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世界最酷的女科学家 (Pardis Sabeti, Cool Super Scientist on
baoyu 2009-5-1 23:57
世界最酷的女科学家 (Pardis Sabeti, Cool Super Scientist on Earth) by Baoyu 很久以来就想与众位博友分享一些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偶像,从07年就开始关注的伊朗裔美籍遗传学家 Pardis Sabeti 是我最欣赏的一位,就作为系列博文的开篇吧: 以下是对她的个人特写: 软摇滚乐队 Thousand Days 的组建者和主唱, 在世天才百强榜名列第 49 位, 获得有女性诺贝尔奖的欧莱雅杰出女科学家奖(香港科大叶玉如院士曾获此奖), 世界经济论坛专题讨论主持人, 麻省学士,牛津硕士,哈佛博士(其导师 Eric Lander 也是天才级人物,以后的诺奖热门人选), 开发出人类基因组进化新算法,用以破解疟疾和拉沙热的抗性, 人类单倍体计划 HapMap Project 主要参与者, 博后时主持 $600,000 的课题, 现在领衔项目包括 $2 million的 盖茨 - 梅琳达基金项目, 31 岁的哈佛助教教职( 2007 ), 每天平均睡 2 小时, Pardis Sabeti 语录: "Even though I am gregarious, I interact more with papers than with people. Deep down, I am just a math geek." "My mother crated a summer camp in our house, where she would teach the children and make us do book reports. And my sister, who is 2 years older than me, would teach me and my cousin what she had learned in school." And the sleep thing? When Science spoke to Sabeti she was managing "only 2 hours of sleep each night, most of them inside a crumpled blue sleeping bag she keeps under a desk . . ." 有关她的音乐: With support from the MIT Council for the Arts and a women-in-science program sponsored by L’Oreal, Dr. Sabeti is planning a series of music videos featuring Boston-based science luminaries such as Dr. Lander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 Marvin Minsky .The videos, which Dr. Sabeti would like to distribute online, will use pop culture to show that science is cool . Her hope is that young viewers will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people in the videos. Selected Publications Sabeti, P. C., D. E. Reich, et al. (2002). "Detecting recent positive selection in the human genome from haplotype structure." Nature 419(6909): 832-7. The International Haplotype Map Consortium (2005). "A haplotype map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437(7063): 1299-320. Sabeti, P. C., S. F. Schaffner, et al. (2006). "Positive natural selection in the human lineage." Science 312(5780): 1614-20. Volkman, S. K., P. C. Sabeti, et al. (2007). "A genome-wide map of diversity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Nat Genet 39(1): 113-9. The International Haplotype Map Consortium (2007). "A second generation human haplotype map of over 3.1 million SNPs." Nature 449(7164): 851-61. Sabeti, P. C., P. Varilly, et al. (2007). "Genome-wid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sitive selection in human populations." Nature 449(7164): 913-8. Other publications cited Botchkarev, V. A. and M. Y. Fessing (2005). "Edar signaling in the control of hair follicle development."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10(3): 247-51. Colosimo, P. F., K. E. Hosemann, et al. (2005). "Widespread parallel evolution in sticklebacks by repeated fixation of Ectodysplasin alleles." Science 307(5717): 1928-33. WHO (200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assa fever fact sheet No. 179. ." WHO Geneva. McCormick, J. B. and S. P. Fisher-Hoch (2002). "Lassa fever."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62: 75-109 进一步阅读请参考链接: FAS Center of Harvard Uni. : Pardis Sabeti http://sysbio.harvard.edu/csb/research/sabeti.html Wiki 百科 Pardis_Sabeti: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dis_Sabeti Pardis Sabeti, Cool Super Scientist http://sciencewomen.blogspot.com/2008/05/pardis-sabeti-cool-super-scientist.html world economy forum --Pardis Sabeti http://www.weforum.org/en/Search%20Results/index.htm?ssUserText=++Pardis+Sabeti Geniuses who will change your life http://www.cnn.com/2007/LIVING/wayoflife/07/13/genius.scientists/index.html?eref=rss_tech Thousand Days at Arlene's Grocery 2007 http://www.flickr.com/photos/ahibadi/sets/72157605798942179 Genetic Road Map Drawn for Tracing Route To Common Diseases http://focus.hms.harvard.edu/2005/Nov11_2005/population_genetics.shtml NatureGenetics :疟原虫遗传的基因图谱被绘制 http://www.bioon.com/biology/postgenomics/256014.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家|11434 次阅读|8 个评论
比耶稣还牛的最伟大天才科学家- 牛顿贡献评价
热度 3 chrujun 2009-4-27 22:24
1978年,作家HART撰写了流行数十年的一本书-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排行榜(Th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前5名分别是穆罕默德、牛顿、耶稣、佛陀和孔子。牛顿以其在科学上巨大的贡献成为唯一进入前5名的科学家。为什么牛顿的影响如此巨大,我们来看看牛顿的事迹。 牛顿出生于1642年的圣诞节。与穆罕默德一样,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他就显示了在机械方面的天赋,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孩。尽管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但他在学校并不引人注目,没有吸引多少注意力。青少年时期,他妈妈让他离开了学校,想把他变成一个成功的农民。幸运的是,他妈妈被说服了,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在那里他很快吸取了科学和数学知识,之后开展自己独立的研究。 在他21岁至27岁之间,他创立了后来变革世界的科学理论。 尽管牛顿在1669年以前就形成了他的基本科学思想,但他总是不愿意公开他的结果。他的很多理论直到很晚才公开。他公开的第一个发现是光的性质。他发现白光是由几种单色光混合而成。他研究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基于这些定律,他在1668年设计和制作了第一个反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是今天还在使用的最主流天文望远镜。 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就足以使他成为最影响世界的100人之列。然而,他在数学和力学方面的成就更重要。 牛顿可能在23岁或24岁的时候就发明了微积分 。这是现代数学上最重要的发明。这个发明不仅催生了许多现代数学理论,而且是后来现代科学取得进步的必要工具。即使牛顿没有做其他东西,光是从发明微积分这一点就可以保证他在排行榜一个相当靠前的位置。 然而,牛顿最重要的发现在力学领域。力学是关于物体怎样运动的科学。力学上最重要的问题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何远动。这个问题被牛顿用他著名的力学第二定律解决了。这个定律是经典物理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牛顿还有他著名的运动第三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牛顿还有他最著名的科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这些定律可以解释所有宏观的力学系统。从钟摆运动到星系运动,都可以解释。牛顿不仅提出了这些力学定律,他还用微积分显示这些定律如何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牛顿的定律已经用在非常广泛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中。在牛顿在生之年,他的定律的最著名的应用就是在天文领域。在这个领域,牛顿也是领路人。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牛顿在这部著作里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牛顿指出这些定律是如何用来准确预测围绕太阳的行星的运动。动态天文学最重要的问题被牛顿完全解决了。 牛顿常常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牛顿的成就还有很多。包括在热力学和声学上的巨大贡献。发布的非常重要的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原理。他发现了数学上的二项式定律。 现在,我们可以授予牛顿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那为什么他的排名比主要宗教人物耶稣和佛陀还高呢?就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公元前1500年和公元1500年没有什么区别。在最近的500年里,现代科学的升起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穿不同的衣服,吃不同的食物,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休闲方式。科学发现不仅仅是变革了技术和经济,而且完全改变了政治、宗教思想、艺术和哲学。牛顿不仅仅是最耀眼的科学家,而且是发展科学理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因此,无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怎么排,他完全可以排在第二名。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道,是牛顿!将一切暴露在阳光之下! POPE这句话高度总结了牛顿的贡献。 本文主要内容摘译自《Th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Michael H. Hart 著,Carol Publishing Group Edition, 1993.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142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育儿第二课——主人的本质是能够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
famingkuang 2009-4-23 05:12
