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CAS

tag 标签: CA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AS数字的校验
dingsir 2020-3-14 17:14
今天用Python写了一下CAS判断函数,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比原来用VBA写的相比,简化了不少. 文本: 用到了正则表达式,因此上面要import re CAS是化学物质的通行证之一,搞化学的人都知道,相当于人的身份证. 它的结构是三节,用短横线分隔.它没有与化学结构挂勾,而是按次序编号,前两节的数字是真正的编号,最后一位是校验.比如VC的CAS号是872-36-6,实际上87236是编号,6是校验位,用于防止差错. 它的校验方法是这样,先去除校验位与短横线,得到一串数字,如87236.从右往左数,从1开始编号. 将序号与数字相乘得到乘积,再相加得到总和,其个位数就是校验值.如果校验位与计算出来的校验值不同,说明有数字弄错了.就如上图所述. 根据上述规则可以发现,如果倒数第2位数字增加1,则校验位也相应增加1.所以你可能会看到如果CA为某一文献的的很多新物质连续编号,就会看到这种现象. 由于CAS编号是CA文摘社为新物质的顺序编号,它与物质结构没有联系.因此知道一个结构要查知它的CAS,最完整的途径是查CAS登记的记录,比如以前是非常厚的CAS索引手册,现在在SCIfinder或STN数据库中简单的输入一串数字就可以检索了,电子信息化大大简化了检索的过程. 如果这些也没有,网上其它单位建的一些数据库也往往收集了很多CAS号,可以查到一些.但要注意的是,国内的有些数据库收录的CAS号可能不严谨而存在错误.尤其要提醒的是百度百科,ChemicalBook这类免费网站, 上面有些数据存在着错误,取用时一定要多加审核.我个人常用www.chemexper.com.或是试剂公司的网站,如百灵威( 链接 ),Sigma-Aldrich官网( 链接 ),或是国外的公共服务网站Pubchem( 链接 )等,他们的数据比较严谨. 这里顺便把以前的VBA版本的也一起打包进来放在一起备忘. CASisValid.rar
个人分类: 其它兴趣|2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检验CAS号是否有效的CAL脚本
dingsir 2019-6-12 23:16
如果在ChemFinder中储存CAS号,我想检查CAS号是否有误拼怎么办呢? 利用CAL有限的语法功能,我写了一段CAL脚本,放在软件原有的Browse.cfs所在的同一目录下即可.点击Scripts菜单下的脚本文件名,就可以调用.结果正确无声无息,如果有错就提示CAS Incorrect. 由于CAL的功能极受限制,本来很简单的功能编写起来十分费力,我都找不到一个返回字符串长度的函数! 如果不是ChemFinder的爱好者不建议你看这个. 是为自己备忘,记之.2019-6-12 TestCAS.rar 补充:以前我用VBA也写过一个类似的东西,如下 CASisValid.txt
个人分类: 软件杂谈|2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CAS化合物登记:突破一亿大关
热度 2 zhpd55 2015-7-4 09:18
CAS化合物登记:突破一亿大关 诸平 摘 CAS(美国化学文摘社) 美国化学会的分支机构,是全球化学信息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权威机构。与ACS使命(运用化学的力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相一致,CAS科学家发现、收集和整理所有公开披露的物质信息并创建最有价值的内容合集,这些内容对全球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科学研究者和专利专业人员都依赖来自CAS的一系列研究解决方案实现其科学发现和加速其工作流程。 CAS 宣布收录第 一亿个化合物 获得第一亿个CAS登记号的化合物为具有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作用。    继CAS 物质数据库(CAS REGISTRYSM)迎来50周年纪念后,此次收录成为CAS 物质数据库在2015年的第二个里程碑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2015年7月1日)——全球化学信息权威机构美国化学文摘社(CAS)近期在CAS 物质数据库(CAS REGISTRYSM)中收录了第1亿个化学物质。同时今年也是CAS 物质数据库作为全球最大化学物质数据库的第50周年纪念。   随着专利申请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第一亿个收录的小分子来自于专利也就不足为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WO 2015081280)中报道了第一亿个收录的物质,该专利由纽约州石溪的Coferon公司申请。发明人在专利中宣称该分子(CAS RN 1786400-23-4——可在SciFinder®和STN®中获取到)是一个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新化合物。   运营与业务拓展副总裁Maneesh Pingle博士表示:“Coferon正在开发针对多种疗法的交联化合物。尤其关注类似最近收录的分子(CAS RN 1786400-23-4,一种新的硅基交联化合物)。对于学术界和工业界科学家来说,CAS 物质数据库是一个宝贵的资源。Coferon研发团队也很高兴该数据库收录的第一亿个小分子是由Coferon发明的。” 从零起步到化学发现的中流砥柱   CAS登记号(CAS Registry Numbers®)始创于1965年,旨在开发一个提供唯一识别并跟踪化学物质信息的系统,现该系统已发展成为提供独特化学物质唯一标识符的最完整、最准确的来源。唯一标识符是科学出版物及其它信誉良好的来源中所披露的所有有机和无机物质的CAS登记号®。现在,全球科学家、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和合规专家都依赖CAS登记号来立即识别和访问他们所需的准确化学物质信息,以满足其在科研、安全以及合规方面的需求。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的CAS物质数据库让化学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革新了化学科研方式。如今,CAS登记号在行业内被广泛应用。包括美国环保署和韩国化学品注册与评估法案监管机构在内的全球监管部门都要求所有生产或进口的新化学物质必须通过CAS登记号进行确认。CAS登记号作为化学品安全处理和运输的可靠信息来源,被用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上。CAS登记号还出现在人们使用的消费品上,如:油漆罐和洗发水标签上,并且成为众多网络信息资源(包括化学品提供商网站、维基百科、PubChem和ChemSpider)所依赖的信息源,是一把能够打开物质信息世界大门的独特钥匙。   图1显示了CAS物质数据库如何体现过去10年全球化学发现的大幅增长趋势。自1965年以来根据新增的所有物质的视图表明,研究步伐在过去十年显著加快。在CAS 物质数据库中的1亿个物质里,大约有7500万个物质是过去十年新增的。过去五十年,CAS平均每2.5分钟收录一个物质。 图1:过去50年CAS物质数据库中的物质增长    CAS产品与内容运营高级副总裁马修•图森(Matthew J. Toussant)博士表示:“过去50年,CAS对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了我们确认化合物的能力,并在为全球研究人员提供关键化学信息及时性方面维持行业领先。