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神经电生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
热度 1 ChenM 2009-11-21 11:03
身体里的神奇电路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5) 5多种技术共同解开神经系统之迷(21世纪及以后) 膜片钳技术已经与众多技术相结合,不仅在神经科学还在免疫学、内分泌学等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这里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到神经电生理上。先进成熟的膜片钳技术的只能同时记录一个或几个细胞的电活动,然而神经系统是在许许多多神经元的共同协作下完成的。在神经电生理沿着神经元水平发展的同时,神经网络水平和脑功能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然而机理方面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单细胞机理之上。可以想见,未来的机理研究必然要从细胞级发展到网络级再到系统级,神经电生理的记录技术将从集成电路和生物芯片的发展 和多电极记录方法的改进中获益,网络和系统层次的生物模型需要综合先进的数学、物理、化学理论。 两百年艰难的探秘让我们一步步看清神经元的工作方式,然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依旧神秘,难道真如Emil du Bois-Reymond所说我们是而且永将无知 ?即便如此,探秘将不会结束只要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Luigi Galvani. (2007). In Wikipedia.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07, from Wikipedia Onli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igi_Galvani Alessandro Volta. (2007). In Wikipedia.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07, from Wikipedia Onli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essandro_Volta 莱顿瓶. (2007). In 百度百科.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07, from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87991.htm biophysics. (2007). In Encyclop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7, from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110580 Emil_du_Bois-Reymond. (2007). In Wikipedia.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7, from Wikipedia Onli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l_du_Bois-Reymond Robert J. Landman. (2004). Electron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7, from IEEE Online: http://www.ieee.org/portal/ cms_docs_iportals/iportals/aboutus/history_center/conferences/che2004/Landman.pdf Emil_du_Bois-Reymond.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7, from: http://people.clark son.edu/~ekatz/scientists/reymond.htm Hermann von Helmholtz.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7, from: http://people.clark son.edu/~ekatz/scientists/helmholtz.htm Julius Bernstein.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7, from:http://people.clarkson.edu/ ~ekatz/scientists/bernstein.htm Nicholson, William. (2007). In Encyclop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07, from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 -9055744 Dutrochet, Henri. (2007). In Encyclop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 - 9031622 Pfeffer, Wilhelm. (2007). In Encyclop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 - 9059544 liquid. (2007). In Encyclop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51901 Nobel Lectures, Chemistry 1901-1921.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966.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Nobelprize.Org: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01/hoff-bio.html Nobel Lectures, Chemistry 1901-1921.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966.