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通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1-27·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10-26 09: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常见误区 最近基金申请结果公布,作为申请书的通讯评委,我在这里想谈谈撰写申请书时常犯的错误。 误区一:因为要创新,所以不懂的东西也要写进申请书里。 NSFC的最大特点就是鼓励创新,因此,很多申请人都会在申请书里把自己的创新思路描述一番。但是,有些人为了创新而创新,以为提到一种时髦的技术手段就创新了,事实上他们从未采用这种技术开展过任何研究,言多必失。记住:一知半解的东西,少提;不懂的东西,绝对不提! 误区二:因为要研究科学前沿,所以申请书要写得够专业。 NSFC的确鼓励研究科学前沿课题并探索未知世界,但由于遴选通讯评委的不确定性,申请书不可能都落到“小同行”手里,而更多是由“大同行”负责评审。如果申请书写得过于专业,那么评审人也许因为看不懂申请书而没有兴趣评审,申请就可能会失败。记住:申请书一定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专业术语最好解释清楚。 误区三:因为研究力量要雄厚,所以高职称、高学历的人要多。 课题组的组成不合理、研究力量薄弱,申请可能因此被否决;但如果一味让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扎堆,这些人又不能胜任课题的研究工作,反而会成为评委爱抓的“小辫子”。记住:课题组成员不要刻意“拉郎配”,只要看上去合理即可。 误区四:因为资助经费多,所以直接实验经费可以少写些。 写申请书时,因为有“经费预算是否合理”这条意见,评委就会看经费预算表。假如今年的资助经费大幅提高,申请人觉得做实验用不了,就减少直接实验费用,相应增加其他杂项经费。这样做评委很可能认定经费预算不合理,从而降低评分或干脆否决。记住:直接实验经费至少占60%以上,杂项经费应尽可能少。 误区五:因为参加的项目多,所以不想全部列出。 如果在研项目多,全部列出的确会给评委留下没有时间主持该项目的印象。然而,参加NSFC项目的人员评审人可以查到,NSFC以外的项目评委是查不到的。另外,青年基金申请者不必担心跟导师一个研究方向,导师雄厚的研究基础只会为之加分而不会减分。记住:如果参加NSFC项目,应如实列出,非NSFC项目可少写或不写。 误区六:因为年度计划可以随意拟定,所以评委不会很在意。 实验进行前大致预估一下实验大项的完成时间是必要的。一般实验进行的时间区间可以精确到某年某月,实验结束时间可以到项目结束当年的年底,然后在次年3月前完成结题,也可在年底前预留3个月安排成果鉴定、验收及撰写结题报告。有的人写错项目的起始时间或写得太简略,也会被评委否决。记住:申请书写完后,一定要认真核查年度计划,不得有误。 误区七:因为预期成果属于臆测,所以评委不一定看重。 在写明预期成果时不要夸大其词,应该恰如其分。最好列出具体的验收指标,如发表论文的篇数、申请专利的项数、产品的数量及质量指标、推广应用的范围、规模和效益等。记住:预期成果一定要有具体数据,用以作为项目结题及成果验收的依据。 误区八:因为研究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所以评委自己可以找得到。 在个人简介中,论文或论著只要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和页码即可,但一些能突出个人研究业绩的代表作有必要附上截图,给评委一种视觉冲击,可以加分。截图可以放在论文列表之后,也可附在附件材料页面,只需包含期刊名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即可。若论文数目不多,也可附上摘要,但没有必要附全文。记住:评委不会逐篇查阅已发表的论文,最好把一两篇代表作进行简单的电子化处理,以加深评委的印象。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曾庆平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高等院校普遍推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程序一般由高校研究生院寄送本单位博士学位论文到其它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生院或类似机构,并规定一定评阅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要求返回评阅意见。接到评审任务的单位再将博士学位论文交付本单位评阅人进行论文评阅。评阅结束后按原程序将评阅意见密封返回原单位。评阅一本博士学位论文的费用一般为200—300元。 目前,该制度实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开始影响博士论文答辩进度。 问题一:评阅质量无法保证。有些评阅人不具备正高级技术职称,也没有博士学位,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基本要求不清楚;有些评阅人专业不对口或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不熟悉,无法给出确切的评阅意见;更多的人则基本没有时间或积极性认真评阅论文,致使评阅质量大打折扣。 问题二:评阅意见经常不能按规定时间返回。现在普遍存在规定时间已到而评阅意见迟迟不能寄回的情况,有些研究生院甚至连50%的意见都收不回,使博士生答辩和毕业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究其原因,制度设计存在缺陷。首先,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库,致使部分不具备评阅资格的人充当了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其次,评阅送审过程存在缺陷,很浪费时间,而且送审单位往往不知道论文送到哪位专家手中,无法与专家联系并提醒规定时间。再者,专家的评阅费用与其辛勤付出极不相称。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数年时间深入研究工作的集中体现,理论精深,推导复杂;实验难度大,数据多,篇幅巨大。要对其正确性、创新性、学术水平、撰写质量等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即使该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也需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劳动和努力,而200—300元的评阅费用与之极不对等。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和改革目前的博士学位评审制度:建立分专业、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库;送审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应能够与评阅专家保持直接沟通与联系;参照科研项目评审的有关政策合理规定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的费用标准;建立博士学位论文评阅质量跟踪体系,对专家库实行动态调整。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杜志明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际电联报告:发展中国家通讯技术发展迅猛 但差距依然存在
xuxiaxx 2011-10-26 08:27
  国际电信联盟10月25日在日内瓦发表了一份有关全球通讯技术使用状况的报告。 全球互联网的使用增长迅猛,预计到2011年底,全球将有60亿手机用户,23亿人能够使用互联网,全球互联网覆盖率在过去三年里增加了一半,而发展中国家在通讯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显著,这些国家使用因特网人数比例已从5年前的44%增加到目前的62%。      报告还显示,通讯技术在年轻人中使用广泛,世界一半的网民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      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使用通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存在。      报告还指出,从全球来讲,互联网宽带速率从2006年的11,000千兆(Gbps)增加到2011年的近80,000千兆(Gbps),但各国在使用的宽带速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欧洲国家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宽带速率为90,000兆(bps),而非洲国家只有2,000兆(bps)。      在报告发布当天,国际电联第40届电信世界开幕式在日内瓦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国政府以及私营和通讯部门的250名代表,其中包括加蓬总统邦戈和斐济总理白尼马拉马等国家领导人,全球数以万计的民众也将通过网络参与此次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利用通讯技术,改善人民生活,并将通过一项“变革宣言”,所有参加讨论的人均可献计献策,为全球更多人能够使用通讯技术服务提出建议。      国际电联秘书长图雷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此次活动将是一次真正的对话,不仅反应到会代表的关切,同时也能了解到通过10万个电信中心网络参与活动的广大民众的梦想和愿景。      此次活动的开幕式得到了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的资助。 来源:联合国新闻网
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不能不搞多通讯作者
热度 1 davidzsguo 2011-10-24 09:47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审了4篇国外期刊的稿件,每篇都认真的学习和评审了。有一篇文章让自己很是苦恼,以内容来说,有些新意(新材料,试验方法普通),可偏偏要挂几个通讯作者,让人很是不理解。经常看到致谢中有很多项目资助的标注,也就认了、接受了。挂很多资助又搞几个共同通讯作者,还是让人不能理解和接受。 郁闷!
