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罗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罗素,时间、空间、精神和物质
热度 1 sheep021 2013-2-19 20:42
推翻这个经验主义极致的产物后,罗素便着手建立知觉与科学间的联系。 首先,时间分为客观意义上的时间和“经验的时间”,这个“经验”涉及到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前提——“记忆”。其次,空间同样包括客观意义上的与“心理学的空间”,罗素把这种心理学的空间视为我们将视域根据视觉关系安排而成的“n度簇”,一个向量。这样做区分的原因是,罗素试图严格地在知识的形成链上行走,而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原材料显然都是“经验”的。在后面的部分,他还会进一步把“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所以这里不多说。这部分的结尾,罗素下结论道:“ 我们不经过推理就可以知道精神事件及其性质,而我们关于物质事件所知道的只限于其时空结构这一方面 。” http://www.huxiu.com/article/615/2.html 罗素的知识结构广得可怕!读《人类的知识: 其范围与限度》 罗素 对于中国非常倾心。他 认为:在世界面临危机的时候,中国将带给人类崭新的希望。
个人分类: 时间空间|18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罗素的人生观
热度 2 gl6866 2012-12-10 13:39
罗素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一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罗素追求爱情,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这就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一个概括。接下来就是他对追求爱情的表白: 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消魂。爱情使人消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 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曾经想像过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人的生活似乎还不配享有它,但它毕竟是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按:罗素活了98岁,一生中结婚四次,中间还有过无数个情人。80岁时还和第三任妻子离婚,娶了伊迪丝·芬奇。每一任妻子一般都是在15年的共同生活后离婚的。是夫妻双方能温暖内心保持耐性的期限是15年,还是罗素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罗素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同漂亮的美国姑娘皮尔索尔·史密斯结婚,她比罗素长5岁。这次婚姻从1894年持续到有过几次爱情经历,包括与艳丽的奥托莱恩·莫雷尔夫人、康斯坦斯·马勒森夫人以及有名的演员科利特·奥尼尔私通。1921年他同威尼弗雷德·布莱克结婚,1936年又同海伦·斯彭斯结婚。16年以后,他第四次结婚,妻子是伊迪丝·芬奇。由此可见,他在伦理和道德方面,是开放态度,认为过多的道德束缚是人类不幸的根源,道德不应限制人类本能的快乐,因此提倡试婚、离婚从简和节育等,认为未婚男女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并非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观点使他在美国遭到激烈抗议,最终还导致他失去了纽约城市大学的教授职务。) 然后他谈到了对知识的渴求: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类的心灵,我想了解星辰为何灿烂,我还试图弄懂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是这种力量使我在无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按:这是罗素对其一生比较谦虚的说法,罗素可谓著作等身的大学者,早年与剑桥大学教授怀特海合作完成的《数学原理》成就了他在数理逻辑的地位,在此过程中,提出著名的“罗素悖论”,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乔治摩·尔、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起创立了逻辑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在哲学、数学、政治、历史、宗教、社会学等方面,皆有极大的建树,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正是他自己享有了愉悦爱情和掌握了强大知识,他更能体悟世间弱势群体的痛苦。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痈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我做不到,于是我感到痛苦。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按:由于心中时刻不忘弱势群体,希望重建社会,他的思想倾向于民主社会主义而反对集权统治。他认为之所以造成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主要是战争,所以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曾2次因反战而入狱。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因参与核裁军的游行被拘禁7天。1967年他和萨特还成立了民间法庭——“罗素法庭”,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3497 次阅读|7 个评论
西大故事之二十二:罗素的弟子、西北大学校长傅铜
kexuechuanbo 2012-11-12 10:15
罗素的弟子、西北大学校长傅铜 过去对傅铜所知甚少,仅提及的片言只语,大多是负面的,诸如“自诩为罗素( 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弟子”,鲁迅讲学时的一些报道有揶揄的,有讽刺的,陕西旅京学生《共进》的报道也很负面。在今天看来,这些说法过于偏颇,并不符合史实,傅铜的确是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弟子。 他是中国最早学习西方哲学的留学生,最早参加国际哲学学术会议,于 1921 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哲学社团——哲学社,并创刊中国第一份哲学杂志——《哲学》,他还将西方数理哲学首次引入中国。 傅铜,字佩青,河南兰封 ( 今兰考 ) 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 1886 )。 13 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官费赴日留学,先后毕业于东京巢鸭宏学院、东洋大学哲学伦理系。 1913 年致信罗素并得到回信,遂转赴英国留学,先入牛津大学,再入伯明翰大学, 1917 年获硕士学位,师从罗素研究数理哲学。继赴日本,入东洋大学毕业。归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大学、中国大学哲学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安徽大学校长、北平大学法学院及女子师范学院哲学讲师、私立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讲师、私立中国学院教授等职。 傅铜 回国时已年过 30 。经天津名流严修( 1860-1929 ,字范孙)先生作媒,与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的韩升华女士结婚,而韩升华与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夫人是亲姊妹,虽非孪生,面貌酷似,以致常常被人将“梅夫人”和“傅太太”混淆。 傅铜 夫妇有 4 女 2 子, 傅铜 疼爱子女,子女亦很热爱父亲,女儿傅愫和一直把 傅铜 青年时代的照片夹在书里,以致引起未婚夫的误会。 1920 年, 1920 年,因反对资本主义和反战而倍受英国政府冷落甚至判刑半年的罗素应邀来华 ,遂陪同其到各地讲演兼翻译,之后应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任教。 1921 年创办哲学社并创刊《哲学杂志》。 1923 年,驻陕军阀刘镇华为缓和陕西人民驱刘斗争,提出筹办西北大学。 1923 年 8 月成立西北大学筹备处,与刘镇华同乡的傅铜任处长。 1924 年 1 月,北洋军阀政府正式批准西北大学立案,并于 1924 年 5 月 8 日任命傅铜为西北大学校长。 1925 年 3 月,国民军胡景翼赶刘镇华出陕,傅铜随之离开。 1937 年抗战爆发后,在北平正拟南下赴中山大学和云南大学之聘约时,被敌伪逮捕,后以不离北平为保证而被保释,特意留蓬头垢面照作为国耻纪念,遂蜗居北平 8 年,任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私立中国大学哲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坚辞不任一家日伪学院的院长。抗战胜利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北平地下组织,一度主持支部工作。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中央文史馆馆员。 1949 年在东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是为首届毕业生,后在北京民盟总部工作。 1970 年在北京逝世。在西北大学校长任内,改省立为国立,并创办暑期学校,邀请鲁迅、蒋廷黻、夏元瑮等著名学者来校讲学。著有《知行难易问题之根本解决》(北平西北书局, 1929 )等。在《哲学》发表有《科学的非宗教运动与宗教的非宗教运动》等学术论文。 (姚远) 图 1 傅铜照片 图 2 傅铜与家人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3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素论教育的四种品质
热度 1 zhoumo01 2012-2-28 12:11
教育最低级的是要传授知识,再高层次是要传授技能,再来就是告知人们认识世界之方法和历史生活中经验的精粹。这些都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如何培养“伟大的心灵”,却一直是一个迷。据说国外有绅士学校,力在培养学生用“高贵的方式”生活,也就是自己按荣誉的准则来生活,跟孔夫子说的慎独之道有共通之处。但是即使是这种培养,也会出很多只是精通繁文缛节和诗词歌赋的浪荡子弟,或者,伟大的心灵只能是自己成长出来的,不能是培养的。无论如何,罗素的总结是相当好的,时不时有启发。 原文: 我愿提出四种品质,在我看,它们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这就是说: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我并不认为这个罗列是全面的了,但是我认为它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再者,我坚信,通过对儿童身体、感情和智力上恰当的爱护,可以使这些品质非常普遍。我将逐一分析这些品质。 活 力 活力,与其说是一种精神品质,倒不如说是一种生理特质。活力大概总与良好的身体状况伴随在一起,但它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趋向衰退,并且到了老年时渐渐化为乌有。在生机勃勃的孩子入学之前,活力很快上升到一个最高阶段;在儿童入学之后,会由于受教育而趋向减弱。哪儿有活力,即使没特定的令人愉快环境,哪儿也会有充满生气的愉悦。活力能增加生命的喜悦,减少生活的痛苦。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活力能容易地给人们带来利益,它作为明智判断的基础,能促进客观现实的变化。人类易于变得只注意身体,而对他们自身的所见所闻不感兴趣。既然活力能够帮助人类承担最大的烦恼和最大的忧郁,所以这样做对人们自己是一个巨大的不幸。除了罕见的情形之外,这样做对人们取得实际利益也是种致命的障碍。由于嫉妒是人类痛苦的最大根源之一,所以防范嫉妒是活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许多坏品质是和活力的进程一致的:例如,牛顿和洛克就几乎没有活力。无论如何,牛顿和洛克却容易激动和嫉妒,而这些缺点能为身体健康的人所克服。假如牛顿的身体更加健康并能享受日常生活的快乐,也许那场毁坏英国一百多年数学发展的牛顿与莱布尼茨的争论,本来是可以避免。因此,尽管活力具有局限因素,但我还是把它看作是所有的人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勇 气 勇气,我们所列出的第二种品质,它具有多种形式且复杂多变。无所畏惧是一种形式,具有控制害怕力量是另一种形式。当害怕是合理的时候,无所畏惧是一回事。反过来,当害怕是不合理的时候,无所畏惧是另一回事。没有不合理的害怕是一种明显的良好品质;这一种控制恐惧的力量。但是,没有合理的害怕,则是一种可能引起争议的品性。不过,我想先把这个问题搁一下,等到我论及勇气的其他形式的时候再来分析。 一种并非存在于压迫中的勇气必定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勇气来自于最大的恭顺:健康和活力尽管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非常有益的。在危险情境中的实践和技能是非常需要的。但当我们对在这样或那样情况下失去勇气进行思考时,普遍的勇气的产生,需要某种更为基本的东西。这种所需要的更为基本的东西是一种自我尊重和非个人主义人生观的结合。自我尊重开始于:一些人过着自尊生活,而其他人则被周围的人看作是面镜子。后者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勇气:他们必须有赞美,而内心里萦绕着害怕失去这种赞美。曾被认为很需要的“谦卑”教学,是创造一种罪恶般堕落的手段。“谦卑”压抑自我尊重,而不期望其他人对自己尊重;它只是使人降低人格的尊严去博取他人的信任。这样,它只能产生虚伪和本能的弄虚作假。当儿童成长时,人们毫无道理地训导他们屈从,并且继续教会他们养成“谦卑”;据说只有那些学会屈从的人,才知道如何进行指挥。我的观点是,任何人不应该学会服人别人,任何人不应该指挥别人。毫无疑问,我并不是说在一个互相协作的事业中不应当领者;而是说,他们的权威应该像一个足球队的队长那样,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自愿忍受痛苦。