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植物分类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纪念胡先骕(6)--中国植物分类学的院士(学部委员)清单
livingfossil 2009-11-13 10:57
纪念胡先骕(6)-- 中国植物分类学的院士(学部委员)清单 关键词:中国植物分类学;院士;学部委员;胡先骕 孙启高编2009年4月3日 ------------------------------ 胡先骕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 钱崇澍个人简历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564act=info 19101916年 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获植物学学士学位。   19161918年 任南京甲种农业专科学校教授。   19191928年 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教授及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   19281945年 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教授兼植物部主任及四川大学教授兼植物部主任。   19451949年 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   19501965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简历 钱崇澍(1883.11.11-1965.12.28),植物学家。浙江海宁人。1914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理学院,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最早发表了有关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植物学和区系学的著作;对兰科、荨麻科、豆科、毛莨科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种;对中国的许多植物科属分类、森林植物及一些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做了深入的考察,采集了大量标本;与胡先骕等植物学家创建了中国早期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写中国第一本大学生物系教科书《高等植物学》。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吴征镒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059act=info 简历 吴征镒,植物学家。原籍江苏仪征,生于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论证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提出了北纬20-40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的观点;主编的200万字《中国植被》是植物学有关学科及农、林、牧业生产的一部重要科学资料;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用物质的形成和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主编了若干全国性和地区性植物志。最近,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陈焕镛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525act=info 19131919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获林学硕士学位。   1919年 回国赴海南五指山采集。   19201921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   19211927年 任东南大学教授。   19271954年 任中山大学教授、植物研究室主任,并曾先后兼任植物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19291954年 任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   19361954年 兼任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森林学系教授、系主任。   19541971年 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简历 植物学家 1890年7月12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191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森林学院,获硕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1年1月18日在广州逝世。 曾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林学系、生物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第一任主编。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建成中国南方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创办我国第一份用英文出版的植物学刊物《中山专刊》;对华南植物进行大量的调查、采集、研究,在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绣球花科、苦苣苔科、桦木科、胡桃科及裸子植物的分类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先后发表了100多个新种、10多个新属,其中为纪念植物学家钟观光而命名的木兰科孑遗植物观光木属和裸子植物银杉属在植物学分类上有重大意义;领导主编了《中国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海南植物志》等专著。 -------------------------- 秦仁昌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565act=info 简历 秦仁昌(1898.2.15-1986.7.22),植物学家。江苏武进人。1925年获金陵大学理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早年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领导云南金鸡纳和橡胶宜林地勘察和育苗造林工作。毕生致力于蕨类植物研究,为中国蕨类学之父。1940年发表《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将占真蕨种数90%的一个十分庞杂的水龙骨科划分为33科,249属,震动了当时国际蕨类学界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而获荷属印尼隆福氏生物学奖。编著了第一本中国植物志和许多专著。1978年修订发表了1954年设计的中国蕨类植物系统,为全国各标本馆采用,所建立的科相继为国际同行所接受。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郑万钧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602act=info 简历 郑万钧(1904.6.24-1983.7.25),林学和树木学家。江苏徐州人。1923毕业于南京江苏第一农校林科。1939年获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中,深入调查、考察与进行定位试验,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及林业经济指标,提出科学经营林业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要经济树种在不同地区、海拔成片栽植,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创立了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了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张肇骞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598act=info 简历 张肇骞(1900.12.1-1972.1.8),植物学家。浙江永嘉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代所长。擅长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区系研究,特别是对菊科、堇菜科、胡椒科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中国华南地区植物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由一个单一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机构扩办成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协调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广东等华南地区的植物学研究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林镕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553act=info 19201923年 法国南锡大学农学院毕业,获农学学士和农业技师称号。   19241928年 法国克莱孟大学理学院毕业,获克莱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国授理学硕士学位。   19281930年 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毕业,获国授理学博士学位。   19301937年 任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系教授,后任系主任,兼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法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教授。   19381939年 任西北联合大学教授。   19391941年 任西北农学院教授。   19421944年 任福建省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41946年 任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兼校海洋生物研究所主任。   19461950年 任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   19501953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   19531981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副所长、代理所长、顾问。 简历 林镕 (1903.3.27-1981.5.28),植物学家。江苏丹阳人。1928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真菌学研究开拓者之一。30年代起从事高等植物分类学研究,是我国菊科、旋花科和龙胆科植物系统分类的奠基者。50年代曾参加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编写了《水土保持手册》,为黄河综合治理和黄土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主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植物志》菊科编写,编著了《中国植物志》第74、75、76(1)和76(2)卷册,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为我国菊科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俞德浚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594act=info 简历 俞德浚(1908.2.1-1986.7.14),植物分类学家和园艺学家。北京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植物园首任主任。早年从事植物资源调查和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对中国高等种子植物,特别是蔷薇科、豆科、秋海棠科的分类与分布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园艺植物起源和品种分类、植物引种驯化、栽培选育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了中国许多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推动了植物园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的奠基者。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洪德元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2999act=info 简历 洪德元,植物学家。安徽绩溪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在玄参科、桔梗科和鸭跖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王文采个人简历 http://www.casad.ac.cn/showuserinfo.asp?userid=3049act=info 简历 王文采,植物分类学家。山东掖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毛茛科、荨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现20新属,约550新种。根据他揭示出的演化趋势,对翠雀属、唐松草属、侧金盏花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石蝴蝶属和唇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订。建立了赤车属、微孔草属、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根据96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的7种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中形成的一个发展中心。发现云南东南、广西和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此亚科的全部5族,及42属,210种,并认为此岩溶地区是此亚科的原始分化中心。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分类: 纪念Hu Hsen-Hsu|822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