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协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河谷的发育来模拟行为路径的形成
热度 2 yanghualei 2011-6-16 07:34
河谷的发育来模拟行为路径的形成,在自然的情况下水一般沿梯度方向流,即下降最快的方向;同样行为的路径是沿成本最小的方向进行,也是成本减小的梯度方向,故有点类似。可能地形初始微小的差别使得河谷在这个地方开始发育而不是其他地方,最终水运动的过程中使得此处地形又不断遭到水蚀,进而生成河谷,两岸生成陡壁。 在社会系统中存在一种放大的协同机制吗,但社会现象表示好像有并且很多,因为如股市中的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实际上类似共振现象,在根据自然法则构造的激光,其发光的原理也是一种协同的机制,因为构造的机制使得各个波列步调一致;如果在社会中真的存在或者不存在构造一种协同的机制,这也就能解释社会中的这种对某些性质放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自发生成的,如人多情况下的驱众和竞争下的有序;还是构造的,此刻还也不清楚;这也可能是制度学派和自由学派的区别吧。 为什么会有增值:“一天的劳动力可以维持几天的生计,花费一单位的能量,可以获得若干倍的能量;市场上耗费一单位的成本可以获得n单位的收益;一直在想:”如果不存在一个方向上容易,另一个方向上难,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就像下落比上升容易一样”。总之,自然和社会中应该存在一种自发的生成功能的机制,并且不同时空下生成的程度还不一样,这样才使得自然和社会有所增值。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418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操作系统:第一层和第二层视窗入口的人机交互界面(示意图)
geneculture 2011-6-11 07:00
云操作系统:第一层和第二层视窗入口的人机交互界面(示意图)
这是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第一层界面,仅有四个入口。其中,在云端展开的第二层界面,每个仅有八个入口。它是一种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界面。该云操作系统界面从第三层开始满足用户个性化订制。 http://www.xmind.net/share/geneculture/cloud-operating-system/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Title: “云”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geneculture 2011-5-31 02:39
Title: “云”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Paper: PDF Keywords: 云计算理论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服务 Abstract: 自2006谷歌101项目公开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至今,信息产业界说它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信息技术界说它是软件服务(SaaS)、平台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服务(IaaS)三个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通信与计算机科学界则说它是一种有别于既有范式的新的计算模式,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说法。可就是缺乏一个系统周全而又简明扼要的理论描述或定义,尤其缺乏英汉双语对照的解释。笔者认为,这对云计算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均为不利。为此,本文拟从云计算提出的源头及其可能的新发展两个方面来对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展望。旨在为云计算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开辟新途径。 Time: May 20, 22:31 GMT Fax: Address: Authors Authors: Name Email Country Affiliation Zou Xiaohui qhkjy@yahoo.com.cn China ✔ Zou Shunpeng China “ 云 ” 概念的分析研究 ——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邹晓辉 1 , 2 , 邹顺鹏 1 摘 要 : 自 2006 谷歌 101 项目公开提出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至今,信息产业界说它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信息技术界说它是软件服务( SaaS )、平台服务( PaaS )和基础设施服务( IaaS )三个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通信与计算机科学界则说它是一种有别于既有范式的新的计算模式,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说法。可就是缺乏一个系统周全而又简明扼要的理论描述或定义,尤其缺乏英汉双语对照的解释。笔者认为,这对云计算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均为不利。为此,本文拟从云计算提出的源头及其可能的新发展两个方面来对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展望。旨在为云计算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 云计算理论;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服务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Cloud" ——A Special Case of the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 Computing System Xiaohui, Zou 1, 2 ; Shunpeng, Zou 1 qhkjy@yahoo.com.cn 15300239971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Sino-US Berkeley Project) Abstract: Since Google advanced “cloud computing” openly in its “101 project” in 2006,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sector has said that it is a new business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 has qualified it as an integr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namely software as a services (S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s (PaaS) an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s (IaaS), while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science sector has constructed it as a new computing mode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paradigm. Besides these, there are also a variety of specific statements. Nevertheless, what we lack is a comprehensive yet concise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r definition on it, especially the lack of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Comparison interpretation, which in the author’s opin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To this e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outlook on “cloud computing” from two aspects, namely the source of the proposed “cloud computing” and its possible development, aiming to open up new way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Theor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个人分类: 语言学基础研究|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个方向上的科学+杂想
热度 2 yanghualei 2011-5-24 08:27
如今非均衡、非线性以及非稳态研究思想好像很流行,表现一些复杂科学的出现,譬如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协同学以及突变论。 撇开自然和社会系统原型和对唯象层次的研究,可能这些思想来自对自然和社会深刻的研究。是不是其与对宇宙和微观粒子研究有关 ,譬如宇宙是膨胀的而不是脉冲;黑洞熵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磁单极是可以的存在;还有量子世界的不相容和不确定法则。 其好像都是一个方向上的科学。是不是科学思想自然走在前面,最终其研究在社会研究中产生镜像 。还有在研究科学史的过程中,法则的发现往往不是从大现象中着手的,而是从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现象和小事情中得出的。 有时候就想:“这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即从小事件中去窥见大法则。” 教育会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趋同,其理论基础:“就是对同一现象错误的认识总比正确的认识多”。 而教育给人们是些近似正确的理论,假如每个人都受同样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则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就可以推断出:“虽然不知道其会那一种理论解决这个问题,但会知道会用那些理论去解决这问题”。现在市场中的共振现象,估计就是专家分析,市场跟进的一种在分析思维上的趋同现象。若 市场上每一个因没受过太多教育而不按常规出牌,则市场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这可能是教育的弊端吧。 在研究和发现理论的过程中要学会推广,就是 在极限的情况下考察一现象,譬如在极热或者极冷下考虑材料的导电性,或者把已经发现的理论推广到极端情况下看其是否还成立 。有时自己也在想 :“某种程度上我们根本无法同时看到事物对立的两方面 ,譬如当我们呆在教堂的时候,就无法看到教堂的外部;同样 当能领略教堂外部风采候,就看不到内部风景了,有点类似不确性法则。 有时候认为数学模型的一个特性在于:“揭示定性的陈述没有暗含的或者不能直接看出的信息,就像在数学层次上会涌现文字叙述不曾出现的信息一样,定量现在看来应是定性的推论,是对定性信息的挖掘;不能是定性陈述的直接翻版。在想 为什么数学越来越抽象,可能是因为数学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为什么数学越来越没有具体含义,可能因为数学对其他学科越来越公平;为什么数学中的证明数学符号和图形越来越少,可能因为世界不全是符号和图形,也不完全是可以用定量的去研究的 。 在读交叉学科的过程,一个研究学科之间交叉数量的文献,发现一个序法则。 在学科的演化序列上,每一个学科内部交叉的数量随着演化的等级增加而减少。任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数量,随着其他学科与此学科在演化序列上的距离增加而减少 。如果数学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行为是学科演化的顺序,那上述理论出现一个反常,就是化学和数学的交叉存在偏少,如果上述陈述正确,化学家就得加强数学的修养。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097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geneculture 2011-5-20 20:09
《中国科学 : 信息科学》 “ 云计算与 SaaS” 专题:云计算理论与技术 ——“2011 年第二届中国云计算与 SaaS 学术会议 ” 论文 “ 云 ” 概念的分析研究 ——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自 2006 谷歌 101 项目提出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至今,信息产业界说它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信息技术界说它是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三个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通信与计算机科学界则说它是一种有别于既有范式的新的计算模式,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说法。可就是缺乏一个系统周全而又简明扼要的理论描述或定义,尤其缺乏英汉双语对照的解释。笔者认为,这对云计算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均为不利。 为此,本文拟从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提出的源头及其可能的新发展两个方面来对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展望。旨在为云计算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开辟新途径。 一、采用人机协同的方式来建立 cloud (云)概念分析数据表格 基于统计的方法对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权威文献 Google and the Wisdom of Clouds (谷歌和云的智慧 )中 42 处提及 cloud (云)的上下文分别做句和段两个层次的对照表格。 表格 1 是 42 处提及 cloud (云)的上下文语句英汉对照表格。 表格 2 是 19 个提及 cloud (云)的上下文语段英汉对照表格。 二、根据表格 1 和表格 2 进行机人协同的 cloud (云)概念分析 根据表格 1 对 cloud (云)概念进行机助人的协同分析 根据表格 2 对 cloud (云)概念进行人机助的协同分析 三、分析 cloud (云)概念之后发现它竟是协同计算的一个特例 其实它在技术上就是一种集群计算,其特点是大规模协同计算,由此必然会引来相应的商业模式改变。这就是笔者研读它后的结论。 笔者的译文“谷歌和云的智慧”之所以有别于目前流行的参考译文“ Google 及其云智慧”,首先是基于“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同时,考虑英汉双语表格务必兼顾并凸显英汉双语各自特点的基本原则。 附录: 1 Google and the Wisdom of Clouds 2 谷歌和云的智慧 3 A lofty new strategy aims to put incredible computing power in the hands of many 4 这项全新的远大战略 旨在把强大得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众人手中 。 5 by Stephen Baker 6 作者:斯蒂芬 贝克 7 One simple question. That's all it took for Christophe Bisciglia to bewilder confident job applicants at Google (GOOG). Bisciglia, an angular 27-year-old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with long wavy hair, wanted to see if these undergrads were ready to think like Googlers. "Tell me," he'd say,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1,000 times more data?" 8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为信心十足的谷歌应聘者们出的一道题。作为谷歌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27 岁的比希利亚留着一头卷曲的长发,他希望了解这些大学本科生 是否已经准备好以谷歌人的方式去思考 。“告诉我,”他问道,“如果有 1000 多倍的数据量,你将怎么办?” 9 What a strange idea. If they returned to their school projects and were foolish enough to cram formulas with a thousand times more details about shopping or maps or—heaven forbid—with video files, they'd slow their college servers to a crawl. 10 真是个奇怪的问题。假如他们真的跑回学校,愚蠢地想要 去处理容量多达 1000 多倍的细节信息,那么学校的服务器恐怕会被拖累得慢如爬虫 。 11 At that point in the interview, Bisciglia would explain his question. To thrive at Google, he told them, they would have to learn to work—and to dream—on a vastly larger scale. He described Google's globe-spanning network of computers. Yes, they answered search queries instantly. But together they also blitzed through mountains of data, looking for answers or intelligence faster than any machine on earth. Most of this hardware wasn't on the Google campus. It was just out there, somewhere on earth, whirring away in big refrigerated data centers. Folks at Google called it "the cloud." And one challenge of programming at Google was to leverage that cloud—to push it to do things that would overwhelm lesser machines. New hires at Google, Bisciglia says, usually take a few months to get used to this scale. "Then one day, you see someone suggest a wild job that needs a few thousand machines, and you say: Hey, he gets it.'" 12 比希利亚 将在面试中阐释他的问题 。他告诉应聘者, 要想在谷歌发展,就必须学会从更宽广、更宏观的角度来工作和思考 。 他描述了 谷歌全球运行的计算机网络 。的确,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搜索需求的即时回馈 ;而当形成集群,它们则能更快地处理浩如烟海的数据,其检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台单机 。绝大部分硬件设备并非安放在谷歌公司园区,而是在园区之外,没准就在地球上 某个大型冷却数据中心 里高速运转着。谷歌内部 把这种大规模计算机集群称作“云”。 在谷歌,工程师编程过程中碰到的一大挑战便是 如何驾驭“云” ? 提高它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大幅领先于小型计算机群。