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萨马兰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悼念萨翁
whyhoo 2011-8-8 11:00
昨天下午,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静静的离开了人世。又一位世纪伟人离去了,这位执掌国际奥委会长达21年的老人终于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记得我观看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是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第26届夏季奥运会,萨翁为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颁发金牌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此我也记住了一位慈祥的老人——萨马兰奇。奥运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萨翁为奥运会作出了很多突出贡献,他使奥运会摆脱了经济危机和冷战影响,成功主办了一届又一届的夏季奥运会。萨翁也一直积极支持着北京的申奥活动,北京也在他的最后一次任期内成功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萨翁为国际奥委会操劳了大半生,费尽心血,他的离去,是国际奥委会的一大损失,希望他一路走好。
个人分类: 奥运会|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萨马兰奇走了,奥运精神和他的事业永垂不朽并发扬光大!
Fangjinqin 2010-4-22 17:58
萨马兰奇走了, 奥运精神和他的事业永垂不朽并发扬光大! 2010年4月21日早,正当我们全国深情悼念玉树同胞罹难时,传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去世的消息,我们中国人民同样感到悲痛.他是一位中国人民几乎家喻户晓的外国人,与中国举办奥运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北京能够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萨马兰奇功不可没.他更大的功绩是挽救了濒于破产的奥委会,使奥林匹克运动摆脱了生存危机,并发展茁壮,走向辉煌,在全世界普及了奥运精神。 这两天我听到许多人介绍这个慈祥老人的高贵品质.最使我感到可贵的是他了解中国、尊重中国、热爱中国和支持中国.另外有一条鲜为人知的是,有人说他做到:礼尚往来.对于一个外国人,真正懂得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我国传统礼尚,并且做到了,这可不容易,难得啊! 萨马兰奇走了,但是奥运精神和他的事业永垂不朽!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萨马兰奇和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图)
xupeiyang 2010-4-21 21:28
2010-04-21 21:17:00 来源: 国际在线 (北京)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开赛第一天,许海峰就在手枪慢射中获得了一枚金牌。这是该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萨马兰奇亲自把这枚金牌挂在了许海峰胸前。这是他在会前就对中国代表团做出的许诺,要为中国颁发第一枚金牌。这也是萨马兰奇担任主席后颁发的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洛杉矶奥运会后,萨马兰奇应邀来到中国参加 国庆 35周年庆典,并与邓小平进行了交流。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萨马兰奇死因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xupeiyang 2010-4-21 21:12
 据萨马兰奇的主治医生埃斯特班介绍,萨马兰奇的死因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萨马兰奇去世前所在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家医院称,萨马兰奇因为急性心脏病发作入院,并于当地时间21日13点25分因心肺衰竭去世。国际奥委会今天发布的声明称,得知前主席萨马兰奇的死讯,国际奥委会深表哀痛。萨马兰奇2001年辞职后,被国际奥委会聘请为终身名誉主席。   萨马兰奇执掌国际奥委会21年,于2001年7月卸任。在把国际奥委会主席职位移交给比利时人罗格的同时,他当选国际奥委会的终身名誉主席。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托列略(国籍:西班牙)   萨马兰奇(1920.7.17-2010.4.21)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七任主席,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89岁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20日中午因心脏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住院。医院发言人表示,萨马兰奇的病情非常严重。   院长说,萨马兰奇是因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情况很危急。   萨马兰奇住院的原因是患上了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症。   10月13日,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入院接受治疗。   据悉,89岁高龄的萨马兰奇先生当天出席Sportelinternational的一档电视节目,其间因心脏病轻微发作而昏倒。他目前已住进位于摩纳哥的格雷斯王妃医院,院方还没有就此发表评论。 (本文来源: 新华网 )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们失去了一位伟人 不知怎么表达悲伤
