗?   王义遒:当然要,但主要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创业者,不需要多少超常的人。普通老百姓就能创造这样一个时代。   解放后有段时间,中国发展非常快,两弹一星上天,大家都归功于西南联大教育,说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我对这问题还有另一种看法。西南联大的教育确实很成功,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批毕业生成才时,正好是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这些人就都成了领军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形势要求。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着急,形势到了,人才自然会应时而生。   中国青年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王义遒: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时代。我想,再过20年,局面会有很大变化,会产生更多杰出人才。我们现在的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经济转型就要有比较多的创造性的东西,整个国家发展都需要创新。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咱们现在的科技创新人才有多少能够处在世界前沿?   王义遒:可能还是比较少。我们在世界顶尖的领域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恐怕是整个氛围和环境的问题。现在不断有海外人才引进来,但目前的学术环境不改变,可能很难让他们自由地发挥长处。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实际上也是从欧洲或其他地方去的,但他们在美国就能够生根发芽。能把世界一流人才吸引过来,你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   中国青年报: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教育还能有什么作为吗?   王义遒:教育不能够扭转乾坤,但并不是说教育没责任。我觉得现在高校里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行政权力远远大于学术权力。我管事的时候,要去找一个人来做院长或系主任都非常困难,他们觉得干这种事情对学术会有妨碍。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学者都很愿意当官,因为只有当官才有特权和资源,有自己的项目、经费、场地和人员。这种风气如果延续,学校将来就非常危险。   我还有一个忧虑。2002年从学校的学术委员岗位退下来之后,我给他们的一句话就是:北大千万不要出武大郎开店。就是说,一个院长水平高,他可能就很难引进水平更高的人。我觉得现在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我们国家现在都是单位所有制,人才很难自由流通,这都是问题。一个好的时代应能让每个人的潜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尽其才,这是我的理想。   中国青年报: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人才的潜能充分发挥?   王义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人才的单位所有制。人身的单位依附,会使人缺乏流动性,成为单位功利的工具,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在人才单位所有制的情况下,还要防止武大郎开店的情况。一个人成才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他要能成得了才,另一个是还得有人赏识。现在搞科研的人比较多,竞争过于激烈,所以有些地方内斗很厉害,谁想出来很困难。就好像一筐螃蟹,谁都想爬上去,但后面的钳子会把它拽下来。   中国青年报:您曾跟我们谈到,当年钱学森就是被当时清华物理学院的叶企孙教授发现、赏识,并给予了特殊培养。   王义遒:叶企孙教授确实能识才,但也不能说现在就没有识才的人。他们那时候一个班不超过14个人,老师当然了解学生。现在的教授手下有几十上百个学生,怎么还能保持一种精英教育的模式?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一点是,师生间要互相了解,教师要让学生不仅仅是学,还要有机会做实际的研究工作。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让他们能够开阔地、不受拘束地去想。我们现在就是束缚太多。我并不觉得中国人创造力不行,胡思乱想的人还是很多的。搞科学研究要有一点胡思乱想的精神。我接到过好多来信,比如说想推翻相对论、发明永动机等等。有些人都五六十岁了,还在研究这些问题。你会觉得比较可惜,他们确实有一些想法,但基础太差,想的东西没有科学根据或早就是人家解决了的,但自己不知道。   中国青年报:那些基础扎实、科班出身的,反而就不会这样胡思乱想了?   王义遒:现在教育确实有这个问题越学得多,就越不想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甚至对科学都没有兴趣了。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对全民进行一种科学素养教育。现在整个民族的科学训练是不足的。   中国青年报:要怎么去做?   王义遒:评价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民族有没有理性思维。我就提倡对文科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比如开一些数学、物理和生物的课程,把逻辑训练渗透到这些课里面。还可以专开逻辑课,但我担心不一定开得好,如果只讲一些干巴巴的三段论,就变成逻辑知识灌输了。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很多问题我们都把它变成了知识,其实应该是一种能力训练。   中国青年报:最后请您说说,您心目中老一辈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形象?   王义遒: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我觉得钱学森身上最宝贵的精神也是这一点。把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跟科学、不断追求未知的兴趣融为一体,这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只可惜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正在丧失这种精神。这一点我们需要觉醒。
个人分类: 文摘|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