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自我自身,而不是外部权威的决议。我们永远不应该将自己的目的用暴力强加于别人。这就是我所说的一个人不应该指挥别人,一个人不应该服从别人的含意。 为了获取最大的勇气,有一样更加应当得到的东西,那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一种非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个把希望和害怕都集中刚才所说的一种非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个把希望和害怕都集中于自我的,是不能镇定自若地看待死亡的,因为死亡能消灭他的整个激情的世界。这里,我们又一次遇上了由一种传统驱使的低廉而便利的抑制方法:道德高尚的人必须抛弃自我,必须禁欲和摒绝天性的快乐。这是可能做到的,但它得到的却是坏的果。苦行的圣人抛弃了自我的愉悦,也更容易抛弃别人快乐。圣人的内心里始终存在着对他人快乐的嫉妒,却给他自己带来受苦的高尚外观,因而是一种合理的自作自受。由此引起了一种彻底价值倒置:好的东西被认为是坏的,而坏的东西则被认为是好的。一切危害的根源在于,人们按照一种消极的规则来寻找美好生活。而不是在扩大和发展自然愿望和本能寻找美好生活。在人类本性中存在着一些能使我们不经努力就能超越自我的东西。人类本性最一般的东西就是爱,它是比父母之爱更为普遍而广泛的爱。有些爱是如此的博大,它包容全人类。另一种是知识。没有理由认为伽里略不是一个特别仁慈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目标而生活,不被死亡所吓倒。事实上,一个人自我身体之外的每一种兴趣,能使他的生活达到某种程度的非个主义。由于这个原因,看起来似乎有点荒谬,一个野蛮而有着强烈兴趣的人,要比那些由于自己生活中遭到挫折而埋没了兴趣,被神秘的多疑症纠缠的人更容易献出自己的生命。因而,这种勇气的优点在有着许多兴趣的人身上都能够找到。有着许多兴趣的人感觉他自我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很小部分,这并不是由于他看不起自己,而是他认为在他自身之外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除非一个人天性自由,理智活泼,否则他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天性自由和理智活泼的结合,能产生一种不为骄奢淫逸的人与禁浴之徒所理解的观念,持有这种观念人把个人死亡看作是一件平常之事。这种勇气是积极的和天性的,而不是消极的和受压抑的。这是积极观念形成的勇气。我认为,这种积极观念是形成某种优越品质的主要成份 敏 感 敏感,我们所列的第三种品质,是一种在意识中对纯粹的勇气起矫正作用的品质。对于一个不能理解危险的人来说,勇敢行为是容易产生,但这种勇气可能常常是一种愚蠢行为。我们不会对建立在无知和疏忽基础上的任何行为方式感到满意,尽可能完备的知识和了解是一种值得向往的基本因素。无论如何,深思熟虑的见解来自于理智的头脑;敏感在我正在运用的这一特定语词的含义中,属于激情。一个纯粹理论上的解释可能是:当一个人在许多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激情时,他是一个激动而有生气的人;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并非需要具备种粗糙的品质。如敏感被认为是好的,激情的反映必须在某种观点看来是恰如其分的,不需要单纯的敏感强度。人的内在品质是受许多事情影响的产物,或者是由许多事情造成的倒错。我将要解释的是什么是正确的东西。第一步,即大多数儿童大约在出生五个月时就具备的,是超越如饮食冷暖之类的感官愉快,要求社会认可的愉快。一旦有了这种愉快,它会急速地发展:每一个儿童喜爱称赞而讨厌责备。希望通常被认为是贯穿于整个生命的要素之一。希望作为一种对快乐行为的刺激因素,作为一种对贪婪冲动的抑制因素,当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假如我们比我们所赞美的人更加明智,那么希望可能会更价值。但是,只要大多数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最大限度地屠杀人民的人,那么受赞美人的爱对于理想生活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认识的敏感也应该包括在内,实际上它像观察的习惯一样,我们会很自然地把认识的敏感与智慧联系起来考虑。由审美敏感引起的许多问题我不希望在这里讨论。我将继续分析我们所列举的四种品质的最后一种,即智慧。 智 慧 传统道德的一个最大的缺点是对智慧的评价太低。在这方面,希腊人做的是对的,但是宗教教会引导人们认为除了美德便无所事事,并且美德存在于禁欲,而禁欲来自一张确定任意标上“罪恶”的行为清单。只要这种态度坚持下去,那就不可能使人们认识到智慧起的良好作用远远多于任何一种人为虚构的传统“美德”。我所说的智慧,包括实际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事实上,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无知的成人是难以教化的;例如,像卫生或饮食习惯这样的事,他们完全不能相信科学已经揭示的道理。假如一个人没有受过教条主义精神的影响,那么他学得越多,就越容易接受更多的东西。无知的人从来不想去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已经使自己形成了一种僵化的难以变化的行为态度。他们不仅在值得怀疑的地方是轻信的,而且在许多应该接受的地方却是固执的。毫无疑义,“智慧”这个词与其说是恰当地表明已获得的知识,倒不如很好地表一种获得知识能力。但,我并不认为离开实际的经验能获得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比一个钢琴演奏者或一个杂技演员的能力更强。当然,用不培养智慧的方法传授知识是可能的,这不仅可能,而且方便,经常可以做到;但是,我不相信不传授知识就能培养智慧,或在任何程度上促使知识被人们掌握。没有智慧,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不能继续存在;缺乏理智,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能取得进步。因此,我认识智慧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被认为是正确信念而逐渐灌输的期望,常常使教育受到过多的影响以至根本无法培养智慧。为了使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有必要对智慧稍作一些确切的限定,以便显露智慧所需要的思维习惯。为此目的,我将只考虑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考虑可以合理地包含在智慧范畴中的实际知识。 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即使在动物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好奇心的原始形式的表现。智力需要机敏的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必定属于某一种类型。有一种类型是:夜幕低垂之后,一些乡村鄙夫喜欢透过窗帘向邻居宗教窥视,这种好奇心没有很高的价值。对于流言飞语、飞短流长的普遍兴趣不是基于对知识的热爱,而是源于不良的动机:没有一个饶舌者会宣传他人尚不为人知的美德,而只会议论他人的隐私恶行。因此,私下的议论大都不可信,但又无人留意对其中的是非曲直加以澄清。我们邻人犯下的罪过如同宗教的慰藉一样,是如此地令人愉悦,所以我们不会停步去他细考查有关证据。从另一角度而言,所谓正当的好奇心则是为真正的求知欲而激进。你也许可以从一种适度的纯粹的形式见到这种冲动,例如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西闻闻,东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们也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椅柜一一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冲动不断减弱,以至到最后,对一切生疏的事物一概厌烦,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欲望消亡殆尽。进入这一阶段,人们就会说,国家快要完蛋了,或者说:“一切事物都与我年轻时的样子大不一样了。”其实和当年不一样的是说话者的好奇心。我们也许可以说,好奇心一死,活跃的智力也就跟着消亡了。 虽然儿童期过后人的好奇心在强度在广度上将会减少,但在质量上也许会长期不断进步,较之对特殊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对一般事物的好奇心能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总的说来,一般性事物的等位越高,它所包含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越高。与诸如获得食物的机会有关的好奇心相比,和个人利益脱节的好奇心则显示出更高的发展水平。一只在新屋里到处乱嗅觉的猫称不上是一位放无私欲的科学调查工作者,或许它也想探明周围是否有老鼠。说好奇心在和私利无关时为最佳恐怕也不完全正确,倒不如说当好奇心与其他利益的关系并不直接和明显,只是通过某种程度的智力才能发现时,这种好奇心最为可取。然而,我们现在对此并无做出定论的必要。 若欲好奇心富有成效,必须与求知的方法相结合。此处,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凡此种种,如果一个人具备作为原始储藏的好奇心,并得到合适的智力教育,均会自然地得到发展。但由于我们的智力生活只是我们活动的一部分,由于好奇心时常与别的情感发生冲突,所以诸如像虚心这种精神上的美德,还是必需的。由于习惯和欲望的制约,我们变得对新的真理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我们发现难于否定多年来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并且我们对于能满足自尊或其他基本欲望的东西存疑也实属因材施教难。因此,虚心应成为教育所企图造成的品质之一。然而现在,这仅仅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被实施而已……
6008 次阅读|1 个评论
Russell的一段话
热度 1 Mech 2011-9-6 15:55
前些天在 UofT 时,读了 Russell 的 Sceptical Essays ,是 Routledge Classics 版 2004 年印刷本。该文集的导言 On the value of Scepticism 中有我过去博文“ 既以为人己愈有 ” 引用过的一段话。我是第一次看到原文。抄录如下: … the people who do most completely what is in fact to their interest are those who deliberately, on moral grounds, do what they believe to be against their interest. Next to them come the people who try to think out rationally and consciously what is to their own interest, eliminating as far as possible the in fl uence of passion. Third come the people who have instinctive shrewdness. Last of all come the people whose malevolence overbalances their shrewdness, making them pursue the ruin of others in ways that lead to their own ruin. (pp. 10-11) 顺便一提,该文甚至该书的主旨都是在提倡罗素版本的怀疑主义,即: The scepticism that I advocate amounts only to this: (1) that when the experts are agreed, the opposite opinion cannot be held to be certain; (2) that when they are not agreed, no opinion can be regarded as certain by a non-expert; and (3) that when they all hold that no su ffi cient grounds for a positive opinion exist, the ordinary man would do well to suspend his judgement. (p. 2) 这种观点在学理上我很接受,不过在现实中比较难贯彻。因为现实中总是要做各种决定,虽然这确实是个非确定性的世界。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123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实中的大师和传说中的大师
热度 7 lvnaiji 2011-9-3 16:14
吕乃基 罗素 (1872 — 1970) 是英国哲学家,一生成就甚多。维特根斯坦 (1889 - 1951) 是奥地利人,后入英国籍,是罗素在剑桥大学的学生。他先受罗素哲学的影响,后来罗素又受他的影响。 1916 年罗素与友人信里说到他“遭到维特根斯坦最猛烈的批评”,这种批评“是我一生中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一个事件,而且对我此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影响”。同年他还说,“维特根斯坦的批评使我有一种失败感”。 1930 年,罗素在病中读了维氏的草稿的一部分。他写的评审报告的结论是这样说的:“维特根斯坦的这部新作所包含的一些理论是新颖的、极有创见的,而且无疑是重要的。它们是不是正确,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喜爱简单性的逻辑学家,我本来愿意认为它们是不正确的,但是从我已读过的东西来看,我深信他应当有一个机会来把它们完成,因为当其完成时,将不难判明它们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看来,凡有创见的著作,就值得支持。是否“正确”,不应是唯一的标准。罗素的评审报告不吹捧,不压抑,评价得当,说话坦诚且有情感,真是大学者本色。 ( 《新京报》李国涛。日期不详 ) 人无完人。圣贤皆浮云,“皆尧舜”不过是传说。 大师,不仅是自己的功绩卓著乃至彪炳史册,而且在于如何对待他人的批评,尤其是如何对待与自己所创建的学说所不同之学说。 有些在文革期间有不当作为者至今回避事实,有些隔行论证粮食亩产者至死“不渝”,这些人,就枉为大师了。 其实,问题很简单。是承认在特殊语境下的作为不当,还是在语境正常后继续坚持当时的“正确”?是承认自己在学术上有所不逮,还是以不承认而在实际上昭示在人格上的缺陷?拖得时间越长,背的包袱越重。若是“至死不渝”,那就是盖棺定论,实际上是把那臭烘烘的包袱带进了坟墓。 这样的镜子摆在面前,大师或疑似大师怎么就照不清呢?
