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乔治·华盛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乔治·华盛顿(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版)
黄安年 2013-5-28 07:00
乔治·华盛顿(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版)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5月28日发布 本条目的PDF版选自李世洞、 黄安年等编译,邓蜀生审校的《 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 》(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602页。该书参照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美国历史人物辞典等书,选出了2500余位生活在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历史人物,编成《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他们都是美国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移民先驱、初期对外贸易开拓者的毛皮商人、近现代企业精英、军政领袖、大发明家、能工巧匠、大师鸿儒,还收录了一些流传民间的草莽英雄。在选译时,还特别注意少数族裔中的杰出人物以及与中国有过密切关系的人士。传主介绍文字长短不一,长者如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威尔逊、富兰克林 · 罗斯福等条目,均达数千字。短者如托马斯 · 加勒特条: “ 商人、废奴主义者,他英勇机智地帮助大约2700名奴隶逃到北方 ” ,以不到30字介绍了此人的主要事迹。但绝大多数条目在300-1000字之间。读者通过对此2500余历史人物的评介,对美国300多年的历史发展将会得到大体上的认识。因此,这本书即可当工具书使用,又可作传记读物来阅读。 本传略条目按传主姓名原文字母顺序排列,之后依次为姓名译名、生卒年代、出生地点及生平介绍。每页上端有本页开始姓氏提示词以供检索。生平介绍中涉及到的重要著作与创作均附原文,以供作进一步研究时考查。 参加本书编译工作的是:A-K 以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世洞为首的武汉地区小组。包括王锦塘、锺文范、薛国中、赖元晋、温敏、毛若水、王建辉、李其荣。 L-Z 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为首的北京地区小组,包括吴江梅、游恒、李微华、马秋莎、龚晓庄、李薇、刘朝雄、黄开来、周海林、王丽霞。 1951-1960 年间逝世的人物条目均为华东师范大学邓言明编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第1任 美国总统 任期 1789年 4月30日- 1797年 3月4日 副总统 约翰·亚当斯 继任 约翰·亚当斯 出生 1732年 2月22日 ( 儒略历 1731年2月11日) 英国北美殖民地时期 维吉尼亚州 威斯特摩兰县 逝世 1799 年12月14日 (67岁) 美国 弗吉尼亚州 弗农山 政党 无 配偶 玛莎·丹德瑞其·克丝提斯 信仰 美国圣公会 签名 乔治·华盛顿 ( GeorgeWashington ,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 1775年 至 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时 殖民地军 的 总司令 ,1789年成为 美国 第一任 总统 (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 国家元首 ),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 选举团 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 1797年 。 华盛顿早年在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 中曾担任支持 大英帝国 一方的殖民军军官。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他拒绝了一些同僚怂恿他领导 军事政权 的提议,在 1783年 回到了他在 维农山 的庄园回复平民生活。 1787年 ,华盛顿主持了 制宪会议 。会议制定了现在的 美国宪法 。 1789年 ,他经过全体 选举团 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 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 国父 。学者们则将他和 亚伯拉罕·林肯 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在 美国在线 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 最伟大的美国人 》中,华盛顿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四位 。 早年生涯 依据 儒略历 ,华盛顿生于 1732年 2月11日。而依据 格里高利历 ,华盛顿则出生于 1732年 2月22日。在他出生时,英格兰的新年开始于3月25日(天主报喜节),也因此会有不同的生日出现。他的出生地点是 威斯特摩兰县 的一个大农场。华盛顿的家族名称出自距离 英格兰东北 不远的 泰恩-威尔郡 的华盛顿村(Washington)。在 1500年 ,华盛顿家族迁移到 北安普敦郡 。华盛顿的祖先有些名望,曾有个祖先被称为“ 绅士 ”。后来 亨利八世 赐给这个家族以土地,其成员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官职。但是随着 英格兰 清教徒革命,家庭财产败落,奥古斯丁的祖父约翰·华盛顿于 1657年 移民至 维吉尼亚 。在今 北安普敦郡 苏尔格雷夫的祖屋作为 华盛顿纪念馆 保留至今。 华盛顿是他父亲第二次婚姻里最年长的孩子,他有两个较年长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和奥古斯汀,和其他四名较年幼的兄弟姊妹:贝蒂、萨母耳、约翰·奥古斯汀和查理斯。华盛顿的父母是 奥古斯汀·华盛顿 (Augustine Washington, 1693年-1743年4月12日)和 玛丽·鲍尔·华盛顿 (Mary Ball Washington, 1708年-1789年4月25日),都是英国后裔。华盛顿的父亲是 弗吉尼亚州 一个蓄奴的大农场主,他也曾试着进行开采铁矿的事业。以绅士阶级来说,比较起周遭的农场主,他们还不算是真正富有的。