孩子从一出生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陌生,所以他哭了,而更可怕的是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成人的无知和自以为是。 孩子是因为渴望自由所以才选择离开妈妈的肚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他错了,在这个充满了成人自以为是的世界里等待他的却是更加没有自由的强褓。将心比心是成人最喜欢的一个成语,可是他们却不会这样对待婴儿。比如,如果象包婴儿样将成人包上半小时,成人肯定是受不了,可是成人却会将婴儿这样包上好几个小时! 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这句话对婴儿与孩子的成长犹为重要,更有现实意义,请父母们一定要三思。 孩子对自由的需求是本能的,所以发发认为您对于婴幼儿的自由理解有多深,您的孩子将来的成就就有多高。 所以在育儿高手的家里,等待婴儿降生的不是一个成人的世界,而是一个适合婴儿成长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以满足婴儿的最高需求为目的;在这个世界里,婴儿能干任何他自己在本能驱动下想干的事,而不是成人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的或者成人认定的婴儿会干的事。在一个成人自以为是的家里成长的孩子,他成长的本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不但要克服成长自身带来的困难,而且还要克服成人由于无知而为他设置的种种障碍。婴儿与生俱来的天才就这样在成人的无知和自以为是中被扼杀了。 发发的本能态就是要让人类重新找回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的古希腊神话世界。 在本能态的世界里,婴儿是自己的主人,家里的一切都那么合乎他的心意,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他而准备的,他可以顺从于本能的驱使为所欲为,所以他的本能态得到完全的开发,他的成长没有受到压抑,他将成长为一个天才。 想成就天才的父母,第一课要学的就是深刻领会自由二字的真义,您能给婴儿多大的自由,他就能成就多高的天才。记住,自由不等于放纵,而是顺从于婴儿成长的本能需求。 自从人类的祖先用第一片树叶将私处遮掩开始,人类就越来越被假象所迷茫,人的本能需求被深藏于层层的包裹之中,非有心而智慧的人难窥视其真面目。 桂林样样行天才培养中心成立于 2003 年,总共只开了 5 年,指导二十多个孩子,但运行得并不理想,原因是父母们不敢象发发那样对待婴儿,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发发完全是个疯子,哈哈。因为发发的所作所为虽然合乎孩子的天性却违反成人性,问世间有慧根者能有几人?所以样样行天才培养中心已经于是 2008 年奥运会后被发发关闭了。 记住,主人的本质是能够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所以能够满足孩子本能需求的成长环境就是一个天才成长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一切都以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为中心。 当心!孩子成长的本能需求和孩子在意识形态下的需求是两回事。不可等同视之。 育儿圈正在大兴土木,广纳人才,有意者请点击育儿圈图标加入。
个人分类: 育儿圈|1476 次阅读|6 个评论
真的有天才、神童?-转文一篇
emlyn 2009-4-21 09:07
清华大学再次给予4名文科生最高60分优惠 去年,少女作家蒋方舟因为获得了清华大学60分的特殊自主招生政策优惠,引起了社会关注。4月19日,在清华的校园开放日上,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表示,今年学校又给了4名考生这样的特别优惠,但其中没有北京考生。 ■关于最高加分 幸运儿全是文科生 19日,孟芊首次就60分优惠的自主招生给予明确答复,今年获得这项特殊加分政策的考生全国共有4人,且全是文科生,没有北京地区的考生。其中,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张莹嫇(mng)笔试第一部分的成绩位居全国前5名,杭州二中张祎喆笔试第二部分成绩也属于全国前列。为避免给考生增加压力,清华未透露另外两名尚未被媒体曝光的考生情况。 据悉,全国共有20名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最拔尖人才入选了清华的综合考试,这其中有一名北京考生入围。综合考核由4位博士生导师和1位学生管理专家组成,他们可以采用任何需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上不封顶。最终,这4名考生打动了专家组,让专家组相信他们具备显著超出一般考生的特点。 为何获得60分优惠资格的全是文科生?孟芊解释说,此次自主招生考试中也发现了很多拔尖的理科人才,但是他们本身已经有保送生的资格。比如在第四科目的数学测试中,在不包括白卷考生,其他考生平均分为16分(满分为100分)的情况下,有考生取得了92分,这份试卷当时在阅卷办公室传阅多日,也许数学系的研究生都做不到这样的水平。 ■关于专业 心理学增加机动名额 今年首次招生的心理学方向成为19日校园开放日上家长关注的焦点。该专业在全国只投放了10个左右名额,许多家长都认为这个专业的计划太少。 孟芊解释说,由于心理学第一年招生,不好预计报名情况,所以暂时投放了少量计划,但是学校预留了机动名额给心理学。若报名情况好、学生素质高,将会用机动名额录取。目前心理学没有设定录取人数上限。 二次招生专业有望增加 新生报到时,他们还希望有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去年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等专业面向校内新生进行二次选拔,孟芊表示,今年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增加二次招生专业。 去年清华这4个专业各提供20个二次招生计划。其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报名最火热,报名与录取比例达7∶1。 ■关于教学 知名教授做钱班班主任 今年开设的钱学森力学班,规模将在20到30人间,该班将有专门的课程体系,配备最优秀的国际化师资力量,小班授课,并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由于该班的目的是培养顶尖人才,绝大部分同学将一直攻读到博士学位。 为了给钱学森力学班更多的学术氛围和指导,在本科期间,就将由院士或者即将成为院士的高水平知名教授亲自做班主任。 ■关于未来 三成学生将出国交流 今年清华特别提出,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时,30%的本科生(每年1000名左右)具有海外经历。即今年入学的考生在大三左右,有三成将去国外交流。 清华大学今年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京大学等20所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换协议,目前清华拥有50余个交换生项目。 据悉,2009年的秋季学期,清华将选派110多名同学赴海外32所知名大学进行交换学习。 ■高分人物 张莹嫇:数学基本满分 1.6米多高的张莹嫇很阳光,骨子里带着些男孩子的豪气、直爽,从高一起,张莹嫇连任两届学生会主席。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书面测试中,她是四川省第一名。和6人一组参加集体面试不同,她获得了单独面试的机会。教授们请她谈谈对就读清华有什么看法、平日有何兴趣爱好,张莹嫇滔滔不绝讲起自己平日喜欢看书、运动,从初中开始就在各种英语竞赛中披金挂银。面试结束,张莹嫇向老师敬礼时,没想到5名教授给她的面试成绩打出了当天的最高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教授们还向她递名片,邀请张莹嫇就读自己指导的专业。 太聪明了!太优秀了!太勤奋了!英语老师这样表扬她的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张莹嫇高考上清华分数线完全没有问题,降低60分对学习能力超强的她来说荣誉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过去的几年,她的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三。让很多人瞠目结舌的是,就读文科班的张莹嫇数学小考、大考一般都是满分150分,英语很少低于140分。同样,她的语文、文综成绩也让很多同学难以望其项背。 张祎喆:毛遂自荐成功 去年清华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报名,张祎喆作为文科生在年级里排第6名,没有能够进入校荐的程序,于是她毛遂自荐向清华大学发去了材料。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毛遂自荐竟然让她拿到了最大奖。我也感觉自己像是被馅饼砸中了。我根本就没想到能拿到这么多降分。 今年元旦,在清华大学组织的自主招生笔试中,张祎喆一鸣惊人:综合卷拿到了A+,她还获得了单独面试的机会。在半个小时里,她一一回答了5个考官的一连串提问,从《四库全书》说到《二十四史》,从人肉搜索说到巴以问题。张祎喆坦然地告诉考官,她是个和同龄人比知识面广的学生。 新闻传播和国际关系是她向往的专业,从初中开始,张祎喆就迷上了白岩松,最喜欢他主持的《中国新闻周刊》;进入高中阶段,每天都看《参考消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也是她的偶像。 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我就会冲出去。她这样形容自己的性格。
个人分类: 科研心路|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关于伽罗瓦,E.(Galois, Evariste) 详细理论成就的文章
wangyong77 2009-4-5 22:57
伽罗瓦,E.(Galois, Evariste) 1811年10月25日生于法国巴黎附近的拉赖因堡;1832年5月31日卒于巴黎.数学. 伽罗瓦的父亲N.G.伽罗瓦(Galois)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支持者,为人正直厚道.他在1815年拿破仑发动百日政变期间,当选为拉赖因堡市的市长.伽罗瓦的母亲是一位当地法官的女儿,聪明而有教养,但个性倔强,甚至有些古怪.她是伽罗瓦的启蒙老师,为他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打下了基础,并且把她自己对传统宗教的怀疑态度传给了儿子. 1823年10月,12岁的伽罗瓦离别双亲,考入路易勒格兰皇家中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在中学的前两年,他因希腊语和拉丁语成绩优异而多次获奖;但在第三年(1826),伽罗瓦对修辞学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因而只得重读一年.在这次挫折之后,他被批准选学第一门数学课.这门课由H.J.韦尼耶(Vernier)讲授,他唤起了伽罗瓦的数学才能,使他对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开始就对那些不谈推理方法而只注重形式和技巧问题的教科书感到厌倦,于是,他毅然抛开教科书,直接阅读数学大师们的专著.A.M.勒让德(Legendre)的经典著作《几何原理》(Elments de go-me tre,1792),使他领悟到数学推理方法的严密性;J.L.拉格朗日(Lagrange)的《解数值方程》(Rlution des quations nume-riques,1769)、《解析函数论》(Thorie des fonctions analytiques,1797)等著作,不仅使他的思维更加严谨,而且其中的思想方法对他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接着他又研究了L.欧拉(Euler)、C.F.高斯(Gauss)和A.L.柯西(Cauchy)的著作,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学习和研究数学大师的经典著作、是伽罗瓦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他深信自己能做到的,决不会比他们少.他的一位教师说:他被数学的鬼魅迷住了心窍.然而,他忽视了其他学科,导致了他首次(1828)报考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失败. 1828年10月,伽罗瓦从初级数学班升到L.P.E.里查德(Richard)的数学专业班.里查德是一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教授,并且具有发掘科学英才的敏锐判断力和高度责任感.他认为伽罗瓦是最有数学天赋的人物,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中工作.于是,年仅17岁的伽罗瓦开始着手研究关于方程理论、整数理论和椭圆函数理论的最新著作.他的第一篇论文周期连分数的一个定理的证明(Dmonstration dun thorme sur les fractionscontinues priodiques),于1829年3月发表在J.D.热尔岗(Gergonne)主办的《纯粹与应用数学年刊》(Annales de Math-matiques Pures et Appliques)上,它更为清楚地论述和说明了欧拉与拉格朗日关于连分式的结果. 据伽罗瓦说,他在1828年犯了和N.H.阿贝尔(Abel)在8年前犯的同样错误,以为自己解出了一般的五次方程.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重新研究方程理论,他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地用群论阐明了这个带普遍性的问题.1829年5月25日和6月1日,他先后将他的两篇关于群的初步理论的论文呈送法国科学院.科学院请柯西做论文的主审.然而,一些事件挫伤了这个良好的开端,而已在这位年轻数学家的个性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首先,伽罗瓦的父亲由于受不了保守的天主教牧师的恶毒诽谤于7月2日自杀身亡.之后不到一个月,伽罗瓦参加了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入学考试,由于他拒绝采用主考官建议的解答方法,结果又遭失败.最后他不得已报考了高等师范学院,于1829年10月被录取. 柯西审核的伽罗瓦的论文,新概念较多,又过于简略,因此柯西建议他重新修改.1830年2月,伽罗瓦将他仔细修改过的论文再次呈送科学院,科学院决定由J.B.J.傅里叶(Fourier)主审.不幸,傅里叶5月份去世,在他的遗物中未能找到伽罗瓦的手稿. 1830年4月,伽罗瓦的论文关于方程代数解法论文的分析发表在B.D.费吕萨克(Frussac)的《数学科学通报》(Bulle-tetin des Sciences Mathmatiques)上.同年6月,他又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关于数值方程解法的注记和数的理论,这期杂志上还刊登着柯西和S.D.泊松(Poisson)的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伽罗瓦已在数学界赢得了声誉. 伽罗瓦进入师范学院一年,正当他做出卓越的研究工作之时,法国历史上著名的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了.伽罗瓦作为一名勇敢追求真理的共和主义战士,反对学校的苛刻校规,抨击校长在七月革命期间的两面行为.为此,他于1830年12月8日被校方开除.于是,他便根据自己的意志投身于政治活动.1831年5月9日,在一个共和主义者的宴会上,伽罗瓦举杯对国王进行了挑衅性的祝酒,于第二天被捕.罪名是教唆谋害国王生命的未遂罪.6月15日被塞纳陪审法院释放.在此期间,伽罗瓦继续进行数学研究.他于1831年1月13日开了一门关于高等代数的公开课,以讲授自己独创的学术见解谋生.但是,这个设想并未获得多大成功.1831年1月17日,他向科学院呈送了题为关于方程根式解的条件的论文,这次负责审查论文的是泊松和S.F.