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工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lxj6309 2017-12-26 23:41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刘新建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必须占领的社会精神领域阵地。近些年来,一些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侵蚀我国的社会机体,造成了社会思想的混乱,毒害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新时代需要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系统工程。首先是创新文化理论,形成书系,其次是深入揭露批判各个社会领域的腐朽和不良文化思想,建立规制,建立新文化传播教育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化工程 “五四”是青年节,但是“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的更新换代的里程碑事件,其内核是催生新文化,是对不彻底的辛亥革命的再革命。因为新文化的出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拉开了帷幕,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重新开启了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伟大历史过程。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同时是中国新文化全面创建的历史进程的开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气神所在,惟有健康先进的文化,才有健康先进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到全面协调的质的飞跃。 在这个总布局中,文化是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灵魂。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内涵 广义而言,文化与精神文明是同义词。根据十八大报告的有关论述,可以把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分成五个部分:价值观体系,文化体制,文化生产,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在这个体系中,价值观体系和文化产品是文化的承载实体;文化体制是文化的社会属性,即文化运动必然处于社会制度的规制之下;文化消费是文化的直接社会功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文化消费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下有不同的层次类型,如商业消费和公益消费,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等等。物质消费的最终成果是人及社会实体,文化消费的最终成果是人及社会的精神或灵魂 。 文化是有阶级性的,这指的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的精神指向,即其 “人”的生存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根本上都取决于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其它文化有何不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十五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个表述中,“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在公民素质上的体现,但是,其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不是任何一个其它时代和任何一个其它社会的,而是专门属于当代中国的。“三个面向”虽然是当代提出的,但是,并没有中国的专属性,任何一个先进的国家都会以各种形式提出这样的要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内涵虽然具有现代性,但是也不具有社会主义的专属性。 2006 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八大报告做了进一步阐发,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工程的思想。但是,现在普遍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二十四字价值文化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十八大的重大理论创新,这有点误解。报告原话是:“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句话的前后是两个表述,不能混为一体。首先,这 24 字不能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反对,其次,这句话的前面一句话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句话包含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集体主义,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与资产阶级提倡的爱国主义也有重大差别。因此,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根据对文化一般概念的认识,基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文化论述,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精神成果体系应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自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来领导人民所建立的新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理论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虽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但是是关于价值观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把古代老子、孔子等的著作思想照搬过来,而是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后的提炼的新产物;自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来领导人民所建立的新文化成果同样是经过历史沉淀后的优秀成果,而不是简单的存在主义的收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的产物,自然是新文化。第一,它区别于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旧文化,第二它区别于老的也区别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对于这两点必须予以认清 。当然,这个新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有六个主要来源。第一个来源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第二个来源是世界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第三个来源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第四个来源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第五个来源是当代工农兵学商广大人民群众的鲜活的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第六个来源是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各种来源的文化材料经过不断发展着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烈火熔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个崭新的新生事物。它不是材料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的有机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区别是:( 1 )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体系的特征是散而乱,只要没有直接组织推翻国家政权,它都是允许的,这是资产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削弱大众在特定主题上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文化需要负责精神,需要一元化领导,对于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颓废腐朽的文化都采取阻止禁止的规则。社会主义的文化治理观是共产党人自觉对人民负责的历史担当 ,这会被一些自认为社会精英的人物反对,因为他们强调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自由和纪律是一对辩证范畴,没有纪律的自由和没有自由的纪律都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无政府主义和专制主义都是共产党人的敌人,但二者的度的把握是认识与实践的反复过程。人民把选择道路的责任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既要相信她总是会发现正确的选择,但也要承担一些个别的甚至严重的失误。( 2 )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基础是个人中心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基础是集体中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社会主义新文化与封建主义旧文化的主要区别是:( 1 )旧文化强调等级尊卑,新文化强调平等。不论是道家的《道德经》,还是儒家的《论语》,都把社会的等级尊卑关系看作天然的。虽然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管理上的等级关系,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把这看作是尊卑地位的差异,认为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虽然我们当前仍然允许和利用利益分配上的强弱差别,但是,不认为这是永恒的,而是最终要消灭的。