个人分类: 人文|3886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1959年伯特兰·罗素接受BBC电视采访,寄语一千年以后的人类
espero 2011-8-5 22:25
1959年BBC采访罗素并录像。 (录像视频出自YouTxxx,国内土豆有转载: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7i9NMIXaes/ ) (煎蛋网再转载地址: http://jandan.net/2011/08/05/1959-russell-future.html ) (视频翻译者署名:full_ark) BBC记者: “最后一个问题。假定这段录像,将如同死海古卷一样,在一千年后,被我们的后人看到,那么,罗素勋爵,您觉得您有什么该对他们那一代人说的呢?有关您的一生,以及一生以来的感悟的。” 罗素: “我想要说两点,第一关于智慧,第二关于道德。有关智慧,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请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你认为人们相信了之后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这是我想说的关于智慧的一点。至于我想对他们说的有关道德的一点,十分简单。我要说,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共同生存。假如我们想要共存,而非共亡,我们就必须学会这种宽容与忍让,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续,是至关重要的。”
6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素自选文集》:主义和自私部分
entangle 2011-6-12 10:11
《罗素自选文集》:主义和自私部分 2010/10/12 来源:《罗素自选文集》,罗素,戴玉庆翻译, 2006 年商务印书馆出。 “他们显然是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之处,社会主义革命似乎可以带来太平盛世,人类在这个新纪元中已无必要再继续发展。我并不清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比先前更加躁动不安,或者是否孕育着进化的观念。但无论如何,我们已越来越不能相信存在一种静止的完美状态。” “离开了同社会生活的本能联系,思想就会像艺术一样,容易变得娇贵、造作。” 今天看的太少,只是看了其中论“社会主义的科学与艺术”这一节,收获也不小,不盲目地相信任何言论,利用自己的逻辑去思考这些言论总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一旦盲目轻信,偷懒不去思考的话,被人骗了那就活该,谁叫你自己放弃你自己思考的权利的。 2010/10/13 “贫穷只是症状,而奴役才是病根。极端的富有和极端的贫困,无可避免地会导致极端的特许权和极端的受人奴役。但许多人并不是因为穷就会受人奴役,可是奴役则会使人贫穷。”( 巨大的贫富差距的由来除了本身的不平等外,就是奴役,所谓奴役,在我的理解中,就是通过掌握的某种资源或者权力,强迫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或许这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剩余价值吧。不过关于是否是奴役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我一直想不通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跟资本主义国家的为资本家打工的工人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就是被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就不是?哦,等等,还是有一个区别的,狗日的美国的资本家还给工人高工资,还有狗日的美国资本家还捐钱出来做福利。 ) “科学家,即使是上了岁数的科学家,也有一种像儿童一样的质朴,他们全然沉浸在抽象的思维活动之中,是自己超俗拔脱。”( 我已经失去了儿童的质朴,我现在有的只是一颗成熟世故的心,所谓的成熟,并不是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上的各种问题,而是熟练地以自己所得利益的多少来决定自己该不该做某件事情。看来我肯定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了。混口饭吃吧,把做科研当成一个普通的工作吧。 ) “至于科学的进步,它将主要取决于新社会中精神自由的程度。如果一切科学事业都受到国家的监控,科学很快就会变得固步自封,直至死亡。基础科学的进步将无法实现,因为在取得基础性进展之前,人们会极度怀疑它是否能够成功,以至于不会把公共开支的款项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权威机构会被老年人所控制,特别是那些已取得科学声望的人所掌控。这些人对不附和他们的理论、不对他们谄媚拍马的年轻人怀有敌意。在官僚的国家主义社会制度下,科学很快就会停滞不前,社会还要求人们对权威机构投之以中世纪的尊敬。这实在是令人恐惧的事情。”( 牛人分析的果然透彻。还想得诺贝尔奖,没有自由,科学都已死了。自由对于科学和艺术,无异于阳光对于植物,没有阳光,植物都会死,剩下的都是一些躯壳;而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繁荣昌盛的植物,我也不知道是些啥,反正不会是些啥好东西。 ) 上面引用的是罗素关于“应该创造什么样的世界”的论述。这篇论述中不乏精彩的论断,如我上面所摘录的;但是,尽管罗素以极大地热情憧憬着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仍然脱离不了乌托邦的怀疑。或许我个人的眼光不够远,我相信人类永远不会实现这类理想的没有矛盾的社会,因为正如罗素之前说过的,矛盾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是稳定的美满的社会,而这种纯粹的稳定的完美的社会是不纯在的,这也是罗素他自己在前面他自己所说的。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描写这样理想的社会,远远没有思考或者解决目前社会正在面临的问题更为有用。当然,罗素写这个东西也是有一定背景的,当时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讨论国家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之类的时候,他针对这些所谓的主义进行憧憬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当然是有必要的。我还是比较同意胡适的“少谈些主义,多做些实事”的,管它什么主义呢,这些主义的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看看朝鲜的社会主义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同是社会主义都不一样。再看看我们的社会主义与欧美的资本主义,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不多说了。不谈国事。只谈自己个人的修养,让自己过得幸福。虽然我知道这无疑于凭空起楼,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尽力吧,时代的发展是不受任何个人所左右的,更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该干嘛干嘛去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家人过上好的日子,这就是我目前的梦想。 “但像孔夫子那样的人,则会把‘齐家’放在‘治国’之前。”( 呵呵,孔子把齐家放在治国前面并不是认为齐家比治国更重要,只是先要齐家再治国而已,与齐家相比,当然治国更重要了。 ) “教育应当造就的是一种信念,它确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来,知识是可以获取的——尽管获取知识需要克服困难。在特定的时期内,许多被称作知识的东西或多或少可能是一种谬误,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检查和勤奋钻研,纠正这些错误。” “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基督教、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等——就像孤儿院一样为我们提供了避难的场所,使我们的思想重新回到了受奴役的状态。自由的精神生活反而不如被教规局限的生活那样温暖、惬意:当室外风雪狂吼之时,只有教规才能为人们提供一间炉火温暖的小屋。” 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我认为教育最应该培养的是让一个人成为一个人,能够幸福快乐生活的人。一个人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教育应该更着重培养一个人好的性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偏向于教授知识。知识确实重要,但是人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是那么多,而且,各种各样的知识总有过时的时候。世界上绝大部分人从学校离开之后,他们所学的知识就再也没有用了,更不用说,有很多人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学懂的情况了。而一个人的性格,像坚韧、自信、不盲目轻信、乐观之类的好的品格,却可以跟随一个人一辈子,会与他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关于一个人性格的培养确实我们目前教育所最缺的。我现在我都还记得我小学语文课本前面几页是这样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产党是祖国的母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关于这些,我不做任何评价。 小时候应该做的事情,到现在才开始来做,不过,自己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已经开始老迈,而且,各种生活压力也逐渐压在了我的肩上,或许,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面学习才是更为现实的吧。看看我小时候那些小学都还没有毕业的伙伴,他们虽然还是在农村生活,但是他们同样也是生活得很开心,也从社会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很实用的,不像是在学校里学的这些东西,除了凭空增添人的痛苦,根本让人体会不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而人类之所以不断的发展,就是因为知识在不断的流传中继续丰富。很难想象在知识的获取中没有任何快乐可言的人,能够对于知识的丰富能有多大的贡献。 2010/10/14 “无论道德家怎样宣扬利他主义,所有产生了广泛影响的道德箴言仍然是在鼓励人们追求纯粹的利己欲望。…… 少数圣人也许可以按照一种无私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绝大多数人却不可能如此度日。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把掩盖了我们利己主义的遮羞布剥的精光,从而揭示出当我们自认为是无私无欲时,实际情况却全然相反。因此,劝诫大多数人接受无私无欲的道德准则是办不到的事情。我个人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做。”( 人本来就是自私的,教人无私无异于让人脱离自己的本性。不用为自己有那些自私的想法感到脸红,那些倡导无私的所谓的道德家的嘴脸,其实远远比你想象的要阴险的多。 ) “布尔什维克分子建立起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就使自己在上述许多问题上站在了最卑劣的资本家一边。显然,如果工作条件是由官僚们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工人们自己所决定的,问题就会依然故我。”( 所谓的社会主义已经成功了好几十年了,不得不佩服罗素关于这个论述的准确性。不要管什么主义,看他究竟能够为这个社会绝大部分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带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普通人对绝大多数人的时运往往漠不关心,但是对某些同自己有关的人却投以强烈的感情和关注。”( 这是人之常情。 ) 后面的一部分论述就使关于相对论和数学以及其它一些比较专业性的论文了,这些东西并不能够体现罗素的优点,因此也就没有看的必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算是读完了。 总结一下,这本书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细读的好书,其中的很多论述让我受益颇多。不过,还是要多看其他人的东西,而不能只看一个人的东西,无论这个人多么伟大。而且,让我感觉很郁闷的就是自己读的东西越多,自己用来思考问题的时间就越少,虽然读一些伟大的著作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多收获,但是,一个人还是需要相当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思想的。 广泛积累,独立思考。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要读这些书,要写下这些文字,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所进步,你才能达到你所想要达到的目标。
个人分类: 成人礼|1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素自选文集》:爱国主义和孩子的教育部分
entangle 2011-6-12 09:44
