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茅以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茅以升“炸桥”诗考略
ScientificNK 2020-7-1 20:04
茅以升“炸桥”诗考略 1957 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对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至理名言。通过一周以来的博文写作,我认为,伟人的教导用来指导博客写作是非常适用的,博文写作必须认真。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资料及其查询途径日益丰富和便捷,但与其相伴而生的是出差错的机会也增加了。前日推送了博文《茅以升和茅于越——说说中国科学社同仁中的父子兵》,我心里就隐隐有些不踏实,这个“梗”在于我在文中应用了茅以升的“炸桥”诗,即:“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当时匆忙,未细加考证。想起博文在发文2天内可修改的规定,为了不留后患,我今天加紧做了考证,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作简要归纳,并提醒自己引以为戒。 一、关于诗的写作时间 (一)可疑的说法 有四种可疑的说法: 1. 炸桥当天晚上说。亦即此诗写于1937年12月23日晚。大部分文献持此说。现将有代表性的出处列举如下: (1)常山龙著《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发表于2004年12月9日《人民政协报》。文中说:“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并赋诗一首……” (2)茅于润著《我的父亲茅以升》,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该书是茅以升的次子茅于润先生回忆父亲之作。文中说:“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并赋诗一首……” (3)茅以升的小女儿茅玉麟接受访谈时均持此说。不赘述。 此说对渲染气氛有作用,但与史实有出入。 2. 炸桥前说。代表性的出处有: (1)《茅以升炸桥拒敌》, 2012年09月27日《浙江日报》。文中说:“炸桥前,茅以升曾赋诗一首……”,且将首句写作“徒地风云突变色”。 (2)人民铁道网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478-83399-1.html《钱塘江大桥》。文中说:“茅以升炸桥前曾赋诗一首……”,该文亦将首句写作“徒地风云突变色”。 3. 茅以升写《钱塘回忆》时。《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写于1963年10月,是一部回忆录,讲述了钱塘江人桥从无到有,从被炸到修缮的过程。代表性的说法可见http://m.news.cntv.cn/2015/09/21/ARTI1442807359521653.shtml《茅以升:忍痛炸毁新建钱塘江大桥》,文中说:“回忆录里,茅以升写下了一首诗《钱塘回忆》……” 茅以升《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手稿 4. 不明确时间说。该说法见于茅以新(茅以升弟弟)外孙女茅青著《我们家的人和事》。文中说:“以升曾为大桥写过两首诗,录下其中一首……” (二)确切的写作时间 该诗写于1937年12月25日。证据有二: (1)茅以昇著《钱塘江建桥回忆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出版。该书第77页明确说明该诗写作于 1937年12月25日。 该书写作于1981年,出版时茅以升尚健在。 《钱塘江建桥回忆 》书影 (2)茅于美著《钱塘江大桥挨炸追记》,载1995年8月27日《光明日报》。 茅于美 是茅以升长女,她在文中说:“这诗是我父亲茅以升1937年12月25日题为‘别钱塘’七绝三首的末一首”,言简意丰 。 二、关于诗的内容 (一)关于诗名 茅以升已经称其为《别钱塘》了,我们什么话也不用说了。至于《茅以升:忍痛炸毁新建钱塘江大桥》一文把该诗称作《钱塘回忆》,这是把该诗与《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混为一谈了。另外,如果该文把“回忆录里,茅以升写下了一首诗”说法中的“写下”改为“抄录”,时间穿越的问题也解决了。我推测该文来自浙江省档案馆,只要作者做个有心人,查一下藏于该馆的茅以升 《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手稿,疑问就得到澄清了。 (二)诗的表述 仅比较茅青著《我们家的人和事》中的引用与茅以昇著《钱塘江建桥回忆 》中的表述就足够了,见图。根据《钱塘江建桥回忆 》的排版,这分明是三首诗。茅于美明确称其为“‘别钱塘’七绝三首”,二者相容。我们容易识别其韵脚分别为“eng”“ ao”“u”。 茅青将三首绝句来了个“三合一”,有些想当然了。另外,我也不知道她所说的茅以升关于钱塘江的另一首诗作为何? “ 徒地风云突变色”中的“徒地”疑为“陡地”之误,有研究称“斗地”应作“陡地”解,是“突然”的意思。但 茅以昇著《钱塘江建桥回忆 》 仍用“斗地”。 《我们家的人和事》录茅诗页 《钱塘江建桥回忆 》茅诗所在页 三、一个有可能会减少讹误的途径——换一个表现形式 背景、线索和内容很明确的一首诗,在传播过程中竟变了样,除了与作者的写作态度相关外,可能跟该组诗的表现形式也有关系。基于上述讨论,为了尽量避免在流传中产生讹误,我试着重新排版了茅诗——不一定妥当,仅仅是尝试: 别钱塘三首 茅以升 (1937年12月25日) 其 一 钱塘江上大桥横,众志成城万马奔。 突破难关八十一,惊涛投险学唐僧。 其 二 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 安桥岂是干戈事,同轨同文无浪潮。 其 三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在《别钱塘》三首绝句中,以第三首即“炸桥”诗流传最广。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社研究|6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藏品说史(4)| 茅以升著《钱塘江桥》和茅于越译《科学的故事》——说说中国科学社同仁中的父子兵(1)
ScientificNK 2020-6-29 21:04
茅以升著《钱塘江桥》和茅于越译《科学的故事》 ——说说中国科学社同仁中的父子兵(1) 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尤以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钱塘江大桥 闻名于世。茅于越是茅以升的长子,1949年起在联合国所属的国际电讯联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仍在瑞士联合国机构工作。茅以升1916年赴康奈尔大学留学后即加入中国科学社。茅以升父子都曾在中国科学社出版过著作,堪称一段佳话。 藏品一——茅以升著《钱塘江桥》,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0年11月初版 这本小册子的原文是茅以升负责造桥期间陆续写成的,因此可以看成钱塘江桥的简易技术说明书,从中也可以看到茅以升为这项伟大工程付出的心血。 《钱塘江桥》书影 《钱塘江桥》扉页 《钱塘江桥》版权页 1933年,在天津北洋工学院任教授的茅以升被调到浙江省建设厅,担任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主任,后又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主持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的工作。经过半年勘测,茅以升对十几个方案逐一进行分析比较,集中每个方案的长处,最后确定了“钱塘江桥设计书”。按照设计,大桥全部经费只需510万银元,比美国工程师华德尔设计的大桥经费要节省250多万银元。 在大桥完工的前夕,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8月14日,日本飞机首次空袭南京、上海和钱塘江大桥。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的茅以升在《钱塘回忆》中记下了当时首次遭袭的情况。