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房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房奴来自巴比伦
pgg 2013-6-2 21:21
房奴来自巴比伦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 III 似如一夜春风来,“房奴”突然就成了如今国人口中的常见词汇。信贷消费买房似乎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事情,所以大家聊起啦似乎都说“想当年”是多么多么幸福,起码不用当“房奴”。 中国古代有没有“房奴”一说猪头哥没有考证过,但博多·舍费尔在《七年成为百万富翁:欧洲最知名致富教练的实用教程》( 博多·舍费尔,李治明 任树垠 等译, 2000 年,中信出版社)一书中告诉我: 很久很久以前,房奴来自古代巴比伦! 哦,巴比伦,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猪头哥最喜欢的一首英文歌就是《巴比伦河》,动听的旋律让人神往那片美丽的地方,不过它最初的是牙买加的民间音乐 。除此之外,猪头哥的中学历史教材里记述着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标志性建筑空中花园更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 高度的文明和繁荣让古巴比伦人很早就学会消费信贷了。和今天的银行类似,当时行使银行职责的机构叫银号。 假如时光穿梭,猪头哥也穿越一把来到古巴比伦找银号想借贷消费时,面对的是和几千年后找银行时相同的问题:你有抵押物吗?咳咳,俺尚无工资和房产,俺此行的目的就是想买房落脚的,因为听说你们这买房不用看户口本嘛! 哦,这样啊!这位外宾先生啊,是这样的,本银号除了一般概念的抵押物外呢,还专门针对您这种客户提供一种人性化业务。 还有这样的好事?还有业务专门针对俺这种一穷二白的主,你们真是太贴心了! 是啊,先生,如果您没有足够的财务来提供贷款证明,本地也没有过硬的担保人为您出具担保证书,那就还有一种东西作保证,那就是您自己。当然,必要的手续还是要的,您还是得找本地治安官报个到,让他给您必要的“保护”,万一您“离开”本地了,不至于让我们银号人财两空嘛。 于是,俺这沉重的肉身就变成房产的担保! 这样一来,古巴比伦的借贷业务就空前繁荣起来: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信誉以获得贷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将自身抵押给银号。如果顾客无力归还贷款,他就被作为奴隶卖掉。那时候,拍卖奴隶就像今天拍卖房子一样普遍。 (喂喂喂,银号的,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猪头哥还有这么一出啊!)而巴比伦人一旦成为奴隶,十有八九都会死于“修筑城墙”的苦役。 根据希腊的赫罗多特等古代历史学家的描述,在那布波撒时代扩建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高 50 米,最长处周长 18 公里,其宽度竟能够让六匹马在城墙上并行。如此庞大宏伟的建筑都是由奴隶筑成的,其劳动强度之高令人难以置信。强烈的阳光曝晒着搬运城砖的奴隶, 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奴隶平均只能存活 3 年。 在他们过度劳累倒下之后,监工的皮鞭便落在他们的身上。如果他们不能站起来,就被从路上推下去,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尸体在夜间被运走。 奴隶就意味着无尽的苦役,这是一幅每个巴比伦居民都耳熟能详的景象。 有趣的是,参加筑城的奴隶有 2/3 并不是战俘,而是丧失了自由的巴比伦人。 我们可能会问:悲惨的事天天发生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人们何以会利令智昏,为取得贷款而豁出身家性命呢? 答案就在人们的大脑天性迷恋于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他们的天平上,未来失去自由和沦为奴隶与现状的痛苦相比并不重要。这就是说,我们无法按照常理分析他们的心理。理智地预见后果因而避免借贷消费,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 客官,当您即将阅读完本文时,穿越的猪头哥说不定正挨着皮鞭,愤怒的声音在心中呐喊:自由,还我自由,斯巴达克斯,你赶紧穿越来救我吧!而您莞尔一笑,说到:谁叫你选择当房奴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8041810.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32578.htm?subLemmaId=8221942fromId=4403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委微博:自己剥削自己,做一回金融资本家
liwei999 2011-4-17 16:01
买房子最大的好处是终于可以自己剥削自己了,做一回金融资本家 没买房子的时候,老发愁温饱之余攒下的余钱怎么处置的问题。因为不 懂投资,不会玩股票,只好放到CD里面,好的年景可以有3%左右利息,如今不到1%,利息还要上税,考虑到通货膨胀,其结果是钱基本不在挣钱,可能还在萎缩。 买房以后情况不同了,房贷是个无底洞,有任何钱都可以往里面填,可以稳定挣取房贷的利息。虽然如今房贷利息也不高,但是想到自己无需竞争,就可以享受贷款银行对自己剥削的同等利率,是很开心的事情。每送进一元钱本金,就少被资本家剥削一元,等价于自己剥削自己,使得自己做了一元钱基础上的金融资本家,肥水不流外人田,多么地舒心。(当然,一想到大头还是被剥削,只有零头自己成为自己的债主,杯水车薪、终身房奴的悲凉油然而生,挥之不去。)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无梦一代:中国经济增长为何没给年轻人带来机会