他的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 弗雷德里克斯堡 对面的拉帕诺克河畔的费里农庄度过的。华盛顿父亲的资产之一便是后来被改名为弗农山的一座大庄园。 华盛顿从7岁到15岁,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最初在本地教堂司事那里上学,后来在名叫威廉斯的老师那里上学,他的一些作业本至今仍保留着,他在实用 数学 ,包括计量、几种测量的方法和对测量有用的三角方面十分精通。他学习 几何 ,还学习一点 拉丁文 。同时在那个时期,华盛顿还阅读一些英国名著。 华盛顿的哥哥奥古斯汀曾担任由英国上将所指挥的步兵团的军官,参加了 詹金斯的耳朵战争 。之后华盛顿父亲的去世让家族陷入了经济困难,因此华盛顿无法像两名年长的哥哥一样前往英格兰受教育,他也只得放弃了原本由劳伦斯所安排,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见习军官的机会。于是华盛顿一生都没有前往欧洲。 华盛顿接着在成为了 亚历山德里亚 的 消防队员 。在1774年,由于他和一家消防器具公司的友好关系,他自费购买了一具当时非常先进的消防器材,捐赠给市镇使用,这具器材今天仍可以在亚历山大市的博物馆看见。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1754—1763 在华盛顿22岁的时候,华盛顿无意间成为了 法国印地安人战争 的导火线之一。这场殖民地所参加的第一场战争起源于1753年, 法国 人开始在当时属于弗吉尼亚州领土的 俄亥俄谷地 (Ohio Country)建立许多堡垒,这是法国人的战略之一。法国人得到当地原住民的支持,试图阻止英国人继续向西扩张他们在美州的殖民地,并阻挡殖民地内的英国军队。弗吉尼亚州的总督是 罗伯特·丁威迪 (Robert Dinwiddie),当时担任少校的华盛顿替他向法国指挥官递交了最后通牒书,要求法国人离开。华盛顿将过程透露给当地的报纸,而他也因此成为传奇人物。但法国人拒绝撤离,因此在1754年,丁威迪派遣了刚升迁中校的华盛顿率领弗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谷地攻击法国人。华盛顿率领军队伏击了一支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侦查队,在短暂的战斗后,华盛顿的 印地安人 盟友 塔纳洽里森 (Tanacharison)族人杀害了法国指挥官 朱蒙维拉 (Joseph Coulon de Jumonville),接着华盛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为“ 必需堡 ”(Fort Necessity)的堡垒,但在数量更多的法军和其他印地安人部队进攻下,这座堡垒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时华盛顿签下一份承认他刺杀了法军指挥官朱蒙维拉的文书(因为这份文书用法文写成,华盛顿根本看不懂),而这份文书导致了国际间的事变,成为法国印地安人战争的起因之一。这场战争也是 七年战争 的一部分。 华盛顿稍后被法国人假释,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后被释放。 华盛顿一直渴望加入英国军队,但当时殖民地的居民都对此不感兴趣。他在1755年终于等到机会,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着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远征行动在 莫农加希拉河战役 (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中遭受灾难性结果。相当不可思议的,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仍毫发无伤,同时在炮火中他冷静的组织了军队的撤退。在弗吉尼亚州,华盛顿成了英雄人物,虽然战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他继续领导了弗吉尼亚第一军团好几年。在1758年,他随着John Forbes将军展开另一次远征,成功的将法军驱离了 杜根堡 (Fort Duquesne)堡垒。 华盛顿最初军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正规的英军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但他一直未获升迁,因此他在1759年辞去了军职,并与 马莎·丹德里奇·卡斯蒂斯 结婚,她是一名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富有寡妇。华盛顿和她一起抚养这两个小孩:约翰·帕克·卡斯蒂斯和马莎·帕克·卡斯蒂斯,稍后他还抚养了她的两名孙子女,但华盛顿从没有自己血亲的小孩。新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居住,过着绅士阶级农夫和蓄奴主的生活,他并当选了弗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 美国革命:1774—1783 主条目: 美国革命 和 美国独立战争 在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前往参加 第一届大陆会议 。由于 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 马萨诸塞州 的立法和司法权利。殖民地在1775年4月于列克星顿和康科特与英军开战后,华盛顿穿着军服出席 第二届大陆会议 —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代表,表示了他希望带领弗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马萨诸塞州的代表 约翰·亚当斯 推荐他担任所有殖民地的总指挥官,并称他拥有“担任军官的才能……极大的天份和普遍的特质”。因为亚当斯了解到,确保南方的殖民地能与北部殖民地合作顺利组成大陆军团的最好方法,便是推荐一个南方殖民地人士担任总指挥官。华盛顿在 1775年 6月15日经由大会选举无异议支持成为了总指挥官,虽然很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弗吉尼亚家园,华盛顿还是接受了指挥官职位,并宣称我不认为我能胜任这个指挥官的光荣职位,但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职位。华盛顿并宣称除了必要的开支外,不须付给他任何额外报酬。就这样,华盛顿于7月3日在马萨诸塞州的 剑桥 担任了全殖民地军队的总指挥官。 华盛顿在 1776年 进攻 波士顿 ,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罗加堡垒所夺取的火炮阵地,而得以俯瞰整个波士顿港,最后将英军逐出了波士顿。英军指挥官 威廉·何奥 下令英军撤回加拿大的 哈利法克斯 。华盛顿接着率领军队前往 纽约市 ,预期英军将发动攻势。