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丙肝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丙肝

相关日志

[转载]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度测定与预后的关系
xuxiangtian 2016-9-22 21:55
肝脏硬度测量(LSM)是慢性HC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和 肝硬化 的标志。有研究报道,LSM与 丙型肝炎 患者的转归相关。然而,其针对肝硬化患者 预后 的预测性能,仍然存在争议,尤其是接受了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患者,包括那些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 来自巴黎笛卡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慢性HCV感染肝硬化患者的LSM与肝脏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纳入了341例HCV感染肝硬化患者。研究测量了所有患者的LSM,并进行了随访(2006 年9月-2015年7月)。测量转归为复合终末期肝病评分(ESLD)和(或)肝细胞癌(HCC)进展。研究人员使用Cox模型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说,129例(37.8%)患者的LSM低于12.5 kPa(推荐肝硬化临界值),包括四分之三的获得SVR的患者以及三分之一的未获得SVR的患者。 中位随访23.5个月后,136例(39.9%)患者出现了肝脏疾病进展; 年老、男性、酒精使用障碍、代谢综合征、HCV RNA水平和LSM均为肝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酒精使用障碍和LSM与ESLD呈独立相关;年龄、性别和代谢综合征均与HCC发生相关; 疾病进展、终末期肝病评分和肝细胞癌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67、0.70和0.58; 肝脏硬度≥12.5 kPa的患者发生肝脏病病进展的风险最高;肝脏硬度12.5 kPa,LSM不具有判别意义。 研究者总结称,肝脏硬度测量并不是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的临床相关替代标记。针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无论肝脏硬度测量值大小,都应该接受随访,包括每6个月接受一次腹部影像学检测。针对慢性HCV感染肝硬化患者肝脏疾病进展的预测新的指标,仍存在未满足的需求。 http://hep.cmt.com.cn/detail/1259579.html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1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肝炎日:95%的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肝炎病毒
热度 3 xiang1838 2016-7-28 07:50
作者:王小乐 来源:生物医药行业动态(Biomed24)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以下数据: 全球约4亿肝炎病毒感染者; 全球每年约600-1000万例新增感染,140万例死亡; 受限于检测方法和公众意识,感染乙肝和丙肝病毒患者中有95%不知道自己被感染; 肝炎是什么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病毒、细菌、寄生虫、酒精等都可以导致肝炎。通常生活中说的“肝炎”特指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肝炎发病原因 病毒性肝炎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5种肝炎。其中HBV和HCV是导致数百万人肝脏慢性疾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的主要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会出现在感染者粪便中。受污染食物和水源是HAV主要传播方式。性行为也是HAV传播方式之一(不常见)。部分人在感染了HAV之后,体内的免疫系统会清除病毒并长期保持对HAV的免疫能力。与HBV和HCV不同的是: HAV感染并不会发展为慢性肝脏疾病 。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母婴和其他体液传播。受污染的食物、医疗器械、血液制品也是HBV传播途经。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亚是乙肝最为流行的地区, 中国是乙肝大国。新生儿和儿童是乙肝敏感群体 。如果1岁以下婴儿感染HBV以后,80-90%会发展为慢性乙肝;30%-50%的6岁以下儿童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乙肝。全球有2.4亿慢性乙肝患者,每年68.6万人死于乙肝(包括乙肝发展成的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HCV)。 HCV是一种血液传播病毒,主要通过受污染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针头等)传播。HCV也可以通过性交和母婴传播,但是不常见。HCV能导致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在没有治疗情况下,15-45%HC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会在6个月内清除病毒。55%-85%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丙肝。全球约1.5亿慢性丙肝患者,每年79万人死于丙肝。 大部分长期HCV感染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丙 肝和乙肝是5种肝炎中危害程度最严重的。 丁型肝炎病毒(HDV)。 HDV是一种RNA病毒,需要HBV帮助才能复制。因 此 丁肝只会发生在乙肝患者中。 同时感染HDV和HBV患者的病状会更加严重。HBV疫苗可以同时保护人体免受HDV感染。HDV主要通过食物、性交、血液制品、体液传播。全球约1.5亿人同时长时期感染HBV和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 HEV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HEV容易在医疗卫生情况欠佳的发展中国家爆发性流行。东南亚是目前全球HEV最为流行的地区。全球约2000万人感染HEV,每年约5.6万人死于HEV感染。虽然HEV疫苗已经上市,但是并没有被广泛应用。 病毒型肝炎预防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肝炎: 确保食物、饮水安全,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 不使用、不共用污染的血液制品、医疗器械(注射针头等) 妥善处理粪便等污染物 保持个人卫生(便后洗手等) 注射疫苗 疫苗 甲肝疫苗 :在接种HAV疫苗1个月内,接近100%的人获得HAV免疫能力。全球数百万人接种HAV疫苗没有发现严重副反应。 甲肝疫苗在2008年5月被列入我国扩大免疫疫苗之一, 部分省市已经提供免费甲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 :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尽快注射乙肝疫苗 ,最好在24小时内。此后再接种2-3针疫苗就可以使95%的人获得HBV免疫能力,持续20年左右。新生儿可以遵循0-1-6方案。即出生时打第1针,1个月后打第2针,6个月后再打第3针疫苗。 丙肝疫苗 :目前没有丙肝疫苗。 丁肝疫苗 :使用乙肝疫苗是预防丁肝的唯一方法。 戊肝疫苗 :2011年,我国批准了戊肝疫苗。但是目前应用并不广泛。WHO不建议在戊肝流行区域将戊肝疫苗作为全国常规预防项目。同时,由于对16岁以下青少年、孕妇和慢性肝病患者缺乏安全、免疫原性、和有效性临床数据,WHO并不推荐以上人群使用戊肝疫苗。 肝炎治疗 甲肝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甲肝的特殊治疗方法。甲肝具有自限性,且没有慢性化。可以通过饮食等护理维持身体营养和水平平衡(急性肝炎的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等,会导致人体失水)。自限性疾病: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 乙肝治疗: 对于急性乙肝没用特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辅助治疗,医疗护理维持人体营养和水分平衡。饮食上供给较充足的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慢性乙肝可以通过口服抗病毒治疗。对于多数人来说, 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生长,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 干扰素是另外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干扰素的用药周期较短,但是价格较贵。 丙肝治疗: 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能够清除丙肝病毒。在某些人体内,慢性丙肝感染并不会造成肝损伤。 抗病毒药物能治愈90%的丙肝患者,因此能降低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导致死亡的风险。针 对丙肝的药物治疗方案是5种肝炎里面最成熟的。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是丙肝治疗药物的龙头企业。 丁肝治疗: 对于慢性/急性丁肝均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案。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 也叫 长效干扰素是目前唯一对HDV有效的药物。针 对乙肝的抗病毒核苷酸类药物对丁肝效果非常有限,趋于无效。 戊肝治疗: 对于急性戊肝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案。与甲肝类似,戊肝也具有自限性,一段时间后,患者会逐渐恢复痊愈。抗病毒药物(如ribavirin)对慢性戊肝有一定疗效。 疾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病毒型肝炎,疫苗是关键。但是 疫苗也不是万能的,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状况才是重点哟!
694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