411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与海外访学博士生的通讯
热度 3 jxhe 2011-9-27 09:55
我招带的第一位博士生,在博二的第二学期赴加拿大某大学访学一年。我们保持着通讯和交流。 国内 985 高校的在读博士生,在读期间获得海外交流机会的比例很高。这是弥补当前国内博士生教育欠缺的重要举措。就经济管理和行为科学领域而言,国内的博士生培养与北美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因此,博士生访学的主要任务是旁听 PHD 课程。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或许存在不同的考虑和选择。一位海外访学回来的博士生曾经告诉我,她去访学的那所大学某学院老师对她说,你们中国来的博生生,报到的时候见一次,回国的时候见一次,中间不知他们去哪里了。我想这个现象不一定很普遍,或许也有点夸张,但肯定是存在的。 我的那位博士生显然不是这样的,她很认真,抵加后的第一学期即选修了几门课程。这学期她已是博三,面临着博士论文的压力。要不要再扎扎实实地旁听一门看起来非常有必要的课程?还是着力应对毕业论文?她有些困惑,来邮征询我的意见,我给她回复了一封较长的邮件。 下面,我照录我们之间的邮件,希望对有类似经历的博生生有所启发。同时,也顺祝正在海外访问、正准备赴海外访问的博士生们取得丰硕的收获。 学生的来信: 何老师,您好: 关于这学期原计划上的多大的课程,我想听一下您的意见。 这学期这门课的主讲老师调整了一下,她的要求比较多,比如 " I hope you will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to lead some of the papers though, like the registered students. If your English is not good, this role will be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it and also I am sure your ideas are good even if your English is not." 这门消费行为的课是一门基础课(见附件课程安排),我现在觉得压力有些大,一是担心怕自己参加却达不到人家老师的要求,二是觉得自己的论文可能是要延期的,如果这学期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准备这门课上,可能论文进展就更缓慢了。但同时,又觉得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很想听下何老师的建议。谢谢! 祝好! 我的回复: AA , 首先,我感觉这位老师很好 - “I am sure your ideas are good” 。其次,你用不着担心丢面子而陡增压力,国外不是国内,没有人会在意的。她说这个话,也表明这样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根本的问题,不是你现在论文与听课之间的冲突,而是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为此,你现在要思考了,毕业了到底要干嘛。这个问题,我记得问过你多次,但你没有直接回答我。 BB 刚来美国,他要做高校教师,他来之前就准备延期了。他说以后逃不了要上双语课的,现在上课听懂 20% ,但他决定要过关,他想清楚了。 从你未来目标角度倒过来决定你现在的取舍吧。如进高校,修读名校的 PHD 课程能增强你的自信,对你是极为宝贵的经历,否则永远是短板,以后也难有这样的机会了,就是有机会你也不会用此力投入了。取舍之间,就要看什么对你更重要,尤其是这种重要性在未来才能发生作用。 我这样说不是一定希望你进高校。事实上,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年轻教师压力也很大。这仅是选择之一。 CC 快要毕业了,我感觉他想在国外找教学型高校。从他背景看,这是一个恰当的选择。你也得思考啊。 你看这位教授,第一堂上来就讨论学术生涯,因为国外营销 PHD 基本上都去大学从教,这就存在不同的定位问题,第一堂就帮助大家一起思考,促进各自的选择。你看她准备的这些讨论题【注:特 节录 如下】,多么到位。 何佳讯 节录 : Academic Career a)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areers at research-oriented and teaching-oriented schools?? b)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areers at A-level and B-level schools? c) What qualities are required to be a successful academic? d) How do you plan for academic success and accomplishing career goals? What is a good research strategy? e) How do you bal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How important is teaching? f) How do you get your first job?
5848 次阅读|3 个评论
泛滥的并列作者:警惕正在滋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热度 24 lionbin 2011-9-1 07:19
作者是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通指对作品享有署名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作品上署名为作者应具备3个条件:本人直接参与该作品的创作;本人直接参加该课题研究或试验,对该课题做出重要贡献;本人对该作品负直接责任。在科研期刊发表论文的署名中,排在第一个的名字为第一作者。该作者一般是该文章内容的最主要的贡献人,任何正式发表的论文论著的知识产权,最大权重归属于第一作者。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是一项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个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该文章的主要执笔者。通讯作者的原本目的是为了让文章读者和作者联络方便,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的固定地址常常作为通讯作者并把名字放最后。另外,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直接打交道,需要一定的经验。由于时代的发展,通讯作者逐渐赋予了新的含义,特别在中国人开始大量发表SCI论文的时候尤为明显,通讯作者慢慢成了导师的代名词。许多期刊甚至对通信作者署名做了界定,相对第一作者而言,通信作者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和专业水平,该项科研上作为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对一篇科技论文来说,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所做的贡献是并列的,均为该文章最重要的作者。通讯作者同时也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文章出现问题,通讯作者是脱不开干系的,这里顺便鄙视一下那些在学生的文章出现问题的时候,想方设法推脱的大老板导师们。其实, 通讯作者是否为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则是非常难说,特别是很多的大老板导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搞钱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不可能去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具体提出思路解决问题的人 (这句话来源于网络引用)。 一项研究发表时,正常的做法,当然应该是谁的贡献大谁排在第一。如果两个作者的贡献相当,就可以说明为并列作者,因此作者有权以“并列作者”发表论文。期刊论文中,作者常常有几种类型:第一作者,非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并列作者等。曾经,并列作者在我国并不流行,而在外文期刊中,在作者简介栏经常有介绍性的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se work”,说明对于该文,此两位或多位作者的贡献相当。追溯起来,1823 年在The lancet杂志中出现这种形式,其后多种期刊开始采用这种作者类型,而我国期刊从 2005 年才开始有并列第一作者形式,当然,中国人用英文写的文章,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上,应该早于这个年代。并列作者在《著作权法》被授予作者的一种权利,并被认为可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如果作者真正在某研究领域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且二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无法区分,并列作者也无可非议。然而,许多好的形式在广泛被国人接受后,就开始发生蜕变,在科技论文的功利作用影响日益增加的今天,不少论文演变为职称稿、学位稿、课题稿、考核稿等。许多检查、验收都规定要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因此如果“并列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一样有效,“并列通讯作者”和通讯作者一样有效,就可能滋生出空挂,没有参加研究工作,或者对论文贡献不够的也充当贡献相当人,成为并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如果没有科学严格的审查系统,“并列作者”容易成为学术不端滋生的温床。 如果说并列第一作者可能涉及到两个不同合作单位与合作者的智力产权分配的话,这也说得过去,但并列通讯作者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更有甚者,还有平列第三作者,并列倒数第二作者等等的说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中国的科研人员太有创造力了!不同单位的并列通讯作者,说白了,就是大老板导师之间的利益均衡; 相同单位的并列通讯作者,就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 在目前的游戏规则下,就是为了占便宜。其他的一些并列就是一种人情稿,有些规则可能就是前多少位作者都算数。 在一个人的科研生涯中,有那么一、两篇并列作者的文章,也说得过去,可是如果篇篇如此,或者大多如此,情何以堪。我最近在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定会上,有些参评者居然所有的参评文章全部是并列作者,而且大都排名第二。我问这样的参评者,我承认你的并列作者的文章,但一篇只算半篇,你看如何?还有一些中级职称人员与以前的导师并列通讯作者,我也非常嘴贱地追问了一句,这个通讯作者是你送老板的,还是老板送你的?尽管被我顶真的人非常不高兴,他们的老板自然也不高兴,但大多评委还是表达了与我相同的看法。泛滥的并列作者正在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有时候,这样的并列作者遭到批评,却还会整整有词的,“你们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是什么档次的文章,是顶端刊物!如果要刻意增加文章数量,我们以后多发普通杂志好啦。”真是笑话!这里姑且不论杂志的好坏与某篇文章的好坏是否有必然关联,就算有很强的关联吧,那么这其实已经在影响因子等方面得到了体现,而且,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文章上不当地增加并列作者的行为,实际上害处(不公平)更大,一说起来嘛,我有多少多少top的文章,非常唬人,但全是水分呀,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潜在的弄虚作假行为,让老老实实签署作者的竞争者无意中吃了很大的亏。而且并列作者涉及到多个人,其危害和产生不公的场合将呈级数增长,所以,越是top的杂志,越不能乱来。尽管有些人认为在好杂志上添加并列作者是天经地义的,不然会打击合作,那么我要反驳说,我们以后也不要管什么行贿和受贿了,也别评什么先进了,也别评职称了(大家都可以是并列职称),因为那同样也会打击合作。这里显然争论的是论文署名权合法性的问题,作者贡献要区分出不同顺序(除非真得无法区分),也是合理性的表现。其实,说上述这话的人,已经承认了此篇文章的并列作者签署并不是智力投入无法区分,而是另有所图。 不恰当地增加并列作者就是一种学术贿赂 ,请不要再狡辩什么。如此糟蹋并列作者的名声,难道都是评审体制的过错,参与这个游戏的人本身没有问题? 本文写作中,参照了百度百科中对相关术语的解释,同时参考了吴祝华等在百度文库中的文章《我国并列第一作者发文情况调查与分析》 http://wenku.baidu.com/view/4342ef641ed9ad51f01df272.html ,一并致谢。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24840 次阅读|71 个评论
[转载]看得我冷汗直冒的一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关于轮轨的问题