拉克鲁瓦(Lacroix).虽然泊松认真地审阅了它,可得出的结论却是不可理解.在他们给科学院的报告中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研究伽罗瓦的证明,他的推理显得不很清楚,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对它作出正确评价,因为有说服力的证明还没有得到.因此,在这篇报告中,我们甚至不能给出他的证明思想.最后,泊松建议伽罗瓦进一步改进并详细阐述他的工作. 1831年7月14日,伽罗瓦率众上街示威游行时,再次被捕,他被关押在圣佩拉吉监狱.他在狱中顽强地进行数学研究,一面修改他关于方程论的论文,研究椭圆函数,一面着手撰写将来出版他著作时的序言.1832年3月16日,由于宣布霍乱正在流行,伽罗瓦被转移到一家私人医院中服刑.他在那里陷入恋爱,后因爱情纠纷而卷入一场决斗. 4月29日,伽罗瓦获释.5月29日,即决斗的前一天,伽罗瓦给共和主义者的朋友们写了绝笔信.尤其在给A.舍瓦列耶(Cheralier)的信中,表明他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仍在整理、概述他的数学著作.第二天清晨,在冈提勒的葛拉塞尔湖附近,他与对手决斗,结果中弹致伤后被送进医院.1832年5月31日,这位未满21岁的数学家与世长辞了. 伽罗瓦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彻底解决了代数方程的可解性问题.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用群论的方法研究代数方程根式解的理论称之为伽罗瓦理论.它已成为近世代数学的最有生命力的一种理论. 群论起源于代数方程的研究,它是人们对代数方程求解问题逻辑考察的结果.对于方程论,拉格朗日有过卓越的概括.在1770年前后,他利用统一的方法(现在称为拉格朗日预解式方法),详细分析了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根式解法,提出了方程根的排列置换理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他的方法对于求解低次方程卓有成效,但对一般的五次方程却没有任何明确的结果,致使他对高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产生了怀疑.P.鲁菲尼(Ruffini)于1799年首次证明了高于四次的一般方程的不可解性,但其证明并不完善.在18241826年,阿贝尔修正了鲁菲尼证明中的缺陷,严格证明了一般的五次或五次以上的代数方程不可能有根式解.其间,高斯于1801年建立了分圆方程理论,解决了二项方程的可解性问题,这对于伽罗瓦理论的创立至关重要.1815年,柯西对于置换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固然高于四次的一般方程不能有根式解,但是有些特殊类型的方程(如二项方程、阿贝尔方程割仍然可以用根式求解.因此,全面地刻画可用根式求解的代数方程的特性问题,乃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伽罗瓦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 伽罗瓦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及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了各流派的数学思想,并且凭着他对近代数学概念特性的一种直觉,超越了他们.他系统地研究了方程根的排列置换的性质,首次定义了置换群的概念,他认为了解置换群是解决方程理论的关键.在1831年的论文中,伽罗瓦把具有封闭性的置换的集合称为群.当然,这只是抽象群的一条重要性质而已.群是近代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仅对数学的许多分支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在近代物理、化学中也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群的概念需要以高度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现在公认群是元素间存在二元运算(例如乘法)并具有下列四条性质的集合: (1)(封闭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乘积仍属于该集合; (2)(结合性)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3)(存在单位元)集合中存在单位元I,对集合中任意元素a满足Ia=aI=a; (4)(存在逆元)对集合中任一元素a,存在唯一元素a-1,使得a-1a=aa-1=I. 伽罗瓦是利用群论的方法解决代数方程可解性问题的.他注意到每个方程都可以与一个置换群联系起来,即与它的根之间的某些置换组成的群联系;现在称这种群为伽罗瓦群.对于任一个取有理数值的关于根的多项式函数,伽罗瓦群中的每个置换都使该函数的值不变.反过来,如果伽罗瓦群中的每个置换都使一个根的多项式函数的值不变,则这多项式函数的值是有理的.因此,一个方程的伽罗瓦群完全体现了它的根(整体)的对称性.伽罗瓦的思想方法大致是这样的:他将每个方程对应于一个域,即含有方程全部根的域(现在称之为方程的伽罗瓦域),这个域又对应一个群,即这个方程的伽罗瓦群.这样,他就把代数方程可解性问题转化为与方程相关的置换群及其子群性质的分析问题.这是伽罗瓦工作的重大突破. 具体说来,假设方程xn+a1xn-1+a1xn-2++an-1x+an=0的系数生成的域为F,E是方程的伽罗瓦域,它是将方程的根添加到F上所生成的域,现在称之为伽罗瓦扩张.让G表示方程的伽罗瓦群.这个方程是否可用根式求解的关键问题是:数域F是否可以经过有限次添加根式而扩张为根域E.也就是说是否存在有限多个中间域:F1,F1,,Fs-1,Fs=E,使F=F0F1F1Fs=E.其中每个Fi都是由Fi-1添加Fi-1中的数的根式所生成的扩域.不妨假定,F是含有这个方程的系数及1的各次方根的最小域,且每次所添加的根式均为素数次根.那么,这样的中间域Fi与Fi-1之间有何关系呢?伽罗瓦经过认真的研究,认为关键取决于使Fi-1保持不变的Fi的自同构变换群的结构.可以证明,这样的自同构群是素数阶的循环群,且阶数为 .域上的自同构群概念的引入,使域与群发生了联系.即建立了伽罗瓦域的子域与伽罗瓦群的子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事实上,保持F=F0的元素不动的E的每个自同构决定方程根的一个置换,它属于伽罗瓦群G;反之,G中每个置换引起E的一个自同构,它使F的元素不动.这样就建立了E的自同构群和方程的伽罗瓦群之间的同构.由此建立E的子域(包含F)和G的子群之间的一一对应:保持子域Fi元素不动的G中全部置换构成G的一个子群Gi,让Gi与Fi对应,而且反过来也可用Gi来刻划Fi,即Fi是E中对Gi的每个置换保持不动的元素全体. 伽罗瓦还利用方程根的n!值的线性系数(n表示方程根的个数)来定出方程的伽罗瓦群.虽然这种计算并非易事,但的确给出了计算伽罗瓦群的一种方法,而且伽罗瓦在这里给出了域扩张的本原元素的概念. 在代数方程可解性的研究中,伽罗瓦的主要思想是对给定方程的系数以及经过有限次扩张的中间域给出了一个群的序列,使得每个扩域相对应的群是它前一个域相应的群的子群.伽罗瓦基本定理就描述了中间域与伽罗瓦群的子群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由群的性质描述域的性质;或由域的性质描述群的性质.因此,伽罗瓦的理论是域与群这两种代数结构综合的结果. 伽罗瓦的工作主要基于两篇论文关于方程根式解的条件和用根式求解的本原方程.这两篇论文于1846年由J.刘维尔(Liouille)编辑出版.此后,人们便开始介绍和评价伽罗瓦的工作,他的思想方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这些论文中,伽罗瓦将其理论应用于代数方程的可解性问题,由此引入了群论的一系列重要概念. 当伽罗瓦将二项方程作为预解方程研究时,他发现其相应的置换子群应是正规子群且指数为素数才行.正规子群概念的引入及其性质和作用的研究,是伽罗瓦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属于伽罗瓦的另一个群论概念是两个群之间的同构.这是两个群的元素之间的一一对应,使得如果在第一个群中有ab=c,则对第二个群的对应元素,有ab=c.他还引进了单群和合成群的概念.一个没有正规子群的群是单群,否则是合成群.他表述了最小单群定理:阶是合成数的最小单群是60阶的群. 伽罗瓦还利用正规子群判别已知方程能否转化为低次方程的可解性问题.用现代语言可将他的思想方法描述如下:首先定义正规子群的概念,即群G的子群N叫做G的正规子群,是指对于每个 gG,g-1Ng=N;其次是寻找极大正规子群列,确定极大正规子群列的一系列合成因子.如果一个群所生成的全部合成因子都是素数,伽罗瓦就称这个群为可解的.他利用可解群的概念全面刻画了用根式解方程的特性,给出了判别方程可解性的准则:一个方程可用根式解的充要条件是这个方程的伽罗瓦群是可解群.虽然这一准则不能使一个确定方程的精确求解更为简单,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得出低于五次的一般方程,以及二项方程和某些特殊类型方程的可解性的有关结果,还可以直接推导出高于四次的一般方程的不可解性.因为一般的n次方程的伽罗瓦群是n个文字的对称群Sn;当n>4时,n次交错群An是非交换的单群(不可解),An又是Sn的极大正规子群.由此可推出Sn是不可解的.既然对于所有这样的n值,都存在其Sn是伽罗瓦群的n次方程,所以一般的高于四次的方程不可能得到根式解. 在关于方程代数解法论文的分析中,伽罗瓦提出了一个重要定理(未加证明):一个素数次方程可用根式求解的充要条件是这个方程的每个根都是其中两个根的有理函数.伽罗瓦用它判别特殊类型方程的根式解问题.他所研究的这种方程,现在称之为伽罗瓦方程,是阿贝尔方程的推广.在数的理论一文中,伽罗瓦用现在所谓的伽罗瓦虚数对同余理论作了推广并将之应用于研究本原方程可用根式求解的情况.关于伽罗瓦虚数,在伽罗瓦之前只知道特征0的域,如有理数域、实数域、复数域等,伽罗瓦在这篇论文中给出了一类新的域,即伽罗瓦域,现在称为有限域,它们是素数特征的城.有限域在现在通讯中的重要作用是尽人皆知的. 伽罗瓦的数学遗作,首次(1846)发表在刘维尔主办的《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Journal de Mathmatiques Pures et Appliques)上.1897年,E.皮卡(Picard)再次出版了《伽罗瓦数学手稿》(Ocuvres mathmatiques dEvariste Galois).之后,J.塔涅伊(Tannery)编辑的《伽罗瓦的手稿》(Manuscriste dEvariste Galo-is)于1908年正式出版.1962年,R.布尔哥涅(Bourgne)和J.P.阿兹拉(Azra)编辑出版了带有评论性的典型版本《伽罗瓦数学论文全集》(Ecrists et mmoires mathmatiques dEvaristeGalois),它汇集了伽罗瓦所有已发表的著作,以及绝大部分还保存的数学提纲、信件和原稿.这些史料证实了伽罗瓦的数学研究,与他对数学本质尤其对数学方法的追求、探索是密不可分的,展示了他对现代数学精神的远见卓识.从中精选出的有关数学观、方法论的原文,已成为当今研究的方向. 伽罗瓦不仅研究具体的数学问题,而且研究能概括这些具体成果并决定数学长期发展及人们思维方式转变的新理论群论.由此还发展了域论.D.希尔伯特(Hilbert)曾把伽罗瓦的理论称为一个明确的概念结构的建立.这种理论,对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的发展,甚至对于20世纪结构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发生了巨大影响.正象E.T.贝尔(Bell)所说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应用群论,从一切纷乱混淆中立刻结晶出简洁与和谐,群的概念是近世科学思想的出色的新工具之一. 伽罗瓦还是头一位有意识地以结构研究代替计算的人.他使人们从偏重计算研究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用结构观念研究的思维方式,他的理论是群与域这两种代数结构综合的结果.在他的论文序言部分明确表述了这种思想,他提出:使计算听命于自己的意志,把数学运算归类,学会按照难易程度,而不是按照它们的外部特征加以分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未来数学家的任务,这就是我所要走的道路.这种深邃的数学思想,已明显地具有现代数学的精神. 伽罗瓦把数学运算归类这句话,毫无疑问是指现在所谓群论.群的功能正是将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而不管研究对象本身及其运算的具体内容,它是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探讨共同的结构.一般说来,一个抽象的集合不过是一组元素而已,无所谓结构,一旦引进了运算或变换就形成了结构;所形成的结构中必须包含着元素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通常是由运算或变换联系着的.把数学运算归类,而不是按照它们的外部特征加以分类,其思想实质是:数学由研究具体的数和形的外部特征转变成研究一般的、抽象的结构.伽罗瓦对代数结构的探索,深化了人们关于数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按照这种观念,数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量,而是数学的结构.从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意义上说,伽罗瓦已经处于近代数学的开端.他为19世纪数学家们提出的问题及任务,导致了公理方法的系统发展和代数基本结构的深入研究.因此,伽罗瓦是近世代数学的创始人. 伽罗瓦在数学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数学观、认识论方面也有不少独立的见解.他认为科学是人类精神的产物,与其说是用来认识和发现真理,不如说是用来研究和探索真理.科学作为人类的事业,它始于任何一个抓住它的不足并重新整理它的人.伽罗瓦指出:科学通过一系列的结合而得到进展,在这些结合中,机会起着不小的作用,科学的生命是无原由的、没有计划的(盲目的),就像交错生长的矿物一样.在数学中,正像在所有的科学中一样,每个时代都会以某种方式提出当时存在的若干问题,其中有一些迫切的问题,它们把最聪慧的学者吸引在一起,这既不以任何个人的思想和意识为转移,也不受任何协议的支配.伽罗瓦向往着科学家之间的真诚合作,认为科学家不应比其余的人孤独,他们也属于特定时代,迟早要协同合作的. 伽罗瓦的奠基性工作及其思想中孕育的开创精神,并未得到他同时代人的充分赏识和理解,其原因不是人为的偏见,而是当时人们认识上的不足.直到伽罗瓦去世14年后的1846年,刘维尔编辑出版了他的部分文章;1866年,J.A.塞雷特(Serret)出版的《高等代数教程》(第三版)(Cours dalgbre superieure),澄清了伽罗瓦关于代数方程可解性理论的思想,建立了置换理论;1870年,C.若尔当(Jordan)出版的《置换和代数方程专论》(Traitdes substitutions et des quations algbriques),全面介绍了伽罗瓦的理论.从此,群论和伽罗瓦的全部工作才真正被归入数学的主流.伽岁瓦的理论导致了抽象代数学的兴起. 参考资料: 河北师范学院 邓明立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3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罗庚,伽罗华也是民科??