比希利亚表示,谷歌的新员工通常要花费数月才能习惯 从这种角度思考 。 13 What recruits needed, Bisciglia eventually decided, was advance training. So one autumn day a year ago, when he ran into Google CEO Eric E. Schmidt between meetings, he floated an idea. He would use his 20% time, the allotment Googlers have for independent projects, to launch a course. It would introduce students at his alma mater,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o programming at the scale of a cloud. Call it Google 101. Schmidt liked the plan. Over the following months, Bisciglia's Google 101 would evolve and grow. It would eventually lead to an ambitious partnership with IBM (IBM), announced in October, to plug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to Google-like computing clouds. 14 比希利亚认为,谷歌的新人 所需要的是高级培训课程 。 2006 年秋季的一天,当他在会议间歇偶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米特时,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他将利用自己的“ 20% 时间”(即谷歌分配给员工 用于独立开发项目的时间 )来启动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将在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进行,着重引导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他设想把这个项目命名为谷歌 101 。施米特很是欣赏这一计划。在接下来的数月中,比希利亚的谷歌 101 计划不断发展和深化,最终促成了谷歌与 IBM 在 2007 年 10 月开展了一次雄心勃勃的合作 --- 把全球多所大学纳入类似谷歌的计算“云”中。 15 As this concept spreads, it promises to expand Google's footprint in industry far beyond search, media, and advertising, leading the giant in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erhaps into new businesses. In the process Google could become, in a sense, the world's primary computer. 16 随着“云”概念影响的扩大 ,谷歌在产业中的足迹必然会远远超出搜索、媒体和广告领域,从而使这家 IT 巨头得以涉足科学研究甚至更新的业务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谷歌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计算机。 17 "I had originally thought was going to work on education, which was fine," Schmidt says late one recent afternoon at Google headquarters. "Nine months later, he comes out with this new strategy, which was completely unexpected." The idea, as it developed, was to deliver to students, researchers, and entrepreneurs the immense power of Google-style computing, either via Google's machines or others offering the same service. 18 “我最初以为(比希利亚)不过是想在教育上做点事情,这当然也不错,” 施米特最近一个下午在谷歌总部回想道,“ 9 个月后他 拿出了新战略(即‘云’计划) ,太出乎意料了。”随着自身的不断拓展,“云”计划将为学生、研究人员和企业家们 提供谷歌式的无限的计算处理能力 ,不论是通过谷歌自身的设备或是通过提供相同服务的其他厂商。 19 What is Google's cloud? It's a network made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r by some estimates 1 million, cheap servers, each not muc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PCs we have in our homes. It stores staggering amounts of data, including numerous copies of the World Wide Web. This makes search faster, helping ferret out answers to billions of queries 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 Unlike many traditional supercomputers, Google's system never ages. When its individual pieces die, usually after about three years, engineers pluck them out and replace them with new, faster boxes. This means the cloud regenerates as it grows, almost like a living thing. 20 谷歌的“云”到底是什么?它是由几十万甚至大约 100 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 这些机器单个而论的话,其性能并不比家用台式机强大多少。但是这个网络存储的数据量惊人, 能容纳不计其数的网络数据拷贝,因此搜索速度能够更快,在眨眼之间便能为数十亿的搜索提交答案 。 与许多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不同,谷歌的系统永远不会老化。 如果网络中某一台机器落伍(通常在使用 3 年后),工程师们就会把它淘汰,而代之以性能更强的新款计算机。 这意味着,“云”几乎就像生物一样能长生不老。 21 A move towards clouds signals a fundamental shift in how we handle information. At the most basic level, it's the computing equivalent of the evolution in electricity a century ago when farms and businesses shut down their own generators and bought power instead from efficient industrial utilities . Google executives had long envisioned and prepared for this change. Cloud computing, with Google's machinery at the very center, fit neatly into the company's grand vision, established a decade ago by founders Sergey Brin and Larry Page: "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 Bisciglia's idea opened a pathway toward this future. "Maybe he had it in his brain and didn't tell me," Schmidt says. "I didn't realize he was going to try to change the way computer scientists thought about computing. That's a much more ambitious goal." 22 向“云”规模的数据处理迈进 标志着 我们在信息处理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从最基本的层面讲,“云”的发展就如同 100 年前人类用电的进程演变,当时的农场和公司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发电机,转而从高效的发电厂购买电力。谷歌的高管们很早前就开始展望 这一转变 并 为之进行筹划准备 。 以谷歌设备为核心的“云计算” 完全符合由该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10 年前 提出的远大构想 :“构建起跨越全世界的信息,供人们随时随地访问。”比希利亚的想法 刚好为实现这个构想 开辟了一条道路 。“没准他脑子里早就有数,只是没告诉我,”施米特表示,“我开始没有意识到 他将试图改变计算机专家对于计算的固有想法。这个目标太伟大了 。” 23 ONE-WAY STREET 24 单行道 25 For small companies and entrepreneurs, clouds mean opportunity—a leveling of the playing field in the most data-intensive forms of computing. To date, only a select group of cloud-wielding Internet giants has had the resources to scoop up huge masses of information and build businesses upon it. Our words, pictures, clicks, and searches are the raw material for this industry. But it has been largely a one-way street. Humanity emits the data, and a handful of companies—the likes of Google, Yahoo! (YHOO), or Amazon.com (AMZN)—transform the info into insights, services, and, ultimately, revenue. 26 对于小型公司和企业主而言,“云”意味着机会,在密集型数据处理领域这一竞技场中,它就像是一道标准线。 今天,掌控“云”系统的互联网巨头中,只有少数几家拥有吞吐海量信息并开展相关业务的资源。 我们的文字、图片、点击和搜索 全都是这个产业的原材料 。一直以来, 很大程度上这是一条单行道 ? 人们产出数据,谷歌、雅虎和亚马逊等公司 则将 信息转化成观点、服务,最终变成收入 。 27 This status quo is already starting to change. In the past year, Amazon has opened up its own networks of computers to paying customers, initiating new players, large and small, to cloud computing. Some users simply park their massive databases with Amazon. Others use Amazon's computers to mine data or create Web services. In November, Yahoo opened up a cluster of computers—a small cloud —for researchers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Microsoft (MSFT) has deepened its ties to commun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by providing them access to its own server farms . As these clouds grow , says Frank Gens, senior analyst at market research firm IDC, "A whole new community of Web startups will have access to these machines. It's like they're planting Google seeds." Many such startups will emerge in science and medicine, as data-crunching laboratories searching for new materials and drugs set up shop in the clouds . 28 这种状况已开始发生改变。 2006 年, 亚马逊 向付费用户 开放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调动新的参与者加入“云”计算 ,而无论其规模大小。一些用户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库存储在亚马逊,另一些则使用亚马逊的服务器搜索数据或建立网络服务。 2007 年 11 月, 雅虎 也将一个 电脑集群(即小规模的“云”) 开放给卡内基 - 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 微软 同样通过开放 服务器群 来加深与科学研究团体的联系。市场调查公司 IDC 的 高级分析师弗兰克·金斯 表示: 随着这些“云”的发展,“新兴的网络公司将有望造访这些服务器 。这就 如同在播撒谷歌种子 ”。随着搜索新材料和药品的数据处理实验室把工作室搬到了“云”上,这些新公司很多将会出现在科学和医药领域。 29 For clouds to reach their potential, they should be nearly as easy to program and navigate as the Web. This, say analysts, should open up growing markets for cloud search and software tools—a natural business for Google and its competitors . Schmidt won't say how much of its own capacity Google will offer to outsiders, or under what conditions or at what prices. "Typically, we like to start with free," he says, adding that power users "should probably bear some of the costs." And how big will these clouds grow? "There's no limit," Schmidt says. As this strategy unfolds, more people are starting to see that Google is poised to become a dominant force in the next stage of computing. "Google aspires to be a large portion of the cloud, or a cloud that you would interact with every day," the CEO says . The business plan? For now, Google remains rooted in its core business, which gushes with advertising revenue. The cloud initiative is barely a blip in terms of investment. It hovers in the distance, large and hazy and still hard to piece together, but bristling with possibilities. 30 要想让“云”发挥出潜能,与此相关的编程和操作就应该与使用互联网一样简单 。分析家称,这给“云”搜索及其相关的软件工具打开了增长的市场,对于谷歌及其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谓唾手可得的业务。谷歌将为用户提供多少存储容量,或以什么形式、什么价格提供,对于这些,施米特 都不会明说 。“通常来讲,我们 开始时会采取免费策略 ,”他表示,并强调大客户“应该很有可能负担一些费用”。那么这些“云”能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呢?“无限大,”施米特表示。 随着“云”策略的展开,更多人看到谷歌随时做好了成为下一代计算的主导力量的准备。 “谷歌渴望占据“云计算”市场中相当的份额,或成为每天都与普通人打交道的‘云’,”施米特说道。那么有什么样的商业计划呢?就目前而言,谷歌仍将继续植根于核心业务,这一业务给它带来了滚滚的广告收入。 从投资角度来说,“云”计划在初始阶段不过是像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小光点。它在远处盘旋,目标很大却烟雾弥漫,很难拼凑在一起,但仍充满着无限可能。 31 Changing the nature of comput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asn't at the top of Bisciglia's agenda the day he collared Schmidt. What he really wanted, he says, was to go back to school. Unlike many of his colleagues at Google, a place teeming with PhDs, Bisciglia was snatched up by the company as soon as 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r U-Dub, as nearly everyone calls it. He'd never been a grad student. He ached for a break from his daily routines at Google— the 10-hour workdays building search algorithms in his cube in Building 44, the long commutes on Google buses from the apartment he shared with three roomies in San Francisco's Duboce Triangle . He wanted to return to Seattle, if only for one day a week, and work with his professor and mentor, Ed Lazowska. "I had an itch to teach," he says. 32 就在那次比希利亚趁机和施米特谈论谷歌 101 时, 改变计算和科研的现状 还并不是他的主要意图。他自己说, 当时真正想做的是返回学校。 与公司里很多已拿到博士学位的同事不同,比希利亚 刚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就被谷歌录用,他甚至没读过硕士研究生。 因此 他渴望从谷歌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换换脑子。在谷歌,比希利亚每天都需要从公寓搭乘班车长途跋涉到公司,然后开始 10 小时的搜索运算法则的编写工作 。 他想回到西雅图,哪怕每周只有一天,回到学校去和他的教授兼导师埃德·拉佐斯卡一起工作 。 33 He didn't think twice before vaulting over the org chart and batting around his idea directly with the CEO. Bisciglia and Schmidt had known each other for years . Shortly after landing at Google five years ago as a 22-year-old programmer, Bisciglia worked in a cube across from the CEO's office . He'd wander in, he says, drawn in part by the model airplanes that reminded him of his mother's work as a United Airlines (UAUA) hostess. Naturally he talked with the soft-spoken, professorial CEO about computing. It was almost like college. And even after Bisciglia moved to other buildings, the two stayed in touch. ("He's never too hard to track down, and he's incredible about returning e-mails," Bisciglia says.) 34 在突发灵感想到“云”计划并直接和老板详细讨论之前,比希利亚并没多加考虑。