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神话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神话

相关日志

羊“赌”君,后浪!
SinensisMorella 2020-6-17 15:02
羊“赌”君,后浪! 2016年,羊肚菌“狂热”,大量 羊“赌”君投身 到“羊肚菌产业”, 但“盈利”君始终维持在30%左右 ,尤其是 2020 年, 全国 “赌”失败者 超过 4/5(颗粒无收至基本收支平衡) 。2020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羊肚菌种植培训会或菌种预定签约会层出不穷—— 共同目的都是以极少数高产案例或盗用他人高产视频、照片宣传他们的羊肚菌菌种质量和产量 。 羊“赌”君们都 避而不谈2020年春节发生在成都平原、云贵高原等区域的“绝收”和“赌”失败的原因!!! 2019年以前, 有不少从事羊肚菌种植的公司都很不错(可以在百度中看到铺天盖地的宣传),但他们从没想过他们会在羊肚菌产业中销声匿迹,没想到回落到今天的样子。 这印了 四川林科院谭方河副研究员的 “当前, 羊肚菌产业尚属产业发展的开端, 不属于成熟的商业化技术”的论断。 羊“赌”君 对羊肚菌生活史,光、温、湿、氧气(灾害性环境变化)对出菇的影响,栽培基质(土壤不同类型与出菇的关系等)等都缺乏深入认识,那么 羊“赌”君 们的盈利梦想还依然是 梦 ! “赌”性未了,产业如何发展!!! 羊肚菌种植 环境 羊肚菌属真菌都是低温性真菌,平均气温高于 8 ℃,地温达 2 ℃以上菌丝便有萌发,气温达 15 ~ 18 ℃,地温 8 ~ 13 ℃时,子实体原基形成,气温超过 23 ℃,地温在 15 ℃以上时,原基基本不会形成。羊肚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6 ~ 11 ℃,相对湿度为 65 ~ 80 %。此外,羊肚菌幼菇对光线要求低,忌阳光直射(三分阳七分阴);幼菇对环境和土壤温度变化也非常敏感, 0.5-2 小时温差超 10 ~ 20 ℃极易造成幼菇死亡。再有羊肚菌发生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垂直分布 (0 ~ 10cm) 和水平 (0 ~ 20cm) 分布均呈现向下、向外逐步减少的趋势,因此,羊肚菌的发生、生长,繁殖很可能和细菌、放线菌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 当前,自然灾害风险是我国羊肚菌产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包括不可预测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雨、雪、冰冻等气候不确定性造成羊肚菌生产的损失。特征。此外,由于土壤微生物、水体微生物会受气候、季节等变化影响,也可能导致土壤的理化形状不稳定,影响羊肚菌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 羊肚菌 栽培基质 野生羊肚菌通常每年3 - 6 月或 8 - 9 月雨后多发生在海拔 200 ~ 3200m 的杨、柳、油桐、梧桐、乌桕等阔叶林或以冷杉、云杉为主的混交林中和草原草丛、河岸边、山地斜坡、草地和火烧山地上,但在低海拔的平原农家庭院菜地、草坪等腐殖质较高的地方,也有发生,但多发生在杨、柳、乌桕、梧桐等阔叶林下土壤腐殖质较厚(一般 7 ~ 10cm 厚)的地上。发生地土壤 pH 值一般 6 ~ 9 ,含水量 55 ~ 63 %。 羊肚菌栽培基质包括 土壤和外援营养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样。通常选择土质疏松、透气,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且水源洁净,排水良好、无污染和利于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土地翻耕、开沟)的土壤, 尤其是砂质水稻土更佳 。 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产业将仍然存在菌种没有国家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 不是每个羊肚菌物种或任意地里采的羊肚菌菌种都可以用于商业化栽培;转代过多会严重退化;不同品种栽培习性包括对土壤、温湿度以及营养的要求可能不同 );栽培和管理(包括:菌种、营养包用量、播种方式、覆膜种类、揭膜时间、播种后给水量、催菇时间和方法、如何控制原基数量、原基、幼菇、不同栽培条件下生理病 害如何预防和成品菇管理等 )也还没形成推广体系和规范。 连作障碍 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近亲缘作物时,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也会出现生长势变弱、病虫害加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现象。羊肚菌栽培也存在因环境中(包括空气、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病毒)区系(种类和优势种群)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不出菇、出菇少,病虫害严重等连作障碍 。 不要让羊肚菌真正变为 羊“赌”菌 , 又一个食用菌 神话 !!!
2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03)
fqng1008 2019-8-20 16:10
一Ο三、《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2016 年05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了 ( 英)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B.) 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此前,该书于1937年首次在国内出版,1986年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 。 (一)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人家费孝通的老师。作为其重要代表作,本书由中国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李安宅翻译,堪称公认的权威译本。 本书着眼于作者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从客位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原始信仰,采用功能主义理论解构并重组了巫术、科学、宗教、神话,并联系地看待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本书中,他请读者离开理论家关起门来的书房,走到人类学实地研究的露天广场,跟着他在想象中回溯到新几内亚的一个梅兰内西亚族群,观察与研究那里的风土民俗。 (二)作者简介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884年—1942年),生于波兰,在英国成为著名人类学家。他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倡导以功能论的思想和方法论从事文化的研究,著有《文化论》,讲述功能派的文化理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典范地展示现代田野工作与民族志方法;《文化动态论》,讲述文化变迁分析的方法,指出文化不是历史的残存,而是人生活的工具。 (三) 译者简介 李安宅,河北省迁西县白塔寨村人。字仁斋,笔名任责。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等。 1923 年考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后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班。1926年获该系文学学士,毕业后留任该校社会学系助教、讲师和国学研究所编译员。因通英文,被张家口苏联领事馆聘为英文翻译,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赴美留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4年,接受罗氏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留学。在此期间到美国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从事印第安民族社会教育的考察和研究,并撰写了《印第安祖尼的母系社会》一书。随后又翻译了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两性社会学》等。1937年回国,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副教授。1938年,北平沦陷,接受陶孟和、顾颉刚两师的建议,以教育部边疆视察员的身份,赴甘肃兰州,与其妻藏学专家于式玉一道深入甘南藏族地区拉卜楞寺,从事藏族文化促进工作和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在此期间,撰写有关藏族宗教、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论文,并撰写了《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一书。1941年李安宅离开拉卜楞寺到成都,任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边疆研究所所长。1944年与张逢吉、任乃强等人到西康省南北两路进行藏族社会调查,为时半年,写下了《喇嘛教萨迦派》、《西康德格之历史与人口》等文。1947年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任该校研究院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翌年,赴英国考察和讲学。1949年回国后,参加人民解放军,投身于解放西藏的事业。随人民解放军进至昌都后,与于式玉一道创办了昌都小学。1951年到达拉萨,在西藏军区政治部协助解放军办藏语文培训班,并担任藏训班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兼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3月,参与创办拉萨小学,并担任该校副校长。1955年调回成都,任西南民族学院副教务长,并从事民族政策的教学工作。1966年调四川师范学院,任该院外语系主任兼院副教务长、教务处副处长,并担任英语教学工作。曾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四川省政协委员等职。1985年3月4日在成都去世,享年85岁。 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社会学和藏学两个方面。他是最早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实地考察和研究藏区的学者之一。在教育方面,参与创办拉卜楞小学、昌都小学、拉萨小学及西南民族学院,为藏区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该书目录 上编 巫术科学与宗教 第一章 初民及其宗教 3 第二章 以理智胜环境 14 第三章 生命死亡与归宿——古代信仰与教仪 27 一 宗教底创造行为 28 二 原始生活所表示的天意 34 三 人类对天然的选择趣意 37 四 死亡与群体统协 42 第四章 原始教仪底公共性与部落性 51 一 社会便是上帝底实质说 53 二 蛮野信仰底道德效能 59 三 原始宗教底社会贡献与个人贡献 68 第五章 巫术与信力 73 一 仪式与咒术 76 二 巫术底传统 81 三 巫术底灵力与德能——“摩那说” 91 四 巫术与经验 95 五 巫术与科学 104 六 巫术与宗教 108 下编 原始心理与神话 第六章 神话在生活里面的地位 117 一 自然派神话学 117 二 历史派神话学 120 三 社会派神话学 121 四 “库夸乃布”或童话 125 五 “利薄窝过”或传说 130 六 “里留”或神话 133 第七章 关于起源的神话 140 一 马拉西族 148 二 路库巴族 153 三 鲁夸西西加族 154 四 鲁库拉布他族 155 第八章 死底神话与生底轮转 160 第九章 巫术底神话 174 第十章 结论 180 参考书目 187 (五)在线试读 我在全书底企图,都是要证明,神话在一切之上乃是一个文化力量;但它不只是文化力量而已。它显然也是一个记述,而且是记述便有文学一方面。文学这方面,固嫌大多数的学者加重得过火,但完全忽略了也不是。神话包含着以后成功史诗、传奇、悲剧等根苗;而且神话已被各种民族底创作天才用到史诗、传奇、悲剧等文学以内,已被用到文明中自觉的艺术以内。我们已经见到,有的神话不过是干燥的陈述,几乎没有任何起转与戏情,有的神话,如恋爱神话或造独木舟的巫术与航海事业等神话,又显然是戏剧似的故事。假定篇幅许可的话,我可以叙一叙关于文化英雄土达瓦长而复重的英雄记。这位英雄,既杀了一个吃人怪,报了母亲底仇,又举办了许多文化事业。比较这等故事,或者可以说明,为甚么有的神话适于以后文学的发展,有的便在文学上没有收获。只有社会的优先权,法律的证书,系统与当地权利底保障,都不足在情感领域进行多远,所以没有文学价值的要素。信仰,在另一方面,不管是巫术信仰或宗教信仰,则与人类深切的欲求,人类底恐惧与希望,人类底热情与情操等等关系密切。爱与死的神话,失掉了长生不老,逝去了“黄金时代”,贬斥到乐园以外等等故事,以及乱伦与黑巫的神话,则与悲剧、抒情诗、言情小说等艺术形式所需要的质素互相激荡。我们底说法,即神话底社会功能说,因为说明神话与信仰底密切关系以及仪式与传统底密切关系,可以帮忙我们对于蛮野故事底文学展望认识得更深一层。…… 我再声述一下,本书所讨论的神话,是蛮野神话,不是文化高的神话。我相信,研究神话在原始社会以内的功能与运用,应该预料到研究高等文明底神话所得的结论。这等高等文明底神话材料,到了我们底手里已是孤立的文学记载,没有实际生活底背景,没有社会底上下文。这就是西洋古代民族与东方死文明中所有的神话。典据的学者研究神话,应该由人类学家学习点甚么。 当代活的较高文化中,如印度、日本、中国,以及欧、美所有的神话学,本可因原始民俗信仰底比较研究,而有会心;另一方面,文明社会也可对于蛮野神话学加以重要的补充与解说。这个题目是十分超过本书范围以外了。然我要加重这一项事实:人类学不只应该利用我们底心理我们底文化来研究蛮野风俗,也应该利用石器时代所给我们的远近布景来研究我们自己底心理。在心理上与更简单的文化民族相处一些时候,我们可以对于我们自己登高一望,可以对于我们自己底制度、信仰与风俗,有一种客观的认识—有一种大小长短比例中的认识。假若人类学能使我们这样各具会心,这样养成幽默风趣(不致认自己底一切都算天经地义),那么,我们都可以说它是一个很伟大的科学了。 (六)书评:最早的实地勘查 马林诺夫斯基反驳了布留尔关于原始人智力低下的说法,但他自己在谈及巫术时,又把土著人看做irrational,然后又从功能这个角度来分析原始宗教,而走了涂尔干的道路。 提到德国school of Nature-Mythology,认为原始人的思考带有一种a theoretical, contemplative, and poetical character,原始人成了描绘大自然的浪漫诗人。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代入,或者说是由于把神话的动态形成过程,错看做是一种静态的智力产物的结果。成熟的神话本身可能带有这些特点,但是从整个神话系统来看,倒是一种practical,experiential,and utilitarian character。原始人的各种myth, legend, fariy-tale和其他说法,比如礼物中的spirit,blood在血盟中的作用等。另外还有一个Historical school,认为神话来源于历史。还有就是sociological theory of myth。当然,每当多个学派出现在一个领域中时,必然是一种盲人摸象的情形,各人看到一面。大一统的理论必须一统江湖。 Malinowski 反对把myth当成一种ideal entity来看待,不管是说它是一种explanation,还是history record,还是艺术化的知识或思想。他反复说,神话是a living reality。其实就是说,我们今天把myth当作文学作品看,但是在原始人那里,神话是知识,而这些知识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他类比神话之于原始人就相当于圣经之于基督徒。也就是说,神话提供了一种order,从这种order引申出了人类的生存方式。Malinowski之所以拒绝认同神话是一种解释,是因为他认定an explanation是用于satisfaction of scientific interest。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出于interest,依然可能会去寻求解释。毕竟,当你了解了一样东西,你就可能知道如何利用这个东西。Malinowski可能是极力要与这些把原始人看做是理论的沉思者,或者把神话看做是古人的艺术创作这种谬误划清界限,一下子把其中的合理部分也彻底扫除了,把神话说成是a narrative resurrection of a primeval reality, told in satiffation of deep religious wants, moral cravings, social submissions, assertions, even practical requirements.难道这种说法不是等于在说人们在讲述过去的一段影响到人们现在生活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以Malinowski我觉得吧,感情充沛,但是逻辑不足,头脑没那么清醒。按照他的说法,假如神话功能室it expresses, enhances, and codifies belief; it safeguards and enforces morality; it vouches for the efficiency of ritual and contains practical rules for the guidance of man, 我觉得Malinowski在这儿有一个很大的疏忽。假如一段narrative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那么这段文字必然是提供了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只有说这种秩序是一种自然的,才会让人们甘心接受,才可以说是a vital ingredi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 active force, a pragmatic charter of primitive faith and moral wisdom。 提到一种童话故事种类,叫kukwanebu,讲述是一种performance,虽然有点想风俗,但是故事本身更多是作为amusement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拥有者。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是这个人有拥有权。Lowie提到乌鸦人中讲故事的例子,即使同一个主题,不同的讲述者讲出来的也不一样,因为加工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神话故事应该是个人作品,然后作为财产传递,就跟魔法一样,作为手艺传递。Malinowski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拥有者都是好的讲述者。当然,需要有讲述的天分和才能。另一类类似传奇故事,叫libwogwo,被当作真人真事,很stimulating,都是关于activities such as economic pursuits, warfare, adventure, success in dancing and in ceremonial exchange. 其中最重要的是被称为liliu的sacred tales,这类神话和一些社会仪式是一体的,是这些仪式的说明部分,或者是先形成一种idea,然后产生了practice,或许也是把祖传的仪式给予了一种理论上的解释。但是实际执行者都会接受,神话是理论原因,仪式是对应的行为实践,因此神话 govern and control many cultural features, they form the dogmatic backbone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此处对应Freya Mathews关于cosmology的看法。这样其实就justify了C. S. Burne和J. L. Myres的说法,“this section includes many intellectual efforts of peoples……”which“represent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exercise reason, imagination, and memory.”并且to explain by means of something concrete and intelligible an abstract idea or such vague and difficult conceptions as Creation, Death, distinctions of race or animal species, the different occupations of men and women; the origins of rites and customs, or striking natural objects or prehistoric monuments; the meaning of the names of persons or places。Such stories are sometimes described as etiological, because their purpose is to explain why something exists or happens.马林诺夫斯基认为,Melanesians不会同意说他们尝试to explain,但是他们同意不同意并不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行为动机并不都是能清晰意识到的。虽然如Malinowski所说,Melanesians自己并不认为死亡、男女这些概念困难,因为有实例可感在眼前。但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只有the ignorant才会这么认为。无知的人自以为知道一个例子,就知道了一切,眼前看到了区别,就认为掌握了区别。心思敏锐的人,反而会去寻求概括、总结、本质。所以我认为,这是原始人感受到了这些抽象的概念,并对这些抽象概念作出的intellectual efforts来尝试捕捉这些概念。但最初阶段能力有限,把这些无论是故事化,还是拟人化,有一些收获,但也有很多谬误。只有在文明的持续发展,人们接力来改进这些想法(paradigm shift),才逐渐走向正确。 Malinowski 把intellectual efforts等同为intellectual armchair occupation,成了一种精神消遣,跟实际没什么关系,因此他认为这种intellectual的说法,都应该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remaining outside native 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with their pragmatic interests.显然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比如马克思的研究算不算intellectual? Malinowski 关于Melanesians的clan和sub-clan的社会结构和其神话的叙述,可以看出,神话其实扮演了一种intersubjective entity来把所有的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imagined community。他们的神话就起了宗教theology的作用。所以,ideology都是起这个作用的。它通过natural objects,人们的集体行为来构成其embodiment,这样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共同体。两者相互制衡,来构成一种homeostasis,ideal本身会倾向于自圆其说,这样就是需要依据自身的逻辑;但与此同时,它又参考实际的现实情况,比如Melanesian当地族群的不平等等级。当现实部分出现变化,比如族群之间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或者当强者利益出现变化,神话(意识形态的语言化)也跟着相应发生变化,维持整个community的平衡。从Botabulu和Bonumakala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人们也都修改为对自己有利的情况。 关于死和轮回的神话,应该说是对人生存在的一种解释,这种理论提供了一种生活的principles and laws,这样就承担起了多种功能,比如满足了人的多种心理需求,以及给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些指引。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并不完全信任宗教的哲学和神话的哲学。Malinowski举了土人的例子,说人们平时都相信,但是一旦自己或自己家人死亡时,那一套哲学他们就不信了,这不仅来自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应该还来自经验上和直觉上也难以相信那些从未应验的哲学,因而无法从中获得切实的安慰。 关于巫术的神话。存在easy and reliable method的经济活动中,没有巫术。危险或存在偶然性的,存在大量巫术。造房子没有巫术,造船有巫术。捉鲨鱼有巫术,毒鱼没有巫术。需要特殊技术和艺术能力的ebony and hardwood雕刻有巫术,人人都学的wood-carving没有巫术。巫术是原始人尝试控制uncertainty的expedient,同时反过来说,它也提供给人们以心理上的安抚作用,事前是提供信心,从这个角度讲是能够提高人们工作效能的,事后提供心理安慰,即免除无法控制的焦虑或自己出错的自责。 神话的产生时间成疑。Malinowski认为,神话是living faith, sociological status, and moral rule的by-product,意思是先有这些,后有的神话。他的推理是,这些都需要一个justification,于是神话应运而生。 但是没有需求,就不会产生神话吗?显然没有需求,也同样会产生神话,就好像很多发明,不是有了需求才发明的,而是智慧本身的产物(Mumford)。神话本身是一种narrative faith,也同样可以是一种先例,一种来源,一种秩序,因此不同类型产生时间也不同,有先有后,不能一概而论。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龚缨晏:现代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
fqng1008 2019-5-23 15:01
从 20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 “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上个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 上世纪 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等人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 “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 “夏娃”及其后代是现代人类(晚期智人),当“夏娃”的后代们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现代人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可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夏娃”理论提出后,在科学界及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密执安大学沃尔泼夫为首的古人类学家坚决反对这个理论,他们说,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着“完全取代”。以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列顿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学家也坚决反对“夏娃”理论,并指出了其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方法上的错误。 面对着来自各方的猛烈批评, “夏娃”论者不断提出新材料论证自已的观点,并修改了某些说法,他们正准备提出更有力的材料。这场讨论至今尚在热烈进行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人类从那里来,这是一个迷。但是有神话回答,我也不会觉得枯燥。网上有许多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 我首先查了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据说,大约五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知识,当他们发现地球的引力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的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心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人。另外,还有普罗米修斯造人的说法。先觉者普罗米修斯降落到地球上,他是神的后裔,他机敏而智慧,他知道天神的种子隐藏在泥土里,于是用河水湿润它们,把它们塑造成人的形状,他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把它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他的好朋友指挥女神雅典娜灵魂神圣的呼唤送给仅仅只有半个生命的生物,然后形成了人。神创造人的神话很多,有的是用土造人,有的呼唤而来,有的天地本来就有人。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又查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前 7000万—前800万年,人类是古猿,它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们开始从不同方向进化。前420万—前100万年,古猿人进化成南方古猿,它是由猿分化出来的最原始的人科代表,具有猿和人的混合特征。这时,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接着进化成人,它们代表了人类演化历史中的早期猿人的阶段。慢慢的,进化成直立人,万年前的元谋人就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早期智人中最早发现的是尼安得特人,颅骨为扁头型容量为900—1300毫升,人类的进化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虽已经大概了解推测了,但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一代的接班人去探索、发现。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思
pingguo 2019-2-11 10:10
两百年前, 莱蒙托夫在《沉思》中写到: “我悲哀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 让我确信, 批判也是正能量。 需要承认的是, 我与莱蒙托夫有相当大的不同, 我没有望着什么人, 也没有悲哀。 我与时代保持距离, 与历史的古木, 与美的形式和闪亮的语句保持距离。 我在沉默中沉默, 在孤独中孤独, 我没想过什么独善其身, 也没梦见桃花源。 我站在这神话的星空, 与神对饮。 2018-02-26
个人分类: 诗歌|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话鬼话与人话
jlpemail 2017-9-23 13:32
神话鬼话与人话 籍利平 兄弟我在西北(可惜不是西欧,不会说西语;我把西北方言简称为西语,肯定有人不满。)的时候,认识一个西北籍的副指导员,他喜欢摄影和美术(包括木刻)。年长两三岁的他曾经和妻子分居在近八十华里的省会城市和郊区县城里。我曾经“见义勇为”——为她的妻子开辟涌向长途汽车的单行道。可惜,由于像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那样性情孤僻——沉醉于艺术创造的氛围里不能自拔,无法与恩爱妻子交流了,他们未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切希望,有神仙降临,让他绘制或者刻制出来的美人有血有肉起来、灵动起来,成为他真正的伴侣。 可惜,只有儿童才会相信皮格马利翁的神话传说是真的。 成人的世界里,没有神话。人们往往宁愿相信鬼话,也不愿意相信人话或者神话。 2003 年,我“丢盔卸甲” 的时候,曾经旁听了一个木业公司的连篇鬼话。按照这个公司的形象代言人的说法,军转干部或者退休人员,可以拿出若干万元,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树林,几乎无需劳作,就可以让“每一片树叶,都变成金箔”,步入富裕人员的行列。 平淡无奇的人话,没有鬼话和神话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罗森塔尔效应,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和马太效应的片面性有区别。马太效应的片面性在于,把一次性收获或者能干,解读为二次型、终身型能干;罗森塔尔效应的片面性,在于利用了权威的影响力。权威的谎言,被接收人认为是事实或者真理。这可以解释:为何在一个小团体里,不断受表彰、正向激励的总是那么几个(多半是)被贴了优秀标签的人;而屡次受到贬低、负向刺激的又总是那么几个被贴了渣滓标签的人。 这说明,权威的鬼话,的确威力无穷。 但是,纸里包不住火。谎言终究会被戳穿的。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权威的谎言被戳穿的时候,那些被神化过的权威都会在道义、能力与品格的考核中败北。 一个头脑清醒的成年人,可以识别出那些包装为真理的谎言,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人们有时候,相信鬼话、相信谎言,就因为鬼话包裹了糖衣、“娓娓动听”。事实终究会提醒蒙昧者,促使他们走出谎言的阴影,走进真实、真理的阳光中。 一个孤寂的人,可能会听到三种话。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也可能听到三种话。相信鬼话、谎话的人,多半是鬼迷心窍了。鬼迷心窍者,又可以区别为财迷心窍、色迷心窍和权迷心窍。火中取栗的猴子,被“褪毛”,无非是由于饿了,或者心理饿了。其他两种迷,也类似(《聊斋志异》与《何典》里有这样的鬼出没)。心窍若迷了,危险也就靠近了。恐怕高呼“弥勒”的佛号,也无济于事。 如果一个道貌岸然的人讲起话来,像阎王爷的告示——鬼话连篇,那一定是非常滑稽的。鬼头鬼脑、鬼话连篇、心地歹毒、嫉妒心超强的人,好像但丁陛下的鬼一样,在地狱中不断挣扎,未经炼狱无法进入天堂。换句话说,无法成为正经的人,无法向周边释放善意和正能量。这样的鬼和鬼话,需要提防。 在平凡的岁月中,平静地听取平凡人的话语,是可贵的。在秋分的日子里,“但闻人语响”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秋色”。让人话和神话、鬼话平分秋色,是不够的。在头脑清醒的聆听者内存里,需要提高人话的比例,压缩神话的比例,至于鬼话嘛,让它们暂时占据缓存,就足够了。 (2017-09-23,写于北京市海淀区 莲花池西路)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商周史官制度的神话起源及其宗教学职能》
kyotosizumoto 2017-6-11 18:32
商周史官制度的神话起源及其宗教学职能 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提出: “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 一、古代神话记载中的史官 最著名的史官就是苍颉了。《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中记载:“仓颉作书”。《说文解字序》中云:“黄帝之史苍颉见鸟兽蹄沆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 这里本来没有神话的意味。但是,到了汉代,作为黄帝史官的他,形象开始被神话化了:《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论衡•骨相》:“苍颉四目,为黄帝史。” 苍颉四目像 四目图像的含义,古今很少有人言及。目,取其明察秋毫之职能,但是为何是“四”?我们知道古代神话中有“三头六臂”之说。三头的神话,从凌家滩出土的三头鸟玉器算起,至少有了七、八千年的“异常图像”传承史了。但是四目的图像如果是正常的双倍考虑的话,那么三头只需要两头就足够了。因此,取“四”之数,可能在图像上和东西南北四方是相对应的。但是,苍颉四目图像却出现在平面上,而不是所谓脑后还长了两眼。因此,平面异常图像,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具有了立体职能。在古代中国基本上,目的异常总是围绕着平面的正脸展开的。如二郎神、马王爷的第三只眼。但是,四目却是苍颉的独特神格,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朝代图像造神活动的影响。 上古中国在对史官的神话和非神话的描绘上,表现出两个极端的对立图像:一个是四目图像。一个是瞽目图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四只眼的异常人和看不见任何东西的盲人,却是天生具备了成为史官的资格。从生理特征上看,这是一对儿矛盾的现象。二者只能有一个适合成为史官,但是在商周时代的中国,此二者却同时具有了成为史官的天赋和条件。 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究其原因,就是对图像的感知程度:四目的超常生理感知和瞽目的特异生理感知决定了史官的天赋资格,这样异常图像的体验者是沟通天命鬼神意识的不二人选。 数字“四”的神格特点还体现在“黄帝四面”传说上。为何是四面?《淮南子•天训》的解释是:“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只四方”,可见,四面图像是针对四方而来的异常图像。但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中对四面的解释是:“昔者,黄帝质实好信,作自为像,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立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这已经具有五行格局的含义在内。 不过,也许我们还可以上追到对鸟图像信仰上。《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白民之国、黑齿之国、玄股,可以“使四鸟”。还有一个人名张弘,也可以“使四鸟”。是四种鸟还是名叫“四鸟”的鸟?郝义行主张四鸟是“虎豹熊罴”,非也!《山海经》多次出现“使四鸟、虎、豹、熊、罴”和“使四鸟”,可见“四鸟”和后面出现的“虎、豹、熊、罴”合并为五种动物,并非“虎、豹、熊、罴”是解释“四鸟”所指内涵。我们还是倾向于主张:四鸟是指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 见下图: 四鸟方鼎 四鸟,作为一种异常动物图像,是古代图像文化史上超常能力的象征。 关于他的姓氏。根据《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苍颉,姓侯冈氏,冯翊人,黄帝史官,造书契。”又见《春秋元命苞》中记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 以上史料更详细记载在《路史》: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上天作令,为百王宪。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创文字形,位成声具,以相生为字,以正君臣之分,以严父子之仪,以肃尊卑之序。法度以出,礼乐以兴,刑法以着,为政立教,领事辨官,一成不外。于是而天墬之蕴尽矣。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文字备,于以存乎记注,乃着绩,别生、正名、孚号,而升封于介丘,纪文字以昭异世,而文乱日昌矣。乱百有一十载,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南,书,人禋之。后有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 可是笔者在商周金文中并没有复姓“侯冈氏”存在的铭文证据,对于此古代复姓或复氏的有无颇为怀疑。甚至有人主张“仓颉姓侯冈,姓氏之说乃后人附会不可信,而侯冈则颇有可说者,其分明是后庚之音变。后、侯音同,庚、冈双声叠韵,古音最近。” 而古代有沮姓。见《风俗通》记载:“沮,姓也。黄帝时史官沮诵之后。” 商周金文中似乎并没有“沮”姓的存在。疑此姓初作与“具”姓。西周早期有《具父乙鼎》,铭文有“具父乙”三字。“具”通“沮”字。 而通过《世本·作篇》宋衷注记载,我们知道黄帝的史官除了苍颉,还有一个是沮诵,即:“沮诵、苍颉,黄帝史官。黄帝之世始立史官,沮诵、苍颉居其职矣。”而根据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四史》中的记载,黄帝史官共有四人:“沮诵、苍颉、隶首、孔甲,黄帝四史官。” 二、巫史问题 在商周时代,将从事占卜等活动的职官叫作“巫”,将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职官叫作“史”。这些人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故此,《礼记·礼运》:“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后汉书·臧洪传》:“和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祷羣神。”李贤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 《周易•巽卦》爻辞也出现了“用巫史纷若”的记载。 巫史之位是世袭制,客观上造成了殷周时代巫史盛行,并且地位显赫的局面。 金文中的“史”字 而金文中的“巫”字,基本就一种写法: 关于巫字,《说文解字注》:“巫,巫祝也。依韵会本。三字一句。按祝乃觋之误。巫、觋皆巫也。故觋篆下总言其义。示部曰。祝,祭主赞辞者。《周礼》祝与巫分职,二者虽相须为用,不得以祝释巫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无、舞皆与巫叠韵。《周礼》女巫无数,旱叹则舞雩。许云能以舞降神者,故其字象舞褎。象人两褎形,谓从也。” 关于史字,吴大澂在《说文古籀补》中主张:“古文事、使一字,象手执简,立于旗下,史臣奉使之义。”故此,当时的史官多是可以持旗旄为标志的。《膳鼎》铭文中就出现了“赐汝乃祖旂用事”的记载,也就是可以继承其祖父的旗旄,作为自己出行使用的标志。而巫则没有这一权利。这是巫师和史官的一个区别。 王国维主张:“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间王室执政之官,经传作‘卿士’,而毛公鼎小子师敦番生敦作‘卿事’。殷虚卜辞作‘卿史’。是卿士本名‘史’也。又,天子诸侯之执政通称‘御事’,而殷虚卜辞则称‘御史’。是御事亦名‘史’也。” 此说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巫•史起源说。 因此,《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更是说明了具有巫术传统的先秦道家来源于商周史官文化,也是巫师和史官一致性在后代的表现和演变。 三、史官和商周原始宗教 在商周金文中,史官的称谓主要体现在四大类: 尹、册、史、吏。 尹,《说文解字》:“尹,治也。”《说文解字注》:“握事者也。”所谓“握事者”也就是掌管一定职能的官。 册,《说文解字》:“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也。”也就是所谓的“册命”之“册”。《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说:“后人多假‘策’为之。”商周天子进行完整的册命过程,就是商周礼的典型体现之一。具体的册命过程还需要册命官、傧相、作册等具有史官职能的人在场,共同完成这一过程。册命的仪式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宗教性质。李平心总结:“作册不仅为史官的首长,其权力之大,与后汉以令,唐宋之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明之大学士相当”。 当然,此说基本上是沿袭王国维之论。王说如下: 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说文解字》:“事,职也,从史省声。”又:“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然殷人卜辞皆以史为事,是《尚书》无“事”字。周初之器,如《毛公鼎》、《番生敦》二器,卿事作事,大史作史,始别为二字。然《毛公鼎》之事作,《小子师敦》之卿事作,《师寰敦》之啬事作,从中,上有斿,又持之,亦史之繁文。或者作,皆所以微与史之本字相别,其实犹是一字也。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间王室执政之官,经传作卿士。《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洪范》:“谋及卿士”。又:“卿士惟月”。《顾命》:“卿士邦君”。《诗·商颂》:“降予卿士”。是殷周间已有卿士之称。而《毛公鼎》、《小子师敦》、《番生敦》作卿事,殷墟卜辞作卿史。《殷虚书契》前编卷二篇第二十三叶,又卷四第二十一叶),是卿士本名史也。又,天子诸侯之执政,通称御事,《书·牧誓》:“我友邦冢君御事”。《大诰》:“猷,大诰献尔多邦,越尔御事”。又,“肆余告我友邦君,越严氏,庶士,御事”。《酒诰》:“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又:“我西士集健邦君御事小子”。《梓材》:“王其郊邦君,越御事”。《召诰》:“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又:“王先服殷御事,比尔于我有周御事”。《洛诰》:“予旦以多子,越御事”。 史,《说文解字注》:“史,记事者也。《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不云记言者、以记事包之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但是,在“史”字中还有“事”、“使”等字也和史直接有关,甚至可以通用。 吏,《说文解字》:“吏,治人者也。” 而上述四者都具有的职能特点是所谓的“正也”。这是最早的对史德的要求。 相应的,这四大类称谓中出现的人名和铭文,又多于当时原始宗教信仰相配合,他们是当时宗教仪式的主要构成人。 史官制度的出现,在本质上是国家宗教仪式的主持人和见证人。史官在祭祀活动中含有重要地位,所以史的巫术职能是其文化职能的内核。 在个别场合,“师”也具有史官的职能。 在《周礼》,史官制度已经十分严格和繁琐,几乎出现在任何政府机构。 如最基本的“天官•冢宰第一”中,“太宰”下面就各自有“史”的存在: 旅,史十有二人。宫正,史四人。宫伯,史二人。膳夫,史四人。包人,史四人。内饔,史四人。外饔,史四人。亨人,史二人。甸师,史二人。兽人,史四人。渔人,史四人。鳖人,史二人。腊人.史二人。医师,史二人。酒正,史八人。凌人,史二人。宫人,史四人。 掌舍,史四人。幕人,史二人。掌次,史二人。大府,史八人。玉府,史二人。内府,史二人。外府,史二人。司会,史八人。司书,史四人。职内,史四人。职岁,史八人。职币,史四人。司裘,史四人。掌皮,史四人。内宰,史八人。内小臣,史二人。九嫔、世妇、女御,女史八人。典妇功,史四人。典丝,史二人。典枲,史二人。染人,史二人。追师,史二人。屦人,史一人。夏采,史一人。 但是,一般意义上的“史”在其他政府机构中更多具有的是书记官的职能,而真正关乎王朝大事的“史”,则又划分为内史、外史、太史、女史等等。完整的史官制度保证了商周宗教仪式的有序进行。史官是商周宗教制度和仪式的真正执行人和监护人。 任何图像及其文字必须经过史官的记录才可以流传下来。因此今天所有的商周史料全是经过史官加工后的产物。这一点是早期中国图像文化的传承是经过史官之手进行的。因此,记录史实是史官的第一要素。其次是主持册命和祭祀活动,这使史官成为宗教制度和仪式的执行人。史官的这一职能成为他们在当时国家宗教制度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人物。刘师培由此而来论述了中国学术起源于史官: 《汉书•艺文志•叙列九流》谓道家出于史官,吾谓九流学术皆源于史,匪仅道德一家。儒家出于司徒,然周史六韬以及周制周法皆入儒家,则儒家出于史官阴阳家出于羲和,然羲和苗裔为司马氏,作史于周,则阴阳家出于史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然考之周官之制,太史掌祭祀,小史辨昭穆,有事于庙,非史即巫,即墨家出于史官。纵横家出于行人,然会同朝觐以书协礼事亦太史之职,则纵横家出于史官。法家出于理官,名家出于礼官,然德行礼义,史之所记,则法、名两家亦出于史官。杂家出于议官,而孔甲盘盂亦与其列;农家出于农稷,而孔安国书册参列其中;小说家出于稗官,而虞初周说杂伺其间,则杂家、农家、小说家亦莫不出于史官,岂仅道家云乎哉?盖班志所言,就诸子道术而分之,非就诸子渊源分之也。仁和龚氏有言,诸子学术,皆周史支孽小宗,后世子与史分,古代子与史合,此周史之所职掌者二也。 因为学术起源于史官,而史官又同时具有巫师的身份。因此,此说本质等于间接地承认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原始儒家文化的巫术起源论。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一书对儒家思想产生过程的论述: 儒家注重文化教养,以求在道德上超离野蛮状态,强调控制情感、保持仪节风度、注重举止合宜,而排斥巫术,这样一种理性化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史的漫长演进的结果,它是一种由夏以前的巫觋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又由祭祀文化的殷商高峰而发展为周代的礼乐文化,才最终产生形成。 他俨然将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作为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断代特征,这显然很值得推敲。因为我们只需要看看《论语•为政》中孔子有关“夏礼”、“殷礼”和“周礼”的论述就立刻可以发现上述观点是如何的牵强了。严一萍在《夏商周文化异同考》一文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综观察家三代文化,纵有异同之处,未逾损益相因,寻其本则一脉相承,未尝有变焉。” 而且,大量考古学证据也证明了商周时代同时存在着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而并非是如陈氏及一些学者所设想那样“由夏以前的巫觋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又由祭祀文化的殷商高峰而发展为周代的礼乐文化”。既然三代文化的断代特征不是如陈氏等人所构想那样,则原始儒家的产生也就不可能如其所言它是在周代的礼乐文化出现后“才最终产生形成”的。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9)
罗非 2017-6-8 08:23
  绕过基因组的快速道路   通过文字创造出想象的现实,就能让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而且效果还不只如此。正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只要在对的情境之下,这些故事就能迅速改变。例如在1789年,法国人几乎是在一夕之间,相信的故事就从“天赋君权”转成“人民做主”。因此,自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走上这条快速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   其他同样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的行为有相当程度都是出于基因。但DNA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环境影响以及个体的特殊之处。然而,在特定的环境中,同一物种的动物也倾向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模式。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它们的社会行为就不会有显著的改变。举例来说,黑猩猩天生就会形成阶层井然的团体,由某个雄性首领领导。然而,倭黑猩猩(bonobo,与黑猩猩极为相似)的团体就较为平等,而且通常由雌性担任首领。雌黑猩猩无法向倭黑猩猩这种算是近亲的物种学习,发动一场女权主义革命。相较之下,雄性黑猩猩也不可能召开猩民大会推翻首领,再宣布从现在起所有黑猩猩生而平等。像这样的剧烈改变,对黑猩猩来说就只有DNA改变才可能发生。   出于类似的原因,远古人类也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变。据我们所知,过去想要改变社会结构、发明新科技或是移居到新的地点,多半是因为基因突变、环境压力,而不常是因为文化的理由。正因如此,人类才得花上几十万年走到这一步。两百万年前,就是因为基因突变,才让“直立人”这种新的人类物种出现。而直立人出现后,也发展出新的石器技术,现在公认为是这个物种的定义特征。而只要直立人没有进一步的基因改变,他们的石器也就维持不变,就这样过了两百万年!   与此相反的是,在认知革命之后,虽然智人的基因和环境都没什么改变,但智人还是能够迅速改变行为,并将新的行为方式传给下一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类社会总会出现不生育的精英阶层,像是天主教的神父、佛教的高僧,还有中国的太监。这些精英阶层虽然手中握有权力,但却自愿放弃生育,于是他们的存在根本就直接抵触了自然选择的最大原则。看看黑猩猩,它们的雄性首领会无所不用其极,尽可能和所有母猩猩交配,这样才能让群体中多数的年轻猩猩都归自己所有——但天主教的首领却是选择完全禁欲、无子无女。而且,他们禁欲并不是因为环境因素,像是严重缺乏食物、严重缺少对象等等,也不是因为有了什么古怪的基因突变。天主教会至今已存在上千年,它靠的不是把什么“禁欲基因”从这个教宗传到下一个教宗,而是靠着把《圣经·新约》和教律所营造出的故事代代相传。   换句话说,过去远古人类的行为模式可能维持几万年不变,但对现代智人来说,只要十几二十年,就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关系和经济活动。像是有一位曾住在柏林的老太太,她出生于1900年,总共活了100岁。她童年的时候,是活在腓特烈·威廉二世的霍亨佐伦帝国(Hohenzollern Empire);等她成年,还经历了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还有民主德国(东德);等到她过世的时候,则是统一后的德国的公民。虽然她的基因从未改变,她却经历过了五种非常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这正是智人成功的关键。如果是一对一单挑,尼安德特人应该能把智人揍扁。但如果是上百人的对立,尼安德特人就绝无获胜的可能。尼安德特人虽然能够分享关于狮子在哪的信息,却大概没办法传颂(和改写)关于部落守护灵的故事。而一旦没有这种建构虚幻故事的能力,尼安德特人就无法有效大规模合作,也就无法因应快速改变的挑战,调整社会行为。   虽然我们没办法进到尼安德特人的脑子里,搞清楚他们的思考方式,但我们还是有些间接证据,证明他们和竞争对手智人之间的认知能力差异与极限。考古学家在欧洲内陆挖掘3万年前的智人遗址,有时候会发现来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贝壳。几乎可以确定,这些贝壳是因为不同智人部落之间的远距贸易,才传到了大陆内部。然而,尼安德特人的遗址就找不到任何此类贸易的证据,每个部落都只用自己当地的材料,制造出自己的工具。5   另一个例子来自南太平洋。在新几内亚以北的新爱尔兰岛曾经住着一些智人,他们会使用一种叫作黑曜石的火山晶体,制造出特别坚硬且尖锐的工具。然而,新爱尔兰岛其实并不产黑曜石。化验结果显示,他们用的黑曜石来自超过400公里远的新不列颠岛。所以,这些岛上一定有某些居民是老练的水手,能够进行长距离的岛对岛交易。6   乍看之下,可能觉得贸易这件事再实际不过,并不需要什么虚构的故事当作基础。然而,事实就是所有动物只有智人能够进行贸易,而所有我们有详细证据证明存在的贸易网络都明显以虚构故事为基础。例如,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难的事。今天之所以能有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因为我们相信着一些虚拟实体,像是美元、联邦储备银行,还有企业的商标。而在部落社会里,如果两个陌生人想要交易,往往也得先借助共同的神明、传说中的祖先或图腾动物建立信任。   如果相信这些事的远古智人要交易贝壳和黑曜石,顺道交易一些信息应该也十分合理;这样一来,比起尼安德特人或其他远古人类物种,智人就有了更深更广的知识。   从狩猎技术也能够看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差异。尼安德特人狩猎时通常是独自出猎,或是只有一小群人合作。但另一方面,智人就发展出了需要几十个人甚至不同部落合作的狩猎技巧。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将野马之类的整个动物群给围起来,赶进某个狭窄的峡谷,这样很容易一网打尽。如果一切计划顺利进行,只要合作一个下午,这几个部落就能得到上吨的鲜肉、脂肪和兽皮,除了可以饱食一顿,也可以风干、烟熏或冰冻,留待日后使用。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多处遗址,都曾用这种方式屠杀了整个兽群。甚至还有遗址发现了栅栏和障碍物,作为陷阱和屠宰场之用。   我们可以想象,尼安德特人看到自己过去的猎场成了受智人控制的屠宰场,心里应该很不是滋味。然而,一旦这两个物种发生冲突,尼安德特人的情势可能不比野马好到哪去。尼安德特人可能会用他们传统的方式来合作,集结50人前往攻击智人,但创新而又灵活的智人却能集结起500人来同心协力,于是输赢早已预定。而且,就算智人输了第一战,他们也会快速找出新的策略,在下一战讨回来。
个人分类: 科普|1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汤“以身祷于桑林”说神话及其展开》2
kyotosizumoto 2017-6-5 10:48
二、卜辞和卦爻辞为核心的龙和雨水关系说的考察 龙是《周易》时代动物崇拜之一。作为论证《乾卦》六龙取象的必须加以注重的时代背景,我们发现《乾卦》六龙和众多上古史料中对应龙与雨关系的记载,是在一个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的集中体现。这是揭开《乾卦》内涵的重要根据。 其中,《周易》中记载龙蛇图腾的卦爻辞有如下: 《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卦》: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这里,《乾卦》六爻讲龙而卦名却为“乾”,这里面包含着一种由龙之象到乾之名的形成过程,也即由具象到抽象的升华过程。而揭开《乾卦》六龙的形成过程及其盛行在《周易》产生时代的龙蛇图腾,无疑是研究商周时代图像所蕴涵的宗教思想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中讲到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关系时说: 从新旧文字史料来看,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大同而小异。大同者,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共同的大特征;小异者,代表地域、时代与族别之不同。《礼记》礼器“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前者可见其为“一也”,后者可见其有“损益”也。 在礼方面,夏、商、周三代有“一也”,也有“损益”也的这一事实,表现在《周易》上,就产生三代易学之间的“一也”(即经卦皆八,别卦皆六十有四。)和“损益也”(即夏易首艮,商易首坤,周易首乾。)但就“一也”这一事实而言,它们都“损益”地继承了殷商文化传统,改造了殷商时代的神学认识论。因此,殷墟卜辞中的文辞也就理所当然地为《周易》卦爻辞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文字基础。尤其是《乾卦》六龙及该时代的龙蛇图腾,完全是沿袭了殷墟卜辞中的龙蛇图像所形成的图腾记载而来。 最有力的证据便是《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明义士旧识甲骨文字》1828: □庚蛟。又(雨)。其乍龙于凡田。又雨。 又见《殷契佚存》219: 十人又五口,口龙口田。又雨。 再见《甲骨文合集》29990: 其乍龙于凡田。又雨。吉。 这两条卜辞都是求雨之辞,而且都是讲烄、讲龙与雨的关系。 就上述“应龙畜水”而言,其意义非同一般。 首先,《大荒东经》中记载了远古时代有关应龙与雨的关系:“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面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夏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其次,晋代郭璞《山海经传》注:“今之土龙本此。” 再次,作土龙之法,《春秋繁露·求雨》:“奉牲祷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向,其间相去八尺。” 上述资料和引用的殷商卜辞中的那两条求雨卜辞,说明从殷商时代直到汉晋时代都盛行着作土龙求雨的习俗。 而“乾”、“坤”两卦中有关龙的卦爻辞则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种格式: 其一:口龙口田(渊、天、野等地)式。 其二:龙口于口(田、渊、野等地)式。 按照这两种组成和卦爻辞,其象辞为四字一句。如: 见龙在田。即九二爻辞。 见龙在渊。即九四“或跃在渊”。 见龙在天。即九五“飞龙在在”。 见龙在野。即六五“龙战于野”。 龙见于田。即九二“见龙在田”。 龙见于渊。即九四“或跃在渊”。 龙见于天。即九五“飞龙在天”。 龙见于野。即六五“龙战于野”。 这里的田、渊、天、野韵脚相近,很似《诗经》中的“匡风”类诗句。 下面,我将前述卜辞也演绎下列格式: 第一“其乍龙于凡田。又雨。”可以成为“口龙口田。又雨”。这一形式恰好与第二条辞形式完全一致。 第二,就这两条卜辞而言,讲的内容是一样的: □庚烄。十人又五口。 其乍龙于凡田。口龙口田。 又雨。又雨。 如果我们后起的《周易》和前代的卜辞进行对比,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之间的承袭。 卜辞: 其乍龙于凡田。又雨。口龙口田。又雨。 《乾》、《坤》象辞: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或跃在渊(即见龙在渊)。无咎。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龙战于野(即见龙在野)。其血玄黄。 这两者是如此的一致,而这种一致性正说明了由卜辞语言向卦爻辞语言的必然继承中,对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信仰种种风俗习惯也全盘接受过来。而这两者之间重大差异是:卜辞中的乍龙与卦爻辞的见(飞、或、战)龙之间有一个特殊过程,也即由人为制象(乍龙)向图腾意象(见龙)的演进。而其二者都是在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这—信仰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物。 出石诚彦在《***神话传说の研究》一书中,有《龙の由来について》一文,专门考证了龙蛇图腾的形象问题。他认为: 临水而又何以升天的龙究竟是什么呢?以往是以蛇崇拜的形象为主、附加种种其它成分才成为发达的龙的。蛇崇拜的例子在世界各地着明的事实说明了从神秘的蛇形中产生了对它的恐惧和它是一种力量的寄托等想法。对这些空想的附加分子的研究,在今古文献中可能看到的有关龙成立的考察,已经由于那波学士所写的《***龙传说考》一文精湛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在后世的绘画题材中表现出的龙形是体态较长的,这使人们一般不把蛇和龙的形象联系起来。 龙的形状在蛇的图像之外,另有云水的图像。这一点,古代和现代的学者都提出过相似的看法。 首先,清代毛祥麟《墨余录》中专有《龙卦》一文,记载: 黑云下垂,海水上升,俗称龙卦。实则电气聚于云水中,两相交吸而然也,必有疾风大雨随之。 其次,《晋书》卷一百二十二中的记载: 其诚南营外夜有—黑物,大如断提。摇动有头、角,日光若电。及明而云雾四周遂不复见。且视其处,南北五里、东西三十余步鳞甲隐地之所,昭然尤在。光笑曰:“黑龙也”。俄而云起西北,暴雨灭其迹。 其三,上述两种云水之图像成为龙图像的又一来源。殷商及周朝,虽然不可能产生这样看法,但是这种自然现象却是由来已久的客观存在。《周易》产生的时代,一切自然现象(即物象)在当时的文化传统中都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并且成为一种吉凶的兆示。由物象到兆示的过程,即二者之间的关联。 列维—布留尔(Levy-Bruhl Lucien)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就此论述说: 关联是包含在原始人所想象的和他一旦想象了就相信的前件和后件的神秘联系中:前件拥有引起后件的出现和使之显而易见的能力。 于是,就形成了云水之图象与龙图像之间的一种关联,促使云水加入龙图像的形成。南方熊楠在《十二支考》一文中精僻地考证说: 倍受尊宠的中国的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最能代表其形状的是:头象蛇、角象鹿、眼象兔、耳象牛、项象蛇、腹象蜃、鳞象鲤、爪象鹰、掌象虎,所谓龙形九象。它的背有八十一片麟,合九九阳数,它的声象铜盘,口片长须,喉下有明珠,并长有逆麟。 把上述九形再加上云水之象也就组成了可以上天入水、呼风唤雨的龙。溯源殷商甲骨卜辞中有关龙与雨关系的内容,再结合《周易》卦爻辞中对上述内容的改造,就可以发现积淀在《乾卦》中的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的真面貌了。作《易》者将卜辞中的“乍龙于凡田”改成《乾卦》中的“见龙在田”,正如上述所论是由人为制象到图腾意象化的演进,而且还反映了作《周易》者为维护本氏族图腾观念所进行的图腾意象化的还原处理。在作土龙之初,是将意象化的图腾物象化,这是由心到物的转化过程。而这里又将土龙变成见龙在田,又是将物象化的图腾还原为意象化,这是由物到心的还原过程。前者具有一定的实践色彩,是将巫术现实化的结果。而后者则是将作土龙于田中的人的因素彻底摒弃,代之以神学色彩的“见龙在田”,是现实的巫术化的结果。 《乾卦》六爻辞在用韵、记述格式上的一致性,集中表现在九二爻和卜辞文辞的一致上。因此,作土龙就成为龙和雨水关系的一种体现了互渗律的原始宗教活动祭仪之一。而从作土龙到见龙在田等爻辞的形成,前者是将意象化的图腾物象化的过程,而后者则是对上一过程的还原。这是《乾卦》六龙形成的基础。 三、 焚巫、尪和作土龙的祭祀仪轨及其自然观 在殷商卜辞没有出土之前,《乾卦》和作土龙求雨的对应关系并不是很明显。而一旦找到了这一宗教活动的原始内涵,这种图像所构成的谶纬对应关系也就明白可见了。对比之下,对《乾卦》的种种解说则不攻自破。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与雨如此构成一种关联后,以动物活动的规律来预测天气也就成为原始天文气象观测的雏型。如《殷契存》六五:“又大雨”。我们依照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对象形字的定义来分析“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里的,显然是龟的象形。即当看到龟出来活动时,就会下大雨。初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这一点后,也就构成了龟与雨之间的关联。然而,大旱的时候,当龟不至时,这一前件直接让人关联起凶灾的后件,这在“尚鬼”、“敬神”的殷周时代必然要产生为后件而造前件、为果而造因的巫法。作土龙正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而已。 殷商时代所盛行的作土龙求雨的习俗,到了作《周易》者手中成为卦爻辞的直接求源之一。而在历代注释家们笔下,求雨的《乾》、《坤》二卦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却被理解为象征性的文辞。比如,《郑氏周易》中认为《乾卦·用九》是:“舜既受道,禹与稷契咎繇之属,并在于朝”。宋代李光《读易详说》认为《乾卦·九四》是:“汤伐桀升自,武王师逾孟津,斯其时乎?……此舜之历试诸艰也。……乾至九四,舜禹居摄之时也”。等等,这些可以称为人物取象类。 另一类则是星象取象类。比如,郑衍通《易与天文》一文中认为: 龙为夜景,属阴而非阳,学者不知龙之为星而以阳德说之,且以乾为龙,误矣。龙星未见,故曰“潜龙勿用”。龙角星见于西北之地平,故曰“见龙在田”。角亢氐皆高升于东方,故曰“飞龙在天”。亢宿过辰初之位,与乾上六戌初之位不相应,故曰“亢龙有悔”。三月将旦,龙角西没,其余五龙尤在西边地平上,故曰“见群龙无首吉”。 而后,他在专著《周易探原》中也持如此观点。闻一多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提出的“乾”、“坤”象辞中龙的取象来源于星象的观点,实际上是今天郑衍通等人的先河。铃木由次郎《易经》中也持如此看法,他说: 把龙看作是东宫苍龙星即心宿三的主张,在《周易》注解中可以看到,乾卦各爻究竟怎么理解呢?闻一多的主张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了,初九的潜龙和九五的飞龙,在《说文》中有“龙,春分登天,秋分潜地”之说,潜龙是秋分时的苍龙星,九二的“见龙在田”的田是龙星的左角,上九的“亢龙有悔”的亢是直的意思、亢龙即直龙。心宿三平常想要是弯曲的,故此直龙是凶的象征。用九的“群龙无首”的群,在读音上和卷接近,是卷龙。卷龙的尾和头交织在一起,所以是看不见首的。 指出上述星象说的谬误,只须如此一点:在现今所有甲骨卜辞和周初史籍记载中,并没有力证证明存在上述诸说所描述的现象。即,在《周易》产生的时代,并没有形成上述观念。因此,破解“乾”、“坤”龙象的关键所在是“九二”的“见龙在田”即作土龙在田里。而在渊、在天之龙更多的是为《周易》时代的宗教传说和信仰中所固有的成份。只有作土龙在田里的简便方法才是可取的。九二、九四、九五这三个位成立的核心和史料证据正是这九二爻。而初九、上九爻位则是正如《易传》中所谓“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的作《易》原理所说的那样:初九焉为初爻,上九为上爻、初爻则取象在下,上爻则取象在上。在下为潜,在上为亢,也就形成了潜龙、亢龙之象。即,从产生告后顺序上看:先有九二爻,其次是九四、九五爻,然后是初九、上九爻。而再依照由初下到上的爻位取象规则加以排列。就内外卦而言也如此:内卦初九和外卦九四皆为最低之象和爻位,所以初九是潜龙而九四则是在渊底之龙。 焚巫、尪与作土龙对于上古社会的宗教信仰而言,作土龙并不是唯一可以求雨的祭法。古籍中记载商汤要焚身以求雨,则是另一种求雨巫术的表现。这—表现不仅仅表现在上古诸多史籍和殷商甲骨卜辞中,也表现在《周易》卦爻辞中,只是由于《乾卦》六爻取象内涵的隐讳,因而一直没有发现出来。而一旦《乾卦》六爻取象已经明白无误,则焚巫、尪式的商汤求雨之法在《周易》中的表现也就迎刃而解。 以上我们从发生学角度考察了“乾”、“坤”二卦中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和殷商卜辞中作土龙之间的血缘关系。但在六十四卦中和上述所引卜辞中,还隐含着另一个神秘的仪式问题有待于研究。即:巫、尪与《大有卦·九四》爻爻辞、以及上述二者和龙蛇图像所构成的图腾之间的对应关系。前面我在论证作土龙致雨的时候,引用了卜辞记载。即:“□庚烄……又雨。十又五人口……又雨。”那么,这里需要解决的也就是烄与雨的关系。 殷商卜辞中记载有尪、尪、烄等字,从字形看,都是投人于火上的意思。在《左传》中也有与此相类似的记载。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报劝分,此其务也。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一书中主张:“甲骨文有巫、尪,又有焚字作烄,像焚巫于火上,即暴巫以乞雨。”类似记载大量出现在殷商卜辞中。如: 贞:烄,又从雨。口贞:亡其从雨。口妫。 乙卯卜:今日烄,从雨。 其烄高,又雨。 妨烄,又从雨。 贞:烄妨,亡亡其雨。口贞:烄婶又雨。 口申卜,口贞:烄妨,亩婶烄。 于觐烄,姣昏,从雨。口贞:勿姣昏。 于甲烄般,口□烄般。口不雨。 等等。上述各例中的“烄”字,也即等象形字的假借字。可证,上述各例均是焚巫、尪以求雨的祭法。这样,我再来重新分析一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明义士旧识甲骨文字》1828中的卜辞: □庚烄。又(雨)。其乍龙于凡田。又雨。 又见《殷契佚存》219: 十人又五口,口龙口田。又雨。 这两条卜辞中讲了两种求雨的巫法:姣与乍龙。讲了作巫法的时间:□庚。讲了作巫法的地点:凡田。讲了作巫法的后果:又雨。也讲了用来作巫法的准确人数:十五人。由上述引证可知巫法的(即烄)法即焚人以求雨。《左传》中的“焚巫、尪”之法应该是对殷商卜辞中大量记载的延续。所焚之人可知即巫、尪,而非常人。 巫即巫师。尪,晋代杜预《春秋左传注》认为:“疾病之人。”丁山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一书中考证:“焚那种跤脚的巫、尪之类,然则烄祀之,当是焚那弯脚的巫、尪。” 可证上述两条卜辞的完整内容即:焚烧了巫、尪之后,又作了土龙,于是大雨降临了。求雨的官员们因而可以去向国君报喜。这对于求雨的官员来讲,显然是有利的,故此可以“利见大人。”否则,不但求雨官员命不保,连国君也都可能面对死亡危险:商汤自焚以求雨的传说便是确凿之证。 明白了焚巫、尪的求雨习俗之后,再来审查《大有卦·九四》中的真实内涵: 匪其尪。无咎。 尪,又有作旁、彭者。又见清代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匪其彭。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彭。子夏作旁。虞作尪。”对于这一条爻辞的解释,古今中外的易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匪,非也。彭,旁也。谓九三在九四之旁,九四若能专心承五,非取其旁。”宋代程颐《伊川易传》:“九四居大有之时,已过中矣,是大有之盛者也。过盛则凶咎所由生也。……四近君之高位,苟处太盛,则致凶咎。彭,盛多这貌。”清代李富孙《李氏易解媵义》:“干宝曰:‘彭,亨;骄满貌。’王肃曰:‘彭,壮也。’姚信曰;‘彭,旁也’。”…… 以上各说并不太妥当。比较而言,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一书中却十分坦诚地说:“彭字,音义未详。” 案:尪字,又可以写尢、尪、尪。它又通彭、旁。其字义有两种解释:其一,《说文解字》:“尪也,曲胫人也。从大。象偏曲之形。凡尢之属皆从尤。尪,篆文从呈。”其二,《春秋左传注》:“疾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将这两种解释合为—体“本曲胫之称,引申之为曲疾之称。” 尪字,本字作尢之形。《说文解字》中与相类似的有尢、尪、尪等字,它们的意思都是象人之形。而作“尢”之形的“尢”字也是指人之形,只是右足象征曲胫而已。从字形上看,只能解作曲胫,即大跛足;而不能解作疾病之人。因为“尢”之形的字,拟人形的瘠背处也是弯曲的,但不作曲疾之人解,可证字本义应是指跛足之人。《左传》中记载的“大早”而“焚巫、尪”的习俗及上述所引卜辞的尪的各种字形,显然是指作“尢”之形的字而言。可以见出:当时文化心理中巫、尪的出现和求雨、旱灾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即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所说的接触巫术(即感染的法则)的一种表现。他在《金枝》—书中说: 交感巫术的另一大分支,我曾称之为接触巫术。它是在这样的概念上建立的:事物一旦互相接触过,它们之间将一直保留着某种联系,即使他们已互相远离。在这样一种交感关系中,无论针对其中一方做什么事,都必须会对另一方产生同样的后果。因而,就象顺势巫术一样,接触巫术的逻辑基础仍然是一种错误的联想:它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可以这样称呼这种东西的话,也和顺势巫术一样是某种类似现代物理学里的“以太”那样的中介物,以它来联系远距离的两个物体,并将一方的影响传输给另一方。接触巫术最为大家熟悉的例证,莫如那种被认为存在于人和他的身体某一部分之间的感应魔力。 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的接触巫术的理论,对于大旱而焚巫的习俗也是十分适合的。即:如果一个原始部落中发生旱灾,那么就可以焚烧这一部落的巫,就可以求得雨而消除灾旱。反之,一个部落中有了尪,那么,巫、尪与雨和旱之间的图像联系被初民们认定为是一种必然的格局,进而造成了巫、尪与雨和旱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制约雨或旱的魔法图像。当屡有旱情时,就初步认定一定与尪有关。尪的存在兆示着这个部落旱灾的存在。这里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前后件关系,前件原为旱灾,现在因为尪的存在。后件原为尪,现在为旱灾。于是,在这种以巫、尪为媒介来沟通旱灾这一前件与降雨这—后件的巫术化的民俗意识中。尪,更多的是一种凶灾的象征。 就《大有卦》而言,九四爻的“尪”与九三爻的“小人”实际上都属于同一类象。本来这种图像是吉利的征兆,但由于九三爻的“公用亨于天子”,这样就产生了上九爻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吉占。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大车以载”般的“公用亨于天子”的图像,才产生虽然有尪,但却“无交害”、“小人弗克”的两种兆辞,其核心乃是由于占筮者认为本部落中的“尪”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其它部落,也即“匪其尪”——这就是原始部落中盛行的转嫁灾祸给他人的方法。 这一方法,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在《金枝》—书中称这为“替罪羊”: 我们已经探索了处在狩猎、畜牧和农业各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些民族的杀神的做法,我还要尝试着说明导致人们采取这种古怪风俗的动机。 因此,这种方法产生在本部落中有人触犯禁忌之后,为了维护它的神圣和对引发灾祸的畏惧,就萌生出这种“匪其尪”和替罪羊方法、即灾祸转嫁法,以此作为消除旱灾的前件。比如,云南省景颇族的“放蛊”行为就是反映这种方法:用—些铁铜鸡、猪牛、豹牙等埋在者的门前,让对方踩着就会全身溃烂生病而死。在《金枝》一书中,记载了在古罗马、在非洲、在南美洲、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中存在的上述行为。这些都是《周易》中所反映的“匪其尪”的灾祸转嫁法的旁证。 焚巫、尪和作土龙是上占时期两个紧密相连的求雨巫术,分别在《乾卦》和《大有卦》中表现出来。焚巫、尪即是一种灾祸转嫁方法,是文化人类学中接触巫术的—个表现。 四、 商周彝铭中记载的求雨祭祀 求雨本来属于占筮行为,出现在卜辞中是很正常的,而出现在商周彝铭中就很不正常了。因为卜辞和彝铭又有着各自的不同的应用范围和价值属性。但是,一旦求雨活动成功,是可以记入史册的。特别是对祭祀活动的记载更多的是商周彝铭的本质属性之一。本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时代特点开始我们的研究。 商周甲骨史料中大量出现求雨活动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商周金文中出现这些记载就很不平常了。因为铸刻铭文的价值属性和为了占卜而来的求雨卜辞完全不同。 《楚公逆钟》及其铭文 殷代晚期一件铜觥上有铭文“雨”二字。这里的“”字不识,但是按照金文惯例,所谓“雨”应该就是一种求雨祭祀活动,这一祭祀名“”。或者,此字可以假定为“召”字,“召鱼”成为“求鱼”的同义词? 同时期的另一件铜鼎上有“子雨己”三个字。“子”字代表商代王室之姓,“己”字为作器者之私名。而具有疑问含义的“雨”字,成为铭文内容。这应该是商代贵族“己”为企求雨水的有无而专门铸刻祈祷文字的铜鼎。加“子”字代表了求雨者的高贵地位,“子雨”在这里并非私名。 殷代铜器另有《子雨觚》、《子雨爵》等,也是殷王室求雨活动的特殊同器。虽然没有出现商王本人求雨的铭文,但是“子”字的出现却是王室成员参与求雨活动的记载。 《楚公逆钟》铭文中记载了“夜雨”一词。 此件铜器出自西周晚期。公元1113年在今湖北嘉鱼太平湖出土,旧称“夜雨楚公钟”。铭文中讲到“楚公逆自作夜雨雷镈”,因此今人多使用《楚公逆镈》作为该器名称。 再回到前面对“雨”二字的讨论。显然,“雨”的“”字,是从人从云从雨之象。除了解作求雨之外,别无他解。诚如是,则此件铜器可定名为《召雨觥》。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汤“以身祷于桑林”说神话及其展开》1
