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学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师应是主导高校管理和教学服务的主人公
热度 10 Liweigang 2018-6-4 07:27
拜读科学网博主张亿文老师《 教师被行政化愈演愈烈 》一文和众博主的评论,总觉得想说点什么。经全系大部分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推选,今年四月中旬以来,本人开始担任系主任,对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以及行政管理体会更加深刻。以下结合我们系里的具体情况,来介绍一下巴西公立大学教学和管理中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程序、职责和评估等,从另一侧面来回应张老师博文中所提到的问题。 一、巴西利亚大学计算机系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模式 巴西利亚大学计算机系目前共有教师51人、技术-管理员工9人、实习生11人和服务公司的保安、清洁人员十余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助理教授35人、以及讲师1人。系里设置4个本科生课程,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 392个在校生 )、计算机科学师资夜校班( 331人 )、计算机工程(与电子工程系共同管理, 416人 )和机电一体化工程(与机械工程系共同管理, 399人 );同时还有2个研究生课程:信息科学( 52位 博士生,61位硕士生和100余特殊学生)以及计算机应用职业硕士班( 72人来自政府各部门的进修生和221位特殊学生 )。林林总总,系里共有在校本科生1538人,研究生506人,汇总各类人员达2100多,应该是学校里最大的系了。 巴西利亚大学隶属联邦教育部,正式教职员工都是政府公务员。学校采取校级和基础单位两级分权式管理体制。有两类教学基础单位:一是学院-系两级财务核算体制;二是仅学院一级财务核算体制。计算机系隶属于大学理学院,是前一种的传统体制。在大学里,象计算机系这样管理6个不同课程的系一级单位,并不多见。系里共设置正副系主任、4个本科生课程主任、2个研究生课程主任、1个社会服务主任和系执行秘书等共9个不同等级的领导职务,班子阵容还是挺大的。这些岗位,都有职务津贴,尽管数量不大,总算是政府部门公务员系列中的一官半职了。巴西大部分行政部门的副职的原意是候补主任,实际上系主任是唯一的系领导,只是在出差或休假时,候补主任接替主任职务。 二、教师以主人公姿态主导大学日常工作 以我们的体会,系级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主导全系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活动,这些工作是由系主任和几位课程主任组织全系教师来实现的;二是提供对学生、教师、资产和设备的维护和上级部门管理需求的服务,这些工作主要是由系执行秘书领导技术-管理员工来实现的;三是对全系教职员工的人事管理,该类工作主要由系主任和相关由教师组成的各级、各类职称晋升委员会等来实现;四是对本系学生服务事项的管理,主要是学籍、实习、成绩、毕业论文、学生创业和课外活动等的服务性事务。 特别是巴西利亚大学章程规定,基层教学单位的所有事务的决策都必须经本单位教师大会批准。该会议成员来自全体教师、技术-管理员工推选一位代表、各类课程推选一位学生代表,系主任担任该会议主席。所以教师们是系里各项工作的主导力量,系主任是实现这种力量的组织者和代表人物。 对基层单位日常活动的服务工作,也可以概况为两大类。一是处于教学科研活动链高端的服务,教师们的参与是义无旁贷的,例如研究生招生、教学评估、学生综合指导、学科建设等。系本科生课程主任每周需要安排专门的接待日,为学生服务。二是处于教学科研活动链中、低端的技术性服务,主要是技术-管理员工的本职工作,例如实验室的信息技术支持、给学生提供就学证明、学生报名注册、购买教师因公出差机票、教师休假安排、教职员工的工时月报表格、与上级机构行文承接,等等。 三、分权和民主是高校基础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 鉴于大学各级特别是基础单位日常工作繁重,仅靠系主任和几个课程主任是难以胜任的。大学各级一般设置若干常设委员会,例如大学设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委员会,学院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等。特别是大学今年改革,把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晋升下放到学院一级。学院成立中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都是由基层单位教师大会选派教师代表参加,本级领导一般不过多影响该委员会的工作。 系里不少工作都采取分权制管理。例如,系里设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外服务委员会等等。这些委员会的主席都是由本系的教师大会选出的教师兼任,辅助系主任或课程主任负责某专项工作。系里的技术-管理员工根据具体工作职责,参加若干委员会。例如,系本科生教学委员会,负责课程和学位建设、排课、教学评估等日常工作。再如,系信息技术委员会,负责系网站建设和信息设备规划、购置和维护等事务。 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系委员会的决议都仅是提议,最终决策权在系全体教师(含员工和学生代表)大会。该会议定期举行,表决人数不少于全体代表的50%。系主任(或替补主任)是唯一代表该大会对系里日常工作签字的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教学管理环节会发生变化。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亦会发生变化,作为教师和员工,都应与时俱进,适应这种变化。