“据回忆,当时,桥工未完,战事已起,铁道部和浙江政府都严令赶工,全体职工也尽自己最大力量。但整个大桥工地已经笼罩在战时气氛之中。其实就是在同日寇抢时间。日本飞机此后常来骚扰但始终没有伤及大桥本身。” 茅以升《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手稿 (照片来源于网络)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开通,大批军火物资通过大桥运往抗战前线。 1937年11月16日,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处接待了一位南京政府派来的要员,他是南京工兵学校丁教官。在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绝密文件后,丁教官对茅以升说,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 茅以升只好奉命炸桥。他在 《蕙君年谱》中对炸桥事有记载:“1937年11月17日,钱塘江桥公路通车,我乘的12号小汽车首先过桥,算是过钱塘江桥的第一辆汽车。这天杭州全市居民,争以过桥为快,万人空巷,极以一时之盛。然而为了炸桥,炸药及引线,已在桥上安放,过桥者履险如夷,无人知悉……钱塘江桥于12月23日下午5时,因日寇迫近,为我方自动炸毁。三年心血,我修我炸,痛心无已。” 联想到总工程师罗英在建桥时写的一副对联的上联:钱塘江桥,五行缺火(钱塘江桥四个字的偏旁分别是金、土、水、木,按五行说独缺“火”字), 悲愤填膺 的茅以升于12月25日 挥笔写下一首诗:“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字字含泪,不啻是是一个工程师 发出的 矢 志洗刷耻辱的铮铮誓言! 他的“复桥”愿望,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方才实现。1946年,茅以升接到修复大桥的命令,大桥修复完毕全面通车已经是1953年了。 自己亲手建起的桥又亲手将它炸毁,是茅以升心里永远的痛。日后当有人问起茅以升当年炸桥时的心情时,他说,“就如同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 藏品二——茅于越译《科学的故事》,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37年7月出版,1939年10月再版 《科学的故事》书影 《科学的故事》扉页和插页 《科学的故事 · 序》局部 茅于越这部译著付梓时,在中国工程界盛名如日中天的父亲茅以升为儿子的处女作写了一个序。众所周知,茅以升是文章大家,其文风直追唐宋。即使在这篇小序中,茅以升也丝毫不吝啬他炉火纯青的为文章法。他从原著的内容特点,儿子于越翻译这部著作的缘起,到这本书对培养读者科学素养的价值,甚至为什么把这本译作委托中国科学社出版,都娓娓道来,其中不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为难得的是我们在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里,分明可以感受到溶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浓浓的父爱,以及注视儿子成长的那种意味深长的目光。 我们不妨通过这篇序文的第一段体会一下: 这本书的原文是David Dietz:Story of Science于一九三二年在伦敦出版。那时我在天津,偶见一位政治学教授,把这书看得津津有味,并说:我们“外行”看了这本书,从此可假充“内行”了,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买来读了一遍,果然连我这半瓶醋的内行,也聪明了许多。因想如把他译出来,岂非一般的外行,便都有假充内行的机会吗?恰巧那时于越课余多暇,便由他自告奋勇,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译成了这本《科学的故事》。我深知翻译是件难得讨好的事,最易使内行看笑话,因此后托王聘彦、熊正珌、余权、罗元谦、黄克缃诸位先生,把全稿对照原书审核了几次,最后我自己更在百忙中,一字不遗的校阅了一遍,这才敢把他送到国内的科学大本营——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来出版。可是还不敢认为铢两悉称,很希望内行多多指教! 读了这段文字,诸君应该认同我对这篇序言的评价,其行文极富章法和情感。正如茅以升所言,他当时确实处于百忙之中。这篇序言于1937年7月21日写成于钱塘江桥。当时钱塘江大桥还没有完工,我们可以想像,当日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上,这座大桥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日理万机,在紧张忙碌之余仍奋笔为儿子的试笔之作写序,他的神情是那样的恬淡,文笔又是那样的从容!这样的父亲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吗? 可惜的是,这篇情理俱佳的序言目前已经出版的茅以升文集都失收。 一点闲话——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近年来,茅以升侄外孙女茅青在《我们家的人和事》一书里挖掘了茅氏家族里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且透露了茅以升、茅于越父子之间因家庭琐事而产生龃龉,令人唏嘘。这些传闻当然不可全信。天下没有一个父亲是完人,也没有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父与子都具有独立的价格,产生隔阂在所难免,那么宽容就是横渡父子间情感障碍的桥梁。茅以升在上述序言里流露的舐犊之情令人动容。为人子者若重温这篇文章,回味其中父亲当初对自己的无限期冀,以及那种隐于字里行间、为自己取得的小小成就而感到的喜不自胜的自豪,父子间哪怕有冰山般的隔阂也会释然。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社研究|7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桥梁专家茅以升 1896年1月9日出生
xupeiyang 2013-1-9 12:37
回老家,从这座桥上来回跑了多少次也记不住了,感谢茅以升,怀念他。----许 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茅以升,出生在1896年的今天。他在20世纪30年代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双层桁梁桥,至今已屹立了75年多(中间为了抗日还炸过),岿然不动。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倒。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塘江大桥,我经过了37年
xupeiyang 2012-9-28 11:33
从1975年到上海读大学至今,我每年回老家要经过杭州的钱塘江大桥,每次火车通过大桥时,心情很激动,感慨很多。 中学时期就知道,这里有个蔡永祥烈士。 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占地16亩,陈列馆面积800平方米,馆外广场1000平方米。广场上有9米高的蔡永祥烈士塑像。   1968年11月开馆后,全馆陈列蔡永祥烈士事迹,系统地介绍了蔡永祥烈士的苦难家史、成长过程和入伍后忠于职守、守护大桥,最后为抢救列车、保卫大桥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共计有照片、图画、日记影照等126幅,实物78件。 茅以升老先生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原设计使用期为50年,已服役75年,还完好无损,估计使用到100年都没问题。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62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茅以升先生
热度 1 Nancyback 2012-5-18 18:03
茅以升先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揭秘!茅以升创造74年长寿工程的奥秘是啥?
