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学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核学会2009年会随想——II:场外讨论
caojun 2009-11-24 01:56
参加科学会议,最大的收获往往不在会场上,而在会场外。如果只听在会场上报告的内容,现在网上往往能找到演讲者相似的报告,提问题呢,局限于时间与环境,也很难得到多少东西。场外讨论就深入、自由得多。因此,办好一个科学会议,创造一个好的场外条件很重要(比如吃吃喝喝^_^)。如果大家都是来走过场,报告完就走人,那起不到什么交流作用。 在去会场的路上,跟吕军光老师了解了点碘化铯的知识。我担心不容易找到低本底的PMT来做低本底探测器,日本滨松卖给日本的一个实验的PMT可以做到1mBq,肯定是挑过的,大概就不会这么卖给我们了。BESIII的碘化铯用光电二极管读出,但是阈值大约对应400个光电子。用雪崩管能做到10个光电子,我们探测弱光,需要单光电子,看来还得用PMT。为了跟PMT配合,吕建议我们用碘化铯(钠),不要用碘化铯(铊)。兰州近物所也可以生产碘化铯晶体,从德国进口原料,但不知道能不能生产碘化铯(钠),能不能搞到低本底的原料。正好后来开会时近物所的李占奎报告,我问了这两个问题。感觉近物所快变成我们的探测器上游而不是平行了。后来聊了点地下实验。以前我们所在门头沟做过钙48的无中微子双beta衰变实验,从长春光机所借的氟化钙晶体,从防化所借的铅砖。这倒不错,省了很多经费,一个基金委面上项目就做成了个实验。当然精度跟现在国际上动辄上百M$的没法比。我们做透紫外容器时用过氟化钙,不过我没想到它的光产额也这么高,接近碘化钠的一半。钙48的天然丰度只有0.187%。离心或者激光浓缩同位素的代价都极其高昂。alpha粒子轰击?放到反应堆里去炼?大概都不靠谱。所以现在还找不到低成本的无中微子双beta衰变实验。
个人分类: 物理八卦|5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核学会2009年会随想——I:千人大会
caojun 2009-11-22 16:04
11月18-20日是核学会的2009年会。我只参加了20日下午的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做了一个关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报告。 核学会的年会每两年开一次,这一次规模最大,参加者上千,收了一千多篇论文,十一个分会场,口头报告三四百。回来的路上与李卫国、张闯两位老师同车,闲谈了一下会议的组织。一般来说,这种大会不容易开好,很容易流于形式,有显示度,实际交流作用不理想,成为领导们的政绩工程。会议规模大,组织成本也大。不过就这次会议而言,虽然也有不少任务指派的成份,但感觉还不坏。在晚宴时我随便找了一桌,碰巧坐在一个刚听过我报告的人旁边,而他是中石油一个做油气勘探的,公司在西安。当打了一口油井或勘探洞后,我们需要了解地质的构造。有很多种方法能够测量油井从上至下的构造,例如核方法,用几个居里的中子源,激发途经的地层,探测激发出的X射线谱来判断物质的成份。这跟王焕玉老师刚报告的月球车X射线谱仪几乎一样。也有声、电等方法,但没有一个很好的,所以他来听一听,看有没有新的思路。也谈了一些仪器研制。他们做的一种仪器,已生产200套,每套用两个日本滨松的高温光电倍增管,能耐受175度的高温,仅200套高温光电倍增管的钱就花了几千万。跟他聊过后,感觉就好多了,说明这个会议还是有用的。 另外一个规模更大的会议是物理学会的秋季会议。我参加了2006年的,感觉像走过场,没有太大意思。但对有的学科据说很有用,干脆把学科的年会与这个会合并了。美国物理学会(APS)每年也召开规模庞大的年会,坚持了这么多年,说明还是有生命力、有价值的,关键看怎么组织。APS年会的分会基本上都是小年青去报告,是一个很好的煅炼机会。而我们的年会都是找大腕小腕做不同层次的综述,全面有余,关键细节不足。应当安排相当数量的Highlights讲技术细节,各分会的组织也应当放权,更灵活一点。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也许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个人分类: 物理八卦|4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