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首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出炉 50位获奖人正式揭晓(系列)
redtree 2019-9-27 08:57
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出炉 50位获奖人正式揭晓 来源: 腾讯科技 发布时间:2019/9/20 10:51:08 腾讯科技讯 9月20日消息,经过四个多月的评审,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今日正式向社会公布。50位获奖人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从千余名申报人中脱颖而出,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人民币奖金。 “科学探索奖”管理 委员 会表示,希望“科学探索奖”能成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激励,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到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之中。 腾讯基金会将长期运营“科学探索奖”,今后每年“科学探索奖”将评出50位获奖人。 据悉,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2日在北京举行。届时,50位获奖人将与公众见面,众多国内外科学家代表也将济济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让“科学家说了算”——百位两院 院士 参与奖项工作 “科学探索奖”是2018年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14位科学家联合发起的,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大陆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公益奖项。 “科学探索奖”管理 委员 会表示,2019年首届“科学探索奖”总共收到了1335人的有效申报材料,申报人经过初筛、初审、复审以及终审答辩四轮评审,最终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申报人与获奖人比例约为25:1。 为最大程度保障奖项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019年“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工作共有350多位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百位“两院 院士 ”参与其中,充分践行“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 此外,为了保证评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科学探索奖”的评审严格遵循《”科学探索奖”管理办法》,并在“科学探索奖”监督 委员 会的监督下开展各项工作。 “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性奖项,‘科学探索奖’的各项方案正逐步完善。我们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奖项合法合规、公正有序。鼓励青年人心无旁骛的去探索。”“科学探索奖”监督 委员 会表示。 点燃科学向往的火种——希望“科学探索奖”成为时代的精神激励 2019年度“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26个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为了选拔和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经过评审 委员 会决定,在奖项评审中采用“新星机制”——在同等申报条件下,年纪更轻者胜出。最终50位获奖人中,35岁及以下获奖人有9位,比例接近20%,充分体现了该奖项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初衷。 “这个奖的设立,腾讯没有任何商业诉求,只为推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发展。”腾讯基金会表示,为了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腾讯基金会先期为“科学探索奖”投入的10亿元人民币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 同时,“科学探索奖”还将努力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学科交流平台,组织各种科普活动。获奖人还将担任科学传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受资助期间,还将按要求向评审 委员 会定期提交年度科研进展报告。 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奖”项目负责人表示,做出色的社会公益性奖项,助力最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攀登科学高峰,是“科学探索奖”的追求。希望“科学探索奖”能燃起一代代青少年对科学向往的火种,吸引更多人尊重科学,探索未知,推动人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学探索奖”:首期十亿元大奖将带来哪些改变 作者:操秀英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11/12 11:01:18 11月9日,腾讯在庆祝20岁生日之际公布了一件大事——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将投入10亿元的启动资金资助该奖项。 一个旨在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的奖项就此诞生。“科学探索奖”的奖励对象年龄上限为45岁。每年将有50人获奖,获奖者将连续5年获得每年60万元的资助。 从参与捐助“未来科学大奖”到“科学探索奖”,腾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探索越走越远。“一些科学家朋友在和我聊天时,经常会说到目前科技奖励中的一些弊端,比如很多奖项是锦上添花,而且,科学家的薪酬和能力不匹配,导致商业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薪酬机制挖走很多人。”马化腾说,“所以我们想,能不能支持青年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探索。”这正是腾讯基金会设立“科学探索奖”的初衷。 之所以对这些问题敏感,是因为站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前沿的腾讯日益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产业的升级换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升级换代很多来自基础科学的突破,要推动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基础科学的投入非常重要。”马化腾说。 科学家们对这一尚在筹备中的奖项充满期待。它将激励中国青年科研人员追求更多改变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不少奖项是对已有成果进行奖励,而‘科学探索奖’奖励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从事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科技的未来可能,鼓励探索,激励未来,是这个奖的主要目标。”