拥有压倒性军力的英军于8月展开了攻势,而华盛顿所率领的撤退行动却相当笨拙,几乎全军覆没。他也在8月22日输掉了 长岛战役 ,不过得以撤退大多数的军队回到大陆。在接下来又输掉了几次战役,使得军队仓促的撤离了 新泽西州 ,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 在 1776年 12月25日的晚上,华盛顿重整旗鼓。在这场 特伦顿战役 中,他领导美军跨越 特拉华河 ,突袭 黑森雇佣军 的兵营。并接着在 1777年 1月2日的晚上向 查理斯·康沃利斯 率领的英军发动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的士气。 在1777年夏天,英军发动了三路并进的攻势,一路由 约翰·伯戈因 (John Burgoyne)率领从加拿大向南进攻,一路由威廉·何奥率领攻击当时殖民地的首都 费城 。而华盛顿撤往南方,却在9月11日的 布兰迪万河战役 (Battle of Brandywine)中遭受惨败。为了击退英军而发动的 日耳曼敦战役 (Battle of Germantown)则因为浓雾和军队的混乱而告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 佛吉谷 (Valley Forge)艰难的渡过冬天。 在 1777年 至 1778年 的冬天,是大陆军(和政治上的革命运动也是)战况及士气最恶劣的时刻,大陆军遭受了极大的战损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但华盛顿依然坚定着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渐回复士气。2月时一名曾服役于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 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 (Friedrich von Steuben)前来佛吉谷,自愿帮忙训练华盛顿军队,以使他们能在战场上能和英军相较量。施托伊本在佛吉谷的训练改进了战术和作战纪律,大幅增进了殖民地军的战力,使殖民地军得以摆脱乌合之众的状态。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着率领军队于 1778年 6月28日的 蒙茅斯战役 (Battle of Monmouth)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于是失败了。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一年前于 萨拉托加战役 (Battle of Saratoga)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因此法国决定正式与美国结盟。 在1778年后英军最后一次的试着分离殖民地,这次英军集中于南方地区。华盛顿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驻扎位于纽约的 西点 (West Point)军事基地。在1779年华盛顿命令5分之1的大陆军展开 沙利文远征 (Sullivan Expedition),对那些与英军结了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 易洛魁联盟 的6个部落的其中4个发动攻势。并没有战斗发生,不过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在1781年美军以及法国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 约克敦 的军队,华盛顿迅速前往南方,于10月17日接掌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尽管英军仍在纽约市和其他地点活动直到1783年,这场战役还是成了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 乔治·华盛顿,由 约翰·庄柏 (John Trumbull)所绘, 1780年 接着在1783年,随着 巴黎条约 的签署,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解散了他的军队,并在 新泽西州 的 洛基山 (Rocky Hill)向追随了他多年的士兵们发表了精彩的告别演说 。几天后,英国人从纽约市撤退,华盛顿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于12月4日在纽约市发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说。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毫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奉为战争英雄,因为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而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华盛顿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 罗马 将军 费边 在 第二次布匿战争 的战略,持续地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 汉尼拔 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华盛顿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着士兵们。 在弗吉尼亚家园:1783—1787 1783年 12 月23日,华盛顿向 邦联议会 (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ion)辞去了他在军队里总司令的职务,邦联议会稍后并在 马里兰州 安那波利斯 的议院召开了会议。这对于新生国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建立了由平民选出的官员—而不是由军人来组织政府的先例,避免了军国主义政权的出现。华盛顿坚信唯有人民拥有对国家的主权,没有人可以在美国籍著军事力量、或只因为他出生贵族而夺取政权。 华盛顿接着返回弗农山的庄园,就在1783年圣诞节前夕那天的傍晚抵达家门。自从1775年因战争离开心爱的家园后,他都一直没有机会回家。在门口欢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许诺过会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孙子女,全都在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出生。战争也带走了他所扶养的继子约翰的性命,于1781年在约克镇的一次行军里发烧过世。 当华盛顿离开军队时,他在大陆军团里的最终头衔是“将军和总司令”。 