热度 1 wangyong77 2009-3-24 08:52
根据一些人的观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看来华罗庚,伽罗华也是民科。 伽罗华 (Eacute;variste Galois,公元1811年~公元1832年)是 法国 对函数论、方程式论和 数论 作出重要贡献的 数学家 ,他的工作为 群论 (一个他引进的名词)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进展都源自他尚在校就读时欲证明五次多项式方程根数解(Solution by Radicals)的不可能性(其实当时已为 阿贝尔 ( Abel )所证明,只不过伽罗华并不知道),和描述任意多项式方程可解性的一般条件的打算。虽然他已经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当他于1829年将论文送交 法兰西科学院 时,第一次所交论文却被 柯西 ( Cauchy )遗失了,第二次则被 傅立叶 ( Fourier )所遗失;他还与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Eacute;cole Polytechnique)的口试主考人发生顶撞而被拒绝给予一个职位。在父亲自杀后,他放弃投身于 数学 生涯,注册担任辅导教师,结果因撰写反 君主制 的文章而被开除,且因信仰 共和 体制而两次下狱。他第三次送交科学院的论文均被 泊松 ( Poisson )所拒绝。伽罗华死于一次决斗,可能是被 保皇派 或警探所激怒而致,时年21岁。 他被公认为数学史上两个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之一 。 http://baike.baidu.com/view/34237.htm  1829年,伽罗华在他中学最后一年快要结束时,把关于群论初步研究结果的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科学院委托当时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柯西作为这些论文的鉴定人。在1830年1月18日柯西曾计划对伽罗华的研究成果在科学院举行一次全面的意见听取会。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我应当向科学院提交一份关于年轻的伽罗华的工作报告但因病在家,我很遗憾未能出席今天的会议,希望你安排我参加下次会议,讨论已指明的议题。然而,第二周当柯西向科学院宣读他自己的一篇论文时,并未介绍伽罗华的著作,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故。   1830年2月,伽罗华将他的研究成果比较详细地写成论文交上去了,以参加科学院的数学大奖评选,希望能够获奖。论文寄给当时科学院终身秘书傅立叶,但傅立叶在当年5月去世了,在他的遗物中未能发现伽罗华的手稿。就这样,伽罗华递交的两次数学论文都被遗失了。   对事业必胜的信念激励着年轻的伽罗华。虽然他的论文一再被丢失,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但他并没有灰心,他坚持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传播出去,还进一步向更广的领域探索。 l832年3月16日伽罗华获释后不久,年轻气盛的伽罗华为了一个舞女,卷入了一场他所谓的爱情与荣誉的决斗。伽罗华非常清楚对手的枪法很好,自己难以摆脱死亡的命运,所以连夜给朋友写信,仓促地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手稿。   他不时的中断,在纸边空白处写上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然后又接着写下一个极其潦草的大纲。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伽罗华对自己的成果充满自信,他在给朋友舍瓦利叶的信中说:我在分析方面做出了一些新发现。有些是关于方程论的;有些是关于 整函数 的。公开请求雅可比或高斯,不是对这些定理的正确性,而是对这些定理的重要性发表意见。我希望将来有人发现,这些对于消除所有有关的混乱是有益的。   第二天上午,在决斗场上,伽罗华被打穿了肠子。死之前,他对在他身边哭泣的弟弟说:不要哭,我需要足够的勇气在20岁的时候死去。他被埋葬在公墓的普通壕沟内,所以今天他的坟墓已无踪迹可寻。他不朽的纪念碑就是他的著作,由两篇被拒绝的论文和他在死前那个不眠之夜写下的潦草手稿组成。   历史学家们曾争论过这场决斗是一个悲惨遭的爱情事件的结局,还是出于政治动机造成的,但无论是哪一种,一位世界上最杰出的数学家在他20岁时被杀死了, 他研究数学才只有五年 。 群论跨越时代的创造   伽罗华死后,按照他的遗愿,舍瓦利叶把他的信发表在《百科评论》中。他的论文手稿过了十四年后,也就是1846年,才由法国数学家 刘维尔 领悟到这些演算中迸发出的天才思想,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解释它的意义。刘维尔最后将这些论文编辑发表在他的极有影响的《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上,并向数学界推荐。1870年法国数学家约当根据伽罗华的思想,写了《论置换与代数方程》一书,在这本书里伽罗华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   伽罗华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了群的概念,并用群论彻底解决了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而且由此发展了一整套关于群和域的理论,为了纪念他,人们称之为伽罗华理论。正是这套理论创立了抽象代数学,把代数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正是这套理论为数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群论。它对数学分析、几何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并标志着数学发展现代阶段的开始。   伽罗华非常彻底地把全部代数方程可解性问题,转化或归结为置换群及其子群结构分析的问题。这是伽罗华工作中的第一个突破,他犹如划破黑夜长空的一颗瞬间即逝的彗星,开创了置换群论的研究,确立了代数方程的可解性理论,即后来称为的伽罗华理论,从而彻底解决了一般方程的根式解难题。   作为这个理论的推论,可以得出五次以上一般代数方程根式不可解,以及用圆规、直尺(无刻度的尺)三等分任意角和作倍立方体不可能等结论。   对伽罗华来说,他所提出并为之坚持的理论是一场对权威、对时代的挑战,他的群完全超越了当时数学界能理解的观念。也许正是由于年轻,他才敢于并能够以崭新的方式去思考,去描述他的数学世界。也正因如此,他才受到了冷遇。   在这里,我们后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孤独与悲哀,一种来自智慧的孤独与悲哀。但是,历史的曲折并不能埋没真理的光辉。今天由伽罗华开始的群论,不仅对近代数学的各个方向,而且对 物理学 、 化学 的许多分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分送伽罗华的论文之前,他的兄弟和奥古斯特。谢瓦利埃将它们重写了一遍,目的是把那些解释整理清楚。伽罗华阐述他的思想时总是急于求成,不够充分,这种习性无疑地由于他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概要叙述他多年的研究而更为严重。虽然他们很尽职地将论文抄本送交卡尔。高斯,卡尔。雅可比和其他一些人,但此后10多年,直到约瑟夫。刘维尔在1846年得到一份之前,伽罗华的工作一直未得到承认。   刘维尔领悟到这些演算中迸发出的天才思想,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解释它的意义。最后他将这些论文编辑发表在他的极有影响的《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上。其他的数学家对此作出了迅速和巨大的反响,因为事实上伽罗华已经对如何去寻找五次议程的解作了完整透彻的叙述这是十九世纪数学中由一位它的最悲惨遭的英雄创造的一件杰作。   在对论文的介绍中,刘维尔对为什么这位年轻数学家会被他的长辈们拒绝,以及他本人的努力怎样使伽罗华重新受到注意做了反思:   过分地追求简洁是导致这一缺憾的原因。人们在处理像纯粹代数这样抽象和神秘的事物时,应该首先尽力避免这样做。事实上,当你试图引寻读者远离习以为常的思路进入较为困惑的领域时,清晰性是绝对必需的,就像笛卡尔说过的那样:在讨论超前的问题时务必空前地清晰。伽罗华太不把这条箴言放在心上,而我们可以理解这些杰出的数学家想必认为,通过他们审慎的忠告所表现的苛刻,设法使这个充满才华但尚无经验的初出茅庐者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是合适的。   他们苛评的这位作者,在他们看来是勤奋和富有进取心的,他可以从他们的忠告中获益。   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伽罗华再也回不来了!我们不要再过分地作无用的批评,让我们把缺憾抛开,找一找有价值的东西   我的热心得到了好报。在填补了一些细小的缺陷后,我看出伽罗华用来证明这个美妙的定理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在那个瞬间,我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愉悦。  在对论文的介绍中,刘维尔对为什么这位年轻数学家会被他的长辈们拒绝,以及他本人的努力怎样使伽罗华重新受到注意做了反思:   过分地追求简洁是导致这一缺憾的原因。人们在处理像纯粹代数这样抽象和神秘的事物时,应该首先尽力避免这样做。事实上,当你试图引寻读者远离习以为常的思路进入较为困惑的领域时,清晰性是绝对必需的,就像笛卡尔说过的那样:在讨论超前的问题时务必空前地清晰。伽罗华太不把这条箴言放在心上,而我们可以理解这些杰出的数学家想必认为,通过他们审慎的忠告所表现的苛刻,设法使这个充满才华但尚无经验的初出茅庐者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是合适的。   他们苛评的这位作者,在他们看来是勤奋和富有进取心的,他可以从他们的忠告中获益。   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伽罗华再也回不来了!我们不要再过分地作无用的批评,让我们把缺憾抛开,找一找有价值的东西   我的热心得到了好报。在填补了一些细小的缺陷后,我看出伽罗华用来证明这个美妙的定理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在那个瞬间,我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愉悦。 附:伽罗华的遗书   我请求我的爱国同胞们,我的朋友们,不要指责我不是为我的国家而死。   我是作为一个不名誉的风骚女人和她的两个受骗者的牺牲品而死的。我将在可耻的诽谤中结束我的生命。噢!为什么要为这么微不足道的,这么可鄙的事去死呢?我恳求苍天为我作证,只有武力和强迫才使我在我曾想方设法避开的挑衅中倒下。   我亲爱的朋友:   我已经得到分析学方面的一些新发现   在我一生中,我常常敢于预言当时我还不十分有把握的一些命题。但是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一切已经清清楚楚地在我的脑海里一年多了,我不愿意使人怀疑我宣布了自己未完全证明的定理。   请公开请求雅可比或高斯就这些定理的重要性(不是就定理的正确与否)发表他们的看法。然后,我希望有人会发现将这一堆东西整理清楚会是很有益处的一件事。   热烈地拥抱你    伽罗华   评:伽罗华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事实这道理只是在探求新知时特别有用。   伽罗华的成就成为整个数学界的成就是一件远比伽罗华想象的更艰难更平常的过程。 ================================================ 注 华罗庚还不是非常典型的民科,伽罗华则是被埋没了多年的典型民科,没有什么专业水平,没有怎么上学,更是挑战权威,而且一直没有得到认可,死后许多年才被 人经过长期的研读才发现。 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举出更多的例子来。
个人分类: 支持民间科学工作者|340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不是天才,但我有点聪明
liux831 2009-3-20 21:19
我不是天才,但我有点聪明。 我不是代表我,而是代表一种现象。 人才有两类,一是创造概念的人。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这些人按范曾观点是五百年出一位。另一类人才是使用概念的人。比如,一般教授上课,一,进化论概念。这里的进化论概念不是这位教授创造的。 我突然意识到,我没有创造牛顿力学,相对论,也没有创造进化论。但是,我对进化论却有自己的理解。 达尔文创造了进化论,但是,他不能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人的进化的全部。比如,是男人进化成女人,还是女人进化成男人? 男人与女人有什么不同? 进化论学者王象坤指出:男人,女人,一眼即可看出,所有的人可以分成男人和女人。 但是,没有人能回答男人和女人有哪些差别。 比如,一种绝好的茶,如果说,他颜色好,味道好,功效好,这都是不够的。真正的好茶,只能说好,但不能简单地说如何地好。 一个美女,能说是如何地美妙吗?! 人才也像美女。 孙中山赏识蒋介石,宋美龄也欣赏蒋介石。 周恩来敬佩毛泽东,泰森也敬佩毛泽东。 牛顿受人尊敬,英国也受人尊敬。 在现实中,有这么一些人,不是天才,但有些聪明。 你是这样的人吗?欢迎交流。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才还是早熟与本能态
famingkuang 2009-3-16 22:48
早熟意味着品质低下, 天才往往指的是极度早熟。 本能态培养的是最正常不过的儿童, 但在不正常的人眼里却变成天才。 我们已经进入早熟的时代,在经济利益这根大棒的指挥下,我们整个的社会都无一能幸免的进入了早熟的时代。早熟意味着不正常成熟,虽然能卖个好价钱,但品质却变得低下。 以前我们养猪,一年才能出一次栏,现在一年可以出栏三到四次;以前我们养鸡要七八个月才能卖得出手,现在七八个月可以卖七八批了;。。。。;现在我们所享用的一切无一例外的都是添加了早熟剂的,我们似乎有得更多好吃的了,但我们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好品质的食物了。 食物,我们已经别无选择,那么人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添加了早熟剂呢?如果也添加了,那么什么是儿童成长中的早熟剂呢? 我们所提倡的早教,不正确的早教就是儿童成长中的早熟剂,当你在为自已的孩子一两岁能认识几百字、学前认得两三千字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别忘了,你已经在你的孩子身上撒满了成长的早熟剂,你就得着秋后收割那品质低下的果实吧。 大众是盲从的,盲从的必然是大众。真正的智者是不会盲从的,他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看出事物的本质。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不是那些被施了早熟剂的孩子,而是那些能正常健康成长的孩子。 自从我发现了本能态之后,曾一度十分兴奋,因为从小发发七八个月后的每次智力测评,智商都在所谓的天才级别上,而且他的记忆力非常的好,这让我一度想入非非,曾暗暗下决心,让他十岁考上大学。 万幸的是我能及时的醒悟过来,从小发发一岁半后,我不再强迫它做任何事了,一切随他所好,我不再干涉他的童年,成长是他自己的事,它有它自己的成长规律,人为的粗暴干涉只会让它长出的瓜不甜。智力上的事我不再关心,我只关心他的品德,教会他爱,培养他的品格。 有一个聪明的孩子的父母最大的错误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 我时刻与自己斗争着,天才是如此的接近,诱惑之果看上去是那样的鲜美。但我难道只仅仅想要一个施了早熟剂的所谓天才吗? 理智告诉我,那不是我想要的天才,我想要的天才是具备以下品质的真正天才。所以我放纵着孩子,给他自由的成长。 本能态中最正常儿童需具备的素质 1, 身体与体质万里挑一 , 当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 , 他总是一个能活到最后的人 . 2, 胆量和定力万里挑一 , 勇于承担责任 , 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 . 3, 创造力万里挑一 , 可持续发展 , 绝不能成人后便江郎才尽 . 能做某领域的领军人 . 4, 爱心万里挑一 , 懂得接受别人的爱 , 也懂得反馈爱 . 爱的力量比任何别的力量都要大千百倍 . 5, 自学能力万里挑一 , 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 . 6, 快乐能力万里挑一 , 只有拥有真正快乐的人才能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谐 . 快乐产生兴趣 , 兴趣产生动力 , 动力推动世界前进 . 7, 尊重和自重意识万里挑一 , 只有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完整性格的人 , 才是一个有益而无害于社会的人 . 8, 智力百里挑一 , 智力无疑与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 要做到万里挑一是不太可能的 , 但做到百里挑一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 总结 : 一个天才就是一个拥有 7 个 10000 与一个 100 的乘积的生存能力的人 . 世界终将回归正常,天才终将被消灭。