以学生成绩报告制度的演变为例,过去学校使用封闭式成绩登记系统,教师们把签字的纸质成绩单发给系里的秘书,由他们填入系统内,填好的成绩打印后,再由教师签字确认。该程序繁重,效率低下,每到学期结束时,系里秘书们的桌子上堆满成绩单要处理。有时教师和员工对出现的错误会产生推诿扯皮现象。而新的开放式成绩登记系统,完全由教师本人直接填入成绩登记信息系统,将集中式的工作分散到每位任课教师手头,减轻了员工的负担和出错环节。尽管稍稍增加了教师们的负担,但就责任归属而言,教师们本来就应对学生成绩报告负责的。 四、行政管理和教学服务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巴西利 亚 大 学对 教 师业绩 考核的基本要求有两点:每学期为本科生实际授课最少 4个学分(15个课时算一个学分)、每学期实际授课不少于8个学分。副教授以下教师职称的晋升主要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业绩。 这 里的社 会 服 务 是指承 担 的社 会横 向 项 目; 参 与 国际国内 科技社 团 或基金委 项 目 评审 活 动 ,如 组织 各 类会议 和 参 与期刊主 编 、 评 委和 审 稿等;以及 参 与社 会 活 动 ,例如科普活 动 等等。近年来,对正教授的 晋 升 评 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请者的教 学业绩 占 总评 估分 数 的 30%。科研和社 会 服 务业绩 占 40%,另外一 项 就是 学 校各 类 行政管理和教学服务, 该项业绩 占 总评 成 绩 的 30%。 要达到30%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服务的业绩,实际上要求申报教授候选人必须曾经担任过院长、系主任,或至少是课程主任,特别是研究生主任。同时也必须曾参加若干次大学各级委员会,不然达不到业绩的要求。从这个意义讲,大学教师要想晋升到正教授职务,应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优异成绩之外,还必须经常参加学校管理和教学服务活动,成为大学,起码是本系和本院,建设和发展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各国有不同的国情。在巴西行得通的事情,在中国不一定适用。在高校管理方面,有一个共性就是:大学是为学生开办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由教师完成的。在大学管理和教学服务的各环节中,教师应处于这个链条的最高端,是高校使命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其他成员应该处于这个链条的辅助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配合管理者工作。理顺了这些关系,高校为学生和社会服务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个人分类: 巴西人文|751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撕裂’的痛苦
热度 19 lin602 2017-3-31 12:01
一个人无论往那个方向走,只要上级命令、道德要求、思想观念、身体都是一致的,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自己理念、社会要求与上级指挥方向不同,这个人就不知道如何办,处于思想上‘撕裂’的状态。 高校中有这样撕裂的情况吗?说些例子,大家看看。 作为老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许多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要狠抓教学质量。但是,几十年来,很少学校将学习不好、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开除,或者这个比例很少。考试不及格补考,补考不及格重修,重修不及格再补考,最后实在不行来个毕业前清考,将学生都安全毕业送出校门。实际效果,老师想严格要求学生太难了,许多学生都知道,不管如何学习,反正最后都毕业离校,毕业文凭都是一样的。但是, 老师的理念、社会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与现实管理就是处于撕裂状态 。 大学应该是学术至上,无论从各个方面、媒体及口号上,都是要求学者们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甘心坐多少年的冷板凳,为中国及世界科学与技术做出突出贡献。许多学者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实呢?课题费、项目数、研究生人数、实验室、得奖、学会理事长等都是与官职密切相关的,我想这个不用细说。事实教育人们,要想科研上有成就,在学术界有点名气,课题费多,谋个职务是如此重要!坐冷板凳?那后果是什么呢?搞不好说不定还要下岗呢。因为在考核与竞争的环境下,最后会处于劣势。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游走权力场撕裂着大学学者们的心。 而最后往往是‘红尘’得利。 大学是做学术与教育,特别是追求真理的场所,追求真理与实事求是是核心。可是,针对各种评估、申报、填表、汇报,老师们必须要按照‘上面’的要求无条件达标,甚至许多是不合理的要求,更有甚者会涉及到‘做假’。有时候甚至是根据‘取经’与‘道听途说’与‘猜测’,提出更加精细的要求让老师们做到,以防评估专家‘不满意’,给个不好的评估结论,让学校面临困境。 在教学评估中‘谁砸学校的牌子,学校就砸谁的饭碗’,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口头禅。这种科学精神与现实中的扭曲撕裂着老师们的精神。 一方面提倡要‘因材施教’,要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学者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权,突出各个教授与学科的特色。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教学日历上的时间节点上课,内容要按照教材上内容授课。一方面让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同时要老师们必须要写好写细教案。大家都知道,在教学上主要内容是必须讲的,但如何讲,及讲的方式,有时候是课堂上临时发挥的,而且各个老师特别是教授有自己的授课风格,这也才形成名师。形式在许多学校已经远远重于内容,形式上不出问题,质量不深究。 我们曾经崇拜手拿卡片甚至拿几支粉笔走进课堂讲课而且讲得非常好的大学老师,现在已经不符合教学规范了。 .............. 有时候,思想、理念与现实及要求严重冲突,撕裂着学者的心,向东还是向西?让人痛苦不堪!