他和施米特 已相识数年。他 5 年前刚入职谷歌时还只是一个年仅 22 岁的程序员,其工位就在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附近 。比希利亚回忆说,他走进办公室时被一架飞机模型所吸引,这让他想起母亲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从事的空乘工作。自然而然地,他与话语温和、有学者派头的施米特 聊起了数据计算,那种感觉就像在大学一样 。后来虽然比希利亚搬到了其他办公楼,但两人仍然保持着联系。 35 On the day they first discussed Google 101 , Schmidt offered one nugget of advice: Narrow down the project to something Bisciglia could have up and running in two months . "I actually didn't care what he did," Schmidt recalls. But he wanted the young engineer to get feedback in a hurry. Even if Bisciglia failed, he says, "he's smart, and he'd learn from it." 36 在他们第一次讨论“谷歌 101 ”计划的那一天,施米特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把项目缩减到比希利亚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的规模 。 “我实际上没太在意他的话,”施米特回忆说,但是他想尽快给这位年轻的工程师发出反馈。他说,即使比希利亚失败了,但“他很聪明,一定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37 To launch Google 101, Bisciglia had to replicate the dynamics and a bit of the magic of Google's cloud—but without tapping into the cloud itself or revealing its deepest secrets. These secrets fuel endless speculation among computer scientists. But Google keeps much under cover. This immense computer, after all, runs the company. It automatically handles search, places ads, churns through e-mails. The computer does the work, and thousands of Google engineers, including Bisciglia, merely service the machine. They teach the system new tricks or find new markets for it to invade. And they add on new clusters—four new data centers this year alone, at an average cost of $600 million apiece. 38 要顺利启动“谷歌 101 ”计划,比希利亚 必须把项目的来龙去脉和谷歌“云”的些许魔力透露给合作对象,同时又不能深入“云”本身或揭示出核心机密。 这些机密会激发计算机学家无穷无尽的思考, 谷歌对此守口如瓶,毕竟这台“超级计算机”是公司运营的支柱,它能自动处理搜索、放置广告、传递电子邮件等业务。 计算机在从事这些工作,而包括比希利亚在内的上千名谷歌工程师仅仅只是“服侍”着它。他们“教授”系统新的技术或为它寻找新的主攻市场,同时在其中添加新的集群 , 2007 年一年就增加了 4 个新的数据中心,平均每个成本达 6 亿美元。 39 In building this machine, Google, so famous for search, is poised to take on a new role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 Not so many years ago scientists and researchers looked to national laboratories for the cutting-edge research on computing. Now, says Daniel Frye, vice-president of open systems development at IBM, "Google is doing the work that 10 years ago would have gone on in a national lab." 40 在搭建这台“计算机”的过程中,在搜索领域名声大震的谷歌随时准备扮演计算机业的新角色 。不久之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曾期望国家实验室能启动数据计算方面的前沿研究。如今, IBM 负责开放系统开发的副总裁 丹尼尔·弗赖感叹 :“谷歌现在做的事情 10 年前只有在国家实验室才能实现。” 41 How was Bisciglia going to give students access to this machine? The easiest option would have been to plug his class directly into the Google computer. But the company wasn't about to let students loose in a machine loaded with proprietary software, brimming with personal data, and running a $10.6 billion business. So Bisciglia shopped for an affordable cluster of 40 computers. He placed the order, then set about figuring out how to pay for the servers. While the vendor was wiring the computers together, Bisciglia alerted a couple of Google managers that a bill was coming. Then he "kind of sent the expense report up the chain, and no one said no." He adds one of his favorite sayings: "It's far easier to beg for forgiveness than to ask for permission." ("If you're interested in someone who strictly follows the rules, Christophe's not your guy," says Lazowska, who refers to the cluster as "a gift from heaven." ) 42 那么,比希利亚如何让学生们访问这台机器呢?最容易的方案当然是直接从学校连接专线到谷歌服务器。然而公司并不准备彻底放手让学生们随意访问这台装有授权软件、存储着私人信息以及运营着 106 亿美元业务的计算机。 比希利亚因此购买了价位适中的 40 台计算机 组成集群 。他 发出订单 后 开始琢磨 如何给这些服务器付钱。 就在卖家组装电脑集群时,比希利亚告诉谷歌的几名经理将出现一大笔账单。之后他“拿着花销报告从下到上请示了一通,结果没人反对”。说到这里,他又加上自己喜欢的一句格言:“请求原谅比寻求批准容易得多。” 43 A FRENETIC LEARNER 44 狂热的学习者 45 On Nov. 10, 2006, the rack of computers appeared at U-Dub's Computer Science building. Bisciglia and a couple of tech administrators had to figure out how to hoist the 1-ton rack up four stories into the server room. They eventually made it, and then prepared for the start of classes, in January. 46 2006 年 11 月 10 日, 排成阵列的计算机群 出现在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学楼里。比希利亚和几个技术负责人 得想办法 把将近 1 吨重的机柜抬上 4 层放到机房里。他们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准备在第二年 1 月开始上课。 47 Bisciglia's mother, Brenda, says her son seemed marked for an unusual path from the start. He didn't speak until age 2, and then started with sentences. One of his first came as they were driving near their home in Gig Harbor, Wash. A bug flew in the open window, and a voice came from the car seat in back: "Mommy, there's something artificial in my mouth." 48 比希利亚的母亲布伦达说,她的儿子似乎 从小就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他直到两岁才开口说话,但很快就开始成句成句地说。最早的一次是家人开车行至离家不远的华盛顿吉格港时,一只小虫子从打开的车窗飞进来,只听到从后排座传来比利亚的声音:“妈妈,有一件物体在我嘴里。” 49 At school, the boy's endless questions and frenetic learning pace exasperated teachers. His parents, seeing him sad and frustrated, pulled him out and home-schooled him for three years. Bisciglia says he missed the company of kids during that time but developed as an entrepreneur. He had a passion for Icelandic horses and as an adolescent went into business raising them. Once, says his father, Jim , they drove far north into Manitoba and bought horses, without much idea about how to transport the animals back home. "The whole trip was like a scene from one of Chevy Chase's movies," he says. Christophe learned about computers developing Web pages for his horse sales and his father's luxury-cruise business. And after concluding that computers promised a brighter future than animal husbandry, he went off to U-Dub and signed up for as many math, physics, and computer courses as he could. 50 在学校里,这个男孩没完没了的提问和飞快的学习进度 惹恼了老师。父母看到他很伤心、很受挫,便把他带回家教了 3 年。比希利亚说,那段时间 他失去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生意人 。他对冰岛野马兴趣浓厚,并在十六七岁时投身到养马行当。他的父亲吉姆回忆道,一次,他们开车一直向北行驶到马尼托巴买了马匹,却并没有考虑如何把它们运回家。“整个旅行就像塞维·蔡斯电影里的场景,”他说。比希利亚 学会了用计算机为他的贩马事业和父亲的豪华游艇业务制作网页 。比希利亚 断定 计算机比养马 更有前途 ,因此义无反顾地 报考了 华盛顿大学,并 选修了 尽可能多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相关学科。 51 In late 2006, as he shuttled between the Googleplex and Seattle preparing for Google 101, Bisciglia used his entrepreneurial skills to piece together a sprawling team of volunteers. He worked with college interns to develop the curriculum, and he dragooned a couple of Google colleagues from the nearby Kirkland (Wash.) facility to use some of their 20% time to help him teach it. Following Schmidt's advice, Bisciglia worked to focus Google 101 on something students could learn quickly. " I was like, what's the one thing I could teach them in two months that would be useful and really important?" he recalls. His answer was "MapReduce." 52 2006 年年末, 当比希利亚 往返于 谷歌大厦和 西雅图 之间筹备“谷歌 101 ”计划时 ,他 运用生意人的技巧,招募了一支组织松散的志愿者队伍。他和学院的实习生一起设计课程,还在谷歌公司位于学校附近的华盛顿州 科克兰德分部 拉拢部分同事,让他们抽出 20% 的时间来帮忙教课 。比希利亚听从了施米特的建议,把“谷歌 101 ”集中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 容易上手的方面 。“我基本想的是, 什么课程 我能 在两个月里教会他们 ,同时又真正有用和重要?”他回忆道 。最终他的答案是 MapReduce 。 53 Bisciglia adores MapReduce, the software at the heart of Google computing. While the company's famous search algorithms provide the intelligence for each search, MapReduce delivers the speed and industrial heft. It divides each task into hundreds, or even thousands, of tasks, and distributes them to legions of computers. 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as each one comes back with its nugget of information, MapReduce quickly assembles the responses into an answer. Other programs do the same job. But MapReduce is faster and appears able to handle near limitless work. When the subject comes up, Bisciglia rhapsodizes. "I remember graduating, coming to Google, learning about MapReduce, and really just changing the way I thought about computer science and everything," he says. He calls it "a very simple, elegant model." It was developed by another Washington alumnus, Jeffrey Dean . By returning to U-Dub and teaching MapReduce, Bisciglia would be returning this software "and this way of thinking" back to its roots. 54 比希利亚十分推崇 MapReduce ,这是谷歌数据计算的 核心软件 。 公司 著名的 搜索运算法 为 每一次搜索 提供信息 , MapReduce 则传递出速度。它把 每个任务 分解为 成百甚至上千块 小任务,然后 发送到 计算机集群中 。眨眼之间, 每台计算机 传送回 自己的那部分信息, MapReduce 则 迅速整合 这些反馈并形成答案。 虽然也有一些技术具有同样的功能,但 MapReduce 速度更快且显示出几乎可以解决无限任务的能力 。提到 MapReduce ,比希利亚 变得十分兴奋和狂热 :“我记得刚毕业时来到谷歌 学习 MapReduce ,这的的确确 改变了我对计算机科学乃至所有事情的想法 。”他把该软件称为“非常简单却极其卓越的模型”。 这个软件是由其 华盛顿大学 校友杰弗里·迪安开发的。因此 通过回到母校教授 MapReduce ,比希利亚会 将这个软件 和“这种思考方式”带回源头。 55 There was only one obstacle. MapReduce was anchored securely inside Google's machine—and it was not for outside consumption, even if the subject was Google 101. The company did shar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it, though, to feed an open-source version of MapReduce called Hadoop . The idea was that, without divulging its crown jewel, Google could push for its standard to become the architecture of cloud computing. 56 只有一个阻碍。 MapReduce 曾经安全地“沉寂”在谷歌主机中 ? 而且不允许外界使用,对于“谷歌 101 ”项目也一视同仁 。谷歌曾拿出一部分相关信息与他人共享,以开发开源版本“ Hadoop ”。 当时的想法是在不泄露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推动自身的标准成为“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57 The team that developed Hadoop belonged to a company, Nutch, that got acquired. Oddly, they were now working within the walls of Yahoo, which was counting on the MapReduce offspring to give its own computers a touch of Google magic. Hadoop remained open source , though, which meant the Google team could adapt it and install it for free on the U-Dub cluster. 58 开发 Hadoop 的团队属于一家名为 Nutch 的公司。说也奇怪,这家公司现在归入雅虎麾下,雅虎希望依靠 MapReduce 的衍生产物 给自己的数据计算 提供一点谷歌“云”的魔力。 好在 Hadoop 仍然保持开源状态,这意味着谷歌团队能对其加以应用并 可免费安装在 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集群中。 59 Students rushed to sign up for Google 101 as soon as it appeared in the winter-semester syllabus. In the beginning, Bisciglia and his Google colleagues tried teaching . But in time they handed over the job to professional educators at U-Dub. "Their delivery is a lot clearer," Bisciglia says . Within weeks the students were learning how to configure their work for Google machines and designing ambitious Web-scale projects , from cataloguing the edits on Wikipedia to crawling the Internet to identify spam. Through the spring of 2007, as word about the course spread to other universities, departments elsewhere started asking for Google 101 . 