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一妻多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还谢教授一个公道
热度 12 binjingshi 2015-10-23 17:53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历史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舆论的压力,社会的审判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我要为谢教授说句公道话!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妻多夫”这样的观点大部分接受不了,我也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去“一妻多夫”,相对而言,我们处在一个比较优略的位置,我们不用去为这么“荒诞”的问题来思考;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问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且将要变得日益凸显。所以请不要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试着去想象一下,要是你是那些3000万光棍中的一人,你想怎么解决?你可以说,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个人问题;但是这只是对个体而言,还是没有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毕竟现实的社会问题,比例问题就摆在那个地方,你躲是躲不掉的。 那么站在社会的角度怎么来解决呢? 对于社会来说,这是维持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好建议,非常赞同!谢教授说的“真实的价格是货币价格和非货币价格的加总”。如果真有这么多的光棍,那么随着问题的日益显著,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社会和政府,政府怎么解决? 1、“老老实实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王老五们收入高了,就会有东南亚的、非洲的姑娘嫁过来”;2、为了社会的稳定,满足光棍的生理需求——妓院的合法化;3、法律的人性化——同性恋的合法化;4、一妻多夫的合法化。且不说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你,你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这就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远见,在这个问题还没有这么凸显的时候,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杜绝他的发生,而不是真正等到出现危机后,来亡羊补牢? 真的到那个时候,人们会不会想起谢教授呢? 所以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
4602 次阅读|21 个评论
走访西藏农区一妻多夫家庭
热度 3 zhoumeng 2011-8-1 04:58
走访西藏农区一妻多夫家庭
西藏的多偶制婚姻是很有名的,19世纪远在欧洲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都提到过。这次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们走访了日喀则一个一妻多夫家庭,这个家在当地经济条件好,家境算殷实的。 第一张照片是家里的女主人抱着孙子坐在院子里,对我们投以热情的微笑。 家里的女主人和她的孙女 女主人和他的三个丈夫 上了二楼,即在显要位置看到这张照片,是女主人和他的三个兄弟丈夫的合影。年纪最大的此刻去放羊了,年记第二的去江孜城打工,最小的就是照片最右方的那个在村子里干活,晚上才会回来。他们的小女儿是西藏大学的学生,汉语流利,给我们作了讲解员。他管三兄弟分别称为爸爸、二叔和三叔,显然他的真正爸爸不知道是三兄弟中的哪一个。 大儿子和他们兄弟的妻子小孩子 家里的大儿子正好在家,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他和他的弟弟(去拉萨打工了)共同娶了照片中中间的妇女,还生了孩子,照片最右侧就是充当我们讲解员的小女儿。我们问了一个他愚蠢的问题,问怀里的孩子到底是大儿子的还是老二的,大儿子坚定而友善地告诉我是他们共同的女儿。 大女儿嫁到日喀则 家里的大女儿恰好也回家探望老人,进门的时候,小女儿说她的姐姐早年间嫁到了城里,那里不象农村,不存在一妻多夫的婚姻,都是一夫一妻的家庭。 织布的房间也是女主人的卧室,小女儿把我们引到了家里的织布房,也是他妈妈的卧室。 