在CAS 物质数据库创建之初,物质信息被存储在索引卡片上。随后,利用线性代码将物质信息存储在穿孔卡片上(该技术被定义为代码系统)。如今,我们的全电子和优化技术使CAS能够在分析快速增长化学信息披露及为全球研究人员实时传递信息方面保持同步。   没有迹象表明化学创新有放缓的趋势, 在未来50年,CAS如果以现在的速度收录新物质,预计届时收录的新化合物将超过6.5亿个。如果参考过去增长速度的趋势,届时收录的新化合物个数还有可能远远高于6.5亿。 新的科学发现步伐未来会是什么样?图森博士表示:“由全球研究人员决定。” CAS Assigns the 100 Millionth CAS Registry Number ® to a Substance Designed to Trea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June 29th, 2015 Assignment marks a double milestone for CAS REGISTRY SM which celebrates its 50th anniversary in 2015 Columbus, Ohio (June 29, 2015) –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 the world’s authority for chemical information, registered the 100 millionth chemical substance in the CAS REGISTRY, in the 50th anniversary year of the world’s largest database of unique chemical substances. With a steady increase in patenting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 it is not surprising the 100 millionth small molecule registration comes from a patent. In this case, the substance was reported in a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patent (WO 2015081280) from Coferon, Inc. (Coferon) in Stony Brook, NY. The inventors claim the molecule, CAS RN 1786400-23-4, available in both SciFinder ® and STN ® , is a novel therapeutic designed to trea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oferon is developing proprietary biorthogonal linkers for multipl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said Dr. Maneesh Pingle, vice president, operations business development. “A particular focus is on novel silicon-based linkers such as in the recently registered molecule CAS RN 1786400-23-4. The CAS REGISTRY 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scientist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and the research team at Coferon is delighted that the 100 millionth small molecule to be registered in the database was invented at Coferon.” From a humble beginning to a mainstay of chemical discovery Started in 1965 as a project to uniquely identify and track chemical substance information, the CAS Registry system is the only complete and accurate source of unique identifiers, known as CAS Registry Numbers for all organic and inorganic substances disclosed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nd other reputable sources. Today, scientis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fessionals and compliance specialists around the world rely on CAS Registry Numbers to instantaneously identify and access the exact chemical needed for their research, safety and compliance needs. The invention of CAS REGISTRY revolutionized the chemical information field and transformed research since the mid 60’s, and CAS Registry Numbers are ubiquitous in mainstream society today. Global regulatory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d The ACT on the Regist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emicals regulatory body in Korea, require all new chemical substances manufactured or imported to be identified by a CAS Registry Number. These are also used on Materials Safety Data Sheets (MSDS) around the world as a reliable resource for safe handling and transport of chemicals. CAS Registry Numbers are found on consumer products we use, e.g., paint cans and shampoo labels, and are relied upon in numerous web information sources, including chemical suppliers sites, Wikipedia, PubChem, and ChemSpider, to provide the one unique key that can open the world of information about that substance. The substantial growth in worldwide chemical discoverie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is