xupeiyang 2010-4-21 21:01
环球时报-环球网4月21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据路透社4月21日报道,国际奥委会称,89岁的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去世。 国际奥委会现任主席雅克-罗格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表达奥运家族的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人,一位导师,一位朋友,他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奥运事业。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萨马兰奇爱中国尊重中国 称中国懂珍惜患难之交
xupeiyang 2010-4-21 20:38
2010-04-21 20:31:4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2008年9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欢迎出席2008年残奥会的各国贵宾。图为胡锦涛夫妇与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合影。中新社资料图 任海霞 摄 中新网4月21日电 北京时间4月21日,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在西班牙首都 马德 里病逝,享年89岁。萨马兰奇一生挚爱体育事业,与中国也曾有过多年的不解之缘。在 北京奥运会 后,他曾撰文,解释自己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 萨马兰奇在2008年9月4日于西班牙《先锋报》刊登了题为《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的文章。他说:中国人民是一个拥有超强记忆力的民族,他们懂得珍惜患难之交,不会忘记患难时期与自己站在一边的人。正因为如此,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我才能享受到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我的爱,这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情感。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 北京举办奥运会,是萨马兰奇的一大愿望。在 2008年奥运会 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认可后,萨马兰奇迫不及待地与公众分享他与中国人民之间结成源远流长的友谊中的点点滴滴。 1977年到1980年,萨马兰奇任西班牙驻前苏联大使,兼任驻蒙古大使。这也使得他与中国有了亲密接触。他回忆说,当年,我受国王卡洛斯一世的任命在民主过渡时期出任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各国外交官之间的接触非常频繁,我曾多次前往中国大使馆位于列宁山的本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国际奥委会与中国开始了有关恢复其地位的谈判。最初的事情是由我的前任基拉宁主席负责的,最终结果是在1979年达成。萨马兰奇回忆说。 萨马兰奇与中国的不解之缘由此展开。他说,我终于有机会感谢邓小平先生。虽然他个头不高,但却是一位历史伟人。是他的慷慨邀请让我得以在1984年参观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当我得知我和我的妻子是当时惟一受邀参观纪念堂的西方人时,我的惊讶之情可想而知。 萨马兰奇认为,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号召承认中国体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让中国开始渐渐视他为可信赖的朋友。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遭到了苏联的抵制。苏联等国家一同抵制这次奥运会,但中国、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依然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至今还记得中国代表团步入洛杉矶纪念体育场时的情景雷鸣般的掌声对它表示欢迎。洛杉矶见证了中国代表团获得了其奥运历史上第一枚金牌,我也亲自为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颁发了奖牌。 1980年7月16日,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中国在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中就获得了32枚奖牌。胜利过后,中国人开始认真地考虑在将来举办一届奥运会的可能。被我看作兄弟的奥委会中国委员何振梁开始积极地投入到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办工作中。中国想要借此来迎接新千年的到来。 他如此回忆。 然而,在1993年召开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北京仅以两票之差败给了悉尼。萨马兰奇认为,北京不应该放弃继续申办: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21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不能没有伟大的中国,奥林匹克大家庭也不能没有13亿中国人民,因为这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在那些年里,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如何跃升为世界大国的过程。终于,江泽民主席告诉我,北京将申办2008年奥运会。 