在 1787年 华盛顿主持了在 费城 举行的 制宪会议 。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秩序,并让代表团能专注于讨论上。在会议后他的威望使得包括弗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而支持了 美国宪法 。 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 英亩 (32 平方公里 ),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都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首都纽约。 总统任期:1789—1797 开端 华盛顿在 1789年 经过选举团投票无异议的(获得了全部的选举人票)当选总统,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异议投票当选的总统(并在1792年再次达成)。第二名获得了34票的 约翰·亚当斯 则当选副总统。第一届美国代表会议(First United States Congress)投票将付给华盛顿$25,000的年薪—这在1789年是个很大的数目。华盛顿在当时大概是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了,他在西部的土地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不过在那时都是空地一片。他婉拒了他的总统薪水,这也是他被视为古罗马公民英雄 辛辛纳图斯 的形象的一部分—将承担政务看作公民义务的市民。在总统就任的仪式中,华盛顿非常谨慎地确保仪式场面的规模和装饰俭朴得符合共和国的标准,而不会超过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 华盛顿的妻子玛莎对他当选了总统相当失望,她只希望能和华盛顿在弗农山维持平静的生活。不过她还是承担起了 第一夫人 的职责,开放客厅并负责安排每周和达官显贵的晚宴,使晚宴能搭配得上总统的身分。 政策 在华盛顿担任总统的初期,他只个别地与他的顾问会面,而到了1791年,则开始定期地和全体内阁与会。每当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主张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机构并构成金融力量强大的国家时, 托马斯·杰斐逊 和 詹姆士·麦迪逊 总是反对他,而华盛顿必须时常调解两方的意见。最后往往是汉密尔顿在争论中获胜,而且华盛顿指责当时由杰斐逊和麦迪逊所支持的名为 民主—共和主义社会 (Democratic-Republican societies)的团体的危险性时,汉密尔顿则被拥立为 联邦党 的领导人。 1791 年,当国会通过增加 蒸馏酒 的货物税率时,引发了许多抗议行动。到了1794年,在华盛顿指示抗议者应该前往地方法院后,抗议活动却激化为大规模的暴动。于是在8月7日华盛顿向 宾夕法尼亚州 、 弗吉尼亚州 和其他州请求颁布 民兵法 以征召 民兵 。在征召一万多名民兵后,他便直接带兵前往暴动地区镇压暴动,使得他成为唯一一个亲自率领军队的美国总统。平乱中死了几个人但并没有战争发生,但华盛顿坚强的表现直接展现了新政府的力量。这也是联邦宪法颁布以来,联邦政府首次动用军队以维持地方的秩序。 在美国自从革命战争以来通常称为 西北地界 的地区,原本住在那里的 印地安人 仍常与白人爆发冲突,在 西北印地安人战争 (Northwest Indian War)中,印地安人战胜了白人,直到1794年的 鹿寨战役 (Battle of Fallen Timbers)中被白人击败为止。 1793 年, 革命后 的法国新政府派遣外交官 埃德蒙·吉尼特 (Edmond Genêt)至美国,吉尼特试着唆使美国舆论同情法国,以合力对抗 大英帝国 ,法国政府更授权他向美国船只颁布 捕押特许证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允许船只捕押与法国为敌的他国船只。吉尼特的作为迫使华盛顿要求法国政府把他撤回。 1794年 12 月9日,在美国派出首席法官 约翰·杰伊 前往伦敦谈判后,美英两国签定了以他为名的 杰伊条约 ,条约里试图划清自从革命战争到美国独立以来两国间一直拖延的问题,好增进两国间的关系。主张亲法国派的杰斐逊等人极力批评条约,但华盛顿和汉密尔顿则表示支持,之后国会也通过了条约的签定。条约规定英国必须撤离他们在 五大湖 的堡垒,这也对后来的 1812年战争 产生了影响。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利用他在联邦政府内的任命权,任命了许多他的好友担任政府职位,因此由他领导的联邦党羽翼渐丰,稍后在1796年由联邦党推举的 约翰·亚当斯 也当选了总统。华盛顿自身相当反对这种党派政治,因此从不表态支持任何政党。尽管华盛顿较偏向支持汉密尔顿而不是杰斐逊派的政策,但他从没有这样公开表态过。因此可以说华盛顿在当时是没有党派立场的,到目前为止,华盛顿是唯一一个无党籍的美国总统。 尽管华盛顿相当不情愿,他还是被推选为第二任总统。不过华盛顿坚持拒绝了担任第三任总统,因此写下美国总统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的不成文惯例。这个惯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 罗斯福 所打破,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个惯例正式的被写进 宪法 第22号修正案里面。 华盛顿在他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政治演说之一。在演说中他阐述了过份的党派偏见可能对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呼吁人们抛弃党派之争,团结起来为增进公众利益而努力。他并主张美国应该避免受到他国的干涉,因为美国应该只专注于美国人的利益。他建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友谊和贸易关系,并应该避免牵扯进欧洲的战争。他认为应该避免与某国家保持长期的同盟关系,并指出应该注意当时美法间的结盟。华盛顿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人对政治的准则,尤其对于之后的世代而言,每当发生关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维持中立与否的争论时,华盛顿的演说便成为主张维持中立者最有力的引言,一直到1949年美国开始与其他国家结盟为止。 在 约翰·亚当斯 的就职典礼上,据说华盛顿还和亚当斯耳语道:“现在我离职了,换你做总统了。让我们等著瞧谁比较喜欢这工作吧!”。华盛顿之后拒绝离开总统办公室,直到副总统— 托马斯·杰斐逊 也到达,树立了只有正副总统都到齐时才能让出总统职位的惯例。接着,华盛顿步出办公室,回复了平民的身分。 宗教政策方面,美国是建立在 宗教自由 的基础上的。华盛顿曾宣称:“美国决不是建立在 基督教 的教条之上。” 