《罗素自选文集》:爱国主义和孩子的教育部分 2010/10/11 今天只是阅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就已经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了,所以,决定把这本书分成几个部分来看,否则自己又会像以前那样为了看完某一本书而不求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某些书,但是绝对不应该用于这样的书,因为整个人类社会中,能达到这样好的程度的书并不多,你这样糟蹋一本,就少了一本,所以,好好的读自己发现的这样的好书。谁知道你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发现这样的好书呢? “如果不受外国历史和外国文学知识的影响,爱国主义中的宗教精神就会在教育,特别是历史知识和本国文学作用下得以增强。在每一个文明国家中,所有对于孩子的训示都要强调本国的优点,并指出外国的缺点。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由于他们的国家比别国强,所以在国家之间的斗争中,本国就应该得到支持,即便这场争斗是他们的国家挑起的。这种看法是如此的真切和根深地固,以致人们宁愿耐心地,甚至愉快地承受战争所带来的损失和艰难困苦。”( 我一直以为这种教育只有我们国家才会这样,没想到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国家的事实。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当我知道我以前一直反感的东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东西的时候,竟然也理解了这种教育,不管这种教育所带来的后果使自己多么痛苦。或许这就是人吧,当他面对一些可以逃避的痛苦的时候,他会感觉很痛苦;当他发现无论如何他都不能逃避这些痛苦时,他会心安理得的去接受这些痛苦,反而不会觉得真的有多痛苦了。 ) “不断增强的个人主义会使人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的自由去选取个人目的,而不应该在偶然的地理原因作用下被迫地追求社会强加给他的目标。总体说来,社会主义、工联主义和反对资本主义的运动都有一种反爱国主义的倾向。他们使人们认识到,现存的国家主要关心的是保护富人的特权,国与国之间的许多摩擦起源于少数寡头的经济利益。”( 现在我也认为一个人首先必须先成为一个人,才能再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这或许与现实相反。因为现实是一个人自从生下来,便是某一个社会的成员,然后才是一个人。但是,后一个过程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巨变,而社会的巨变通常都意味着战争。如果一个社会能够有如此的自信,可以让他的社会成员能够先成为一个人,然后再由他自己来选择是否愿意作为这个社会的成员,那么,这个社会无疑是发展最快的,也是人最愿意居住的。因为接受一个社会的给养天然地意味着你必须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为这个社会其它的人提供同样的服务,但是,这个社会是如此的强大,他根本不用强迫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自己都会很高兴的去做这个事情。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社会存在。 ) “当代大国的危害不仅来自战争,而且源于其辽阔的国土和随之而来的个人孤独无助的感觉。被国家目标所冷落的公民,只要不是罕见的天才,就无法说服国家采取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即使在民主国家,几乎所有的问题(除去个别例外)也都是由一小部分官员和精英说了算的。少数问题虽然留待公民去表决,但那也是被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所左右的,而同个人的独立思考无关。” “在性格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育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广泛认识。父母和教师的真诚信念虽然不同于经常讲的格言,但仍然会被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所接受。即使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偏离了这些信念,它们仍然会残留下来,深埋在记忆中,一到紧张危急的时刻,这些信念就随时再现出来。……但双方(统治者和变革者)都没有考虑孩子自身的需要,而是只把他们当作单纯的一堆物质材料,以便为这支部队或那个军团补充新的兵源。”( 我很幸运,没有生活在战乱的年代。但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个人性格中我的父母和小学老师的成分,我很幸运我能遇到我的父母和我的小学老师,虽然他们的性格并不完美,虽然他们只是普通的中国农民和普通的小学老师,但是我就是从那样一种环境长大起来的,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其中对我性格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性格基本上就是她的性格的翻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善良。她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小学念到三年级就再也没有念了。正是这些平凡普通的性格,让我在后来的生活中受益颇多,也正是她对我读书一贯的支持,我才能够坚持到现在。(说得太远了,以后再专门写关于母亲的。)我在小学三年级换的班主任对我的影响尤其大,在他来了之后,我才算是进入了学习的正途,但是回家好几趟,原本打算去学校看看他,却由于自己心里畏惧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希望下次回去能够去看看他。中国农村的教育就是由这些普通的父亲母亲老师支撑起来的,他们的高度决定了我们出发的高度,至于之后我们自己能够爬到多高,完全在于自己了。 ) “在教育领域中充斥着政府部门发布的规章制度、庞大的班级、一成不变的课程、不堪重负的老师,以及一定要生产出水平完全一致的能说会道的庸才。凡此种种,唯独缺少对孩子的尊重,这几乎成了普遍现象。” “教育所考虑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是小男孩小女孩,也不是少男少女,而差不多总是想用某种形式维系现存的秩序。就个人而言,教育几乎只抱有世俗的成功观——赚钱和高升。在青年人面前,教育提供的观念是那么平庸,无非是教人学会往上爬的技艺。” “在任何国家中,历史学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讲授的:它张扬地夸大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造就了几乎所有伟大的人物,在任何方面都超过了其它所有的国家。由于这些信念听起来是让人那么舒服,所以很容易就被接受,以至以后学到的知识也无法让人们从直觉中排除这些观念。”( 不知道罗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适用于任何国家的,反正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这样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其它所有的国家都这样。当然,这种逻辑上的不严密并不影响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 “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教育应当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 “从事教育的人通常灌输的是这样一些精神习惯:服从和纪律,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残酷无情的争斗,蔑视反对派,毫无疑问的轻信,热情地接受教师的聪明。所有的这些习惯都是同活力相对立的。实际上,我们应该保存的是独立性和进取心,而不是服从和纪律。教育力图发展的应该是思想的公正性,而不是残酷无情。……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轻信,而是激发具有建设意义的怀疑之心,热爱精神世界的发展,从本质上认识到要靠大胆无畏的进取思想去征服世界。由于对心灵的需求漠不关心,人们就会满足现状,就会使个体的学生依附于政治目的。这些就构成了产生邪恶的直接原因。” “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对于思想的恐惧超过了害怕其他任何事物——超过了害怕毁灭,甚至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思想意味着颠覆和革命,破坏和恐怖;对于特权、传统的社会势力和养尊处优的习惯来说,思想是残酷无情的;思想漠然冷视着权威,它无法无天,独来独往,就是对于受过教育的聪明长者,它也不屑一顾。思想深入地狱的巢穴中窥视,并且竟无恐惧之感。在它眼中,人类不过是一粒虚弱的沙尘,深陷于冷寂的万丈深渊。然而,思想却能够骄傲的独自承受一切,仿佛它就是万物之主,竟自岿然不动。 ” ( 非常好的一段论述! ) 上面就是罗素的书的前一部分的摘录,为了尊重前人的劳动,以后还是把书的信息列出来,毕竟,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就不可能有机会读到现在的这些书,以前写的那些东西有机会的时候再把信息添上去吧,尊重别人确实是应该的,尤其是当你还在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时候。本书作者为罗素,译者为戴玉庆, 2006 年商务印书馆出,书名《罗素自选文集》。 其实由上面的这些摘录,我根本不用写任何东西,稍微有点独立思考的人都能体会到罗素所说的这些东西的伟大之处。我想说的其实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个人以前也对这个问题有过思考,当然没有他那样的深度,但是,基本的思想还是有的。我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么 NB ,看罗素想到的我都能想到。我只是觉得罗素能够把他的思想这么系统的表述出来真的很难得,而且他写出来的这些东西在你看完之后会让你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罗素所说的这些关于孩子的教育和国家的理解无疑于是伟大的和先进的,但是,他所说的这些东西是如此之先进,以至于在我的眼里,他所说的这些无异于前人所说的乌托邦以及所谓的理想社会,图景是如此的美好,但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于是,谈论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又浮上了台面。对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来说,不会有任何影响,社会该咋发展还咋发展,罗素文中所说的这些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而且我也没有看到其消失的迹象。但是,他所说的对于其中的个体,尤其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个人是很有用的,起码他不会再思考的时候感到孤单,因为看着罗素的作品,他可以知道原来有人已经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啊,所以,这会激励他继续着他的思考。 NB 的人依然 NB , 2B 的人依然 2B ,我们这个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各种各样的人才显得五彩缤纷,才能继续发展下去。要不然,你能想象一下人全部是 NB 的社会和全部是 2B 的社会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吗?我猜想是一个社会自己由于过度发展自己灭掉了,而另一个社会由于过度落后自己把自己灭掉了。
个人分类: 成人礼|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问题》-罗素
热度 1 entangle 2011-6-12 09:18
《中国问题》 - 罗素 2010/10/10 “中国如果依靠资本主义来发展商业,这就意味着生产商品的价格增高,但同时大部分原料也因此涨价;这种做法人为地刺激外国货的需求,使中国受制于外国供货商,也使得现在的快乐心境遭到破坏,而狂热地去追求纯粹的物质需要。”( 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 ) “必须承认,我无法欣赏孔子的价值。他的作品中大都是各种繁文缛节以及在各种不同场合表现得体。……它却理所当然的成功地造就了一个言行得体、彬彬有礼的民族。……依靠这种实力,中国最终征服了最初用武力征服中国的一切征服者。”( 如果中国被美国征服之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以前武力征服中国的都是游牧民族,文化无力,难免被中国同化。而如今的美国文化大行其道,即使没有被武力征服,中国文化都不是其对手,更不用说被武力征服之后了。再退一步说,所谓的中国文化,到底现在还存在什么,还存在多少,还有多少人为之骄傲,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 “为了防备将来可能发生的灾害而失去许多现时的快乐是否称得上深谋远虑呢?虽然一直在建造大厦,却一直无暇去住,我们将如此度过一生吗?”( 这是我一直在做的。 ) “在中国,督军们掌握有实权,几乎常常把权力用作发财的唯一途径。其目的是在适当的时候逃去日本,用足够的掠夺物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享受平静的生活。”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权贵们还是没有一点进步,还是在重复着前人的老路,来点创新吧。历史真是令人惊人的相似啊。) “在我离开中国之际,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请我指出中国人主要的弱点,我推辞不过,说了三点:贪婪、怯懦、冷漠。”( 这样的缺点依然存在 ) “贪婪则是中国人最大的缺点。生计艰难,挣钱不易,除了少数留过学的,都会犯贪污罪。随便哪个苦力,如果能够得到几便士,甘冒大险。与日本作战这么困难,就因为政界中很少有人能够挡住贿赂的诱惑。”( 可怜的中国,一百年前怎么受人欺辱的,一百年后照样的受人欺辱。那时的人叫买办,现在的人叫什么呢? ) “美国在中国所建的学校,可以我所参观的三所为代表:清华大学(距北京约十余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由洛克菲勒基金接办)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原来的京师大学堂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因为和美国所创建的北京大学重名,见书后一页的说明。 ) “所谓的美国主义就是以整齐取代美感,以道德取代哲学,以娼妓取代小妾(因为这更易于隐蔽),以异常繁忙的气氛取代中国素来的悠闲。”( 如果以此为标准来判断美国在中国的文化殖民的话,结果是不言自明的。或者可以说,这是现代化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 上面都是摘自罗素的《中国问题》的中译本,虽然他在中国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他对中国的观察确实是够深刻,很多东西到现在依然适用。伟人果然是伟人。不过,对比他的看法与昨天看的波普尔的看法,明显可以感觉到差别,下面是摘自《波普尔自传》中的一些话。 “诚然,那些因种族血统而受到蔑视的人会反抗说,他们为他们自己的血统而自豪,这也是合乎情理的。然而,种族自豪不仅是愚蠢的而且是错误的,哪怕它是被诱发的。一切民族主义或者种族主义都是罪恶,犹太民族主义也不例外。” “《贫困》和《开放社会》是我的战时成果。我以为,自由可能再次成为一个中心问题,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大规模‘计划’(或‘操纵’)观念复兴的影响之下;因此,这些书意味着保卫自由、反对极权主义和权威主义思想,意味着警告人们提防历史决定论迷信的危险。”( 人类从古自今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社会中由前至后的实力逐渐增强,其中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当数其中的超级赛亚人的级别,达到此阶段的人是无敌的。 ) “这种态度隐含着一种认识:我们将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中。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即使很优秀的人也是非常不完美的;显然,也不是因为我们知识贫乏而经常犯错误;比这些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事实上始终存在着不可解决的价值冲突:有许多道德问题由于道德原则的对立而无法解决。” “没有冲突就不会有人类社会:没有冲突的社会不是朋友的社会而是蚁类的社会。即使能达到这样的社会,有些最重要的人类价值就会由于达到了这种社会而毁灭,而这种价值的毁灭因此会阻止我们试图去实现这种社会。另一方面,我们无疑应当是冲突缓解,因此,这里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价值冲突和原则冲突的例子。这个例子还表明,价值和原则的冲突可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一个开放的社会来说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于此学说相反的就是我们人类最终会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个社会将没有纷争,每个人将以能够劳动为荣,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我并不是说共产主义不对,虽然从现在来看是这样的。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应该只接触其中的某一种,而对其他的所有的可能都无视,这个才是最危险的。 ) 上面两个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问题有着完全相反的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是伟人,都是伟大的哲学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除非是他自己愿意把自己思想交给别人,否则,别的任何人和任何政府都没有权利剥夺他思考问题的权利,他也应该有权利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积累下来的所有的东西,因为这是他作为人类后代的一个权利,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基础。否则,人类面临的不是逐渐的进步,而是倒退。不过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逐渐进步的,而是呈曲线型的,一会儿进步,一会儿倒退,总体来说是在进步,但是这种进步的速度应该加快,而且必须加快,否则,在人类消灭自己之前,人类将不可能拯救自己。 对于上述的某些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民族主义在目前这种阶段,是必须的,这个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不同的时期,民族的范围还是不一样的。同一种族的人并不天然意味着属于同一民族。所谓同一民族,应该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都面临同样问题的一类人。所以,战时当了“汉奸”的人与当时受人压迫的老百姓尽管属于同一种族,但是他们不应该属于同一民族。而等到外星球入侵的时候,所有的地球人将会属于同一民族。或许有更好的词来形容这个东西,但是我对民族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可大可小,在不同的时候会有着不同的范围,并不必须属于同一种族。 另外还有就是对于一些思想和观念的看法。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无疑都有可取的地方,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现在对国人的影响还是颇大,我也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长大的,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氛围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占领了半壁江山。但是,它们还没有好到让我放弃所有其它类似的学说的程度。这如中国除了儒家,还有道家、法家等等之类的,百花齐放才是一个国家充满活力的前提,否则,有序的唯一结果就是所有的人变成生活的僵尸,没有自己的思想。 人做事情,总是喜欢给它起一个名字,以为知道名字了就了解这个东西一样;其实远远不是那样的,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离了解它还差得很远,知道这个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才是真正了解了这个东西。所以不论是什么主义,还是需要看具体是什么,具体在做些什么,这样才算了解了一个东西。我们对其给予的名字除了方便使用和蒙蔽那些思想懒惰的人,别无它用。 罗素无疑是伟大的,他在几十年前看问题就那么准,以至于现在的某些事情都完全可以依据他的文字来描述,甚至不需要作任何修改。而波普尔也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证伪思想对于科学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他们虽然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相左,但是,我们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伟人以及他们相互矛盾的看法才会不断的进步,才会这么丰富多彩。借用波普尔一句话:“没有冲突就没有人类社会”。
个人分类: 成人礼|226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景仰的人(二)------罗素《我为何而生》
ant121 2011-5-18 15:18
What I Have Lived For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我为何而生 ——伯兰特·罗素自传前言   对 爱情 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一 切。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 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虽然它对一般的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了,但这正是我透过爱情所得到场最终发现。   我曾以同样的感情追求知识,我渴望去了解人类的。也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同时我还想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 压迫被折磨者,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 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个人分类: 生之杂谈|2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人类知识的五个基本出发点
热度 2 stone1971111 2011-5-18 08:12
昨晚上睡觉前翻看了著名哲学家罗素一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人类的知识》,居然不忍释手。本来以为类似罗素这样善于搞逻辑的人,书一定很难看,肯定比较拗口。实际上,我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该书语言流畅,文笔秀丽,论证充分而且浅显,很少的地方使用了逻辑分析。正如罗素所说, 哲学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专属,哲学研究的是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感兴趣的东西。 我认为他做到了,而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罗素的一生的哲学观点是前后不一致的,但是他的方法论是一致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公理化。 罗素一开始是从逻辑学开始,在数学上尤其是数学的公理化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把这个方法用到了哲学上,他认为,不光是数学,其他科学也应该有类似的公理体系。比如,他研究了人类的知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在很短时间内去经历,并且我们还要不断地应用我们刚得到的那些不太丰富和成熟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那我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我们凭什么相信我们的知识是正确的? 罗素用公理化的思想提出了整个人类知识需要如下五个基本的不能证明的假设,或者是自明的: 假设一、 准永久性假设。 具体描述为:已知任何一个事件A,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任何一个相邻的时间,在某个相邻的地点有一个与A非常类似的事件。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一个东西或者一个人,潜在的假设是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人不是瞬间存在,一定具有一定存在的时间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就是所谓的准永久性。除非我们知识足够丰富,这个假设既告诉了我们基本的潜在假设,而且事实上,我们正因为用了这个假设,在生活中才常常犯了很多经验主义的错误。而电影也利用了这个特点,制造了一些瞬间存在的东西让我们感觉到惊讶。 假设二、 可以彼此分开的因果线的公设。 具体描述为:通常可以形成这样一系列事件,从这个系列中一个或者两个分子可以推论出所有其他因子的某种情况。这也是因果律的另一种形式。物体的运动显然是无数个瞬间存在构成的,但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运动,都是因为运动具有因果关系。我们是通过固有的变化规律认得台球的运动,并且这些变化规律不要求我们把其他东西对台球的影响考虑进去。牛顿的经典力学在宏观层面上用了这个基本的假设。 假设三、 时空连续性公设。 这个公设是用来否认“超距作用”的,也就是主张在两个不相邻的事件之间如果有因果关联时,在因果链锁上一定存在着一些中间环节。它让我们相信物体在不被我们感觉到时存在,并且由于中间空间上的连续程序才使得在同一邻域内的知觉者(或者观察者)具有表面看起来在因果上互相联系的知觉。我们在科学以及常识中关于未观察到的现象所作的大量推论,都依靠这个公设。 假设四、 结构公设。 具体描述为:除了前面三个公设之外,当许多结构上相似的复合事件在相离不远的邻域围绕一个中心分布时,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所有这些事件都属于以一个位于中心的具有相同结构的事件为他们的起源的因果线。这里说通常是指,这种推论并不具有必然性,只具有概然性。罗素认为,人类的知识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准确明白无误,而是不准确的,只具有概然性。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有例外。这个公设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我们在应用我们知识的同时,要意识到,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不是必然。 假设五、 类推公设。 具体描述如下:如果已知A和B两类事件,并且已知每当A和B都能被观察到时,有理由相信A产生B,那么如果在一个已知实例中观察到A,却没有方法观察到B是否出现,B的出现就具有概然性;如果观察到B的出现,而不能观察到A是否出现,情况也是一样。每个人对感兴趣的对象都有强烈的归纳意识,类推无处不在,但是类推也是容易产生错误的。 罗素通过分析了各种学科的知识,分析了语言的缺陷,分析了科学和知觉的关系,分析了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概然性的问题之后,令人信服的提出了上述观点。罗素的阐述举例丰富而且浅显易懂。假如我们只看上述几条,是不能真正明白他的含义。 这本书是个整体,是我们从零开始研究一个复杂对象的一本最佳样本。中国的哲学大多强调暗示,强调结论,而非翔实的论证,以至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所有的解读似乎都不够全面 ,所以才导致了所谓经学的衰落。个人以为, 中国缺少类似罗素这样的具有丰富逻辑能力的人的努力,我们的很多经验观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和论证 。读了《人类的知识》这本书,对我个人以前看过的很多书籍都有了新的认识。那些描述的语言或多或少都有些暗示性和模糊性。我们的视野(也有称为视域)越大,我们看到的东西越模糊,但是越正确。当我们笃信无疑的执行我们理念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这里都是概然性。我们经常落入经验主义,唯我主义等陷阱,也是由于我们缺少类似罗素这样的超然的能力。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65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习漫谈(4):“一个人知识再多也是沧海一粟”
sqdai 2010-10-15 05:56