5298 次阅读|25 个评论
改课表比加椅子更重要
热度 6 fdc1947 2016-10-4 08:03
改课表比加椅子更重要 前几天,看到科学网博客有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大学教授,他“给研究生上了半天课,一直站立着。最后一节课实在累了,想找张椅子坐下来”, 却没有找到椅子,因而问道:“大学老师上课为什么要站着”?他呼吁学校“ 给大学老师提供一把椅子吧!让他们想坐就坐,想站就站,不因腰酸而痛苦,不因腿痛而苦恼 ”。 作者提了一个建议,在各教室放置一把椅子,让教师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坐一下。这自然是不错的,谁都可能有个特殊的情况,累了,有地方坐一下。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是改课表,改变让教师连续上四节课的状况。 教师的讲课,既是一个脑力劳动又是一个体力劳动,大学教师的讲课尤其如此。在体力方面,不但累腿而且累嘴。教师一堂课50分钟,需要不停顿地大声说话。绝大多数大学教师的课都是讲授,两节课讲授的内容写在书本上往往是二三十页。连续讲授四节课,如果说加一个椅子可以使两条腿得以暂时的休息,那么,嗓子是没有办法休息的,所以,让大学教师连续上四节课是有些不人道的。实际上,过去也很少有让大学教师连续上四节课的课程安排。 但是,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很多学校的师资、教室等都非常紧张,弄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这里还应当包含强度的增加,许多教学班人数增加,大班上课使得教师必须用更大的嗓门讲课。虽然有些教室里用上了扩音器,说实话,现在的教室实在不是用扩音器的地方,它的设计大小、墙壁、座位、天花板等等都很难使扩音器发挥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扩招引起学校的教学地点与教师住处往往非常之远,学校要花费大量的运力,来保证教师的上课。为了节约运力,也给排课表增加了一些难度。 如果排课表的教务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能力,那么他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让教师连续上四节课的情况。如果他们没有上述两个条件之中的一个,那事情就比较困难。但是,现实的情形却往往是两个条件同时缺乏,业务能力又低、更缺乏责任心,弄得教师就辛苦,只有“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了。而这样高强度的连续劳动,很有可能对教师的身体(例如心脏、咽喉、静脉等)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当然,课表排得不好,受苦的不光是教师,还有学生。 前些天,河南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又一次提出他们那里的课表问题。我看了他们那里的课表,有的课表确实有点“惨不忍睹”。有的时候,学生一天要上十节课(上下午各四节,晚上两节),有的时候却很空。这十节课并不是实验课,都是听教师讲授的课程。众所周知,学生听课也是一桩很辛苦的事情(当然,条件是认真听课)。上面已经说到,教师会在两节课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内容。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听懂了,把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了,课后的复习就较为省力,所以,上课集中精力是学生学好教学内容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环节。说老实话,我在半个世纪以前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如果我做学生,一天上十节课,我也受不了,难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可以集中。所以,那样的课表实在很难说是对学生负责任的。 一个学校要搞好,需要许多环节的保证。这里不光是教师的问题,更有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从主管教学的校长到教务员,都需要是懂教育、有责任心、脑子也聪明一点的人。几十年来,却往往是弄些智力和能力较差、教不了书的教师去做管理,以为做具体工作,能听领导的话、勤快一点就行了,结果这些人反而容易升迁,相当一部分人员从具体的事务工作一步步做到高级的领导,来管理学校。像上面所说的课表问题,与目前评价学校的各种指标,与各种各样决定学校声誉从而影响领导人“命运”的排行榜,都好像扯不上一点点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办好一个学校的重要因素之一。真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从校领导直到教务员都能够懂行、负责任才可以做到。 上面所说这两位教授,一位提出了课表的问题,另一位提议学校给讲课的教师提供椅子,实际上都提出了一个教学管理的问题。学校管理不善,教师再努力恐怕也难以把教学工作做好。所以,大学的教学管理问题,应当得到大家的重视。 又: 我(过去)的一位学生刚才告诉我,她这个学期有一次课要连上四节,后两节上课的地方离前两节上课处有一站半路之遥,还要上六楼。这位化学专业的中年副教授是不是要有当年王军霞的本领才行?