2001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奥委会全会后,我就要离任,也正是在这次会议期间国际奥委会作出了两项历史性决定:一是选出了罗格作为我的接替者;二是在第二轮投票中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萨马兰奇认为,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让世界了解其文化的契机,也是让中国人民敞开胸怀自由地与世界人民交流、享受奥运精神的机会。奥运会是一个民族的伟大胜利,因为中国政府履行了诺言。因为有上百万志愿者的微笑和热忱服务,北京奥运会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佩。这将是一次很难超越的圆满胜利。 他指出,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上千万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中国发生的一切都称得上巨大,也让西方人很难理解。 (本文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 2010年4月21日逝世 享年89岁
xupeiyang 2010-4-21 20:35
   这是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宣布北京市获得 2008年奥运会 主办权。新华社发  2008年8月5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冠军论坛迎来诸多明星级人物,其中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获得的掌声最多,他称赞北京建有最好的奥运场馆,坦言中国的成功也将是他的成功。   萨马兰奇昨天表示,他充分相信,三天后拉开大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场历史性的精彩盛会。 你们建造了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体育设施,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这些都会写入奥运会的历史 。    我希望能跟大家一起来见证这一次奥运会的辉煌。我一直是中国的朋友,这一点大家不用置疑,而且我一直会祝福中国举办成功,我认为中国的成功也是我自己的成功。   1920年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出生于巴塞罗那伊伦大街28号。   1931年 萨马兰奇有限股份公司成立。   1939年 在萨莫拉服 兵役 。   1940年 进入巴塞罗那研究生院深造,战前在实验学院获得的 会计师 证书在此得到确认。   1943年 担任西班牙皇家体育俱乐部旱冰球队 教练 。第一次以斯提克的笔名在《新闻报》上发表快讯。   1945年 出任马维西公司 董事长 。   1946年 代表西班牙出席在瑞士蒙特勒举行的国际旱冰球联合会大会。国际旱冰球联合会接纳西班牙为会员。   1954年 出任国际旱冰球联合会副主席,当选巴塞罗那市政府官员。建立西班牙旱冰球协会,并出任主席。   1955年 当选为巴塞罗那议员,12月1日同玛丽亚-特雷莎-萨利萨其斯-罗结婚。   1956年 当选为西班牙奥委会委员 。   1961年 建立巴塞罗那航海沙龙。不再担任巴塞罗那市政府官员。   1966年4月27日 在罗马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接替埃洛拉-奥拉索担任西班牙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   1967年 担任西班牙奥委会主席,不再担任巴塞罗那议员。   1968年 负责国际奥委会礼宾部工作。   1970年 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   1973年7月17日 出任巴塞罗那议长。   1974年 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1977年6月10日 被任命为西班牙首任驻苏联大使。7月17日停止担任巴塞罗那议长。   1980年7月16日 在洛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8年。   1981年 业余一词从《 奥林匹克宪章 》里消失。   1984年7月28日 主持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   1988年9月17日 主持汉城第24届奥运会。   1989年8月30日 在波多黎各再度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4年。   1992年7月25日 主持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   1993年9月24日 在蒙特卡洛三度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4年。   1995年6月18日 国际奥委会第103次全会决定将委员退休年龄延至80岁。   1996年7月20日 主持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   2000年9月16日 妻子玛利亚特雷萨萨里萨奇在巴塞罗那家中病逝。   2001年7月13日 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10年4月21日 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刘国梁:萨翁离世是全世界损失 中国不会忘记他(图) 2010-04-21 21:22:00 来源: 网易体育     网易体育田京波4月21日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4月21日晚19时25分,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因病在巴塞罗那逝世,享年89岁。获知消息之后,男乒主帅刘国梁带着沉痛的心情缅怀了这位老人,称其对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逝世享年89岁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逝世享年89岁   众所周知,萨马兰奇生前酷爱乒乓球,而他最喜爱的运动员就是中国乒坛的传奇人物邓亚萍。