个人分类: 本能态|1022 次阅读|9 个评论
本能态与天才之父(2)---发现真空地带
famingkuang 2009-3-15 08:02
世界上最早的早教文献当是 1818 年德国卡尔 . 威特的《卡尔 . 威特的教育》,这是第一部将天才由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转变成为可通过人的努力达到的一本伟大的奇书。也是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不得不看的最经典著作(读懂了本书,中国的所有早教计划都只当小儿科)。 这本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在图书馆里静静的沉睡了近百年后才被美国人詹姆斯博士发现了,于是大量的人造天才应运而生,最有名的当数塞德斯博士和 M 。 S 斯德纳夫人,塞德斯博士的《俗物与天才》、 M 。 S 斯德纳夫人的《 M 。 S 斯德纳夫人的自然教育法》都是不得不看的经典著作。但是他们都没能走出卡尔。威特的思想王国。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教育家当算出生于意大利的蒙台索利,是她发现了儿童,是她最先打破了成人对儿童的偏见,她的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顺其自然。她的本意是让儿童回归自然,所有的教具无非就是让孩子回到大自然中去,但城市中哪来的大自然?于是蒙台索利教具便应运而生了,可惜她的追随者们走火入魔,对她的思想的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中国所有的早教工作都是以这几个人的思想为基础的,但都只得其皮毛,未得其精髓。 我在研究这些著作以及国内外的早教方法时发现了一个真空地带,这个真空地带就是婴儿出生后的 0 ~ 6 月。 因为所有的早教都做的是将人类所掌握的知识(自认为有用的)提前灌输给婴幼儿,与其说是培养天才,不如说是施了早熟剂更为恰当。因为这些所谓的天才都只做到了比别人早几年上大学、早几年工作(当教授)而已,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成就而称得上真正的天才。 2001 年前后中国出了一个红极一时的早教专业户 中国第一月嫂刘洁,我有幸看到了周兴旺和李喜合著的《赢在起点 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一书,虽然刘洁最后由中国第一月嫂变成了中国第一骗嫂,虽然书中有很多错误,但其许多闪光的思想是不可磨灭的。有志于天才教育的人可以批判性的读一读那本书,特别里面谈到的对婴儿身体的自然态的保护很有价值。 我也因对上述这些人的思想的学习和对 0 ~ 6 月婴儿的思考才发现了婴儿的本能态。发现在这无人涉及的真空地带里将大有可为。 当然这一切都与我的小儿子杨洋行的出生有关,以后会慢慢的谈到。(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本能态|955 次阅读|7 个评论
本能态与天才之父(1)----本能态
famingkuang 2009-3-14 18:14
前言 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将是人类终于认识了自己! 警告: 本文所述之所有方法与观点都是本人的一家之言未得到任何专家的认可,非专业人员不得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 ================================================= 曹广福的一曲《 大学生频繁自杀,大学有没有责任 ? 》, 引发了科学网上大量博主对自杀现象的讨论与跟贴,但没有一个能站出来说 我能杜绝大学生自杀,说实在的我也不能阻止即将发生的自杀事件的发生,但我却能将自杀消灭在摇篮里,不让它有机会发生。 在发发的眼里每一个正常的婴儿的出生都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只是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错误的教育才丧失了天才的成分而抡为普通人。 天才不是培养或教育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即是将其天生就具有的本能态完好的保存下来即可成为普通人眼里的天才。 在我的眼里,天才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而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态,只是因为各人所受的后天的教育的不同,这种本能态所丧失的多少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即有的人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有的人却成了普通人。 本能态是什么呢?本能态就是那种人或动物一生下来即具有的求生的本能,它是一种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最原始的生存技巧,它是物种不灭的最根本的保障。 本能态具有三大特性 一:本能态是一种无意识形态下动物的求生本能,随着出生时间的推移,能被激发的本能态由多逐渐减少,激发的强度也会由强逐渐减弱,如图一所示。当然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不尽相同,其本能态被激发的潜力有一定的差别但只要是健康的婴儿其刚出生时的本能态差别并不大的。因为本能态与无意识形态有关,所以在婴儿刚出生时最容易被激发,当然如果错失良机就会迅速的消失了,从出生到六个月这段时间里变化最大,到了六个月后,本能态能被激发的可能性也许就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得出结论,六个月的婴儿正是天才与普通人的分水岭,在这之前不能将本能态激发出来变成常态而成为天才的,想靠后天(六个月后)的努力变成天才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也许大家觉得这过于残酷,但生命本身就是这样残酷的。 二:经过适当而正确的本能态训练后,本能态被激发出来并可以转化成一定量的常态,如图二所示。本能反应是动物的一种求生本能,其形成的时间至少在 10 万年以前或者更早,是经过千百万年才得以固化到基因里面了的一种生存的本能,因为任何一种能力都会因长期不用而被荒废,但一种能力一旦被写进基因里,便不会很快消失的,要消失至少也要几十万年之后的事,但长期不用的能力却会以隐性基因而存在,也就是说这种能力会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就象树的休眠芽一样,当树枝未被砍之前,树干上的休眠芽是不会再发芽的,人的本能态正是这样的一种能力,它不以显性基因的形式存在,只有当生命处于极度危险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三:本能态只有在危险状态下才容易被激发出来。处于安逸状态中便迅速消失。由于本能态是人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生存技巧,它就象我们所使用的工具一样,当新的更先进的工具被发明出来后,旧的工具就没有人再使用了,就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比如我们的双脚再过几百年几千年或几万年后,也许就不能走路了,但其走路这一本能还是会固化在基因里的,如果婴儿一出生就训练他走路,肯定能重新找回走路的功能。在我们的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也具有许多这样的一些生存的本能,只是它们都已经变成隐性基因,而且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了,只有在当婴儿在无意识状态下感觉到危险时,很多这样的本能都会被激发出来,变成显性的能力。婴儿本能态被激发的可能性与婴儿所处的危险系数和出生月龄有关,婴儿出生得越久了,想要激发出本能态只有加大危险系数,即只有将婴儿放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中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如图三所示。 人具有多少种本能态呢? 刚出生的婴儿到底具有多少种本能态,我想没有人能够知道,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我们远古时候的祖先到底拥有过多少种生存的能力。 大灾难来临前,动物大都有未卜先知,也就是动物与自然相互感应的能力;对于人来说就是所谓的第六感,我想这也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态,它的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当人类懂得制造房子或者制造洞门后,可以睡上安稳觉了,人对于警惕性非常高的第六感的依赖性减弱了,久而久之,第六感这种能力也就丧失了,由隐性基因代替了显性基因,进入了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刚会说话的婴幼儿常常有惊人的预测能力以及成人偶尔感觉到某种将来会发生的事而真的发生了。这说明,第六感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态。 从气功的修炼方法我们知道,其修炼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将自己回归到婴儿的初生状态,当其进入了无我的境界(即尚未有意识的初生婴儿状态)后奇迹产生了,天眼通等等一系列的不可能都产生了,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的本能态,气功是成人的找回人类的本能态的修炼方法,这往往需要几十年的努力也少有人成就,但却不失为一种方法。如果是由婴儿修炼那么瞬间即可完成。 意识是本能态被激发的最大障碍。 天才之父 谁能找到激发婴儿的本能态的方法,谁将成为真正的天才之父。发发虽然自称首先发现了本能态,但充其量也只是略知其皮毛。就算如此,在培养小发发的过程中还是感觉到受用不尽了。 本能态就是打开天才之门的金钥匙,谁掌握了这一把钥匙,谁就拥有了制造天才的能力,从此培养天才就象在自家菜园里种菜那么简单。 在开发本能态中我的一点体会 1, 适当的危险是激发本能态的不二法门。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人类的孩子为什么都要到七八个月才能爬行、一岁左右才开始学走路呢、而所有的动物都要早得多呢?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有他们的说法,但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因为不能让我信服。我的想法是:因为人类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远离外界的危险,所以人类孩子在发育上就偷了懒,故意放慢了发育的步伐,就象没有狼在后面追,没有时间限制时,我们就把走路当成散步一样,是绝不会想要跑步的。这样人类的孩子经过一代又一代、几百代、几千代、几万代。。。不懈的偷懒努力,终于成了现在这样子了。 所以人类的孩子之所以发育这么迟缓完全是因为我们人类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过度的保护自己的孩子,才让人类的懒惰基因得以充分发挥其威力,最终才成现在这样子。 基于以上的思考,于是我就想:如果让我们的孩子重新回到有所危险的生长环境中,是不是会重新找回一些因人类过度保护而导致的人类的本能呢? 说干就干,此时我的小儿子杨洋行出生了,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第一个实验品。(待续,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哈哈)
个人分类: 本能态|133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探讨“天才为何少有成就”及对策
famingkuang 2009-2-18 20:55
前言 科网上大都是小孩不大的家长级博主,而且孩子大都聪明过人,如何才能正确的引导他(她)们走向天才之路,各位都很关心,在此发发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把各自的心得贡献出来让大伙一同分享育儿之乐。 正文 古往今来,神童不知出了多少,可是大都昙花一现,能有所成就的却寥寥无几,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大都不得其门而入。 两三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么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却表现平平呢?有的甚至不如原来极为普通的孩子呢? 慢慢的我的思路比较明晰起来,那就是大凡被称为神童的人都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而别的方面却表现一般,因为这本来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可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好大喜功的父母却象发现了宝似的,拼命的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受到了强烈暗示了的孩子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上去了,因而这方面在短期内远远的走在了同年龄人的前面,于是神童之名更甚,但也因此而种下了苦果,因为过度的偏重于某一种能力的训练必然造成其余各方面能力的极度减弱,甚至萎缩,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光靠一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靠的是全面的发展,这就好比,尽管一个人有一只脚极度发达,也不可能走远一样,这样的神童你又能指望他走多远呢?这样的神童长大后不但不能有所成就,反而成了父母和社会的负担,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他(她)们几乎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 而极个别儿时是神童,长大了又能有所成就的人,我想其很可能是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是齐头并进的吧? 对策: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智力很高,在某一方面表现很突出,那该怎么办呢? 我想这时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如果虚荣心因此而极度膨胀的话,必然会误了孩子的一生。此时父母更应该注重别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就算某一方面有很突出的能力,他也是需要借住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出来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孩子有某方面比较突出的能力而沾沾自喜,反而要更加的清醒,绝不能因为这方面的能力的突出而放弃别的方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各个方面都表现平平,也不用担心,只要他能全面发展,就算他没有哪一方面特别突出,也有可能成就大事的。 发明狂眼里的天才 1, 体质万里挑一 ------ 当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 , 他总是一个能活到最后的人 . 2, 胆量和定力万里挑一 ------ 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 . 3, 创造力万里挑一 ------ 可持续发展 , 绝不能成人后便江郎才尽 . 能做某领域的领军人 . 4, 爱心万里挑一 ------ 懂得接受别人的爱 , 也懂得反馈爱 . 爱的力量比任何别的力量都要大千百倍 . 5, 自学能力万里挑一 ------ 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 . 6, 快乐能力万里挑一 ------ 只有拥有真正快乐的人才能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谐 . 快乐产生兴趣 , 兴趣产生动力 , 动力推动世界前进 . 7, 尊重和自重意识万里挑一 ------ 只有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完整性格的人 , 才是一个有益而无害于社会的人 . 8, 智力百里挑一 ------ 智力无疑与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 要做到万里挑一是不太可能的 , 但做到百里挑一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 总结 : 一个天才就是一个拥有 7 个 10000 与一个 100 的乘积的生存能力的人 .