kyotosizumoto 2017-6-5 10:46
汤“以身祷于桑林”说神话及其展开 在上古时代,商汤求雨被看成是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件历史事件。这个神话背后已经被注入了浓厚的天人感应色彩,同时也是当时国王和巫师身份一体化的图像见证。这一神话完整地出现在《吕氏春秋·顺民》中: 昔商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仍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有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磨其手,用其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其悦,雨乃大至。 在《帝王世纪》中出现了此一神话的另一版本; 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殷史卜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请雨者,民也。若必以祷,吾请自当。” 这一神话在商周甲骨和彝铭史料中是否也有记载呢?这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一、 《山海经》为核心的龙和雨水关系说的考察 在《山海经》中对龙和雨的连带性的图像关系有多处记载,如《大荒东经》: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南山经》: 又东三百五百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在盛行图腾崇拜的原始部落中,一般认为动物图腾比植物图腾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就其本质而言,动物成为图腾崇拜的对象,已经说明它具有人所不足的某种特殊品格特征,如力量、飞翔、耐寒等,在它们身上,可以找到原始宗教思想的特殊体现。这也是远古人们在狩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准宗教信仰。 据我本人对《山海经》的统计,该书中讲到占验共64次,其中56次是动物占验。《周易》卦爻辞中提到的动物种类,如下: 龙。见于《乾卦》的初九、九二、九五、上九、用九和《坤卦》的上六。凡6次。 马。见于《坤卦》卦辞、《屯卦》的六二、六四、上六、《贲卦》的六四、《大畜卦》的九三、《晋卦》卦辞、《明夷卦》的六二、《睽卦》的初九、《涣卦》的初六、《中孚卦》的六四。凡11次。 鹿。见于《屯卦》的六三。凡1次。 禽。见于《师卦》的六五、《比卦》的九五、《井卦》的初六。凡3次。 虎。见于《履卦》卦辞、六三、九四、(颐卦)的六四、《革卦》的九五。凡5次。 鱼。见于《剥卦》的六五、《垢卦》的九二、九四、《中孚卦》卦辞。凡4次。 牛。见于《无妄》的六三、《大畜》的六四、《遁卦》的六二、《睽卦》的六三、《革卦》的初九、《旅卦》的上九、《既济卦》的九五、《离卦》的卦辞。凡8次。 豕。见于《大畜卦》的六五、《睽卦》上九、《垢卦》的初六。凡3次。 龟。见于《颐卦》的初九、《损卦》的六五、《益卦》的六二。凡3次。 羊。见于《大壮卦》的六五、上六、九三、《央卦》的九四、《归妹卦》的上六。凡5次。 明夷。见于《明夷卦》的初九、六二、九三、六四、六五。凡5次。 狐。见于《解卦》的九二、《未济卦》卦辞。凡2次。 准。见于《解卦》的上六。凡1次。 豹。见于《革卦》的上六。凡1次。 雉。见于《鼎卦》的九三、《旅卦》的六五。凡2次。 鸿。见于《渐卦》的初六、六二、九三、六四、九五、上九。凡6次。 鸟。见于《旅卦》的上九、《小过卦》的初六、上六。凡3次。 鹤。见手《中孚卦》的九二。凡1次。 翰音。见于《中孚卦》的上九。凡1次。 豚。见于《中孚卦》卦辞。凡1次。豚可与豕合并。 动物象占的大量出现,正是当时动物图腾和植物图腾大量出现的反映。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人论》一书中曾指出: 对神话和宗教的感情来说,自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生命的社会。人在这个社会中并没有被赋予突出的地位。他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但他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任何其它成员更高。生命在其最低级的形式和最高级的形式中都具有同样的宗教尊严。人与动物,动物与植物全部处在同一层次上。在图腾崇拜的社会中我们发现,植物图腾与动物图腾比肩而立。 上述动物图像中,有一种动物在周代及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的出现与否成为决定国运兴衰、圣贤的生灭的重要兆示。而且,很多部落的祖先和远古社会中的传说人物也都与它有关。这种动物图腾就是以龙和龙的形成物蛇、马为主的龙蛇图腾。比如,《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又如: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再如《春秋合诚图》:“黄帝将亡,则黄龙坠。”等等,类似的记录可以在《山海经》中大量找出。 关于龙的初始形状,就目前考古所挖掘出的实物史料而言,首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其图像则是: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趾。在著名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也继承并保持了人面、豕喙、麟身的外形图像。如下: 在金文中的字形,根据《金文编》的记载,我们整理如下: 商周青铜器上出现的各种龙纹图像如下: 等等,在汉代画像石、汉代帛画中的龙的图像如下: 龙字与龙物的相同处乃在于:龙的图像近似于虹的曲线图像。这种对图腾的再现或记录使我们可以在其它原始民族中找到表现仪式。列维—布留尔(Levy-Bruhl Lucien)在《原始思维》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叫做“英迪修马”的仪式,正与此相类似。他说: 这种神秘的互渗也存在于雨和雨图腾的成员之间,存在于水和水图腾的成员之间。为了保证正常的降雨量或池塘中的正常水量,也举行英迪修马仪式。这些仪式与华盛顿斯密孙学院人种学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们如此详细描写过的朱尼人、阿拉帕霍人以及所有北美蒲埃布洛印第安人为同一目的而举行的类似仪式直至细微末节都相象得惊人。在澳大利亚,如同在新墨西哥一样,我们也看见“一条曲线在地上的应该是代表虹的曲线带形……类似的带形也画在仪式登场人物的身上,画在他手里拿着的盾上。这个盾还装饰着用白粘土涂成的描写闪电的字形曲线。 所谓“英迪修马”,即intichiuma。它的本义是指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在雨季开始时为增殖图腾植物和动物而举行的一些巫术仪式。是一种以神秘方法保证动植物正常繁育的仪式。列维一布留尔(Levy-Bruhl Lucien)认为这种求雨的英迪修马仪式代表了一种互渗。而在他之前,斯宾塞和纪林二人发现:雨和水图腾的成员在长期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举行自己的英迪修马仪式,如果在适当的时候下了雨,那当然要说这是英迪修马的作用。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来说,这种仪式与互渗也必然反映在商周时代中。比如画曲线和画水二者之间在求雨上就有若干类似之处。作为一个部落中的图腾,初民们对它的信仰是建立在它与初民社会中的功利关系和它为初民社会所认可的血缘关系这双重基础之上。特别是当部落遇到灾难时,自然会加大初民们对图腾的信仰程度。进而也加大了对这些图像的信仰。从而使图像成为原始宗教中的“符”,一种具有神气法力的图像。 上述卜辞中龙与雨之间的关系,也即图腾与部落之间的功利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仪式和互渗的作用之上。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山海经》中记载的有关龙蛇与雨的对应关系。例如,《海外东经》: 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又如,《大荒北经》: 应龙已杀蚩龙,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又如: 应龙畜水。 关于应龙,《淮南子·墬形训》:“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鹿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高诱注:“应龙,有翼之龙也;”《广雅》:“有翼曰应龙”。 《大荒北经》又记载“九龙”,或可作为应龙的具体图像之参照: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谒九阴,是谓九龙。 在汉代画像石中,应龙的图像是: 等等。可见,在《山海经》时代,龙蛇图腾的致雨作用就已经很悠久了。但是,从图像演绎的角度上看,山西陶寺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上的鱼龙,很可能就是《山海经》中的应龙的原始图像,如下: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天而生”说神话的思想史研究》2
kyotosizumoto 2017-5-30 10:10
(二)、《诗经》和《易经》中“感天而生”说神话的比较研究 “感天而生”说的记载虽然大量出现在汉代的纬书中,但是它所反映的这一传说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非常盛行了。这可以以《诗经》和《易经》为其典型代表。在《诗经》中出现的“感天而生”说,最主要体现在《生民》一诗中。那是周王朝诞生的历史传说。如下: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吁,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感”字在《诗经·野有死麕》中也出现了,“无感我帨兮”它的意思是对“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结果说明,仍然和当时的生殖崇拜有关。如下: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这里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一语是关键所在。《毛诗》郑《笺》对此解释说: 帝,上帝也。敏,拇也。介,左右也。夙之言肃也。祀郊禋之时,时则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而肃戒不复御。后则生子而养长之,名曰弃。舜臣尧而举之,是为后稷。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的解释是: 言当祀郊禋之时,有上帝大神之迹。姜嫄因祭见之,遂履此帝迹拇指之处,而足不能满,时即心体歆歆,如有物所在身之左右,所止住于身中,如有人道精气之感己者也。于是则震动而有身,则肃戒不复御。 对这首诗,《史记·周本纪》中这样记载: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 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生民》和《周本纪》的记载极其接近,有理由相信它们有相同的来源。姜嫄踩巨人足迹(敏,即拇,足大拇指)而受孕的动词是“履”。履者,《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引伸之训践”。而“践”又训作“履”。践、履互训。而这里的关键是“践之而身动”一语,从“践”到“履”,再到“动”,这就和“感”有了相同之处。是相感而生的说明。因此,《生民》和《周本纪》的这段记载,以《咸卦》来说就是“咸其拇”。 非感生信仰在商周时期也已经出现,如《诗经》中的《大明》一诗: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时维师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里说到文王的产生,使用了“大任有身,生此文王”一语,和《生民》中的感生信仰有了本质的不同。 在《易经》中出现的感生信仰集中体现在《咸卦》卦辞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咸其脢。无悔。上六:咸其辅颊舌。 由于“拇”是“感天而生”说中的关键术语,是“履帝武敏歆”的核心所在,因此,这个字包含着“感天而生”说和性关系的因素在内。但是,和《诗经》中的“感天而生”说神话相比,《易经》中的“感天而生”说神话更接近这一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即,感生过程的性舞蹈化倾向。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脢、咸其辅颊舌的动作过程正是当时感生信仰的舞蹈化过程的具体说明。 (三)、《咸卦》和“感天而生”说神话的舞蹈化 感生信仰和帝王·始祖诞生之间的联系,就是所谓的“感天而生”说神话。但是,这只是局限在始祖神和女性的性关系上,对始祖神的祭祀活动和原始民族的性活动的发展,就出现了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性行为聚会。这一聚会被称为祖泽(怀念祖先之恩泽)、社稷(为纪念后稷的场所)、桑林(乞求象桑树一样多生子女)、云梦(云行雨施的梦幻场所)等等名称。见《墨子·明鬼》中的记载:“燕之有祖泽,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 这里出现的“桑林”一地,在《庄子·养生主》中也出现了,并且是特别点明了它的舞蹈性质:“合于桑林之舞”。“桑”字已经成为商周时代非正常性关系的发生地。如,《春秋元命苞》中记载周人始祖姜嫄就是“其地扶桑,履大人迹,声后稷”。《天问》中也有“焉得彼涂山之女,而通于台桑”。这里出现的“社稷”一地,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则称之为“社”,因该文特别说明是“如齐观社”,则“齐社”可能就是“社稷”的另一种称呼。如下: 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为何“如齐观社”是非礼行为呢?是越境非礼还是观社非礼呢? 广而言之,为何观祖泽、社稷、桑林、云梦是非礼行为呢?史书中一直语之不详。《春秋公羊传》中的解释为:“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境观社,非礼也。” “诸侯越境观社”怎么就是非礼呢?看起来还是没有讲通。到是清代学者俞正燮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如齐观社,实为观女人。”因为他看到了在第二年(庄公二十四年),庄公就迎娶了齐女:“夏,公如齐逆女。”袁枚在《随园随笔·尸女》一文中解释说:“大概遇社会之日,则巫儿皆出,妖冶喧阗,故庄公往观,曹刿以为非礼,尸女即巫儿。” 本来祖泽、社稷、桑林、云梦是所谓的“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地方,出现女性是很正常的。但是,这里出现的女性还有另一层含义在内,即祭祖活动中的尸女。在“感天而生”说中天神和女性的结合而诞生了部落始祖,现在在祭祀活动中就有了祖先神位(原始天神)和尸女(原始女性)作为替身。《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诗为证: 《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尸女,不少学者一直以《山海经》中的“女尸”来解说,实际上这是不合适的。在感生信仰活动中的“尸女”就是和大神感生受孕的原始女性的替身,她和原始大神的替身或牌位的图像意义是一样的。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更断言“尸女当即通淫之意”。那么,对始祖神的祭祀活动也就包括了对“感天而生”说之详细过程的模仿和怀念,出现替身之间的性行为是很正常和顺理成章的。在这里,图像成为现实。 程序化的这一过程的最佳表现就是性舞蹈了。而原始大神的替身是个年轻的男性,即少男,也即艮卦卦象;原始女性的替身,即尸女,也即少女,也即兑卦卦象。咸即感,也即动,也即是通淫。原始的《咸》实际上正是远古时代部落集团性舞蹈的图像表达。这一性舞蹈程序就是从为当时的集体表像和神话传说中所认可的“履帝武敏歆”开始的。我们结合《周易正义》的解释来说明这一性舞蹈过程: 初六:咸其拇。处咸之初,为感之始,所感在末,故有志而已。如其本实,未至伤静。《疏》“初六咸其拇”。○《正义》曰:“咸其拇”者,拇是足大指也,体之最末。初应在四,俱处卦始,为感浅末,取譬一身,在于足指而已,故曰“咸其拇”也。○注“处咸”至“伤静”。○《正义》曰:六二《咸》道转进,所感在腓。腓体动躁,则成往而行。今初六所感浅末,则譬如拇指,指虽小动,未移其足,以喻人心初感,始有其志。志虽小动,未甚躁求。凡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以其本实未伤于静,故无吉凶悔吝之辞。  感生信仰的舞蹈化是从这里开始的,先是模仿原始女性在踩踏原始大神的脚印,对拇指印的说明暗示了对男性性器官的指代和图像说明。而原始的神话传说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咸道转进,离拇升腓,腓体动躁者也。感物以躁,凶之道也。由躁故凶,居则吉矣。处不乘刚,故可以居而获吉。《疏》“六二”至“居吉”。○《正义》曰:腓,足之腓肠也。六二应在九五,咸道转进,离拇升腓,腓体动躁,躁以相感,凶之道也。由躁故凶,静居则吉,故曰“咸其腓凶居吉”。以不乘刚,故可以居而获吉。○注“腓体动躁”。○《正义》曰:王廙云:动于腓肠,斯则行矣。故言“腓体动躁”也。 接下来就是男女相互的以小腿相互接触的舞蹈动作。这就为舞蹈的性含义设下了伏笔。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股之为物,随足者也。进不能制动,退不能静处,所感在股,“志在随人”者也。“志在随人”,所执亦以贱矣。用斯以往,吝其宜也。 接下来就是男女相互以大腿相互接触的舞蹈动作。这三个动作已经表达出了性刺激含义的舞蹈动作。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处上卦之初,应下卦之始,居体之中,在股之上,二体始相交感,以通其志,心神始感者也。凡物始感而不以之于正,则至于害,故必贞然后乃吉,吉然后乃得亡其悔也。始在于感,未尽感极,不能至于无思以得其党,故有“憧憧往来”,然后“朋从其思”也。《疏•正义》曰:“贞吉悔亡”者,九四居“上卦之初,应下卦之始,居体之中,在股之上,二体始相交感,以通其志,心神始感者也。凡物始感而不以之于正”,则害之将及矣。“故必贞然后乃吉,吉然后乃得亡其悔也”。故曰“贞吉悔亡”也。“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者,“始在于感,未尽感极”,惟欲思运动以求相应,未能忘怀息照,任夫自然,故有“憧憧往来”,然后朋从尔之所思也。 这里出现的“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应该就是对相互内心所想和性刺激的舞蹈动作的说明,它还有动作反复重复的含义。 九五:咸其脢。无悔。“脢”者,心之上,口之下,进不能大感,退亦不为无志,其志浅末,故“无悔”而已。《疏》“九五”至“无悔”。○《正义》曰:“咸其脢无悔”者,“脢”者心之上,口之下也。四已居体之中,为心神所感,五进在于四上,故所感在脢,脢已过心,故“进不能大感”,由在心上,“退亦不能无志”,志在浅末,故“无悔”而已,故曰:“咸其脢无悔”也。○注“脢者心之上口之下”。○《正义》曰:“脢者心之上口之下”者,子夏《易传》曰:“在脊曰脢。”马融云:“脢,背也。”郑玄云:“脢,脊肉也”。王肃云:“脢在背而夹脊。”《说文》云:“脢,背肉也。”虽诸说不同,大体皆在心上。辅嗣以四为心神,上为辅颊,五在上四之间,故直云“心之上口之下”也。明其浅于心神,厚于言语。 这里则是男女以脸相互接触的动作。   上六:咸其辅、颊、舌。咸道转末,故在口舌言语而已。《疏•正义》曰:“咸其辅颊舌”者,马融云:“辅,上颔也。”“辅、颊、舌”者,言语之具。咸道转末,在于口舌言语而已,故云“咸其辅颊舌”也。 到了最后则是为了性交活动的接吻动作。表现在舞蹈中上述动作反复出现,加上节奏就构成了原始的性舞蹈,而这一性舞蹈正是对原始大神和原始女性相感的感生信仰的怀念和祭祀活动。和此卦内容相似的还有《艮卦》,如下: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上九: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我在《周易发生学》中对此提出了“咸、艮同象”说,即也是建立在感生信仰基础之上的性舞蹈。前此所谓的“所属而观”的核心内容正是这两卦卦爻辞中所反映出的性舞蹈。 三、“通”和“感天而生”说神话的思想史研究 在上古哲学上,和感生信仰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同样久远的对“通”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在殷商以前的时代,保留在古代文献中的是对“通”的价值认知。最为有力的证据来自《国语·楚语》中: 及少暤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名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用,民神同位。民渎其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灭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的目的是为了纠正“民神杂糅,不可方物”的问题。能否实现“通”的效果,在这里成为一种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而在《易传》中,作八卦也正是为了在人和“神明之德”之间达到“通”这一目的。在感生信仰中,地代表了氏族女性,而天则代表了男性大神。从天地之“绝”到天地之“通”的变化,诞生的新一代始祖神肯定是“民神杂糅”的结果。但是,这已经不是前此意义上的“民神杂糅,不可方物”了,而是“民神杂糅,可以方物”的了。 “通”在《山海经》时代的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两则记载中,其一见《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其二见《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看起来,在《山海经》中的“通”是沟通和疏通的含义。这正是天地之绝后的结果。能具有沟通天地自然的能力,才是“唯圣人能通其道”的本意。 在《易传》中的“通”字用例如下: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变,其孰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于此? 而在《周易》卦爻辞中并没有出现“通”字,但是在《易传》中却大量出现了。可见“通”的概念是《易传》时代的主要概念。结合《诗经》和《咸卦》中的“感天而生”说,可见当时是以“感”和“咸”为“通”的前期概念的。从“感”和“咸”的概念向“通”的概念的变迁,正是《周易》哲学向《易传》哲学的变迁。而记载在《国语》中的“是谓绝地天通”之说,虽然是以对颛顼的记载为核心的:“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但是这一记载却是《国语》时代的产物,也是《易传》时代的说明。因此,从思想史料的立场上说,“感”、“咸”和“通”的概念的变迁,是中国哲学从神话到哲学的变迁和成熟。 张光直在《商周神话之分类》一文中曾经总结说: 每一个神话,都多少保存一些其所经历的每一个时间单位及每一个文化环境的痕迹。过了一个时间,换了一个文化社会环境,一个神话故事不免要变化一次,但文籍中的形式或内容中,这许多的变迁都压挤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一体。 “感”、“通”问题的从神话到哲学的历程,也正是这样一个“变迁”和“压挤”过程的结果。 通过以上各节的考证,我们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凡是具有“析子孙”铭文的,都是暗示着该铭文受祭者或其家族始祖在出生时是“感天而生”的。在彝铭中首先标明“感天而生”含义的“析子孙”图像文字,和后代帝王诏书中以“奉天承运”四字作为开场白的通用格式具有相同的宗教含义和权力价值。 研究到这里,我们发现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存在了数千年之久没有被学术界揭示,即:“析子孙”的铭文从来不在钟的铭文中出现,这是为什么?钟铭中大量出现了“子子孙孙永宝用”及其变行结构用语,却根本不出现这个神秘的“析子孙”的铭文。看起来,钟铭在当时具有特殊的价值尺度,它的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更浓厚吧。这暗示着青铜器种类和各自价值功能属性的成熟和确立。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天而生”说神话的思想史研究》1
kyotosizumoto 2017-5-30 10:08
“感天而生”说神话的思想史研究 ——对“析子孙”铜器铭文的最新解读 从宋代以来,出现在商周彝铭上的一个特别的图像文字就引起了学者们的特别关注,他们为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个特殊图像文字具体实例可见下图《举方鼎》及其铭文: 对于上述铭文拓片中自上而下的前三个图像文字,宋代学者吕大临释为“析子孙”,王黼认为“乃贻厥子孙之义”。但是,他们全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近、现代学术界的学者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林义光以为“实皆为床上抱子形,古以为铭器吉语”,于省吾以为乃“举”字、丁山以为“即冀之古文矣”、郭沫若以为乃“古冀”字……举凡金文大家,无不对此字说三道四,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不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定论,而且连一个比较合理的、让人信服的解释也没有出现过。 该图像文字有多种变形,根据《金文编》的记载,我们整理如下: 我们认为:在商周彝铭史料中保存了大量的有关“感天而生”说神话的记载,这集中体现在上述所谓“析子孙”铜器铭文中。只是因为对记载这一“感天而生”说神话的图像文字的解读——也就是对“析子孙”铜器铭文的解读,一直是古今历史学和彝铭学研究上的千古不解之谜,所以至今依然没有被学术界所破解。 本文将集中围绕这一历史谜案,加以破解如下: 一、“析子孙”铜器铭文的真正内涵 其实,破解“析子孙”铜器铭文的关键是对“析”字的解读!因为接下来的“子孙”二字的铜器铭文,中间的儿童图像一般认为是“孙”,最下的人形图像是“子”。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子孙”二字——可是,这三个字组合后所具有的象征含义究竟是什么?在漫长的古今商周彝铭研究的学术发展史上,对破解“析子孙”铜器铭文的关键是什么还没有人意识到,何谈对“这三个字组合后所具有的象征含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了。 我们通过上述《金文编》中总结的商周彝铭史料中“析子孙”铜器铭文,发现这个关键的“析”字,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的“析子孙”铜器铭文中的“析”字位置一般多在最上方,居正中位置。如《父辛卣》。第二类的“析子孙”铜器铭文中的“析”字可以被简化成或左或右的半个。半个“析”字的位置一般也多以居中为主。如《父丁鬲》。第三类的“析子孙”铜器铭文中的“析”字可以被完全简化掉。如《父庚觚》。 再看上述铭文中“子”和“析”的位置: 首先,“子”和“析”的位置最接近,甚至可以相互包容为一起。如《番夫甗》、《能匋尊》。其次,在没有“析”字的铭文中,“子”的图像依然保持着承接上面已经被省略掉的那个“析”字的形状,是典型的“析”无而实有的一种上下贯通的气势和神韵。 ——也就是说,“析”字的有无并不影响“析”字应该占有的空间位置和构图的理解。可见这个字在商周时代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神格的象征!从构图的位置上来,这个字显然在上述青铜器铭文中具有“天(天帝)”或者“日(太阳)”一样的品格特征。 那么让我们再把这个字的上述种种变形总结如下: 下面,让我们对它的标准形的由来进行考证。既然它以图像的形式出现在青铜器铭文中,可见它具有文字和图像双重内涵。而在商周青铜器上大量存在一种特殊的纹饰,即涡纹。见下图: 这个图像已经百分之百是铜器铭文中所谓的“析子孙”中“析”字的标准形。图像演绎的结果告诉我们: 商周青铜器上著名的所谓的“析子孙”中“析”字的标准形,直接来源于当时的涡纹,是原始宗教信仰中太阳崇拜的反映,它具有“天”和“日”双重内涵。如果说真要把此字隶定为什么字的话,也只能隶定为“天”或“日”字而已。也就是说古代学者所谓的“析”字,应当就是“天”或“日”字。只有在“天”和“日”的观念取得绝对权威之后,才可以出现“析子孙”中“析”字被部分省略和全部省略的现象。但是,省略与否并不影响“天”和“日”观念在铜器铭文中的地位和价值。 上述字形中,中部的人形为“子”字似乎是没有争议的。而下部的人形是否为“孙”字就异议频出了。我们只需查看一下商周金文中“孙”字的字形,就可以知道:把上述文字中的下部定为“孙”字并不合适。我们主张,这里出现的下部的人形不但不是“孙”字,而且它的含义在辈份上应该得到提升,即下部的人形应该是父辈、祖辈的象征。它的作用相当于“右”者,是辅助被感生的女性即将生产降临之人。至于商周青铜器上著名的所谓的“析子孙”的真正含义,我们主张:这是“感天而生”的图像表达。那图像中的“子”一定是当时的某国国君或某位圣人最初诞生时的形象表达。 其中,《三代吉金文存》卷二中收录一个鼎,其拓片如下: 铭文为:“母偛、父癸。感天而生。”此铭极其罕见,父母皆感天而生,铭文中一般多为父方感天而生,很少涉及到母方。因为这一神话在商周铭文中和对天的崇拜观点是联系在一起的。父权的确立和对天的崇拜逐渐统一起来。在如此大的宗教信仰环境下,父母皆感天而生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为《周易》哲学中乾坤对立思想的出现准备了前提和基础。 二、“感天而生”说神话 “感天而生”说神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经不再被国内学术界关注和研究了。如此重要的课题为什么会被时下当红的学术大腕儿们所冷落,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更何况著名的《周易》哲学,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独特的感生思想,它具体表现为殷周时代的“感天而生”说神话及其哲学化的体现--阴阳交感思想的诞生。很遗憾的是;以对古文献的考辨而著称的古史辨学派却根本没有发现卦爻辞中的“感天而生”说神话的内容。他们只是对《诗经》和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感天而生”说有过涉及,而对于卦爻辞中的“感天而生”说神话,几千年来无人论及,也就造成了对《周易》中的《咸》、《艮》二卦内涵的误解。 正是易学的阴阳交感思想才把“感天而生”说神话这一远古时代的政治神话提升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哲学高度。从拙著《周易发生学》一书在1993年出版以来,我一直坚信我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正确的。在此,我不但坚持这一观点还要对旧说加以补充和完善。 我的观点发表后,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正常的关注。如,李伯聪在就发表了和我商榷的文章《咸卦和艮卦的性心理学解释》一文。他在文章一开始就说:“易学在传统上一向释《咸卦》之‘咸’为‘感’,今人李镜池、高亨、王明、刘正又提出了解释咸卦卦爻辞的三种新说。” (一)、“咸”字的文化史研究 “咸”字的出现是和《咸卦》密切相关的。卦辞如下: 咸:亨,利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咸其脢。无悔。上六:咸其辅颊舌。 《易传·彖》中的解释是:“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是以亨也。”  孔颖达《周易正义》对此解释说: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者,此因上下二体,释“咸亨”之义也。艮刚而兑柔,若刚自在上,柔自在下,则不相交感,无由得通。今兑柔在上而艮刚在下,是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所以为“咸亨”也。 看来,以“感”字来解说“咸”字是易学研究和古文字学研究上的一个固定模式。历代学者似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总想把这个问题摆平。如,明代学者来知德在《周易集注》中解释说“不曰感者,咸有皆义”。清代学者李道平在《周易集解纂疏》中就把“咸”字和“感”字归结为“古今字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周易》中出现的“咸”字,多被解释成“感”字。 出土文献上的证据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咸卦》之“咸”字作“钦”字。而“钦”字正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归藏》中的《咸卦》。《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感,动人心也。”《说文解字注》中为此解释:“许书有‘感’无‘憾’。《左传》、《汉书》:‘憾’多作‘感’。盖憾浅于怨怒,才有动于心而已。” 在商周彝铭中出现的“感”和“咸”的用例如下: 现存商周彝铭中并没有出现“感”字,但是却出现了“咸”字。其中在殷代中晚期一件铜簋上出现了“妇咸”三字铭文,收录在《三代吉金文存》卷六第十八页上。假如我们想到这个字从酒,那么出现在这里的“”字显然应该是一种以酒祭祀的活动。而这里的“咸”字如果解作人名,则“妇咸”乃是妇以酒祭祀神灵“咸”(难道是巫咸或其继承者?)之义。又见殷代晚期一件铜尊上有铭文“咸匕癸”,收录在《殷周金文集成》卷十一第五六一三号,也是“咸”字作为人名的用例。“匕”字为“比”之省,通“妣”字。又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十四页上收录的一件殷代晚期铜彝铭文为“咸子作且丁尊彝”,显然也是人名。而这里的“咸”字如果解作动词,则“妇咸”乃是以酒祭祀而感动祖先之义。至少可以发现,在商周时代的语言中,“感”字全用“咸”字表示出来。 在《易传》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感”字用例: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于此? 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看来,上述的“感”字大多具有“动也”、“动人心也”的含义。这在史料中也可以得到明证: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春,天王将铸无射,泠州鸠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夫乐,天子之职也。夫音,乐之舆也;而钟,音之器也。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舆以行之。小者不窕,大者不摦,则和于物。物和则嘉成。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亿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感实生疾。今钟摦矣,王心弗堪,其能久乎!” 而在上古时代,“感”字还有特殊的文化史含义在内。如,在《潜夫论》等古籍中出现的“感”字用例: 太妊梦长人感己生文王。 有神如龙,首出常羊,感任如人生赤帝魁隗。 大雷绕枢照野,感符宝生黄帝轩辕。 后嗣握登见大虹,意感生重华虞舜。 后嗣修纪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 摇光如月正白,感女枢幽防之宫生黑帝颛顼。 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生黑帝子履。 帝女游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牺。 再如: 舜母见大虹,感而生舜。(《竹书纪年》)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女,少典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三皇本纪》) 上述的“感”字都是性关系的隐语。也即著名的“感天而生”说神话,即被大神或龙蛇感后而生子。于是,“感”就成了人神•人兽性关系的隐语。许慎在《驳五经异义》一文中就曾引《春秋公羊传》云:“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 而“感”和“通”有相同之处。“通”是“感”的另一层意思。见《左传·昭公二十五》: 初,季公鸟娶妻于齐鲍文子,生甲。公鸟死,季公亥与公思展与公鸟之臣申夜姑相其室。及季姒与饔人檀通,而惧。 在《春秋公羊传》中以“通”来说明性行为的事就更多了。如: 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 又: 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内难也。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内难者何?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故于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 可见“通”的性关系隐语和“感”有本质的区别。“感”有神话色彩,是人神•人兽性关系的说明。“通”则是人间色彩,是人与人之间非伦理性关系的说明。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欲读书之希腊神话和其他
Mech 2016-10-16 07:12
文笔洗练俏皮的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句很霸气的话: Greek and Latin were English to me. 意译过来,差不多就是,四书五经小菜一碟。说王尔德的文笔,我其实是指小说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或剧本《少奶奶的扇子》等,而不是他的童话和《囚歌》之类的诗。 我对希腊神话向来有亲近感。入门读的是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的汉译本,上下两册。现在似乎有语言更平易的其他汉译本,称为《希腊神话故事》。这个汇编本比较强调英雄故事,而诸神只是穿插其中。因此,没有完整的神话谱系。当然,这种写法似乎是神话主流,荷马两大史诗还有三大悲剧家的作品都是这个套路。 不管怎样,我打算重读经典。当然,我不懂希腊文,只能看看英译本。打算看的书有下列几本。 首先当然是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是诗译,《奥德赛》是散文译,但没有更好的译本,聊胜于无吧。这两本书放在最后读,因为可以算重读,而且手里的版本都是国内合法的影印版,比较差。 《伊里亚特》 《奥德赛》 另一部经典是赫西俄德的《神谱》。篇幅太小,因此与作者另部诗作合订。《神谱》的英文版读过,但下面的是新译本。篇幅很小,有时间不妨重新看看。 《神谱》 罗马人的神话实际上山寨希腊神话。但从另个角度,也是希腊神话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说没有罗马神话,只是罗马人引申和复述希腊神话。最重要的当推奥维德的神话汇编《变形记》和维吉尔模仿荷马史诗的《埃涅阿斯记》。这两个英译本都是诗译,但前者没有标行。手头的版本是国外的 paper edition 。我用电子的勒布经典对照版,有疑惑可以核对。 《变形记》 《埃涅阿斯记》 这两本书早些都看过汉译本,但《变形记》是节译本,只是原书很小部分。 新得到罗马时代的希腊神话汇编, The Library of Greek Mythology ,托名 Apollodorus 。英译本是普通平装本。 《希腊神话汇编》 这本书的汉译本已经读过,《希腊神话》,收入《苦雨斋译丛》。 还有些只有电子版的书。如《苦雨斋译丛》中的上下两册《路吉阿诺斯对话集》也有趣。古希腊戏剧尤其是悲剧也可以视为神话的补充,有汉译本的全集。正在看全集之外的版本,苦雨斋出品的三册《欧里庇得斯悲剧集》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戳穿国外机床的一些神话故事
gongkong 2016-8-19 15:43
工控小滢:8月初,老金一篇 《董明珠小姐造机床,是好事也是坏事》 在圈内激起千层浪,有观者提出:老外不卖五轴系统给中国,中国用什么来控制五轴?中国机床的炼钢技术差、热处理技术差、关键零部件技术差;即使中国人组装出世界第一的机床,也没有人会买,等等。 对于以上种种,老金惜之、痛之,豪笔一挥,洋洋洒洒数千字以述国内外机床之现状。以下正文部分,根据作者同意,本文内容略有删减。小编再次感谢作者金昕炜与中国工控网分享观点。 老外卖给中国的五轴机床装了GPS? 百分百谣言。 对于舶来品,很多国人总是给予更多的信赖。某些人为了说明国外机床的牛逼,总喜欢举例说,老外的高端机床上装了GPS,以防止中国人移动机床生产军工产品。 老金要说,GPS是个接收模块,本身没有通讯功能,需要通讯的话必须借助无线网络,可以通过信号干扰器屏蔽通讯信号的方式破解。如果上述假设真的成立,就需要插入一张电话卡,里面要存上够用几十年的电话费,还要冒着很容易被破解的风险,你们认为老外会这么干(sha)嚒? 实际上,这类机床装有电子陀螺仪,机床移动时角度发生变化,电子陀螺仪接收到角度变化信号后,如果超过预先设定的参数值,便触发数控系统锁定机床。 老外不卖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给中国,中国人就没有五轴机床可用? 百分百谣言。 国内现在商品化的五轴数控系统有大连光洋、上海铼钠克、上海拓璞、深圳海德盟、武汉华中、广州广数、沈阳飞阳、沈阳蓝天、陕西华拓,等等,是不是有挑花眼的感觉?其中,多家数控系统经受住了市场的严峻考验。北京精雕的五轴系统也已进入成熟期,全部自用,不对外销售,有技术的企业就是这么任性! 业内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五轴技术,目前的数控系统和国外数控系统的差距在10年左右,这个差距主要在于效率和稳定性。 假设,外资厂商继续延续对中国禁运五轴系统的政策,国内厂商肯定会欢忭鼓舞,因为自己的产品将获得更多被选用的机会。数控系统的规律是:用户量越多,反馈的信息量越大,进步也随之越快。随着国产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的逐步走高,中国数控系统进步的幅度会越来越大。然而,很多时候,不是机床厂不愿用国产高端系统,而是被谣言洗脑的用户不接受。 大家最关注的数控系统芯片问题,国产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数控系统采用的主芯片主要分三类:第一类通用CPU,如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3B已用于北斗卫星,另有江南计算所的申威、上海兆芯自主x86处理器等;第二类嵌入式ARM,这是数控系统主芯片的主流发展方向,如国防科大的火星和飞腾1500,被用在著名的天河2A超级计算机(连续五届夺得世界超算排行榜性能冠军)上,还有应用在高档手机上的华为海思麒麟920,展讯、瑞芯微、全志、炬力等众多厂商在ARM领域展露头角,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第三类运动控制芯片,国内有深圳市斯迈迪的SM5000、上海云山的AFDX05。 高柔性、高效的五轴数控机床一直不能得到普及,主要原因装载外资数控系统的五轴机床定价权被外企掌握,且整机价格居高不下。高端机床的普及化,需要突破老外设定的价格天花板。可以大胆预测,假如85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价格可以低于50万的临界价格,便会迅速普及,并可飞速筑就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能实现突破任务的,除了配备国产五轴系统的国产机床外,别无选择。这是中国机床行业的一个巨大商业机会,和三轴国产850立加突破30万大关的前夜非常类似。 老外的机床比中国机床好太多? 片面说法。 同等定位的机床,国外和中国处于同等水准,但创新设计能力,国外的确领先。 有句玩笑话:美国人创造一个产业,德国、日本把一个产业做精,韩国、台湾把一个产业做烂,中国把一个产业做死。这句话适用于机床行业的低端部分。国外低端机床企业已被中国机床歼灭,只能退守中高端。中国机床企业基本定位于中低端区域,在搞定国外低端机床竞争对手后,陷入了漫长而残酷的内斗之中,定位高端机床的中国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好或者不好是相对的。国外的中高端机床面对中国的中低端机床,如同田忌赛马中的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技术档次上,中国完败。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高端机床尚无法和国外高端机床抗衡,低端机床被环境“逼良为娼”,可中国的中端机床并不差。 因为价格战和山寨行为,大多数国产机床企业无法开展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也缺乏革命性创新能力。但要看到中国机床的努力,北京精雕、济南二机、宁波海天、深圳大族等一批有理想的企业,甚至一些在艰难创新的二三线小厂,都在默默努力追赶世界一流,他们构成了中国机床行业的脊梁。 现阶段,国外的机床定位越来越高端,占据市场的份额却有所萎缩,中国的机床定位向高端延伸,逐步蚕食外资品牌市场。这和现在的手机市场类似,苹果和三星一骑绝尘,中国的华为、VIVO、OPPO紧追不舍。当然,中国机床产业缺乏像华为这样德才兼备的领袖企业,对董明珠造机床的期盼,不如说是渴求一个真正行业领袖的到来。 老外的机床很少发生故障? 片面说法。 外资品牌机床故障率低,与使用待遇、维护待遇有直接关系。 机床的故障率一般用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属于事后统计指标,没有办法预测。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没有使用机床之前,就认定国外机床的故障率低于国产机床呢? 进口机床一般被用户称为核心设备,仅用于精密加工工序,同时承担着企业的脸面职责,日常享受的待遇是这样的:让它住在恒温室确保机床不受到温升热变形影响,设备周边挖以防震沟防止其他设备的振动波传入,操作者是企业里最优秀的操控师傅,配以做过动平衡的夹具和刀具,用的是最好的润滑油和切削液,安排最优等级的维护水平。 国产机床呢,干的是最累、最苦、最脏的活,享受的待遇是怎么样的呢?“空调?别逗了,这点身价的机床还用得着恒温环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不想给马儿吃草,是国产机床面临的使用逻辑。环境脏乱、欠缺保养、超负荷运行、不当使用,是导致机床故障率攀升的四个主要原因。 曾经多次参与过德国某品牌机床和意大利某品牌机床的验收项目,遇到过加工尺寸漂移、关键部件不工作、漏油、工装设计不合理等品质问题。外国人也是人,生产的机床同样会发生故障,无需迷信。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2015年的测定,进口加工中心的MTBF时间平均为2000小时,国产加工中心平均为1100小时,差距比10年前的“2000对500”拉近了很多。如果进口机床和国产机床享受同等待遇,两者的MTBF差距还会缩小。 老外机床的铸铁、钢材和热处理技术比中国领先太多? 片面说法。 机床本体所用材料分为结构件和运动部件两类,主要承受在低温状态下的冲击和摩擦,采用普通的金属材料,远不能和航空发动机所用材质的技术含量相比。结构件常用HT250灰口铸铁、聚合物混凝土加金属嵌件也是常见的选择。国外常用GC275米汉纳铸铁,是添加了孕育剂的灰口铸铁,商业炒作的概念品。机床运动部件中,主轴材质常用45、40Cr、20CrMnTi等钢材。苏州和佛山有多家米汉纳铸件厂商,济南和苏州有多家优质的聚合物混凝土厂家。 为消除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因冷却不均匀而产生的铸造应力,防止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往往会采用去应力退火工艺。方法是将铸件加热到500~600℃,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冷至150~200℃以下出炉空冷。有时把铸件放置在自然环境下很长一段时间,让铸件内应力得到松弛,这种方法叫“自然时效”。有些精密机床,铸件在机械加工之后,还会再做一次去应力退火或者振动时效。机床硬轨和主轴轴承档,一般采用超音频表面淬火工艺。 对比国内外,机床的铸铁、钢材的材质并无特别之处,采用的也是常规的热处理技术,为什么有些低端国产机床容易变形、导轨不耐磨?原因有二:一是偷工减料,为降低成本,使用低标号的铸铁,不做去应力退火;二是为赶交期,缩短退货时的保温时间或者自然时效时间。 国外有些企业采购中国产机床光机,装上电气后返销到中国。中国金切机床零附件出口额中,80%是机床光机。可见,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的缺失,是造成很多中国机床品质低下的原因,而不是技术。 老外的装配技术比中国高很多? 片面说法。 为什么国外机床普遍装配质量较好?差异并不主要在技术上,而在于管理。具体点讲,是标准化上的差距,以及装配工艺纪律性(即执行力)上的差距。 以装配线性导轨为例,以哪个面定位,先装哪个螺丝,后装哪个螺丝,螺丝孔中滴多少润滑油,拧螺丝的时候用多大力,顶尖的国外企业都有详细的作业标准。这些标准源自科学计算设计,员工也会按照这个标准认真执行。 反观国内,大多数企业没有作业标准,技术工人凭自身经验和心情去装配,这就造成同一批机床品质良莠不齐。有些工厂有装配作业标准,但缺少细化、量化,或者是不按标准执行,品质可想而知。 见识过格力的标准作业体系和现场执行力,这样的管理才能确保每批产品、每件产品拥有相同的高品质。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机床厂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努力改变现状。老金认为,精益生产可以有效帮助中国机床提升品质。 国外功能性部件水平高于国产,而且差距较大? 这是真的。 目前,中国机床行业的生态环境恶劣,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国产功能性部件厂商的命运可以用“悲催”一词来形容。用户拖欠国产机床主机厂的货款,主机厂又拖欠国产功能性部件厂商的货款,甚至经常会遇到合法的赖账方式——债务豁免。奇怪的是,主机厂采购进口部件均为现款交易。 利润微薄,加上遥遥无期的货款,试问还有哪些企业会充满情怀的去创新、去维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持续研发投入的后路被行业潜规则掐断,何去何从? 在漆黑的暗夜里,极目远眺,还能看到广州昊志电主轴、洛阳轴研机床轴承、南京南工艺滚珠丝杆、江门凯特线轨、台州三鸥卡盘等优秀功能性部件企业散发出的熠熠星辉。希望,依然在前方。 中国机床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公平! 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同档次的国产机床的性价比远超进口机床。近三年,进口机床进口额每年递减,中国机床的出口额每年增加。说明什么?中国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并逐步得到了国外买家的认可。 中国机床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机床的无奈也世人皆知。无需讳言,中国机床在生态环境、面向制造的研发设计、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四方面,和国外机床企业有一定差距。 生态环境要如何调理呢?董明珠曾在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对总理说,“不要给钱,我们也不要扶持政策,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平、透明、平等的环境”,任正非也呼吁:“政府最主要还是建立规则,在法治化和市场化方面给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研发设计、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则可通过导入先进的经营管理体系来提升。 中国机床困境的解药 = 公平的市场环境 + 科学的经营管理。 作者金昕炜:本人从事过2年的机械设计、2年的设备维修、10年企业管理、20年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期间,分管市场营销),包括企业ERP、IT硬件、工业设备和机床的营销,其中机床营销12年。目前,开办了一个机电公司从事工业设备和机床集成业务。 更多相关信息请浏览:www.gongkong.com
个人分类: 工控新闻|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混沌是个啥?
maximusd 2016-4-15 09:04
一、混沌是个神话 庄子在« 应帝王 » 中写道 :中央之帝为混沌; 徐整在 « 三五历记 » 中写道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在其中; 曹植在 « 七启 » 中写道 :夫太极之初,混沌未开; 《周易乾凿度》中写道:气似质具而未离、谓之混沌; 古希腊神话诗《神谱》说,万物之前先有混沌,然后才产生大地和一切稳定的事物; « 圣经 • 创世纪 » 说,圣灵开辟天地,天地间一片混沌。 总之,混沌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充满力量的、深不可测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的一种状态。 二、混沌是套理论 混沌,英译为chaos。Chaos Theory是一套非常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兹首次提出该理论,它解释了 决定系统可能产生随机的结果 。(???O,My God!Impossible!) 该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俗话称之为“ 蝴蝶效应 ”。(好像听说过,那不是一个童话寓言吗?) 混沌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各态历经性、轨道的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和具有分形的性质。混沌理论的知识架构包括迭代与动力系统、逻辑斯蒂映射、倍周期分岔、李-约克定理、奇怪吸引子、李雅普诺夫指数等等。(作为医学院校的我,简直是晕菜了!) 三、混沌开创新科学 混沌理论的发现纠正了我们长期以来对运动规律的错误认识。过去,我们认为在确定性方程描述的运动中,运动轨迹是确定的、可以预测的。但是通过混沌理论,我们发现简单的规则也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果,知道这些运动规律不等于能够预言未来的行为(通俗的讲,蝴蝶效应无处不在)。 更有专家呐喊道:相对论论证了时空的不确定性,量子力学论证了世界的不确定性,而混沌理论架起确定性与随机性的桥梁!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院士重点推荐了下面这本书《混沌,开创新科学》。 混沌理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的普适性,适用于自然、社会、科学、工程等所有领域,属于非线性科学的范畴。因为该学科需要极强的数学背景,其研究重点集中在数理科学、工业技术、经济学等领域,而在生命科学及医药卫生领域则是刚刚起步,例如心脏节律、神经元活动、流行病传播、种群消长、生物大分子状态模拟等等。 我相信,随着科学不断进步,混沌科学、非线性科学与医学之间的跨界人才越来越多,我们能够揭示更多人类和自然的奥秘,例如细胞因子风暴中的蝴蝶效应、癌症转移的蝴蝶效应、基因突变的蝴蝶效应等等,探索生命的方程式。敬请持续关注我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非线性科学与医学沙龙”。
个人分类: 课程相关|2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解读》第四章:破解历史周期律(2)
kuishitianji 2016-2-15 21:10
前面的话: 对历史的看法很多,这里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唯一不同的是产生历史现状的原因,这种原因来自自然科学,而不是人类自身,对它你我都很熟悉但又非常陌生。通过分析,我们在第八和第九章可以清晰的知道历史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是那个样子,同时明了未来会发生什么,如何应对。一起来做个见证!? 正文: 当然,推及远古的朝代是有难度的,我们且不说上古几近神话的三皇五帝 、 尧舜禹时代,就是缺少文字记载的夏、商 以及 周前期,很多事件的推定也常常来自于传说。对于夏 、 商和公元前841年前的周朝, 即便有记载也不能够算信史。之所以把公元前 841年作为一个节点,是因为从此开始的岁月有了《史记》的记载。 现代史学界曾今怀疑过夏和商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以至于历史课本中一直将夏商列为传说时代,相传 商朝历时600余年,而夏朝则历时400余年 。 直到 河南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印证了《史记》中的商朝世代,商才终于被正式确认。同样是《史记》中的记载,商既然证实了,夏想来也不会是无中生有。而近代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让夏朝也有了呼吸一下现代空气的可能,不过那到底是夏末遗迹还是殷商故土,最少目前还没有权威性的统一意见。 夏商周的断代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研究 。 1996年我国 还 曾经专门组织 了 “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于2000年11月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目前已经被大陆的历史教科书采用。然而即便是出于国家机构的界定,争议也依然不断, 以至于形成了 两种 说法 。 说法一:2000年11月9日 夏商周断代工程 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 , 中国大陆普遍采用,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 。 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556年); 商朝(公元前1556年──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 说法二:北宋 邵雍 《皇极经世》整理 的 年表 , 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汉学家普遍采用 这个年表。 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事实上,上述两种不同的说法, 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都有不同——商、周朝变短了,夏朝变长了。虽然说 将两百年的差异放在四千年的中国史当中进行比较,其误差想 来 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但 我个人倾向于采用后者进行比较, 因为我觉得,在没有明确的史料作为证明的情况下,传说的东西或许更加的有效并直接了当, 让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争论持续下去吧! 按照 上述 五个周期 的 规律 , 向 上古的夏商周 推 伸出去 ,我们发现五个周期前多出来一个半周期, 我们暂且 将它们标定为负一周期和负二周期,其中夏朝是负二周期的后半部分。 负二周期:夏朝 ( 公元前2224年——公元前1766年 , 共458年 ) 位于 该 周期的后半部分,(该周期约700年); 负一周期: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共645年(约600年); 第一周期: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20年,共902年(约900年); 第二周期:公元前221年——公元588年,共809年(约800年); 第三周期:公元589年——公元1278年,共689年(约700年); 第四周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0年,共631年(约600年); 第五周期:公元1911年——至今。(约900年?) 之所以把夏朝作为负二周期的后半部分,是因为夏朝的整个历史时期,史籍记载中很少有征伐的历史,从来没有像西周、汉唐、明朝那样民风强悍,国家也没有很强大,缺少积极向上的氛围。这种感觉更加类似于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更像宋朝和清朝的民风。 这个周期方式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种重复存在。那就是 负二周期和第三周期,负一周期和第四周期 。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 联系和差异 ,或许对于周期律的破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负二周期,由于尧舜禹之前的更多的只是传说,所以我 们 假设它与第三周期都是689年。 当然我们必须提前打点预防针,那就是时间越久远,准确度也就越低,因为很多时间节点都是通过推算或者考古得出来的。 各位 同学, 现在 请打开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对时间周期对等的夏和南北宋、商和元明清,做一番仔细的对比分析,看看时隔三千年的不同朝代 之间 到底有 何 异同。
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小文是大师吗?
热度 42 xcfcn 2015-1-24 14:54
忍不住再说几句! 有人把李小文上升到大师的高度 ,我想老邪自己都不会同意的,博主把大师定义为就有跨界的影响力,这个我很赞成,但是这个跨界的影响力应该是指在学术上,而显然李小文的经典贡献仅仅是解决了遥感下面的一个子问题。反而是李小文念兹在兹的尺度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具有跨界的影响力。但是李小文在这个问题上,既不是首创,也没有真正突出的进展,现在貌似还停留在哲学概念层面。 中国有把死人神话的传统,包括一向平视乃至俯视别人的陈安最近也风格大变,对李小文仰视的不能复加,如果以这种心态去为李小文作传,我看就算了吧。至少我就没有兴趣看。 李小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觉得他是一个可爱、好玩的人;他是一个有嗜好的人,除了书,他还饮酒吸烟如命;他是个读书人,文理兼通,嗜书如命;他是一个科学家(科学工作者),信奉科学就是追求简单;他还是一个甘之如饴的苦心僧,他一直活在线性区,却觉得自己活在非线性区,他信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总之,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在中国可以称之为伟人的人! 可惜科学网太多的人只知道他是院士(而这恰恰是李小文最不愿意在科学网提及的名号),而忘记他其实还是个 人 !