腾讯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需要有自己原创的发现和发明,才能引领中国往更深更高发展。‘科学探索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支持在中国工作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们国家的发展,为中国引领世界作出重要贡献。”饶毅说。 人们还希望该奖项能为科技奖励和评价机制的改变做出些尝试。“科学探索奖”发起科学家们表示,该奖项的评审将坚持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的原则,真正让评审机制、流程和评审结果由“科学家们说了算”,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有科研成果不以商业诉求为目标。 “希望能通过设立这个奖项,确确实实地找到一批有胆魄的年轻人。”施一公说,对这批年轻人的评价,不应该是发表了多少篇文章,影响因子是多少,有多少人引用他们的文章,而是让评委来判断,看他们在科学前沿的突破,有没有可能改变人类未来,是不是在一个领域里起到了引领作用,把人类的未知往前推近了一步。 “科学探索奖”还将成为现有科研项目的重要补充,是青年科学人员安心搞科研的有利保障。据腾讯基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科学探索奖”的资金完全由科研人员自主支配。 “生活压力,特别是房子已经在干扰这一代青年科学家的生活和工作了。科学家也是人,如果每天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想思路、和学生讨论数据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这个月房贷怎么还,房租怎么付,小孩去哪里上小学,他怎么可能从容不迫地做科学。”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立铭认为,通过给予个人资金支持,让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们安顿好自己的小日子,从容不迫、安安心心地工作,把他们的热情和智慧专注在热爱的事业上,他们作出的贡献最终定将反馈给社会。在他看来,“科学探索奖”或是一种尝试。 更为深远的意义是,“科学探索奖”或将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据了解,科学探索奖的奖励经费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并将长期运营下去。同时,腾讯基金会还会举办各类围绕“科学探索奖”的活动,助力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学科交流平台。“一家企业的力量有限,我们希望更多企业加入进来。”腾讯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支持青年科学家能够从容不迫地生活和工作;支持他们激励并凝聚起更多科学家,自下而上建立全新的科学文化;支持他们成为中国公众心中的科学偶像,让科学有温度、有吸引力。”这是王立铭对“科学探索奖”的一点小小期待,也是众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中国最大科学奖出炉:每年资助50位中国青年 来源: 腾讯科技 发布时间:2018/11/9 14:16:41 腾讯科技讯 11月9日,腾讯基金会于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该奖项。 同时,徐匡迪、王志珍、徐冠华、潘云鹤、许智宏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将作为顾问,为科学探索奖未来的各项运作提供指导。 按照计划,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遴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 腾讯基金会表示,将陆续对外公布科学探索奖评审规则等更多相关信息,并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奖项提名和报名工作。 做“科学家们说了算”的奖,让青年为人类探索更远世界 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探索都深刻推动了人类的科技革命,被视为国家崛起的“发动机”。 据了解,科学探索奖的资助范围将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这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 腾讯基金会介绍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年龄上限为45岁,每年将有5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机会被遴选出来。一旦获奖,每人将连续5年获得每年60万人民币的资助。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表示,设立科学探索奖是个非常好的计划,也是个必要的计划。人类文明的历史已有一百个世纪,头九十九个世纪,人类生产力的增长非常缓慢。到了20世纪,才有了革命性的科技发展,才整个改变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希望这个奖的设立能鼓励年轻人走进科学技术的领域,去探索未来和更远的世界。 科学探索奖发起科学家们表示,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将坚持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的原则,真正让评审机制、流程和评审结果由“科学家们说了算”。同时,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将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有科研成果不以商业诉求为目标。 目前,科学探索奖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2019年1月将正式启动奖项提名和报名,第一批获奖科学家名单将于2019年7月对外公布。 做“奖励未来”的奖,用科学探索奖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据悉,科学探索奖还将设立顾问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科技领域政府管理资深人士为顾问,为奖项运营提供指导。同时还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保证奖项的评审机制和监督机制的透明和有效。 担任科学探索奖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示,希望科学探索奖能成为青年们投身科学事业、攀登科学和技术高峰时的一种力量。也希望科学探索奖能得到全国青年们的热烈响应,有更多的青年投入到这项评奖中,带动青年真正对自然科学莫大的兴趣,把民族的创新精神不断发展起来。 科学探索奖的发起科学家们表示,过去,很多科学奖都是对已取得科技成果进行奖励,而科学探索奖将要奖励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从事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未来可能。鼓励探索,激励未来,是科学探索奖主要的目标。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表示,尖端的科学,前沿的技术,对于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有自己原创的发现。