热度 11 nyouyou 2011-7-26 15:53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110715/232210157291.shtml 中科院院士简水生:让时间去考验京沪高铁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5日23:22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京沪高铁刚刚开通十多天,就已发生多起故障,共造成数十趟列车晚点,以致人们惊呼:高铁变成了蜗牛。    值得探究的是,尽管有工程监管制度,但中国许多重大工程完工后,为什么仍是质量问题百出?我们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制造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之一,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东段,其桥面钢箱梁在全部通过报验,本准备装船起运的时候,项目总承包方美国加州交通部却提出采用全球顶尖的相控阵技术对产品进行“D向扫查”检验,“1毫米、2毫米一个点进行复探”,远高于美国焊接协会的桥梁规范,据说检测结果令美国人心服口服。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绝对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问题在于能否所有的中国制造中都有严格的质量监管和高度的责任心?    曾经参与京沪高铁项目论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通信领域著名科学家、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简水生教授,7月13日接受《华夏时报》专访,回答了相关问题。   更多隐患尚未公开    《华夏时报》:京沪高铁开通短短十多天来已连续发生多起故障,这让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其安全质量?    简水生:现在是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看得更清楚。    《华夏时报》:业内有分析说,按照要求,接触网如果断电,列车或失去电源,不过京沪高铁列车自备120分钟的电源、通风功能。但为何最近两次京沪高铁滞留期间,列车自备应急电力和通风系统并没有发挥作用?    简水生:不,京沪高铁列车自备的电源,肯定走不了120分钟。120分钟的自备电源可以跑多少公里呢?600公里。但实际的情形,人们看到了,可能吗?根本不可能。二分之一MV(M是重量,V是速度)平方300公里的速度,你们算算,有多大能量?列车能有多少储电池?或者能有发电机吗?    《华夏时报》:我们看到,京沪高铁才开通十多天,就发生多起所谓接触网的问题。    简水生:接触网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因为其本身摩擦很厉害。因为列车速度越高,输电弓在接触网上的摩擦速度或跳动频率也越快,摩擦阻力与速度起码成正比,甚至是高次方,所以在雷雨天气容易发生问题。我觉得,京沪高铁整个的防雷系统还不行。防雷系统应在沿线都做好,如果某个地方地质条件好,导电力很高,就可以吸引全部雷电;如果导电力不高,雷电发生时,结果就可能很糟糕。因此,防雷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华夏时报》: 如此复杂的问题,在京沪高铁这样重大的工程中没有加以周全考虑吗?    简水生: 没有考虑 。列车运行时,输电弓在接触网上一直处于动态,若列车以300公里的高速运行,输电弓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始终接触良好才行。    《华夏时报》:据说整个京沪高铁系统在建设时都有防雷的考虑,供电网、列车都应该有防雷系统。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故障的发生?    简水生:防雷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在下大雨的时候,防止磁隔电子表面电子达到限相发生短路。也就是说,每一串挂导线的瓷瓶,要承受27500伏安的电压,遇到雨量特别大的雷雨天气,瓷瓶的电阻可能就会改变。    《华夏时报》:既然输电弓与接触网动态接触的防雷技术不过关,若由此推论,今后相关问题会否发生?    简水生: 还有最大的问题要加以考虑。    《华夏时报》: 是关于轮轨的问题,还是关于输电等动力系统的问题?    简水生: 也可以说是轮轨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轴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但轴承却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而且,轴承的 钢材 ( 4898 , -2.00 , -0.04% ) 是什么,也不太清楚。里面的润滑剂是固态的,列车开起来之后,固态润滑剂变成了液态。我们学校的老师曾经做过实验,原先说京沪高铁要跑350公里,按照规定,在实验台上就得跑385公里。    我们看到,如果实际是跑300公里,这个技术在实验台上,加10%,跑330公里,可以跑到好几十万公里吧。但跑385公里,跑到2万多公里的时候,就不行了。所以后来为什么退下来?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我们是把瞬态的东西,看做自己的成绩,这怎么行?人家国外一个实验,根本不能算数的。 法国高铁实验在好几年前就跑过了一趟瞬间574公里,但当时钢轨就已经不行了,都拧了。    这与导弹技术不一样。导弹一次就发射出去,说多快,就多快。所以,钱学森当时说,如果我们发展飞机制造业,材料不过关,因为飞机要使用N次。高铁就更不能跑一趟瞬间高速就算数了,一年365天,天天都要跑的。   器件隐患要认真排除    《华夏时报》:舆论批评如此重大的工程尤其不应片面追求建设速度,而忽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检验检测,甚至搞成献礼工程、政绩工程,因为那将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的严重不负责任,您怎么看?安全第一不是高铁运营的最基本方针吗?    简水生:工程质量应该严格检测只是一方面。    我跟你大概地说一件事情。 中国的高铁,全部采用无砟的整体道床。2000年我去欧洲做本专业的考察研究,但我到了英法德、到了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等好几个国家都仔细看了他们的高铁铁路,发现都是有砟的。只有德国做了一段无砟整体道床实验,但当时的部长却拍板决定中国的高铁都采用这种无砟整体道床,谁也不敢提不同意见。    实际上,列车在有砟道床上运行到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是没多大问题的,道床上的小石头子起着很大作用。高速铁路上的钢轨,是由每一根长达100多公里的钢轨焊接起来的,其温度膨胀系数,是1.1乘以10的负5次方,也就是温度每变化摄氏一度,钢轨就伸长或缩短1.1米。当夏天的时候,钢轨晒得发烫,起码有60多摄氏度,到了晚上,又凉下来,热胀冷缩的问题靠谁来解决?一胀轨,稍微有一点轨距,列车就翻了。就靠着轨枕上的铆钉将钢轨铆住,严格防止胀轨或缩轨的问题。    除了铆钉在轨枕上的抑制力量,还有一个抑制力量,那就是列车前行的时候,是以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将钢轨整体向后拉,但此时钢轨却被石头子卡住了,石头子吃掉了其中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铁路上的石头子经常是粉碎的,养路工人经常要更新这些石头子。    无砟整体道床靠得则是压在钢板下的弹簧抵消应力。但弹簧能否消除温度变化产生的钢轨伸缩问题,与弹簧自身的钢材有关。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都吃在弹簧上了,很可能使得弹簧发生崩裂,这方面,没有做过任何科学研究分析。    究竟这弹簧的钢材要求多高强度,能维持多长时间?任何钢材在不断的应力作用下,都会弹性疲乏,一旦弹性疲乏,一旦龟裂,就可能断掉,那时的钢轨将如何稳定?这个问题可比接触网问题大得多了。    即使可以更换弹簧,所发生的费用也很可观。而且,高架上900吨一根梁的价格,与平地上建设有砟道床的价格相比,要贵得多。何况现在要修16000公里高铁。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速度越快,所有的钢材,都要重新考虑。这里面的隐患必须加以排除。    《华夏时报》:德国人的那个无砟整体道床实验,后来并没有成功地付诸实际运用吗?    简水生:德国并没有正规运行,那个发明者曾公开在电视上表示,其在德国总共才做了10公里的实验段。    《华夏时报》: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行似乎标志着中国在铁路技术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遭遇雷击发生触网故障是否意味着在高度精确精细的现代技术方面还有差距,还面临很艰巨的挑战?    简水生:让时间去考验吧。    《华夏时报》:我们看到有报道说,今年6月初,国内30名工程界院士、专家,在即将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上进行了检查评估,在对轨道、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动车组、运营安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后,专家组认为,京沪高铁轨道状态达到了高平顺和高稳定的要求;通信信号和牵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营安全保障设施齐全,开行方案合理,各项检测指标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您如何看待这个结论?    简水生:被请去做检查评估的人,未必全是专家。比如在通信信号安全的问题上,当时他们的调度电话系统采用的是一种老制式的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攻破,而且其频带与中国移动的频带一样,于是我提出,这套系统将来可能很危险。当然,也可以采取密钥通信的方式来防止和避免被攻击,但其带宽又太小。所以,评估是否全面?    《华夏时报》:据报道所谓日中高铁技术探究领域内拥有高度权威的日本拓殖大学王曙光教授,最近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说此次雷雨接触发生后,中国高铁的安全系统应对合理、处理得当,起到了应有作用。甚至认为“这反而验证了中国高铁在安全技术领域内值得信赖,应该给予高度评价才对”!您怎么看他的观点?    简水生:既然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就不吭声了,让时间去考验吧。
70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课题组相关研究在《自然—通讯》发表
热度 2 麦立强 2011-7-13 18:45
  新闻经纬讯 7月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Hierarchical MnMoO4/CoMoO4 heterostructured nanowires with enhanced supercapacitor performance为题刊登了我校麦立强教授课题组的三维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工作论文,并被选为亮点论文(Featured image)进行推介。这是我校首次在 《自然》子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0110048928.3),这一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的资助。   据悉,麦立强教授课题组致力于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ACS Nano等著名国际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被Materials Today、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等邀请撰写专题综述论文4篇。近期发表的多篇论文被Nature Asia Materials、Nanowerk等著名网站选为研究亮点报道,并受到锂离子电池先驱M.S. Whittingham教授、介孔材料奠基人G.D. Stucky教授等著名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供稿 新材所 实习编辑 张伟华)   【小资料】《自然》旗下所有子刊都各自聚焦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其目标是有针对性地发表最具原创性和科学影响力的研究工作。《自然—通讯》与其它子刊有所不同,它是《自然》旗下第一种覆盖多种学科,发布严谨而颇具综合性并代表某一领域重大进展的研究论文的子刊。网址: http://www.nature.com/ncomms/index.html 新闻经纬 http://news.whut.edu.cn/news/news.aspx?id=56891
个人分类: 新闻关注|6540 次阅读|4 个评论
朱光亚:我们时代的大英雄
热度 8 suqing1961 2011-3-13 22:21