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Nobelprize.Org: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03/arrhenius-bio.html Nobel Lectures, Chemistry 1901-1921.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966.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Nobelprize.Org: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20/nernst-bio.html Ernst-August Seyfarth. Julius Bernstein (18391917): pioneer neurobiologist and biophysicist. Biological Cybernetics. 2006, (94): 28 Andrew Huxley. Kenneth Stewart Cole. In Biographical Memoirs, Volumn 70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1996.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7, from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nline: http://www.nap.edu/readingroom/books/ biomems/kcole.html Alan Hodgkin. The ionic basis of nervous conduction. Nobel Lecture. December 11, 1963.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7, from Nobelprize.Org: http://nobelprize.org/ 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63/hodgkin-lecture.html I. B. 莱维坦, L. K. 卡茨玛克著. 舒斯云, 包新民主译. 神经元: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64-76 Erwin Neher. Ion channel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d within cells. Nobel Lecture. December 9, 1991.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7, from Nobelprize.Org: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63/hodgkin-lecture.html Farah Laiwalla, Kathryn G. Klemic, Fred J. Sigworth et al. An integrated patch-clamp amplifier in silicon-on-sapphire CMO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06, (53). 2364-2370 Positivism. (2007). In Encyclop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7, from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108682 乔治罗斯特基主编. 詹尔震,栾诚明编译. 美国电学、电子学二百年发展史.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 54-71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760 次阅读|2 个评论
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
ChenM 2009-11-21 11:02
身体里的神奇电路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4) 4发展的电子学打开神经元之门(20世纪) Bernstein的膜理论虽然给出了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的大体框架,但是其中仍有漏洞:Bernstein认为静息时膜只对钾离子通透,然而实际的静息电位比钾离子的平衡电位稍小一些;Bernstein观察到超射现象,即负向变化使电压低于0mV,然而最终在总结膜理论时他放弃了这个结果 。更为细致的动作电位离子机制有待揭示。 历史发展到电气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大了,联系方式更多了,示波器、真空电子管、负反馈放大电路 等发明更大大扩展了电学测量方法。20世纪上半叶,一位对神经功能非常感兴趣的美国生物物理学家Kenneth Stewart Cole(科尔) 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1928-29年在德国学习Nernst的理论,1936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Woods Hole进行海胆卵、淡水藻的实验并在那结识了John Zachary Young(杨),同年又在访问英国时结识了Alan Hodgkin(霍奇金),1946-47年在芝加哥和George Marmont(马尔蒙)一起发展了电流钳和电压钳的胞内电信号记录技术。由于神经元(1891年,德国解剖学家Wilhelm Waldeyer提出了神经元概念)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动作电位的产生又有着全或无的特点,这其中也许存在着某种连锁效应,电流钳和电压钳的作用就是固定细胞膜的电流或者电压进行电学测量。 在Cole和Marmont发明胞内记录技术的同时,Hodgkin和Bernard Katz(卡茨)也发现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的 。Hodgkin修改了Nernst公式,引入了通透性作为参数,并将公式推广到可根据多种离子计算膜电位,这个公式现在被称作Goldman-Hodgkin-Katz公式。当时有对超射现象有多种解释,钠假说就是其中之一,Hodgkin和Andrew Fielding Huxley(赫胥黎)改变枪乌贼巨型轴突内、外溶液进行电压钳实验,最终证实了钠假说的正确性,并且发现膜对钠的通透依赖于跨膜电压的大小。