dongzg101 2012-2-20 04:15
【原创】 揭秘!茅以升创造74年长寿工程的奥秘是啥? 揭秘!茅以升创造74年长寿工程的奥秘是啥? 在我们现在的短命工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茅以升负责修建的钱塘江大桥这个74年的长寿工程就格外引人瞩目。为何茅以升能够修建出这样的长寿工程?其奥妙何在?我们通过多向对比其实不难找到问题所在。那就是我们的短命工程均是由并不专业的半懂不懂的官员负责完成的,而74年的长寿工程则是由精通专业的工程师严格把关完成的。 据新华社电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网友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 现在我们有一种让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我们一些官员喜欢大包大揽,无论什么样的事只要他知道一点点就会在大会上滔滔不绝地谈上三天三夜也没完没了,而如果一件事情他能达到半懂不懂的程度更是会大包大揽,根本没有最起码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实际行动。这些官员很热心,每天从此到彼奔波不停,什么事都想插手,什么场合都想表现一下。他们的行为对于爱看热闹的外行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当然会博得很好的名声,但是如果让内行来评价则着实不敢恭维,着实是贻笑大方。茅以升能够建设起74年巍然不倒的钱塘江大桥是因为他在桥梁上有全面的研究和过硬的本领,而当时的政府忙于战争,顾不上插手工程建设,因而干脆把这样的事全部交给他负责算了。到了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的官员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插手各种事物,有的是功夫大包大揽。更有甚者,一些官员还看中了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中的油水所在,成为了让全社会痛恨的贪官。他们修建的工程当然会成为短命工程、豆腐渣工程。 查看我们国家的各项工程,我们可以发现,更长寿工程还在发挥作用呢!隋代由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更能称得上是长寿工程。试想,如果当时的官员将这样的工程大包大揽或者有贪官想趁机从中大涝一把,会不会有这一奇迹出现呢?在隋代大业年间一个石匠能够负责这样的工程,但到了现在中国真正研究桥梁的工程师们有这样的机会吗?即使茅以升健在,我们的有关官员能让他负责这样的工程吗?喜欢大包大揽的官员凭借半懂不懂的专业知识尚且能够建设起能多用几年的工程,纯粹为了捞油水的贪官建设起的可就是不断刷新短命纪录的豆腐渣工程了!战国时期由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更是一项有几千年历史的长寿工程。李冰父子为修建这一工程付出了多少智慧和汗水?他们对于工程的钻研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现在的官员能够与之相比吗?既然自己包揽了工程,就应该向李冰父子学习,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真正根据实际情况将工程建设好,但我们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员能办到吗? 正因为如此,我们修建长寿工程的奥秘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正在实际行动上而不是在口头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李春、茅以升这样的工程师而不是半懂不懂的官员负起建设工程的全部责任,让李冰这样的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官员来负起建设工程的全部责任!