个人分类: 修心养性|1105 次阅读|6 个评论
天才VS 白痴 = ?(外附鬼王精华帖)
famingkuang 2009-1-18 09:33
天才 VS 白痴 = ? 人物简介: 人物一:杨秀海 --- 有十多年的驾车经验,摩托车、拖拉机、小汽车、货车无所不开。也有十多年的修车经验,无论车子哪里坏了、坏在哪里了都是自己动手修复;不管是开车还是修车全是自学成才!给个名誉 天才 让他当当,有人反对?没有!好通过! 人物二:李亚辉 --- 虽然有车,但从来都是别人来开;自己修车?那是连动动手指头都没有过,给个名誉 白痴 让他当当如何?有人反对?没有!好通过! 时间: 2009 年 01 月 17 日晚 上 地点: 网络 事件: 解决冬天汽车不易启动问题 记录: Famingkuang : 亚辉 兄,发发发现了冬天车子不易发动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了 。 Iwesun : o? 真的 ? 赶快去申请专利呀 . famingkuang :主要问题就是变速箱里的齿轮油在搞鬼。只要把变速箱里的油加温,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Iwesun :你的啥破车 , 现在的车 , 在东北启动 , 都没啥问题 , 你在广西 , 温暖的很 , 你的车太破 . Famingkuang :其实发动机本身的问题不大,主要的问题在变速箱里。所以如果咱们搞出个给变速箱加热的玩意出来,一件实用的发明就出炉了。 Iwesun :应该是添加剂之类的 , 具体我也不知道 . 你去 4S 店问问就知道 , 肯定比你的加温的方法好 , 你的车太破 , 现在北京零下 10 度 , 都没问题 . famingkuang :添加剂当然有用了,但电瓶旧了点的话,马达根本打不动,您加再多的添加剂有个屁用!!而给变速箱加了点温马达就能正常工作了,明白吗?老兄。 Iwesun :那你换个电瓶不就完了 , 你的加热装置也是成本 , 你得考虑清楚 . 反正俺家的车从来没出过问题 , 都 3-4 年了 . 看到过司机用火烤油底壳 , 应该就是和你一样 , 是破车 , 你去修理厂在咨询一下 , 看看有没有市场 , 才核算一下成本 . famingkuang :当然火烧油底壳的一般都是货车,因为货车没有小车那样经常保养嘛,俺的小车也是不用烤的嘛。 Iwesun :你不是今天也烧了么 ? Famingkuang :我烤的不是机油壳,是变速箱。明白不?这有本质的区别。 Iwesun :发动机 --- 离合器 , 离合器断开的 , 你的变速箱和启动有啥关系 ? Famingkuang : 打火的时候是不是挂空档?这时离合器没有断开,是由变速箱将发动机与传动轴断开的。所以打火时,变速箱的阻力最大。 Iwesun :那你为啥不断开离合器 , 再打火 ? 你自己的问题 . Famingkuang :呵呵,好象是呀。发发怎么糊涂了?哈哈,亚辉兄就是高!明天发发试试。 天才发发终于明白了,自己空档启动这一常用的绝招在冬天里竟然是让自己不能用离合器断开变速器启动的最大障碍,思维定势之可怕以至于斯矣。 注:上面加下划线的红字部分即是发发的思维定势 。。。。。。。。。。。。。。。。。。。。。。。。。。。。。。。。 结论: 一场天才与白痴的战斗最后以白痴取胜而告终,为什么会这样呢?思维定势使然也。思维定势这个东东太可怕了,他不管你有多少才学也能把你从天才的宝座上拉下来变成真正的白痴。而能打破思维定势这个东东的人大多是对问题一无所知的白痴,所以白痴是推动科学前进的真正动力。下面转载李亚辉的一篇博文做为总结。 从白痴到 CEO 的成长之路-(白痴陪审团的作用) 李亚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29   (引:这是看科幻片《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BattleStar Galactica 》的一点感想,联想到的生活的一些小事。网友的提炼很精辟。) 一 . 白痴陪审团的作用!   通行的陪审团制度的基础是:    1. 较大的数量,比如 12 个;    2. 和本案无关,没有利益关系;    3. 广泛性,啥人都有;    4. 有一定智商,有法律行为能力,不是疯子;    5. 一致性,一般要求陪审团,一致通过;    6. 低效性, 1-5 ,决定了低效。   为什么选用陪审团,讲个例子。   上个世纪 90 年代(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也可能是 80 年代),欧洲宇航局倒霉透顶了,安利亚娜 III 型火箭,接二连三的爆炸,原因调查了多次,一直都没查清楚。这不又爆炸一个,组成了一个调查团,也不知道上头怎么想的,这次调查团里有几个称为 独立调查员 的 白痴 ,看起来最多是个本科学历,而且和宇航科技行业都不沾边,和我们这里的顶级科学家、专家,比起来,无疑是几个白痴。   和 白痴 一起工作,真费劲,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解释,一遍还不行,像给小学生讲课。 飞行控制系统,就是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 , 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计算机,采用了 2 台计算机的容错设计,在以往的发射中,非常可靠,没出过任何问题。 , 在那些以往的发射? ,真是笨,安利亚娜 II 火箭每次都成功, 安利亚娜 II 火箭和安利亚娜 II 火箭有什么区别? , 没什么区别,就是推力大了,速度快点。飞行控制是一样的。 , 真的一样? , 真的一样。 真的一样,那怎么速度快了? , 那是动力系统的事,也许是动力的设计有问题。 ,控制系统项目组非常自信,整个项目在安利亚娜 II 火箭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这些白痴,还问个没完。 那速度快了,就没影响? ,白痴的问题就是白痴的问题, 我们的飞行控制,使采用的是计算机程序控制,改改数据就行了,比如,安利亚娜 II 火箭, 8 秒一级关机,安利亚娜 III 火箭, 12 秒一级关机。输入个 12 就行了。这些程序都是经过验证的。 , 那 8 秒 -12 秒中,你们又做了什么? , 作了什么,还不是在飞,控制得很好。 , 不信?我模拟给你看! 。。。。。。    报告,计算机死机! , 不好意思,这台破电脑,最近有点毛病,以前也死过,但最近好像故障率高点,早该换新的了,不知道技改经费,都让谁费贪污? , 那火箭上的会不会也死机呢? , 不会的,火箭上是 2 台容错的,一台有问题,可以有另一台接管,非常可靠! , 那程序出了问题,由谁代替? , 我再说一遍,程序不可能出问题,这些都是经过验证的。。。。。。 ,控制项目主管博士,真的有点火了,也难怪,面对这几个白痴,没完没了地愚蠢的问题,谁都会不那么舒服。   。。。。折腾了半天,还没折腾好。    不好意思,这台破电脑,耽误大家吃饭了,这样吧,独立调查员同志,晚上我们加个班,把电脑好好修修,明天您再来看。 ,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找到了! 什么找到了? , 安利亚娜 III 火箭,爆炸的原因找到了! , 怎么? 是飞控系统出问题了。 , 怎么?是计算机太破,不是双备份了? 不是,是软件! , 软件?软件不是在安利亚娜 II 火箭上验证了么? , 验证了前 8 秒,在那 8 秒 -12 秒的时候,有时候会溢出! , TMD ,害死人了! 。   看到了么?白痴的作用,就在于没有任何习惯性思维,怀疑任何看似合理的地方!   想让 12 个法律白痴一致表决通过,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要费多少口舌,解释这,解释那,就差教他们 26 个字母怎么写了,如果,你真能这 12 个白痴,都训练的步调一致了,那我相信,你离说服天下人,也不远了。   因此, 12 个白痴的审判是公正的,要想让 12 个白痴意见一致,可不是容易的事,条文得反复讲,不断讲才行,甚至无数遍才行,如果,没有尺子,这 12 个白痴,能量出一样的结果才怪呢。 二 . 从白痴到 CEO 的成长之路   (以下是网友的妙语)    所以,渐渐地就是白痴统治世界了嘛。。。   因为白痴什么都不懂,但正因为如此,人们都认为它提问题,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而在上所述的情况中,最后却常常因为他们,而发现了问题,人们当然会至少把部分的功劳归功于他们,于是白痴为人类社会所做的好事,会越来越多,若再加上被西方文明普遍认可的合理的自私(我虽然是白痴,但是我知道我应当生活的好,我做了很多事,应该赚很多钱),和以及适当的高贵品质(我从来不撒谎,因为我从来什么都不知道,我只对别人提问题,别人负责回答,若回答的不对是他们的事),那么,无疑白痴会成为统治世界的最适当人选,也是声望最高的人选。。。   当然, 12 个人的白痴团体,还适当让这种情况改良,不过毕竟白痴统治世界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只不过到那个时候,所谓白痴已经有了另外一个称呼,高级管理人员和人类社会精英以及能力优秀者。。。。   综上所述简单的一点说。。。大家努力做白痴吧。。。 三 . 尊重白痴    (lZ 的心得 )   我们可以当白痴,但不能当疯子。   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身边的白痴,因为,一不留神,他就成 CEO 了。
个人分类: 反思|12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学史上的遗憾和悲剧
liuxiaod 2009-1-16 11:13
科研成果不为世人理解 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爱丁顿,一直希望他的理论像爱因斯坦和狄拉克那样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著作不感兴趣,觉得太深奥晦涩,无法理解。爱丁顿倍感孤独、灰心和失望。他在死前几个月说:我不断地试图发现为 什么这个程序竟使人们感到深奥晦涩。但我要指出的是,尽管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认为是深奥 晦涩,但是成百上千的人认为把这种理论解释清楚是有必要的。我不相信我的理论比狄拉克的理论更深奥晦涩。但是对于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人们认揭示这种深奥晦涩是值得的。我相信,当人们不得不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的时候,他们将完全理解我--到那时,把爱丁顿的理论解释清楚将变得很时髦。 权威不识天才真面目 被后人称为集合论的创始人乔治康托尔,当他的集合论一提 出,便招来一些权威们的极力反对,尤其甚者竟是他的老师利奥波德克罗内克。这位著名的数学家年长康托尔22岁,却用十分刻薄的语言侮辱康托尔达10年之久。康托尔的学术论文不能发表,连在柏林一所大学任教也未能如愿。最后他的身体受到摧残,精神失常,晚年只能在精神病院中度过,并且在那里死去。    19世纪20年代,挪威青年阿贝尔创立了被后人命名的阿贝尔积分。尽管这一著名积分解决了法国著名数学家勒让德苦苦思索40年未曾解决的命题,却得不到当时的数学权威高勒、柯西甚至勒让德本人的支持。在这些权威们看来,像阿贝尔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怎能闯进他们的世袭领地,他们必然将阿贝尔的发现打入冷宫。命运对阿贝尔实在不公平,他在贫困中病殁。    英国青年亚当斯数次求见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里,结果到拒绝,使他失去了预言太阳系存在新行星--海王星的优先权。 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对下属提出的宇称不守恒见解给予嘲笑,结果使他们失去了重大发现的机遇。 当拉瓦锡发现氧之后,信奉燃素说的权威们竟长期不愿接受氧这个新名词,尽管他们无时不在呼吸赖以生存的氧气。 欧姆发现了电阻定律,德国一些权威们长期不给予承认,原因是欧姆不过是基督学校的一位普通数学教师。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公开发表后,被一些权威抵制34年之久。除了他那数学统计研究方法不被人理解外,主要原因是孟德尔是一个修道院的教士。 巴斯德提出细菌理论,遭到医学界的强烈反对。原来巴斯德是位化学家,怎能闯入医学家的世袭之地? 李斯特发现消毒法无人问津,原因是在众多头面人物看来,他只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土包子。    公元2世纪埃及亚历山大的托勒密,从罗得岛的伊巴谷那里偷来一大批科学资料与科学发现,提出了原属于伊巴谷的预报行星方位的系统。这种地球静止不动的思想,曾支配人类 的宇宙观达1500年之久,直到今天,许多教科书还在肯定托勒密的这一所谓贡献,却很少提到罗得岛那位天才的伊巴谷了。 一旦熬成婆 便把媳来整 曾经是小人物,后来成了权威,却反过来压制后来的小人物,成为他们的婆婆,最典型的莫过于赫尔姆霍茨了。当他还是一位不知名的青年生理学家时,他的第一篇关于能量守恒原理的论文被老资格的主编波根道夫退回,理由是缺乏实验依据。正因为有此经历,赫尔姆霍茨曾对法拉第的不幸表示过同情。然而,当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878年向慕尼黑大学提交博士论文时,赫尔姆霍茨同其他人一起,对普朗克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新思想加以反对、嘲笑与抵制。普朗克后来 说,赫尔姆霍茨、克劳胥斯等人都对我的论文不感兴趣,与他们通信联系也无结果。对此,普朗克发表了被后人戏称为普朗克原理的痛苦结论:新的科学理论不是靠通过说服反对者而获胜的,它最后的胜利是由于反对者们终于死去而赞同它的年轻一代成长了起来。 (转贴:佚名,物理资源网, www.phy520.cn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才的烦恼(3)