杨虚杰,苏 青 刊载于2011年第7期《科技导报》 2011年2月26日,雪落京城,寂静无声。上午10时30分,一颗科学巨星陨落,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先生逝世。 朱光亚87载辉煌的人生,仿佛在告诉无数莘莘学子,一代学人曾经是怎样用科学、用智慧报效祖国,用忠诚和情怀践行践诺。和平年代,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样是我们仰慕的大英雄。 1. 少年早慧 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排行第三者,常常有突出的禀赋,这是否有科学依据不得而知,而朱光亚的确是在两个哥哥之后出生,他的聪明、早慧,很早就显现出来,让父母和两位哥哥都感到惊讶。 1924年12月25日,朱光亚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一个职员家庭。父亲朱懋功,勤奋、朴实而睿智,早年毕业于平汉铁路法语学校,先后在轮船公司、邮局工作。母亲万怀民,出身平民家庭,具有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既善良又聪慧。这是一个注重子女教育的家庭,在那个时代,朱光亚兄妹五人,均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殊为不易。 1927年,作为公务员,父亲从宜昌调到收入较丰厚的在武汉由外国人办的邮局工作,朱光亚一家从宜昌迁到汉口。长江边上的童年生活给朱光亚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随后开始读书生涯,却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 1931年,6岁的朱光亚在汉口市立第一小学上学了。在这里,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放学回家,都先复习功课,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耍。那时,汉口还没有电灯,朱光亚效率很高,常常在天黑之前就完成作业,令哥哥们羡慕。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也总要刨根问底,从小养成的做任何事都认真的习惯自此伴随了他一生。由于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就以优异成绩考上师资力量强、管理严格的圣保罗中学。在这所教会学校里,三年的初中学习为朱光亚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功底,培养了他阳光、积极的气质。那时,他在班上个子最小,然而学得最好,成绩最优异,他的学习秘窍是“苦读出真知”。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逼近武汉,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经历了颠沛流离,目睹了生灵涂炭,他和两个哥哥辞别父母亲人,乘着一条破船,溯长江而上,被迫来到“大后方”重庆读书。从此以后,朱光亚开始了向未来不平凡人生迈进的征途:高中,大学,出国深造,一直到后来用知识和才学报效祖国。 不能不说的是朱光亚在沙坪坝南开中学就读的一年半时光。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上,南开中学培养了如叶笃正等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开中学由天津迁往重庆。1940年,朱光亚在合川崇敬中学、江北清华中学读到高二后,考入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的一年半时间里,朱光亚受益于数学、物理、化学老师的教育、培养,开始对自然科学有了美好的憧憬。其中我国著名的声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荣爵给朱光亚以重要影响。资料显示,1938年至1944年,魏先生曾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在这里他不仅影响了朱光亚,还同时培养了邹承鲁、郭可信等一大批学者。魏先生讲授的物理学,使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魏荣爵与朱光亚差不多同时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并先后回国。魏先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朱光亚是个极为认真刻苦的学生,性格严肃内向,物理作业书写规范,非常整洁,他甚至建议把朱光亚的作业交给书店作为物理课本使用。 认真、规范这一点似乎贯穿了朱光亚后来的整个科研生涯。在担当“两弹一星”研制重担后,他起草或修改过的文件,总是用简明而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阐述得十分清楚,而且概念准确、逻辑严密,行文字斟句酌,一个数据、一个术语,乃至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做到准确无误。这些都能让人深深体会到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作风,也让人想到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   正是因为受魏先生的影响,朱光亚开始对物理学情有独钟,1941年,他要考大学了,当时在父母的劝说下,为生计考虑,不得不报考容易就业的工科专业,但这并非朱光亚自己所愿。这一次,好像天遂人愿,朱光亚因患疟疾中断了考试,在后来各院校的补录考试中,他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结果被重庆中央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时录取,并且是上海交大当年考分最高的学生。朱光亚选择了中央大学物理系就读,那一年他还不足17岁,他的大哥正在那里读大学三年级。   1942年夏天,朱光亚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书的中学同学专程跑到重庆,告诉他西南联大要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朱光亚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从大学二年级起,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孙、饶毓泰、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教授。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国内最好的高等学府,曾创造中国教育史上的教育奇迹。在这里,朱光亚不仅开始就读于他为之倾心的物理学,还开始了他爱国报国,为民族复兴而学习、研究的征程。正如西南联大校歌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2. 幸遇恩师 1942年,朱光亚插班到西南联大物理系读二年时,与后来的很多物理大家相遇。他们中有前一年转学来的邓稼先,而朱光亚毕业留校后,李政道也作为插班生来到这里,同时在这里学习的还有1942年考取王竹溪教授研究生的杨振宁。这4位物理大师在后来的岁月里各自为祖国为物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不能不说是这是一个值得记取的历史片段。 在西南联大,沐浴着科学大师的教诲,朱光亚流连在中国现代物理学的最高层。一次,朱物华教授考无线电学,有的同学还在担心不及格,朱光亚却得了空前绝后的100分。只要是认为有用的知识,他都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不计收获,只顾耕耘。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朱光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与地下党员保持着接触,在政治上向共产党靠拢,听取地下党的秘密指示。 1945年,朱光亚大学毕业被遴选留校做助教,成为一名年轻的优秀物理学家。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出色的研究能力、严谨稳健的学风,深受吴大猷等老师们的赏识,他和吴大猷先生由此也结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这段友情改变了朱光亚的命运,一直持续到2000年吴大猷先生去世,成为朱光亚、李政道、杨振宁等当时西南联大学生与恩师吴大猷先生共享的一段佳话。 1945年夏,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震惊了全世界,也震动了蒋介石。为了扩大军事实力和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中国也要做原子弹。俞大维遂找来吴大猷、曾昭伦、华罗庚3位科学家,对他们说:“蒋主席指示搞原子弹,你们要什么给什么,房子、地、钱,要什么都给!”吴大猷、曾昭伦、华罗庚3位科学家说:现在不缺这个,最缺的是人才,缺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于是,3位教授很快拟订了一份培养计划,开始遴选数学、物理学、化学专业的翘首人才赴美考察学习。在物理学方面,吴大猷选拔了朱光亚和李政道;其他被选中的还有学数学的孙本旺,学化学的唐敖庆、王瑞酰。 为使这5位青年在去美国之前增加对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了解,吴大猷先生专门为他们开了量子力学课。在学习这门新课期间,李政道和朱光亚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友情。其时,已任大学助教的朱光亚刚21岁,李政道则年仅19岁。1950年,朱光亚从美国学成回国。22年后的1972年,李政道先生首次回到祖国,朱光亚专门去机场迎接。老朋友重逢,百感交集,激动不已。 在征求了地下党组织的意见后,1946年8月,朱光亚与李政道、唐敖庆一起,随同华罗庚先生从上海登船,飘洋赴美,等待他们的并不是完美的结局。其时,国内时局大变,一切都不是当初可以预料的。 行前,朱光亚向在南京担任国民政府外交官的大哥辞行,表述了自己不情愿为蒋介石政府考察原子弹研制的心情。大哥安慰他说:不要考虑那么多了,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各取所需嘛,先把技术学到再说。 3. 不辱使命 1946年9月,在华罗庚的带领下,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抵达旧金山,先行而来的曾昭抡告诉他们:“嗨,在美国学习原子弹技术是没门了,你们就各奔前程吧。”鉴于美国对这一高新技术实行封锁政策,不向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制技术,加之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很快发生巨变,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朱光亚等人根据曾的建议,或是到美国的大学任教,或是选择好的专业学习深造。旧中国制造原子弹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朱光亚选择留在老师吴大猷教授的母校密执安大学学习、执教。1946年9月,他随吴先生来到密执安大学,一边作为吴先生的助手做理论物理课题,一边在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实验核物理研究。这一段不寻常的学习、研究经历,对后来朱光亚回国组织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影响重大。 在密执安大学,朱光亚学习勤奋刻苦,各科成绩全是A,连续4年获得奖学金。由于卷面条理清楚、整洁干净,老师认为批阅他的卷子是件愉快的事情,“是一种享受”。朱光亚赢得了教授们的好评和喜爱,教授们称他为“KY”(光亚),同学们则反映他“做起实验来很拼命”。在这里,他还遇到西南联大的学长、著名的物理学家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在他们的建议下,朱光亚选择了当时尚未出名、但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颇强的青年物理学家M.L.Wieden Beck副教授作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学习实验核物理。 入学的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朱光亚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物理评论》上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符合测量方法:(II)内变换”等学术论文,在核物理这门正迅猛发展的尖端学科领域留下了中国人的探索足迹。1949年6月,他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那一年他25岁。 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旅美学者有两大组织,一是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另一个是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朱光亚是这两大组织的积极分子。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旅美留学生们为之欢欣鼓舞,集会庆祝。这时候,是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还是留在美国,成了每一个中国留学生日思夜想的重要问题,也是当时留学生之间交流的中心话题。朱光亚和许多进步师生一样,积极鼓动大家回国效劳。从目前查到的文字记录看,1949年11月、12月间,朱光亚与曹锡华等人在密执安大学所在的安城,多次以留美科协的名义组织召开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分别以“新中国与科学工作者”、“赶快组织起来回国去”等为主题,介绍国内情况,讨论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新中国中的作用,动员大家“祖国迫切地需要我们!希望大家放弃个人利害,相互鼓励,相互督促,赶快组织起来回国去。” 此时,朱光亚早已决定回国,已经做好回国前的各项准备。