只有我们自己原创的发明,才能引领我们中国往更深更高发展,因此要特别重视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希望这个奖项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是“雪中送炭”式的激励,为他们未来在中国做出杰出的成果,进行非常强有力的支持。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表示,今年是腾讯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又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腾讯作为一家成长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的互联网领军企业,理应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众多科学家倡导设立的科学探索奖,希望能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前沿核心技术探索人才的激励提供一种补充。 腾讯基金会介绍说,科学探索奖的奖项奖励经费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并将长期运营下去。同时还会持续举办各类围绕科学探索奖的活动,助力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学科交流平台。期望科学探索奖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 附“科学探索奖”发起人: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绪仁入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与关节感染学组委员
GaoXurenKnee 2017-4-19 18:09
2017年4月15日,第一届中国骨科创新与转化学术会议在绿城南宁召开。这次学术盛会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Orthopaedic Innovation and Translation,简称COIT)的成立应运而生,来自国内外骨科各领域的2000余名同道参会。 COIT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院长、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院长裴国献教授任大会主席,COIT副主任委员、 广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民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会议期间成立了骨与关节感染学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高绪仁入选为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与关节感染学组委员。
个人分类: 高绪仁任职|1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首届未来科学大奖本周末颁奖 奖金百万美元
redtree 2017-1-12 17:39
首届未来科学大奖本周末颁奖 奖金百万美元 作者:朱松梅 来源: 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7/1/12 15:32:06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本周末,我国内地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发起设立的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将颁发给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奖金各100万美元。朝阳区政府和未来论坛也将同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论坛办公地和永久会址都将落户朝阳。 未来论坛是国内唯一的商学跨界科学传播公益平台。2015年创立以来,每月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举办讲座,聚焦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今年,论坛首设“未来科学大奖”,在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个基础研究领域设置奖项,颁发给上一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未来论坛相关负责人介绍,评选标准是获奖者的科学成果是否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获奖者不限国籍,但科研工作应主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完成。 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设物质科学奖和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卢煜明在孕妇血液中发现了胎儿的游离DNA,开创了“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避免了羊水穿刺对胎儿造成的伤害。薛其坤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对奇特量子现象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周末,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将正式颁发给两位科学家,奖金为每人100万美元。如此高额的奖金全部由企业家捐赠,生命科学奖的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的捐赠人为邓锋、吴鹰、徐小平、吴亚军。按照组委会规定,奖金全部由获奖者自由支配。 企业家拿出一笔不菲的资金,用于奖励科学家,这在中国内地还是头一回。企业家虽是捐赠人,但完全不参与提名和评审。去年9月,直到论坛对外宣布获奖者的那一刻,捐赠人才知道究竟花落谁家。 一切以科学为标尺,只有科学家才是把关者,这正是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规则。评选借鉴了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著名科学奖项的评选程序,由九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组成星光熠熠的科学委员会。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提名人和评审人都不能主动报名,而是由科学委员会进行邀请。 朝阳区区长王灏介绍说,朝阳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有1300余家,占全市10%。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统筹创新资源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本月14-15日,朝阳区将与未来论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朝阳区发挥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借助未来论坛的影响力和优质资源,共同搭建科技信息交流中心、转化应用交流和科普交流平台。此外,未来论坛的办公地和永久会址也将在不久后落户朝阳区。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连云港首届转基因食品品尝会成功举办