个人分类: 工程建设|14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茅以升的习而学的工程教育思想
wmy9039 2011-12-9 11:49
转自 茅于轼 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3971d0102dufj.html 知识是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越是基础性的规律,越是抽象,离开实践也越远,也更难以掌握。而学习的原则应该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可是现在的大学工程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不但违背了先易后难的原则,而且造就了学生善于动脑而拙于动手,结果不能不对我国的工程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不难出现高超的设计,但难于使其变成现实。鉴于此,茅以升提出一个新的教育顺序,其原则是先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于是学习成为一个自然的延续过程,成为一种终身的事业:活到老、学到老。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1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茅以升所造钱塘江大桥屹立74年不倒 从未大修过
ssglwu 2011-7-24 16:45
吴国林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7/24/7899563_0.shtml 据新华社电 杭州 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 14 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 74 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 “ 桥坚强 ” 。网友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 50 年,已经超期 24 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 设计时速 20 公里,如今跑到百公里 钱塘江大桥连接 西湖 风景区和钱江南岸,是一座双向车道双层钢桥。 沿着人行道走一走,就能看出大桥已经上了岁数,桥墩上和护栏底部,弹痕随处可见 ——— 它被大规模炸过三次。现在钱塘江大桥日通行 汽车 超过一万辆,火车超过 150 辆。 “ 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 20 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 50 吨、公路面 15 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 150 多辆汽车、 4.9 对火车通行。 ” 研究钱塘江大桥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工作人员钟光明说, “70 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 120 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 100 公里, 40 吨、甚至 60 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的确是非常神奇。 ” 钟光明说,放到今天的标准来看,钱塘江大桥不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载。 “ 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 “ 炸药放不对位置就炸不掉的桥 ”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钱塘江大桥车间 30 多名养护工负责养护大桥。 20 年来天天与桥为伴的车间主任何光明说,现在的养护主要是针对铁路的枕木,大桥的结构一直保持得很好,钢梁也是 15-20 年才做一次重新漆装 ——— 也就是涂刷一层漆。 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 2000 年的维修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仅仅是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 “ 我说一件事,你就能知道这座桥有多牢固。这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大桥的 5 号、 6 号桥墩在 1937 年、 1944 年和 1945 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 ” 钟光明说。 1937 年 12 月 23 日 ,茅以升接到密令,对钱塘江大桥实施爆破,只留下残存的桥墩。抗战胜利后, 1948 年 5 月,在茅以升的亲自主持下,钱塘江大桥又成功地被修复,兑现了他 “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 的誓言。 ■ 链接 网友列举的 “ 桥坚强 ” 榜样 ● 赵州桥 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至今 1400 年 ● 钱塘江大桥 桥龄 74 年(由于战争原因曾主动断桥 11 年) ● 武汉长江大桥 桥龄 54 年 ● 南京长江大桥 桥龄 43 年 ●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桥龄 110 年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1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茅以升所造钱塘江大桥屹立74年不倒 从未大修过 来源:新京报
dongzg101 2011-7-24 15:14
茅以升所造钱塘江大桥屹立74年不倒 从未大修过 2011年07月24日 45979 人参与 1354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据新华社电 杭州 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网友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 设计时速20公里,如今跑到百公里 钱塘江大桥连接 西湖 风景区和钱江南岸,是一座双向车道双层钢桥。 沿着人行道走一走,就能看出大桥已经上了岁数,桥墩上和护栏底部,弹痕随处可见———它被大规模炸过三次。现在钱塘江大桥日通行 汽车 超过一万辆,火车超过150辆。 “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公路面15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研究钱塘江大桥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工作人员钟光明说,“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的确是非常神奇。” 钟光明说,放到今天的标准来看,钱塘江大桥不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载。“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炸药放不对位置就炸不掉的桥”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钱塘江大桥车间30多名养护工负责养护大桥。20年来天天与桥为伴的车间主任何光明说,现在的养护主要是针对铁路的枕木,大桥的结构一直保持得很好,钢梁也是15-20年才做一次重新漆装———也就是涂刷一层漆。 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2000年的维修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仅仅是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我说一件事,你就能知道这座桥有多牢固。这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大桥的5号、6号桥墩在1937年、1944年和1945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钟光明说。 1937年12月23日,茅以升接到密令,对钱塘江大桥实施爆破,只留下残存的桥墩。抗战胜利后,1948年5月,在茅以升的亲自主持下,钱塘江大桥又成功地被修复,兑现了他“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的誓言。 ■ 链接 网友列举的“桥坚强”榜样 ●赵州桥 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至今1400年 ●钱塘江大桥 桥龄74年(由于战争原因曾主动断桥11年) ●武汉长江大桥 桥龄54年 ●南京长江大桥 桥龄43年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桥龄110年 ●宁波奉化江上灵桥 桥龄75年,这座桥由德国公司设计,这家公司经历二战,竟仍然保存着灵桥的档案,前不久还寄来文件提醒业主及时维修。