个人分类: 杂论|4247 次阅读|66 个评论
潮汐漫话(一) 早知潮有信
热度 5 武际可 2014-11-19 16:12
潮汐漫话(一) 前两天贴了一篇博文《月亮为什么一面总是向着地球》,引起许多网友阅读和提问。因为这个问题是由潮汐引起的,所以需要简要地讲一讲潮汐问题的历史和主要脉络。计划分几次来谈。因为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欢迎批评指正。 早知潮有信 从远古起,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就注意到海水的水面每天都会升高和降低。而且很有规律,一般是一昼夜升降两次。人们把它称为潮汐。在白天的叫做潮,在晚上的称为汐。这种一高一低、一涨一落,很有规律,起伏定时。所以人们称之为“潮信”,表示一种有规律守信用的自然现象。 涨潮的水平面最高和落潮水平面最低的高度差,称为潮差。令人神秘莫测的是,尽管潮有信,但是潮差有时大一点有时又小一点。有的地方很大,有的地方就不太明显。例如,全世界,潮差最大的地方是在加拿大东部的芬迪湾,潮差可以达到19.6米,我国的杭州湾的 澉浦最大潮差達 8.9m。而渤海湾的潮差不到两米。 图 1 芬迪湾的涨潮和落潮 图2 钱塘江杭州湾的来潮 图3 在阿拉斯加海边的涨潮与落潮 正由于潮汐的有信和多变,所以古代人们,无论中外对潮汐都有一种神秘感。为了解释潮汐的因由,人们造出了许多神话。在古希腊,人们说由海神掌控潮汐的涨落。 我国的海岸线很长,在古代流传有不少关于潮汐的神话。 战国时期的名著《山海经》里,对潮汐有这样描述:“传说鲵亦名海鰌,长数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则水溢而为潮;出则潮退,出入有节,故潮水有期”。这是说东海里有如《列子》所说的渤海之东有一个大洞穴,称之为墟。山海经里说的那条海鰌,就住在墟里。海鰌一天要定时出来活动,也许是吃东西吧,一出来墟空了,水便流进墟里,潮便退了;海鰌要是回到墟里,墟里的水便被挤出来,这就会涨潮。 我们民间至今还有龙王专管天下与水有关事务的传说,成书于公元二到四世纪的佛教经典《华严经》,在第六十卷中写道:“一切大海水,皆从龙王心愿所起。” “ 如彼十龙王。及八十亿龙王。乃至娑伽罗龙王太子。雨大海中及其渊池。皆悉不及娑伽罗龙王所雨大海。娑伽罗龙王所住渊池。涌出流入大海倍复过前。彼涌流水。青琉璃色。盈满大海。涌出有时。是故海潮常不失时。”这是说,潮汐的来去是由于龙王心愿所起,潮汐有如龙王的行云布雨,按时而作,所以海潮不失时。 我国在苏南和浙江一带沿海的潮差比较大,苏南和浙江一带是古代吴、越两国所在之地。这两国在公元前500年稍后的二三十年里,互相攻伐争霸。那里有一个关于潮汐的传说。 越王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战败,阖闾伤足而死,其弟夫差继位。过了两年(公元前494年),春天越王伐吴,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困守于会稽山。越国大夫文种向吴太宰求和,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而允诺。   勾践在范蠡建议下,公元前492年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俯首称臣,极为谦恭。三年后,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又反对,并说放勾践回去,等于放虎归山,吴王不纳,将勾践放归。   勾践回国后委托范蠡建城作都,卧薪尝胆,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进出都要舔一舔,不听音乐,不近女色,时刻不忘复仇。他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西施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兵,并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   公元前484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越王勾践认为有机可乘,拿珍宝贿赂太宰,鼓励吴攻齐。伍子胥知道后,说这是越国要毁掉吴国的计策,建议吴王放弃攻齐攻打越国。 伍子胥几次三番阻止吴王夫差决定的建议,吴王不仅不听,反而觉得他烦。再加勾践贿赂从中使坏,夫差终于送伍子胥一把宝剑让他自杀处死,并用皮囊盛其尸弃之河海。   公元前473年,越王攻打吴国,将吴王包围,吴王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说:“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 越王灭吴后,范蠡看出越王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就劝文种离开。范蠡同西施乘一条小船离去,后游齐国,改称陶朱公,经商致富。文种不听,随被越王杀害。 吴、越这两个敌对国家的臣子伍子胥和文种。都是为所服务国家的忠臣,都惨遭冤屈杀害。他们的命运都是“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写照。 所以在 东汉赵晔撰 的《吴越春秋》记载了吴越争霸的全过程,记载了他们的冤情并说:“吴王赐伍子胥属镂之剑而死,取其尸盛以 鴟 彜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越王杀文种葬于国之西山。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协而持(文)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潘侯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 。” 这说明在东汉之前,便早已有伍子胥和文种的冤魂,为死得冤屈而掀起潮汐以鸣不平的传说,也反映了民间对伍子胥和文种遭遇的同情心。所以浙江沿海一带修有伍子胥的海神庙,封伍子胥为潮神,定期祭祀,以抚慰伍子胥亡灵,以祈求避免过于凶猛的潮汐造成对航行或渔业灾害。
个人分类: 科普|802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爱情】【丽人劫 Fedora (1978)】【法国】
lcj2212916 2014-5-29 18:53
导演 : 比利·怀尔德 编剧 : I·A·L·戴蒙德 / 比利·怀尔德 主演 : 威廉·霍尔登 / 玛尔特·克勒尔 / 海蒂嘉德·纳福 / 何塞·费勒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西德 语言: 英语 / 希腊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78-06-29 片长: 116 分钟(西班牙) / 114 分钟(希腊) 又名: 迷情 / 费多拉 IMDb链接: tt0077539 一个陷于困境的好莱坞制片人拿着《安娜卡列尼娜》的剧本去希腊小岛说服隐居的大明星费多拉出演——她以青春永驻的容貌创造了神话。然而制片人却发现费多拉被她的医生以及密友伯爵夫人近似虐待般囚禁,他想方设法帮助费多拉逃离小岛…………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5533213
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念青积雪 2009-07-25 21:38
taodeng 2014-2-10 20:43
西藏 当雄 羊八井 从拉萨向北的青藏公路就是一条雪山草原的风景线,从河谷的农家田野很快就变成了冰清玉洁的世界。与上次来时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青藏铁路已经开通,与公路一道,像两条长龙蜿蜒在雪山之下。念青唐古拉山最高处海拔7117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雷电交加,神秘莫测,被藏族人民形容为一个头缠锦锻、身披铠甲的英武之神。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城壮美 2009-06-01 09:21
taodeng 2014-2-9 23:42
希腊 雅典 卫城 帕提农 卫城已经壮美了3000年,仍然给每一个亲历者以巨大的震撼。作为古希腊建筑的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地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普鲁塔克写到卫城建设时说:“大厦巍然耸立,宏伟卓越,轮廓秀丽,无与伦比”,诚不虚言。 帕提农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姆尼斯科尔斯设计的山门 阿提卡斯剧场 从宙斯神殿眺望卫城 从卫城俯瞰宙斯神殿和竞技场 与利卡维多斯相对 多立克圆柱 埃斯库罗斯的戏剧还在回响 阿格拉遗址 重建的阿塔罗斯柱廊 奥林匹克竞技场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娲故里 2008-07-12 21:30
taodeng 2014-2-7 13:13
甘肃 秦安 陇城 女娲已经是传说中的人物,再说哪里是她的故里,那就是传说中的传说,不足为凭。不过,秦安却真的有女娲时代的痕迹,著名的大地湾遗址就在近处。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造非常简陋,但原始居民的彩陶用品却相当精美,具有质朴而生动的图画装饰。现在这里的乡村信仰还保留着远古的印记,在山顶的雷神庙中刻画了对自然的敬畏。 果园满山谷 女娲初祖祠 炼石补青天 大地湾草庐 乡村雷神庙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话科幻环境下的科技与伦理研究——原始创新亮相
热度 5 outcrop 2014-1-26 14:24
为了响应骆老师博文《 新年新倡议——科学网组织原始创新亮相怎么样? 》中的提议,我决定以《神话科幻环境下的科技与伦理研究》为题,参加原始创新亮相。 这个课题或者说项目相当宏大,而且我酝酿已久;不过进展缓慢,最多还处于开题前调研的状态。但是我不怕idea暴露,还是大胆的提出来——相信这个选题,起码是具备原始创新思路的,也有相当的现实以及未来意义。 但作为“原始创新亮相”的第一块砖头,太优秀或者太缺乏想象力都不合适,我这个可能刚好。 系统性的研究科幻与神话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作为未来科技的想象原型,另一方面也可以预计新技术条件下潜在的伦理等社会问题。之所以把科幻和神话放在一起研究,是因为他们在本质上基本是相通的——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 博主也长期积累了相关研究资料,比如神话方面,看过《山海经》、《太平广记》、《圣经》……等等,更别说《西游记》、《封神榜》等经典神话。 科幻方面,基本横扫所有欧美科幻电影;更是研读了《星际之门》、《星球大战》、《星际旅行》、《危机边缘》……等等经典的科幻连续剧,同时跟踪《Helix》、《神盾特工局》等最新科幻前沿。 因此,这个课题,剩下就是体力活了。写完博文,应该还是第一个响应并参与“原始创新亮相”的! 欢迎大小同行非同行合作深入研究本课题,所有课题研究基于互联网,经费为0。 欢迎各位砖家点评,求通过! ============================= 关于博主 =============================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439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世界各国神话(罗德金)
热度 1 GrandFT 2014-1-13 21:13
题目:世界各国神话 主讲:罗德金 时间: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下午2:3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提纲: 1. 大陆的形成 2. 人类历史 2.1 人类形成 2.2 世界几大文明 3. “洪水灭世”传说 4. 未解之谜 4.1 水下古城 4.2 消失的大陆 5. 世界七大神话) 5.1 古希腊神话 5.2 中国上古神话 5.3 古印度神话 5.4 北欧神话 5.5 古埃及神话 5.6 苏美尔神话 5.7 印第安神话之一——玛雅神话 5.8 小附 5.8.1 一神教 5.8.2 日本神话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29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何新:毛泽东是不可思议的神话
liuxg99 2013-12-28 09:52
核心提示:毛泽东所留下的精神和政治遗产,包括文化革命的遗产,仍会被后人不断地思索和研究下去。当然,正如一切伟人一样,永远会有人诋毁和诅咒他。因为死去的毛泽东,仍然是资产阶级心目中一个难以消除的魔咒。 毋庸置疑,毛泽东是人类 历史 上最伟大的 军事 家和政治家。毛泽东是几千年不世出的旷世天才。20世纪的中国历史(无论其正面或者负面)是毛泽东所一手所铸成的。 而那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也必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 毛泽东的旧日政敌铁托在知悉毛泽东去世时说:“毛泽东是伟人中的超级巨人。”十世班禅说:毛泽东是凡躯之神。 在人类历史上,毛泽东是一位旷世绝伦无与类比的人物。毛泽东唤醒了整个东方人类和新兴世界。毛泽东雄姿英发,文韬武略,倜傥风流,胆识过人。所有的亲历回忆者都指出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是无穷的。任何走近他的人,都不能不被其人格和魅力所震撼或者融化(包括他的对手如蒋介石、尼克松、赫鲁晓夫和基辛格)。在他面前,巨人显得渺小。 以毛泽东出身之卑微,早年所受教育之狭蹙, 社会 背景之孤陋,以及所掌握资源之匮乏——而竟能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缔造出一个雄伟的新生之国!这在最近的历史1000年、黑铁时代以来3000年、青铜时代以来5000年,以至智人诞生以来的四百万年历史上,毛泽东现象都是绝无仅有,浑然天成。 毛泽东的业绩令当世之人目瞪口呆,令后世之人难以置信!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第二位政治家,能够凭借几乎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在短短二十八年之间,审时度势,谋形造势,纵横捭阖,横扫强敌,而缔造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个政党(“中共”),一只装备简陋而能克敌制胜的军队(“解放军”),一个赤贫然而精神强大的新兴共和国————毛泽东自身则成为世界上这个人口占世界1/4、地域相当于世界大陆面积1/15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高无上的圣人、教父和领袖。 最近300年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的领袖,敢于如毛泽东那样地蔑视世界殖民主义的西方超强和20世纪的美苏两霸,蔑视西方的整个工业化世界包括联合国和全部所谓的“世界新秩序”1950年新中国立国之初,毛泽东力排众议出军朝鲜,对抗联合国17国(美、英、法、韩国以及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的百万大军,此战美国派出其全部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的近二分之一。 面对这样强大的阵势,只要敢于迎战,即使战败也是英雄。 然而毛泽东在万里之外遥控战局,将二战中克胜日本天皇大军、威名盖世的美军统帅麦克阿瑟打得丢盔卸甲,弃印而去。 此后面对整个西方世界的报复、封锁和堵截,较量几十年,最终毛泽东迫使全世界不仅向他低头,而且为他喝彩,甚至连超强敌酋也不得不对他输诚俯首(见二战英军统帅蒙巴顿将军关于毛泽东的回忆录及尼克松回忆录)! 事实上,1950年打响的朝鲜战争的终局,并不是结束在1953年7月的板门店,而是结束在1972年2月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游泳池边。毛泽东蔑视联合国。但是当1971年10月中国使团骄傲地带着毛泽东著作和中国理念回到纽约联合国大厦的时候,中国人所得到的是全世界的欢呼和掌声! 毛泽东现象是历史绝无仅有而不可思议的神话。 德国哲人尼采说:战争是净化人类历史的洗涤剂。 黑格尔说:战争推动历史前进。真主穆罕默德说:我带着剑和可兰经而来。 毛泽东出身一介布衣,早年不过是一个寒儒和卑微书生。观其弱冠状貌,腼腆羞涩如妇人好女。 但是,毛泽东大半生在马背上度过。毛泽东身经百战,却手不触枪,其计魁梧奇伟,算无遗策。身在军旅,手不释卷。运筹远谋,鞭挞宇内,临危制变,席卷千军。 自1928秋收起义到1949年的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战役,毛泽东从带领数百人的一支落魄残军到井冈山寨落草起家,数年之后竟锻造出一只打不烂、赶不散、意气如虹的钢铁红军。 二十一年的三次 国内 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所指挥的游击战、反围剿、运动战以及最后的大规模歼灭战,以对垒双方投入兵力之数量,战争之规模,覆盖地域之广阔论,均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战争和经典战役,包括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历次战役。 毛泽东生平取得的战绩足以压倒凯撒、亚历山大、萨拉丁、菲特烈大帝以及拿破仑、库图佐夫、威灵顿等全部西方战史上的一切统帅和名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高耸云天,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相形之下,西方之那些名将和战局不过如同小丘而已。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足以状毛泽东兵法之高妙。其军略以及政治、军事及宣传动员整体配合之运用,其高明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军事家和战役组织者。 只要这个世界上仍然有战争,毛泽东战争学术就当之无愧地名列人类战史之首,毛泽东是一位战功彪炳,值得后代军事家景仰和效法研究的战神。毛泽东智慧而诡谲,是一位玄机难测的伟大政治家。毛泽东驾驭历史操纵人类的能力,非学而成,似乎来自天赋。 毛泽东生前斗倒了他的一切内外强敌。毛泽东蔑视一切对手,说大人则渺之,所谓战略上藐视而战术上重视,又极近辩证。 毛泽东明哲识才,知人善用,揽申商之法术,概马列之宏教,可谓非凡卓越, 毛泽东始终关注人民之“大多数”。他永远站在世界上穷苦大众、“弱势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那一边。 毛泽东使一个东亚病夫的散沙混乱之国,实现大统一,而奠基克成华夏民族复兴之初业。 毛泽东的个性和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他具有超人的艺术天赋、深刻的直觉灵思和极其广博的人文知识。 在私生活中,毛泽东胸怀宽大,感情丰富,幽默诙谐,仁慈宽厚。毛泽东知道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万岁”不过是一句欺人的空话,“四个伟大”只是阿谀奉承,“我才不信那一套”! “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毛泽东知道自己只是不得不时常被包装为钟馗。但是,毛泽东嘲笑自己既是虎也是猴。 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被打成粉碎——“不过粉碎而已,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在政治斗争中,毛泽东铁面无私冷酷无情。只要政治斗争需要,他就毅然斩断一切旧日情缘、粉粹任何障碍和形成障碍的人物———不论其是旧日袍泽还是多年战友,文化大革命中尤甚! 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说 :“如果需要冷酷无情,那就冷酷无情!”“既做狮子又做狐狸。为了胜利必须用势”。 在政治权谋上,毛泽东也是一位马基雅弗利之术的运用者。 黑格尔说:婢仆眼中无英雄。但那并非因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为婢仆只是婢仆!英雄也有错误以至罪过。伟人也有弱点以及隐私。耶稣是肉身之人,伟人也是肉骨凡胎,人性所具有的一切都会有。 但是,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其所创造的伟大功业及业绩在。 伟人就是伟人!不会因为有众多宵小、庸才、妾婢(如张戎一类)、洋奴以及生前敌人的任何蔑骂、诋毁而沦落丝毫!托尔斯泰论时人对拿破仑的褒贬说:一个道德完美的庸夫只是庸夫,一个遍体鳞伤的英雄仍然是英雄。 英雄功业在,光芒日月长。不知群儿愚,哪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不过如此而已。 历史从不完美。历史永远曲折。 全部历史所昭示的,就是人类不过是一种永远会犯错误的宇宙低等动物。天地不仁,圣人以万物为刍狗。个人会犯错误,群体会犯错误,民族会犯错误。政党会犯错误,国家也会犯错误。 历史不过是无数代人错误的叠加而已。一部人类历史就是后来者不断继续犯错和试图改错,因而经常越改越错的历史。 错误足以粉碎庸才。但是伟人却在错误中创造了奇迹。 迄今为止,历史一向黑暗。历史从不公正,只为胜利者而写。苦辛多于幸福,罪恶多于光明。什么自由民主博爱普世价值,都是共济会宗教借以惑乱他国人心的欺人之谈。 幸亏历史中不定期地会出现伟人,虽如流星一样短暂而照彻黑暗。但至少在他的时代中,毛泽东把一个分崩离析、遍体鳞伤的华夏民族带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在瞬间迸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而使全民族在那个年代中摆脱卑贱与卑劣,摆脱庸俗。 毛泽东不是任何人强加给中国人的。历史为中华民族选择了毛泽东。而这是那个时代这个民族最明智最伟大的选择。 那个时代,华夏民族因为有毛泽东而充满自信和自豪!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充满传奇戏剧性的世纪。伟人代出,灿若群星,从右翼的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到左翼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 但是,这个世纪是战争的世纪、乱离动荡的世纪、什么光明与启蒙,都是欺人的神话。这个世纪也是威斯康辛与古拉格群岛的世纪,是杀人如麻,人命贱如草的世纪。 唯一的光明在于,20世纪是被压迫的第三世界贱民们追随着毛泽东的中国起而造反的世纪,是革命的世纪,暴动的世纪,抗争的世纪,奋斗的世纪,是华夏民族鏖战图强的世纪。 这个世纪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随之爆发翻版法兰西大革命的1917年俄罗斯革命,在60年代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掀起一个震撼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大革命狂潮。 世纪末文化大革命彻底失败,导致九十年代全球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世界转向新资本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全球化运动。世袭的罗氏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金权家族企图控制全人类。人类未来所将面临的不是什么千禧年的光明,而将是千年黑暗。地球的2/3多余人口将被转基因、毒疫苗、艾滋病、其他人工病毒和化学毒食物链无声灭绝,残余奴隶将被芯片锁定。 这一切本来是15世纪地理发现和全球化运动以来资本主义向全球帝国主义演化早已设定的宿命。 仅仅因为毛泽东的出现,历史在20 世纪一度改道而行。 毛泽东是20世纪率领亿万贱民造反的领袖,是率领奴隶粉碎锁链的英雄,毛泽东是政治的角斗士,是现代的斯巴达克斯。他用精神和物质的原子弹摧毁了西方伪自由共济会石匠(FREEMASSONRY)的铁幕,至少在那个短暂的时代,让全世界被压迫的贱民和奴隶们看到了阳光与蓝天。 大革命因毛泽东的死亡而终结, 但是,毛泽东所留下的精神和政治遗产,包括文化革命的遗产,仍会被后人不断地思索和研究下去。 当然,正如一切伟人一样,永远会有人诋毁和诅咒他。因为死去的毛泽东,仍然是资产阶级心目中一个难以消除的魔咒。 毛泽东的一生是悲剧,他的晚期生活更是一部壮烈的悲剧。毛泽东的悲剧在于他过于伟大,伟大得令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 晚年毛泽东的悲剧还在于,他在60年代发现他革命奋斗所营造成功的大厦——恰恰是他当初的革命初衷所欲摧毁的那个资本主义和官僚制度的大厦。于是,毛泽东毅然以耄耋之年再一次发动奋力攻击,试图摧毁一切而重头来过。但是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和残病之躯,而脚下则躺满了昔日战友的尸体。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风雷帐下英雄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这诗句就是毛泽东的晚年自况。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他的那些追随者无一不是猥琐渺小的卑劣之徒。“我播下龙种,收获跳蚤”——毛泽东不得不面对和承认失败。 晚年毛泽东,其实是中国现代版的李尔王(KingLear)。 毛泽东知道,这个所谓“社会主义”的制度,根本并非他所理想和试图营造的那个公平和谐没有阶级的的社会——这个社会内部仍存在着极其深刻复杂的阶级矛盾、冲突、对抗和斗争。 因此,社会革命不会终结,历史并未终结。毛泽东曾经预言,如果在未来中国出现右派当权以“自由主义”为名义的内外资产阶级和买办势力的联合专政,那将是多数人民的灾难。但是,工人阶级和贫苦大众的反抗运动,就一定会前仆后继地发生。毛泽东诅咒说:“中国如果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是不得安宁的。” 毛泽东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政治遗产。重要的是,他的革命精神和意识形态已经熔铸进了这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中! 英国史家罗斯在总论拿破仑时指出: “尽管遭受了惨重的失败,他在治理国家,焕发人民才智和运用战争艺术等方面,完全是超群绝伦,伟大之极。 他的伟大,不但在于他那些最出色的业绩具有永恒的重要性,而更在于他的始创性,以至在完成所有这些业绩中投入了雄伟非凡的力量! ——这种力量,使得遍布他后半生征途上的那些巍然屹立的纪念碑,虽然饱受狂风暴雨的摧残,却还是宏奇壮丽! 屈处于奴役之下的民族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 人类毕竟不以最高的荣誉授予那些谨小慎微、知难而退、毫无建树传于后世的庸碌之辈,而是把它授予胸怀大志、敢作敢为、功勋卓著,甚至在自己和千百万人同遭大祸之际还主宰着千万人之心的人。” 毛泽东的伟大当然无可比拟地超过波拿巴-拿破仑! 这个驾驭中国革命一度改造了中国之人性和社会生活的人,这个以人民战争的形式领导了20世纪历史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席卷人口最多的伟大国内战争和革命群众运动的人;这个动员十亿人民,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超人之伟力,试图营造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私有制的乌托邦的人;这个打破了雅尔塔三强瓜分世界协议、打破了冷战的两极格局,从而使中国巍然崛起而起成为世界之第三极的人;这个导致20世纪后半期的全球帝国主义地缘政治结构发生根本改变的人;这个发起了十字军东征以来最伟大的群众行动、使西方势力被逐出于东方的人;这个最终把亿万人的思念引向天安门前那块孤独耸立的岩石之后的方形大厦的人;——必将永远屹立于人类历史上千古不朽者的最前列!!! 附注:   毛泽东去世后,西德总理勃兰特的悼词说:“对一部分人来说,毛泽东他是希望,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他是永久的挑战。两种情况都将继续下去,以后一直会如此”。 毛生前反对过的南斯拉夫强人铁托说:“毛泽东是巨人之上的超级巨人”。 美国《毛泽东传》的作者特里尔说:“事情总是这么奇怪,五十、六十年代诋毁他最多的政府,1976年却对他的赞辞最多。有些领导人说他是人类历史上一千年才会出现一个的天才。美国《 新闻 周刊》当天发表的社论标题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巨人》。” 没有任何崇拜者会比他生前的对手和敌人,更知道毛泽东存在的意义和份量。
个人分类: 人文|1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不相信原创:一次投稿Nature失败经历的反思
热度 4 yfwang2009 2013-12-14 20:08
乍一看,标题似乎有违常理, Nature 杂志可是号称当今杂志中最注重论文原创性的杂志之最,其超高的影响因子更令无数作者趋之若鹜,如果说这个杂志不相信原创,那究竟哪个杂志才更能发掘原创性论文呢?然而,最近被弄的灰头土脸的投稿经验推翻了这一心目中的神话。其实原本我倒没那么特别崇拜 Nature 和 Science ,因为知道气象这个行当的著名论文很少来自这两个著名杂志,气象又是较小的学科,能够得到两大杂志青睐的机会寥寥无几。但由于近年产生了一个对 ENSO 循环理论认识的新想法,再加上国内评价体系对 Nature 的热捧,不由不让人动“凡心”啊。仔细研读 Nature 的目标,说的很明确,发表论文的第一准则就是要报道原始科学研究,再就是有突出的科学重要性包括巧妙的克服难题方式以及吸引广泛读者眼球。另外, Nature 还有一个对非英语国家作者的很大利好,那就是他们并不十分看重论文初稿的英文写作水平,有专门的团队可以协助解决加工英语问题。当然,对我这个初投者来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自己的主张是否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所谓 ENSO 循环是指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在 2-7 年内周期性交替出现,其变化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热带内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所致,但在守恒的气候系统中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是不可或缺的,它必然或多或少影响 ENSO 循环,仅局限于热带内的这种解释很显然是现行 ENSO (延迟振子模型)理论的一个缺陷,另外,利用现行的理论很难准确预测何时这两种现象出现和消失,更说明现行 ENSO 理论是不完备的。我的工作就是描述如何找到热带外地区的强迫因素可以来“有效”的影响 ENSO 循环从而完善(或建立新) ENSO 理论。这应该是再“原创”不过的研究了,且具有明显“开拓性”特征,由于 ENSO 现象对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影响,该研究也将肯定会对 ENSO 的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ENSO 可能给各地带来的恶劣天气直接涉及到日常生活,不仅相关研究人员对此感兴趣,也应该引起很大一部分公众的兴趣。个人判断拥有这样主题的文章基本符合 Nature 目标,此外,如何用观测资料找寻热带外地区的影响绝非易事,不然早就会有相应的研究出现了,太平洋地区的海洋资料匮乏是个大难题,如果没有巧妙的处理方式绝对追踪不到这种外来强迫证据。所以当我学习和运用所能掌握的各种知识,透过重重叠叠的掩盖发现并充分确认这种热带外的大气强迫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后我还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按对高质量杂志一般的投稿经验,这类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论文无论如何最终都应该被录用的。我决心探索一下 Nature 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容忍)原创文章的发表。我胆大妄为的尝试以独著的形式来投稿,在文章的表现方式上特别下了功夫,力求达到简化对复杂问题的描述,尽可能通俗地解释 ENSO 循环的新动力学机制,文字方面修改了数十遍,当时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投稿出去过后 1 周内,毫无悬念的被拒了稿,不送审的理由很简单大概都是套话,无外乎你的文章不是因为在科学上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由于稿件过多所致,希望将此稿投到专业杂志进行评审云云。后来稿件几经碾转刚刚在 Tellus A 上登了出来,评审人给出了高评价。为什么原创性如此之强的论文被连一点考虑的余地都没有就拒稿了呢?难道真的是评审编辑不够专业而不好判断吗?就此我回过头来又重新阅读了 Nature 的关于杂志的说明部分,没错 Nature 的目标是有对文章原创性的要求,但令人玩味的是其科学宗旨在悄然发生变化, Nature 创刊之日( 1869 年 11 月 11 日)到 2000 年的宗旨为: It is intended,FIRST, to place before the general public the grand results of Scientific Workand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to urge the claims of Science to a more generalrecognition in Education and in Daily Life; And Secondly, to aid Scientific menthemselves, by giving early information of all advances made in any branch ofNatural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by affording them an opportunity ofdiscussing the various Scientific questions which arise from time to time. 上述科学宗旨保持了 131 年,请看 2000 年以后的宗旨如下: First, to serve scientists through prompt publication ofsignificant advances in any branch of science, and to provide a forum for thereporting and discussion of news and issues concerning science. Second, toensure that the results of science are rapidly disseminated to the publicthroughout the world, in a fashion that conveys their significance forknowledge, culture and daily life. 你会惊讶的发现前后差异竟这么明显。前者强调了科学成果的重要性,要的是极为重要的开拓性成果,而后者强调了吸引广泛关注的科学成果的快速普及性。前者更令人激动人心,具有震撼效果,让人感觉 Nature 真正是为科学而生的杂志更接近我和大多数人对 Nature 最原始的感性认识,而后来的好像对原创性的要求弱了很多,追求公众效应,商业气息浓了。猜想并总结失败原因为:投稿 Nature 不要过分相信杂志对文章原创性的要求,不要以为越具有开拓性潜力的文章就越有希望被青睐,更不要独著,编辑更倾向拥有更多知名度的作者群发表的文章,因为我是以前在 ENSO 理论方面从没有直接成果的“无名小卒”,编辑不会轻易相信“没有思想束缚”的“外行”会突然冒出重要成果。总之, Nature 不再会为了单纯追求出版开创性文章而投入过多的精力,物力,它所最为注重的是出版物所最快能换取的反响和名声。 144 年以前 Nature 曾经的封面冠有的英国诗人伍兹华斯的著名诗句: “To the solid ground OfNature trusts in mind that builds for aye.”—WORDSWORTH ,您不觉得现在的 Nature 是不是距此越来越远了? 好的,下回给 Nature 投稿时一定要注意总结的这几点。 ----------------------------------------------------------------- 后记:这篇论文在被接受的当天(大约 1 个月之前)高兴之余写了此文,后经修改形成以上文字,也可能会被认为有标榜之嫌。从 Nature 被拒稿后到 Tellus A 的出版,除了文字的修改,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图表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但确实出现了小的(无关大局)统计错误,审稿人之一曾经抱怨有一节的文字他反复读了 N 遍才理解其中的含义,并给出了那一节的总结文字,这也说明让别人了解你所认为已经写的很清楚的文字有多难,因为审稿人很可能在上述情况下出现理解偏差,因怕负责而拒稿。从这点讲 Nature 的拒稿也算情理之中。至于这篇文章到底能够有多大影响力,不远的将来会有答案的。在此声明这篇博文仅是拿来给大家分享的自己个人的研究札记。有空的话我会详细给出后续投稿过程以及文章的大致说明。刊登文章的网址为: http://www.tellusa.net/index.php/tellusa/article/view/22431
1971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西西弗的神话-加缪
nitzschia 2013-11-8 11:28
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荷马说,西西弗是最终要死的人中最聪明最谨慎的人。但另有传说说他屈从于强盗生涯。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矛盾。各种说法的分歧在于是否要赋予这地狱中的无效劳动者的行为动机以价值。人们首先是以某种轻率的态度把他与诸神放在一起进行谴责,并历数他们的隐私。阿索玻斯的女儿埃癸娜被朱庇特劫走。父亲对女儿的失踪大为震惊并且怪罪于西西弗,深知内情的西西弗对阿索玻斯说,他可以告诉他女儿的消息,但必须以给柯兰特城堡供水为条件,他宁愿得到水的圣浴,而不是天火雷电。他因此被罚下地狱,荷马告诉我们西西弗曾经扼往过死神的喉咙。普洛托忍受不了地狱王国的荒凉寂寞,他催促战神把死神从其战胜者手中解放出来。   还有人说,西西弗在临死前冒失地要检验他妻子对他的爱情。他命令她把他的尸体扔在广场中央。不举行任何仪式。于是西西弗重堕地狱。他在地狱里对那恣意践踏人类之爱的行径十分愤慨。她获得普洛托的允诺重返人间以惩罚他的妻子。但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大地的面貌,重新领略流水、阳光的抚爱,重新触摸那火热的石头、宽阔的大海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愿回到阴森的地狱中去了。冥王的诏令、气愤和警告都无济于事。他又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年,面对起伏的山峦,奔腾的大海和大地的微笑他又生活了多年。诸神于是进行干涉。墨丘利跑来揪住这冒犯者的领子,把他从欢乐的生活中拉了出来,强行把他重新投入地狱,在那里,为惩罚他而设的巨石已准备就绪。   我们已经明白: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人们并没有谈到西西弗在地狱里的情况。创造这些神话是为了让人的想象使西西弗的形象栩栩如生。在西西弗身上,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那落满泥士、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士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实的满是泥士的人的双手。经过被渺渺空间和永恒的时间限制着的努力之后,目的就达到了。西西弗于是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   正是因为这种回复、停歇,我对西西弗产生了兴趣。这一张饱经磨难近似石头般坚硬的面孔已经自己化成了石头!我看到这个人以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向那无尽的苦难。这个时刻就像一次呼吸那样短促,它的到来与西西弗的不幸一样是确定无疑的,这个时刻就是意识的时刻。在每一个这样的时刻中,他离开山顶并且逐渐地深入到诸神的巢穴中去,他超出了他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搬动的巨石还要坚硬。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那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我还想象西西弗又回头走向他的巨石,痛苦又重新开始。当对大地的想象过于着重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就是巨石的胜利,这就是巨石本身。巨大的悲痛是难以承担的重负。这就是我们的客西马尼之夜。但是,雄辩的真理一旦被认识就会衰竭。因此,俄狄浦斯不知不觉首先屈从命运。而一旦他明白了一切,他的悲剧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两眼失明而又丧失希望的俄狄浦斯认识到,他与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一个年轻姑娘鲜润的手。他于是毫无顾忌地发出这样震撼人心的声音:“尽管我历尽艰难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灵魂深邃伟大,因而我认为我是幸福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里洛夫都提出了荒谬胜利的法则。先贤的智慧与现代英雄主义汇合了。   人们要发现荒谬,就不能不想到要写某种有关幸福的教材。“哎,什么!就凭这些如此狭窄的道路……?”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若说幸福一定是从荒谬的发现中产生的,那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荒谬的感情还很可能产生于幸福。“我认为我是幸福的”,俄狄浦斯说,而这种说法是神圣的。它回响在人的疯狂而又有限的世界之中。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它把一个上帝从世界中驱逐出去,这个上帝是怀着不满足的心理以及对无效痛苦的偏好而进入人间的。它还把命运改造成为一件应该在人们之中得到安排的人的事情。   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在这突然重又沉默的世界中,大地升起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无意识的、秘密的召唤,一切面貌提出的要求,这些都是胜利必不可少的对立面和应付的代价。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 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息。如果有一种个人的命运,就不会有更高的命运,或至少可以说,只有一种被人看作是宿命的和应受到蔑视的命运。此外,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这微妙的时刻,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西西弗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这一系列没有关联而又变成他自己命运的行动,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是在他的记忆的注视下聚合而又马上会被他的死亡固定的命运。因此,盲人从一开始就坚信一切人的东西都源于人道主义,就像盲人渴望看见而又知道黑夜是无穷尽的一样,西西弗永远行进。而巨石仍在滚动着。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士。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1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神话及其破产
热度 5 xie44025 2013-11-4 12:44
起底孟山都拷问转基因 苑天舒 《 中华读书报 》( 2013 年 10 月 30 日 09 版)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转基因神话及其破产》, 玛丽 - 莫尼克·罗宾著,吴燕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8 月第一版, 55.00 元 编者按 : 关于转基因的争论自其诞生以来从未止息,近期则特别地激烈和热闹,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新闻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支持的一方一会儿上书高层,一会儿带头试吃,以争取从高层到民众的支持 ; 反对的一方也毫不示弱,通过媒体、网络发出声音,影响着舆论的风向。由于转基因事涉复杂,公众缺乏起码的知识和判断力,往往被这种争论搞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然而,由于这一问题事关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以鸵鸟心态去面对并不明智。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增强独立的判断力。在此,我们谨向大家推荐《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转基因神话及其破产》一书,通过这本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我们至少可以对反方的观点和论据获得较为系统的了解。 转基因技术带不来农业增产 至少从 2004 年转基因大豆“轰开”了中国国门起,国人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就越来越多了。到明年,转基因食品进中国就要 10 年了。因为种种原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就一直没有能够认真地让公众在大众媒体上展开讨论。但关于转基因,实在有太多的隐秘和问题,需要在阳光下晒一晒。 今年 9 月份,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了《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这是根据法国独立电视制片人玛丽 - 莫妮卡·罗宾的电视调查纪录片以及基于电视采访所取得的调查结果完成的同名著作。在这本书中有一节“生物技术隐匿的背后”,其中有一位美国的农学家罗杰·艾尔莫尔与他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同事们于 2001 年发表了一个研究,他说 :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在四个不同地点进行了这项研究,这是因为我们从美国多个州收到的资料显示,转基因大豆产量比相应的传统大豆品种产量低”,“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产量至少降低 5% ”。原因是转基因对农作物的扰乱,导致了“产量抑制现象”。 今年 7 月份,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关于转基因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有 10 几位来自国外的科学家发言,其中有一位来自坎特伯雷大学的生物学家杰克·海尼曼教授,他任职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撰写关于转基因流动的研究报告。海尼曼教授展示了一张从 1962 年至 2012 年西欧传统农业的农作物和美国转基因技术下的农作物产量增产曲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转基因技术并没有比传统农业技术更使得农作物增产,不仅如此,在使农作物增产上,转基因技术甚至还逊色于传统农业技术。既然转基因技术没有给我们带来农业增产,那么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中记录了“ L —色氨酸事件 : 一种奇怪的致命流行病”。“ 20 世纪 80 年代末,数千美国人患上了一种神秘的疾病,由于这种疾病的所有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症即肌肉痛,这种病被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症’”。病人会出现一连串的病症,“水肿、咳嗽、皮疹、呼吸困难、皮肤硬化、口腔溃疡、恶心、视觉以及记忆问题、脱发以及麻痹”。该病是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一种产品引起的。这家日本公司在生产中“将一种基因插入细菌内部,经发酵后从细菌中提取一种物质”,但是随着基因构建的逐渐改变,到了 1988 年 12 月生产的菌株被发现“包含有 5 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和大量的杂质”。这个事件中有至少 37 人死亡,超过 1000 人瘫痪。 1992 年,昭和电工“向逾 2000 名受害者支付了超过 20 亿美元的损害赔偿”。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 于 1991 年决定禁止 L —色氨酸的销售。 这个事件令人深思,正像《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书中所引述的杰弗里·史密斯在其《转基因赌局》中强调的那样 : “辨识该流行病花费了数年时间。它最终被发现只是因为它是一种罕见、急性的疾病,迅速发病,且根源是唯一的。如果这四个特征之一缺失,该疾病可能就绝不会被发现。同样,如果转基因食品中所包含的成分将导致不良反应,问题及其根源也可能无法发现。”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中记录了在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的一个实验。乌尔比诺大学是成立于 1506 年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大学。实验是“一项关于转基因大豆影响的研究……重复孟山都 1996 年所进行过的毒理学研究”。研究人员曼努娜·马拉泰斯塔和她的研究小组一起“给一组老鼠喂以平常吃的食物 ( 对照组 ) ,另一组所喂的食物相同,但添加了抗农达大豆 ( 实验组 ) ”。农达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一种除草剂,抗农达大豆是孟山都公司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一种具有抵抗农达除草剂的大豆品种。马拉泰斯塔告诉《孟》书作者她的实验结果是,“观察到统计上的明显差异,尤其是在喂以转基因大豆的老鼠的肝脏细胞核上。所有迹象看起来都表明肝脏具有更高的生理活性。我们在胰脏和睾丸的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变化”。“更高的生理活性”意味着肿瘤的迹象。但是这个实验没有被允许继续下去,马拉泰斯塔因为这个实验受到巨大的身心创伤,她被迫离开了工作十余年的乌尔比诺大学,她说这全都是因为她做了这个关于转基因大豆影响的实验,“有关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是一个忌讳的话题”。 “不要和孟山都作对 ! ”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提到了著名的“普兹泰教授事件”。现年已经过了 80 岁的阿帕德·普兹泰博士年轻时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他“进入了享有盛名的洛维特研究所,该研究所被认为是欧洲最好的营养学实验室”。普兹泰博士是专攻植物血凝素研究的,他的专业水平使得他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植物血凝素是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杀虫功能。有的植物血凝素对哺乳动物有毒,有的则无害,比如雪花莲中的雪花莲凝集素就是对哺乳动物无害的。 1995 年,洛维特研究所提出与到了退休年龄的普兹泰博士续约,“并让他领导一个由苏格兰农业、环境与渔业部资助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是研究插入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对小白鼠的影响。他们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雪花莲凝集素喂食小白鼠,即使小白鼠吸收了超过转基因马铃薯产生的雪花莲凝集素 800 倍的剂量,小白鼠也是安全的。但是在用转基因马铃薯喂食的小白鼠身上出现了“大脑、肝脏以及睾丸发育较慢,并有萎缩组织,尤其是胰腺和肠”,“还观察到胃部细胞增生,这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它会助长由化学产品所引起的肿瘤的发育。最后,胃部免疫系统过度活跃,这表明老鼠机体将转基因马铃薯当作异物来处理”。英国广播公司 1998 年 8 月 10 日《世界在行动》节目报道了普兹泰博士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巨大轰动。在节目中普兹泰博士说了一句至今都有深刻影响的话 : “作为活跃在这一领域的科学家,我认为将英国公民当做实验室动物是不公平的。” 但是“这几句有关转基因生物的话毁掉了阿帕德·普兹泰的职业生涯”。两天后,“普兹泰被处以‘言论禁止令’———一项关于新闻传播的禁令———的处罚……一场可悲的混淆视听的行动由此开始了,该行动意在诋毁普兹泰的声誉,并以此对他做出警告”。 1999 年 5 月 22 日,在巨商、政要、科学界傀儡联手打击普兹泰的时候,“世界最享有盛名的科学杂志之一《柳叶刀》”决定要说话了,该刊社论强调 : “政府在批准这些 ( 转基因生物 ) 产品之前,应当强制要求它们接受严格检验,以评估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该刊宣布它将发表普兹泰和斯坦利·伊文的研究,但是“距离该文发表还有四天的时候”,一场针对《柳叶刀》和其主编查理·霍尔顿的攻击与威胁又开始了。这是一场从孟山都公司到美国、英国领导人都卷入的事件,这个事件或许在未来书写科学史的时候会被永久记录。 “转基因”的后台为何这么强大呢 ? 孟山都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它是著名的“旋转门”的捍卫者。孟山都公司的人“旋转”到政府要害部门任职,政府官员“旋转”到孟山都公司任职。例如 : 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曾经是孟山都一个子公司的 CEO; 美国农业部长安·维尼曼曾担任孟山都下属公司的董事。“旋转门”的转动 : “首先是从白宫到孟山都。例如,克林顿总统的前助理、政府间事务主任玛西亚·海尔, 1997 年被任命为孟山都公司国际政府事务主任” ; 美国环保局的前局长、副局长后来都曾到孟山都公司任职副总裁或董事。接着是从孟山都公司到美国政府部门或政府间组织 : 玛格丽特·米勒从孟山都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莉迪亚·沃特里特到环保局,前企业法律顾问鲁弗斯·耶克萨被任命为世界贸易组织美国代表,抗农达大豆发现者、曾任孟山都副总裁的罗伯特·弗雷利被任命为美国农业部技术顾问…… 孟山都的“辉煌”史 我们简要地看一看孟山都公司的“辉煌”史 : “自 1944 年起,孟山都公司大规模地投入滴滴涕的生产。其时,它与五角大楼军方的关系正变得极其特殊 : 事实上, 1942 年,孟山都的研究主管查理斯·托马斯就受莱斯利· R ·格罗夫斯将军之邀参与一向顶级机密的项目,它将导致现代最大的一次人类生态灾难。该项目名为‘曼哈顿计划’,其目标就是尽快制造出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查理斯·托马斯领导下的孟山都化学家们则负责分离,然后提纯钚和钋。战后查理斯·托马斯担任孟山都副总裁。 美国军方臭名昭著的“牧工计划”就是在越战期间,美国空军在越南南部大规模播撒落叶剂,从而引起了严重的公共卫生与生态后果。两年之内,越南南方落叶剂播撒区“ 90% 的树木与灌木丛尽数被毁”,航拍平面图显示“茂密的植被被撕开了一个阔达数千米的口子”。从 1962 年开始到 1971 年,有 8000 万升落叶剂被倾倒在越南 330 万公顷的森林和土地上,其中有相当于 400 千克的纯二恶英。哥伦比亚大学 2003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 80 克二恶英溶解在饮用水系统中就能消灭一个 800 万人口的城市。这些化学战剂的主要生产者就是孟山都公司 ! 冷战中,西方国家用飞机向他们认定的“共产党”区域播撒除草剂,摧毁植物,毁掉“共产党的粮食收成”,“让敌国军队和居民陷入饥饿”。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披露的为生命注册专利事件———“转基因专利”的问题更是骇人听闻。美国 1951 年的《专利法》明确规定,“专利仅适用于机器与工业操作方法,而生物———包括植物———则绝对不可以”,因为即使人类介入了它们的生长发育,但是这些生物在这些人类行为之前就已经存在,况且,它们单靠自己就能够进行繁殖。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在 1980 年做出裁决,宣布一种转基因微生物获得专利权。接着欧洲专利局基于美国的判例,承认了转基因微生物专利权,随后是植物 (1985 年 ) 、动物 (1988 年 ) 以及人类胚胎 (2000 年 ) 。 1996 年欧洲专利局向孟山都的抗农达大豆授予了一项专利权,并推而广之,“该专利对可能被嵌入这一著名基因盒的所有植物品种都适用 : 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甘蔗、甜菜、油菜、亚麻、向日葵、马铃薯、烟草、番茄、苜蓿、杨树、松树、苹果以及葡萄,尽数囊括了孟山都的项目”。 下面是这项专利保护的惊人实施 : 首先,农民种的含有抗农达转基因的种子不可以是上一年收获留下来的种子,农民从此失去了祖祖辈辈自己选种和留种的权力。其次,如果农民种的非转基因农作物被风、蝴蝶、蜜蜂、小鸟等带来的转基因花粉污染,使得第二年再次播种的种子里混有转基因成分,不管知道与否,农民都将因“他们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就被判有罪”。如果孟山都对某个农民产生怀疑,该农民必须提供发货单,否则孟山都便通过“侦探”、“转基因警察”闯入农民的农庄、农田去核实 ; 或者安装监视摄像机 ; 甚至孟山都的直升飞机干脆飞到他们认为有转基因成分的农田、庄园上空去洒除草剂,结果农民的田里大片的没有抗农达转基因作物的叶子变得焦枯,露出一片一片绿色的作物,这就是孟山都要的证据———他们的专利———不知从哪里混进来的抗农达转基因种子长出来的苗,孟山都据此要求农民支付高额赔偿。 1998 年有 475 起“调查”“盗用”事件,到了 2004 年,平均每年超过 500 起。美国联邦法院诉讼档案室统计了“孟山都公司针对美国农民提起的诉讼”截止到 2005 年有 90 起,孟山都获得了平均为 41 万多美元,最高达到 305 万多美元的赔偿。有的美国农民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花费了 40 万美元打官司,经过两年半,直到最后“家已经完全被毁掉了”,“再也没有力气去迎战一场结局未卜的诉讼”。孟山都有无限的资财来打官司。孟山都的一个代表所说 : “我们控制着你,我们控制着所有购买我们产品的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抗农达的植物,不管当初那轻轻的转基因花粉从哪里飘来,都是孟山都的“占领军”,从此这棵植物就是孟山都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也是转基因 ? 当我在刚刚开始关注转基因问题的时候,为了确保信息来源的完整性,我对转基因的“正方”与“反方”采取了都认真倾听的态度。为此,我买了很多“正方”的出版物。例如《百名专家谈转基因》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年 9 月第 1 版 ) 、《转基因 30 年实践·第二版》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年 11 月第二版 ) 、《转基因作物与我们的生活》 ( 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8 月第一版 ) 。此外还有“中性”的书,如 : 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监测指南》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年 10 月第一版 )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第一版 ) 、《大国粮食问题 : 中国粮食政策演变与食品安全监督》 (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年 7 月第一版 ) 。同样,“反方”的书我也在看,比如,《转基因战争——— 21 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 ( 知识产权出版社,顾秀林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年出版的《转基因赌局》 ( 杰弗里· M. 史密斯著,苏艳飞译 ) 和《种子的欺骗》 ( 杰弗里· M. 史密斯著,高伟、林义华译 ) 。 关于“正方”科学家的文章,我在此仅举一例供大家参考和思考。在《百名专家谈转基因》“安全管理篇”,首篇文章就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的《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陈君石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他的观点 : “一、天然食品不等于就是安全食品” ; “二、零风险食品不存在” ; “三、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文章后附了陈君石先生的简介 : 研究员,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样的论证,使得我对我们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疑问更加严重了。 经常听到有转基因科学家会说出这样的话 : “袁隆平杂交水稻就是转基因”,我不感到任何的可笑,而是深深的忧虑。我不知道这样的“科学家”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故意混淆视听呢 ?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是在水稻的种内纵向进行的,而转基因是在不同的物种间横向进行的跨越物种转移基因。明知的错误,明显的谎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转基因食品进入中国人的餐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怎样,消费者有权知道实情,有权要求销售转基因食品时必须明确标注是否是“转基因”的。 真巧,这篇文章写作完成的今天,正好是“世界粮食日” !