liuxiaod 2009-1-6 23:39
田中耕一 (Koichi Tanaka) 。 2002 年 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得奖理由是 开发出监定生物巨量分子质量分析的脱付游离法 。 1959 年 8 月 3 日 出 生于日本 富士市 ,他的生母于 26 天后不幸过世,由叔父夫妇领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学科毕业,二年级时,因必修的德文不及格而留级一年。 1983 年 4 月 1 日 起,在日本东京岛津( Shi-madzu )制作所就职,任工程师。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后被东北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田中耕一从来不与学术界沾边,手头上即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 获得诺贝尔奖后,当他手中握着东北大学献上的荣誉博士学位时,他幽默的一句话使台下上千个学者惊叹不已。 他说: 我当初决定不考大学学院的原因是我因为我讨厌学校要我考德语 如今,不用考外语就能够获得这个博士学位   当提到他的研究成果时,他的回答关键词只有一个,就是 兴趣 。他说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就职后,多次拒绝升职当管理层,也因为要留在研究部门进行研究。今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我有兴趣也喜欢搞研究。 或许,他正在提醒一个目前已经被人们忘却的问题 学问的源头就是兴趣 。(摘自徐坚的博客)
个人分类: 教育|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孟德尔: 险些被遗忘的天才
deminglei11 2009-1-1 19:19
方舟子在中青网2008年12月29日发表关于孟德尔的研究工作,很有趣,特 转载,将题目改了一下 。 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 《物种起源》,创建进化论,已为生物科学的大厦立下了一个支柱。但是这座大厦 仍然摇摇欲坠。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但是他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遗传机理来解释自然选择, 无法说明变异是如何产生,而优势变异又如何能够保存下去。事实上,对于遗传的机理,当时的科学界一 无所知。达尔文为此苦恼终身。他在1872年如此写道: 遗传的定律绝大部分依旧未知。没有人能够说 明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中的相同特性,或在不同物种中的相同特性,为什么有时候能够遗传,而有时候 不能;为什么孩子能回复其祖父母甚至更遥远的祖先的某项特征? 达尔文不知道的是,这些问题早在7年前就已经被奥地利修道院一个业余的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 试验解决了,生物科学大厦的另一个支柱早就立好。但是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的成果被科学界忽略了,直 到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才被 重新发现。为什么在生物学界迫切需要遗传定律之时,孟德尔如此重 要又如此出色的研究却没有引起注意?是什么原因让孟德尔成为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超前了整个时代 35年? 其中一个因素,是孟德尔对发表论文不热心。根据他写给当时最著名的植物学家耐格里的信,我们知道他 在豌豆试验之后,又从事了紫罗兰、玉米、紫茉莉的杂交试验,完全证实了豌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但是 他却没有发表这些成果。在杂交试验方面,除了豌豆试验的结果,他只在1870年发表了有关山柳菊杂交的 论文,而那却是和豌豆试验结果不符的。即使是最重要的豌豆试验结果,他也只是于1865年在当地(布隆 )自然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做了报告,参加会议的人根本就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没人提问或加以评论。 第二年,他的报告整理成论文按惯例登在了学会的学报上。该学报虽然被送往欧洲100多个大学和图书馆, 但是有谁会去注意从这么个偏僻地方寄来的会刊呢?在当时,大家只习惯于在伦敦出版的 《林奈学会会 刊》上寻找重大的生物学发现。 当然,孟德尔也并非完全不重视向学术界介绍自己的工作。他在收到论文的单行本后,分寄给世界各地著 名的植物学家,试图引起科学界的注意。但是有谁会去理睬一个小地方的修道士寄来的论文呢?自然是毫 无回音。孟德尔希望通过与权威私下交流的方式引起他们对他的成果的重视,给耐格里写了许多封信,向 他报告自己的试验成果,并愿意向他提供豌豆种子供检验。可惜他与耐格里的交往完全是一场灾难。这位 当时首屈一指的专家完全不能理解孟德尔工作的意义,在1867年2月25日的一封回信中,他傲慢地教训孟 德尔说,他的实验还远远没有完成,其实只是个开端,建议孟德尔改用山柳菊(耐格里喜用的研究材 料)重复这些试验。 这是一个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建议。山柳菊完全不适于做杂交试验。它存在无数的难以观察的变异,花非 常小,不容易操作,而且当时无人知道的是,它有时候行有性繁殖,有时候行无性繁殖,这样是根本不可 能在其后代中发现数量关系的。孟德尔却认真对待这位权威的建议,花了几年时间用于研究山柳菊,一无 所获。这时候想必连他自己也怀疑他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是普适的,这无疑使他很沮丧。恰好在这个时候 他被选为修道院的院长,便逐渐把精力转移到修道院的行政事务上,放弃了科学研究。 耐格里不仅给了孟德尔最糟糕的建议,而且也完全忽视了孟德尔豌豆试验的结果。他在1884年出版了一部 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大部头学术著作,总结了他所知道的有关植物杂交的所有实验,唯独没有一个字提到孟 德尔。耐格里对孟德尔的工作如此轻视,恐怕并非偶然。他相信的是融合遗传(认为后代是父母性状融合 的结果),而孟德尔的结论却证明了颗粒性遗传的正确 (父母的基因不是融合,而是分离的),这将使他 的观念被彻底推翻,或许正是这种心态,使他想当然地做出了孟德尔肯定错了的结论,而不愿多加考虑。 在1900年以前,孟德尔的豌豆试验曾被引用了11次。最早的是霍夫曼,他在1869年的一篇论文中简单地 提及孟德尔的试验,并将孟德尔的论文列为引文。这个引文引起了德国著名植物学家福克的注意,他在18 81年出版的 《植物杂种》这一名著中简短地评价了孟德尔的工作,其语气颇为不屑孟德尔所做的许多杂 交的结果,与奈特的十分类似,但孟德尔却自以为发现了各种杂种类型之间稳定的数量关系。福克虽然 如此贬低孟德尔的贡献,但提及孟德尔,却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他的这本书后来成为从事植物杂 交的工作者人人必备的参考书,孟德尔的工作才因此得以被记载下来,并最终在1900年被三位查阅这本书 的生物学家同时发现。 显然,在1900年以前,孟德尔的工作被遗忘,不是因为权威们不知道它,而是因为他们不觉得他有什么 了不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孟德尔不幸处于巨人的阴影之下。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在生物学界引发 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研究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从事遗传研究的人,甚至包括孟德尔,都觉 得自己也是在解决生物进化的问题他在1866年的论文中提到,他从事豌豆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有机体的进化史的重要性决不能低估。在当时的研究者看来,对进化论而言,物 种间的杂交要比物种内的杂交意义重大得多,因为这能说明新物种是怎么产生的。孟德尔本人也用菜豆和 山柳菊从事过种间杂交,他的这些工作在1900年常被植物学家们提到(甚至包括耐格里),而他的豌豆试 验,看上去不过是个琐屑的小工作,不值一提。 孟德尔被时代所忽略的,恰恰是他的天才之处。别的植物学家在研究豌豆杂交试验时,只停留于对现象的 概括描述:第一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第二子代两种性状又都出现了等等,而孟德尔却知道要挨个去数豌 豆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是宝贵的,不可抛弃,从而能对它们做定量研究。 孟德尔的天才之处,恰恰也是达尔文的天才之处。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先驱们,在研究进化问题时,抱着 的也是本质论的观点,每个物种都存在着一种代表它的本质,进化就是从一种本质到另一种本质的变化, 而物种内的个体变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达尔文恰恰重视的是物种内的个体变异,这些变异提供了自然 选择的材料,生物才得以进化。很难说哪一个变异更重要,现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变异,以后很可能成为适 应变化了的环境的优势变异而传播开去。这种强调群体内部个体的重要性的群体思维,可以说是达尔文的 首创。但是,即使是达尔文本人,在研究遗传问题时,也没能突破传统思维。达尔文相信某些育种学家的 错误说法:单个的花粉不能使植物授精,而必须有几个花粉才行。这使他误以为在遗传时雄性配子和雌性 配子不存在一配一的关系,从而无法进行定量研究。尽管他自己在做金鱼草杂交实验时,也得到了子代的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3:1这个 孟德尔比例,却完全忽略了其中所隐含的定律。 物种起源》德语版在1860年出版后不久,孟德尔就已仔细地阅读了,并在书上做了批注。据说,孟德尔 的论文在1868年发表后,他寄了一份给达尔文,但是达尔文从来没有阅读它人们在达尔文藏书中发现 它的时候,论文的连页都没有割开(当时人们阅读一本新书时,必须自己把纸页割开)。然而在现存的达 尔文藏书中,并无孟德尔的论文,这个说法是否可靠不得而知。但孟德尔在给学术权威寄论文时,似乎不 应漏掉达尔文。这两位生物学的创建者,如果在科学思想上曾经有过交流的话,也肯定是单向的。但无论 如何,他们是殊途同归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才的烦恼(2)
liuxiaod 2008-12-29 10:59