caijj09 2010-12-26 00:28
一个名为杜拉拉的职场白领角色风靡中国,几乎被中国青年一代奉为榜样。杜拉拉,不是创业英雄,也不是理想青年,而是一个需要分期付款来买车,需要小心翼翼百忍成金以求升职加薪的普通白领。这样一个角色成为年轻人的榜样,其实折射出了都市工薪阶级的职业路径的狭窄,价值偶像的缺失。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却并没有给年轻人带来太多的机会和快乐? 犬儒的一代 杜拉拉被年轻人奉为榜样,其实折射出了都市工薪阶级的职业路径的狭窄和价值偶像的缺失。 丧失价值偶像的一代,对世俗既全盘否定又照单全收。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 转型期特有的X0后现象 今天的年轻人,被冠以80后,70后等标签,这是中国转型期特有的一种现象。因为经济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几乎十年就变个大样,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层面上,造成裂变。不同一代的人,面临的人生环境大相径庭导致趣味和价值取向都大异其趣,彼此回望,恍如隔世。而如果在一个已经完成转型的较为稳定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时尚有所转移,毕竟不会有这么的落差。例如,村上春树的著作风行中国,尤以《挪威的森林》为代表,被认为是反映了都市一代的心声,而《挪》中所描写的是日本60年代末的情形,今天的中国年轻人觉得亲近,而6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革期间,与今天相比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因此,这批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有着特殊的社会遭遇和处境。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犬儒主义盛行 中国教育一直与社会现实脱节,充斥着空话、假话和套话,塑造了一种虚伪的高尚,这与任何转型社会都伴随着的各种矛盾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使得青年人踏入社会后,往往会从天真理想的状态一变而为犬儒主义。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个外来词,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学者胡平指出,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幺东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幺东西是要不得的。不难想象,基于这种无可无不可的立场,一个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对世俗观念做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他想要获取的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别充假正经)。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物质财富成为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 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结构和职能的分化:不同的结构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配合。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市场、国家和社会(包括文化)都是相对独立、各司其职的。市场以效率为目标,国家以秩序和社会公正为基本职能,社会成为市场和国家运作的基础,而文化无论走到多么世俗化的地步,总要有些超越的精神。而这些不同的结构,也体现了不同的价值。效率的价值、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价值、终极关怀的价值,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又都有其存在的位置。 孙立平教授指出,在现在的中国社会,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单一中心的社会中。在改革前,是以政治或阶级斗争为中心。在一段时间里,市场和企业当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政府也几乎成了公司的董事会,而文化上则努力倡导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单一中心时代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单一。而现在,物质财富正是我们单一的价值评判标::一件事情只有有利于经济增长,才有存在的合法性;一个事物只有能换来金钱,才能证明其价值。