个人分类: 科学伦理|2885 次阅读|5 个评论
嘿!小心那些公认的健康“神话”
ScienceNews 2013-10-10 15:36
作者:记者 唐琳 也许工作的时候你经常会看到同事在不停地喝水,如果问她为什么,她可能会煞有介事地告诉你:科学家说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而你在胡吃海喝的时候也会被朋友提醒:嘿,少吃点吧,科学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寿命短! 这些“科学家说”和“研究显示”为我们的生活提出了多到数不清的健康建议,往往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很多虽然听起来有模有样,但并不具有严格的证据。这里我们就叫板生活中的六大健康“神话”,看看是否真的那么神奇。相信其中一定有你一直遵循着的那条。 神话一:每天要喝八杯水 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喝足够的水,并认为人一天至少要喝八杯水。但其实,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没有人知道这种说法究竟从何处产生,很多人将矛头直指瓶装水行业,但实际上,众多医生以及健康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成为了这种说法的助推者。 如果一定要溯源,那么“八杯水”的根源极有可能来自1945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的一项建议:成年人应该从每卡洛里的热量中摄入1毫升的水份,这就意味着每天男性需要2.5升的水,而女性需要2升。 但实际上,这段话的下一句很明显地被人们错过了:大部分的水都包含在我们的食物中”。 “八杯水”的神话不仅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达特茅斯医学院生理学名誉教授Heinz Valtin指出水是具有潜在的危害的。液体摄入量适度增大的同时,倘若肾脏不能分泌足够的水(尿),则会导致“水中毒”。 Valtin还列出了摄入水过多的其他危害:“长期大量饮水可能使人暴露于污染物中;导致尿频使人尴尬;饮用瓶装水产生的费用以及没有完成“八杯水”任务的内疚感等等。” 神话二:糖使孩子多动 很多父母脑海中都有这样一幅画面:带着一群孩子,加入糖,然后他们就会一个一个从围墙上跳下来。虽然很多父母很难发现这个事实,但它依旧存在:糖并不会引发孩子的多动症。 20世纪70年代,一位有经验的过敏症专科医师Benjamin Feingold,主张避免食用色素、防腐剂、人造香料和某些含自然水杨酸盐(Salicylate)较高的蔬果将有利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虽然Feingold并没有表示应该避免糖的摄取,但这个主张还是让很多家长有了“应避免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然而,90年代的一项双盲研究结果被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者的结论显示,饮食中的糖并不影响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作者指出,这个研究并不完全排除糖可能会对少数儿童产生轻微影响。 那么,究竟家长们为何坚持认为糖会使孩子多动?1994年8月发表在《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的一项研究提供我们一个方向:相信糖能够影响孩子行为的父母,更容易察觉他们的孩子一直活跃是因为相信孩子刚刚吃了含糖食物。 家长的决定是重要的,因此涉及到孩子的饮食问题时应该与医生进行讨论,同时应该看到,是不是孩子的多动是由其他原因引发的,譬如孩子本身的性情、睡眠问题以及学习障碍等等。 神话三:“轻微超重”就会缩短寿命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件事:严重肥胖危害健康。当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40,就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死于其他疾病约29%的风险。这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 但是仅仅携带多余的几磅,却远远不是一张通往早期坟墓的单程票,相反,它似乎能帮助我们阻止死神的靠近。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流行病学家Katherine Flegal带领的课题组综合分析了97项研究的结果,而参与这些研究的受试者总量达到288万人。研究发现,按照国际通行的体重评价标准,超重人群比体重正常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死亡率可能要低6%。 Flegal 的“肥胖悖论”立刻在公共卫生学界引发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讨论,其中包括今年4月份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系列文章。 人们最早注意到超重与死亡率的关系是在美国的保险业中。 1960年,一本基于26家保险公司的报告发现,死亡率最低的人群,比美国人平均体重轻了几公斤;同时,死亡率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缓慢爬升。于是,大都会人寿保险(MetLife)更新了他们的“理想体重表”,这也成为了被广泛参照的标准。 二十年之后,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所长Reubin Andres,第一次对这一教条式的标准提出了挑战。他重新分析了那些保险统计表,绘制出了死亡率——校正体重曲线呈“U”形。他发现:过胖和过瘦都会提高死亡风险,而曲线的最低点,也就是死亡率最低的对应体重,则随着年龄发生变化。 这就意味着大都会传统的人寿的“理想体重”对中年人适用,但是对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标准就有点苛刻。而这也是“肥胖矛盾”第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此后,其他研究人员也陆续发现了相同的趋势,于是Flegal决定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当所有年龄段的成年人数据被综合起来,死亡率最低者的BMI落在了25~29.9这一区间——即“轻微超重”组。 神话四:抗氧化剂药剂有助于长寿 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细胞新陈代谢会产生“流氓分子”——我们叫它自由基——进而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这些损害会在人的一生中逐渐积累并最终导致人类的退行性疾病。 幸运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一种可能对付自由基的化学物质。 研究者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那些采用富含水果和青菜饮食的人较少患心脏病、糖尿病、痴呆、中风和某种特定癌症,而这些疾病恰恰都与自由基带来的损害有关。于是,人们这样解释:水果和青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提供电子以中和自由基。 假如蔬菜中富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降低退行性疾病的风险。那么,是不是含有抗氧化剂的药剂也同样有效? 20世纪90年代早期,科学家对这些营养补充剂进行了双盲随机对照实验。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营养品一旦进入人体,就都不起作用了。它们非但不能防止氧化的损害,甚至还可能会更糟。 而公认最有效的两种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表现都令人失望。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校附属医院科克伦肝胆协作组的研究人员首先对涉及232,606人的68项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并未发现抗氧化剂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无论影响是好是坏。在研究人员将价值不高的研究排除,只专注于那些最具说服力的研究时,他们竟然发现,服用维生素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危险性:服用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人死亡率分别高出常人4%、7%和16%。 虽然大多数研究中的真正死因并不清楚,但不影响人们的防范心理。领导此项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学附属医院克里Christian Gluud博士说:“我们旨在传达的信息是,不推荐服用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这三类抗氧化剂补品可能会提高死亡率。”■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09期 健康)
2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口的谎言与神话(转载)
cgxing 2013-9-2 20:14
长期以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官员和一些所谓“人口学家”,散布了许多关于中国人口的谎言与神话。尤其是自2000年人口普查以来,他们公然编造了许多人口数据,主要是人口总数和总和生育率的数据。易富贤的研究(见《大国空巢——走入迷途的中国计划生育》,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年版),充分揭穿了他们的谎言。   1995年2月14日是中国的“12亿人口日”,当时的人口总数控制目标是2000年达到13亿,2010年达到14亿。然而,“13亿人口日”到了2005年才姗姗而来。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在2004年撰文,修正了过去认为人口高峰会达到16亿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在2030年达到14.4亿的顶峰,然后下降。这就使人们对所谓“12亿人口日”、“13亿人口日”的人口基数产生了怀疑。   2006年8月底,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指出:“目前人口调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人口数大于各地汇总数。多年来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3年的各地汇总数只有12.60亿人,公布的却是12.92亿人,两者差距3200多万人;2004年这一差距竟然进一步扩大到4600多万人。这种数据水分始于1990年代。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只有12.426亿,这个数据比国家统计局公告的1999年年底总人口少1648万,比1998年年底少549万。为了不与历史数据相矛盾,人口普查办公告按照1.81%的漏报率进行校正,将这个数据修正为12.658亿。就是说2000年人口“水分”就已经有2322万。   人口学界普遍认为,1982年和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较准确,因为当时还没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易富贤采用“封存法”,即在1990年人口普查的基础上,用此后每年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来计算2000年的人口总数,是12.20亿,比人口普查表各地汇总数少2272万,即重报率为1.8%,比人口普查公告数少4594万,差距为3.6%。漏报或者重报1.8%,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如果“封存”了1990年以前已经出生的人口(即认为这个数据基本上可靠),只考虑1990年以后的人口增量,这个误差范围就高达27.4%。我们现在了有三个2000年人口数据:易富贤用“封存法”计算数据,人口普查表汇总数据,“修正”后的公告数据,哪一个更准确呢?来自基层的声音给出了回答。   黑龙江省方正县的一位普查工作人员揭露说:我所在的城镇,最后统计上来的人口数据是39000多人,这是普查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的结果,应该是最真实的、最可靠的。这个数据报上去之后,被哈尔滨市的普查办打回来重查,其原因是与他们预想的数据差别太悬殊,按照黑龙江省人口普查办的预测和统计,黑龙江省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口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内至少要增加10%左右,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增长的数据,那么就是在普查中丢失了人口。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我们的人口普查人员决不至于丢失掉5000人(总人口的12.5%),尽管我们竭力说明并进一步核实,但是上级主管部门根本不听这一切的解释。当时黑龙江省普查初步的人口统计数据比省人口办预计的人口少了大约是200万人。我所在的方正县一共是23万人口,黑龙江省的人口普查办说我们少统计了45000人,让我们县重新核实。大家知道吗,最后的是怎么得到了黑龙江省人口办的满意吗?一个字——“编”人口。我所在镇,下达了指标是5000人,当然不能再为他们编造住址,只能是把这些人口编入到其他的家庭中去。于是我们挑选了一个大约只有两千多户的小区,把这5000人分别“编入”到不同的家庭,其结果就是:每个家庭基本上都增加了2-3人不等。就是这样,我们完成了当地的多出了12.5%人口普查,我们县完成了多造出的45000人的普查。来自山东省和西部省份的基层人口普查工作者也提供了类似的案例。这说明2000年人口普查的主要问题是“重报”、“虚报”而不是“漏报”。   另一个谎言是关于总和生育率(考虑到男女性别比的因素,总和生育率为2.1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的谎言。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前几次普查比较数据质量差一些,比如生育率,这是必须拿的东西,全国是1.22,……学术界不承认,政界也不承认,普查办本身认为也不对,数据拿上来就是这个,怎么办呢?……于是做了一些人口学当中回归分析和模型换算,应用一些数学方法,然后我们进行了调整,得出来2000年全国城镇生育率是1.35,农村是2.06,全国是1.73%,国家一公布是1.8左右。”从1.22变成了1.8,一下子拔高了48%。   在2000年普查之前,国家统计局及计生委公布的数字已经表明了生育率迅速下降的趋势。前者的生育率从1990年的2.17至1995年的1.43再到1998年的1.11,后者在相应年份的数字是2.04、1.33、1.29。等到2000年人口普查的生育率1.22一出来,计生委感到不对劲了,如果承认这个数字,蔡昉所说的“中国人口在2030年达到14.4亿的顶峰”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根据易富贤的计算,中国人口在2018年就会开始下降。这是以计生委为代表的“政界”不愿意承认的。如果中国人口控制的目标可以如此轻易地达到,计生委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因此,从2000年人口普查以来,中国的生育率“数据”就人为地“锁定”在1.8了。   田雪原在解释对生育率“做了一些调整”的原因时说,“因为2000年发达国家是1.39%,比人家低那么多显然不对。”但他却没有说出另外的一些事实:在目前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生育率倒数前四位都在汉字文化圈,澳门0.84,香港0.94,韩国1.08,台湾1.1。而在这些地方,都没有实行像中国大陆这样严厉的计划生育。   现行人口政策的辩护士们不仅编造当下的数据,而且还编造历史的故事。所谓毛泽东的政策导致“多生三亿”和计生委成立后的政绩“少生三亿”,就是最典型的“神话”。   所谓的“多生”、“少生”,是跟谁比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的维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都有迅猛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而不是出生率的提高。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1950年至1971年,一直在6.0左右,只有“大跃进”导致大灾荒的几年除外。这与1949年之前没有差别,与同一时期的印度、韩国、越南、泰国等也没有差别。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从总体上说,既没有比别人“多生”,也没有比别人“少死”,与世界人口发展规律基本上保持一致。中国大陆人口由1950年的5.63亿增加到1980年的10.01亿,增加1.78倍;与此同时,中国台湾人口由798万增加到1785万,增加2.24倍;印度人口从3.58亿增加到6.89亿(1981年人口普查数),增加了1.92倍。因此,不论是为毛泽东歌功颂德的左派,还是认为他罄竹难书的右派,都没有理由把中国人口的增加“归功”或“归罪”于毛泽东。   进入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生育率出现下降趋势,1973年降至4.54,1979年降至2.75,这时候虽然已经开始计划生育的宣传,但并没有采取相关的行政措施,计划生育委员会也还没有成立。与此同时和随后的几十年,台湾的生育率也持续下降,下降的速度比大陆还快,而台湾并没有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如果把大陆少生小孩作为计生委的“政绩”,那么台湾现在比大陆更低的生育率1.1,又是谁的“政绩”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自1990年以来,每年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其中一个关键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HDI),该指数由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出生时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实际人均GDP)合成一个复合指数,通常作为衡量人类发展的综合尺度。根据易富贤的研究,人类发展指数(HDI)与总和生育率(TFR)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16),HDI越高,TFR越低。根据这种相关性,可以解释中国大陆生育率下降的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则归因于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措施。也就是说,所谓“少生”三亿人中,只有一亿多人是计生委的“政绩”。而为了少生这一亿多人,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剧啊!与此同时,它还导致了老年社会的过早到来(所谓“未富先老”)和男女性别比的高度扭曲(从正常值1.04-1.07到近年来的超过1.20),甚至成为拒绝中国民主化的主要借口。   中国大陆目前的HDI相当于新加坡、台湾、韩国1980年代前期到中期的水平。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人类发展指数到了这个水平,总和生育率会出现急剧的下降。1997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人口和生殖健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市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56左右,农村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80左右;2001年全国城市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44;2002年北京只有1.04;2003年上海只有1.1。生育意愿通常远高于实际生育率(因为有不孕和单身家庭的存在),所以,一旦生育意愿跌落到1.8以下,即使采取奖励生育的措施,也很难使实际生育率达到1.8。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改变现行人口政策,解散计生委,应当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也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事。 附: 《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摘要导读    1、人口结构安全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要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世代更替),目前发达国家需要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孩子,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妇女平均生育2.5到3.3个孩子。由于非正常死亡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都比发达国家要高,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育龄妇女人均生育孩子数)需要在2.3以上。考虑到不孕不育症、单身、丁克等人群,一个正常的社会应当是主流家庭生育三个孩子,部分家庭生育一两个孩子,部分家庭生育四五个孩子。要是一个国家的主流家庭不让生、不愿生或者养不起三个孩子,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人口有其内在调控机制。在古代通过“左手”(瘟疫、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调控人口。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美洲新大陆高产作物的引入旧大陆,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粮食数倍增加;加上牛痘接种和青霉素等的推广使得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从过去20多岁延长到现在的60多岁,导致人口激增。年轻的人口结构是各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但是工业化通过“右手”压迫人口,降低生育意愿、养育能力和生育能力,使得生育率降低,出现严重老年化,社会难以持续发展(越穷越生,越生越富,越富越不生),与中国古老传言“财丁不能两旺”相吻合。这种“两手”调控机制使得人口呈S形变化,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三百年左右的急剧上升期,然后是人口高水平平稳期或者下降期。计划生育使得中国放弃了数千年一遇的人口发展机遇。中国要是1970年代就不实行计划生育的话,随着人类发展指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的提高,生育率也会自发直线下滑,人口不会无限增加,中国2005年底人口也只有15亿左右;即使1980年就彻底停止计划生育,那么2005年人口也只有14亿左右人口,但是人口结构就更为合理,更有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 3、中国人口增加不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主要是寿命延长,是“死的少”,而不是“生的太多”。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0年的68岁,同期人口从5.5亿增加到10亿。毛泽东时期的人口政策遏止了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下降的趋势(从19世纪初的占世界40%下降到1949年的22%),1949年中国人口占世界22%,1980年仍然是22%。要是依照马寅初人口论,从1959年1979年少生3亿(实际上4.57亿),意味着1959年以后出生的人口的近2/3是不能出生的,而现在的老年人都是马寅初人提出口论之前出生的,那么现在中国可能已经因为老年化而崩溃,已经沦落为一个毫无生气、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中国1950年代到1970年代繁衍的人口成为现在的劳动力,才是目前真正的“人口红利”。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是“吃祖宗的饭”,但现在的计划生育却是“断子孙的根”。 4、人类几千年人口数量波动在低水平,生活质量也没有大的变化。近300年人口爆炸导致科技爆炸。人口密度优势和规模优势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消耗只是“加法”地增加;但更重要的却是使目前的“非资源”(如氮气、太阳光)变为新的资源(氮肥、太阳能),这种新资源的增加却是“乘法”地增加的。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将“非资源”(比如过去的煤和石油)变成“资源”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人口不断增加,而生活水平反而不断提高的原因。说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成长远远比人口增长快。何况现在人口增长已经减缓(停止计划生育都难以防止中国人口锐减),科技的进步却还在加速,谁能断言中国人口上限?中国人口减少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悲剧。 5、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中国的所有资源总量在全球都位居前列:农用地面积全球第一,国土面积、矿产资源全球第三,森林面积全球第五,淡水资源全球第六。由于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世界平均”意义不大,低于“世界平均”并不意味资源不够。前苏联、大洋洲、美国、加拿大、蒙古国这五个地区人口不到全球10%,但是陆地面积超过全球39%。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大洋洲、南美洲人口占全球13.7%,但却拥有全球36%的耕地。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南美洲、大洋洲、刚果这六个地区占全球人口14.5%,但却拥有全球65.7%的森林面积。南美洲、俄罗斯、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大洋洲、缅甸、刚果这8个地区人口占全球18.8%,但却拥有全球64%的水资源。大洋洲、南美洲、美国、前苏联、蒙古人口不到全球14%,但却占有全球草原面积的48%。前苏联、美国、南非、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德国、英国8个地区人口占全球13%,但却拥有全球62.3%的矿产资源。除了资源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外,中国人均资源并不处劣势,比如,除中国以外,全球40.9%的人口人均农用地面积比中国多,59.1%的人口人均农用地面积比中国少;全球16%的人口人均矿产资源是中国的8倍,但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却是另外84%的人口的1.56倍。中国人口密度是印度的37%,人均农用地面积是印度的2.55倍,人均耕地面积是印度的73.5%,人均长期作物用地是印度的1.13倍,人均草原面积是印度的30.14倍,人均森林面积是印度的2.08倍,人均淡水资源是印度的1.24倍,人均矿产资源是印度的3.55倍。中国绝对算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也不错”,中国“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而不是“人口过多”。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农业政策和人口结构而不是耕地。比较资源丰富和资源贫乏的国家,发现经济水平并不完全由人均自然资源决定的,因为人口资源才是第一资源,是中国最大的优势资源。人是“本”(能够将“非资源”变为“资源”),自然资源是“末”,想通过减少人口来提高“人均资源”是舍本逐末。巴西自然资源丰富,气候良好,面积85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的91%,中国的89%,巴西人口1.9亿,只相当于美国的63%,中国的14.6%,但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国基本一致,中国目前在发展中所碰到的问题在巴西照样存在。 6、由于人口的负面影响是直接的,抱怨人口过多、建议控制人口的“有识之士”历代不乏其人。现在不少人口学家声称要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或者3亿。2005年中国人口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7亿,1978年以后出生的5亿,1988年以后出生的3亿。现在一个孩子都不生,今后平均寿命为76岁的话,中国人口也要到2046年、2054年、2064年才能分别降低到7亿、5亿、3亿,但那个时候最年轻的妇女也已经有41岁、49岁、59岁了,基本都丧失生育能力了,然后在2085年左右中华民族基本灭绝。以急剧压缩人口规模、催生畸形人口结构为代价提高生活水平,和过把瘾就死没什么区别。并且不用说中国人口减少到7亿,即使3亿甚至几千万,要想保证现有的生活质量,现有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不过是多维持几十年、上百年罢了。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资源,即使中国一个孩子都不生,留着资源给其他国家,也不过多用几十年。因此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依赖于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节流不如开源,而科技进步依赖于足够数量、合理结构的高素质人口。 7、从全球看,环境污染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中国总体生态环境自1990年代起也不断改善。但是中国城市环境确实在恶化,一方面是因为粗放式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现在二、三亿青壮年农民工只是序曲,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工地,这个过程必然伴随城市环境的恶化(如果走精细化道路,现代科技可以确保中国将环境恶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不会发生欧洲工业革命时期“伦敦烟雾”事件)。即使现在一个孩子都不生,光将目前人口城市化,环境问题同样严重。并且中国现在的环境污染很大程度是国际社会转嫁来的。计划生育无助于改善自然环境,但是却严重污染人文环境。 8、计划生育政策出台是非常草率的,并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当年的所有预测全部落空(比如1980年预测“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但是实际上1999年就进入老年化)。比较中国和印度的HDI,发现计划生育并没有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任何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martya Sen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的人均GDP,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计划生育无功于当代,却有害于千秋:诱使中国走“以物为本”的畸形粗放型发展模式,削弱物资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抬高养育成本,降低生育意愿,使得中国提前进入养不起孩子的时代,削弱人口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人口老化,导致“未富先老”,使得中国难以建立起合理的社保制度(中国目前是9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老年人口;今后是2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老年人口),并使得城市化滞后,降低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腰斩依托于健全家庭结构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彻底改变世界和中国民族结构(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从1980年的22%下降到2005年的19%,不久将降低到15%,然后继续快速下降,李小平等人口学家认为应该继续降低到占世界3%;2000年到2005年这五年期间中国新增人口中少数民族占42%);增加出生性别比;降低人口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增高家庭风险(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死亡约40万—50万人,还有大量因伤致残儿童);使得中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未完成时就出现劳动力短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严重阻碍今后产业结构的转型;降低国防潜力,威胁中国边界安全;激化了干群矛盾;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威胁社会稳定并危及可持续发展。恶梦醒来是早晨,但是中国人口恶梦醒来却将是漫长的黑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口问题是一颗定时炸弹,现在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比如目前只有4000万老人享受养老金,但是社保就已经出现问题),随着时间推移,问题将越清晰、越严重。仅仅二十多年之后,就有四亿多老人等着养老,四千万青壮年光棍面临无妻徒刑。如果不及时果断地作出方向性调整,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动摇国本。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却正在迅速衰老,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9、人口决定消费,消费决定需求,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决定就业。减少人口之后减少消费,哪里还有就业?计划生育导致家庭结构畸形,家庭缩小,只需要比较少的收入就可以维持家庭基本消费,导致工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使得行政成本(从1978年到2004年增加100倍)、垄断企业与资本三者拿走了GDP的绝大部分,中国工资收入占GDP比例不断下降,现在只占GDP的12%,居民收入只占GDP的22%(其他国家工资收入占GDP的54%-65%)。在这种“寄生经济”的模式下,必然压制正常消费,增加腐败的空间,贫富差别增加,也给房地产、教育、医疗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导致消费萎缩,产品廉价外销、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经济受制于人(全球都在享受中国的“人口红利”,中国老百姓却享受不到),国内需求不足引起就业不振,老百姓生活压力加大。要是1980年就彻底停止计划生育,家庭需求底线提高,工资占GDP的比例被迫成倍提高,虽然孩子增多,妇女劳动参与率降低(也能缓解就业压力;而目前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高居全球第17位),但是家庭生活水平反而比现在高,消费和生产的关系趋于合理,大大增加就业容量;多出生的人口中只有1980年代初出生的大约三千多万(不可能超过五千万)进入劳动市场的,相对于目前9亿多的劳动人口来说比例不高,对现在的就业影响不大,而且现在缺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力,就是说20岁的人口基本并不与50岁的人口抢工作。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由于大学扩招,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到2006年增加5倍,如此大跃进,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就业压力的。不顾人口结构的扩招并且将使得今后很多高校因为生源短缺而破产。 10、由于生育意愿的下降,中国“九五”、“十五”期间每年人口增量都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生育率已经降低到极其危险的1.2-1.3,年度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还可以从近年小学生锐减,小学大量关闭得到佐证。现在低惯性增长是人口锐减的前兆。但因为涉及利益和权力,计划生育就像是穿上着了魔法的红舞鞋,停不下来了,计生委和部分人口学家将每年出生人口多计算50%左右,从而将客观调查的1.2-1.3的生育率修正成1.8。中国人口迷雾是“人工迷雾”。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建议下,中国人口政策还纹丝不动,《报告》预测在现有政策下中国人口将于2033年达到15亿,根据这种预测,2006年人口需要增加1300万以上,但是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只增加692万(实际上可能只增加两三百万),可见《报告》一两年的预测就与实际相差甚远,遑论今后了。《报告》认为:“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央多次强调要“稳定低生育水平”,而不是降低生育率。国家统计局资料认为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张维庆2005年11月说“按照目前的总和生育率1.8预测,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达到13.7亿”。意味着如果生育率稳定在1.8的话,2005年到2010年这6年每年需要增加1167万人口。但是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人口增量只有768万,2006年人口增量只有692万。这说明计生委没有稳定生育率的能力,中国的生育率无法稳定在1.8,而是远低于1.8。中国2005年底实际人口只有12.5亿左右,而没有国家统计局宣称的13.07亿。目前每年出生1200万左右,死亡1000万左右,随着老年人口的堆积,死亡人口将急剧增加,中国人口已经接近负增长,继续现行人口政策,中国人口高峰连13亿都难以达到,不可能达到14亿,更不会达到计生委和部分人口学家所宣称的16亿。 11、各民族的博弈归根到底是生育文化的博弈。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得益于传统生育文化(家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有大的道理。现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就是国家和民族意义的传香火吗?家族的香火传不下去,难道国家和民族的香火传得下去?依照现在“科学”的标准,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有很多缺陷,但却成功延续了我们的民族的文明和人口(而其他很多文明却相继消亡);在古代那种生产力条件下,人类繁衍相当于紧急避险,要是采纳现在“完善而公平”的文化和制度,连人口都不可能延续下来,更别说其它的了。但是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动摇了中华生育文化的两个支柱(祖宗文化和礼教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文化圈的地区(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的生育率为全球最低。比较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生育率随着社会发展而下降的趋势,中国大陆现在停止计划生育后生育率也只能在1.8左右(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中华文化圈的其他地区没有刻意破坏生育文化,生育文化是遭到被动破坏的;而中国大陆的传统生育文化遭到三重破坏:A、现在的物质生产至上的经济制度和家庭模式对中华文化圈的打击;B、与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曾经主动打击传统的生育文化;C、几十年计划生育的片面宣传刻意破坏生育文化,人口上限和超低政策生育率形成生育心理的“爬蚤效应”。因此中国即使停止计划生育也将达不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中国目前发展水平时的生育率(1.8左右),多次生育意愿调查也证实这一点。人口问题已经是火烧眉毛,容不得继续延误时机,中国人口政策需要方向性的改变,而不是“二孩晚育”这样的微调。重建生育文化、鼓励生育的任务将非常艰巨。 12、健全的人口结构是经济起飞、国家崛起、合理养老金制度的建立等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而畸形的人口结构却是经济衰退的充分条件。近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已经下降到1200万左右(数量还远不如1940年代),其中女孩不到600万;印度每年出生人口2400多万,其中女孩1200万左右。意味着今后印度的物质再生产能力(劳动力)和人口再生产能力(育龄妇女)都是中国的两倍。现在在鼓励生育的情况下,香港每个妇女只生育0.95个,台湾、韩国1.1个孩子(这些地区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早20多年)。要是光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不能有效遏制生育率下降的势头,中国现在每年出生的这500多万女孩(扣除不生育人群后,生育妇女不到500万)到时候每人平均只生育1.2个孩子的话,那么每年出生人口只有600多万,而其时每年死亡人口近2000万,而2040年左右每年死亡人口2500多万(1960年代中期每年出生人口2500万以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人口减少1000多万—大国空巢 ! 原文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4c0620102e7wi.html
2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目前官方立项科研体制的弊端
热度 2 Education 2013-7-23 09:11
一 官科的特点是官方立项 中国的国有的大学研究院国企,俗称官方官方科学家/科研机构。 在这些单位搞科研,都需要立项,就是拿某一课题向某一行政机关申请经费。 如果没有立项,那么你的科研不被承认,比如说没有评奖的资格,没有评职称的资格, 在中国的刊物上基本连论文都发不了,官科的编辑和审稿者一看没有项目支持,经常会退稿。 简而言之,官科的科研,默认是得到“计划”经费支持的科研。 二 官方立项的科研才叫科研? 人类大部分发明创造,好像都是自发进行的,没有官方的支持。 蒸汽机,飞机,电灯电报电话,日心说,相对论,哥德巴赫猜想,Linux,Windows操作系统, 等等,都是当时世界最优秀的科研成果吗,没有什么官方资助。 以IBM为例,是世界产出专利最多的单位,有代表性吧?没有官方立项。 全世界每时每刻的科研活动,绝大多数是凭个人兴趣和企业利益支持下进行的, 这才是科技进步的根本源泉,远比官方立项重要。 国外虽然官方立项少,但是民间科研力量构成了国家科研的主体。 我国正相反:政府组织了国有科教机构,民间科研得不到什么支持, 三 官方立项弊多利少 弊在于,得不到立项的人,得不到立项的项目,人就不干活。 而且在官方立项项目的各环节,权力比科技水平起的作用更大。 利在于 ,能够集中人财物做急功近利的科研,如军事科研。所以官方立项也需要保留。 我举有代表性的基础科学的例子:数学和理论物理。 其大多数科研,仅仅需要纸笔就可以完成。 但是,对官科,一般要申请到973,自然基金,才有人肯做。 否则你没有“计划”项目,官方不承认你在搞科研。 那么官科,或者民科的精力,一定会放在官方立项上。 我再举所有科技中应用规模最大的软件例子。 一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太多,难题俯拾皆是,做不出来才有那么多的盗版。 另一方面,国有研究院大学抱怨没有科研项目做。 其实,没有科研项目可做是假,要钱要名是真。 能解决一些问题的,恰恰是得不到官方立项的民科。 Apple,Microsoft,Google 是世界最大的公司,有代表性。 几千美元起家,也没有厂房,机器, 研发和设计需要的是智力,基本没有有形的成本。 这种科研根本不需要立项,但是中国官科就是不干,体制下也干不了。 四 科技进步源于无形的思想而不是官方计划 我举的科研例子比较偏向于理论,不需要官方经费支持可以做。 有人说没有官方支持买不了仪器设备,建不了对撞机,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 但大多数科研都不是需要立项或者太多官方经费就可以完成的, 科技进步一定来源于思想的火花而不是计划。 中国的科研是国家支持的,要是能做出个世界领先的产品或者发现, 国家出几十亿几百亿没有问题。 美国那些科技公司几千美元起家,和中国一比, 就跟叫花子差不多。 但是国有科教单位,只要没有垄断保护,和国外国内同行竞争一般都败, 给钱也解决不了赶超问题,跟住都成问题。 五 中国科教外强中干 外强就是说,投资,人数,论文数都是世界一流,不是老大也是老二。 中干就是说,没有质量,缺乏原创科技,就像白血病人,造血骨髓坏了,必须依赖输血(钱)。 先说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全部都是赔钱的,都靠政府拨款存活,靠限制SAT保留生源。 外国好的大学,都是赚钱的(公立大学除外),怎么证明是好大学?好大学就是科技过硬,教学过硬, 社会认可它是好大学,给它捐钱,给它科研经费。‘ 再说科技,中国的科研,主流是赔钱的,什么基金,什么计划,什么单位的科研基本如此。 怎么证明是好的科技?好科技就是吹牛以外,要能带来盈利带来生活水平提高的科技。 给中国科教单位国企输了那么多的血,有没有产生世界上公认的科技产品?????? 自称是因为水平太高,有未来价值,有创新,填补料世界空白。 看外国的科技产品,Microsoft,IBM,Intel,Benz,SAMSUNG,太多了, 都是赚大钱的。 六 结论 官方立项现在是国有大学研究所国企的主要科研管理方式, 宜于象国外一样,改为辅助的科研管理方式 基础科学赔点钱可以,但现在这样普遍只有论文和实验样品,无法产业化的科研 只能算科普,没有国际竞争力。 国家级课题申报乱象:教科院让领导先拿课题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730/n382935798.shtml 唯国家课题马首是瞻的考评标准,不够透明的评审制度,难以有效监督的漏洞,注定留下巨大的寻租空间以及众人质疑的理由   一家不足十人的机构,每年掌控着400多个国家级、部级教育课题,课题经费总额超2000万。但若不是业内人士,很难叫出这个机构的全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规办)。   但是,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个机构正在渐渐将课题申报、鉴定及其所涉及的科研经费,纳入只有自己能够控制的暗箱操作。   全规办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教科院),由中国教科院院长兼任规划办公室主任。据其官网介绍,该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制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和实施,组织课题评审立项、负责课题日常管理、鉴定和成果推广。   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国家级课题是晋升、职称评定、学术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有些大学甚至直接规定:没有国家级课题无法晋升为教授。因此有评论说,获得国家级课题可以改变一个学者的一生。   但当一年400多个国家级、部级教育课题的申报和申批权力,集中在一个小小全规办手中时,其实施景象正在渐渐变得模糊。    被质疑的游戏规则   在改变游戏规则之前,整个评审流程并未引来太大的非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共有15个学科组,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课题分为国家级重点、国家级一般、国家级青年基金、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专项等。按照级别,课题经费从25万到2万不等。申报成功者,要在1至3年内完成,最长不超过5年。而国家重大委托课题由全规办负责委托单位和个人开展研究,不接受申请。   申报课题的评审环节也很严格。2008年前,每个学科组的10名专家,大致分成3个小组,用两天左右时间审阅申报材料,在小组中投票后,排名靠前的选题获得在全体专家会议上汇报的资格,由专家们集体讨论后再投票。只有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才能最终通过,现场唱票并宣布结果。为防止漏过优秀课题,还设置了专家附议。   某学科组前组长张君曾多年从事评审工作,他说,以往每年到后期来“打招呼”很多,有的发短信,有的打电话,还有的登门拜访,不过因为涉及到后面的专家组讨论和现场投票环节,“打招呼”的作用通常也不大。   2008年后,申报评审办法做了修改,讨论环节取消,改为专家独立打分后投票,投票结果并不当场宣布,专家也不知道评审结果。一位曾参加评审的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打分很高的课题,最终没有获得通过。“改规则之后,全规办的操作空间变大了。”他质疑道。   一位申报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他于2008年申报了一个课题,未能通过,2010年再次申报时,他通过特殊渠道得知自己的得分排名靠前,但最终通过申报的名单仍然没有他的名字;更蹊跷的是,这个课题后来由另一个申报者成功申请。   但中国教科院院长、全规办主任袁振国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之所以会取消讨论环节,是考虑到这个过程中的人情因素很难控制。他否认专家对于投票结果不知情,“每组都有统计员,打分结果出来后会宣布。”   规则修改的内容,还包括结题鉴定费用的分配。原来每个课题需由课题人交3000元鉴定费,5名专家为一组,鉴定1个课题,每位评委的鉴定费是600元。修改后的规则是,5名专家共同鉴定5个课题,每位评委的鉴定费为1000至2000元。也就是说,一组5个课题共有15000元鉴定费,但仅支出5000-10000元专家评审费。“一年有400多个课题,剩下的钱去哪里了,没有人公开过”。知情人说。   袁振国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更让课题申请人感到蹊跷的是,按规定,成果鉴定所需经费从课题研究经费中支出,但课题负责人要在报送鉴定材料时先行垫付,垫付的方式只有一种:邮政汇款,收款人为全规办一名主管。多位申报人以及中国教科院员工均质疑,这是一种脱离财务监管的收款方式。    合作换课题?   对于普通院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国家级课题似乎遥不可及,但如果成为中国教科院的合作单位,就不算难事了。   从2008年起,中央教科所(2011年更名为中国教科院)与杭州下城区、成都青羊区、大连金州新区、深圳南山区、宁波鄞州区、重庆九龙坡区等6个地区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每个区的区政府每年向教科院支付200万科研经费,以及50万专家组活动经费。中央教科所则派出博士后或刚毕业入职工作的博士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实验区开展科研项目并指导当地教育工作。   一位看过合作协议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协议条款中明确规定:院方帮助实验区申报一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新闻周刊》查阅2008年至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上述6区的确都获得了至少一项国家级课题,每项国家级课题经费8万到12万不等。   袁振国对此回应称,实验区是通过正当途径申请到的课题,他们都有着良好的教育积淀,拿到课题也属正常,“在我们帮助下,实验区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申请到课题也是实验区成功的体现。”   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在该区与中央教科所签订协议的当年,下城区教育局和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分别获得一项国家级一般课题和一项教育部青年课题,分别是:《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前一项课题由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主持。据该局官网资料,这项研究在当年全国8000余项申报课题中脱颖而出,成为68项国家级立项课题中唯一一个由县区级教育行政单位申报的课题,“这标志着我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下城区教育局在次年下发的“下教研发(2009)2号”文件中专门提到:要加强与中央教科所、浙江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整合资源,确保各类课题顺利推进。这一年,下城区再获两项国家级课题。   据该局公开信息,2012年4月,这个课题的结题鉴定会在下城区行政中心举行,全规办主任袁振国、副主任刘贵华等组成鉴定组对该课题进行了评议与鉴定,袁振国还在会上代表专家鉴定组亲自宣读了鉴定意见,顺利结题。   另一项合作也颇受业内质疑。2009年,杭州师范大学与中央教科所签订了《国际教师学习与发展研究》协议,项目为期两年半,由杭州师范大学提供200万元的科研经费。   自此之后,杭州师范大学迎来了国家级课题丰收季。2009年一年,杭州师范大学就获得了5个课题,其中1个国家级一般课题,其余均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根据全规办公布的2006-2012年立项信息,这是杭州师范大学第一次获得国家级课题。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自2009年签订合作协议至今,杭州师范大学共获得6个国家级课题,8个教育部课题。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重点课题每年仅10项左右,绝大部分获得者来自211名校,而杭州师范大学不在此列,却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各获得一次国家级重点课题,分别是《农村教师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研究》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杭州师范大学每年会请中国教科院《国际教师学习与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成员赴杭州一至两次参加活动,并向袁振国请教申请如何国家级课题,袁也会给予建议。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200万元的合作项目,比较几十万元的国家课题,若涉嫌交换,看起来是亏本生意,但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国家级课题带来的更多是无形财富,包括个人晋升,学位点申请等评定在内,都需要曾承担过国家级课题这项硬指标,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另有多位中国教科院员工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以上诸多合作项目中的巨额科研经费和活动经费,从未以任何方式做过信息公开。    课题,让领导先拿   获得课题的不止合作单位。全规办领导成为近水楼台的受益者。袁振国和三位全规办副主任都成功申请到了课题。如果说,他们的确具备相当的科研能力,但他们一方面是申报者,一方面又是审批者,负责审批自己申报的课题。   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申请人同时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申报通过的课题,未结题前,不能再次申报。但据公开信息,全规办主任、中国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本人,就承担有多项课题,并且自2006年起,就没有结题记录。   除了全规办面向全国的课题外,中国教科院自行组织申报的公益金项目也颇受争议。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简称公益金),以促进科研院所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   2007年,中央教科所获得了首笔资金,共计380万。该院数位员工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2009年前后,因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财政部中止拨款,一年后才得以恢复。但袁振国的解释是,“我们对公益金管理办法没有吃透。”   根据财政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288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申报,由科研院所自行组织,原则上每年一次,每人或团队限申请一项,已获支持尚未结题的不能申请新项目,申请者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度,该院共有33人获得了43项公益金集体项目的立项,包括袁振国在内的10人拥有2项及以上课题,最多的竟达到4项,按照中国教科院公布的《关于201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申报立项的通知》,每项负责人则掌握着10万至15万科研经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3名获得项目者中,30人为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大多数年龄已经超过40岁。   袁振国对此解释是,这是全国科研院所的通行做法,科研需要老中青三代合作,没有40岁以上科研人员传带作用,课题很难开展。   依据管理办法,课题项目和项目负责人的遴选,应当在科研院所的学术委员会评议后,按照科学民主的原则公开公平的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公示。不过,在中国教科院2012年度公益金项目中,该院25名学术委员会成员,除5名院外人士外,共有14名学术委员会成员获得了公益金项目。   按照规定,公益金项目课题分两次拨付经费,项目成员集体监督使用,最后经负责人签字报销。但多位中国教科院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在2013年5月的全院大会上,院纪委书记史习琳发布通报,有人使用假机票行程单报销。   史习琳本人拒绝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此事,但袁振国承认确有用假的机票行程单报销的事情发生,“但科研人员不知情,我们已经把那些机票代售点列入黑名单”。    课题申报规则到了改革关口   张君有些厌倦自己的工作,课题申报间隔年限从5年缩短到3年,再到如今的每年一次,课题越来越多,“似乎上一轮刚评完,新一轮又来了”。   课题申报频次增加的背后是国家投入的加大,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经费投入从2002年的33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00万元,10年增长10倍。根据全规办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期间课题的经常性经费从2006年度的810万元逐年上升到2010年度的2600万元,课题的申报数从2006年的6000项,激增到2010年的10000项。   看着大量未被评上课题的项目书整车地拉到垃圾场焚毁,这位从事20多年科研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课题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在他看来,教育科研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本身很难评价,在这种情况下,申报周期是否需要如此频繁,经费应该用在哪里,值不值得花,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张君一直认为国家需要重视人文研究,“但现在的课题相当多是短期行为,不做一手研究,不做田野调查,多是网上查找文献,不是所有的文科都需要投入那么多钱。”   一位曾在全规办工作的专家也持这种观点。他说,现在大多课题多为文献性的,需要数据引述和分析,可数据是免费可查的,不用出差,只需案头工作,这样的课题经费,却常常高达十多万,“这钱怎么花,我都替他发愁”。   另一位参与课题申报评审的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的课题不揭露不研究问题,完全是歌功颂德,有的则做完之后集结成书,只停留在书面,没有变成改革的实际行动,更有甚者只是为了申报而申报。“现在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课题申报、评审过程不透明,应该采取行业专家的第三方监督,避免上下级的行政性监督。”   张君透露他的另一个发现:有申报者在全规办申报后,又简单修改下标题和内容,继续在省里或其他社科基金申报,这就意味着同一个课题理论上可以拿到多笔经费。   “课题申报和规则设置已到了改革的关口。”他说。“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剥除课题申报附加的政绩、职称等利益因素,让科研回归科研本身。” 民族工业就是那条蛆(国有科研同此理) http://ibtimes.blog.ifeng.com/article/29519799.html 前一段时间,我在楼下的超市里买了一盒光明优倍奶,是光明牛奶的优质奶--据说。第一杯倒出来,我的家里人就喝出了一条已然风干的蛆,她呕了一晚上。 (图片来源: 网络)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变成了每天一杯奶,坑害中国人。 出于媒体人的本能,我马上发了一条微博,附上精心拍摄的图片,同时@了上海新闻办公室和消费者协会。我没有收到相关部门的任何消息,但是光明奶业算是反应快的,第三天,它的官微留言要我留电话。 第四天它的客服找到了我家里,要把东西收走,并说按照规定退一赔一。我不同意,要求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那条蛆到底是怎么进去牛奶的,并且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要求写下收走东西的欠条。于是,客服把牛奶和蛆都带走了。 再过了两天,客服再次来电话,表示抱歉。而且,看起来我媒体人的身份起了作用,他们追加了赔偿的额度,愿意给我5份奶票。但是对于那条蛆的历程,他们始终“无法”确认:他们已经经过异常严格的消毒程序。也就是说,那条蛆是从天而降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闹不出个什么了,只好接受了他们的赔偿。 我猜想这篇文章出来的时候,光明一定觉得很委屈:他们的行动已经很快了,并且还给了赔偿。别的牛奶,比如蒙牛、伊利,出过大得多的事情,不也没事吗?不就因为他们非常不好彩,这条蛆走到了一个媒体人的手里。而且这样还显得我非常不仗义,不管我愿不愿意,我不也接受了他们的5张奶票吗? 反正是一个结果:我结束了我对光明将近20年的信任,改喝进口奶了。 恰恰是这个问题:为什么,我只能接受那5张微不足道的奶票?我的家里人所受到的损害如何计算?为什么那些掌管着消费者权力的公权力,没有一个给过我任何反应?光明,你凭什么那么霸道?如果我不是媒体人,我还能怎么办? 在我们中国的市场里,有一个奇异的名词,叫做“民族工业”。它的意思是:我们中国人办的企业。只要拥有了这样的一种名词,基本上它就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地方的支持和消费者的忍气吞声。如果谁损害了民族工业的尊严,它就要受到道德和公权的共同谴责和打击。这个名词延伸的范围极其广泛,任何一种产业里,都有民族工业的身影在打转转。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国家公权力部门在打击外资企业。反垄断调查、质量调查、原料调查、商业伦理调查。我当然无从查证这些调查是否和他们的外籍身份有着紧密的关系,我只知道,在相同的情况下,民族工业基本上很少被调查,即便被调查了,他们仍然安然无虞,岿然不动。比如中石油有没有价格垄断?比如蒙牛有没有质量问题?比如同仁堂有没有原料问题?比如中国的药业公司有没有行贿医生? 我当然不是说,国际企业在中国就清洁得像一张白纸。对于国外奶企的价格垄断,我的定义就是发国难财,因为他们囤积居奇,在国内奶业全军覆没的时候,他们利用了中国人恐惧国产奶企的产品,疯狂加价,打击得好;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他们在国外就因为饮料太烫,都被判赔了几千万美元,而在中国,鸡翅用病鸡,冰块用污水,打击得妙。 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民族工业在一波波的风潮之中都能够稳如泰山?加入WTO之后,我们不是在提“国民待遇”吗?国民待遇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民族工业就是那条蛆。因为光明是民族工业,所以不能伤害。它们肩负着抵抗国际奶业资本对中国的全面占领的威胁,因此要消费者自我牺牲,来保卫中国民族工业。 因为有了民族工业保护,所以,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变成了每天一杯奶,坑害中国人。我们只是普通消费者,没有那么宏伟的志向,我们希望每天能够喝到干净的、没有 三聚氰胺 、没有蛆的、便宜的牛奶,能够真正的、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强壮起来。 同理,我们希望能够吃到没有毒的食品、用不会爆炸的电器、不会垮的家具、不会刹车失灵的汽车、不会致癌的药物......我们只是一群消费者,我们交税,希望国家能保护我们不会被普遍无良和贪婪的商家所损害,无论它是民族的还是国际的。 但是我们的公权力一方面要求我们交税,一方面要求我们牺牲小我保护民族工业。 工业的强大其实很简单,就是放开市场竞争。从改革开放没多久之后,各个领域就开始讨论,国家要退出竞争性市场,但是没有,国家在竞争性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牛奶企业如今唱主角的,几乎都是国企。 牛奶企业的兴衰,真的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存亡吗?假如我们今天和美国开战,我们一来肯定可以没收掉所有美国牛奶企业在中国的产业,照样不耽误牛奶的生产,保证我们的战士可以喝到好的牛奶;二来美国人就算搬走了产业,他们能把我们的奶牛全部运到美国去吗? 牛奶产业就是一个完全的竞争性市场,哪家奶企的牛奶新鲜、味美、便宜,消费者就会选择哪家。因为我们今天有着民族工业、国有企业的存在,他们拥有着公权力至高无上的保护,所以,消费者要么忍气吞声接受一张奶票的补偿,要么只能高价购买黑心涨价的进口奶。 那么民族工业到底是谁受益了?消费者肯定是没有的。所以,基本上是和公权力的相关人:公权力本身、企业拥有者、外国奶企、控制权力的权贵。 既然有了民族工业,当然就有地方工业,有了家族(权贵)工业。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招招都打在消费者的头上。每种工业都要求消费者牺牲小我,每种工业都消灭了市场规则。 当然,我也知道这么说是偏颇的,因为这条蛆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例如法律的尊严、例如权力的分配、例如公民组织的欠缺......但是市场化,恰恰是市场化规则本身,才是这条蛆能够进入到我家中的根本原因。 近期在中国的外企大考,其实是公权力部门所制造出来的大考。因为市场规则本身的欠缺,因为对于内外企业的区别对待,因为对于权贵资本主义的保护,因为对于民族工业毫无理性和政商交易的鼓励,外企才“逾淮为枳”,成了一种新的公害。 这么说吧,在现行的缺乏公平公正公义的市场环境下,所有的企业都成了公害。 这就是一条蛆的政治经济学。由于公权力的保护,那条蛆堂而皇之,蔑视了所有的消费者。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730/n382935798.shtml learning.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周刊网 http://politics.inewsweek.cn/20130730/detail-66983.html report 5806 唯国家课题马首是瞻的考评标准,不够透明的评审制度,难以有效监督的漏洞,注定留下巨大的寻租空间以及众人质疑的理由一家不足十人的机构,每年掌控着400多个国家级、部
个人分类: 教育|28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以色列水资源的神话
热度 5 jiasf 2013-7-19 21:22
以色列确实很少有年均降水量800mm以上的湿润地区,节水技术发达,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全世界是比较高的,但关于以色列的水资源的一些传言却近乎神话。 以色列是唯一建立在沙漠上的发达国家,年均降水只有200mm 其实以色列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上,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的面积也不小。(南部内盖夫沙漠降水在200mm以下,下图范围不全) http://iopscience.iop.org/1748-9326/4/2/025001/fulltext/ 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95% 其实以色列的农业是典型的创汇农业,以效益为导向,而不追求自给。因此以色列的农产品进口率很高,小麦的自给率在10%左右。​ 以色列都是设施农业,种的都是花卉蔬菜,没有大田作物 确实以色列追求农业高效益​,种植业以蔬菜、水果为主,但也不是没有大田作物。以色列近年小麦种植面积在9万公顷左右,产量在16万吨左右。 下图是以色列的土地利用图,可见种植小麦(wheat)、大麦(barley)、棉花(cotton)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实际上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于花卉种植面积。 ​ http://images.nationmaster.com/images/motw/atlas_middle_east/israel_land.jpg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20112 次阅读|9 个评论
小清新
热度 1 Springiris 2013-6-8 17:44
暴雨如注过后 是低调的清新 她天然的美丽 我毫无免疫力 手机记录的美丽 这是一个关于美丽的神话 承载着八百万颗倾慕她的心 金莎 - 星月神话 作词:金莎 作曲:金莎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 就是遇见你 在人海茫茫中静静凝望着你 陌生又熟悉 尽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气息 却无法拥抱到你 如果转换了时空身份和姓名 但愿认得你眼睛 千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 身边有怎样风景 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 却如此难以忘记 尽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气息 却无法拥抱到你 如果转换了时空身份和姓名 但愿认得你眼睛 千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 身边有怎样风景 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 却如此难以忘记 如果当初勇敢的在一起 会不会不同结局 你会不会也有千言万语 埋在沉默的梦里
个人分类: 零星岁月|10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埃及神话关于天堂和地狱的分界,以及对它的补充
yue 2013-6-7 10:09
英语课老师在课堂上放了《BUCKET LIST》(百万富翁的未了心愿),老师讲道“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认为未知死焉知生”。又让我们每个人写一份“心愿单”。日期:2013-06-07 《BUCKET LIST》讲了下面的一个埃及神话: 天堂和地狱的入口是门对门,上帝坐在中间,考察和审判每一个到来的灵魂,问他们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曾经幸福吗?”,第二个是“你曾经让别人幸福吗?”。 如果 一个人对两个问题都回答“是”,就可以进天堂,否则就要下地狱。一个人说,“我有没有让别人幸福,只有别人知道,只能让别人回答。”上帝说,“如果你回答不了,那就下地狱。” 我的补充: 上帝考察每一个人,决定他们能不能进入天堂,如果不能进入天堂,就让他们下地狱。上帝考察的方法是问每一个人有没有全部做到这样几件事:有没有曾经让自己幸福,有没有曾经让一个别人幸福,有没有曾经让一个动物幸福,有没有曾经让一个植物幸福,有没有曾经让一个物品幸福?
个人分类: 法学|2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毛坦”神话
ahauwangrui 2013-6-6 11:58
“ 毛坦 ”— 安徽六安市毛坦厂中学。这所座落在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被誉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学, 2013 年度高考人数已达到 11000 人。 6 月 4 日 ,毛坦厂中学的高三学生们 “ 撕书狂欢 ” ;晚上考生们在学校操场放飞孔明灯。 6 月 5 日 是赶考的日子,又称 “ 送考节 ” ,学校安排 70 辆大巴车送万名学生赴考。 5 : 30 起床、吃早饭; 6 : 30—11 : 30 自习、上课; 11 : 30—14 : 30 午饭、午休; 14 : 30—17 : 30 上课或自习; 17 : 30—18 : 00 晚饭; 18 : 00—22 : 50 晚自习。 这是毛坦厂中学在校生的公共作息时间。在这里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每一天都在紧张中度过。一个外来学生加上陪读家长,这样的家庭在毛坦厂有 8000 户。
3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虫夏草,不是中药的神话,而是科学的笑话。
热度 1 xupeiyang 2013-5-28 08:35
近年来,冬虫夏草身价一路飙升,赛过黄金。但专家认为,冬虫夏草并不神奇,甚至没有多大功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刘夙说,它根本不是什么冬天为虫、夏天为草,动植物一体的神秘物体,说通俗一点,不过是虫体上长的一缕真菌。 http://t.itc.cn/fAM9Q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308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乐高:东方哲学上的丹麦神话
热度 1 Wuyishan 2013-4-23 15:58
乐高:东方哲学上的丹麦神话 作者:李晓松   丹麦,不仅有“安徒生童话”,还有乐高。但是知道吗?乐高“童话”般的精彩,构筑在东方哲学之上。 又是一年新春到。每逢佳节来临,总能勾起我们的美好回忆,小时候各种各样好玩儿的玩具一一浮现在眼前。而在西方社会,也有一种玩具深入人心,甚至影响了几代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乐高玩具。 “只有最好的才是足够好的” 1932年,在“安徒生童话”的故乡——丹麦,一个小镇的一间杂货铺里,乐高集团的创始人奥勒(Ole Kirk Kristiansen)做出了第一件木制玩具,在那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乐高让全世界的孩子们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童话世界。 从开始的木制积木,到后来闻名于世的乐高拼装颗粒积木,乐高集团取得了巨大成功,1999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对人类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世纪玩具”。甚至一些成年人也变成乐高迷——一名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曾按照1∶1的比例,用330万块乐高积木搭建起一栋高6米的两层小楼,里面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浴室,且皆可正常使用。 乐高的成功,来自于对产品质量近乎苛刻的坚持,作为家族企业,直到今天创始人奥勒的座右铭“只有最好的才是足够好的”仍然是乐高企业文化中的第一准则。一个在乐高集团内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当年奥勒的儿子哥德弗雷德(Godfred Kirk Kristiansen)有一次在给一批木鸭子玩具喷漆的时候,涂了两次,而不是常规的三次。事后他高兴地向父亲说起自己节约成本的得意之举,却遭到严厉批评:“赶紧取回那批鸭子,涂上最后一遍漆后再重新包装好给客户送过去。” 在乐高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有人建议赚钱第一,但均遭到公司几代掌门人的拒绝,而且发展起来的公司几乎没有为钱发过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 危机中施展组合拳 2003年,乐高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全年亏损额达到史无前例的2.3亿美元,这让公司第三代掌门人克伊尔(Kjeld Kirk Kristiansen)感到无比沉重的压力。乐高怎么了? 许多媒体都把问题归结为乐高的产品,他们认为,在网络及虚拟空间盛行之时,乐高必须想出新办法吸引孩子们回到现实空间继续玩积木,要么就必须利用这个强有力的品牌来开发新的游戏。 真的是乐高缺乏变化,不适应新时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在2002年乐高还积极与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以《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为蓝本开发游戏,吸引孩子们用积木建造“酷角色”。 当时在乐高公司担任高管的扬(Jorgen Vig Knudstorp)认为,乐高偏离了它的根基。此前乐高在美国、德国和英国建造了规模宏大的主题公园,耗资大、收益低;而且,乐高全球扩张的速度很快,但公司在统一步调和限制各个产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掌控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均不尽如人意。 扬曾是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高管,2001年被克伊尔“挖”到乐高任职。这一次,克伊尔听取了扬的意见,2004年10月,他向管理层力荐扬接替自己任CEO,他则退居幕后。 ——自乐高成立以来,“一把手”的位子一直由家族成员担任,克伊尔让乐高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使得此次危机转化为公司发展的新契机。 扬没有辜负克伊尔的信赖。他打出了削减成本、更新观念、专注核心、返璞归真的组合拳: 首先,卖掉所有与核心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的业务,包括四个主题公园以及电子游戏开发部门。 对于改变乐高公司员工的“高姿态”这一艰巨任务,扬的做法是,将“一切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出发”转变为“为公司创造财富”;同时引入绩效工资。这项举措如同注射了一剂强心针,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由两年缩短为一年。 扬还缩减了丹麦本地工厂的规模,除一些关键产品外,把那些不太复杂的制造工作转移到墨西哥和捷克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同时,公司削减了产品部件的数量,从7000多件减少至3000件左右。 在扬的带领下,以上强有力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2005年乐高即扭亏为盈。到201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1亿丹麦克朗(约合91亿元人民币),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4%,净利润为20亿丹麦克朗(约合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 乐高秘诀——太极图 退居幕后的克伊尔坚决支持扬的工作。每当扬遇到问题,克伊尔就会亮出自己的“秘诀”——一张源自东方的太极图。实际上,克伊尔的管理思想来源于“阴阳理论”。这简直可以与他的祖辈和父辈在产品质量管控和创新层面的建树相提并论。 这一理论由11条原则构成,分别是:和员工亲近,也要保持适当距离;要出类拔萃,但不可鹤立鸡群;向员工展示权威,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存在感;有容忍心,但要牢记处理事情的原则;对自己负责,同时忠于企业愿景;工作要精细,计划须灵活;勇于自我表达,但要注意策略;要有远见,同时脚踏实地;关注舆论,但不为其所累;要有活力,但要三思而后行;自信而谦逊。 实际上,克伊尔依靠他的“秘诀”帮了扬不少忙,他频繁和工人、设计师以及其他中高层聊天,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用他的理论解除人们心中的疑惑和不安,为扬的改革铺平道路。 当然,东方式的圆融和西方式的直接不可避免会产生摩擦,克伊尔和扬就曾对乐高主题公园的处理爆发过激烈冲突。扬认为应果断“断臂”以偿还债务,主张将其完全出售;而克伊尔则坚持一定要留个后路,要成为管理乐园的新公司的股东。最后结果是,乐高在主题公园的新公司中占有36%的股份,处于控股地位。“现在看来克伊尔是对的。要知道主题公园是消费者可以尽情享受我们产品的地方,如果完全失去控制力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扬事后说道。 经过不断的交流和融合,扬也逐渐把克伊尔的理论精髓运用到他的管理工作。与拼装颗粒积木一样,乐高社区也是公司的核心资产之一。扬渐渐领悟到社区中客户的力量,开始有意识地和这些成年乐高迷们见面,尝试让一些乐高产品的发烧友参与产品开发。令扬惊喜的是,喜爱乐高玩具的成人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公司有120名设计师,同时可能拥有来自于公司之外的12万名志愿设计者参与产品创造,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乐高社区网站上,公司提供免费的数字设计软件供他们使用,不过,公司更加看重的是,这些“超级用户”能够清晰地指出产品的优势或者缺点,而那些玩儿玩具的孩子们只能感觉到却无法表达出来。 扬非常尊重这些来自于客户的创意,他从不认为公司得到客户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虽然他知道不可能每一项创意都会被公司采纳,但他更清楚每多一分创意,思路就会更开阔一分。“在当今的世界上,一个成功的CEO就是要尽其所能、兼收并蓄。”扬这样说道。 今天,已有80年历史的乐高,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核心业务,然而在企业管理方式上,却能做到东西合璧,相得益彰。在中国,经常能看到仿制乐高的山寨产品,但乐高的经营管理之道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呢? 责任编辑:焦 晶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个人分类: 鼓与呼|33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科学的神话中目眩神迷
pgg 2013-4-19 16:31
在科学的神话中目眩神迷 ——《阿基米德的浴缸——评科学中的若干神话故事》读后感 以前初中英语教材里有篇课文,讲述的是大物理学家安培一次外出的路上因过于沉浸于推导所研究的公式,误将马车的后背当作黑板的故事。和这类似的故事诸如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时顿悟到了浮力定律,牛顿在树下休息被掉下的苹果砸了头发现了万有引力等等,感召着无数青少年义无反顾地投向科学的怀抱,虽然路程遥远且不会一帆风顺,但灵感的火花会成为指引前进的明灯。 多么美好且诗意的图景!可当有人目睹花开月圆而感怀掉泪时,也会有人在旁冷冷地来一句:拜托,请不要这么矫情好不好!法国人奥尔托利和维特科夫斯基就是这样的家伙,他俩在《阿基米德的浴缸——评科学中的若干神话故事》( 斯文·奥尔托利 / 尼·维特科夫斯,王懿静 译, 2000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中那些著名的科学发现故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经过对相关伟大人物回忆录的出版时间的研究后表明,他们的发现和故事的记录之间往往间隔了几十年。牛顿爵士直到逝世前一年已是 84 岁高龄,才首次谈到苹果的故事。对此牛顿钦定的传记作者理查德·韦斯特福尔( Richard Westfall )小心翼翼地说:“ 日期不会影响到对事件(苹果事件)的接受,人们对此具体细节津津乐道,但另一方面,牛顿的年纪使得他对当时得出结论的回忆有点可疑,尤其是他自己的著作讲述了一个相当不同的故事 ”。至于阿基米德,虽然他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 10 余种,且多为希腊文手稿,但历史学家至今的考证都不太清楚他的具体生平细节,留给世人最惊艳的印象依然来自于他从浴缸中一跃而起的裸奔。 大众都喜欢“听故事”!时隔多年,越精致的回忆,越丰富的细节,反而越散发出经过巧妙编排的气息!即使是谎言,这些谎言也只能算是善意的谎言,因为大多数普通人都宽容且热切地期待着它们。这并不是否认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顿悟对科学的巨大推动,而是理解在这些神话背后,让人们接受新概念、新技术时,也得采用噱头式的包装和不露痕迹式的推广,直至被广为接受! 科学和神话并不是两个陌生的世界。如果没有神话思想、宗教思想的话,就不会有科学。科学也需要自己的光环,有时也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神话。关于这些科学的神话,元芳,你怎么看?还没等元芳开口,早有伟大的数学之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Karl Friedrich Gauss )大人抢过话头,意味深长地说:“ 当一座漂亮的建筑完工时,我们不应追究搭成脚手架的东西。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也许只是个神话
热度 47 gfcao 2013-4-16 12:31
中国的学生素质并不差,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本科阶段,在各种世界性的竞赛与水平测试中,中国的学生恐怕不输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学生。虽然我对“中国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说法表示怀疑,但中国大学生的基本功相对于很多国家的学生是绝对占优的。中国早就不屑参与国际中小学数学能力测试了,而美国却还在为他们的中小学生在国际数学水平测试中表现的不理想而纠结。可为什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呢? 研究生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首要因素还是生源,因为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问过好几个 985 高校的 老师:“你们的本科生出国率有多高?”回答最高者可以达到 30%-40% 。毫无疑问,出国者必定是该校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我也曾经在一次项目验收会上请教几位老师:“你们每年把最优秀的本科生都送出国了,如何保证本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即使是我本人,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好学生为什么热衷于出国?外在的原因自不必说,就内因而言,我们的体制不鼓励学生在本国或本校深造。很多 985 高校招聘教师要求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地方高校则要求“三代”出自 985 或 211 学校。这种荒唐的政策貌似要求高质量,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扇耳光的愚蠢行为。它逼着优秀学生纷纷涌向海外、涌向 985 高校。 师资固然也是影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论平均水平,国内教授与海外教授的差距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水平不如人家?是中国人的资质不够好吗?海外华人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者并不罕见,可见华人的智商未见得比别的种族低下。为什么国内学者的水平普遍不如人家呢?这个问题与“你们每年把最优秀的本科生都送出国了,如何保证本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样不是普通教师能回答的,我们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类问题。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拿来主义可以拯救中国的学术与教育,结果也许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改善中国的学术与教育,反而加剧了原有的痼疾。主张拿来主义的人也许会以日本等国实施拿来主义的成功作为实施这计划那计划的理论根据,却忽略了拿来主义的成功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好比当你移植一棵树时,既要选择真正需要和优质的树种,也要看土壤环境是不是适合这类树木生长。人家的拿来主义能够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拿来主义也能成功,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成功的苗头,相反地,它变相地鼓励了师生争相洋漂镀金。事实证明,任何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或计划都很难造就真正的大师。 即使我们有最优质的生源与师资,如果没有让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那也是培养不出大师的。有位智者说过:“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也可以说,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是不可能诞生大师的。谁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没有人有勇气回答这个问题。当一个人处在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时,他才可能真正达到思想自由的至高境界。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把心思放在追求各种耀眼光环上的人会成为大师,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把 SCI 、项目、奖励当成至宝的学校会成为思想的天堂,会成为滋生大师的殿堂。 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很多的政策与措施无疑是在把已经岌岌可危的教育与学术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
个人分类: 杂文|9899 次阅读|89 个评论
[转载]3D打印是神话还是实话?