当跨膜电压增加到一定水平时钠的通透性就迅速增加,而内流的钠离子又增加了电压随即使钠通透性增加到更大,一个变化的正反馈环路导致了全或无动作电位的产生 。就好像存在着一扇门,当门关闭时钠离子通透性非常低,当门打开时钠离子迅速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而门的开关是跨膜电压的大小。他们的研究发表在1952年。 胞内技术的革新使得动作电位离子机制逐渐清晰,然而电压钳的电极太大了,很多小细胞上不适用,而且细胞膜是如何对离子的通透进行选择的呢?门是如何开闭的呢?进一步的神经元胞膜结构分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1976年,德国生物物理学家Erwin Neher(内尔)和Bert Sakmann(萨克曼)在多次改进电极、电路噪声水平的实验后,成功的采用高阻抗的电子元件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利用膜片钳技术人们可以将小小的一块膜片上的电压钳制住,从而记录到一个或几个离子通道的电流情况。通过对膜片钳实验数据的分析,人们推测神了离子通道的一般轮廓,认为它是蛋白质形成的水性孔道,这与20年后用其他结构分析方法得出的蛋白质结构相当吻合。膜片钳技术真正做到了打开神经元离子通道之门。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80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
ChenM 2009-11-21 11:00
身体里的神奇电路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3) 3物理化学为膜理论奠基(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 由于灵敏物理设备的制成,人们可以测量到电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大小、位置,然而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动作电流背后的机理是什么并不清楚。1902年,Emil du Bois-Reymond和Hermann von Helmholtz的学生Julius Bernstein(伯恩斯坦)在物理化学家Hermann Nernst(能斯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神经电冲动的膜假说,并在1912年用膜理论解释了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此时,相距动作电位的发现已有60年之久,而在此之间电化学、溶液化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伏打电堆发明的同一年(1800年)William Nicholson(尼科尔森)用其成功的电解了水 ,于是电化学有了发展的基础。18世纪上半叶法国生理学家Ren Dutrochet(杜托息) 在研究植物体内物质转运与扩散时发现了半透膜的渗透作用(osmosis),Wilhelm Pfeffer(普菲费尔) 根据对新陈代谢的研究做出了第一个人造半透膜,并用以研究渗透作用,他的研究在1877年发表(《Osmotische Untersuchungen》,关于细胞渗透的研究),影响深远。渗透 在早期的溶液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化学平衡、溶解平衡、渗透平衡其背后的动力学原理引起了许多物理、化学家的兴趣。终于,荷兰化学家Jacobus H. van 't Hoff(范霍夫) 在1885年发现了渗透压在低浓度溶液中与溶质的浓度和绝对温度成比例,热力学定律不但适用于气体,也同样适用于液体;瑞典化学家Svante Arrhenius(阿伦尼乌斯) 于1884年分析了电解质解离到水中形成极性相反的离子并朝不同方向运动,并以此解释伽伐尼电池,1888年他与van 't Hoff一起研究了电解质解离对渗透压的影响。在众多研究成果的鼓舞下,1887年,德国化学家Wilhelm 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和van 't Hoff一起创办了学术期刊《Zeitschrift fr Physikalische Chemie》(物理化学学报) ,由此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了。在对物理化学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家中可以数出许多生理学家的名字,而它的诞生也将反过来促进生理学的进步。 1889年,Hermann Nernst 在Ostwald的实验室里提出存在电解质解离压促使离子由电极进入溶液,它与渗透压的方向相反,同年他提出了著名的Nernst方程,描述了伽伐尼电池的电压与电池两极电解质浓度的关系。离子浓度差、电解质解离压、渗透压、半透膜、负向变化等等一系列信息在Julius Bernstein脑海中盘旋,终于,所有信息都综合到一起:神经细胞是一种半透膜,膜内外离子浓度不同,在没有电刺激时,膜内外的渗透压与电压处于平衡状态,施加电刺激时,膜外阳离子内流形成负向变化。Bernstein认为神经细胞内外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存在着不同的浓度差,一般情况下细胞膜对钾离子具有最大的通透性,受到电刺激时则对所有离子都通透,他还提出了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去极化、超射等创造性的概念描述神经细胞的电学性质 。Bernstein是19世纪神经电生理学研究集大成者,他不但发展了Reymond的电流记录技术,还综合运用最新的物理化学理论建立生物模型,为后世的神经电生理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5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
ChenM 2009-11-21 10:59