而其他的价值大都处于失语或理不直气不壮的状态。 遭遇阶层板结 近年来,媒体关于富二代、贫二代、官二代等二代现象的讨论很多。这是社会壁垒的形成和社会流动越来越难的后果,这两种现象相互叠加,使得社会出现断裂,融合难度不断增大。 逃离北上广,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 错失转型机遇的一代 职业方面,在80年代,包括在90年代初期,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频繁的。这种转型初期的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大,给当时的年轻人带来很多发展的机遇。在农村,大约上亿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由过去种田的农民,成为农民身份没有改变的工人;还有上亿的农民,直接进入城市,或是从事小规模的经营活动,或是打工。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农民,在一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以部分时间从事多种经营。对于上述流动而言,一般都伴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上向流动。在城市当中,原来没有固定职业或职业不理想的人,开始从事个体经营,有的成了最初的富裕户,即当时的万元户。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一些国有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还有一些国家干部,辞去了原来的职务,从事经营活动,做起了或小或大的老板。可以说,80年代中国改革初期出现的平等化效应,与上述上向流动机会的出现,特别是原来中下层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和利用这种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80后一代,已经错过了这次转型机遇。 利益分配固化,上升途径单一 90年代中期之后,社会利益分配相对固化,社会中的上升门槛也大大地加高了。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时候,只要很小的资本就可以进入一个经营领域。现在的一些大房地产开发商,有的当初就是借几万元钱就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而在今天,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再比如市场调查业,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时候,几千元钱就可以开办一个小的调查公司。而据业内人士说,今天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开办一个市场调查公司,起码要投入四、五百万元。 由于社会中门槛的加高,更由于社会中机会结构的变化,结果是出现了部分阶层的社会流动明显减少甚至凝固化的迹象。因此,今天更多的年轻人只能考取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分享特权福利,或者成为公司职员,像杜拉拉一样百忍成金。 不可逆的城市化发展,斩断了退路 今天我们集全国之力,建设这几个大城市,维护这几个大城市的运转。以至于大部分的资源和机会都被集中到了那几个大城市里,挤出效应下,二三线城市里的机会少的可怜。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民谚:城市像欧洲一样,农村像非洲一样。 因上述原因,此前虽因大城市的生活与工作压力,曾兴起逃离北上广的口号,但实际上去内地和边疆发展,则基本上行不通。那些地方大体上没有发展的空间。无论什么人,要想在市场上找机会,还得去发达地区。就职业空间而言,回家重新发展又将面临自己同龄人为领导的晋升天花板。而且到了下一代,他们依然也会面对同样的困境。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来到大城市,但是却因为同样的原因陷入是否回去的挣扎中。被经济大潮挟裹抛起又被经济大潮抛离的一代人才,就这样不得不面对着回不去的尴尬。 中产之梦的破灭 医疗、教育、住房等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领域迅速地去福利化,工薪阶层被推向价格高昂的市场。 当一个经济主体以一种畸高的价格将一种你必需的商品强加给你,财富通过价格的掠夺就发生了。这种价格掠夺的典型代表,就是高房价。 低福利经济模式下被忽略的人群 在物质方面,中国经济的低福利模式,让年轻人,尤其是城市新移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非常有限。秦晖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负福利国家。他认为,发达国家福利有高有低,所谓低福利就是只管最穷的人,其他人都不管,美国就是这样。所谓高福利就是福利覆盖率大,不那么穷的人也管。例如美国通常被认为是福利过低,政府提供的福利性医疗保障的覆盖率比欧洲国家都小。它只覆盖两种人:一个是65岁以上老人,一个是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两种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8%。