bigdataage 2013-3-18 19:49
3D打印是神话还是实话? 1 什么是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与传统制造业通过模具、车铣等机械加工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定型、切削以最终生产成品不同,3D打印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通过对材料处理并逐层叠加进行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工艺、不需要庞大的机床、不需要众多的人力,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便可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使生产制造得以向更广的生产人群范围延伸。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3D打印技术就已经出现,现今走过近30个年头。在较长的发展历程中,3D打印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没有对现有生产模式产生质的改变,而进入2012年之后,随着美国一系列制造业振兴计划的宣布,3D打印作为其中制造业振兴的新技术而备受关注,由一个冷门的名词变得家喻户晓,资本市场也对相关公司看好,推动其股价大涨。   反思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自然会怀疑这一次的火热,到底是概念的炒作还是技术已瓜熟蒂落,已经能够打印出现实的需求,还是仅仅只是纸上谈兵的炫酷之术?它可以承担起产业变革的重任吗? 2 打印未来——3D打印带来的影响   现代制造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是规模经济,但是资源的制约、成本的提升使得规模经济的突破愈发困难,然而,通过分布式生产之后重新组合的规模经济提升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开销。可以说,分布式逐渐成为新兴模式的代表,将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形态。3D打印模式是个体化的最好体现,也是制造业可以采用的生产方式,它抛弃了工厂大规模制造的雷同形式,具有个性化、小型化、节约化的特点。   在全球产业分工协作中,中国被定义为“制造者”而不是产品的“设计者”,更不是相关高端品牌的“拥有者”。低端制造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面临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的巨大压力,因此中国必须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来扭转不利局面。   3D打印被誉为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端制造业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而实操层面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进展缓慢。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能够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制造业水平。   目前,3D打印技术已在工业设计、模具制造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正朝着消费品制造、功能零部件制造、组织与结构一体化制造等领域加速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意味着一些制造业可以远离低成本劳动力聚集地,重返更靠近消费者的地方,这些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经济模式,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3D打印带来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但是实现成熟产业化的目标还需要较长时间去克服技术、经济、社会层面的种种挑战。 3 打印现实——3D打印面临的挑战   正如分布式计算对传统IT产业所带来的变革一样,3D打印也将对传统制造业带来新一轮革命。但是,3D打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的不成熟、原有生产方式的根深蒂固都是其发展的阻碍,而且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去解决。   在技术方面,目前应用于3D打印的耗材非常有限,现有的市场上的耗材主要应用于模型、玩具等轻工业民用产品领域,离汽车、航空等领域还较远,而且即便耗材研发成功,规模化生产、材料配比等都是问题,可以说,耗材对3D打印技术应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与此同时,目前许多机器和工艺还面临着优化流程控制、加强工艺理解、完善建模等主要问题,只有更加了解和预测材料性能(如表面粗糙度和疲劳性能),才能优化3D打印工艺的新物理模型及流程设计。   在成本因素方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经下降,但单个商品的制造成本依然得不到解决。使用3D打印机制造商品,没有规模经济的红利,使单独制造一件商品的成本,远高于规模制造大量商品后均摊到每一件商品的成本,而消费者更容易选择价格更低质量更有保证的方式。再者,3D打印前期需要大量投资,而资本回报率不够乐观,很难吸引资本力量大规模加入。   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在于重复制造与标准化,而3D打印则有利于个性化与定制化。目前的需求聚合是以规模化为主的,普通企业和个人要依据个性化和定制化完成需求聚合非常困难。   从3D打印面临的挑战来看,3D打印距离能够改变现有生产模式、转变消费观念还有很长距离。但是,3D打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预先培养、扶植壮大3D打印产业是抢占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手段。   就中国而言,虽已有几家企业能自主制造3D打印设备,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力量不足。而仅有的几家企业在加工流程稳定性、工件支撑材料生成和处理、部分特种材料的制备技术等诸多具体环节,也还存在较大缺陷,难以完全满足产品制造的需求。要想让3D打印技术既可以打印出虚渺的未来,又能够打印出现实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政策优惠、辅助关键技术的攻克,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业的关键阶段,做好3D打印产业的定位、规划和引导。 来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文版: http://www.hbrchina.org/2013-03-18/112598869.html 更多科普可参见 MIT Technology Review 英文版(中文版只选择性地翻译了小部分文章):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view/511471/a-3-d-printing-pen-wows-kickstarter/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view/429686/a-ribbon-cutting-for-3-d-printing-using-3-d-printed-scissors/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view/507881/3-d-printing-on-a-budget/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news/511856/micro-3-d-printer-creates-tiny-structures-in-seconds/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view/428909/a-3-d-printed-house/
1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幻与神话武侠的共同与不同
热度 1 outcrop 2013-3-5 14:34
西方的科幻与东方神话武侠,某些方面其实是一致的; 比如你科幻《少数派报告》里面你有单人飞行器,我神话里面哪咤开无敌风火轮——都是喷火冒烟的,描述的角度不同。 比如你科幻里玩虫洞穿越时空,我挨了雷击电击还能魂穿人穿——都是穿越时空,使用的技术不同而已。 ……等等。 不同的是,科幻经常向前看,神话则往后翻;科幻是比较理性的思考,神话武侠则比较感性的发散。 也许这也是东西方思维的一种差异——在想象能力上,我们彼此差不多;但我们似乎更沉溺于过去的缅怀,而不是未来的创造。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353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七十七章
lao2004 2012-11-1 19:39
狼群不怕热,也不怕冷,它们在月亮上迈步的姿势非常优雅,像地球人在自家小院闲庭信步,翘足摆尾,悠然自得。 事情完毕所有工作人员遵照傻瓜系统的部署,全部回归地球。两艘飞船孤零零在风暴洋里停泊,它们被当成美味佳肴,等待着妖怪再次饱餐一顿。 人类走后,聪明的狼就成群成群在飞船旁边玩耍。有几只狼从空着的船舱舷门钻了进去,查看舱内保存情况,这边翻翻,那边抓抓,把一块块烤肉抠出舱外,用嘴拱起来当气排球飞来垫去,提起毛爪掌心合抱,像人类丢毛娟闹革命玩救国一样抢夺着。 地球人看得目瞪口呆,好多人根本不相信被他们视为凶狠贪婪的狼,狡猾狡猾的,一脸凶相的狼,到了月亮之上,变了一个模样,一只只像神话里的神兽,如此优雅文儒。 搬完了舱里的烤肉,狼群仍然成群在飞船边集会,唱歌跳舞,相亲交尾。飞船成了它们的皇宫,狼王妻妾成群,逍遥自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红鼻子的狼王从梦中惊醒,对虚无太空长啸,声音又有了地球里鬼哭狼嚎的惨凄哀唳,它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狼王似乎预感到危险,带着它的妻妾围着飞船绕了两圈,对着飞船怒视长啸,仿佛飞船里藏有不洁之物,会为它们带来厄运。这一天,正是七月二十八日,再两天就是八月了。 恶毒从视频里注视着狼王的反常表现,心里觉得有戏。二九、三十日,狼王和几只母狼又到飞船舱里玩了几次,都没有尽兴。它们受到莫名的诅咒,悻悻而去。 八月一日、二日,又有几只狼走进了船舱,用它们的大黑鼻狂嗅,出来时,对着船舱咆哮,然后,远远走了,再也没有回头。 八月三日,三只狼又来了,像是为了完成它们的使命,对着苍茫星空长啸,没有进飞船,绕了几圈了事。 夜里,狼王又来了,连带几只美丽的母狼,黑尾拖地,对着天空瞄了几眼,忽地窜进飞船。 画面忽然静止。天上的群狼仿佛从地底下钻出来,冲向敕州总部小会议室,冲入会堂,嚎声震天动地,哀厉而弥长,它们被吓坏了。信号全部中断,飞船失踪,卫星失踪。二十三秒后,当信号再次传来时,代号为红鼻三的狼王和四只母狼消失了,另外,也有两只代号分别为黑十一公狼、黑二九公狼也消失了。黑十一、黑二九离飞船有五十千米。 恶毒喊道:“三秒!三秒?” 奥而奥来回斟酌几次,应道:“正好三秒,毫秒不差。” 红头发的戴维斯说:“三秒,能做些啥?”他想了一下,又说:“这可以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怪物危害,排除黑洞、虫洞之说了。” 依特吉说:“与恶毒的猜测靠谱些,既然真有怪物作祟,就有因应对策。现在,咱们应该打算如何因应了。” 奥而奥说:“三秒钟,对于光、对于飞船、核弹,并不短。可对于人的反应,就太短。” 恶毒说:“借助于机器,才会有全万之策。” 恶毒和奥而奥第一时间赶往月亮勘查。他们虽嫌三秒钟太短,内心更是担心三秒钟也无法保证,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这次,应者寥寥,一而再、再而三,地球人已不再新鲜好奇。何妨几只狼的身家生命,不值大惊小怪,它们是罪有应得。 恶毒、奥而奥到月亮时,月亮正好白昼。太阳光芒罩着月面熠熠生辉,随着阳光窥视太空,茫茫渺渺;暝曛处,星河璨烂,河汉无极。 其他人都走后,恶毒和奥而奥两人在超级如意机器人的帮助人,行走于山海湾沼之间,逐处拜访群狼。狼群或三五成群、或只身孤影、或缩蜷熔洞、或夹尾夭逃。当它们嗅知人类熟悉的味道,反而更显不安,对人的天生忌讳,甚于怪物。 处于梦魇中的狼群,没了前几天的优雅。恶毒因此确信,怪物的行踪,它们能够察觉,因而受惊发出哀嚎。这对于恶毒下一步的行动非常重要。 逐处拜访群狼,恶毒是诚心诚意的,他甚至向狼群鞠躬稽颡。二年的时间,地球发生多次意外伤亡。地球人淡忘的伤痛之疤再次被揭起,一而再、再而三,痛心疾首!特别是十位高士因此丧命,他无法劝阻,恶毒痛在心里。十位高士都是地球高风亮节之士,深受崇敬,却不明不白走了,痛心疾首啊! 恶毒憋了一肚子气,想骂人,骂妖怪?它是恶棍,骂之何用!骂狼群?它们更是冲锋陷阵,更是无辜。骂科学家?他是想骂他自己,骂自己无能。 奥而奥知道恶毒心情难受,有意让恶毒把藏在心里的话说出,否则,早晚会憋出病的。他说:“恶毒科学家,狼群如果懂事的话,它们应该感动。一个大科学家在它们面前跪拜,这是莫大的礼待啊!” 恶毒没有回应,他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奥而奥深情地说:“恶毒科学家,您应该不仅仅是为狼群鞠躬,也在为十位高士和一百一十八名葬身月亮的同胞祭祀烝尝吧!” 恶毒从沉痛中缓了过来,说道:“我拜狼群、拜十位高士、拜所有遇难同胞;我更是拜哪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和物;拜哪些为地球安全作出最大努力的人和物;拜哪些为人类光明前景负重前行默默奉献的人和物。” 恶毒有些激动,在地球怀抱,他强忍着;到了月亮,他的心里仿有万千波涛翻滚。他无法冷静。他知道落俗了,可他不是圣人,七情六欲割舍不断。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恶毒念叨着,他问奥而奥说:“世人真有如些高人吗?” 奥而奥没听清楚,恶毒重复了一遍,像是自问又像是自答,说:“他们都走了,世上再没有高人了。” 奥而奥说:“他们之中,吸风饮露者最欣赏这话,奉为圣旨,勤勉修炼,可他也被怪物叼走了。” 恶毒叹道:“他们修炼的皆是屠龙之技啊,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龙。” 奥而奥警觉道:“恶毒科学家,那怪物会不会是条恶龙啊?” 恶毒轻笑说:“奥而奥,您也迷信了。” 奥而奥回道:“这是神话传说,传说本是这样的,被吓了,就凭空想像出一种怪物,吓别人。” 恶毒应道:“咱们可真成了惊弓之鸟了。”两人心里都觉得怪物与龙有相似之处。 返回了地球,恶毒又是反反复复地回放着狼群出事的景象。他发觉所有的狼,除了七头失踪了,无从知道外,其它二百九十三头狼都有惊觉,都发出了哀嚎;它们的距离最长达万里,最短只有六十九千米,在同一时间,瞬间长嚎。 恶毒一次又一次地确信获得信息的真实性,直至从内心认同了这种真实。“三秒,就三秒。”恶毒似乎嫌时间太短,希望能长些,即使多一两秒也好。三秒时间,是可以做很多事了。他不容许有人再因此而有所闪失。这宝贵的三秒,回旋时间不会多于一秒!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话与仙术——写在九.一八次日
周可真 2012-9-19 01:39
画饼可充饥,辟谷可成仙。 声 大 可壮胆,符录可驱鬼。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2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不枯竭的能源:尼古拉·特斯拉的“特斯拉线圈” 一文回顾
sheep021 2012-9-7 14:59
说起科学的神通,不能不说尼古拉 · 特斯拉,但是这个人物及其科研成果也最有争议,是是非非,无从认定。但是,不可否认,二百年来,科学创造不少奇迹,但也被掺和了不少神话。 永不枯竭的能源:尼古拉·特斯拉的“特斯拉线圈”
个人分类: 科学超人|1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不像吃素的!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9-6 09:13
我不知多少次聽到有人這樣評論過我。 顯然有兩種可能: 1,我其實在家偷偷吃肉。 2,許多人心目中“吃素的”形象是沒有根據的和錯誤的。 肉食文化製造了許多神話,以誇大肉食的好處,同時對素食者進行系統地貶低和醜化。 這些神話需要耐心地予以揭露和批判。 肉食文化所塑造的常見的素食者形象大概是:軟弱、膽小、無力, 所以當我對不正義的事情進行批評的時候, 許多人就會感到驚訝: 素食者也會如此犀利? 殊不知素食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對非人類動物奴隸制的強烈批判, 就是對剝削、壓迫現象的積極抗爭, 並且在肉食文化占主導地位的環境中頂住各種壓力和歧視, 做一個備受質疑的少數派, 沒有一點勇氣未必能做到。 又如人們常用的一種表達:“我可不是吃素的!” 就是典型的以素食者作為無能的代名詞! 其實, 素食者一樣能文能武, 比達·芬奇、蕭伯納、畢達哥拉斯更牛的人藝術家、文學家、數學家不多吧? 比卡爾·劉易斯、摩西更牛的運動員很少吧? 你下回請不要輕易說: 小明, 你不像是吃素的! 因為, 您可能不認識幾個吃素的, 對素食者瞭解很少, 根本不知道素食者應該是什麼樣子!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40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功夫神话是如何造就的
热度 3 liuqsdu 2012-9-2 12:48
转载: http://view.163.com/12/0831/00/8A6OO41400012Q9L.html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kongfu0831.html?from=index 《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这个视频太他妈搞笑了!旁边还坐着外国人呢,闫董事长的脸皮可真厚! 近日,网上一段名为《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的视频窜红,视频中的闫芳展现了太极“神功”,不用接触就能将对手或推或甩,一个推手能把人高马大的拜师者推出两米远。网友纷纷表示被“雷”得不轻,感叹中国武术堕落了。中国武术一直被 神话 包裹着,剥开这层皮就会发现,其实远没传说的厉害。 中国功夫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唐代,唐诗多以“侠”、“剑”入诗之作。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小说逐步摆脱史家的“实录”传统,进入艺术虚构的阶段,虚构与真实的混杂磨合,进一步加深孵化出中国功夫传统,尤其在现代人看来古人都是功夫高手。明清交替之际,一些明朝官兵组成秘密社团潜入民间,以教拳卖药作反清活动的掩护。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信众,就给自己的拳法创设一套建构于阴阳五行之类的体系,再附会上历史名人及传奇故事,于是就形成了诸多门派。中国近世武术文化突然蔚为大观,即源于此。 即使在今天,中国武术界仍有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崆峒等不少在武侠文艺作品中屡屡出现的门派名称,其他拳法器械更是为数众多,著名的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对功夫的想象色彩缤纷,但是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暴力的侵犯和伤害,自己却有能力随心所欲地伤害别人。专制皇权越是深重的地方,越是没有真武术,却越是流行武侠文化,而人们幻想的武术在本质上就是皇权。 在民国时代,武术一度被称之为国术。1909年,陈其美、宋教仁等即委托陈公哲组织“精武体操会”,训练人才,此为后来闻名的“精武会”的前身。1928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不到一年,就在南京西华门头条巷6号设立了中央国术馆,此后将它发展成一套从中央到县级的武术推广体系。国术馆的宗旨是培养师资、推广武术、审编教材。当年10月,国术馆举办了第一场全国武术国考。以打倒对方为胜,规则较为开放。 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内忧外患,哪有闲暇顾及武术的发展,武术就只能自谋出路了。40年代初,中央国术馆由南京迁出,经长沙、桂林、昆明,1940年迁到重庆的北碚,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迁到重庆市区,四处迁移,居无定所。而各地武术馆由于经费无着,人心浮动,相继停办,个别的如山东国术馆被改为武术队,参加抗战,只有山西一隅的国术馆得以硕果仅存。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武术军事化倡导和推动者中充当重要角色。他曾留学德国,对德国“尚武”的民族精神认识颇为深刻。他认为与德国相比,中国更需要武术军事化,因为中国一方面面临日本的步步进逼,国家急切要自卫御侮;另一方面要收复历年来被列强瓜分的土地,都需要依靠武力来解决。他指出:“在我国则强邻交逼,堕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国民党对武术的态度,与对中医的态度颇为相似,一开始当作国粹大力弘扬极力推广,后来理性逐渐占据上风,遂逐渐让其退出官方体制,回归民间生存。武术在台湾,传统的国术实战比赛也是逐渐被现代搏击术的散手(即散打)替代。 大陆文革结束,进入被称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时代。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放映带来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它的主题歌唱道:“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这也是在内部动乱中耽误了大好时光的中国人的期盼。随后中国大陆的影视界也推出一系列以武林人士抵御外寇的作品,《八卦掌》写的是击败俄罗斯大力士,《武当》里的敌人是日本浪人,《大刀王五》对抗八国联军。 爱国武侠文艺作品的红火不是偶然的,是政府宣传部门理念的一种体现。一方面,这些作品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浓烈的爱国激情和中国人百折不挠终于胜利的光彩结局,有助于在百废待兴的情势下调动人们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塑造的外来敌手形象,以迂回的方式强化了政权的合法性,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不少人对政权有抵触和怀疑情绪,此类作品则起到了消解作用。 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成年后在擂台上连胜38场,只要再打败秦爷便可成“津门第一”……影片中,李连杰演绎了霍元甲“全能武术冠军”的功底,他用刀、枪、棍、剑力挫四国高手,由私斗霸主转变为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但据史料考证及霍家嫡传子孙的陈述,霍大侠一生从未登过擂台,更无同海外武士交手的经历。霍元甲本是天津小南河村的普通农民,业余时间习武,后来为了生计,辗转到天津市做买卖。由于霍元甲武术功底好,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此在天津渐渐有了名气。 霍元甲的武功并不怎样,所谓的“迷宗拳”也只是旁门小道。传说霍元甲打败过俄国大力士卡洛夫(或译为斯其凡洛夫)、英国大力士奥皮音等,一洗“东亚病夫”耻辱,纯属子虚乌有。实际上,霍元甲除了与日本浪人交手较量过外,根本没有与什么外国大力士上擂台比过一次武,更谈不上把外国大力士“吓跑”。譬如俄国大力士只是街头卖艺,混一碗饭吃,不愿比武,难以说被霍元甲“吓跑”。而奥皮音善于 运动 ,露肌健美,可能留下辱华言语。当霍元甲约奥皮音比武时,他坚持用西洋规矩,手带皮套,只击腹围上部,不许踢,霍元甲则要求手足并用,最后双方同意摔跤决胜负,约好在张氏莼味园比赛。这说明二人对比武规则存在分歧。但奥皮音最终失约,不愿与霍元甲比武。其失约的原因也不能主观地归结为被“吓跑”。 黄飞鸿,五岁从父习武,十二岁随父流浪街头卖艺谋生。此后,黄飞鸿拜师多门,参学多家武术,并开设有跌打医馆“宝芝林”。传说中、影视里有关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但这些难以采信。譬如“无影脚”被认为是黄氏的招牌功夫,可是最早描写黄飞鸿的著作《黄飞鸿别传》(黄飞鸿的徒孙朱禹斋撰)根本没提及“无影脚”。但据黄飞鸿夫人莫桂兰的回忆,真正的“无影脚”是一种偷袭手段。确切地说,“无影脚”是一种声东击西的脚法,在武术上这并不算什么独门绝技。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曾指出:“无影脚”不似影视剧中那么神奇,在腾空后不间断飞脚,它只是一个扎扎实实的踢法,出击的时候声东击西。 至于陈真这个最赚票房的“精武英雄”,其实是倪匡1972年虚构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1972年《精武门》经典场面,日本人在霍元甲丧礼送赠“东亚病夫”牌匾侮辱,李小龙饰演的陈真独自挑战日本武馆“虹口道场”,以一敌众将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将“东亚病夫”牌匾交还,以宣扬中国人非弱者的不可欺精神。此后多套的精武门电影或电视都必加入这一幕,几乎成了陈真电影的必备情节。此情节亦是倪匡所撰写,这些都由他在《am730》的专栏及电台节目《光明顶》中透露。 1953年,吴式太极宗师吴鉴泉的长子吴公仪(鉴泉太极拳社社长)与白鹤派拳师陈克夫的一场生死比武,在港澳官民和新闻界引起震动。比武原因是吴公仪号称“南北无敌手”,陈克夫遂发起挑战,各大报纸还为此引发了激烈的口水战。到底如何定输赢,在各方面的挑唆怂恿下,双方签下生死状,决定由实战来“话事”。但香港法律严禁决斗,双方最后移师澳门,并向总督保证决不搞出人命,终获批准。   若只看作家与记者当时的描述,读者脑海中所显现的比武场景必定像经典功夫片一样精彩绝伦,—“兔起鹘落”、“快如闪电”、“腿起生风”是当时文字描述中常用的词。很不幸,这场比武留下了影像,并且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武术留下的最早实战影像。这个影像被挖掘出来后,无论是那些把武侠影视中的打斗当武术的观众,还是对世界搏击运动已颇为熟悉的人,都发出了一面倒的耻笑。“还不如两个妇人打斗”,“这是高手在较量吗,连小孩玩闹都不如”……这种刻薄的评论是看过这个比赛影像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惨不忍睹”已算是非常公正的点评。 武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土壤,《搏击》、《拳击与格斗》之类武术杂志的体校广告,比如:“100天打通大小周天和全身经络;丹田内气外放,掌劈12公分厚石碑;铁拳砸穿12公厚石碑;铁布衫抗大力士铁棍暴打,大客车直接重轧无损;轻功踏雪无痕;内功可达龟息的境界;力战群敌如无人之境......”就为民间许多“武痴”深信不疑。 民间不会有武林高手,就像民间不可能找出一个110米栏比刘翔快的人一样。曾任《武魂》杂志主编的魏瑉(蓝石)先生,他从1989年到1993年期间曾走遍名山古刹寻找传说中的高人,“我走访了山西、广东、江西、湖北、甘肃、河南、山东、四川……武当、青城、崂山都去过了,甚至还到日本拜会了少林拳法联盟,但结果令人失望。”魏瑉说:“我拜访到的很多武术家都是一些著名门派的掌门人,论名气、理论在民间可谓一流,但多为‘说故事’——讲述自己或者祖师爷如何如何厉害,哪年曾经打败过某人。他们多是手捧祖宗拳谱讲道,少有常人想像中的实战能力。” 民间武术大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一上擂台就“不管练习什么拳,最后都成了王八拳”。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梅惠志说。“有一位练习八卦掌的,比赛开始了,他还在那转圈子,被我们的队员追上去,踢了两脚,就不打了。”梅惠志说。那一次,最后冠军都被体校队员拿下。 1987年,梅惠志带队参加武当山全国武术擂台赛,这一次的场面比北京的散手试点更加热闹,赛场上有扮成武松模样的,还有和尚、老道......比赛前的表演架势挺吓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了出来,可一上台打擂,那人只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了。还有一位神秘人物,自己爬上擂台要求比赛,当地组织者要求他先报名,但遭到拒绝,理由是“不敢留名,打完了再说”,并自称已经“毫无欲念,不吃荤腥”。看到这种情形,梅惠志专门交代队员不要踢第二脚,因为第一脚把人踢倒,第二脚必然会踢头,这样会导致这些没有任何对抗训练的对手直接休克。 在K-1、UFC、PRID巨等被公认为世界最顶级职业格斗的决赛圈里,几乎见不到中国选手的身影,参与其中的中国选手,胜率竟然不足50%;而这些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甚至已有赶上像NBA这样的传统体育赛事的比赛,国内媒体几乎完全不予报道。那些被请到中国、被打得落花流水、代表着美国职业拳击、代表着俄罗斯职业格斗的高手,几乎全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业余选手。 2010年初,大陆许多媒体称“五大泰拳王声称要灭中国功夫”,号称“灭少林、诛武当”,一时激起国人愤怒。接下来,先传出少林拒绝出战,后有峨嵋声称要出征,最终又有多家报纸辟谣,说泰方根本没有这些说法,此事纯属虚构,而且,有—二位泰拳王的名字甚至是假的。正当武术迷们明白这是主办方的炒作时,“中国功夫VS职业泰拳争霸赛”如期举行。实际上这是一场早就获得官方批准的交流赛,而且已是第六届。承办公司的炒作吊足了人们胃口,市场推广大获成功。“中国功夫VS职业泰拳争霸赛”,最终以中方4:1大胜泰拳而终场。 中国功夫,更准确地说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 生活 方式,它不具备多大的技击性,所谓的功夫神话更像是一种催眠骗术。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164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基因生物的神话与事实
蒋高明 2012-8-27 23:02
【本博注】正如当年某些人要将国宝华南虎送到南非驯化,信信旦旦地向人承诺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将驯化好的华南虎放回中国的山林,最终是空头支票一样,当今中国搞的转基因大跃进是否出现下文的悲惨结局呢?我们拭目以待。2008年过去4年了,有关组织花了几亿元官方和民间的资本后,华南虎至今还在南非的动物园里,这与放在北京的动物园有什么区别呢?转基因重大专项200多亿,花去了一百多亿了,至今没有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到时负面的消息越来越多。转基因是否给国人画了一张比南非驯化华南虎一样的大饼,最终成为周正龙拍的纸老虎成为全球的闹剧呢?转基因技术的鼓吹者当年告诉我们哪些神话?这些神话实现了吗?严酷的现实是什么?请大家看下面的分析: 更多资讯,欢迎浏览第三世界网络中文网页: http://twnchinese.net 转基因生物的神话与事实 来源: www.biosafety-info.net 作者:Michael Antoniou,Claire Robinson,John Fagan 时间:2012年6月 翻译:张渊媛、陈晨 摘要:转基因作物被该行业的种子公司及其支持者与利益相关者大力推崇,他们声称转基因作物有着如下优点: - 仅仅是自然育种的延伸,且与自然育种相比不会产生额外的风险; - 可以安全食用,且比自然培育的作物更加有营养; - 经过了严格的安全监管; - 可以增加作物产量; - 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 - 有益于农民,能提高其生活水平; - 有经济上的惠益; - 有益于环境; - 有助于解决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问题; - 可以减少能源使用量; - 有助于解决饥饿问题; 而事实上,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其他一些权威的证据表明这些说法都绝非真实可靠。相反的,经过我们的研究,转基因作物的真相是这样的: -是通过实验室中一系列全然不同于自然界育种途径的技术得到的; -可能有毒性,可能引起过敏或不如自然培育的作物有营养; -监管不力,无以确保其安全; -没有潜在的增加作物产量; -没有降低杀虫剂用量,反而使之有所增加; -为农民增添了很多问题,包括耐除草剂的“超级杂草”,危害到了土质,并增加了作物对病害的易感性; -带来了复杂的经济影响; -影响了土质,干扰了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未能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的对策; -与其他化学式的作物培育方法无异,都是耗能型的; -并不能解决世界饥饿难题,并且模糊了问题的焦点-贫困、粮食短缺,耕地的匮乏。 基于本报告所罗列的事实,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获得有效地、现成的、可持续的解决途径之前没有必要冒风险去种植转基因作物。传统的种植方式在一些安全的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图谱技术和标记辅助技术等方法的帮助下,在一些案例中与转基因作物相比能持续的生产出高产、抗旱、抗病虫害的作物。这些都满足了当下和未来的粮食需求。 1. 转基因技术 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仅仅是自然培育技术的延伸而已;基因工程是精确的,且结果是可预测的;转基因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诱变育种而已,没必要过虑;基因内重组对于转基因来讲是安全的,因为没有外源基因导入。而事实上转基因工程是不同于自然培育过程,并会带来特定的风险;基因工程是粗糙的,不精确的,并且结果是不可预测的;诱变育种存在自身的问题,需要严格监管;基因内重组与其他形式的转基因一样存在风险。 特别的,基因工程和相关的组织培养过程很容易会导致突变,这将诱发DNA与目的作物的蛋白质产生变化,进而导致不可预知的毒性或过敏效应。 我们并非反对当下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如使得传统育种技术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标志辅助筛选技术。我们只是质疑对其做盲目的、不成熟的商业化,何况传统技术还有潜力解决当下的粮食供应问题。 2. 科学与监管 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监管系统十分薄弱。其中美国假定当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基本成分“实质等同”时,便被认为是安全的。然而,“实质等同”在法律及科学界都没有严格的界定。通常在对两者进行比较时,会有发现难以预料的、出人意外的检测结果。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进行长期监管的严格的制度条例。管理评估所基于的数据也大都是由从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公司提供的,这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偏颇,难以做到独立、客观和公正。而且作物公司也严格的限制独立的研究人员获取其产品信息,这样一来这些产品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的影响便无法被客观的评价了。 3. 转基因作物对健康的危害 与频繁宣扬的转基因食品和作物不会对健康造成大的危害相反,我们从很多同行评议的文章中看到转基因产品对实验室动物及牲畜都有着不利影响。这些危害包括诱发毒性及过敏,或削弱和改变其营养价值。 大多数的转基因生物喂养试验都仅仅是中期的(30-90天)。而支持者声称这就已经可以表明转基因生物对健康没有危害,显然这在科学上是立不住脚的。我们需要的是长期的、多世代的监测,来验证在短期或中期试验中发现的有害影响会不会在长期试验中延续或引发更为严重的危害,例如畸变或其他疾病。 4. ROUNDUP和除草剂对健康的危害 转基因作物中有75%都是设计用来抗除草剂的。Roundup Ready(RR)大豆是种植最为广泛的作物,占到了所有转基因作物的52% 。RR大豆是被设计用来抗Roundup除草剂的,该种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草甘膦。RR基因可以杀死除目标作物以外的几乎所有植物(当然包括杂草)。转基因RR大豆在北美和南美的大面积种植致使Roundup和其他草甘膦杀虫剂被大量使用。在南美,这引发了公共健康危机。 2010年阿根廷的研究者提交的报告中显示,草甘膦和Roundup导致了药物喷洒地周围小动物的畸变,如鸟类、青蛙和鸡的胚胎的畸化。研究者进一步指出,鉴于人类的发育机制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上述动物,那么这些畸形变异有可能也会发生在人体上 。 这些问题与担忧不仅仅与种植转基因RR地区的人们密切相关,也与消费该地区生产的喷洒有草甘膦的转基因产品的人们相关。转基因RR并未分解而是吸收了草甘膦,或许有部分草甘膦会由作物通过新陈代谢转化、降解成了别的化合物。无论如何,残余的草甘膦与其降解产物都被动物或人类食用或消费掉了,而遗憾的是我们却缺乏对其潜在长期影响的后续评估。可以肯定的是Roundup不仅仅存在于其被施用的地域范围,而且会随着食物链或其他生态循环途径转移到别处去,如雨水中、空气中、小溪中和地下水中,甚至某些动物的血液中。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促进了草甘膦的使用,进而增加了对暴露在种植区域中的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并且科学事实显示Roundup和其他商业化构建的化合物远比草甘膦单独使用的危害要大。 5. 转基因作物对农场与环境的影响 与一贯宣称的相反,转基因作物并未内在的提高产量。过去几十年所提高的产量都要归功于传统育种技术的进步,而非转基因所获得的性状。 另外,转基因作物并没有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转基因Bt玉米和棉花的种植仅仅使得杀虫剂的喷洒量略微有所减少,但这种量上的减少随着害虫抗药性的逐渐增强是不可持续的。并且,上述量上的降低都因为大量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而被抵消掉了。除草剂使用量上的增加大部分是源于抗草甘膦杂草的蔓延。为应对此难题,生物技术公司研发出了抗多种除草剂的作物,包括能抵抗甚至比2,4-D(一种毒性很强的成分)毒性更强的杀虫剂的作物。这种对杀虫剂在基因上的改造,获益的只有种子公司,以弥补其之前因技术缺陷而造成的商业损失。对这些公司来讲,正是那些较早前技术上的不足为它们带来了新的商业上的机会,以销售更多的新型杀虫剂,尽管这些杀虫剂或许将引发更为复杂、棘手的环境、健康问题。 草甘膦的过渡使用也为农民们酿成了其他的恶果,如作物长势降低,土质退化,引发或加重了作物病害,这些都影响到了作物产量。再者,农民们一旦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就不得不被迫的、大量的使用杀虫剂,进入了不自知的恶性循环链 。 作物公司曾宣称草甘膦/Roundup是一种低毒的无害于环境的杀虫剂,该论点已被科学实验推翻。事实上,愈来愈多的实验显示草甘膦会残留在环境中并对环境产生毒性,另外,还对暴露于种植环境或周围的动物或人群有潜在不利影响。 转基因的性状会通过基因的平行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经过多种机制漂移到其他作物、野生植物和其他不相关的物种上。HGT的潜在后果还未被适当的评估和监管。 6. 气候变化与能源利用 气候变化常常被引述为我们需要转基因作物的原因。但事实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并不需依赖于转基因。因为转基因也解决不了由极端天气状况如干旱与洪涝,以及由二者引发的,或伴随二者产生的虫害与疾病。 转基因作物并没有为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和可持续的解决途径。我们也无法将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复杂特征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到植物中。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都依赖于大量使用杀虫剂,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进行生产。转基因作物,与其他依赖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作物一样,也依赖于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氮肥。 相反地,在某些情形中,传统育种方式在标记辅助技术的帮助下相对于转基因作物而言能培育出适应气候变化和节氮型的作物。并且传统社区的农民运用其千百年来的农耕经验,也发展出了相应的生态友好型的、益于土质的、保水的农业管理系统。 7. 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转基因作物支持者们认为相关的技术可以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然而这个论点却经不起推敲。因为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事实表明相较于传统培育的作物品种,转基因作物的产量更高,或更能适应不确定的气候变化。绝大多数转基因作物都被设计用来抗病虫害,而且都被用作生物燃料、牲畜饲料和食品加工。这些活动于发达国家而言,根本与消除饥饿无关。 从根本上讲,饥饿并非源于粮食短缺,而是关乎分配不均与贫困的问题 。贫困人口没钱购买食物以及没有土地种植粮食。种子公司也开发了一些转基因作物来帮助非洲处于饥饿中的人群,但却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甚至事与愿违,恶化了现状。相对的,利用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作物反而更加便宜和有效。 育种技术增加了作物品种,这有助于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安全的另一方面是如何种植作物和管理、经营土地。科学家的基本共识是,解决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运用生态农业式的耕作方法。因其不仅从长久来看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能保育土质,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生产和经营。转基因种子和各种化肥的使用常常无益于解决饥饿问题。转基因作物种子的专利权通常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出于保护知识产权或其他规定与需要,农民常被迫不能留种。这样以来,粮食供应的控制权实际上从农户转移到了公司手中,这不利于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粮食安全。 最后,人类并非已经走到非要依赖转基因作物来解决饥饿问题的千钧一发的时刻。传统育种方式仍然有着强大的、待开发的潜力。它依然可以提供高产的、抗旱的、抗病虫害的和抗极端气候的营养丰富的作物。 注:参考文献略;限于篇幅,本刊仅对报告每章节结论部分进行了编译。 全文参见: www.earthopensource.org Author : Michael Antoniou,Claire Robinson,John Fagan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话故事的起源
pinjianlu 2012-7-4 16:37
神话故事的起源
每一个神话故事、神话人物的背后都必有一个真实的背景,并不是一定都仅是由人民的脑子虚构的。山海经里面记载了精卫填海,民间自古传说的女娲、轩辕皇帝,等等都无从考证了。但是湖南某地把伟大的主席当神像一样请回去,当神一样崇拜,想想再过几千上万年民间传说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伟大的主席是出生于蛮荒年代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说会是什么样子?! 四川绵阳红恩寺供奉毛泽东等伟人金身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P0001/25136.html
个人分类: 书摘|2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憔悴的内心无言的社会:公平是一个谎言
热度 3 Zhanglincn 2012-6-28 17:49
如今我已经没有力气去抨击什么了,人心累了,社会也都已散了,生活在底层的80%的大众感到憔悴万分无比愤怒,这个原来说是用平等规则构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到处都堆满了谎言,没有一处还能保留平等人性的关怀,那些曾经为共产主义理想燃尽才华的崇高灵魂,都已被埋葬在历史的灰尘和淹没在现实的冷酷中。特别是当你一次次看到以前曾被政府媒体和口号的光环环笼罩着的东西都渐渐露出真相的时候,你对这个社会的失望达到了顶点。爱国,这种如此崇高的情感,曾经在旧中国爆发出无比惊人战斗力的伟大情感,顷刻之间都变得异常可笑和荒诞。剩下的20%的中国达人们都在想着怎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捞够资本然后尽快地离开这个国家! 我从来没有想过太多的东西,如今我还记得路易十四临死前的名言,人,从来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这是人动物的本性,如果社会没有了平等的规则,人最易失去的就是人性,最易产生的就是魔鬼的灵魂。而那些制造和修改所谓公平规则的人不是这80%的大众,而是这20%的达人。 没有公平的社会是不值得珍惜的,没有公平的国家是不值得留恋的,没有公平的规则是不值得遵守的,然而强大的权利下所导致的不公和秩序,依旧保持着它们敲骨吸髓般的残忍。你不感到痛是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压榨地千疮百孔,或者你虽然有所感觉但已经麻木接受,而更多人的面对自己的悲惨却无能为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3Mjc4NzI4.html 其实有人就说了一句真话,全社会都感到极为惊讶,这个对病态社会规则下百姓生活的一个真实陈述,竟然被百姓自己当成大逆不道的言论,可见这个社会中的人们都已经历了怎样的愚弄和侮辱。如今的中国有人说,如果再经历一场战争,中国必将一败涂地,因为在很多人的心中祖国这个概念早已不存在任何温暖,而另一些人的一只脚早已跨入其他国家的大门。 唉,算了吧,众生们都保持沉默,我等又能怎样,还是路易十四说的好: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那么今天就让这20%尽情挥霍80%所创造的财富.......
个人分类: 心灵故事|277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西方神话传说系列 6个视频
yshimp 2012-6-21 01:45
蛇发女妖美杜莎的故事 http://jishi.cntv.cn/C28562/classpage/video/20110624/101247.shtml 众神之王宙斯的故事 http://jishi.cntv.cn/C28562/classpage/video/20110624/101252.shtml 冥王哈迪斯的故事 http://jishi.cntv.cn/C28562/classpage/video/20110624/101249.shtml 《雷神托尔的故事》 http://jishi.cntv.cn/xifangshenhuacs/classpage/video/20110926/101163.shtml 大力士海克力斯的故事 http://jishi.cntv.cn/xifangshenhuacs/classpage/video/20110926/101061.shtml 牛头怪米诺陶的故事 http://jishi.cntv.cn/xifangshenhuacs/classpage/video/20110926/101096.shtml
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杯第八、九比赛日——英法强劲;捷克和希腊逆转、演绎神话
tt52dj 2012-6-17 17:33
由于这几天一直在旅途中周转,为此很遗憾地错过3场比较精彩的比赛:16日凌晨英格兰VS瑞典以及17日凌晨的A组两场生死战。因此,以上比赛的结果以及进球画面,我只是在赛后才知晓。 前天下午17:00左右,儿子发高烧,妻子和岳母带他到医院打点滴。我在院里汇报完了后,去医院换班,直到21:30才回家。可是他的高烧仍旧不退,23:30腋下温度到了39.6摄氏度。吓得我们带着他往医院送,等到再次回来后,已是0:47了。好在体温总算降了下来,但是他迟迟不肯休息。只好陪他在客厅玩。1:10左右,我才有机会打开电视机,想看下法国VS乌兰克的下半场比赛。那知,当时电视机画面中竟然显示的是上半场开始才不到10分钟,我还以为自己看得是上半场比赛的录像,然而屏幕的右上角却一直打出“直播”二字。这时,我才想到可能是天气原因而将比赛中断,然后推延。后来,比赛中才了解到顿涅斯克当地天降大雨,气温骤降,比赛进行到第4分钟,因风雨过大且雷电交加,主裁判库尔佩斯吹停了比赛。在当地时间6月15日19时5分(即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1时5分),比赛才重新开始。为此,我才得以看完了该场比赛——法国2:0轻取乌克兰,到了89分钟左右,我实在太困了,躺在沙发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场比赛,因为凌晨6点半还要陪领导去有事,所以只好放弃了。17日凌晨的两场比赛,由于我在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因此也遗憾地错过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格兰3:2击败瑞典的比赛,出现了本届欧洲杯比赛的第一个乌龙球——由英格兰后卫2号格伦·约翰逊被动制造:因为守门员1号乔·哈特将球扑到他身上,而当时回防积极的他离球门近在咫尺,结果球速太快,折射入网。此役过后,D组中英格兰和法国同积4分,占据出线的极大优势;乌克兰队积3分,还保留一丝晋级的希望;瑞典队积分为0,成为本届杯赛第一个打道回府的球队。 然而,世事难料,谁曾想到A组中首场表现惊艳的球队——俄罗斯,竟然在今天凌晨最后一刻丧失自己的主动权,而将希腊队送进了决赛圈的队伍行列。也许,有些球迷还不曾明白:为何希腊队进球数只有3个(首场比赛1:1平波兰,第二场比赛1:2负于捷克,本场比赛1:0赢俄罗斯)、净胜球为0,而俄罗斯队进球数为5(首场比赛4:1大胜捷克,第二场比赛1:1平波兰,而本场比赛0:1负希腊)、净胜球为2,怎么是希腊队出线呢?我想那是因为这些球迷没有完全理解欧洲杯的一些比赛规则:在两支队伍积分相同的情况下,首先比较的是胜负关系,而非净胜球或进球数。因此,希腊队才凭借本场比赛的胜利成为第二支进入8强的队伍,再一次上演了2004年欧洲杯的神话。再者,谁又能猜到捷克队在第一场比赛1:4大败于俄罗斯的情况下,竟然绝地反击而连胜两场,成为本届杯赛第一支晋级8强的队伍。更为有意思的是,他们进球数只为4个,失球数为5,净胜球为-1,却积6分以小组第一出线。 如此看来,欧洲杯无弱旅,是一句经典的名言。比赛不到最后一刻,即使是德国和西班牙队也不要说已晋级了,当然像意大利和荷兰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比赛还没结束。每一支队伍都有战斗的意志以及晋级的希望。因为悬念只有在裁判将三声哨音吹响的那一刻,所有的谜团才会揭开。 欧洲杯的精彩还在持续,小组赛晋级的队伍从今天凌晨将一一出炉。希望明天凌晨的比赛,将给我们带来更多为之彻夜煎熬和狂呼的理由。期待“郁金香”的爆发,也期待“安徒生童话”的再次上演。然而,童话上演后的代价,那就意味着橙衣军团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让我们收拾好心情,调整好状态,迎接“死亡之组”真正意义上“死亡的那一刻”的到来吧。也让更多的将士们踢出血性和风格,将更多的攻势足球和攻守平衡的理念带给广大球迷们。因为,我始终信奉:欧洲杯——最纯粹的足球、最高级的享受。 附欧洲杯小组赛出线规则:   如果有两支队或以上球队同分,排名方式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a.球队之间的胜负关系(三球队积分相同时则通过这些球队交战的总积分判定)   b.球队之间的净胜球数(在两支以上球队处于同分的情况下)   c.球队之间的总进球数(在两支以上球队处于同分的情况下)   d.小组赛全部比赛的净胜球数   e.小组赛全部比赛的总进球数   f.在欧足联国家排名系统中的积分   g.在预选赛中公平竞赛排名   h.抽签决定
个人分类: 体坛风云|4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关美国衰落的五个神话
热度 1 xupeiyang 2012-5-4 14:57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20504/145311987998.shtml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70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瀛神话开始破灭2:索尼开始全球大裁员
laserdai 2012-4-10 00:32
东瀛神话开始破灭: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蒙骗案令人震惊 2012年4月9日, 日本索尼公司准备在全球裁员一万人,相当于总雇员人数的6%。 该死掉的征兆就是这样。 为恢复赢利,索尼还将改革企业结构。目前还不清楚被裁减的职位有多少在日本,多少在海外。 据报,索尼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亏损21亿美元。市场分析人士将亏损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消费者购买电视的数量下降。 其他阅读: 索尼全球裁员 1万 IT巨头谋转型 传索尼年底前全球裁员1万人 高管需返还奖金
个人分类: 高技术与经济|3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爱血色月亮者的初衷?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3-28 14:15
如是者说,血色月亮应和鬼怪在行动, 喜欢月亮血色难道为了迎接鬼怪的进攻? 欢迎侵略者还是第一次听说, CHI君就是第一位创造这个神话的精英!
个人分类: 感怀|2382 次阅读|7 个评论
人类文明体的解构与建构
benlion 2012-2-1 13:20
一个文明体或模式,相当于一种文明化的实验,历史的终结提供新的文化模式和文明体建构的数据、资料 - 即历史,西方宗教的发展过程是一部历史的诠释读本,出埃及建立的摩西律法,在波斯时期的历史典籍整理形成旧约圣经,在希腊时期又产生新约,在西罗马衰亡,穆斯林教的形成,在这基础上又产生出巴哈伊教,这都是与文明体的解构相关的文献和精神整理和总结,最古老的宗教是埃及 - 巴比伦时期的宗教和印度教,希腊神话的印度教影响,一定程度反映在新约之中,西方宗教学家研究基督教与佛教的相通因素应该追踪到这个根源,这是宗教路径的人类文化发展历程。 犹太 - 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学,从罗马法系到大陆法系是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结合了东方的尤其儒家的文化成果,从大陆法又发展出英美法系,西方宗教的传统和儒家伦理的传统体现在对个人信仰、修养和社会管理、体制上的贡献。 中国儒道家与西方宗教的共同在于都是基于历史依据和典籍整理,不同在于中国儒家走的是伦理学路径和选拔制度,西方走的法律学路径和选举体制,两者的结合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形成了西方的宗教走向伦理学的修心路径和政府管理的文官、政务官结合体制。 希腊和华夏文化传统中更多发展了哲学和实践的路径,这体现在希腊自然哲学、几何、力学等和中国的道家、医家、墨家等传统中,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融合了道家的传统形成的禅宗,在心理的内省、直觉等路径对后印象派艺术和科学概念思维领域做出贡献。 人类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就是说共享同一个基因组,个体的差异是同一个基因组的不同等位基因组合体 - 基因组合论。同样人类文化属于同一个人类文化,文化的可交流与学习决定了文化因素 - 在道金斯称谓“览母”(对应生物学的“基因”概念)的览母组合体 - 文化因素组合论。文明体的解构,文化的碎片分解成要素重新结合建构新的文明体,基督教的兴起和罗马文明体的衰亡,传播了基督教,元朝的四大汗国与阿拉伯文明体的衰亡,传播了东方文化。东罗马、拜占廷与奥斯曼的文明体演替,探寻通往东方的商路导致新大陆的发现,导致清朝的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文明体衰亡,这就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到环太平洋延伸的过程。二战的结束和新中国建立、联合国成立,进入全球文明和环太平洋文明模式的一个新文明体建构时期。 - 环太平洋文明(3)-
1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屠呦呦首创了双氢青蒿素吗?
热度 6 twsliu 2012-1-16 08:07
屠呦呦首创了双氢青蒿素吗?
屠呦呦首创了双氢青蒿素吗 ? 本文内容: 1979 年屠呦呦与协作单位共同发表论文“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其中包括双氢青蒿素的合成)。但到 1992 年屠呦呦声称她本人在 1973 年,即在青蒿素结构测定之前,就 首创了双氢青蒿素。由此引起广泛质疑。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 。 2011 年拉斯克奖得主 屠呦呦在接受美国《临床研究期刊》采访时说: “ 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 (文汇报 2011 年 09 月 22 日)。言下之意是 我发现了青蒿素,又 发明了双氢青蒿素。 的确,她不但在接受采访时讲了,而且早就白纸黑字写下了。屠呦呦在 2009 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叙述了她发明双氢青蒿素的全过程。 第 187 页 “双氢青蒿素概论”中写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抗疟科研组于 1972 年从中药青蒿中成功的发掘出青蒿素后,即着手其化学结构研究,经化学反应、元素分析、光谱数据分析等,明确青蒿素为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为确证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1973 年进一步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青蒿素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的化合物,即为屠呦呦于 1973 年首创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 【参考文献 1973 年 9 月 20 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档案 000647 】,由此也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同时,屠呦呦还在她专著的 第 192 页 “双氢青蒿素的制备和结构鉴定”中刊出了双氢青蒿素的核磁共振氢谱( CDCl 3 , 60M ),图谱上的日期是 1973 年 12 月 9 日(见附件 1 );在 第 193 页 刊出了双氢青蒿素的红外光谱( KBr ),日期是 1973 年 9 月(见附件 2 )。以此证明她发明双氢青蒿素确实是在与上海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合作测定青蒿素结构之前。 读了屠呦呦所述的双氢青蒿素发明经过 ,我们不禁产生以下疑问: 1, 屠呦呦发明双氢青蒿素援引的唯一资料是 1973 年 9 月 20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档案 000647 。 这份 档案 到底包括了哪些内容?做了多少实验,得到了什么结果?对实验获得的产物 测定了多少个物理常数和谱图? 更关键的是如何在青蒿素结构测定前就确定获得了双氢青蒿素? 1973 年 12 月 9 日 的 核磁共振谱 与 1973 年 9 月 20 日的 000647 科技档案 有什么关系?凭这张含糊不清的谱图又是如何来确定为 双氢青蒿素的? 2, 北京中药所在 1975 年 11 月于北京举办的“青蒿研究工作座谈会”上印发了他们的工作报告,内容全面,但有关青蒿素的化学工作部分却很简要(见附件 3 ),抄录如下: 青蒿素 II 为白色针状结晶, MP 156-157 ℃ ( 未校正 ) , D 17 + 66.3 (C 1.64, CHCl 3 ) , MW 282.1472, 元素分析% C 63.83, H 7.82 , 分子式 C 15 H 22 O 5 ,分子内有内酯、过氧基团;无羟基、酮基;碱处理可得另一内酯化合物;常压下经 PtO 2 /HOAc , Pd/CaCO 3 , Pd/C 氢化产物相同,不含羟基; 经 Zn(BH 4 ) 2 、 KBH 4 、 AlLiH 4 还原,主要产物均为白色固体, IR 原有 C = O 基峰消失,出现 OH 基峰,可以乙酰化。 这份报告既 没有提到 “ 双氢青蒿素 ”“ 硼氢化钠 ” ,也没有双氢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式、熔点等物理常数以及 核磁共振谱 。一般来说, 1975 年的总结报告应当比 1973 年的内容更丰富,数据更多,奇怪的是这份报告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 3, 既然在 1975 年的会议上未出现双氢青蒿素或还原青蒿素的名称, 1979 年发表在《化学学报》的“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的论文中也没有正式命名这个化合物,为什么在屠呦呦 专著中的 1973 年的 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上测定样品名称一栏里却堂而皇之地写着 还原青蒿素 ? 这种违反常理的现象如何解释? 4, 大家知道,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和相对构型到 1975 年底才用 X- 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 1973 年时屠呦呦和其他人还都不知道青蒿素是一个结构如此奇特的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而她却已经“首创”了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 难道她不知道要确定并报道一个新化合物需要有足够的数据,特别是要有化学结构式? 5, 屠呦呦在 1985 年写信给李英说:“读到你们 1981 年发表在《药学学报》的“青蒿素类似物的研究”一文后知道双氢青蒿素的一对差向异构体 Rf 值非常接近,希望了解薄层层析条件(包括溶剂系统,显色剂等),在薄层层析图谱上,哪个是 α 体,哪个是 β 体?”(见附件 4 )。她在 2009 年出版的专著 第 193 页 “双氢青蒿素的制备和结构鉴定”中列出了双氢青蒿素核磁共振谱中的 几 个数据,在归属时却把大部分数据搞错了。人们难以理解,“首创” 双氢青蒿素 几十年了,屠呦呦还没有熟悉双氢青蒿素的性质,这又是为什么? 6, 1992 年双氢青蒿素片剂被批准生产,并获得 1992 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奖。这个消息使同行们深感意外,因为双氢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既不如 1987 年批准的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稳定性又较差,怎么会在新药批准的当年,在未经长期临床考验的情况下就得到这么高级别的奖励?对于屠呦呦“首创双氢青蒿素”一事,上海有机所的周维善和吴毓林联合写信给国家科委,并附上试验记录和相关图谱,要求组织调查(见附件 5 )。国家科委曾要求北京中药所同样提交资料作比对,但他们始终没有出示。然而在 2009 年的专著中突然冒出了在 1973 年测定的双氢青蒿素核磁共振谱。这张图谱在这 36 年间经历了什么样曲折的历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相信也是媒体或关心双氢青蒿素发明的公众的兴趣所在。 我们在作上述质疑的同时,又重温了对青蒿素化学结构测定过程。发现各方的叙述基本一致。在北京中药所与上海有机所合作研究期间( 1974 - 1975 ),确定了青蒿素分子内存在 内酯基团和过氧基团,进行了各种还原反应(包括用 钠硼氢 的还原反应),得到了一些分子结构的片段的信息, 1975 年底 由生物物理所用 X- 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了青蒿素的相对构型,不久又完成了绝对构型的测定。直到此时,才完全确定了双氢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式。双氢青蒿素作为一个结构明确的新化合物的正式公告是《化学学报》 1979 年 37 期第 129 - 143 页的论文。论文的题目为“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其中一段详述了双氢青蒿素制备的实验操作步骤,列出相应的物理常数。论文的撰稿人是上海有机化学所的周维善,开始论文作者署名为上海有机所的吴照华、吴毓林和周维善,以及北京中药所的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 表示这是两个单位的协作成果。初稿写好后由 两单位领导分别进行审核,上海有机所领导考虑到这是 北京 中药所提出协作的课题,尽管研究工作主要在有机所进行,还是建议周维善将北京中药所署名放在前面;北京中药所领导审稿时则提出要加入屠呦呦的名字。这才形成七位作者、两个单位的最后形式。因此,此论文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应是两个协作单位共有的,虽然文中所述双氢青蒿素制备的实验是在上海有机所进行,但这一成果也应是共有的。用现在的话来讲,当时如可申请专利的话,双氢青蒿素的化合物发明专利应是双方共享。但到了 90 年代初情势突变,屠呦呦在申报双氢青蒿素为新药时,声称她在 1973 年早已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否定了有她署名的论文报道,将协作单位排除在外。回忆 1974 年 北京 中药所与上海有机所开始合作时, 北京 中药所带来了他们已经测试到的青蒿素数据和一些实验反应的资料,当时对青蒿素的结构除了分子式 C 15 H 22 O 5 ) 外几乎全不知晓,甚至青蒿素的内酯基当时也被认为是酮基,仅在与上海有机所合作研究后才改正过来。因此无法想象 1973 年屠呦呦就已发明了内酯还原的双氢青蒿素。后来上海有机所做了青蒿素的钠硼氢还原反应,并且将实验写入论文时,屠呦呦也没有说过:她早已做过这一实验,这是她的独家发明。 上海有机所早已将青蒿素的化学反应(包括青蒿素的钠硼氢还原反应)的实验记录上交到中国科学院院部档案馆保存,并允许第三方查阅。如果确有 1973 年屠呦呦的实验记录和证明双氢青蒿素的结构数据,请北京中药所像上海有机所一样,公开当年实验记录,用以回答大家的质疑。 附件 1 屠呦呦 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第 192 页刊出的双氢青蒿素的核磁共振氢谱 附件 2 屠呦呦 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第 193 页刊出的双氢青蒿素的红外光谱 附件 3 扫描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1975 年 11 月给会议提供的资料。 附件 4 1985 年屠呦呦写给李英的信 附件 5 上海有机所的周维善和吴毓林联合写信给国家科委的信
10889 次阅读|4 个评论
全民股权的神话
热度 1 benlion 2011-9-16 10:41
资本控制论 - 股权份额的比例,决定董事或股民,所谓全民股权是一个社会人人拥有产业的股权,能否导致人人平等呢?显然不可能,谁做产业的主管?以什么来投票选举?如果不以股权的份额,选举小股东做董事长吗?所以,一个社会只要有产业,就有由谁来管理,就不可能存在人人平等,只有最合理与最不合理方案之间选择一个中间方案。 一个人在产业的行为中既有一份对应自己职务的工资,又有一份对应于自己股权的收益。职务和股权,两者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能够产生或建立人人没有股权,却只有一份职务的工资收入的社会吗?理论上可能,这样的社会只决定于职务,那么谁掌管产业呢?这只决定于选拔或选举或考核的升迁体制,主管能不能为全体人员尽职工作和负责是决定这个体制的运行机制是否有效,这应该就是社会主义。 即使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仍然是资本控制论,只是这个资本是全民资本 - 国家资本;因此,在理论上全民股权的资本主义,不如国家资本的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会比资本主义更需要健全制度,能够选举最合适于管理国家资本的人选。 从理论上讲,同一个地球,所有资源人人共享,这就是生而平等,人通过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经历自身体力和智力的努力而获得在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地位,人在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角色,又存在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差异,比如,思想家、政治家与金融家的区别就很大;因此,在财富上也很难以贡献来合理分配,在地位上也很难以最合适的才能选拔或选举。 因此,什么是未来合理或理想的社会形态呢? (探讨问题)
个人分类: 2011|2022 次阅读|1 个评论
酷似神话
热度 2 zxj368 2011-9-4 15:33
酷似神话
两位80岁以上的白发老翁,盘坐在15亿前的“海滩”上,畅谈着他们的人生和学术观点。他们那朗朗的笑声、洪亮的话语、硬郎的身板,真有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轻狂”,那种精神与风采酷似神仙一般。 他们是谁? 他们是两位中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一位是中国石油大学86岁高龄的冯增昭教授,一位是中国地质科学院82岁高龄的乔秀夫教授! 看到两位老科学家的飞扬神采,同行的我们真得很感动,也很感慨! 这是一幅多么难得的画面。 如果是在办公室里畅谈,那也就吧了,这是在“爬山越岭”的野外,是经过“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徒步旅行,人们“前位后推”之后才到达的野外地质勘察剖面地点! 研究 爬山 认真探讨 精彩照片与详细介绍,见《古地理学报》2011年第6期,该期发表震积岩专集!