1950年2月,他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署(ECA)的旅费救济,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自筹经费,取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回国的轮船上,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51名回国留学人员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这封公开信于1950年2月27日寄往纽约的留美学生通讯社,刊登在3月18日出版的《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8期上,在海外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密执安大学许多中国留学生取得学位后,也都纷纷冲破阻力回到新中国,用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封信还传到英国和法国,那里的留学生深受鼓舞,后来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程开甲院士就是当时留学英国毅然回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初,朱光亚曾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后奔赴朝鲜参加与美国进行的停战谈判。1953年春天,随着全国院系调整,他又作为骨干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在新组建的物理系先后任副教授和教授、系副主任和代理系主任,兼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在1955年调回北大之前,朱光亚在东北人民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为后来的国防科技事业尤其是“两弹一星”研制储备了大批人才。 1955年,就是在赴美学习原子弹研制技术整整9年后,朱光亚终于以他特有的才华,开始拥有了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独特而巨大贡献的机会。 4. 脱颖而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某些大国的核讹诈,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做出发展核武器、打破核垄断的战略决策。1955年1月,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的决策被正式确定下来,实施原子能计划被列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12年科学技术规划的重中之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55年,朱光亚奉命调回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与同时调去的胡继民、虞福春、卢鹤绂教授一起担负起了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不到半年,物理系正式成立;同年秋,国家又有计划地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遴选了97名已学完基础课的大三学生,集中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转学核物理专业。这批学生1956年夏季毕业,随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核工业的创建、发展中成长起来,其中的大部分人成为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光亚一边抓管理,一边给学生讲授在美国留学时研究的原子能谱,他还时常给师生介绍国外核物理研究动态。早在1951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朱光亚的学术专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这是新中国最早介绍核武器方面知识的著作之一。回国后,朱光亚一直没有放弃专业,他同时又在多方面证明了自己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才干。 1957年,朱光亚奉命又调到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工作。这个所有着新旧交替的历史,云集着一大批从国外归来有才学的科学家。当时,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彭桓武任副所长,朱光亚在这里任研究室副主任,与室主任何泽慧一起带领青年人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物理研究。 1958年,苏联援建的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交付使用。在堆、器旁建立了中子晶体谱仪及飞行时间谱仪后,朱光亚参与了由苏联援建的核反应堆建设和启动工作,与何泽慧等人一起指导技术人员开展核物理实验,在重水反应堆上从事中子物理与堆物理的实验研究。这些工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突破做了必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1959年2月,国家确定自行设计、研究潜艇核动力堆,在朱光亚领导下,自行设计、制造并安装了国内第一座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展开堆物理实验工作和相关实验研究,为掌握研究性重水堆物理实验技术做了开创性工作。 后来,朱光亚兼任研究所的学术秘书,协助钱三强所长工作,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越的组织才能以及优秀的人品,给钱三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三强此时还担任了二机部副部长职务。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专家,我国的原子弹科研项目被迫停顿,正在试生产的企业陷于瘫痪,凛冽的寒潮席卷了中国大地。 “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周总理向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传达了党中央的决策。于是,宋任穷委托钱三强帮助挑选一位“科学技术带头人”。 钱三强推荐了朱光亚。 1959年7月1号,朱光亚被任命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任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第九研究所)副所长。此时,他年仅35岁,回到祖国正好是第10个年头。从此,他置身于发展核武器这一关乎祖国命运伟大工程的最前沿,与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等科学家一起,共同组织原子弹的研制攻关。 正如李政道所言,作为核武器研究的主要科技负责人,朱光亚“善于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在复杂的局面中抓住关键,善于综合大家的各种建议形成正确意见,善于引导大家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科学技术稳步、快速、创新发展,是一位真正的战略科学家。”在核武器研究这个高层技术决策岗位上,朱光亚承上启下,出谋划策,制定计划,组建队伍,组织协调,综合平衡,在研究方向的确定、技术路线的选择、试验方案的审核、科技力量的调度、工作进度的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重要岗位上,20世纪60年代重大的、向中央报告的文稿、研制规划、计划等,基本上都出自朱光亚的手。现在,在核武器研究院躺着的1961-1962年的若干卷科技档案,存有很多由朱光亚撰写或仔细修改或批阅的文稿,有些修改细致到数据、术语乃至一个字符。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史上,被称为“纲领性文件”的重要杰作《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及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后被称为《两年规划》),就是在刘杰、李觉、吴际霖等领导下,由朱光亚于1962年主持编写的。这些文件的重要性在于科学地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下半年或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目标,明确论证核爆炸试验应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以塔爆方式进行,第二步再以空投方式进行。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于中央正确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1962年11月,毛泽东对《两年规划》做出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从此,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62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专委会,审议《两年规划》。这是38岁的朱光亚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重要会议。轮到他发言时,总理亲切地招呼朱光亚:“请坐到前边来!”这是朱光亚第一次面见总理,他在总理对面坐下,激动万分。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的朱光亚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给周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得很好,很好!”周总理赞赏地对朱光亚说:“核武器研究所的同志们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党和人民是清楚的。” 会后不到两年时间,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接着,一环扣一环地实现了研制原子航弹、导弹核弹头、氢弹头的“三级跳”计划。 为加快我国首次核试验的技术准备工作,按照钱三强的要求,朱光亚还起草了关于迅速成立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并安排国家试验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议。从此,我国有了一支与核武器研制队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核试验科技队伍,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核试验技术体系。 5. 科技帅才 邓小平曾说过:“‘两弹一星’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新中国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是一个艰苦的历程,是无数科研人员用艰辛与智慧铸造的。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由于在“曼哈顿计划”中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被称为“原子弹之父”。在中国,朱光亚堪得此称号。 作为中国科技界难得的优秀领军人才,朱光亚参与领导了“两弹”研制工作,获得了其他“两弹一星”元勋和上级领导的好评。钱三强称赞他是“有本事的人”;王淦昌先生夸他“真了不起”;彭桓武称赞他“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程开甲称赞他“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他的上级领导刘杰、李觉则说他是“杰出的科技帅才”。 有几个细节能够传神地表现朱光亚的才干。 苏联专家撤走后,核武器研究所决定由朱光亚向全体科技骨干进行技术“交底”,使大家对自己承担的研究任务目标和途径方法有个基本了解。朱光亚提出,就从苏联专家所作报告中留下的“残缺碎片”研究起。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在交织着继承和否定的科学探索中,终于形成了一份较完整的资料。1960年6月,朱光亚向全所技术人员讲明了研制原子弹的技术和要求,详尽介绍了整理出来的材料。宋任穷对此曾评价说:“使我们一开始就能从理论、实践、设计、生产几方面齐头并进地同时展开工作,起到了引路的作用。争取了一些时间……从那时起,中国真正开始了完全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闯出一条独特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核武器发展道路。   为落实毛主席关于“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重要指示,1963年第一颗原子弹刚完成理论设计,朱光亚和彭桓武就组织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于敏等人制定了突破氢弹原理的工作大纲。经过艰苦的攻关,于敏领导的理论设计小组终于掌握了氢弹聚变的关键物理因素,形成了突破氢弹原理的理论设计。朱光亚等人立即组织全所力量群策群力,不断完善理论方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氢弹设计方案。1965年12月,朱光亚又代二机部起草了上报中央专委的专项请示,并向周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汇报了有关氢弹设计的技术关键问题。