但中国的福利覆盖的方向和美国正好相反,不是覆盖最低的,而是覆盖最高层的,而且是从高往下覆盖。卫生部的一位副部长退休后说,中国的公费医疗资金有80%是用在领导干部身上的。 医疗之外,教育、住房等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领域的去福利化也很迅速。通过教育改革,教育产业化成了政府摆脱财政困难的手段。许多地方教育的增量主要是收取学生的高额学费来维持。通过住房改革,取消了国家财政对房租的补贴,1998年开始将公有住宅一次性地转化为个人财产。而未能享受分房福利的人群,则被推向高价的商业住房。 调节贫富差距的牺牲品 孙立平教授指出,在近年来出台的调节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中,工薪阶层有可能成为调节贫富差距的牺牲品。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规范收入分配、强化税收调节。而工薪阶层的收入往往是规范化程度最高的,因此,就出现一种可能性,即富人群体因为收入高度非规范化而脱避调控时,工薪阶层却成为税收调节的主要对象。此外,在诸如不久的将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燃油税等调控措施中,工薪阶层都可能会首当其冲。 工薪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纳税的主力。财政部今年发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称个人所得税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大税种,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工薪阶层税收占个税总税负的50%。 而随着前些年大学扩招期间入学的大学生陆续以低薪进入职场,这不仅会拉低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而且会对原有白领阶层的工作稳定性形成冲击,使他们提高薪酬的难度加大。 经济收益的增长被高房价吞噬 孙立平教授还揭示,强势的经济主体正通过价格的手段实现财富的掠夺。当一个经济主体以一种畸高的价格将一种你必需的商品强加给你,而你向他提供的商品有被压到一个畸低的价格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财富的掠夺是如何发生的了。这种价格掠夺的典型代表,就是高房价。 高企的房价打破了工薪阶层的中产之梦。中产阶层是指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以此标准对照当下的中国,这个阶层当属高收入层,目前的高房价使中等收入层望而却步,而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则根本不能成为中产阶层。本来,蚁族属于高学历、有理想、有能力的新一代,通过奋斗最有可能跻身于中产阶层,然而高房价使这种可能变得遥不可及;更有甚者,买不起房的中等收入层非但不能跻身于中产阶层,而且也变成了实际的中低收入层,M型社会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危言耸听。 当今中国的年轻一代,恰逢社会转型的历史三峡,在理想上陷入犬儒主义的漩涡,成为单一的物质财富价值观的追随者,在职业上遭遇利益分配格局固化形成的阶层板结,难以突围,在物质上,沦为经济改革和价格变动的吞噬对象,中产之梦难于实现。我们只能寄望于社会之舟,早日驶过历史三峡,让年轻人分享更多的机会与快乐。 转自: 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158/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的买房情结
jiangjinsong 2010-6-27 22:04
蔣科學按:如此看來,只要政策不改,有錢還是應該買房子,正因如此,房價大降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的买房情结 作者: 吴晓波 2010年06月22日 房地产难题,今天困扰中国。上自政府,下到八零后,莫不为之烦恼。个中原因可谓千头万绪,今天只说一条,那就是工商资本的投机化。 我当年搞田野调查,到了徽南农村,看到无数高檐大宅,富丽辉煌,无比惊诧。在震惊之余,我却被一个问题给缠绕住了:这些大宅子的主人当年都是在淮扬一带显赫非常的盐商、茶商,贩盐卖茶在明清两代是最为暴利的产业――因为需要政府的牌照,相当于专卖的性质,那么为什么这些盐商茶商不把钱拿去扩大再生产,却要把银子运回偏僻的老家,盖这些好看不中用的大宅子,买一大块产出效率很低的红壤地? 有人解释说,这是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是显耀乡里的宗族思想在作怪。我不以为然,说来商人都是没国界的,只要有钱赚,连国家都未必认,何况乡里了。 又有一回,重读《史记》,我被司马迁的土地观给迷住了。在中国的史家中,司马公是最重视商业的一位,在《史记》中有专门的《货殖列传》讲到先秦和汉初的几个大商贾,后来史家的历代史书中都有《食货志》,是几乎已经看不到商贾的名字了,一代不如一代,用在这个例子上非常恰当。司马迁把富裕分成三种,本富、末富和奸富,本富就是靠农田致富,末富就是以工商致富,所谓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可是司马公接着又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绢文不如移市门。 这就奇怪了。既然农田为本富,可是为什么赚钱却比不上末富,如果大家都去追求本富,不是明摆着会吃大亏乎?