个人分类: 古地理学报|3621 次阅读|4 个评论
懂一点古代智慧的人 也不会把院士看神话
胡业生 2011-8-30 11:25
社会的浮躁 而不自知。
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葫芦岛有多美?(20)风雨. 花 风雨花
热度 2 papaya313575 2011-8-18 22:47
葫芦岛有多美?(20)风雨. 花  风雨花
风雨. 花 风雨花 卢洪健 /文 莫晓雪 /图 山雨就要来了,风吹热浪翻滚,万物都显得焦躁,无处可逃,唯独你,孩子般的脸,满心欢喜:来吧,来吧,我想要怒放的生命。雨打风吹,多少叶败枝残,又多少花凋蕊谢,唯独你,像熊熊的火,开得狂欢烂漫。呵,就是你,风雨花。 大自然多情的手,把你裁剪得玉帘一样,还是粉红,但多了几分桀骜,加上油绿的映衬,便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彩。生命是会唱歌的,尽管娇艳美丽很短暂。猛雨骤停,洪波隐去,芳容尽显,你并不羞涩,大大方方的开了一地,染红了整片的雨林,也染红了雨林人家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期望。 在傣家人的眼里,你是“神花”,是佛祖赐福的信物,是美好华年的寄托,来自心底的喜欢和崇拜,不带任何的牵强附会。在我的眼里,你还是“神话”,是那不惧风雨不怕风暴的歌者,是那生生不息积极轮回的灵音,没有蜉蝣朝生暮死的悲壮,也不像铁树千年守候的久远,你生如夏花,在属于你的季节开过一回,足以芬芳整个世界。 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一朵风雨花,不是外表强大背后的内心脆弱,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时的天塌不惊;每个人的心里也住着一个佛,不是鸢飞戾天飞扬跋扈般的走穴作秀,而是仰望夜空风生水起时的四大皆空。 风雨花,有风有雨才有花,有挫折有痛苦的生命才精彩,哪怕只是,生如夏花。 风雨将至,花儿怒放 莫晓雪 /摄 风雨中,原来我并不寂寞 莫晓雪 /摄 依偎 莫晓雪 /摄 风雨花 : 石蒜科(Amaryllidae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形,具淡褐色外皮;叶数枚基生,扁线形,浓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顶生一花,粉红色。虽然风雨花的老家远在 墨西哥 和 古巴 等地,但我国 云南 省 西双版纳 地区也能见到它的许多兄弟姊妹;当地笃信南传上座部 佛教 的 傣族 人民喜爱风雨花,崇拜风雨花,并把它当作“神花”,常常采来献给佛祖。
个人分类: 西双版纳|596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耕地面积限制中国发展是一个杞人忧天的神话
dongzg101 2011-7-26 09:15
耕地面积限制中国发展是一个杞人忧天的神话 2011-07-25 21:14:55 归档在 计划生育 | 浏览 784 次 | 评论 2 条 杨支柱 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的一则微博引起热议:“未来 30 年,中国仅城市化和交通水利建设需要 3 亿亩地,吃饭由于饮食结构变化和人口增加,还需要 7 亿亩地,解决办法,一是大规模进口粮食,二是吃转基因粮食,四是向全世界输出人口,五是更严厉的人口减少政策,六是有 32 亿沙漠盐碱滩涂地,可以明确产权,引导社会资金改造 10 亿亩地。请网友们讨论选那一种?”从他的其他微博言论看,他显然主张采用最后一种办法。 周天勇教授的文章我读过不少,感觉他还是相当有学术良知何言说勇气的。没想到竟然是他,以这种极其夸张的说法表达了中国政府和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耕地饥渴”焦虑,由此可见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的积毁销骨效果。 全球人口随经济、社会发展下降是未来的大趋势。现在已经有接近全球人口一半( 45 %左右)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世代更替水平 2.1 以下,大约再过 70 年全球人口将开始下降;这是因为从全球生育率降低到世代更替水平到全球人口下降需要相当于全球人均寿命的时间。 中国人口下降来得更早,除了还有三、五年的低惯性增长外,将不断下降。由于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至少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内这种下降是不可逆的。 即使人口不下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也是不断提高的,无论是从游牧到农耕,还是从农耕到城市化。连周教授自己也说,“农村人口 2007 年比 1978 年减少了 6246 万人,但是村庄建设用地比 1978 年增加了 19628 万亩;同期,城镇人口增加了 42134 万人,但城镇建成区面积,包括建制镇,才增加了 5043 万亩。”可见城市化节约土地,而村庄建设用地的增加并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而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导致的“不占白不占”和大规模土地征收对土地、房屋补偿作价不合理造成的。 过去三十年中国大陆的城市化和交通、水利建设确实占用了大量土地,但中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减少多少,还有 18 亿多亩!(由 15 亿亩增加到了 18 亿亩的说法不靠谱,中国原有土地 19 亿多亩, 15 亿亩属于低估。)这一方面是由于水利、交通建设占用的土地部分属于荒地;另一方面是因为分散居住变集中居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农民变市民也不再需要猪圈牛棚。而在这三十年里,中国人口从 8 亿增加到了 13 亿!随着中国人口增长的停滞和负增长的开始,交通、水利建设占用土地估计 5 至 10 年后就会明显减少,农村城市化反而节省土地,如果废弃的旧路和旧宅基地能够复垦,保住 18 亿亩耕地并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这些废弃的旧路和旧宅基地有复垦为耕地的必要吗?由于单位产量的增加,不需要那么多粮食,中国大约有 3 亿多亩耕地现在是抛荒的,没人种。既然耕地尚且大量抛荒,何必将废弃的旧路和旧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复垦了还不是再度抛荒?还有废弃的矿区土地,种粮食、蔬菜那是害人,当然更不应耕种。国家应当鼓励在这些废弃土地上植树造林,但那是为了保护环境,并不是因为中国缺少耕地。 中国目前大约每年生产 1.1 万亿斤粮食,浪费已经很严重,没必要生产更多的粮食。生产 1.1 万亿斤粮食需要多少耕地呢?这涉及到不同粮食作物的比重,因为不同粮食作物的单产是不同的。假如 18 亿亩耕地全种粮食,亩产只须 300 公斤。但是目前单产较低的单季杂交水稻都 800 多公斤了,玉米、小麦两季种的实验区已经接近亩产 2000 公斤了。童大焕先生曾经算过一笔账,他说如果精耕细作,以现在的农业生产率,只须种 7 亿亩地的粮食就能每年生产 1 万亿斤。再加上种植蔬菜的, 10 亿亩够了吧? 而且中国大陆的粮食单产还正在提高,还有很大的潜力。 2008 年 10 月 31 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称,“水稻单产只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 85% 。小麦和大豆都仅达到国际水平的 55% 。玉米和马铃薯更低了,还不足 50% ,这是目前的状况。我们感觉到,有差距就有潜力,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但同时也表明我们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还很大。” 这还没考虑农用地立体利用和白色(微生物)农业、蓝色(海洋)农业的收益。据广州日报 2011 年 4 月 10 日《垂直农场:在摩天大楼里种庄稼》一文报道,“‘垂直农场’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教授迪克森·戴斯波米尔提出的。当时他与他的学生正在研究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方案,最终设计出垂直农场的雏形:把城市中的摩天大楼变成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座占地只有一亩、 30 层高的垂直农场,可以为 5 万人提供一年的食物和饮用水。只需 150 座垂直农场,就能为整个纽约提供一年的蔬菜粮食。” 所以农用地不够限制中国发展完全是杞人忧天的神话。横向比较,中国的人均耕地在世界上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水平,比日本、韩国和同文同种的我国台湾地区强得太多。中长期看问题,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来就快于人口的增长,何况中国的人口下降已经近在眼前。 粮食危机是可能的,但那不是因为土地不够,而是因为政策失误导致人们不愿种地(粮价太低)、不能种地(如 58 年大炼钢铁),或者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种地——人均耕地很少的富国日本都已经出现,未富先老的中国这个问题今后当然只会更加严重。“民工荒”已经出现多年,而且愈演愈烈,周天勇教授从哪里去找年轻劳动力改造 10 亿亩沙漠、盐碱地?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现在倒是还充裕,但是这种“改造自然”的劳苦工程适合他们吗? 长期以来,我们以耕地有限为由限制人们生孩子,我们以耕地有限为由限制人们自主盖房子,我们以耕地有限为由跟“入土为安”的传统作对。可以说中国大部分社会矛盾的背后,都有“中国耕地有限”这一神话的影子。我们如果真要建设和谐社会,就有必要从社会意识到政策层面全面破除“中国耕地有限”这一杞人忧天的神话,尽管这一神话可用作几乎一切急功近利政策的遮羞布。 中国确实是人多、地大、物博,我们应该为此自豪,应该感谢上帝的垂青(对比一下那个狭小而多地震、海啸、火山的日本吧)和祖先的辛劳。自豪和感恩即使不能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它们本身也是财富,可以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地大并不必然导致人们不爱惜土地,正如人多并不必然导致人们漠视生命。韩国的人口密度比朝鲜大,西德的人口密度比东德大,美国的人口密度比前苏联大,以色列的人口密度比周围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大,谁更珍惜生命呢? 新快报 2011 年 4 月 16 日 1 上一篇 “六普”:大陆人口13.4亿可能高估… 近期相关评论 !-- 查看早期评论/a-- 添加评论
1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唤醒个人内在沉睡的英雄_邮件
entropy 2011-7-1 11:36
唤醒个人内在沉睡的英雄 ——摘自《内在英雄》 Carol S.Pearson /著 英雄勇于冒险,与恐龙敌对,并寻得真实自我这颗珍宝。虽然探寻的旅程总是孤寂的,但到达目的地时,则会得到与自己、有情众生以及地球合而为一的回馈。每次在生命中面对死亡的时刻,就是与恐龙敌对,而每次我们选择走出绝境,并朝向深处探问“我是谁?”的时刻,我们便击溃了恐龙。我们为自己和文化再造更新的生命。我们改变了世界。经历旅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求,如果我们不冒险走这趟旅程,而只是遵循规范的社会角色,则必然会变得麻木不仁,并经验到疏离、虚无和内心空寂的感觉。没有勇气屠龙的人会内化这股驱力,转而宰杀自己。他们会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因而向肥胖、自私或其他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宣战。有的人因而生病,必须挣扎着使身体复原。胆怯回避挑战的人们,生活了然无趣,因此在文化中也比较没有生机。 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这种疏离和绝望的经验。反英雄取代英雄成为文学中要角的原因,是因为代表文化中生命旅程观点的英雄神话,已不见容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想到的英雄形象,只是英雄原型之一的斗士而已。典型的斗士会经历一段漫长孤寂的旅程,以斩杀恐龙或其他方式打败敌人,解救受困的少女。 性别与英雄气慨的重新定义 在我们的文化中,斗士的英雄形象一直都只保留给男人——而且通常是白种男人。女人在这场戏中的角色是等待救援的受困少女,或被处火刑的女巫,不然就是那个拥有半壁江山的公主,作为奖赏送给英雄。少数族群的男人,都只是典型的忠诚仆人角色,至少在美国文学中如此。 坎伯在《千面英雄》中写到:英雄是“世界之主”。是这些世界之主——国王、王子及他们的御用诗人——在为“理想中的英雄”以及“谁的理想英雄”下定义。当然他们是根据自身的形象为英雄下定义,而且能成为英雄者只是特定的少数。随着民主的兴起,以及公平社会理想的发展,首先是蓝领阶级的白种男人,接着是女人及少数族群的男人,也开始要求拥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原型。 讽刺的是,当女人、蓝领阶级的白种男性以及少数族群的男人正拥抱斗士原型的时候,许多中、上阶级的白种男人却对此原型极端疏离;我想部分的原因是,虽然此原型主要呈现的是果决与权威等正面能力,但在它的一般形式中,却也显示出它是建立在疏离上的,也就是将自己与世界及他人分离。许多男人已经发现,不论短期间有多满足,但内心那股求好、支配与控制的驱力,只能带来空虚和绝望。 斗士原型也是一种菁英的神话,基本上它所落实的观念是,英雄之旅是少数人的事,其他人只是服务者和牺牲者。但我们每个人实际上是一体的;只要还有人没踏上探索之旅,发现自己的心灵与才能,并对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我们便会开始感到生命在枯萎——就连最有权势的人也不例外。没有人可以长久从别人的牺牲中真正获益。 当我最初开始检验 这个神话时,我确信所有现代社会的抑郁皆乃斗士原型的普遍化所致。以“屠龙”的典范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带来世界和平,也无法消除饿荒的。后来我了解斗士原型本身不是问题,因为它对人类意识的演进具有关键作用。当然,它对女人及少数族群男性的重要性,与白种男人是一样的,当每个人——而非特权的少数——都投入其中时,原型的定义多少都会被修正。问题在于,“只”专注在这个英雄原型上面,会窄化每个人的选项。例如,许多白种男人会有倦怠感,因为他们需要超越斗士的模式,他们发现自己在斗士原型中动弹不得,因为它不仅被认定是英雄的理想范型,同时也与男性雄风划上等号。不论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男人都相信,放弃自己对他人——特别是女人——的优越感,便是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 当我在研究《此刻我是谁?》以及稍后的《英雄文学中的女性英雄》的时候,我发现认为现代文学中没有真正英雄的看法,是完全不正确的。例如,凯莎琳·波普和我所写的《英雄文学中的女性英雄》一书中就提出证据说明,女人也常常被描绘成具有英雄气慨的。受到女性主义的鼓舞,许多女性便扮演其斗士原型的角色。不过这不是全部的真相。她们也在探索某些在我看来似乎专属于女性的英雄模式。与男性不同的是,此一模式是建立在正真品格而非屠龙行径的基础上。女英雄甚至还常常将恐龙放掉哩!当温斯特的小说《维吉尼亚人》中的男英雄,会为了事关名誉的决斗,而在婚礼当天抛下新娘时,女人则倾向认为逃离危险绝对是明智之举。再者,妇女不认为屠龙是务实的,因为困住她们的人——丈夫、母亲、父亲、孩子和朋友们——坚持好女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旅程去服侍他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女性英雄故事中,没有真正恶棍的原因,或者至少不会出现英雄屠龙的场面。 我非常高兴的发现,妇女能发展出一套有别于英雄、杀戮、恶棍、解救到受害者的情节模式,她们拓展的生命之旅中,没有真正的恶棍或受害者,只有英雄。看来这种英雄主义的模式,不但为我们带来新生命的希望,同时也以平等的方式在进行。但是如果只有某个性别了解这种英雄主义的模式,那么我相信它是永远无法开花结果的。当我注意到周遭的妇女已乐观地在扮演英雄/英雄/英雄的脚本时,大多数我所认识的男人,则仍在演出英雄/恶棍/受害者的模式。无法在旧定义中成为英雄的男人,便只能扮演受害者或凡夫俗子的角色。但我也注意到现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已经发现英雄/英雄/英雄情节的某些男性角色,他们并且能够充分地扮演这个角色,既欢愉又有英雄气。 我也开始明白,虽然男人与女人有时在宣告英雄主义时,会有形式上或顺序上的不同,但却都会经历相同的成长阶段。对于两者而言,英雄主义最终涉及的是人格完整的问题,是在每个发展阶段中,与真实的自己更加贴近的旅程。诡异的是,我们每个人在过程中都受到原型模式的规范,才能发现我们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在发展的阶段中,既是非常独特的,也和别人非常相似。事实上,虽然我们的文化鼓励男人和女人以不同的方式认同原型,但是人类的发展分别受到天真者、孤儿、流浪者、斗士、殉道者和魔法师等原型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被预期的。 原型与人类发展 天真和孤儿为发展揭开序幕:天真者生活在亚当与夏娃堕落前的恩宠状态中,孤儿则要面对堕落的事实。接下来的几个阶段是在堕落的世界中设法存活的手段和策略:流浪者开始寻找和他人有别的自己;斗士学习用自己的想像来保卫自己并且改变世界;殉道者学习施与、承诺并为别人牺牲自己;整个进步的过程是从痛苦、经历自我肯定、挣扎到爱。 我明白流浪者的英雄主义不是用抗争来界定的。流浪者的英雄行为是脱离压迫的情境,并独自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不过起先我忽略了殉道者的英雄主义,因为愈来愈多的现代文学皆替女性从传统的牺牲角色解放出来而喝彩。文学中有关女性反殉道的情感特别浓烈,因为女性社会化与文化的规范,已把女性殉道与牺牲的角色强化带入二十世纪。妇女被局限在殉道者的角色,比起白种男人困在斗士角色中更加严重。等到再一次审视殉道者的原型,我开始尊敬它的力量,并且看到为什么以耶稣上十字架殉道形象为中心的基督宗教,能如此吸引女人和弱势群族的认同,也明白为什么苦难与殉道对犹太教如此重要,在反闪族主义盛行的许多时代与地区尤其如此。 我又发现直到目前为止,有一个既重要又古老的原型,在过去比斗士原型被更少数的人垄断,而今日却重新被界定为适合每一个人的英雄模式。在此模式中,英雄是魔法师或巫师。魔法师在学会了用坚毅的纪律、意志力和奋斗力改造自己的环境之后,他们又学习和宇宙能量一起行动,并且还学会吸引同步法则的能力,自在地好像变成魔术一般与宇宙互动着。学会信任自性我,魔法师走一圈探索之旅,回到天真者的心态,发现信任是安全的。 每一个原型都向外面世界投射它自己的学习功课。被某一原型主宰的人,会视其目标为无可取代的贵重,而此原型最深的恐惧会成为世界问题的根源。他们会抱怨其他人的残忍、没有原则、软弱、自私或肤浅,许多误解由此展开。对殉道者来讲,流浪者的特立独行看起来像是一个可憎的自私行为。斗士们的果决态度,对孤儿们来说,则是一种残忍的酷刑。而当魔法师宣称只要这个回应是来自内心的真诚,则无论你怎么做,包括早先你害怕和拒绝做的所有事情,如自私、懒惰等等都无不可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讲,魔法师的行径简直是一张最坏的通行证。 到了魔法师这个层次,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开始崩解。孤儿太执着于安全感的追求,又假设生命应该只有欢乐和轻松,以至于无可避免地会害怕痛苦和灾难的发生,魔法师则相信虽然我们会经验到痛苦和灾难,但我们仍然是安全的,痛苦和灾难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后我们都在上帝的手中。同时,魔法师也明白只给不取也是失衡的,其结果仍然是自私的表现。我们的功课在于照顾别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照顾自己,自己和邻人一样需要我们的爱和关心。 魔法师超越个人主义与从众思想的对立,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却也是一体的。他们超越强弱的对立,了解坚定与容受乃是阴与阳之别,是生命的韵律,而非二元对立。最后,他们明白要不真切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能做我们自己。我们无可避免的会站在我们在宇宙中应有的位置。 每个原型推动我们通过二元对立,而进入诡异之中。在每个原型中所排列的乃是基本能量从原初到精致之复杂表现的连续体。本书接下来的各章就是描述所有的原型,以及英雄们在探索每个原型时所遭遇的觉知阶段。然而,此处描述的某事乃是体系式的,所以读者在阅读时必须牢记,人们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这些阶段。每个人可以各自画出自己在通过这些“阶段”时的路线图,而且人们在面对它们时的方式差异,也是可以预见的。这点可适用于许多文化团体——不同的人种和族群,来自不同地区与国家的人民——但是在本书中,由于个人的背景和经验,我将专注在男人和女人的差异上。 比如说,男性与女性的英雄主义似乎就有差别,因为男人在某些阶段停留较长,而女人则在别的阶段驻足久些。因为女人被教化去扮演辅育与服侍的角色,也可能因为妇女有生育的能力,所以在她们有机会探索流浪者与斗士所蕴含的可能性之前,生命就完全被殉道者的原型所掌控了。男人则在了解自己是谁以前,就以一个斗士的模式被强迫去控制自己的生命和征服别人,他们很快地就成了斗士,但也卡在那个阶段中,还常常停留在最原始的层次里。他们通常很少得到或根本得不到鼓励。而且几乎没有可让他们发展优点、关爱和信守承诺能力的男性楷模。 妇女通常都不喜欢斗士这个阶段,因此要不是拒绝这趟斗士之旅,就是飞快地通过它成为魔法师。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吉琳根那本具有拓荒意味的书《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中,把流浪者与斗士阶段的改变,描绘成只是个“过渡”阶段的原因;它介于关怀他人的道德(牺牲)和自我已被滤回进入图像(即共依存)的较高层级之间。 妇女似乎留恋在强调合作关系的殉道者和魔法师的阶段中,而男人则停留在强调分离和对立的阶段,如流浪者和斗士。诚如吉琳根所言,女人比较会把世界看成像是联络的网状物或组织;男人则将它看成一个梯状物或阶级组织,为了权力而在其中争斗。当我们没有通盘考量发展的形态,只粗略观看多数男人和女人的表现时,男女两性的成长方式似是分殊不同的。但是如果只注意方式,而不管时间上的差异和每个原型的功能强度,则男人和女人的发展是相同的。不过上面的两种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的说法是,男人和女人的发展是相同的,但男人和女人是相异的。 我们的文化中,最典型的男性发展是由孤儿阶段直接到达斗士阶段,并且停留在那里,唯有到了中年危机,被迫面临整合问题时,才可能产生改变。结果通常是被迫去面对亲密、关怀和信守承诺等过去他不熟悉的课题。男人典型的进程看起来像是:孤儿、斗士、流浪者、殉道者、魔法师。 传统的妇女则由孤儿直接踏入殉道者的阶段,而且常常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有某种特殊的事件推动她成长;有时是孩子长大离家、丈夫出轨、她的自尊被践踏、或接触到自由的思想等这些自我认同的危机,才会迫使她面对并开始探寻自己。经过一番磨练,她学会了果决主张。她的模式是:孤儿、殉道者、流浪者、斗士、魔法师。 一个早些在生命中努力寻求独立的职业妇女,一方面必然是因为在办公室中学会了斗争,一方面在家里又必须全盘付出,所以她可能同时要处理斗士和殉道者两个阶段。很多男人也走上相同的路径。不论男女,这个模式可简化如下:孤儿、斗士/殉道者、流浪者、魔法师。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认同的课题在互不相容的两个价值冲突中被激发出来,直到斗士和殉道者发现他们可以合而为一为止,此时分裂的自我才有归一的感觉。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男人和女人不会永远或必然以不同的顺序经历这些阶段,个别的差异是很大的。尤其有甚者,有许多不同学派的性格形态理论也不可忽略;在荣格的理论中,有些人被他们的分析性格和思考性格掌控,其他的人则具有同理心与感觉的模式。感觉型的人和殉道者原型很密切,思考型人格与斗士模式有关。我们通常发展自己喜欢的模式,等待时机,稍后再发展比较不喜欢和较不熟悉的部分。因此,偏好思考的女性和偏好感觉的男人,可能会同时处理殉道者和斗士的模式,因为我们的驱力会被性别角色的制约所强化,也会被他们的性格类型所左右。 但是某些对性别的概化观感还是很坚实的存在。在今日这个非常时代,大多数的男性仍然被斗士伦理所界定。而当代妇女的途径却分裂了,多数妇女不是殉道者,就是快速通过流浪者及斗士阶段,然后开始体验并成为一个魔法师。这种区别要根据你所关注的是哪个妇女群而定。你可以辩称殉道者的原型绝对是女性的原型,它和绝对的男性斗士原型互相抗衡。或者你也可以认为魔法师模式是一个新出现的女性系统,它有别于旧时代父权结构下的斗士伦理。前面的看法已被保守派人士接受,而女性主义者则欢迎后面这个想法。两者都没错,不过也都没有指出故事的全貌。 在文化意识中,女性主义者和好战的斗士被划上等号。但是真正自由的妇女似乎有着魔法师一样灵巧的掌理手法,带领自己走在人类意识转化的道路上,去探索早先潜居在内心深处的那些原型。发现魔法师的魔棒和道具,是改造今日世界的合适工具;它令男人和女人重新怀抱希望,它使两性间产生和平与爱的能量得以复原,同时也是人类和大地和平关系的开始。 ———————— 看了 一遍,感觉不知所……
2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汽车神话(上)
热度 1 scientister 2011-6-20 13:16
作者:赵致真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8-12 20:56:48 汽车神话(上) □赵致真 汽车在19世纪末期诞生的时候,轮船早就通江达海、遨游五洲;火车早就大行其道、纵横天下。然而姗姗来迟的汽车却以蓬勃的生命力席卷全世界,直至改变了工业生产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没有哪一位先哲预见到这种奇迹和神话。汽车的成功自有道理:人作为行动缓慢的两足动物,对距离的天然恐惧感从此消失。无须受轨道和航线的约束,不必与陌路人同行,“坐进小车成一统”,能在任何时候去任何地方,手中方向盘掌握着时间和空间,这种破天荒的“独立、自由、解放”,正是人性最深处的呼唤。随着每个社会成员运动速度与活动半径的增加,人的地平线不断拓展和延伸,汽车时代降临了。 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交通馆里,还没有看到汽车的身影。各种工艺精良、装饰豪华的马车自成高格,怡然与火车轮船并肩比美。直到20世纪之初,世界大城市的风景线依然是“香车宝马,蹄轮倥偬”。有文章记述美国纽约每天清除马尸40具,马粪600吨,“大街上如同铺着温暖的臭烘烘的棕色地毯”。不由让人恍然记起,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便是1906年在巴黎大街上被马车撞死的。 其实,汽车很早就已经问世了。且不算达·芬奇、牛顿的构想和南怀仁神父准备进贡给康熙皇帝的“汽车”,1769年,法国人卡格诺就发明了第一辆蒸汽汽车,可惜上路后“一头撞在南墙上”,便没有蹶而复起。英国人特拉维斯科1803年制造的蒸汽汽车别具巧思,今天还被人精心复原。美国人伊万斯同样是蒸汽汽车的先驱,而以斯坦利孪生兄弟为代表的商家曾一度创造了蒸汽汽车的辉煌时代。但公路上的蒸汽机终于没有像在工厂、铁路和轮船上那样大获全胜。出行前烧开水需要时间,锅炉在颠簸的旱地上难以稳定,添煤加柴和冷凝散热有诸多不便,也许正是先天的缺陷让蒸汽汽车成为优胜劣汰中失败的“物种”。至于电动汽车的兴衰也是一段令人扼腕的历史,尽管这种以蓄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清洁、安静、便捷,但由于充电困难,行之不远,最后也只能黯然退出公路舞台。20世纪已经来临,希望的原野仍在等候自己的主宰。 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德国工程师奥拓的“内燃机”完全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展品中。多亏一位评委慧眼能识,发现这台0.5马力的2冲程直立式汽油发动机具有的惊人的热效率,奥拓发动机最终获得了世博会金奖。由于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的锅炉里燃烧,被称为“外燃机”,而奥拓发动机的燃料却在汽缸内燃烧,因此叫“内燃机”,正是这种“内外有别”,导致发动机的热效率从10%一举提高到25%。其实,大炮可以被看做最早的“内燃机”,人们也确实设想过用火药充当发动机燃料,但爆炸力强、持续性差、残留物多等难题无法解决。德国工程师勒努瓦1860年发明了以煤气为燃料,用感应线圈点火的内燃机,但气体的贮存很难确保发动机消耗。奥拓的贡献在于通过化油器让汽油成为液态燃料。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奥拓发动机再度展出时,已经完善为进气、压缩、燃烧、排放4个冲程,人称“奥拓循环”。这是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进步。此后10年间,奥拓发动机销售3万多台,又创造了层化喷油等技术,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再度荣获金奖。但由于噪声和振动较大,早期更多用于工厂和轮船。1886年,处在事业顶峰的奥拓在一场专利权官司中败诉,德国法庭宣布撤销奥拓专利。个中原因除了欧洲专利法的漏洞和混乱,也和德国政府希望加快先进技术推广不无关系,“奥拓循环”从此成了全社会的公共财富。不过奥拓和勒努瓦共同创建的公司仍然蒸蒸日上,一直发展为当今著名的克洛克纳—洪堡道依茨公司。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被公认为世界汽车业的鼻祖和元勋。这两个斯图加特的天才相距不到100公里却从未谋面,但都及时抓住了奥拓专利解禁的机遇。戴姆勒醉心于制造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的发动机,他的座右铭是“若非最好便一无是处”。本茨生于火车司机家庭,两岁时父亲因铁路事故去世,“让火车摆脱铁轨的束缚自由奔驰”成了本茨儿时的梦想。1886年是“汽车王国”的“元年”,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这对襁褓中的“兄弟”双双亮相,戴姆勒的四轮汽车基本是现成的马车安上最新的汽油发动机。本茨则另起炉灶,整体设计了三轮汽车。在高高耸立的埃菲尔铁塔下,来自五大洲的2000万名观众看到了未来的“马路天使”。1900年戴姆勒逝世,公司答应以经销商耶利内克的女儿梅赛德斯的名字作为汽车商标。而本茨公司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1900年产量超过600辆。1926年,戴姆勒公司和本茨公司这两个竞争30年的老对手正式合并,银光闪烁的“三棱星”成为知名度“仅次于耶稣十字架”的全球性标志。 法国对汽车的兴趣与热情是首屈一指的。标致、雷诺、潘哈德等老牌公司纷纷将主打产品从自行车转为汽车。1894年,法国著名的《微小杂志》举行了第一次世界汽车比赛,从巴黎到鲁昂126公里,共有102辆汽车参赛,其中15辆到达终点。1895年举行巴黎到波尔多往返1200公里速度赛,同年成立了法国汽车俱乐部。或许汽车急于初试啼声,或许人们希望摸清汽车的潜力并改进设计和制造,以巴黎为中心,远征阿姆斯特丹、柏林、维也纳、马德里的跨国比赛连年不断。1907年北京到巴黎的洲际比赛行程15000公里,历时26天;1908年跨越白令海峡高寒地区的纽约至巴黎汽车拉力赛35000公里,历时169天。这些百年前的老爷车大赛是今天“一级方程式”的源头。 汽车轮胎制造也成为一荣俱荣的产业。1900年巴黎世博会前夕,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精明预见到将会有大量汽车从欧洲各地开往巴黎,于是提前编写了《米其林指南》发放给驾车一族,除了准确的旅行地图,还根据第一手调查资料,详尽标记了路途上旅馆、饭店的位置和“星级”。这本“小红书”风靡巴黎世博会,此后米其林轮胎公司每年都例行出版一本最新“指南”,历经109年从未间断。今天,全世界的宾馆都采用星级评价体系,其源盖出于《米其林指南》。 探究英国汽车工业严重落后的原因,荒唐的“红旗法令”难辞其咎。为了确保行人安全,防止马匹受惊吓,避免道路损坏,英国1865年颁布一道法令,规定公路机动车的速度在农村不得超过每小时6公里,在城镇不得超过每小时3公里,且须派人手持红旗,在行驶前方55米开外对行人和马匹进行预警。这一法规无异于宣判了汽车的死刑。直到1896年,在公众和制造商的压力下,英国政府终于发出“解放令”,将汽车的法定速度提高到每小时22公里,并取消了手持小红旗在车前奔跑的滑稽角色。为庆祝这一胜利,英国汽车业先驱劳森当年组织了伦敦至布赖顿的汽车赛。33名车手从海德公园出发前烧毁了一面象征“恶法”的小红旗。伦敦—布赖顿汽车赛成为最有特色的古老赛事延续至今,但英国汽车业被耽误的时间却难以追回。有经济学家说,“红旗法令”把大不列颠从世界工厂变成了“二流铁匠铺”。(未完待续) 《科学时报》 (2010-8-13 A2 要闻)
个人分类: 研究工作|18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迷惘的可乐:遭遇挑战的神话
热度 1 卫军英 2011-6-15 09:13
作为现代商战的一个经典, 可口可乐 是世界品牌发展的一个奇迹。据说在 1886 年,美国亚特兰大的一名叫做约翰 . 彭伯顿的药剂师,在他的后院配制一种糖浆药水,打算用来治疗胃疼和消除情绪忧郁症。一天,有人错把这种药兑入苏打水中,一种特别的饮料在这次不经意的失误中产生,这就是最原始的可口可乐。彭伯顿的帐房先生弗兰克 . 鲁滨逊以这种饮料的两种主要成分为之命名,他还设计了一个世纪以后成为可口可乐公司正式商标的斯宾塞体草书的 cocakola 字样。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我们现在饮用的可口可乐究竟用什么制成, 100 年来各国的化学家都想弄清其中的奥秘。经过多年的化学分析,查明它的成分中 99% 是溶于气体的水、干炒的糊糖、磷酸、咖啡因、可可树叶和可拉果提炼出的果精,但除了上述成分外,还有 1% 的神秘物,叫做“美汉迪斯—— 7X ”,而正是这种物质却无论如何也化验不出来。全世界掌握这个配方的只有 10 个人,当然这 10 个人是绝对严守秘密的。据说这绝密的配方,就藏在美国乔治商业银行最深层地下室,封存于一个上着七道锁、封着七个火胶印的又厚又大的保险柜中。要想开启保险柜,必须要 10 个人一起来到乔治商业银行,还要经过银行正副行长联席会议讨论批准,并请州官方代表参加,不能提前也不能延迟一分钟。所以至今这个保险柜至今还不曾被打开过。 100 多年来,可口可乐以此续写着自己的神话,可口可乐的广告也成为世界广告的经典。说来也怪,就在它封存了 99 年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差点被打开,而就是这一次,却几乎酿成可口可乐的灭顶灾难。 故事的起因可以追溯到 1893 年,就在美国专利局裁定可口可乐为注册商标这一年,凯莱布 . 布拉伯汉把他在北卡罗来纳州纽伯恩药店里出售的一种叫做“布拉德的饮料”改称为百事可乐。但其后几乎半个多世纪,两家可乐相安无事,可口可乐大致以五比一的销量领先百事可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百事可乐的销量增加了两倍,其后百事可乐把它的广告交给了著名的 BBDO 广告公司。 BBDO 把火力对准了可口可乐的“传统”形象,通过种种努力把百事可乐描绘成年轻人的软性饮料。他们在全国推出的第一个广告是涣然一新的路牌:“为了那些思想年轻的人们”。其后这一诉求成了百事可乐多年坚持的主题。而可口可乐却多年保持不变,它的市场份额不断在下跌,当它试图对百事可乐瞄准青年人的广告做出反应时,可口可乐对百事可乐的优势已经衰减到了二比一。而就在这时百事可乐开始了新的挑战。 1975 年,百事可乐首先在达拉斯进行了一次品尝试验, 1976 年这种试验作为一次大规模的广告战在全国展开。百事可乐公开采取不看商标的品尝试验,经调查表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欢迎。随即在广告中表现可口可乐的忠实顾主选择百事可乐,而可口可乐却无人问津。虽然可口可乐指责这种挑战不道德,并且怀疑实验的可靠性,但这种吹毛求疵并没有妨碍百事可乐,广告宣传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让人们重新考虑他们对“老”可乐的忠诚,并把它和“年轻”的可乐作一比较。百事可乐销量大增,这是它对可口可乐的份额是二比三,每售出两瓶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只有三瓶!此后三年,《商业周刊》已经开始怀疑可口可乐是否有能力防卫自百事可乐的进攻。
个人分类: 营销传播|3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月球上的天大秘密
热度 6 sheep021 2011-6-8 22:50
嫦娥二号驶离月球轨道 飞往更远的宇宙深空 “嫦娥二号”探月飞行器(新华网图片)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来自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称,嫦娥二号卫星在今年4月1日达到为期半年的设计寿命以后,卫星上剩余燃料充足,且性能状态正常稳定,为了积累更多的深空探测经验,嫦娥二号将在今天飞离月球轨道,开展深空测控的拓展试验。 据悉,嫦娥二号已完成六大探月任务,将探测更远的深空。 ------------------- 2010/11-10 大家那么喜欢月亮上的事,那就说两句,目前嫦娥2号应该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个人看法嫦娥1号是类似侦察卫星中的普查卫星,看看月亮上到底有些啥,绘个地图啥的,所以反反复复的拍了N久,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字月球的模型,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对研究月球,和以后的登陆还是月球车巡航都是十分有用的,我们以后的月球登陆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月球车,说不定还有空中机器人伴随考察……那嫦娥2号就是类似侦察卫星中的详查卫星,我们知道了月球上有什么,那就需要进一步看清它,或者说把我们的研究分析进行确认;从这个角度说,目前嫦娥2号拍摄确认了虹湾就完成了首要任务,当然它应该还有其他任务的……我们选择虹湾应该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注意到不同领域的说法,科学界的说法是,该地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值得研究,军方的看法是“虹湾,承载中国人梦想的地方”……就同我们的探月计划的标志一样,虹湾也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元素…… 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探月计划在战略上是非常缜密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缜密到被人发现这一计划后追都很难,他们赶不上我们的计划的,科学研究是要进行长期预先研究铺垫的,在准备完成后,基本上我们可以以2年一个阶段的速度不断实施计划,从这个角度说,其实是我们根本就不想让别人赶上我们,呵呵,象钱老这样的第一代人物的确非常伟大,构筑宏伟蓝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的吸引中国人呢?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象我们对月亮有感情……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b4ae390100vf45.html ------------------------------------------------------------------------------------------ 月球上的秘密.pdf 月球是如何诞生的,中国古代神话是神话还是历史? 在 中国 西南瑶族地区,有一则古老的传说:在远古的时代,天上只有太阳和星星,却看不见月亮,那时的夜空漆黑如墨,每当夜晚降临,大地上就被恐惧笼罩,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躲进自己的巢穴。有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热烘烘、七棱八角的大山一样的东西,它不圆不方,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放射着毒热的光芒。瑶族人的这则传说讲的就是月亮的来由,月亮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空的,当时已经有了人类。瑶族的这则传说有几分可信程度呢? 结合在上一章我们对神话中“天”的剖析,对甲骨文天字 的解释,瑶族的这则传说与中国古代神话、古文字所反映的是同一个内容,“天”是一个有形有体的星球,“天”就是月亮。这样看来甲骨文的天字,不但是有道理,而且是太形象了。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就是现在的月亮,这就是我们的假设。 谁能想象得到,在看似平淡无奇的中国神话里,竟然潜藏着一个如此巨大的秘密,事实上,中国神话中的秘密远不止此。我们再一次感觉到,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竟然有如此大的束缚功能,上述这些神话不知有多少人研究过多少遍,但大家被一种思维模式所限制,见木而不见林。 --- 揭开外星人的真相:甲骨文中“天”字的惊人秘密 本篇文章来源于 www.xilu.com 原文链接: http://junshi.xilu.com/2011/0420/news_345_153811_2.html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10 次阅读|7 个评论
说一段神话来
热度 1 zjzhang 2011-6-5 12:03
说一段神话 话说那么一家 这家夫妻俩 生了个怪娃娃 扎俩个冲天鬏 光着俩小脚丫 踩着俩风火轮 乾坤圈手中拿 混天绫护着他 轩辕箭满弓拉 两眼是照妖镜 双腿是追风马 乾坤圈伴着他 上天下海本事大 三头六臂显威力 千征百战斗魔法 要问他名字叫什么 哪吒 哪吒 小哪吒
个人分类: 文学|56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根本不存在天堂,那只是个神话(霍金Stephen Hawking: 'There is
AIPBeijing2010 2011-5-31 13:54
Stephen Hawking: 'There is no heaven; it's a fairy story' Stephen Hawking dismisses belief in God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the Guardian. Photograph: Solar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Discovery Channel A belief that heaven or an afterlife awaits us is a "fairy story" for people afraid of death, Stephen Hawking has said. In a dismissal that underlines his firm rejection of religious comforts, Britain's most eminent scientist said there was nothing beyond the moment when the brain flickers for the final time. Hawking, who was diagnosed with motor neurone disease at the age of 21, shares his thoughts on death, human purpose and our chance existence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the Guardian today. The incurable illness was expected to kill Hawking within a few years of its symptoms arising, an outlook that turned the young scientist to Wagner, but ultimately led him to enjoy life more, he has said, despite the cloud hanging over his future. "I have lived with the prospect of an early death for the last 49 years. I'm not afraid of death, but I'm in no hurry to die. I have so much I want to do first," he said. "I regard the brain as a computer which will stop working when its components fail. There is no heaven or afterlife for broken down computers; that is a fairy story for people afraid of the dark," he added. Hawking's latest comments go beyond those laid out in his 2010 book, The Grand Design , in which he assert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a creator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verse. The book provoked a backlash from some religious leaders, including the chief rabbi, Lord Sacks, who accused Hawking of committing an "elementary fallacy" of logic. The 69-year-old physicist fell seriously ill after a lecture tour in the US in 2009 and was taken to Addenbrookes hospital in an episode that sparked grave concerns for his health. He has since returned to his Cambridge department as director of research. The physicist's remarks draw a stark line between the use of God as a metaphor and the belief in an omniscient creator whose hands guide the workings of the cosmos. In his bestselling 1988 book,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Hawking drew on the device so beloved of Einstein, when he described what it would mean for scientists to develop a "theory of everything" – a set of equations that described every particle and force in the entire universe. "It would be the ultimate triumph of human reason – for then we should know the mind of God," he wrote. The book sold a reported 9 million copies and propelled the physicist to instant stardom. His fame has led to guest roles in The Simpsons,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Red Dwarf. One of his greatest achievements in physics is a theory that describes how black holes emit radiation. In the interview, Hawking rejected the notion of life beyond death and emphasised the need to fulfil our potential on Earth by making good use of our lives. In answer to a question on how we should live, he said, simply: "We should seek the greatest value of our action." In answering another, he wrote of the beauty of science, such as the exquisite double helix of DNA in biology, or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s of physics. Hawking responded to questions posed by the Guardian and a reader in advance of a lecture tomorrow at the Google Zeitgeist meeting in London, in which he will address the question: "Why are we here?" In the talk, he will argue that tiny quantum fluctuations in the very early universe became the seeds from which galaxies, stars, and ultimately human life emerged. "Science predicts that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universe will be spontaneously created out of nothing. It is a matter of chance which we are in," he said. Hawking suggests that with modern space -based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Planck mission, it may be possible to spot ancient fingerprints in the light left over from the earliest moments of the universe and work out how our own place in space came to be. His talk will focus on M-theory, a broad mathematical framework that encompasses string theory, which is regarded by many physicists as the best hope yet of developing a theory of everything. M-theory demands a universe with 11 dimensions, including a dimension of time and the three familiar spatial dimensions. The rest are curled up too small for us to se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M-theory might also come from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 at Cern , the European particle physics laboratory near Geneva. One possibility predicted by M-theory is supersymmetry, an idea that says fundamental particles have heavy – and as yet undiscovered – twins, with curious names such as selectrons and squarks. Confirmation of supersymmetry would be a shot in the arm for M-theory and help physicists explain how each force at work in the universe arose from one super-force at the dawn of time. Another potential discovery at the LHC, that of the elusive Higgs boson, which is thought to give mass to elementary particles, might be less welcome to Hawking, who has a long-standing bet that the long-sought entity will never be found at the laboratory. Hawking will join other speakers at the London event, including the chancellor, George Osborne, and the Nobel prize-winning economist Joseph Stiglitz.
个人分类: 杂谈|1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读到博士,竟然不知家事——《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热度 11 sheep021 2011-5-28 21:04
读书读到博士,竟然不知家事——《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袁珂 著 《中国古代神话 》 本来打算让孩子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所以买了这本书,拿到书后,发现不适合孩子看(其实订书时已经从别人的评论中看到这个问题),自己翻了一遍,感觉很深刻。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支离破碎的印象终于有点轮廓了。深感读书虽然已经读到博士了,其实对自己的家事还是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读罢此书,感触有三: 1 黄帝、炎帝、青帝、黑帝等等古代这些称谓,可能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职位的名称。 另外五方天帝的辅佐之神句芒、祝融、蓐收、 禺 强、后土也是一个职位,而且级别是“乘两龙”:「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 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强,黑身手足, 乘两龙。」,这和后世的不同官职出门时乘车所用的马匹数不同也是一个道理。 辅佐之神都是“乘两龙”的级别,那五方天帝乘几龙呢?这个似乎没有明确指出,但最高的天帝则是乘六龙无疑。 莫高窟第 296 窟 , 西壁龛北侧帝释天。帝释天即东王公,乘四龙车,与南侧西王母相对,图中乌获前导,飞天相随。 西壁龛南侧上西王母,即帝释天妃。 西王母乘四凤车凌空飞行。可供参考。 2 一直被误解的炎黄之战 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可是古史上却有一场惊心动魄的炎黄之战,而炎帝又是神农,就是那个种谷物、尝百草,创草药的那位农业之神、医药之神。而且又有黄帝和炎帝是同胞兄弟之说,他们之间怎么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呢?原来,与黄帝打仗的炎帝,并不是神农,而是神农的一个后代——蚩尤。轩辕黄帝为天下之王,管辖东西南北四大王太皡、少皡、炎帝和颛顼。当时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四大王也恪尽职守。哪知南方黎苗之族出了一位酋长名叫蚩尤,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铜头铁额人面兽身,个个勇猛异常。蚩尤自恃天下无敌,阴谋篡夺炎帝之位,并打算进一步打败黄帝,篡夺中央天帝之位。黄帝得知后会合诸侯征讨。黄帝有一个谋士名叫风后,此人深通谋略,献计让黄帝示弱,将蚩尤引致北方涿鹿。时逢狂风骤起,方向难辨,而风后早就制好指南车。蚩尤却地形生疏,方向不辨,大败而归。后蚩尤聘夸父为将,以猛兽为兵,而风后以九天玄女之法练兵列阵与蚩尤再战。征战之时以夔皮战鼓助阵,阵法玄妙。蚩尤乱了阵脚,夔皮鼓声骇人,兽兵四散奔逃,此战将蚩尤活捉。 作为炎黄子孙,不知道这段历史,似乎是不应该的。 3 五方五帝神仙谱 根据书中内容,本博做个一个神仙谱。仔细研究发现,古代这些神仙都是一家子。 ◎东方帝国:主神青帝伏羲,辅神木神句芒,守护兽青龙。 ◎西方帝国:主神白帝少昊,辅神金神蓐收,守护兽白虎。 ◎北方帝国:主神黑帝颛顼,辅神水神玄冥,守护兽玄武。 ◎南方帝国:主神赤帝神农,辅神火神祝融,守护兽朱雀。 ◎中央帝国:主神黄帝轩辕,辅神土神后土,守护兽麒麟。 太皞= 太昊, 少皞=少昊 句芒,又名春神、生命之神。 玄冥,水神,亦名雨师,海神、风神和 瘟神 ,是黄帝的孙子。名“禺强”,也作“禺疆”、“禺京”,是 黄帝 之孙。海神禺强统治 北海 ,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海神禺强,字“玄冥”。 还有一个“水神”共工,容易与玄冥搞混,其实,他和玄冥不同:玄冥,水神。共工为洪水之神,属于恶神。 《淮南子·天文训》称:东方木也,其帝太皞,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执绳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执权而治冬。又曰:“规生矩杀,衡长权藏,绳居中央,为四时根。”同书《时则训》:“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 其中,伏羲出现时代最早,炎黄二帝次之。   华胥氏是华夏之根。华胥氏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被称为华胥氏。华胥氏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今山东鄄城)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   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 少昊、颛顼都是黄帝的后代。少昊,黄帝的儿子,颛顼的伯父。颛顼,黄帝的孙子。包括大禹也是黄帝家族的。大禹,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史记 夏本纪》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由此可见黄帝的地位——人皇。 更有意思是,东方、北方、西方的辅神竟然是兄弟,都是西方天帝少昊之子。《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 北方的辅神竟然由两个人共同担任,其兽玄武是龟蛇,也是一个“二合一”。甚是奇怪。不过,想想五藏之中,只有肾脏是有两个独立的实体,也就不奇怪了,哈哈。 而且四方辅神的名字,明显带有“时代”特色,也许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如春芒种(句芒),秋收(蓐收),冬藏(玄冥) 当然,由于时代久远,各家说法不一。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家事藏在神话之中,需要细细品味方可理会
个人分类: 远古文明|41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神话与科幻
热度 5 outcrop 2011-5-12 19:21
感觉神话和科幻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把神话里描述的东西,以现代思维琢磨一下,说不定就是未来的科技。 中国神话故事 很多,科幻故事却比较少。 也许过几天科学网就有人开始新的科幻篇章了,期待一下。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28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解读《山海经》:地上二十八座山与天上二十八星宿一一对应
sheep021 2011-5-8 19:40
[转载]解读《山海经》:地上二十八座山与天上二十八星宿一一对应
从《大荒经》中的二十八座山与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对应来解读《山海经》 发布日期:2007-11-01作者:吴晓东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2007第三期 【摘要】:《山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书?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笔者在前人找到《大荒东经》与《大荒西经》中七对东西相对的日月出入之山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大荒南经》与《大荒北经》文本里寻找到不被人发现的另外七对南北相对的用来观测星辰的山峰,并将这二十八座山峰为单位所描绘的内容与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做了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惊人的相似性。从而认为,二十八星宿的划分起源于《大荒经》中的用来观测星辰的二十八座山峰。《大荒经》以及与其具有渊源关系的《海外经》,是两部占星古籍。其所描绘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神话,不仅来自与历法有关的物候,还有很多来自于对星宿的描写,以及对这些星宿的分野的描写。 关于《大荒经》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清代学者陈逢衡首先从《大荒东经》描绘有日月升起之山和《大荒西经》描绘有日月下落之山,而断定其是用来观测日月行度以确定季节的。近代学者吕子方、郑文光皆从其说,进一步认为这是历法的前身。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十分具有开创性和很有见地的,需要补充的是,这些学者都疏忽了《大荒经》其实不仅仅在东西方有七对用来观测日月的山峰,同时在南北也有七对用来观测星辰的山峰。这七对南北对应的山峰自成书以来两千多年就一直沉睡在《大荒经》文本中未被人发现,致使《大荒经》和《海外经》真正的性质一直没有被认识到,那就是占星。 那么,《大荒经》中真的有南北用来作为观测坐标的七对山峰吗?答案是肯定的。《大荒经》中描述的山峰非常多,我们怎样来确定哪些山峰是用来作为坐标的山峰呢?在《大荒东经》和《大荒西经》中,那七对山峰有明显的标志,就是东边的山峰都说成是“日月所出”,西边的山峰都说成是“日月所入”,非常引人注目,容易被发现。其实,更为重要的一个标志,也是我要用来推断南、北也存在七对山峰的标志,就是这些描述这些山峰之前,都要加上“大荒之中”几个字,无一另外。根据这样的标志,我们可以在《大荒南经》中的六个段落找到六个冠以“大荒之中”的山: 大荒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有盈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斋 南海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斋 有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涂之山,青水穷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知 在《大荒北经》,我们可以找到八座冠以“大荒之中”作为状语的山峰: 大荒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有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 有叔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 有阳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大荒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入焉。主 有系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古 有牛 这样,在《大荒南经》和《大荒北经》一共有十四个以“大荒之中”为定语的山峰。可是,这十四座山峰南北不对称,《大荒南经》有六座,《大荒北经》中有八座,其实,导致这种不对称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错简,在古竹简的抄写时将《大荒南经》中的一个冠以“大荒之中”的山峰挪到了《大荒北经》去了。这种推测是有充分理由的,那就是,《大荒南经》中的去痓山和《大荒北经》的北极天柜山从句子的描述看,应该是处于正中的山峰,处于正中的山都有“×方曰×,来风曰×”一类的句子。 那么,是哪一座山峰应当归还给《大荒南经》呢?从排列上看,应该把《大荒北经》中的最后一个冠以“大荒之中”的山峰即衡石山归还到《大荒南经》的第一个位置上去,这样才能使去痓山和北极天柜山都处于南方和北方正中的位置。当然,从逻辑上讲,任何一座山都有错简的可能,但无独有偶,笔者正好在《史记》中讲述二十八宿的参宿条文中找到了关于“衡石”的内容,参宿处于西南角,正好衡石山要挪动的位置也是西南角,下文将详细论证。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的话,我们可以将以上的山峰句子调整如下: 《大荒南经》的七座山峰为: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古 大荒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有盈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斋 南海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斋 有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涂之山,青水穷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知 《大荒北经》的七座山峰为: 大荒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有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 有叔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 有阳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 大荒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大荒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入焉。主 有系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大荒 刘宗迪在《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中提出了二十八星宿起源于山峰坐标的猜想,他写道:“中国传统天文学中二十八体系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对其来历,天文学史学家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太阳一年一周天,一年分十二个月,由于二十八宿系统在历法学上的作用主要是据以观察太阳的位置(日)以判断月份,那么,古人为什么不根据实际观测的需要将周天简单地划分为十二等分而是划分为二十八个区间呢?这一问题令天文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接着他从《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二十八宿座标系统曾经与山峰座标系统相互融合的记载出发,提出二十八宿座标系统很可能是从山峰座标系统脱胎而来的:“山峰座标系在东、西方选择了七对山峰作为确定月份和节气的参照,出于对称的考虑,古人可能在南、北亦相应地选择七对山峰,这样,四面共有二十八宿就是将地上的二十八山投射到星空上的产物。” “山峰配属星宿的天文分野图式当是源于《大荒经》所描述的以山峰为参照的原始原始天文观测坐标体系。” 这一猜想很有见地,遗憾的是,刘宗迪疏忽了《大荒经》就隐藏有这样的二十八座山峰,认为“时代藐远,文献散失,此说只能是猜想。”便没有对这一问题再进行论述。 那么,我们既然找到了隐藏在大荒经中两千多年来都未被人们发现的二十八座山峰,我们便可以试图将这二十八座山峰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有理由的,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而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下限时间是战国早期,在1978年的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就有一个书写着中国二十八宿的漆箱盖。 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分属于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如图: 当然,天空中不仅仅只是这些星官,还有一些贴近这些它们,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内,称为辅官或辅座。 根据《大荒经》的叙事方向,我们可以将二十八座观测之山与二十八宿对应如下: 既然《大荒经》描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点所看到的视力范围之内的一些山,并依据这些山来讲述一些方国或神灵,那么,这些方国便不会真的存在在那二十八座山的范围之内,而只是通过山与星宿的对应作为中介来描述的。山、星宿、星宿分野的关系如图: 中间的小方块是视觉范围内的地域,小方块四周的点是四方七座共二十八座作为 观测星辰的坐标山,小方块与大方块之间是观测视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大方块上 面的圆是天空。观测者从中间的观测点来观测某一座山上面的星宿,以占卜其分 野的情况。虽然星宿一年移动一周,但其地面上列国的分野关系是固定的。 明白了这样的对应关系,我们便可以把《大荒经》和《海经》所描述的内容大致分为三大部分:1,站在观测点可看见的山水,以及在这些山上进行的观测活动。2,可看见的山水所对应的星宿;3,星宿的分野,即站在观测点所看不到的,但又是现实中的山水以及列国。以三苗国、驩头国为例,它们是南方现实中存在的民族或国家,是南方七宿中翼宿的分野,在《大荒经》中,与翼宿对应的是《大荒南经》中的涂山。这样,在“涂山”这一部分,讲述的首先是涂山,这是现实中存在的,是用来作为观测日月星辰的坐标山,同时也可能讲述其周围一些现实中的山水,以及在这一区域所进行的观测活动;然后可能讲述它所对应的星宿即翼宿,关于翼宿及其周围星宿的神话传说等,最后讲述这一星宿的分野,即它所笼罩下的一些国家与民族,即三苗国、驩头国及其附近的方国。明乎此,我们便理解了《大荒经》与《海外经》中为什么有的是真实的,而有的确十分离谱,真真假假,难以辨认。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论点,我们主要以《大荒东经》(以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海外东经》)来与东方七宿,以《大荒南经》(以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海外南经》)与南方七宿进行对比。 我们先来看看《大荒东经》、《海外东经》与东方七宿的对应关系,包括七宿附近的一些星宿的对应关系。由于现实中东方没有什么真正的国家,所以以这七座山为中心的七个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星官,很少涉及到这些星官的分野,即它们所对应的现实中的列国。 1、角——大言:大人国、大人之市、小人国 大言山对应的是角宿,大言山这一部分讲的有大人国、小人国,即: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国。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犁霝鬼之尸。 《海外东经》关于“大人国”的描述则是: 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 有 关于大人、小人所对应的角宿及其附近的星官是什么样的呢?在角宿附近,有一星座叫大角,是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史记·天官书》正义:“大角一星,在两摄提间,人君之象也。”又“摄提六星,夹大角,大臣之象也。”这里的君臣,正好对应“大人国”与“小人国”。“有小人国,名靖人”句的“靖”是恭敬的意思,表示臣子对君王的恭敬。在《海外东经》描述的是大人坐船的样子,而《史记·天官书》云:“大角者,天王帝庭。”索隐案:“《援神契》云‘大角为坐候’。” 紧挨着大人国的是名叫大人之堂的大人之市,相应的,与角宿同属东宫的房宿附近就是天市星、市楼星。《史记·天官书》云:“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楼。”《史记·天官书》正义:“天市二十三星,在房、心东北,主国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明则市吏急,商人无利;忽然不明,反是。市中星众则岁实,稀则岁虚。”这两处说法有点不一样,一说天市为四颗星组成,一说天市有二十三颗星,但不管怎样,这个天市都是在与角宿同为东方七宿的房宿和心宿附近,难怪《大荒东经》在描述了大人国之后便要提起这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这市场归大人所有和管理,他坐在市楼里,这便是“大人之堂”。 至于为什么人们把角宿看成是“天王帝庭”,是“候座”,这与物候有关。刘宗迪在《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中论证了“大人削船”与三月“始乘周”的关系。 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河冰已开,河水始盛,故三月始乘舟。这里说的可不是老百姓坐船,这是天子的一项重要仪式。作为政点的《月令》记载:“(季春之月),天子乃……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角宿处于东南角,与一年中的三月在时间上是对应的。这样,地上的事情就投射到了天上。 2、亢——合虚:君子国 在《大荒东经》中,合虚山这一部分讲述的是中容国、君子国、司幽。即: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古 有东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斋 有司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海外东经》有相应的“君子国”的描写: 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 与合虚对应的是亢宿,一共由四个星组成,像一座屋子,《史记·天官书》:“亢为疏庙。”又索隐:“《元命包》曰:亢四星为庙庭。”这里的庙是指庙堂,古时候是“朝廷”的意思。《史记·天官书》正义:“听政之所也。”在朝廷听政的臣子们,着装格外讲究,而且朝有朝规,讲话都得彬彬有礼。可以推测,《大荒东经》与《海外东经》描述的这些“衣冠带剑”“为人好让不争”的君子,正是在朝廷听政的臣子。 3、氐——明星山(孽摇頵羝):奢比之尸 在《大荒东经》中的明星山部分没有提到“奢比之尸”,而是把它放在了孽摇頵羝山的那一部分来描述。可是,“奢比之尸”在《海外东经》中的位置却比较靠前,放在了大人国之后,即第三个位置来描述。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大荒东经》把奢比之尸放在孽摇頵羝山的那一部分可能是错简。因而将其与排在第三位的氐宿内容进行比较。 《大荒东经》对“奢比之尸”的描述是: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海外东经》的描述是: 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尸是指尸神,是人们祭祀的神像。那么,这奢比之尸是什么神像呢?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奢比之尸又叫肝榆之尸,恰恰《史记》解释氐宿的时候又与榆树有关。《史记·天官书》是这样解释氐宿的:“氐为天根,主疫。” 《史记·天官书》索隐:“宋均云:疫,病也。三月榆莢落,故主疾疫也。然此时虽生,而日宿在奎,行毒气,故有疫也。”这是说,氐宿主疾疫是因为三月榆莢落,行毒气。我们知道,太阳从大言山往北移至明星山的时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二月中旬,接近三月。看来,这个既叫奢比又叫肝榆的尸神很可能是榆树之神。每年二、三月,因“榆莢落,行毒气”,人们便祭祀榆树神,以求平安,健康。 