什么样的人有学问?对于这个问题, 钱伟长 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我有很多 20 年前、 40 年前不懂的东西,现在还不懂,我有功夫再把它们拿出来解决,有的解决了,我觉得就是很大贡献;有的没解决,有时晚上还经常在想,怎么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不要紧,将来有人解决。 学问就是这样,应该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那你就是很有学问;你觉得什么东西都懂,你大概是没有学问的。 (《大学教师必须搞科研》, 1993 年 5 月)。这段话太有意思了!我与青年朋友谈话时,每每引用这些话,听者莫不发出会意的笑声。笑声中悟出: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一定是没有学问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再来听听大哲学家罗素是怎么说的: 苏格拉底胸怀坦荡地承认 一个人知识再多也是沧海一粟 。归根结底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求知。对利害得失无动于衷的探索就是 善 。 你看,两千多年前,这么有学问的苏格拉底就承认自己的知识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也就是说,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这才是大学问家的风采! 大凡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而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人,必定没有多大学问。一瓶醋不响,半瓶醋晃荡么!只有承认一个人知识再多也是沧海一粟才会有出息。承认后怎么办?罗素告诉我们:应该求知,这是唯一的良策;而且,进行孜孜以求的探索时必须对利害得失无动于衷, 这就是善 !恕我孤陋寡闻,我还从来没有把无私无畏的求知当作一种善,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们不是追求真善美吗?最容易起步的做法是好好学习,因为这是 善 。 大家已经听了大学者勤奋苦读的许多范例。这里举一个理工科学生不太熟悉的文科大学者的例子:以民俗学和红学享誉文坛的散文家邓云乡。他一辈子著述颇丰,有二十几种著述,诸如《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清代八股文》、《清代物价三百年述略》、《红楼风俗谈》、《百年商务话旧》、《中国葬礼历史演变》、《李清照词简说》、《水流云在书话》、《云乡话食》等等,涉及领域之广,令人叹为观止。著名学者冯其庸问邓云乡:你文章如泉涌的秘诀何在?邓云乡的回答是: 只有一个笨办法:天天写,也天天读。 面对知识的海洋,要成为有点学问的人,除了天天读,终生学习,别无它途。 还是引用 钱伟长 先生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可能有人说我这个钱伟长是有才能的,其实不然。我愿意不隐讳地告诉青年朋友们,如果我曾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么这点成绩也确确实实是用艰苦学习、不懈努力取得的。 这几十年来,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也无论条件好坏、环境优劣,我都一直是尽力而为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 任何人,不管他的天资如何,成就多么大,只要停止了努力就不能继续进步。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落伍;长期不努力,那就必然完蛋! 正因为我坚守这个信念,二十多年来虽然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我从未放弃过努力,所以我自信在专业上没有掉队。(《天才出于勤奋》, 1980 年 7 月)。 青年学子应该努力效仿前辈优秀学者,矢志不渝地终生学习。 写于 2010 年 2 月 22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67774.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54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我的人生追求-罗素
bing 2010-7-16 20:00
我的人生追求 伯特兰罗素 方舟子译 (感谢贤传、燕思的润色) 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这些激情象飓风,无处不在、反复无常地吹拂着我,吹过深重的苦海,濒于绝境。 我寻找爱,首先是因为它使人心醉神迷,这种陶醉是如此的美妙,使我愿意牺牲所有的余生去换取几个小时这样的欣喜。我寻找爱,还因为它解除孤独,在可怕的孤独中,一颗颤抖的灵魂从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无底、死寂的深渊。最后,我寻找爱,还因为在爱的交融中,神秘而又具体而微地,我看到了圣贤和诗人们想象出的天堂的前景。这就是我所寻找的,而且,虽然对人生来说似乎过于美妙,这也是我终于找到了的。 以同样的激情我探索知识。我希望能够理解人类的心灵。我希望能够知道群星为何闪烁。我试图领悟毕达哥拉斯所景仰的数字力量,它支配着此消彼涨。仅在不大的一定程度上,我达到了此目的。 爱和知识,只要有可能,通向着天堂。但是怜悯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呼喊的回声回荡在我的内心。忍饥挨饿的孩子,惨遭压迫者摧残的受害者,被儿女们视为可憎的负担的无助的老人,连同这整个充满了孤独、贫穷和痛苦的世界,使人类所应有的生活成为了笑柄。我渴望能够减少邪恶,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在忍受折磨。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它值得一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很高兴地再活它一次。 (摘自罗素自传的前言) WhatIhaveLivedFor ------BertrandRussell Threepassions,simplebutoverwhelminglystrong,havegovernedmylife:thelongingforlove,thesearchforknowledge,andunbearablepityforthesufferingofmankind.Thesepassions,likegreatwinds,haveblownmehitherandthither,inawaywardcourse,overadeepoceanofanguish,reachingtotheveryvergeofdespair. Ihavesoughtlove,first,becauseitbringsecstasy--ecstasysogreatthatIwouldoftenhavesacrificedalltherestoflifeforafewhoursofthisjoy.Ihavesoughtit,next,becauseitrelievesloneliness--thatterriblelonelinessinwhichoneshiveringconsciousnesslooksovertherimoftheworldintothecoldunfathomablelifelessabyss.Ihavesoughtit,finally,becauseintheunionofloveIhaveseen,inamysticminiature,theprefiguringvisionoftheheaventhatsaintsandpoetshaveimagined.ThisiswhatIsought,andthoughitmightseemtoogoodforhumanlife,thisiswhat--atlast--Ihavefound. WithequalpassionIhavesoughtknowledge.Ihavewishedtounderstandtheheartsofmen.Ihavewishedtoknowwhythestarsshine.AndIhavetriedtoapprehendthePythagoreanpowerbywhichnumberholdsswayabovetheflux.Alittleofthis,butnotmuch,Ihaveachieved. Loveandknowledge,sofarastheywerepossible,ledupwardtowardtheheavens.Butalwayspitybroughtmebacktoearth.Echoesofcriesofpainreverberateinmyheart.Childreninfamine,victimstorturedbyoppressors,helplessoldpeopleahatedburdentotheirsons,andthewholeworldofloneliness,poverty,andpainmakeamockeryofwhathumanlifeshouldbe.Ilongtoalleviatetheevil,butIcan't,andItoosuffer. Thishasbeenmylife.Ihavefounditworthliving,andwouldgladlyliveitagainifthechancewereofferedme. NOTE:ThisistheprologueofRussell'sautobiography. 转载自: http://xys4.dxiong.com/fang/doc/religion/zhuiqiu.tx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篇
aleinwangba 2010-3-8 22:59
最初看余杰的《香草山》时,为扉页上罗素所谓的人性中的三种最纯然而强烈的激情所感动: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无意中翻到原文,摘录如下,聊以作为本博开篇之作吧。 What I have lived for? Bertrand Russell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消魂。爱情使人消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曾经想像过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人的生活似乎还不配享有它,但它毕竟是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类的心灵,我想了解星辰为何灿烂,我还试图弄懂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是这种力量使我在无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痈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我做不到,于是我感到痛苦。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1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三个哲学家
ymdushandong 2009-12-3 23:28
近期阅读了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的大作《从存在到存在者》。脑子里面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他像是腾空出世的猴王,不理会工整的逻辑,学科分类,直接撞击思想。但是很奇怪,他说的东西让人完全明白,还很清晰。 我仅有的哲学阅读材料局限于三位哲学家的作品。罗素,波兰尼,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我想写写对他们三个人观点的印象。 罗素像个虔诚的信徒,他完全相信世界(知识体系)是牢固的,只要通过类似数学里面合并同类项的思维工具,就可以将世界分类为有限个基元。基元是什么?是不可再分的认识,是属于神秘主义地带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原子主义主要的观点。所以他最后认识到,人类的知识只能限于世界的结构性的框架。罗素的观点是强健的,我认为这是科学知识的认识论。 波兰尼的观点反复在强调: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所谓的客观,脱离了观察者或者人的客观是骗人的。波兰尼把认知过程中除了能够使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那些意思之外,特别强调了背后的悟摄。认为人的交流很多是超越语言符号的,同时语言能够作为交流的工具,其前提条件也是背后有了这种悟摄作为基础的。脱离了人的认识的客观性是苏联悲剧的根本原因。 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认为:存在是认识的起点。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就像是蜘蛛和网。蜘蛛努力织网,给了自己便利的同时也困住了自己。所以,努力是一种天谴。它是从疲惫跌入到疲惫的反复过程。如果努力是一种天谴,那么执著简直是一种罪恶。
个人分类: 纯粹哲学|44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幸福之路》 -罗素
gracelore 2009-11-14 21:53
我个人从不认为,不快乐还有理性,优越可言。 无论出于何种理由,理性都不会将禁令加诸幸福;不仅如此,我还坚信,那些真心诚意的把自己的哀怨规制与自己对宇宙的看法的人,是本末倒置了。事实是,他们之所以不幸,是出于一些他们并不了解的原因,而这种不幸使得他们去思索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里那些惹人不快的方面。 克鲁齐说: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失败了的事业,在大自然的世界中,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然而我们并不因此对成为人类感到遗憾。我们宁愿作为人死去,也不愿像动物一样地活着。 拜伦说:这世界给予的乐趣没有一个像它带走的一般快活,当早年思绪的光芒在情感的隐隐褪色中渐渐淹没。 太空虚来自于需要太容易满足 努力的缺失使人失去了幸福 把信仰建立在情感之上的人,很难摆脱童年时代寻求安全保护的欲望,这种欲望是科学世界难以得到满足的 由于战争,贫困,暴行,有一种深深的悲观 世界是残酷的,是因为它不会如你想的那样接受你 爱情不仅是快乐之源,它的丧失也是痛苦之源 真爱是永恒的火焰 / 在心灵里永远燃烧 / 从不倦怠,从不熄灭,从不冷却 / 从不对自己厌恶烦恼 它是崇高的,深邃的,实际的,它关注英雄行为,正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用怜悯和恐惧净化读者的心灵 -- 《大众与人》恩斯特 . 托勒 人的情感要想有一种严肃的深度,要使悲剧情感和真正的幸福感得以产生的话,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接触是必不可少的 厌烦的本质之一是:把目前状况同别的,更易于被人接受的,顽强地进入到人的想象中的状况相比。 厌烦的另一本质是:人的官能不能长期地限于繁忙紧张的状态 从根本上说,厌烦是一种受到挫折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对象不一定是令人快乐的,但肯定是那些使得厌烦的牺牲者知道这一天不同于另一天的事情。厌烦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兴奋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哥德尔, 罗素和我们