好,接着司马公给出了第三个结论――这也可以被看成是理财建议,他说,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跑到商海中尽情扑腾,大把赚钱,然后回头去买房子和田地,用房子和田地把赚来的钱牢牢守住。 现在很多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中国的房价不就是这样被炒起来的吗?民众的烦恼不正是因此而生吗? 然而,批判归批判,事实却比冰还冷。历史学家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说,司马迁之观念如是,秦汉间大多数人士之观念亦如是,甚至于由秦汉以至于今日,中国大多数人之理念,尚未能大异于是也。因此一切士农工商的活动,最后以取得大量土地而成富为目的。 李先生写这段文字是在1950年代中期,又半个世纪过去了,规律还是规律。 人们肯定还会问,为什么大家从高赢利的工商业赚了钱,偏偏要再转投到低赢利的土地中呢?司马迁其实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来点破最后的秘密吧。因为中国的治国者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他们最早明白工商业比农业更能敛聚财富,所以早早的就把这些产业收归国有化。这个有多早呢?说出来吓你一跳,早在公元前770年,齐国的管仲就把盐业和铁业收归国营化,那时候,欧洲的铁器还没有普及,美洲还在猎人头玩。从此以后,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只要是能赚钱的工商业,国家无不收归国营,从盐铁,到茶酒,到漕运,到对外贸易,到矿山铁路,到银行电信,现在,我们还有一个部门叫国资委,专管此事。 当国家把工商业控制住后,私人资本在其中的角色就很微妙了,人人都知道那里的钱比农业多,可是谁也不敢往大里玩,因为千年以来的教训告诉大家,你搞得稍微大一点,一定会与国家利益冲突,一博弈,要么灭家要么抄产。我曾经算过一个数字,以用途最为广泛的铁器工坊为例,从先秦到晚清,最大规模的私人企业不过千人,2000年间规模几乎没有扩大过。 法国的年鉴派史家布罗代尔在他的著作中就曾经写道,无论中国还是伊斯兰教社会,政府的权力太大了,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因而,最成功的商人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在哪里再投资他们的利润。他最后说,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正因此,司马迁的第三段话就如幽灵般的出现了:大凡在工商业中赚了钱的,马上转身去购买土地,是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言论至此,读者应该明白,在千年中国,土地其实不是由泥巴构成的,它是一种类货币,是资产阶层逃避政府力量的一个避险性工具。 回头说到今天,中国房价为什么日见日高?除了城市化运动、地方财政被土地绑架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正是,近年以来,大量工商业资本汹汹涌进地产业,企业家阶层因国进民退对实业产生厌倦,投机心理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房产税的征收或是加大土地供应量,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解决之道何在?那就是以市场化的改革,活跃工商业经济,让工商资本留在工商领域。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175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廣告勸人不要當房奴
jiangjinsong 2010-5-25 00:07
某旅游公司的经典广告:   只要半个平米的价格,日韩新马泰都玩了一圈;   一两个平米的价格,欧美列国也回来了;   下一步只好策划去埃及南非这些更为神奇的所在;   几年下来,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还没花完一个厨房的价钱;   但是那时候,说不定你的世界观都已经变了。   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平米;   富裕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别墅。 其實,任志强也在用種種手法勸大家不要當房奴,可是大家就是願意給政府交錢,沒治。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2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黑面书生语录(3)
geobob 2010-5-8 16:07