任内重要法案 签署 1789年司法条例 (Judiciary Act of 1789),确立了联邦法院和最高法院制度的法律 签署 美国印地安交流法 (Indian Intercourse Acts),规定内布拉斯加州的大平原区(Great Plains)为印地安人的土地,1790年生效 签署 暂时住所法 (Residence Act of 1790),将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作为联邦政府暂时的首都, 签署 银行法 (Bank Act of 1791),颁发许可证给 北美银行 ,成为了第一家近代的私营商业银行 签署 1792年铸币法 (Coinage Act of 1792),规定了美国的硬币铸币标准 签署 逃亡奴隶法 (Fugitive Slave Act of 1793),调解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两州间为了一件绑架案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签署 海军法 (Naval Act of 1794),创立了 美国海军 组织了第一届的美国内阁 内阁阁员 华盛顿表态拒绝第三届任期时的情景,由 吉伯特·斯图尔特 (Gilbert Stuart)所绘 职位 姓名 任期 总统 乔治·华盛顿 1789–1797 副总统 约翰·亚当斯 1789–1797 国务卿 托马斯·杰斐逊 1789–1793 埃德蒙·伦道夫 1794–1795 蒂莫西·皮克林 1795–1797 财政部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1789–1795 小奥利弗·沃尔科特 1795–1797 战争部长 亨利·诺克斯 1789–1794 蒂莫西·皮克林 1795–1796 詹姆斯·麦克亨利 1796–1797 司法部长 埃德蒙·伦道夫 1789–1793 威廉·布拉德福德 1794–1795 查尔斯·李 1795–1797 邮政部长 塞缪尔·奥斯古德 1789–1791 蒂莫西·皮克林 1791–1795 约瑟夫·哈伯沙姆 1795–1797 最高法院任命 身为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任命了几乎全数的最高法院法官,同样的数量只有被任期长达4任(1933年—1945年)的 罗斯福 达到过。华盛顿推荐了以下法官任职 美国最高法院 : 约翰·杰伊 - 首席大法官 -1789年 詹姆斯·威尔逊 (James Wilson)-1789年 约翰·拉特利奇 -1790年 威廉·库欣 (William Cushing)-1790年 约翰·布莱尔 (John Blair)-1790年 詹姆斯·艾尔戴尔 (James Iredell)-1790年 托玛斯·詹森 (Thomas Johnson)-1792年 威廉·帕特生 (William Paterson)-1793年 约翰·拉特利奇 - 升任首席大法官,1795年(1790年任法官) 塞缪尔·蔡斯 -1796年 奥立佛·艾尔斯渥兹 (Oliver Ellsworth)- 首席大法官-1796年 任内加入联邦的州 北卡罗莱那州 (1789年) 罗德岛州 (1790年) 佛蒙特州 (1791年) 肯塔基州 (1792年) 田纳西州 (1796年) 退休和去世 华盛顿的 维农山庄 两届总统任期届满后,美国人民挽留华盛顿继续竞选连任,华盛顿拒绝了:“我走在尚未踏实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为将可能成为以后历届总统的先例。”他向美国人民解释,“你们再继续选我做总统,美国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了”。 自从1797年3月退休后,华盛顿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到弗农山。他在那里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 威士忌 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美元的利润。 1799 年,美国即将举行总统竞选,联邦党人因为党内分歧和声望日下,希望华盛顿出来竞选,但是华盛顿在致 乔纳森·特朗布尔 州长的信中拒绝了:“一旦我这样做将是可耻的,因为尽管这是我国同胞的愿望,而且在大家的信任下我可能当选并任职,但另一个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却会因此去职……如果我参加竞选,我就会成为恶毒攻击和无耻诽谤的靶子,不但会被加上摇摆不定的罪名,而且还会被诬为怀有野心,一遇时机便爆发出来。总之,我将被指责为昏聩无知的老糊涂。” 在那一年里,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 约翰·亚当斯 任命为 美国陆军 的 中将 (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阶级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接下来一年里,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 喉头炎 和 肺炎 ,并在 1799年 12月14日去世,享年67岁。遗体葬在弗农山当地。 去世后 华盛顿之墓 华盛顿死后,他昔日的革命战争伙伴,国会议员 哈利·李 (Harry Lee)对他的称赞相当著名: 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地让出总统职位给 约翰·亚当斯 ,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 他也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 国父 ,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美国人谈到他时总是称他为美国的国父。他也在 麦克·H·哈特 (MichaelH. Hart)所著的 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 中排名26名,并被多数学者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总统。 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 军衔 —三星的陆军 中将 (LieutenantGeneral),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多将军(从 格兰特 开始)获得了和他一样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 军衔 ,这看起来就像华盛顿功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 合众国特级上将 ”(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相当于 苏联 等国的 大元帅 军衔 ),并正式宣布此为是美国最高军衔,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 元帅 ( 五星上将 )和将军。 