1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中国心——长河孤旅:黄万里
热度 1 halcon 2011-5-24 06:18
凤凰卫视有一档栏目《我的中国心》,非常喜欢看。其中有一期专门讲了黄万里。由于国内上不了youtube,我就把文字部分整理了一下。结合其它地方查阅到的一些资料,抄录如下。 1911 年 8 月 20 日,黄万里出生在上海川沙县。父亲黄炎培时年 34 岁。 1924 年黄万里小学毕业,进入无锡实业学校, 1927 年毕业时,门门功课均列榜首。受到父亲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1927 年黄万里考入唐山交大(当时茅以升是校长),学习铁路建设桥梁工程专业,学满五年之后, 22 岁的黄万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杭州铁路担任助理工程师。 1931 年,长江汗水泛滥。水淹武汉三镇 100 天。湖北省云梦县一夜间淹没县城,淹死七万人。 1933 年,黄河决口十余处,人命财产损失无数。此时,年轻的黄万里受到震撼。此时黄万里萌发了学水利,解决中国水患的问题。其学生杨美卿回忆,黄万里总是给他们说劳动人民拿米粮养活了我们这批人,才能读书,才能上大学,所以一定要报答劳动人民。 由于当时全国的水利工程师都在关注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在水文学上还是一片空白。而不通水文学,仅仅是明白设计施工,就相当于根本不了解水利。黄万里决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转向水文学的研究。经父亲黄炎培介绍, 他拜见了当时中国水利界的重要人物,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的许心武。许心武跟他说我们国家现在最缺乏的是水文人才,建议他出国学习水文。 1934 年,黄万里参加了庚款赴美留学考试并被录取。此后三年间,他先后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硕士,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博士。还同时学习了天文,气象,地理,地质,水文,数学等多门学科,期间,黄万里驱车四万五千英里,看遍了美国各大工程。在田纳西河域治理专区坝上实习了四个月。在密西西比河 1936 年特大洪水之后,黄万里坐船考察了整条河流直至出海口。这些经历,使黄万里大开眼界。他开始对治河有了一些认识。他的博士论文《瞬时流率线程学说》创造了从暴雨推算洪流的方法,当时在世界上处在学科领先地位。 1937 年春天,黄万里学成回国。在回国的船上认识了丁玉隽。丁玉隽是辛亥革命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儿。黄万里对丁玉隽一见钟情,而丁玉隽也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国后,时任浙大校长的竺可桢邀请他去浙大任水利系主任。但黄万里志在治河,他希望先当一个水利工程师,做些实际的工作。于是他婉拒了竺校长和北洋大学,东北大学的盛邀,选择了南京政府资源委员会,开始从事水利工作。 随后丁玉隽带黄万里去见父亲丁惟汾。跟随孙中山多年的丁惟汾对上海人印象很不好,听说女儿对象是上海人,很不喜欢,拒绝见面,因为他认为上海人油头滑脑。黄万里的父亲听说儿子被拒,于是出马了,找到了丁惟汾的秘书陈希豪,安排黄万里和丁惟汾见了面。丁惟汾发现眼前这个上海人不仅人很老实,而且有远大的报复,于是默认了女儿的选择。 19 37 年末黄万里丁玉隽夫妻二人辗转四川。到四川后,黄万里先后六次勘察岷江,乌江,涪江,嘉陵江,行程三千公里。这些勘察为他以后中国水文地貌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尽管当时地貌学尚未形成,他已经在自己的头脑里开始建立起水文地貌的观点。对于治河问题开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水火无情,测量过程中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测量数据,还要堤防土匪的冷枪。 1940 年初,黄万里在青神县岷江上修复唐朝延续至今的鸿华堰水利灌溉工程,仅花了五万元,节约预算 20 万元,灌溉农田 1.5 万亩。据黄万里儿子黄观鸿回忆:黄万里总是跟他们提他出国花了两万多两白银,在四川的一个工程就把他花的钱挣回来了,他很骄傲。 转移到甘肃工作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黄炎培,潘汉年委托黄万里策反他的顶头上司甘肃省主席郭寄桥。黄万里跟郭寄桥说过之后,郭寄桥告诉他:你是个书生,你根本不懂政治,你不是搞政治的,我跟朱德早就相识,你赶紧走吧。 解放后,因为不愿只做顾问, 1950 年 6 月,黄万里回到母校唐山交大教书。 1952 年唐山交大改为唐山铁道学院,与铁道无关的专业都被调整出去了。于是黄万里调到了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 后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门峡工程了。 1955 年苏联专家指导下的《黄河规划》完成了,对黄河干流的阶梯开发计划选定在陕西三门峡修建一个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在随后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关于《黄河规划》的第一次讨论会上,与会专家没有太大异议。现场只有黄万里否定了苏联专家的规划。他当面对周总理说:你们说圣人出,黄河清,我说黄河不能清。黄河清,不是功,而是罪。他认为黄河泥沙量是世界第一,但它造的陆地也是世界最大。他的声音并没有引起重视。 1955 年《黄河规划》在全国人大决议通过。而黄万里没有气馁,多次上书,力陈不能盲目相信苏联专家意见的理由。他在学术上不加掩饰的话语风格,和传统与现代文化冲击而形成的执着性格也开始与当时高涨的政治氛围格格不入。黄万里后来回忆说:我知道,我不去讲,我就是失职。在 1957 年 6 月 10 日至 24 日有 70 多人参加的研讨会上,黄万里一如既往地反对。会议上还有一位刚刚进入水利专业的技术员温善章提出该修低坝水库和滞洪排沙的方案,除了二人外,大部分人不说话。眼看阻止无望,黄万里提出如果一定要修,请不要将坝底的施工排水洞堵死,以便他年觉悟到需要冲刷泥沙时,也好重新在这里开洞。最后这一条,与会者全都同意了。 1958 年被打成右派后,黄万里被剥夺了教学,科研,发表文章的权利,子女的升学也受到影响。而后被拉到密云水库劳改。 1962 年 2 月三门峡第一台 15 万瓦机组试运转,三年后由于泥沙堆积,发电量已经降为设计的一半。渭河河床抬高 4.5 米,淹到西安。陕西省委紧急找到中央,于是决定排放泥沙,结果发现设计中的排沙洞已经被堵死了。迫不得已, 1969 年改造三门峡。之后毛泽东讲话说黄万里的词写得不错。面对着摘右派帽子的绝佳机会,黄万里给中央又写了封信。大意是说修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反对,国家养仕多年,这些人有什么用。为什么这些人都说假话呢。结果右派帽子一直没摘掉。 1980 年黄万里被重新派上讲台,给水利系的青年教师补习课程,不过已经不能给本科生上课了。学校和系里领导都觉得他可以上博导,不过需要提交申请。黄万里破不以为然,他说 : 写申请就是多此一举,有资格的人就是能带博士的人,还要写申请吗?不够资格的才写申请,我够资格,为什么还要写申请?