热度 9 bioxncai 2015-12-14 23:29
连云港首届转基因食品品尝会于 2015年12月12日成功举办,科普志愿者们兴高采烈地品尝了 用转基因玉米做的鸡蛋糕和转基因米饭,他们希望通过参加科普品尝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 附: 品尝会感想 @遗海拾贝 2015年12月12日,连云港举办了转基因食品品尝会,目前品尝会在很多城市相继举行过,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次品尝会虽然是我组织的,但是离不开各位关心科学的兄弟姐妹的支持,大家欢聚一堂,畅谈科学科普界的新闻趣事。 针对现在国内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的声音,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科学爱好者有担当地宣传主流科学观点,率先品尝转基因食品,虽然是一种作秀,但是也有力地宣传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明真相者觉得转基因很恐怖,但在我们看来这种担心与百多年前的大清子民担心修建铁路会断龙脉没多大区别。关于安全性的科学试验早已完成,只不过多数人只能看到网上的各种谣言,反倒忽视主流科学界的研究结论。 聚会的照片发到网上,不出意外的引来很多质疑和谩骂。没关系,这些恶意的或者误会的骂声并没有吓退众多科普爱好者,全国各地要求举办转基因大米及转基因玉米品尝会的网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媒体也愿意关注和报道。在科普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能接受新知识,拒绝愚昧,最终能开发民智,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但绝不做时代的弃儿。最后以方舟子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
193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首届世界名校龙舟赛在天津启幕 哈佛等高校参赛
redtree 2015-10-2 05:22
首届世界名校龙舟赛在天津启幕 哈佛等高校参赛 作者:张道正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0/1 16:23:51 图为龙舟队在热身。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图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队员。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中新社天津10月1日电 (记者 张道正)“2015天津海河国际龙舟赛暨首届世界名校龙舟大赛”10月1日在天津海河大光明桥水域启幕。 本次大赛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以及来自宝岛台湾的辅仁大学、体育大学、东华大学和祖国大陆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20支中外高校龙舟代表队。 天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九河下稍,很早就有赛龙舟的传统。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天津的龙舟运动蓬勃兴起,推动了中国龙舟运动“南舟北移”,成为中国龙舟运动的中心城市和中外大学生龙舟赛的发源地。 本届龙舟赛旨在打造国际高端赛事品牌,展现名城名河名校风采,使之成为欢度“十一”黄金周的突出亮点,促进龙舟运动国际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成功范例,推动全民健身、“全运惠民”的创新举措和中外大学生交流联谊的桥梁。
个人分类: 闲言|1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士】【首届学部委员推荐】
热度 19 outcrop 2013-7-17 13:44
遴选科学网士的意义,之前的博文《 有必要展开【科学网士】的遴选工作 》大概聊了下。接下来考虑的是确定科学网士学部委员的名单。 科学网士学部委员,不仅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有人文或科技方面独特的魅力、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引领人类文明健康前行的抱负和能力;需要有一代宗师的风范或潜力。基于这个格调,对科学网士的学部委员的推选,要求就很高了。 下面我就试着提名一下首届科学网士学部委员的核心名单: 鲍得海老师 。对,就是隔壁家的二傻子!为什么二傻放在最前面呢,因为他的博文很受博友喜欢吗?不是的。是因为二傻物理出身、经受过红尘的历练、又在满世界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思路极度宽阔、不落窠臼、想象力天马行空,但有强烈的科技感和逻辑性;基于严肃学科且极度发散性的特点,很适合作为人类科学的先行者。回到为什么二傻的博文很受博友们欢迎呢?就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好玩。因此,我推荐二傻作为人类文明前行的开拓者;是先行军。 李小文老师 。相对二傻的发散和先行,李老师则可能以丰富的人生以及科研阅历来殿后。遥感专业俯览人间的专业习惯以及当今院士的经历,让李老师可能以智者、长者的姿态,来指明、引导、纠正我们前行的方向;从而让二傻的开路,能积极前行但不至于随便就掉入各种陷阱。老邪的灵动飘逸,也不会给他自己带来太多的压力。 蒋劲松老师 。二傻和老邪,一前一后,虽然能够前行,但还不够;还需要对文明的发展有所约束。因此就必须得蒋叔出场。作为科学的科学,蒋叔的专业就不必说了;重要的是,蒋叔能以缠师的耐心与姿态,坚持不懈的引人向善。一旦某些善念能固化在人心中,特别是科研工作者心中,那人类将更容易自我约束与净化,便于往更高的文明境界发展。当然,仅仅引导扬善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惩恶。接下来,就需要大侠出场…… 曹广福老师 。如果说蒋叔是从感性的角度引导向善,那么就需要曹大侠理性冷静的来惩恶了。刚好,曹老师的数学专业以冷静理性著称;同时,作为有行政经历的大侠,见识了人间现实中的各色人等,能够现实而理性的一眼洞穿形形色色的小动作、小手段。因此,来自江湖的大侠,火眼金睛加上冷静理性,再适合不过惩恶了。 张志东老师 。前面四位,有了方向,有了鞭策,有了扬善,有了惩恶;剩下就需要实干了。因此工程学科的张志东老师,作为傻帮的大师兄,则可能引领一群傻帮弟子,在前面四位的照应下,毫无顾忌的傻傻的各自干开……大呆的材料学科,也是一切工程技术的基础。同样,大呆也具有一颗宽广而包容的心。 武夷山老师 。一旦干起来,创造知识、运用知识的话,肯定离不开新时代的传播手段;那就是武老师的信息与管理技术。从武老师的博文来看,思路宽广、作风扎实;如同一台让人极度放心的IBM数据中心:高效、稳定、智能、安全——如果说张老师是人类文明前行的践行者的话,那武老师就是人类文明的高速神经网络。 至此,我觉得一个比较强劲的文化与科技内核差不多可以健康的运转了,这也是科学网士学部委员的核心功能;我对这个结构比较满意,限于篇幅,提名的人也不做多的介绍,相信资深博友们都了解他们。当然,也欢迎批评指正建议补充完善!下一步应该是完善科学网士的学部委员结构,并开始推选各学科的科学网士。 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别介意~特别是提到的老师们;只是饭后茶余博君一笑的博文​ ============================= 关于博主 =============================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5961 次阅读|46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科技领导力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107