小秦是我在浙大物理系的同学,入学的时候还不到 15 岁,他对理论物理和数学情有独钟,曾经与我一起选修数学系的课,当时浙大选修课很宽松,我仅是旁听,不做作业,不参加考试,但是小秦很认真,像积分方程,群论,李代数等课程,不仅从头至尾学下来,还都得到 90 多分的成绩,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 不过小秦对于像半导体物理,光学,电子学等应用型课程很不以为然,平均成绩并不突出,更致命的是他的英语很糟糕,考 4 级英语仅有 40 多分。毕业设计时,他选了全年级最难的题目,是一个量子场论的题目,我猜想除了他没有别人敢选这个题目,结果真的是他。毕业前,我们的辅导员说李文铸教授想召一个理论物理的研究生,问有谁合适,李文铸教授是李政道的同班同学,曾参加两弹的研究工作,专攻粒子物理和场论。我告诉他小秦是不二人选。不幸的是,学校规定没有通过 4 级英语的不能得到毕业证,小秦上研究生也就没戏了。
个人分类: 教育|2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才的烦恼(1)
liuxiaod 2008-12-27 04:11
上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数学极好的同学,小李,他对数学有一种由衷的热爱。 一般的同学仅把数学当成一门必须学习的课程,只要付出努力,再加上聪明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样的学生往往不会把数学当成未来的职业。而在 小李 心中只有数学,只要是数学题,就有无限的激情。 但是 小李 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很糟糕,其实他的记忆力很好,背书没有问题,像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都没有问题。偏偏在语言科目上不行,即使把课文全背下来,也考不出像样的成绩。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对此很着急,无疑 小李 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是如果语文和英语成绩不好,是考不上好大学的。于是她和我们的英语老师商量每天晚上给 小李 各补一个小时的课,从晚上7点到9点,每天如此。可是就像中了邪一样,补课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本来两位老师晚上来补课就很辛苦,看到李同学没长进,更是火上浇油,责备他偏科。我们的李同学也很委屈,他不是不想学,背课文,背单词都很卖力,而且每天晚上吃完饭就要到学校补课,回到家都快到10点钟了,自己也很辛苦,完全没有自由的时间。经过一年以后, 小李 完全崩溃了,不再愿意在语文和英语上花费半点时间。后来,他的物理和化学成绩也很好,先后担任过数学课代表,物理课代表,和化学科代表,但是语文和英语始终一塌糊涂,终于没有考上大学。 我非常为 小李 惋惜,他在数学上有极高的天赋,虽然我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但是我相信要找到比他更有天赋的人是很罕见的。不幸的是,语言科目上的不足毁了一个天才。 其实所谓的天才往往是在某个领域有特殊的才能,相应的在其他领域往往不如常人,这是天才的特点。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的通俗观念里,天才是无所不能的,两岁会识字,三岁背唐诗,四岁弹钢琴,五岁学外语,六岁学小提琴,七岁下围棋,这样的孩子会被称做神童,父母享有无上的荣光,但是这样的教育不会造就数学天才。相反,在我们得到一个数学天才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他在语言科目上的不足恰恰是其数学天才的表征,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约翰,纳什在语言和人际交往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我们的大学不能录用这样的学生是非常可惜的。
个人分类: 教育|3501 次阅读|3 个评论
陶哲轩:长大的神童
eloa 2008-12-2 15:19
木遥 发表于2008-11-29 星期六 8:58 在11月20日出版的美国《探索》杂志上,20位40岁以下的科学家被冠以了 Best Brains ( 中文版 )的称号。他们的专业遍布各种科学分支,但排名第一的是一位数学家,而且是最没有悬念和意外的一位:今年33岁的陶哲轩(Terence Tao)。 这个名字近来在国内也渐渐开始为大众所知,部分的原因估计是他的华裔身份虽然他自认为是澳大利亚人并且一个汉字也不会写。他的光辉事迹在网络上流传得到处都是,仅列出最主要的几项如下: 11岁、12岁、13岁连续三年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依次获得铜牌、银牌、金牌,是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奖者(大多数获奖者年龄在15岁以上)。 17岁大学毕业,20岁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24岁获得UCLA的正教授职位。 2006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菲尔兹奖,时年31岁。 需要指出的是这几项成就虽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单独来看都并非前无古人。德国数学家C. Reiher曾经获得过四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外加一届铜牌(当然并非在那么小的年纪),获得过三枚金牌的数学家则为数不少。 他也未尝成为美国最年轻的数学教授,他的师兄,数学家C. Fefferman于22岁就成为了芝加哥大学的数学教授。这里的师兄是字面意义上的:他们都曾经师从普林斯顿的数学大师Elias Stein门下。他当然也不是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他这位师兄Fefferman在29岁就得到了菲尔兹奖,而迄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是法国数学大师J. Serre,记录是28岁。 但是这并不妨碍汇聚这些惊人成就于一身的陶哲轩成为新闻焦点,更不用提他年轻英俊的外表顺便说一句,他本人在生活中显得比照片上还要年轻。可惜的是他早已名草有主了,他的妻子是一个韩裔工程师,是他在当教授时从自己的学生中认识的跑题了。 然而公众关心和熟悉的部分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是的,他很聪明,极其聪明,年纪轻轻就大奖在握,然后呢? 这里有个很微妙的问题,就是对数学家来说,聪明到底意味着什么?自然,压根一个笨蛋大概很难成为数学家,但是很多数学大师也并非以聪慧著称,例如陈省身先生就从来没当过任何意义上的神童。 数学家是一个个人风格之间差异巨大的群体,有的人健康开朗,例如俄国数学家柯尔莫格罗夫常常以滑雪和冬泳健将自诩;有的人潇洒浪漫,例如美国数学家斯梅尔很喜欢在海滩上一边看着夕阳一边想数学问题;有的人沉稳踏实,例如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年轻时以每天工作超过十二小时著称;也有的人内向木讷,例如众所周知的陈景润大师。不幸的是,最后一种形象似乎在公众心目中是最深入人心的 而聪明,哪怕是像陶哲轩这样惊世骇俗的聪明,也只能说是个人特质,而并非做一个出色数学家所必需的条件。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历届获奖者中只有一部分最终成为数学家,成为数学大师的则更少。但是和许多喜欢顺口抨击体制问题的人的想法不同,这其实只不过是个自然现象罢了。正如陶哲轩的同事,华人数学家陈繁昌评论过的那样,数学研究和数学竞赛所需的才能并不一样,尽管有些人(比如陶哲轩)可以同时擅长数学研究和数学竞赛。 除了智商以外,使得陶哲轩真正成为一流数学家的,也许还有他广泛的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深刻的洞察力。令他获得菲尔兹奖的最主要成果之一是他和另一位数学家合作证明了素数的序列中存在任意长度的等差数列,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属于数论这一数学分支,而需要做一点背景介绍的是陶哲轩本人的专业同数论完全无关:他是一个调和分析以及偏微分方程的专家。这是典型的陶哲轩式的传奇故事:他能够敏锐地发现那些陌生的问题同自己擅长的领域的本质联系,然后调动自己的智慧来攻克之。和那些在一个数学分支里皓首穷经的大师不同,他所解决的问题已经遍历了无数看似彼此遥远的领域。这也许才是他最大的特色。正如他的师兄Fefferman所评价的那样,陶哲轩与其说像音乐神童莫扎特,不如说他像斯特拉文斯基。他不是只有一种风格,而是具有极其多变的风格。 另一个极好的例子是他近年来关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方面的研究。这听起来不像是个传统的纯数学问题至少和素数什么毫无关系,事实上,这个问题完全来自于信号处理的领域。问题本身可以简单描述如下:我们都知道,在数学上,要解出几个未知数就要列出几个方程才行。用信号处理的方式来表述,就是如果要还原一个信号(声音或者图像或者其他什么数字信息),那么信号有多大,我们就要至少测量多少数据才行。这是个一般的规律。但是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往无法进行充分的测量,于是就希望能用较少的测量数据还原出较多的信息。本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近来人们渐渐意识到,如果事先假设信号有某些内部规律(总是有规律的,除非信号是完全的噪声),那么这种还原是有可能做到的。在这个领域里,几篇极其关键的论文就出自陶哲轩和他的合作者之手。 事实上,关于陶哲轩是如何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在圈内也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八卦:话说有一个年轻应用数学家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有些关键的步骤所牵涉到的数学过于艰深,于是他被这些困难暂时卡住了。某一日这个数学家去幼儿园接孩子,正好遇上了也在接孩子的陶哲轩,两人攀谈的过程中他提到了自己手头的困难,于是陶哲轩也开始想这个问题,然后把剩下的困难部分解决了 (顺便提一句,由于陶哲轩和很多别的数学家的介入,压缩感知这个领域已经在这一两年来成为应用数学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吸引了人们极大的注意。陶哲轩本人在2007年写过一篇极好的关于这个领域的普及性 文章 ,松鼠会大概会在将来推出这篇文章的中文翻译,敬请期待。) 其实人们普遍觉得,陶哲轩最令人羡慕之处,不在于他惊人的天赋和出色的成就,而在于他在坐拥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时,也能成长为一个享有健康生活的快乐的普通人。他是个出色的合作者和沟通者,他自己曾经说过:我喜欢与合作者一起工作,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实际上,我能够从调和分析领域出发,涉足其他的数学领域,都是因为在那个领域找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合作者。我将数学看作一个统一的科目,当我将某个领域形成的想法应用到另一个领域时,我总是很开心。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成为像陶哲轩那样的天才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但是正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们构成了这些天才成长的土壤的一部分。在中国这样的大国里,天才的出现并不稀罕,然而如何让他们健康自由的成长起来,恐怕会是一个颇令人思量的问题。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060.html
个人分类: 数学|520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