reflected in CAS REGISTRY as shown in Figure 1. A view of all substances added since 1965 shows the pace of research has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Of the 100 million substances in CAS REGISTRY, approximately 75 million were added over the past 10 years. On average, CAS has registered 1 substance every 2.5 minute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Figure 1: Growth in the CAS REGISTRY over 50 years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CAS investments in technology facilitated our capacity to define and sustain industry-leading timeliness in delivering vital chemical information to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said Dr. Matthew J. Toussant, C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product and content operations. “In the early years of CAS REGISTRY, substance information was stored on index cards and later defined as a notation system using linear algebraic codes that could be stored on punch cards. Now, of course, our fully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and optimizations enable us to keep pace in analyzing these rapidly increasing chemical disclosures, as well as in delivering nearly instantaneous access of this information to researchers worldwide.” With no signs that chemical innovation is slowing, the current pace of substances added to CAS REGISTRY over the next 50 years would suggest registration of more than 650 million new chemical substances. If the past growth trajectory is any indication, that number may well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for the pace of new scientific discoveries? “Researchers around the globe are leading the way,” said Toussant.
个人分类: 新观察|1124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cas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诗歌欣赏
JiuBaiYi 2012-7-8 16:54
我向你高呼万岁(为斯大林寿辰所作) 我向你高呼万岁 斯大林元帅, 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70寿辰, 我向你高呼万岁 ………… 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 细菌战的威协在你面前只是梦呓 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 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 》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象静穆的丛山峻岭, 也象浩渺无际的重洋! 《腊梅花》(1958)节选 在冬天开花已经不算希奇, 掌握了自然规律可以改变花期。 不是已经有短日照菊开在春天? 我们相信腊梅也可以开在夏 《宇宙充盈歌颂声 》 国庆年年益光辉,今年又有新景象。 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天安门广场。 广场浩荡人如海,丰碑巍峨天变矮。 人间出现双太阳,天上地下增光彩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个人分类: 科研和生活|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议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
热度 13 wsyokemos 2011-5-22 21:28
本文是“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看到科学网别的博主在开始正文前,大多都先和中科院攀攀亲,扯扯关系,我也不能免俗,在开始本文的严肃话题前,也先“扯扯”吧,我在 10年 前曾在中科院所属的一大学读硕士、博士,期间还曾到中科院所属的两个化学口与生物口的两个研究所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合作研究或做实验,毕业后虽然不在中科院系统,但一直关注中科院的发展,常到中科院的网站上看看,所以我对中科院的大学、研究所还算比较熟悉,当然对中科院也相当有感情。祈望本文能对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能有一点点的作用,倘若如此,我也就非常高兴和欣慰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职业科技出版人,只是对本文的话题感兴趣而已,如有谬误之处,还望网友们不吝赐教。在科学网已有的征文中,目前尚没有人谈论本文的相关话题,所以,本文也算是抛砖引玉,期待高手的高见。     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的现状 :我国的科技期刊总量不算少,中英文期刊超过 5000 种,其中有 200 多种为英文期刊,而目前被 SCI 收录(确切的说是 JCR 收录)的中国期刊(包括香港的)只有 114 种,这其中绝大多数为英文期刊,而中科院所办的期刊在其中表现抢眼,上述 SCI 收录的 114 种期刊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IF) 遥遥领先的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 Cell Research (点击参见我的另一博文: 亚洲、中国第一的 Cell Research ( 影响因子过 8) 是怎么炼成的 ?! ), IF 高达 8.151 ,为我国乃至亚洲所有期刊中最高的,而在我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前 5 种期刊中,中科院办的期刊就占了 3 种,两外两种分别是排名第四的 Molecular Plant ( IF=2.784 ) 和排名第五的 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IF=2.765) ,这三种期刊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CMI 和 Cell Research 一样都是由自然出版集团 (NPG) 出版的, CMI 是中国免疫协会主办,中科院所属的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具体承办的,说 CMI 是中科院的期刊似乎也不为过。