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这是人类最大的平等和公正。( 2 )旧文化有厚重的保守和迷信思想,新文化强调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恐惧无奈,因而强调循规蹈矩,迷信神力。现代社会,人类依靠科技掌握了强大生产力,具有人定胜天的信心。虽然当代提出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创新和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文化发展层面出现了一些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唱响中华民族最强音的优秀影视剧持续涌现,另一方面一些低级庸俗暴力的影视剧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尤甚,同学间团伙欺凌、摆阔炫富污染校园;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各个层面持续宣传产生效果,另一方面捞钱为荣、高价婚姻、花天酒地、黄赌毒充斥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大批明星文艺人员行为低俗、思想腐朽甚为令人担忧,严重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 新一届中央成立以来,全面开启了反腐倡廉的新时期。为什么腐败在我们的社会中曾那么盛行猖獗,以至于让老百姓发出绝望的呼喊,说到底是一种腐败文化在腐蚀社会的机体。这种腐败文化不仅泛滥于官员群体,而且流行于大众群体,以至于不贪、不受贿、不送礼都被看作不正常;医生不收礼,患者不放心。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歌颂清正廉明的包青天、于成龙,但是,也流行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腐败思维,就连《西游记》中的佛祖圣地都出了“经不可以空取”被索要人事的段子。 当今,各地农村高价婚姻盛行,在刚得温饱的境况下,要十万甚至二三十万为儿娶妻,家在农村却非得要求在县城买房。红白事大摆筵席,数百礼金还不断升涨。这些现象的根源仍然在于一种潜文化,包括面子文化和起哄文化。在新中国前三十年时期,这些腐朽风气本已得到了较好的纠正,但在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又沉滓泛起,在 “一手硬一手软”的环境中不断膨胀。 各类宗教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进入了潜伏衰落状态,这是由于人民基本上都安居乐业、集体文化丰富,宗教就失去了市场。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集体组织解体,社会竞争加剧,全面对外开放,于是,宗教势力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一些官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且不说法轮功和一些邪教的沉渣泛起,单是基督教天主教在广大农村攻城掠地就让人如鲠在喉,这还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吗?这些现象,还有黄赌毒的重新泛滥,实际上都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缺失造成的。在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阵地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去占领,资产阶级的和封建迷信的腐朽文化就会抢滩。 在上层知识界,不断有人号召学习新加坡重新用儒家思想武装国人, “儒家基本价值观应该升华为国家意识”,孔夫子重新让人顶礼膜拜。这都不是正常的现象。在一个共产党领导了近七十年的国家,在一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思想新理论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武装人民的思想武器难道还要乞灵于两千年前的古人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吗? 不错,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容许多元文化的存在,执行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者。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基本保证 。多元文化只有在不损害一元文化的主体地位和领导权威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其合理的存在。信仰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这就如经济制度中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一切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只有在不损害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展才是合理的,才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的。对传统文化,我们传承的是其优秀成分,不是某个流派或宗派。儒墨道佛在历史发展中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做出贡献,也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糟粕。 “古为今用”不能尚古,“洋为中用”不能崇洋,“古”和“洋”都必须炼化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中。 三、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范畴,涵盖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原则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包括文艺、政治、新闻媒体、游乐体育、社交活动、节庆活动、学术交流、教育卫生、民俗活动等等社会领域。新文化建设就是要革旧、创新、除坏。用新文化占领一切社会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行动。 ( 1 )全面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文化建设成就,创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指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理论。通过总结形成一个著作系列,一个文库系列,让新文化理论著作成为大学相关专业课堂的核心教程、各级党校团校的必读书系。 ( 2 )文艺要积极讴歌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讴歌社会主义精神。以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歌剧和话剧形式、曲艺形式,表现积极的社会风气、新时代的英雄模范、健康积极的民俗民风。继续实施如“五个一工程”一类的促进活动。 ( 3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设新文化普及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宣传和行为训练,让新文化精神融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向上的新风新俗。要批判拜星文化,树立新的光荣文化意识。 ( 4 )积极建设社区文化站。要建立学习辅导机制,组织指导群众的新文化活动,各级党委对此要落实指导责任。坚决普及无神论意识形态,理直气壮宣传无神文化,限制有神宗教的宣传活动,促进宗教创新改革。 ( 5 )再次发起移风易俗新潮流。对高价婚事、铺张浪费消费、拜神求仙等不良风气要坚决反对,依靠社群组织,建设新形式的社会民俗文化。 ( 6 )坚决围剿不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原则的腐朽文化。对于一切封建迷信必须坚决批判揭露,利用各类社区文化站、新闻媒体阵地,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的思想意识。对一切颓废文艺和意识形态理论要坚决无情批判和铲除,避免腐蚀社会的凝聚力。中央宣传理论部门应成立一个社会意识形态风向监测预警机构,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及时予以扑灭,重大问题报中央讨论决定。反对对暴力裸露文艺作品的分级制度,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这样的腐朽文艺、低俗文艺,要在人民的心灵植入健康的精神种子,并不断浇灌培育,用最强大的制度保护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优良成长环境。对于一切污蔑、诋毁、谩骂社会先进人物的所谓自由言论,一切攻击国家政治制度的舆论暗流,要积极揭露批判,建立必要的法规惩戒制度。对于网络媒体一定要坚决监管,做到谁建网谁负责,保证网络舆论思想阵地的清洁美好。 社会主义新文化将在与旧文化和腐朽不良文化的斗争中不断发育成熟,还人民的精神生活一个绿水青山!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其它|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工程的官本位报道何时了?
黄安年 2009-11-19 13:33
文化工程的官本位报道何时了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6 日发布 11 月 16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 , 即时播发了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 , 当天在甲骨文发祥地河南安阳开馆消息。这篇报道通篇反映了官本位特色 , 某某领导人亲笔题字 , 某某领导人亲自出席和主持等等 , 甚至连已经下野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席也不拉下 , 但是中央电视台却不报道这座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的名字 , 笔者知道这位已经 85 高龄的知名学者冒着身体不适和严寒自北京来到安阳出席开馆仪式 , 当然对其他与会的专家更只字不提了。 在中央电视台的编辑们看来 , 文化工程中哪些领导出席远比知名馆长重要得多 , 文化人可以不报道,领导不能不报道 , 这哪里是重视知识分子,分明是为领导的政绩工程树碑立传。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3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