pikeliu 2012-8-14 11:4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科技领导力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11/7/15 17:12 提交人: xuchong@gucas.ac.cn 7月14日上午,国资委、科技部、中科院、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科学》杂志社、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等企业、无锡市委组织部等各方专家与领导,云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园区礼堂二层报告厅,共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科技领导力研讨盛会,探寻科技领导力的本源与理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智献策。中国科学院党组原副书记郭传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邓勇教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保民教授、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孙钱章教授、《领导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聂世军列席主席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邓勇教授首先为开幕式致欢迎辞。他对来自领导力领域的实践者、研究者、刊物等不同层面的领导和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他说,正是由于大家的到来,才促成了本次研讨会成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盛会。中科院作为中国科技研究领域的“国家队”,是培养科技领导者的摇篮。为了持续推动科技领导者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中科院相关部门成立“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深入推动科技领导力的研究应用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领导规律,争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多多贡献力量。 在致辞中,郭传杰研究员用罗斯福起用年轻的奥本海默研发原子弹的例子阐明了他对领导力的见地。奥本海默虽年轻,但是他身上所具备的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亲和力、组织力和持久力,帮助研发小组在3年内的时间里成功研制出原子弹。随后,他又引用1986年王大珩院士等致信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提出不应等经济形势好转后才致力于高科技研究,“否则将贻误时机”。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从中体现出党的领导人和王大珩院士为代表的科技领头人的领导魄力。从这两个案例中,郭传杰研究员总结说,打造创新型社会,十分需要科技领导力。 孙钱章教授在致辞中追溯了自己与中科院研究生院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调此次研讨会很有意义。“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将规律搞明白,认识规律,才能按规律办事。”言及此,他指出有些领导臆造规律着实为害不浅。同时他对中科院研究生院关于领导力研究的成果给予肯定,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深层次探析领导力规律。 李保民教授则站在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转型的角度,肯定了此次科技领导力研讨会的创意。他说,“十二五”规划中把企业 “做强做优,创世界一流”作为改革目标,人才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当前国企在自主创新、品牌竞争力上与国际同行尚有距离,尤其科技水平处于弱势。他希望此次研讨会关于科技领导力的“破题”之作能够延续良好势头,将科技领导力的研讨一直办下去。 聂世军副总编辑在致辞中表示,近30年来领导力研究面临着新的跨学科研究,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范畴,中科院研究生院关于科技领导力的研究体现了研究方式的多元化和研究的科学化。《领导科学》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刊发新的研究成果,让更多人及时分享研究成果。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分“领导力”和“科技领导力”两个主题开展研讨会议程,先后由郭传杰研究员和李保民研究员主持。在第一部分“领导力主题”议程中,苗建明教授就“领导力与领导力五力模型”探讨了领导力的一个具有一般性和包容性的全集模型,从领导力要素解析和知识重组入手,发展新型的有利于快速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的实用领导力理论。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教授以“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角色及领导力”为题,强调领导者应重视学习的理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副院长赵世明教授则申述了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的体现和特征。接着,国家行政学院董明教授以“领导艺术,一门可操作的学问”为主题,重点讨论个人和具体操作,着重点放在“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之上,并辅以经典案例对抽象观点进行说明。最后,嘉德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赫聚民先后探讨了领导力素质的冰山模型、MBP(Mental Model, Behavior, Performance)模型和LEADER模型,结合公司实践,探讨了基于行动学习的领导力研究。 在第二部分的“科级领导力”主题议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院长霍国庆教授从“钱学森之问”讲起,探讨了科技领导力及其模型,同时以战略科学家钱学森为实例进行了深入验证,希望大家能从钱老身上得到科技领导力的启迪。随后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立新研究员在报告中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领军人才,并简述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训行动计划。接着,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邦峰教授从企业运营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加强领导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研究员以“卓越领导力”为题,叙述了培养卓越领导力的具体思路。