热度 5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9-2-17 02:42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二傻最近一直在潜心研究 第三次数学危机 , 俺始终觉得该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 其他的科学全是空中楼阁 !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 而数学的基础是逻辑 , 但如果逻辑本身自欺欺人 嘿嘿 ! 什么大师小师李师师 , 大家全都回家抱孩子去吧 ! . 于是 , 追本掘源 , 逆向思维 , 从 霍金 的兄弟 彭罗斯 的 皇帝的新脑 开始,学习 蔡汀定理 、学习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学习 图灵机停机定理 、学习 罗素悖论 . 可是到了罗素 , 突然发现自己学习的步伐显著慢了下来 ! ---WHY? 因为 遇到 真神 了 ! . 以前一直以为祖师爷 爱因斯坦 是天下第一牛人 后来发现老爱最佩服的是 哥德尔 ! 老爱说 : 俺之所以来普林斯顿 , 主要目的就是因为可以享受与哥德尔一块散步回家的美妙时光 . 当然 , 星星惜猩猩 , 老哥也特喜欢老爱 ! 于是 , 在老爱过世后 , 老哥也绝食而亡 ! 老哥临走前 , 跟二傻说 : 别学俺 , 快去找俺师傅 ! 俺现在特别想知道什么是 幸福 ? . 俺急问 : 谁是您师傅 ? 伯特兰 . 罗素 ! . 二傻突然想起 , 老爱也亲口说过 : 阅读罗素的作品 , 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 伯特兰 罗素 ( Bertrand Russell , 1872-1970 ) . l 二十世纪英国 哲学家 、 数学家 、 逻辑学家 、 历史学家 , 无神论者 或者 不可知论者 ,也是 20 世纪 西方 最著名、影响最大的 学者 和和平主义 社会活动家 。 . l 罗素主要研究兴趣在 数学 、 逻辑学 、 语言哲学 、 科学哲学 、 伦理学 和 宗教 。 . l 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 逻辑学 、 数学 、 集合论 、 语言学 和 分析哲学 有着巨大影响。 . l 1950 年罗素因《 西方哲学史 》一书被认为是 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而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 . 怪哉 ! 一个用最简洁的 罗素悖论 引发了 第三次数学危机 的大数学家 , 竟然也是恐怖的 哲学大家 ? 还因写 《西方哲学史》 得了 诺贝尔文学奖 ? . 忘了是 罗马俱乐部 还是 耶鲁骷髅会 的那个谁说过:罗素的 《西方哲学史》 对人类 道德文化 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 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 等等等等 . . 于是 , 二傻开始再一次学习罗素 不是学习 罗素悖论 , 那只能算小儿科 ! ( 虽然已经足够颠覆科学的基础了 !) 老哥学了 , 不也自杀了吗 ? . 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 . 别人在想什么俺不知道 但如哥德尔这样的人间天才 , 他当时只是在想 : . 彼岸真的有幸福吗 ? . 要回答老哥的这个问题 , 似乎首先要到 宗教 中寻找答案 . 可惜 , 罗素不信宗教 ! 或者说他不知道该不该信 ! . 罗素自己也很难在 无神论 和 不可知论 中做出选择。他在 1949 年的一次演讲中说: . 作为哲学家,如果我对一个纯粹的哲学听众介绍自己时我应该把自己描述为一个 不可知论者 ,因为我不认为谁能证明没有 神 。另一方面,如果是为了给路人一个正确的描述,我应该说我是一个 无神论者 ,因为当我不能证明没有神的同时,我应该同样承认我也不能证明有希腊诸神。 .   然而 , 罗素对当时他所熟悉的统治社会的 基督教 是坚决否认的 ! . 罗素对宗教的看法主要见于他的一本流行著作《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中。 在书中 , 罗素写到: . 今天我所要讲的题目就是方才主席所说的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也许我们最好先弄清楚 基督徒 的意义。由于滥用的缘故,现在 基督徒 的意义相当含糊。有些人仅以它来代表 一个企图以善良的方式过活的人 。这样解释的话,我想各个教派之中都有 基督徒 存在。但是我认为这个解释并不恰当, 这等于暗示所有的非基督徒 ―― 包括佛教徒、儒者、回教徒等等 ―― 都不打算以善良的方式生活 。 . 我所要说的 基督徒 并不代表任何 尝试以个人的智慧去过端正的生活的人 。我认为一个必须有相当明确的 信仰 ,才能自称为 基督徒 。现在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已不再像 圣奥古斯丁 和 阿奎那 的时代那样单纯。在那时,假如一个人自称是基督徒,人人都懂得他的意思:他接受一套明确的教条制度,他以完整的信念全力信仰这些教条中的每一个音节。 .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们为基督教下定义时,不能不稍微含糊一点。我个人认为,每一位自称基督徒的人,都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非常武断的,就是, 必须信仰耶和华和不朽 。不信仰耶和华和不朽的,就不能自称是基督徒。第二,根据 基督徒 这个名词本身所代表的意思, 必须对基督耶稣其人有某种信仰 。 . 在评价耶稣基督的智慧时,罗素说: . 基督是至善至慧的人 吗?一般人都认为这一点应当是可以同意的,我却不同意。我觉得在许多方面,我都比自称是基督徒的人更能接受耶稣的意见。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完全与耶稣意见一致,但至少比自称基督徒的人一致得多。你们一定记得耶稣曾经说过: 不要抗拒邪恶,若有人打你的右颊,把左颊也转向他。 这不是新箴言或新原则,在基督出生之前约五、六百年, 老子和佛 就已经说过这一类的话了。但是基督徒并未真正地接受这个原则。 . 就历史观点来说,基督究竟是否存在过都十分可疑,而即使存在过,我们对基督其人也一无所知。所以我不关心历史方面的问题,考证太难了。我所关心的是福音书上所说的基督。根据福音书的叙述,基督确曾作过一些不甚聪明的事。 我个人认为基督的道德人格上有一个严重的缺陷:相信地狱 。 我觉得 真正心地宽厚的人不可能相信永久惩罚的说法 。 根据福音书中的叙述,耶稣的确相信永久的惩罚。留心观察的话,我们会不断地发现人们对于不肯听从教诲的人,怀着一种仇念深重的愤恨--- 一种在传教士身上不难发现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至善的品行多少有点损害。 苏格拉底就不会有这种态度,他对于不肯听他说话的人总是很有礼貌,采取这种态度比较配得上称为圣人 。 . 我觉得 无论在智慧方面和道德方面,耶稣都不是最优秀的,至少佛与苏格拉底都在耶稣之上 。 . . 怪了 ! 在基督教统治下的西方国家 , 对世俗社会有如此 X 光眼力且敢于如此大胆地说话的 罗素 怎么有点象科学网上的那个 李疯子 啊? 二傻一直觉得 李疯子 有点象 苏格拉底 , 现在发现更象 罗素 ! 而 罗素 本人也非常崇拜 苏格拉底 在他的诺奖大作 《 西方哲学史 》 的封面上印的就是著名的油画 《 苏格拉底之死 》: .   . 此外,对罗素《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中的后续推理的研究中,二傻还发现了李疯子 唯信息论 的原始影子!!!他说: .  牛顿系统中的自然律今天已经不能成立了。牛顿认为 由于某种不可解的原因,自然界中的一切以一致的方式推移 。现在我们才发现, 许多我们一向当作自然律的东西,其实是人为的习惯 。要知道,即使在星空中最遥远的角落, 一码 还是等于三尺,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但不能叫做自然律。许多所谓的自然律都是这一类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研究原子的实际动态,到最后会发现原子的运动并非依据任何所谓的定律。 我们计算出来的定律,只是统计学上的平均数,而这个平均数的产生纯粹由机会来决定。 我们知道掷骰子掷到双六的机会,每三十六次中大约只有一次,我们不会认为这其间有任何定理在支配。相反地,假如每次掷骰子,每次都得到双六,我们就会觉得有定理在支配。 许多自然律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们是统计学上的机会平均数。这么说穿以后,自然律这回事就没有以往那样神秘动人了。 . 撇开这个瞬息万变的科学形态不谈, 认为自然律暗示有立法者存在,纯粹由于混淆了自然律和人为律 。 人为律命令我们以某种方式行动,我们可以依照这个方式,也可以不依照这个方式。而自然律是在描述事物实际上的行动方式,它只是描述事实而已,所以就不能说一定有某人在背后指挥 。 。。。。。。 如果罗素仅仅到此为止,那也只能算是个 罗疯子 可怕的是他一点也不疯 ! . 在认识到数学、科学和宗教都不能真正解决老哥的那个问题之后,他开始研究人生本身 他得出一些重要判断如下 : . 一、 关于美好人生 . 美好人生中,爱和知识是必须的。在某种程度上爱更为重要。 爱将激励我们去寻求知识,从而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使我们所爱的人获益 。 . 如果没有知识,我们可能相信道听途说,好心做了坏事 。 . 最完美的爱是欢喜和美好愿望不可分割的统一。没有美好愿望的欢喜可能是残酷的和自私的;而没有欢喜的美好愿望又可能会是冷漠和高傲。 .   爱能使人的欲望变得协调,而非冲突。两个相爱的人可以成败与共,而相恨的人,一方的失败则是另一方的成功 。 .    二、 关于金钱崇拜 .   金钱崇拜指的是一种信仰,即认为一切价值都要用金钱来衡量,金钱是人成功与否的惟一尺度。 .   这种错误的成功理念引导人们残害了自己的本性,降低了人生的快乐,增加了紧张的感受,使整个社会变得消极、厌倦、缺乏幻想。使人心中一切伟大愿望陷于沉寂。 .   由于惧怕失去金钱,从而使人有了更多的忧虑和烦恼,使人把获得幸福的能力消耗殆尽。 .   三、 关于欲望 .   蟒蛇嘱饱之后就会开始睡眠,除非到了需要另外一餐之后,决不会醒来。而人则不一样。人吃饱之后,绝不会就由此满足,反而更为欲望丛生,生机勃勃。 .   人的欲望有四大种:贪婪、竞争、虚荣、权力 .   贪婪是一种巨大的动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财富或财富的控制权。无论你拥有多少,你总是希望得到更多,永远不会满足。 .   如果说贪婪是渴求比原有的多得多,而竞争则是比别人的多得多。如果竞争比贪婪更为强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那么这个世界将成为最不幸的地方。 .   虚荣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动机,它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最重要的欲望,它的表现形式多样。虚荣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自我不断地膨胀。 .   权力欲近似于虚荣,但有所不同。满足虚荣心的是荣誉。拥有荣誉却不拥有权力较之拥有权力而不拥有荣誉是件较容易的事。 拥有权力的人可以管制仅有荣誉的人,而仅有荣誉的人却不能管制有权力的人 。所以对于有野心的人,权力欲更为强烈。 在权力欲的驱使下,人更热衷于施加痛苦而不是使人快乐 。拥有权力的人在对别人说 不 的过程中比同意会得到更大的满足。正因如此,权力欲成为一种危险的动机。 .   四、 关于自由 .   自由之路上有两大障碍:物质的和社会的。 .   自由的实现有些需要是基本和必须的,如:食物、饮料、衣物、健康、性、关怀等。这些基本需要中有一种得不到满足,自由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   对于自由而言,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值得珍视 。 .   我们可以通过两大途径达到自由的目的:提高追求自由的目标的能力和降低期望的水平。 .   工业社会一方面提高了人们追求自由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渴望。 人们对自身的力量越来越自信,认为无所不能。这使得现代人对自己越来越不满,离自由越来越远 。比如开始还只是抱怨买不起汽车。可一旦买了汽车又为买不起私人飞机而耿耿于怀。 .   当一部分人还不得不为得到自由的必须品而发愁时,如果另一部分人在享受奢侈品,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来剥夺一些人的奢侈品来满足另一些人的必须品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对那些并非以牲牺他人为代价所获得的财富进行干涉。 .   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前提 , 而绝对平等并不存在,只能是 引起最少嫉妒的安排 。 .   真正的自由在思想主张、科学知识、文化艺术方面较容易实现 。因为在这些方面的占有并不会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在经济学领域里,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总是在所难免。 .   所以 我们在经济领域里的自由是喊错了地方 。那些在经济领域里的胜利者正企图在精神和道德领域运用他们的经济力量。 .    思想的自由最基本的条件是不因观点的表达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 . . 在这段论述中 , 二傻又依稀看到了科学网上那个才子 杨呆子 的影子 他对人性本身的理解相当的深刻 ! 基本与罗素不相上下 . 然而 , 罗素有比 杨呆子 更厉害的地方!那便是他对地球人最重要的贡献 : 《 幸福之路 》(比科学家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罗素悖论 强百倍!) 在这本书中,他开始试图回答老哥的那个终极问题: . 彼岸真的有幸福吗? . 鉴于篇幅所限,二傻不打算全文引用,但愿意摘录几段如下: . 幸福之路 第一章 什么使人不幸 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 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 虽然不幸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你却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 在赶着上班的人流里,你会看到焦躁不安。过度紧张、消化不良,那种 除了生存斗争以外对一切缺乏兴趣的态度,对游戏娱乐兴味索然,以及对人类同伴的冷漠无情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欢度夜晚的人们。人人都想来此逍遥一番,这种决心之坚定,就像某人去看牙医时确保轻松镇定一样不可动摇。人们一致认为饮酒和吻抱是通向欢乐之路,于是他们开怀畅饮,根本不在乎同伴如何讨厌自己。一阵狂欢滥饮之后,他们开始泪流滂泪,埋怨自己太对不起母亲的养育之恩。 酗酒给他们带来的不过是犯罪冲动的宣泄 ,而这在人清醒的时候,往往被理智所压抑。    这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会制度,一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当然,后者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的产物 我们文明时代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求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制度;然而 人类如此不幸,以至于相互杀戮比持久地享受生活的阳光显得更为诱人 在这种情况下,再美好的制度也是难以实现的。 假如机器化大生产是为了增进那些有最大需要的人们的利益的,那么防止永久的贫困就是必要的;但是 如果连富人们都是不幸的,使所有的人变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诉诸棍棒的恐吓教育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施教者自己本就是这种热情的奴隶,他们就不可能施予其它形式的教育。 然而,在此时此地,在我们这个普遍怀旧的社会里,一个人如何去获得自身的幸福? 