60 “谷歌 101 ”一出现在冬季学期的课程安排中,学生们立即蜂拥而来选修这门课程。 起初比希利亚和谷歌的同事们尝试自己教课,不过后来他们及时地把这一工作转交给华盛顿大学的专职教员。“他们的讲解更加清晰,”比希利亚表示。 接下来的几周里,学生们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程序来适应谷歌计算机,并雄心勃勃地设计开发 网络规模 的项目,这些项目 涵盖了 从 维基百科 的 编辑分类 到 互联网 垃圾邮件的鉴别处理 等各个方面。 2007 年的整个春天,有关这门课程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大学的院系也开始要求参与“谷歌 101 ”计划。 61 Many were dying for cloud knowhow and computing power — especiall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ractically every field, scientists were grappling with vast piles of new data issuing from a host of sensors, analytic equipment, and ever-finer measuring tools. Patterns in these troves could point to new medicines and therapies, new forms of clean energy. They could help predict earthquakes. But most scientists lacked the machinery to store and sift through these digital El Dorados. "We're drowning in data," said Jeannette Wing, assistant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62 很多人 迫切渴望了解“云”的相关知识和计算能力 ,特别是 在科研方面的计算 。实际上在每个领域,从各种传感器、分析设备以及先进的测量工具产生的 大量新数据 浩如烟海,让科学家们大伤脑筋。这些数据可能用于开发新药品和疗法、制造新的清洁能源、甚至预测地震,然而 绝大多数 科学家 缺少设备来 存储和筛检 这些“数据宝藏”。 “我们真是被淹没在了数据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助理主任周以真( Jeannette Wing )表示。 63 BIG BLUE LARGESSE 64 IBM 的慷慨 65 The hunger for Google computing put Bisciglia in a predicament. He had been fortunate to push through the order for the first cluster of computers. Could he do that again and again, eventually installing mini-Google clusters in each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Surely not. To extend Google 101 to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participants needed to plug into a shared resource. Bisciglia needed a bigger cloud. 66 对谷歌 计算能力 的巨大需求 倒是把比希利亚难住了。他能完成第一批 计算机集群 的采购安装已经算是很幸运了,可是他能像这样一次又一次、最终在 每个计算机学院 都装上一个 微型的谷歌“云” 吗?当然不现实。 为了把“谷歌 101 ”计划 扩展到 全球各地的大学,各 参与方 必须要 接入到共享的资源 中。因此比希利亚需要一个更大的“云”集群 。 67 That's when luck descended on the Googleplex in the person of IBM Chairman Samuel J. Palmisano. This was "Sam's day at Google," says an IBM researcher. The winter day was a bit chilly for beach volleyball in the center of campus, but Palmisano lunched on some of the fabled free cuisine in a cafeteria. Then he and his team sat down with Schmidt and a handful of Googlers, including Bisciglia. They drew on whiteboards and discussed cloud computing. It was no secret that IBM wanted to deploy clouds to provide data and services to business customers . At the same time, under Palmisano, IBM had been a leading promoter of open-source software, including Linux. This was a key in Big Blue's software battles, especially against Microsoft. If Google and IBM teamed up on a cloud venture , they could construct the future of this type of computing on Google-based standards, including Hadoop. 68 幸运之神随着 IBM 董事长彭明盛突访谷歌大厦而降临。这天成了“谷歌的彭明盛日”,一位 IBM 的研究员表示。那是一个冬日,如果要在谷歌园区里来场沙滩排球可能会有点寒冷,不过 彭明盛中午在谷歌的餐厅 体验到了 传说中的 免费大餐 。随后,他和他的团队与施米特以及包括比希利亚在内的十几名谷歌工程师 座谈交流 ,他们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讨论着“云计算”。 IBM 一直希望 部署“云”系统 来为企业客户 提供数据和服务 。与此同时,在彭明盛的领导下, IBM 已经成为 Linux 系统等开源软件的领先倡导者。这可是蓝色巨人在软件战役中的重点,尤其是在对抗微软的战斗中。 如果谷歌和 IBM 在“云”上合作,它们可能共创这种基于谷歌标准(包括 Hadoop 版本)的“云计算”的未来 。 69 Google, of course, had a running start on such a project: Bisciglia's Google 101. In the course of that one day, Bisciglia's small venture morphed into a major initiative backed at the CEO level by two tech titans. By the time Palmisano departed that afternoon,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Bisciglia and his IBM counterpart, Dennis Quan, would build a prototype of a joint Google-IBM university cloud. 70 谷歌当然已在这个项目上 先行一步 ,即比希利亚的“谷歌 101 ”计划。就在会面的当天,比希利亚 小小的实践 成为 由两家技术巨头的首席执行官支持的一项重大计划的开端 。当彭明盛那天下午离开谷歌时,比希利亚和 IBM 公司的丹尼斯·全就被指派组建谷歌 -IBM 的联合 大学“云”的原型 。 71 Over the next three months they worked together at Google headquarters. (It was around this time, Bisciglia says, that the cloud project evolved from 20% into his full-time job .) The work involved integrating IBM's business applications and Google servers, and equipping them with a host of open-source programs, including Hadoop . In February they unveiled the prototype for top brass in Mountain View, Calif., and for others on video from IBM headquarters in Armonk, N.Y. Quan wowed them by downloading data from the cloud to his cell phone . (It wasn't relevant to the core project, Bisciglia says, but a nice piece of theater.) 72 在接下来的 3 个月中,他们在谷歌总部并肩作战。(比希利亚说,从那时起 “云”计划从“ 20% 时间”变成了他的全职工作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 把 IBM 的 商用软件 和谷歌的 服务器 进行整合,并装配大量包括 Hadoop 在内的开源程序 。 2007 年 2 月,他们在 加州 山景城向高层领导、同时通过视频向位于 纽约 阿蒙克的 IBM 总部人员 首次展示项目原型 。丹尼斯·全 用手机从“云”集群中下载数据 ,让在场人员赞叹不已。(比希利亚说,虽然与核心项目关系不大,但这的确是场很精彩的演出。) 73 The Google 101 cloud got the green light. The plan was to spread cloud computing first to a handful of U.S. universities within a year and later to deploy it globally. The universities would develop the clouds, creating tools and applications while producing legions of computer scientists to continue building and managing them. 74 “谷歌 101 ”计划获得了通过。这一计划是首先将“云计算”用一年时间扩展到全美的多家大学,之后在全球部署。 各所大学将会继续开发“云”,创建工具和应用程序,同时培养出大批的计算机科学家来继续建设和管理“云”。 75 Those developers should be able to find jobs at a host of Web companies, including Google. Schmidt likes to compare the data centers to the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particle accelerators known as cyclotrons. "There are only a few cyclotrons in physics," he says. "And every one if them is important, because if you're a top-flight physicist you need to be at the lab where that cyclotron is being run. That's where history's going to be made; that's where the inventions are going to come. So my idea is that if you think of these as supercomputers that happen to be assembled from smaller computers, we have the most attractive supercomputers, from a science perspective, for people to come work on. " 76 那些开发者应该能在谷歌这样的网络公司找到工作。施米特 喜欢把这些 数据中心 比作极其昂贵的 粒子回旋加速器 。 “物理界只有几台粒子加速器,”他说,“每一台都十分重要,因为你如果是个顶尖的物理学家,你需要在有粒子加速器运行的实验室工作。那才是创造历史的地方,那才是诞生发明的地方。 所以我想, 假如你把‘云’当作由 小型计算机群 组成的 超级计算机 ,那么从科学观点讲,我们拥有 最能吸引人才的那种计算机 。 ” 77 As the sea of business and scientific data rises, computing power turns into a strategic resource, a form of capital. "In a sense," says Yahoo Research Chief Prabhakar Raghavan, " there are only five computers on earth ." He lists Google, Yahoo, Microsoft, IBM, and Amazon. Few others, he says, can turn electricity into computing power with comparable efficiency. 78 随着商用和科学数据量日益壮大, 数据计算能力 转变成一种 战略种资源 和一种 资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 雅虎研究主管 普拉巴卡·拉加万 表示,“世界上不过有 5 台 真正的计算机 。”他意指谷歌、雅虎、微软、 IBM 和亚马逊这几家公司。他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哪家能有 相似的实力 把“电流”转化为 数据计算能力 。 79 All sorts of business models are sure to evolve. Google and its rivals could team up with customers, perhaps exchanging computing power for access to their data. They could recruit partners into their clouds for pet projects, such as the company's clean energy initiative, announced in November. With the electric bills at jumbo data centers running upwards of $20 million a year, according to industry analysts, it's only natural for Google to commit both brains and server capacity to the search for game-changing energy breakthroughs. 80 毫无疑问,各种 商业模式 都会进化。 谷歌及其对手能与客户合作、或许是通过 交换计算能力 来取得数据的访问权。 它们可以在“云”中引入合作伙伴进行次级项目的开发,比如公司在 2007 年 11 月宣布的清洁能源计划。行业分析家表示,随着 大型数据中心 电费开支每年以 2000 万美元的速度上升,也只有谷歌能够以其 智力资源和服务器容量 来承担重任,以图在寻找 创新能源 方面取得突破。 81 What will research clouds look like? Tony Hey, vice-president for external research at Microsoft, says they'll function as huge virtual laboratories, with a new generation of librarians—some of them human—"curating" troves of data, opening them to researchers with the right credentials. Authorized users, he says, will build new tools, haul in data, and share it with far-flung colleagues. In these new labs, he predicts, "you may win the Nobel prize by analyzing data assembled by someone else." Mark Dean, head of IBM's research operation in Almaden, Calif., says that the mixture of business and science will lead, in a few short years, to networks of clouds that will tax our imagination . "Compared to this," he says, "the Web is tiny. We'll be laughing at how small the Web is." And yet, if this "tiny" Web was big enough to spawn Google and its empire, there's no telling what opportunities could open up in the giant clouds . 82 用于研究的“云” 会是什么样子? 微软 负责外部研究的副总裁 Tony Hey 介绍,他们 把“云”建成 大型的虚拟 实验室,应用新一代 管理程序 配以适当人工来 管理数据 ,分级别适度开放给研究人员。 他说,授权用户将开发出新工具、补充新数据,并与各地同事广泛共享。据他预测,在这些新的实验室中,“你可以通过 分析 从别人那里汇集来的 数据 赢取诺贝尔奖”。位于加州 Almaden 的 IBM 研究运营部门负责人马克·迪安表示, 短短几年内,商用和科学用途的 结合 将产生“云”网络,我们尽可放开想象 。“与这个相比,”他说,“现在的网络微不足道。我们将会嘲笑 现在的网络实在太小 。”然而, 如果这个“太小”的网络对于谷歌帝国发展都已经足够大了,那么没人能预测巨型的“云”网络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 83 It's a mid-November day at the Googleplex. A jetlagged Christophe Bisciglia is just back from China , where he has been talking to universities about Google 101. He's had a busy time, not only setting up the cloud with IBM but also working out deals with six universities—U-Dub, Berkeley, Stanford, MIT, Carnegie Mell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to launch it. Now he's got a camera crew in a conference room, with wires and lights spilling over a table. This is for a promotional video about cloud education that they'll release, at some point, on YouTube (GOOG). 84 2007 年 11 月的一天,比希利亚刚刚从中国回到美国,还没来得及倒时差。他在中国的几所大学介绍了“谷歌 101 ”的计划。他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 不仅要和 IBM 共同建立“云”集群,还需要处理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 - 梅隆大学以及马里兰大学等 6 所高校“云”计划启动的相关事宜 。此时,他把一位摄像师请到会议室,线缆和灯光占满了整张桌子。他将录制一段有关“云”教学的宣传片,这段视频或许会 选择在 YouTube 网站 发布。 85 Eric Schmidt comes in. At 52, he is nearly twice Bisciglia's age, and his body looks a bit padded next to his protégé's willowy frame. Bisciglia guides him to a chair across from the camera and explains the plan. They'll tape the audio from the interview and then set up Schmidt for some stand-alone face shots. "B-footage," Bisciglia calls it. Schmidt nods and sits down. Then he thinks better of it. He tells the cameramen to film the whole thing and skip stand-alone shots. He and Bisciglia are far too busy to stand around for B footage. 86 埃里克·施米特走了进来。 52 岁的他几乎比比希利亚年长一倍,与爱徒清瘦的体格相比,他显得强壮不少。比希利亚 把他引到摄像机面前并解释 这个宣传计划。他们会录制采访中的音频,再拍几个施米特的单人正面镜头。比希利亚把这些镜头称为“ B 级胶片”。施米特同意了计划并落座下来。他 想到了更好的主意 ,他告诉摄像师 拍下全景 而省略单人镜头。的确,他和比希利亚 忙得怎么有时间单干 呢?