1966年12月,我国氢弹原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半年后,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在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又竖起了一个里程碑。 核试验是研制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核战争中充分发挥和有效防护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必不可少的手段。朱光亚参与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核试验基地和许多关于核试验技术发展的重要决策,他同时是核试验基地和核试验技术发展的领路人。 核试验从空中转入地下,是核武器研究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承担核武器科研、试验、研制等任务的主要科技领导人,朱光亚积极建议并参与领导了我国核试验方式从空中到地下的转变,使我国核试验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早在1964年,他就根据周总理和中央专委的指示,提出要在抓紧进行原子弹核航弹试验准备工作的同时,开展地下核试验的技术研究和准备工作。他参与组织指挥了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首次地下竖井核爆炸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十多年的顽强拼搏,刻苦攻关,20世纪80年代终于实现了将核试验转入地下的目标,为核武器技术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争分夺秒实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前,朱光亚还做了一件特殊的工作。 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准备签订《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简称《部分禁试条约》),该条约不包括禁止地下核试验。这就是说,美、英、苏等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以继续通过地下核试验来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核武器,而中国为建立自己的核力量将开始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却是不符合此条约规定的,因而是不允许的。很显然,这些国家想扼制中国的核试验。当时,美国出席莫斯科会谈的代表曾公开称:这次3国之所以能够达成协议,是因为“我们能够合作来阻止中国获得核能力”。在《部分禁试条约》即将签订前,周恩来总理派二机部刘杰部长找科技人员讨论并征求意见,为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提供资料,并且要求在7月23日《部分禁试条约》签订前拿出意见来。朱光亚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他组织人员查阅资料、进行讨论,自己连夜起草,及时提供了有理有据、义正辞严的提纲。 在我国铸造核盾牌的伟大工程中,核试验的每一次成功,都倾注有朱光亚的心血与汗水;核武器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有朱光亚的智慧和决心。我国仅用40多次核试验就达到了外国几百次乃至上千次试验才达到的技术水平,朱光亚功不可没。1999年9月18日,他与其他22位科学家一起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6. 领衔期刊 1994年11月至2003年7月,朱光亚在担任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期间,曾兼任《科技导报》主编一职近10年,他谦逊的工作作风和高瞻远瞩的视野给编辑部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4年9月,刚刚卸任《科技导报》主编的朱光亚,专门为刊物新开设的“卷首语”栏目撰写文章“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崛起”。 朱光亚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已经积累了比较好的科技基础,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一位,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与世界科技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只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把积蓄的力量组织起来,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崛起。 朱光亚建议制订适合中国特点的科技发展战略。他指出,世界发达国家及新型工业国家在发展科技方面有许多共性的做法:重视基础研究,重视教育,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成果,敏锐把握高科技的发展方向。他强调,任何先进的东西只有与本土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才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举例说,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我国科学家就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方法,所以取得了突破。他认为,现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非常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整体观念及思辨思维习惯。所以,他强调,“在我们的科技发展战略中,也要把中国特色研究透。”   朱光亚对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崛起过程颇有研究,他认为韩国、芬兰这些新兴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崛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挥“后发优势”方面做得比较好。他对所谓“后发优势”的解释是:一是在风险大的新兴领域,别人探了路,我们可以在发展前景逐渐清晰的条件下,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较低的风险,迅速赶上继而超过;二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通过改进创新,迅速后来居上。 现在看来,朱光亚先生的论断已经得到了印证。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就证明了这一点。 朱光亚高瞻远瞩、善于从大局上思考问题。他参加了我国历次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是新世纪第一个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3位召集人之一。他还是国务院高技术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负责其中两个重要研究领域的指导工作,并直接指导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朱光亚的全局观念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指导国家高技术工作时,他强调,高技术的跟踪和发展研究工作,在紧密追踪国际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方向的同时,必须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任务。 7. 践行践诺 李政道先生曾经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出去学做原子弹的几位,只有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选我是选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仅在纯物理的领域工作,其他几位也都没有去做原子弹。”朱光亚从事核科技科技事业近50个春秋,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一直都在思考和奋斗。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看望朱光亚时说:“光亚同志,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和人民都惦记您。”朱光亚则在给总理的信中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力;二是科研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应在制度上有鼓励严谨求实的政策,有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机制和措施。 正如温总理所说:“从我认识您起,就觉得老人家的品质非常优秀,勤勤恳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忠于国家和人民。”总理给予朱光亚高度评价,“这种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永远学习。” 1950年回国途中,朱光亚与51名爱国留美同学联名写下了饱含激情的《致美国留学同学的公开信》,呼吁大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从那时起,朱光亚就一直是这样做的。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践行践诺。 朱光亚奋斗的足迹就是服从“只要祖国需要”。刚回国时,新中国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只要是国家的需要,朱光亚都是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去做。从抗美援朝在板门店谈判中担任翻译,到远赴吉林大学任教,以及后来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朱光亚把自己的全部学识全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我国一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朱光亚是亲临核试验现场次数最多的领导。据相关同志回忆,只有极少数几次核试验,因为其他特殊工作冲突,他未能亲赴试验现场。 我国最早进行地下核试验时,还有很多要摸索的问题,比如放射性泄露等等,为了弄清原因,在第二次核试验以后,朱光亚和程开甲就决定亲自进入爆后的坑道实地进行观察。爆后的坑道不仅狭窄、温度高,放射性剂量很大,还随时伴有塌方,他们“深入虎穴”仔细观察每一个爆后现象,获得了大量的地下核试验现象的第一手资料。 一次惊心动魄的飞机空投大气层核试验险情,因为朱光亚的果断处理而化险为夷。那是1971年,带有核弹的飞机飞临靶场上空,驾驶员连试3次都无法将核弹按照预定计划空投出去。指挥部里一片沉默。在此之前,所有的空投试验都是成功的,这一次是“零时”试验,是关键的一次,进行的是实弹空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大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作为现场最高领导,朱光亚沉着镇定,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学识,凭着对核弹性能的深刻了解,他果断指示驾驶员带弹返航。他的建议得到了中央专委的批准,一次因机械故障导致的重大意外险情终于被化解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朱光亚调到国防科委机关工作。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目光始终盯着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前沿。他指出:“高技术的跟踪和发展研究工作,在密切注意追踪国际先进水平、新技术成果和最新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必须有创新精神,必须重视高技术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动态研究,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任务。” 他参与组织实施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筹建及研究开发,以及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核能技术的和平利用和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4年,朱光亚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朱光亚以他惯有的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领导大家筹建了医药卫生学部,并选出了该学部首批院士,还完成了其他6个学部增选第一批院士的工作。在他担任院长的4年间,中国工程院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增选制度、原则以及实施办法,保证了院士增选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院的健康发展。 8. 时代英雄 所谓“英雄”,乃指那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钦佩的人。按此释义,朱光亚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大英雄的称号。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罗布泊上空一团火球闪过,沉雷怒吼,巨大的原子弹蘑菇云在大漠上空升腾。 朱光亚等人从主控站后撤时,情急之中司机驾车走错了路,没能按时赶到设在山包之上的观测区。此时,朱光亚正好转过身来,一眼就看到正在向上升腾的蘑菇云,一向刚强的他一时百感交集,不禁潸然泪下。 没有人能够体会此时此刻朱光亚翻江倒海的心境:从旧中国时漂洋过海远赴异国寻梦,到今天自己亲手参与为新中国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是一个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啊! 据说,在当晚试验基地举行的庆功“宴会”上,大家高兴得互相祝酒,很多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平时内敛的朱光亚也开怀畅饮,而且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喝醉了。 这是英雄功成业就的洒脱,这是英雄醉卧沙场的豪迈。 谨以此文深切悼念、无限缅怀我们心中的时代大英雄:朱光亚院士。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20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说文解字:通讯和甘甜