人家说 : 师傅引进门 , 修行靠个人 二傻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 . 托尔斯泰 说过 : 幸福的家庭基本相同 , 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他说错了 ! 俺师傅说过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那个红衣女郎 到底是 在2D拼图中还是在3D现实中 ? . : 罗素与中国 . . 罗素, 1920 . 龙应台 . 新加坡《联合早报》 ... 眼光敏锐、胸中有丘壑的人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或国家,很快就可以看出隐藏在这个城市或国家表面下层的 骨骼 ,像 X 光的照射。这种照射,反而是一辈子生活在其中的人往往看不见的,因为他身在其中。 . 罗素( 1872 - 1970 )在 1920 年到北大担任客座教授,一年后离开,隔年写成《中国问题》这本书。短短一年,面对一个古老而深邃、腐败又复杂的中国, 48 岁的罗素能看见多少中国 问题 呢? . 他看见: 中国文化正在发生急遽的变化 ,这种急遽的变化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军事优势。但是,在将来,促使中国发生激烈变化的,将是西方的 经济 强势。 .   后来的历史证明罗素说对了。 . 外来的影响带来急遽变化,中国可以如何应对?罗素提出建议: 假如中国人能自由地吸收我们文明中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排斥那些他们觉得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将能够在其自身传统中获得一种有机发展,并产生将我们的优点同他们自己的优点相结合起来的辉煌成就 。 . 东西揉合,或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人自己说了一百多年的口号,但是罗素最幽微深刻的话,其实是这一句: 在 自身传统 中寻得一种 有机发展 。任何的 急遽变化 必须在 自身传统 的生态环境中进行,而不是把 自身传统 摧毁,空中起新楼 。 . 他已经排除了革命式的全盘否定传统。 有机发展 ,指的是,接枝的花木品种必须和传统文化的主干体质相容相辅,才可能开花结果。强行植入就不是 有机 发展,他已经排除了激进的全盘西化或苏化。 . 曾批判对 进步 的崇拜 . 罗素在 1922 年有没有预见后来的发展呢?他不天真,在希望中国有足够的智慧选择 有机发展 的同时,他加了一个 但书 ── 中国能够在 自身传统 中 有机发展 只有在避免了两种相反的危险以后才有可能 : . 第一种危险是,他们可能会完全被西化 他们所具有的民族特征全被磨灭,世界只不过是多增加了一个不知疲倦的、聪明的、产业化的 国家,这些国家正在折磨着这个不幸的星球。 . 第二种危险是,在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被逼到除了军备以外,在各方面都强烈排外的保守主义的道路上去。 . . 罗素对西方文明最大的批判就是西方在工业化后对 进步 的崇拜,以追求 进步 作为最高指导原则进行开发,结果是,强国的繁荣建立在弱国的痛苦上,经济的获得建立在地球资源的掠夺和彻底破坏上, 把 进步 当作终极目的,而忽略了 进步 不一定带来生活的幸福。 . 各种机器带来了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等同于心灵的愉悦。西方文明对于理性和进取的过度崇拜,成为对地球的最大掠夺,对人类永续发展最大的祸害。 . 警告 竭泽而鱼 的危险 . 1922 年的罗素,提醒中国不要步上西方国家的发展后尘,不要走上 竭泽而鱼 的进步死胡同 . . . : . 百度百科之 罗素 : http://baike.baidu.com/view/6118.htm . 天涯在线书库之 幸福之路 :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xfzl/index.html . 罗素 , 1920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pages8/taiwan050627.html . 《罗素精品集》:内蒙古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第一版。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4163 次阅读|41 个评论
罗素与奥巴马
rqyang 2009-2-2 07:51
罗素与奥巴马 图 /Google 文 / 青水洋 1970 年的今天,伯兰特罗素逝世,享年 92 岁。那时,我在部队农场锻炼,一位偷听敌台的战友让我记住了这伟大的名字。 罗素是 20 世纪享誉 世界的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但他的主要事业和建树却是在数学和逻辑领域,是他把逻辑脱离哲学而独立,开创了数理逻辑学。有人说,在人类知识和数理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可以与牛顿在力学上的成就相媲美。 而更让人称奇的是,从没写过文学作品的罗素获得了 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近 80 岁的他匿名发表了一篇小说,并悬赏大众猜测作者,结果无人猜中。 瑞士学术委员会之所将隆重的诺贝尔基金 50 周年的文学奖授予罗素,是因为罗素的著作具有简洁、流畅的文风,具有卓越的文学价值,更是因为他的著作毫无疑问地表现了道德文明,是对诺贝尔精神极其完美的发扬光大。而罗素本人说,他一生的著作,主要是为公众的良知作辩护。 但我对罗素的敬重是出于以下两点: 第一点,他是保卫和平的英雄战士。 1953 年美国氢弹试验成功后,他的政治观点有了明显的变化。 1954 年他发表《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广播讲话; 1955 年起草并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禁核声明 , 但罗素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对苏联的批评一直进行到斯大林去世为止。 第二点,他正确认识和评价了中国和东方文明。这点也使我想起了刚上任的奥巴马,引起了我对他的奢望。 80 多年前,罗素应邀到中国讲学。在北京、上海等地长达 9 个月后,罗素回去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 在他访问期间,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欺侮的年代。但他说:中国现在虽然政治无能,经济落后,但它的文化与我们不相上下,其中有些是世界所急需的。 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现在的西方人正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技术上的功效最可贵而道德毫无用处。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现在那些自称文明的国度,滥用封锁、毒气、炸药、潜水艇和黑人军队,很可能在未来几百年里互相残杀,从世界舞台上消失,而只剩下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都迷恋的战争、掠夺和毁灭。 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家都说他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有人甚至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考验。实际上许多人肚里都明白,罗素也早就说清楚,奥巴马面临的金融危机和贫富、种族冲突乃是美国政府一味坚持自己政治观点和孤独追求西方文化的必然结果,现在的局面不过是被他的前任放任不羁的小布什搞得更厉害了一点而已。 奥巴马要真正地摆脱困境,就要再听听罗素的话: 欧洲人的人生观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 足以及破坏。 若不 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 典型的中国人欣赏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自然环境之美。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了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中国人的人生比西方的残暴人生更文雅、更宽容,更多反省。这种性格实在是无上的美德 。 依 靠这种实力,中国最终征服了最初用武力征服中国的一切征服者。 当然我们并不希望奥巴马全盘接受中国文化,我们只希望奥巴马在困境中能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些出色的文化和生活理念。世界是多元的,地球是圆的,没有哪一个民族能统治人类,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把牢住地球。 尽管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已经持续了 70 多年,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有了 18 个年头。但是与英国的辉煌期相比还没有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已经走了几千年,尽管走的路途中有高低起伏,有曲折磨难,但一直走到了今天,经住了历史的考验。 罗素 先生称颂的中华文明应该能为世界大家庭的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奥 巴马 先生是聪明的美国人民在关键时候选择出来的色彩复合的总统,这为全球呈现全光谱的光明带来了希望。 如果奥 巴马 先生能听 从罗素老 先生的教诲,记住东方还有一条巨龙,他将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总统。 祝奥巴马总统好运!但愿美国的强盛期还能持续维持 70 年,在中西合璧的理念下,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为地球和人类减少更多的痛苦。
个人分类: 日记随想|16611 次阅读|3 个评论
身后的世纪(之七)五四后的科技进展
自我源于思考 2008-4-16 20:46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哲学原来与数学、逻辑相伴而生,随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而显得与后二者疏远,但是在 20 世纪 , 哲学的意义越来越小,这是因为科学发现的增多而不断对人类原有的世界观提出挑战,再也没有人可以把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及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用一种相对稳定的世界观解释清楚,所以哲学成为了某一领域的世界观。 罗素提出集合论的悖论,引起第三次数学危机,并且在《数学原理》中把数学与逻辑结合起来。他的知识广博,推荐年轻的维纳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与科学家和革命者均有联系,后来又到德国会见李卜克内西。 1920 年,罗素到中国讲学,张申府为之翻译,也正是经过与五四学者的大量接触和对中国社会考察之后,罗素才写下《中国问题》,为中国在世界声张。张申府一直介绍罗素的思想,并关注当时的重大科学理论,后来张申府在欧洲发展周恩来、朱德进入共产党的同时又与希尔伯特谈论爱因斯坦相对论。 1919 年,杜威到中国讲学,其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学生胡适,积极宣传他的思想:文学改良,教育救国。胡适只学到了实验思想的表象,在当时没有赶到多大实际作用,在抗战初胡适成为低调俱乐部成员之一,没有勇气去身体力行自己所宣传的思想。 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得益于数学家 M. 格罗斯曼,在发展广义相对论过程中他和 . 嘉当进行了许多的讨论, D. 希尔伯 特 也参加建立场方程的研究。虽然 基于洛伦兹变换建立的相对论,在刚提出时连洛伦兹本人也表示不能理解,但随着广义相对论的广泛接受,数学家们受到了很大刺激,对于黎曼几何的研究,对于微分几何的研究热度骤增。 1923 年法国的厄 加当提出一般联络的微分几何学,将克莱因和黎曼的几何学观点统一起来,是纤维丛概念的发端,后来陈省身又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微分几何。数学空间理论是指符合某一运算关系的对象的集合,以此为工具可以预测和直接推导出某些事物的性质,这与同为数学工具的群论有类似之处,如在量子力学中平面波和束缚态构成的希尔伯空间等,并且函数也可以组成函数空间,而根据群则可以方便地研究对称性等问题。 1918 丹麦的爱尔兰为改进自动电话交换台的设计,提出排队论的数学理论,后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信息科学的一项基本理论。 在 JJ 汤姆逊的基础上,卡文迪许的 F.W. 阿斯顿改进发明的质谱仪, 由于质谱仪而同位素的研究有重大突破,并 用质谱的方法研究辐射元素及产物的比例确定地质年代。但是中国的科技不发达, 1929 年裴文中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时仍是利用形态学鉴定山顶洞人(猿人)头骨的。 1918 年,胡克望远镜发明,它的发明使哈勃的宇宙膨胀理论成为可能。哈勃放弃律师职业到威尔逊天文台工作,首先从对造父变星的观察提出河外星云的概念,接着提出了宇宙膨胀概念, 爱因斯坦也得出宇宙膨胀或者收缩的结论,但自己不确定而做了修改,在得知哈勃的结果后感到懊悔。对于太空的研究的发展,使以 戈达德为代表的人们着手设计火箭,在飞行员林德伯格等人的支持和赞助下,戈达德经过反复多次实验,提出火箭飞行的理论和进一步的设想,他在一战中还研究用火箭筒来攻击坦克。 1925 年薛定谔方程, 量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926 年海森保提出测不准原理,玻尔提出的并协理论。狄拉克方程把量子波动方程与相对论联系起来,建立狄拉克方程,以此解释了许多现象并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标志量子力学正式建立。 30 年代,量子力学用于固体物理,建立了凝聚态 物理学 ,又用于分子物理,建立了量子化学。在此之上,材料科学、激光技术、超导物理等学科蓬勃发展,为深刻影响 20 世纪人们生活方式的 计算机 技术、 信息技术 、能源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科学的发展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并大量地转化到生产中去,波音的创始者,威廉波音与王助合作设计制造的水上飞机获得美军队的青睐,在一战中接受了 50 架的订货而开始走上正轨。一战结束后,发展民用商业飞机,同时为军队生产教练机,驱逐机,鱼雷机等。他的格言是:我们的使命就是不断地研究和试验,并尽快地把成果应用于生产。 但即使在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德国,高校学生不过 10 万人左右,科技精英队伍在全世界仍然势单力孤。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2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