个人分类: 教育|473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又是手机惹的祸?!
热度 3 lyxiang 2015-4-15 08:53
近日,武汉某培训学校“ 管理人员趁学生熟睡之际,私自打开寝室门,收缴学生床上的手机 ”的消息被爆料,即吸引了博友的眼球,亦再次牵动了社会公众的神经。 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培训学校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鉴于学生白天都将手机藏了起来、晚间要给手机充电,校方无奈之下有备而来,派管理人员深夜潜入学生寝室,对学生床上的手机进行收缴。 殊不知校方做出“神不知、鬼不觉”收缴手机的“智慧”决策时,管理人员深夜潜入学生寝室、搜查“取走”学生物品时,可否清晰、明白此举是否合法?!如若学生熟睡中受到惊吓,朦胧中采取了应激措施……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出了事,谁来承担责任?校方?管理人员?学生?还是手机?就是手机在惹祸!? 坦率地讲,培训学校的初衷,应该也确实是为了教学管理、课堂秩序的需要。可以想象,手机铃声、学生接听电话、发短信,对其他学生的听讲、教师的讲课情绪以及对课堂教学秩序的影响。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采取一些管理手段,似乎是非常必要、无可厚非。一时间,“搜查学生的物品或者暂时扣押学生的手机”、“使用探测器搜查手机”,“罚学生款”、“一经发现砸掉手机”等“五花八门”的管理措施纷纷出台,屡见报端、媒体,都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作为现代的通讯工具,既是青少年与家长、亲朋好友、同学间联络的工具,更是青少年掌握各类信息、进而了解与熟悉社会不可或缺的窗口。短信、微博、微信,时时刻刻地传递着各种信息,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地了解、学习、思考。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在深化着观察与思考,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苦恼,交流着情感,熏陶、养成着习惯、形成着的价值观。如此一件招青少年喜欢、获益颇多的工具,单凭一个禁令,就能禁止得了吗?今天搜走,明天、后天又如何?管控过多,适得其反,抽刀断水水更流。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构建科学知识文化体系的重要场所,是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合格建设者的主渠道。收缴手机等管理方式,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否会使青少年染上“撒谎”、形成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不良习惯与作风?“围剿”手机之举,不是无奈之举,是教育领域长期形成强势“灌输”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培训学校等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为官不为”、“懒政”、甚至是无能的表现,更是教育失败的具体体现。 手机惹了祸,收了手机,学生就一定会认真听讲吗?教学秩序就一定会好吗?未必! 维护教学秩序、收缴手机现象,校方就没有责任吗?有没有从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等方面去查找原因?有没有从启迪学生的专业、课程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去思考?有没有从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包括手机等)、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方面去考虑? 维护教学秩序、收缴手机现象,倒逼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倒逼着教育的深入改革。确立学生为本、教学相长等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应用到我们教学过程中,以逐步改进滞后、枯燥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紧扣学科重点与进展、教学难点与学生疑惑点,充实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内涵与吸引力,以逐步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要通过提高教学的挑战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吸引青少年的眼球,真正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 构建教育新常态,引领青少年全面、个性、健康地成长为社会所需有用之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需要我们学校的领导、教育工作者、拿出点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需要我们全社会求真务实的大智慧!