纪念物 华盛顿纪念碑 乔治华盛顿大桥 在今天,华盛顿的脸庞和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征标志之一,并也成为了旗帜和国玺的图像。或许最普遍的就是 一美元纸币 的钞票和 25美分硬币 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钞票上所用的华盛顿肖像是由 吉伯特·斯图尔特 (Gilbert Stuart)所画的,这幅肖像同时也是早期美国艺术的重要作品。 华盛顿和 西奥多·罗斯福 、 托马斯·杰斐逊 、 亚伯拉罕·林肯 等四位总统一起被 卡尔文·柯立芝 所选上,他们的脸庞被刻在 拉什莫尔山 的巨大石壁上,成为美国最知名的雕像群之一。 美国的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则以华盛顿为名。华盛顿对于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的建立有极大关联,也是他挑选了 白宫 的位置。因此后来建立了 华盛顿纪念碑 以纪念他,纪念碑也成了华盛顿特区最著名而显目的地标之一。华盛顿也在遗嘱中捐赠了一部分资金,以在当地建立一所大学,而这所大学后来便命名为 乔治华盛顿大学 以纪念他。 紧邻太平洋的 华盛顿州 也成为美国唯一一个以总统为名的州。 美国海军 历年来的军舰也有三艘陆续以华盛顿为名。目前仍在服役的是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 。 连接 新泽西州 和 纽约市 的桥梁也被命名为 乔治华盛顿桥 。 一种 棕榈科 属 的树木学名也被取名为 华盛顿葵 。 注释 ^ The earliest known image in which Washington is identified as such is on the cover of the circa 1778 Pennsylvania German almanac (Lancaster: Gedruckt bey Francis Bailey). This identifies Washington as Landes Vater or Father of the Land . ^ # http://dsc.discovery.com/convergence/greatestamerican/greatestamerican.html The Greatest American page on The Discovery Channel . (英语) . ^ Marinwood Fire Department | Famous Early American Firefighters ^ farewell address ^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no sense founded upon the Christian doctrine. ^ 6.0 6.1 《乾隆华盛顿同时移交权力清为中国带来什么》 . 环球时报. (简体中文) . 参考文献 有关华盛顿的文学作品多不胜数。在 美国国会图书馆 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 参考书目 。 Burton I. Kaufman, ed., Washington's Farewell Address: The View from the 20th Century (1969); Paul A. Varg, Foreign Policies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1963); Alexander De Conde, Entangling Alliances (1958). Comora, Madeleine Deborah Chandra. George Washington's Teeth. Illustrated by Brock Col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3; ISBN 0374325340 . A lighthearted chronicle of his dental struggles, aimed at children and adults. Deconde, Alexander. Entangling Alliance: Politics Diplomacy under George Washington (1958) Ellis, Joseph J. His Excellency: George Washington . New York: Knopf, 2004. ISBN 1400040310 . Powerful interpretation of Washington's career. Elkins, Stanley M. and Eric McKitrick, The Age of Federalism. (1994) the leading scholarly history of the 1790s. Ferling, John E. The First of Men: A Life of George Washington (1989), solid and scholarly. Fischer, David Hackett. Washington 's Crossing. (2004), prize-winning military history focused on 1775-1776. Flexner, James Thomas. Washington : The Indispensable Ma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4. ISBN 0316286168 (1994 reissue). Single-volume condensation of Flexner's popular four-volume biography. George Washington: the Forge of Experience, 1732-1775 (1965) Freeman, Douglas. S. Washington: An abridgement in one volume by Richard Harwell of the seven-volume George Washington by Douglas Southall Freeman (1968), the standard scholarly biography. Freeman, Douglas. S. George Washington vol 1 (1948) Grizzard, Frank E., Jr. George! A Guide to All Things Washington. Buena Vista and Charlottesville, VA: Mariner Publishing. 