个人分类: 信息学基础研究|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本质上就是集群协同计算
geneculture 2011-5-16 03:08
所谓“云计算”就是 集群协同计算。 它实质上是一种具体的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注1:协同智能计算系统是狭义融智学的研究对象。 注2:附录1和附录2分别是本人标读的英文和中文译稿的全文。 附录1: 英文稿的全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4143do=blogid=443987 附录2: 中文译稿的全文 商业周刊: Google 及其云智慧 这项全新的远大战略 旨在 把强大得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 分布到 众人手中。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为信心十足的 Google 应聘者们出的一道题。作为 Google 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27 岁的比希利亚留着一头卷曲的长发,他希望了解这些大学本科生是否已经准备好以 Google 人的方式去思考。“告诉我,”他问道,“如果有 1000 多倍的数据量,你将怎么办?” 真是个奇怪的问题。假如他们真的跑回学校,愚蠢地想要去处理容量多达 1000 多倍的细节信息,那么学校的服务器恐怕会被拖累得慢如爬虫。   比希利亚将在面试中阐释他的问题。他告诉应聘者,要想在 Google 发展,就必须学会从更宽广、更宏观的角度来工作和思考。 他描述了 Google 全球运行的计算机网络。的确,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搜索需求的即时回馈;而当形成集群,它们则能更快地处理浩如烟海的数据,其检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台单机 。绝大部分硬件设备并非安放在 Google 公司园区,而是在园区之外,没准就在地球上 某个大型冷却数据中心 里高速运转着。 Google 内部 把这种大规模计算机集群称作“云”。 在 Google ,工程师编程过程中碰到的一大挑战便是 如何驾驭“云” ? 提高它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大幅领先于小型计算机群。比希利亚表示, Google 的新员工通常要花费数月才能习惯 从这种角度思考 。比希利亚认为, Google 的新人 所需要的是高级培训课程 。 2006 年秋季的一天,当他在会议间歇偶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米特时,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他将利用自己的“ 20% 时间”(即 Google 分配给员工 用于独立开发项目的时间 )来启动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将在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进行,着重引导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他设想把这个项目命名为 Google 101 。施米特很是欣赏这一计划。在接下来的数月中,比希利亚的 Google 101 计划不断发展和深化,最终促成了 Google 与 IBM 在 2007 年 10 月开展了一次雄心勃勃的合作 --- 把全球多所大学纳入类似 Google 的计算“云”中。   随着“云”概念影响的扩大 , Google 在产业中的足迹必然会远远超出搜索、媒体和广告领域,从而使这家 IT 巨头得以涉足科学研究甚至更新的业务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 Google 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计算机。 “我最初以为(比希利亚)不过是想在教育上做点事情,这当然也不错,” 施米特最近一个下午在 Google 总部回想道,“ 9 个月后他 拿出了新战略(即‘云’计划) ,太出乎意料了。”随着自身的不断拓展,“云”计划将为学生、研究人员和企业家们 提供 Google 式的无限的计算处理能力 ,不论是通过 Google 自身的设备或是通过提供相同服务的其他厂商。    Google 的“云”到底是什么?它是由几十万甚至大约 100 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 这些机器单个而论的话,其性能并不比家用台式机强大多少。但是这个网络存储的数据量惊人, 能容纳不计其数的网络数据拷贝,因此搜索速度能够更快,在眨眼之间便能为数十亿的搜索提交答案 。 与许多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不同, Google 的系统永远不会老化。 如果网络中某一台机器落伍(通常在使用 3 年后),工程师们就会把它淘汰,而代之以性能更强的新款计算机。 这意味着,“云”几乎就像生物一样能长生不老。    向“云”规模的数据处理迈进 标志着 我们在信息处理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从最基本的层面讲,“云”的发展就如同 100 年前人类用电的进程演变,当时的农场和公司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发电机,转而从高效的发电厂购买电力。 Google 的高管们很早前就开始展望 这一转变 并 为之进行筹划准备 。 以 Google 设备为核心的“云计算” 完全符合由该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10 年前 提出的远大构想 :“构建起跨越全世界的信息,供人们随时随地访问。”比希利亚的想法 刚好为实现这个构想 开辟了一条道路 。“没准他脑子里早就有数,只是没告诉我,”施米特表示,“我开始没有意识到 他将试图改变计算机专家对于计算的固有想法。这个目标太伟大了 。”   单行道   对于小型公司和企业主而言,“云”意味着机会,在密集型数据处理领域这一竞技场中,它就像是一道标准线。 今天,掌控“云”系统的互联网巨头中,只有少数几家拥有吞吐海量信息并开展相关业务的资源。 我们的文字、图片、点击和搜索 全都是这个产业的原材料 。一直以来, 很大程度上这是一条单行道 ? 人们产出数据, Google 、雅虎和亚马逊等公司 则将 信息转化成观点、服务,最终变成收入 。这种状况已开始发生改变。 2006 年, 亚马逊 向付费用户 开放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调动新的参与者加入“云”计算 ,而无论其规模大小。一些用户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库存储在亚马逊,另一些则使用亚马逊的服务器搜索数据或建立网络服务。 2007 年 11 月, 雅虎 也将一个 电脑集群(即小规模的“云”) 开放给卡内基 - 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 微软 同样通过开放 服务器群 来加深与科学研究团体的联系。市场调查公司 IDC 的 高级分析师弗兰克·金斯 表示: 随着这些“云”的发展,“新兴的网络公司将有望造访这些服务器 。这就 如同在播撒 Google 种子 ”。随着搜索新材料和药品的数据处理实验室把工作室搬到了“云”上,这些新公司很多将会出现在科学和医药领域。    要想让“云”发挥出潜能,与此相关的编程和操作就应该与使用互联网一样简单 。分析家称,这给“云”搜索及其相关的软件工具打开了增长的市场,对于 Google 及其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谓唾手可得的业务。 Google 将为用户提供多少存储容量,或以什么形式、什么价格提供,对于这些,施米特 都不会明说 。“通常来讲,我们 开始时会采取免费策略 ,”他表示,并强调大客户“应该很有可能负担一些费用”。那么这些“云”能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呢?“无限大,”施米特表示。 随着“云”策略的展开,更多人看到 Google 随时做好了成为下一代计算的主导力量的准备。 “ Google 渴望占据“云计算”市场中相当的份额,或成为每天都与普通人打交道的‘云’,”施米特说道。那么有什么样的商业计划呢?就目前而言, Google 仍将继续植根于核心业务,这一业务给它带来了滚滚的广告收入。 从投资角度来说,“云”计划在初始阶段不过是像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小光点。它在远处盘旋,目标很大却烟雾弥漫,很难拼凑在一起,但仍充满着无限可能。 就在那次比希利亚趁机和施米特谈论 Google 101 时, 改变计算和科研的现状 还并不是他的主要意图。他自己说, 当时真正想做的是返回学校。 与公司里很多已拿到博士学位的同事不同,比希利亚 刚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就被 Google 录用,他甚至没读过硕士研究生。 因此 他渴望从 Google 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换换脑子。在 Google ,比希利亚每天都需要从公寓搭乘班车长途跋涉到公司,然后开始 10 小时的搜索运算法则的编写工作 。 他想回到西雅图,哪怕每周只有一天,回到学校去和他的教授兼导师埃德·拉佐斯卡一起工作 。   在突发灵感想到“云”计划并直接和老板详细讨论之前,比希利亚并没多加考虑。他和施米特 已相识数年。他 5 年前刚入职 Google 时还只是一个年仅 22 岁的程序员,其工位就在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附近 。比希利亚回忆说,他走进办公室时被一架飞机模型所吸引,这让他想起母亲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从事的空乘工作。自然而然地,他与话语温和、有学者派头的施米特 聊起了数据计算,那种感觉就像在大学一样 。后来虽然比希利亚搬到了其他办公楼,但两人仍然保持着联系。在他们第一次讨论“ Google 101 ”计划的那一天,施米特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把项目缩减到比希利亚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的规模 。 “我实际上没太在意他的话,”施米特回忆说,但是他想尽快给这位年轻的工程师发出反馈。他说,即使比希利亚失败了,但“他很聪明,一定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要顺利启动“ Google 101 ”计划,比希利亚 必须把项目的来龙去脉和 Google “云”的些许魔力透露给合作对象,同时又不能深入“云”本身或揭示出核心机密。 这些机密会激发计算机学家无穷无尽的思考, Google 对此守口如瓶,毕竟这台“超级计算机”是公司运营的支柱,它能自动处理搜索、放置广告、传递电子邮件等业务。 计算机在从事这些工作,而包括比希利亚在内的上千名 Google 工程师仅仅只是“服侍”着它。他们“教授”系统新的技术或为它寻找新的主攻市场,同时在其中添加新的集群 , 2007 年一年就增加了 4 个新的数据中心,平均每个成本达 6 亿美元。 在搭建这台“计算机”的过程中,在搜索领域名声大震的 Google 随时准备扮演计算机业的新角色 。不久之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曾期望国家实验室能启动数据计算方面的前沿研究。如今, IBM 负责开放系统开发的副总裁 丹尼尔·弗赖感叹 :“ Google 现在做的事情 10 年前只有在国家实验室才能实现。”   那么,比希利亚如何让学生们访问这台机器呢?最容易的方案当然是直接从学校连接专线到 Google 服务器。然而公司并不准备彻底放手让学生们随意访问这台装有授权软件、存储着私人信息以及运营着 106 亿美元业务的计算机。 比希利亚因此购买了价位适中的 40 台计算机 组成集群 。他 发出订单 后 开始琢磨 如何给这些服务器付钱。 就在卖家组装电脑集群时,比希利亚告诉 Google 的几名经理将出现一大笔账单。之后他“拿着花销报告从下到上请示了一通,结果没人反对”。说到这里,他又加上自己喜欢的一句格言:“请求原谅比寻求批准容易得多。”   狂热的学习者 2006 年 11 月 10 日, 排成阵列的计算机群 出现在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学楼里。比希利亚和几个技术负责人 得想办法 把将近 1 吨重的机柜抬上 4 层放到机房里。他们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准备在第二年 1 月开始上课。   比希利亚的母亲布伦达说,她的儿子似乎 从小就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他直到两岁才开口说话,但很快就开始成句成句地说。最早的一次是家人开车行至离家不远的华盛顿吉格港时,一只小虫子从打开的车窗飞进来,只听到从后排座传来比利亚的声音:“妈妈,有一件物体在我嘴里。” 在学校里,这个男孩没完没了的提问和飞快的学习进度 惹恼了老师。父母看到他很伤心、很受挫,便把他带回家教了 3 年。比希利亚说,那段时间 他失去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生意人 。他对冰岛野马兴趣浓厚,并在十六七岁时投身到养马行当。他的父亲吉姆回忆道,一次,他们开车一直向北行驶到马尼托巴买了马匹,却并没有考虑如何把它们运回家。“整个旅行就像塞维·蔡斯电影里的场景,”他说。比希利亚 学会了用计算机为他的贩马事业和父亲的豪华游艇业务制作网页 。比希利亚 断定 计算机比养马 更有前途 ,因此义无反顾地 报考了 华盛顿大学,并 选修了 尽可能多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相关学科。    2006 年年末, 当比希利亚 往返于 Google 大厦和 西雅图 之间筹备“ Google 101 ”计划时 ,他 运用生意人的技巧,招募了一支组织松散的志愿者队伍。他和学院的实习生一起设计课程,还在 Google 公司位于学校附近的华盛顿州 科克兰德分部 拉拢部分同事,让他们抽出 20% 的时间来帮忙教课 。比希利亚听从了施米特的建议,把“ Google 101 ”集中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 容易上手的方面 。“我基本想的是, 什么课程 我能 在两个月里教会他们 ,同时又真正有用和重要?”他回忆道 。最终他的答案是 MapReduce 。比希利亚十分推崇 MapReduce ,这是 Google 数据计算的 核心软件 。 公司 著名的 搜索运算法 为 每一次搜索 提供信息 , MapReduce 则传递出速度。它把 每个任务 分解为 成百甚至上千块 小任务,然后 发送到 计算机集群中 。眨眼之间, 每台计算机 传送回 自己的那部分信息, MapReduce 则 迅速整合 这些反馈并形成答案。 虽然也有一些技术具有同样的功能,但 MapReduce 速度更快且显示出几乎可以解决无限任务的能力 。提到 MapReduce ,比希利亚 变得十分兴奋和狂热 :“我记得刚毕业时来到 Google 学习 MapReduce ,这的的确确 改变了我对计算机科学乃至所有事情的想法 。”他把该软件称为“非常简单却极其卓越的模型”。 这个软件是由其 华盛顿大学 校友杰弗里·迪安开发的。因此 通过回到母校教授 MapReduce ,比希利亚会 将这个软件 和“这种思考方式”带回源头。   只有一个阻碍。 MapReduce 曾经安全地“沉寂”在 Google 主机中 ? 而且不允许外界使用,对于“ Google 101 ”项目也一视同仁 。 Google 曾拿出一部分相关信息与他人共享,以开发开源版本“ Hadoop ”。 当时的想法是在不泄露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推动自身的标准成为“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开发 Hadoop 的团队属于一家名为 Nutch 的公司。说也奇怪,这家公司现在归入雅虎麾下,雅虎希望依靠 MapReduce 的衍生产物 给自己的数据计算 提供一点 Google “云”的魔力。 好在 Hadoop 仍然保持开源状态,这意味着 Google 团队能对其加以应用并 可免费安装在 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集群中。   “ Google 101 ”一出现在冬季学期的课程安排中,学生们立即蜂拥而来选修这门课程。 起初比希利亚和 Google 的同事们尝试自己教课,不过后来他们及时地把这一工作转交给华盛顿大学的专职教员。“他们的讲解更加清晰,”比希利亚表示。 