2836 次阅读|8 个评论
教师节礼物:用人民币衡量的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
热度 6 毛宁波 2013-9-10 06:37
今天是教师节,在学院的QQ群里面收到“xx学院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对日常教学管理进行了量化,很多指标用人民币来衡量。在一个重科研轻教学的年代,大学的日常教学管理与经济利益挂钩,实在是一个无赖的举措。该办法是否妥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没准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或是一个应该修改或摒弃的方法! xxxxxxxxx学院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依据《xx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xx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xx大学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1 、任课教师必须在开学第一周星期三17: 00 之前将教学进度计划(表)签字后交教学科研办公室。 过期未交者 扣发 100元 ,两周内补交的 扣发 200元 ,之后上交的 扣发 8 00 元 。不交者 扣 2000元 ,取消该教师下二年度该课程的上课资格。 2 、任课教师必须在课程结束后或考试结束后两周内提交教师工作手册、成绩单、和装订好的试卷。 过期未交教师工作手册和装订好的试卷 扣发 100元 ,未交成绩单 扣发 200元 ;办公室通知后一周内补交的,分别 扣发 300元 和 800元 。之后上交的 扣发 800元 和 2000元 ,取消该教师下二年度该课程的上课资格。构成教学事故的按教学事故处理。 3 、无论什么理由,所有第一次调课均按每节课 100元 扣发 ;第二次调课按每节课 500元 扣发 ;不允许第三次调课,如出现第三次调课, 扣发 3000元 ,取消该教师下二年度该课程的上课资格。 私自调课、让研究生代课,按教学事故处理, 扣发 2000元 ,取消该教师二年度一切课程的上课资格。 4 、所有在教务处、学院组织的检查中被通报及取得良以下(不含良)成绩的,均 扣发 500元 。 5 、在各种中期检查中不能按时提交各种教学资料的,学院在网上通报批评,学年学年内不评优。 6 、毕业设计结束后一周内不能按时提交教师工作手册, 扣100元 ,之后二周内提交的 扣300 元。再之后二周内提交 扣800元 。之前没有提交的取消两年内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资格。 对于工作手册不规范,学院网上通报批评,年度不评优。 本办法自本学期开始实施。 上学期教师工作手册、毕业设计工作手册、试卷等截止时间为下周五之前。 本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在下周一之前。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2024 次阅读|6 个评论
吐槽职称评审
热度 11 yangjianjun 2012-11-17 01:39
昨天到学校的办公楼办事,偶遇 L 老师,见面寒暄几句,得知他是来交教授评审申请材料的,于是我随口预祝他成功,是衷心的希望! L 老师(副教授)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曾给我们博士研究生上过一门数学课程,因此熟识。 3 年前我同样碰到他在申请教授,时至今日他还在申请,说明这几年他一直为此努力。 L 是 211 高校本科毕业, 985 高校博士毕业,已是奔 50 岁的年龄了,不善言谈。可能是因为从事的是数学行当,看得出来生活比较清贫,在学校老师私家车比较普及的今天,他还不具备这个条件。至于他的学术能力,学院能安排他给博士生授课,我认为他的专业水平并不很差劲,记得当年他上课的时候,喜欢用英文板书,洋洋洒洒,随手拈来。 今天我专门上网查询了一下 L 的学术研究情况,说实话,不怎么样。