织物 厨房 院子 车库 特色牛粪墙 房子外观 原来以为,这这种多偶制家庭民主解放以后就没有了,但是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还是有不少。听本县文化局的同志说我们显得一些村也残存着这种家庭婚姻结构。对于此我的想法是: 1、西藏地广人稀,相对封闭,社会还不够发育,交易成本高。因此家庭作为婚姻血亲基础上的社会单位就有较强的独立存在能力和功能,家庭经济倾向于封闭状态,自给自足。由于社会分工不发达,不是社区间的分工、家庭间的分工,而是家庭内部的分工。因此小而全的家庭经济是富裕的。 2、家庭中更多地男性劳动力对于西藏这样相对艰苦的生存环境比较适应,汉族是一夫一妻制加多子多福的传统,但是子女长大面临分家;西藏一妻多夫相对分家的可能性小,妻子联合纽带作用甚强。 3、我在想,一妻多夫是否会导致很多女性嫁不出去?另外这种婚姻是否会和非婚生育和婚外性问题观念相对开放有关系? 做个记录。
个人分类: 民族与宗教|8970 次阅读|3 个评论
韦小宝:精子之王
stoneseed 2009-11-20 23:38
生态学家对于生殖策略讲的很多,说得大多是生男比生女合算,尤其是社会地位高的人更要生儿子。理由很简单,从古至今,有钱人获得的交配机会就是比你多,没辙。穷人生儿子是要冒险的,儿子可能一辈子一个姑娘也骗不到,或者一个娃也传不下去,与其这样,穷人不如生闺女。从生物学意义看,只要灰姑娘愿意,基本上就能获得交配机会,延续自己的基因。 万一张的企或运气好的,没准还能嫁个有钱人,改变家族的命运。张大 Y 教授 ( 不是张大淫教授 ) 说过,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常有,但是你如果是个灰小伙子,是个穷鬼,就别惦记骗人家的公主,铁定没戏。 英国进化生物学学者道金斯被誉为达尔文的猎犬,他用一本《自私的基因》把进化论放大到了基因水平。道金斯用博弈论和微观经济学这么解释生殖细胞的形态:在受精卵的合作中,卵细胞,也就是女性使用合作态度。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它富含营养,妈妈希望尽自己所能保证生殖细胞质量,来让后代过得幸福。精子,也就是男性则使用竞争甚至欺骗的手段,为了更多的繁殖后代,精子数是个天文数字;为了保证数量和精子争夺卵细胞中的灵活性,它甚至舍弃了细胞结构,几乎仅保留了高密度的染色质。 女性一生排除的成熟卵细胞也就 3 、 500 个,而且还要担负怀孕、哺育的重担;但男性的精子却大致有 10 的 12 次方的数量级。所以在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对于男性而言,一夫多妻的婚配制度是很好解释的。男性生殖投入低,追求后代数量;而女性追求的则是质量带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一般都是跟妈妈好,爸爸的待遇很尴尬。 但是一妻多夫的制度就不好解释了。这个问题直到我第 3 遍看《鹿鼎记》的时候才恍然有些理解。韦小宝油滑狡诈,心黑手狠却又宽广大气。我不得不说,这样的江湖豪情和仕途大运是受到 DNA 编码控制的。他娘韦春花是妓女,花姐自己告诉我们,她也不知道韦小宝的爹是谁,可能是汉人、满人、回回甚至是西藏大喇嘛小宝贼溜溜的眼神就像那个大活佛在床上的样子。这就热闹了:假设每个疑似爸爸都贡献 2 亿精子,则生出韦小宝的那个精子便是过千关斩万将,十亿挑一的优胜者。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没有超人诡计和魄力的DNA是决计没戏的。 在娘胎里就灭掉了这么多各怀鬼胎的精子,那么对付个把郑克爽、刘一舟、神龙岛主、罗刹鬼子还不是小菜。 翻过头看韦小宝,绝不浪费机会没有机会也要赌出、拼出创造机会。 衣锦还乡之时,韦小宝横刀立马,把 7 个老婆都摆到了丽春院床上,然后便添了 2 个儿子:长子韦虎头 , 阿珂所生;次子韦铜锤,苏荃所生韦这样的基因,生殖力必然过人。 算上上建宁公主生的长女韦双双,不服不行啊。如果把《鹿鼎记》和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理论生态学教材一起看,你就会知道《鹿》是多么经典而精彩的案例。这精彩属于韦小宝、属于阿珂、苏荃,更属于韦春花。这是一妻多夫的胜利:通过精子战争,女性便能够用最省力的方法选择出最成功的精子。 正巧上周刘胖子从瑞士伯尔尼大学发我个帖子,也说了一妻多夫的好处。在果蝇试验中,有人真找到了个自私基因。为了最大可能避免伴性遗传的疾病(比如色盲等),自私基因会杀死所有所有带 Y 的精子。但着也要付出代价:精子数量减少,且后代都是雌性。他们的文章发在 Science 上 ,结论 就是雌性滥交可以降低后代继承坏基因的可能性。 漏说了一句,花姐的儿子不会是郭靖、乔峰,取一堆老婆的也不会是陈近南、胡逸之。因为那样的基因虽然优秀,却没有胜利的机会。《鹿鼎记》中写的,其实就是一场真实的精子战争,金庸当年应该把它连载在科学网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9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