在《大荒东经》中,明星山这一部分还讲述了青丘:“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离氐宿不远,也就是在翼宿和轸宿之间的下面,也可以说是在东南角的位置上,有一个星座,名称就叫青丘,或许青丘国就指这个星座。 4、房——鞠陵于天:招摇、玄股、困民之国 《大荒东经》在鞠陵于天山这一部分描述了招摇山、玄股国和困民国。如下: 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斋 有困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海外东经》中没有提到招摇山,但有玄股国和劳民国。如下: 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使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妾北。斋 劳民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 房宿不远处就是招摇星,我们知道,很多星名来自地下的山名,那么,招摇山与招摇星在位置上吻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招摇星的得名可能来自招摇山。另外,招摇星附近是玄戈星,而《大荒东经》又将招摇山与玄股国并提。玄戈与玄股音近,是否也有关系,这里没有更多的证据,只是先提出来,留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另外,《海外东经》的劳民国(也叫教民国)在《大荒东经》中叫困民国。困民国在玄股国附近,无独有偶,紧挨着招摇星、玄戈星的,是由十五颗星组成的一个星座,叫贱人之牢。其形状是圆的,像监狱一样。《史记·天官书》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有句圜十五星,属杓,曰贱人之牢。”索隐案:诗记历枢云“贱人牢,一曰天狱”。又乐汁图云:“连营,贱人牢”。这样,我们有理由将困民国的“困”与“牢”联系起来分析,将人困起来,也就是将人关在牢里。关在牢里的人是贱人,是奴隶,是要有繁重的劳役的,因此又叫劳民国。从这个角度思考,“或曰教民”一句的“教”,则可理解为教化的意思。坐牢,在牢里劳动,目的就是教化,改邪归正,被教化的人,自然就是教民了。总之,招摇星、玄戈星、贱人之牢三个星座连在一起,而《山海经》中的招摇山、玄股国、牢民国也恰好连在一起。 5、心(氐)——孽摇頵羝:扶木 《大荒东经》的孽摇頵羝山部分只讲述了山上有扶木、汤谷以及奢比之尸,上文已经论证了奢比之尸应该放到明星山部分去描写,而不是孽摇頵羝。这里关于扶木的描述是这样的:“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刘宗迪对这描述已经有了很有见地的论证,即这是人们在这里立木测日影。 这里想提出的是另一个问题,孽摇頵羝山是对应着节气谷雨的一座山,不在东边七座山的正中,正中的一座山是鞠陵于天,鞠陵于天对应着一年中日夜平分,长短一样的春分。为什么不在鞠陵于天山那里立木测日影,而是把测日工作放在了孽摇頵羝山?笔者认为是错简所致,《大荒东经》的黑齿国出现在明星山部分,而《海外东经》在描述黑齿国之后,有一句讲汤谷位置的话,即“下有汤谷”,接着一个段落就是说汤谷和扶桑的。那么,这个“下”应该是明星山的下一座山,也就是鞠陵于天。在鞠陵于天这座山上进行测日影的工作,可能更为可信。 6、尾——猗天苏门:埙民之国 在《大荒东经》的猗天苏门部分只有一个段落:“有埙民之国。有綦山,又有摇山,有鬲曾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对埙民之国没有做任何描述,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埙是一种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埙民则是吹奏这一乐器的人们。整天歌舞升平的人们,定是一群养尊处优,轻闲自在的人群,尾宿正是这样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史记·天官书》索隐元命包云:“尾九星,箕四星,为後宫之场也。” 《史记·天官书》正义:“……尾九星为後宫……星近心第一星为后,次三星妃,次三星嫔,末二星妾。” 帝命 7、箕——壑明俊疾(明星):中容之国 《大荒东经》的壑明俊疾部分提到了中容之国。中容之国在合虚山部分也出现了一次,有可能是重复,但这种重复似乎有其道理。合虚的“虚”,壑明俊疾的“壑”,以及“中容”,都有空的意思。另外,从“中容”这一名称看,可能与箕宿星相有些关系,簸箕中间是空的,可容纳东西,也就是装东西。箕宿包括四颗星,本身就像一个容器,像一个簸箕。 《史记·天官书》:“箕为敖客,曰口舌。”又诗纬云“箕为天口,主出气。”所以箕宿又是风伯,从星相分野上说,也是风伯为箕星,雨师为毕星,两者遥相对应。《史记·天官书》正义:“箕主八风……月宿其野,为风起。”既然箕宿又为中空的容器,又为出气的风口,那么,与之对应的壑明俊疾这一名称就很值得玩味了。壑,就是沟壑,也是中空;俊,是东风的意思,《大荒东经》就有“东方曰折,来风曰俊”的句子;疾,就是快的意思。“壑明俊疾”合起来就是沟壑宽大明亮,东风迅猛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之所以将箕宿说成是主风的星宿,其原因是与之对应的山具有一个与风有关的名字。 我们再来看看《大荒南经》、《海外南经》与南方七宿的对应关系。南方七宿为朱雀,所以在这一方位,《大荒南经》和《海外南经》也描述了大量了鸟神:羽民国、比翼鸟、毕方鸟、张宏、驩头等。南方七宿对应着现实中的南方,而在现实中的南方存在着真正的列国,所以,《大荒南经》和《海外南经》除了讲述天官之外,也涉及到他们所对应的列国,即它们的分野。正因为如此,真真假假,难以分辩。 1、井——衡石山:牛黎之国。 《大荒北经》所描述的最后的“大荒之中”的山是衡石山、九阴山和洞野之山。上文已经提到,此条应该挪到《大荒南经》,作为第一座“大荒之中”的山,这样才能使去痓山和北极天柜山都处于南方和北方正中的位置。那么,为什么不移动其他的山呢?关键就在于这一座山的名称——“衡石”。将衡石山挪动到南边作第一座冠以“大荒之中”的山,它的位置便处于西南角,与之对应的星宿是井宿,与井宿同在西南角的参宿,就有一个三颗星叫衡石。《史记·天官书》曰:“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参宿由十颗星组成,其中有三颗星成一条直线,称为衡石。我们知道,很多星名来自地下的山名,既然在西南角的星中有称为衡石的,那么,将地下的“衡石山”挪到西南角,理由便很充分了。 井宿由八颗星组成,像一个井字,因而得名。衡石山部分讲述的是牛黎之国,笔者猜测,牛黎的“黎”当为“犁”。这一区域与井宿对应,井字如田,有井田之说,说这里是牛犁之国,无非就是暗指了天空中井宿的形状像田一样。 2、鬼——不庭山:结匈国 《海外南经》前面讲述的是结匈国,可与鬼宿对应。鬼宿由五颗星组成,外面四颗组成一个口子向上的碗状,中间一颗在碗里面。中间的那一颗星名称十分可怕,叫积尸,就是尸体堆积的意思。《史记·天官书》正义:“中一星为积尸,一名质,主丧死祠祀。”所以,“结匈国”当为“结凶国”,有人把结匈解释为“鸡胸”,说结匈国的人因为鸡胸而得名,不妥,哪有一个地方的人个个鸡胸? 3、柳——不姜山:羽民国、卵民国 《大荒南经》中,在挨近不姜山的前面两条,讲述的是羽民国和卵民国:“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其实,羽民、卵民,都是指鸟。之所以把这两个国家放在这里讲述,是因为与不姜山对应的柳宿是代表鸟的啄,进而成了鸟的象征。四相中南方是朱雀,就是由柳宿而来的。《史记·天官书》正义:“柳八星为硃鸟咮。”说的就是柳宿由八颗星组成,样子似鸟啄。 4、星——去痓山 星宿由七个星组成,像鸟的脖颈,因物于喉咙不宜久留,故主急。史书对此不再有更多的解释,在《大荒南经》和《海外南经》也没有能找到什么对应的方国和神兽。《大荒南经》中,因为去痓山是南部作为观测星辰的七座山峰的中间一座,同时也把它作为测量风的一座山峰,所以这一部分所讲述的主要是与风有关的神话。 5、张——融天山:张弘、反舌国(蜮民国)、凿齿国、交胫国 张弘之国出现在涂山部分,从位置上来说紧挨着融天部分。张弘之国的得名也许与张宿有关,因为张宿紧挨着翼宿,张弘国的人也被说成鸟的形象,即“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 因为张宿对应着东南方,即东南方当是张宿的分野,所以蜮民国(在《大荒南经》是蜮民国,在《海外南经》叫反舌国)和凿齿国出现在这个方位。蜮是蛤蟆,反舌也是指蛤蟆。 古代两广地区的越人具有蛙崇拜,如今的壮族依然保留诸多蛙崇拜的遗迹,蜮民国或反舌国,说的应该就是越人。紧挨着蜮民国的,是凿齿国,说的也应该是越人,古代越人就有凿掉两颗门牙的习俗,以此为美。在《海外南经》中挨着凿齿、反舌的还有交胫国,有人把它理解为交阯国,即现在的越南,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是有道理的,因为它处于张宿的分野,即张宿星座所笼罩的范围。这些民族或国家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为《大荒经》把它们放在与之本来没有关系的山脉一起描述,令后人觉得匪夷所思。 6、翼——涂山:驩头国、三苗国、狄山(岳山)与舜之所葬 翼宿所对应的涂山部分讲了不少的方国,其中有驩头国:“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有驩头之国。”驩头俨然是鸟的形象。驩头可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民族,在南方,处于翼宿的分野范围,所以人们把这里的人说成是长翅膀的。 在《海外南经》中还提到三苗国。三苗也是真实的民族,处于后来的楚国一带,是华夏民族南面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称为南蛮。《晋书》志第一:“翼二十二星,天之乐府俳倡,又主夷狄远客、负海之宾。星明大,礼乐兴,四夷宝。动则蛮夷使来,离徙则天子举兵。”又“翼南五星曰东区,蛮夷星也。”另,《史记·天官书》正义:“翼二十二星,轸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合轸七星皆为鹑尾,於辰在巳,楚之分野。” 在涂山部分还说到了舜埋葬的位置:“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同在《大荒南经》的第二个段落,也是说舜埋葬的地理位置的,即“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关于舜所葬的地理位置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其实也是星宿分野从中作祟。《海内经》曰:“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苍梧、九嶷、长沙、零陵,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地名,言之凿凿,不容怀疑。但这些地方离舜的活动地区又实在太远,又不能不让人怀疑。刘宗迪认为:“《大荒南经》谓‘苍梧之野’为‘舜与叔均之所葬’,盖表明其地实为祭祀舜与叔均的祭坛。” 也就是说,舜的埋葬地望,只是《大荒经》中作为观测日月星辰的那些山峰附近,具体一点,就是在南方东边部分。这一观点,极有见地。当然,也可能不仅仅是祭坛,而就是埋葬在那里。其实,从上面这几条记载看,那里不仅是舜的祭坛,叔均的祭坛,同时还是帝尧和帝喾的祭坛,文王也埋葬在那里,《海外南经》最后一部分,从空间来说也就是东南角的部分,便记载了帝尧、帝喾、舜和文王埋葬在那里:“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硃、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硃、丘久、视肉、虖交。其范林方三百里。”这里的“吁咽”就是舜,袁珂认为:“吁咽与文王并列,疑当是人名。吁咽相切,其音近舜。” 有学者认为,“文王”当为“文玉”所误,与吁咽一起,和前面的熊、罴等都是祭品。其实不然,如果吁咽、文王为祭品,那后面的“皆葬其所”四字便是与前面的“爰有”二字相冲突,文法不通或重复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山又换成了狄山和汤山。可见,这个山峰的名称曾经比较混乱,汤山、岳山、狄山,随心乱叫。不过,狄山的得名,可能与翼宿是主夷狄之星宿有关。另外,这些帝王被埋葬的山峰被说成是苍梧之野,也与处在东南方的张宿、翼宿和轸宿是苍梧之野的分野有关,埋在了苍梧之野对应的地方,其地自然可以被说成是苍梧之野。“苍梧”一词出现很早,秦时已经在目前湖南一带设立了洞庭郡与苍梧郡。 7、轸——天台高山:不死民、菌人 在《海外南经》的东南角部分,描述了一个不死民之国,在歧舌国和反舌国之间:“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歧舌国东。” 这应该与轸宿有关,《史记#8226;天官书》正义:“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占:明,主长寿,子孙昌也。”就是说,在轸宿中有一颗星名叫长沙,是一颗主管寿命的星,如果明亮,这里的人便能长寿。这颗星叫长沙,应该与张宿、翼宿和轸宿都为苍梧之野的分野有关,因为现实中的长沙就是在这一区域。 《大荒南经》最后还提到一个小人国:“有小人,名曰菌人。”这应当就是《海外南经》中前面,也就是东南角所说的小人国,那叫靖人,这叫菌人,音近,角宿与轸宿相邻,故有交互重复的描述。 同样,《大荒经》和《海外经》的“西经”、“北经”一样与其西方七宿、北方七宿有着许多对应关系。 就西经而言,那里描绘了一个诸夭之野,是一个“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的地方。这里丰衣足食,想吃凤凰蛋也有,想喝甘露美酒也有,要多少有多少,自己取就是了。各种动物也在这里群居。这是什么好地方呢?看看与之对应的西方七宿就知道了,西方是天皇的仓库。西方七宿为咸池,《史记·天官书》索隐案:“咸池主五穀,有星五者各有所职。咸池,言穀生於水,含秀含实,主秋垂,”又正义:“娄三星为苑,牧养牺牲以共祭祀,亦曰聚众。”就是说,西方七宿之一的娄宿,又叫聚众,是天上的牧场,饲养各种动物的,怪不得《大荒经》说这里“百兽相与群居”。 另外,西经有“其状如彘”的并封神,而与之对应的奎宿就叫做封豕。《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史记·天官书》正义:“奎,苦圭反,十六星。娄三星为降娄,於辰在戌,鲁之分野。奎,天之府库,一曰天豕,亦曰封豕,主沟渎。西南大星,所谓天豕目。” 《海外西经》还有一条很神奇的关于“巫咸国”的条文,即“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这帮在登葆山上上下下的群巫,在《大荒西经》中被一一点了名:“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这里的灵山应当就是登葆山,群巫活动的山峰自然容易被称为灵山,可“登葆”这一名称更能描绘出他们的活动。他们是在采一种叫葆的药,这种药应当就是后来的不死药。在西方七宿中,有一宿叫觜宿,就是主管采摘这种药的事物。《史记·天官书》曰:“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主葆旅事。”集解如淳曰:“关中俗谓桑榆孽生为葆。”晋灼曰:“葆,菜也。禾野生曰旅,今之饥民采旅也。”索隐姚氏案:“宋均云葆,守也。旅犹军旅也。言佐参伐以斩艾除凶也。”正义:“觜,子思反。觿,胡规反。葆音保。觜觿为虎首,主收敛葆旅事也。葆旅,野生之可食者。”《辞源》也说葆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菜。在《大荒西经》中,关于这些群巫的条文的下一条文就是王母之山,后来的神话说后羿从西王母讨得不死药,就当是这帮群巫所采摘的葆旅。“永葆青春”一词的“葆”,字典上一般解释为“保持”,那为什么不写成“永保青春”呢?其实,这与葆这种野菜被民间认为是一种延年益寿的药有关。葆,是永远青春的象征。 在《大荒西经》最后倒数第三个条文中,有关于“蛇乃化为鱼”的神话描写:“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从地理位置上说,这里属于“大荒之山”部分,即西南角的位置上,从时节上说,已经是冬天了,这时候,蛇已经冬眠了,只剩下鱼还在活动,可能古人以为蛇的灵魂寄托到鱼的身上,得以永生。需要说明的是,“蛇化为鱼”的神话在《海外经》中不是放在《海外西经》来说,而是放在《海外南经》来说,可是,其位置正好处于《海外南经》的第二条,也是西南角的位置上。与《大荒西经》基本上是一致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四象中西方为虎,其中参宿也是主虎。《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而处于西南方的西王母、开明兽等,皆是虎的形象。《西山经》说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恰好被描绘为老虎的参宿中有一颗星叫伐,《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下有三星,兑,曰罚,为斩艾事。”正义:“罚,亦作伐。春秋运斗枢云:参伐事主斩艾也。”《海内西经》将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描绘为“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正好,挨着参宿下角的地方有一星座,就叫玉井;再远一小点,就是相当于九门的“九州殊口”星座。图如下: 就北经而言,同样存在很多与星宿有关的描述,比如“一手把缨”的拘缨之国和与之紧挨着的,“一女子跪据树欧丝”的欧丝之野,这当是牛郎与织女故事的原型。“一手把缨”正是牵牛的样子,而“一女子跪据树欧丝”当是对拟人化的蚕神的描写。《海外北经》对应的是北方七宿,牵牛宿和须女宿正好处在这七宿中。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可能也与占星有关,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的记载。这里的牵牛指的是牵牛宿,织女指的是须女宿,正因为占星的作用,认为牵牛娶须女不好,故事便发展到牵牛与须女不能相见。既然牵牛与须女不能相见,而牵牛宿与须女宿又是两个紧挨着的星宿,那么,人们便把须女星说成现在的织女星,牵牛星与织女星是两颗隔着茫茫星河的两颗星。牵牛一开始可能是指河鼓星,即现在的牛郎星。牛、女、虚三宿,是沿黄道但很不显著的星象,在当初创制二十八宿时,可能相应的三宿是河鼓、织女、瓠瓜。 参考下图: (图/柏舟子) 从以上的比较看,《大荒经》,以及与其具有渊源关系的《海外经》,其方国异兽多与星宿有关。当然,当时二十八宿的划分和排列可能只是一种雏形,与现在的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淮南子》云:“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北方曰玄天,其星须女、虚、危、营室;西北方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方曰阳天,其星张、翼、轸。”可见角、亢、氐三宿曾放在中央,不是东方七宿,但大致方向不会有很大差异。《大荒经》既然从历法延伸到了星宿,以及星宿的分野,即这些星宿所对应的方国,那么,它就是占星家的一个以小见大的魔球,通过它——这块视力范围内的弹丸之地,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似乎一切皆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第24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第24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北京天文馆:《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第58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第380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之“扶桑十日与春分”部分。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第316、317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第380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徐显之:《山海经浅注》,第158页,黄山书社,1995年。 钟 炜:《秦洞庭、苍梧两郡源流及地望新探》,载于武汉大学“简帛书库”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5 北京天文馆:《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第54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医药扬威海外”神话的破灭
热度 1 yangfanman 2011-4-18 09:32
“中医药扬威海外”神话的破灭   ·方舟子·   长期以来国内媒体一直在宣传中医中药在国外如何受深欢迎,古老的中国医 学如何叩开了西方的大门,外国人如何惊呼“中药神了!”……说得多了,让人 信以为真。有人还预言中医在国内衰落的同时在国外得到发扬光大,以后说不定 中国人反而要到国外去学中医云云。   但最近一则《我国中药可能被迫退出欧盟市场》的报道想必让很多人大感意 外。报道称:2004年欧盟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植物药 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 这一最后期限将至,中药面临不得不退出欧盟的困境,这是因为虽然中国国内一 些中药企业曾向欧盟递交申请材料,但由于多种原因,截至目前没有一家企业通 过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简化注册。   这则报道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让我们知道了中医药在欧洲的实际情形究竟如何。 按照欧盟的规定,一个植物药的单个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人民币。这个注册成 本与现代药物动则数亿美元的研发成本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国内的中药企业竟 然认为这个注册成本高昂,没有一家愿意去交这笔钱。由此可知中药在欧洲的销 售额实在是小得可怜。   欧盟的规定对传统草药网开一面,不要求像其他药物一样进行安全和功效测 试,只要求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 年的使用历史。即便如此,中药也没能达到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因为它们 此前即使在欧洲销售,也不是作为药物来使用的,而是作为保健食品。   中药面临全面退出欧盟,没有见到有欧洲的患者或医生抗议,没有见到欧洲 的政府部门、医疗机构要为此采取补救措施,说明中医药在欧洲的使用人数少到 可以忽略不计,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地位,它的消失不会对欧洲的医疗保健情 况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也反映了一个让很多中国人感到不舒服的事实:目前并没 有哪种疾病非要用到中药来治不可,因此欧洲医疗部门可以听任中药的消失而无 动于衷,不觉得欧洲人的生命健康会因此受到损害。   不仅欧洲,北美也是如此。作为世界上口碑最好的药监部门,美国食品药品 管理局迄今没有批准一种中药上市,中药都是作为保健食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主 要是华人在用,市场份额很小。中医药和其他不被医学界承认的民间医术,作为 民间“另类医学”的一部分而存在,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还不如其他另类医学。   通过虚假宣传,制造“中医药扬威海外”的神话,只能是误导国人。抱怨西 方人不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歧视中医,也无助于改变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只 有用科学方法检验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明了某种中药的确可以用于临床, 才有可能获得国际承认,中国古人的贡献才能得到保留,从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一 部分而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011.4.13 (《新华每日电讯》2011.4.15) (XYS20110417)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20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蜂王浆的神话
热度 4 benyang22 2011-4-12 15:40
我不常看方舟子的文章,但觉得他的这篇文章讲得很明白,说服了我。三十年前在国内时吃过蜂王浆,以后再不会吃了。我把文章转载在此,看看有没有人提出反驳,把我说服回去。 ================================================ 蜂王浆的神话   ·方舟子·   蜂王浆和蜂蜜不同,它并不是用花蜜酿造的,而是工蜂的喉咙里的一种腺体 分泌的。和一般人设想的不一样的是,蜂王浆并不是专供蜂王的食品。其实,所 有蜜蜂幼虫一开始吃的都是蜂王浆。吃了三天之后,才有了区别:大部分雌幼虫 改吃蜂蜜和花粉,它们发育成工蜂,个别的雌幼虫继续吃蜂王浆,它们发育成蜂 王。一只雌蜜蜂是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它后 天吃的东西。换句话说,同一只雌蜜蜂如果按蜂王来喂,就成为蜂王,否则就成 为工蜂。“吃什么就变成什么”,这话对蜜蜂无比正确。   蜂王和工蜂的差别极大:蜂王有旺盛的生育力,产卵是它唯一的工作,一天 能下几千个卵,而工蜂却丧失了生育力;蜂王能活几年,而工蜂只能活几个月。 为什么蜂王和工蜂有着相同的基因,结局却如此不同呢?最近的研究表明,这和 “DNA甲基化”有关。DNA是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如果它的某个地方被加上一个 甲基(叫甲基化),那个基因的功能就被抑制住了。将蜂王和工蜂的大脑细胞中 的基因做比较,发现有近600个基因在工蜂中被甲基化了,而在蜂王中没有。DNA 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 就发育成了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可见蜂王浆的作用就是让控制 DNA甲基化的酶不起作用,并不神奇。   但人们总觉得能让幼虫变蜂王的蜂王浆很神奇,就会想到,如果我们也吃蜂 王浆,是否也能像蜂王那样长寿、生育力旺盛?由于这样的逻辑,蜂王浆成了常 见的保健品。中国人有时还结合中药的补药,做成人参蜂王浆。蜂王浆也成了一 味中药,据称其功效为“滋补,强壮,益肝,健脾”,不过这是现代中医发明的。 中医的典籍(例如《本草纲目》)根本就没有提到蜂王浆,似乎不知道有蜂王浆 这种东西(“蜂王浆”是外来语,是对英语royal jelly的翻译),否则不会不 把这种神奇的东西囊括进去。中国人第一次把蜂王浆当成药品或保健品是在1962 年,这是受国外的影响。在上个世纪50年代,欧洲(特别是东欧)开始有人把蜂 王浆作为滋补品推销。蜂王浆后来又陆续被赋予了各种保健、治疗功效,例如抗 肿瘤、降低血脂、降血压、升血压、抗炎、抗病毒、美容等等。这些说法传到东 方,与原有的滋补文化一结合,更被发扬光大了。这种“蜂王浆文化”又传回了 西方,在美国曾经多次发生过由于华人经销商宣扬蜂王浆的保健功能而受到美国 食品药品管理局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警告、处罚。   有关蜂王浆的保健、治疗功效的说法都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它们或者只是 想当然,或者只是有一点初步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的证据,都不足为凭。从蜂 王浆的成分看,它对人体不太可能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蜂王浆大部分是水,所以 和含水量很少的蜂蜜不同,蜂王浆很容易腐败,在没有冰箱的年代没法保存,传 统上也就不采它。蜂王浆和蜂蜜的另一区别是,蜂蜜的成分主要是糖,而蜂王浆 的蛋白质、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糖的含量则比较低。一次对蜂王浆的典型测量结 果是这样的:水占67%,蛋白质占12.5%,糖占11%,脂肪酸占5%,此外还有一些 矿物质、维生素。这些物质当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其他食品 更便宜、更大量地得到,没有必要通过吃蜂王浆来补充。   我们现在并不清楚究竟是蜂王浆中的哪种成分让蜜蜂幼虫变成蜂王的,也许 是某种特殊的脂肪酸在起作用。有人想当然地认为蜂王浆中含有很多雌激素,并 以此警告儿童不要吃蜂王浆以免性早熟。事实上,蜂王浆不含有任何雌激素,只 含有极其微量的雄激素,一克蜂王浆所含的雄激素的量只相当于一个男人体内一 天合成的雄激素的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微不足道。   也许蜂王浆里头含有某种微量的未知物质对蜜蜂幼虫变成蜂王起着关键的作 用,但是那也只是对蜜蜂很重要而已。蜜蜂和人的生理构造差别这么大,对蜜蜂 有效用的物质未必就能应用到人身上。即使那种物质对人体也会有作用,它在蜂 王浆中的含量那么少,而我们又不是像蜜蜂那样把蜂王浆当饭吃,每次只吃一点 蜂王浆,神奇物质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值得注意的是,蜂王浆能引起过敏反应,会出现荨麻疹、哮喘,严重的还会 致命。有人吃了蜂王浆后觉得全身暖呼呼的“很补”,或“补过头了”而烦躁不 安,除了心理作用,说不定也是一种过敏反应。 2011.1.24. (《中国青年报》2011.1.26)
个人分类: 革命本钱|3522 次阅读|4 个评论
昨晚的梦-穿越时空神话之梦
热度 3 cutefay 2011-4-6 12:25
穿越时空之梦也是我经常做的梦,大概是我看这类的动画片比较多的缘故吧! 我昨晚梦见我穿越时空跑到了1949年的时代,当时有一对恋人,女的是党员,在为了革命事业而做一些事情,男的是龙族的人(大概是这几天看电视剧《女娲传说之灵珠》以及动画片《犬夜叉》,就梦到这剧情的人了),具有一定的法力,这男的经常变身为龙帮女的打败一些坏人。 我到了那个时代,告诉那女的现在他们很危险,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近期在秘密暗杀一些共产党的人。那女的不信我说的话。后来,我就跟她说,我是穿越时空过来的,我可以告诉未来发生的事情。很快共产党要召集其他党派开政治协商会议了,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成立了。国民党的法币近期会贬值很厉害。我让他们赶紧把手头上的法币兑换成人民币。 后来的中间情节我忘记了。后来那女的遇到危险,被困在一个地方。龙族的男的想救她,但是他的灵力却失效了,没办法救她。我跟他说,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让他灵力失效,我让他跟我穿越时空到现代,在现代恢复灵力,再穿越回去救他喜欢的人。于是,那龙族的人就跟我到了现代,他在运功的时候,转身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地面上的很多人看到了天空中的龙,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梦就到这里结束了,这个梦总感觉跟《犬夜叉》的一些情节比较像。《犬夜叉》大结局中,女主角被困在一个异元空间里,犬夜叉在外面想救她…… BTW:有人说老做梦休息不好,但我每次只要做美梦,睡眠质量是很好的,第二天醒来精神也很好。我的梦都是快天亮的时候产生的。现实中没有这么好玩的事情,在梦中“经历”这样的事情,也是很有趣的:)
个人分类: 神奇的梦|3409 次阅读|3 个评论
技术、科学、新神话
techne 2011-3-4 23:36
技术、科学、新神话 (草稿,请勿引用) 王 键   一   这是一个技术和科学统领一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对自己的前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的根源正在于技术、科学带来的无比威力。   然而,曾几何时,神话也带给人类一些不可忽视的力量与幸福。当看到信徒们那无比虔诚的祈祷,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   但是:技术与科学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神话?如果有一天,曾带给人类无比威力的工具轻而易举地毁灭了人类自身,那么技术与科学的自信不恰恰成为了一个新时代的神话么?   ——技术与科学若想击碎神话,那就必然会击碎它们自身。   二   自从伽利略时代的科学革命以来,自然的数学化图景就开始被逐渐确立;以至于现如今的人们很轻易地就会遗忘那关于质的规定,只把自己的眼睛盯在一些看得见的数字上。此刻,在我面前正放着一只水杯,一只普普通通的玻璃杯。而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再去关心那个虚无飘渺的“使这个杯子成其为一个杯子的东西”,人们只需要确定:它是用玻璃作的,它高20cm、重400克…… 甚至于,对于“玻璃”是什么也完全可以给出一个数学化的解释——不过是一些颗粒和三角形的组合外加相互间的作用力等等完全可以用公式表示的“假设”而已;而这,就是一只很普通的杯子,一只在现代人眼中的普普通通的玻璃杯。   由这种数学化的途径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人们逐渐对自然失去了敬畏之心,人们开始认定自然不过是一些数学公式的堆积而已。而数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以明晰和无可怀疑而闻名,数学在人们眼中几乎一向都代表了确定性最高的那种知识。那么,既然人们可以掌控数字符号构成的数学方程,人们自然也就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掌控那由数学公式架构起来的数学化了的自然,这算是人们要迈出的那不可回避的第一步。   伴随着这种对于掌控自然的自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了起来。最初,科技的力量还略显稚嫩,它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够广阔;但是科技仍然一步一步“支持”了人们的现代世界图景对于它的信任。随后,人们上天入海,无所不能……但是,虽着科技力量的无限壮大和涉及领域的无限扩大,一些在科技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出现的问题开始进一步凸现出来;比如环境、生态问题,比如科技伦理问题等等。仔细回顾历史,重新审视科技的进程,我们也许会作出一个听来并不顺耳的推断:传统的自然的数学化图景已经开始面对一个阶段性的分水岭,它注定要走到自己的尽头;而奠基于这种世界图景之上的现代科技也比将随之而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动摇,进而孕育出一种更具可接受性的“新科学”和“新技术”。   三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由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无法摆脱的问题,抛开琐碎具体的细节不谈,这里暂且把这些问题大致分为三类:     1、 由自然的数学化图景中隐含的可掌控预设带来的问题,比如环境、生态问题;     2、由科技力量/权力的无限壮大带来的问题,比如核武器问题;     3、由科技涉及领域的无限扩张带来的问题,比如基因技术、克隆人问题。   要注意的一点是:其中,第一类问题才更具有根本性,虽然看起来它显得要比后面两类更温和一些。正是基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可掌控预设和进而导致的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丧失,人类对于“利益”和“效率”的无节制的追求才得以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而上述的第二类和第三类问题之得以产生,都恰恰是出自于人类对于利益和效率的无节制的追求;区别在于:第二类问题的实质是人类夜郎自大式地妄图用科技之剑征服整个外在的自然,而第三类问题的实质却是人类无可奈何、不由自主地把科技之剑指向了人类自身。而那些为科学辩护、持“科学技术中性论”的人恰恰忘记了:现代科技所奠基于其上的基础,真正是暗含着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轻视自然的价值倾向;由此,我们不能认为现代科技只是一种任人使用的无辜的“工具”,它必须为自己的后果承担则任。   四   为了形象地说明人类固守现代科技的命运,不妨构造出一下两个比喻:   1.假设人类是一位制造“能量”的爱好者。最开始,他很偶然地发现了火的秘密,可以用来烘焙取暖;随后他又发现了火药,可以用来制做枪弹……如此发展下去,人类最终变成了一位制造超级“炸弹”的爱好者;终于,在肆无忌惮地制造一个能量无比巨大的炸弹时,突然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于是一切都烟消云散,被毁灭掉了。   2.假设人类是一位天生的神医,手中握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刀片,用以剖析万物;可是,这位神医虽然洞察了万物的秘密,却对自己知之甚少;于是乎,他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无法自制地用那把锋利无比的刀片去剖析自身……终于,在能够洞察自身的秘密之前,这位神医就很不幸地死掉了。   实际上,我相信这种比喻所描述的悲观结局是不会出现的,因为新的出路必然会结束现代科技的旧有进程。   五   那么,新的出路又究竟何在呢?这似乎是一个没人能够确切回答的问题。无论如何,可以预见的一点是:在“新科学”与“新技术”的“内核”中,经典的自然的数学化图景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可掌控预设必须被撤底地打破;只有实现这条核心信条的更新,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对于现代科技观中的“利益”原则、“效率”原则的反动。当前,某些新涌现出的学科已经暗含了这种趋向,比如混沌理论、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已经表明传统的对数学知识确定性的看法是很不全面的,数学远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确定;计算数学的发展也已经开始表明:精确的数学求解大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方程的近似求解更具有普遍性。拓扑学在现代数学中的崛起也开始表明:数学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作为一门考察“量”的学科。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并不像某些现代科技专家们所想得真那么简单;那种“抽掉质的规定性、考虑量的规定性”的传统数学化的自然图景是过于简化、不足够可靠的。对人类来说,即使自然不是完全不可掌控的,我们也不能认为它就是可以被掌控的一个僵死的无生命的对象。前沿生物、生命科学的进展则进一步向人们昭示:科技研究必须有禁区,科技涉及的范围不可以任意地扩张、无限地扩大。当牵涉到伦理、价值等问题时,科技必须受到包括法律和道德在内的社会规范的更多的制约和平衡。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1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神话:印度一宗教领袖娶39妻,祖孙三代181人
热度 4 Flyingriver 2011-2-20 15:02
[转载]神话:印度一宗教领袖娶39妻,祖孙三代181人
上图为其全家福 图片转自: http://news.ifeng.com/photo/hdsociety/detail_2011_02/20/4759587_0.shtml 他的39位妻子 家庭位于印度米佐拉姆邦(Mizoram)的巴克道恩村(Baktawng),室内共有100多个房间 后二图转自: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1_02/20/4761400_0.shtml
1801 次阅读|8 个评论
诌老枪、汪浑浊、曹油膏对话录(1)
jlpemail 2011-2-18 09:46
诌老枪、汪浑浊、曹油膏,以下分别简称为Z.W.C. 属相分别为:蛇、兔、牛。 故此也简化为 S.R.O. W 姜是老的辣,粪蛋蛋是老蜣螂滚得圆,枪是老枪瞄得准。 Z W说话,句句要挤出去三成水份。 C 哈哈,浑浊变成军虫啦。人家养军犬,军马,老Z,咱们这里是军虫。 Z 人中之虫?也不是好修炼的。 W Z老大,您老人家才是人中之虫呢!长虫啊。龙不过是个神话,不过是传说 长虫才是真实存在的,虫子。
个人分类: 小说场|2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文章,读新到的《再谈“四大发明”的神话是一种虚假宣传》
热度 1 liwei999 2011-2-5 16:06
老文章,读新到的《再谈“四大发明”的神话是一种虚假宣传》 (123683)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5, 2007 03:47AM 读新到的FDH《再谈“四大发明”的神话是一种虚假宣传》 东西不在多,列一大堆,看起来也累。受过数学训练的人应该知道否定一个命题的“程序”。讲那么多“证据”就是底气不足的表现。 当年纳粹批判老爱的相对论,找了很多的有学问的人来。老爱的回答是:要证明相对论是错误的,只要一个证据就可以了。 用火,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没有人争论是谁,也没有人争论在哪儿。被认为是大发明,看来是要有些过硬的理由和杠杠。这些个理由,辩论的双方都要明示出来。没有这一点,就谈不下去了。但是,人们对于用火这个“大发明”,不用明示“理由”也都认可,可见世上存在着“常识”。 FDH的脑子不够用,想说的事儿表达不清。其“质疑”可分为这样几个方面。 1)所谓“四大发明”的每一项,能否能构成是“大发明”; 2)人类中最先作此发明的人是否叫“中国人”; 3)这个发明是否向周围传播,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对周围的文明有影响。 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和FDH较量一番了。 首先, 引用: (1)我们中国人所发明的‘火药’实际上指的是‘黑火药’,这种火药的用途,性能都有限的(得)很。(2)而真正导致了军事变革并对历史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的‘火药’是欧洲人发明的‘黄火药’,并大规模地用于工程和军事,是整个近现代军事工业的奠基石 的两句,可能FDH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特翻译如下:(1)都说用火是人类的大发明,其实那都是些用火的遗迹。充其量也不过是些火绳火镰用途,性能都很有限。(2)真正管用的,还得数“洋火”=火柴,那东西好用。 听了这番“故事”,也就不必怪人家钻空子了。因为您整个就是一个筛子,满世界都是窟窿。 在论“大发明”之前,先得搞明白何谓“发明”。FDH同学正是因为没有搞懂这个问题,才跑来“冒傻气”。这个定义也不难,不外是利用人类今天的知识来界定。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到要用“颜色”来区分的地步。‘火药’如何定义?大约有两个标准:1)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充分的气体和热;2)其反应速度要充分地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反应。这是说事儿的平台,如果想发议论,也别黑的黄的、张三李四,就把符合这两个定义的事项都摆出来,看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就结了。 发明/发现不分的人,原料和材料的概念当然也就分不清了。 鉴定出土文物中的植物纤维制品是否是纸,还是有“科学方法”的。用显微镜看看纤维的切断面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个大概了。同样,对什么是纸,也可以定义为:1)以植物纤维为原料(注意,不是材料),利用某种方法将纤维“宏观”地分解;2)通过“抄纸”的办法,将纤维重新组合成薄物。这也是个说事儿的平台。虽说这样的平台并不唯一,但也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东西。而FDH同学的主张根本就是没有一个平台,不过是一通“发泄”而已。 剩下两个,就留给FDH同学当作业了。结论是什么都不打紧,先定义好了再说事儿。 中了500万的彩票,虽不能说中奖人如何有本事,但人家高兴一场,自豪一番的权利还是有的。这几大发明,也有几分彩票中奖的意思。 对有争议的事儿议论一番也可以。但是,如此不着边际的文章,还是省省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民族神话人类起源内涵分析
sheep021 2010-12-24 22:17
三民族神话人类起源内涵分析 作者:佚名文章发于: 文学 点击数: 2263更新时间:2006-11-26 热 荐 【字体: 小 大 】 http://www.wyzxsx.com 本文的目标是对三个文明古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它们是:希伯莱上帝造人神话,希腊普洛美修斯造人神话,中国女娲造人神话。为了分析之需,我们还将涉及与人类起源相关的某些神话,如大洪水神话和人类再生神话。 希腊和希伯来人类起源神话文本已很完整,无须梳理,而由于中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有关材料比较零碎散漫,为了保证本文比较分析的可信性,在此有必要对有关资料进行简略的整理和勾勒: 中国上古有一位造人之神,她就是女娲: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接,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 这段文字所出虽稍晚(汉代),但它所述乃据俗说,即在民间流传的古代神话,因此实际产生的时间当要早得多。屈原在《天问》中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就从侧面透露出这个消息。这一问来得极突兀 ,它当有一个潜在的、没有明言的前提:人类有体,女娲所制,然后才会生发出穷根究底的追问:那么,女娲的身体又是谁创造的呢?据此,则有理由断定,女娲造人神话来源相当古远。 与造人神话相关,是否也有毁灭人类的大洪水神话?据已有资料看,确曾有过一场(或几场)大洪水及其相关灾难: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段文字中灾难很多,但著名神话学者袁柯先生以为主要是洪水灾难。他说:女娲补天,其目的无非治水。积芦灰明言止淫水,其余三事,断鳌足、杀黑龙乃诛除水灾时兴风逐浪之水怪,而炼石补天所用之石,亦湮洪水必需之物。 尽管这段文字所述灾难为何多有歧见(如有人说是地震),但愚意以为袁先生的说法较为可信。可以补充的是,炼石补天,乃是因为天柱折,天破了,陷塌了,暴雨从破陷处倾泻而下(试想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句),于是引发大洪水。为要治水,必须补天,故女娲炼石补之。 那么,这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洪水是什么神发动的呢?是最高天神吗?应该不是。据各种记载,古代发动洪水灾难的一个神是共工。共工在中国古代乃是一个水神: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这位共工曾多次发动大洪水,危害神界和人类,《尚书》和《淮南子》及其它许多典籍都载共工曾振滔洪水为害天下;另外不少资料还记载共工曾发动大水与祝融、颛顼等争斗。因而,尽管女娲故事没有明言洪水乃共工所作,但据其它古代神话资料,振滔洪水以害天下者均为共工及其属下(如相柳等),因此,女娲所治之洪水的发动者按理当为共工。宋罗泌就曾明言共工制造洪水当在女娲之时,且为女娲所制。 此说尽管稍晚,未必便不可信。 如果上述梳理尚属可信,则女娲造人及相关神话大体是这样的:女娲用黄土造了最早的人类,他们在大地上生活劳作,勤劳而善良(颛民即良善之民也),女娲帮助他们缔结婚姻,生息繁衍。 有一恶神共工,可能因为人类得罪了他(或是与人类的保护神争夺权力),故发动大洪水,要消灭人类, 但女娲以自己的神力制伏共工,战胜大洪水及其它灾害,保护了人类。 比较中国和两希(希伯莱、希腊)泥土造人神话母题,我们发现,两希神话的主要关目都相同或相似,只有极少的不同。 大体看来,下面这些关目基本相同:1、人类是一个神用泥土制造的,神赋予了泥人以生命和灵魂;2、人类曾经有过极乐时光(希腊黄金时代,希伯莱伊甸园中始祖的生活),但因人类的堕落的罪恶,他们失去了极乐世界;3、因人类本性卑劣,获罪于天神,导致天神的厌弃和惩罚;4、有一个小神帮助过人类,但因此而受到至高天神严厉的惩罚(希腊的普洛美修斯,希伯莱的蛇即所谓魔鬼撒旦,他帮助始祖获得智慧和辨识善恶的能力);5、最高天神用以毁灭人类的是大洪水;6、有一对夫妇逃过了大洪水灾难,幸存下来,他们成为再生人类之祖;两希泥土造人神话的差异性关目则主要在于:1、希腊造人、赋予人生命与灵魂、毁灭人类的是不同的神,而希伯莱神话中这些关目的承担者则是同一天神;2、希腊神话中帮助人类的是一个善神,希伯莱神话中人类的帮助者(蛇)则是一个魔鬼;3、希腊神话中再生人类是石头变的;希伯莱神话中再生人类是挪亚夫妇生的。 通过上面的大体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两希泥土造人神话尽管各有自己的远古源头,但应有一种传播学上的影响关系,它们的共同源头之一都是早它们而出现的古代苏美尔-巴比伦泥土造人及大洪水神话,比较文化史和神话史学者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成果已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苏美尔-巴比伦文化对两希文化的影响,两希人类起源和再生神话诸关目的大体相同相近,再一次证实了这种影响的存在。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人类起源神与两希神话诸关目,就是同少而异多 。在下面几个关目上,它们大体相同或相近:1、人类是用泥土所制造;2、创造人类的是一个神;3、人类都曾遭遇大洪水劫难。但在更多的关目上,中国与两希神话则是相异的:1、人类只是用泥土所创制,没有神吹气给泥人使之获得生命和灵魂; 2、创造人类的是女神而不是男神;3、人类没有居乐园的关目,也没有失乐园的关目;4、因而也没有人类堕落和与天神冲突及遭厌弃的关目;5、发动大洪水毁灭人类的是恶神而不是至上天神;6、有一个或众多天神帮助人类、保护人类;7、大洪水被战胜,危害人类的恶神受到惩罚。这一简单比较,使我们有理由断定,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是独立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较少受到其它文化圈相关神话的影响,至少没有直接影响。 三个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和民族心理内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它们的分析并从而获得不同的启示。本文的兴趣是:中国与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既然都有泥土造人的关目,那么,它们表现出对泥土(土地)的态度是否相同?又是什么原因决定了他们对土地的相同或相异的态度?与此相关的是,泥土造人的关目是否蕴含有三个民族文化对人类本性、命运的某种理解和认定?它们是否有异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作出这种相同或相异的理解和认定? 首先,三则人类起源神话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类与土地的渊源关系:人类从根本上来自于土地。关于人类由来,综观世界各民族古代神话,众说不一。有的起源神话讲述,人类来自于某种图腾动物,乃它们所生(美洲印美安易洛魁部落神话讲述人类乃狼、海龟或鹰所生),或来自于某种植物,如某种树、竹、乃至瓜果,但中国、希伯莱、希腊三个民族古代神话却共同讲述着人类来自于泥土的故事。如果说人类起源神话中蕴含着各个民族古代先民对人类本质的某种认识,那么,我们可以说,泥土造人神话,确认的是人与土地的本质关联,即人的土地根性。土地,既是人类身体构成的质料,又是人类生息、繁衍、劳作和归宿之所在,无论是个体的一生,还是群体的起源与归宿,人从内到外都与土地息息相关。 如果说在图腾(动物、植物、无机物)生人的起源神话中,表现了创造它的民族对于图腾(人类或某种部落的血亲祖宗)的崇拜意识的话,那么,泥土造人神话是否也表现了对土地的崇拜意识?我们发现,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中国与两希神话泥土造人的故事,表现的竟是对土地完全对立的感情:一是崇拜,一是鄙弃。因而,土地也获得了完全对立的评价:一是崇高的,一是卑污的。 尽管两希人类起源神话在某些关目上略有差异,但主要关目都大体相同,因而,对土地的态度和评价也大体相同。就希伯莱神话而言,贯穿几乎《旧约》大部分神话传说故事的一个基本冲突是人类与上帝的冲突,这一冲突的开端和基型就在创世纪之中。上帝耶和华乃是至上天神,也是唯一的神,作为天空之神,他的对立面乃是土地以及土地的神性形式蛇。伊甸园中那条神蛇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义中,常被解释为魔鬼的化身撒旦。在信奉一神教的希伯莱人那儿,除耶和华外,所有的神祗都被贬低为魔鬼。就创世纪中上帝与蛇这一对立角色结构而言,那条神蛇其实就是土地的神化形式。关于蛇与土地内在同一性,在西亚乃至世界各民族神话中都以各种方式被讲述着,在此不须我们赘复。天空与大地的对立性冲突,在后世欧洲文学中,形成了一个原型性形象结构,那就是天鹰与地蛇的冲突。那么,在天空/大地、上帝/魔鬼的对立冲突中,人类作出了什么选择?人类选择了大地。亚当夏娃听信了蛇的诱惑,违背耶和华的禁令偷吃智慧果,与蛇一起,被上帝谴罚到大地上受苦受难。人类听信蛇的诱惑和怂恿,其实是人类听信自己身上泥土根性的诱惑和怂恿,蛇是内在于人自身的一个成份,因为构成人的质料的是泥土。因而,在《旧约》中,上帝与蛇的对立和冲突,便转化为上帝与人类的对立和冲突。在创世纪以外各篇中,蛇这一形象基本消失,不再出现,人类则被置换到蛇的位置上,成了上帝的对立面。 当然,人类与蛇还不是完全同一的,人类身上还有天神的成份,上帝将气息吹进泥人的鼻孔,使之有了生命。在希伯莱语中,气息与灵魂同词同义,气息即是灵魂。故人类实际上是由两种成份泥土的血肉和天神的精神构成的,内在于人类的,不仅有土地的属性,还有天空的属性。这一人类本性的对立性构成,导致了人类永恒的冲突:灵与肉、精神与本能、理性与感性、光明与黑暗。在这些对立性构成中,与天神赋予人类的属性相比较,泥土赋予人的是肉体、本能、感性、欲望等黑暗的成份和属性。在上帝与蛇、即天空与大地的冲突中,人类选择了蛇,即选择了土地。耶和华把亚当夏娃谴罚到大地上,说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便是对人类土地属性的确认。 由于古代希伯莱人信奉神教,只有上帝是唯一的神,是圣洁而崇高无比的神,因而,与这天空之神相对立的土地就是污秽的、卑贱的、乃至罪恶的。 由创世纪神话中生发出来的所谓原罪说,寻根究底,那原罪之源乃在于泥土之中,大地之中,人类的原罪来自于土地。 希伯莱创世纪神话中上帝对人类的诅咒和否定,也是对土地的诅咒和否定(亚当罚落大地时,耶和华明确对他说地必因你而受诅咒 )。 明确了希伯莱造人神话中对土地的贬低和卑视,我们就能理解与造人相关的洪水神话及其它神话。耶和华要用大洪水毁灭人类,据《旧约创世纪》叙述,乃是因为亚当夏娃的子孙们在大地上行恶,主要是指人类听凭自己本能的驱遣而行事,即被泥土根性所主宰。耶和华发动大洪水毁灭人类的神话,其实是造人神话中上帝与人类、天空与大地冲突发展的顶点和解决。 因而,在希伯莱泥土造人神话中,表达的是希伯莱人对土地的极度贬抑和否定性评价与态度。那么,希腊泥土造人神话呢?希腊泥土造人神话表达的对土地的态度与评价与希伯莱一样, 是贬抑性和否定性的。在希腊人类起源神话中,存在着与希伯莱神话相同的对立性角色结构:天神与地神、宙斯与普洛美修斯的对立。宙斯作为后起而居统治地位的俄林帕斯神系众神之王,是一位天神(宙斯在古印欧语中即天空),人类的创造者普洛美修斯乃堤坦神族之一员。堤坦神族是比俄林帕斯神族更古老的神族,是天神乌拉诺斯与地母盖娅的儿孙,他们是居住地上的巨人族。尽管堤坦神身上也有其父乌拉诺斯的基因,但乌拉诺斯作为希腊神话中三代神王中最早的一代神王,其属性不是光明之天,而是黑暗之天,与第三代光明之天的神王宙斯完全相反。这黑暗的天神与地母盖娅交合所生之堤坦诸神,大多为本性蛮野、力量过人而缺乏智慧光照的巨人,如果说光明天神代表的是智慧的话,那么,浑沌蛮野、本能强大的堤坦诸神则更接近于黑暗之地神,即其本性中土地根性更深沉而强大。人类乃堤坦之子普洛美修斯用泥土创造,实际上是说土地之神创造了土地之人。 与希伯莱创世神话一样,希腊神话中人类用泥土造好后,也有一个神朝他身上吹了一口气,使之获得了生命和灵魂,这个神就是雅典娜。在希腊神系中,雅典娜是后起的神祗,作为智慧的象征,雅典娜的出生十分独特:她是从天神宙斯脑袋里蹦出来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最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天神的内在品质,她的一个象征形象是鹰,神鹰代表的是天空。泥人因获得雅典娜的气息而具有生命与灵魂,意味着人类也是由两种对立的属性构成的:即泥土的本性与天空的本性。与希伯莱起源神话一样,人类身上泥土根性显然更深沉而强大,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们也因其泥土本性而堕落,变得贪婪、放纵、冷酷而残暴,因而为天神宙斯所厌弃。宙斯与众天神开始危害人类,所谓潘多拉的匣子这一关目,实际上是一次人类的失乐园,因为在此之前,人类没有疾病、瘟疫、痛苦、不幸、灾厄,生活无忧无虑、无病无灾,但众神送给人类祸物潘多拉的匣子里飞出的疾病灾厄,却结束了人类的乐园时光,这极近希伯莱神话中人类始祖的失乐园。但天神宙斯对人类的厌弃和惩罚并不到此为止,地神之子普洛美修斯和人类与宙斯的对立冲突的最后解决,就是前者受到更严厉的谴罚:普洛美修斯被捆绑在高加索山上,被宙斯派遣的一只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使其痛苦万分(请注意希腊神话中鹰与天空的关联),而人类则在一场大洪水中被消灭得一干二净,唯有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死里逃生。 因而,希腊泥土造人神话所确认的,也是人的土地本性。不惟起源神话表达了这种确认,还有其它几则神话都在强化着这种确认。首先是人类再生神话。在帕耳那索斯山上幸免于大洪水厄难的丢卡利翁夫妇,得到堤坦女神忒弥斯(据希腊神话她乃普洛美修斯之母)的启示,将他们母亲(地神)的骨骼石头扔到身后,那些石头都变成了人。 在这个人类再生性神话中,石头乃丢卡利翁夫妇之母(地母)的骨骼,仍属地中之物,不妨说,这是泥土造人神话的变异形式。另一确认人类土地本性的故事,是所谓地生人的故事。这种故事在关于卡德摩斯和伊阿宋的传说中都出现过,其中,卡德摩斯与地生人的故事最有意味。卡德摩斯在寻找其妹欧罗巴的途中遇上一条毒龙,他杀死了毒龙,按雅典娜的吩咐将龙牙埋进土地中,土地中生出一群武士,这群武士自相残杀,死亡几尽,最后五个人停止互相屠杀,在卡德摩斯的带领下,在那儿筑石建城,此即忒拜城的来源。伊阿宋在寻取金羊毛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杀死毒龙、龙牙被埋入土中,长出一荐人,并被杀死的情节。 在这种故事中,天神与地神的冲突被置换成了天神之子英雄(英雄乃天神与人类交合所生)与毒龙及龙牙所生之人的冲突,后者与前者都具有结构上的对应性;毒龙在西方神话和文学中,往往由古代巨人所变异,乃土地之子或土地之神的贬损形式,代表的是黑暗、浑沌、蛮野、恐怖的大地之神,其毒牙入土生长出人来,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地生人神话可以看成是泥土造人神话的次生形态,其所确认的,都是人类的土地根性。当然,对卡德摩斯这个传说本身而言,地生人故事还具有某种宿命意味的象征性,即建于此地的忒拜城统治者后裔的悲剧命运与结局:俄狄浦斯的悲剧、其子孙互相残杀而最后城落他人之手的悲剧,都可以在 德摩斯与地生人的故事中寻找到其象征与隐喻性预示。而这些地生人所以愚蠢地自相残杀,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他们的土地本性。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希腊泥土造人及其相关神话,表达了希腊人对人类泥土本性的确认,这种确认中也表达了人类对土地的贬抑态度。但须要注意的是,希腊人对土地的贬抑远没有希伯莱人那么彻底和极端,希腊人在叙述人类起源故事时,对地神之子普洛美修斯并不持否定态度,反而带着赞美倾向;对天神宙斯也不是无保留地肯定,总体上看还带点批判态度。对人类因其本性而导致的堕落虽然也不认可,且带有明显否定倾向,但对宙斯用大洪水来毁灭他们也不会持肯定态度。总体上看,希腊泥土造人及其相关神话对土地的态度是贬抑的,但不及希伯莱神话那么极端和彻底。 与两希神话相比较,中国泥土造人神话就表达了对土地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评价。首先,中国神话中没有赋灵关目,人完全是泥土构成的,并不需要另一个天神吹气赋予泥人以生命和灵魂,人类来自泥土,其生命和灵魂也自在泥土之中,而不来自泥土之外;其次,神是用造自己的材料来造人的,女娲乃地母,女娲地出典有明征。 人与神在根本上是同一的。希伯莱神话中造人的上帝不仅不是用泥土造成的,也不是由任何质料构成的,他从根本上说没有任何具体质料构成的身体,只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在希伯莱神话中,人神是相对立的、分裂的,中国神话中,人神是同一的,一致的。人神的同一,决定了人自身本质构成的同一。中国神话中的人不是内在分裂的人,他没有精神与本能、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固定分裂与冲突结构,而是浑融为一的。 中国泥土造人神话中,神用构造自身的材料创造人类,这表达出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的肯定和崇拜态度。在中国神话中,土地及其神化形式有极高的地位。当天空陷塌(天柱折)大雨倾盆,洪水泛滥时,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五色石乃出自于土(石者,土之精),补天之五色石,实乃土地精华所聚之神物;又大洪水中,曾窃天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而这息壤,乃是一种能自己生长的土壤, 一种土地的神化形态。泥土是神祗们用以战胜灾害的神物,可见地位之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最高大神也具有土地属性。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形成了五方帝神系统,即按五行观念将古代诸主要大神重新组合成五位主神和五位佐神的五方十神系统。可以说,这是中国的俄林帕斯神系,这一神系的最高统治者乃是黄帝,其佐神为后土。 那么,这位黄帝是什么样的一位神帝呢?按古代典籍记载,黄帝作为五帝之首,位居中央土位,即无极之土,以君临其它四帝。其佐神乃后土,即土地神,社神。在五方帝神系统中,佐神与主神有内在的同一性,属性是一样的,后土作为土地神,则其主神黄帝事实上也是土地神。 中国最高大神的土地属性意味着他们在本质上与人类是同一的,因而,中国古代没有最高天神发动大洪水或什么其它灾难毁灭人类的神话理所当然。中国泥土造人神话表达的不是对土地的贬抑与否定,而是肯定与崇拜。土地在两希神话中是低贱的、卑污的,在中国神话中则是崇高的神圣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到了理性化时代,中国一些重要文化典籍(如《易经》)中开始有了天尊地卑的观念,但即使在这些典籍中,它们的尊卑区别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中国文化更强调的是天地参合、阴阳交泰、互补互渗,而不是极端的尊天抑地。至于在原始神话中,这种尊天抑地的观念就更其淡薄。事实上,如果我们从精神上把握中国文化,将不难发现,中国文化本质上充满了土地精神,天空意识则相对淡薄。 与人类之来源相关的是人类本性之构成。三个民族泥土造人神话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各自先民对此的见解。 希伯莱神话中,人之来源是二元性的 ,即兼具泥土与天空两种对立属性。与天空相对比,土地总是黑暗、欲望、本能的象征,如果拿弗洛伊德的术语表达,则土地是本我人格的象征;而天空则代表着绝对真理、最高道德律令、最高智慧和理性,在弗洛依德人格理论术语中,这些属于超我人格内容。由泥土与上帝气息构成的人类,本质上是由这相反对立的两极构成的。希伯莱文化中,这对立二极在人身上不可能和谐统一,它们处于激烈的冲突对立之中,人在本质上是分裂的。 这种分裂型人性观希腊文化中也有相近表现。希腊神话中的人也是由泥土与天空两种因子构成。如同希伯莱文化一样,希腊文化中土地意象代表的也是一片黑暗的世界,强大的肉体本能、强烈的欲望与冲动,用尼采的术语表达,即所谓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而希腊神话中给人之肉体赋灵的是集中代表着天神之光明、智慧、理性、秩序和权威的雅典娜。人在本质上是由两种对立的因子构成的,他也是分裂型的。这种灵肉二元论看来深深地影响了希腊此后的文化发展,其最早的例子之一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人的描述。 尽管二千多年后的尼采曾激烈地攻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将他们看作是使希腊神话衰落、酒神精神消歇的罪魁祸首, 但他们在其哲学中对人的描述则是典型二元论的,这种人性二元观最突出地体现出他们的哲学与希腊神话内在的脉承关系。 不过,尽管希腊人类起源神话表现出的人性观也是二元性的,但这二元并非是绝对的分裂关系,神并非绝对只受理性、道德、智慧的控制而完全没有本能性情欲,大多数神或神性英雄倒是二者兼具,最高大神宙斯便是最典型的一个。正如他头脑(人之天)中蹦出雅典娜而大腿(人之地)中蹦出狄俄尼索斯,他同时兼具智慧与本能两大品性。在希腊神话中,普洛美修斯是按神的样子来造人的,人与神在本性上具有同一性,他也兼具土地之本能与天空之智慧。希腊神话中表现出的人性观也是二元性的,只是这种二元本性并非绝对分裂,它们也可能有均衡和谐的时候,希腊神话中黄金时代的人类正是这种人性均衡和谐状态的一个样板,那是希腊神话对人性与人类生活状态的理想设计。只是人类走出了黄金时代以后,他身上大地与天空二重本性均衡和谐的状态便慢慢发生了倾斜和被破坏,乃至到了黑铁时代,人类身上的土地根性得到恶性膨胀发展,而天空智性则被抛弃,并因此遭致宙斯的严厉惩罚。就是说,在希腊神话中越到后来,人类的本性越向土地倾斜堕落,与此相应的是,神的本性则愈向天空升腾纯化,人与以宙斯为代表的神因此作为对立二极而被突出,后者更突出了其智慧、理性、光明的属性,前者则更强调了其黑暗、本能、欲望、无理性的品性,因此,在人身上,大地与天空之属性处于分裂状态。尽管如此,这种人神属性分别向大地与天空的逆向运行在希腊神话中是有限度的,直到希腊神话开始消歇时,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也没有发展到只有单纯天空属性,其中的人类也没有堕落到只具有土地精神的地步。故而,希腊神话中人性二元构成的分裂与纯化程度相对有限,远不如希伯莱神话那么深巨和彻底,这一区别不可不察。 与两希神话表现的二元分裂性人性观相比,中国神话中体现出的人性观却是一元性的。 中国神话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中,只有赋形关目,而没有赋灵关目,人类的来源是一元性的,这意味着其本质也是一元性的。中国神话总体上看对人的本性构成这一问题处于无意识或意识相当淡薄状态,它引导人们注意的,更多是外在的生活情景,而不是内在的本性构成,这是它与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较为强烈的人本性意识的一个重要区别。曾有学者论及中国文化有一种将精神还原为身体即心灵的身体化特征,这不无道理,造人神话只有赋形而没有赋灵关目,大约是这种特征最早的表现。但另一方面, 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没有特别的赋灵关目,也许与中国古人持守一种浑整统一的一元人性观有关,即人的肉体与灵魂不可分割,且它们都来自于土地,最终也归于土地,因而,地神给人类赋形与赋灵具有同一性。人类的血肉与灵魂都来自于土地。这是中国与两希神话(尤其是希伯莱神话)很不相同的地方。 由于对这一问题学者可能有歧见,在此有必要稍加展开。 希伯莱神话中人的身体来自泥土,所以死后身体归于泥土,一部《旧约》不厌其详地叙述以色列人的列祖列宗死后归葬某地的关目,反复在强化 这种意识。那么,人的灵魂归往何处呢?是否归自泥土?《旧约创世纪》中耶和华曾说,人既然是来自泥土的血肉之躯,那么我的灵就不永驻他身上,既然人的灵魂乃上帝所赋,自然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应归于其所来自的天空,就象身体应归其所来自的土地一样。很多学者都注意到犹太教没有来世论,没有地狱观念。大多数游牧民族的宗教都如此。英国学者白德库克将其看成是犹太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既然游牧民族视地为卑污所在,上帝所赋的人之灵魂在人死后自然也不能归于这卑污所在,所以,游牧的希伯莱人没有发展出地狱的观念是理所当然的。 而农耕民族的中国和埃及大不一样。中国人在汉以后的地狱及阎罗的观念来自于印度文化,对此学者已有确论,但汉以前中国文化中是否就没有地府及冥王的观念呢?学者们对此意见却有分歧。为节省篇幅在此不对之展开述评,只表达笔者的看法:中国汉以前早有地府及冥王的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鬼魂观念,所谓鬼就是人死后的魂魄(试看《楚辞国殇》中子魂魄兮为鬼雄的诗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司幽之国就是地府。那么,这地府的主宰是谁呢?他名叫司幽,或土伯、或后土,中国上古关于他们的资料较多,这已为人们熟知,兹不赘举;屈原曾在《招魂》中呼唤魂乎无下,因为土地下面有凶恶狰狞的土伯等待在那儿。另有学者研究说,昆仑山(泰山)在上古曾是中国神话中的地狱之山,人死后灵魂之归所。 不管地府在哪儿,地府的主宰究竟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上古有地府这个所在,它是人死后灵魂之归宿。这意味着,人不惟其形而且其灵都来自于土地。因而,不管形也罢,灵也罢,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它们都具有土地根性。 与中国相类似的是埃及文化。埃及神话中人死后其形归于土,其灵魂也归于土而不是升于天。埃及神话中最有名、最为埃及人敬爱的大神是奥息里斯,他身兼土地神、植物神、农业神和冥王多种职能,他主宰的地府是埃及人最重视的所在。埃及人十分关心死后的灵魂去向和来世问题,所以地府及冥王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那么,中国和埃及这样的农业民族古代神话中有天神吗?他们与地神是什么关系?农业民族当然有天神,但他们与地神的关系主要不是冲突对立而是交合承沿的关系。埃及太阳城九大神共分四代,第一代大神是太阳神拉(至上天神),他之后每一代大神(拉的儿孙)都是兄妹配偶神,且分为天神与地神,最后一代大神伊西斯与奥息里斯兄妹是拉神的重孙,也是天地相配的夫妻神。从奥息里斯这个冥府之王的角度看,从最高天神、太阳神拉到他, 是一脉相传的关系;而横向的伊西斯(他的姐姐与妻子、具有天空属性的神)与他,则是一脉相通的关系。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地神女娲与天神伏羲(太昊)就是夫妻关系,汉代画像砖上有他们人首蛇身而蛇尾相交的图画,那即天地交合的象征。另众多上古神祗间的谱系,都在强调天神与地神之间的脉承关系和转换关系,在此仅引二例以为证: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山海经大荒东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 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山海经海内经》) 上两则神话资料中,帝俊乃商人至上天神,炎帝既是农神植物神(因而也是地神)亦是火神和太阳神(炎帝者,太阳也), 也是天神。而司幽之国当指地府,后土亦是地府之主宰,这两个地府之主宰均为至上天神的后裔,他们之间有血源上的脉承和转换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分裂关系。象这种神族谱系,中国古代神话中还能找出许多。中国神系更强调的是彼此属性的相互关联和渗透,而不是分裂对立,这是它与希伯莱神话乃至希腊神话很不相同的地方。希伯莱神话把天神与地神(蛇)的分裂冲突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希腊神话尽管没有这么极端,但天神与地神的关系中分裂对立是主导的。这不仅有宙斯与普洛美修斯的冲突,更有地母盖娅及堤坦神族与宙斯为代表的俄林帕斯神族持久的冲突,以及希腊英雄(天神之子)与各种怪兽毒龙(多为地神之子)及堤坦后裔持久的冲突为其证明。 由于中国神话中天神地祗在本质上是相互和合涵容的,有内在脉承关系的,因而,中国上古造人神话中人类形体与灵魂之来源和归所均为土地。但这不意味着人之本性就与天截然对立,通过土地,人的灵肉也与天神间接相通。中国神话中人类来源和本性的一元论意识是极具有涵容性而不是完全封闭性的。因而,中国神话中的土地就不象希伯莱神话中的土地,只是人类身上黑暗、欲望、冲动、非理性这些本我人格内涵的象征,它包涵有这些人格内容,也更有自我的人格内容。中国文化中,土地意味着现实世界,这现实世界内化于人的精神构成,主要形成了人的自我人格,以及某些超我的品性。因而,中国神话中的土地意象在以自我为主的前提下,涵容着本我和超我的内容,它具有一种浑整性和包容性特征,与希伯莱以及希腊神话中土地意象潜含的精神属性很不一样。 与人类来源、人类本性设定相关的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存处境的设定。三个民族人类起源神话都有意无意地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处境和命运的设定。在这方面,我们发现,两希神话的设定有较多的相似性和相同性,而中国神话的设定则大不一样。 在两希神话中,人类远古都曾有一个极乐世界,在希伯莱神话中,那些是始祖亚当夏娃曾居住的伊甸园,在希腊神话中,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由于人类身上土地根性的驱动,人类开始堕落了,犯罪了,远离了赋予其灵魂的天神的指引,堕落的人类因此受到代表智慧、道德、理性、秩序的最高天神的惩罚。这一惩罚有两个关目,先是失乐园,后是全体毁灭。在希腊神话中先是黄金时代的丧失,人类最后走向充满血腥、残酷、战争、暴力、疾病、痛苦、贪欲、情欲和权力欲的绝望的黑铁时代,并最终导致宙斯用大洪水来彻底毁灭人类;在希伯莱神话中,人类始祖被逐出伊甸园,被耶和华罚到土地上去经受劳作、生育和穷困劳累的无尽煎熬;由于人类在这种处境中仍然继续堕落,所以才导致了第二个惩罚关目的出现:天神发动大洪水消灭整个人类。因而,在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堕落与惩罚。最强烈地表达着这一主题的自然是希伯莱神话,人类的命运在上帝造人与灭人的神话中,走着一条因其始祖的原罪而永劫难归的堕落而苦难的漫漫长途,人类现实的生存处境是罪恶、痛苦、堕落、永恒的惩罚。 在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命运与处境被作了大不相同的设定。尽管中国神话也设定了一个人类始初的类似黄金时代的时代三皇五帝的时代,但却没有突出地强调人类以后的堕落以及由此而来的毁灭性惩罚。罪恶惩罚主题在中国神话中不被突出,因而,中国神话中人类也没有失乐园的关目,不曾有希伯莱式的永劫难归的命运;与此相关的是,中国神话人类现世的生存也不是一种必然堕落和充满罪恶的生存,尽管比起三皇五帝的黄金时代,以后人类的生存处境也许要糟糕得多,但那毕竟不是只当如此和必定如此的。导致中国神话对人类命运与处境作这种温和设定的直接原因之一,乃是中国神话中的神与人不是对立而是亲和的。中国造人之神与最高大神,均不是惩罚型天神,而是庇护型天神,他们是人类的护佑者而不是暴戾专横的惩罚者;中国神话以对待人的态度来判断神祗的善恶:护佑人的神是善神,敌视人的神是恶神。这种人神本质上的亲和同一性从根本上讲,乃是由他们身上共同的土地根性所决定的,这与两希神话中神人的本质属性根本对立恰恰相反。希伯来神话恰是以对待神的态度来判断人的善恶的:服从敬畏神的是善人,忤逆反抗神的是恶人。希腊神话在神人关系上也持大体相同的标准,只是没有希伯来那么绝对和极端。 因而,三个民族人类起源神话中对人类来源、本性、命运的描述和认识有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各自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说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史的源头,是这个民族集体潜意识的最初表达,那么,在它身上,就潜涵着对这个民族文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型和基因,它们在相当程度上潜在地规约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型态和内在精神。比较文化学者的研究成果,已让我们了解并接受了这样一个基本结论:以古代希腊和希伯莱文化为源头的欧洲文化就其主导倾向而言,是一种分裂型文化,这种文化所设定的人、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二元对立分裂型的,乃至其文化构成和发展历史本身也是二元断裂式的;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从外到内都显现出强烈的浑整互融性特征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特征差异性的最早表达,便是在三个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中。 三个民族古代人类起源神话都确认了人类与土地的血缘关系,但对土地(因而也是对被土地属性主宰的人类)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评价。希伯莱神话中,那是断然的否定和贬斥;希腊神话中,那些也基本是否定的;中国神话中,则是肯定和崇敬的。