总发文量 20 几篇,那要命的 SCI 也只有区区两篇,合编教材1部,主持过两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国家自科至今无有。了解罢这些信息,我为他捏一把汗,鸭梨山大。 L 的情况大致如此,按理说他能否评上教授并不算个问题。但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因为:问题是许多既不在教学岗位,也不做科研的人是教授,而 L 不是。怎解? 高校有一定比例的教授很特殊,而且针对的目标对象也特殊。特殊的教授是思政系列教授(也谈 “ 教授 ” 的类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2-629930.html ),特殊的对象是行政干部。有趣的是,在校内评审时,思政系列教授既不属于社科类型,也不属于自科类型,属于单独一类,而且每年总会划拨少量指标,因此在这个小类别里总有人胜出。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管理岗位正处级干部都成了“教授”,即便有些“教授”的学术成果简直是惨不忍睹。 现在高校的教授人满为患了,一方面是申报条件越拔越高,另一方面又推出所谓的“评聘分离”。遗憾的是,本人还没看到哪个有教授职称的教授没有被聘为教授,行话叫“管理岗位双肩挑”。那教授岗位不够了怎么办?等着呗! 还有,最近到一个学院网站上浏览,突然发现博士生导师几乎是清一色的行政领导,而且严格按职务高低排序。这个学院教授多了去了,为什么行政领导挑学术大梁?项目为王,还有其它不说你也知道。是博导优而仕,还是仕优而博导,我分析主要的演化规则是后者。至此,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管理科级岗位,会出现很多博士去竞争,一些博导及教授甘愿屈就在副处管理岗位上。活脱脱一副体制内“逃离科研”的众生相,有些年轻人他不傻,谈理想,伤感情。 有些人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学校的个别现象,错!我所说的学校不小,小也是个小牛。据我跟同辈交流了解,那些大牛学校也好不到哪里去,天下的乌鸦白色的少。不要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不吃亏谁吃亏? 堕落如此,夫复何言。 L 老师,但愿你的希望不是梦! 让砖头飞一会儿。
6324 次阅读|20 个评论
解决问题与捅马蜂窝
estudy 2009-11-12 22:13
外出学习了两个月,回来后重新接手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发现有几台教学用的计算机工作不正常,于是准备好好处理一下这个问题。找来几个教研室的负责人一调查,竟发现教学设备运行不畅的问题远不止几台计算机,更叫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召开调查会议的同时,外教那边传来其教学设备发生故障的消息,并需要立即处理,教务办主任去处理的半天也没有解决问题,到了现场才得知,为了保证外教工作的正常开展,已经更坏了好几台设备,而居然没有一台能够完全正常工作,不是这个部件破损,就是那个材料老化。见到我时,外教无奈地抱怨道Everything is broken here。 真觉得,有很多问题就像马蜂窝一样,你不去捅它也就一两个蜂子飞出来蛰人而已,倒还能相安无事,你要真想把问题解决彻底了、捅一捅马蜂窝,就会引得所有的蜂子倾巢出动,非被蛰得满身是包不可。我把这个观点说个一个同事听,他来一句,现在全中国的问题不都是这样吗?所以明智的人就安分守己,不去做那捅马蜂窝的人。 问题在于:有这么多的问题没有被真正解决,一个机构也好、一个政府也好,怎么还能正常运行着呢?难道都得指望那么一两个愿意去捅马蜂窝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吗,要是没有出现一个这样的人怎么办?高效流畅也是运转、得过且过也是运转,要是都能创造出生产力,何必硬要追求高效和完美呢?
个人分类: 经济思维|407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