接下来的几周里,学生们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程序来适应 Google 计算机,并雄心勃勃地设计开发 网络规模 的项目,这些项目 涵盖了 从 维基百科 的 编辑分类 到 互联网 垃圾邮件的鉴别处理 等各个方面。 2007 年的整个春天,有关这门课程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大学的院系也开始要求参与“ Google 101 ”计划。很多人 迫切渴望了解“云”的相关知识和计算能力 ,特别是 在科研方面的计算 。实际上在每个领域,从各种传感器、分析设备以及先进的测量工具产生的 大量新数据 浩如烟海,让科学家们大伤脑筋。这些数据可能用于开发新药品和疗法、制造新的清洁能源、甚至预测地震,然而 绝大多数 科学家 缺少设备来 存储和筛检 这些“数据宝藏”。 “我们真是被淹没在了数据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助理主任周以真( Jeannette Wing )表示。    IBM 的慷慨    对 Google 计算能力 的巨大需求 倒是把比希利亚难住了。他能完成第一批 计算机集群 的采购安装已经算是很幸运了,可是他能像这样一次又一次、最终在 每个计算机学院 都装上一个 微型的 Google “云” 吗?当然不现实。 为了把“ Google 101 ”计划 扩展到 全球各地的大学,各 参与方 必须要 接入到共享的资源 中。因此比希利亚需要一个更大的“云”集群 。幸运之神随着 IBM 董事长彭明盛突访 Google 大厦而降临。这天成了“ Google 的彭明盛日”,一位 IBM 的研究员表示。那是一个冬日,如果要在 Google 园区里来场沙滩排球可能会有点寒冷,不过 彭明盛中午在 Google 的餐厅 体验到了 传说中的 免费大餐 。随后,他和他的团队与施米特以及包括比希利亚在内的十几名 Google 工程师 座谈交流 ,他们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讨论着“云计算”。 IBM 一直希望 部署“云”系统 来为企业客户 提供数据和服务 。与此同时,在彭明盛的领导下, IBM 已经成为 Linux 系统等开源软件的领先倡导者。这可是蓝色巨人在软件战役中的重点,尤其是在对抗微软的战斗中。 如果 Google 和 IBM 在“云”上合作,它们可能共创这种基于 Google 标准(包括 Hadoop 版本)的“云计算”的未来 。    Google 当然已在这个项目上 先行一步 ,即比希利亚的“ Google 101 ”计划。就在会面的当天,比希利亚 小小的实践 成为 由两家技术巨头的首席执行官支持的一项重大计划的开端 。当彭明盛那天下午离开 Google 时,比希利亚和 IBM 公司的丹尼斯·全就被指派组建 Google-IBM 的联合 大学“云”的原型 。在接下来的 3 个月中,他们在 Google 总部并肩作战。(比希利亚说,从那时起 “云”计划从“ 20% 时间”变成了他的全职工作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 把 IBM 的 商用软件 和 Google 的 服务器 进行整合,并装配大量包括 Hadoop 在内的开源程序 。 2007 年 2 月,他们在 加州 山景城向高层领导、同时通过视频向位于 纽约 阿蒙克的 IBM 总部人员 首次展示项目原型 。丹尼斯·全 用手机从“云”集群中下载数据 ,让在场人员赞叹不已。(比希利亚说,虽然与核心项目关系不大,但这的确是场很精彩的演出。)    “ Google 101 ”计划获得了通过。这一计划是首先将“云计算”用一年时间扩展到全美的多家大学,之后在全球部署。 各所大学将会继续开发“云”,创建工具和应用程序,同时培养出大批的计算机科学家来继续建设和管理“云”。那些开发者应该能在 Google 这样的网络公司找到工作。施米特 喜欢把这些 数据中心 比作极其昂贵的 粒子回旋加速器 。 “物理界只有几台粒子加速器,”他说,“每一台都十分重要,因为你如果是个顶尖的物理学家,你需要在有粒子加速器运行的实验室工作。那才是创造历史的地方,那才是诞生发明的地方。 所以我想, 假如你把‘云’当作由 小型计算机群 组成的 超级计算机 ,那么从科学观点讲,我们拥有 最能吸引人才的那种计算机 。 ”   随着商用和科学数据量日益壮大, 数据计算能力 转变成一种 战略种资源 和一种 资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 雅虎研究主管 普拉巴卡·拉加万 表示,“世界上不过有 5 台 真正的计算机 。”他意指 Google 、雅虎、微软、 IBM 和亚马逊这几家公司。他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哪家能有 相似的实力 把“电流”转化为 数据计算能力 。毫无疑问,各种 商业模式 都会进化。 Google 及其对手能与客户合作、或许是通过 交换计算能力 来取得数据的访问权。 它们可以在“云”中引入合作伙伴进行次级项目的开发,比如公司在 2007 年 11 月宣布的清洁能源计划。行业分析家表示,随着 大型数据中心 电费开支每年以 2000 万美元的速度上升,也只有 Google 能够以其 智力资源和服务器容量 来承担重任,以图在寻找 创新能源 方面取得突破。 用于研究的“云” 会是什么样子? 微软 负责外部研究的副总裁 Tony Hey 介绍,他们 把“云”建成 大型的虚拟 实验室,应用新一代 管理程序 配以适当人工来 管理数据 ,分级别适度开放给研究人员。 他说,授权用户将开发出新工具、补充新数据,并与各地同事广泛共享。据他预测,在这些新的实验室中,“你可以通过 分析 从别人那里汇集来的 数据 赢取诺贝尔奖”。位于加州 Almaden 的 IBM 研究运营部门负责人马克·迪安表示, 短短几年内,商用和科学用途的 结合 将产生“云”网络,我们尽可放开想象 。“与这个相比,”他说,“现在的网络微不足道。我们将会嘲笑 现在的网络实在太小 。”然而, 如果这个“太小”的网络对于 Google 帝国发展都已经足够大了,那么没人能预测巨型的“云”网络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 2007 年 11 月的一天,比希利亚刚刚从中国回到美国,还没来得及倒时差。他在中国的几所大学介绍了“ Google 101 ”的计划。他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 不仅要和 IBM 共同建立“云”集群,还需要处理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 - 梅隆大学以及马里兰大学等 6 所高校“云”计划启动的相关事宜 。此时,他把一位摄像师请到会议室,线缆和灯光占满了整张桌子。他将录制一段有关“云”教学的宣传片,这段视频或许会 选择在 YouTube 网站 发布。   埃里克·施米特走了进来。 52 岁的他几乎比比希利亚年长一倍,与爱徒清瘦的体格相比,他显得强壮不少。比希利亚 把他引到摄像机面前并解释 这个宣传计划。他们会录制采访中的音频,再拍几个施米特的单人正面镜头。比希利亚把这些镜头称为“ B 级胶片”。施米特同意了计划并落座下来。他 想到了更好的主意 ,他告诉摄像师 拍下全景 而省略单人镜头。的确,他和比希利亚 忙得怎么有时间单干 呢? 本文来自 CSDN 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news.csdn.net/n/20080319/114470.html 1.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文件格式 : PDF/Adobe Acrobat - 快速查看 第六十六期 . 2010 年 10 月 30 日 .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 作者:斯蒂芬 • 贝克( Stephen Baker ) . 译 / 赵斌 . 【编者按】 “ 云 ” 的想法,是创造一个平台,让所有大型的信 ... ccga.pku.edu.cn/cms/uploads/soft/201103/79_20101253.pdf 2. 商业周刊: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 云计算 2011 年 2 月 10 日 ... 商业周刊: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 这项全新的远大战略旨在把强大得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众人手中。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克里斯 ... www.flatws.cn › 教程资料 › 程序开发 › 云计算 - 网页快照
1 次阅读|3 个评论
协同演化: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新图景
kejidaobao 2011-5-12 11:21
文/邓 华,尹雪慧 我们正处在一个发明和创新的时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它不仅影响着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也塑造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但当今,科学不再对社会单向“喊话”,社会开始对科学做出“回应”,科学在社会化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科学化,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一种双向互动、协同演化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良好对话机制的建立日趋重要。面对这种景况,《反思科学:不确定性时代的知识与公众》描述了21世纪科学与社会的新关系。 该书是吉本斯等在早期产生重要影响的文集《新的知识生产》的续篇。在《新的知识生产中》,作者比较了两种不同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模式-1科学是以学科训练为基础、与社会需求相隔离、传统的科学研究模式,这种模式在科层制相对明显的大学里扎根尤深;模式-2科学的典型特征是:相关组织结构的异质性、研究团队的临时性、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突出知识生产潜在应用的重要性。 《反思科学》深化了知识生产的议题,强调指出: 1) 模式-2科学是一种更加开放的知识生产体系,与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彼此关联。传统社会中,科学是外在的;而在当代社会,科学是内在的,科学不再具有终极的权威,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逐渐成为一种共谋关系。科学共同体的构成更具异质性,科学方法更加多元,科学价值更富争议,这一切使得科学的不确定性激增,科学成为一种充满风险的事业。 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在社会中大力“传播”不确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整个社会对不确定性的顾虑,从而不再把不确定性当作一种威胁,而是当作是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 2) 模式-2科学的关键特征是知识的情境化。科学与社会的协同演化过程实际上是知识情境化的过程。情境化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由分离模型向整合模型的转变;二是通过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更多的变化,并选择性的保留某些变化;三是增强人在知识中的位置意识,人不仅仅是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研究结果也要反映人的愿望。 情境化意味着科学的文化已经由自主性转向问责制。科学知识的生产不再是在无菌空间中进行,而必须走出实验室,关注公众的主观经验、态度、需求和利益。科学家不应回避情境化过程中出现的公开争议、论战和冲突,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也应对社会需求、社会预期做出反应,这是科学民主化的一部分。 作者进一步区分了情境化的3种不同形式:弱情境化、强情境化、中等幅度的情境化。弱情境化是政府支持的研究项目所具有的特征,大量刻意指向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研究,采用科层制的管理,例如国家科研计划。另外,那些要依据“温伯格标准”来做决策的大型科研项目,也是弱情境化的,如粒子物理学领域。强情境化以高度参与为特征,即使在规划的初期,也将那些最易受到研究影响的人包含进来。而中等幅度的情境化介于弱情境化和强情境化之间。 3)科学的情境化要求重新界定知识的可靠性,并质询认识论的基础。本书表达了激进的认识论,认为“认识论的内核是空洞的”,或者说,认识论的内核充斥着各种庞杂的成分,被各种科学之外的力量所侵蚀。因此,当代的科学不能再只满足生产可靠的知识,而应该转向生产社会稳健知识。 “社会稳健性”是本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可以从5个方面来理解:① 社会稳健性指的是一种相关性,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加以判断;② 社会稳健性的获得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③ 社会稳健性不同于知识的可接受程度,它还具有预见性;④ 社会稳健性是在社会知识渗透并改进科学时形成的;⑤ 社会稳健性建立在经验和实证的基础之上,必须接受频繁的测试、反馈和改进,因此它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传统知识生产模式一直最大限度地对那些外部因素和情境加以限制,知识的社会稳健性要求带来了对传统科学工作模式的逆转。实践证明,在那些外部因素受限制的弱情境化的科学领域,都出现了创造性削弱、生产率降低的趋势;而在那些包含了大量外部因素的强情境化的科学领域,则出现了更多的相关性研究,知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可能得到大规模的提升。 4) 科学情境化在一定的空间——“广场”(agora)中发生。“广场”的本义是古希腊城市中供市民从事商业、市政、社交、宗教活动聚会的露天场所,本书用来表示科学与社会、市场与政治相互融合的新的公共空间。广场是科学与公众相遇的空间,也是公众回应科学的空间,是情境化发生的空间。科学知识在转变为社会稳健知识时,不断地在广场接受检验。 在模式-2的社会中,科学作为一种内在力量,普遍地存在于广场之中,并且是当代广场中的关键输入因素。作为公共空间,广场是由各个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塑造的,是一个鼓励争论的场所,使得科学研究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愿望,更具有社会责任性。 总之,本书创造性地应用广场、情境化、模式-2科学、社会稳健知识的生产等一系列富有洞见的概念,阐述了科学与社会协同演化的过程,描述了一幅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新图景。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定义在构件和关系集合上的直积
热度 1 yanghualei 2011-5-1 12:54
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功能,有时候不同的结构也许会有同样的功能,暂且不讨论异构同功这种情况。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于特定的系统来说,其应有一最适宜此环境的结构, 一般构型有构件和关系生成,如果知道基本构件和关系集合,则任何一种结构都是定义在这两个基本集合上的直积。 如果基本关系就一种,其他关系可以由这种关系直接或者间接生成,并且这种关系对集合内元素满足传递以及自返。在此把这种关系看做隶属关系, 则协同以及互斥关系可以由隶属关系生成,即同隶属一个系统的两个系统是协同关系,同被隶属一个系统的两个系统是互斥关系。 那 什么样的构型最优?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服从大数法则,即最多微观态,而微观态是满足同一种构型所有异分同构体,即有最多变种的构型的是最优的 。一般微观态可以看作熵值,熵最大的构型则一般最稳定,是其他构型随着时间的演变其构型收敛的对象;可以考察同一种构型随着其构件越多,是否存在一种构型其微观态将占据所有微观态。也可以考察同量构件下某一种构型的演化,即其微观态数目的变化;类似同种构型随构件增多其微观态数目的变化。 这中方法应该具有普遍性,在自然科学中是分子晶体结构还是一个生物系统的结构都有应用。同样在社会科学中,不论是企业结构还是权利结构也都可以应用,如企业随着其成长则其结构会怎么变迁和演化,不同成长环境下那种结构是最优的。 研究结构以及结构的微观态可采用数学中群论和统计学,同时借鉴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以及物理中的热力学。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3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先进理念支持我们搭建适合自己的平台——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geneculture 2011-4-27 17:08