萨翁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喜爱、对于这项运动的热爱,以及他对于乒乓球运动积极乐观的看法对于项目的的发展不可估量。   获知萨翁离世的消息之后,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带着时分沉痛的心情缅怀了萨马兰奇,这个消息,不仅我感到悲痛,我想所有中国人都会和我一样的心情,这位老人不仅对中国人的感情,对于乒乓球的感情,甚至对于全世界奥委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去会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刘国梁说道,他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在体育界来说是卓越的,特别是中国人是不会忘记他的。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作者:田京波) 萨马兰奇力挺北京奥运会 不应怀有政治目的(图) 2010-04-21 21:27:00 来源: 大河网 (郑州)  萨马兰奇正在欣赏奥运火炬祥云(资料图)    2008年4月7日消息,据西班牙《国家报》4月7日报道,2008年8月8日,萨马兰奇将出席 北京奥运会 的开幕式。他是此次奥运会的主要推动者,在中国广受尊崇。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很好地维护人权,因而对北京是否适合举办奥运会持怀疑态度。萨马兰奇断然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那些批评中国的国家应该自我反省,它们应该在联合国发表反对意见,而不应怀着政治目的利用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开幕期间 萨马兰奇主席痛失爱妻(图) 2010-04-21 21:21:00 来源: 大河网 (郑州)  萨马兰奇与夫人玛利亚特莱萨萨马兰奇(资料图)   据西班牙国家通讯社报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夫人玛利亚特莱萨萨马兰奇因长期患病,于2000年9月1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去世,享年67岁。奥委会已发出唁电,本届奥运会主体育场上的奥运五环旗也下半旗致哀。   萨马兰奇夫人长期患有癌症,身体一直不太好。在本届悉尼奥运会开幕前,病情一度加重。按往常惯例,她一定会跟随萨马兰奇前来参加开幕式,而这次却只好呆在西班牙的家中休养。然而,就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刚刚结束的几个小时后,萨马兰奇便接到其夫人病危的消息。萨马兰奇当即于北京时间9月16日早晨紧急乘私人飞机飞回西班牙,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没能赶上见妻子的最后一面。   据国际奥委会的官员透露,萨马兰奇夫人的病情是突然恶化的,并马上被送到当地医院。上周三,萨马兰奇曾对国际奥委会的同事透露了其夫人的病情,并表示他的夫人恐怕不能前来悉尼了。   本届奥运会对年已80的萨马兰奇具有重要含义,因为他明年7月便要离开服务了21年的国际奥委会,卸下主席职务,回家颐养天年。萨马兰奇夫妇结婚40年,有两个孩子。   这并不是萨马兰奇第一次在奥运会期间离开。1994年,他在挪威举行的冬季奥运会期间,曾专门对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进行了短暂的访问。萨拉热窝是1984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当时正处于战火之中。   但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在奥运会期间缺席毕竟是极其罕见的。临行前,萨马兰奇宣布国际奥委会事务暂由副主席庞德主持。庞德来自加拿大,是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他向记者透露,萨马兰奇临行前表示,希望能在本周末返回悉尼。 (本文来源: 大河网 ) 萨马兰奇因病去世 杨扬深表痛心:萨老像父亲一样 2010-04-21 21:29:00 来源: 新民网   中国奥委会网站北京4月21日讯在第一时间得知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刚刚因病在巴塞罗那去世,在今年二月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以运动员身份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前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奥运会冠军杨扬,心情非常沉痛。 杨扬表示,从今天早上从媒体得知萨老病危的消息后,她就一直在关注事态的进展。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萨老是一位像父亲一样的老朋友,失去他,我感到非常痛心。她说。 杨扬还指出,萨老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奥运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他功不可没。另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朋友。 杨扬还回忆说,自己是在2002年第一次在洛桑见到萨老,当时他表现出来的对运动员的重视和关爱,让她记忆深刻。没有想到,今年温哥华的见面,则成为我们的最后一次相见。祝福他老人家一路走好,中国人民会永远怀念他。(秀品)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0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21日逝世 享年89岁
xupeiyang 2010-4-21 20:25