2005. ISBN 0-9768238-0-2 . Grizzard is a leading scholar of Washington. Grizzard, Frank E., Jr. The Ways of Providence: Religion and George Washington. Buena Vista and Charlottesville, VA: Mariner Publishing. 2005. ISBN 0-9768238-1-0 . Higginbotham, Don, ed. George Washington Reconsidered (2001). Lengel, Edward G. 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 A Military Life.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5. ISBN 1400060818 . Lodge, Henry Cabot. George Washington (vol 2, 1899 covers 1783-99) online at Project Gutenberg old but generally accurate. Freeman and Flexner are much better. McDonald, Forrest . The Presidency of George Washington . (1988), Intellectual history showing Washington as exemplar of republicanism. Peterson, Barbara Bennett. George Washington: America's Moral Exemplar, (2005). Washington, George and Kitman, Marvin, George Washington's Expense Account . Grove Press. (2001) ISBN 0-8021-3773-3 Account pages, with added humor. Wiencek, Henry. An Imperfect God: George Washington, His Slaves, and the Creation of America . (2003). 外部链接 美国的诞生之三:华盛顿闯的祸……不是砍樱桃树 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美国国会大厦的秘密 Youtube George Washington: A Life (纽约时报)由 Willard Sterne Randall 撰写的华盛顿传记之第一章 (英文) George Washington for Kids - 儿童用网页 (英文) 乔治·华盛顿语录 - Liberty-Tree.ca (英文) 39 Volume Collection of the Works of George Washington (英文) Papers of Washington Full versions on-lin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英文) Papers of Washington Avalon Project (incl. Inaugural Addresses, State of the Union Messages, and more) (英文) Armigerous American Presidents Series (英文)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s Commission as Commander in Chief (英文) Farewell Address (英文) Biography of George Washington (英文) George and Martha Washington Marriage Profile (英文) A pedigree of George Washington (英文) George Washington Genealogy on Wikicities (英文) George Washington's German Cousin (英文) Teaching about George Washington (英文) The First Presidential Veto Analysis of the first veto by a U.S. President (英文) General Washington's military rank (英文) Fact File and Biography of George Washington (英文) White House Biography (英文) George Washington的作品 - 古腾堡计划 (英文) George Washington: Archontology.org, chronology, dates, terms, election results (英文) George Washington historic sites in Virginia - Official Tourism Website (英文) 1st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2nd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3rd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4th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5th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6th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7th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8th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英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8D%8E%E7%9B%9B%E9%A1%BF * 值得崇敬的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940) * 读《乔治·华盛顿告别词》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009)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会沉没黄海吗?
jlpemail 2010-11-28 15:58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会沉没黄海吗?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4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议乔治·华盛顿和中国皇后号