用先进理念支持我们搭建适合自己的平台——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The Most Successful Teachers Are Usually Those Who.rar 常规:老师教学生;学生自己学。 创新:老师教老师;学生教学生。 The Most Successful Teachers Are Usually Those Who.rar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0 个评论
[转载]《新民晚报》中西医协同抗癌不分伯仲
何裕民 2011-4-21 10:07
《新民晚报》中西医协同抗癌不分伯仲 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协同关系,尤其重要。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中西医协同抗癌的理念已记录在《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书中,具体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 1 )大西医小中医:或称作西主中辅。许多实体瘤及部分非实体瘤的早中期,且并非高龄老年人或体质羸弱者,都应当以西医学的方式,手术及放化疗为主,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为辅。这类肿瘤包括早中期乳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肠癌、宫颈癌等。在整个过程中,中医药的配合是有益无害的。 ( 2 )中西医协同:许多肿瘤的治疗,很难说中西医学谁主谁次。唯有中西医学紧密协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些肿瘤,可先行手术切除或放疗,但后续治疗中,对化疗并不敏感。此时,便可先以西医方法攻其癌瘤,随后以中医药零毒抑瘤等法善其后,防范其转移或复发,例如肾癌、软组织肉瘤等。这类疗法,还适用于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的鼻咽癌、脑瘤等。 ( 3 )大中医小化疗:这是一位资深化疗专家与我们合作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时所归纳的。它对于诸如部分卵巢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等较为有效。 临床实践中,我们归纳出这类患者的治疗可分成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以化疗为主,辨证汤方及零毒抑瘤配合;等几次化疗后,癌症相对稳定时,转为中医药为主,零毒抑瘤为重点,逐步延长化疗间隔期,减少化疗次数,或在一般情况下不用化疗,仅作为备用手段。 ( 4 )中医为主:老年肿瘤患者;西医学无特殊疗效的癌肿;明确拒绝创伤性西医治疗者;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等,上述情况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大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延长了有质量的生存期,符合患者“继续活下去”的最大利益。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新民晚报
1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虫媒植物与传粉昆虫协同进化的研究综述
xushui 2011-4-6 14:04
第2期(总第75期)重庆林业科技44虫媒植物与传粉昆虫协同进化的研究综述何平桂腾琴(1重庆市林业局2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通常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或种群)的遗传结构由于回应于另一个物种(或种群)遗传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的相应改变.广义的理解,协同进化是相互作用的物种之间的互惠进化.生物之问,特别是昆虫与植物间存在广泛的协同进化关系,两者之间不断互相适应,是其演化的动力之一.本文具体阐述了:(1)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研究意义,包括对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价值;(2)在被子植物的形成过程中传粉昆虫起的促进作用;(3)花的进化与昆虫的进化的平行发展;(4)虫媒花与传粉昆虫的专性共生;(5)在传粉昆虫和植物协同进化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有重要基础研究意义的进展.关键词:协同进化;传粉昆虫;虫媒植物.1协同进化的概念与研究意义自然界中,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成分的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于它们之问相互制约与相互依存的协同进化(—) .曾给协同进化以定义: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反应于另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后者的特征同样回应于前者的特征而进化 .进一步理解,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或种群)的遗传结构由于回应于另一个物种(或种群)遗传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的相应改变.近年来人们对协同进化概念的外延又有扩展理解,即不仅存在物种之间的协同,也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那么协同进化又是在生态上密切相关联的进化 .作为自然界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种问协同进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生物学家们聚焦的新领域.协同进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开展,而这种相互关系始终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说明物种间相互适应,以及共同进化的机制也需要从物种(或种群)的遗传基础上分析解释,因为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物种遗传结构或生物世代间基因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结果 .昆虫与植物是陆地生物作者简介:何平(1963一)男,汉族,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植物保护生物学和植物系统进化研究.:@..2重庆林业科技4第2期(总第75期)群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化石的证据来推断,它们至少在3亿多年前已生活在一起,在不同地域建立起密切的生物群落.二者在种类和生活的多样化方面有并行演化的现象,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并按各自的种系发育史和地理分布而不同…,其中最为要的是昆虫选择植物作为食物和生长场所,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两方面12],反映出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尽管两者在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上大相径庭,但产生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强,常以对方作为进化中的自然选择的条件,经历长期有步骤的调节和制约,形成了协调适应或协调进化1.这种协同作用是不对称的.传粉昆虫对被子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很多种系有辐射性的适应,但植物对昆虫进化的影响,如种下分化则不是很明显¨.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大的类群,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胚珠为心皮所包被,种子为果实所包被.100多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化石突然出现在白垩纪地层迷惑不解,人们从此开始探索被子植物起源的历程.被子植物是单元多系起源的,起源后经过了适应,扩大分布区阶段,最后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地球植被的最主要类群,在演化过程中环境和气候的压力,各种传粉媒介对被子植物的演化发展和种类的分化繁衍具有最大的作用3].被子植物某些性状的演化是由专性传粉者引起,反过来,动物传粉者某些性状的演化也由于传粉植物引起.植物与传粉者之间不断互相适应,是动植物演化中的一个动力.大约2/3的种子植物是由昆虫传授花粉的.植物为昆虫提供花蜜,花粉,以及其它有用的物质.传粉昆虫和被子植物互惠共生的关系,早在19世纪达尔文时代已被认识到了.达尔文认识到被子植物为什么能够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发展起来的原因,认为与昆虫传授花粉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在有翅昆虫已相当繁盛的石炭纪后期,有花植物还尚未出现.到了距今135~,7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现代昆虫区系的出现,有花植物也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联进化的关系.中生代白垩纪晚期以后显花植物迅速发展是与采集花粉和花蜜的昆虫的演化密切相关连的,其中起源较早的鞘翅目传粉甲虫起着重要的作用1.昆虫传粉为植物生殖提供新的隔离方式,从而能使物种的成种速率提高昆虫传粉比风力传粉更有效地在居群密度低和大区域内帮助植物远缘杂交,有利于种系的延续.也有人认为被子植物封闭心皮的形成,正是被子植物在昆虫传粉过程中对胚珠保护的一种适应.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为被子植物,这一转变过程最重要的是大孢子叶把胚珠包被起来形成雌蕊,其中昆虫的传花授粉起到了促进作用.取食孢子曾经是陆生昆虫最早的生活习性之一,而且早期为被子植物提供传粉作用的昆虫取食花粉,果肉以及花的其它部分.无疑,这种范围广泛的相互作用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3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将来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是什么------有感于CSCW2011
热度 1 wangliDream 2011-3-25 15:09
参加完CSCW2011,非常感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了,它已经和别的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别无选择!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网络大行其道的时机,所有的研究已经分不清是为了计算机,还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为了其他目的.尤其是在这次以"culture"为主题的协同会议上,所有与会者都在谈论着共同的话题: 人,游戏,协同.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在一起相互交流,协同的研究有许多的不同,但在这次会议上却又达到了新的一致.网络和人类科学已经不可分割了,更多智能的服务已经在地下蓬蓬发芽,许多雏形在会议上已经斩露头脚,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迎来全新的网络体验.
个人分类: 科研感触|3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传统中草药,协同作用,疾病机制与数据分析
热度 5 lhdcsu 2011-3-3 21:26
1+12, everything is conditional... 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中草药,几千年的临床历史证明了什么?我们可以宏观的讲,混合物就是好,使得药物的协同作用得以体现,也许实现了多靶点治疗。疾病是复杂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其触发机制是什么呢?基因的,环境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再看看我们的数据分析。当前火爆的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医学界标准的单变量分析(当然还有必须的p value 了),一大批的发表在一流杂志上的文章报告了基于单变量分析的很多跟某某病相关的SNP or LOCI, 这样的结果有意义吗或者说意义有多大?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不会是因单个基因引起的,而是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当然了,在现阶段,去研究所有变量(基因)的组合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是不是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稍稍进步一点点儿呢?多考虑一点点儿变量的共同作用呢?文献中有那么一些零零星星得报道,但绝对不是主流... 期待,期待好的方法,期待对数据的更好的理解...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17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学术期刊的联合出版
热度 4 zhaodl 2011-2-25 18:56