当然上述的“中科院所办的期刊的在其中表现抢眼”,只是和国内的其他单位主办的期刊相比而言,如果拿到国际上比,不但中科院远远不行,就是举全国之力,拿所有的的 SCI 收录的 114 种期刊和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如 Elsevier 和 Springer 任何一家公司相比,都相差甚远,这两家公司都出版了超过 2000 种科技期刊,当然绝大部分都是 SCI 收录的,且不乏 Cell 这样的世界著名期刊。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即使是中科院去年成立的、整合了中科院科技期刊的 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 司( 隶属 科学出版集团,主办中国科技期刊网),也仅仅出版了 200 多种中英文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网的网站制作,目前来看还有些粗糙,比如期刊的主编被翻译为 chairman, 这如果让国际同行看到,这是代表我国科技最高水平的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不知会作何感想。所以, 简单说,和国际知名出版公司相比, 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的现状是:小而弱 。     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突破之路 :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的目前的现状决定中科院所属这些科技期刊要想做到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的 Elsevier 和 Springer 这样“大而强”的水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大现实,但是,中科院的科技期刊就只能任人宰割吗?有无突破之路?且听下面分析。上述 SCI 收录的 我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前 10 种期刊中,除了只有一种期刊是我国一家民营出版公司出版的之外,其余 9 种都是由国外或境外知名出版公司出版的,如上所述,中科院办的 CMI 和 Cell Research 都是 NPG 出版的, Molecular Plant 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这些出版公司出版,当然不是免费的,中科院自然要交现金白银,并且论文的版权也归人家所有,我们剩下的利益还真没有多少了。中科院或者甚至说我国的科技期刊创办国际一流期刊,一个公认的必经之路是要用英语(或中英文双语) 出版,这个应该没有多大的争议 , 就连德国出版的应用化学这样的顶尖级期刊还采用德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同时出版呢,我国的期刊如果只采用中文出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内,显然不可能办成国际知名的期刊。在我国国力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从一般国民到高层领导都希望我国有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有大学将时间表定到 2020 年,我个人认为创办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难度和所需资金都要远远大于 / 高于创办一个世界一流的国际期刊。 我国已经有一个很有希望在未来 10 年内达到世界一流国际期刊水平的期刊,它就是上述的 Cell Research 。不难理解,10 年内我国办成一两个世界一流 期刊 要远比办成一两个世界一流 大学 靠谱的多。 Cell Research 如果单看目前的 IF ,已经超过了肿瘤学领域国际一流期刊 Cancer Research 和 Oncogene ,并且据我测算,不久即将发布的 Cell Research 的 2010 年 IF 将接近甚至超过著名的 PNAS (美国科学院院刊,仅次于 Science, Nature 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但是 IF 并不代表一切, Cell Research 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国际影响力/国际声誉和上述的 PNAS , Cancer Research 和 Oncogene 都不能相提并论,这一点我想 Cell Research 的主编、副主编们肯定比我这个外行有更清醒地认识。我个人认为只要 Cell Research 的 IF 连续 5-10年 保持在 8 分以上,就奠定了其江湖地位,届时“世界一流的国际期刊”的地位不用自封,在业内也会被普遍认可。 Cell Research 的成功经验,我在上述博文中提到两点: 1) 入 NPG,; 2) 引李党生 (Cell Research 常务副主编 ) ,对于中科院的科技期刊而言,并非都有条件来加盟 NPG 这样的出版集团,而且像李党生这样的牛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引进的 ( 且这样的华人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的少 ) 。并且中科院的期刊以后如果都走“借船出海”这个路也不是办法,以后“下船”难不说,每年白花花的银子奉送给人家,自己国家的期刊一个个被国外出版公司收编,也不利于中科院乃至我国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所以中科院的一些优秀期刊作为我国的旗舰期刊,有必要、也有能力率先实现突破,打破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必须“借船出海”的魔咒。我有以下几点拙见,谨供相关人士参考: 1 . 做为试点,根据期刊自愿、政策引导的原则,组建中科院生命科学类期刊出版联盟或公司 :原因如下 : 1) 生命科学是我国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尤其是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和国际差距也越来越小:2)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有为数众多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我国留学或工作人员;3)基于上述 1) 和 2) 的原因,在人才和稿源上,对于中科院生命科学类期刊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保障、支撑作用; 4 )当然也是由于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期刊尤其是 Cell Research 更有可能冲击世家一流的目标。