黄安年 2009-11-17 10:02
小议乔治华盛顿和中国皇后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7 日发布 昨天中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开始时谈到早期美中关系 , 他说 : 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 ( 转发新华网文字直播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1425) 这段开场白和回忆是很重要的。 1776 年 7 月 4 日 , 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诞生了,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清朝乾隆 41 年。 18 年后的 1784 年 2 月 22 日至 8 月 28 日一艘载重 360 吨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由纽约启航,渡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通过印度洋,驶抵澳门并到达广州黄埔港,成功开启了纽约 ---- 广州的航线 ,1784 年 12 月 28 日该船又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并于 1875 年 5 月 11 日回到纽约港,从而架构了太平洋两岸一个最古老的大国和另一个最年轻的最具活力的美洲国家联系的桥梁,开始了 60 年早期中美两国的友好交往时期,这一时期大体上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 40 年代初。 中美两国在这一时期的交往以通商贸易为主,基本上是平等和友好的双边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民间交往的性质。这时的美国正值一个年轻的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近代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从 1784-1840 年 , 仅美国驶向广州的商船每年平均就有 22 艘以上。美国输华主要商品以人参、毛皮、棉花和棉毛织品为大宗,而中国输美主要商品以茶叶、生丝、瓷器和土布为大宗,这种贸易关系基本上是平等互利、和平相处的,对于打破英国对美国的经济和贸易封锁具有重要意义。早期中美贸易对于推动美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西进运动和向太平洋沿岸的扩张成为横跨两大洋的泱泱大国 , 和美国日后与太平洋地区的联系和交往的也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研究早期中美关系史的中国学者认为:早期中美贸易,是促成美国向太平洋岸拓殖的唯一因素。美国从偏居北美大西洋之一隅 , 于短短数十年间,便俨然成为横跨北美大陆 , 雄踞两大洋岸 , 更进而发展成为太平洋上的大帝国 (1898 年 ) 。分析造成美国这种局面的原因 , 如果说它主要是受中美贸易之赐,亦非过分。 (李定一著 : 《中美早期外交史》 , 第 23-31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克林顿总统自首次访问中国的国宴上致词时说过 : 中美两国之间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的商业关系的悠久历史。我们双方在美国宪法制定以前就有了贸易往来,甚至 1773 年我们的建国先驱为反抗英国征税而倒入波士顿港的茶叶都是从中国来的。在美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 , 我们一直把中国看作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究竟乔治华盛顿和中国皇后号究竟是什么关系 ? 乔治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时间是 1789 年 4 月 30 日起 , 乔治华盛顿总统如何组织领导了中国皇后号之行恐怕时间上是对不上的。中国皇后号往返美中的 1784 年正是邦联国会时期, 1783 年 12 月 25 日是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卸甲归田的日子,那天他在自己的芒特佛农庄同家人欢度圣诞节,直到次年 8 月底 , 除了 5 月 4-18 日去过费城外一直住在家乡。 中国皇后号启航时间是 1784 年 2 月 22 日,这一天恰恰是乔治华盛顿的 52 岁生日并非偶然的巧合。原来当时美国最高财政监督官罗伯特莫里斯是靠独揽华盛顿军队中的所有军火生意发家的,他组建了北美第一家私人商业银行,购置了一艘商船及相关的货物,配有各种新式航海设备,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莫里斯专门聘任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格林为中国皇后号船长,而格林原来是华盛顿军队中海军军官。 1784 年 1 月 25 日,纽约州州长乔治克林顿发给中国皇后号两份证件:出入港许可证和航海护照。 1 月 30 日,有关方面颁发给该船航海证书,证书上加盖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印。 许多美国官员和商人对有利可图的中国商品很感兴趣,中国皇后号返回纽约后 , 华盛顿也派人购买了 302 件瓷器及绘有图案的茶壶、精美象牙扇等。这些物品仍有部分保留在美国宾州博物馆和华盛顿故居内。 笔者孤陋寡闻,就目前就见有限研究资料 , 包括相关文献资料 , 传记、评传、专著等来看 , 还没有见到有关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15:30分补充:根据美国国务院信息局提供的译本,奥巴马有关中国皇后号的讲话是这样的:1784年,我们的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主持了中国女皇号(Empress of China)的下水仪式。这条船前往中国海岸,寻求与清朝通商。华盛顿希望看到这条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前往世界各地,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缔结新的纽带。这是通常的美国人的愿望希望达到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互利的伙伴关系。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