因为不是博导,到了年龄,黄万里从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 . 得知三峡上马的消息后 , 黄万里到处写信陈述不能修三峡大坝 . 修也可以 , 不过不能修高坝 . 陈述了很多原因 . 据黄万里的学生回忆 . 黄万里很是感慨说 : 现在倒是可以随便说了 , 没人给你扣帽子了 , 但是你说归你说 , 反正没人听你的 . 原来 , 他写了很多信 , 但根本得不到答复 . 1998 年大洪水后 , 黄万里赶到以前授课有些不足 , 于是向系里呈上申请 , 列出讲义 , 要求根据长江洪水的经验和分析 , 为学校上一堂课 . 他说 : ” 长江洪水愿我们 , 我们没有交给学生治河的原理 , 所以现在决策的人都不懂 ” , 他很内疚 , 于是提出来要上一门治水的原理 , 治河原理要重新讲 . 系里领导很快同意 , 安排了一堂课 , 那一年他 88 岁 , 身患癌症 . 在病床上他写下了自己的遗书 , 其中并没有对妻子蛤仔有任何嘱咐 . 也没有财产的分割 , 而是将治江的愿望转达给了沈英夫妇 . 内容如下 : 敏儿 , 沈英 , 夫爱妻姝 , 治河原是国家大事 , 蓄 , 拦 , 疏及挖四策中 , 各段仍应以堤防 ” 拦 ” 为主 , 汉口段力求提固 , 提临水面宜打钢板椿,背水面宜砌石,以策万全,盼注意,万里遗嘱 2001 年 8 月 8 日 随后在最下面又补充到:可少死几万人。
3617 次阅读|8 个评论
从钱学森与茅以升的争论想到的
热度 1 pinjianlu 2009-11-18 17:42
钱老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先要奠定好理论基础,再来学习工程技术。茅老看后有不同意见,认为先掌握了某种技术,再来学习理论,也不见得错,就发了一篇文章表示不同意见,直接点了钱学森的名字。 从这个争论可以看出,钱学森和茅以升是两类不同的人。钱老是以搞理论为主的,茅老是工程技术出生。但我更支持茅的观点,因为人类的认识是来源于实践,并指导于实践,如果脱离了实践的理论认识,有可能是错误的,就算理论上成立,也未必能实现。 历史证明了这个问题,当年钱老从理论上分析了亩产一万斤是可能的,甚至列举出了数据来说明,比如太阳光辐射到地球上每亩土地的能量是多少,以及能被植物吸收百分之多少。但却因为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考虑,所以没有想到实际上的可行性有多大。实际问题往往有太多的因素,导致与理论计算有较大的偏差,有可能实际问题分析起来比理论问题更加复杂,关键是要抓住那些能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模型。所以往往需要调查研究才能作出比较合理的判断。钱老的从纯理论角度去思考问题所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他的地位和身份不一样,讲话的份量自然也就不一样。钱老说亩产一万斤是可能的,直接导致了全国上下的浮夸风的形成,从亩产几千斤到几万斤,产量是虚的、征收却是实的,所以造成了三年饥荒。简直是一场大灾难! 不知道钱老后来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反正钱老的伟大就欠这个道歉。我想以他老人家的谦虚和朴实,就算他看到我这篇文章,他也应该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并无意批评和指责他老人家,毕竟他的功劳还是很大的。 参考网站: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369660.html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06/04/content_5219294.htm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473 次阅读|4 个评论
 茅以升星 
xupeiyang 2009-11-11 20:14
  编号为18550的小行星是国家天文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观测基地于1997年1月9日发现的。这一天正是茅以升先生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茅以升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和科技、教育、科普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请将其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   2006年1月9日是我国现代桥梁科学奠基人、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这颗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茅以升星。 茅以升 (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茅以升自述与交通大学的故事
陈龙珠 2009-9-29 11:48
来源 : 老校长茅以升给交大校友会的一封信 我与上海交大同年,都诞生于一八九六年。当我在南京一个中学读书时,就知道上海有个南洋公学,是新教育的发源地,很希望将来有可能进去学习,但我后来却进了唐山路矿学堂(于一九一六年毕业),可是仍然难于忘记对南洋公学向往之心。 一九二零年夏天,我从美国回国后,往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书。那时,这个学校和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即南洋公学)都由北洋政府交通部领导,当时的总长(即部长)是叶恭绰先生。 一九二零年十月,忽接叶部长的电报,要我和唐校教授罗忠忱先生即日赴北京面谈。我两人到北京后,叶对我们说:交通部所属京、唐、沪三校,科系重叠,规章紊乱,现拟将交通部领导的各高等学校,合并组成交通大学,在北京设铁道管理系,唐山设土木工程系,上海设机械工程及电机工程系。由胡鸿猷、钟锷任北京学校主任、副主任;罗忠忱、茅以升任唐山学校主任、副主任;张铸、凌鸿勋任上海学校主任、副主任。并要我们六位共同研究讨论有关设立交通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 一九二一年四月一日,国立交通大学成立,叶恭绰任校长,校长在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系我写的初稿。从这年夏季开始,三校进行调整科系工作,将唐山机械系搬到上海。我为此到上海,初次进入上海交大,瞻望南洋公学的治学风范,宿愿得偿,极感愉快。 一九二二年五月,直奉战争发生,交通大学解散。我由杨杏佛同志介绍到南京东南大学任工科主任,邀请上海交大的杨肇镰、张延金、杜光祖等为东南大学工科教授。一九二五年春,叶恭绰氏复任交通部总长,约张铸和我为交通部技正,研究交通部的大学教育、铁路职工教育,以及三校交大毕业生送往欧美留学计划。因此,我对上海交大历届毕业生的情况才有所了解,以便完成派往各国留学计划的任务。一九二六年,上海交大成立三十周年,征求纪念文,以资庆祝。我写了一篇长达二万字的《工程教育之研究》,作为献礼。(该文后来转载于一九二六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月刊) 一九二七年,南京政府成立铁道部,接收交通部所属的三校,由黎照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黎先生曾为孙中山先生秘书,故在交大校内,颇有威信。一九二七年夏,我转任北洋大学教授;暑假赴沪时,特往会晤,很谈得来。黎先生有意聘任我为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但同时也知道我在北洋担任主要课程,不会放我。一九二九年初间,我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就任才三个月,不意学院主楼包括教室及标本室突然发生火灾,全部建筑设备,化为灰烬。为此,我就亲赴南京教育部求援。可巧遇见黎先生,他说:中比庚款,可以设法;他是董事,可以协助。后来,果然请得十万元,重新建成北洋的教学主楼。事后,黎先生对我开玩笑说:我给了你十万元,你该给我一个院长吧。 一九二三年(编者注:应该是一九三三年才对),我从北洋转往杭州,建造钱塘江桥,时常去上海接洽业务,只要有可能,我总要去交大访问黎先生,他每次总要留我作长谈,并多次请我向学生演讲,遇有重要讲题时,由于礼堂过小,则将学生分为两批,请我将同一内容,连讲两次。当他向学生介绍时,总称呼我是院长。那时的同学们,可能留下了我是上海交大的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的亲切印象。