最后,会议还邀请在场嘉宾做即席发言。 霍国庆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说,本次会议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专家队伍强大、聚焦点涉猎广泛、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科技管理学院将把研究多视角、风格特色强、形式多样化的领导力研讨会一直办下去,为科技领导力的研究奉献科技研究者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院党校处级管理骨干进修班学员和研究生院代表、科技领导力研究团队一并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管理学院主办,《领导科学》杂志社协办。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9 次阅读|0 个评论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fudanouc 2012-7-1 20:09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个人分类: 人物传记|4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部分实体模型欣赏
After50 2011-10-29 22:36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部分实体模型欣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9aa510102dwwx.html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4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After50 2011-10-29 21: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9aa510102dwwp.html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3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恭喜梅西被授予了首届Memorial Aldo Rovira奖
eaglezxw 2010-5-14 13:20
在本赛季西甲联赛还剩下最后一轮,但 梅 西 却提前获得了一项大奖。昨天跳蚤被授予了首届Memorial Aldo Rovira奖,这一奖项颁发给巴萨赛季最佳球员。Memorial Aldo Rovira是由13家加泰罗尼亚媒体记者共同投票选出的,尽管不是加泰罗尼亚人,但 梅西 仍然得到了高度肯定。 尽管本赛季西甲还没有结束,但事实上梅西已经提前锁定了巴萨队内射手王,同时他也提前预定了西甲射手王宝座,跳蚤在37轮联赛中攻入32球。在巴萨历史上,一共只有两名青训球员成为过西甲射手王。第一位创造奇迹的,是70/71赛季的雷克萨奇,他在30轮联赛中攻入17球,并与格拉特分享了西甲金靴奖。整整39年后,梅西将会继雷克萨奇之后成为第二位巴萨青训射手王。-www.163.com 梅西当之无愧!!!
个人分类: 体育世界|1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首届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mg 2010-4-3 17:42
twna网讯:(观察员孟郭、绳军涛)以建立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为主题,由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首届清华国际安全论坛于2010年4月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少虎少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杨毅海军少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科技委常委诸绪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顾忠贸、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徐銤、国家原子能机构技术支持中心处长朱志煊、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处处长刘孝明、清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清华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李彬参加了论坛。会上,阎学通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关于《建设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的研究报告,与会嘉宾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对当前国际核局势和和安全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军控与不扩散、核能复兴与核保安两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清华国际安全论坛传达了中国核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声音和对全球核安全形势的关切。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络护心脑 健康利长寿
hucs 2009-11-14 19:40
通络护心脑 健康利长寿 -- 热烈祝贺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胡春松科学网博客短消息: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 11 月 14 日下午在南昌市滨江宾馆顺利召开。相关部门领导程兆盛局长、王鱼门会长等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选举产生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络病专业委员会并颁发证书, 刘中勇 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 吴清华 教授等担任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 吴以岭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 杨跃进 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主 任吴宗贵 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莅临大会指导或作精彩学术报告。 胡春松 副主 任 医师 副教授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3 号(南院大门旁) 南昌 330006 Tel: 18970816800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or cs_hu@yahoo.cn Dr. Hu CS' Blog: http://i.cn.yahoo.com/chunsong_hu 科学网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cs.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