1、“ 任志强叔叔其实也是个大房奴 ” -----在房价变态的当下,任志强叔叔也是个大房奴,与小房奴们不同的是,小房奴们可以稀里糊涂地“咒骂”“万恶”的地产商出气,而任志强这个聪明清醒的大房奴连个“咒骂”消气的方式都没有,他才是最憋屈最委屈的大房奴,所以他能做的事情只是气气小房奴们,黑面书生如是认为。 2、“ 在中国,有两样东西是批评不得的,政府和女人,而且对女人批评的危险性更大 ” -----不做解释,嘻嘻 :) 3、“ 在中国,有一项权利和自由是人类历史上和世界各国所没有的,那就是你有选择“被气死”还是“被笑死”的权利与自由 ” -----长大后目睹种种怪现状,既好笑又好气,往往面对同一件事情,你必须要做出生气还是大笑的选择来,这真是个异常艰难的选择。 4、“ 为什么会有“房奴”等诸多的“奴”呢?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奴”式教育 ” -----因为从小教育学生就是书本呀、考试呀、证书呀、特长呀、作业呀等的“奴隶”,长大了能不成为“奴”么?黑面书生如是解释中华大地上的“奴”现象,我自己对这句的解释很不满意很无奈,你们懂得,嘻嘻。 5、“ 中华民族的第一大兴趣爱好是“爱打酱油” ” -----中国人普遍地有着“打酱油”的爱好,持有“打酱油”心态的民族是无法走向民主与自由的,更别说是高级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了 。“打酱油”就是一种看客心理,自己不舒服都不会说出来,还能指望为人民服务么? 6、“ 真正的和谐,不是万马齐喑,而是一幅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太极图” ” -----黑面书生的“和谐”观,真正的和谐应该是多元化的百家争鸣,和而不同互有对立互有相同。 7、“ 中国人有着两种并行的进化退化模式,一种是由“兽”向“人”进化,一种是由“人”向“兽”退化 ” -----黑面书生眼中的“国人进化论”。 8、“ 我也愤世嫉俗,只不过看了《红楼梦》也没用,有时间还不如说出来呢 ” -----有人总是说“我也愤世嫉俗,只不过说出来也没用,有时间还不如看《红楼梦》呢”,针对这种格调,黑面书生如是对偶地说。 9、““ 不说”也白“不说”,干嘛还要“不说”呢 ” -----有人总是说“说了也白说,干嘛还要说呢”,针对这种腔调,黑面书生如是逻辑强盗。 10、“ 科学网上的听起来不那么和谐的声音,即便不是同志的“春天般”真诚的批评,顶多也只是个“人民内部矛盾”,跟“敌我矛盾”和“阶级立场”根本搭不上边 ” ------针对科学网上大有人要搞“ 文字狱 ”或者“ 文革式 ”的恶意或者无意的把博主的闲暇的“ 打情骂俏跟90后小女生开玩笑 ”的小博文上升到“ 基本原则基本道路基本立场基本主义 ”问题的 上纲上线 做法和趋势,黑面书生代表胡温爷爷定个调,嘻嘻 :) 。 你可以不动脑子地想想嘛,真正的敌人还会实名在科学网上写博文么?哈哈 。 实际上,这恰恰是一种对和谐的理解和实践,因此我由衷地赞美科学网,和谐的科学网万岁!
个人分类: 三言两拍--俺说新语|324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别墅与贫民窟的联想
wangdw 2010-4-21 09:03
别墅与贫民窟的联想 改革三十多年了,住房问题总是人们讨论的焦点。现在的住房价格飞涨得叫人叹息。因为住房问题,工作十多年的大学生上午结婚下午就离了。富二代有好房住,贫二代呢,有时连做房奴的机会都没有。 图 1 湖南 石门远近闻名官员豪宅腐败一条街 图 2 福州高档房产旁的柜族生活 图 3 北京胶囊公寓一房难求租客满员 再看看那些明星、富翁,住的是几千万的别墅。他们还花上亿的资金买飞机。在美国,也是这样,能买富人区住房的人就是明星、大富豪、律师等。在美国,政府工作人员是买不起富人区的房子的。可是,在我们中国,许多地方官员也可以盖豪宅,甚至不比富商差。例如湖南的 石门远近闻名官员豪宅腐败一条街(图 1 )。 而在福建,在高楼大厦边是住集装箱的贫民窟(图 2 ),在北京, 胶囊公寓一房难求,租客满员(图 3 )。 杜甫的诗句浮上我脑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屋独破受冻死亦足!
个人分类: 生活|2486 次阅读|3 个评论
房地产笑话一则(悲)
yhc511025 2010-4-20 22:23
最近上网的时候发现一则与房地产有关的笑话,觉得确实和房地产的现状很相似,故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这都是随大流的思想观念造成的,就好象60 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仅仅是为了随大流,就放弃自己原本应有的幸福,为奴为婢大半辈子,值还是不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北大原校长: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有感
wangdw 2010-4-17 07:21
读 北大原校长: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有感 有幸读了北大原校长 许智宏院士关于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的报道,有不少感想。 首先,我是同意许院士说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原因在于,现在的大学,有点弄虚作假之嫌,风气败坏。今年年初,西安交大的 一名曾经获得 长江学者 称号的博士生导师被撤销了博导资格;又是今年, 南京副教授换妻事件提起公诉;研究生们叫导师为老板了;南京有博士以跳楼要挟取得答辩权;有不少报道,说学校也存在潜规则,北大的御用文人孙东东的雷人语录,等等。腐败不消除,没法谈一流。社会上腐败现象不消除,学校就不会是个净地。 现在,研究生毕业,工作问题、住房问题,等等,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北京房价高得吓人,只听官员叫唤,不见下降。各部委可以以十分之一的市场价购得住房,他们才不急于调整楼市价格。苦的是老百姓,研究生如何能有抱负?! 本人 1997 起在北大代了几年毕业班的课,一个班的学生,头里的 3 、 4 个联系出国,接下的几人保送为本校的研究生,再下面的准备考外面的研究生,只有最后几人找工作。可见,一流的学生多数出国了,我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外培育人才。 