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勃兴,上海交大迁往重庆九龙坡复课。一九四三年重庆教育部设立部聘教授制度,由各大学各行各业的教授对本行投票推选,由教育部将得票最多者聘为部聘教授,在教育部支薪。我被选为土木工程部聘教授,我选择了在九龙坡交大授课。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九龙坡交大搬回上海。我也回到上海,主办中国桥梁公司,修复钱塘江桥。这时在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为赵祖康、赵曾珏等,为数甚多。于是连同校友教职员组成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组成理事会推举我为理事长,每隔两星期,在水上饭店聚会一次,大家情绪很高。 一九四七年夏,上海交大发生学生反对教育部,引起罢课风潮。教育部扬言要停办上海交大,并开除九十名学生。于是上海交大校友会推我为代表,往南京交涉。教育部长朱家骅要我任上海交大校长,负责结束风潮,我未同意。于是成立了校务整理委员会,我为秘书,恢复上课。 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国成立,铁道部任我为中国交通大学校长,领导唐山工学院及北京铁道管理学院。这时,华东教育部部长吴有训同志提请修改校名,因实际上中国交大并不包括上海交大。于一九五零年夏,中国交通大学,改称北方交通大学。 解放后,上海交大改归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而我则担任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三十年,因而与上海交大接触机会无多,但与上海交大的校友仍时有往来。一九七九年,我率领中国科协访美友好代表团访问美国;一九八二年赴美接受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两次都遇到很多上海交大校友,他们都留美多年,有的入了美国国籍,他们在美国科学技术界都享有很高声望。他们对我表示:祖国如有需要,一声召唤,即当应命而至。显示出交大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八十年历历旧事,如在目前,我对交大亲切之情,想为国内外广大校友所共有。因此,这篇献给校友总会的朴实无华的记录性文章,将亦有所贡献。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身后的世纪(之十一)抗战时期的科技
自我源于思考 2008-4-27 23:40
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门道,改善生活去了。但是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原始淳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已根深蒂固地渗透在社会结构和对个人前途的期望之中了。费正清 只有自由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与具体的情况结合才能够触发专业知识的灵感。 1931 年威廉拉姆设计的帝国大厦成为纽约乃至全美国的象征,虽然仍有大量贫民存在,但大众文化不可抑制地流行了起来,美国的爵士乐和好莱坞的电影成为代表。 1928 年左右迪斯尼推出了历史性的卡通形象米老鼠, 1937 年推出的长片《白雪公主》引起了轰动。 1925 年卓别林拍摄的《淘金记》风靡世界,在 1936 他访问上海,由于喜爱京剧,他在梅兰芳推荐下看了一出《法门寺》。当时的上海作为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受到外界兴起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代表是黎氏八骏之一黎锦晖。他把民间旋律爵士化,模仿西方风格,创作了《麻雀与小孩》等儿童曲目以及《桃花江》、《妹妹我爱你》等通俗曲目,《夜来香》等影视歌曲风靡海内外。但是,他处于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当时的中国贫民占绝大多数,在日本的侵略威胁下,尽显民族支离危亡之像,代表享受个人生活的通俗音乐显然与时代不合拍。直到抗战前夕,黎锦晖在聂耳、田汉等影响下改变了风格,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为郭沫若的《虎符》配乐,编写爱国歌曲激励民族斗志。这与张爱玲夫妇的投靠日本是截然不同的。 聂耳对黎锦晖的不合时宜的风格不满,离开了黎的歌舞团。 1935 年,为田汉作词的的《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引起了极大震动。冼星海在巴黎学习回国以后,奔赴延安, 1938 年除夕,光未然朗诵了《黄河吟》,冼星海在一个星期内写成了《黄海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一座丰碑。还有郑律成的《八路军进行曲》。在 1945 年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而创作的《白毛女》则基本上本着为贫民层次的口味而写的,在国共内战中,对于凝聚大部分由贫民层次组成的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极大作用。 二三十年代中国音乐上的成就,是与具体的环境分不开的,把西方的音乐与传统音乐溶合在一起,加上抗战的时代特点,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接受西方音乐最大的特点。大批优秀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被创作出来,但首先要指出的是,上海的创作环境比较自由,自由创新的观念在创作者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虽然中国的音乐设备缺乏,但通过音乐家不懈努力,具备了坚实的功底。只有自由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与具体的情况结合才能够触发专业知识的灵感。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的音乐相比有一些区别,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缺乏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诘问,及在此基础上对于自我的肯定,所以难以描摹大众认同的复杂情感。 抗战期间,李约瑟受英国皇家学会派遣来到中国援助抗战,在营造社工作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四川李庄欢迎了他。为了保存民族科学,与实业界对应地,科学界和教育界也大举内迁, 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金陵大学、同济大学 等学术机构和高校便驻扎在李庄。北大、清华与南开在昆明筹建的西南联大。在东南沿海,萨本栋主持了厦门大学的迁建。汤飞凡等在昆明建立了中央防疫处,生产大量的疫苗、抗生素。李承干领导了二十一兵工厂的工作,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轻重武器和弹药,兵工厂在 1943 年生产中正式步枪替换原来的汉阳造,其穿透能力优于当时日本的三八式。值得一提的是熊大缜等大批学生在抗日根据地的贡献,熊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拍摄了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在钱伟长、彭恒武等同学中是佼佼者,他在叶企孙的帮助下,组织阎裕昌、张方等研制了爆破装置,无线电通讯工具,生产火药、武器,并把军工技术传遍整个敌后根据地,地雷战也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大批的欧美留学生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大多在国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却甘愿回到设备奇缺、环境动荡的国内振兴中国的科技,在当时,他们主要的方式就是教育,用教育把科技知识与科学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最著名的莫过于创建清华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叶企孙。 