身体里的神奇电路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2) 2活力论退出历史舞台(19世纪中期) Johannes Peter Mller在德国柏林大学任职,并使柏林大学成为当时的神经电生理研究中心,然而,他的两个学生Emil du Bois-Reymond和Hermann von Helmholtz成了活力论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推动力之一。 Emil du Bois-Reymond(雷蒙)是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发现者。19世纪中期,他开始研究电流沿神经和肌肉纤维的传导。他发现,当刺激电压加到神经细胞膜表面时减小了,于是他认为沿神经传导的电脉冲就是减去的那部分电压,并称之为呈负电的电波;他很快在横纹肌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负向变化,他推论这种变化是导致肌肉收缩的主要原因;由于只有在肌肉响应神经刺激时才能检测到这种微小的负向变化,于是他将这种引起肌肉反应的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今天称之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流的发现成为现今神经电生理学的基础。 在条件非常有限的年代,Reymond用他的热情进行实验。为了检测神经纤维上的微弱电流,Reymond设计制作灵敏的电流计(slide inductor)、精巧的时间距离测量仪(vertical inductor-coupled coils)、稳定耐用的电源开关(mercury cup switch) ;为了在人体验证动作电流,不惜割破皮肤亲身实验。其实当时已经有了能够检测神经电冲动的电流计,即测变蛙(the rheoscopic frog) ,是用青蛙腿部神经和与之相连的肌肉做成,只要有微小电流测变蛙就会搐动。然而为了证明有机体与无机世界电的统一性,他宁愿用5.1千米的导线绕24000圈 ,执意用物理设备测量神经电活动。他努力的结果是对活力论的有力一击。 Hermann von Helmholtz(亥姆霍兹)是当时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全面的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然而其早期的贡献在神经电生理方面。1850年,他测出电冲动在青蛙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27m/s,这对活力论所宣称的神经电冲动是决定力的一种体现、不能用实验测量的说法是一个有力反驳 。 神经电冲动传导速度是在Helmholtz自己发明的肌动描计器(myograph) 上测量出来的。从Luigi Galvani到Hermann von Helmholtz,所有的实验神经电生理学家都自己设计制作或改进实验仪器,其中很多都是物理学家。说明神经电生理从一开始就与其他学科紧紧相连,往后更是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学科交叉的意义在神经电生理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7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
ChenM 2009-11-21 10:56
zz from http://blog.myspace.cn/e/400140154.htm 身体里的神奇电路神经电生理两百年探秘史(1) 说到身体里的神奇电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小学生都知道那是指传导电冲动的神经系统;然而,在两百多年前,这却是一个颇具争议、即使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都无法确定的事实。 1动物电还是金属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18世纪末的一天,意大利医生Luigi Galvani(伽伐尼)正准备做青蛙实验,当他的助手无意中将手术剪碰到解剖好的蛙坐骨神经时,蛙腿突然搐动了一下,就好像它还活着一样。他们非常奇怪,反复试验几次,蛙腿仍旧搐动。传说由此Galvani开始了生物电的研究。当然,那时还没有生物电一说,甚至对电本身都所知甚少。但Galvani自小非常爱动手实验,莱顿瓶是他经常使用的电学仪器,他非常敏锐的察觉到是电让蛙腿搐动起来。1791年,他发表了一篇两年前写好的论文《关于电对肌肉运动的作用》,里面写道只要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蛙腿,它就会发生搐动 。 Galvani的论文传到Alessandro Volta(伏打)手里,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那时人们只知道可以通过摩擦起电,而好不容易产生的电只能通过莱顿瓶 保存,Galvani实验中的电是哪来的呢?为什么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蛙腿就会有电产生呢?关于这些疑问,Galvani的解释是动物的细胞中存在着细胞电位,当金属接触细胞时带上了动物电,于是两种金属互相接触时电流产生了。面对着能自圆其说的动物电理论,Volta想到了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电是由金属产生:金属接触液体(今天称之为电解液)时引起了电的扰动,并由此产生电流,而与是否与肌肉接触无关。Volta用盐酸等液体和许多金属搭配实验,都得到了电流,不但如此他还对金属浸入液体后所带电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金属所带电性的排列规律,发明了第一种可以提供稳定电流的电池伏打电堆(volta pile)。Volta的大量实验使得Galvani的结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Galvani也用神经纤维代替金属进行实验反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引起肌肉搐动的电并不是动物仅有的电,而是与金属电相一致的电。 电是统一的,今天的人们有着这样的信念,然而在18世纪却要对此进行验证。Benjamin Franklin在雨天进行实验统一了天电与地电 ,Volta的实验统一了动物电和金属电,事实上后者的统一过程更为艰难。当时的活力论者都相信生物体中有着特殊的原力,与生物体息息相关,并由此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伟大的Isaac Newton爵士也在《原理》(1687年)中阐述原力的扰动沿着神经内外传播的观点 。尽管自Volta之后电流计发明了,神经电冲动传导的研究更为具体深入了,活力论在当时最伟大的生理学家Johannes Peter Mller(缪勒)心里依旧根深蒂固,他相信生物体中有一种神奇的决定力(vital force) ,并主张 : 尽管生物体现象中的某些事物不能由传统的力学、物理学或化学原则解释,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解释,并无所畏惧的将这些解释尽量推进,只要我们的解释建立在观察与实验的坚实基础之上。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6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