许院士说北大与 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可是要知道,现在原来有名的北京医科大学也成你们的了,实际是几个学校的啊!北医有好几个附属医院,我们研究所一直是把北医三院作为自己的合同医院,你们是强强联合。我有同学在医科大学,后来也成北大的了。还有没有别的学校?我还没调查。 大学总没法和国际上的相比,我认为这主要是孔孟之道流毒的缘故。 钱老说: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难道钱老说的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是指 中国的孔孟之道的流毒吗?! 历史上造反时反孔,掌权后变尊孔,难道我们也是这样? 凡是有我们华人的地方,都有儒家思想的影响。结果呢,中国学生只会老老实实地学,老老实实地背,与美国的学生在独立思考、民主讨论、创新上差得太远。 我有一位朋友,大学中文教授,看了我的短文给我发信说:看了你的博客,很同意你的观点,我虽然是讲孔孟的,但并不一味赞同孔孟,没有创新中国就没有进步。现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培养蠢才! 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是要改的,但是,是很难的事,是浩大的系统工程。 CCTV10 总是宣传孔孟思想,有的领导也讲孔子是如何如何说的,世界各地的华人学校都叫孔子学院。有时也许是统战的需要。 付: 北大原校长: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 (组图) 2010 年 04 月 15 日 08:31 长江日报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共有评论 151 条 许智宏在留言册上留言。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朱建华摄) 许智宏留言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朱建华摄)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 中国目前无世界一流大学 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 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些功利 据悉,中国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的提法,源于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这同时也是985工程名称的由来。据报道,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如果完全兑现,总投入在300亿元以上。 我们在进步,国外的大学也在进步。我没听过哈佛大学校长讲,哈佛就是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认为,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 中国大学软环境建设 很差 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他认为,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 很远,很远。 一流大学是拿钱堆出来的。。许智宏认为,大学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更多优秀学者,培养更多优秀学生,一所大学何年何月成为世界一流并不重要。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
个人分类: 教育|2673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日报:富二代、房奴映射中国新一代处境
panfq 2009-12-24 09:0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3 11:42:26 中评社香港12月23日电/朝鲜日报报道,本月月1日,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大学校园惊现80后企业少东家,寻找清纯美丽校花的传单。这是被称为富二代的富家子弟为了找漂亮女大学生作终身伴侣而发放的传单。中国新华网就此讽刺说,这是在校园选妃。     将继承巨额财产的富二代在中国年轻人之间占极少数。这些富二代动辄花费数千万元,举行超豪华生日派对,成绩差也能上名牌大学。因此老百姓对他们也非常反感。最近作为富二代的反义词,正在流行贫二代一词。意思是继承贫穷的一代。这句话讽刺了即使有能力,如果没有摊上有权有钱的父母,就很难找到工作的现实。     蚁族是指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在房价低廉的落后地区聚集生活的年轻人。之所以称他们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类似的特点:高知、弱小、群居。首次提出蚁族这一辞汇的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说:蚂蚁虽然是卑微的存在,但如果社会不给予关注,就有可能引发一场大灾难。蚂蚁是一种群居生物,它们甚至可以摧毁一座堤坝。     在蚁族中,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就业选择入伍。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统计资料,2009年大学毕业生入伍人数比去年增加2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2日报导称,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也不能全部容纳日益增加的高学历者。     此外,意为房子的奴隶的房奴是指由于中国城市房价破天价,一辈子都要偿还银行住房贷款,作为房子的奴隶生活下去的中国的年轻一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房奴”)