他延聘的教师熊庆来、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吴有训等组成了中国当时最强的物理学队伍。叶企孙本人用 X 射线法精确测定了普朗克常量,并研究了流体静压力下铁磁体磁导率变化;熊庆来原在清华,对于函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并发现了华罗庚;萨本栋曾在 美国西屋担任工程师的机电专家,并矢电路分析,用复矢量解决三相交流电的问题,后来到陈嘉庚的厦门大学任校长,厦门大学在他领导下,于抗战中有长足的进展;周培源当时从美国取得学位后,到海森堡、泡利处从事相对论引力场的研究。得出轴对称静态引力场的若干解,在抗战中转向流体力学的研究,提出湍流模式理论;赵忠尧在加州大学密立根教授下从事硬伽马射线的吸收系数研究,在 1930 年观察到正负电子湮灭现象,启发隔壁实验室的安德逊利用云室观察到了正电子径迹,后者在 1932 年获诺贝尔奖;吴有训 1924 年,验证了康普顿效应,通过 X 线散射曲线,发现经过元素散射后的波长发生变化,并计算变线与不变线强度能量比率。 除了清华的物理学,还有施士元,作为 居里 夫人的学生,他又鼓励了吴健雄从事物理学研究。 1928 年,束星北带着论文找到爱因斯坦,得到赏识,被留作助手,他在 1945 年研制成我国第一部雷达。 由于量子理论在当时刚刚建立,生命力极强,大量的经典观念不断被突破,所以在这一领域学习的留学生获得了较其他领域更大的成功,并且 爱因斯坦访问日本时路过上海,玻尔也于 1936 年访问中国,并且他与莱布尼兹有相同之处,对中国古代的阴阳八卦很有兴趣 。这些都促进了国人对于物理领域的兴趣。 王淦昌中微子预言并提出实验设计,这与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不同,后者提出了核力场的方程。钱三强到小居里夫妇主持的镭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于 1946 年发现了铀三裂变和四裂变现象。陆士嘉在普朗特门下作的流体力学研究,普朗特的学生冯卡门,超音速飞机的设计者,曾到中国讲学,后来他在美国指导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虽然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集中在物理上,但在别的学科也有建树。 茅以升把自己新建的钱塘江大桥炸毁。范旭东、侯德榜的化学工业,侯氏制碱法。 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亦发展了烧碱生产。 1942 年下半年,东海工业研究室以碳酸钠、氧化钙为原料,采用苛化法试制烧碱成功,并在东海区创建了益新碱厂。 1928 年,李四光就对贫油论提出异议, 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 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 。 由于局势问题,李四光没有大力宣扬这一学说,而转向中国存在第四季冰川的研究。 孙越崎建设了后方的煤矿,保障了后方的煤矿供应,并开发了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石油。在数学方面有 华罗庚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写出了著名的《堆垒素数论》,中国第一位数学硕士陈省身在微分几何方面获得了重大成果。 当时对于核射线和基本粒子的研究是一个热潮,由于战争的压力而使各国转向了军事科技的研究。有人把以核武器,雷达,导弹和航天为代表的军工科技发展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有一定道理的。费米在二十年代末建立的量子统计学,他在 1934 年用中子轰击铀原子,引出超铀元素之谜。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与女物理学家梅特涅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了裂变产生巨大能量,费米立即联想到铀裂变中链式反应的可能性。原子裂变释放巨大能量的潜在应用吸引了各国科学家。 1941 年,费米在哥伦比亚建造核反应堆,原子时代真正到来。 事实上,在军事科技快速发展时,民用科技也开始起飞。 1904 年,弗莱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 1907 年,弗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应用电子管形成的微波既用于雷达,也用于家用微波炉。电子管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调制电信号,在一战后许多人开始研究电视,终于在二十年代,电视机面世了。它利用摄像术把景物的光线汇集到感光材料上,把景物图转化为感光材料的电位图,用电子束对之按一定规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扫描,并把电位图转化为电信号,电视接收到信号,对应地把电信号转化为电子束,参照原来的规则把正像描绘到荧光屏上。这一过程是对人的眼睛来说,其实是一个比电影还要大的骗局,电影只不过把胶片的速度放快,让人以为影像是动态的,电视却是现场在显示屏上高速作图,让人以为图像是整个连续传过来的。 在三十年代初,维纳曾在清华任教两年,期间和清华电机系李郁荣合作研究傅里叶变换滤波器,维纳很重视这一阶段工作,称为他本人学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后来 维纳二战中从事过密码破译工作,在战后成为建立信息论和控制论的重要科学家。 中国科技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薄弱的,急需向国外输送留学生,引进技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流学潮基本中断,形成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第一次知识断流,战后短暂的留学人数增多,但是随后北京政府建立,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基本中断的与西方的科技文化交流,到 1960 年代,中国又与苏联关系恶化,大陆便陷入比较彻底的与外界的知识断流。知识断流不单对于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其他领域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估计的。 在经济学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认为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是企业管理者。但是由于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民层次,其理论必然难以得到普遍的接受。并且他把自己的理论简单地外推,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到所有一般性劳动都为机器所替代后,社会自然而然地由资本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按照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理论,这一点是难以实现的。 计量经济学 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 R. Frisch )在 1926 年仿照 生物计量学 一词提出的,随后 1930 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 1933 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在医药生命科学, 1935 年,多马克公开百浪多息在抗菌方面的应用,是第一个问世的磺胺类抗菌药。 1928 年亚历山大费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在二战中被大量生产,引起了医学上的革命。另外一个重大的革命是三十年代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这一发明使人们观察细胞、细菌等微小生物,研究各种材料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