两希神话中,神是在用一种低贱卑污的物质造人,而中国神话中,神是在一种尊贵崇高的物质造人。同是土地,在不同民族神话中却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原因何在?这根本的原因,当在三个民族古代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民族心理构成和价值观。是不同的经济生活类型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心理特征,决定着土地在不同民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以及人们对土地的不同评价。 就中国而言,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到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华民族的主体黄河流域的华夏先民就进入到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时代,这一时期各种陶器的大量被制造就是一个有力的侧证(各种陶器主要用之于储存谷物和食用谷物)。农耕经济与聚落方式都在强化人们对土地的感情和突出土地的重要性。先民生存之衣食主要来自于土地,因此,聚族而居,守住一方水土,就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土地,也就是失去了生存之依凭,土地崇拜意识自然由此而强烈起来。可以说, 农耕社会的人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结恋土情结。 土地神(社神)是人们膜拜的最重要的神,象女娲、炎帝、黄帝、禹、尧等古代最显赫的大神,都曾是土地神或与土地联系紧密(经常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植物神、农业神;迄今为止,在中国乡镇,还随处可见那祭祀土地神的所在社坛或社庙;在中国上古,最显赫的神是土地神或具有土地神性;最神圣的图腾龙(或蛇)是土地的神化意象;最隆重而盛大的祭仪不是祭天而是祭地以及与地关联的山川江河; 最高形式的政治共同体国家命称为社稷(土地与谷物)文化的方方面面,生活的角角落落,到处都弥漫着土地意象,这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意象。 中国古人当然也尊天,但天是与人们保持亲和性的天,与土地相生相克的天,或是被土地化了的天:土地神黄帝居然成了最高天神, 且衍化为以后的玉皇大帝;土地的神化意象龙居然腾跃九霄,最后竟至护日巡天(六龙回日即是也 );或是被世俗化、现实化了的天。 秦汉以降,中国文化确也发展出了尊天抑地的观点,但这尊抑的倾向从来也没有发展到极端,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倒是追求阴阳合壁、天地交泰、互渗互利、相辅相成的境界。 与对土地崇拜感情相结合的是对故乡的眷恋。故乡的观念与聚族定居的生活是联系在一块的,后者决定前者。没有聚族定居的聚落形态,人们便很难培养起极其深挚的故乡观念,在相当意义上,农业民族有着超过任何其它民族(如游牧、商业民族)的强烈的故乡观念,故乡与故土几乎成了同义词。我们可以说,故乡情结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情结的一种转换,二者有内在的同一性。农业民族对土地的崇拜总是与对故乡的眷恋结合在一块的。 对土地的崇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那是农业民族的衣食之源,所以农业民族在其精神文化中,总是把土地的地位抬到至高无上的程度。中国古代用以编组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模式是五行模式,而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居于中央以控驭四方的是无极之土,其神为中央之帝黄帝,其佐神为后土;在埃及这个农业民族的神话中,最重要、最让埃及人崇拜的大神,是兼土地、植物、农业为一身的大神奥息里斯,其地位之崇高和为人们崇拜之程度,连太阳神拉也比不上;这情形与中国古代几乎差不多。 但两希文化却大不一样,它们都极端地尊天抑地(希伯莱尤其如此)。 据《旧约》及其它历史资料,古代希伯莱人主要从事畜牧业,过着一种逐水草而居的行无定踪、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游牧民族的衣食之源不直接是土地而是动物,土地对游牧人的重要性远不如对农业民族的重要性。因而,游牧人没有强烈的土地崇拜意识和土地情结;由于居无定所,游牧人也培养不出农业民族人们那么深挚的故乡观念和情感,他们倒是容易培养出一种强烈的漂泊意识。游牧生活本质上没有故乡,只有永久的迁徙漂泊。希伯莱人类起源神话中极端的贬抑土地的态度,根本上来自于这种经济生产与聚落方式。 希伯莱神话中的上帝在本质上是游牧人的上帝 ,已有研究证明,耶和华在远古本是犹太人的动物保护神和部落保护神,到后来,随着犹太人的扩张活动,以及希腊罗马人入侵后的漂泊历史生活的出现,这个希伯莱人的部族保护神与动物保护神才慢慢升华为至上天神和全人类的上帝。尽管如此,尽管《旧约》中的上帝已成为全人类的上帝,但他在本质上仍是游牧人的上帝而不是农业民族的上帝。《旧约》中经常叙述希伯莱人敬祀上帝的活动,但所叙述的供品主要是牛羊等动物而不是农产品。《旧约》中人类弟兄之间第一次血腥谋杀的原因即与此有关。据《旧约创世纪》,亚当的两个儿子亚伯和该隐一个放牧,一个种地,祭祀上帝时,农人该隐拿来出自己土地里的出产,而牧人亚伯拿出自己牧羊群中头生的羊和羊的油脂,上帝悦纳亚伯的供品却不喜欢该隐的供品,这使得该隐十分恼恨嫉妒,竟因此而杀了亚伯,因而受到上帝的严厉谴责和诅咒。在《圣经》中,人类兄弟间这第一次仇杀,实际隐喻着两种经济生产方式的冲突,耶和华在这场冲突中选择了游牧的亚伯而拒绝了农耕的该隐,拒绝该隐也就是拒绝农业和土地。这一精神内涵如果考察这个神话故事的来源将会使人有更明确的认识。 该隐与亚伯冲突的故事源自更古老的苏美尔-巴比伦神话,在苏美尔-巴比伦神话中,有两则结构和内涵相近的故事与此相关。一则是伊米什与因梯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大气神恩里尔在神灵的创造室造出伊米什和因梯恩兄弟,让他们分别负责主管大地上的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两弟兄各自尽职努力,都干得非常出色,得到众神的嘉赏。两兄弟后来骄傲起来,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和贡献,并互相攻击,最后大神恩里尔出面裁决,他说牧神因梯恩的功劳比农神伊米什大,伊米什的劳动和贡献无法与因梯恩相比;伊米什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裁决,两兄弟和好如初;另一个故事与此相仿:大神安启造出畜牧神拉哈尔和他的姐妹伊什南,让拉哈尔负责畜牧业,伊什南负责农业。他们非常负责努力,成绩出色,得到诸神的赞赏。后来他们骄傲起来,工作怠惰,且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比对方大,经常争吵,结果由大神恩里尔出面调停,他责备他们居功自傲的错误,要他们各自反省。在恩里尔的调停下,拉哈尔和伊什南重归于好。 这两则神话故事也是关于兄弟或兄妹争端的,且反映的也是农业与畜牧业的矛盾,希伯来神话中该隐与亚伯的冲突与此有显而有易见的渊源关系。所不同的是,苏美尔-巴比伦神话中,最高大神尽管偏向畜牧神,但仍然在冲突双方之间起调停作用,且冲突双方最后重归于好。这个结局与苏美尔-巴比伦人的经济活动特点是有关系的。从有关资料看,古代苏美尔-巴比伦人最早都是游牧人,入主两河流域后,开始从事农业活动,畜牧业和农业对他们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经济活动的历史和特征导致他们的神话在畜牧业和农业之间保持一种虽有偏向但不致走向极端的立场。而希伯来人则以一直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始终没有成为其主要经济活动,故而希伯来上帝在该隐与亚伯的冲突中完全偏爱游牧的亚伯就是理所当然的。 古希腊神话中土地的卑污地位也与希腊人经济生产方式有内在关联。古希腊人乃是远古雅丽安人的一支,而古雅丽安人的历史资料尽管已湮失难求,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古雅丽安人在公元前五千年前后大约居住于中亚一带,他们是游牧民族,这一推断应该大体可信。其后,雅丽安人开始分为两支,一支穿越阿富汗、波斯等,到达南亚次大陆,消灭了那儿的土著及其文化,成为现今所见之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一支则向欧洲腹地进发,并一路分化,其中一个分支到达希腊半岛,消灭了先他们而存在的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文化,而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古希腊文化。许多历史资料表明,进入希腊半岛的这一支雅丽安人曾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而选择过农耕的经济生活方式。但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显然不大适合于农耕,在环境的压力下,希腊人开始走向大海,过起了以种植业、手工业和以环地中海诸民族为主要对象的商业贸易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古代雅丽安人游牧的草原变成了大海,而游牧与商贸、草原与大海,实际上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对于这一点,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有过明确论述。汤因比在论及语言的传播时说,草原象未经耕种的海洋一样,为旅行、运输和语言传播提供着极大的便利。 事实上,草原与海洋,游牧与商贸生活的相似之处远不止于此,它们都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对立,它们都使得人类过着一种流动性极大的、漂泊无定的生活方式,它们都对土地很淡漠。希腊人海上贸易为主的生产方式与雅丽安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尤其是对土地的态度和评价。草原游牧与海上商贸,都难得培养起对土地的崇拜感情。因而,在希腊俄林帕斯十二神构成的神系中本没有土地神、农神的位置,集土地神、农神、植物神于一身的德墨忒耳在希腊诸神中的地位相当低。希腊第三代神王宙斯的出生地,不是陆地,而是海中的一个孤岛:瑞亚怀上他后,为了躲过她丈夫克雷诺斯对儿子的加害,到处逃避,但陆地上竟没有她藏身之所。最后,她只有逃到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在那儿生下了宙斯神王宙斯的诞生地不是陆地而是海洋,这个神话表达了希腊人对土地的恐惧和贬抑态度,它对商贸民族是有代表性的。游牧民族和商贸民族在这一点上具有共同性:他们都贱视农业经济,贱视农人和土地,他们崇拜的是草原、大海和天空。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几乎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所以,汤因比曾不无形象和幽默地说:虽然上帝看得起亚伯和他的供物,而看不起该隐和他的供物,但还是没有力量避免不让亚伯死在该隐的手里。 而在农耕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商贸经济活动,最终又必定取代农耕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商贸社会可以说是游牧社会的复仇者,代替后者报了仇:亚伯的报仇雪恨,似乎也并不是不可能的;汤因比在谈到这一历史进程时依然幽默风趣,看起来好象是一个垂死的牧民还可以苟延残喘到看见杀死了他的那个做工的人也精疲力竭地倒下去,走进坟墓。 从这个意义上讲,游牧与商贸都是农耕经济的对头,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两希泥土造人神话所表达的对土地的贬抑和否定态度的历史根源所在。 三个民族神话对土地的不同态度和评价的历史原因及文化内涵至此也许大体说清了,但仍有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等待解决:无论如何,三个民族神话的创造者均是人,为什么不同民族的人编织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却表达出对人与神大不相同的态度?很明显, 中国神话对人类没有任何否定的态度和评价,它甚至是以与人的关系为标准来评价神的:护佑人是善神,危害人的只是恶神(如对共工的评价);但希伯莱神神话几乎恰恰相反,他是以神为标准来衡量人的:服从神的是好人,违拗神的是坏人。《 旧约》人类起源神话中,人主要是违拗神的(只有挪亚是顺从神的,故未受惩罚),因而,人坏神好,人受到神的惩罚理所当然;希腊人类起源神话尽管还不这么绝对和极端,但基本的态度仍然是:因为人堕落、冷酷、自私,所以受到宙斯毁灭性惩罚实在也是必定的。其基本态度依然是神好(或较好)而人坏。为什么人在自己创造的神话里会如此贬低自己? 精神分析学也许能从某种角度揭示这种神话和文化中潜含的一种民族心理特征,即,它表现了不同民族相当不同的自恋性和自虐性心理倾向。弗洛依德在《摩西与一神教》这本引起颇多非议但又极具洞见的著作中已表达了这种看法,而英国学者白德库克则在此基础上运用精神分析法对人类文化演进的心理基础和特征进行了深入且是相当独到的剖析,这剖析对于我们理解本文上面的问题也许是有启发性的。我只概述白德库克先生这样一种基本见解:农耕经济是由妇女发明的,这种经济生产方式间接地满足了人的本我要求,因而这种生产方式中的人没有过度的自我压抑(人的攻击性性本能在农业的耕耘播种活动中释放了),他是平和、宽容、仁厚、自我肯定和自恋的;而游牧经济生产方式则是人对攻击性本能(本我)自我压抑和转移的产物,而要抑制这种强大的攻击性本能,必须有一种更为强大的民族属性的道德和理性产生且居主导地位,那就是超我人格。这种超我人格的纯化和神化,就导致了游牧民族惩罚性上帝的产生。游牧人的上帝,是人类超我力量的象征物,白德库克说:游牧神教的首要特征是一个父性神。他为道德而行使其父性权威即,他一般是为了抑制自我、自恋和本能满足游牧业与道德的创世神上帝有极大的相关。 上帝既然是超我的象征,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自然就具有专断、酷虐、严厉和高高在上的特征。既然天神上帝主要是超我的象征,则泥土所造之人就主要是本我的象征了,自然也就要接受上帝制裁和惩罚了。白德库克发现,信仰神教的人们具有特别强烈的自我强迫性倾向, 这种自我强迫性倾向特别表现为信仰者的自我压抑、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自虐性行为和心理特征,无论对个体还是群体,这种特征都具有普遍性。我们当然不能接受白德库克先生将精神分析意义上的性心理看成是人类经济生产方式产生与转换的动力和基础这样的基本思想,但他的论述使我们看到人的婚性方式与心理和人类经济生产方式有某种深刻的关联,这应该是极有启发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能接受他如下的研究结论: 我们已对游牧者的性格、经济和宗教之间的联系作了分析,可以归结说:在这些社会中人们的强迫性积习是由超我的惩罚性而来,而超我又隐含于唯一的上帝之中。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群体而言,超我的报复性和攻击性实际上是转向自我的本我的攻击性本能,它被体验成压抑。正因为如此,游牧者与农耕者相比,神的惩罚性要强得多。 神话中积淀的民族心理自然远比白德库克揭示的要丰富复杂得多,但不管多么丰富复杂,我们也许可以相信,它们与创造者们的历史生活形态是有内在渊源的。在中国与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表现出的人类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截然不同心理倾向,确实与其创造者们所处的经济生活方式和历史生活特征有内在关联。 因而尽管本文分析的三个民族古代泥土造人神话表面看来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历史形态毫无关联,但在其深处,后者对前者的决定作用却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 两希神话中那两个惩罚人类的至上神都专断暴戾,而中国的女娲以及黄帝等大神却温和仁厚 ;为什么 两希神话中人神是分裂对立的,而中国神话中人神是一致和谐的 ;为什么 前者贱视泥土而后者崇拜泥土;乃至,为什么两希造人之神均为男神而中国造人之神独为女神 ,那最终的答案均在由社会的经济生活为主体而构成的三个民族不同的历史生活之中。 注释: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著名学者袁柯认为,女娲泥土造人神话记载虽晚,起源当要早得多,其中可见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之影响。见袁柯著《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P44; 、《淮南子览冥训》; 、见袁柯《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P44; 、《左传昭公十七年》; 、宋罗泌《路史太昊纪》; 、《路史后纪 》罗苹注引《风俗通》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关于共工发动大洪水的原因,共工与之冲突的神祗为谁,多有异说,此处从其一; 、关于希伯莱人类起源神话及大洪水和人类再生神话均见《圣经旧约创世纪》;希腊有关神话见斯威布所编《希腊神话传说》(上)中人类的时代等有关章节(中译本由刘超云、艾英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关于造人神话,中国上古另有一异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淮南子说林训》),这段文字所述乃众神造人,但依然只有赋形而无赋灵关目。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指《旧约》中的上帝。许多宗教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指出,《旧约》中的上帝主要是专横、暴戾、酷虐、严厉的,是惩罚型上帝,其仁爱、护佑的特性是次要的,他是游牧民族的上帝,几乎所有游牧人的上帝都有这种惩罚特征,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天神,都贱视土地与农耕。但《新约》中的上帝则主要是仁爱、宽厚、护佑型的,与《旧约》中的上帝有很不相同的精神特征,而且,他也不再贱视土地与农耕。他的身体的象征变成了土地中生产的产品制成的面包和葡萄酒,这是受了埃及农业文化影响的结果。关于希伯莱上帝与埃及文化的关联,弗洛依德《摩西与-神教》一书提出了大胆的设想。英国学者白德库克则在《文化的精神分析》一书中展开了深入论证分析,所论极有新意,可参看。(《摩西与一神教》,中译本,三联书店,1987版;《人类文化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分析》,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关于人类之原罪究竟为何,有二说。一是认为人类始祖在伊甸园听信蛇的诱惑违拗了上帝意旨,犯了罪,因而,所有人类始祖们先天地继承了这一份始源性罪恶;二是认为希伯莱英雄摩西乃上帝派来拯救苦难的希伯莱人的,但最后却被希伯莱人杀害,因而,所有希伯莱人(乃至人类)都承继了这份始源性罪恶。后说为基督教创始人圣保罗的观点。 、《圣约旧约创世纪》; 、见刘超之、艾英译《希腊神话传说》第三章,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P9-11; 、同上书,第七章,第十九章;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圣经旧约》中从没有描述上帝的形貌,上帝只以声音或雷电显示自己的存在,他没有具体物质实体。而且在《旧约》中,耶和华多次晓谕以色列人不能崇拜偶像。在以后的基督教中,上帝也是无形的,抽象的; 、郭璞注《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时云:息壤者,言土自生长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见《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关于黄帝的神性,多有歧见,有学者认其为皇天上帝,黄帝即皇帝;亦有学者认为其为地帝;笔者认为,黄帝与皇天上帝有别,详论见拙文《轩辕之谜》(《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 期;与五帝相并列之黄帝其基本属性乃是土地神,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兼有天空神性; 、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有关迷狂与灵魂回忆的论述; 、尼采这一观点见《悲剧的诞生》一书,其后在多部著作中都反复申述过; 、(英)白德库克《人类文化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的精神分析》,P165166; 、见何新《诸神的起源》,第五章:《古昆仑天堂与地狱之山》,三联书店,1986年版; 、《白虎通五行》; 、这方面的研究见晁福林之《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周易彖传》亦有: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处大明即指太阳; 、可参看以色列历史学家阿巴埃班著《犹太史》第一、二章,阎瑞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见姬耘编《巴比伦神话故事》,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第一章;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234; 、关于游牧民族与商贸民族在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文化精神上的相同相近性,除汤因比《历史研究》有关章节外,英国学者白德库克《文化的精神分析》(中译本名为《人类文化演进之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亦有深论,可参看;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译本,P212; 、同上书,P215; 、CR白德库克《人类文明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分析》,中译本,P164; 、同上书,P168; 、同上书,P176; 注: 有过这样比较的想法,没想到已经有人做过如此精细的比较。非常感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透过神话看世界
sheep021 2010-12-13 16:31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以神话开始。 1 造人 无论全世界有多少民族,无论他们相距万水千山,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传说:神用泥土造了人。 中国的《太平御览》上说,女娲用黄土捏成了泥人,这些泥人便有了生命。 《圣经》上说,上帝就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生气的人,名字叫亚当。后来上帝让亚当沉睡,取下他的一条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名字叫夏娃。 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传说,有一位神,叫做塔内,他取河边的红泥,按照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血捏成一个人,做成后,就向这个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气,使他活起来。 澳大利亚的造人神话是这样的:创世者庞德一杰尔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块树皮。他在一块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调好,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块树皮上面,造成一个人形。然后,他使劲往泥人的嘴里、鼻孔里和肚脐里吹气,这些小人立刻动了起来,围着神又蹦又跳。 2 盗火 中国传说中的盗火人是燧人氏,据《拾遗记》记载: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啄树则灿然出火。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隧人。《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蜯蛤,耠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燠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希腊传说中的盗火人是普罗米修斯,在传说中他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杆,算准阿波罗的太阳车准时经过某地的时机,将茴香杆伸到太阳车的火焰里,将其点燃,把火种取到了地上。 3 大水灾 中国古神话和圣经中都提到了持续很久的大水灾 4 思考 在远古时期,人们的交通工具非常不发达,信息也很不流通,为什么会有一些相同的泥土造人、盗火的传说呢?是巧和,还是全球人类同根同源,同一祖先? 如果是同一祖先,最先发源于哪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神话与胡话
sheep021 2010-12-13 15:41
历史,特别是罄竹难书的历史,可以以口述的方式记录下来。 文化,不仅可以记录在甲骨上,玉板、石板上、竹简上,帛巾、纸张上,而且可以以口述的方式世代流传 回顾各个古老民族,其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更多的是依赖口述,而不是记录,只有口述,才能保证人在文化在,人在历史在 人,首先要学会倾听,不仅要倾听周围的人,更要倾听老人,特别是要倾听那些古来的传说和神话。那不是传说和神话,而是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所谓真传一句话,就是天下一理,此理至简至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小不纳,无大不包。统括天文、地理、人事,乃至仙界、鬼界 说白了以河图 洛书而已,或太极、周易之类。儒释道三家之至理尽在其中,然只有智者善用而已。 古人能发现此理,真智慧者也。传承数千年,乃至万年而不断,中华之大福也 然其精华部分,时至今日,尚未见诸文字,各门各派依然以耳提面命的方式代代相传。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真正的历史。见诸于文字的,多属于假传万卷书之列,然假中有真,真中有假,需要火眼金睛方能分辨。分辨出真假,那是神话神仙的话。分辨不出真假,那是胡说胡说的话。 现代物理学在研究光时发现,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与观测者有关。物理学家们几乎快要疯了。物理大师们吵吵闹闹,激烈争论几年之后,实在难以协调这一矛盾的观点,于是发明了一个波粒二相性学说,将这两种现象包含进去。 同理,神话也具有真假二相性,与读者有关。达者认为是神话,未达者认为是胡话。 呵呵,自然之妙,非智力所能及啊。古今一理,中外通用哦。 神话传说与仙道 世界文明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有人说这些神话传说中隐含着文明的线索。 神话与传说作为一个民族或个体的智能来源,在一个试图学者化的文明进程中 ,往往会被斥之为荒谬;似乎神话与传说只是某种错误文化、错误思维留下的历史遗迹,更不用说用神话与传说来为知识寻找指南,或是为生命增添某种力量、提供某种信仰了。换言之,今天的单面人,可能根本不承认神话传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西方的神话解释学传入中国之后,开始有不少学者据此来解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隐喻意义,但是,西方神话解释学与中国的神话传说却极难融合沟通,因为中国的神话传说所独具的幻想世界的内在性的特点并没有被真正注意到,同时还分解了中国神话思想的完整性。这不奇怪,西方神话解释学缺少这种针对性的关注是很自然的事,汉语神话世界的研究只是自误了方向而已。 中国最原始的神话著作是《山海经》,借用西方神话解释学的中国神话研究者,他们往往将之看成了远古的地理书,从而提出远古中国人的活动范围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内陆地区之类的观点,他们甚至从《山海经》里找出了中国古人在南美洲、北美洲、西北利亚、南极、北极中的足迹。此说之谬,不值一驳。 这些谬误的产生,是因为不明白中国思想自身脉络的缘故。在汉语文明(也包括很多东方文明)对世界的观照中,世界本是一个内在的世界 ,《山海经》所记载的地理世界原本是一个内景世界,其中所谓的山川、河流、人物等等,实际上不过是人体中的五脏六腑、经脉结构所转化成的内景。人体内景之所以可以与外在的世界景象相吻合,这是由于内景与外景有神秘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藏山雷学》 中所指出的:人体经脉结构、人耳结构、眼球结构、地球地理结构、太阳系的结构它们都可以与帝出震图的结构一一对应,更何况只是身内之景与身外之景相对应。 道家丹道学中强调的两重天地,四个阴阳 相通交感的原理,它们的来源就在于《山海经》中的隐喻;儒家的身家国的相通论也是这条文明脉络的一种继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我们不再神化一个人的时候
stone1971111 2010-10-7 16:18
近年来不断地有人探讨中国科研的问题,不少人谈到信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一个角度没有人去解释,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有个坏习惯,喜欢把一个做出点贡献的人神化。什么是神化?就是将这个人描述成无所不能的完美的人。不管是早期的英雄,还有后来的模范, 首先,这种神化给后来者一个错觉,那就是确实需要做到完美才有可能做出点贡献。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做到完美,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内在的惭愧,觉得做不到如此的完美,信心自然就打打折扣。直到有一天明白过来,原来那些人也有运气的成分,也就是个较好的普通人,可是时间已过,悔之晚矣。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抑制。 其次,神化的习惯反过来就是不允许一个有缺点的人。人是在不断进步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点错误,我们的神化作风让我们无法容忍一个有缺点的人。于是,人人都在向完美努力。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完美化上,我们还有什么精力去做创新的科研?其实,一个真正有创意的想法,一开始看起来就是有点离经叛道,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不能容忍错误,那就不可能期待出现大的创造。 再次,神化一个人其实还在鼓励作假,作秀。明明是有很多缺点的,非要说成是完美的,这本身就是作假。让我们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现实中的实实在在的人,展示给人的都是虚像。当我们都在作假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创造么?我们是在跟神在竞争? 最后,神化让我们对某些人过度的尊崇和依赖。有些人一旦被捧上神坛,他的话语权就突然放大到几乎无限的程度。有很多人说这是政府,是制度造成的,其实不是,是我们共同的赋予了被神化的人物以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加上自身存在的缺点,就可能会做出阻碍进步的事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我们能够真实的审视一个人的时候,当我们不再试图神化一个有功劳的人时候,当我们能够容忍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将不再缺乏,我们的创造力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制度也会更加合理化。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8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信徒的笑话:大家都来向《NATURE》神父忏悔
杨学祥 2010-9-14 09:31
科学信徒的笑话:大家都来向《NATURE》神父忏悔 中国某期刊检测出31%的投稿中有抄袭现象得到《NATURE》编辑的青睐和肯定。中国的科学信徒诚惶诚恐,叩首膜拜。 希望更多中国科技期刊也能虔诚向善,及时如法炮制,向《NATURE》忏悔,如实汇报本刊投稿中有抄袭现象的比例,以赢得《NATURE》的恩准。 如能得到《NATURE》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级特赦,实乃中国科学信徒之大幸! 中国科学信徒牛虻二世顿首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59 次阅读|1 个评论
揮别捌月
readnet 2010-8-31 14:18
揮 别 捌 月 柒月 初 柒 捌 月 贰 阴 历 柒 夕 阳 月 捌 牛郎 隔河 揮 手 日 来歳 再逢 夕 夜 月
个人分类: 色球空间|3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耗资6亿欧元,欧洲宇航局验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真实性!
sheep021 2010-7-7 11:37
盘古开天辟地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神话,据《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欧洲宇航局发布首张整个宇宙的图像 2010-07-06 10:15:34 来源: 网易探索   近日,欧洲宇航局公布普朗克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宇宙全景图。 普朗克望远镜拍摄的首张整个宇宙的全景图像,普朗克望远镜去年被送入太空,以考察宇宙中最古老的光。 网易探索7月6日报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近日,欧洲宇航局公布普朗克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宇宙全景图。 耗资6亿欧元,欧洲宇航局验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真实性! 对宇宙的认识,现代科学家们探测来探测去,用的都是高科技手段,也没整明白宇宙的样子,最近欧洲宇航局费劲吃奶的劲儿,整了一张宇宙全景图。结果竟然没超出中国古人几千年前对宇宙的认识 不过,关于这个图,也有很多初级错误: 1。空间是没有边界的 若是根据这个图,难道空间有边界? 所以,这个图,不是整个宇宙的全景图像,最多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宇宙的一部分。而其余部分,超出了现代人的感知范围。这似乎又扯出了一个认识与存在的问题: 2。人类没有认识到(探测到)的宇宙,还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吗?是客观存在吗? 3 不发光的物质包括在这个全景图中吗? 细看上图底部红色区域的形状,很像南极洲的形状,上图不会是把世界地图做了一些变形和模糊处理得出来的吧 亦或是地球本来就是一个小宇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张悟本“栽”在哪里了?
sheep021 2010-6-1 09:58
-1 张悟本自己的解释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张悟本说,自己从未说过绿豆治百病,只是所用食疗材料中绿豆比较多而已。 本人以前没有看过、听过张悟本的言论,但张悟本的以上观点,压根不算错。至于绿豆茄子之类的事情,张已经说过原则了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言外之意,自己要有判断力哦。但也不排除张悟本开始还是谨慎的,后来就越来越火,越说越兴奋,乱了章法,最终走火入魔,乱说一气,胡作非为了。 应该说,原则没错。方法有误。所以,具有一定欺骗性。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哪有一个人人适合、统治百病的方法? 0 卫生部们和工商部门的难题 其实卫生部们和工商部门正发愁的是,到底该给张悟本定个什么罪呢?他没有违法行医,也没有治死人。 以什么法律名目打倒张悟本的确是个难题 。 卫生部首次证实 神医 张悟本非高级营养专家 1 张悟本没有行医资质,能否公开进行健康讲座?宣传疗效? 卫生:未触及诊疗行为很难查处 朝阳区卫生局副局长陈开红:从目前张悟本宣传的内容上来看,他所谓的绿豆、茄子、钙粉等食品的神奇效果,属于食品养生保健的效果,无法界定为诊疗行为;另外中医保健理论中也的确有食疗一说,自古民间也多有食疗的应用,所以 只能说张悟本对食疗的宣传夸大其词,但未触及诊疗行为,也没有开药,凭借卫生部门的执法权限很难进行查处。 工商 : 根据卫生部门认定来处理 朝阳工商分局:从目前检查来看,悟本堂没有药品销售,持有的是食品流通许可证。在悟本堂公司的法人代表以及股东构成里,都没有张悟本,张也没有行医资质,因此需要卫生部门认定其到底算不算非法行医,再做进一步处理。目前配合卫生部门对悟本堂的检查已告一段落, 暂时未发现违反工商法规的情况,因此没有立案 。 2 张悟本的特需号2000元一个,此行为是否允许?由谁监管? 卫生:咨询费不属医疗收费范畴 朝阳区卫生局副局长陈开红:张悟本是在中医和食疗之间偷换了概念,非常可恶,但他目前收取的费用,标明是健康咨询费,这项收费也不属于医疗收费和医政监管的范畴。只是张悟本借一些患者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又混淆治病、挂号和健康咨询之间的概念,来高价收费。 工商:咨询费高低属于市场行为 朝阳工商分局:悟本堂经营范围里是有咨询项目的,收咨询费没有问题。至于收费的高低则是一种市场行为,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咨询费也不属于国家价格调控范围内,但收费必须对外向消费者明示价格。 另外,价格方面的问题一般是由发改委物价部门来监管。 目前,忽悠的专家多了,为何独独他栽了?至于张悟本栽在哪里了? 不仅主管部门不清楚,恐怕张悟本自己也不明白。也许与以下几点有关: 1. 自己不知天高地厚 钱是那么容易骗的?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 没有文凭 ,也 不是专家 出事之后,卫生部邀请部分专家 炮轰 了张悟本,从而间接地宣告了卫生部的立场。事实上,说卫生部 炮轰 是言过其实的。在这些报道的字里行间,没有卫生部的任何专家对张悟本违背科学、不讲道德的所作所为,以及电视传媒界和出版界龌龊而恶劣的行径,给与过任何批评。 专家 所言,无非就是轻描淡写地揭露张悟本实际上 没有文凭 ,也 不是专家 而已。 如果,他也是专家,估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具体可参考以下案例: 高中女生遵医嘱吃感冒药中毒身亡被认定 心肌炎 一次普通感冒,却让 18 岁的江门女孩阮婉莹命丧医院,有关部门事后认定其死因为 病毒性心包心肌炎 。而悲伤母亲的一个无意举动,却揭开了可怕事实:她将女儿吃剩下的药喂给狗吃,两只狗竟很快死了!家人艰难求证最终发现,在医生开的药中,竟然将两种本不应该合吃的药 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罗施立)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阿斯美),开给了阮婉莹! 阮国安向江门市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认为女儿的死是医方门诊违反用药禁忌,导致患者出现茶碱中毒所致。而医方则认为 患者的死亡是其疾病迅速发展的结果,这类疾病的治疗仍然是当今医学上的难题 。 2009 年 2 月 23 日 ,江门市医学会下达鉴定书,确认阮婉莹的死亡不构成医疗事故。 这真是专专相护啊。 3. 媒体推波助澜(不排除有文化公司策划) 张悟本曾 被人称为教授、神医、京城最贵中医、中医食疗第一人。这些光环不是张悟本自己扣在头上的,而是媒体给予的。 频频出书,并在电视上做节目,离开媒体的推波助澜和文化公司的策划,一个纺织工人能有多大能量? 其实张对自己还有有清醒认识的,自称不是医生,不能给人治病,所以,收费的由头仅仅是食疗咨询 奇怪的是,他的书上却赫然写着出身中医世家, 6 岁学中医 除了张悟本,还有多少书籍有类似的噱头呢? 成也媒体,败也媒体。这几天,不分青红皂白,痛打落水狗的也是媒体。甚至连张悟本用来骗人的幌子也一起被打了。 4. 百姓盲目跟风 近年来,养生真热,可能是大家身体不好,或者都太想长命百岁了,只要说能养生,能治病防病,啥也能火,别说是绿豆和茄子,就是说喝尿能治病,能养生,估计也能火。我国一些地方曾相继出现了吃生泥鳅、喝尿、喝凉水、吃水果(不吃主粮)的热潮。 一些人认为尿能治病防病、强身健体,而把它尊奉为 加笼汤 、 自酿啤酒 ,天天喝,自得其乐。十年前,我一个同事在喝凉水浪潮下,每天早上 喝一杯凉开水,胃的消化能力都快喝没了喝小米粥都不消化。甚至还有吃茶潮不吃主粮,只吃菜,甚至只吃水果。 其实,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如花样繁多的维生素,明朗满目的保健品,深海鱼油,安利营养食品,全民补钙,全民补肾,全民补碘 近年来,虽然文盲少了,但百姓仍然缺乏智慧,有知识,没素质,没有分别是非的能力。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 中庸是中华传统的精华,可惜,现在大家都不中庸了,都爱偏执。说啥好,就是一阵风。说啥不好,也是一阵风。 这真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百姓的心动 生泥鳅、绿豆、茄子被平反了,下一个会是什么呢? 5. 炒豆集团湖水摸鱼 目前,养生市场是在热,是在乱。忽悠的假大师多了,甚至忽悠出人命的都有,为何只是张悟本栽了? 原因在于与他大力宣传的绿豆价格上涨太快,幅度太大。甚至有带动其他杂粮价格上涨的趋势。触及了国家的底线粮食价格。 13 亿人口的大国,吃饭是天大的事,国家决不能容忍任何人操控粮价。所以楼市可以炒,股市可以炒,唯独粮市不可以炒。 至于是有人浑水摸鱼,趁机台高了豆价,还是张悟本本来就是炒豆集团策划的一个幌子,这就不可得而知了,但绿豆价格的上涨的确触及了政府的底线。这次拿张悟本说事,也算敲山震虎,给炒粮集团一个警告! 6 后记: 其实,这几个骗子(张悟本、林光常等)的伎俩太离谱了。有点生活常识的人就不会上当,竟然还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白领也上当了,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由此可见现代教育的悲哀,把人都教育傻了,失去判断力了 但也不能因此否定中医和养生,因为这几个骗子不是中医,也代表不了中医,甚至连营养师都不是。所以有人说张悟本的倒下,彻底颠覆了食疗治百病的神话。这种说法同样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当然了,食疗治百病并不是神话,但也不是废话。食疗能治病,依然能经受实践检验。问题是何时食疗、如何食疗,在谁知道下食疗?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是人人都可以指导别人食疗的。 山里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老百姓需要养生保健类的知识,像样的中医不但少,而且又不爱张扬,整天张牙舞爪的十有八九都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没真的,自然假的就出来了。 目前,病人多,看病难,看病贵是不争的现实。巨大的养生市场 , 没有被正统的观点占领,反而是乌烟瘴气,乌七八糟,乱象丛生。老百姓是刚离狼口,又入虎口,真是可怜!在打到张悟本的同时,难道不应深刻反思吗?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正气必虚。张悟本事件,是广大群众养生保健需求与缺乏真正养生大师这一矛盾的必然反映,这一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 百姓的养生需求是 必须的 。没有真的,就来假的啦,张悟本走了,也许还有很多 悟本 还没走呢,还有更多的 悟本 等着开张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类的神话和劫难-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共性
BaoHaifei 2010-3-17 12:39
人类的神话和劫难 -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共性 鲍海飞  2010-3-17 千百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都对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来源充满了好奇,并不断地探寻。因此,不同地域的人们也都在探寻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别人又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 2012》也许不是一个简单的预言,而且应该是从远古到今天以至于未来,人类都曾经经历过、正在经历的或者将要经历的过程和劫难,只不过劫难表现的形似有一些差别而已。 故而,中西方文化应该存在着相同或者类似的文化的同源性。 而这种共性似乎应该能够从两个方面可以探寻出个究竟:第一是神话,第二是灾难或者劫难。 说说神话。神话同人类的幻想和传说有关系。西方的《圣经创世纪》是这样描述的,天主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是亚当,女的叫夏娃。亚当是用地上的尘土造的,夏娃则是天主取亚当身上的肋骨做的。二人住在伊甸园中,后来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哄诱,偷食了知善恶树所结的果,二人遂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成为人类的袓先,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是西方人类的起源了。《古兰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从地缘上看,西方国家,以典型的英国为例,我们最熟悉的岛屿国家,因此认为人类从天而降,故而张口就是 ,Oh, my God,我的上帝!由此可见一斑。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无可奈何的时候,只能抬头求青天了! 中国古代关于造人的神话很多,最流行的就是抟土造人。 女娲根据自己与混沌天神的形象,用黄土捏出了泥娃娃,并将天地的灵气混和在这坯黄土之上,泥人就立刻充满了活力和灵气,后来又用一根长长的野藤,用她的神通将野藤伸入到泥潭中,不停地一抽一甩,无数的泥点被甩了起来,而这些泥点一落地,立刻造就了无数的小人,通过这个方法,女娲很快便造出了神州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 从这两个故事就知道,大地之土造就了人。 再说劫难。造人离不开土,那么人就更离不了空气和水了,空气不可见。由此,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水了,人们最离不开的就是水,肯定与水有关系,水利万物又能伤万物。离人类最近的、最可怕的劫难当然属于水了。 西方最著名的不过是诺亚方舟了 ( Noah's Ark),事件发生 在创世纪时代,距离今天大约6000多年,从据说找到的那一块诺亚方舟的木头推测, 诺亚方舟停靠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边。那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天连续多日降暴雨,神灵告诉诺亚造船并带一对一对的众生灵来躲避灾难 。 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应该是一个真实的纪录。那个时候,洪水就可能泛滥成灾。而且在更为远古一些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发生过这样的灾难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更为有意思的是,学者王号的一篇文章说到 ( 闻一多: 伏羲、女娲即葫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1627 ) , 中国近代学者论证了:混沌和葫芦音义相通,所以葫芦可以像征道。而且文中继续说据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伏羲女娲皆为刳瓠的词源关系,证明伏羲、女娲即葫芦(闻一多《伏羲考》,载《闻一多全集》第一卷。)最重要的是民间还留传着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大洪水来临之际,躲进大葫芦,洪水过后,结亲繁衍人类的传说。 看了这段记载后,我立时就有了一丝感觉,难道我们世代的祖先,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的伏羲时代和西方流传的诺亚方舟事件的时代是否应该有什么联系? 人物:诺亚等,伏羲等。 事件:都曾经发生过大洪水。 时间:诺亚方舟大概在 6000多年前,伏羲时代至少在5千年之前(?)。 地点:土耳其跨亚洲和欧洲大陆,因此离我们的祖先栖居地应该不算太远。 工具:躲避灾难的工具一个是船,一个是葫芦,不过二者应该大同小异。 论述:如果真是这样,诺亚方舟大概在 6000多年前,伏羲时代至少在5千年之前(?),那么在这两个事件之间就有1000年的跨度。不知道人类洪水大泛滥的周期是不是1000年左右?如果没有这个时间跨度,那么就应该是在同一次劫难了?那就有趣了。 推论:我们中方和西方就有可能是同一个祖先了,只不过语言符号不同,发音可能还相同那,伏羲也就可能是诺亚?或者,中方和西方在那个时候,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两个不同的祖先通过飞鸽传信互相告知,并且都在同时忙活着造船? 看来,中西方远古的历史都没有离开土 和水,不知道在金、木、火上有什么共性没有? 不过,话归正题,中西方文化在早期也许没有太大的差异,也许只是近代逐渐才发生了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的诸多变化和演变也许是一个更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个人分类: 随想|7974 次阅读|5 个评论
盘古开天的真实内涵
sheep021 2010-3-10 14:02
天地是怎样开辟的?宇宙的起源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古到今都引发无限遐想的问题。中国的先民创作了一个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据说,宇宙本来是一团混沌,好像一个大鸡蛋。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其中。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有一天,盘古睁开了眼睛,周围一片漆黑,潮湿的、浑浊的气流令他憋闷,他挣扎着要把这个混沌世界撕开。在他一番拳打脚踢之下,这原始的气团开始破裂,轻而清的气流向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湿的气流往下沉,变成了地。天与地分开之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拢,就用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在天与地之间。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长高一丈。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有多长呢?据说有九万里那么长。也就是说,天与地之间有九万里的距离了。 天和地分开之后,盘古也累得很了,他躺下来想休息一下。当他闭上眼睛后,却再也没有醒过来。他死去了。 在他垂死之际,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身躯变成了高山丘陵,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骨头变成了金玉铁石,须发变成了满天星斗,就连他身上流出来的汗水也变成了甘霖和雨露,滋润着大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 次阅读|0 个评论
闻一多:伏羲、女娲即葫芦
sheep021 2010-3-10 13:49
识两个汉字,喝一壶好酒 。一文指出: 道生一,故一即是道的别名,同时一也代表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混沌和葫芦音义相通,所以葫芦可以像征道。葫芦和壶字音义相通,所以道家喜欢说壶里乾坤。由壶字又衍生出一的大写字体壹字。壹又代表了道。最简单的字也演变最复杂的意义,而最复杂的意思也能够用最简单的字所代替。大道就是这样。 原来,伏羲、女娲即葫芦,看来这个葫芦真能藏啊。 伏羲时代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很多伏羲的民间风俗习惯、传说、口头文学等民俗学资料,它们与文献记载、考古材料一起在证实伏羲氏族活动的客观存在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有关伏羲的传说和民间风俗在渭水上游古成纪的地理范围内广为流传,地域包括甘肃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武山、北道、秦城、通渭等地,其中葫芦河流经的静宁、庄浪、秦安、北道三阳川保存下来的民俗学资料更为集中和突出。葫芦河古时称瓦亭水,《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胡三省注云:瓦亭水出陇山,东北斜趣,西南流,经成纪、略阳、显亲界,又东南出新阳峡,入于渭。之所以后来又叫葫芦河,这和这条河两岸自古种植葫芦崇拜伏羲的风俗习惯有关。据著名学者 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伏羲女娲皆为刳瓠的词源关系,证明伏羲、女娲即葫芦 (闻一多《伏羲考》,载《闻一多全集》第一卷。)。考古发现,该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大量葫芦形典型器物,可证远古风俗,这种种植葫芦的风俗一直保存至今。这里民间还留传着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大洪水来临之际,躲进大葫芦,洪水过后,结亲繁衍人类的传说。上书所引显亲界地在秦安郭嘉玉钟峡谷,即因伏羲女娲结亲而得名。另外该流域很多地名也与伏羲有关,如秦安的魏店、安伏两乡,聚居有伏姓居民,相传是伏羲的后裔,魏店乡有伏家湾、伏家河、伏家峡、伏家梁,安伏乡有伏家洼、伏家湾等。这些民俗学材料,反映了葫芦河流域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与伏羲有关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和客观状况,也是伏羲氏族活动于该地的历史见证。 田兆元:中国神话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评闻一多先生的神话学研究 在整体性系统性的文化研究视野里,不仅民族交流和发展的统一性的观念得到贯彻,就是一些奇特的神话要素也在系统性的目光下得到全新的诠释。比如,在伏羲女娲神话传说中的葫芦要素,本来只是一个避水工具,过去的学者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像芮逸夫先生那样的人类学家,也把葫芦这样的重要要素给忽略了。 闻一多先生在对49个伏羲女娲故事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指出:葫芦是造人故事的核心。 那么,为什么要把葫芦拿来作为故事核心呢?闻一多先生从语音关系出发,得出伏羲女娲就是葫芦化身的重要结论。西方神话学研究中有语言学一派,认为神话之发生乃语言疾病,即人民在语言传达过程中的讹误,导致理解歧义,遂有神话的发生。而在中国,本来即有音韵之学,专门研究古今语音差异,对于识别古书的通假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上个世纪,音韵学的方法成为研究古代神话的一种重要方法。这里需要大量的语料以供比较,又需要对上古音和今音的差别有深入的了解 。《易传》将伏羲写作包戏,即匏瓠,也就是葫芦。古书女娲也可以音韵推出发音为匏瓜者。所以,伏羲女娲实乃葫芦的音变。 在这种论述中,闻一多先生引用的语料十分丰富,对音韵通假之学的应用也十分娴熟,因此,其结论的科学性是有保障的。音韵学的运用使得整个《伏羲考》的论述更加浑然一体,整个神话要素在以伏羲为核心的语境中高度统一联系起来。 后记: 查《说文解字》: 伏, ,司也。从人从犬。 羲, ,气也。从兮義聲。 媧, ,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从女咼聲。 伏羲=司气 气,化萬物者也 在古代文化中,气可是世界的本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气流行,化成天下。 司气者只能是道了。 由此看来,伏羲和女娲依然是一个意思:万物之始 《西游记》中的葫芦装天也就理所当然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项羽在回望
BaoHaifei 2010-2-10 16:37
项羽在回望 鲍海飞 2010-2-10 看电视连续剧《神话》,项羽被追杀至乌江而战死,血流成河,女儿看到镜头中,好多战士躺在地上血流成河,转过头来对我们说:我有个主意,我会弄些红色颜料涂在那些战士身上,然后让他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可以装死了。  当看见项羽把他钟爱的已经死去的虞姬放到船上让小川带走,然后又往岸上走的时候,项羽回头又看虞姬,女儿说:项羽在回望,是吗?。我们说,是的,他在和那个女人告辞。告辞是什么意思?就是再见啊!噢!是不是舍不得啊?! 其实,项羽没有什么可悲的,可悲的是我们不敢回头望,没有勇气回头望,更不敢往前望了。项羽还有一份真情在!项羽还有一份豪情在!
个人分类: 伊人视线|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泰功夫交战史:历史上泰拳占优 近九年中方全胜
wliming 2009-12-20 11:23
【 博主注: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为什么历史上一败涂地? 我们要问个为什么! 今天的散打已经不完全是中华传统武术,而是吸取了国际武术的先进技术的现代武术。可见,所谓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完全是关起门来自吹自擂不知羞耻。】 搜狐体育讯号称500年东方不败的泰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与中国功夫进行交流、对抗并胜多负少。   1921年8月,拳击总监拍耶难铁盛获中华总商会首脑仝寅协助,策划中泰高手比武。8月6日闻名大江南北之鹰爪名师陈子正(在上海执教于精武会)出战柯叻府拳师高原虎乃央。三招即被乃央踢中下巴昏倒。 同场琼籍武士伍大乾两局内被乃鲁腿膝打倒。8月7日东北高手乃塌,不到一局以凌厉腿法踢伤琼籍武士韩洪敦眼角,获胜。 南部高手乃庄将琼籍武士符兴蓬击倒后,失腿中之,发生争议。其后中国武术家如方镇邦、林家连,无不遭击败。   1922年,泰华侨请福建拳师赖铁虎,壮硕,精通硬功,能徒手碎石。5月13日出战乃央,结果仅能支持两局,浑身受伤,自得败阵,并住院治疗数月。后有琼籍武士李德,流亡泰国,本有武功,拜华裔泰拳宗师金成为师,学成挑战高原虎乃央,人皆以为李必死,岂料恶斗三局,以拳力迫对方9次倾跌,后虽打和,其武勇令华侨感动不已。   1924年春,泰南董里府春节盛会,安排泰拳师乃桐与中国福建鹤拳高手擂台比武。 福建拳师为当地脚夫,华人希望其获胜争光。双方激战至二局时,中国拳师被腿踢中颈部,奋然抱敌腿前扑。 乃桐危急间,腾身膝肘并用,双方齐齐倒地。 鹤拳高手天灵中肘昏厥,后竟身亡。此事轰动泰南,以后多年,中泰没有进行比赛。   1958年,香港两名太极拳师胡胜、张耀强,受泰国侨团邀请,征泰。二人为当时香港一流高手。其中胡胜曾参加港、台、澳三角擂台大赛重量级,四战全胜,因手指受伤退出决赛获季军。10月17日曼谷叻喃隆拳场,观众达万人,华侨对太极拳师寄予厚望,翼勇挫泰拳,为中国武术界一逞雄风。首战张耀强一轮快攻,以太极手法扭倒泰将沙原塞,旋即被一肘击中胸部,倒地不起。 继而练太极15年胡胜出场40秒,被泰将巴越一记右肘击中太阳,顿仆地昏倒。   1961年5月8日,香港体坛名流韦基舜发动组团南下柬埔寨金边,再战泰拳。柬方 5胜1和。 蔡李佛的杨康被苏沙利一脚踢昏,时仅45秒。港、台、澳三角擂台大赛丙组冠军北少林名将黎雄,被炳良打的血流披面,自动弃战。 蔡李佛李洪与柬埔寨三界冠军森沙勒苦战三局,平手。   1973年12月21日,香港拳手翟光、邝汉杰在仑披尼出战泰拳。翟光大耍银幕身手(受李小龙功夫片影响),龙腾虎跃,博得满场喝彩,一经交手不及分余钟,被玛纳勒飞腿踢中太阳穴,倒地不起。邝汉杰不堪一击,半局内,被碰诗里踢倒,不省人事。 此次擂台,惹得国术界满城风雨,香港主办人卫全再度组队征泰。拳手有卫全及梁辉门人,及香港中国国术总会会员李洪(1961苦战三局平手)三徒弟,但出发前遭国术总会压力,遂放弃(国术总会已知必败)。后另一国总会员,台湾介绍杯拳赛出色表现区辉,领徒加入。赛前,泰国陆军署拳场展开盛大宣传,大赛命名功夫拳复仇,双方达成协议,功夫拳手可赤手空拳打斗,自由发挥绝招(有的话)。出阵泰拳师虽为二流,但五场比赛,中国功夫全部击倒,一触即溃,最长2分20秒,最短20秒。一万五千观众大感失望,受到华侨痛斥,指为豆腐拳师。3月28日,风波未息,一支强劲星洲国术冠军队,以山东拳名义,挑战泰拳。来头最大黑煞金刚陈德泉,广东客籍人,山东泰山派,东南亚中量级冠军,28场未负,并有失手打死对手记录。第二局1分20秒被泰拳师左拳虎盛塞左腿踢中下巴,举掌示降。煞神星吕马克,广东潮洲人,中量级高手,东南亚各国武术大赛丙级亚军。首局40秒被巴派左拳击中败北。大圣侠吕协利,广东客籍人,轻量高手,18战全胜,时任新加坡陆军拳击教练,被星洲国术总会挑选,沥年派往美国参加空手道大赛。首局1分30秒被乃匿左拳击倒,不支败北。 同年10月7日,叻喃隆拳场主办五国群雄大会战:美、日、泰、港、台。香港大压劈卦门蒲志坚对泰将冯哈莲,第二局开始,港方丧失斗志拒绝出场。香港冯新华第二局被日人川崎击倒。 香港余新光对台湾林海威,第二局港方弃战。10日后,叻喃隆拳场特为泰王筹备永恒燃油基金举办慈善义赛,美国华侨功夫冠军与日本空手道拳师阿部比赛,首局2分30秒日本拳师胜,功夫冠军被踢倒2次,失去牙齿4颗,日本武士额破血流。   1985年4月港泰联队到上海访问,首场上海体育馆,港泰拳师自行对打表演。次晚香港陈志达与上海全国散打冠军陈明辉三回合友谊赛,以散打规则:禁高腿、肘膝,头部只可用拳轻击。(技术壁垒)结果武警陈明辉避重就轻,以抱摔取得主动,获得胜利。4月5日,改闸北体育场举行,泰黑猿盛叻对42岁上海武术高手徐小龙作交流赛,徐67kg,泰57kg,徐为著名气功大师,精通绵掌与铁掌,日前在会场常表演气功及徒手断石。两局比武,徐屡进无功,频受泰将腿踢、膝撞,渐气力不支,二回合时,泰将以膝猛攻,徐胸部中膝跪倒,既闻钟响,比赛结束,赛会本着友谊第一宗旨,裁定平手,历史一战,遂告和气收场。   1988年国家散打队在北京和香港泰拳手,以散打规则(88年规则),8战全胜。 在香港以泰拳规则,5负2胜1和,负的比赛输的很惨。   2001年9月8日,北京体育馆,前卫体协散打选手 VS 世界泰拳理事会泰拳手,此为双方第一次正式较量,在折中的规则下,前卫体协以4:3的微弱优势获胜。其后,广州,武协散打选手 VS 泰国泰拳理事会泰拳手,这是中泰第一次正式较量,在相对较开放的规则下,中方5:2获胜,其中柳海龙将泰方选手两次扔出拳台。该年底上面两次比赛移师泰国举行,前卫体协以2:6负于泰方,武协以1:4负于泰方(中方派出了格日乐图和苑玉宝两位刚获得散打世界冠军的选手出赛均告负,其中苑玉宝第二局被对方膝法KO,而后不久苑获得该年度国内的散打王)   2002年在澳门举行了一场商业性的中泰比赛,中方几乎大获全胜,中方决定苑玉宝在队友已全部获胜,自己被对手犯规划破面部的情况下放弃最后一场比赛   2002年,广州,第三届武协VS泰拳比赛,中方以6:1获胜2002年,另一场在澳门举行的商业比赛中,格日乐图和王三侦分别战胜了泰拳手。前卫体协的高玉岭在泰拳世界杯业余组的比赛中获得金牌。同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警察搏击大赛中,一名泰国女拳手获得该级别的冠军,而其余级别冠军均为前卫体协夺得   2003年8月8日,第四届中国功夫VS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散打队员宝力高成为历史上KO泰拳的第一人,中国国家队并以3:2在客场战胜泰国泰拳队凯旋而归,开创了中国功夫对抗泰拳的新纪元。   2009年12月19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泰拳五大王组团挑战中国功夫大幕落下,最终中国功夫在主场广东佛山以4:1完胜对手,60公斤级徐吉福战胜斐泰克,65公斤级董文飞失利败给舍受蓬,随后70公斤级刘层层击败纳如蓬,75公斤级张开印KO蓝桑坤。而压轴战80公斤级边茂富击败实力最强劲的考克莱。
个人分类: 社会|2427 次阅读|3 个评论
今天七月七
xu782219 2009-8-26 07:52
今天七月七 今天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美丽神话传千古,中国人人皆熟知。 爱情要自由。 自由是人仙本性, 管 祂天条多严紧 , 牛郎织女相爱就结亲。 爱情要专一。 婚姻本是终生头等事, 岂可朝三暮四当儿戏? 织女只爱牛郎, 牛郎只爱织女。 爱情要坚贞。 牛郎织女甘愿忍受常年的寂寞, 不怕一年见一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怕见面时间短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中国神话, 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理想。 现在的中国人还信仰吗? 牛郎织女感动了天庭, 特许每年七月七让他们相见。 牛郎织女感动了人间, 人们把他们塑造成神来歌颂。 姑娘们向 织女 乞巧, 男人们把牛郎作榜样。 牛郎织女感动了万物, 喜鹊甘愿搭桥天河, 帮牛郎织女相会。 现在的中国人还感动吗? 快把七月七定成情人节吧, 因为它本来实质上早就是! 快把七月七定成情人节吧, 让中国人别忘了自己的美丽!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27 次阅读|6 个评论
地震过去了继续扯淡
dilingjun 2009-5-16 01:59
最近在主流媒体上连篇累牍的登载一些所谓主流地震学家的地震不能预测地震能预报说都是伪科学等宏论。看完这些文章后,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些坐在高楼深院里只知道研究板块一碰就会发生地震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搞出地震预报的。地震预测真的是永世难题,永久的神话了。要是再来一次地震,老百姓只有瞪眼死的份!但话可说回来了,这些人在申请地震研究课题经费时,绝对不会说他不行的。我要是没猜错的话,他们一定吹得天花滥坠,世界级难题不久一定会在中国的大地上攻克的话是一定会写上的....。就像业内人形容的那样:他们就像一个女人还没生小孩就申请营养费一样,说我生的小孩将来智力可赛过杨振宁、爱因斯坦!然后叫评委打分,根据吹牛程度,发放不同数额的营养费,说的越邪乎银子要的越多。到最后提交成果时,生下的孩子却是脑残!整个学术界每年申报选题和经费不都是这样荒唐可笑吗?这个浮躁的年代,这个物欲横流致学术腐败和堕落的年代,人们所想第一件事情的标准就是:做这件事是否有利于自己,是否能短期内就能获得回报或者利益。所以我敢说,当下的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研究地震,更甭说预报了。汶川地震一年后的反思中大家都看清楚了吧?他们除了撰文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和地震不可预测的托词推卸责任之外,就是利用他们的话语权跟媒体一块用最丰富的语言和煞有介事的态度来描述最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也可能就是他们在办公室的生存境界。花着老百姓大把大把的银子,继续扯淡!!!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千古“神话”:尧禅舜继——读史拾零(1)
刘玉平 2008-11-19 21:38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 千古神话:尧禅舜继 读史拾零(1) 篡改和虚构历史,是笔削历史之外的儒家又一治史之法。而其中最重大的案例之一,就是传颂千古的尧禅舜继! 尧禅舜继,可能是孔丘为寄托自己空幻而美好的理想,而虚构出来的道德样本,是对真实历史的歪曲: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篇第八》 (孔子说:尧是多么伟大的一位君主啊!高大啊!唯有天才能有这么高大。广博啊,老百姓不知道如何来称赞他。他的功绩是多么的高大,他所制订的礼乐规章是多么完美!)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尧说:啊!舜啊,上天的运数降临在你的身上,忠实地执行上天正确的旨意吧。如果天下都困顿穷苦,上天赐予的禄位就会永远停止。舜也用这番话告戒禹。) 这就是尧禅舜继的起源,一心继承孔子《春秋》笔法的汉朝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进一步美化尧舜的明智圣贤: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硃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於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於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於二女。舜饬下二女於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史记五帝本纪》 此处姑且不论尧舜是否确有其人,但尧舜的权力交接,却更可能是一次血腥事件。成书于战国时期魏国(孔子去世后约两百年)、发现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 281 年)的史书《 竹书纪年 》,关于舜继尧位这一事件,却展示了另外一幅画面: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得与父相见也。《竹书纪年》 可见,这可能是一次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政变,而不是推贤让能的禅让。舜之所以发动政变,可能在于尧不愿按部族法规交出权力,而想传位给儿子丹朱。舜将丹朱流放,使之与尧隔离,在于预防政局出现反复。佐以《史记五帝本纪》之描述,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尧即位七十年才选拔舜作为接班人,又过了二十年才让舜行使权力,而尧在这二十年里是实际的决策人。若等到正式行使权力的时候,舜也年老而精力不济了。因此,就发动政变,提前兑现权力。尧退位后二十八年才死去,看来舜即位后为了保持政局稳定对尧还算客气,用尧禅舜让的描述,来粉饰这一不美好的事件,于双方都能勉强接受。 《竹书纪年》所记载的不一定千真万确,更 何况该书在北宋失传,成为又一历史公案。 但该书成书于孔子去世后约两百年,又为魏国的国家级史书,可信度和史料价值应该高于以伦理教育学为主的《论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历史的真相,还需要去深入发掘、全面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 2 、司马迁《史记》 3 、綦彦臣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个人分类: 历史与人物|54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广寒宫的笑声(神话歌舞小品)
jlpemail 2008-4-29 09:56
(五一临近,何以娱乐,游戏文字而已.) 时间 某年某月某日 地点 月球广寒宫 人物 1 吴刚, 40 余岁,简称吴。 2 后羿,老年人 ,80 余岁,简称后 3 玉兔, 10 岁上下儿童扮演,简称兔 4 嫦娥, 28 岁上下,简称嫦 幕启 玉兔在一航天器上玩耍,上下跳动。 吴刚右肩扛约两米长的巨斧,着史前人服装,从舞台左侧上。 后羿斜背弓箭袋,古装,右侧上。 吴:小兔子,快下来,看摔着你。 兔:我还没玩够呢! 吴:那是高科技产品,你还小。 兔:哼!小看我,我都小学五年级了! 后:小家伙,快下来,不然我就开弓放箭啦。 兔:后爷爷,别吓唬我,你没那么厉害,再说,我们儿童可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 吴:后叔叔,这孩子说得对,你那套吓唬小孩,行不通啊。再说,野生动物也有法律保护呢,你改行吧。地球呆不下去了,跑月球来了。据我所知,月球就这一只野生动物了。还是你老婆嫦娥的宠物呢! 兔:(不依不饶地)后爷爷,你来呀!再吓唬我,我告诉嫦娥阿姨去,不让她见你。 后:(生气地用力拉弓,弦断了,扔到地上) 吴:嗨!小兔子,这辈分有点乱。人家可是两口子,你管这个(手指后)叫爷爷,就得管那个叫奶奶,叫阿姨算怎么会事? 兔:吴叔叔,我不信,这个爷爷八十多了,怎么和不到三十岁的嫦娥阿姨是两口子? 吴:你这你就不明白了,后爷爷从地球上来,那里环境太差,人老得快。月球上环境好,你嫦娥阿姨常年在广寒宫里,可不显得年轻嘛! 兔:你看你看,你也说嫦娥阿姨呢。 吴:都是你传染的。 后:小嫦,我的心肝, my   darling ,你在哪里,怎么还不出来见我?我从地球上追你到月球,一片诚心哪!你还生我气吗? 吴:好家伙,看把后叔叔郁闷的,都憋出来英文了。 后:(谦虚地)我会得不多,表白自己还够用。 兔:后爷爷,阿姨,不奶奶,真别扭!还是说阿姨吧。阿姨出差了,在绕月轨道上旅行呢,明年回来。 后:什么?我还得等八个月哪?不行,我可等不了,家里还好多事呢! 吴:后叔叔,别着急,八个月一晃就到了,要不,先让小兔子给你唱首歌,解解闷? 兔:(跳下航天器) 后爷爷,你知道吗?阿姨可喜欢这首歌了! 唱: 月球我可呆不下去啦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没有假 只有你才是我梦想 只有你才叫我牵挂 月球我可呆不下去啦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没有假 我的眼睛为了你看 我的眉毛为了你画 不是我把把你怨把你骂 只怪你 当时没有把我留下 对着你把心来挖 让你看上一个明白 月球我可呆不下去啦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没有假 我的眼泪为了你流 我的眉毛为了你画 不是我把你怨把你骂 只怪你 当时没有把我留下 吴:小嫦没有短你呀? 后:(掏出手机)还是一周前的短信呢后哥哥,我在广寒宫等你!。 吴:这里不是地球,发射手机信号得用微波发射器。微波发射器失灵了,还没有修好呢。 后:我不知道月球有什么好,她来了就不想走了!   唱: 你曾为我点燃生日的蜡烛 烛光下我与你翩翩共舞 我的真心只为你付出 你的委屈只向我倾吐 我们纯真的爱情让人羡慕 直到看见广寒宫我才停步 我的心已被你彻底征服 我们的爱不会落下帷幕 我们的爱不会变成包袱 即便留不住你要远去的脚步 我们也不会变得形同陌路 转身之后泪水忍不住流出 视线已模糊太多的感触 终身相爱就是一种满足 兔:后爷爷好伤感,动感情了! 吴:你不知道吧?她在做一项试验? 后:什么试验,怎么没听她说起过? 吴:保密呀,做邻居这么多年了,我都不知道。整天净顾砍树了! 高声唱歌《不如砍树》(曲调:不如跳舞) 你到底做些什么我很模糊 只有这金属让我想得清楚 言语在吴刚这里没有用途 只有这棵桂树年轮可以数数 好桂树好桂树 砍你需要速度 你看看你看看 板斧什么力度 好桂树好桂树 好大一棵桂树 (白:好家伙,成了精了!) 我老吴站起这样的马步 不如砍树! 聊天比不上砍树 出点汗浑身舒服 抡板斧真叫气度 不如砍树! 砍树砍树砍树砍树! 用这个方式自己相处, 不会感到孤独 没有思想包袱 谁说月球这么荒芜这么荒芜 这可是最美好画图美好画图 不如砍树! 兔:(戏谑地) 不要唱得那末投入 环保局来人调查吴叔叔 吴:不如砍树! 小兔子,你胡说什么,我巴不得来个环保局的呢,他们来了吴叔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休息了。嫦娥阿姨不是让你捎口信了吗? 兔:(面朝后):后爷爷,阿姨说了,有人来找她的话,需要等八个月。 吴:后叔叔,我看,你还是耐心等待吧。你知道嫦娥在那条轨道上吗? 后:知道,知道,地球人都知道。不就是高度二百公里那条道吗? 兔:后爷爷,那可不是大马路,不好找哪 后:我这里有轨道图,四维的。我从网上荡的。 兔:打印得蛮清楚。不过,这个嫦娥不是你的那个,这个是月球卫星哪! 后:什么!还有一个嫦娥?谁把我老婆克隆啦,我找他们算账去。太不像话了,侵犯版权!我们分居两地怎么啦,分开两千年怎么啦。真不像话! 吴、兔:那个嫦娥跟你没关系,是航天器,也叫月球卫星。 后:你俩合伙骗我。我老伴怎么会成了卫星?不行,我得去找她。 吴、兔:后叔叔(爷爷),你还是耐心等待吧。 后:不行,我探亲假过去一半了,老伴面都没见着。(边说边围绕地面上的航天器转,找到了入口,并且飞速钻了进去) 后羿发动了航天器,飞扬的尘土迷了吴、兔的眼睛。等他们可以看清航天器了,航天器已经远离月面了。 吴刚惊愕地扔了斧头。 吴:后叔叔,快下来,小嫦来了 兔:后爷爷,快下来,阿姨来了 嫦娥着古装上,裙袖拖地。 后羿驾驶的飞船突然掉头飞来,朝月面降落。后羿眼中的月宫越来越清晰。 嫦娥微笑。 玉兔大笑。 吴刚大笑。 闭幕。 幕启,四演员一起谢幕。
个人分类: 小说场|5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