wangdw 2009-12-15 19:09
杂谈(房奴) 最新的 社科院经济蓝皮书 说85% 家庭买不起房 ,本人相信。现在年轻人所在的单位没有了福利房,得自己买房了。一般来说,谁买得起, 150 多万左右,刚工作的年轻人,得花多少年才能?贷款买,那就成为房奴了。每月就要被扣许多,细算起来贵多了。 房奴,一个让人恨得发狂又爱得死去活来的称谓,已经改变了一代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当前年轻人奋斗的目标与理想。 在与研究生谈心一文中,压根没有提住房这事。难啊,年轻人!他们怎么能够安心工作?他们的后顾之忧是何其之大!我们老同志算是赶上了福利房的末班车, 2000 年分到福利房。否则,我们也买不起! 85% 家庭买不起房,就连副部长级的也说买不起房子(凤凰网 12 月 15 日新闻),住房改革是不是要再改革了?全靠楼市繁荣的 迪拜出问题了,中国的楼市会不会受影响?本人不懂经济学,不知泡沫与否。但知道点,在楼市中,存在层层提成的问题,到头来,用来盖楼的费用就少了,质量没法保证,房价也高了。难怪房价飞涨,垮垮楼上电视了。
个人分类: 其他观点讨论|30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奴隶时代
boxcar 2009-11-30 20:03
这是我在Sina开博初期(2006年10月) 的一篇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05mx.html ) ,现转到科学网。 正在进入一个新奴隶时代。君不见,房奴、车奴、卡奴。。。这样一系列的奴词汇最近几年常见于媒体报道之中。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新世纪的新式奴隶,这种奴隶生活得很潇洒,很舒服,居有其房洋房,行有其车好车,市有其币信用卡,食有其宴,衣着光鲜,当然非历史上的奴隶社会中的奴隶可比,但仍被命名为奴,为什么? 不自由(特别是人身自由),受很重的剥削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奴隶的共同特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漫长的古代的奴隶社会,到近代残存的农奴、黑奴,奴隶们那种没有人权、被任意买卖和处置的生活状况似乎更多的被人关注,事实上奴隶所受的经济剥削也是相当严重的。现在的诸奴之所以为奴,其意倒主要来自于后者,即受到比较严重的经济剥削。新奴们在买房、购车和刷卡的过程中花掉了太多他们还没有赚到的钱,为此需要贷款说的好听点是今天花明天的钱,而在偿还贷款时就必须偿付相应的利息,从表面看,银行从中得到并不算太大的利息收益,也是合理合法所得,似乎算不得剥削。然而,不应忽视的是,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是将自己未来的劳动所得早早押在了外在的物品上,所占有了。 就奴隶的来源看,古代最初的奴隶是战争中在战场上抓俘虏或者失败方的其他人员,后来又有了政治斗争被抄家的家族成员和家仆,在近代,又增加了被贩卖的奴隶。现代的新奴隶是什么来源路数呢?在不恰当的舆论导向下自找的!!!为什么这么讲?现代舆论总是鼓吹超前消费,有钱要花光,没钱要借贷,一切为了体面的高质量的生活,一旦入不敷出却又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几轮借贷下来,一个暂新的奴隶就此诞生了。 就奴隶的生存状况来看,现代新奴隶们远非既往奴隶可比,至少他们外表上看起来很潇洒、很舒坦,但其心里却承受着日益加重的压力如果他有良心,准备还钱的话。其实人们外表的快活仅仅是别人看的幌子,如果心里不快活,才是真的不快活,所以新奴隶们可能压力很大,很不快活,虽然会死鸭子嘴硬般地不会承认。 就新奴隶的前途来看,要么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地认真过几年紧日子准备还钱;要么就是等着别人免除你地债务,就象18世纪奴隶等解放证书一样困难,几乎不可能!反正搞奴隶起义造反是决无可能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赚钱还钱吧,因为投入和产出还是成比例的,收益必须要有付出。 就社会的演化规律看,在消灭货币之前,新奴隶时代还要持续很多年,至少我没看到啥年月能结束。如果我们不想成为新奴,我们就只能是小心地使用我们的收入,仔细规划我们自己的支出,过一种内心世界踏实自信的生活岂不是很好? 后记: 2007年底,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连带着2008年秋在美国发生了若干大银行倒闭,在金融风暴的劲风之下,全球经济受到重创。2009年的11月,阿联酋的迪拜又出了问题,让世人见识了全球经济的乍暖还寒。这些都不奇怪,因为一切关乎举债透支未来的模式都迟早要出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638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