学术期刊的联合出版 协同、协作还是合作,给我今天的博文拟题着实费神。协同,是同时完成一件事;协作、合作在出版界已经使用多年,并且名声不佳。没办法,我还是换了个词叫“联合”。联合也并不准确,因为我更重视的是分工和分层次,即分工联合出版。 提出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基于长期以来思考的几个不解之题: 一是,中文期刊的办刊越来越难,原来是在稿件外流到国外的压力下难办。现在是外患未除内忧又起,为了冲击SCI源期刊本土外文期刊又纷纷创办。再加上学术回归——淡化数量、讲求质量,论文数量在减少。这样,好稿子流到国外、流向外文刊,一般稿源又在减少,因此存在现有资源如何优化的问题。 二是,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集团化出版不仅是“经营管理”上和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要求,单刊独岛式的传播越来越受到限制和冷落。信息资源只有集约和整合才能吸引读者光临和停留。尽管是目前几大数据库为学术信息的集散提供了平台,但在出版环节还没有见到动作。 三是,学术指标评价和社会责难的压力,使大多数综合性学术期刊找不着方向,特别是高校多学科期刊。学会或研究机构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无论是单刊或者是多刊,所涉及的学科范围都相对比较窄,还可以联系某些学科领域,而高校综合性期刊专业化,谈何容易! 四是,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搞活是目的,经营是手段,可是在现有的主管主办和人事关系体制下的阻力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学术期刊属性的双重性使问题变得更加复,即使高层的改革提法和方向都不得不一再修正。尽管我在前年撰文提出过“学术与经营分离”的改革重点,但现实中实现起来也不容易。 基于以上困惑,我思考的出路是“虚拟化集团出版”!具体模式设计另行探讨,在此结合采编系统的升级,提出一种“网上联合出版”的思路,前提条件是:联合的期刊在现实中具有比较明确的层次定位,在层次和学科方面存在的竞争不太严重,期刊之间具有突出特色、兼顾平衡的学科要求等。具体思路,单纯从作者投稿的角度来看:多期刊集成一个采编系统,作者投稿上来以后,首先选择文章的所属学科,选择后系统显示开设有相关栏目的期刊列表,选择“首选”期刊和备选期刊(若多选需排列顺序)。稿件首先投递到首选期刊进行“初审-外审-复审-终审”,在每一审决定后都存在继续、退稿和转给备选刊。备选期刊,按自己刊物的标准开始审查,同样有三种可能。以此类推。关于专家库、审稿流程设置、各刊独立运行等都不是难点。 此文是在与朋友探讨后精炼而成,作为学术分享。希望朋友能够早日通过技术实现,有兴趣的期刊也可以一起来实践,包括其中的运行原则和相互利益的平衡,欢迎一起探讨。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697 次阅读|9 个评论
读薛定谔的启发
yanghualei 2011-1-22 10:35
科学的行进是个脉冲过程,一波又一波,前赴后继 ,而在量子力学这一波中,薛方程所揭示的微观世界运动的法则,震撼了人的意识,进而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方程建立过程是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集体协同的结果 ,是基于科学分工且持续不断凸显的过程,是一个多元想法相互触发进而碰撞的过程,是哲学、宗教信仰以及数学计算的又一次胜利,其又是自然之美的观点在微观世界又一次得到佐证, 那科学发现动机是什么,从其身上能否窥见一点。 普朗克提出能量块的概念,并证明了光子能量和颜色有关, 又因光有颜色的,而颜色可用谐振频率表示,进而发现任一光子的能量与频率之比是一常数,同时普小爱用光量子加以推进;现原本波动的光,变成了粒子,这样让原本坚持光波的人群很不服,而德布罗意就是其中一个,其 基于对内蕴在自然界中对称性的信仰 好奇的发问 :“那是粒子的也一样都具有波动?”,正如其所预言的那样,物质粒子也具有波动的特性,正如 皮特.莫尔 所说:“爱因斯坦让我们再次改变了对光的看法,而德布罗意让我们改变了物质的看法”; 事物的属性是集成的,故表征它的认知概念也应是元概念的集成,也许这种双重或者多重属性在物质构造上更贴近神的旨意吧 。 在这个美很难拽住,即使一瞥都不易的量子世界里,可以看出 薛 的工作 并非 是开 创 性的 ,但 其 总能抓住 上述这 些的 开创性的 观念,加以 整合和发挥 , 进而构建出更出色 的理论 :波动力学,也许是 与情人的幽会 激发了这位中年男人的 创造性的激情 ;也许是基于数学美的偏好: “ 如果一种解释在数学上没有美感,那么这个解释几乎可以肯定是不对的” ,还是 斯宾诺莎、叔本华 等人给起塑造的普遍怀疑, 追求自然的统一 以及 追求自我与宇宙精神统一 的哲学信仰使然,也许可能是 同行德拜的 一个提问:“ 如果电子 可 用波来描述,那么 其 波动方程是什 么?”, 短短 几个 月时间 勾勒出了 波动力学框架, 并 证明了 其 矩阵力学是等价的, 但令人纳闷的: 其 初衷是 为 恢复微观现象的经典解释,但结果却颠覆了经典 。 晚年的薛致力哲学和横断学科研究,而用 试图用热 学、 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 阐述 生命的本性 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这也使得其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由此看出 哲学本身和哲学信仰在科学发现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哲学是一个转化装置,又是一个操作工具; 同时也看出 科学有时发端于边缘和交叉的地方 ;然后 以其友狄拉克的一句话结束此文 ”, “薛和我都比较欣赏数学中的美,这一点一直引导着我们的工作,我们深信,任何描述自然的基本规律的方程都蕴含着无尽的数学之美” ,也许其正 是对这种美的偏好,才使得他们掀起这样大的波澜吧,是真是假, 谁也不知道。
个人分类: 科学史|3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进行药物组合(配伍)?-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途径
phenome 2011-1-15 09:04
为了试图建立药物组合的理论与原则,我们提出了“条件组合”的思路。即给定药物a为有效药物的前提下,如何筛选与之有最大协同增效、或减毒作用的药物b,以药物a、药物b组合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a,或单独的药物b为筛选原则。由于前述我们建立的基因网络本身就是基因之间协同作用的网络,因此可以直接用于药物组合的筛选。(稍微拓展一下:上述药物a似乎可以理解为“君”药,而药物b理解为“臣”药。是否合适?欢迎指教。) 下图b给出了我们提出的关于药物组合的理论与技术思路: 下图b-d给出了我们对肺癌治疗相关药物组合的筛选结果,其中c是Gemcitabine的作用的网络模式图,图d是Bortezomib作用模式图。文中筛出Bortezomib-Gemcitabline是较优的药物组合,这点得到了相关文献的支持。 更多细节,请参考: Pre-Clinical Drug Prioritization via Prognosis-Guided Genetic Interaction Networks
个人分类: 网络药理学|8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向节能的复杂通信网络链路能源协同策略研究
abyssoop 2010-10-12 16:29
最近刚在EPL上录用的一篇论文,供大家分享,也请批评指正。 题目:Linkpowercoordinationforenergyconservationincomplexcommunicationnetworks 摘要: Abstract.-Communicationnetworksconsumehuge,andrapidlygrowing,amountofenergy. However,alotoftheenergyconsumptioniswastedduetothelackofgloballinkpowercoordinationinthesecomplexsystems.Thispaperproposesseverallinkpowercoordinationschemestoachieveenergy-efficientroutingbyprogressivelyputtingsomelinksintoenergysavingmodeandhenceaggregatingtrafficduringperiodsoflowtrafficload.Weshowthattheachievableenergysavingsnotonlydependonthelinkpowercoordinationschemes,butalsoonthenetworktopologies.Intherandomnetwork,thereisnoschemethatcansignificantlyoutperformothers.Inthescale-freenetwork,whenthelargestbetweennessfirst(LBF)schemeisused,phasetransitionofthenetworks'transmissioncapacitiesduringthetrafficcoolingdownphaseisobserved.Motivated bythis,ahybridlinkpowercoordinationschemeisproposedtosignificantlyreducetheenergyconsumptioninthescale-freenetwork.Inareal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srouter-levelInternettopology,however,thesmallestbetweennessfirst(SBF)schemesignificantlyoutperformsotherschemes. 全文的arXiv地址:http://arxiv.org/abs/1010.1894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5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市场中的协同
newniu 2010-10-11 23:59
嵌入生活的windows 一名叫做布拉德坦普雷顿的人说,如果盖茨掉了一张1000美元的钞票,他根本没有必要理会,因为有了弯腰捡钱的这4秒钟,他完全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2000年,盖茨赚了78亿美元,相当于每天2000万美元,每秒250美元。 比尔盖茨到底做了什么,能够如此赚钱?事实上,微软就像一个充满生命的怪人,从社会中拼命吸钱。 windows操作系统嵌入社会之中,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微软一方面从社会中获得能量,不断升级和开发;另一方面,社会对Windows的依赖越来越深,近 90%的PC安装有微软的操作系统。 当大家都用 windows时,有更多的公司会开发相关的软件。而且用户之 间交流文档时,采用 统一windows支持的格式将会减少麻烦。当你的朋 友在使用 windows,为了格式上的方便,与你相关的人同样会受到使用 windows的压力,无形中强迫他们使用 。 当整个社会都如此 时,自然地形成一股促使PC机采用 windows力量。 除了用户之间的互相影响之外,还有其它软件厂商的影响。 当某用户使用 windows时, 开发 windows 软件 的软件生产商又多了一个客户,促使 其它软件生产商出产以 windows为平台的软件 。而当windows平台的软件越多,而用户更愿意选择 windows 为平台。 当市场形成以上所述的倾向时, 比尔盖茨不想富都不可能。与 windows操作系统类似的产品有Intel的芯片,当某用户使用x86处理器时,同样会产生两 个效果:在x86处理器上,软件生产商多了一个客户,吸引更多软件生产商;与用户相关的人员为了方便也会使用x86处理器。 协同的方式 协同是一件复杂的事,会产生什么样的互动? 1、信任协同 到沃尔玛,你就不用再到其它商店。假如你经营一家卖香烟的小店。在你批发香烟时,相信能卖出,而购买者相信从这个小店可以买得到。 2、简约协同 做什么事情,人们会喜欢 简约 化。比如我们螺钉、螺母都设置相关的标准。通过标准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变得简单。 3、人际协同 移动号码和QQ号码,把人际关系融合在一起。 良好的促进关系 软件生产商可以认为是Intel、微软的相关企业,以上着重介绍了用户、企业和关联企业的关系。在现实市场中,还有哪些方式可以 促进 良好的协同关系? 1、依靠规模 一提规模,很容易想到成本降低。规模的作用远超过这些。以可口可乐为例,由于大众接受可口可乐,所以大小商店都卖;由于大小商店都卖,大家买起来方便,所 以大家愿意喝可口可乐。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由于买起来方便,所以大众愿意买;由于卖得量大,所以 大小商店愿意卖,大众买起来就会方便。 麦当劳和肯德鸡同样如此,任何一个城市,不用担心它们之间的味道不同。如果你不放心某个城市的饭店,那就去麦当劳和肯德鸡。 2、良好名声 苹果iphone一出来,供不应求。自然是与苹果的名声密切相关。联想到现在还没有放弃IBM的Thinkpad品牌,看重得就是这块牌子。当三聚氰胺奶 粉事件后,许多厂家利润大跌,名声没了,一切都没了。 3、依赖习惯,创造价值 沃尔玛、家乐福已经进入中国,而且开在繁华地段。许多人想必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大卖商能如此成功? 沃尔玛、家乐福表面上是卖货,而价值却在房地产。我们都知道大街两边的小铺子租金高昂无比,向里一点 就便宜很多。对于小店铺,人们只买一两件东西,为了便宜一点钱,为值得多走一些路。 沃尔玛、家乐福除了地理位置优势差一点,其它都比小店要好的多。 卖场大,可选商品多;商品进价便宜;平均租金比小店铺低。 第 一项可以吸引用户;后面两项使他们 愿意而且能够以低价出售商品。那么,当 用户需要大批量采购日用品时,很自然地会想到去 沃尔玛、家乐福,采购一星 期用的所有商品,自然比在小店购买要方便的多。既然总要买,早买几天也并没有什么。 建立良好协同关系的手段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了获得生存,要尽可能建立良好的、有利于促进的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促进关系? 1、赔本赚吆喝 国美电器的创始人黄光裕和CEO陈晓两人之间存在着战略之争。 黄光裕要广 开门店,扩大规模,即是 赔本赚吆喝 ;而 陈晓则要力争提 高门店收益。由于国美是销售企业,在当前规模很大的情况下, 赔本赚吆 喝战略还能不能成功?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树立好 形象 许多企业当前和以后产品的成功,极力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有了好形象,许多事情自然容易处理。 3、广告宣传 现代商业电影十分依赖广告。当电影有很多人看时,很容易成为大家聊天的话题,这又促使着人们去看,从而实现良好互动。 4、改变规则 市场有时需要改变规则。比如现在许多书店实行会员制,从而吸引住大量用户。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银行存款提供保险。当银行倒闭时,储户可以获得赔偿,最多不 超过20万美元。这表面上是市场行为,实际上是强迫银行去保险,否则储户会转移到那些提供保险的银行, 银行不得不参与进来。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2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鼠标协同需求
creator 2010-6-14 16:03
现在计算机都是配一个鼠标,一般都不用考虑多个鼠标的问题,那么多鼠标协同该怎么处理呢?鼠标实际是一种控制操作装置,多鼠标协同实际就是多源控制协同。 如图,方块代表显示器,十字叉表示鼠标。 原来的模式是一个鼠标控制一台计算机。现在假设红色想控制浅蓝显示器上的东西,他就不能使用自己的鼠标,必须使用浅蓝鼠标。 打个比方,我们假设上图最大显示器上有数个图片,可以自由拖动,那么如果只有浅蓝鼠标可以控制,能移动的图片就时能是一个。假设我们的任务是,将6张图片按照横3竖2等距排列,别人就不能同时帮忙。这相当于6个不同任务的协同。 借鉴游戏角色的控制思想,我们能同时在一个画面控制各自的角色。而主机显示是服务器。利用这种思想,我们可以让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接入多个鼠标。鼠标具有不同权限,主控鼠标可以控制程序以外,而次级鼠标只能控制指定权限的内的程序。 比如现在需要远程协助,现在的操作系统只能看着别人动,自己无法帮忙,假设主控鼠标允许一个次级鼠标进入进行操作,那么就可以相互协调。 上面是一台计算机融入多个鼠标控制端,那么如果同一个显示器的多台显示器呢?假设浅蓝主机接上面三个显示器,显示不同内容,不同程序控制,那么就需要鼠标进行跨程序或跨显示器操作。 实际情况是,红色显示器所示,将需要控制的他人显示端整合到自己的显示器上或者添加控制,这样自己的鼠标就可以跨程序,同时跨显示器操作。鼠标就类似于传可乐瓶的广告。而且,自己的显示器也可以允许其他鼠标控制端的接入。 不清楚现在多点触控的具体方向,但是这种多鼠标协同控制是有需要的,当然也包括键盘等其他控制端的协同。 再不用你的手指在显示器上指指画画或抢过别人的鼠标。如果只有一个鼠标,怎么双手都可以使用鼠标操作呢?总之其好处多多,特别是以后多点触屏及高级控制器的出现后。
个人分类: 未来科技|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摘】科研协同信息空间Research Commons的服务现状分析和功能扩展
icstu1 2009-11-24 10:19
(转)科研协同信息空间Research Commons的服务现状分析和功能扩展 (转)科研协同信息空间Research Commons的服务现状分析和功能扩展
个人分类: G 人物特征描述和成果展示|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