liwei999 2010-12-18 10:05
立委按:通讯的词法分析,通常是说动宾结构(通动讯宾)做名词。镜子解说是双动并列结构做名词,这样的说文解字语言学界也许通不过。不过,看镜子的《说文解字》,不是究其语言学上的支撑点(镜子爱说投影),否则不如去看辞典辞源好了。虽然高人如镜子也免不了有牵强附会之处,镜子的《说文解字》自有其独特的角度可以领略,譬如本帖中甘与甜的解读。 语言固然是用出来的,但是也是有章可循的东西。 (144541)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5, 2008 11:44PM 如何寻?这就是学问了。 通讯中的讯是否当名词也是个值得商量的问题。质问、讯问中的两个字都是动词的用法,通讯大约也是两个动词的用法:通者=中转,讯者=发出。然后才是合并成一个词组作名词的通讯用。 喜讯传遍的用法中,传遍的代替可以用波及。而波及者,就是波面的扫荡范围。国语中波浪浪字,可以认为是wavefront。中医思维就是如此。甘甜并不是单纯的甜甜,也不是甜蜜。甘在此是个有心理快感的状态,甘心的状态。而甜则是舌头的感觉。因此是甘甜不是鼾甜,不是单纯的甜,甚至可以与甜没有关系。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 通信和通讯怎么区分 首先是字旁不同。 (144317)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5, 2008 04:01AM 其次是矢量的不同,如同借和贷。 讯指从某个原点发出的信号,信指从某处发出在原点接收的信号。这个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是有共性的,比如来和去,收和发,问和答。讯的另一个意思是问,是发出的形相。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搞玄了。不是字旁不同,是字形不同。 要有品的境界才是。言字旁就是要询问、讯问、寻问。 (144483)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5, 2008 09:39PM 就是要发声,就是有个起点意境。 而说 引用: 是字形不同 就是大白话了。两个汉字不同,当然是字形不同了么。 信字中的言在另一边,不再是表示单纯的发音、说话了。三个询问、讯问、寻问都是与问搭配的动词。但也有区别。镜某理想中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说明三者的不同。《金婚》中文丽就是不善于区别各类感情的不同,造成了很多不幸。女性往往是如此。这并不是歧视女性,就好比讲有些地区的人是n、r、l不分一样,是脑发育的差别。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通信指内容,通讯指手段 (144332) Posted by: 吴礼 Date: March 25, 2008 08:38AM 我从与XX的通信中得到很大的乐趣。我和XX的通讯方式有很多种。 当然通讯还指一种新闻形式。 关于讯有个波面含义,而信指波本身,镜老欠师姐定义和解释。。。 nlr的问题是脑的问题,这已经是学界的主流意见。 (144512)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5, 2008 10:48PM 用SQUID、fMRI看脑功能可以知道一个人能否区分这几个音。 说国人的词典编得不好的原因也在于此。以前讲过座谈的事例:几个人,定期地不定期地讨论这些个常用词的区别、辩意的问题。只是国人很少有看汉语如看洋文的习惯,以为不必要,以为都懂了。 中医思路是个比较妥当的说法吧。因为创造中医的人的精神同样会反映在创造汉语、汉字上。 镜某是不相信组织,也不大相信常识。比如天平的平等问题,水平了就平等了是个常识了。但是对此常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说出个为什么来。10人有九错吧,因为教科书基本上就是错了。错的原因就是人们并不深思自己思路中的秩序。一深思,一个宗教也要分几派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通信通讯 (144451) Posted by: shijie Date: March 25, 2008 08:00PM 从前,在表达利用电波、光波等信号传送文字、图像这一意义时,通信、通讯两个词是混用的,通讯是通信的异体词。后来,国家语委颁布异体词规范,上述这个词义完全由通信承担了。通讯让位于通信,只作为这一意义的旧称存在。现在通讯的词义很单纯:一种新闻体裁。指真实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比如:新华社通讯稿、通讯社、通讯员、通讯录。 通信通讯,这一对词用错,多半是通信错用作通讯,比如:*微波技术应用于军事通讯。(应是通信。)还有:通信兵、通信技术、通信设备等也会错用作通讯。 对了一半儿。通讯社中一定要用讯字,因为那是个发信的机制。 (144475)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5, 2008 09:22PM 而如果是通信社就是个单纯传递的机制了。 通讯有个首发的含义,而通信则没有这层含义。往返的用法当中,往要多于返。因为话语者往往要以自己为中心。无音信与无音讯基本上没有区别。但是后者要强调没有本人的发信,而前者还包括了没有经第三者传递过来的消息。 讯有个波面(wave front)的含义,而信则是指波本身。以为 引用: 现在通讯的词义很单纯 的认识等价于认为自然很单纯的理解。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村的“最先进”的“高科技”通讯实验
fangzhengji 2010-12-11 16:04
1980年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单干,结束了大锅饭的合作社时代,分地分牛分农具,每家每户的喇叭也不再广播村里、队里、社里的各种指令,很快也就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队里唯一的有线电话很快就失去了独有的特权因为它不再指挥大众上山下地,也不再指挥群众饭后开批斗会。可关于它的一个传说却依然能在70、80、90后的孩子玩笑中流传。 据说,刚拉上有线电话的时候,群众都去看热闹,啥么,这个东西能干啥么?有我的一双脚跑得快...,群众对它充满质疑和好奇。于是一场比赛或者说实验就登场了: 老支书给隔了几道山几道沟的邻村的支书挂电话:让***来我们村一趟吧,呵呵,通话开始后王二念叨着我就不信它能比我走得快,就拔开一双大脚开始丈量他闭着眼睛都能摸着的几道沟几道山,他只走了一半的行程,就遇到邻村老朋友:老王,弄啥去?我们支书让我给你们队捎个话来着,你这是干啥去?哈哈,我们支书接到电话了派我来接你稍得话来了么!...
个人分类: 物理实验|418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南大学毕业生就转基因问题给笔者的信
蒋高明 2010-3-17 22:27
蒋高明 最近,收到一封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硕士研究生的电子邮件。该同学毕业于云南大学,在云大主修过生态学,在研究生院听过笔者的课,现在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就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问题,佳佳同学谈了一些看法,笔者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征得本人同意,特在这里转发。 蒋老师: 你好,我是之前向你请教过禽北上,畜南下问题的学生,刚上南方周末网站,再一查,发现最近常见你在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下,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普及知识,提倡科学,消除人们潜在的对科学产品的误解和担忧,以及指出真正问题所在,甚为你这种情怀所感动。我想和你探讨下,科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问题,望老师批评指正。 很多观念确实很有道理,比如:禽北上,畜南下,而实际操作起来恐怕当今还是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吧!再比如,杂交水稻,毋庸置疑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然而这也需要大量生产施化肥的,以及土壤利用强度的加大,由于某些品种的单一化程度越来越高,给农业生产也带了无法估计的潜在为钱,且当今环境因素不稳定因素如此之多,一味的朝着某方向发展未必是好事。 近年来,我在思考生物能量利用和平衡的关系,越来越觉得越是新的想法或黑马式的突进,都是有悖于真理的。当然,我理解的还很浅,也许这是假的。 在当今社会,往往注重的是短期的利益,转基因食品固然能带来巨大的收益,而彷佛很多专家注重的往往是转基因食品产量高,亦无毒,可放心使用。可是,这不仅仅是无毒的问题,我们真的被逼到走那一步要大规模搞转基因产品吗?须知在中国一旦某产品有巨大利润在,马上丢弃了,而大规模的生产了,到出现问题而无法解决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科学家应尽到自己对社会明晰科学的责任,然而,科学必须慎之又慎,转基因食品被证明对身体无害了,民众相信权威了,在这一点上科学家做出了他们应该负有的责任,可是从大尺度上讲呢?不定某天转基因产品出问题了,对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那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也许,革新是有很有必要的,吃螃蟹能给我们带来好的幸福,可时机真的成熟了吗?美国有顶尖的技术为何不推广呢?我们是不是且稍稍等候,好好的思谋再做打算呢?社会毕竟不按科学的思路走下去,而是有其固有模式,是染缸,等到这些科学的东西变形的时候,真的悔之晚矣了吧? 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专家终究会被这浮躁的社会给利用作为开道先锋了,可这担负的毕竟是国家的基础,你说呢? 刘佳佳 敬上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100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非微震监测系统全面支持DSL传输协议
edward3 2009-11-17 17:25
南非ISS国际公司的产品线增加了对DSL传输协议的支持。 采用该协议的优势如下: 1. 通讯行业广泛采用的经济实用技术; 2. 传输的能力大大高于原来的232、485、fsk、psk等; 3. 采用普通电话线就可以传输7-12km,大大降低了通讯电缆等成本; 4. 与wifi、光缆、3g等兼容良好; 5. 对tcp/ip支持良好,可低成本扩展系统; 6. 微震信号上传能力强,控制校验信息下传要求不高,DSL和微震系统匹配良好; 7. 利于双向智能监测系统的实现。 相关信息维基参考网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DS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吸-青年通讯》创刊
DrSun 2009-9-30 13:17