医院证实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逝世 2010-04-21 20:10:5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外电发自西班牙首都 马德 里的消息,医院证实: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21日逝世,享年89岁。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萨马兰奇是间谍 身败名裂尚未知
xupeiyang 2009-11-16 17:00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是克格勃成员? 日前,一本名为《克格勃下象棋》的新书在俄罗斯出版,该书的作者弗拉基米尔波波夫,曾是前克格勃中校。 在这本书中,波波夫披露说,萨马兰奇当年因为走私问题被迫与克格勃合作,而他后来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正是克格勃一手策划的结果。 走私败露 被迫与克格勃合作 在《克格勃下象棋》这本书中,作者波波夫披露了不少克格勃在体育界发展势力并实施行动的内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萨马兰奇。 该书称,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萨马兰奇就成为了克格勃的成员。1977年到1980年间,萨马兰奇曾任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在这段时间内,他因为将古董、首饰、画作等物品走私出苏联,而被苏联警方盯上。虽然萨马兰奇享有外交豁免权,但却抵不过克格勃的关注。最终,他不得不和克格勃合作,以避免国际丑闻的爆发。 当选主席 选举被克格勃操纵 书中披露,萨马兰奇正式成为克格勃成员时,已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1980年7月,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选举新任主席。为了更好地控制国际奥委会,克格勃操纵了选举,确保萨马兰奇最终当选。投票前晚,有人对萨马兰奇说:明日你将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得票数为44。第二天的投票,结果与之分毫不差。 自此之后,国际奥委会成为间谍巢穴,很多针对世界知名运动员的秘密行动就从这里发起,其中之一就是试图毒杀前苏联国际象棋大师库尔切诺伊,后者在荷兰的一个赛事后叛逃。 萨马兰奇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后,于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卸任。如今的萨翁,已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了,这本书的出版多少会对这位奥运会功勋老人造成一定的影响。身败名裂未可知否,但至少在诚信方面,肯定会引起一定的质疑。 http://civ.ce.cn/main/right/rwcq/tt/200911/14/t20091114_20420695.shtml 萨马兰奇是克格勃!?一本刚刚在俄罗斯出版的新书透露这位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曾是苏联国安部门成员。据书中所言,萨马兰奇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就是克格勃成员,而他当上国际奥委会主席也是因为克格勃操纵了选举。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萨马兰奇的一世英名很可能会被抹上难以洗去的污点。 萨马兰奇和斯米尔诺夫   这本引起轩然大波的书名叫克格勃下象棋,作者包括弗拉基米尔-波波夫,俄裔美国历史学家尤里-费尔琴斯基以及两位国际象棋大师维克托-库尔切诺伊和鲍里斯-古尔科,书中不少内容都涉及克格勃怎样在体育界发展势力并实施行动的。   主要作者波波夫是前克格勃中校,如今生活在加拿大。波波夫揭露,1977年到1980年间萨马兰奇曾任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因为将古董、首饰、画作等物走私出苏联,而被苏联警方盯上。尽管萨马兰奇享有外交豁免权,但却难逃克格勃的法眼,不得不与克格勃合作,以避免爆发国际丑闻。   书中指出萨马兰奇曾在西班牙佛朗哥政权中担任体育部长,并被迫行纳粹礼,在正式成为克格勃成员时,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为了更好地操纵国际奥委会,克格勃控制了选举结果,确保萨马兰奇在1980年7月在莫斯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而他们在国际奥委会的线人是维塔利-斯米尔诺夫,后者自1971年以来就是国际奥委会委员,1978年到1982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81年到1990年任俄罗斯联邦体育部长。   萨马兰奇成功上位后,国际奥委会成为间谍巢穴,很多针对一些世界知名运动员的秘密行动纷纷发起,其中之一就是试图毒杀苏联国际象棋大师库尔切诺伊,后者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赛事后叛逃,而另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大师卡尔波夫也是克格勃成员。   这本书的可信度有多少很难下判断,毕竟已经是30年前发生的事情,不过书中并未提起当时普遍被认为是真正大佬的阿迪达斯老板霍斯特-达斯勒,这位德国人不仅在1974年帮助阿维兰热成为国际足联主席,又通过萨马兰奇来控制国际奥委会,并且在1980年国际奥委会主席选举前夜,准确地告知萨马兰奇他将在第一轮以44票胜出的事实,堪称真正的幕后操纵者。   萨马兰奇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后,于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卸任。如今的萨马兰奇已经处在颐养天年的阶段,这本书的出版多少会对这位曾经对奥运会在全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造成一定的影响,身败名裂未可知否,但至少在诚信方面肯定会令人广泛质疑。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作者:新边缘人)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