这个生命科学类期刊出版联盟如果自己单打独斗,还是显得力量不够,最好能和国际知名出版公司组建合资出版公司,或者其它合适的合作方式,因为期刊联合后,谈判的砝码就大多了,并且我们拥有中科院乃至中国这个世界上将来很大(现在已经就不小)的潜在市场和用户,靠这些,很可能会有国际知名出版公司动心,这和完全“借船出海”的策略不同,这个联盟或公司的掌门人,似乎有必要请李党生这样的有水平、有成功办刊经验的牛人出山,以更大地发挥其能力。 2. 以 Cell Research 为核心,建中科院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黄埔军校” :据我了解, Cell Research 是目前我国和国际知名期刊办刊方式最接轨的,该刊有很多成功的做法,比如送一些年轻的编辑到 NPG 去学习,从海外引进一些既有宽广的生命科学知识/经验,又有在国际期刊工作经验的海归。 Cell Research “一枝独秀不是春”,而要满园春色,需要将 Cell Research 的成功经验传授给科学院其它的生命科学类期刊,这种传授光靠李党生等人做做报告是肯定不够的。因此,我建议,中科院设立专门支持经费,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和 Cell Research 联署办公的几种期刊为依托,打造中科院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黄埔军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 1 )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2 )上述联盟内的其它期刊的编辑到 Cell Research 短期交流访问,这可采用专向经费支持,自由竞争申请的方式进行 ; 3) 更重要的是,被 Cell Research 拒绝的稿件,合适的可以及时推荐到这个联盟的其它合适期刊,鉴于目前 Cell Research 目前的出色稿源,这无疑会大大提升联盟的相近领域的期刊的稿源质量 ; 4) 建立联盟内编辑间自由交流、相互提高的网络平台。 总的来说,尽管 Cell Research 的成功不可简单复制,也要想方设法让中科院的生命科学类其它期刊尽量快速、有效地学到其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期刊的实际,将期刊办的更好。我衷心期待着中科院的科技期刊“满园春色”的日子尽快到来,也希望中科院乃至我国自己的科技期刊能早日和国际期刊真正有实力 PK 。 致谢:本文关于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参考自科学网博主任胜利老师的博文,特此致谢。这部分数据如有错误,则是我记错了。另外也感谢科学网赵主编邀请写此拙文) 后记:本文已蒙科学网编辑帮助发布在征文活动的官网中作为参赛作 品,欢迎 点击评选 。 (作者王守业)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12738 次阅读|22 个评论
Holland总结的7个CAS的特性
seawan 2011-3-18 21:51
Holland总结的7个CAS的特性非常的经典 (North Macal. AL models in software, Chapter 2 ) (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复杂自适应系统) 1. 非线性 2. 多样性 3. 积累性 4. 流动性 5. 标记性 6. 内模型 7. 层次性(构建模块) 以层次性为例,它表明不同的“群体”是一个更大的群体的“个体”。 这个特性实际上在现有的仿真系统中,是没有体现的。 虽然,随着演化的进行,可能出现“模式”,作为个体。 但是,这些模式,在软件的设计中,并没有“独立”的个体的特性。 换句话说,没有“自性”,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对象,独立的object。 在建模的时候就没有这样去想。 shame。
个人分类: 思考|3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finder 数据库检索培训
zhanglin9099 2010-11-16 15:13
今天下午scifinder 公司的朱传娴博士来学校讲有关利用scifinder数据库检索包括生化、化学工程、化学和医药等都涵盖。包括medline和CAplus的数据库。谈到几个新功能: 1CAS concept功能 2 analysis和refine功能 3 CASreact功能 将可以更好的筛选结果。 另外提到尽量不要用and和or检索,尽量用介词in 、with来检索,将使结果更加准确。期间举了几个利用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以及反应等来检索,我对化学知之甚少,所以听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还有提到不要过量下载,不能用快车和迅雷下载,否则学校的IP可能会封。 注册时一定要用后缀为edu.cn的邮箱~~ 还有一点,只有学校购买数据库才能查到全文。 网上查了一下,很多化学制药公司如药明康德等公司都大力推广scifinder来促进研发。看来挺好用。其它不说了。 附:SciFinder Academic是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化学文摘服务社CAS(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所出版的化学资料电子数据库学术版。是全世界最大、最全面的化学和科学信息数据库。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也是资料量最大,最具权威的出版物。 网络版化学文摘SciFinder Scholar,更整合了Medline医学数据库、欧洲和美国等近50家专利机构的全文专利资料、以及化学文摘1907年至今的所有内容。另外,具有分子式、反应式和结构式(包括亚结构检索)等多种功能。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23F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3
icstu1 2009-11-23 13:25
23F {推荐}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3 {链接}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3
个人分类: F 描述场景与回溯某个实例|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23F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2
icstu1 2009-11-23 13:22
23F {推荐}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2 {链接}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2
个人分类: F 描述场景与回溯某个实例|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23F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1
icstu1 2009-11-23 12:27
23F {推荐} 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1 {链接} SCI_CAS-1 SCI_CAS-2 SCI_CAS-1
个人分类: F 描述场景与回溯某个实例|1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