经过积极筹备、承蒙专家赐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内部通讯刊物《呼吸-青年通讯》创刊了。正如编辑部在述评中所言,这不是一本传统的学术刊物,而是反映青年委员和青年医师学习、行医、工作、生活诸方面的内部资料。创刊号喜获钟南山院士题词(图1),令人鼓舞。创刊号将在10月份举行的全国呼吸年会上向全体与会代表赠阅。主要内容见封面(图2,附创刊号述评)。 述评: 青年医师的交流园地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之际,青年医师自己的刊物《 呼吸 青年通讯 》问世了。我们想,青年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加强青年医师的交流,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更多担负起我国医学发展的责任。而这份内部刊物的发行,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 《 呼吸 青年通讯 》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刊物。这里应该是青年医生的交流园地,是沟通心灵,激发思维,积淀知识的场所;是年青人相识、相知、增进友谊的地方。在这里青年委员和青年医师可以畅谈自己的学习经历、科研成绩、临床心得、读书感悟、教学体会、甚至工作中的难题、思想上的困惑。为此,我们初步考虑设立以下栏目: 1. 青年通讯:主要介绍青年委员会工作动态,学术活动安排,各地青年医师活动介绍等。 2 .青年论坛:邀请青年委员就某个学术问题 发表看法(附青年委员简介和照片),也欢迎青年医师自由投稿。 3. 成长园地:主要刊登青年医师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交流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文等方面的经验;也 欢迎青年学者发表自己的研究工作简介,特别是关于研究过程的介绍。 4. 学习园地:主要刊登( 1 )国内外研究进展速递,包括重要文献简介,某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介绍;( 2 )图书介绍:对最新出版的医学图书或对经典医学图书进行介绍;( 3 )读书心得:阅读重要文献和书籍的读后感。 5. 传承发展:邀请我国呼吸领域的前辈专家向年青医生传经送宝,把他们学习、行医、做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呼吸界的前辈历来有团结和睦,厚道待人的传统,他们严谨、求实、和谐、进取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6. 其他:包括读者来信和争鸣,会议信息等。 青年呼吸学者重任在肩,是拼搏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主力。青年学者不仅要勤于实践,更要善于思考;从临床实践出发,勇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有所突破,有所提高,有所发现。最近几年,我国呼吸病学领域的不少研究工作已经得到世界同行的极大关注,我们的前辈学者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青年学者相信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敢地担负起学科发展和科学创造的责任,把我们呼吸专业的学术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个人分类: 杂文闲评|3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6-10-04 | 一直搞不清的问题——引自新语丝的关于“研究助理教授”的几点澄清
zhijieleng 2009-2-9 12:27
两点收获: 其一,研究助理教授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其二,看来我必须做我课题人员发表文章的通讯作者,今天又学到一要务。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关于研究助理教授的几点澄清 过客   最近看了贵网站一些贴子, 其间提到 研究助理教授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多数人不屑地将其归结为 高级博士后 . 这是一个 不负责任的说法, 也是一个非常肤浅的看法. 本人目前在一个一流大学的 faculty affair office工作, 我想以自己所知道的做些澄清, 以给后来人有个 清晰的概念. 以免继续冤枉一些真正有才华的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也给那些真正的精英一个公平的待遇.   美国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教员 (faculty) 都设有数条晋升轨道(tracks), 以助理教授为例, 包括tenured-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research-track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clinical-track(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 三者都是学校的教员. 其中 tenured-track就是常指的终身制轨道, research-track指的是研究制的轨道. 常提到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一般是指tenured-track的助理教授, 因为研究制助理教授相对很少. 但tenured-track的助理教授只说明是终身制的 助理教授而不是终身教授. tenured-track 助理教授必须5-7年, 晋升副教授后 才有终身教授之说. 而research-track 助理教授没有终身教授之说. 以下我列 出两者的区别.   1. 终身制教授: 课题负责人 (PI), 实验室老板, 负责教学, 带研究生, 博士后; 能参加学校教工委员会决议; 自谋经费, 但如果没有申请到经费, 学校 依然可以负责他的工资.   2. 研究制教授: 可以是课题负责人 (PI), 可以是实验室老板, 但不负责 教学, 可以带博士后, 但不能带研究生; 不能参加学校教工委员会决议; 自谋经 费, 但如果没有申请到经费, 学校不负责他的工资.   从以上可以看出, 如果research-track的助理教授有自己的科研经费和科研 课题, 那这个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和tenured-track的助理教授并没 有什么太大区别,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可以有自己的实验室, 研究 团队(除了不能带研究生, 但可以带博士后, 技术员), 自己是老板, 也是论文的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所以关键是有没有自己的科研经费. 而普通 的博士后, 是没有资格独立申请经费的. 这是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与博士后的本质区别. 如果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没有自己的经费, 那学校不负责他的工资, 他必须要加入一个有钱的大老板的团队, 由这个更大的 老板给他发工资.做些类似博士后的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混淆地认为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是博士后的原因. 但是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是具备PI和实验室老板资格的Faculty, 而博士后, 即使是做了10年的 博士后或者research associate 都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所以说那种认为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是 高级博士后 的看法是非常无知也是非常 片面的.   从本质来看,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具有PI和实验室老板资格. 如 果自己申请到经费, 那他就是PI 和实验室老板, 如果没有自己的经费, 他就得 去给更大的老板打工. 就助理教授而言,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如果 自己有经费, 那他和终身制助理教授几乎没有区别, 除了工资来源和研究生外, 在课题研究方面没有任何区别, 两者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也没有什么差异. 所以 我们一定要全面地看问题.   论坛上始终争论说海归中有些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不是 assistant professor, 其实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看清楚这个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是不是具有着带领团队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 也就是说, 他是不是课题老板. 看一个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是否是老板, 有一个 很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看他发表的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谁, 如果通讯作者是他本人, 那说明他自己是老板, 是独立研究团队的头, 而如果通讯作者是其他人, 那说明 他是打工人员.   以唐睿康先生为例, 他是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这不能说明他和 终身制助理教授的在研究水平上存在差异, 关键的问题是, 他没有当过论文的通 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这说明他没有自己独立的课题和经费, 他不 是PI, 也不是课题的领导者, 他在美国的大学里不具备独立领导科研的资格, 这 才是差异,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4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讯的力量——汶川地震之后
songshuhui 2008-9-3 12:05
babymouse 发表于2008-05-16 星期五 12:05 分类: 专辑 , 地震 | | 四川汶川地震以来,救援工作苦于通讯的中断而无法有效的开展。甚至中国之前的一则广告(广告宣称某次地震中,中国移动基站正常工作使得人员获救)还成为人们的笑柄。在重灾区仅有几部卫星电话可以使用。 笔者立即联想到了曾经的铱星计划,那个伟大的计划!也许铱星正常投入运营的话,这次震后救援就不会全世界的灾害救援工作就会得以在信息通畅的情况下快速开展。摩托罗拉发起的铱星计划被称为世界科技史上最了不起的、最可惜的、也是最失败的项目之一。 它是由 77 颗近地卫星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由于铱元素有 7 个原子,所以该计划命名为铱星计划,虽然后来卫星由于预算削减了 11 颗。 铱星计划确实是科学史上一个宏伟的计划,它试图通过卫星与卫星之间的传输来把地面的蜂窝移动系统搬到了天上。这样就不需要数目众多的地面基站。当遇到汶川地震这样重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照样可以保证通信的顺畅。 而地面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不论是 CDMA 还是 GSM ,都是地上通信系统,都需要数目众多的基站来进行信号通信。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地区内基站的电源供应被切断,基站的电池维持时间又很短,基站在没有电源供应的情况下就无法正常工作,只能被迫退出服务。当区域内一定数目的基站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这一区域内的用户手机自然无法得到信号。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那为什么在几百里外的成都,手机在地震当时也完全成为摆设。那里地震远没有损坏基站的程度啊? 每个基站承受的手机接入是有数的,其他地方大面积基站退出服务,而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省份的电话都打入到四川,话务量瞬时高峰,核心网的承载冗余达到临届,导致话务拥塞的出现。这其实是正常的。 很多用户抱怨中国移动、联通不可靠,其实这也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误解。从抢修速度来看,国内的几大通信运营商的反应速度还是很迅速的。 另外还有很多网友说华为不爱国,捐款才 500W RMB ,这其实也是误解,据笔者通过华为员工了解,华为此次捐给四川震区的设备总价值就近一个亿,国内员工的捐款高达 1300 万人民币,国际员工比这个数目更多,只是统算在海外捐款里面。 与这次通信网瘫痪形成对比的是因特网,当电话打不通的时候,我们只有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以及救援工作的进展,通过上网来与成都的同学、朋友保持联系。在成都的高校中, IP 电话超市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 IP 电话又称互联网电话、网络电话。 那为什么手机没信号,电脑上网却可以畅通无阻呢?原因很简单,传输数据的光缆没事,中转数据的中心机房没事。这次事件也并不能说明 Internet 当初的架构就比蜂窝式通信的架构先进。上次台湾地震的时候,海底光缆受到地震损坏,我们访问国际网站还是一样受阻。 那为什么上次台湾省地震的时候光缆震断导致全国性的网络缓慢,而这次遇到更强的地震灾害,没有出现大面积网络瘫痪?这主要是因为台湾海峡震断的那条光缆是主干传输线,而这次成都、绵阳市区震情相对不是那么严重,主干网经过的地区没有大面积地震灾害,同时相对于海底光缆,陆地传输线路受保护相对好些。 毋庸置疑,信息的通畅对抗震救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在灾难面前我们才意识到通讯的力量,期望灾区的通信,灾区的一切可以早日恢复正常。也期望通讯技术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照样正常工作,那时通讯的力量还会真正体现。 标签: 通讯
个人分类: 地震|1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